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太阳教学课件

2024-07-06

绿太阳教学课件(通用8篇)

绿太阳教学课件 篇1

绘本绿太阳课件

活动目标:

1、在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了解绿化对人们的重要意义,感受绿化为夏天带来的好处。

2、在现实生活的例子中,体会保护绿化人人有责,种绿护绿才有个绿色的家园。

活动重点:

通过理解故事《绿太阳》,了解绿化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活动难点:

通过迁移故事《绿太阳》,积累初步的护绿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绿太阳》课件、儿歌《爱护花草树木》动画、图片(种树护绿一组、破坏绿化一组)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在夏天里知道绿荫下很凉快的体验、有夏天避暑和初步护绿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绿太阳”

师:今天啊,老师给你们讲个关于太阳的故事叫“绿太阳”。咦?太阳怎么会是绿色的呢?我们来听听看。

二、理解故事“绿太阳”

1、带着问题集体完整欣赏故事《绿太阳》课件。

2、分段理解故事,解决关键问题:

——太阳发烧了,土地和河水都变成怎样了?(第3页)

——小树、鱼、狗、小鸟、人……热得都怎样了?(第4页)

——为什么大家都要到大树下?(第5页)

——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绿衣裳的? (第6页)

——太阳穿上了绿衣裳,发生了什么变化?(第11、12页)

——大家在绿太阳下感觉怎么样?(第13页)

——现在你们知道太阳怎么会是绿的了吗?

3、师小结:太阳发烧了,变得很热很热,大家都热得受不了了,幸亏有棵很茂密的大树,它那厚厚的叶子帮大家挡住了太阳,这样才使大家凉快起来。而且最后治好太阳病的也是大树绿绿的叶子,大伙儿给太阳做了件绿衣裳穿,这样太阳就不会把热热的光照出来了,哎呀,多亏了这棵绿绿的大树。

三、迁移故事“绿太阳”

1、谈谈树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解决关键问题:

——你们觉得大树的本领大吗?对我们的生活重要吗?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绿绿的大树,会怎么样呢?

2、师小结:就像我们小朋友说的,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了了大树,那么夏天里,我们就找不到给我们凉快的树荫了,不止这样,我们地球的环境也会遭到破坏,发洪水、干旱、草原会变成沙漠等等,所以我们要保护大树,保护绿化。

四、内化故事“绿太阳”

1、可是还是有一些人不知道保护绿化,你们看一看该不该学他。(游戏:学他,不学他)

2、把“护绿”和“损绿”两组图片混起来,分类之后,说说该不该学他。

3、师小结:嗯,为了保护绿化,我们不可以做爬树、砍树、在树上荡秋千等等破坏绿化的行为,而且看到破坏绿化的行为要制止;可以和爸爸妈妈去种树、给小树浇水、扶扶歪倒的小树等。

活动延伸:

1、师:老师把:“学他,不学他”这个游戏中发生的事情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儿歌《爱护花草树木》动画)

2、师:这首儿歌好听吗?下次学了以后,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护绿小能手,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上下来之后,我有如下的感想:

一、亮点。

1、活动的立意“热”。这是我的一贯教学风格,喜欢把一些社会上的热点,借助学习活动来传达给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就很好的体现了。我抓住了现在新闻里每天在报道的大旱和大涝的热点,通过《绿太阳》这个活动,传达给孩子们造成这种自然灾害的是因为大面的绿化被人类破坏了。

2、环节的设计“巧”。这次活动中,我巧妙地将多种形式融入到了每个环节中,使得整个活动看上非常丰富。第一个环节我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对“理解故事《绿太阳》”进行小结。第二个环节我是以图片的形式来对“没有树木和绿化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进行小结。第三个环节我是以分类、动画儿歌的形式来对“学他,不学他”这个游戏进行小结。这样动静相结合就不会让孩子们在语言活动中感觉到单一乏味了。

二、不足。

1、对幼儿的前期经验还了解的不够。由于我一年没有带班的缘故,虽然我来上班已经有一个月,但是对我们班孩子发展情况还是了解的不够透彻。以至于我将本次的活动的.目标指定得有些高了。只有几个能力最为突出的幼儿能够同时达到两条目标。

2、在活动中对孩子的回答问题的时间还把握不好。这也是造成我本次活动超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班的孩子求知欲都非常强,所以常常在活动中会提出一些老师预想不到的问题,而我为了满足每个孩子都会尽可能的去回答他们。但这样一来,就会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我想这也是我在今后活动中,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3、在活动过程中环节进行的轻重欠佳。每个环节我都非常细致的展开了,其实应该是轻重相结合的。我应该把第一个理解故事的环节稍微快速一点过去,因为故事只是一个载体而已,重点放在第二个迁移内化故事的环节,这样就不会让人有好像什么都是重点的感觉了。

绿太阳教学课件 篇2

绿

作者:宗璞

我第四次到西湖畔, 领略了一个“绿”字。它是那样地使我流连忘返。

雨中去游灵隐, 一下车, 满目是绿。道路两旁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 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 有的绿得发黑, 深极了, 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 浅极了, 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路, 布满了青苔, 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里坐一会儿, 只觉得浑身凉丝丝的, 心旷神怡。亭脚下溪水叮叮咚咚, 流到平坦处, 溪水是碧澄澄的;溪水流得急了, 水花像飞珠滚玉一样, 在一片绿色之上显得格外好看。

在花港观鱼, 我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 圆圆的绿叶, 或婷婷立在水上, 或宛转靠在水面, 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 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 那样鲜, 那样亮, 柳枝儿一摆, 似乎蹬着脚告诉你, 春天来了。而眼前的荷叶, 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 和杨柳是一样的。你瞧, 那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 满池的荷叶简直在翩然起舞了。

(节选自《西湖漫笔》, 有删改。)

备课构想

《绿》节选自宗璞的散文《西湖漫笔》。文章先写曾3次游西湖, 却对西湖没有一个好印象, 而第4次游西湖却有了迥然不同的感受———领略了西湖的“绿”。接着着重描写了雨中灵隐的“绿”和花港观鱼的“绿”, 作者准确把握了“绿”的特点并把它传神地表达了出来。文中用了近20个表示“绿”的词语, 在多种景物、多个角度的编织映照下, 酣畅淋漓地展现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

法国现代派女作家纳塔丽·萨马特说:“文学所描写的, 永远只能是某种看不见的, 每个作家所向往的冥冥他独自一人感觉的现实。”确实, 作品中的生活场景、人物可以虚构, 然而意境和情味却总是忠诚地反映出一个具有敏感禀赋的作者对周围景物的特殊感觉。《绿》就是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例子。宗璞在《绿》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 正如同一缕轻烟, 又好似一丝馨香, 一汪碧泉, 令人叹为观止。

宗璞, 即冯钟璞, 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 学养深厚, 气韵独特, 这样的底蕴和生活环境滋养了她的文学气质。作家孙犁说“:宗璞的文字, 明朗而有含蓄, 流畅而有余韵, 于细腻之中, 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 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 无浪费或蔓枝。可以说字字锤炼, 句句经营。”诚哉斯言!宗璞的语言特色在节选的《绿》中亦可见一斑:通篇舒展流畅, 富含音韵之美;角度丰富多样, 既有面的铺陈 (灵隐的绿) , 又有点的纵深 (花港观鱼的绿) , 似乎信笔写来, 却又妥帖安然。

在本文的教学中, 我有如下思考。

首先, 从视野的错位与审美情趣的落差中发现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描写方法的多样和语言运用的丰富。就西湖的景物来说, 学生并不陌生。然而宗璞所描绘的西湖的“绿”, 这一独特感受是建立在自身的审美经验基础上的, 是将普通的对于西湖景物的走马观花升华到一种审美情趣“绿”的悦纳。因此, 这里的“绿”对于学生既熟悉又陌生, 学生在这个文本面前就真成了“惶惑的已知者” (孙绍振语) 。这种熟悉与陌生的交织, 这种惶惑的已知, 使文本还未进入课堂已经具有了潜在的“势”———视野的错位、感觉的差异、审美情趣的落差等, 而这些, 也正是课堂的源头活水。师生一旦展开与文本的对话, 课堂自然鼓荡起巨大的张力!

