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高二下册语文作文

2024-10-23

厦门高二下册语文作文(通用11篇)

厦门高二下册语文作文 篇1

时空旅行,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小说中的片段,可能是电视的节目。但这些都是虚构的,而我这次可是真实的!

刚刚和爱迪生先生研究出来一个很先进的时空转换器。这由我来第一个实验,爱达生先生把时间调到21,我小心翼翼的走进去眼前只有光!我什么都看不清,只听“乎″的一声。我从天而降好像一个炸弹掉了下来。

“啊“我的屁股可真痛,我落在了宇航站里,穿着宇航服。不由自主的走向宇航飞船,听着3一2一1的声音飞向太空,我发现就短短的几秒钟就飞上了太空,发现太空中有好几百个卫星。突然前年出现了一个黑洞飞船被吸了进去!顿时,我很慌。当听到传送完毕时,才知道是人工创作的黑洞。虚惊一场,突然看到有一个大火球。哦,原来是太阳。这短短的几分钟就从地球飞到了太阳。真高科技!

我下了飞船,看到了梨树、苹果树、桃树……等,而且还有风。这风不像夏天的风热列;也不像秋天的风凉爽;也不像冬天的风寒凉,它好像春天的风轻柔暖和。最罕见的是,在这可以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河流在水中奔腾的声音,村民嘻嘻哈哈聊天,这里的房屋几乎都是高楼大厦。和地球相对比,也差不多?

他们很有礼貌的邀请我去他家,近一看才看到这些东西长的那么好。苹果那大;梨那么香;桃那么甜。我恨不得真接吃下,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走过了水果园,下面是菜园,这里的菜又大又保满,闻着香气。就猜出来一定很好吃,再下面是动物园,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比如大熊猫,岭羊,老虎,猴子……他们又大又胖。最后是花园,我们仿佛来到了一片花海,遍地都是花。之后要到浇花的时候了,到了仓库看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而且特别干净。好像一面镜子,我说:“这应该是浇花器吧?而他说:“就这还是浇花器!这以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现在,想把他卖出去都难顿时,我一脸懵的看着他。这么先进都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你就仔细的听好吧″他说。他有全自动的语言工能,和全自动工能。这太高科技了!就这的,这时间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我走向了飞船,依依不舍的向他们告别……

我希望这情景希望快点来到。

厦门高二下册语文作文 篇2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我们语文课本所收入的文章大都是经典之作。语文课堂的大部分都是阅读教学,即文本精读。从2014年开始,我的课题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本资源,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真正搭建起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桥梁。

“利用阅读教材学习写作”“首先有必要对全部阅读教材做一研究统计,计算出有哪些教材以及它们各自在哪些方面有益于学生的作文,然后再确定采取什么办法和在什么程度上发挥阅读教材的作用。”[1]目前我们宁德市所使用的是2013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该教材较之前的教材在写作训练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增加了以往不曾有的单元写作训练指导。这对目前无序状的写作教学来说是进步。

以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为例,共六个单元的写作目标。其中,第五单元的写作目标———勤于修改,只能归为修改文章方面,谈不上是写作目标。第四单元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是指在写作中加入适当的议论,这点与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目标———“学会说点儿道理”是大同小异的,可以归类置后。所以,六个单元的写作目标筛选后就剩下四个。

另外,初中阶段的写作大多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主:叙事要完整、连贯;写人能通过各种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因此,掌握好描写人物的方法,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以上四个写作目标的基础上重新框定本学期写作教学的重点:

第一、二单元:写好人物的心理描写

第三单元:写好人物的外貌描写

第四单元:写好人物的言行描写

第六单元:写好细节描写

为了更好地完成单元写作目标,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前,我会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课文的精彩段落,让学生仿写,即仿照所给的语段、短文来写作相似的语段或短文。这可理解为朱绍禹先生所说的“模仿和创造相结合的读写联结”。[1]它既能降低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又能为单元的写作目标服务。

