柴生芳事迹材料(共5篇)
柴生芳事迹材料 篇1
“为民务实的好榜样”“我有一个好五大”“人生路上的好导师”“当下中国有这样的脊梁”“柴县长给我们带来了希望”……11月5日上午,全国“时代楷模”柴生芳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庆阳宾馆礼堂举行,柴生芳的侄子、兰州大学教师柴裕红等6名报告团成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他们与柴生芳的故事,令在场聆听报告的干部群众代表热泪盈眶,肃然起敬。
柴生芳是宁县人,生前是临洮县政府县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于8月15日凌晨在办公室不幸去世,生命定格在了45岁。“群众上访多,根子还在于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没解决,我们一定要学会做群众工作,热情、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求,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化解他们的怨气”;“出门招商、回家下乡,开门办公、马上就办,只要柴县长在办公室,他的门是永远敞开的”;“在柴县长的帮联下,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报告团成员深情回忆了与柴生芳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涤荡着现场每个人的心灵。
“我被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和敬业奉献、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感染和打动着。由肃然起敬到强烈震撼,由高山仰止到扪心自问,我在为柴生芳同志衷心点赞的同时,也深受鼓舞和激励。”庆城县委书记葛宏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在基层工作,同在县级主要负责人的岗位,我深知,我要带头向柴生芳学习,学习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学习他对工作的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学习他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学习他勇于担当的精神,把心血和精力全部用在干好工作上,用在推动发展上,用在服务群众上,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柴县长去世时穿的袜子上面还有一个硬币大小的破洞,经常穿的那件灰色西服袖口都磨破了”;“爸爸去哪儿了?在告别仪式上,幼小的女儿挣脱亲人的怀抱,凑到柴生芳的遗像上,轻轻地吻着他的脸庞”。听着这些感人的细节,庆阳市公安消防支队政治处干事于菊一边听着报告,一边擦拭眼泪,她说:“柴生芳县长的先进事迹,让我特别感动,同时也感到惋惜。惋惜我们党失去了一名好干部,惋惜他的家人失去了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用实际行动忠实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是陇原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我们的社会需要像柴县长这样的‘父母官’,为民务实清廉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军人,我将以柴生芳县长为榜样,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柴生芳是我们庆阳老区的好儿子、好干部,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向他学习,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多做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黄土缘演艺公司国家二级作曲李玉民告诉记者。
柴生芳先进事迹 篇2
——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
2014年8月15日凌晨,连续工作17个多小时的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同志因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在办公室不幸去世,年仅45岁。8月18日,从临洮到定西沿途几十公里上万名老百姓自发涌上街头,打着“人民的好县长柴生芳”“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的横幅,依依不舍地含泪为他送行。8月26日,中共甘肃省委决定,追授柴生芳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柴生芳同志学习。
知民意暖民心的海归博士。学业有成的柴生芳,怀着回报家乡的愿望回到甘肃,主动申请到“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作为一个留学归来的博士,为了尽快了解基层、融入百姓,“出门招商、回家下乡”成了他工作的常态。在临洮工作的三年里,他几乎跑遍了全县300多个行政村,写下了29本工作日记。每次下乡前,他都要提前做足功课,详细查阅村上的人口、耕地、贫困状况、发展历史等资料,甚至在笔记本上亲手画出地图。临洮县窑店镇翻山村支书胡兴亮动情地说:“柴县长对我们村的情况非常熟悉,让我这个村支书很惊讶,真是把群众的事放到自己心上了哩。”柴生芳下乡不管路有多远都要亲自去看看,车能去的车去,车去不了的就是步行也要去。临洮县南屏镇康家沟村一个只有12户村民的村民小组,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大家都不愿意去被人们称为“划不着山庄”,柴生芳却徒步4个多小时,入户走访了住在半山腰的8户群众,准确掌握了村里的实情。当地的群众和他开玩笑说:“县长都到我们庄子上来了,我们再不能叫划不着了”。柴生芳进村入户不是走一走看一看就完事,而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记,直到把村上的资源秉赋、产业状况、村情民意都搞清楚才离开。辛店镇苟家山村文书刘新民说:“柴县长每次到村里来,不是走一家两家,而是挨家挨户转,看见田间地头有人,就赶紧过去,除了问生产生活上的事,还会问群众有啥意见,每次都很认真地记。”翻开他近年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张家3头牛、李家地2亩之类的农家流水账。为了真正融入百姓,他穿着“老土”衣服,说着本地土话,在群众眼里就是个地道的临洮人。曾赶往60公里外为柴生芳送行的辛店镇苟家山村村民苟胜利说:“他进门一屁股就坐在我家的烂沙发上,一点没啥官架子”。即使在办公室,他也长期坚持“开门办公”,随时接待来访群众,他经常说“不能和群众之间隔堵墙”。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下来,柴生芳对全县323个行政村的情况了然于胸,在一件一件解决群众具体困难的同时,围绕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逐步形成了精准扶贫的思路,提出了“五个到村到户”的思路和“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机制,根据调研情况将所有村分为扶贫示范村和潜力村两种类型,标明发展方向,制作成地图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天天研究、时时琢磨。正是因为他的努力,临洮县被省上确定为“精准扶贫示范县”。