因此, 在本文教学中, 首先应当让学生用完全敞开的心去阅读, 去感受, 把自己的经验也融入课文之中。我们知道, 文学作品是一种“召唤结构”, 具有许多“未定点”和“空白点”, 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参与文本重构, 将作品“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 与作者共同沉淀那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的字里行间, 琢磨、体验作者是如何展现这种独特的“绿”的。比如作者写了灵隐和花港观鱼的绿, 其观察的角度有何不同?比如灵隐的绿作者又是如何从不同景物和层次展现的?其描写方法和语言运用又有怎样的巧妙才让我们不觉得重复和累赘?比如文本在展现散文“形散而神聚”的文体特征上又有怎样的自觉?

其次, 入乎其中还得出乎其外。阅读真正的意义还在于超越文本和作者, 唤醒自我, 重构独特的新意。因此, 在充分领略灵隐和花港观鱼的绿之后, 我还适度拓展, 让学生浏览宗璞《西湖漫笔》中描写苏堤、屏风山、九溪十八涧的绿, 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你记忆中的西湖是一个什么字?其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学透文本, 但又不局限于文本, 能以站立的对话的姿态重构心中的西湖。因为西湖的美,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就是因为面对它的时候, 不同的人, 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心情, 不同的季节, 不同的日子, 它都有不同的风味, 不同的样貌。怎么看, 它都是那么令人怦然心动, 流连忘返。西湖, 是一个“绿”字, 又怎一个“绿”字了得呢!我认为这是对西湖、对作者宗璞、对文本《绿》、对于学生最具有意义的解读。阅读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意义, 而文本最大的价值也在于它能为读者建构起新的意义。即使是作者宗璞, 我想她也更希望我们读懂绿, 却不满足于绿, 而是回应她描写西湖的百般妖娆, 岂是一个“绿”能写得尽的!

课例呈现

执教年级:五年级

一、删繁就简, 直指“绿”

师:老师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朗读课文3耀5遍。你们读了吗?

生:读了。

师:怎么读的?

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几遍。

师:是的, 课文就得认认真真地读。

生:我一遍又一遍地读, 还理解了词语。

师:这样一来, 一边读一边就能明白作者在写什么。你真会读书!

生:我已经读懂课文说的是西湖的绿。

师:太厉害了, 作者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也被你读出来了。老师看到还有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看来大家没少在读书上下工夫!正像这位同学所说的, 我们今天要和作者一起领略的正是西湖的“绿”。 (板书:绿) 一起读课题!

生: (齐读) 绿。

师:那么, 课文描写了西湖哪两个地方的绿呢?

生:课文描写了灵隐和花港观鱼的绿。 (师板书:灵隐花港观鱼)

二、走进灵隐, 沉淀“绿”

师:简简单单的绿, 作者又会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灵隐。请你有滋有味地朗读“灵隐的绿”这部分内容, 找准你最有感受的一处品味品味。知道什么是品味吗?品味就是你读着眼前的句子, 脑中想象着句子所描绘的景象, 明白了吗?

(生自由朗读、品味, 师巡视指导。)

师:好。咱们先读句子, 再谈感受。

生:“亭脚下溪水叮叮咚咚, 流到平坦处, 溪水是碧澄澄的;溪水流得急了, 水花像飞珠滚玉一样, 在一片绿色之上显得格外好看。”我读着这一句, 仿佛看到那溪水流得自然欢快, 在一片绿意盎然的草木山林中, 特别好看。

师:体会得真好!你看, 它在平坦处是———“碧澄澄”, 流得急了又是———“飞珠滚玉”一般。如果说“碧澄澄”是一整块浑然的碧玉, 那“飞珠滚玉”呢?

生:是一串串的, 有白的珠, 绿的玉。

生:我感觉是一串串的珠玉。

师:溪水的绿那真是绿得有静有动, 有缓有急啊!

生“:道路两旁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 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是绿的。”我仿佛看到道路两旁那些古木抱都抱不过来, 而且绿得苍翠欲滴, 人走在这样的路上, 感觉整个世界一下子安静了。

师:哪个词给你这样特别的感觉?

生:“苍翠欲滴”这个词让我感觉周围的树木全是绿的, 而且那绿很多, 很厚, 很浓, 都要滴落下来了。

师:这就是“苍翠欲滴”。你还从这一句的哪一处也感受到这种铺天盖地的绿?

生:从“雨丝儿也是绿的”可以感受到。

师:这有点不可思议吧?

生:我觉得是因为周围的颜色都是绿的, 而雨丝儿本来是透明的, 所以在这一片绿色的映照下, 也就成了绿的了。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雨丝儿在这一片绿色的映照之下, 也成了绿色的了。请大家闭上眼睛, 想象走在灵隐的道路两旁, 周围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铺天盖地的都是这样一种绿。你挥一挥手, 飘洒起一片碧绿的雨丝;你抬起头, 绿色就轻轻柔柔地在你脸上跳动;你抖一抖身子, 就抖落一地的绿色。我们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之中。来!把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齐读, 读得很有感觉。)

【点评:此处处理得精妙绝伦:先融情想象, 再体验情境, 最后反哺朗读。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文字有呼吸, 语言有脉搏。让学生浸入语言, 切己体察。】

生:“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 有的绿得发黑, 深极了, 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 浅极了, 亮极了。”我觉得树木实在是太绿了, 都绿得发黑发蓝了。

师:你看, 远处的一层绿得发黑, 近处的一层绿得发蓝, 这树木不仅绿, 而且绿得怎样?

生:有层次, 有风味。

师:有深有浅, 有浓有淡, 挺有层次。

生:“峰下蜿蜒的小路, 布满了青苔, 直绿到了石头缝里。”我读着这一句, 仿佛看见那条蜿蜒的小路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

师:哪个词给你这样的感觉?

生:“直”字。“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好像这青苔要一直绿下去。

师:这青苔好像打定了主意, 它不绿到底———

生:决不罢休。

生:我从“布满”这个词特别感觉到了这种绿。石头砌成的小路上布满了青苔, 这已经不是石头小路, 而是青苔小路了。

师:那你想象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条怎样的青苔小路?

生:一条绿油油的青苔小路。

师:请你通过朗读来表现你的理解。

(生朗读, “布满、直”读得很到位。)

师:你们感受到了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那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啊!一起来读!

