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2024-09-15

农商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共9篇)

农商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篇1

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为规范信息披露行为,有效维护本行及股东、存款人和相关利益人的合法权益,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行信息披露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进行。

第三条 本行信息披露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依法监督管理。

第二章

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信息披露是指将可能对本行业务发展或经营效益产生重大影响而股东尚未得知的重大信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媒介,以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布,并送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五条 信息披露是本行的持续责任,本行应该忠实诚信履行持续信息披露的义务。

第六条 本行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本行章程规定的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和披

露信息。

第七条 本行信息披露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对待所有股东的原则。

第三章

信息披露的内容

第八条 本行按照本办法规定披露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

第九条 本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组成。

第十条 本行披露的会计报表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他有关附表。

第十一条 本行应按照有关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总量及重大关联方交易的情况。

第十二条 本行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包括:

(一)按存放境内、境外同业披露存放同业款项的期初数、期末数;

(二)按拆放境内、境外同业披露拆放同业款项的期初数、期末数;

(三)按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分别披露贷款的期初数、期末数;

(四)按贷款五级风险分类的结果披露不良贷款的期初占比、期末占比;

(五)贷款损失准备的期初数、本期计提数、本期转回数、本期核销数、期末数;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应分别披露;

(六)应收利息余额及变动情况;

(七)按种类披露投资的期初数、期末数;

(八)按境内、境外同业拆入披露同业拆入款项;

(九)应付利息计提方法、余额及变动情况;

(十)其他重要项目。

第十三条 本行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资本充足率状况,包括风险资产总额、资本净额的数量和结构、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

第十四条 本行披露信息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第十五条 本行应披露下列公司治理信息:

(一)年度内召开股东大会情况;

(二)董事会的构成及其工作情况;

(三)监事会的构成及其工作情况;

(四)高级管理层成员构成及其基本情况;

(五)本行职能部门与分支机构设臵情况。

第十六条 本行披露的本行年度重要事项,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最大十名股东名称及报告期内变动情况;

(二)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事项;

(三)其他有必要让公众了解的重要信息。第十七条 信息披露的时间和形式:

(一)于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后的4个月内进行披露,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披露的,应至少提前15个工作日向当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延迟。

(二)所披露的年度书面报告和信息披露表应臵备于本行的主要营业场所30个工作日,以确保股东及利益相关者能够查阅。第四章

信息披露的程序

第十八条

本行信息披露前应严格履行下列程序:

(一)提供信息的部门负责人认真核对相关信息资料;

(二)董事会进行合规性审查;

(三)董事长签发。

第十九条 本行下列人员可以以本行的名义对外披露信息:

(一)董事长;

(二)行长经董事长授权时;

(三)经董事长或董事会授权的董事。

第二十条 本行有关部门研究、决定涉及信息披露事项时,应通知董事会列席会议,并向其提供信息披露所需要的资料。

第二十一条 本行有关部门对于是否涉及信息披露事项有疑问时,应及时向董事会或通过董事会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咨询。

第二十二条 本行不得以新闻发布或答记者问等形式代替

信息披露。

第二十三条 本行发现已披露的信息(包括本行发布的公告和媒体上转载的有关本行的信息)有错误、遗漏或误导时,应及时发布更正公告、补充公告或澄清公告。

第二十四条 本行信息披露范围应报当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同意。

第二十五条 本行在披露信息前应向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报备。

第五章

信息披露的责任划分

第二十六条 董事的责任:

(一)董事必须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就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二)董事会未形成决议或未经董事长授权,董事个人不得代表本行或董事会向股东和媒体发布、披露本行未经公开披露过的信息。

第二十七条 监事的责任:

(一)监事会需要通过媒体对外披露信息时,须将拟披露的监事会决议及说明披露事项的相关文件交由董事会秘书(或董事会制定人员)办理具体的披露事务。

(二)监事必须保证所提供披露的文件材料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信息披露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三)在非监事会职权范围内,监事会以及监事个人不得代表本行向股东、媒体发布和披露本行未经公开披露的信息。

(四)监事会对涉及检查本行的财务,对董事、行长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执行本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本行章程的行为进行对外披露时,应提前15天以书面文件形式通知董事会。

(五)当监事会向股东大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董事、行长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损害本行利益的行为时,应及时通知董事会,并提供相关资料。

第二十八条 行长的责任:

(一)行长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有关事项发生的当日内)向董事会报告本行经营情况和盈亏情况,保证这些报告的真实、及时和完整,并在该书面报告上签名承担相应责任。

(二)行长有责任和义务答复董事会关于涉及本行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本行其他情况的询问,以及董事会代表股东、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上级主管机关做出的质询,提供有关资料并承担相应责任。

(三)行长提交董事会的报告和材料应履行相应的交接手续,并由双方就交接的报告和材料情况、交接日期、时间等内容 签名认可。

第六章 保密措施

第二十九条 本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因工作

关系接触到应披露信息的工作人员,负有保密义务,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对外披露本行有关信息。