以第一、二单元写作训练为例: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目标———写好人物的心理描写,由此对应的仿写训练目标也是如此,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二单元仿写训练:心理描写

(第二单元《最后一课》)

评析:这段心理描写片段,既有小弗郎士的内心独白,又通过环境描写折射出小弗郎士此时内心的愉悦,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国正濒临灭亡,这也就是环境描写型的心理描写。

仿写要求:选取一个生活事件的片断,通过描写环境,来侧面烘托人物的心理。

学生仿写范例:今天,天气十分晴朗,舒适的阳光如同母亲一样把我们抱在怀里。小鸟在树上歌唱。大家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突然叫到我的名字,我兴奋地走到台下,手中接过一张奖状,我觉得这张奖状像一束阳光,把我整个人都照亮了。(赵嘉瑛)

小结:本次仿写训练的内容是环境描写型心理描写,这只是心理描写类型中的一种。在单元写作教学时,教师据此延伸开去,补充介绍心理描写的其他类型。这样由点带面,学生容易理解也乐于接受。

第三单元仿写训练:外貌描写

【课文节选片段】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第三单元《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评析:加入议论性的语句(选段中划线的句子)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作家的性格特征。

仿写要求:在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时加入对其性格的评价性语言,以此来突显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仿写范例:乍一看,她瘦小的身躯外披着一套宽大的校服,但她的背影是那样地坚定,走近,仔细掂量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里透着对世界的好奇,那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更看出她对知识的渴望。(李睿)

小结:本次仿写训练是通过评价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丰富了对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和角度。也是对单元写作训练内容的有益补充。

第四单元仿写训练:语言动作描写

【课文节选片段】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起两只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

(第四单元《社戏》)

评析:通过生动细致的动作描写,写出小伙伴们娴熟的驾船技术以及看戏前内心的喜悦。

仿写要求:根据给定的情景写片段,描写人物的言行。(情景:家庭贫困的你,要回去向家长要50元钱用来捐给灾区。回到家,看到生病在床的妈妈,你会……)

学生仿写范例:我看着妈妈,躲闪地说道:“妈,老师说……说要我们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妈妈先是一愣,随后又平静地问道:“老师有说捐多少吗?”“50元。”我立马低下了头。妈妈沉默了一会,便开始找起什么来,我沉思了一会对妈妈说道:“妈,要不我跟老师说说,让老师通融通融?”妈妈从枕头底下掏出了零零散散的钱,有十元的、五元的、一元的,一把塞到我手里:“你数数看,够不够……”我感激地看了妈妈一眼:“谢谢妈!”(雷宇欣)

小结:本次仿写训练虽然只是片段练习,但已经基本涵盖了该单元写作训练的三个要求。仿写就好比正式演出前的彩排,彩排得越好,正式演出当然越出色。

第六单元仿写训练:细节描写

【课文节选片段】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第六单元《猫》)

评析:简单的动作细节描写就能引发读者的想象。第一只猫活泼可爱的动态乃至情态都仿佛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仿写要求:通过具体的动作细节描写,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学生仿写范例:它(仓鼠)很活泼,都在刨木屑,从这里钻进去,又从那儿突兀地冒出来,抖抖身上的木屑,又再次钻进木屑里,不停地刨啊刨啊,接着又从中悄悄冒出一个脑袋,左看看,右望望,忽地灵巧地蹦出木屑堆,扭动着肥肥的身子,向前方的食物爬去。(雷雯)

综上所述,一方面,教师通过仿写练习,突破每次写作训练的重点,让作文教学目标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仿写的基础上再写单元作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不觉得写作面目可憎了。因此,一次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仿写练习的确能够起到或铺垫,或提升,或完善单元写作目标的作用,真可谓是写作训练的助推力。

摘要:为了促进读写结合和更好地完成单元写作目标,笔者根据每个单元的写作教学目标,从单元课文中筛选出相应的篇章段落来进行仿写训练。这些仿写练习能够起到或铺垫,或提升,或完善单元写作目标的作用,成为作文教学有力的助推力。

