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2024-06-01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通用10篇)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篇1

车内空气污染案例频发暴露标准缺位 中广网 2010-01-21 12:01

由于甲醛兴风作浪,我国消费者对于室内空气污染有了相对足够的重视,但是在车厢这一狭小的空间内,同样存在大量有害气体。由汽车内空气质量引发的健康问题屡见不鲜,而系列车内空气检测的数据更是触目惊心,频发的车内污染案例彰显出国家标准的明显缺位。

车内空气检测数据触目惊心

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获悉,该协会2009年底公布的一份“汽车空气检验情况报告”显示,在抽查的29辆汽车中只有奥迪A 4A 6等八个品牌汽车的室内空气符合标准,其余21辆不同品牌的汽车室内空气均存在甲醛超标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 V O C)含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据了解,这项针对呼和浩特市市场上销售的不同品牌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学工业检验测试所实施,检测项目为甲醛、苯、氨、T V O C等四个,检测的标准参照G 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结果表明:72%以上的新汽车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问题,其中以甲醛的超标现象最为严重,大多数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所含的甲醛含量都超过室内甲醛国标限量值。

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汽车增加和高档装饰盛行的同时,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这一问题却逐渐显露出来。

类似的检测数据已经多次显示出近似的结果。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1月,广东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的60款车型中,有50款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上海有关机构抽查的100辆轿车中只有17辆达到国家室内标准,八成以上的轿车内可吸入颗粒物超标,最严重的超过国家室内标准七倍。污染源主要来自内饰材料

据专业机构的调查显示,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较为复杂,有几百种之多,包括烃类、醛类、酮类物质等。主要受到关注的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几种。

“特别是甲醛对婴幼儿和妇女特别敏感。由于很多消费者买新车是因为结婚,然后生小孩,因此车内空气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敏感性人群,这样的社会危害就相对更大。”国内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贾新光表示,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装修污染,原因之一是使用劣质装修材料,污染的主要特点就是甲醛含量高,与此相类似,车内空气的污染源也源于类似的因素。

专家表示,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成因比较简单,主要是汽车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车内空气质量状况与车辆制造工艺和零部件种类有直接关系,影响较大的主要为汽车仪表台板、门内饰板、地毯、顶棚、汽车线束、座椅总成等。仅以汽车的内饰构造而言,主要以皮质、纤维和各种工程塑料组成,而这些材料在生产时便需要使用到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有着完善质量管理系统的企业会在内饰组件出厂前进行一轮“消毒”处理,但碍于成本,并不是所有零件配套企业都会做足“消毒”的功夫。同时,车内装饰物如毛绒玩具、塑料地毯等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来源。

车内污染案例频发

“有关标准得到重视的起因,是有车主得了白血病,但最终官司却没有打赢,法院不支持的理由是没有证据。”贾新光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2002年8月,北京朱女士购买了一辆国产奥拓轿车,同年9月底发现身上有大量出血点,被医院确诊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发作并接受治疗。2003年3月,朱女士因医治无效病逝。2004年4月,北京丰台区法院审理认为,原告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为苯中毒所致证据不足,因此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示。

自2003年以来,因车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法律纠纷开始增多,除了“奥拓车苯超标引发死亡赔偿纠纷案”外,还包括“道奇公羊车甲醛超标案”、“奇瑞Q Q疑致儿童白血病 案 ”、“ 新 甲 壳 虫 甲 醛 超 标 三倍”、“中华轿车六年后甲醛仍超标4.4倍”等事件。

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内外没有适用的车内空气污染物控制标准,一些企业对车内空气污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并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发生相关诉讼案件时,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由于没有车内污染物判定标准,无法对消费者权益实施有效的保护,也无法约束企业的生产活动。

发生在2003年的那场命案中,虽然法院认为,原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为苯中毒所致的证据不足,但由于存在没有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问题,法院为此向国家质监总局发出了司法建议书,建议尽早制定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同时建议将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作为汽车制造业的强制性规定。

相关标准制定迫在眉睫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表明,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达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其中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 长33.0 2 %和28.39%。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增速在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

环保部相关专家根据相关调研的结果表示,汽车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两方面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汽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噪声对车外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就是车体材料释放有害物质造成的车内环境污染。

对汽车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国家已经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汽车大气污染物和噪声排放标准,并实施了型式核准、生产一致性检查和在用车排放检查制度,对控制汽车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车内环境污染,国家尚未制定控制标准和采取污染治理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车内空气污染问题会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已经显得较为迫切。(记者 陈刚 蔡玉高)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篇2

1 车内空气污染的原因

导致车内空气被污染的原因很多,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类。

(1) 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

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指内饰材料 (包括塑料、橡胶、织物等) 和油漆中含有的苯、甲苯、甲醛、碳氢化合物和卤代烃等有害物质。

(2) 车辆自身排放的污染物

车辆自身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通过排气管和曲轴箱等途径排放或因燃油蒸发而产生的CH、CO、NOx、苯烯烃、芳香烃、微生物以及汽车空调长期使用后风道内积累的污垢等污染物。

(3) 进入车内的外部污染物

主要包括进入到车内环境中的CH、CO、NOx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在上述3类原因中, 内饰材料是造成车内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而且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也最大, 见表1。由此可见, 对主机厂来说, 控制车内空气质量应主要从合理选择零部件用材着手, 即采取控制污染源头的策略。

2 车内空气质量对主机厂的影响

车内空气质量对主机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对整车品牌的影响

车内空气质量已经成为评价汽车质量的指标之一, 直接影响着品牌的美誉度。良好的车内空气质量有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且可以促进汽车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2) 对整车销售量的影响

良好的车内空气质量作为整车的卖点, 能增加销售量。反之, 较差的车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顾客的购买欲, 进而不利于整个品牌的销售。

