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大学

2024-06-24

早稻田大学(精选8篇)

早稻田大学 篇1

日本留学 早稻田大学留学奖学金的基本介绍

学校名称:日本早稻田大学 早R田大学

所在位置:日本,新宿区

创建时间:19

学历:本科 研究生 语言

学生人数:59599人

早稻田大学(日文:早R田大学,平假名:わせだだいがく,英文:Waseda University),简称早大,是本部设在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日本知名私立大学。以下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奖学金情况介绍。 早稻田大学奖学金之私费外国留学生学费减免制度(一年2(0%~50%学费减免)

早稻田大学奖学金之小野梓纪念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一年300000日元~360000日元)

早稻田大学奖学金之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奖学金(一年90000日元~150000日元)

早稻田大学奖学金之公认会计士(一年500000日元)

早稻田大学奖学金之 松本馨国际奖学金(一年480000日元)

早稻田大学奖学金之森正胜纪念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一年480000日元)

早稻田大学奖学金之安井孙助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一年600000日元~850000日元)

早稻田大学奖学金之私费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一年290000日元~260000日元)等

以上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奖学金种类详细解析。早稻田大学和世界约260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友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来自这些大学的150―200名交换留学生。目前专为中国留学生特设的最高金额级别的奖学金。早稻田大学的奖学金数目总计25.5亿日元,合计人民币1.8亿元。5年来这个活动已经资助了425位中国学生。每个中国留学生平均两年将总共获得600万日元,折算成人民币超过43万元。

早稻田大学 篇2

早稻田大学位于东京西北部的新宿区。由于东京市区的房租极其昂贵,所以我和许许多多的日本学生一样,都是在郊外租了一套民宅。和国内大城市不同,在东京,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电车。这样,每天来回两个小时的“电车时光”已经成了我的必修课。我每次坐电车都要在东京市区的交通枢纽——品川换乘山手线到早稻田大学的所在地——高田马场。山手线环绕着东京都中心运行,这条已经有百年历史的老线路依然“英雄不减当年”,现在仍是东京最热闹的线路之一。

每一次乘坐电车,我都喜欢观察周围日本人的一举一动。电车里的众生相,可以折射出日本社会一个个独特的侧面。

在车站里通过自动售票机买票后进站,一般都得乘电梯才能上站台。日本人乘电梯都习惯性地分成两队,靠左是站着不动的乘客,而右边则是快行线,高峰期的时候快行线总是有一队人脚步匆匆地爬电梯,让人感觉日本生活节奏之快。即使乘车高峰期,在等候电车的时候,人们依然是井然有序地排队,静静地等候着电车的到来。这让初来乍到的我对他们的公共秩序吃惊不小。

一次早高峰,山手线上特别拥挤,大家像冬天“挤香油”似的把电车这个小小的空间填得严严实实。这时,我发现自己不小心踩到了旁边一位中年男子的皮鞋,正要向他道歉时,他已“抢先一步”,满脸歉意地说:“对不起!”然后很吃力地把脚挪了挪。我一听,心里纳闷了,明明是我踩了他的脚,该道歉的人应该是我啊!后来,朋友告诉我,在那种情况下,被踩的人认为他妨碍了我放置脚的“自由”,所以他会说对不起。这种逻辑也许多多少少能够反映在公共场合日本人的文明程度。

电车上补瞌睡

日本的电车可以说是一个安静的大罐头。之所以安静,是因为日本人在电车里很少聊天打电话,而基本上都是在睡眼惺忪地打瞌睡。他们白天工作压力大,夜里常常加班,睡眠严重不足,只能在电车里“补觉”。某日早上八点多,我在靠车门边“抢”到了一个位置,一屁股坐下。而站在我前面的是一个西装笔挺的Salary Man (日语中的“上班族”)。他头发梳得油光锃亮,一手拿着手提包,一手抓着扶手,双眼紧闭,若有所思。我打开包,拿出了一本口袋书,正要翻开的时候,突然间,前面站的这个年轻男子一咕噜摔倒在地板上。我赶紧把书扔到一旁,伸手正要去扶他时,他已经双手撑着地板站了起来,只听见嘴里不停地说:“对不起!我太想睡觉了!”我当场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至于困成这样吗?

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在车上睡觉的习惯,但是来日本不久,却很快地“入乡随俗”了,也练就了在电车上睡觉的本领。有一段时间我忙着写小论文,每天晚上都“开夜车”到凌晨两点多,第二天早上在品川一上车,我便能瞬间进入睡眠状态。但是当我“梦醒时分”,发现自己已经坐过了好几站,无奈,一阵苦笑之后,只好慌慌张张下车,到对面再换往回的电车,好几次还因此上课迟到,老师问起原因,我只好“闭口不言”。“坐电车睡过头”实在是难以启齿啊。

还有一次,我在电车里睡梦正酣的时候,隐隐约约感觉到肩上似乎被什么沉重的东西压着,害得我动弹不得,脸上也痒痒的。我揉了揉眼睛,发现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学生正把我的肩膀当成了她熟睡的“枕头”。随着电车的晃动,她那飘逸的长发轻轻地贴在我的脸上。正当我沉醉于姑娘的“春芳”,甘为其“梦中绣枕”之时,却“遗憾”地发现自己已经到站了。我不得不叫醒她,“睡美人”睁开睡眼发现自己把头搭在陌生人的肩膀上,连忙羞愧地向我道歉。我挥了挥手,笑了笑,便急急忙忙地冲出了电车门。

日本人多是酒鬼

除了众多“睡神”以外,电车里剩下的人要么看报纸、漫画,要么在自己的手机、PSP上玩游戏。电车哐当哐当晃动,看着一个个自我陶醉于小小的银屏里刀光剑影的年轻人,别有一番风趣。

