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事了》教学反思(共15篇)
《我懂事了》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自理能力和关心、体察能力方面回顾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两年来自己在生活自理和关心他人方面的进步,知道怎样的孩子才是懂事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知道怎样的孩子才是懂事的孩子。
教学过程:
学儿歌,说进步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好!我们《品德与生活》的学习伙伴小兔贝贝告诉我,经过一年级二年级的学习,它和它的朋友们都比以前有了进步,会做很多事情了呢!你们想知道他们都会做一些什么事情吗?请读一读他们写的这首儿歌吧!(出示课文儿歌)
别说我小
妈妈您别说我小,
我会穿衣和洗澡。
爸爸您别说我小,
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您别说我小,
我会种花把水浇。
爷爷您别说我小,
我做的事真不少。
2、自学儿歌(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
3、说说从儿歌里你知道小兔贝贝他们都会做些什么?我们可以一边看课本的插图,一边说说。(学生自由发言)
4、说说自己的进步:小兔贝贝他们会做这么多事情,你佩服他们吗?其实我们班的同学也特别能干,你们也已经像小兔贝贝一样懂事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你都学会了什么?
指名发言:(提示:你能用“我以前 ,现在 。”的句子来说一说吗?)
小组内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好孩子,你们真的已经懂事了。那么,让我们大声地告诉所有人:我懂事了!(板书课题:我懂事了。学生齐读课题,注意指导读出自豪的`语气)
二、创编儿歌
1、过渡谈话:既然同学们都懂事了,那么我们也像小兔贝贝一样,把我们会做的事情都写进儿歌里,让大家都来读一读吧!
出示没有填完的儿歌:
叔叔阿姨别说我小,
邻居宝宝在睡觉,
我 。
哥哥姐姐别说我小,
妈妈生病躺在床,
我 。
别说我小,
我 。
大家快来说一说,
我们 。
2、学生自己试读,小组合作,完成儿歌,教师下小组巡视,及时了解学生情况,相机指导。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板书填空,补充儿歌,齐读自己创编的儿歌。(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情感)
5、与课文儿歌联系,齐读儿歌(你想怎样读呢?)。(注意引导学生知道两首儿歌是一个整体,题目为《别说我小》)
三、动手做一做
1、过渡谈话:同学们刚才通过不同的方式,都说自己很能干,很懂事,小兔贝贝很不服劲,现在它要考考你们了。一位小同学早上上学的时候,穿多了衣服,中午太热了,他就把衣服脱下来,揉成一团,可是怎么都放不进书包,原来他书包里的东西很乱,而且平时上课的时候,他的课桌也是像这样乱糟糟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教师边说话一边把事先准备的衣服揉成一团,把讲台弄乱)。
2、借一位同学的书包,把书包弄乱!(事先征求该同学的意见,再打开书包)
3、叫一名学生现场整理书包。(如果不能完成,可以再叫一名学生帮忙)
4、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小结:不要嘴上说能干,要真正动手去做一做,这样才是懂事的孩子。
四、记录成长
1、过渡谈话:为了让同学们记住今天的进步,小兔贝贝有个提议,让我们把自己的进步记录在课本的空格里,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2、学生作记录,教师巡视。
3、汇报(提示:用“我也懂事了,记得那天 ”的句式说话)。
五、课堂总结
我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同学们既懂事,又能干,我想你们以后一定还会更懂事,更有进步,学会更多的本领。暂时还比不上别人的同学也千万不要失去信心,因为只要努力,你也会一天比一天有进步的。
《我懂事了》教学反思 篇2
1. 指名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的家长或熟悉的老师。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评价注意欣赏、鼓励和建议)
2.同桌互相介绍, 然后推荐2~3名优秀者上台介绍。师生评价。 (注意从自信心、有礼貌、说清楚、说明白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学情预设:
生1:我的妈妈是一位医生, 医术很高, 来找妈妈看病的人很多, 对每一个病人妈妈都很耐心。每当病人痊愈时, 就会看到妈妈那一脸的笑容。我为有这样的妈妈而感到自豪。
生2: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 我家地里的庄稼总比别家的好, 每年打下粮食都要上交爱国粮。农闲时候爸爸还爱下棋, 而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 经常一边看, 一边掉眼泪。我好喜欢我的爸爸和妈妈。
3.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图,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图上都画了谁 (你还想到谁) , 他们在干什么, 也可以用上句式:我猜他 (她) 是, 因为。
教师小结:
是呀, 咱们的家人, 图上的叔叔、阿姨, 有的是教师, 有的是医生, 有的是工人……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工作很辛苦, 他们是对祖国有用的人, 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你们现在是 (生:八九岁) 的孩子, 再过二十年, 就 (生:二十八九岁) 了, 到那时候, 将做什么呢?揭示课题:“我长大了……”
设计意图:
(1) 由学生身边的人物进入, 在初步交流中为人人参与引入话题。 (2) 通过观察课本图, 互说图意, 同时联想图外人物, 了解学生观察、表达的基础, 完成目标, 同时准备进入下一个目标。
【情境二】激活兴趣, 感知话题
同学们, 你们长大了都想干什么呀?学生争着发言。教师小结, 这就是你们的“理想”。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 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前进的目标。
1. 放录音。请同学们听听录音中小朋友谈他的理想。一边听, 一边想, 待会儿评评他说得怎么样, 行吗?
