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联合大学2010年招生工作方案

2024-05-15

淮南联合大学2010年招生工作方案(精选11篇)

淮南联合大学2010年招生工作方案 篇1

淮南联合大学2010年招生工作方案

2010年招生工作已经启动,为了做好今年的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组织保障 1.招生组织机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招生领导小组,成员为校党政办、教务处、监察审计处、学生处、成教院、后勤保障处和各系负责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工作方案的制定、各阶段工作的布置和检查、“阳光招生”措施落实等宏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招生办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组织开展招生信息发布、咨询、录取等招生日常工作;监察审计处负责“阳光招生”的监督工作;各系负责招生宣传和促进新生报到率工作;其它有关部门负责提供招生工作涉及的服务保障工作。

2.明确职责,细化工作程序

(1)招生工作体系。在校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分管招生工作的校领导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阶段招生工作,招生具体业务工作由校招生办公室负责实施。校内具体的招生录取原则、操作方案和措施,由校招生办公室拟定方案后,经领导小组研究同意、校长审批后执行。招生工作中遇有录取规则变化、招生计划编制发生较大变化、招生人员违纪事件处理等事项时,须经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

(2)严格选派招生工作人员。参加招生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招生政策,工作认真负责,服从招生办的领导和安排。具体建议人选由招生办提出,经领导小组审定,培训合格后上岗。招生录取工作人员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招生工作安排日程开展工作,并须遵守招生保密规定,非招生人员禁止进入招生封闭场所。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招生工作政策性强,事关考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为此,我校的招生工作应做到:

(一)加强录取信息及数据的管理

高度重视招生信息安全,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和省招生考试院的管理制度,确保招生信息安全。录取期间应主要做好:

1.要细化整个招生工作时段和具体工作流程,并向全校公布,要做好录取期间各环节准备工作,同时要针对可能出现的校外或校内停电、网络故障、计算机故障和工作人员变动等突发事件,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理工作预案。认真做好录取系统和各类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安全防护工作,特别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校验、核对工作。

2.严格密钥专人保管办法,若密钥发生丢失或者损毁,必须立即报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严格履行信息传输、交接和校验手续,严格信息存储和备份管理,严防信息泄漏和篡改,确保录取信息安全。阶段性保密信息,未经信息属权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擅自公开。

3.录取工作期间,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检查和招生数据校验备份工作,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仔细排查安全隐患,杜绝安全漏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病毒、木马等方式恶意攻击招生系统及数据库,确保招生录取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招生计划的管理和执行

学校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执行招生录取,加强招生计划的管理和执行。

(三)加强新生入学报到后的复查工作

新生报到现场,各教学系(部)要组织班主任和有关人员认真查验新生报到所须提交的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户口迁移证(不迁户口的考生应提交户籍地派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等材料,与考生所在省级招办传递的电子档案和录取考生名册、纸质档案进行核对,信息核对无误的考生方可办理入学手续。对于材料不全或者考号、姓名、照片等重要信息有疑点的考生,要迅速提交招生办核查清楚。新生入学后,对于弄虚作假或企图冒名顶替入学的考生,要取消入学资格,及时通报生源所在省级招生办,涉嫌违法的,要迅速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三、严肃纪律强化监督

认真执行教育部招生工作信息“六公开”制度(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通过招生简章、招生咨询电话和校内网络等渠道,确保考生在招生录取的各阶段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应知、须知的有关录取政策、信息查询以及申诉渠道等信息。所有录取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六不准”的纪律规定(不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不准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准采取任何方式影响、干扰招生工作正常秩序;不准协助、参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织的非法招生活动;不准索取或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现金、有价证券;不准以任何理由向考生及家长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费用),规范操作,杜绝因自身工作失误造成考生利益受损的现象。监察审计处人员要按上级文件要求认真履行对录取全过程的监督。

四、切实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是学校发展的四大基石。招生宣传工作是招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源质量、提高报到率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证。

在高考录取率显著提高的新形势下,各高校生源之争日益凸显。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质资源(特别是广大在校学生和教职工以及网络、媒体等资源)对我校进行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使我校的办学质量、特色、毕业生就业率等成绩为广大考生及其家长所知晓。面对竞争,全校上下必须正确分析形势,强化忧患意识,采取专门招生人员重点负责与全员广泛参与相结合,以及更为积极有效的招生办法,千方百计做好今年招生工作。

大学

四月十日

淮南联合二O一O年

淮南联合大学2010年招生工作方案 篇2

总体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计划”, 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蔬菜、水果、食用菌等鲜活农产品全年监测平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总体任务:实施农业标准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建立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机制,落实监管措施,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

重点工作:

1.以农业标准化为主线,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

1.1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 一是加快“农业地方标准制(修)定”工作步伐,计划新制(修)定50项农业标准。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配套、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吉林省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为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执法依据。二是加快标准示范推广,结合我省“五百工程”,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基地、企业),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1.2建立与国际建设标准相接轨的检验检测体系结合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特点,以“建设体系、完善设施、强化手段、提高素质”为目标,尽快完善检测功能、提高检测质量、提升检测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按照国家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要求,逐步建立以部级中心为龙头、省级中心为骨干、市州级中心为配套、县级站为基础、市场(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好国家投资的1个省级质检中心和36个县级质检站。

1.3建立与国际认证标准相符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一是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的培育、认证、登记保护和开发;二是做好认证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实现“三品一标”在规模上的扩张,质量上的提升;三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农产品;四是积极推行农业投入品GMP、种植业GAP和农产品加工业HACCP认证。逐步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配套的认证格局。

2.以全程监控为重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本着“突出重点,全程监管”的原则,重点抓好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三品”和蔬菜、水果的质量监管,对主要种植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重点监测和抽查,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惩处力度。

2.1抓好源头治理,把好农产品生产头道关口 一是把好产地环境关,认真开展“三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和“三品”基地污染监控等产地安全管理工作;二是把好投入品质量关,以农药整治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和经营秩序,从源头把住农资产品质量关和市场准入关。