晚上回家,在站台上等电车,常常可以看到醉醺醺的男子,憋红着脸踉踉跄跄地走着。甚至在电车呼啸而过的时候,有些还站在站台边上的黄色警戒线内,离下边的铁轨仅一步之遥。不禁让人为他捏一把汗。当然,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像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里面刚开始那段“酒鬼呕吐”的场面。

日本人爱喝酒也是出了名的。东京到处都是“居酒屋”。所谓的居酒屋,是指那些提供酒类和配酒小菜的日式小酒馆。每天晚上,上班族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工作,总要在居酒屋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居酒屋在繁华商业街随处可见,一般下午便开门迎客,夜幕降临的时候已经是人声鼎沸了。这时候回家,在路上就可以看到耷拉着领带的酒鬼晃晃悠悠的身影。

说到酒,我不能不提到第一次和铃木老师喝酒的经历。当时我们研究室的学生和铃木老师去居酒屋开新年会。先是铃木老师致完“新年贺词”,几杯热酒下肚,铃木老师话匣子打开了,从平时和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到自己的研究课题——中国制造业,指点江山,海阔天空。杯子的酒,也更换了好几拨,从啤酒到梅子酒,再到清酒,一个小时下来,老师已经迷迷糊糊,语无伦次了。他的两眼几乎眯成一条线了,脸上还笑嘻嘻的:“咱们继续喝!”平时文质彬彬的老师失态真是让我们大跌眼镜。我感到形势不妙,便赶紧买完单,正要扶老师起来,这时老师发威了:“I'm all right!Let's go on!”好生厉害!居然喝醉的时候也用英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老师推进出租车,一路上他便呼呼大睡,不时还蹦出三个字:“我要喝!”

第二天上课前,老师悄悄地走到我座位旁,细声细语地说:“昨天真是不好意思!”我轻声回答:“没关系,我也喝得不少,后来的事都忘了。”

不仅老师喜欢喝酒,早稻田的学生可以说是“爱酒一族”。根据学校内部的调查,九成的早稻田学生有饮酒的习惯。每天晚上早稻田附近的“特色景观”就很能够说明这一点。早稻田大学到高田马场电车站之前有一段很长的学生街,叫早稻田大道,大概有两公里左右。每天晚上八九点左右,沿路走去,都可以看见路两旁的拉面店和居酒屋人头攒动,一群群学生在里面高声呼叫,觥筹交错。而高田马场车站前边一个小广场,总是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满脸通红,喝得醉醺醺地横躺在路边,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有些还不时呕吐。

一天,我上完最后一节课,因为还要去新宿打工,便心急火燎地在早稻田大道往电车站小跑。忽然,我看到前面坐着一个人,仔细一看,是同班的黑田。我正想上去问个究竟,黑田自己一骨碌地坐了起来,双手抱着旁边的一棵小树,抬头望着天空,居然开始吟唐诗:“床前明月光……”他是一个中国迷,十几年前曾在北京大学留学过一年,对唐诗可是情有独钟。我真是哭笑不得,再次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扶黑田到附近的咖啡厅休息。过了好一会儿,他的酒才醒过来。原来那天他所在的体育部社团活动刚结束,部成员们一起去开庆功会,自己也喝得不分东南西北了。

早稻田大学 篇3

校史回眸

建在稻田里的大学

1882年,在日本东京郊区的一片稻田之上,一所学校“横空出世”,这就是早稻田大学的前身——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学校获准改制为“早稻田大学”,这个具有浓厚田园色彩的校名,表达了创办人大隈重信先生希望学校远离繁华都市、亲近大自然的初衷。

品牌传播

“早大”与世界

一百多年过去了,“早大”早已不是那个设备简陋、隐匿在乡间稻田里的小学校了,它发展成为亚洲最先进、最国际化的大学之一,跻身世界名校之列,并曾迎来过爱因斯坦、萧伯纳、克林顿、金泳三等知名人士的参观访问。

“早大”之所以闻名世界,与它分布在各行业的优秀毕业生有关:日本历任首相中有7人毕业于“早大”,企业家中有索尼公司创始人,此外还有许多的艺术家、建筑大师、传媒大亨……真是不胜枚举。

“早大”与中国

“早大”和中国很早就有来往了。1905年,“早大”成立了“清国留学生部”,专门招收中国留学生。李大钊、廖仲恺、彭湃等著名革命家曾赴“早大”求学;在“早大”的图书馆中,仍珍藏着李大钊当年的学生档案、成绩单等物品。如今的“早大”每年都会从中国接收学员,与中国高校之间也经常互派团队参观访问。

风采展示

自由丰富的学校生活

“早大”崇尚“自由的学风”,在这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向自己崇拜的老师学习。为了让外国的学生更加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每门课程都会安排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留学生交流活动、音乐歌舞欣赏、一日游等。看来,“早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啊!

你一定不会想到的是,“早大”没有学生宿舍,学生在学校附近自己租房生活。学校鼓励学生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所以,这里的学生行动自由,也很独立。如果成绩优异,还可以获得奖学金哟。怎么样,这对于优秀的你来说,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

自动取书的图书馆

了解名校风采,不能不看图书馆。“早大”有30座图书馆,藏书约450万册。在那里可以搜到很多中文古籍,早至公元几百年,晚至清末民初;甚至中国传统的民间年画也有收藏。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国家规定建筑物地下室的二层以下不能有人,所以“早大”在图书馆的地下书库中装有自动取书设备,只要在电脑上敲出所要书的名称,地下书库的机械手就自动将书取出并传递上来,是不是很神奇呢?

同学们,只要努力,世界名校离我们就不会遥远!