3 某车型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案

3.1 控制思路和手段

遵循控制污染源头的原则, 从控制原材料质量入手, 对非金属件及其他材料提出严格的VOC和气味限值要求, 力争从根源上解决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为此, 确定了以下控制思路和实施手段。

(1) 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由整体到局部”的控制策略, 即把整车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个零部件, 通过控制各零部件的目标值来达到控制整车空气质量的目标。较难攻关的样件实施“由宽到严”逐步过渡的策略。

(2) 建立合理的标准体系

为了对一级、二级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约束, 必须制定合理的VOC及气味检测标准。根据“由整体到局部”的控制策略, 制定了多个重点零部件的VOC及气味限值标准, 为检验各零部件的VOC排放及气味提供了标准依据。

(3) 选材的控制

了解不同材料的VOC及气味等特性, 掌握材料选用的主动权, 向零部件供应商推荐高性能、低成本的材料。在车型研发初期就将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工作提上日程, 严格选择并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必须满足相应的零部件VOC及气味相关限值的标准规定, 以达到控制各零部件挥发物达标的目的。

(4) 加工过程的控制

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VOC及气味的影响, 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 对加工工艺和加工过程进行优化, 以达到降低零部件VOC含量的目的。以加工汽车硬质仪表板一般采取的注塑工艺为例, 该工艺需要使用溶剂型脱模剂, 可通过选用低VOC的脱模剂减轻其对环境的危害。

(5) 采用“双管齐下”的检测手段

采取零部件检测和整车检测相结合的“双管齐下”的检测方法, 目的是对零部件及整车的VOC含量和气味进行双向控制。

3.2 具体控制措施

如上所述, 内饰材料是造成车内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在某车型的内饰件中, 有22个零部件总成 (地毯总成、行李舱地毯总成、行李舱隔板装饰板、前围隔音垫、仪表板本体总成、遮阳板总成、车门内饰板总成、地板隔音垫、转向盘总成、阻尼板、仪表板线束、密封条、座椅总成、行李舱装饰板、后围内饰板、顶棚内衬板、侧围装饰板、转向管柱下罩、通风管道、副仪表板本体总成、高位制动灯、丁基胶带) 对车内空气质量影响较大。根据将整车控制目标分解至重点零部件总成的控制策略, 对这22个零部件进行了初检。将检测结果与企标限值对比, 其中有6个零部件VOC含量超标严重, 详见表2。

针对初检不合格的零部件总成, 从原材料和加工工艺两方面入手, 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 行李舱地毯总成

行李舱地毯总成使用的隔音材料为丙纶毡。通过试验, 判定造成丙纶毡VOC超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丙纶毡原材料中的再生棉含量过高;二是丙纶毡使用的胶粘剂的质量较差, 含有较多的挥发性物质。

针对VOC超标的原因, 主要采取了如下两项整改措施。

a.调整丙纶毡的原料配方, 降低了其中的再生纤维的含量。丙纶毡原材料含有再生棉和再生PET等再生纤维, 这些废旧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再生纤维用量, 提高一次纤维含量, 可以有效降低丙纶毡原料的VOC含量。

b.调整丙纶毡用胶粘剂的成分, 对再生纤维中喷洒的胶粘剂的成分进行调整, 减少了苯类和醛类物质的含量。

(2) 行李舱隔板装饰板

该车型行李舱隔板装饰板的主体材料为麻纤维板, 背面附有丙纶毡隔音垫。主要通过调整麻纤维板配方以及改善丙纶毡隔音垫中的胶粘剂成分进行整改。

(3) 仪表板本体总成

仪表板本体总成的材质为改性PP。其整改措施主要有两点。

a.调整仪表板本体所用的有机添加剂成分。仪表板本体在注塑时, 需加入增塑剂、抗老化剂和色素等有机添加剂, 改用低VOC的有机添加剂, 可以有效降低仪表板本体的VOC含量, 同时改善仪表板本体的气味特性。

b.提高PP材料的纯度, 降低其本身的挥发物含量。

(4) 遮阳板总成

遮阳板总成VOC检测超标项主要为醛类物质。超标原因如下。

遮阳板的表皮材质为PVC (聚氯乙烯) 。PVC在成型过程中会添加一些助剂等醛类有机物含量较高的辅助材料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和延展性等, 从而引起遮阳板总成醛类物质超标。

针对上述原因, 主要采取改进、优化PVC材料配方, 调整所用有机添加剂等措施进行整改。

(5) 仪表板线束

该车型仪表板线束的表皮材质为PVC, 在仪表板线束加工过程中, 还要加入增塑剂和抗老化剂等辅助材料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和延展性等, 这些有毒有机添加剂是造成VOC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而且PVC材料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也会分解, 产生一些挥发性气体。另外, 在加工过程中, 还需使用一些胶带, 如果胶带的挥发物含量较多, 则也是造成VOC多项超标的原因之一。

针对上述原因, 整改措施主要从两方面下手, 具体如下。

a.调整仪表板线束加工使用的有机添加剂, 有效降低VOC含量。

b.在加工过程中避免使用VOC含量严重超标的胶带。

(6) 座椅总成

分析座椅总成所用的材料:骨架为金属材料, 坐垫和头枕采用聚氨酯泡沫材料, 靠背采用棕丝软垫, 表皮采用PVC和真皮。造成座椅总成VOC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如下。

a.聚氨酯发泡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有机添加剂引起VOC含量超标。

b.PVC或真皮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的一些添加剂也是引起座椅总成VOC含量超标的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 为有效降低该车型座椅总成挥发物的含量, 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整改。

a.改进发泡聚氨酯的配方, 合理调整有机添加剂成分, 从而达到降低VOC含量的目的。

b.改进表皮的加工工艺,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 尽量减少使用含挥发性物质较多的添加剂。

3.3 控制效果

通过上述有效整改措施, 最终使得6个零部件全部合格, 从而保证了该车型整车车内空气质量的顺利达标, 详见图1。从图1可见, VOC达到国标初稿要求。气味达到3级以下, 为该车型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参考文献

[1]李俊贤, 等.轿车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方略[J].机械设计增刊, 2010, (27) :234-235.