2.2抓好产品监管,把好农产品产地准出关 对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全程监管,探索产地准出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一是引导基地、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户建立生产经营记录和档案;二是指导和培训生产者开展农药选型及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三是监督指导基地蔬菜开展质量安全准出性检验;四是鼓励生产者使用包装及标识,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奠定基础。

2.3强化政府监督,把好生产与流通两大领域监测关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确保“基地监控”与“市场监督”的“双重”监管。一是将监测工作制度化。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二是将监测工作科学化。要按照国际风险评估的理念来确定监测目标,确保监测的客观公正,科学有效;三是将监测工作系统化。以蔬菜、水果鲜活农产品为重点,开展例行监测工作。以人参、食用菌等特产品为切入点,开展专项抽查工作。以水稻、花生等优势粮经作物为初步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测。

3.以完善监管制度为切入点,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3.1建立监管制度 在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础上,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产地准出和例行监测、产品追溯”等质量安全十项监管制度,全面构建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3.2强化监管能力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各级农产品执法监管队伍的公正、廉洁、高效。

3.3建立监管模式 通过法及配套制度的全面实施,建立自上而下,由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到终端产品全链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

3.4优化监管机制 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关系,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长效化。

4.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为支撑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4.1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開展危害因素摸底调查,摸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隐患和产生环节。针对质量普查、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群众举报和媒体披露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4.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切实加强风险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4.3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上下联动、信息通畅、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甄别、分析、评价和发布等工作程序 加强舆情监控,全面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动态。

5.以项目实施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建设

5.1完成《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世行贷款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工作。

5.2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项目》吉林省投资项目实施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六大体系构建提供基础保障。

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落实责任 确保抓好省市县三级相应组织机构的建立,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特别要加强乡镇级监管队伍建设。

2.配套政策,保障运行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有关生产、经济主体开展农业标准化活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推进。

3.加强培训,强化队伍 加强对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技术、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尽快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具备专业技术,能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需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监测、推广、管理与执法队伍。

4.创新机制,标本兼治 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相结合,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逐步完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达到标本兼治。

淮南联合大学2010年招生工作方案 篇3

一、招生对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我校自主招生。

1.高中阶段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省级赛区二等奖以上,或获得二个以上不同学科省级赛区三等奖的学生;

2.创新实践能力或其他能力突出的学生;

3.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省级重点中学学生。

二、申请报名

我校自主招生报名以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

1.报名时间:公布之日起至2009年12月4日18时。

三、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日

四、录取

入选考生若高考成绩未达到我校在当地省(市、区)的录取线(且不低于本科一批控制线),则在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情况下,优惠30分予以录取。

2010年厂区联合工会工作总结 篇4

一、建立组织机构,强化工会队伍

XX年工会组织根据厂区机构的调整和实际,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在集团工会的指导下,余姚厂区联合工会应势而生,联合工会委员由下属各单位推荐上来的年富力强、有激情、务实创新的人员组成,本着“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原则,力争使厂区联合工会组织成为员工信赖的“家”,成为员工的贴心人,从多方面提高为员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健全工会组织,使联合工会的触角深入到基层,根据原下属公司工会工作的现状,结合厂区发展新要求,设立了分工会和工会小组,使工会组织开展基层工作迅速、有效。组织建立了劳动调解争议委员会、劳动安全监督委员会、女工委员会。各个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正常开展活动,劳动调解争议委员会积极参与调节公司劳动争议,解决职工关系、社保增减、迁转问题;调解和解决基层出现的劳动争议、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理。劳动安全监督委员会参与现场管理,监督公司日常安全管理;协助解决公司发生的治安问题;组织开展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群专结合的劳动保护安全监督检查活动,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女工委员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做好计划生育及女工维权工作;做好外联工作,与兄弟公司横向联系,组织各种活动,利用“三八节”组织植树活动;提高女工素质,组织礼仪培训2次,收到良好效果。找范文

今年还对工会会员进行了全面梳理,在原来xx人的基础上,吸纳员工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工会组织,今年共新发展xx名新会员,使工会组织更充满生机与活力,进一步优化和壮大了工会会员队伍。

注重对广大员工思想观念的引导,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努力为企业发展作贡献上来。主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利用宣传窗、企业报等舆论载体,宣传企业动态,弘扬厂区优良风尚,使广大员工认识自身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配合行政开展重大庆典活动。工会与党、政、团等群团组织一起,积极配合行政,在庆典筹划、组织工作、文娱活动等方面,积极参与,确保庆典系列活动顺利有序地展开。

三、关心职工生活,创建“职工之家”

工会密切与员工群众的关系,切实做到“员工利益无小事”,从员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来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真正做到心为员工所想,情为员工所系,责为员工所尽,利为员工所谋。

关爱员工,营造“家”的氛围。今年工会组织员工向职工基金会捐款x次,有xx名员工参加,募集资金xx元,有x名困难员工接受救助,金额达xx元。增加了员工的互助意识,有效地解决了困难员工的后顾之忧;还通过社会保障渠道为工伤员工办理工伤理赔,当好员工的“娘家”人;二是积极帮助xx位住房困难户申请经济适用房,主动为住房困难户创造条件,设法解决实际问题,目前这x位员工已经通过了慈溪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的公示,作好员工的“贴心人”;三是积极做好职工慰问工作。联合工会认真做好伤、病、产(妇)等人员的慰问工作。一年来工会组织人员上门慰问xx余人次;在高温季节,工会组织人员会同行政深入工场车间、部门,检查防暑降温工作和安全生产情况。各分工会在高温期间积极开展防暑降温工作,为一线员工送冷饮、准备绿豆汤、供应清凉果汁,加班加点发放夜宵,及时发放防暑药品等等,使工会成为员工的“保护人”。四是关心员工生活,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生活区内为员工开放了浴室,特别是在冬季,由专人管理,长期开放。为配合生产,浴室开放时间随机调整,有时甚至凌晨开放来满足员工需求;对于食堂后勤的管理也多方面积极探索,为让外来务工人员吃好,食堂开动脑筋,变换花样来满足不同地域员工的不同口味,可谓煞费苦心,比如外请糕点师傅为外来务工人员做花样繁多的点心,不断调整菜单,菜肴品种由原来的十几种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几种,以此来满足他们的需要;积极为职工宿舍安装网线、有线电视,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为广大的员工送去实实在在的生活关爱,使xx成为员工的“家”。