关键词:阅读,写作,仿写

参考文献

厦门高二下册语文作文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父亲和瘸腿的儿子去参观摄影作品展。站在埃及金字塔的巨幅展品前,儿子被深深地震撼。他问父亲这是什么地方,父亲淡淡地回答道:“别问了,我保证你永远也不可能来到这儿。”

20年后,年老的父亲收到一张照片,背景正是那座依然雄伟的金字塔。拄着拐杖的儿子站在金字塔前,笑容灿烂,神采飞扬。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字:人生不能被保证。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写作指导】

在这句简简单单的话中包含着一种令人感动的人生信念。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有许多人在直接和间接地安排着我们的人生。我们被告知可以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不可能达到什么目标。于是,我们自觉地被那些所谓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从自己的人生中删除了。然而,当我们克服比别人更多艰难和挫折,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时候,我们将体会到比别人更大的喜悦和快乐。

【素材精选】

1.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弗洛里德

2.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约翰。肯尼迪

3.《我将粉碎一切障碍》: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恩格斯称赞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但是巴尔扎克经历过一段穷困潦倒的生活。

巴尔扎克本是学法律的,大学毕业前当过律师的助手,但是巴尔扎克一心想当作家。刚从法科学校毕业不久,巴尔扎克就毅然离开了司法界,投身于文学事业。他的这种做法触怒了父亲,父亲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寄出去的稿子要么石沉大海,要么被退回。他陷入了困境,开始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他只能就着白开水,吃点干面包充饥。但他很乐观,常常在就餐的时间,在桌子上画上一只只盘子,盘子里写着:牛排”、香肠、火腿、奶酪之类的字样,然后在想像中美美地吃一顿。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篇4

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中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含义。

2.了解奥运会,了解北京奥运会,用奥林匹克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

3.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掌握演讲的技巧。

4.熟悉演讲稿的写作体例,能够用较具文采的文笔写作规范的演讲稿。

5.通过活动体验,激发体育热情。

● 重点、难点

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让学生通过文本理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

教学难点在于深刻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内涵,引导学生体验演讲,学会写演讲稿。

● 设计思想

本专题主要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通过朗读、演讲、提问、答辩、聆听、记录、观看、采访等活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体验语言的重要,体会语言的魅力。《奥林匹克精神》这篇文章的教学拟通过朗读和倾听,体验该篇演说词的文采、激情和思想。担任朗读任务的学生要以热烈、赞颂的语气来读,语速不宜太快。担任倾听任务的同学看着“活动体验”第2题的表格,边倾听、边记录。对朗读和倾听的质量要设计活动来检查和评价,真正把朗读和倾听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为主,组织模拟演讲活动。通过朗读和倾听,体验该篇演说词的文采、激情和思想。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作者、时代背景相关的材料,熟读全文。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资源

1.资料辑录。

顾拜旦于1863年1月1日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享有男爵爵位。他的贵族家庭希望他进入军界、外交界或政界,但他具有的反对因循守旧的性格,立志要“把自己的名字和伟大的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 .

他的功绩在于首先把竞技运动列入学校体育课程,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刚毅、果断。

《奥林匹克精神》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阐述( ) 崩溃( ) 绚丽( ) 慷慨( )

拙劣( ) 砥砺( ) 箴言( ) 角色( )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A. (chóng)尚 鬼 (suì) B. (yíng)绕 (yíng)光屏 坟 (yíng)

C.严 (lì) (lì)在目 D.严 (jùn) (jùn)工 (jùn)秀

E.慷 (kai)大 (gai) F. (téng)写 声 (yù)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缥缈 各抒己见 艰苦卓绝 辐员广阔

B.布署 拙劣肤浅 含苞欲放 不屈不挠

C.慷慨 朝气蓬勃 独树一帜 浩如烟海

D.渊源 专心至志 相辅相成 截然不同

4.下列句子中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这次庆祝仪式是在极为祥和和欢乐的 中举行的。