[2]王津宁, 等.国产小轿车车内空气质量初步调查[J].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 :48-49.

[3]刘会艳, 等.车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 (1) :78-79.

[4]杨红刚, 等.汽车车内空气污染与对策[J].环境与健康杂质, 2007, 24 (10) :822-823.

[5]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S].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将“强制” 篇3

与一般人所想象不同的是,汽车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严重的往往是豪华品牌,人们所熟知的奔驰、宝马、奥迪等,在我国市场上都曾出现过不少投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强化车内空气质量要求,今年年底将出台强制性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该标准对于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以及材料企业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新要求,甚至还将成为“汽车召回”的依据之一。

不断增加的投诉

“2013年的‘3·15’前后,我们收到了相当数量的关于车内污染物投诉,并且基本上都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些豪华车品牌,”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肖凌云副主任对于几年前爆发的投诉记忆犹新,“我们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第一次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的了解。”

与相关专家们深入沟通交流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情况后,肖凌云才了解到,虽然在2013年的时候,汽车用户已经开始关注车内空气质量的问题,但是在当时,汽车行业内部对这个问题却并不是很关注,有关车内空气污染实验的专业检测机构都未构建。

与此同时,从2013年以来与车内空气质量相关的投诉每年却在不断地增加,这些涉及车内空气污染的用户投诉大多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通过味觉或者嗅觉等反馈,虽然用户投诉汽车车内存在有异味,或者有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情况,但由于主观性非常大,这给缺陷产品管理工作进行缺陷判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现,通过传统的缺陷判定方法,比如组织专家讨论,却很难讨论清楚确定责任。“对于消费者涉及车内空气质量的投诉和调查,需要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实验,通过做标准符合性实验来证明,以保护其权益。”

早在2011年10月,由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并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曾经对投诉率非常高的几个豪华车品牌汽车进行了相关调查,并与国内外专家就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过深入沟通,还做了一些实验。实验数据显示这些豪华品牌汽车车内的乙醛都超标,由于乙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乙醛超标问题引起了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重视。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是推荐标准,不是强制性法规,对于汽车企业缺乏约束力,行业里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相关标准的判定,当时并没有召回的案例,因此对于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也只能“雷声大雨点小”。

难解的难题

长期以来,看不见、摸不着的车内空气质量一直是行业难题,目前行业内没有统一的零部件测试标准,VOC的测试也跟其他汽车零部件的性能测试不一样,影响因素比较多,零部件包装、预处理等都会影响测试结果,这已成为整车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研究对象。因此,车内空气质量的管控是行业链的整体管控,从原料生产总装到最后整车总装,其中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车内的空气质量。此外,我国基础工业比较薄弱,很多原材料散发性能差,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让企业主动去使用高价质优的汽车材料比较困难。

而且事实上,汽车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是系统性问题,不是单纯源于某个设计工艺或者制造过程导致的问题。对于整车厂企业来讲,整车车内的空气质量不仅包括用户直观能感觉到的气味,还包括VOC、甲苯、甲醇等八种有害挥发物质的含量。例如空调,有可能是用户保养不当或者其他问题造成的。汽车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也有可能涉及到沥青阻尼片、内饰座椅、密封条等。此外,由于缺乏具体的车内原材料的环保标准和要求,容易造成单项部件产品的指标可能是符合要求的,“比如说汽车坐椅的装饰材料、塑料、皮革、胶类、橡胶等,单项部件都不超标,也符合行业标准,可是综合使用起来,车内空气就超标,这就是标准之间不太匹配问题。虽然国外也有类似情况,我们相对比较严重一些,因为在这方面,我们缺少标准。”叶盛基告诉记者,由于这是个系统性问题,现在汽车生产厂家也并没有有效的办法判定是哪个部件有问题,或者哪个部件是主要问题,但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却会造成用户感官不好,用户评价不好,进而直接影响汽车产品的销量。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整车空气质量安全关注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统计数据表明,车类投诉类型排名第一是气味,整车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整车空气质量不仅仅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车辆的销量。

与“召回”挂钩

在2016年4月28日“2016年中国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论坛”现场,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机动车管理处韦洪莲处长表示:“《大气》法建立环境保护召回制度,对车内空气质量、车内空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将会有具体要求,不仅对尾气排放,对蒸发排放,车内污染物排放都将有要求,将与召回制度挂钩。”

对于整车生产企业来说,如果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控制与召回制度挂钩,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而实施的召回,和其他的质量问题的召回不太一样。不是简单修一下,换一个新的零部件就可以解决的,如果涉及到更换座椅、内饰等部件,将产生巨大的成本,不可能实现。叶盛基表示,要有效解决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整车生产企业在产品开发阶段,比如开发内饰时,选择座椅就要综合考虑将来如果做召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叶盛基告诉记者,车内空气质量在日益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其实真正核心和主体在于企业自身,“相信我们的企业是一个对社会、消费者负责任的企业,我也坚信我们的企业产业也是对于社会、对于消费者负责的产业,正因为这样,我们要真正担当起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

nlc202309081338

2016年2月份环保部公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强制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新标准就车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等有害物质都有了更明确的限值要求,并给出了汽车厂家强制执行的时间表: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销售车辆必须满足本标准要求;此前已经定型的车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强制标准要求。对于即将上升为“强制标准”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叶盛基表示,“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标准的国际性所做的阐述。”同时,叶盛基还特别提到标准工作组专家在系统研究各国的做法,或者有益的经验,考虑标准的国际协调性,并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标准。“这也是制定标准本身应有的基本准则。虽然制定标准考虑到可操作性、适用性,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才能促进技术进步。同时伴随着科技进步,标准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发展。”