播放录音:我想当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能把我们带入知识的海洋, 是教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入大学。没有教师, 就没有千千万万为祖国做贡献的人。教师是社会上最有用的人。
2. 组织评议。评议要点: (1) 先说什么, 后说什么。 (2) 句式。 (3) 用词。
生评:这位同学说清楚了他的理想, 也让我们听明白了他选择当教师的理由。我还欣赏他用了“一批批”“千千万万”的词语, 说明教师培养的学生很多。
3.每个同学在座位上自己先说说。 (练说自己的理想及理由)
4.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也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说。 (注意把话说清楚, 还要听明白对方的话, 也可以给对方做点评)
展示:
生1: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解放军。因为解放军穿着军装很威武, 还能打坏蛋、保卫祖国, 所以我要当解放军。
生2评:你说得真好。既说清楚了你的理想, 也说清楚了理由。我很欣赏你用了“因为……所以……”的句式。
……
设计意图:
听录音的目的是创设一种情境, 增加课堂趣味性, 引导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学会倾听;自己先说, 然后互说, 目的是给学生思考、练说的时间, 学习表达, 从而学会表达。
【情境三】尝试体验, 感悟话题
刚才同学们把自己的理想说给了你的朋友, 现在我们做一个“谈理想”节目。你们上过电视吗?想上电视吗?那首先要接受记者采访, 你们被记者采访过吗?让我们练一练怎么样?
1.师生模拟。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 听后准备做评价) 教师邀请学生参与, 师生商榷记者与采访对象需要的模拟道具、交流方式, 达成共识, 师生模拟采访。
模拟要点: (1) 记者上前, 与学生互相问好 (握手) 。 (2) 记者了解对方的理想是什么, 对方应对。 (3) 记者了解对方选择理想的理由, 对方回答。 (4) 双方互相致谢。
示例预设:
记者:你好, 小朋友。 (握手)
嘉宾:你好, 记者阿姨 (叔叔) 。 (握手)
记者:我们今天做一个节目, 话题是“谈理想”。我想了解你的理想是什么?
嘉宾: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记者:为什么要当科学家呀?
嘉宾:因为科学家可以研究出“神舟号”“导弹”等各种高科技产品。他们虽然很辛苦, 但是他们的工作很有价值。
记者:这个理想很伟大, 你准备怎么实现你的理想啊?
嘉宾:我现在就要努力学习, 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记者: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今天的采访就到此结束, 再见!
嘉宾:再见!
2.学生评价。
评价要点:有勇气、有礼貌, 听清楚、说明白。
3. 指名模拟。
同学自找朋友模拟练习, 竞争中选出两组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 评出最佳小记者和最佳嘉宾。
4.师生评价, 评奖。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四步进行, 这是对话题内容的分步训练。师生模拟要示范到位, 评价也一定要引导到位, 完成目标。学生体验, 入情入境学习表达。这样设计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更有利于学生下一环节的综合表达。
【情境四】游戏表演, 学会表达
如果说刚才的采访稍有点紧张的话, 现在我们放松放松。我们做个猜理想游戏。
1.宣布游戏规则。 (1) 动脑筋想想, 你的理想可以通过怎样的动作表现出来, 想好就上台。 (2) 上台的同学摆造型, 教师点名, 台下的同学猜。 (3) 如果猜对了, 台上同学要说:“对, 我的理想就是……”然后还要说出你为什么会有这个理想。
2.学生活动。 (选几个学生, 根据情况而定)
活动预设:
叫四名学生上台, 甲:握枪姿势;乙:写字姿势;丙:开车姿势;丁:跳舞姿势。
指名同学猜, 然后互动完成。
生1:丙摆着手握方向盘的姿势, 我猜你的理想是司机。
丙:对, 我的理想是司机, 因为司机可以跑运输、拉旅客, 还可以到处环游。
生2:丁同学摆着跳舞的姿势, 我猜你是想当舞蹈家。
丁:对, 我很想当一名舞蹈家, 在舞台上为观众带来快乐, 让所有观众成为我的粉丝。
……
3.小结评奖。
4. 课堂总结。
这节口语交际课, 我们谈了自己的理想。其实, 理想光说不行, 有了理想, 还要努力去奋斗, 才能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老师衷心地祝愿你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四步进行, 这是对话题内容的综合训练。要讲清楚游戏规则, 活动要在主动积极的气氛中进行。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表现, 在情境中表达, 在交际中学会交际。
反思使我走出了教学低谷 篇3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企业学校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春来秋往,送走了一批批的毕业生,又迎来了一级级的情形各异的新生。就在这从初一到毕业的轮回中,我一干就是十五个春秋。
初踏上讲台,或许是由于对职业的新鲜感,或许是自己正规的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经历,第一个轮回的教学是成功甚至是骄人的学生,在各种考评中名列前茅,一直到圆满升入高中。但是在取得良好的成绩后,我没有做深层次的分析,没有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更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中变得飘飘然,认为自己在业务上已是一流高手了,变得骄横专断,对学生也不够耐心了,对各教学环节也不够重视了。结果可想而知,第二、第三个循环的教学效果就每况愈下了。尤其是第三个循环中,企业学校越来越不正规,尖子学生转走很多。面对中、下游学生的我,教学工作到了一个低谷。在课堂上讲的天花乱缀,可往往是曲高和寡,师累生烦,而自己却一味地把失败原因归结到学生的“笨”上,没有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所授知识的难度、进度,教学限入了一个难堪的僵局。
无独有偶,我身边有位同事,专业知识不是很好,一开始教学工作并不突出,可凭着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热心、耐心,虽然也面临着学生流失的局面,但经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最后异军突起,得心应手,与我的尴尬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深深地刺痛了我,痛定思痛,痛则思变。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培训中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总结了以前教学中的经验,分析了自己的优势,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吸取教训,改正缺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一、转变角色:把以前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发展为本;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由“知识的搬运工”转换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由只重知识的输出者转换为教学、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二、充分备课:不仅注意精备教材内容,更注意了备学生,备教法、备习题、备作业、备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进度、难度。