(2)奥林匹克精神 为青年所崇尚。

(3)在过去几千年里,正是这一迷人的 使世界凝聚在一起。

A.气氛 逐渐 幻想

B.氛围 逐步 梦想

C.氛围 逐步 幻想

D.气氛 逐渐 梦想

《奥林匹克精神》检测练习

1.(?六合高一期末)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继自贸区等重大政策决策之后,又一大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良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推出已是________。

②连日来,两个跳舞团体却因场地问题屡屡发生纠纷,________,派出所和公园管理处多次介入调解,可双方仍未能达成一致。

③村长颁奖:“第一名,箭王。”陆毅对答:“我最贱。”村长要“箭王”发表获奖感言,陆毅对答:“人至贱则________。”

A.箭在弦上 箭无虚发 剑拔弩张

B.箭无虚发 剑拔弩张 箭在弦上

C.剑拔弩张 箭在弦上 箭无虚发

D.箭在弦上 剑拔弩张 箭无虚发

解析:箭在弦上:即“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剑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箭无虚发:箭射得准,每发必中。形容箭术高明。

答案:D

2.(2017?南京高一期末)下面文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过去80年,物理学家一直未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证据。

②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都有反粒子。

③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反粒子就是自身的马约拉纳费米子。

④中国科学家率先观测到了在拓扑超导体涡旋中存在马约拉纳费米子的重要证据。

⑤费米子和它的反粒子“脾气”完全相反,无法同时出现。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篇5

1、了解韩愈及其创作;掌握本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点。

2、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

3、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排比对偶句;连珠句;丰富的语气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和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不言自明。在韩愈看来,人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教师是起着一定作用的。现在我们学习韩愈的《师说》,看看韩愈是怎样阐述从师学习的道理的?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少小孤苦,由兄嫂扶养长大。二十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贞元八年(792)即他24岁时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曾入汴州、徐州等地的幕府任闲职,贞元十八年(802)即34岁时到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入仕途。贞元十九年,即他35岁时改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饥荒,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今广东连阳)县令。元和元年(806)即他38岁时新皇帝继位,他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元和十二年,即他50岁时,随裴度征讨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即他52岁时,唐宪宗派人迎佛骨入宫,韩愈上书力谏,被贬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即他53岁时,唐穆宗继位,召韩愈回长安为国子监祭酒,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在文学上的最大功绩是提倡和领导了“古文运动”。

【解题】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字词、文言知识点、内容】(见课本)

【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的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真、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联,“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韩愈名和字的来历】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取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字书,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取名为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取个什么名呢?”郑氏说:“你大哥名会,二哥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再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恃才高,以为入场便可考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便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一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担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随即展纸挥笔,写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韩愈一阵沉思: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个新名字。

《师说》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三、一词多义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师说》原文和译文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道理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1]》送给他。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3]受:通“授”。传授。

[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8]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1]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众人:普通人。

[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16]惑矣:(真)糊涂啊!

[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18]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19]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21]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2]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25]谀(yú):阿谀、奉承。

[26]复:恢复。

[27]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28]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30]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1]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2]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34]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38]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六经本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39]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40]生乎吾前:省去“者”

[41]夫庸:哪里。夫为发语词

[42]知:管,过问

[43]其:表推测语气,大概……

[44]欤:语气助词,表感叹

[45]常(圣人无常师):固定的

[46]之徒:这些人

[47]通(习之):普遍

[48]师(吾师道也):名词活用,学习

[49]所以:是用来......的

[50]嘉:赞许

厦门高二下册语文作文 篇6

2.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世称王文公。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3.穆旦: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诗集《探险者》《九叶集》

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5.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著有《震川文集》。

6.张溥:字天如,明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应社,崇祯初年又创复社,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五人墓碑记》选自他的《七录斋集》。

7.姚鼐:字姬传,一字梦古,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选自该书。

8.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龚自珍全集》。己亥年在辞官归途中写了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