“从空气质量标准要求而言,我们希望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通行做法,同时又为广大消费者真正能接受的标准。因为强制标准是对产的品最低要求,法规性要求是基本门槛,不满足、不合规,将绳之以法、追究责任。这是汽车企业的风险,因此制定有关技术法规的时候,我们也要确实考虑企业担当风险的可能性,或者可承担性。因此,作为企业来说,肯定要关注这些技术法规制定是不是真正结合我们行业实际,同时确实要从切身对社会、对消费者负责的角度,保证技术法规制定的先进性,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安全。希望社会各界对车内空气质量要有较全面地了解,整车厂、零部件企业、相关材料企业和服务机构,要共同携手推进车内空气质量发展,促进汽车更加环保、更加清洁、更加健康。”叶盛基说。

2016 中国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论坛在京召开

为了促进我国车内空气质量的创新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2016年4月28日在北京召开“2016年中国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论坛”,旨在从汽车原材料、零部件和整车企业等车内空气质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实际出发,深度探讨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和方法,为整车企业和原材料企业、零部件企业、监测和研究服务机构等搭建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让更优质的材料、让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走近和影响整车企业,为消费者造出更环保、更健康的汽车。

随着汽车快速普及百姓生活,人们对车内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了广大汽车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广泛关注。国家将出台的强制性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将对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以及材料企业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全新要求。

本次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主持了论坛会。论坛得到国家环保部大气司、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指导支持,中国工程院候立安院士到会发表了重要报告,参会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有一汽、上汽、长安、北汽、广汽、江淮、华晨、吉利,以及比亚迪、北京奔驰、金龙、宇通、西沃、江铃等近百家单位。江淮汽车、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车、重庆长安、浙江创城零部件、湖北回天胶业、河南湛之蓝环保科技、河南尼罗河实业等企业带来业界全新理念和技术,分享了成果和信息。

围绕主题,专家讲演精彩纷呈,代表互动气氛热络。论坛会上,参会的整车企业、零部件、材料企业、治理净化企业、检测和服务单位共同签约,携手倡议——积极创新、锐意进取、协作共赢、共创优质车内空气质量,为消费者营造绿色、健康、洁净、舒适的驾乘环境而努力!

当前,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我国汽车行业较为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汽车行业各相关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我国车内空气质量工作一定会朝着绿色、健康、协作、发展的方向阔步前进!

背景:

2011年10月,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并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指南标准,这对推动、提高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

2015年9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门成立汽车行业车内空气质量的工作组织——车内空气质量工作委员会,开展车内空气质量控制、车饰环保材料使用、车内空气净化技术应用等方面调研,组织有关专家深度探讨车内空气污染防控对策,组织行业企业做好实施车内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而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6年1月,环保部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强制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该“评价指南”对车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等有害物质都设置了更为严苛的限量值,并给出了汽车厂家强制执行的时间表: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销售车辆必须满足本标准要求;此前已经定型的车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强制标准要求。

车内空气污染科普知识 篇4

1、什么是车内空气污染?

1.车内空气污染指汽车内部由于不通风、车体装修等原因造成的空气质量差的情况。车内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车体本身、装饰用材等,其中甲醛、二甲苯、苯等有毒物质污染后果最为严重。

2.受雾霾天气及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造成车内的污染。主要表现为氮氧化物、颗粒物(PM2.5)、臭氧、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2、车内空气污染源有哪些?

A.新车本身

如车内塑料、皮套等。汽车的内饰构造主要由皮质、纤维和各种工程材料组成,而这些材料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B.车内装饰

它们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来源,如毛绒玩具、塑料地毯等。市面上售卖的车内装饰物品种和材质多种多样,良莠不齐。

C.车内吸烟

车内空间狭小,如果司机或乘客吸烟,不仅会大大增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和尘埃等物质的污染物浓度,散发出的有害气体也会停留在车厢内,影响人体健康。

D.车用空调蒸发器

若车用空调蒸发器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护理,就会在其内部附着大量污垢,所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有害物质弥漫在车内狭小的空间里,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差甚至缺氧。

E.常用空气清新剂

空气清新剂可起到暂时清新车内空气的作用,但治标不治本。而且空气清新剂多由乙醚、香精等成分组成,很多香水也是化学合成物,这些物质分解之后产生的气体中某些成分本身就是空气污染物,这样只会加重车内污染。

F.其他污染物(来自车外)

除了以上由于车内硬件设施产生的污染物外,还有氮氧化物、颗粒物(PM2.5)、臭氧、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影响着车内的空气质量。这些污染物都来自车外,在车内使用外循环或者汽车的密封性不够严密(交通堵塞时情况更严重),污染物会通过缝隙、管道进入车内,使车内空气质量变差。

3、车内空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甲醛: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严重刺激呼吸道,出现眼刺痛、头痛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症状。

苯:苯易挥发,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原料。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会引起急性中毒。所以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

甲苯: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甲苯,可能会出现眼部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恶心、步态蹒跚、意识模糊等现象。

二甲苯: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二甲苯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以及胶粘剂、防水材料等。

丙烯醛:丙烯醛是空气有机污染物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功能,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细菌、霉菌、病菌等微生物:诸如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容易在车内潮湿阴暗环境中滋生、大量繁殖。长期接触金黄色葡萄球菌,人体会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会影响呼吸系统,严重的会患上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3月1日出炉的国内汽车车内空气质量首个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八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这意味着八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伤害非同小可!

4、如何减轻车内空气污染?

