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职称内部讲义连载会计实务二三

2024-12-23

中级职称内部讲义连载会计实务二三(精选7篇)

中级职称内部讲义连载会计实务二三 篇1

2.账务处理

(1)长期借款筹款方式

借:财务费用

在建工程

贷:长期借款

(2)公司债筹款方式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或应付利息

【例8-7】

甲公司12月1日借入一笔长期借款1000万元,期限为4年,年利率为9%,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用于厂房建设,工程于1月1日正式开工,发生在20的相关资产支出如下:

1.年1月份发生如下支出:

①2001年1月1日购买工程物资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

②2001年1月5日以企业的产品投入工程建设,该产品的成本为30万元(其中材料成本为20万元,对应的进项税额为3.4万元),该产品的公允计税价为40万元;

③2001年1月23日支付工程人员工资50万元;

2.2001年2月份发生如下支出:

①2月3日交纳当初用于工程建设的产品所对应的增值税。

②2月24日支付工程人员工资50万元;

③2月28日支付工程物资款100万元;

3.2001年3月1日因安全事故停工至7月1日。

计算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利息资本化额。

解析:

第一季度资本化额的计算过程:

对于月度内的多笔资产支出应视为月中支出,又因为非正常停工长达三个月以上,所以本季度仅能计算两个月利息的资本化,第三个月的利息费用均应计入财务费用。具体计算如下:

a.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234+30+3.4+50)×45/90+[(40×17%-20×17%)+50+100]×15/90=317.4×45/90+153.4×15/90≈184.27(万元);

b.当季度的资本化率=9%×3/12=2.25%;

c.当季度的资本化额=182.77×2.25%≈4.15(万元)。

d.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4.15

财务费用 18.35

贷:长期借款 22.5

解析:

第二季度资本化额的计算过程:

由于第二季度处于停工状态,所以当季的利息应全部计入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22.5

贷:长期借款 22.5

(续前题)

中级职称内部讲义连载会计实务五 篇2

【重点、难点解析】

4.1投资的确认条件

(一)概念

所谓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二)投资的确认条件

(二)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目的之分

投资目的 确认条件

短期投资 投资方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暂时存放剩余资金,并通过这种投资取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收入,或价差收入,待需要使用现金时即可兑现成现金。 作为短期投资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①能够在公开市场交易并且有明确市价。

②持有投资作为剩余资金的存放形式,并保持其流动性和获利性。

长期投资 投资者取得长期投资主要有三种目的:

(1)为了积累整笔资金,以供特定用途之需。

(2)为了控制其他单位或对其他单位实施重大影响。

(3)出于其他长期性质的目的。 无明确要求

4.2短期投资

(一)短期投资入账成本的确定

1.以货币资金方式购入:

投资成本的构成 投资时的会计处理

投资于股票 买价–已经宣告而未发放的股利+经纪人佣金+其他税费 借:短期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例4-1】甲公司于2000年4月20日购入乙公司股票1万股,每股买价为12元,经纪人佣金0.3万元,相关税费0.1万元。假定乙公司已于当年的4月18日宣告分红,每股红利为0.6元,实际发放日为当年的5月2日。

则甲公司投资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短期投资 118000(=12×10000-0.6×10000+3000+1000)

应收股利 6000

贷:银行存款 124000

投资于债券 分次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 买价–已经到期而未兑付的利息+经纪人佣金+其他税费 借:短期投资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例4-2】甲公司于2003年6月1日购入乙公司债券,面值为10万元,票面利率为6%,每年的4月1日、10月1日各付息一次,乙公司本应于4月1日兑付的利息直到6月12日才支付。该债券的买价为18万元,经纪人佣金0.2万元,相关税费0.2万元。

则甲公司投资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短期投资 181000(=180000-100000×6%×6/12+2000+2000)

应收利息 3000

贷:银行存款 184000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买价+经纪人佣金+其他税费 借:短期投资

贷:银行存款

2.投资者投入的短期投资应以投资各方确认价值作为短期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3.以债务重组方式换入

