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2024-06-30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共9篇)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篇1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诗词传承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种责任。人有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父母,才会懂得付出与回报,才懂得感恩是做人的道德和修养,是人之常情。

根据当前小学生中独生子女感情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结合本学期礼仪训练目标,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感恩的心,感动你我”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哲理,创导文明新风,感恩先行的校园美景。

二、活动经过:

(一)确立活动体系:

1、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感激父母赐予生命 感激父母辛勤养育之恩情—孝敬父母2、感激老师培育之恩:

感激老师知识导航 感激老师精心培育之恩情—尊敬老师

3、感谢同学帮助之恩:

感激同学团结互助 感激同学帮扶共进之恩情—关爱同学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1)宣传发动阶段:

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广播站、橱窗阅读栏、学校网站、校报、班队会、学科渗透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

(2)活动推进阶段:

1、创设校园感恩氛围,全体学生学唱感恩歌曲,如《妈妈的吻》、《母亲》、《感恩的心》等,以班级为单位,由音乐教师教唱,在歌曲中感知恩情,在歌曲中培养感恩之心。

2、以班级为单位,召开“感恩的心,感动你我”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感恩之心从小养成,知恩图报是中华美德,孝敬父母是天下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真情回报爱心作业。

(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3)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4)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倒水等。

(5)我为家里做家务: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洗衣物等。

(6)搜集关于母爱的名言或歌曲。

4、“感恩的心感动你我”征文活动。

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作文”校园评比,每班选三篇交德育处,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实,生动感人,内容是感受母恩、歌颂母爱,真情再现的感人故事,300字以上。

5、温馨祝福大传送。

在家校交流驿站的祝福站里传送祝福,将自己对父母的祝福、谢意、心里话通过温馨的祝福,送给父母,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6、制作祝福卡,展示祝福墙。

在全校学生中征集学生制作的祝福卡,并将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祝福卡以年级为单位建成一个祝福墙,进行展示,让全体学生在这些优秀的祝福卡中受到爱的熏陶,爱的教育。

7、“感恩的心,感动你我”百人歌咏比赛。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歌咏比赛。要求服装整齐,精神面貌好,演唱整体效果好,有感染力。

三、活动效果:

通过活动,学生们懂得了感恩的意义,明白感恩的道理,知晓感恩的责任,感恩的种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在家长座谈会上有的家长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在幸福的环境里,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关爱,却不愿或不懂得回报。”有的家长积极发言:“学校进行感恩教育,则督促子女以孝敬父母为荣,以报答父母为责,懂得知恩图报,这种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当今年代更应该提倡与发扬,作为父母也应做感恩的榜样,子女的楷模。” 人间自有真情在,付出总会有回报。受人恩惠,真情回报的感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和谐共享的人文。只要有感恩的思想,感恩的理念,感恩的情怀,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才能顶天立地。感恩活动是感恩教育的载体,是将感恩教育丰富化、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途径,全校师生在感恩教育的活动中热情高潮,将感恩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学校家校驿站中建立祝福网站,学生在网站上留下的真诚祝福话语有一千多条,感动着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滋润着人们感恩的心田。学生们主动给父母送礼物、送贺卡,主动拥抱父母,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洗碗,叠被、拖地,有的学生从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小事做起„„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恩之举,平平常常的小事,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有的学生家长高兴地说:“孩子以前不太懂事,没想到在感恩活动中一下子长大了。”

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感恩、善念、包容、奉献的基础上——悠悠赤子心,浓浓感恩情。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营造感恩的环境,才能让学生从小领悟感恩的道理,培养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感恩的心感动我”感恩教育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是留在全体师生心中的却是一份浓浓的幸福和感动,深深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播撒下感恩的种子,感念母恩,回报母亲,回报社会。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篇2

一、阅读教学中活动设计的意义

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活动的意义,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开展活动进行阅读, 进行语文的学习, 是语文学科学习 规律的必然要求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也谈道:“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据余映潮老师统计, 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标中, “实践”一词一共出现了40次, 凸显出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语文天生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 而积累、学用语言必然地要让学生多读多写, 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 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 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发展思维, 形成能力。不读不写, 何以学语言?没有活动, 则无以形成能力。

(二) 课堂活动的开展, 大大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活动的开展, 就是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 就是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 从重视教师自我展示转向重视学生发展,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民主课堂。设计、开展活动进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手笔、大方向。唯有学生活动起来了, 才能谈及教学的有效。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唤醒一个认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具有主体地位? 主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活动。学习归根是学生自己的事, 任何人包办不得。教师要设计丰富的活动, 引领学生自己去说, 自己去读, 自己去写, 自己去思, 自己去悟, 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 才可以说在课堂上有了“地位”。

(三) 课堂活动的开展, 体现了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

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较大的创造潜能, 而创造性的发挥总要依凭实践活动得以历练、得到展示。以教师“大量讲析课文”为主的课堂, 极大挫伤了学生认识世界的主动性、积极性, 是对学生生命的漠视或摧残。对一篇文章,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因为客观上学生就存在个体差异。通过读书交流活动, 让每个学生质疑、交流, 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 互相碰撞、互相影响, 促进身心发展。在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理解、交流中, 教师适时地切入教学, 此乃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去教。新课标也多次提及“体验”一词, 也是在强调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让学生有一些“经历”, 有一些“自砺”, 有一些“体验”, 才会对文字、对生活、对生命产生“一刹那顿悟”的感觉。没有体验, “顿悟”不会潜入我们的心灵的。唯有活动才能较为深入地刺激学生心灵“内部”发生变化, 给成长以积极影响。从这个角度讲, 也体现了对生本课堂的追求。