(生读)

生:“在冷泉亭里坐一会儿, 只觉得浑身凉丝丝的, 心旷神怡。”我觉得冷泉亭周围全是绿的, 所以让人感觉凉丝丝的。

师:你们听到了吗?他品味得多好啊, 不仅读懂了文字, 而且能够透过文字读到背后那绿色葱茏、心旷神怡的景象。这才是读书呢!雨中去游灵隐, 一下车, “我们”看到树木是绿的, 雨丝儿是绿的, 青苔是绿的, 溪水是绿的。发挥想象你还感觉到什么是绿的?比如说人们坐着的石凳———

生:是绿的。

生:天空也是绿的。

生:亭子也是绿的。

生:屋顶也是绿的。

生:泥土也是绿的。

生:阳光也是绿的。

师:你真敢想。怎么阳光也成了绿色的了?

生:阳光从树的缝隙间照射下来, 映衬在绿叶中间, 自然也成了绿色的了。

师:这样想来,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在这一片绿色映照之中, 连“我们”一群群游览的人也成了———

生:绿的了。

师:那灵隐的绿真可以说是———

生:满目是绿!

师:让我们一起把灵隐“满目是绿”的景象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齐读)

【点评: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文本里那些有声、有色、有情感、有厚度、有力度的字词, 引导学生细心体味、沉吟、把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体悟到了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 获得了语言的滋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 我直觉得灵隐的绿真是令人目不暇接。作者把一个简单的绿表现得如此丰富多彩, 需要怎样细致的观察和精彩的描绘啊!现在请你快速地默读这一自然段, 把我们刚才感受到的绿的地方都圈出来, 然后说一说作者写了灵隐哪些地方的绿。

(生默读圈画)

生:作者从道路两旁的古木写起, 然后写了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峰下蜿蜒的小路和凉丝丝的冷泉亭, 最后写到亭脚下的溪水。

师:你发现作者写灵隐的绿是有顺序的, 什么顺序?

生:游览的顺序。

生:我觉得是从上往下的顺序。你看飞来峰上、峰下、冷泉亭、亭脚下。

师:都说得不错。作者确实是沿着游览顺序, 走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无论走到哪儿, 无论写到哪儿, 作者都没忘记表现这处地方的———

生:绿。

师:没错, 看似随意地写, 写了那么多地方, 其实字里行间都是表达一个字———绿!这就是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聚”。这篇散文的神就是一个字———绿!不过发现这一点还不算, 写了灵隐那么多地方的绿, 你如果读得够仔细, 你会发现作者每一处的绿所展现的角度都不一样。比如第一句的“苍翠欲滴”和“雨丝儿也是绿的”, 那叫绿得有厚有薄, 厚得苍翠, 薄得透明。你能不能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来琢磨琢磨灵隐其他地方的绿?

生:我觉得作者写灵隐的绿写得有浓有淡。浓是绿得发黑, 淡是绿得发蓝。

生:作者写灵隐的绿写得有缓有急。缓是碧澄澄的, 急是飞珠滚玉。

生:作者写灵隐的绿写得有轻有重。轻是凉丝丝的, 重是直绿到石头缝里。

师:哦!原来作者描写的灵隐的绿, 是这样有厚有薄、有浓有淡、有轻有重、有缓有急, 正是这些绿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叠在一起, 才形成了灵隐铺天盖地、洋洋洒洒、满目是绿的景象。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读雨中的灵隐。

(生读)

【点评:阅读本文, 理解并非难事。因此, 罗老师在开课之初就找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 从体味语言和想象情境开始。而此处的纵深则更让听课者眼前一亮。在读好读透的基础上, 揣摩作者的写法思路, 甚至感悟到作者表达上的多种维度, 不免让人叫绝。如此一来, 学生不仅感受到满目是绿, 而且能发现如此磅礴、如此肆意宣泄的绿是通过多个角度的描摹和多个意象的交叠才形成的。】

三、亲近花港, 升华“绿”

师:那么花港观鱼的绿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请你快速朗读花港观鱼部分, 看看你能读到什么感受。

(生自由朗读)

师:一起回顾一下我们体验过的生命的绿色。 (出示小草图片) 你们看到过小草刚长出来的样子吗?

生:小草刚长出来时是嫩嫩的, 绿绿的。

生:小草刚长出来时是翠翠的。

生:小草刚长出来时是嫩绿的, 看不大见的。

师:就像古诗里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那么初春的杨柳嫩枝呢? (出示杨柳图片) 作者说:“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 那样鲜, 那样亮, 柳枝儿一摆, 似乎蹬着脚告诉你, 春天来了。”读着这句话, 哪几个词在你的眼前豁然一亮?

生“:一摆”这个词让我眼前豁然一亮。我从这“一摆”上感受到柳枝儿高兴的心情, 因为又是一个春天来了, 它要长大了。

生:我从“那样鲜, 那样亮”知道了初春的杨柳嫩枝儿非常可爱。

生:我是从“蹬”字上体会到的。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蹬”字把柳枝儿迫不及待想长大的心情写出来了。

师:是的, 作者在花港观鱼看到的新荷就是这样一种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景象!请你找到描写新荷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读, 读出这种感受来。

(生自由朗读描写新荷的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 生读得画面感很强。)

师:听了她的朗读, 我们简直要陶醉在这翩然起舞的新荷中了。那么你们知道“宛转”是什么意思吗?能做个宛转的样子吗?

(一生羞涩地回转身子)

师:你这一宛转, 我们马上就感觉到了新荷羞答答的样子。花港观鱼中的绿或婷婷立在水上, 或宛转靠在水面, 或跳跃满池, 或翩然起舞,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绿?

生:充满生机的绿。

生:千姿百态的绿。

生:活泼生动的绿。

生:生机蓬勃的绿。

(师板书:生机蓬勃)

师:你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绿色, 是生命的颜色”?

生:所有植物在刚刚发芽生长的时候都是绿的, 所以说“绿色, 是生命的颜色”。

生:自然界的万物在展现自己的生机和活力的时候都是绿的, 所以说“绿色, 是生命的颜色”。

【点评:从体验入手, 由小草、杨柳再到新荷, 一步一步, 由学生的经验到课文的语言, 从课文的语言走向深层的体验, 最终实现对“绿色, 是生命的颜色”的理解和悦纳。在此过程中, 具有活泼生命力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积存下来, 这不仅是他们语文能力的基础, 也是其文化品质的养料。】

师:比较花港观鱼生机蓬勃的绿和灵隐的满目是绿, 同样是写“绿”,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灵隐写满目是绿, 写到了很多事物, 而且有深有浅, 有急有缓, 花港观鱼的绿其实就写了一个事物———新荷。

师:没错, 灵隐的绿是铺开来写, 写了很多事物, 而花港观鱼的绿是只聚焦一个事物———新荷来写。

生:写灵隐的绿是满目都是绿, 绿得铺天盖地。写花港观鱼的绿, 主要是写它的生机蓬勃。

师:展现了绿的不同情味。

四、拓展练笔, 张扬绿

师:一个简单的“绿”, 作者却可以表现得千姿百态, 韵味十足!请看大屏幕, 这是作者写到的西湖别处的绿。看看又有什么不同。

(出示《西湖漫笔》相关语段, 学生自由朗读。)

西湖胜景很多, 各处有不同的好处, 即便一个绿色, 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 屏风山绿得野, 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 两边都是湖水, 远水如烟, 近水着了微雨, 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 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 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 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 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 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 那样鲜嫩, 那样可爱, 使得绿荫荫的苏堤, 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 形状也很有趣, 如耕牛, 如牧人, 如树木, 如云霞, 有的整片看来, 布局宛然, 如同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 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 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师:知道这里的“苏公”是谁吗?