日本早稻田大学全面介绍 篇4

学校名称: 日本早稻田大学 早R田大学

所在位置:日本,

学校设置类型:

创建时间:1920年

学历:本科 研究生 语言

学校性质:

学生人数:59599人

院校地址:

早稻田大学简称早大,是本部设在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私立大学。与庆应大并称日本私立双雄。历届日本首相中就有七位是早稻田大学毕业生,国会议员近三分之一出身于早稻田大学。本文为大家介绍早稻田大学热门专业推荐 。 文科生的`好专业国际交流研究科

早稻田大学 篇5

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条件

早稻田大学学部生:

1)有以上的学历,在入学前已毕业或预计能在入学前毕业者,或者毕业5年之内,准备在日本升学的学生。

2)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400分以上,参加由日本学生支援机构举办的“日本留学考试”,或者参加日语能力考试拿到四级以上证书。

3)通过了早稻田大学的.入学考试并达到录取分数。

4)在缭钙诩淠谔峤桓鞲鲅Р克指定提交的材料(TOEFL、志望理由书等)。

早稻田大学大学院生

1)学士学位或者同等学历,至少接受过正规的教育;

2)通过早稻田大学的入学考试;

3)托福80分以上。

二、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费用

早稻田大学本科生学费:日本早稻田大学年费用:理工学院1030200日元,(设施费235000日元);文学院745800日元(设施费145000日元);体育科学院987800日元(设施费245000日元);人类科学院959600日元(设施费235000日元);政治经济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社会科学院705600日元(设施费145000日元);第二文学院557400日元(设施费90000日元)。

早稻田大学第二年费用:理工学院1045700日元(设施费;)文学院757000日元体育科学院1002700日元;人类科学院974000日元;政治经济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社会科学院716200日元;第二文学院565800日元。

早稻田大学第三年费用:理工学院1061300日元;文学院768000日元体育科学院1017700日元;人类科学院988600日元;政治经济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社会科学院726900日元;第二文学院574300日元;

早稻田大学第四年费用:理工学院1077200日元;文学院779900日元;体育科学院1032900日元;人类科学院1003400日元;政治经济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社会科学院737800日元;第二文学院582900日元。

三、早稻田大学概况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Top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面向世界TOP100的A类顶尖校,日本RU11学术研究恳谈会核心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APAIE)发起成员和顶级研究型大学组织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ssociation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五所日本成员校之一,东京六大学棒球联盟成员之一。

早稻田大学 篇6

有的城市旧城改造,把一种文化底蕴都改没了,体会?

答: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旧城的改造是必然的。但改造不是重建,所以在考虑适应时代要求的同时,也得考虑城市其本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保留传统,体现现代。

②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它同样是我个性故我存在的,所以不能为了追求热点而千城一面,更不能让世俗的,喧闹的东西破坏其本身的美好。如果把人文的东西全改没了,那这个城市就没有了特色,就割断了历史,这不可取。

如这个城市。。。

你认为怎样的环境适合你?怎样的工作适合你?(你为何要报考这个职位)?(你的择业观?)

答:(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期望,这个期望值:首先是和自身的爱好和兴趣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名村官是我从小的梦想.其次要看这个职位能不能发挥自家的优势和专业知识,我觉得在这个专业对口职位上能充分发挥我在管理上的长处.(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往往进步意味着向上发展,取得一个更重要的脚色.(3)希望工作能与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如果在行政执法时有亲戚朋友向你求情怎么办?

答:对待这个问题我觉应该从处理和处理后两个方面来看问题

第一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要看这位亲戚做的事情错误严不严重,如果非常严重那么只有大义灭亲,依法处理.如果错误的性质不是很严重就可以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因为很多时候对方也是无心之失,他的心里也很惭愧,如果从严处理的话倒可能差生逆反心理.这是可以接受他的请求从轻处罚,但是罚款时不需上交的,只不过是我掏钱包罢了.第二是针对这件事情的反思,如何让这种情况在以后的执法活动中不再发生?我觉得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平时的工作生化中杂亲戚朋友中建立一个公正严明的形象,让他们觉得你是一座推不倒的长城,遇到这种事情不会来找你;二是在平时与亲戚朋友的交往中刻意向他们灌输知法守法的思想,不去犯法.都说同事关系很难相处?你如何看待?如你被录用你如何和同事相处?

答:首先要认识到大家同在一间办公室里工作,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和谐一致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科室的正常工作可能都要受到干扰,作为村官要有和同事和睦相处的能力

其次人都是有感情的,有可塑性的,是可以被说服的。因此和同事友好相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第三和任何人相处都要尊重对方,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在科室中应真诚的对待他人,有分歧时要多做沟通,不在背后传播谣言.第四要谦虚谨慎,自己刚进科室比较年轻,资历浅工作经验少,要本着请教学习的态度和同事交流,不恃才傲物,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苛求别人.第五同事和同事又有不同的地方,有的工作性质和你不沾边,有的工作性质完全相同。对待后一种同事,除了正常相处之外还要注意一些问题,要有主动承担繁重工作的精神,有成绩不要自我夸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有忍让精神等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能够与同事友好相处.共同促进科室工作的工作效率

你有一个很好的工作设想,你经过实际调查认为这个设想既科学又可行,但你的领导和同事们很固执,你采取什么办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

答:第一、如果产生这种情况我会感到很遗憾,但要一片公心,不能心存怨恨觉得领导和同事不同意你的方案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二、认真查找自己方案的可行性,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会出现自己意料中的效果而且也不会出现不良的后果.第三、和领导和同事们进行沟通,问清楚因为是什么原因不同意你的方案,并虚心听取他们对你方案的意见,很多时候由于阅历不足等原因,方案并没有可行性.第四、如果方案没有问题,那么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说服工作,统一思想.如果是涉及到荣誉的问题,可以将你的想法公开当作大家讨论集体的结晶.一个歌星个人演唱会一个晚上就有好几万收入,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30年的收入,你怎么看这问题。