(四) 只有通过活动, 才能切实形成能力

阅读好比登山观景, 不迈一个个台阶, 是看不到“无限风光”的。开展活动, 就是在“迈一个个台阶”, 也就是经历“过程”。缺失过程, 就无从谈及能力的发展。一个从不下水游泳的人, 怎么能有游泳的技能?学生初读一篇文章, 有的很激动兴奋, 有的很乏味无趣, 有的一知半解。教师依据学情, 设计“一艘航船”, 让学生自己一桨一桨地划, 从“未知”的此岸抵达“获知”的彼岸。这“一桨一桨”就是活动的开展, 或是活动的程序。学生是怎么样由此岸到彼岸的, 只有他们自己划船了, 自己做了, 才知道。开展课堂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体验, 获得知识, 形成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学设计的过程, 就是设计学生活动的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 就是引领学生开展活动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五) 课堂活动的开展, 可以有效地调整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 情绪

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的。“一个初中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14分钟左右, 高中生为17-18分钟左右。过了这个时间, 学生进入疲劳期, 学习效果不好。”活动的意义就是能给学生注意力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使学生从注意力的低迷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从而保持比较兴奋的学习情绪。一堂精致的阅读课, 一般要设计2-3个学习活动。这几个活动会因为学习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这种“新异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维系学生的注意力。每个小活动后一般都有老师的“课中小结”, 整个课堂疏密有致, 教学节奏有张有弛, 给学生以美好的学习体验。

二、阅读教学中活动设计的原则

(一) 围绕文本的核心内容设计活动

教师认真解读文本是活动设计的前提, 有了深入的文本解读才有高水平的活动设计。“这一篇”要教给学生什么, 学生要学什么, 教师要心中清楚。活动的设计紧紧围绕核心教学目标来进行。从教学设计层面上来讲, 就是“设计精致”;从教学实践层面上来讲, 就是“重点突出”。如此展开活动, 就是集中目标、增强针对性, 让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广得, 学有深得。这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材处理能力, 高度整合、提炼文本内容, 把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形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将静态的文本教学转化为动态的活动教学, 建构精致的课堂活动。这是最能彰显教师智慧的“中国功夫”。

(二) 活动设计指向要明确, 程序要科学

在活动指向上要主题明确, 用恰切的行为动词“品析”“诵读”“改写”等规范学生的活动, 即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有了活动的方向, 就显示出活动的轨迹。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活动程序。一旦离开具体的程序, 活动就是空洞的。程序1、程序2、程序3……逐步推进, 然后它们聚合、统一在这一项活动之下, 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活动体系”。这些程序是不能颠倒的, 是环环相扣的, 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是科学的。它能快捷、有效地达成学生新知的生成。因此, 活动设计不仅要制订活动主题, 还要花费心思、周密具体地制订活动程序。设计出科学精细的活动程序, 是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

(三) 设计活动要得体

这里的“得体”指的是根据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即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两个维度的完美结合, 有机统一。如余映潮老师讲《云南的歌会》品读活动一:文意理解, 则采用速读说话的活动方式, 交流读到的内容;品读活动二:要点感受, 则采用朗读的方式, 感受文中精彩的写人、写景、写物、写场面的精彩片段;品读活动三:精段品读, 则采用合作探究“主问题”的形式, 对这一段文字进行“美点欣赏”。学习内容不同, 活动的形式就不同, 活动形式为学习内容而设计。假如让学生理解《老王》中“我”的愧疚心情, 运用集体诵读的活动形式, 就是不得体;作者杨绛的情感是要通过细细体会、揣摩、内心独白式的个人深沉地朗读才能表现的。

(四) 活动设计要丰富多样

“知识的存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多渠道的。”我们要“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学活动, 有效的调动和利用学生的多种智能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这也就是余映潮老师所说:“要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不同的知识, 形成不同的能力。”如:活动时间较长的、层次清晰的朗读活动, 独立进行的积累资料、处理信息的阅读分析活动, 思考比较充分、阅读比较深入的品析活动, 目标较为明确、话题比较集中的课堂交流活动, 用成“块”的时间来进行想象、探究或创造的活动以及学生独立进行的长时间的读写活动等, 都是可以合理地进行设计与组织的。从另一个角度看, 活动形式的变化, 也就是教学手段的变化。

(五) 活动设计要讲究一定的深度

活动不是所谓热闹的“问题讨论”“小组讨论”:教师提出几个问题, 学生围绕问题找到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订正。问答式讨论是一种变相的传授, 不是活动。它仍然停留在对文本“认知”的层面, 仅仅是读懂课文。但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是读懂课文, 文章是读不完的, 而是要学“会”读文章, 形成阅读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靠活动, 靠体验。不体验就不可能真“会”, 体验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 教师设计活动要讲究深度, 要讲究高层次。比如, 反复、多角度品味一句话、一段话的活动;从大量资料中探究文本深刻主题的活动;从比较阅读中感受创作风格、写作技法、表达情感差异的活动;从文中提取语言印证某一文学评论家对该文本所作出的评论;搜集资料, 找出文学作品中这一类人物形象或者这一类表达技巧的活动等, 都是具有一定能力层次与思维层次的阅读活动。活动深入, 体验丰富, 才能增长能力, 启迪智慧。活动设计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生成学生精彩的学习, 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六) 活动充分, 面向全体