生:是苏东坡, 因为苏堤就是苏轼带领杭州人民修筑的。

师:作者还看到了西湖哪里的绿, 又有怎样的风味?

生:黄龙洞绿得幽。

生:屏风山绿得野。

生: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生:苏堤绿荫荫的。

生:苏堤绿得莽莽苍苍。

师:如果也要你像“黄龙洞绿得幽, 屏风山绿得野, 九溪十八涧绿得闲”这样用一个字来说苏堤的绿、灵隐的绿、花港观鱼的绿, 你会怎么说?

生:苏堤绿得苍。

生:苏堤绿得荫。

生:灵隐绿得满。

生:花港观鱼绿得新。

生:花港观鱼绿得活。

师:看来还是难不倒大家。老师在想, 作者写灵隐满目是绿, 写花港观鱼绿得生机蓬勃, 写苏堤绿得莽莽苍苍, 但黄龙洞、屏风山和九溪十八涧却是一带而过, 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我们能不能来试着描绘一下这三处的绿, 请你选择一处, 围绕作者说的特点“幽、野、闲”, 把这三处的绿写出来。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图片和资料, 请看大屏幕。你可以学着作者灵隐的绿多种景物集中表现的写法, 也可以仿照花港观鱼的绿只抓住新荷描写的写法。 (出示)

黄龙洞:位于栖霞岭后山, 穿过一条两边种满翠竹的山径, 景色清幽。有剑门关、紫云洞、白沙泉, 洞内还有园林、亭台、怪石、清泉、假山……

屏风山:山势不高, 然而山形十分险峻, 西侧峭壁陡立如屏风。山上林木茂盛, 如入原始森林。

九溪十八涧:景色天然, 溪水沿着山势忽左忽右, 一路上穿越青山翠谷, 又汇集了无数细流, 所以称九溪十八涧。清代俞曲园有诗云: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叮叮咚咚泉, 高高下下树。

(生练笔, 师巡视指导。)

师:写完了吗?谁来读一读?

生:走在前往黄龙洞的路上, 道路两边挨挨挤挤的都是翠竹, 微风徐来, 竹声唏嘘。剑门关前苍苔密布, 石板上绿茸茸、软绵绵的, 不禁想起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句子来。紫云洞幽深静谧, 一入洞中, 便觉浑身清凉。洞内的园林全都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 置身其间, 仿佛来到世外桃源, 只剩下鸟鸣声声、泉水叮咚……

师:围绕“黄龙洞绿得幽”, 分别写了道路两边、剑门关前、紫云洞、洞内的园林, 真可谓是“鸟鸣山更幽”啊!

生:九溪不愧是九溪!举目四望, 绿意盎然, 于是九溪就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中变成一条碧绿蜿蜒的绸带。走一段, 便能看见三三两两的游人, 在一片绿色的映照之中, 有懒懒地坐着聊天的, 有轻轻地荡着水的, 有踩在溪水中感受清凉的……所有的人似乎都被九溪吸引住了, 不再匆忙, 不再焦躁, 而是这样闲庭信步, 信马由缰。

师:“九溪绿得闲”, 就抓住游人的闲, 我尤其喜欢你用的词“闲庭信步, 信马由缰”, 这就是闲, 悠闲的闲, 清闲的闲, 闲庭信步的闲。

【点评:让学生浏览《西湖漫笔》写到的苏堤、黄龙洞、屏风山、九溪十八涧的绿, 使他们既入得文本之中, 也出得文本之外。更有意义的是, 教师有强烈的语言运用意识, 寻找到了文本的“缝隙”, 引导学生尝试具体描绘出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使学生的语言运用有了语境和文体的观照。课堂实践证明, 这样有清晰的落脚点、有具体方法的支撑和语境的观照的训练, 学生的语言实践就能更加舒展, 在模仿和运用中, 语言积累被盘活, 】

五、参读自我, 超越绿

师:一个“绿”字, 把西湖美丽中的精髓展现了出来。绿, 是有内涵的, 需要我们用心去领略。在作者宗璞眼中, 西湖是铺天盖地、妖娆多姿的绿, 那么在你的心中, 西湖是一个什么字呢?

生: (齐) 美!

师:这一个“美”字, 岂能表达你内心全部的感受呢?面对“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 美, 是一个多么蹩脚的字眼!

生:醉。西湖让人陶醉。

生:清。西湖给人的感觉是清清亮亮的。

生:我认为西湖是“妙”的。因为西湖有很多的景区, 而且各个景区景色都各不相同, 千姿百态, 妙不可言!

生:更。比绿还要绿, 比醉还要醉, 比清还要清。

师:善哉!西湖的美, 在任何字前还都可以加一个“更”字。千百年来, 西湖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就是因为面对它的时候, 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日子, 都有它不同的风味和样貌!怎么看, 它都是那么令人怦然心动, 流连忘返!西湖, 是一个“绿”字, 又怎一个“绿”字了得啊!

【点评:文本阅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阅读创造出自己的新意。在这里, 教师引导学生“在你心中, 西湖是一个什么字”唤醒学生作为一名欣赏者、阅读者的自觉, 不至于被文本所牵绊, 而猛然警醒自己才是阅读的主体。于是, 醉、清、妙、更……纷至沓来, 而且都带有独立的思考和体验。教学到这里, 西湖之美又逐渐自有形走向无形, 自有相走向无相, 人人都是西湖的镜子, 都能照出西湖的千般姿态, 西湖“怎一个‘绿’字了得”啊!】

教学评析

罗才军老师上《绿》一课, 引领着学生从感知语言到理解语言, 从品味语言到积累语言, 从储备语言到运用语言, 一路欣赏, 一路收获, 把语文之美浸润到了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注视文字的躯体, 透视文字的灵魂, 语言运用在语境观照中水到渠成。宗璞的文字, 明朗而含蓄, 流畅而有余韵, 可以说字字锤炼, 句句经营。在“灵隐的绿”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紧紧抓住文句中的一个个韵味点和空白点, 让学生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融入其中, 对言语作品进行“具象化”, 在反复诵读和想象体验中建立内心视像, 让语言和鲜活的表象在嫁接中焕发生命的光辉, 使学生在阅读中全面立体地感受作者对灵隐的绿的独特领悟, 获得丰富的美的享受。在学生感受到“道路两旁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 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是绿的”一处时, 教师改变那种单调乏味的读, 辅之以引导想象:“走在灵隐的道路两旁, 周围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铺天盖地的都是这样一种绿。你挥一挥手, 飘洒起一片碧绿的雨丝;你抬起头, 绿色就轻轻柔柔地在你脸上跳动;你抖一抖身子, 就抖落一地的绿色……”在学生感受到“峰下蜿蜒的小路, 布满了青苔, 直绿到了石头缝里”一处时, 教师用妙趣横生的语言一次次推动学生的读:“这青苔好像打定了 主意 , 它不绿到底———决不罢休。”于是乎, 师生相携穿过字字句句的丛林, 流连于“满目是绿”之中, 被作者所表达的那种意蕴和气息包围着, 浸润着。在顺势感悟灵隐绿的描绘是多个景物的叠加, 花港观鱼绿的描绘是聚焦新荷之后, 罗老师还引领学生尝试描摹黄龙洞、屏风山、九溪十八涧。学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经验和语言储备, 朝着“幽、野、闲”的角度, 仿照“灵隐”和“花港”的写法, 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这种运用是在课堂整体语境的浸润之下, 是在大量情境的熏染之中, 又有明确的方法作为依托之时进行的, 自然水到渠成。整个过程, 让我们见证到语文激起了学生广阔无限的想象、豁然开朗的顿悟和情思勃发的智慧。