答:①在成为歌星的道路上可以说充满了竞争,要想脱颖而出可以说很不容易,这是其一。其二很多歌星的艺术生命是很短暂的,一旦他们退出这一行,他们没有可以谋食的手段,所以他们的收入中还应该包括为以后的生活保障而获得的合理收入。

②、在现今市场经济下,歌星开演唱会是一个商业行为,它必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他的收入不是政府给的,而是主办方根据预期获利的多少而计算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都是理性的(但是这多少与现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是很完善有关)

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准相比,他们的收入已经高到一个无法想象的地步。这与我国共同富裕的国策是不相符合的,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宏观手段合理规范类似收入并且严格打击非法收入、偷税漏税,使其收入限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吸烟有害健康,但烟草又是我国的重要财政收入,你怎么看这问题。

答:①吸烟有害健康,这在人们心中已有共识,不可置疑,但烟草因为其高税率而给国家带来大量财政收入,也是一个事实,所以二者是一对矛盾。

②中国人有很长的吸烟历史,想一下子让烟厂停止生产,让大家戒烟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所以当前应采取缓冲政策,一方面利用科学手段提高卷烟质量,减少有害物质,同时打击假烟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加强对吸烟有害的宣传教育,劝导人们少吸烟不吸烟,并通过一些措施来控制吸烟:如公共场合不得吸烟等。

③所以,这对矛盾的解决不是说没有办法,但不能要求一触而蹴,它需要有一个过渡期,需要通过各方配合和努力,才能彻底解决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涌现,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①随着体制的改革,民办学校的兴起应该说是件好事。一是:办教育是全民的事,不能由政府一家独办,民办学校的兴起体现了全民对教育的重视,又可以解决办教育经费高的问题。二是:民办学校的兴起势必带来各种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能形成各级各类学校间的竞争,提高整体的教育素质。

②当然,办民办学校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设施,开办者要对受教育者负责,而其开办的本身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所以,在支持、扶值民办学校的同时,政府对其要严格审批,加强指导,加强监督。

你对人们追求时尚有何看法?

答:时尚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那么追求时尚也应该是一种必然。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视野也宽了,追求时尚也就成了正常现象。但时尚有好坏之分,所以在追随的过程中要有分辨能力,不能盲目。作为年轻人应该追求一些对自身提高或对工作、事业有帮助的时尚,比如学英语,学计算机等等。同时,追求时尚不能脱离客观现实,更不能脱离自身所处的环境(包括身份)及经济条件的现实。

当今社会围观者对落水者冷漠,医生对患者冷漠,问该如何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答:①从人权角度

②抓精神文明入手,营造人们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氛围

③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④加强法制教育

有些地方对外来人口设立打工者居住区,你认为这有利有弊?

答:有利有弊。

利:便于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政府统建廉租房,可降低外来打工者的生活成本,设立统一办证点,方便打工者,应设立医疗点,方便打工者就医,免受黑医点之害。

不利:易因居住区集中被当地人岐视。

用人单位要求高学历你怎么看?

答:①一般人都认为高学历者大多掌握的知识相对比较丰富、全面和扎实一点。在高和低之间选择,当然择优择高,与其以后花钱去培养和培训低学历者,不如一步到位。

②当然,谁都知道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但能力的考核不是一时能完成的,所以只有以学历这个标准来衡量能力。而且有些企业在企业验收及升级时对职员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单位也需要招收高学历。

③其实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与需要,不能盲目,不能一概而论,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否则对人才、对社会都是一种浪费。

一位外商到某地考察投资环境,当地政府热情招待,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其中有珍惜动物的肉。外商遂一去不复返,请你就此事谈谈看法。

答:应该说那位外商的环保意识是比较强的,他能从珍贵动物的肉想到当地对环保的认识,对法律的意识。当前,各地政府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这是好事,但吸引外资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否则,即使现在经济一时上去了,没有环境的支持,也达不到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外商投资不仅考虑天然的或市场的因素,还会考虑人的因素。当地的做法,可想而知人口素质的低下,所以外商才一去不复返。

你对反腐败的问题怎么看?

答:腐败问题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党风正则民风纯,腐败堕落,必然背离党的宗旨,为服务人民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腐败分子也必将被人民群众所唾弃。所以反腐败是必然的。如果腐败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必将遭受严重的挫折,甚至是亡党亡国!

现在社会出现一种现象,大城市人才过多,而中小城市特别是偏远山区却人才缺乏,你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由于经济本身的差异,使经济发达的地方对人才的诱惑力增强,且人往高处走,那里发展环境优越,前途好,机会多,实现自身价值比较容易。

在完成某项工作时,你认为领导要求的方式不是最好的,自己还有更好的方法,你应该怎么做?

答:①.原则上我会尊重和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同时私底下找机会以请教的口吻,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看看领导是否能改变想法;

②如果领导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我也同样会按领导的要求认真地去完成这项工作;

③.还有一种情况,假如领导要求的方式违背原则,我会坚决提出反对意见;如领导仍固执己见,我会毫不犹豫地再向上级领导反映。

如果通过这次面试我们单位录用了你,但工作一段时间却发现你根本不适合这个职位,你怎么办?

答:一段时间发现工作不适合我,有两种情况:

1.如果你确实热爱这个职业,那你就要不断学习,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业务知识和处事经验,了解这个职业的精神内涵和职业要求,力争减少差距;

2.你觉得这个职业可有可无,那还是趁早换个职业,去发现适合你的,你热爱的职业,那样你的发展前途也会大点,对单位和个人都有好处。

你正在主持一个会议,意见对立的双方由争辨发展到恶语想向,你怎么办?