第三十条 本行董事会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在信息公开披露之前,将信息知情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三十一条 当董事会得知有关尚未披露的信息难以保密,或者已经泄露时,本行应当立即将该信息予以披露。

第七章 信息披露常设机构和联系方式

第三十二条 本行董事会办公室(综合管理部)为本行信息披露的常设机构和股东来访接待机构。

第三十三条 本行董事会办公室(综合管理部)专设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必要专用联系方式。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由于有关人员的失职,导致信息披露违规,给本行造成严重影响或损失时,应对该负责人给予批评、警告直至解除其职务的处分,并且可以向其提出适当的赔偿要求。

第三十五条 本制度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如与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行章程相抵触,按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行章程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制度解释权属本行董事会。

农商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篇2

什么是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是指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程序、责任机制等标准以及监督处罚制度全部都由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强制性规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是调整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笔者认为,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实际上是对银行所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是指商业银行向存款人、及其他类型等有关利益人所开展的一定信息公开披露的制度。

二、我国现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现行有关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比较分散, 不仅有《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规定, 诸多规范性文件。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重要的部分: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主体:信息披露的主体当然是商业银行, 在监管主体方面, 银监会是主要的监管主体, 但就已上市的商业银行来说, 证监会对其信息披露行为也有一定的行政监管权。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程序:信息披露形式上有年度报告、半年报告、季度报告和临时性报告几种, 披露时间却存在着各个法规不相一致的问题,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目前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法律责任的规定体现在多个法规之中, 具体责任形式涉及民事、行政、刑事责任多个方面。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行政责任所占比重较大, 民事责任的规定仍然较少。

三、关于现有制度的思考

(一) 现有制度的不足之处

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正在一步步的发展完善, 但是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仍旧存在一定的距离, 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太相符。从立法上来看, 问题症结主要在于立法理念方面, 现有制度的立法多从监管者角度出发, 对于投资者、股东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人的关怀不够。并且目前的立法层次也较低, 相关法规不统一的情况也多有发生。从法律责任角度来看, 目前的法律责任形式虽然多样了, 但是却多着眼于行政责任方面, 民事责任明显欠缺, 刑事处罚力度不足, 并且司法救济程序规定也处于空白状态。从执行状况来看, 又存在着披露信息质量不高、监管执法效率低的问题。

(二) 对现有制度的完善思路

制度完善, 最主要的还是需要我们转变立法理念。现有制度的立法多从监管者角度出发, 其着眼点多在于提高监管效率、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确保金融安全, 对于投资者、股东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人的关怀就显得不够了。完善过程中, 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中适当的体现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障, 并根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点, 细化商业银行的诚信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的具体要求等内容。具体到微观制度当中, 就需要通过提升现有立法层次, 细化对信息披露制度的具体规定, 使得信息披露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统一化, 以便于利益相关人的知情权等得到最大程度的立法保障。在执法中就需要对银监会、证监会的各自职权范围作出更加细化的、可操作性更强的规定, 并且在司法中需要从保护利益相关人权益出发, 完善相应的民事责任, 使得利益相关人在利益受损时能够得到适当的弥补。

摘要: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商业银行的有效监管以及实现其持续稳定运营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披露制度有着自身独特之处, 并且仍旧处于不断的完善发展过程之中。但是现今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需要一定的完善。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定华, 胡蓉.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功能简析[J].湖南社会科学, 2003, (3)

[2]邱艾松.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制度改进[J].中国商贸, 2009, (7)

[3]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and IOSCO.Recommendations for PublicDisclosure of Trading and Derivatives Activities[Z], 1999

[4]李金泽.银行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的比较研究[J].法商研究, 2002, (2)

[5]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06)

农商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商业银行与大部分企业一样,以营利为根本目的,主要从事货币信贷、存储业务,是促进货币流通、实现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关键环节。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会对商业银行的健康长远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为了稳定金融市场的秩序,商业银行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避经营风险,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增加其竞争筹码,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一)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不足

一切不归属商业银行资产负载表,但会对其经营管理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业务都统称为表外业务。一般来说,商业银行都会通过公允价值法统计表外业务涵括的资产与负债。但是,一旦遇到交易种类繁杂或市场不活跃的特殊时期,公允价值法不仅不能完全确保表外业务的公允性,还为部分商业银行伪造信息提供了帮助,不利于国家金融秩序的维护。不仅如此,大部分商业银行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往往只选择部分无关紧要的信息进行披露,这种不尽不详的信息披露行为难免让人对表外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有效性产生怀疑,不利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监管部门监管手段实际操作性不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还为商业银行进行违规操作提供了技术支持,这无形间加剧了监管部门的执法难度,阻碍了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正性与透明性。当前会计信息监管部门的执法手段较为单一,已经难以对日益隐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助长了不良的歪风邪气,使部分商业银行视国家法律于无物,变本加厉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对继续维护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埋下隐患。