A.购买新车后,座椅、方向盘等处通常会有一层塑料包装,这些一定要尽快去除,不能长期保留。车主尽可能做到车内外空气交换,以便尽早让车内有害气体挥发释放干净。

B.不要随意对车内进行装饰,把劣质装饰物污染引进车内。即使要进行车内装饰,也应特别注意不要使用阻燃剂、粘合剂和防腐剂等。

C.进入汽车后,应打开车窗或开启外循环通风设施,让新鲜空气进入,不要在封闭车窗、车门状况下长时间行车,更不要在封闭的车内睡眠或长时间休息。

D.在开启空调和暖风时,使用车内外空气交流模式,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车内自循环模式。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篇5

2012年春节,老家在东北的林先生格外高兴,因为他在春节前刚买了一辆新车,以后老婆孩子不用再挤火车回家了。然而,在回家的路上,一件未曾预料到的事情,却让林先生一家三口既苦恼又无奈——新车内的气味熏得他们一家三口头疼、眼睛疼。

“刚买车的时候光顾高兴了,还真没注意,一走远路才发现味儿这么大!”林先生颇为吃惊地说。

“但行驶在高速上,打开车窗又怕孩子着凉。”林先生无奈地说。实在没办法,林先生一家只得开一段就下车透透气,原本五个小时的路程,最后却用了八个小时。而到家后,林先生一家还是感冒了,春节也没过好。

无独有偶,与林先生有相同经历的不止一人。家在四川成都的邹先生花了7万多元买了一辆经济型车,刚到手就发现异味严重,而且特别熏眼睛,想想身边多数朋友都有这样的反应,所以就没有太多过问,只是买来活性炭包和车内香水来处理。

没想到这个味道半年后都没有消除,而且一坐进车内就头晕。想到妻子已经有了身孕,担心车内空气质量对母子的健康造成影响,邹先生买来室内甲醛试纸一测,发现污染度直逼上限。后来,他请来做室内装修的朋友按装修的方式进行了基本检测,发现车内苯、甲苯等都超标1~5倍。现在,即使是冬天都是开着窗跑,他准备等孩子出生以后,找一辆没有异味的二手车替换。

车内污染,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事实上,多年以前,在美国车内污染就已被列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但在中国,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仅仅开始于2004年。当时,“某国产车苯超标引发死亡赔偿纠纷案”、“某自主品牌车疑致儿童白血病案”、“某进口车甲醛超标3倍案”等案件接连出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国内没有任何具有法律效应的“车内空气污染参照标准”,绝大部分案件只能不了了之。我们国家直到今年才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在3月1日已经正式实施。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检中心主任宋广生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我国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处于无法规、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众多车主对于新车刺鼻的异味只能忍耐。”

据了解,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有三个,第一个是新车的车内各种配件,如座椅、座垫、座椅套和座椅面料等;第二个污染源是车内饰,如车内地板、门内护板、车顶棚衬里、窗帘等;第三个污染源是生产中使用的油漆、稀释剂和黏合用的胶水油漆等。

车内逃脱的通关攻略 篇6

1

游戏刚刚开始的时候会有进入故事情节的介绍,然后就会直接进入漆黑的车内开始你的逃脱之路。游戏开始后,需要先把车前灯和后车座两侧的侧等打开。

2

打开3个车灯后,向后座的方向调整视角,在座位后先找到一罐饮料。

3

然后分别在车门的放置槽里分别能找到双面螺丝刀头,手术刀刀柄,金属管,螺丝刀把。

4

然后在车子的前挡光镜处会找到钳子。

5

找到以上这些工具后,点击两个座位之间的茶杯放置架,将一罐饮料放进去。放置后游戏会提示“车后座好像有什么响声。”

6

然后我们顺着游戏的提示,找到后座,点击两个座位中间的位置后会有把手落下,会得到另外一瓶饮料,得到后也把他放置在茶杯架上。

7

放置后,扶手箱会自动打开,我们会得到一把钥匙。

8

得到钥匙后,我们找到副驾驶座位前的小抽屉,用钥匙打开,会发现车钥匙。拿到后插进钥匙孔,接通电源。

9

虽然启动不了车子,但是中控台下的小抽屉的电源已经接通了。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点烟器和手术刀片

10

得到工具后,我们需要将可以组合的部件全部组合成工具,以备使用。可以组合成的是螺丝刀和手术刀。

11

工具组合完成后,我们将视角切换到茶杯架扶手的后部,使用点烟器打开小盒子,得到保险丝。

12

得到保险丝后,将视角切换到驾驶座前的位置,使用螺丝刀打开保险盒,放置保险丝。电路会接通。

13

放置保险丝后,车子还是无法启动。肯定还有未完成的任务。我们重新到后座的扶手处,利用手术刀划开车座皮,会得到SD卡

14

拿到SD卡后,利用钳子拧动茶杯座前的按钮 ,此时车载DV的屏幕能后翻下来。将SD卡放置进去。

15

放置好后,车子的仪表亮了,也能够正常启动,在完成了后续的故事情节解析后,本关游戏结束。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篇7

为了应对日趋恶化的大气污染, 德国滤清专家曼胡默尔研发出首款针对PM2.5的空调滤清器。该产品能有效去除PM2.5颗粒, 吸附有害气体, 从而为车内乘客营造安全、清洁的车内环境。目前, 新产品已经实现量产, 应用于东风标致雪铁龙的多款车型中, 包括东风标致的307、308、408和508车型, 以及东风雪铁龙的世嘉、凯旋、C4L和C5车型。

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 导致车主和主机厂对应对PM2.5空调滤清器的需求日益增加, 但目前市场上的普通汽车空调滤清器无法在过滤PM2.5时提供高效的过滤效果。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曼胡默尔研发出针对PM2.5的汽车空调滤清器。PM2.5是f≤2.5mm的颗粒物, 直径仅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1/30。当它被吸入人体后, 不会被排出体外, 而是直接进入肺泡或血液循环系统, 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甚至导致肺癌的发生。此外, 它还可以作为携带细菌微生物、病毒的载体入侵人体肺部, 危害人体健康。