答:作为会议的主持人,我会把双方争论的据点、争论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先建议大家安静,或干脆休会半小时,等大家能平心静气坐下来后,我会再次阐述本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心平气和地商量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争论。等局面被我控制后,我再要求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将自己方的意见、观点、计划总结出来,通过阐述自己的理由,大家举手表决,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我同样会把最后的结果写进会议记录中备查。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什么意思,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

1、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意思是学齐画的神韵,并不是学画的临摹,做到神似形不似。这句话其实是白石老人的切身体会,他学画晚而且只是个爱好,他去北京寻求的是其他方面的发展,桥的是他身无分文只好在街头卖画糊口,更巧的是好像是北大的一位美术大家路过,觉得他的画的确有真品的韵,告诉他类似这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话。这也是从那以后白石才专著于画道的。

2、对于好的东西,我们不光要学习,而且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办事方法,但在运用中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我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现代化建设,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尝试,对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就变成资本主义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就与这八个字精神吻合。

请谈谈如何适应办公室工作的新环境?

答:①办公室里每个人有各自的岗位与职责,不得擅离岗位。

②根据领导指示和工作安排,制定工作计划,提前预备,并按计划完成。

③多请示并及时汇报,遇到不明白的要虚心请教。

④抓间隙时间,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如果你的工作出现失误,给本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你认为该怎么办?

答:

1、我本意是为公司努力工作,如果造成经济损失,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想方设法去弥补或挽回经济损失。如果我无能力负责,希望单位帮助解决;

2、是责任问题。分清责任,各负其责,如果是我的责任,我甘愿受罚;如果是一个我负责的团队中别人的失误,也不能幸灾乐祸,作为一个团队,需要互相提携共同完成工作,安慰同事并且帮助同事查找原因总结经验。

3、总结经验教训,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能从自己的或者是别人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发生同类的错误。检讨自己的工作方法、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力度是否不够,以致出现了本可以避免的错误。

如果你有一位固执武断的领导,你会经常提合理化建议吗?

答:①在一般情况下,领导和同事是不能选择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和脾气,要学会适应和相处。

②领导脾气直也好,悠也好,固执也好,只要是出自为公,为工作,应该尊重和原谅他,并且按他的安排去做。

③适当的时候,可以用谈心、汇报思想等方式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点到为止。

④在有合理化的建议时,照提不误。因为那是对自己和工作负责。

如果你在这次考试中没有被录用,你怎么打算?

答: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从这次面试中也可看出这一点,有竞争就必然有优劣,有成功必定就会有失败.往往成功的背后有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如果这次失败了也仅仅是一次而已,只有经过经验经历的积累才能塑造出一个完全的成功者。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正确看待这次失败.第一、要敢于面对,面对这次失败不气馁,接受已经失去了这次机会就不会回头这个现实,从心理意志和精神上体现出对这次失败的抵抗力。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经历了这次之后经过努力一定能行.能够超越自我.第二、善于反思,对于这次面试经验要认真总结,思考剖析,能够从自身的角度找差距。正确对待自己,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辩证的看待自己的长短得失,做一个明白人.第三、走出阴影,要克服这一次失败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弱点,防患于未然,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第四、认真工作,回到原单位岗位上后,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工作,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争取在本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第五、再接再厉,成为国家村官一直是我的梦想,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仍然后再次参加竞争。

谈谈你为什么要考村官?

(类似题目:1.你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了一个怎样的目标?你觉得在我部门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吗?2.你不报考村官,你还有可能去干什么?或者你最希望去干什么?3.如果这次不录取你,你会怎么想?4.为何要考村官?你有什么专长可以胜任这个岗位?)

答:(1)我对村官的认识。村官是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代表着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村官在国家政府机构运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有位杨博士作了形象比喻:老百姓像是坐车的人,而村官则像司机,既要懂技术,还得认路,判断方向,把一车的人带好,别掉沟里。

(2)我考村官的目的。主要是想充分发挥自己所长,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村官收入稳定、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也是吸引我报考村官的原因之一;

(3)我所具备的报考村官的条件。我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备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7年的基层管理工作,使我具有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8年学习计算机的经历,让我能相当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比如文字处理、编制报表、日常维护、常见故障排除、网上收发邮件。

请你说一下你的个人情况及为什么要报考(为什么适合)这个职位?

答:我来自XXXX,今年X周岁。我XXX年参加工作,曾X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岁月悠悠数载,我也从一名普通的员工逐渐成长为基层管理人员。现在想想,我所取得的这一切成绩,都应该得益于我的自考经历,几年的自考生涯不仅使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同时还培养了我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使我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克服困难、积极进取。我平时的爱好主要有旅游、看书和玩电脑,旅游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从书籍中我汲取了知识、陶冶了性情;而8年来不断摸索电脑的过程则使我思想活跃、反应灵敏和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上述的经历和爱好加上我沉着冷静的性格以及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就形成了我办事稳重果断、思路敏捷开阔的工作作风,非常适合办公室的文职工作。但十几年来我一直在银行工作,所处的岗位与我的兴趣爱好和所学的专业大相径庭,加上近几年来银行业普遍不景气,收入、待遇及工作稳定性也每况愈下。

由于这些原因,我参加了这次村官的考试,并报考了秘书这个职位。我真心地希望可以把我所学到的东西更好地加以利用,服务于国家和人民。我记得有人说过,如果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事业很好地结合起来,便可以做到最好,我想我可以。

村官只要廉洁性就够了吗?为什么?