并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成了演员,成了课堂主人,而自己则成了导演,改变过去那种多讲少练或只讲不练的一言堂。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英语的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并不是因为智力问题才学不好的,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太懒散,在能学好的时候不学,而到了想学的时候又跟不上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学习的目标、任务明确化、常规化。如在我原来的班里有些自制力差的同学,忘记做作业是经常性的,有时连课本都忘了带,于是我给他们布置了“三个一”的常规性作业:复习、杂记一面纸,预习新课一页书,读记单词一刻钟。并通过持之以恒的检查,做到日日清,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养成了自觉按时学习的好习惯。
四、改进批评方式:在过去,一有作业交不齐、课堂提问答不上来或学生听写写不出等情况,我便在课堂上大发脾气,把英语课弄成了政治思想课。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更加厌学,教师也厌教,形成了恶性循环。现在我对有问题的学生课后个别交谈,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多鼓励,少批评,做到关爱与批评相结合,我发现和风细雨的感化比狂风暴雨的批评更有效。
五、定期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而且不同的学生出现反复的周期也不一样,出现这种现象千万别丧气,不能认为他们已经是朽木不可雕,要摸准其周期规律,定期给予提示,让学生感到教师时时在关注自己,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大大提高。
六、分层施教:首先承认学生有智力的差别,不可能一刀切,而现在的班级教学与此形成了一定的矛盾。我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中上游学生的学习,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不够,结果使差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差。而现在我把学生分成了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在进行统一授课后提出不同的要求,A层学生完成教材内容后,注重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在口语、听力、课外阅读、编英语校本剧等方面布置任务;B层以学好教材规定内容、完成跟踪习题为主;C层要求掌握基本句型、基础词汇,完成常规性作业为主。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力所能及的任务,都尝到了完成任务后的成功喜悦,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反思后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我的精神世界,我惊奇地发现他们身上的变化,有的在课间用英语会话,有的在小卡片上记单词,有的竟然在模仿我讲课的神态……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明白了我所从事的不仅是教书匠的工作,更是感化人、培养人的事业,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从初一到毕业又一个轮回结束了,看到又一批学生圆满走出了校园,我痛快地长出一口气,我又找回了我自己。
总之,反思使我走出了教学低谷,摆脱了职业倦怠,找回了教学的乐趣。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还存在跟我有着同样经历的老师,但愿自己以上不成熟的反思和建议会给他们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我懂事了 篇4
元月一日是爸爸的35岁生日。这天,爸爸下班后和同事们一起去墙南的一家叫“知青劈柴炖”的饭店吃饭庆祝,我这个小跟屁虫也一起去了。
在吃饭的时候,看爸爸和他的同事们有说有笑非常开心,不知不觉就把酒喝多了。结账的时候爸爸拿出钱包让我帮他给钱,我顺利的完成了爸爸交给我的任务。吃完饭后,我们起身要走的时候,爸爸已经站不稳了,一时我就赶紧扶住爸爸,不让他摔倒。在回去的路上,爸爸想吐,开车的叔叔立刻把车停到了路边,爸爸下车后扶着一棵树吐了好大一会,我一会儿给爸爸拍后背,一会儿给爸爸递水,等到爸爸舒服一点后才再次出发。回到家后,爸爸还是想吐,我就一边写作业一边照顾爸爸:我给他烧热水,地热水,还问爸爸:“你好点了没有?”
第二天,爸爸醒来后夸我懂事了,说我照顾他的事情他都清楚。
我懂事了作文 篇5
对我来说最深刻的是舅舅去世了。他的孩子只有很大,一个五年级,一个三年级。当我在睡梦中醒来时,妈妈告诉了我叔叔的死讯。我当时真的不敢相信:他昨天为什么兴高采烈的到处走?看到表哥哭的眼睛红肿,像核桃一样,心里好难过。人虽然注定要死,但是二姨和她的孩子呢?当我看到他们都很强壮,精神抖擞的时候,我就很放心了。但是谁知道他们需要多大的勇气,他们一步一步走出这个难关。尤其是我表哥,虽然上初三,但是最懂事,回家就做饭做饭做饭。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那么坚强,勇敢面对现实吗?我觉得不会这么快被接受。可能是因为感情满满的,大概没有他们那么勇敢吧。这件事让我成长了很多,让我明白人必须面对现实。虽然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并不是什么难题。这只是对你的一个考验。是要永远停留在原地,还是不愿意落后赶上?这是一条细线,看你怎么选择了。
在生活中,你不是唯一不幸的人。世界上有些人死于饥饿。有些人在身患绝症的时候仍然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什么我不能,就因为我不够勇敢?不,那是借口。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生活、现实和挑战!
我变得懂事了 篇6
就是这么点小事,有时候有点不明白,居然想了这么久,只能说明她过得很清闲,这辈子没遇到什么繁琐的事,要不然怎样连这点小事都会研究这么久呢,这说明她虽然离了婚可是她肯定是幸福的,有个很早懂事的孩子,还很能干,肯定是很会干事很能做主的人。她得生活里有着很困难的时候,可是她很自豪,此刻也很幸福,为她高兴。
曾几何时,我似乎也是这么个人,为了点小事天天在那里研究,想来想去一向在改变主意,看来是事情太少了,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才会这样,呵呵,貌似我长大了,思想也成熟起来了。
《我懂事了》教学反思 篇7
2015年12月17日,在听了自己所带的区级骨干教师三位学员执教同课异构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之后,对比了苏教版、人教版、浙教版、北师大版和上海版等教材,结合自己的思考与研究,在自己学校五(2)班上了一节《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收获,重要的是教学相长所带来的特殊快乐,这样的课堂上学习真正地发生了……
片段一:
(师在黑板上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师:谁能用一个数来表示?
生:3。
师:可以的,还有谁说?
生:1。
师:这里的1代表什么意思?3呢?
生:1表示一个三角形,3表示3根小棒。
师:那谁能把这两个确定的数连起来说一句话?
生: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小棒来搭。
师:很好,给他一点掌声。
(在黑板上再摆一个三角形)
师: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说?