曼胡默尔新近量产的首款P M2.5空调滤清器采用了四层高端活性炭滤材, 具备低风阻、高过滤效率、高容尘量、使用寿命长等特性。其中, 高性能PM2.5活性炭滤材从德国进口, 采用更大克重的颗粒过滤层, 不仅对PM2.5颗粒有着更高效的捕捉效率, 还可将烟尘、孢子、灰尘、花粉、石棉等颗粒阻挡在外, 同时对甲苯、NO2、SO2等有害气体有着绝佳的去除能力, 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净化车内环境。与普通空调滤清器相比, PM2.5空调滤清器的过滤效率达到90%以上。

车内空气大作战 篇8

从源头开始,应该先更换空调滤芯,然后再对车内进行杀菌处理,最后为了维护车内空气质量还可以选择一些香薰。调整好车内环境对驾车人好,也是对乘车人负责任。与车内空气的斗争已经在编辑部打响,我们找到了一些相关产品进行测试,希望为您改善车内环境提供一些帮助。

品名霍尼韦尔(Honeywell)空调滤清器

规格CF10373

参考价186.80元

简介双效活性炭滤清器的特殊活性炭层,可以消除花粉、柴油烟灰、微小生物等可吸入微粒的困扰,并滤除苯、甲苯等刺亮气体。于此同时,还有效地防止了汽车内加热、空调系统受到微粒侵蚀,以降低车辆保养和维修的花费。该产品可匹配数十款国内车型,满足绝大多数车主的替换需求。

使用方法查看车辆使用说明书,找到原空调滤清器的位置,取出并替换为全新品,并注意安装后的密封工作。

试用评价我们选择的是大众PQ35、PQ46平台的空调滤清器,其规格形状与原装品完全一致,做工用料略好一些。安装位置在副驾驶的手套箱下面,熟练的话可在3分钟之内换好。更换周期较长,为2万公里,基本一年更换一次即可。

推荐指数★★★★★

品名BULLSoNE空调杀菌除臭剂

规格330mL

参考价39元

简介采用无毒无害的天然植物提取物,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署FDA认证的配方,具有高效除菌、除毒作用,喷头为z-GuN强力喷射,可深入到空调内部高效杀菌,并长期保持芳香。除了应用于汽车空调之外,还可用于汽车脚垫、地板、后背箱,以及家庭鞋柜、洗手间、橱具、家用空调等。

使用方法把喷管拧在喷头上,并在空调关闭时插入出风口深处,按压开关向内喷射。或距离细菌易滋生处20cm喷射。

试用评价喷头比较有意思,确实可以深入内部。使用非常简单,从管子上的韩文说明来看,应该可以在车辆空调进风口喷射,这样效果会更明显。使用完后刚开始味道稍大,有点香味覆盖异味之嫌,但一天后香味异味全部消失,期待持久性强。

推荐指数★★★★

品名车用竹炭除味包

规格550g

参考价14.9元

简介竹炭是以五年以上的高山毛竹为原材料,通过几千度的高温煅烧和炭化,清除各种含碳化合物和非有机成分制成。烧制过程中使炭产生无数的孔隙,正是这些孔隙能吸收异味。竹炭质地坚硬且细密多孔,有超强的物理吸附能力,能物理净化空气、去除异味、吸湿防霉、调节湿度。

使用方法将竹炭塑料袋拆除后,放在车内即可。每月晒太阳侄42次,以释放吸附的异味,恢复竹炭功能。

试用评价竹炭是纯天然制品,无毒、无副作用,可有效吸收车内的烟味、车内物品老化产生的怪味、湿气等。竹炭是改善空气质量,而不是掩盖原来的气味,所以要比香水更实用。不足之处是包装造型不够时尚。

推荐指数★★★★

品名艾瑞司AI RESH竹醋液精华芳香除臭剂

规格500g

参考价30元

简介竹醋液是竹炭加工过程中,从竹肉内蒸馏出来的天然贵重精华,竹醋液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国外作为医药、化妆品领域功能性添加剂的原料。艾瑞司的这款除臭剂就是采用竹萃取液(消臭配方)及天然高级香精调制而成,具有强力的除烟、除霉味、空调及宠物异味的功能。

使用方法将内附的双面胶,贴在瓶身的底部,再选择适当的位置贴上本产品打开上盖,取下内盖,在将上盖盖上。

试用评价这个芳香除臭剂的味道还是很好闻的,每次一打开车门都有股淡淡的清香,感觉不错,而且它对烟味、宠物异味有强力的除臭之作用。不足之处是,这芳香除臭剂挥发较快,一般一个月左右就没什么味道了。

推荐指数★★★

品名泰普森(TYPE—S)高级棒形汽车香薰

规格4片装

参考价16元

简介根据车内空调出风口的特点,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采用了条形卡扣设计,可以直接插入空调口,不占空间,散香效果好,被称为隐形的空气清新剂。条形香薰片采用纯天然植物香料,结合环保健康的材料精工制作而成,颜色鲜艳,香味纯正,是汽车去味、净化空气的好产品。

使用方法可根据需要,直接将棒形香薰放置在车内不同位置的空调出风口即可。

试用评价这小玩意儿使用起来很简便,价格也不贵,喜欢抽烟的车主,在车里准备几根这种棒形香薰还是不错的,由于每款车都有数个出风口,如果想要更浓的香味,可以多用几根香薰即可。

推荐指数★★★★

品名小仙女飞香熊猫香膏

规格5g

参考价39元

简介小仙女飞香熊猫香膏是动弹的芳香剂,小震动能摇动小熊猫的眼睛、使车内气氛更爽决弄口闪亮。能放在汽车仪表板上、家庭里的桌子、电脑前面等很容易看的地方,有漂亮的室内装饰效果。淡淡的新鲜的果香使车内空气更清爽。附有可爱的便利贴,能直接把熊猫的脸打扮得更加漂亮。

使用方法打开熊猫后面的把手,揭开银箔胶纸后把容器放回原处,用附带的双面胶带将熊猫贴在车内坚固处。

试用评价模样比较可爱,熊猫眼精和耳朵还能随车抖动,我使用的香膏是蜜桃味,就是味道有点儿腻,在密封的车里闻着有点儿熏人,开车时间长了头疼。而且香膏存量太少,不到两周就用光了,还不能补充,这个价钱光买熊猫有点儿贵。