实打实破难题的实干县长。临洮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除了沿川沿路的少数乡镇,山后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解决发展难题,造福临洮百姓,是柴生芳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从副县长到县长几年里操心用力最多的地方。柴生芳深知,不解决路的问题,山后群众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而争取交通扶贫项目是破解行路难题的关键。他先后6次赴京汇报衔接,终于使临洮跻身“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之列,争取到1173.3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项目,相当于前几十年公路建设的总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也是他心中始终放不下的一件大事,在他的带领下,实施了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今年年底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可达到自来水管网全覆盖,入户率70%以上,基本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针对多年来城区供热矛盾突出,群众意见大的老大难问题,在县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他克服压力,力排众议,千方百计筹资融资,启动实施了临洮县历史上单体工程投资最大的城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3万多户、10多万群众受惠,他夙夜在公的务实作风得到了全县上下一致好评。为了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问题,他反复协调与甘肃银行签订了15亿元的金融扶贫战略协议,创造了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统贷统还、群众分散使用的贷款模式,被评为“全省金融扶贫试点县”。抓危旧房改造,到中小学听课,解决低保发放不公,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为他赢得了“实干县长”的美誉。“任务上图、进度上墙”、“周督查、月通报、季分析”制度,挂满扶贫攻坚、项目建设工作任务图的办公室,被同事们戏称为“作战指挥部”,他本人则成为同事眼中的“工作狂”,而他却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没有人一之、我十之的甘肃精神,不发扬咱们定西的三苦精神,是不行的。”
学习柴生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
柴生芳是执政为民的忠实践行者,他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功兑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做人民的公仆。
何谓人民的公仆?何谓基层党员干部的典范形象?王志强以最平凡、最质朴、最不起眼的方式,做出了自己最真诚的回答。位置可能不同,岗位可能不同,分工也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费尽心力跨越的一桩桩难题,几经周折化解的一件件纠纷,无不是其公仆情怀的最好代言。
何谓“公仆”?公,就是要出以公心。古人说:“处天下事,当以天下之心出之。”这告诫大家:对于手中的权力要心存敬畏,始终铭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仆,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勤勤恳恳为人民办事。每一名当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当好人民公仆。
要追求事业、淡泊名利。如何对待名利地位,是衡量一位干部作风的好坏、形象高低的试金石。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当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凝结着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当有知足之心和感恩之情;认识到职务代表着责任、领导意为着使命,坚持把个人发展同党的和人民事业发展统一起来,在事业上勇于追求,在名利上懂得退让,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抓工作、搞建设。
要敢讲真话、爱听真话。讲真话,靠的是责任和勇气。只有具有对党和人民事业高负责的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勇气,才能够做到讲真话、说实情。听真话,靠的是胸怀和智慧。只有具有虚心纳谏、真心求教的胸怀和善于倾听民意、集纳民智的智慧,才能够听到实话、了解实情。党员干部都应把讲真话、听真话作为政治品德来培育、作为党性观念来强化、作为行为准则来坚持。
要务实际、干实事、求实效。领导干部行不行,群众口碑是准星。领导干部担负着致富一方、和谐一方、稳定一方的重任,抓好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想群众之所盼、干群众之所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无论是城市建设、工业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各项改革发展任务都十分繁重,尤其需要真抓实干,找准突破口,真正静下心来、扑下身子,努力开创新局面。