(三)会计报表内容过于简单

不论是上市商业银行还是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几乎都存在会计报表过于简单、仅仅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的问题。当前我国大部门商业银行上报的会计信息披露报表内容都缺乏针对性,没有或少有银行真正就问题本身做出详细的分析,完全披露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甚至部分银行直接用会计政策的基本情况取代信息管理中的问题上报给监察部门,妄图蒙混过关。

二、造成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

(一)商业银行高层自身原因

管理层作为商业银行日常工作的决策者,对其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受到我国行政体制的影响,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由国家直接委派到任。由于银行经营效果与委派人员自身利益并无直接关联,导致管理层对银行发展不尽心,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不惜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利益。

不仅如此,管理层违法成本低也是制约商业银行会计披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不够严谨,为违法乱纪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监管部门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对信息披露不尽不详行为作出处罚,只能眼睁睁看着不法分子逍遥法外。由于违法成本过低,部分银行管理高层为了获取高额的利益,不惜孤注一掷,以小处罚换取大回报。

(二)商业银行内部监管不力

当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功能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管手段,甚至存在领导胁迫员工参与会计信息造假等违法乱纪行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秩序,为其长远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有效解决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方法

(一)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工作

1、建立更完备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环节可供参考的国家法规仅仅只有200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一条,难以起到确保广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全面性、有效性、针对性等要求。对此,国家应该尽快根据我国实际国情与信息披露现状,制定出更加完备的法律法规,以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进一步规约束商业银行的行为,为监管部门提供必要的执法依据,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向更好更快方向发展。

2、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以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定》中关于会计信息披露治理的相关规定与原则为依据,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与实际情况,制定出兼具中国特色与实际操作性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为进一步填补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漏洞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不断更新监管手段,强化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

1、建立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监管信息处理系统

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规范化的监管信息处理系统,能将搜集到的原始信息进行有效分类、整合,以获取最有用的信息內容,解决相关监管部门信息不灵通、接收信息渠道过窄等问题。不仅如此,商业银行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监管信息处理系统细化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并加强各个子系统间的联系,把信息编织成一张信息网,扩大信息的接收面积,为银行获取最全面可靠的会计信息做好铺垫工作。

2、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关监管部门要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金融秩序、造假乱纪的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实实在在地落实信息披露工作,不让其流于形式,进一步维护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环节的真实性、全面性、针对性,最大程度上保障信息披露的质量。

3、从实际出发,及时更新金融监管理念

在进行商业银行监管工作时,要坚持适度原则,任何忽视监管工作与过度重视监管工作的行为都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定健康发展,甚至还可能对其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4、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监管力度

除了国家的监管外,商业银行也要不断加强内部监管工作,扩充监事会的成员、优化其结构,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管理作用,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最大程度上确保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最为维护国家金融秩序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发现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及时分析更正,使会计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帮助其有效规避风险,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目标。由于当前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监督、管理水平较落后,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仍存在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不足、监管部门监管手段实际操作性不强、会计报表内容过于简单、披露制度过于分散等问题。国家要想进一步稳定金融市场秩序,就必须要完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建立更完备的法律法规,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更新监管手段,强化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1] 丁露.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问题及改进[D].贵州财经大学,2012.

[2] 朱丽.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3] 柴静.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D].江西财经大学,2013.

[4] 牟伟明,韩宇堃.论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浙江金融,2009(11)

农商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篇4

会议管理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完善*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开会程序,强化会议管理,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会议决策的执行力,结合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明确了会议的种类、内容和组织等内容与要求。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的会议包括:党委会议、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行长办公会议、行务会议、工作会议、经营管理分析会议、专业性会议、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及其它会议。

第二章

组织职责与权限

第四条

办公室是全行会议的主管部门,负责全行各类会议的管理。

第五条

党委会、行长办公会、行务会及全行综合性会议由办公室具体组织。

第六条

经营管理分析会议、专业性会议、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及其它会议由其具体办事机构具体组织,办公室负责会务工作。

第三章

原则与要求

第七条

会议管理的要求

(一)精简的原则。尽可能精简会议,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不开,可开短会就不开长会,可开小会就不开大会。

(二)务实的原则。召开会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解决实

(三)研究决定全行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重要事项。

(四)研究决定本行管理的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责任追究事项以及本行人才队伍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和管理。

(五)研究决定本行部门、营业网点的设置、撤并、更名等组织架构建设。

(六)审议纪检部门报送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案件的处理意见。

(七)研究决定安全责任事故、信访维稳、重大风险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意见。

(七)审议本行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表彰决定和授予荣誉称号的决定,推荐由上级党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八)讨论研究其他需要党委集体决定的重大事项。第十一条

召开方式

(一)党委会议每周召开一次(原则上定在每周五上午召开),根据需要,党委书记可决定提前或延迟召开。

(二)党委委员及相关部门拟提交党委会议研究审议的议题和材料,应提前送交党委书记或党委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根据待议事项征求党委委员意见后,列出议题报党委书记确定。会议召开的时间、议题应提前通知与会人员并同时发送相关的讨论材料。与会人员应根据会议议题进行充分的酝酿准备。

(三)党委会议由党委书记或委托党委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委员参加。书记和副书记都不在时,一般不召开党委会议,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召开党委会议时,由书记指定的党委委员召集