五、作好年终困难职工的慰问工作,通过基层工会组织的摸底调查,了解疾困员工,并适时送上公司的关爱,使员工体会到厂区“家”一般的感觉。

四、建设和谐xx,丰富员工生活

构建和谐xx是工会XX年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多种载体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树立了xx良好的形象,增强了厂区凝聚力。

淮南联合大学2010年招生工作方案 篇5

1、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自身素质——国际日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2009级研究生党支部

2、聆听智慧之音 践行博爱之情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3、促进社会发展 关注青少年成长——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教工第四党支部

2008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

4、学思相长 学以致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经济学院机关第一党支部

09硕研第一党支部 09级硕研第二党支部

5、师生联合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共建学习型党支部

经济学院机关第二党支部 2007级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2008级本科生党支部

6、德之追寻 行之传承——构建当代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本科生党支部

7、视野超越国界 理念引领未来——国政教工党员共探国际视野下人才培养的科学模式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教工党支部

8、发挥教师党员奉献精神 探索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模式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科社系教工党支部

9、情系农民工——农民工法律维权援助及关爱农民工子女

法学院行政党支部 2008级本科生党支部

10、弘扬国学精神 开展高校国学教育调研 全面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教师)党支部

2009级硕士生党支部

11、品悟经典 正本清源——重温国学马列经典 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系列活动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2008级学生党支部

12、感受家乡的“古韵今风”——家乡传统文化建设与保护调研实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工党支部

2009级本科生党支部

13、争做山大“有型”人 与校与国共发展

外国语学院2007级英语学生党支部

14、开展“趵突论坛”系列活动 促进英语教师职业发展

外国语学院趵突泉校区党支部

15、“道德学术 高山仰止”——寻访老教授、探求新思想主题活动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党史学习研究会党支部

2008级硕士党支部

16、树立科学人才观 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完善应用型数学人才培养模式

数学学院应用数学教工党支部

2007级本科生党支部

17、迎接建校110周年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社会实践

数学学院系统与运筹学党支部

2009级硕士第一党支部

18、学《纲要》迎校庆 以党风促教风、学风

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第二党支部

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党支部

19、凝心聚力促和谐·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物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

机关党支部

20、发挥党支部作用 提高研究生学术规范及创新能力

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

21、乘校庆东风 升学院实力 促学科发展

化学与化工学院机关党支部 学院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

22、加强国防生党支部联建 促进国防生全面发展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防生党支部

23、发挥党员先进性 领航就业新时代——深入开展“搭建就业指导和实践平台”党员系列活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8级党支部

24、师生支部共建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架设大学生与机关干部沟通的桥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关党支部

09级硕士应用党支部

25、面向IT企业需求的高校IT人才培养关键问题探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与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

08级软件与理论硕士生党支部

26、小清河济南段生态调研

生命科学学院08级本科生党支部 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教工党支部

08级硕士生党支部

27、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高工科本科生专业素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教工党支部

学生本科07级党支部 09硕士加工党支部

28、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探寻山大人精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教工党支部

09级本科生党支部 09硕士材料学党支部

29、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新工科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新型人才基地发展道路初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7级本科生基地班党支部

金属材料研究所教工党支部

30、依托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平台 在服务“一区三带”中提升团队科技创新能力

机械工程学院制造自动化研究所党支部

31、依托校企合作 在服务企业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研究所党支部

08硕士车辆化机党支部

32、构建新型师生交流沟通模式 培养制造产业创新实践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党支部

本科生低年级党支部

33、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控制所党支部

电子所党支部

34、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党旗引领青年成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学生08党支部

本科学生09党支部

35、关注学习困难生 实施“三位一体”助学育人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过程控制所党支部

本科生07级测控党支部

36、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服务学校事业发展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07级本科生党支部

公安处党支部

37、能动学院机关“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探索与实践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关党支部

38、特色人才培养 卓越精神追求

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09级党支部

电自研究所党支部

东方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党支部

39、不断增强机关服务意识 努力满足师生最大需求

电气工程学院机关党支部

电自研究所党支部 学院实验中心党支部

40、师生联手共建学习型支部 加强科研训练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电气工程学院08级本科生党支部

电气实验中心党支部 山大电力公司党支部

41、回顾发展历程 凝练核心精神 打造创新团队

土建与水利学院岩土中心教工党支部

博士生党支部

42、感悟创业情怀 对话优秀校友 优化人才培养

土建与水利学院水利工程党支部

基础教学党支部 2009级本科生党支部

43、师生携手服务地方发展 修身立德共建绿色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环科党支部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44、爱我山大 共建山大——向山大建校110周年献礼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45、推广预防保健知识 引领健康时尚生活——庆祝山东大学合校十周年科普宣传活动

公共卫生学院2009级研究生党支部

46、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师生共建学习型党组织

公共卫生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47、医学本科生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的培训和指导

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党支部

48、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推动人体解剖学科全面发展

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党支部

49、走进临床一线 构建和谐医患——临床医学生的医者印象

医学院齐鲁医院学生党支部

50、为校庆献礼 为党旗添彩——口腔医学院学生党员庆祝建校110 周年、合校10周年系列活动

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

七年制党支部 本科生党支部

5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落实医改党员做表率——开展口腔临床路径试点

口腔医学院口外党支部

52、让烛光点燃希望——扶病助学志愿活动

护理学院教工党支部 低年级学生党支部

53、日趋国际化状态下中国特色高校二级学院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护理学院行政党支部