答:村官仅有廉洁性是不够的,村官还必须有奉公守法的作风和献身人民的精神。

因为廉洁仅仅是指不贪污,是最起码的道德和纪律问题,光做到这一点离一名优秀村官的标准还相差甚远。

所谓奉公守法,就是一切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办事,不徇私情。因为村官是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他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必须公正无私,一切以国家的政策法令为准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所谓献身人民,则是对一名村官最基本的要求。村官是人民的村官、是人民的公仆,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的一切权力既然是人民所给。

你去银行取钱,但是人非常多,这时你会怎么做?

答:(1)一种情况是我急着取钱。我就会充分利用银行的自助设备(如ATM)自助服务,避免长时间排队;或者换一家银行试试。如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很快取钱,我只能遵守纪律,排队等候,遇到老弱病残等我还会让位;

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7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 并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和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大学精神集中地体现着大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成长取向。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来说, 有如一个人对之于自己的灵魂, 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 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 至少, 这所大学不会著名。一所具有某种强烈精神的大学, 培育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 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世界一流大学应为时代的脉搏, 这不仅是指大学在科学或学术领域的胆识, 在社会正义、良心和道德等领域, 同样是如此。因此, 大学要有精神, 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规律。

大学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所探索。《大戴礼保传》中写道:“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 履大节焉。”据此, 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可以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但一般来说,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古时期的欧洲大陆, 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两所中古大学。大学自其出现始, 就因为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特别作用而有别于其它机构, 特别是一些经历近千年风雨仍巍然自立的大学, 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人类的贡献而闪烁光芒。所以, 大学是有精神的, 唯其精神, 使之能经世而独立, 历久而弥新。环视世界, 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藉以振奋、激励和凝聚人心, 使学校声名远播。

比较中美两国的大学, 自然会想到中国的北京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作为百日维新硕果仅存的遗产和中国近代大学, 北大不寻常的身世似乎先天地注定了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北大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为雄厚、教学质量最为优秀的国立大学, 已有百余年历史。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声名最显赫的私立大学, 已有370余年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北京大学初步形成了“北大模式”, 哈佛大学形成了“哈佛模式”。“北大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兼容并包, 学术民主;务实创新, 修德炼能;教研并重, 博专并抓;学以致用, 造福社会。而“哈佛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素质, 培养通才, 讲究名牌效应;崇尚实践, 铸就干才, 突出案例教学;发挥潜能, 塑造雄才, 跨入自由王国。

(一) 北京大学

北大在我国的独特地位, 使人们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赞美她的时候, 人们是从不吝惜笔墨和想象力的。的确, 北大的意义绝不止是一所高等学府, 北大之为北大, 不在其湖光塔影的美丽校园, 甚至也不在其有多少著名的学者和教授, 而在其独特的精神魅力。

1917年, 蔡元培先生对北大进行改制, 奠定了北大“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 确立了大学之为大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蒋梦麟先生认为北大精神是“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的精神。关于北大精神,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 改进的运动先锋, 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马寅初先生认为北大的精神就是“牺牲精神”。也有学者认为北大精神是“民主与科学”。北大不仅学术上有很高成就, 而且关心国家大事, 这正是北大精神的体现。北大有自己的校格, 不随波逐流而得到世人的尊重;北大有自己的责任, 不顾一己私利而勇往直前。但是,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的洋务教育, 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和主要由政府推动的, 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 30年代又面临抗战救亡的紧迫压力;另一方面, 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 自由主义的教育精神渐为国家主义、权威主义所挤压……使得维系人文主义、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之类的大学精神、大学制度成为一种艰苦卓绝的坚守。”[1]

北大屡经风潮, 至今犹能巍然独存, 决非偶然。这与北大精神有关。自蔡元培先生掌校以来, 七八年间这个“容”字, 已在北大的沃土之中根深蒂固了。故北大校内各派别均能互相容爱。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之上, 做剧烈的辩驳和争论, 一到患难的时候, 便共力合作。另外, 北大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北大校内, 各种思想能自由发展, 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 故各种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 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部压迫时, 就共同来御外侮。故北大虽处恶劣政治环境之内, 尚能安然无恙。[2]

然而, 不幸的是, 当人们为北大光荣的自由传统而骄傲并陶醉于其诗意的精神怀抱时, 被冷落的现实正悄悄地实施着自己的报复。而更不幸的是, 在现实快意的报复面前, 堂堂的北大似乎有些束手无策:骄傲的精神在充分施展了自己全部的魅力之后, 终于暴露了她的苍白无力。过分自信, 甚至有些自我崇拜的北大人现在首先应该反躬自问: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和尊崇的那种北大精神除了人们已充分肯定了的那些伟大的意义之外, 是否还存在着某些必须正视的缺陷呢?

(二)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至今, 哈佛大学已经建校374年, 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代表。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以真理为友”。许多学者认为, 哈佛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3]的自由民主之思想, 大学是一个塑造灵魂, 培养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智者摇篮。哈佛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历经变革, 但一直固守着寻求真理的办学宗旨,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述及侧重点不同而已。哈佛大学前校长查理斯艾略特把欧洲特别是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从此形成了学术自由的传统。艾略特认为, “大学是世界上最容不得独裁者的地方”, 学术自由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所大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阿伯特劳威尔继承了艾略特时代的学术自由传统。他认为大学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发现和传播真理的环境, 特别是在课堂上应该有绝对自由的权利。在哈佛大学, 不仅教师享有学术自由, 而且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学生有选择学习的自由, 有拒绝参加礼拜的自由, 有平等地竞争学期奖学金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时至今日, 哈佛大学仍遵循着艾略特的学术自由理念, 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 哈佛拒绝授予前总统里根荣誉博士学位一事便显示了这个看重自由和创造的伟大学府十足的底气。21世纪初,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 “真正的哈佛”乃是一个“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 这就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创造”。[4]