推荐指数★★★

品名3M空调滤清器

规格XC003869630

参考价100元

简介此空调滤清器由3M聚丙烯超细静电纤维制成,本身不会助长细菌滋生,而且过滤效率高,可有效阻隔有害微粒及气体,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它独具的蓬松结构使空气流通更顺畅。能够深度容纳灰尘,不宜阻塞,寿命长。与原配件通用,可匹配速腾、迈腾、途安、明锐等大众车型,安装简便。

使用方法查看车辆使用说明书,找到原空调滤清器的位置,取出并替换为全新品,并注意安装后的密封工作。

试用评价原来一直是在4s店维修保养时更换空调滤清器,相对日系车来说,大众车系保养间隔要长,也没在意是不是在冬夏频繁使用空调前更换。这一次是赶着春暖花开前自己动手,拆装还比较简单,过滤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风量似乎大了一点儿。

推荐指数★★★★★

品名台湾火鹤风口香水

规格223—2切子系列淋浴香

参考价29元

简介这是一款固体香棒,用其芳香来驱除车内异味。

使用方法撕开铝箔袋拿出陶瓷质感的香棒,再将本体一端的盖子打开,将香棒放入中管里,再将盖子扣紧即可使用。本体上附带夹子,直接将其夹在出风口叶片上即可。

试用评价这款除味荆外观挺精致的,柱体表面如同钻石切割一样多棱角,玫瑰红色,是车内

的点缀。把它放在出风口,散发出类似香皂或沐浴液的味道,即使不开空调,味道还是挺大的还好,可以旋动其两端,调整香棒的出气口大小,调至最小,味道淡淡的,还比较舒服。

推荐指数★★★★

品名3M净呼吸甲醛空气清新净化剂

规格90g

参考价

49元

简介采用独特基因反应,高效快速捕捉降解车内空气中的甲醛分子,高浓持久配方,对汽车的内饰以及其他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具有消除率高,去除速度快的特点。水性含香环保配方具有高度活性。对人体安全,且能持久发生效用,保持空气清新芬芳,配合3M静呼吸光触媒使用,效果更佳。

使用方法开封置于车内或居室等密闭空间内,新车或第一次使用,使用3个月更换,其他情况下6个月更换。

试用评价瓶子造型比较时尚,放在车里不是很难看。绿色显得清新,味道是那种淡淡的柚子皮味,比绝大多数香水要舒服得多。包装里同时还有3M双面胶,且净化剂靠棉芯来缓慢挥发,所以即便不小心打翻也不会洒到车里,设计合理。

推荐指数★★★★

品名迪飞龙汽车风口香薰CS-71064

规格12.5mL

参考价39元

简介看薰蕴台纯天然植物香薰精华,香气纯正,舒适怡人。先进的专业散香技术,持久耐用,持续散香60天以上。可调节香气强弱,不同的瓶盖安装方向可得到不同的散香效果。用完后还可以往里面添加补充液。

使用方法1轻压盒底两侧,拉出透明胶盖;2将香薰座从盒子底座取出,3向上拔起顶盖,拧开螺丝盖,除去密封内盖;插入棉芯直至瓶底,拧紧螺丝盖,装上顶盖。4将夹子插入瓶身背后的槽内轻轻地将香薰按入汽车空调风口位置上,5香气强弱调节,不同方向的安装顶盖可调节香气强弱。

试用评价瓶子很漂亮,个头真是小巧,本以为是放置在操作台上的,没想到是装在出风口的,不过安装很方便,味道不错,有股花露水的味道,用完了可以直接加花露水了。

推荐指数★★★★

品名3M净呼吸光触媒

规格200ml

参考价135元

简介3M净呼吸光触媒空气净化剂独有纳米光触媒二氧化钛溶胶,高效降解车内空气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氧化消除各种异味,有效防止汽车隐蔽部分的霉菌滋生。

使用方法使用前充分摇匀,距离喷涂表面30~40cm处凌空喷涂,请勿直接对准表面喷涂。车内大面积喷涂一次,待干后在喷涂一次,如出现白色乳液点,即用湿布擦拭。试用评价光触媒在过去是一种奢侈的内饰养护方式,但现在通过一瓶简单的喷雾剂就可以解决,真是方便了很多。但我始终认为光触媒是一种化学反应,所以在使用时要格外小心,以免损坏内饰,但合理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

推荐指数★★★★

品名车内除臭抗菌剂

规格70ml

参考价69.9元

简介本品采用银离子灭菌剂精制而成,能有效清除车内及空调系统的各种细菌及抑制其繁殖,使车内空气清新宜人,在车内的各个角落和坐垫、脚垫清除香烟臭味。使用方法将车门密闭,是发动机运作,打开内循环气,揭开半球形盖,将气雾罐放在副驾席的气雾喷不到车体内部的位置,用力按下按钮使按钮自锁,迅速关闭车门(人在车外),约10分钟后气雾罐的喷雾将结束,此时,要继续让发动机运转10分钟以后,以彻底消臭杀菌。

试用评价这个小罐子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从开始到结束使用者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只要静心等就可以了,但是在结束后最好将车内充分通风,因为你会发现车内会有浓郁的酒精味道。但实际清除异味的效果非常好。

推荐指数★★★★

品名龟牌(Turtle Wax)汽车异味根除剂

规格473ml

参考价69元

简介龟牌汽车异味根除剂采用龟牌独有的Odor-x技术,它是一种专业的异味去除剂,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已经深层渗入织物的气味,如香烟、食品、宠物、霉味等。它的原理是密封各种气味分子,而不是简单地用某种气味来压过另一种气味,来欺骗人的嗅觉。柠檬香味,安全适用于车内和家庭。