9.徐志摩(1896-191) 新月诗派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厦门高二下册语文作文 篇7

我夯基 我达标 1.诗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何树何山著子规?(2)若欲满盘堆马乳,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花开时节动京城。(4)_________________,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析:此题考查诗文默写,需注意文字书写正确,如“魄”“凌”等字。答案:(1)若教恨魄皆能化(2)莫辞添竹引龙须(3)唯有牡丹真国色(4)时人不识凌云木 2.词语解释:

(1)杜宇:_________________(2)龙须:_________________(3)国色:_________________(4)时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杜宇”一词的解释要注意说出其典故的内容。“龙须”要指出其比喻义。答案:(1)即子规,就是杜鹃鸟,因啼声悲切,又称怨鸟。杜宇是周时蜀国国王,号望帝,后来被迫逊位,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啼声悲哀。蜀人称这种鸟为杜宇,以表示对他的纪念。

(2)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3)一国中姿容中最美的女子。(4)指时俗的人。3.填空:(1)《子规》这首诗歌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除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外,还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3)《小松》这首诗歌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理解,需注意诗中借物言志的特点,说明借什么物,言什么志。答案:(1)借吟咏子规,表达对历代蒙受冤屈,含冤而死的人深深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2)丰收的果实是必须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这首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借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讽喻时人目光短浅,暗含诗人身世之慨。4.从整体构思看,《小松》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解析:本诗是用小松比喻自己,用小松的遭遇影射自己的遭遇,从而批判那些不识人才,目光短浅的人。

答案:托物言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子规》《葡萄》和《赏牡丹》三首诗,完成5—8题。

5.顾况“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一联,俗中见奇,翻出新意,说说此句“新”

在何处。

6.咏物诗往往托物寄情或托物言理,试分析《子规》《葡萄》各寄寓诗人怎样的情志?说明什么道理?

7.请分析《赏牡丹》中的“真国色”用字炼意的妙处所在。

8.《赏牡丹》用一半的篇幅先写芍药和荷花,这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解析:本题回答要结合诗中所用典故的真正含意,及作者在此诗中的不同用意。

答案:此篇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但这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由自然及社会,写出人世的不平,表达诗人愤世嫉俗之意,显得新奇感人,寓意深刻。6.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要注意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去理解诗人寄寓在物上的情感。答案:《子规》表面写鸟,实际是由鸟及人,托子规以抒情,将人间的冤屈之多且无处消解的现实尽收笔端。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有同情、有愤懑、有讽刺、有无奈,暗含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葡萄》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面对前途迷茫,一切都要随着命运的安排而沉浮的人生,诗人谨慎小心,意在借此诗委婉表达自己希望被在位之人大力援引的恳切心情,并以此与相同处境的朋友张署共勉。当然,此诗还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丰收的果实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7.解析:对诗句的赏析要结合诗句的情感意义,此处的“真国色”表现的是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答案:“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加强语气,使牡丹的神韵毕现雍容华贵,艳压群芳,如此高的评价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顺势引出末句。

8.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常用表现手法,此处是用芍药和荷花衬托牡丹的不同之处。

答案:衬托,诗人将芍药和芙蕖这两种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以衬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

(二)阅读下面四首诗,完成9—12题。

子 规 吴 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作者吴融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张籍水部:长庆二年(822),张籍由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张籍怜才惜士,喜奖掖后进。此诗是诗人在应试不久前献给张籍的。

清平调 李 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唐朝开元年中,禁宮中初种牡丹,适逢沉香亭前牡丹盛开,唐玄宗与杨贵妃乘夜游赏,李龟年手执檀版将要唱歌时,玄宗说:“赏名花,对爱妃,焉用旧乐词为?”诏来翰林学士李白赋诗助兴,并命李白进《清平调》三章,李白援笔赋之。这是第一章。