(二)研究确定全行各项业务的发展规划、经营政策、业务目标和工作计划;

(三)研究解决体制改革和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财务收支预决算方案、大额财务支出和固定资产购置等重要事项;

(四)审议本行的基本规章和重要规章;

(五)审议本行重要会议报告;

(六)审定、补充和修改有关授权;

(七)讨论决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以及涉及违法、违纪、违规行政处罚事项;

(八)审定以总行名义签定的涉外重要文件;

(九)研究决定其他重要事项和相关工作。第十五条

召开方式

(一)行长办公会议不定期召开。

(二)行长办公会议由行长召集并主持,其他行领导出席。行长因故不能主持会议时,可委托副行长召集并主持,但会议决议需经行长同意后生效。办公室主任列席会议,根据会议涉及的内容,会议主持人也可指定有关部门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三)需经行长办公会议决定的事项,在不具备召开会议条件时,可采用签报传批方式决定;在紧急情况下可由分管行领导向行长或代为主持工作的行领导汇报决定,但事后须向会议报告情况或申请复议。

(四)对研究决定“三重一大”事项的,按照本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

会议规则

第六章

行务会议

第十八条

主要任务

(一)分析、研究和部署本行阶段性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及落实措施。

(二)传达和通报重要政治、经济、金融情况和全行业务经营情况。

(三)部门汇报上月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对目标计划未达成原因进行说明,并明确当月条线经营目标、计划。

第十九条

召开方式

(一)行务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行长认为必要时,可临时召开或推迟召开行务会。

(二)行务会议由行长召集并主持,其他行领导及总行各部门负责人出席,董事会、监事会负责人列席,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可邀请或安排其他有关人员列席会议。行长因故不能主持行务会议时,可委托副行长召集并主持。

第二十条

会议规则

(一)行务会议的议题,由办公室在会前根据行领导的意见拟定,并报行长审定。

(二)办公室负责会议通知、会议室的安排、会议签到和会议记录。需要投影设备的,办公室负责提前通知科技信息部做好准备。

(三)为保证材料质量,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会议材料的准备工作,确保目标明确,数据准确,汇报具有针对性。

(四)办公室根据会议主持人的指示,需要编发会议纪要的,报会议主持人签发。会议纪要一般只发给出、列席人员,如需扩

核后方可召开。

(四)主办部门负责会议通知、会议材料的准备和发放、会议的记录,主持人要求编发会议纪要的,由主办部门负责整理、印发。

(五)专题会议主办部门应提前通知办公室,办公室明确人员会同主办部门做好会务工作。需要播放投影的,由主办部门通知科技信息部提前做好准备。

(六)专题会议议定的事项,由相关部门分头落实,主办部门负责跟踪落实情况,并报告会议主持人。

第二十五条

会议程序

行领导提议或部门建议召开→主办部门拟定议题→主办部门填写报备单→办公室审核→主办部门发会议通知→主办部门准备材料→开会→根据主持人的要求主办部门编发会议纪要→跟踪会议落实→报告会议主持人→会议材料归档。

第二十六条

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股东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按照本行制定的议事规则和程序进行。

第二十七条

会议牵头部门应加强对会议的组织管理,按照“谁记录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好会议材料档案管理。

第二十八条

对会议讨论研究决定的事项加强督察督办,由办公室填写督察表,监察室负责督察,人力资源部负责考核,提高会议质量。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制定、解释、修订。

第三十条

农商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篇5

摘 要: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验证其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运行有效性的常见方法。本文应用5级表衡量法,对2007―2013年中信银行的报告中各部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进行分析,指出了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披露内容、格式不规范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较少涉及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上市银行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肩负重任,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成为广大投资者乃至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其内部控制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上市商业银行作为高风险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执行情况与其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因此,对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以中信银行为例,研究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中信银行公司情况简介

中信银行(证券代码:601998)隶属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公司),创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2007年4月19日,中信银行在上海、香港同步上市。

中信银行为中国大陆第七大银行,是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目前在国内设有近900家分支机构,在香港、澳门、美国、新加坡设有30多家分支机构。从成立至今,中信银行在中国金融、银行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在2012年英国《银行家》世界银行排名中,一级资本排名48位,总资产排名53位,经营效益及资产质量均有良好表现。2009年,中信银行通过收购中信国金,初步建立国内中型银行中独特的“三位一体”国际化经营平台。2011年,中信银行圆满完成A+H股配股再融资,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本文对中信银行上市以来的2007年―2013年报告进行了分析。由于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分布比较零散,因此本文对中信银行年报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采取了手工统计的方式。

中信银行的年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公司基本情况简介、财务概要、董事长致辞、行长致辞、荣誉榜、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含经济金融和监管环境、财务报表分析、业务综述、风险管理、前景展望、社会责任管理)、股份变动和主要股东持股情况、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公司治理报告、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要事项、审计报告及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补充资料、备查文件、股东参考资料、组织架构图、境内外分支机构名录、释义。本文主要对内部环境、公司治理报告、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内部控制自评、内部控制审核、审计意见等部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略程度释义