贴近儿童生长的地面, 有效唤醒主体自觉, 建构文本新意。“文学所描写的, 永远只能是某种看不见的, 每个作家所向往的冥冥他独自一人感觉的现实。”《绿》一文中, “绿色, 生命的颜色。”貌似平朴的一句话, 实则是作者借花港观鱼灵动的绿而抒发的生命感悟。怎样让学生有所感知, 有所触动?教师采用了移情体验的形式, 由初春的“小草”引入, 迁移到“杨柳嫩枝”, 再过渡到“花港新荷”, 让学生用完全敞开的心灵去阅读, 去感受, 在读中体会“摆”“蹬”的活力, 感悟新荷的活泼明亮。学生在教师的点化下, 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可爱的生命、向上的活力、蓬勃的生机。“语文的背后有言说者, 有大文化。”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中, 获得比视觉更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和更深邃的精神价值, 过一种和谐的、富有创造意义的生活。在充分领略了灵隐和花港观鱼的绿之后, 教师让学生浏览苏堤、屏风山、九溪十八涧的绿, 并引导:“一个‘绿’字, 把西湖美丽中的精髓展现了出来。绿, 是有内涵的, 需要我们用心去领略。”在此基础上, 教师超越文本, 再次引导:“在宗璞眼中, 西湖是铺天盖地、妖娆多姿的绿, 那么在你的心中, 西湖是一个什么字呢?”一咏三唱, 真可谓“西湖, 是一个‘绿’字, 又怎一个‘绿’字了得啊”!

《绿》教学设计 篇3

1.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温州仙岩梅雨潭那充满生命力、洋溢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其间所跳动着的作者勇于进取的激情。

2.学习本文剪裁得当、结构精巧、写景传神、情景相生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状物抒情语言的强大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章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同学们,我们曾学过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见过那饱含深情的父亲的背影;也曾学过他的写景散文《春》,领略到那五彩斑斓的美丽的春光。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著名游记散文《绿》,体会那绿意盎然、充满活力的秋水之美。好,让我们再次走近朱自清。(学生交流所认识的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自称是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称颂他是“表现我国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绿》《春》《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那充满活力、绿意盎然的秋水之美,美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听课文朗读录音,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二、披文入境,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完成以下任务

(1)划出你认为文中重要的字词。

(2)明确文章着力描写“绿”的段落。

2.投影出示字词

xiāng jùbó liǔ qióngshūxié zǐ

镶踞薄阴几绺穹倏皱缬尘滓

yìjūshí chàyùn léngmóu lài

挹掬什刹蕴蓄棱角明眸善睐

三、合作学习,问题探究

1.作者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的绿为何能令人惊诧呢?(教师可以穿插对“招引”改为“吸引”的词语妙用的赏析)

2.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对绿的总的感受是什么?(提示学生从第三段中找出两个形容词)

明确:醉人、奇异

3.梅雨潭的绿“奇异”“醉人”在哪里?(学生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品析)

比喻: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形状、深度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涟漪(静态)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微波荡漾(动态)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亮度、质地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色彩(纯净)

(师适时点评,学生品析后再读,体会情感)

4.作者把梅雨潭的绿与哪些景物进行对比来突出表现梅雨潭的绿招人喜爱的?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对比,把梅雨潭的绿与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波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梅雨潭之绿的浓淡相宜、明暗适度。

5.作者由梅雨潭的绿联想到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

我若能裁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由“绿”的轻盈、妩媚联想到轻盈、妩媚的舞女,如果轻盈的舞女再配上“绿”裁制的带子,便会“临风飘举”了。由“绿”的明澈,更想象出这明彻会使盲妹的眼睛复明,“明眸善睐”了。这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又使“绿”展现出新的意境。

请以“我若能……”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我若能取你为料,我将赠给那失意的画家,她必能妙手丹青了。

我若能编你为曲,我将赠给那美丽的哑女,她必能高歌欢唱了。

教师追问: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能想象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舞女翩翩起舞,绿带随风飘动;盲妹双目复明,顾盼神采飞扬。这绿真是太神奇了。

6.文中作者还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还想到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追问: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活泼可爱)

7.作者满怀深情地为潭水起了一个名字——“女儿绿”,是仿造玉石“祖母绿”而成的一个名字,将“女儿绿”换成“祖母绿”,如何?

明确:“祖母绿”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如同一个历经沧桑、面目枯槁的老夫人;而“女儿绿”清纯、鲜活、灵动,美貌可人,神韵悠长,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8.学生齐读,看看课文这里和前面在人称上有什么变化?这样变化的作用?

因为一开始作者的感情还是比较收敛的,是站在旁观的角度,用相对冷静的笔调在描绘梅雨潭的“绿”,随着感情的迸发和投入,作者已失去了原有的冷静,而把自己完全融进了文章之中,完全融进了梅雨潭的“绿”之中。强烈的抒情需要使作者不自觉地改变了人称(因为这样更能表达自己对“绿”的爱恋)。

9.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师补问:“绿”一般是什么颜色?

绿是生命的色彩,是大自然的色彩。由此可见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10.分角色朗读,思考:本段描写“绿”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多方设喻精雕细刻

运用对比突出表现

大胆联想升华意境

教师:学习要学以致用,在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学习运用这些描摹景物的方法,让我们的作文“靓”起来。

11.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之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之绿,前面两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了梅雨瀑和梅雨潭周围的环境,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写法。作者以梅雨潭周围的亭、山、云、岩、草的美来衬托梅雨瀑的美,再以梅雨瀑的美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追问:这种衬托手法我们以前还在不少课文中学过,学生回忆举例。

如《爱莲说》中,用菊、牡丹从正反两方面来衬托莲。

四、总结文本,感悟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获;只要你动手就会采到晶莹的宝石。”只要我们深入文本,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就能体悟作者的情感,享受阅读的诸多乐趣。

五、学习范例,尝试评论

1.学习示范批注,课后给本文补充作批注。

2.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批注,对别人的批注提出不同的看法。

3.在受到启发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批注。

批注要点:用批注的常用符号,针对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丰富的含义和情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等语句进行批注;批注一般写在文章的空白处。

绿太阳作文 篇4

我们生活的地球——树是绿的,水是清的,天空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对比现在——滚滚的浓烟吞噬着蓝天,咆哮着的废水侵蚀着大海,无情的电锯将一片片绿色化为乌有……地球那件漂亮的衣裳已经被撕得七零八落。正如光亮的太阳失去一切光泽,化为一片荒凉……

不是吗?进入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这些发展正是建立在环境日益恶劣的前提下。看吧,山顶上光秃秃一片,白色污染遍及城乡;看吧,一条条烟囱喷出的滚滚黑烟,以及现在恶劣的天气……这种以环境恶化为代价换取今天经济发展的“妙计良策”一直持续到今天!当你看到的是一片片良田被冲毁,喝着的是被污染的水,呼吸的是有害的气体,难道就能无动于衷了吗?这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啊!