生:摆两个三角形需要六根小棒。
师:这里也有两个确定的数。我们看到1,3,2,6都是已知的、确定的数。(板书:已知、确定)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张老师在一块小卡片上也摆了几个三角形,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张老师摆了几个?
生1:4个。
生2:5个。
生3:有可能是7个。
师:真不错!我知道大家在猜的时候是有所思考的,没人猜20个或者更多,因为看到摆两个三角形需要这么大的地方,一块小卡片上不可能摆很多个三角形。这也是一种学习。对于你们来说,老师摆几个三角形这个数确定吗?
生:不确定。
师:这个数是未知的,有待确定的。(板书:未知、待定)对于这样的数,数学家韦达发明了一个办法———用字母表示。(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反思:“用字母表示”和“用字母表示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落脚点是在表示,不可替代,如扑克牌中的J、Q、K、A,还有KFC表示肯德基等,这是固定的,不能用其他字母代替。而后者落脚点是在数,这个“数”发生了变化,是未知的、待定的,可以用26个字母中的任意一个表示,这是这节课的实质!所以用找规律如“2、4、a、8”引入,或青蛙儿歌引入都脱离了数学的本质。对于教材上用小棒一定要1×3根、2×3根也做了改动,因为这是直观的、已知的,没有必要用算式来表示根数,生活中也不可能。另外在猜老师摆三角形个数的时候,我们听到学生没有猜超过10个的,为什么?这也是他们观察思考的结果,一是看三角形占的地方,二是课前的时间有限,老师根本不可能摆出许多。
片段二:
师:英文字母有26个,我们先用第一个字母a来表示。现在可以说老师摆了a个三角形,那么用了多少根小棒呢?
生:a×3根。
师:哦,你用一个含有字母的算式来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生: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a个三角形就要用a乘3根小棒,就a×3根小棒。
师:她说得这么明白又连贯,大家没掌声吗?有没有同学和张老师一样想的:用多少根小棒是未知的,你这里用a表示,我这里也用a表示,可以吗?
生:不可以,这样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的根数一样就产生矛盾了。
师:哦,也就是两个未知数不同就不能用相同的字母来表示它们,我明白了,但是我又有了新的想法,用多少根小棒我用b来表示,这样可以吗?
生:可以的,因为两个数字都是未知的。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生:摆a个三角形要用b根小棒。
师:回到前面我们首先听到的是这名同学的发言,摆a个三角形要用a×3根小棒,现在请大家辩一辩,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说明理由。(学生思考1分钟)
生1:我认为“摆a个三角形就用a×3根小棒”说得明确。
生2:我也是这么认为,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这个3是已经知道的数。
师:哦,我们知道摆的三角形个数与需要的小棒之间是有倍数关系的,用a×3不仅把需要的小棒根数表示了出来,而且还把三角形个数与需要小棒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了出来,而且只用了一个字母,这样的表示更简洁、更明了。如果只用b来表示就只表示数,并不能表示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老师出示小卡片,上面摆了6个三角形)
师:在这里a表示多少?
生:6。
师:那么a还能表示什么数?
生:自然数。
反思:引出字母a用了一个让学生猜老师摆多少个三角形的环节,而让学生理解代数式“a×3”表示小棒的根数及其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难点。上课时真想不到学生一下子就把“a×3”这个算式回答上来了,我并没有就此感到欣喜。如何让他们加深对“a×3”的理解,还是让学生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来体验感悟:从用a表示→用b表示→用a×3表示。这个过程的经历学生是必需的,不能跳跃,正是在这种比较、辨析中学生的学习才更扎实。
片段三:
(用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师:看到这里谁想说什么?
生1: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
生2:摆a个正方形需a×4根小棒。(鼓掌)
师:现在我们讨论这样两个问题。(出示小卡片,你能写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生: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这样的公式,如果不懂中文的老外能看懂吗?不能,给点提示(公式小卡片: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请写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生:C=a×4,S=a×a。
师:从文字到字母更简洁了,还有更简洁的写法,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00页,有这么三句话,给你两分钟自己读,待会儿大家交流的时候用上“我读懂了……”“我学会了……”或者“我还有不明白的是……”。(同桌互相交流1分钟)
师:时间到了,大家把书合上,你现在要把你学会的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我读懂了用字母表示的乘法算式可以省略乘号。
师:你开了个好头!太棒了!给她10秒钟的掌声!省略乘号这里没有明写,是自己读懂的。还有谁接着说?
生:我读懂了在用字母表示的乘法算式中省略乘号的话必须数字写在前面,字母写在后面。
师:真棒!自己读出来的,鼓掌!这才叫读书。现在有两个发现了,一是有字母的乘法算式中的乘号可以省略,另一个是字母与数字相乘时,简写时这个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怎么看出来的?因为a乘4和4乘a都写作4a,是不是?还有新的体会吗?
生:我学会了用字母表示的乘法算式中可以把乘号换写成点。
师:哦,她有一个发现,“×”表示乘号,“·”也表示乘号,但是这个乘号要写在中间。小数点的点是写在右下角的。谁接着说?
生:我学会了有两个相同字母相乘的话,可以在字母的右上角写一个2。
师:你能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a2读作a的平方。
师:你认为自己读得有没有问题?
生:a2(a的平方)也读作a的平方。
生:因为a右上角的2本来就是读作平方。
师:对啊,它已经告诉我们了,你读的时候再去读a二就肯定不对了嘛。
生:我还知道a和1相乘还是a,1省略。
师:这又是自己读出来的,再送上掌声。张老师现在把大家的感悟归纳一下,便于大家记忆。
一类是数字与字母相乘,如果数字是1的话可以省略,其他的数字要写在前面;另一类是字母与字母相乘,不同的字母按顺序书写,如果是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就是谁的平方。
反思:看过、听过太多让学生自学的环节了,要么粗略地把教材上的话重读一遍,要么变成教师的灌输与告诉,然后通过几道练习来训练。当学生“省略”了自己真正感悟的经历时,这种练习只能是被动的、机械的,没有思维内涵的。教材给出的三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其中隐含的知识点有5个,如果是通过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学估计只是会,不会达到通与懂的程度。而现在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重新说出来,这就是一个咀嚼与消化的过程,通过思考消化为自己的结构性知识,这就是提升。我们看到在课堂中只要给学生以时间和平台,在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是会学的,也是能学的。要无限地相信学生。正所谓“教出来的是臭气,悟出来的才是灵气”。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让学生把这几个知识点自己进行归纳,效果会更好。(一学期结束,在班级可以召开自学交流会,分享学生如何自学的经验与方法,相信来自学生自己的方法会更有用)
师:谁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问题要提?