要管得住自己、把得住操守。各级领导干部都握有一定权力,经常处于各种诱惑和考验之中,必须管得住自己、把得住操守。在用权上,既敢于负责,又十分谨慎,严格依法依规行使职权;在处事上,即讲感情,又讲原则,始终从维护大局、维护团结出发思考和处理问题;在交往上,及建立必要的工作关系,又不搞庸俗关系。
柴生芳事迹材料 篇4
峡口中学
石伟俊
在学校组织开展的学习柴生芳先进事迹活动中,我脑海里时常浮现出太宗皇帝留在《魏征传》里的这句话:“魏征死了,朕少了一面镜子。”是啊,魏征的死使唐太宗少了一面镜子,柴生芳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全中国的干部都少了这样一面镜子,一面舍己为公、亲民爱民、爱岗敬业的明镜,值得欣慰的是柴生芳同志的精神永远感召着世人,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柴生芳精神是这样,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都是这样。”总书记的思考,发人深省:“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柴生芳在临洮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
在学习活动中我也常常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柴生芳式的好干部?这个问题在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是不同的,时刻不忘群众,坚持为民服务,这或许就是人民心里的好干部。柴生芳虽然去世了,但他在临洮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临洮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前进的同时也推动着所有的干部发扬爱岗敬业,认真踏实 1
为人民服务的作风。通过“学习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使我充分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如此大的提高,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作为执政党对群众工作是如此的重视,把培养和造就好的领导干部当做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实践。何为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说得具体点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敬业,这就是爱岗!什么又是为人民服务?只有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要以百姓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改进工作、改善服务,时刻把人民放在心里,方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如何学习他?通过对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党员干部必须身先士卒,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挑起重担子,担起重责任。在实现中国梦的光荣征程上,党员干部的表现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梦的实现效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党员干部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领路人,应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通过学习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学习活动要与自己的工作结合好,把革命前辈的精神贯彻到工作实践中 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才是真正学到了点子上。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将学习柴生芳先进事迹与本职岗位工作结合,满足新形势下共青团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有以下体会:
1、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像柴生芳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为每一个学生做好服务,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服务,为本年级教师、本备课组老师做好服务,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做好优质服务的一切准备。作为一名教师,柴生芳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时候都决不犹疑、决不含糊、决不动摇。要坚定宗旨意识,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的主心骨。
3、学习他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柴生芳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临洮县任县长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临洮县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 3
在前,积极带领临洮人民走向富裕,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柴生芳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学习他立足本职、热爱本职的思想。柴生芳同志,无论是在国外留学,还是在党政机关工作,他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5、学习他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柴生芳同志对自己、对家人非常严格,他不允许自己和家人搞特殊化。作为党员教师也要像柴生芳同志那样,自觉严格要求,坚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干事,树好自身形象。
柴生芳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的思想源泉
观看电影《柴生芳》观后感 篇5