学生活动充分, 首要的是让学生占有大量的活动时间。没有时间保证, “活动充分”就是空谈。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 让学生尽情地读, 尽情地说, 尽情地写。不搞形式主义, 不走过场, 不做身子还没转过去就开始交流的假事, 不做学生刚开始动笔就交流写作成果的傻事。一个真正有爱心的老师一定会把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活动充分, 其次要靠教师的引导, 缺失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活动就会走偏方向、变得肤浅甚至开展不下去。教师“指导”的作用, 对于学生活动而言, 显得更为重要。不搞活动, 教师讲得多, 是“满堂灌”;搞活动, 教师不管不问, 是“大撒把”, 这是两个极端。我们应践行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充分, 要体现全员参与, 活动强调交互性。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 一方的行动必须影响到另一方的行动, 这样的行动才叫“活动”。唯有面向全体, 才能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活动绝不是个别学生的事。

参考文献

[1]肖家芸.让精彩于学生[J].语文教学通讯, 2005 (7-8) .

[2]胡根林.活动的意义在于过程的充分展开[J].中学语文教学, 2010 (7) .

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一) 篇3

儿童美术教育专家薛文彪老师根据孩子想象、创造和表现力的发展轨迹,提出“借形想象”的教育理念。所谓“借形想象”就是鼓励幼儿借助原有的形体进行系列想象和创造。例如,看到不同形状的云朵,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狮子”“小狗”“绵羊”等;看到地上的水渍会联想出“人睑”

“小猫”……这是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一种想象形式,是人类的本能,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有类似的体会。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在已有形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相似、相对等系列联想,运用往外加、往里加等方式,创造出新的形象。教师的教学重点是为幼儿创设更多元化的创作工具材料,提供多种美术形式,鼓励幼儿主动地探索和表现,让幼儿将绘画看作是表达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想的手段。打破传统美术绘画技法的约束,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借形想象”包含多种形式,今天重点介绍其中一种——“将一个形转换为另一个形”。孩子们先充分地玩颜色,自由地将沾满水粉颜料的毛笔,在纸面上尽情拖洒、挥舞,画纸上会留下各种色块、线条和点子。孩子们可以将颜色拖得长长的,拖出曲线、直线、巨齿线、圆形线,在游戏的情境中,感受颜料出现的机理和块面。再引导孩子观察这些色和形,借助随机出现的形状特点,联想躲在画纸中的动物,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篇4

“能见蔚蓝,代表了我们的建议和对未来的期待。”该基金会中国总干事卢思骋介绍说,“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今年的地球一小时将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主流化应用。

目前,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是中国局地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据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综合报告显示,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人类活动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观测到的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浓度已升至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使用化石燃料是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之一。

卢思骋认为,为治理雾霾,能源转型已刻不容缓,推动可再生能源主流化应用与发展,改善空气状况、扭转气候变化,需要每个公民、每家企业、各级政府众志成城,尽我所能,守护蓝天。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篇5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电气装备控制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在电气装备方面包括电机的设计、控制和计算机、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作为生产实习,学生必须针对以上内容,到相关的企业、工厂去学习、了解和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它包括目前学校知识的超前性、实用性和与生产实际的差距等。通过实习,使学生得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得到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的能力,为使电气装备及控制专业方向学生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了解电气装备的设计、类型、构造、制造工艺、检测、维修、应用情况等等。它包括各种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等);各种发电机(水力发电、火力发力、磁体发电);各种特种电机(直线电机、超导电机、超声波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各种变压器、调压器、互感器……。

2、了解各种电气装备的控制系统,它包括各种电机的控制、各种电器的控制、各种设备控制系统等。

3、了解各种电力电子元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各种电力电子控制线路及其应用等。

三、实习时间与地点安排

1、实习时间:

总时间20天,其中厂内实习12天,参观3天,来回路上2天,写实习报告3天。

2、实习参观地点:

(1)厂内实习地点:宝山钢铁厂检修分厂

(2)参观地点:上海电机厂电动机车间

发电机车间、超导体与磁流体发电研究室。

宝钢炼钢分厂、宝钢轧钢分厂等。

电气工程学院

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篇6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幼儿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加深,集体教学模式不再统一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区域活动作为实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关注……

一、区域活动的内涵

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区域活动是近年来幼儿园广泛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此外,我们还认为区域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发现和发展个性潜能的集会,是他们能够建立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包括利用自己的长项,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对自己树立起信心。

区域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自主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经验和感受、在获得游戏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

喜爱活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幼儿园中开展的区域活动是针对幼儿的特点所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它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角色往往难于准确把握,教师指导间接性的特点容易被忽视,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没有发挥出来。

二、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教师指导的重要性,并努力去做好,但因多方面原因,其指导存在一些问题。