生:为什么a×a要写成a2?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以前学2+2+2+2+2觉得麻烦时想到了什么?
生:可以用乘法2×5。
师:对啊!现在是a×a,如果是a×a×a×a×a×a×a我们同样会觉得麻烦了,这时候我们想到新的方法,记作a7,读作a的7次方,大家到了初中就要学到了。
师:这就是学习,我们从不会到会,是一种学习;当会了之后,我们又有了新的思考。想到了新的问题,这更是一种学习。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循环中我们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反思:“学问学问”说明学和问是不能分离的。如果教学的指向仅仅停留在正确答案上,那么这样的教学是肤浅的也是单一的,而把教学的指向从结果再回到新的问题,也就是推动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
今天,你进行教学反思了吗 篇8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新课程改革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进行自评的重点。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一、教师首先要具有反思意识
新课程中按教学的进程把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得到总结,形成理论。
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中,教师传授知识只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知识输送给学生,一堂课45分钟,预定的授课内容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但这节课究竟完成的效果如何?学生接受了多少知识?还有哪些教学目标没有到位?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去管了。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人为本”,那么教师授课后就必须考虑“主体”接受知识的效果。有时候即便是一节做了充分准备的课,课后反思一下也可能会发现还有一些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还有一些知识的处理可以用其他更有效的方法,教材知识结构的构件可以更清晰等等。这些启示都要靠教学后的反思才能达到。有的学校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学评估或教学后札记,这其实就是一种教学反思的形式。因此,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做到课课思、周周思、月月思。
二、教师要制订反思计划,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反思
1.调查法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备课的内容除了传统的备“教材”、“教参”和“教案”,还特别强调了备“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有选择地询问学生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理解或者比较模糊。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0课)这课时,本课的难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如果仅仅依照教材来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三方面,学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联系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结果等内容,在教学中注重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之处,从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更严重的后果,解决“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本课的难点问题了。
2.比较法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之间经常开展听课交流、教材的教学教法研究等活动,寻找自己与其他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差距,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其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运用,教材重、难点的处理,教材知识的挖掘程度等等,都是自己可以学习和反思的。
例如在講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我们通常的方法是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太平天国由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变乱—天京沦陷的过程进行授课,当中穿插讲解了太平天国的两大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样处理教材,学生对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也会理解。但同样是这节课,我听了其他学校老师的一节公开课,他的处理方法就截然不同。在这节课中,教师先以时间为线索把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事件进行了罗列,然后教师利用“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影响把天平天国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然后教师再分别讲解了前期和后期运动中的两个重要的文件。我觉得这样的处理就比较自然,压缩了时间,把相似的知识放在一起讲解,加强了对比度,学生也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
3.检测法
检测法可以更直观地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通过阶段检测的质量分析,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师对学生在测试中反映的情况应该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观、客观原因,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反馈出来的问题,在练习评析课中,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评析”课中,我针对我们班学生试卷中反映的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对历史事物本质性的概念的把握以及在材料题和问答题审题能力较差等问题,设计了知识回顾和迁移、选择题中根本原因的探讨、材料题中历史小论文的写法等几个版块进行了试卷的评析,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前教后想想,想后写写,写后总结,这就是教学反思。坚持写教学反思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教学不断进步,而且也可以指导今后的教学过程。你的得失也就是你下次必须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己,这才是教学反思的实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你必须每天问自己一句:“今天,我进行教学反思了吗?”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我懂事了》教案1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和母亲节的由来。
2、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
3、学会懂事,体贴父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是爸爸妈妈给我们以生命,是他们无微不止地关心我们,哺育我们健康成长。随着我们不断长大,我们懂得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如今我们已经使三年级的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应该变得懂事。
提问:什么叫懂事?
二、小小交流会。
1、探究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本插图。
(1)同桌互相来说说妈妈做了些什么,孩子做了些什么?(2)同学们了解家长的工作吗?同学互相说一说。
(3)讨论交流:哪些事情我们三年级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做了,可以让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多休息一会儿,能让他们感到高兴。举例说一说自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4)老师调查同学们在家里做得不好的地方,例如:撒娇、任性、在学校不懂礼貌。欺负同学等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我们同学应该怎么做?
2、制定计划。
请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考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内容。(1)教师要说明计划的要求:
一定是自己力所能及的、经常需要做的日常生活家务劳动,而且要求一旦写了,今后要坚持下去,不能“三分钟热气”。直到现在为止,还是爸爸、妈妈在做的家务劳动。内容不要过多,一两项就可以了,最多不超过三项。大家制定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去做。
(2)规定不要告诉爸爸、妈妈,给他们一个惊喜。他们一旦发现,一定会非常高兴,一定会夸奖说:“我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3、母亲节的由来。
介绍母亲节的由来,介绍父亲节的由来。
4、教师总结。
老师: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一个好孩子。
5、布置作业。
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且了解家长的反应。
我懂事了小学品德教案 篇10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1)、板书课题。
(2)、提问:什么叫懂事?