教工党支部

54、发挥“导师制”全员育人优势 培育药学精英人才

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55、寻访校友足迹 品味山大精神

药学院机关党支部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56、创“五个好”学习型党支部 做“五带头”知识型党员主题活动

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学生党支部

信息管理系学生党支部 旅游管理系学生党支部

57、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探索专业建设新思路

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工党支部

58、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新模式探讨——以山东省青岛即墨市鳌山卫镇为例

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工党支部

59、创新基层党建 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体育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

60、铭记历史 坚定信念——我为历史配插图活动

艺术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07级学生党支部

61、用爱与责任为青春导航 让党性在岗位中闪光——争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真学习者、坚定信仰者、无悔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支部

62、开展五大系列活动 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党支部

6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08级研究生党支部

2009级研究生党支部 64、构建党员教育与管理网络平台 增强党员教育活动时代特色

图书馆文理分馆党支部 文献技术中心党支部

65、追思红色记忆 加强阵地建设——文史哲研究院党员思想教育系列活动

文史哲研究院2009级研究生党支部

66、携手共建学习型党组织 促进国际化素质提高

机关党委学校办公室党支部 外语学院2007级英语学生党支部

67、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化改革 优化模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机关党委教务处党支部

68、百年迎巨变 十年筑平台——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机关党委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党支部 物理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第二党支部

工程训练中心第三党支部 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党支部 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党支部

69、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调查研究——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感悟十年发展·创新党员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山东大学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临时党支部

70、以文化建设推动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后勤党委资产管理中心党支部 71、完善民主办伙体系 提高师生满意度

后勤党委饮食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

72、打造学习型后勤机关 创建活力型后勤队伍

后勤党委机关党支部

73、强化支部作用 提升服务质量 创建和谐氛围

产业党委山大华特第六党支部

74、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加快大学生创新平台的建设

工程训练中心二支部

75、运用实践科学发展观 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

工程训练中心第三党支部

76、使命·奉献·成长——身在海外心系山大系列活动

国际教育学院孔子学院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

77、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人才优势 为平阴县新农村建设服务

离退休党委中心校区党总支

78、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扎实做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离退休党委

79、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为老干部亲情服务工作

离退休党委趵突泉校区党总支

80、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 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党支部 81、实施德育导师制 探索特殊学生转化新途径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支部

82、党员精品课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第二附属小学党支部

83、传染病防控党员示范岗

校医院千佛山党支部

84、“家庭医生”一对一 贴心关怀老干部

校医院第一党支部

85、以患者为中心 提高服务质量 争创文明窗口

第二医院第九党支部

86、积极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促进医院、科室持续发展

第二医院第三党支部

87、服务促进和谐 团结保障效率 创新赢取未来

2010年残疾人联合会工作计划 篇6

一、认真贯彻省委9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

出台《商洛市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及时总结各县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拟于3月下旬召开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现场会;推广商南县做法,对特困残疾人定额定月补助,推广丹凤县做法,利用公益岗位解决乡镇残联专职委员的待遇问题,借鉴丹凤商山敬老院的做法,全面推进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

二、做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检查总结,研究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

做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搞好自查和总结,迎接省、市检查;认真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省委9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三、以民生八大工程残疾人工作项目和市政府为残疾人做的十件实事为重点,进一步改善残疾人民生

认真实施2010年民生八大工程残疾人工作项目和市政府为残疾人做的十件实事,落实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抓好工作落实,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受益。

四、加快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筹建市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

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力争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筹建商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协调督促县区建设残疾人托养机构等项目。

五、召开全市残疾人自强创业模范和扶残助残表彰大会,推动自强与助残活动广泛开展

挖掘、培养、树立、打造一批残疾人自强创业模范和扶残助残典型,第二季度召开全市残疾人自强创业模范和扶残助残表彰大会。通过表彰活动,进一步激励广大残疾人发扬自强不息精神,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六、扎实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切实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一)康 复各县区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一个康复项目,作为工作重点,打造县区工作亮点。加强与卫生局、合疗办等部门的联系,适当增加新型合作医疗残疾人的报销比例,将残疾人有关康复项目纳入医疗报销范围。完成省上下达的各项康复任务。

(二)教育 协助教育部门抓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使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75%以上;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资助300名贫困残疾儿童少年就读。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商洛市和洛南县特教学校建设工作。

(三)就业 认真贯彻省政府第85号令,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与地税部门配合,进一步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加大检查督促力度;对1200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安排400名残疾人就业。

(四)扶贫 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争取财政扶贫资金和康复扶贫贷款作用,帮助残疾人发展生产;组织实施好25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抓好扶贫典型宣传表彰工作,进一步探索残疾人扶贫工作新模式。

(五)宣传文化积极组稿参加省市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优秀作品的推荐工作;组织实施好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自强与助残表彰等专题宣传活动;完善市电视台和洛南县电视台《牵手同行》电视手语栏目规范运行,开设丹凤县残疾人手语栏目;办好《商洛残疾人工作》简报和市残联综合信息网站,积极向中、省投稿。基层文化设施、文化场所向残疾人开放,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六)维权 实施扶残维权和上访残疾人特困救助项目,做好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全面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各项工作,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继续推进无障碍建设;加强残疾人信访工作。

(七)组织建设加强各级残联组织建设,特别是残疾人干部的配备工作;选择13个社区、乡镇,实施“温馨家园”建设项目;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规范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为全市163个乡镇、36个社区和1300个村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并落实补助经费;,加强助残志愿者队伍建设,做好各专门协会工作;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换发和管理工作。

(八)信息和统计 进一步提高市残联网站宣传服务功能,做好建设市残联机关政务内网的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七县区残联综合信息网站建设;加强信息统计工作管理和基层统计队伍培训;积极向省残联、市政府公众信息网提供残疾人事业重要信息。

(九)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完善《商洛市残疾人联合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继续将民生八大工程列入市、县区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促进工作任务落实。