1.指导过程缺乏互动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有一手包办的倾向;本来是孩子为主角的区域活动,教师成了主角,孩子成了被动接受的角色。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多给孩子一点空间”,但在具体指导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变成一种灌输。教师太主动了,必然使幼儿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造成幼儿更多依赖教师,独立性较差。如果老师教的多多的,填得满满的,孩子们就失去了自由的空间。相反地,当我们给幼儿更多的自主发展和活动的空间,不断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每个区域活起来,孩子们就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与教师产生互动。

2.存在着强制性指导

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会有生硬而又突兀地介入活动的情况。教师在介入前,并不了解游戏的进程,也未取得幼儿的同意,擅自强硬介入,打断了幼儿的自主游戏,这只能凸显教师在活动中强制性的指导地位。而实际上,这样的指导,教师本身的目的性也不明确,效果也可想而知,教师成为区域活动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应尽量不打扰幼儿的活动,在娃娃家外围做观察,等幼儿有需要时再介入也不迟。例如:在孩子表演《小熊请客》的过程中,虽然表面上教师给幼儿主动权,让孩子们去表演,却在表演区外不时传出:“小熊开门呀!”“小鸡应该说什么话了?”“该小猫说了……”“对了,出场的顺序不能乱……”再看看声音传出的方向老师一副笑容可掬的神情。其实犯了过于求全、急于引导、忽视游戏发展的自然规律的毛病,而有些老师虽然以角色身份或者同伴身份进入游戏,却操纵游戏的进程,削弱了幼儿的自主性,这都是不应该的。

3.存在消极指导的现象

一部分教师把区域活动等同于自由活动,教师借此机放松自己或打发时间,让幼儿随意玩,没有教师的参与、指导,区域活动完全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盲目活动;有的教师在活动中一头扎进某区域中同幼儿一起玩了起来,忘记了自己还有组织指导的身份,忽视了对其他区域的指导。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开设活动区和投放材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放教师减少幼儿打闹,而是给孩子提供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也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素质要求。

4.对孩子的鼓励不够

孩子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但每个孩子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如:个人的能力、兴趣、学习方式等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就能获得各方面的发展,有些幼儿的发展则要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单独交往来实现,还有的幼儿则是在自己不断的探索活动中,或者是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获得。教师如果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孩子过多苛责,孩子会有挫折感,容易气馁;这会导致某些孩子游离于区域活动之外,区域活动反成为孩子的负担了。

5.缺乏指导的策略

由于缺乏对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的重视,教师有时不知如何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活动,缺乏相应的指导策略。区域活动教师置身参与和孩子们共同活动的少,走走看看巡视的多。而且教师未能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兴趣点所在,指导随意性大,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水平,只是看着他们在安静地摆弄物品使得本该发生的教育过程被失落;“区角”成为孩子们打发时间的地方,区域活动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价值。

三、对区域活动中提高教师指导方法的一些建议

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是一种隐形指导,既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适时地提供帮助和支持,需要很高的指导技巧。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介入法”、“材料提供法”、“语言指导法”来参与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和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游戏介入法是指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利用“平行式介入”或“交叉式介入”的方法参与幼儿游戏,从而起到指导游戏的作用。材料提供法是指通过提供材料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可视游戏的需要分别提供“替代材料”或“辅助材料”。语言指导法是指教师在游戏中运用“建议式”、“鼓励式”、“澄清式”、“邀请式”、“角色式”、“指令式”等不同形式的语言,达到指导游戏的目的。

1.指导过程加强与孩子的互动

区域活动可体现一定的教育意图和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确定的活动目标制订计划,创设适宜的活动条件,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促进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要减少活动倾向的权威性干预,提倡幼儿自主选择,教师不再是“制造兴趣”——幼儿被“填充”进区角,而是顺应幼儿的个体需要与意志,活动什么、活动节奏、活动顺序、活动伙伴、活动规则由幼儿自己决定、商量、协调。

但同时,区域活动也是一种自主性探索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活动的组织和进程中,都应该以孩子为中心,让他们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时,也应当学着自主地评价和自我激励。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如:从美工游戏实施和记录过程发现中来研究:通过从培养兴趣入手——对幼儿的引导和鼓励——再次激励幼儿的一系列过程来激发幼儿。

2.把握指导的时机,适时介入

孩子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其实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

例如:《美丽的项链》:益智区有多种动手操作的材料,杨阳拿起区域活动的小蜜蜂周旋了一圈,好像决定了活动内容,毫不犹豫地坐在益智区,拿起串珠。刚想穿又放下,看看旁边的雨欣忙碌,他似乎看到津津有味,区域活动时间过去了大半,他还没有开始,突然他发现什么秘密,就问雨欣:“你是不是按颜色有规律穿的?”“是呀!”这会他才开始游戏起来,到活动结束时,他拿着按形状规律串成的项链带着我的脖子上,说老师做我的公主……我表示愿意做他的公主,同时也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告诉他成功了。由此可见,教师不断地在观察和倾听的基础上调整自己以跟上儿童的步伐,以进入他们有灵性的生命世界。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的条件,并将观察结果作为改进教学的根据,进行鼓励和扶持,不包办代替,使孩子们能够自我坚持地学习,能够自我服务,自我决策和自由选择,自己完成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从而达到了提高幼儿的自身发展水平,并成为幼儿活动的隐性并又不可欠缺的辅助者。

区域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这里可以看出老师没有操之过急,而是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了充分的体验。由此可见,区域活动的观察指导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在活动中,老师还需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以便更好的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