2、探究活动。
(1)、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乐乐爸爸工作一天的艰辛。
(2)、各人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父母一天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3)我们的父母一天工作那么艰辛,回家还要做那么多家务和照顾我们,确实辛劳。我们作为子女的应体贴父母、孝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减轻父母的负担。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哪些事情是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做的。
1)、个人制作。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加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2)、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使我受益匪浅 篇11
一、教案反思
当教师一定要写教案,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但教案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教学要求和不同教育对象的水平不断修改和调整。一课好的教案应有知识的系统性、结构的合理性、提纲的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我每上一课后就会针对教案作一些修改,有的微调,有的改动很大,甚至是颠覆式的。我在这里仅举一例:新课改历史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材提供了三个内容,分别是:临危受命;实施“新政”;摆脱危机困境,既新政的背景、内容、影响。我第一次讲时就是按这样的顺序来讲的,效果一般。下课后,我把教案稍微修改一下,把第17课最后一个主题“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加入本节来讲,这样知识更系统了,对胡佛和罗斯福两个总统两种政策、两个结果进行的鲜明对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效果很好。
二、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过程是展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最重要环节,教学过程安排的合理不合理,不仅证明你用心不用心,更能体现你的责任感和基本素质。尽管我课前充分备课,反复推敲教学设计,努力使教学过程完全按我意想的进行,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难免有不足,所以教学过程的反思就显得很有必要。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总感觉知识面有点窄,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些内容:“罗斯福毫无悬念地在大选中获胜,请问美国总统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学生争论不休,我给他们仔细解答后,进一步问:“美国实行什么样的体制来管理国家政权?”慢慢把学生引向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相关内容,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进而我又问:“现任美国总统是谁?”学生的思路就叉回到了现实。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
三、教学方法反思
常言道:教无定法。这话一点也不假,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前几年运用课件展示再到现在新课改要求进行探究式教学,我深有感触,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千秋:填鸭式教学的优点是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强,知识系统完整,但缺点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人文精神;利用课件的优点是教师在课堂较轻松,教学内容多,资料丰富,也有一定的互动性,缺点是给学生的思考空问少,过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应接不暇,课后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的新课改其优点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分组讨论,可合作学习,甚至可演历史短剧,真正把学生调动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课下自学能力、课堂上的表达能力等,但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学生有可能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师不易控制课堂等。我根据教学实际,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反思,这几种方法或单独运用或混合运用,力争达到最佳效果。经过这几年的实践,现在可以说基本上得心应手了。
四、教学效果反思
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坚持写教学日记。每一节课后我都会给自己的教学效果打分。打分的标准就是本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基本知识是否掌握,课堂气氛如何,学生互动性怎样,等等。刚参加工作时,课堂效果大多一般,良好的都比较少,优秀的基本没有,甚至还有相当多的不及格。我并没有气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给自己定努力的目标。并从最基本的做起,如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课堂上的表情变化、姿势手势、如何传授基本知识、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等,都精心设计、不断完善。经长时间的磨练,再看现在的教学日记大多都是优秀,良好的都较少。更不要说不及格了,与初登讲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
反思我的数学课堂教学 篇12
新课程提出了“以学论教, 教促进学”的新主张。“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可能反应, 并思考对策。于是, 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 琢磨学生, 琢磨生动的课堂, 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再现教材。备好课是上好课、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每单周星期三早上的第一、二节课, 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 数学教师紧扣新课程标准,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进行参与式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吃透教材, 分工分单元撰写教案, 由一人主备, 组内其他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组内教师公开轮讲, 反复听、反复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实践表明, 这种分工协作的备课方式, 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 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 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
备课时, 教师们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这就需要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要教学的内容中, 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 哪些还比较模糊, 已经会的就少教, 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另外讨论教师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衔接新旧知识?等等, 可以这么说, 这些备课中的每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此外, 我们还经常交流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并想法解决。每个单元结束后, 要进行总结, 找出差距想法弥补。特别是复习阶段,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研究讨论复习计划、方案, 教师分类出题精选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练习认真批改, 对后进生坚持面批。这样从学生角度, 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更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