青 松 陈 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注:《青松》选自陈毅的《冬夜杂咏》(《冬夜杂咏》是一组借物咏怀诗,它包括《青松》《红梅》《秋菊》等篇,是通过对这些抗暴耐寒花木的歌颂,赞美建国初期,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9.阅读吴融的《子规》,回答问题:(1)“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运用_____________手法,突出了子规(杜鹃鸟)_____________的悲惨命运。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诗,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看,反映了他_____________心情。(3)从全诗来看,开头两句“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起到什么作用?试分析之。

(4)翻译: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10.阅读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回答问题:(1)解释:舅姑:_____________(2)翻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3)赏析“入时无”的含意。(4)分析这首诗歌的主题。11.阅读李白的《清平调》,回答问题:

(1)翻译: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2)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3)全诗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4)这首诗歌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 12.阅读陈毅的《青松》,回答问题:(1)解释:高洁:_____________(2)最后两句运用哪种修辞手法?(3)分析这首诗歌的主题。(4)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9.解析:对举是并列的两个事物,互相称托。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抒发诗人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答案:(1)对举 孤身飘荡、哀告无门(2)咏物 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

(3)铺垫,这首诗歌吟咏子规,从子规的传说落笔,设想杜鹃鸟离去繁华的国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个悲剧性的故事,为下面抒发失意痛苦心情作铺垫,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4)雨昏风冷,子规藏在绿树丛中苦苦嘶唤;月落影斜,子规迎着欲曙的天空凄然长鸣。10.解析:联系注和诗眼“入时无”思考主题。答案:(1)公婆。

(2)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3)“入时无”三字为全诗的灵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寓意自明:诗人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4)唐代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11.解析: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全诗以牡丹的艳丽比喻杨贵妃的花容月貌。联系注解,玄宗说:“赏名花,对爱妃,焉用旧乐词为?”得出主题。答案:(1)(贵妃)倾国倾城的花容玉貌,一定是天女落下凡。群玉山头,人面亦真亦幻,瑶台相逢,皎洁的月色下,倩影亦娇亦俏。

(2)云、花、风、露、玉山、瑶台、月色。素净、淡雅。(3)比喻

(4)借赞美牡丹来赞美杨贵妃的艳丽美貌。

12.解析: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的问句形式。这是一首咏物诗,联系注解,重点分析出其抒怀。答案:(1)这里指青松抗暴耐寒、傲然挺直的高风亮节。(2)设问。

(3)通过那承受大雪压迫,又傲然挺直起来的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表达建国初期,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的精神。

(4)此诗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语言可谓冷峻浅白,画面却鲜明生动,字少句短,颇见青松风骨;作者用斩钉截铁的词语表达含蓄蕴藉的内容:松的精神、力量、品性从与风雪的暴虐抗争与青松的冷峻峭拔的形象中体现出来,表达了作者的人格和胸怀,也表达了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语言运用

13.(2006江西高考,23)下面是一段学生习作,画线处是否需要修改?请先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后选三处加以修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旧社会,大汉族主义思想A流毒甚多,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B受到歧视。那里的C人民病了,得不到D应有的治疗,巫婆神汉横行村寨,病人苦不堪言。解放后,人民政府医疗队来到少数民族地区,帮助他们E改善医疗设施,F学习医疗技术。

错误之处有:()、()、()、()改正:()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

解析:A跟“流毒”搭配的是“甚广”,不能是“甚多”;C人民是种概念,这里应用“人”表意才准确;E设施涉及技术,条件等,应该用 “改进”;F由于少数民族医疗技术比较落后,人民政府去帮助他们的是“提高”,不是“学习”。答案:必须改之处为:A、C、E、F。改正:A可改为“甚广”;C可改为“人”;E可改为“改进”;F可改为“提高”。读书做人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出路,通常有这么几条: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考上了去做官,即“学而优则仕”;自学苦读,写就美诗佳作或者政论评策,希望得到他人赏识以致延请;通过他人援引,得到皇帝的赏识继而重用等。韩愈的《葡萄》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了自己被贬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历史记载,东汉时代,一般士人要想进入政界,除了依靠父祖庇荫外,本人也要“交游士林”,以便互相赏识和援引。晚唐的科举,出身论门第,做官靠援引。古代许多文人,为了获得一官半职,往往写诗文暗示他人赏识以及援引。例如,孟浩然长安求仕失败以后,写下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其中后四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看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明显流露了希望张九龄援引的意思。南宋乾淳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吕祖谦,他的六世祖吕公著,始与王安石友善,熙宁初年得王氏援引而任御史中丞等。看来,“通过