当教师发现了幼儿在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确实需要介入时,必须寻找最佳的时机的介入。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教师应当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在旁边协助孩子;当孩子出现纠纷问题时,教师应当采取转移视线的方法巧妙地化解纠纷。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角色内容不熟悉时,可以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

如何把握介入游戏的正确时机,关系到游戏指导的实际效果。干预的时机正确,可以扩展和提高孩子的游戏内容和层次。反之可能会抑制他们的游戏。以下6种情形指明了教师介入游戏进行干预的最佳时机。

(1)当孩子并不投入自己所构思的游戏想象情境时;

(2)当孩子难以与别人沟通互动时;

(3)当孩子一再重复自己原有的游戏行为,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有困难时:

(4)当孩子缺少材料,使游戏难以继续时;

(5)当孩子发生游戏技能的困难时;

(6)当游戏中出现负面行为效应时;

3.对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

“成人给儿童的教育是协助儿童自我发展,是给他出一臂之力。”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老师一方面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进步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另外可请能力强的孩子与他共同游戏,让他也体验游戏的成功。

对胆小、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可以用提问和提示的方法积极引导其开阔思路,帮助他们有目的地思考。例如,有些孩子既想粘帖小鱼又迟迟不敢动手,这是教师就可以问他一些问题:“你的小鱼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呢?”然后和孩子一起摆放打算粘帖的东西,讨论在什么位置上以及如何粘帖出形态各异的小鱼,再启发幼儿为作品添画有关的景物,使幼儿最终能够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体验到成功和喜悦。

游戏中的儿童是主人,是儿童在游戏,而不是成人在游戏儿童,因此教师的指导应当迎合儿童的需要,指导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为此,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应该是这样3种提法:一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二是游戏过程的观察者;三是游戏进展的支持者。这一提法既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游戏主动性,又体现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4.重视对游戏后的评价

游戏后的评价,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地是引导幼儿开展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孩子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孩子们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对区域活动的兴趣度,也为下一次活动的提出新的要求。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引导孩子总结活动成果,也可以使教师及时地发现活动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尽可能想说、多说、表达他的各种想法,表现自我,让幼儿介绍在活动中是怎样玩的?出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自我评价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对孩子的行为发表评价,使他们的行为受到赞许和强化,使他们的水平不断提高,收到更高的教育效果。

《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被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因此,我们把评价目标变为分享快乐,教师可以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游戏发展需要,适当组织一些讲评活动。讲评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要让幼儿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使讲评的过程成为幼儿分享游戏经验的过程。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分析游戏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立下次活动的任务。

具体的评价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的目的、教育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不论使用哪种内容的划分方式,评价者在进行幼儿评价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采用动态评价的方式,教师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持续地观察和评估她们的发展潜能,调整策略、调整环境和材料的适宜性,并给予适宜的支持,引导幼儿的发展。

5.教师应重视提高指导方法的技巧

课改后的区域活动,最突显出来的是教师从指挥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多个角色。传统教师的角色通常是指挥者,是幼儿的全权代理者,一切的课程与活动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幼儿只需要迎合就可以了。蒙台梭利所说,“不是要让儿童来适应教师,而是教师要努力地去适应儿童,了解儿童,尊重他们的内在的节奏和认识事物的顺序。并在他们的活动中做到不要判断,而要协助;不要命令,而要提供服务、创造条件。” 教师要做一名有心的观察者和“隐形”的“导师”。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自己自主的学习,通常是自己运用已有经验去尝试操作,看是否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同时幼儿也能发现许多未知的问题,幼儿有了很多直接面对困难的机会和独立解决难题的机会。作为教师就应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但决不是包办代替幼儿一切思维与想法。老师的建议也仅仅是建议,幼儿可以选择采纳也可以不采纳。而且老师只是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思路,帮助 幼儿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者将幼儿从弯路上拉回来一点,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旧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师在此时是引导者。

由于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具有临时性、现场性等特点,而且它是一种隐性的指导,对教师的指导水平和素质要求都比较高,教师应该加强对指导策略的学习。

选题背景和意义 篇7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越来越大,建设规模也呈逐年上升的势头,工程建设管理主要是工期、质量、投资等。其中最为重要还是质量管理,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工期、投资控制也显得更加没有意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质量管理的宗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关系着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意义重大而深远,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每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的,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方向。项目建设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国家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项目建设质量不好,轻者造成返工、工期拖延,使项目延期投入使用,拖后发挥效益。从项目投资的净现值理论去看工期拖延,也必然是造成投资浪费。重者将可能造成项目报废,造成投资的巨大损失,只有保证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才能延长项目服务年限,降低项目运行期间的维护费用,才能使项目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对项目建设单位即业主来说,项目建设质量不好,或造成投入运行拖后,或造成报废,都是巨大的损失。错过投运机会就可能使项目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对项目施工单位来说:质量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命,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施工项目质量代表着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管理水平、操作水平,优质名牌工程是企业市场竞争取胜的法宝,也是企业形象的金字招牌,劣质工程损害企业的形象,会影响企业效益。