中国国内的著名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难道是硬件设施不够吗?笔者认为主要在学校制度和文化层面。我国大学鲜有自己清晰、稳定、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在大学精神和价值的塑造上, 在大学文化积累、校风学风的建设上, 还缺乏应有的自觉和明确的定位。在大学的制度层面, 大学办学自主权还不够落实, 学术的保障机制还有待加强, 校长、教授的聘任及选拔, 科研和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也还存在着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中国现代的大学, 是以欧洲大学为模式的, 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对大学精神的探讨, 中国大学的责任是与西方大学不同的。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发展阶段等的差异, 主要是历史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大学观念的不同。探讨中国大学精神的问题要远比西方的更加复杂。西方大学的制度虽然在中国畅通无阻, 但是西方大学的理念 (传统的理念) 却无法在中国扎下根来。[5]我们目前探寻大学精神, 恐怕首先要确认什么大学精神是我国大学所需要的, 我国的大学精神要根据自身历史传统所创, 是独有的。

大学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独特的精神呢?笔者认为, 一所著名的大学应该有大气。大气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学术视野、学术氛围、学术气度、学术胸怀, 就是她的校风、学风。大气不仅是一所学校风貌的反映, 更重要的是会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学术成就产生根本性影响。大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一所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6]大气更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这种精神, 首先是指要有学术的自由, 没有学术的自由就没有学术创新。这种精神, 在大学与大学之间, 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 则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的胸怀, 即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的理念。大学不能孤芳自赏, 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 取长补短, 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发展。正如有大气的学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一样, 有大气的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

在人类进入21世纪, 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传递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更应该解读大学, 探究现代大学的大学精神。

(一)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实际上就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 大学理念的延伸和深化, 大学精神中凝聚着大学的理想与宗旨, 它必须也必然为大学所独有。从教育的性质来看, 大学理念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大学之外的其他教育机构无法实现的, 后者虽可能通过某些方面的教育指导使人具备某些素质, 但无法使人全面获得这种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或主要承担者的大学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而其之所以更丰富、更深刻, 关键就在于大学精神。

(二) 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作为社会精神的典型代表, 大学精神必须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前瞻性。时间的步伐已经迈入21世纪, 大学在新的世纪中将逐渐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主要是指与高等教育的现代背景相适应的大学精神内容的转变。当前, 社会与人的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改革, 使得我国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有着复杂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话语背景。[7]

(三) 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

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的灵魂, 并促进大学品牌的形成和提升。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赖以生存的“养料”, 一流的大学精神催生一流的大学品牌。也就是说, 大学品牌的价值更多地源于大学精神, 是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大学品牌是一所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8]一所真正一流的大学, 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蹴就的, 也非改换名号、简单合并所能形成的。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的形成是在大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经历了“倡导、践行、提炼、再实践、升华、发扬光大”的过程而逐渐浓缩而成的。

构建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要充分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先进的外来文化理念, 还要建立和健全科学而广博的文化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播。而这种载体也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载体, 还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舆论氛围等等。只有充分创造出这些载体,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才能体现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的操作性意义。具体来说, 就要建立先进的制度文化、创建优良的校风、营造先进的学校文化舆论氛围、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有独特的功能,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倡导和体现大学精神, 因为大学精神在培养人、教育人、鼓舞人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高校要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文化, 使其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应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 突出大学精神的主题, 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流的现代大学, 必须有现代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建设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可以为一所大学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为其建成一流大学创造条件, 而且可以对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使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7]戴锐.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3 (2) :22.

[2]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3.

[3]王诺.我所体验的哈佛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18) :44.

[4]唐耀华, 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1) :41.

[5]陈小红.论大学精神的演变:从“理想”到“功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2 (3) :94.

[6]纪宝成.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 :10.

早稻田大学 篇8

[摘 要] 大学和大学出版,其目的都是为了传递知识。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学术著作为己任。大学与大学出版的互动,有助于出版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迅速,但在学术出版上有待继续努力。

[关键词] 大学出版 出版质量 知识传递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05-0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Press is to communicate knowledge in the society. The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Press is to publish academic works. The good rel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Press help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they have not done enough in the academic publishing field, and have to continue to work hard.

[Key words]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quality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众所周知,大学具有下列三个功能:一是教育功能,为社会培养人才;二是研究功能,促进提升科学研究;三是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咨询。总之,大学促进了学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创始人丹尼尔·吉尔曼(Daniel C. Gilman)在1876年说过:“对大学而言,推进知识发展并且将知识不仅在那些可以每天聆听讲座的人们中间,而且在更大更宽范围的人们中间传播,这是它最高尚的职责之一。”(It is one of the noblest duties of a university to advance knowledge and to diffuse it not merely among those who can attend the daily lectures but far and wide[1].)

大学与出版,其本质都是知识的传递。早年的大学,传递知识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书籍成为它的重要补充。所以大家形容“百科全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同样,大学出版社可弥补大学功能的不足,帮助大学在课堂之外传播知识。早期的西方大学出版社,其前身多为满足大学教学科研需要而成立的印刷所,印刷大学教授的著作或者讲义。此后,逐渐过渡到出版学术作品,作者也超越了所在大学的范围。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大学往往都拥有优秀的大学出版社。大学与大学出版社成为学术世界的一道风景。