杨有红和汪薇(2008)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分为:详细说明、一般陈述、简单披露三个层次,对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研究。本文对以上8个部分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按照5级量表进行衡量。具体含义见表1。

表1 5级量表释义表

2.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经过对中信银行2007年―2011年的报告各个相关部分的分析,根据5级量表衡量,中信银行自上市以来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如表2所示。

表2 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

注:针对此公司报表,在此“内部环境”仅包含人力资源和社会责任。

“审计意见”:“1”表示标准无保留意见,“0”表示其他类型审计意见。

由表2可见:自中信银行上市起,公司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主要集中在“内部环境”、“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自评”、“内部控制审核”等部分。披露的情况呈由简单到详细的趋势。

(1)从2007年的年报可以看出,本的年报的主要内容仍然是财务报表的披露,而在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方面仅对社会责任以捐款数额的方式进行了体现。对人力资源信息并未体现。而自2008年起,至2011年止,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在年报的编排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将内部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部分单独列示开来。

(2)“风险管理”:2007年公司刚刚上市,仅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披露,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从体系结构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自2008年起,年报中以组织结构图的形式对风险管理架构作出了立体的描述,同时详细介绍了本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技术,特别介绍了本行的零售评级系统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高级内部评级法。新增了公司贷款风险管理、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零售信贷风险管理、信用卡风险管理、资金业务风险管理、贷款监测及贷后管理等内容并详细的披露了相应风险管理的措施。

(3)“公司治理结构”:格式相对固定,主要介绍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主要职责和各专门委员会的构成及本年工作情况。特别地,在本部分中,中信银行详细披露了在报告期内该行针对内部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风险识别及监控手段、强化内部控制措施、健全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夯实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基础等。根据统计,历年的主要措施虽有部分雷同,但仍根据当年内部控制体系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4)“股东大会简介”:自上市以来没有披露过相关的内部控制信息。

农商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篇6

摘要:近几年接连发生的银行存款丢失事件警示我们关注酒类企业银行存款相关信息披露不够完善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酒鬼酒公司“存款被盗”案的具体细节,指出其在银行存款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三个问题,详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以提高酒类企业银行存款信息披露质量,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银行存款 信息披露质量 内部控制

近几年来,一直被视为“现金奶牛”的白酒企业仍然保持着资金优势。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度半年末,A股15家白酒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合计高达604.34亿元。又如,山东省潍坊市工商银行2013年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601.24亿元,这意味着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手中的货币资金可供一个市级工行放贷一年,这也无怪乎众多银行都将白酒企业作为超级大户对待,使出“浑身解数”吸引白酒企业的存款。白酒企业固然有巨额的货币资金,但近两年白酒行业接二连三发生银行存款失踪案,且丢失的巨款多为异地存款。为何白酒企业愿意将巨额资金存放银行?为何白酒行业的货币资金容易丢失?以上两个问题会对酒类行业银行存款的信息披露产生什么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第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同时涉及前两个问题的简要分析。

一、酒鬼酒公司事件回顾

(一)酒鬼酒公司简介及存款丢失事件回顾。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传承湘西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依托湘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资源,独创中国白酒“馥郁香型”。近几年来,受到三公消费限制和塑化剂超标事件的冲击,酒鬼酒公司的销售及股票的市值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13年酒鬼酒公司又爆出巨额银行存款丢失事件,具体细节如下:2013年11月寿某因投资项目急需资金,通过某酒业公司股东罗某,与酒鬼酒供销公司签订《产品经销合同》和《揽储协议书》,将存款银行定为某银行杭州支行。同时,罗某与寿某签订《一年企业存款协议书》,约定贴息比例以及“六不承诺”,即不提前支取、不质押、不转让、不挂失、不查询、不开通网银和电话银行。其间,罗某与寿某等人与酒鬼酒供销公司商定以活期存款方式将1亿元资金存到指定银行,同时再加付定活存款一年利息差290万元。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寿某等人通过网银转账方式,分三次采用电汇加急方式,以支付材料款的名义,将酒鬼酒供销公司1亿元存款转入寿某的账户。2014年1月10日,酒鬼酒公司向湖南警方报案。1月27日,酒鬼酒公司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宣布存款被盗一事。

(二)2013年酒鬼酒公司财务报表简要分析。从表1中营业收入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的变化可知,2013年酒鬼酒公司酒类产品的销售下降明显,这主要源于宏观层面限制权贵经济的影响、人口结构改变导致需求的变化以及微观层面白酒价格的下跌导致酒类企业竞争激烈。表1中另外一个显著变化来自于酒鬼酒公司丢钱事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业外支出(其他)增加约6 500万元,相应的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以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下降。以上数据带来两个信息,首先,丢失的存款扣除追回来的部分对酒鬼酒公司造成了巨大的非经常性损失,其次,从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巨幅下降以及存款丢失事件的具体细节,可以预知酒鬼酒公司将丢失的存款视为货币资金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来进行核算。