建筑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激烈的竞争。一个施工企业没有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不能干出优质的工程,很快就会失去竞争能力。随着建设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民工在施工现场成为主力军己是不争的事实,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达到4200万人,全国就业人数每100人中就有12人从事建筑业,建筑行业队伍庞大,可见一斑。建筑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行业,目前全国4200万建筑用工中,农民工有3200多万人,占到八成左右。但从目前情况看,全国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还很薄弱。据调查,90%以上的建筑农民工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90%以上的建筑农民工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大量的农民工在建筑行业中所从事的工作,主要还是工序上,是直接的操作者,而工序又是工程施工质量形成的核心的部位。他们的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工序质量的好坏,进而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

政协的背景及意义 篇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建立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的诞生有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背景条件的。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大力量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有着不同的设想。共产党人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主张无疑深得人心;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幻想着继续实行独裁统治,希望武力统一全国,但因为时间仓促,发动内战的准备尚不充分,加之当时召开党派会议,推动民主政治,成为舆论主流。国民党无奈之下,不得不做出姿态,筹备于1946年1月间召开一个由各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令国民党想不到的是:在这次会议上,各民主党派大显身手,共产党广泛结交朋友和各派政治力量。国民党方面为此追悔莫及。而此时,有了雄厚“美援”的国民党军队内战准备已经就绪,蒋介石底气十足,干脆一把扯下了“政治协商”的幌子,撕毁民主契约,挑起了全面内战,各民主党派、团体期待的“政治协商会议”就此夭折。

随着内战的爆发,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政权的垮台指日可待。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提出“打到南京去”,并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得到民革、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各路民主人士相继抵达北平。6月15日,政协筹备会在北平成立,会议选出了由21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推举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等5人为副主任。后来,周恩来提出:许多团体都冠以人民两字,政协何不采用?这个意见被采纳了。1949年9月17日筹备会的第二次会议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涵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具有参政党的地位,与中共合作,参与执政。

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

政治协商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最主要的政治内容和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是统一战线的形式之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篇9

(背景)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诞生了第一个安乐死法案,安乐死作为一个法学问题被正式提出,从此以后成为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本文根据国外和国内的安乐死的背景和对安乐死支持与否的民意调查,从我国的立法角度和立法背景等方面和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个体法等方面来认证我国实行安乐死的意义和可行性。并且提出一些关于安乐死的立法建议和实行措施。

(意义)安乐死是一个涉及伦理、法律和医学等方面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为制定政策和立法之目的,审视安乐死必须立足伦理,要围绕生命价值、个人自由和人权保障等来看待问题。讨论安乐死的最佳情景是国家经济、法制、医疗保障和公民的观念达到一定的发达水准,根本问题是病人的自由意志能够在物质和精神高度文明的基础上得到保障。从伦理上来讲,绝对禁止或全面开放安乐死均不可取,我国社会目前不具备讨论安乐死的理想条件,从立法上来讲,我们仍需创造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严格规范安乐死使用的对象范围、主体范围、实施条件、申请程序、审查程序、操作程序,和明确擅自实行安乐死的刑事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安乐死职责的刑事责任,并明确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

其中以安乐死为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实施安乐死的对象必须是根据现代医学和技术断定已身患不治之症,并死期又迫在眼前的病患者;(2)实施安乐死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3)病人忍受的肉体痛苦,达到任何人都难以忍受的程度;(4)病人意思清楚并能表达自己的意识,必须有其本人真挚的嘱托和承诺,且该嘱托和承诺是在事前或行为当时作出。在病人无法表达时,近亲属及其他人不得代为请求,医生也不得主动实施;(5)除安乐死外,无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来减轻或消除痛苦;(6)应由医生实施,其他人无权实施,且实施安乐死必须有三名医生研究同意,在经主治医生批准;(7)实施安乐死的方法必须合乎伦理而且被认为是妥当的。研究方法

安乐死的性质

由此可见安乐死行为的实施是需要第三方的致死行为,那么第三方行为是合法的民事行为还是我国《刑法》中232条所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呢?目前我国学者多数人认为应该定为故意杀人罪,其理由是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安乐死的相应法律规范,因而若从法律角度上看,其行为本身属于一种故意杀人行为,但鉴于这种行为的特殊性,又应另当别论。[4](P.687)

首先,从行为实施动机上看,第三人实施行动的初衷是为了使病人在医学无法救治时尽量免受病痛对身心的双重折磨,与故意杀人的初衷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主观意愿。其次,从行为实施依据上看,第三人的活动是应病人要求而实施的,并非行动者自身的要求,与故意杀人的依据不同,因此,实施安乐死的第三人的行为是否违法,应从多方面考察,而不应简单地从行为本身上进行认定。由此可见,安乐死的合法化即安乐死第三人行为成为合法的民事行为是可能的,但应辅之以相应的法律规范,建立一套严密的评定程序,使安乐死真正名符其实的“安乐”。再次,从行为实施的结果上看,第三人实施行动结束病人的生命,并未造成社会危害,与故意杀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相提并论,与刑法所要达到惩处犯罪,保障社会安全的目的不相符,因而从行为结果上亦不能体现刑法的宗旨。

安乐死的分类

安乐死的分类较多有主动、被动、积极、消极、直接、间接、自愿、非自愿等,通常意义下人们把安乐死粗略的划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

主动安乐死是指医务人员或其他人采取某种措施加速病人的死亡,如采用药物或其他办法主动结束痛苦的生命,这也称积极或直接安乐死。

被动安乐死是指中止维持病人生命的措施,任病人自行死亡,也称消极或间接安乐死。

一般所说的安乐死是一种狭义的提法即无痛致死术也就是主动安乐死。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只给你写出正文的一级题纲,分则你自己可编写。