他人援引”而从仕是古代文人惯用的一种手段。

高二下册材料作文 篇8

相信大家都有看过《鲁滨逊漂流记》吧,里面的鲁滨逊就是面对困难一个好例子,不但因为他有顽强的体魄,最重要的是他拥有迎难而上的精神。为什么这么说他呢?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鲁滨逊的伤寒病那一段在荒岛上的鲁滨逊,在没人照顾的情况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死亡的深渊上走着钢丝,而且即使饿不死,他也很可能会被刀上的野兽给啃个精光,但虽然鲁滨逊面对着这么一个近乎可以让人绝望的困难,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存,反而还用不断反思自己来减轻自己的恐惧,刚才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尝试着自救。即便他可能就算好过来,也等不到人类的救援,但他仍是临危不惧,因了上这种克服了伤寒病这个大困难。

所以我认为我们作为一个丰衣足食的人,更不应该面对困难就知难而退,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安慰自己来减轻自己面对困难所产生的恐惧,再在平复心情后理性思考这个困难该怎样来解决,及时解决的过程多么艰辛,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就如同做一道数学题一般,那道数学题再难再复杂,当你将他一步一步清晰的写下来之后,他就会被解决。反而是如果你不解决这个困难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麻烦,因为在那时你所要解决的可能不就单指最开始的那一个难题了,你会多出很多其他的麻烦,因为你不解决这个困难,你就要为他而负责。所以我们面对困难不是像做题那样一步步解决比较好。

高二下册期末考试作文:书卷情怀 篇9

打开书卷,一股尘封的历史之气扑面而来。展现在眼前的是那金戈铁马,硝烟战火。“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那保家卫国的豪情,爱憎分明的壮志,给我以无尽的震撼。不说岳飞刺字抗金,单说夏完淳尚未及冠便已从军,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在书中,是这些将士,用生命奏出了最嘹亮的战歌。

翻动书页,我看到了比干掏心的悲壮;看到了那天寒地冻中,粮食断绝时,门客割肉献主的义气;看到了文天祥抗元的英姿;看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思。在书中,是这些忠臣,诠释了什么叫心系天下,舍小身而取大义。那是足以流传千古的情怀浩大。

再往后看,出现的是“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沈园。在这里,我知道原来陆游如此深情。再一转身,我似乎瞧见唐伯虎在点秋香;我目睹了崔莺莺与张生的凄美爱情;感受到了杜丽娘的幽怨。在书中,是这些才子,家人,创造出了一段段缠绵悱恻,动人凄婉的故事与名作。

换一本书,扑鼻的是鲜花的芳香,青草的甘甜,自然之气带来了一幅幅美景。

普罗旺斯浪漫的薰衣草田,摇曳着形成一片紫色的海;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有了灵性;九寨沟的秀丽风景令人神往不已。在书中,不必出门远行,不必花钱旅行,便已将世界名胜尽收眼底。

通过书,我与伟人对话。我了解了大全才王阳明,了解了一个脱去“圣人”光环的孔子,那么真性情,那么睿智;了解了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的闲适自然;了解了塔莎奶奶对生活的热爱。真是应了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不仅仅开拓眼界,也丰富了我的知识。

在现代科技愈加发达的今天,人们更喜欢一种简、快的阅读方式,网络、手机的出现,把纸质的书排挤到了书柜,闲置着任凭尘封。而我认为,应该有个时间,轻轻翻开书页,细细品读,慢慢思考,与书为友,与书为伴。