二、酒鬼酒公司丢钱事件案例分析

针对上述案例事件的回顾和财务报告分析,笔者对酒鬼酒公司银行存款信息披露问题进行探讨。

(一)银行存款的确认问题。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在实务工作中,企业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将存放在银行的资金在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间进行选择。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区别在于,首先,企业的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支取,而定期存款一般情况下在存期内不能随意支取。其次,通常定期存款的利息高于活期存款的利息。所以,若企业将资金存为活期存款,可以认为企业对该笔资金有随时支取用于经营的需求,这将使得企业获得较低的利息收益;若企业将资金存为定期存款,可以认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使用该笔资金的需求,这将使得企业获得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息收益。

1.活期存款的确认。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支取用于经营需求,故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该按照经营活动来进行会计核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应作为“银行存款”来核算;在进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时,将其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来核算,意味着企业将资金存为活期存款,不会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在编制利润表时,当企业收到活期存款利息收益时,应计入“财务费用”的贷方来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息收入。

2.定期存款的确认。定期存款是在一定存期内不会随意支取的资金,在实务中,根据存期灵活性分为两种,即普通定期存款和通知存款。前者常见于普通一年、二年等定期存款,其利息按照定期存款利率来计算;后者常见于7天通知存款等,以7天通知存款为例,即存期为7日,7日以后可以选择继续存下一个7日,或者取出自用,其存款利率高于活期存款但低于定期存款。

3.普通定期存款的确认。若企业将资金存为普通定期存款,意味着企业在存期内一般不会随意支取该笔款项,因为若要支取,将使企业损失一定的收益。故可以认为企业存定期不是为了经营活动,而是为了取得相对较高的利息收益,可以视为企业的投资活动。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根据存期是否大于一年,将定期存款置于“其他流动资产”或者“其他非流动资产”中反映;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企业定期存款相关行为视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编制利润表时,将企业收到的定期存款利息,计入“投资收益”的贷方来反映投资活动的收益。

4.通知存款的确认。由于通知存款的特征?Q定了在实务中很难区分其属于经营活动还是投资活动,若将其分类为经营活动,那么比照活期存款进行会计处理;若将其分类为投资活动,则可以比照普通定期存款进行会计处理。

结合酒鬼酒公司的案例,酒鬼酒公司丢失的1亿元存款,从事件细节上看是公司借给寿某的资金,本质上应该属于债权,其目的是为了赚取较高的利息收益,类似于委托理财,但酒鬼酒公司依然按照银行存款进行会计处理。在具体会计处理中,酒鬼酒公司与罗某等签订的是定期存款协议,而选择以活期存款而非定期存款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笔者认为,酒鬼酒公司对银行存款的会计处理从本质上违背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信息质量特征,导致信息使用者无法及时从酒鬼酒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中了解资金交易的本质,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也违背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原则。

(二)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的公告披露问题。证监会2007年颁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发生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该规定中涉及的重大事件包括“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等。

酒鬼酒公司于2014年1月10日确认账户中1亿元存款已被他人分三笔非法转走,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此事件属于《管理办法》中提到的重大事件,但公司未及时将该重大事项告知董事会秘书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直至2014年1月28日才发布《重大事项公告》,披露该项存款被非法转走及面临重大损失的情况,而酒鬼酒公司也因此受到了证监会的警告。由于酒鬼酒公司的拖延公告,信息使用者无法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的情况,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损失。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2007年版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重大事件披露的具体时限并没有做出详细说明,只是用了“立即”这一模糊用词,容易让上市公司有灵活的时间选择;另一方面,酒鬼酒公司本身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未履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原则。

(三)银行存款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缺陷的披露问题。通过酒鬼酒公司丢钱事件细节的分析,笔者发现该公司银行存款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寿某能够分三次成功将大额存款转出,公司在授权付款时应该有加盖财务专用章的相关单据,在向银行申请转账时应该出具预留银行的印鉴,为何寿某能够获得授权及印章等相关资料,而酒鬼酒公司却称不知晓相关事件。从以上细节可以看出,酒鬼酒公司货币资金的印章管理控制以及授权审批控制环节必然存在一定缺陷。

根据2012年开始实行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均应在每年年末提供财务报告的同时,在对本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披露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并在报告中披露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整改方案。披露的目的是为了让信息使用者知晓公司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示其可能对未来经营活动带来的相关风险,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然而酒鬼酒公司在丢失存款的2013年,随同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2013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仅承认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要缺陷”,只报告其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的一个缺陷,而对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只字未提,在当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审计意见中,注册会计师也未对其他缺陷予以认定。在后续公开披露的《2014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依然未见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和注册会计师的认定。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通过上文对酒鬼酒公司银行存款丢失事件的案例分析,从银行存款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来看,酒鬼酒公司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对银行存款的确认方面,将本质上属于债权的款项确认为普通的银行活期存款并进行会计处理,违背了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是酒类企业高额的闲置货币资金,其收益较低,企业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获得较高的回报。其次对银行存款相关重大事项披露方面,未及时披露重大事件的事实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违背了会计信息及时性的原则。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是2007年版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部分规范较为模糊,给上市公司带来寻租的空间。最后对银行存款相关内部控制缺陷报告方面,未将重大事件背后反映的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风险予以提示,违背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原则。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是企业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积极性不够,评价指引中对缺陷的认定不够明确,且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二)建议。