无补价的 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借:短期投资(倒挤认定)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坏账准备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相关税费)

收到补价的 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再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支付补价的 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再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4.以非货币性交易方式换入

无补价的 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借:短期投资(倒挤)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某减值准备(主要有:存货跌价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交易损失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某换出的非货币性资产(账面余额)

应交税金 (相关税金:主要是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

银行存款(相关费用)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收到补价的 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确认的收益(或减去补价损失)再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中级职称内部讲义连载会计实务二三 篇3

利润分配的顺序

1.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

2.提取任意公积金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二)盈余公积的构成及计提比例。

盈余公积的构成

(1)一般盈余公积

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2)公益金

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

(1)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净利润的10%(非公司制企业也可按照超过10%的比例来提取),当其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是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或行政规章来提取的一项盈余公积。

(2)任意盈余公积的由公司制企业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是企业自主提取的一项盈余公积。

(3)公益金的提取比例为净利润的5%至10%。

(三)盈余公积的用途

一般盈余公积的用途

(1)弥补亏损

分录如下: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

(2)转增资本

分录如下: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转增后留存收益的数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中级职称内部讲义连载会计实务二三 篇4

要求:

(1)计算该债券的投资价值;(计算结果取整)

(2)如果该债券的发行价格等于投资价值,且发行费率为3%,则该债券的

资本成本率是多少(所得税率为33%)?

(3)如果该债券是可转换债券,且约定转换率为1:20,则转换价格是多少?

(1)债券投资价值= 1000×8%×(p/a,10%,3)+1000×(p/f,10%,3)

= 80×2.4869 + 1000×0.7513

= 950(元)

(2)资本成本率= = 5.82%

(3)转换价格= 1000/20=50(元)

【例九】已知:a公司拟购买某公司债券作为长期投资(打算持有至到期日)。

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6%。现有三家公司同时发行5年期,面值均为1000元的债券。其中:甲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债券发行价格为1041元;乙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发行价格为1050元;丙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零,债券发行价格为750元,到期按面值还本。

部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5年

5%

6%

7%

8%

(p/f,i ,5)

0.7835

0.7473

0.7130

0.6806

(p/a,i ,5)

4.3295

4.2124

4.1000

3.9927

要求:

(1)计算a公司购入甲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收益率。

(2)计算a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收益率。

(3)计算a公司购入丙公司债券的价值。

(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评价甲、乙、丙三种公司债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并为a公司做出购买何种债券的决策。

(5)若a公司购买并持有甲公司债券,1年后将其以1050元的价格出售,

计算该债券收益率。

【答案】

(1)计算甲公司债券的价值:

甲债券的价值= 1000×8%×(p/a,6%,5)+1000×(p/f,6%,5)

= 80×4.2124 + 1000×0.7473

= 1084.29(元)

计算甲公司债券的收益率:

由于i=6%计算的债券价值大于其发行价格1041元,故提高折现率测试:设i=7%

债券价值=1000×8%×(p/a,7%,5)+1000×(p/f,7%,5)

= 80×4.1002 + 1000×0.7130

= 1041(元)

所以,甲公司债券的收益率为7%

(2)计算乙公司债券的价值:

乙债券的价值= 1000×(1+5×8%)×(p/f,6%,5)

= 1400×0.7473

= 1046.22(元)

计算乙公司债券的收益率:

由于i=6%计算的债券价值小于其发行价格1050元,故降低折现率测试:设i=5%

1000×(1+5×8%)×(p/f,5%,5)= 1096.9(元)

采用插值法测试:

收益率=

= 5.93%

(3)丙债券的价值= 1000×(p/f,6%,5)

= 1000×0.7473 = 747.3(元)

(4)甲公司债券价值(1084.29元)大于其发行价格,具有投资价值。

乙、丙债券价值均小于其发行价格,不具有投资价值。

(5)

【例十】 某公司在1月1日以950元价格购买一张面值为1000元的新发行债券,其票面利率8%,5年后到期,每年12月31日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