二、有选择地教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讲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学、思考、交流, 学生会的不教, 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 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 如果学生讲对了, 教师肯定, 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 达不到深度的, 教师补充;讲错了的, 教师则更正, 这样, 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教师从“一线”退到“二线”, 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 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 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 最终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是一种经历, 是一种体验。”在这个过程中, 我只把自己“扮演”的角色扮演好, 让学生去体验“剧情”的发展, 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培养他们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例6时, 我首先三言两语的用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自学课本第60页的例6, 自学时思考以下问题: (1) 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2)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会列出方程吗?并请同学们用重点符号画出学不懂的地方。然后学生开始自学, 自学完毕后, 学生开始分组讨论, 重点讨论自学不懂的地方。 (自己画重点符号的地方) , 特别强调讨论时优等生一定要指导好中下生, 此时课堂气氛活跃。我到每组去听听、看看, 看看中下生是否在认真听优等生讲题等等。分组讨论结束后, 全班交流, 由组长提出本组讨论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然后让其他组会解答的同学上黑板讲解, 教师只是引导、点拨。有一个组长提出了一个问题:“例6能不能用正比例来解决?”此时有许多同学举手争着要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点了一个基础稍差一点的同学回答:“能用正比例解答。”这时有许多同学提出异议。我又叫了一个优等生回答:“不能用正比例解决, 因为书的总数一定, 所以包数和每包的本数成反比例, 也就是说, 每包的本数和包数的乘积相等, 所以, 应该用反比例来解决”。另一个同学马上站起来补充:“这题最大的特点是每包的本数和包数的乘积相等, 而不是商相等, 乘积相等用反比例解决, 商相等用正比例解决”。此时, 我马上接着说:“这位同学讲得真棒, 他所讲的方法其实也就是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解决吗?”这时全班同学齐声回答:“没有了, 老师可以出题检测我们了。”接着我就出示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 让全班同学独立完成。这样的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学得好, 有一种收获的喜悦感。
三、“兵教兵”
在课堂上或课间休息时, 经常会出现“兵”教“兵”的动人景象。主要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教师只作评定, 补充更正。如我在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 首先让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后, 就分组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 优等生还要负责教会中下生。接着出示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 (1)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2)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并请八个中下生板演, 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在下面巡视, 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板演的学生做完以后, 教师鼓励学生:“看看板演的同学有没有做错的地方, 有的话请上来更正”。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争着去上改正错误。其中有一题, 把0.97化成百分数, 第一个板演的学生 (杨瑞兵) 做的结果是0.97=97%, 但上去更正的学生 (鲁琦) 改的结果是0.97=0.0097%, 下边的班长马上起来说:“老师, 鲁琦同学把杨瑞兵同学的题改错了”。这时老师马上问:“鲁琦什么地方改错了,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班长回答:“小数化成百分数, 可以直接把0.97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再添上‘%’, 而鲁琦同学把0.9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所以是错的。”教师马上进行表扬。在活跃而激烈的讨论中, 教师不费一字一句, 不会的学生理解了, 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向不会的学生做了清楚的解释, 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开展“一帮一”, “兵教兵”的活动, 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 结成“帮扶”对子, 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教会后进生, 并出适量的题让后进生做, 直到会做为止。“兵”教“兵”、“一帮一”, 不仅有力地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 而且还促进了“优秀生”的提高。“优秀生”要想帮助他人, 自己先要充分的理解, 学习上有紧迫感, 还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 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提高。学者相长, 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所在。
四、体验成功
能“作为成功的学习者”是每个学生的共同愿望。可见, 学习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也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因此, 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中, 我努力创设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乐趣。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 当学生成功探索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时, 个个非常兴奋, 我感受到成功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其次, 对学生采取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 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做的过程交给学生, 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调控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去思考, 去操作、去解决问题, 把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平时我还注重精心设计有层次的练习,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进一步加强对中下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地培养。这一学期虽在中下学生身上花了许多心思, 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有所好转, 但有个别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彻底养成, 如王毅同学, 这一次毕业考试数学考了16分, 知道成绩以后, 我感到非常惊讶, 因为他平时每一次检测成绩至少都是60多分。后来听其他同学说毕业考时, 王毅同学只是做了几题, 就开始睡觉, 一直睡到考试结束, 所以王毅同学基本上是交白卷, 我反思了一下, 认为原因除了王毅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思想懒惰以外和教师的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 有时担心学生不理解知识, 往往要讲得多一些, 这样留给学生思考, 质疑的时间就少了, 时间一长, 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还有部分同学审题不够仔细、严谨, 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仔细导致出错, 审题能力还须培养。对于这类学生, 一定要让他们坚持达到教师提出的目标, 独立地解答习题, 有时候, 可以多给一些时间让他们思考, 教师细心地指导他们。
我懂事了作文350“字” 篇13
我痛苦,我无助,但这一切都会过去,我还恨什么呢?也许最后一切都化作了一滴滴伤感的泪,一本厚厚的、精美的纪念册。纪念我们尘封的往事,记录痛苦并快乐的回忆。
是的,成长的过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轻松快乐,它有曲折坎坷,有烦恼忧愁,有凄风苦雨,有苦辣酸甜……人生也因此而显得多姿多彩,与众不同。正如我不可能永远地笑,不能永远生活在快乐中,那样生活才不会失去意义。
快乐虽然少,但这正是最值得怀念的。我应该想:至少我可以在那窗口,看见世界美丽边角。至少曾经和别人一样笑过,至少自己一直努力着,至少自己还没放弃自己……
不再做一个幼稚的自己,不再让生活失去光彩……虽然不能不再为烦恼而烦恼,但我会为快乐而快乐。
我懂事了作文250字 篇14
一个星期天,妈妈生病了,可怜的妈妈只能睡在床上,所以我决定来照顾妈妈。快到10点了,小伙伴拿足球说:“凌雨,咱们去草地上玩一会儿足球吧!”我连连摇摇头说:“对不起,妈妈生病了,我一定要照顾妈妈。”小伙伴找了其他小伙伴们在草地上愉快地玩足球。但是我依然专心地照顾妈妈。
到了吃药的时间了,我倒了一杯温开水,双手端到了妈妈的床边说:“妈妈,该吃药了,您快点吃药吧!水在这里呢!”妈妈开心地吃下了我给妈妈的药。就在这时候我想:妈妈吃下了药,嘴里一定很苦的,我再给妈妈一要香蕉吧。于是我又去拿了一根香甜可口的香蕉,一边走一边剥皮,送到妈妈的手中了。
妈妈在吃香蕉的时候,我又怕妈妈在病床上一点都没有意思,我就拿了一本课外书,对着妈妈说:“妈妈,我给你讲几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给你解闷。”妈妈说:“好的呀,你讲的故事我都没有听过呢!”我坐在床的旁边,给妈妈念起了一个个好听的故事。妈妈见我懂事了,心里非常高兴,病也好像好了很多很多。
《我懂事了》教学反思 篇15
一、角色朗读, 体会人物品格
师:课文第3~8自然段写萨沙与妈妈的对话。请同学们自由读对话, 要特别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3~8自然段。)
师:这段对话很适合分角色朗读, 现在请同桌分角色朗读, 一人做妈妈, 一人当萨沙。 (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中, 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在思考, 但还不是太清晰。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先想一想:萨沙问妈妈的话是一种怎样的语气?
生1:是一种感到奇怪的语气。
生2:是一种不理解的语气。
师:谁来读读萨沙的问话?注意读出感到奇怪的、不理解的语气。
(指名学生朗读。)
师:妈妈的回答是怎样的语气?
生1:是亲切和蔼的语气。
生2:是恳切的、教导的语气。
师:谁来读读妈妈的回答?注意读出亲切和蔼、教导的语气。
(指名学生朗读。)
师: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 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并且说:“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你怎么理解妈妈的这句话?