(十一)自身建设 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全面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政策理论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创建省级卫生

2010年春运交通工作方案 篇7

2010年春运从1月30日开始至3月10日结束,为期40天。为确保春运期间广大旅客和生产、生活等重要物资运输安全、便捷、优质、有序进行,让人民群众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欢度新春佳节,根据省运管局、市交通局春运工作部署,现就做好我市2010年道路春运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

领导,确保春运工作圆满完成春运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春运工作,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所及各道路客货运输企业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运管局、市交通局有关工作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安全优质、平稳有序、客货兼顾”的总体要求,以安全生产为核心、运输保障为重点、优质服务为主题,切实加强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成立由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全面负责本地区(单位)春运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督察,以务实的工作态度、高效的工作作风,科学分析2010年春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落实安全监管、运输组织、应急保障等措施,确保春运任务圆满完成。

为加强对全市道路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市运管处成立由吴葆春任组长,唐彦平、高立群、张晓文任副组长的道路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1),在市交通局春运领导小组指挥下,具体负责全市道路春运工作组织和领导。各运管所春运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要及时报市处春运办。

二、精心做好准备,科学有效保障春运

2010年是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回升转好的一年,春节期间,在外务工返乡和外出探亲、旅游的客流量增多,对我市道路春运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据分析,2010年道路春运具有五个特点:客流量将保持高位增长,重点地区运输压力较大,中短途运输任务繁重,城市公共交通保障艰巨,运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各运管所和各运输企业务必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认真做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1、各运管所和各运输企业要及时组织召开春运工作动员大会,认真贯彻省运管局、市交通局有关春运工作要求,全面部署本地区(单位)的春运各项工作。要教育运管人员、企业经营者、驾驶员、站务员等增强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优良的服务,全力以赴做好春运工作。

2、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好本地区的客流调查和预测分析,根据旅客的流量、流向、流时,制订周密的运输方案,提前与外省、外市合作企业签订加班、包车协议,及时调整班次密度,配备充足的运力。要对重点客源地区进行认真调查,有针对性的做出运力部署安排,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要认真梳理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和城乡客运一体化班车运营情况,充分发挥城乡客运网络的作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节日期间返乡团聚、赶集购物、探亲访友的需要。

3、运输企业要对所有参加春运的车辆、场站及消防救生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安全防护设施完好、各类应急物品齐备。各运管所要对企业安全检查结果进行核查,凡不合格的车辆要收回营运牌证,杜绝技术性能不合格、安全无保障的车辆参加春运。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站要责令整改到位。

4、根据省局《关于做好上海世博会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2010年2月1日至4月14日为部确定的世博会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试运行阶段,与春运在时间上重合。各运管所在做好春运各项工作的同时,要严格按照上海世博会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组织试运行,督促有关运输企业加强对进沪危险品运输车辆和班线、旅游客运车辆的管理,及时上报进沪车辆运行情况。并根据试运行情况查找问题,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和措施,为正式运行做好准备。

三、加强安全管理,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春运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各相关企业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保障运输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落实各项措施。

1、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运输企业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驾驶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类别的从业资格证,长途客车必须按规定配备双班驾驶员,实行驾驶员限时休息监督制度,严禁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要充分利用已建立的gps监控平台,落实监控措施,加强安全行车的动态监管。

2、认真落实安全驾驶监督卡制度。进一步扩大长途客运车辆安全行驶的监督范围,所有旅游客车及营运距离在2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车辆,必须按照省局有关文件要求在车厢醒目位置悬挂《安全驾驶监督卡》,自觉接受旅客监督。

淮南联合大学2010年招生工作方案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宁波大红鹰学院关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为主要内容,弘扬“讲文明、树正气、塑形象”的主旋律,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建设文明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

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正心明性,修身养德,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树立当代大学生举止文明、言行得当、富有涵养的良好风范和形象,在广大学生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的整体氛围与风气,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进一步推进我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负责单位

学生处、团委、各分院

四、活动时间

2010年3月1日至4月2日

五、活动主题

讲文明、树正气、塑形象

六、活动内容

(一)“五项文明”专项行动

1、寝室文明:以星级寝室评选为主要载体,加强对寝室卫生、纪律等方面的检查,杜绝使用违规电器等现象,力求宿舍格调高雅。

2、教室文明: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尊重师长,认真听讲;不带早餐、零食进教室,保持教室卫生,禁止“课桌文化”,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

3、校园文明:爱校如家,爱护学校公物;提倡文明风尚,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男女交往得体,共创和谐校园环境。

4、就餐文明:遵守纪律,自觉排队;文明就餐,爱惜粮食;尊重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餐后主动端走餐盘。

5、网络文明: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健康文明上网,抵制不良诱惑,自觉维护网络安全。

(二)“文明相伴”系列教育活动

6、学院2010年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周暨第四届女生节;

7、“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团日评选活动;

8、2009级学生始业教育、重温《学生手册》;

(三)“文明先锋”系列主题活动

9、学院2010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10、学院第六届校园“十佳青年”、“十大好人好事”评选活动;

11、“新时期文明大学生”标准大讨论及主题征文活动。

七、活动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底--3月7日)

以学生处、团委为牵头组织召开负责人会议,明确职责,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开展好文明修身活动;各负责单位及时作好相关活动的筹备工作并制订本单位的文明修身活动计划。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进行大力宣传,以广播晨会、主题班会、支部讨论会等形式,宣传本次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活动开展进行预热。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8日—3月26日)

坚持正面宣传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约束相结合,坚持自我教育活动与文明服务相结合,围绕基础文明宣传教育、社会公益行动、文明典型评选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律与实践活动。同时,参照“五项文明”专项治理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新时期文明大学生标准大讨论”征文活动,要求人人剖析自己,人人参与讨论。(具体活动实施安排见附件)

(三)总结表彰阶段(3月27日—4月2日)