【要求】

(1)201月1日该债券投资收益率是多少;

(2)假定1月1日的市场利率下降到6%,那么此时债券的价值是多少;

(3)假定201月1日该债券的市价为982元,此时购买该债券的投资收益率是多少;

(4)假定1月1日的市场利率为12%,债券市价为900元,你是否购买该债券。

【答案】

(1)计算年1月1日债券投资收益率

根据 950= 80×(p/a,i,5)+1000×(p/f,i,5)

设 i =9%:

债券价值= 80 × (p/a,9%,5) + 1000 × (p/f,9%,5)

= 80×3.8897+1000×0.6499

= 311.18 + 649.90

= 961.08 (元)

设 i=10%:

债券价值= 80 × (p/a,10%,5) + 1000 × (p/f,10%,5)

= 80×3.7908 + 1000×0.6209

= 303.26 + 620.9

= 924.16 (元)

(2)计算年1月1日债券价值

债券价值= 80×(p/f,6%,1)+ 1000×(p/f,6%,1)

= 80×0.9434 + 1000×0.9434

= 75.47 +943.4 = 1018.87(元)

(3)计算2004年1月1日债券投资收益率

根据:982= 80×(p/f,i,1)+1000×(p/f,i,1)

设 i =10%

债券价值= 80×(p/f,10%,1)+1000×(p/f,10%,1)

= 80×0.9091 + 1000×0.9091

= 72.73 + 909.1= 982

该债券投资收益率为10%。

(4)计算201月1日债券价值

债券价值= 80×(p/a,12%,3) + 1000×(p/f,12%,3)

= 80×2.4018 + 1000×0.7118

= 192.14 + 711.80

= 903.94 (元)

因为债券价值 903.94元大于价格900元, 所以应购买。

四、债券投资的优缺点

优点:本金安全性高;收入稳定性强;市场流动性好。

缺点:购买力风险大;没有经营管理权。

【例十一】与股票投资相比,债券投资的优点有。

a. 本金安全性好b. 投资收益率较高

c. 购买力风险低d. 收益稳定性强

中级职称内部讲义连载会计实务二三 篇5

(二)融资租赁的形式:售后租回、直接租赁、杠杠租赁。(三)融资租赁租金的构成和计算

融资租赁租金的构成:包括设备价款和租息两部分(租息包括融资成本和手续费)

设备价款

租金融资成本

租息 承办租赁设备的营业费用

手续费

一定的盈利

租金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等额年金法,分为后付租金计算和先付租金计算两种。(四)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缺点

【例二十三】某企业拟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于2006年1月1日从租赁公司租入一台设备,

设备款为50000元,租期为5年,到期后设备归企业所有。双方商定,如果采取

后付等额租金方式付款,则折现率为16%;如果采取先付等额租金方式付款,则

折现率为14%。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10%。部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t

10%

14%

16%

(f/a,ⅰ ,4)

4.6410

4.9211

5.0665

(p/a,ⅰ, 4)

3.1699

2.9137

2.7982

(f/a,ⅰ, 5)

6.1051

6.6101

6.8771

(p/a,ⅰ, 5)

3.7908

3.4331

3.2743

(f/a,ⅰ, 6)

7.7156

8.5355

8.9775

(p/a,ⅰ, 6)

4.3533

3.8887

3.6847

要求:

(1)计算后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每年等额租金额。

(2)计算后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5年租金终值。

(3)计算先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每年等额租金额。

(4)计算先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5年租金终值。

(5)比较上述两种租金支付方式下的终值大小,说明哪种租金支付方式对企业更为有利。

(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整数)(2005年)

【答案】

(1)后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每年等额租金额=50000/(p/a,16%,5)=50000/3.2743

=15270(元)

(2)后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5年租金终值=15270×(f/a,10%,5)=15270×6.1051

=93225(元)

(3)先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每年等额租金额=50000/[(p/a,14%,4)+1]

=50000/(2.9137+1)=12776(元)

(4)先付等额租金方式下的5年租金终值=12776×[(f/a,10%,6)-1]