在我看来,大学出版之所以可能,基于下列原因。

1 大学是学术成果生产的重要机构,为大学出版提供了资源

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制度,非常有助于出版的发展。大学里的学生,要获得学士以上学位,必须撰写论文。这些论文,要求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更要求在该论文研究的领域内具有突破性,能有最新的研究发现。一些国家的大学还规定,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2—3篇与本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表明这一研究得到社会的认可。有些国家的要求更严,博士研究生必须在科学引文索引(SSCI)等来源期刊上发表2—3篇论文后才能申请博士学位。这一制度,促使刚进入研究殿堂的学生很早就开始介入学术生产,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为学术出版培育了生力军。大学的选聘制度,要保证优秀且合适的人进入大学系统。而发表过学术论文、出版过学术著作的人,往往会获得优先考虑。这一制度,促使将来要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更加重视学术论著的撰写。大学的晋升制度,更为大学出版提供了优质资源。从讲师(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任何一个需要晋升的大学教员,要通过作品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准。这些作品,通常都是已经发表的,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传播。一些国家规定,从讲师晋升到副教授,必须发表3篇以上的论文或者出版一部学术专著;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必须发表5篇以上的论文,或出版1部以上的学术专著。有些国家可能没有发表论著的具体数量限制,但都很重视是否出版过论著。

大学的这一制度,与学者的创造冲动相结合,使大学成为学术成果生产的重要机构。据统计,全世界三分之二的论文是大学发表的,四分之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大学工作。大学出版以推广学术、促进学术的提升为己任,大学教员的著述成为大学出版的重要资源。尤其是一些专、精、尖的著述,因读者面窄,往往不能被商业性出版机构接受。大学会资助这些著作出版,以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这些专著,所在大学的出版社通常具有优先选择权。而大学出版社依托于大学良好的声望,往往能获得社会的好感,在获取有价值的手稿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 大学是学术论著质量评估的重要帮手,保证了大学出版的质量

出版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度。在出版过程中,要获得出版许可的作品,必须经过审稿的程序。这是为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使人类创造的知识得以传承。在学术出版中,待出版的学术作品,必须获得学者们的认可才可以出版。因此,在学术出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同行评议制度。出版社或期刊社聘请同行专家对拟出版的论著质量进行评议,只有获得同行专家认可的论著方可进入出版过程。大学里的专家,因其学术素养深厚,往往成为同行评议中的首选专家,成为重要的把关人。尤其是大学因其拥有学科种类齐全的不同研究者,成为学术出版的最好伙伴。他们帮助出版机构把好出版物的质量关,使优秀的作品得以进入出版流程。因此,以学术出版为己任的大学出版社,更要依赖大学的专家。正是这些专家的把关,保证了出版物质量。

3 大学是学术成果的收藏机构与阅读机构,扩大了大学出版的影响

大学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出版物的重要消费者。对学术出版而言,他们更是重要的消费主体。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出版物获得新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创新。因此,大学成为学术成果的重要消费地。尤其是大学的图书馆,广泛收集全世界各地的出版物,是大学出版物的重要采购商,成为学术成果的重要收藏者和传播者,扩大了作品的销售与影响。大学的出版物,通过书店等流通渠道,以及大学图书馆等收藏机构,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成为大学功能的重要补充。

4 大学为出版业培育人才,成为大学出版及其他出版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随着出版规模的扩大,出版业越来越需要大量的人才。出版是一个包罗万象、涉及面广的行业。而大学涵盖了所有的学科与专业。出版业需要的每一个人才,都可以在大学中找到。因此,大学成为出版业的坚强后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通过短训班等形式,帮助出版业培训人才,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了现代科技与文化知识。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纽约大学、佩斯大学,英国的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中国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出版专业,更直接为出版业培养人才,推动了出版业的进步。 大学出版专业帮助大学出版培育了出版人才,提高了出版效率。

大学与大学出版的互动,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出版社自身的发展。1946年成立的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在全球拥有130多家会员单位。令他们自豪的,便是大量诺贝尔获奖者的作品在这些成员单位里得到出版。他们始终认为:“大学出版社使大学教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在更广范围的传播成为可能”(University Presses make available to the broader public the full range and value of research generated by university faculty)[2]。

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大陆已有大学出版社110家。其中,安徽4家,福建1家,甘肃1家,广东4家,广西1家,贵州1家,河北2家,河南2家,黑龙江3家,湖北5家,湖南5家,吉林3家,江苏7家,江西1家,辽宁6家,内蒙古1家,山东3家,陕西7家,上海13家,四川4家,天津2家,新疆1家,云南1家,浙江2家,重庆2家,北京28家。这些大学出版社,占全国图书出版社总数的20%,成为中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陆的大学出版社,大都诞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综合性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理工类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师范类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人文类大学出版社,成为中国大陆出版社中的佼佼者。它们在传承学术、普及知识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大学出版不断受到商业性的影响,导致大学出版的品质有所下降。这一点在中国的大学出版社中表现更为明显。原本应以学术为己任的中国大学出版社,出于经营压力,大多涉足中小学教辅读物的出版。一些大学出版社甚至成为中小学教辅读物的重要出版基地。曾有学者通过分析大学出版社历年获得国家级图书奖的数量,来看大学出版社的学术质量,结果发现,“以中国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历届的获奖数据来看, 在中国图书奖中大学出版社获奖112 种,占获奖总数的13%;历届国家图书奖中,大学出版社获奖44种,占获奖总数的6%。数据分析显示,在学术图书的高端领域, 大学出版社至今仍处于明显的劣势”[3]。另有学者指出,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的出版在比例上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由此可见,中国的大学出版社与学术出版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大学出版社设立的初衷。

随着中国大学出版社的转企改制、数字化的挑战等,中国的大学出版社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压力。期待更多的大学出版人,以传承知识、扶助学术为己任,将大学出版社真正办成学术型的出版社,以弥补大学功能的不足,促进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注 释

[1]http://www.press.jhu.edu/about/index.html

[2]http://www.aaupnet.org/about-aaup/about-university-presses/the-value-of-university-presses

[3]张平官.在学术出版市场上大学出版社的地位和发展战略[J].大学出版,2008(3):58-62

[4]曹恒娜.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问题分析和发展方向[J].新闻世界,2011(5):227

上一篇:船只买卖协议下一篇:没理由的怀念随笔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