各分院对本单位开展的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活动进行及时总结,落实措施作好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同时评选、推荐在“文明修身工程”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学校经审核,对在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宣传。

八、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将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本学期思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统一筹划,统一指挥,强化领导,切实把文明修身活动落到实处。

2.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各学院、各班级都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认真实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务求实效。特别是要根据目前在校学生中2009级、2008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本

部与杭州湾校区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文明修身教育和实践活动。

3、加强宣传,大造声势。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是我校学生的形象工程,需要广大同学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各分院要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院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浓郁氛围,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状态。

4.立足长远,形成机制。各分院要将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宣传教育、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文明意识内化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010年创卫工作实施方案 篇9

XX旅游局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

局机关各股室、相关涉旅单位:

创建卫生县城是反映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2012年是镇安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验收年,为进一步动员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入开展卫生县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干部文明程度和文明素质,依据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安排,特制定旅游系统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文明和谐旅游和平安景区为目标,以推进机关优美环境、提高星级酒店优质服务为重点,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和创建工作薄弱环节入手,积极参与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活动,为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旅游系统创建活动上水平,使全县的旅游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和创建活动全面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以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主要任务

为了维护旅游市场安全、卫生秩序,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各相关涉旅单位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落实到具体工作实际之中,以确保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1.积极开展涉旅单位自查工作。要结合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开展自查活动,创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和健康的旅游卫生环境。XX、XX等景区景点要加强景区卫生及设施检查,对不能接待的景区景点要设立明确标志,做好游客接待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景区便桥加固、景区内交通管理、警示牌设立、环境整治和工作人员执勤管理、森林防火和游客安全工作。遇到投诉不得相互推诿,对于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要按照相关规定移交归口部门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旅游市场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2.积极做好机关大院内部自查工作。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各部门以及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为了做好本机关大院环境整治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

一是抓好“治脏”工作。明确垃圾堆放点,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机关院内不能出现“脏、乱、差”,办公楼楼道严禁堆放垃圾,要做到无垃圾暴露、无蜘蛛网渣、无

杂草丛生、无污水横流。办公楼室内室外常保清洁,物品放置整齐有序,建筑物上无显露的尘垢。

二是抓好“治乱”工作。严禁制止小商小贩进入大院叫买叫卖和经营。规范车辆停放秩序,禁止机动车辆乱停乱靠、随意随地掉头等违规行为,做到停靠有序,秩序井然。摩托车、自行车一律停放在办公楼前规定的车位上。机关院内无乱贴乱画、乱牵乱挂,屋顶平台无乱堆乱放。

三是抓好“治害”工作。发动干部职工群众开展灭鼠、灭蟑、灭蚊、灭蝇等灭害防治活动,严堵疾病传播源头,确保机关无重大流行性疫情发生。

四、实施步骤

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的时间和各阶段的任务安排进行。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创建组织领导。成立旅游开发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创建方案,明确组织领导、任务分工、落实责任,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2.完善创建投入机制。要保证创建专项经费,保证必需的资金运作,为完成创建目标任务提供资金保证。

3.强化创建工作督查。要按照创建标准,根据全县创建工作进程,对各涉旅部门不定期的检查督办。各涉旅单位要对照自己承担的项目要求,确定专人负责落实,狠抓创建工作进度,确保工作质量。

4.严格创建工作制度。各涉旅单位要从全县发展大局出发,以强烈的创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创建工作。要牢固确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确保创建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XX县旅游开发局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二日

主题词:旅游系统卫生县城创建实施方案

淮南联合大学2010年招生工作方案 篇10

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5月

一、学院简介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创建于2001年12月,是国家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首批批准成立的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2002年开始招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院秉承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质量至上原则,遵循高等工程教育的内在规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构以“基础教学提升思维水平、专业教学提升科研素养、实验教学提升应用能力、实训教学提升系统观念、外语教学提升沟通手段”为核心的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够体现出鲜明的特点与强劲的实力。几年来学院与Microsoft、IBM、HP、Cisco、Oracle、Intel、Ericsson、Motorola等40余家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开展了多方面合作,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美国普渡大学Calumet学院、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爱尔兰考德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比利时GROUP-T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协议,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去上述大学进行研修实习。2007年10月,我院被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授予江苏省首批“软件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称号。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高层次软件与IT人才的培养水平、建设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的软件与IT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软件与IT产业发展、增强软件与IT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多做贡献,2007年11月我校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协议,在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合作共建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2008年起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全部在软件学院(苏州)培养。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在人才培养方面以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为主,集成电路学院、艺术学院、苏州研究院等共同参与。软件学院(苏州)按照全新理念、全新机制、全新模式进行办学,组织优秀的师资、建立现代化的实验环境、全面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与国内外著名软件与IT企业精诚合作,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内培养高层次、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与IT 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二、研究方向

软件学院(苏州)下设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微电子技术系、信息技术系和数字艺术系。各系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软件工程系:软件开发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软件服务工程、计算机图形与三维动画、软件项目管理、企业信息化。

网络工程系: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网络系统软件设计。微电子技术系:集成电路设计、系统芯片与嵌入式系统。信息技术系:智能电网、智能交通、融合通信、虚拟仪器。数字艺术系:影视动画创意与制作。

三、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面向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IT企业和各企事业单位对软件、IT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专业态度、厚实的基础知识、持久的学习能力、清晰的系统思维、丰富的技术手段、敏捷的应变能力、良好的管理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勇于创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工程型、复合型高级系统研发人员、系统分析师、架构师、项目经理等软件和IT的高端人才。

软件工程方向培养目标:依托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优势学科,以国内外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专业领域知识、能够熟练使用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具有独立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承担企业软件研发需求分析师、软件构架师、项目经理等职务的软件工程师。

网络工程方向培养目标:依托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优势学科和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教育科研网华东(北)地区中心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网络工程项目实践,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网络软件开发、网络系统分析设计、网络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使之成为高级的网络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系统分析设计师、高级网络管理人才。