地球,孕育着我们的母亲,我听见她在呻吟!我听见她在哭泣!而这些悲剧的作者就是我们人类!这一切为的是一捆肥厚的私利,为的是一个不断膨胀的欲望。然而也许没有人在意,当我们达到“目的”的同时,不也正是挥霍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吗?

情景阅读绿太阳教案二 篇5

一、活动名称:绿太阳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描画、折叠剪纸等方法探索表现树木。(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树木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

三、活动准备

(1)《绿太阳》图画书,教学课件(PPT)(2)沙漠等环境污染的图片

(3)幼儿绘画用纸,深浅绿色水笔若干,线描画花纹范例(4)折叠剪纸步骤图,深浅颜色手工纸,剪刀,绿色缎带(5)幼儿已熟悉散文《树真好》 四.活动过程

(1)认识故事角色,引出话题

一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生病的红色太阳),知道它是谁吗? 一(出示穿上绿色树叶衣服的太阳)太阳变了,怎么回事? 一听了这个故事,也许就有答案啦。(2)倾听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出示第2面~结尾: 一太阳生病了,它是什么样子的? 一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怎么啦?小动物感觉怎么样?人类呢?)小结:太阳生病了,大家都感到不舒服,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一天气太热,大家都躲到了哪里去了?(大树底下)一原来树能给大家带来阴凉。

一我们不能没有太阳,大家都希望太阳的病赶快好起来,所以大家想起了办法。谁有一个好主意? 一大家怎么做的?成功了吗? 一太阳的病好了,大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是呀!太阳的病好了,大家都特别高兴,一切都好起来啦!(3)尝试探索表现,“种植”树林

①介绍材料,交代要求。

一太阳的病治好了,是谁出了大功劳?(树)一树木不但给大家带来阴凉,还治好了太阳的病,树真好!一让我们的教室里也变成绿油油的树林吧!这里有线描画的图案、折叠剪纸的步骤图,可以自主选择线描画、折叠剪纸中的一种,种一片“树林”。种好了“树”,想一想:我们可以在树下做什么?把这句话编进《树真好》的散文诗里去。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与方法。

②交流分享。

一我们可以在树下做什么?把它变成《树真好》里的一句话。

一将两种作品布置在教室里,让教室变成一片绿绿的树林。(4)延伸活动

一(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许多地方还像这样,没有树。记得要告诉大家:种植树木,保护环境,做一个“环境小天使”!

附:散文诗《树真好》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

树真好,它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树真好,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天热了,树下铺着阴凉儿,我和我的小猫咪,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

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

树真好,夏天的夜晚静悄悄,只有树叶和微风在一起唱歌谣。

树真好,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

《绿》教学设计 篇6

执教者 太仓实验中学

冯霞

执教时间2012、4、17

执教班级

相城实验中学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2.学会在朗读中读懂文章,读出问题、读出自我。

3.感受文中所跳动着的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新生活的希望的激情。教学重点:在朗读中学习作者多角度描绘梅雨潭的绿。教学设想:

本文第三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而第二段则是为它而设的,即不但为它营造背景,而且还为突出梅雨潭的绿的令人“惊诧”提供别致的衬托物。这样,在教学上可以采用以段落(第三段)朗读训练带动全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用朗读吹皱一池绿水。学生的感情的到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心灵扬帆起航,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朗读入手,去体会作者倾注的感情,去触摸作者的感情脉搏,去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借助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考,从而使学生触摸到作者的心灵。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想象绿

1.上课开始,用绿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一大大的“绿”字,让学生定睛细视,然后问学生“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万物葱茏的森林”、“一碧万顷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绿茵场”、“绿裙装”

2.听了大家的回答,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形态各异、色彩单一的绿,那么,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写绿的诗句,你能吟诵几句吗? 明确:写绿的古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孟浩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杜牧)

乱花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东湖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孟浩然笔下的绿是环绕村边的绿树,贺知章吟诵的绿是万条垂下的柳枝,杜牧则写出了春天的映红绿色。

【注】:如果学生背不出来,要预设一些应对措施。

“这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赏读朱自清先生当年在温州游仙岩梅雨潭时写下的散文佳作《绿》,看看他要描写的绿又是什么呢?” 二.听读课文,走近绿(提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读懂了什么)

|1.请大家听读课文,要求同学们从四个段落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明确::

·我·惊·诧·于·梅·雨·瀑·下·梅·雨·潭·的·奇·异·的·醉·人·的·绿·了。

2.梅雨潭的美,美在它的绿,作者又是怎样掬起这捧绿水,奉献给读者,我们一起仔细研读第三小节。注意:读一篇文章,读一段文字,我们首先要明白写了什么?其次要学会分析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

【注】:第1项要求:找出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找出后干什么呢?我觉得:找不是目的,是看文章首、尾两段重复这句话的用意。在听读完后,可先把这两句话拎出来:一是比较它们的句式,二是抓住关键词“惊诧”、“不禁”。先说“惊诧”,自然引入到第2项要求。

三.撷取细节,分析绿(提示:把握细节,重点分析。读一篇课文,不仅要读懂文章,还要把自己摆进去,它可以是欣赏,是共鸣,是审美。)比喻的修辞

1.|提问设计:小组自读课文第三段第3句到第10句,仔细思考一下作者写了梅雨潭的绿哪些方面?

明确:水面波纹、亮度、|质地、色彩)

朗读训练:1大家读第三段第三句到第十句。(要求;边读边画。先画出描写潭水整体的句子;再画出描绘潭水水面波纹的一句;再画出描写水光、描写水色的句子。)

师:现在,我提示,大家依照提示齐声朗读。读描写水面波纹的句子: 生:她松松地„„裙幅。师:描写亮度、质地的句子。生:她滑滑地„„那样嫩。师:写色彩的句子:

生:她又不杂些尘滓„„碧玉。

2.师:现在我读每一方面的上句,大家接读下句。“她松松地皱缬着”——

生: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师:她滑滑地明亮着—— 生:像涂了„„那样嫩。师:她又不杂些尘滓—— 生:宛然一块„„猜不透她。

师:根据每组比喻的意义,概括潭水的特征。请大家按照,我从______这句比喻中,读出了梅雨潭的绿———的特点。

回答要点:细腻,柔美,明亮柔嫩,温润,清纯。(均可)3.好的比喻,不只是绘其形,还要传其神,一两个词语往往不能概括尽比喻描绘出的事物的神韵。如“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只是蕴含“细腻柔美”吗?作者为什么不说“像一条裙幅”或“像少女的裙幅”呢?请大家思考后用“少女„„少妇„„”的对比句式回答。回答要点:少女天真活泼,少妇沉静羞涩。少女明朗,爽快,少妇沉默寡言又脉脉含情。少女裙子短,少妇的裙幅长而平展,要“拖”。师:那么“像少妇拖着的裙幅”一句,除了描绘了潭水波纹的形态的“细柔”外,还可以(沉静羞涩,脉脉含情„„)教师适时总结

新鲜、新颖的比喻,不但能把事物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可以增强文章的美感和表现力。对比的手法:

4.苏轼曾有诗一首来描绘一下西湖的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梅雨潭的绿,作者为什么选用淡浓相宜的西湖的波呢

明确:作者是用对比手法进一步描写绿的“奇异”“醉人”的,突出绿的明暗适度,浓淡相宜。以美衬美,突出“绿”的“奇异”。除了写西湖的波,还写了虎跑的绿壁,秦淮的水,作用是相同的,5.现在听我把这三句话改读一下,大家对比,看效果有什么变化。“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我又曾见过水光潋滟的西湖的波,似乎太明了,我又曾见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波,那又似乎太暗了。”大家感觉怎样?