一、安乐死的概念、起源、各国法律规定;

二、安乐死在各国的实施情况、法律对此引发纠纷的处理;

三、对安乐死立法及合法实施是社会必然发展趋势;(理由及你的观点)

四、结论(安乐死对社会发展的最终作用)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这个你自己完全能做出来,再说我也没法安排你的时间:))主要参考文献

〔1〕楚东平《安乐死》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3〕陈兴良 《刑法的启蒙》 第1页 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4〕 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5〕李连科著:《价值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版,第246页。〔6〕欧阳涛:“安乐死的现状与立法”,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5期。〔7〕呼满红 张晖 《“安乐死”离我们有多远》载《民主与法制》2001年第11期.〔8〕祝世讷 梁中天 《安乐死论纲》载《医学与哲学》1998年第7期.〔9〕参见《刑法问题与争鸣》第2辑之专题三“安乐死的刑法意义”的附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10〕(英)尼古拉斯 余纪元 《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11〕黄茂荣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12〕(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13〕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摘要]“安乐死”一直是备受法学界、医学界、宗教界等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对于“安乐死”,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各国的法律也对“安乐死”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法律上允许“安乐死”,有的在法律上把安乐死当成是故意谋杀罪。本文主要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明“安乐死”在法律上不应该是一种犯罪,它对社会、个人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及“安乐死”的社会基础来分析“安乐死”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探索了“安乐死”的立法问题。[关键词]安乐死 可行性 法律

一、“安乐死”的定义 “安乐死”源于希腊的EUTHANASIA一词,原意为 “快乐死亡”或 “尊严死亡”。目前,我国的学者普遍认为,“安乐死”是指对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的人或无生命价值的人,经过积极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甚至恶化,患者痛苦不堪,根据患者及亲属的意愿和请求,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使其无痛苦地、安然地死亡。它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安乐死”实施的对象应该是指那些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当前医学条件下毫无救治可能并且正处在极端痛苦之中的病人或者是无生命价值的人;(2)“安乐死”应该是在病人自愿请求的前提下进行。如在果明知病人不愿意,而强行对其实施的话就构成是故意杀人罪;(3)在这一行为中,执行“安乐死”的人,只能是经过正规的培训,取得合法资格的医护人员,且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4)实施行为的目的必须是仁慈和尽可能无痛地让病人死去。目前学术界依照不同的标准将“安乐死”分成不同的种类: 1.根据终止生命的行为方式不同,分为积极的“安乐死”与消极的“安乐死”。积极的“安乐死”又称为主动“安乐死”或仁慈助死,指医务人员采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结束病人的生命。消极“安乐死”又称为被动“安乐死”或任其死亡,是指对那些身患绝症处于极端痛苦的病人停止、放弃救治,包括停止使用生命的辅助设施和药物,使病人自然地死于疾病。事实上,在医疗实践中,消极“安乐死”已相当普遍地实施了,法律对于消极“安乐死”也是默许的,现在颇有争议的是积极“安乐死”。2.根据被实施安乐死的病人是否明确表达愿望,分为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自愿“安乐死”指的是患者在意志清醒的时候,有过明确的表示,不愿意忍受疾病的折磨,而愿意实施“安乐死”。如通过立遗嘱。而非自愿“安乐死”针对的是那些无行为能力的病人,主要是指脑死亡、植物人和先天性疾病的婴儿实施“安乐死”。由于这几类人都是无行为能力的人,无法表达自已的意愿。因此,对于这类病人的安乐死问题,应该是由其监护人向法院申请,由法院组织有关部门对患者进行审查,来决定是否对病人实行“安乐死”。

二、实施“安乐死”是犯罪吗? 在我国现行法律未对“安乐死”做出认可的情况下,既使经死者同意而终止其生命的行为,同样也是我国法律所不允许的。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几乎所有的“安乐死”案例均做了有罪的判决。但是把“安乐死”案例一律定为有罪判决,从理论和实践上是不合理的。根据我国理论界的说法,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成立的根本条件。笔者认为“安乐死”不是犯罪,是因为“安乐死”不具有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在一定条件下的安乐死对国家、社会、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都是有益无害的,不具备社会危害性。首先,从人身危害性的角度分析,“初犯可能”和“再犯可能”的机率是极小的。因为首先要有一个身患绝症且痛苦不堪的病人存在,其次是要在病人的请求下,实施行为对象的特殊性大大制约了“再犯可能”和“初犯可能”;其次,从社会危害的角度来看,实施“安乐死”行为的客观结果是病人的死亡,是一种非自然原因而丧失生命。这样的结果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病人是希望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而得到解脱的。它从根本是不同于一般的杀人行为,行为人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则,在濒临死亡的病人请求下对病人实施了安乐死,不仅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而且还体现了人不但可以选择生的权利还可以选择死的自由,尊重尊严死的权利。因此,“安乐死”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另外,从犯罪的另一个特征刑法的当罚性看,刑罚的目的是一方面通过刑罚惩罚犯罪,改造犯罪。另一方面是威慑、警戒潜在的犯罪者,防止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从而达到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的目的。而实施“安乐死”不具有社会的危害性,不会给社会民众产生危险的压力,此外安乐死的再犯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根据刑法的惩罚目的来看,“安乐死”行为不应该是犯罪。总之,从刑法理论和实践来看,“安乐死”无害于社会、不具备故意杀人罪人本质特征,不具备刑法惩罚的目的。因此,不能把“安乐死”当成故意杀人罪来论处。