微电子技术方向培养目标:依托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面向产业的需要,与Intel等国内外著名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验、综合项目实践和企业实习,使学生扎实掌握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接口技术、产品开发流程等工程理论与技术,熟练使用主流开发、调试和测试工具,具备较强的嵌入式系统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及硬件的研究开发能力,能够在多种领域中高效地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成为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信息技术方向培养目标:依托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各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强大科研团队与优势师资力量,针对苏州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对软件人才缺乏的现状,从电力、交通、物流、通信、国土、汽车等领域的业务需求出发,研究信息的感知、传输和分析过程中的方法和面向服务的软件技术。满足区域内创新型软件企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培养出适

合地方相关行业发展的全方位、复合型、创新型软件人才。

数字艺术方向培养目标:依托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各学科强大的学科优势,在动漫创意、动漫企划、动画软件应用与开发、动漫创作与制作、动漫虚拟数据库开发、动漫周边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南京水晶石动画公司、蓝与白多媒体软件有限公司、南京金钥匙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动画企业密切合作,共同从事动漫研发和人才培养,共同携手打造高端动漫人才。

四、培养年限及培养模式

培养年限为2年,最长可延至4年。

培养模式: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1+1” 的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为“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将注重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时面向实践能力培养开展教学;第二学年为“工程实践和论文撰写阶段”,学院推荐学生到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和学校重点实验室实习,或推荐到国外合作大学研学;采取“双导师”制,学生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

五、学位论文

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3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0篇,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论文选题与撰写要求

学位论文应来源于工程实际,可与领域实践结合,实行双导师联合指导。可以为应用型论文或案例分析或工程设计研究报告。

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表规范。

六、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注: 1.硕士生在校期间总学分最低要求为3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为26学分(学位课程最低要求为18

学分),实践训练和学术活动环节6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

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可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2010年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篇11

校本教研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确立“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研究室,教师是研究者”的教研新理念,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作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作用,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宗旨,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为中心,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深化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打造教育名校。

二、目标任务:

1、通过校本教研,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

2、通过校本教研,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探究适合我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再塑学校新形象。

3、通过校本教研,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把我校建设成为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化组织,实现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达到校本教研的全面创新,全面促进新课程改革。

三、校本教研总体思路和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促进师生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突破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专业自我提升上,推进新课程实验。校本教研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基本教研模式,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说课、听课、评课、教师间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教学指导、教学研讨观摩、教学开放日等基本形式,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以“发现问题——建立课题——行动研究——反思总结”的方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校本教研实体和中心,要通过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形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校本教研的实施与具体措施:

(一)建立校本教研运行机制,保障校本教研有序开展,逐步实现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李宝敬为组长,乔振礼、石晓敏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校本教研的督导;制定发展规划和学期校本教研计划。另设校本教研指导组,由李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和全体教研组长为成员。负责校本教研的指导;与校外教研人员的协调;过程管理与措施落实,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

2、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管理机制。

确立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设六个教研组,17个备课组。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在教导处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正常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

逐步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的力量,形成教学、研究、培训密切结合的教研系统,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以教导处为中心,逐级推进,层层落实,为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保证。学校领导要实行包级包组责任制,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教研活动,发现并解决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检查,通过学校三级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扎实有效地开展。

实行校本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每月一次会议,各教研组、备课组每月采取书面形式集中或分散汇报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进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情况。学科间相互学习、共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教研工作不断进步。

3、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为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有效推进校本教研。

修订原有的教研制度,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教学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同时建立教学反思制度、课例研究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等。

4、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为子使校本教研扎实、有序、有效的开展,从而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走向课程改革的快车道。完善校本教研考评细则,教导处要加强检查与考评力度,把校本教研纳入对教研组、备课组考评,并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重要条件之一。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在评先、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每学年评选校本教研先进集体和个人,召开校本教研表先大会。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立理论学习制度,让教师进一步树立学习意识,更新教学理念,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要加大对平时学习情况检查力度计入期末考评,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要完成500字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学校每学期要进行一次业务理论测试,纳入期末考评。

1、重视政治学习和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要狠抓教师的思想政治学习,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教研意识、团队意识”。开展“爱岗敬业、爱生爱校、乐于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强化教师“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感。并作为一个经常性工作来抓,努力培养一支思想过硬、团结协作、勇争一流的教师队伍。

2、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学习内容: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调节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洋思”经验、学法与心理指导方面的理论等,另外,我们组织编写了校本培训课程《走进新课程》、《走进校本教研》,安排教师进行学习,提高对新课改和校本教研的认识,并运用于教学中。倡导每位教师在本学期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或专业书籍。同时学校要继续印发有关校本教研、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学习材料,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进行学习、写心得和交流。学习形式分两种学习形式:①集体学习。一是学校组织,利用例会时间学习;二是教研组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学习校本教研开展的形式、研讨的内容、提高教研效果。②分散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并撰写教学心得。

为了切实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要做到三个必须和四个结合。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是新理念下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四个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平时学习与定期交流相结合,记读书笔记与写心得体会相结合,3、加强新课标、新教材、中招试题等的学习与培训,尤其是新进教师的培训工作。

狠抓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仍然采用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方法进行学习。要求每位教师继续自主学习新课标、新教材,认真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知能情教学的目标,了解新课改中考试题和中考试题动向,使每位教师都能最快地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熟练地驾驭新教材。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全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实践能力。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至少邀请一位专家、教研员来校讲座、讲学,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通过学习与培训,树立教师教研“三观”,培训教师“六种能力”。校本教研“三观”即:正确的教研观、融洽的合作观、科学的发展观;教师“六种能力”即: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活动课指导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自我完善与专业化发展能力。

(三)强化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1、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作用,在教导处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正常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要根据市教研室教学教研计划并结合我校实际,明确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责和目标,制定本学科教研活动计划,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认真研究,及时解决,总结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还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交流教学经验、教学心得,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期末要有总结。