政府层面,监管部门应该对已发布的2007年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确定重大事项的定义及判断标准,以及细化信息披露的时间界限。同时,对于已经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监管部门应该督促上市公司加强内控建设,规范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内部控制缺陷类型、缺陷的内容与性质以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公司内控披露水平。

企业层面,关于闲置货币资金利用效率的问题,应该积极拓宽资金使用的渠道和途径,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闲置资金的收益率。关于内部控制建设和信息披露的问题,企业应结合实际,加深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科学合理地确定内控评价范围,高质量地开展内控评价工作,发现内控缺陷问题,并依据企业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认定内控缺陷的性质,如实出具内控评价报告。S

参考文献:

农商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完善,制度,提供,披露,改进

1 提高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规范性

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是预防内幕交易的关键所在。我国《证券法》对上市公司年报、中报、季报披露时间规定的过于宽松。目前,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于每年7~8月份披露半年报,于1~4月披露上年度报告、于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三十日内披露季度报告。这种信息披露制度很难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同时也为选择性披露和内幕交易的发生提供便利。因此,应缩短披露的时间。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上市公司电子化数据收集、分析及检索系统。1983年美国SEC的信息技术办公室即着手进行有关证券信息披露电子化系统即上市公司电子信息收集检索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快具有时间敏感性的信息申报登记,增加证券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促进投资者、上市公司和市场的有效运行。

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披露采取指定报刊及网站披露的方式,各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在内容与格式上也具有较大不同,不利于投资者进行分析。因此,建立一个以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电子化披露系统为主的跨媒体信息披露平台,使得信息披露更加及时、快速,且能够提供完整的、标准化的、格式化的资料和数据库,将大大促进公开信息的高效充分运用,提高证券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公开与公平性。监管机构能通过对信息披露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控制信息的质量和流向渠道,获得更好的监管效果。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及时、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

2 改进信息披露内容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调查结果与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披露会计信息的现状进行比较,其中,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内容构成(如表1)的调查分析表明,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还远远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其中部分会计信息已在现行会计报告中以报表注释、附表等形式进行披露,如会计方法的改变、报告主体的改变、资产抵押、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等;另外部分会计信息还未在现行会计报告中得到披露,如人力资源信息、财务预测信息、物价变动影响信息和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

证券市场投资者正是以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作为其投资决策的判断依据,目前的信息披露内容无法完全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部分投资者就会对证券分析师的分析报告、投资建议产生依赖,甚至会花尽心思试图去寻求“内幕信息”;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不及时,给选择性披露和内幕交易的滋生创造了条件,使得一些会引起公司股价变动、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信息没有及时向所有投资者公开,反而通过一些不正常渠道流入市场,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因而应该通过规范扩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变为部分自愿性信息披露为强制信息披露,使所有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公司相关会计信息。例如,加强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财务预测性信息主要提供反映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的前瞻性财务信息,如果财务预测性信息质量可靠,这些信息将比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更具实用性。建立强制性披露的财务预测制度,会对公众投资者决策提供信息帮助。同时加强其他与投资者密切相关的信息披露。目前,我国信息披露制度过分倚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又过分依赖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对于一些与投资者密切相关的其他会计信息,如市场面信息、政策面信息及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缺乏详细规定,应通过立法形式将这些信息提供数量、种类、范围等做出明确界定。

参考文献

农商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篇8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 风险信息 衍生金融工具 对策

中国上市银行为了更好地从海外融资,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应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增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高质量的银行信息披露需要借助于完善的会计体系予以实现。目前,对银行业影响较大的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有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IAS32《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和S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处理》,上述三个准则提出了一套新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本文把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与美德等金融发达国家的具体披露制度作对比,将为完善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具体的参考。

一、中美德具体比较

1.风险信息的披露比较

我国要求报告前一年所披露风险因素在本年内给银行造成的损失,以及本年内所存在的可能对其造成重大影响的各种风险因素及相应对策,并且对各种风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美国要求在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报告(Management’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中披露风险暴露、风险管理实务信息,包括证券化风险、贷款出售风险、信用集中风险等方面的内容,并要求进行定量分析。德国要求金融机构在管理层报告中披露一般风险、特殊风险、风险种类及各种风险的定量定性分析、金融集团风险管理状况等信息。

我国银行在风险信息披露与美、德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信息披露规范本身不完善,披露要求简略,可操作性低。我国要求对风险因素应进行定量分析,但没有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以市场风险为例,我国只简单要求披露市场汇率、利率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及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定量信息的披露规定基本上是空白的。美国则详细规定了市场风险的定性定量信息披露要求,定量信息要求披露模型、假设、参数等,并提供了风险披露的研究案例。