明确:不如原文好,句式重复单调。

师:对,作者正是为了避开单一的句式,才在两个整齐的长句后,配上两个短句,这样长短结合,整散错落,读起来才音韵铿锵,错落有致。

齐声朗读两遍,体会这种效果。生:(读两遍)6.提问:文章在对“绿”作了一番精雕细刻后,又展开对比,更加突出“绿”的“奇异”“醉人”。大家思考,能否把这两层内容在顺序上颠倒一下?生:不行。师:为什么?

生:读者只有先对“绿”有了具体的印象感受后,才能由此联想到别的景物,联想对比才有依托。

教师明确:作者正是按照认识的习惯,变换角度,层层深入地展开描写抒情的。

教师总结:对比可以使景物的特征更加明显。(为了表现梅雨潭的绿美到极致,作者以虎跑绿壁的浓,西湖波的明、秦淮河水的暗进行对比,在衬托中鲜明地表现了梅雨潭绿的恰到好处。)想象的运用

7.大家听我范读这段剩下的部分,找出你喜欢的句子。

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为什么喜欢。(教师要预设,心里有数)

生:改用第二人称,用呼告的方法加强了抒情性,并展开大胆想像,想像出的形象很美,进一步写了“绿”的“醉人”“奇异”。8.师:说得好。作者抓住绿水的轻盈、清澈、含情等特点,大胆想像,用假设的句式,写出了美的形象。

请大家模仿假设的句型,抓住“绿”的特点,大胆想像,造一两句赞美绿的话。想好了举手回答。

明确①: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以你为绘画的颜料,送给丹青能手,他必能妙手天成描绘出世上最美的画卷。

明确②:那醉人的绿呀,我若以你作种子,撒播于祖国的江河湖泊,一定会净化污染,整个中华大地成为世上最美的风景区。„„ 9.教师:是的,“绿”在作者眼里,在同学们心里,已不是少妇的裙幅,也不再是一块碧玉,而是一位天真清纯的小姑娘,是一位婀娜多姿、明眸皓齿脉脉含情的少女,或是神奇的颜料和绿色的种子了。作者“醉”了,同学们“醉”了,为这奇异的“绿”。作者醉意中还送了她一个名字——女儿绿,作者在本段中发明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女儿绿”,恰巧在众多的玉石中有一种叫“祖母绿”的宝石,如果我们用“祖母绿”来代替“女儿绿”这个称呼来表达作者对梅雨潭的感觉好不好? 我读原文,大家读改句。

[点拨]“女儿”在这里联系上下文是指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给人的感觉是:清纯、鲜活、美丽、灵动,而祖母给人的感觉是:老气横秋、满脸皱纹、历经沧桑,完全不符合梅雨潭的绿的神韵。

教师提示:有一首歌曲《九九女儿红》,歌词意思是:南方米酒之乡,父母生下女儿,便在地下深埋一坛米酒,女儿长到十八岁,蒙上红盖头出嫁时,父母取出淳厚芳香的米酒,招待四方亲朋,送女出嫁,因此这酒就叫“女儿红”。“女儿绿”大概由“女儿红”而来。教师总结:能把静态水“闪闪的绿色”描写得那么可爱,并用美妙的比喻来比拟它,用形象的对比来烘托它,以自己诗一般的心灵去拥抱它,用自己火一样的热情去礼赞它,这确是朱先生的发现与创造。【注】:此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读、说、析”来组织流程,看“绿在哪里(概括)、怎么写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分析)、写得有没有突出“惊诧”的感受”(好处或效果,通过语言训练或语文手段来体现)。

建议:一是最好能从总体上让同学们了解每个环节的目的,二是流程尽可能简洁明晰,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能量。

四、欣赏图片,直观绿

教师引导:绿是什么?绿是梅雨潭荷叶似的潭面,绿是潭面上微波荡漾的涟漪,同学们此刻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亲眼见见朱自清笔下的绿,(播放图片)

【注】:此环节借助于“现代媒体(摄影)”的手段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但是要注意:摄影只是媒体手段,它是平面的,把它转换成语文手段,才显得立体。能不能播放完后,把照片全放在一张幻灯片上,记学生选择某一个视觉冲击力强、或者让他印象深刻的照片写几句话,把摄影照片转换成文字。当然,此环节也可放在“背景介绍”完后进行。

五、介绍背景,体会绿(提示:读一篇文章,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师:形态色彩单一的“绿”,在作者的笔下情一样深,梦一样美,让人爱,使人醉。“醉人之景历历如在眼前”,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从醉人的绿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结合时代背景介绍。教师提示:《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不过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跳动着的脉搏,结合《春》,从中我读出了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六、学生质疑,讨论绿(提示:读出问题,是质疑,是追问,是研究)(学生质疑略)

七.拓展延伸,描写绿(作业)(提示: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描写你身边的一处景点,写出它的特点)板书设计: 正面描写

梅雨潭的绿

对比烘托

醉人

奇异

想象抒情

爱恋、神往

爱自然

爱生活

【注】:总之,本课的设计非常精彩,重点的环节还要再作一些简化处理,否则“生成的内容可能会少一些”。

绿太阳教学课件 篇7

一、把环保教育引入历史课堂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 明白人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环境,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历史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尊重、热爱与保护自然, 进而激发爱护环境的意识, 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结合课堂教学, 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 是环境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之一。历史教材注重的是史实, 很少有明确的对环境问题内容的叙述。教学中应注意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 找到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 对学生进行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1.教师以身作则。

在课堂上, 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比如不抽烟, 不随地吐痰, 将粉笔头放在专用的盒子里, 而不是随意乱抛。当看到学生乱扔纸张时, 及时提醒他们, 必要时可以将废弃物捡至纸篓, 起到表率作用。另外, 在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中, 教师更要注意以身作则, 例如准备好专门的垃圾袋, 用来清理个人生活垃圾。若我们能从日常小事做起, 久而久之, 学生在潜移默化下多少会形成环保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甚至可能成为一名环保者。

2.对比教育。

(1) 利用教材正反两方面的材料进行教育。

保护环境正面教材, 如汉武帝治黄后, 80多年里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使黄河下游几十个县被淹的土地变成良田。破坏环境的反面教材:如楼兰、党项等民族的衰亡;秦末暴政、大兴土木等都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讲古代都城时, 让学生体会其宏伟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破坏基础之上的。

(2) 历史知识的古今对比, 借古论今进行教育。

学习中国古代史时, 提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就诞生在黄河两岸。我介绍了古代黄河的一些情况, 如先秦时期, 黄河上游沿岸森林覆盖率50%, 那时的黄河清澈、晶莹, 也较温顺。虽然每到夏季来临, 暴雨成灾, 河水暴涨, 淹没一些农舍田庄, 但它没有像今天这样暴戾。如今黄河为什么会这样暴戾?黄河的暴戾有多种原因, 主要原因是环境被严重破坏, 提高了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 我们要想完全改善黄河现状, 必须停止对黄河沿岸的自然资源的破坏, 加紧沿岸的绿化造林工作, 逐步减少水土流失, 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黄河泛滥造成的灾害。在古今对比中, 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可持续发展。