2、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继续实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每学科有包组领导带领,在固定地点进行教研。其程序为:教学反思——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修订教学方案。一个课时内容要由一位教师中心发言,其他同志补充完善,要有详细记录。实行提前两周集体教研,然后分头备课,提前一周对分头备课的内容再进行研究。最后成为合格教案。提倡“大教研”和随时随地“小教研”,每周不少于2小时的集体备课。

为了把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要求各组做到四个保证和六个统一:即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内容保证、深度保证;统一研究课标、统一研究教材(重点、难点、疑点、易混点、易错点、关键点),统一研究教法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研究布置分层作业内容、统一反馈检测。教导处定期组织检查,计入期末备课组和教师工作考评。

(四)认真开展课例研究工作,实现课堂教学的同伴互助、交流互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同伴互助、激发思考的校本教研活动。以备课组为课例研究的实体,以随堂课、研讨课为主要范例开展课例研究,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和原有的“学、述、上、说、评”的微格教研模式,扎实开展微格教研活动。在组织形式上突出全员参与,在研究内容上要突出新课改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校本教研的效果上注重实效性。各备课组每周要开展1-2次课例研究活动,做好记录,定期向教导处上交材料。教师每月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的作用和智慧,逐步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汇报课或公开课或课题研究课,让教师始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活动情况纳入期末备课组和教师的工作考评。

(五)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提升。

1、每位教师要做好教前、教中、教后三个反思,认真记好教案后的反思与重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把教师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进行有机的结合;把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后,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作为教学反思工作的重点。这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并有助于教师的教学重建。

2、要求教师每学期有自录自评课、小组互评课等自我反思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更好地改进。每位教师每两周要写一篇专题型的教学反思。

3、积极开展日常教学反思、教学研究阶段反思、查找教学问题的专题反思和教学研讨课后的案例分析反思等多种形式的反思活动,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手段、教育教学评价等有关问题的反思,努力提高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4、完善教师成长记录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把教师成长记录的实施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成长记录袋,真正成为教师前进的“加油站”、发展的“推进器”、个性的“生长点”,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成长。

(六)开展教师对话和“帮带”制,实现同伴互助,促进全体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1、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发挥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的智慧,把团体合作学习方式引入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强化合作意识,实行资源共享。通过自我反思的对话与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2、建立“校本教研日”制度。学校每周要确定一天为“校本教研日”,以大教研组或年级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总结、反思、交流教学教研中经验与存在问题,重点进行问题会诊,通过教师与教师对话形式,得到问题解决,实现经验共享。

3、推行教师“帮带”制,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以“教学标兵、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基本骨干,在校内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帮扶作用,开展“牵手”活动。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思想先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从教学研究、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课题研究等方面耐心指导,给予悉心帮助,缩小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上的差距。实行责任制,结对双方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三个一两心两不”,即:每周一次教学问题研讨;每周一次相互听课活动,学习与指导并举;每次检测或抽考,进行一次分析;帮者热心而不保守,被帮者虚心而不自封。每学期末根据帮扶效果对帮者进行奖惩。

(七)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络教研,开发校本课程,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校园网络,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积极探索网络教研的有效形式,为我校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与研究、交流与合作开辟新的空间。要求教师及时上交教学反思、研究论文、教学案例,以便于教师间的互助交流,资源共享。

重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要根据我校师资情况和学生情况,研究开发我校的校本课程,以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拟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

(八)开展新课堂教改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1、学习“洋思中学经验”,实践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和步骤。以课堂教学达标晋级、达标评优活动为载体,深入学习“洋思”经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反馈矫正——延伸迁移”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六个基本步骤,实现我校“低起点、小步子、低台阶、分层教、真理解、强训练、勤检测、快矫正”的课堂教学要求。

开展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校级”三级层层赛课活动。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赛课,人人参与;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赛课;最后推出优秀者进行校级赛课。对于课堂教学不符合格的教师,期末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2、积极开展各学科课型化(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

在学校已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基本步骤基础上,各学科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继续进行课型化、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实验与探索。各组在上学期实验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实验方案,每周一节研究课,开展实验探索。为推进这一活动,要发挥优秀教师的典型引路作用,争取探索一条我校教学改革特色之路,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九)以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开展专题研究。

1、各备课组要把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教材教法研究中的问题、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方面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课题研究。“课题”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只有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引导教师自觉地将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小问题”转化为“小课题”,做到研究内容来源于教学,研究过程植根于教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每位教师在本学期要写一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2、加强语文、英语学科的阅读教学研究与阅读活动开展。

为了加强阅读教学,在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图书室之外,语文、英语教研组要开展阅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活动实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提高语文和英语阅读能力和语文写作水平。

3、开展学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施。

各教研组、备课组和学科教师要开展学科学法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科教师要通过课堂渗透、讲座、第二课堂辅导活动开展学法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每位教师在每学年要写一篇学法指导或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材料或论文。

五、学校校本教研课题研究规划:

主要开展课程与教材研究、教学方式与手段研究、学习方式与心理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特长生培养模式与策略的研究等。

(一)具体内容为:

1、课堂教学课型化、专题化的研究;

2、因材施教、分层递进、面向全体、发展特长的研究;

3、新课改实验中、新教材中疑难问题的研究;

4、整合开发课程资源问题的研究;

5、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

6、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研究。

(二)课题研究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建立组织,制订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全体教师学习方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阶段:实施校本教研,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围绕研究课题,开展教学研究,组织交流讨论,以自欺欺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多种形式落实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阶段: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形成经验性材料。第四阶段:深化完善阶段:形成理论性较强、有推广价值的有形成果,争创省、市级校本教研名校。

(三)预期成果:

1、校本教研各项研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形成教学科研浓厚氛围。

2、研究课题取得明显成效,汇编优秀教学教研论文集;形成各学科课型化(专题化)课堂教学模式。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课程资源整合,编写校本课程。

4、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上一篇:向课堂管理要效益下一篇:2024申论热点:严打“伪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