2.利息收入披露的比较

利息是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利息确认报告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正确性。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我国上市银行对利息收入的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按期计提利息并确认收入,在附注中披露收入确认原则。

美国对利息收入的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并披露收入确认原则。对逾期30天~90天的贷款首先将本会计期间内的该笔贷款应计利息收入冲销,将以前会计期间的应计利息从贷款损失准备中冲销,以后按收付实现制确认利息收入。德国是以贷款本金的到期时刻作为应收利息停止计入表内利息收入的标准。在贷款到期前,视银行逾期的应收利息收回的可能性,来确定是否应确认为当期损益。通过以上比较,利息收入披露的差异在于:(1)逾期贷款利息收入计入表内的标准不同。我国和美国都是采用贷款本金和利息双重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近,同时也更符合会计的稳健原则。而德国是以贷款本金的到期时刻为标准。(2)对于有欠息现象的逾期贷款,当企业还款时银行应当首先将其归还本金还是先归还利息。德国没有做出规定,我国和美国都要求先归还本金后还利息。从税收和稳健经营的角度出发,将这部分还款额首先作为贷款本金的归还是有利的。

3.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比较

衍生金融工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为规避风险和获取投机利润对初始投资要求较低的合约。但衍生金融工具在产生极高利润的同时也可能蕴含着巨大风险。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正在迅速创新,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要求将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改变了长期以来衍生工具在表外披露的现状。有利于及时充分反映企业的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国外从1990年开始公布了一系列有关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准则,如SFA105《具有表外风险和集中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的披露》、SFA107《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的披露》,并且在SFA133中将“衍生金融工具”改为“衍生工具”。对衍生工具的披露要求如下:(1)公允价值的披露;(2)衍生工具及套期活动的披露。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方面,我国已初步与国际接轨,还有一些披露细节需进一步规范。

二、经验借鉴

在以上比较看出,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本文总结了两点改进之处:

1.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完善信息披露规则

国际经验证明,会计准则不完善,财务报表就无法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健全的会计准则有利于保证银行编制出客观的、具有可比性的财务报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建议成立银监会下属的信息披露委员会,专职负责银行信息披露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修订完善信息披露准则。具体设想如下:对外,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银行信息披露方面的沟通和联系;对内,并结合巴塞尔协议等国际通行惯例的最新进展,提出上市银行信息披露规则的修订和改进建议,并在披露规则正式公布前征求各方意见,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体系。

2.逐步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规范和风险评价体系

一个审慎的会计规范体系和风险评价体系是实现银行稳健经营的基本保证。当前我国银行会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在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基础上,加快建立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增强金融企业信息的可比性。基于风险评价体系的可保障性,设计一个层层递进的由商业银行法、企业会计准则—银行财务报告应披露的信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层次构成的会计规范框架体系。

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篇9

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由本公司董事会负责实施,董事会秘书负责具体协调和组织本公司的信息披露事宜。公司应当将董事会秘书的任职及职业经历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报备并披露,发生变更时亦同。上述人员离职无人接替或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公司董事会应当及时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信息披露事务并披露。

第三十四条 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有信息披露配合义务,以确保公司定期报告以及临时报告的及时、准确和完整披露。

公司各部门、分公司以及控制的子公司的负责人是各部门、分公司以及控制的子公司的信息报告第一责任人,负责向信息披露事务管理部门或董事会秘书报告信息。

第三十五条 定期报告的编制组织与审议程序:

(一)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报告的编制组织工作;

(二)董事会审议和批准定期报告;

(三)监事会应当对定期报告进行审核,并以监事会决议的形式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四)董事应当对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

(五)董事会秘书负责将董事会批准的定期报告提交公司股票挂牌的证券交易所和相应的证券监管机构,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在相关证券监管机构指定的网站或报刊上发布。

第三十六条 临时报告的编制与审核程序:

(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各部门以及分公司的负责人、股份公司控制的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他负有信息披露职责的公司人员和部门在知晓本制度所认定的重大信息或其他应披露的信息后,应当立即向董事会秘书通报信息;

(二)董事会秘书在获得报告或通报的信息后,应立即组织临时报告的披露工作。相关部门或信息报告人有责任配合信息披露工作,应当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相关材料(书面与电子版),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应详实准确并能够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

(三)临时报告涉及日常性事务、或所涉及事项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董事会秘书负责签发披露,其他临时报告应立即呈报董事长和董事会,必要时可召集临时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并授权予以披露,并由董事会秘书组织相关事项的披露工作。

第四章 信息披露的实施

第三十七条 董事会秘书应严格按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试行)》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推荐主办券商的规定,安排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

第三十八条 公司披露的信息应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公司章程约定的其他信息披露平台发布,在其他媒体披露信息的时间不得早于指定网站的披露时间。

第三十九条 公司披露重大信息之前,应当经主办券商审查,公司不得披露未经主办券商审查的重大信息。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进行修改,并报公司股东大会审批,由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制度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实施。

xxxxxxx有限公司

上一篇: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研究报告下一篇:支行非法集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