3.挖掘教材隐性知识, 渗透科学发展观。

当讲到战国时期儒家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时, 我给学生补充了史料“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告诉学生这是孟子提出的主张, 让学生知道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 无不对环境产生影响, 近代工业的发展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时, 工厂日益增多, 人类对自然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 导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释放。地球上种种危机开始产生:水土流失、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等不断加剧;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不断出现, 严峻的现实逼迫我们觉醒, 要求我们今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讲“张骞出使西域”一课时, 我介绍到西汉初年, 西域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在讲到“玄奘和鉴真”时, 讲玄奘西游天竺经过20几个国家, 终于到达印度。我补充,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 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是“朝贡不绝, 商旅相继”, “沃野千里, 仓稼殷积, 人民炽盛, 牛马千里”, 更有“七里十万家”的繁华城市。然而, 昔日鼎盛繁华的西域诸国, 早已堕入了历史的烟云。这一带如今是“四望黄沙, 城垣倾颓”, 森林毁灭, “黄龙”肆虐, 文明一个个被黄沙湮没。其原因有很多,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类破坏了环境, 大自然的报复, 使这一带变成了戈壁沙漠。而且这一地区沙漠化的进程至今仍未停止, 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沙漠的面积扩大了一倍。直到国家进行了“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才在部分地区控制了沙漠的扩展。

4.正确看待课本内容, 寻找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

(1) 人口问题。

中国古代人口问题, 经常被用来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政局稳定、社会繁荣的最重要依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能源消耗, 资源枯竭, 人口膨胀, 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 这些都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经常以大都市的人口数量作为反映一个国家一段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准。人口多代表经济繁荣, 要让学生联想到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 人们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 这样自然环境就会随之改变;使学生认识到人口与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人口资源比例失调, 就必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 殖民掠夺对环境的破坏。

新航路开辟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殖民掠夺在利益的驱动下步伐大大加快。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 他们在中国贷款、筑路、开矿和办厂, 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 还肆意开采, 滥掘乱挖, 伐木砍树, 掠夺有限的资源, 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的同时存在大量堆放的矿渣, 污染了的水源和水土流失, 严重破坏了环境。后来日本侵华期间, 对中国资源的掠夺包括森林的砍伐、植被的毁坏、煤铁的采掘、石油的滥炼和其他矿产的毁灭性冶炼、攫取, 触目惊心, 令人发指。

(3) 生产力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退化。

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 然而, 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一度令人们陷入两难境地。如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反映了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 但高耸的烟囱, 如山的矿渣, 飞扬的粉尘, 如墨的污水, 轰隆的机器却打破了大自然的静谧、祥和, 使天空污浊, 鱼鸟远逝, 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到灭顶之灾。五十年代出现的伦敦烟雾事件曾使12000多人痛苦地死去, 还有人不少留下了终生受难的后遗症,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和吸取。目前我国经济日渐发展, 环境却日益严峻:水流污染、洪涝灾害、沙尘暴、森林锐减、西南藏羚羊哀鸣。痛定思痛之后, 我们要真正认识到可持续性发展的深远意义。

5.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寻找结合点, 强化环保教育。

从历史到现实, 从中国到世界, 在环保教育这个主题下, 有许多政、史、地三科知识的结合点有待我们探索。为何古代养蚕缫丝非常发达的北方, 到现代早已凋零?为何曾以生命之水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今日竟被视为“中国的忧患”?这些问题深刻说明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要加强历史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在环保教育这个主题下,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以下认识:铭记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绝不能急功近利, 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经济上的一时发展;必须禁止盲目开荒和乱砍滥伐, 努力植树造林;树立环保意识和观念, 探求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客观联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合理布局各类工业;加强法制建设和素质教育;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尊重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

6.利用活动课、社会实践等机会积极拓展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如结合现今的“雾霾”现象举办小型活动课, 依托相关史料了解南京地区古代与近现代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 使学生从中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反思历史, 审视现实。

社会实践活动中碰到人们随意破坏花草树木、森林植被, 以及现如今越来越严峻的滥杀乱捕野生动物的现象, 可以回顾历史, 介绍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律》中统治者对滥捕野生动物行为就有明文规定并予以查禁, 反映了古代人们环境保护的重视, 即使是猎狩活动, 也有一定的区域和范围的限定。尽管封建时代禁捕止杀的目的与现代社会有本质的不同, 但是至少在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是值得称道的。

7.改革教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环保教育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教育教学更强调注重学生主体性, 历史教学中应注重环境问题教育, 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这就更需以学生参与为基本前提。因此,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多使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等直观教具教学。变“说教式”为“讨论式”;变“背结论”为“重过程”;变“一言谈”为“群言谈”;变“教师讲”为“学生说”, 激发并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让学生做评论者、评判者、模拟决策者,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综上所述,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也是切实可行的。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能够丰富与拓展历史教学。为了保护环境, 建设美丽家园,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穿环保知识, 非常有必要。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雾霾”现象的不断涌现, 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师的职责, 也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历史教材中蕴含许多有关环境教育的素材, 教学中应注意捕捉环境与教育的结合点, 向学生渗透、拓展、深化环境教育, 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环保意识,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四个太阳》教学反思 篇8

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有一个,而且只有一种颜色,可书上怎么会有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呢?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我们老师就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读、去想、去说、去做,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发好奇

在课的开始,我出示太阳图片,让学生说说太阳的颜色、样子,认识它的作用。告诉学生书上的小主人画了四个太阳,让孩子们说说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这样,在课的开始学生就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问了:“怎么会有四个太阳呢?”紧接着又有同学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他们产生了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营造环境,朗读感悟

记得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于是,在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我就设计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如在教学“金黄的太阳”一段时,我先请喜欢这一段课文的学生读完此段后,让学生说说“到了秋天,小画家为什么把太阳画成了金黄色?然后用课件演示了“秋日果园硕果累累,落叶飘飘”的景象。在邀请说话的情境中指导朗读,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金黄的太阳”给人的喜悦、欢乐。又如在教学冬天“红红的太阳”时,我在充分让学生感受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情景后,借助课件的演示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

三、借助文本,再造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试图在活动化的教学时空里,让学生学习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给师生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提供激发想象、即兴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想象王国里驰骋。

如在教学“彩色的太阳”这一段时让学生说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哪里,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有的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柳树上,柳枝绿了。”有的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桃树上,桃花红了。”有的说:“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油菜花上,油菜花黄了。”这一设计使学生从书本世界回归于生活世界,当学生感悟到了“春天的色彩”后,课件演示“春景”图片,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四字词组来描绘春天的景色,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感悟到小画家想象之美。这样既有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有再造想象的升华。

四、发散思维,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想象的过程。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七八岁的孩子,是一株株的幼苗,让他们在想象中创造,在想象中积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并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给谁?为什么要这么画?接着播放音乐“种太阳”。学生边听边画太阳,最后展示作品,发表想法和意见。此时,配乐画面,表达交流,把美术、音乐和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想象力无疑插上了翅膀,学生们的眼亮了,语言也闪光了。

这是《四个太阳》点亮了学生们想象的明灯!

这,是教师放飞了学生们的想象!

上一篇:于夏季天气的谚语下一篇:小狗和小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