生1:妈妈这句话的意思是, 你非常弱小, 我必须保护你。
生2:你很弱小, 你必须接受我的保护。
生3:妈妈教育萨沙, 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比自己年龄小的, 比自己力气小的, 比自己身体弱的人。
师:理解得非常好。如果现在有人对你说, 你是最弱小的, 你需要我的保护, 需要大家的保护, 你会怎么样?
生1:我会很感动, 但多少有点不舒服。
生2:我会不服气。因为我觉得一定还有比我弱小的。
师:萨沙听了妈妈的话, 也很不服气, 他反问妈妈——
生接读萨沙的反问句:“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师:面对萨沙的反问,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妈妈仍然是那么和蔼亲切地笑着回答说——
生接读:“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 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
师:这是个反问句, 谁能把它改成陈述句? (指名回答。)
生: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 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了。
师:好!同学们, 明白了萨沙和妈妈说话的意思, 体会了对话的语气, 一定能把对话读得更好。来!让我们男女生分角色完整地朗读萨沙和妈妈的亲情对话, 女生做妈妈, 男生就当萨沙。比比谁读得好!
(全班男女声分角色朗读。)
(反思:在此教学片段中, 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对话包含的意思, 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 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个过程以读为主, 学生在读中感知, 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感悟, 通过读达到感悟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相结合。)
二、重复引读, 增强保护“弱小”的意识
师:妈妈告诉萨沙——
生接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师:难怪,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雨, 却只有一件雨衣, 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他想———
生接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 却把它给了萨沙。因为她知道——
生接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师: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现在也知道了——
生接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师:如果妈妈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托利亚会怎么做?
生:托利亚也会把雨衣给萨沙。
师:托利亚当然也知道——
生接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反思:抓住“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 通过五次引读, 让学生受到感染, 树立“保护弱小”的意识,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补充填空, 在拓展中加深理解
师: (指课文标题) 萨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
生接读:我不是最弱小的。
师:他是怎么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一起读课文!
生 (齐读) :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 他掀起雨衣, 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屏幕出示:萨沙 () 朝着蔷薇丛走去。他 () 掀起雨衣, () 盖在粉红的蔷薇上。
(学生先各自在课堂练习本上练习填写。)
师:谁来填一填, 把萨沙当时的心情表达得更具体。
生1:萨沙 (快步) 朝着蔷薇丛走去。他 (高高地) 掀起雨衣, (轻轻地) 盖在粉红的蔷薇上。
生2:萨沙 (急匆匆地) 朝着蔷薇丛走去。他 (用力) 掀起雨衣, (小心翼翼地) 盖在粉红的蔷薇上。
生1:萨沙 (赶忙) 朝着蔷薇丛走去。他 (使劲) 掀起雨衣, (慢慢地) 盖在粉红的蔷薇上。
师:萨沙为自己有能力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而感到…… (教师有意欲言又止。)
生1:感到很自豪。
生2:感到很光荣。
师: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萨沙的话。
生 (齐读)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 妈妈?”
师: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生:妈妈, 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
师:对!全班齐读这句话!
生 (齐读) :妈妈, 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
师:再读课文中的反问句。 (学生齐读。)
师:这里的反问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 妈妈?”和陈述句“妈妈, 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请同学们联系前文比较一下, 哪句读起来更好, 为什么?
生1:反问句更好, 因为读起来更有力量, 更自信。
生2:反问句更能表现萨沙的自信和自豪。
生3:我觉得反问句语气上更加肯定。
生4:我也觉得反问句更能体现萨沙不甘做弱小者的坚强品格。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面对萨沙自豪的反问, 妈妈会说些什么呢?请补充妈妈可能说的话, 写在课文的最后面, 然后自己轻声读一读。
(全班学生自主读写。)
屏幕出示:妈妈 () 说 ()
师:照屏幕上的句式口头交流一下, 妈妈可能会怎么说。认真想一想, 说出你心中的感受, 心底的声音。
生1:妈妈坚定地说:“萨沙, 你真是妈妈的骄傲!”
生2:妈妈摸着萨沙的头自豪地说:“萨沙, 你是勇敢的男子汉!”
生3:妈妈把萨沙搂在怀里亲切地说:“好儿子, 你真是长大了, 妈妈爱你!”
……
(反思:此环节引导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填写词语, 意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萨沙不甘示弱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渗透了自信自强人格品质的教育。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对比, 凸显了父母爱护弱小的品格对萨沙的感染力, 也表现了萨沙的自觉、聪明、可爱, 并且对学生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
反思总结: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而要落实这一任务, 不是靠说教, 空讲道理。就阅读教学来说, 应该通过朗读、理解、感受、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投入情感, 理解、感受、体会、领悟, 达到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的目的, 同时, 培养良好的语感, 丰富语言积累。理解爸爸妈妈将保护弱小当成一种责任, 并学习萨沙自觉保护弱小者的行为和小小年纪就具有自强、自信的可贵品质, 是本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我通过三个层次来落实:第一步, 多种形式的朗读。初读是让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通对话内容, 然后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萨沙幼稚的反问和“不服气”的口气, 体会他的自信, 体会妈妈的和蔼可亲, 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二步, 强化“保护弱小”的意识。我采用练习朗读对话的形式, 师生五次引读、接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一中心句, 使学生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 树立“保护弱小”的意识。第三步, 拓展思维, 加深理解。以填空扩充句子的形式,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深入理解, 同时进行了听、说、读、写训练。
【《我懂事了》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我懂事了优秀作文10-22
夸我懂事了作文400字06-13
我懂事了的六年级作文07-06
六年级我懂事了日记400字09-02
那一次我懂事了小学作文11-27
该懂事了经典人生感悟句子06-19
我不想那么懂事作文08-02
我的哥哥作文600字:他懂事了09-01
懂事的我作文550字07-09
懂事的我作文250字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