想点一盏明灯,伴着荧荧星光,感悟人生。看那勇猛将士杀敌英姿,看那千古忠臣舍生取义,看那才子佳人的比翼双飞,或嗔或怨,让我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厦门高三质检语文作文 篇10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那是范仲淹对严光的赞赏,他隐士的人格。

当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你可以和严光相交为友。

当你能够为国不惜自己,那和文天祥是志同道合的。

当你像蒋介石,汪精卫那样卖国求荣,那曹无伤就是你的榜样。

这归终至底,那是你所思念的不同,你的人格也就会随之变化。“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为何不看当今呢?

“无商不奸”,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那他们所想要的无非就是富贵,他们性本善,但却像狐狸般,这就我们常知客高一尺,商高一丈。事情的变化都是有原因。他们或许迫切需要钱,或许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但人定胜天,诚实就不可以养家糊口了吗?那归于科技进步、竞争。让他们不得不变得像曹无伤那样。时代在进步,总会带人格的变化。而且现在不如古时了。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人格都保不住,那他和穿梭在那原始森林的野兽有什么区别。一个克隆人都不至于没有自己美的人格,但事实却严重地打击了我。因为“贫贱不能移,……”已经不存在了。他们生命里所想念的已经不是他们的诚实,耐劳,而是无限的垃圾富贵。

一位成功的人没有出人的智慧,没有耐容貌,但却不没有自己的本质属性――人格。温弗丽的成功在于她的艰苦建业,尊重他人,所以她成功。当你甘愿失去人格来获得利益,那成功就会陨石坠落,永远不可能再看同样的第二次流星。

生命之舟,载着我们所留恋,喜爱的东西,它是爱心,诚实,卖国求荣,还是什么?都由你自己来决定,自己做人的人格都由自己来程载。但它可以通向富饶之地,也可以通向万丈深渊,我们就必要选好最恋的生命之舟。

让我们谨慎地载上自己的人格,无拘航行在澎湃的海洋上吧!

厦门市高一市质检语文作文 篇11

报到完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军训,“军训”在没开始之前,也听身边的朋友提起过,有的人说好玩,有的人说累,抱着一丝幻想,我觉得可能好玩的军训也就拉开了序幕。

当教官来到班级讲话的时候,我发现我所幻想的可能是一种梦,我很清楚的记得教官所说的一句话,虽然时间才过不久,可我想这句话今后也将牢记于我的心中,他说“你要是觉得军训好玩,那么你的军训将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你要是觉得累,可能你还会有所收获。”

也好像正如他所言,军训的第一天,我也感觉特别的累,可能在没开始军训之前,也也会感觉诸如站军姿、蹲下、立正、稍息可能很简单,蒙混过关,可是总是把一切都想得太简单,当这一切真正来临的时候,又是那么的猝不及防,当站军姿也不过维持了短短的几分钟我也就脚疼的要命,对于满头的大汗也不也随便乱动去擦。

晚餐时间40分钟,我仍然没有一点时间观念,吃完饭还剩十分钟不到的时间我竟然去洗澡,自己也感觉不可思议,然而我仍然磨磨唧唧,总以为第一天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准时到达,迟几分钟也应该没什么,我就抱着侥幸的心理慢慢悠悠的到达了训练场地,主教官叫我站在前面,我感觉到无地自容,第一次就迟到了,尽管教官没有过多的处罚我,我想我下次也不敢再迟到了。

军训的第一天,我想我和很多的同学一样,腰酸背痛,许多的人都感觉军训没有什么用,可是我感觉,坚持了一天,付出了一天,收获的往往不止教官所教的,我所收获的比付出的多,然而这只是高中的第一课,军训的第一天,接下来的四天军训无数节课里,我想我会很快的适应,别人都能坚持,当然我也能。是的,年轻人吃点苦不算啥。

上一篇: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第一学期-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人才 银行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