三、实行“安乐死”的合理性及意义 目前法律对“安乐死”是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通过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实行“安乐死”对于患者、家属甚至是国家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安乐死”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一)对病人来说,实施“安乐死”是他的权利。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人不仅有生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死”的权利。对某身患绝症的病人,在其倍受病痛折磨、求生不得的情况下,明知治愈无望而采用人工的方法延续其生命让他忍受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这显然是极不人道的行为,也损害了患者生命的尊严。

(二)从病人的家属能及社会来说,对病人实施“安乐死”,有利于减轻他们的负担。亲属对病人在道义上有照顾的义务,在法律上有赡养的义务。然而,在长期医治无效下,亲属、单位以及社会已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第一,在精神上继续要求他们长期负担义务,长期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整天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的煎熬,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作为一个病人的家属,他在精神上是否承受得了呢?发生在1971年,荷兰的鲍格太太“怜悯杀人”一案中,作为一个医生的鲍格太太正是忍受不了看到母亲受到病痛折磨的样子,在其母亲的请求下,帮助母亲死亡。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鲍格太太是在精神上不忍看到母亲被折磨的情形下才让她母亲死亡。后来法院正是因为这一点而判其无罪。因此,对病人实施“安乐死”不仅是对病人肉体上的解脱而且也是病人家属精神上的解脱;第二,在经济上,对于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来说,医疗上的花费是非常昂贵的。据统计,我国现有5~7万的植物人患者,为了维持这些患者的医疗费用,头一年的花费是10~30万人民币,以后住院治疗的花费每年约6~9万,在家治疗和护理至少也每年需要1.5万。由此可见维持一个已经无生命价值意义的病人的医疗费用是如此的昂贵,给社会增加了一个很沉重的费用。而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支付一个绝症病人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灾难。因此,对于患者实施“安乐死”,从经济上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而且也在情感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三)从生命的价值上看,“安乐死”有助于节约吏多的医药资源,实现医药资源的合理分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种医药资源还比较缺乏,病情危重无生存希望的病人长期占用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消耗大量医疗药品用以延续无希望的生命,显然是对有限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2001年我国每千人只有2.39张床位和1.69个医生,医疗设备和医疗费用均十分有限,如果允许对那些身患绝症、生不如死、无生存希望的病人实施“安乐死”,就可以为那些有望康复的病人提供更多的资源,从而更能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以及医药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从医学技术的角度上,实行“安乐死”有利于人体的器官移植。目前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人体器官来源稀少的困境。由于无器官来源,很多病人相继死亡。但对于那些身患绝症、生不如死、无生存希望的人来说,他们身体的某些器官是完好的。如果用来移植的话,不仅可以救活其他病人,同时还可以节约卫生资源,此外还有利于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为了防止为器官移植而滥用安乐死,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安乐死”执行程序,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此外,实施“安乐死”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的社会基础。首先,从医生方面来说,“安乐死”并不违背医生“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的医德。因为不仅解除了病人的痛苦而且还节约了有限的医药资源。其次,实施“安乐死”已经有了相当的社会基础。经过网上调查:你是否赞成“安乐死”?共有671人参与投票,赞成的548张,占82%,否定的92张,占13%,无所谓的33张占5%。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多数人在心理上对“安乐死”是可以接受的。无可非议,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在我们看到“安乐死”的合理性、可行性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可能导致“安乐死”的滥用,人们推卸他所应该担负的责任,造成人情冷淡,甚至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以合法的方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比如,为了人身器官。但我们不能因为它有弊端就否认它,我们必须做的是,用法律的方式加以规范。

四、对“安乐死”进行立法。“安乐死”可能涉及到每个活着的人,因此“安乐死”的立法是一件事关社会和千家万户的大事。因此,在对“安乐死”进行立法以前,我们应该在整个社会中举行一次有关“安乐死”的讨论。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安乐死”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把“安乐死”和犯罪区分开来,从而为“安乐死”的立法执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才对“安乐死”立法。一个合法的“安乐死”应该包括“安乐死”的条件规定,执行程序的规定,监督机构的规定等。

(一)在医疗技术的立法上,应该对“安乐死”的条件进行规定。1.安乐死的对象应该是那些身患绝症在当前的条件下已经是毫无救治的可能性并正在遭受难以忍受痛苦的病人。2.除了具备第一个条件外,还应该是在患者的请求之下,如果病人已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应由其监护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3.该医生对病人执行安乐死的首要理由是为了结束病人的痛苦维护其生命的尊严。4.由于医生对患者实施了“安乐死”,才导致病人的死亡,这是构成“安乐死”的充分条件。5.这种死亡应该是一种快速的,无痛苦的死亡,同时也应该是一种符合人道主义,能够被人民接受而不是用枪杀、溢死或者砍死的方式进行。此外,一外合法的安乐死还包括执行者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医护人员。那么,一个合法的“安乐死”应该经历哪些程序呢?

上一篇:淮安市阳光国际学校下一篇:徐州金龙湖投资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