电影《柴生芳》通过一个小人物、大主题、小片子、大价值,彰显了主人公柴生芳在新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的伟大情怀,这种情怀突出表现在:
一心为民的情怀。“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是写在柴生芳日记里的一副对联,柴生芳作为一个基层干部,首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普通的群众,然后才是一个竭心尽力为群众办事的好县长。影片把主人公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历史背景下,从国外学习归来的柴生芳,一头扎到甘肃最贫困的定西。影片通过真实、朴实的叙事手法,从柴生芳坐着拖拉机到山里视察开始讲述:他走进一个村子,村主任在群众面前耀武扬威,而柴生芳却跟村民心平气和地讲话,抱着小娃儿说话,跟瘫痪在床的老人聊天,下雨天送摔倒在路上的孩子回家,为孩子们修一条路,这些都与作风恶劣的村主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让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县长跃然银幕之上。
务实奉献的情怀。影片没有刻意塑造、宣扬柴生芳高大上的形象,而是通过发生在他身上和身边的事实,讲述他做事、做人、用权、办事严谨务实,乐于奉献的情怀。
影片刚开头,柴生芳坐车去基层调研,很劳累,在车上半醒半睡。刚进村子他就惊醒说是不是到了,司机说你闭着眼睛都知道这个地方到了,从两人平常的对话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个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辛勤忙碌的好县长。影片中还有柴生芳为节省时间一边啃干膜吃盒饭、一边看材料等细节,使务实奉献的形象逐渐丰满。而休息时,柴生芳手机响了,他媳妇不让接,俩人抢手机,最后他还是去县上工作的情节;还有最后开了一天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以后,柴生芳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在楼道里,透过玻璃看外面灿烂的烟花,当晚猝然去世的情节,使好县长务实奉献的情怀得到了充分展现。正是这样一个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废寝忘食,把毕生精力无私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直到生命最后的柴生芳,走进了观众的心里,打动了每个人,也让广大干部群众明白了怎么样才能做到“三严三实”,什么样的干部才是“三严三实”的好干部。
精准脱贫的情怀。从三西建设,到西部大开发,再到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甘肃定西都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毅力,在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突出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影片跟国家整个大的发展脉络联系在一起,以县级视角反映国家发展,正好呼应了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大的战略决策。影片所塑造的柴生芳也正是国家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中为之不懈奋斗的千千万万广大干部群众中杰出的代表,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亲历亲为者。影片讲述了他博士毕业后,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国文人的情怀,扎根到基层定西,投入到精准脱贫的主战场,既当指挥员,又当运动员。影片抓住柴生芳提出调整种植结构,由原来种粮食改成种药材和给村上修公路这两条线索来叙事,有主有次,有轻有重,详略结合。通过帮助老乡种药材、解决扶贫款、补助困难户的孩子们等等,虽然精准脱贫中间的过程省略了,但这一串串真实的故事,却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地把柴县长为了群众脱贫,出主意想办法,四处奔走,不遗余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经历交代得清清楚楚。一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的精神面貌、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怀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这部电影表现柴生芳灵魂的核心,也是这部电影的时代特色所在。
清正廉洁的情怀。影片在讲述柴生芳基层工作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使观众看到他无论在何种岗位工作,始终诚恳热情、宽厚待人,从不摆架子、耍威风、以权谋私、搞特殊,真正做到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彰显出共产党的干部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怀。比如柴生芳从兰州家中回临洮不坐公车坐班车,去村里调研时回绝村主任请他去家里吃饭,老板送的冬虫夏草他毫不犹豫地退回了。老乡为感谢县长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送的鸡,不好让群众拿回去,他收下但没有自己享用,而是抱到食堂里去,让大家吃了。以及影片中他和妻子、女儿关于为什么做官、做个好官的对话。因工作关系,他总是亏欠亲人,女儿想和爸爸一起放烟花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由于爸爸工作忙都没有如愿。影片中这一个个工作生活的场景,虽然琐碎,却相互关照、相互映衬,平凡而伟大、朴实而感人,情深义长。
【柴生芳事迹材料】推荐阅读:
3 柴生芳先进事迹06-27
学习柴生芳事迹的心得体会05-14
柴生芳吃饭的故事10-13
《柴生芳》观后感心得800字10-01
医院青年岗位能手事迹材料—事迹材料08-18
敬老爱老助老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07-16
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一先进事迹材料06-09
优秀少先队员主要事迹事迹材料07-19
优秀员工候选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11-05
单行事迹材料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