=12776×(7.7156-1)=85799(元)

(5)因为先付租金方式下的5年租金终值小于后付租金方式下的5年租金终值,所以选择

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讲义五 篇6

(一)收入 p5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在收入的定义中,强调的是“日常活动”,如出售无形资产就不属于日常活动,取得的收入不能在“其他业务收入”账户中反映,按制度规定,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影响的损益,因为其不是企业“日常生活”所形成的,属于营业外收支中反映。收入的三种来源: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b、让渡资金使用权;c、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不在列的如出售无形资产计入“营业外收入”收入不包括代收的款项,比如:销售商品收到的增值税,不作为收入的构成内容。有些交易或事项虽然也能成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所以,其流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而是利得。出售原材料是日常活动,出售长期股权投资收取的价款,不是日常活动不是收入。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实质是物资作抵押,是融资行为,不能确认为收入。投资收益问题:是否属于收入,不能简单一刀切,应分具体情况 a、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下的股利收入、权益法核算下的占被投资公司净利润份额、长期债权投资获得的利息收入(含折溢价摊销):是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因而归属于收入要素b、长期股权投资的转让处置所得、长期债权投资的转让处置所得、营业外收入和补贴收入:不属于收入要素,是“利得”[例题5]:关于收入会计要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b、收入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c、若收入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就一定不会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

d、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答案:abd

(二)费用 p6

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期间费用,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损失(营业外支出),投资损失(投资收益),但让渡资产使用权发生的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如出租无形资产发生的相关支出)属于费用。费用要与当期收入相配比。会计要素中的“费用”是个广义的概念会计要素中的“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营业成本,其特点是可以对象化到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在核算上分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其他业务支出”;二是期间费用,其特点是不可以对象化到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在核算上分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具体的项目组成是:费用要素=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企业生产产品,归集产品成本后形成存货,列入资产负债表项目。当产品对外销售的时候,已对外销售的产品的成本才形成费用列入利润表。当然,如果产品没有对外销售,本期就只会发生生产成本而形成存货了。 偶发事件产生的属于损失,不属于费用,应计入营业外支出(或投资收益)。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应计入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如固定资产改良),其增计后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增计后的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按上述原则进行判断,其发生的后续支出,分别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或计入当期费用。[例题6]:关于费用会计要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属于费用

b、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

c、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d、出售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属于费用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讲义一 篇7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1、六大会计要素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的应用。

例如: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售后回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问题。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计提各种跌价、减值准备;物价持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

3、会计确认与计量。

确认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1)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和流出企业

(2)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如:各种资产、负债、收入的确认问题。

会计实务中使用的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时市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

将计量问题结合后面的知识掌握。

例如:

(1)存货取得时按历史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

(2)固定资产取得时有发票账单按发票账单(历史成本),没有发票账单按同类的现行市价,都没有的话,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计价。

4、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章 应收和预收款项

1、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问题要结合收入和债务重组一起掌握。

注意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问题: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销货退回对应收账款的影响。

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商业折扣为95折,现金折扣2/10、n/30,同时发生折让的混合问题。

(1)商业折扣(不直接影响应收账款,影响发票价格)

(2)现金折扣(销售时不影响应收账款,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3)销售折让(发生折让,冲减收入、冲减应收账款、冲减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应收票据(商业汇票),到期时如果收到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口误)

财务费用

没有收到款项转入应收账款中。

应收票据本身不提准备金,转入应收账款后要计提坏账准备。

3、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包括的内容:

(1)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

(2)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3)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4)备用金

(5)存出的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6)预付帐款转入

(7)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预付账款的账户结构,借方余额表示一项资产、贷方余额表示一项负债。

4、坏账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若应收票据到期,无法收回,应收票据转到应收账款→ 需计提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到期收不回货物,预付账款转到其他应收款→ 需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的核算方法采用备抵法。计提的比例自行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变更的时候要采用估计变更的方法来处理(未来适用法)。

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上一篇: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谐职工队伍下一篇:小学语文经典阅读课例观摩与研讨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