使用方法采用按压喷射装置,调节喷嘴角度,对准车内座椅和地毯等均匀喷洒,喷洒后适当风晾干即可。

试用评价首先是被其包装上“根除”而不是“覆盖”异味儿的宣传吸引,因为现在市面上的汽车香水和各种除味剂一般都是用更浓烈的“香味”覆盖“霉味”,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欺骗嗅觉的把戏。初次使用,这款异味根除剂的效果立竿见影,喷洒至座椅和脚垫数分钟,当液体自带的柠檬味儿慢慢散去后,车里原有的轻微霉汗味儿几乎闻不到,并且根除剂其自身的味道也没有残留,这点我很满意。看来龟牌还是值得信赖的产品,期望这种“除味”效果能长久些。

在车内睡觉的危害有哪些 篇9

想必大家都看过很多的新闻报道,不少车主因为在车内睡觉然后再也没有醒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众所周知,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睡觉的时候也不例外。而我们在车内睡觉的话,很容易因为车内缺氧而导致窒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车辆门窗的密封性能越来越好,车内狭小的空间密不透风。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很多车主喜欢在停驶的状态下或者是在通风不好的车库里开着暖气休息。如果休息的时间比较长的话,我们就很容易出现缺氧甚至是休克的症状。

很多车主喜欢在停驶的状态下开着暖气休息

因为汽车在停驶的状态下,车内和车外的空气难以进行对流。发动机长时间运转,排出的一氧化碳就会逐渐集中在车内。另外,我们在车里睡觉的时候,会呼出二氧化碳并损耗氧气。时间一长,车内的二氧化碳就会逐渐减少,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休克中毒,严重的时候还会丧命。

想必大家都知道,车内的这些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发动机。据实验表明,当私家车发动机在怠速空转的时候,因为燃烧不充分,往往会产生很多废气。这些废气主要是由一氧化碳组成的,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入体内会大大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气的功能。

呆在车里的时间长了,我们就会感到头晕胸闷,感知、反应和理解能力也会下降。严重的话,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受到影响,就容易出现休克和中毒的症状。如果在车内休息的时候感到头晕或者是四肢无力的话,应该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这样可以减轻身体不适感。

如何减少车内睡觉的危害

既然在车内睡觉有那么多危害,那么我们就尽量不要在车内睡觉。但是很多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在车里睡觉,比如说聚餐应酬后在车里小憩片刻,或者是等待代驾的时候休息一会儿。那么,在车里休息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减少危害呢?

1、开启外循环模式

很多人私家车主有这样一个习惯,他们为了保持车内温度和空气质量,喜欢开启内循环。如果我们平时开车的时候这样做并没有错,但是选择在车里睡觉的话,最好关掉内循环系统,开启外循环系统。那么,车内外循环系统和内循环系统有什么区别吗?外循环系统主要是补充新鲜空气,内循环系统主要是阻隔污浊气体。在车内睡觉时开启外循环系统,就可以有效避免因缺氧或者是一氧化碳导致的中毒现象。

2、开窗通风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篇10

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车内财物被盗案件进行分析,总结出特点,并提供有效的应对方法,提高安全性。民警经过大量的侦查与分析总结其作案有如下特点:

1、作案手法分析:通过现场勘察,上述案件被窃财物的车辆均无撬痕,而且车主均用遥控器关闭车门,经判断系使用“干扰器”实施盗窃;

2、作案时间分析:所有发案均在白天10时至18时。主要集中在中午12时至14时之间,共发案7起,占比64%;

3、发案地点分析:主要集中城区。

4、作案目标分析:案犯以高档车辆为主要袭击目标,占比达82%;

案犯在从作案手法、作案时间和袭击目标上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1、作案手法相似,案犯均采用“干扰器”开锁方式实施盗窃行为;

2、作案时间集中,案犯主要作案时间大多集中在白天12时至14时之间;

3、袭击目标明确,高档车辆为袭击目标;

4、作案地点相同,10起案件都发生在城区。

针对此类案件的调查研究,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盗窃车内财物案件的概念

盗窃车内财物案件是根据犯罪嫌疑人侵害目标的不同,对盗窃案件进行分类后的一个具体类型。所谓盗窃车内财物案件,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机动车辆内存放的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秘密窃取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案件。盗窃车内财物案件的犯罪对象是机动车辆内部存放的公私财物。从狭义上理解,机动车辆内存放的公私财物包括放置在车箱内和后备箱里的财物。从广义上理解,除包含狭义理解的范围外,还包括车辆本身的组成部分,如车载CD机、出租车电脑板、轮胎等。作为盗窃案件的一个种类,盗窃车内财物案件除具有发案率高、破案率低、社会危害严重等盗窃案件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外,还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一方面,此类案件作案成本低,对犯罪嫌疑人自身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要求都不高,容易使犯罪嫌疑人因贪图财物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此类案件通常发生在公共场合,属于“街面犯罪”,尤其以车辆停放场所常见,高发案率对公众安全感负面影响较大。因此,根据作案特点选择最佳侦查途径是侦破此类案件的关键。

二、盗窃车内财物案件的特点

(一)作案手段多样,带有习惯性

作案手段多样化是盗窃车内财物案件的一个突出特点,其原因在于犯罪嫌疑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于己的作案手段,并在犯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带有个人特点的习惯性作案手法。从已发案件来看,此类犯罪作案手段可以概括为:

1.犯罪嫌疑人直接侵入车辆内窃取财物。直接侵入车辆是指由于被害人疏忽而没有尽到管护车内财物的义务,或者由于车辆自身原因没能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使犯罪嫌疑人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就能窃取车内财物的情况。既包括犯罪嫌疑人登上车辆,也包括犯罪嫌疑人站在车外,只有身体的一部分进入车辆,还包括犯罪嫌疑人身在车外,将钩挑工具等伸入车内实施盗窃。被害人没能尽到管护车内财物的义务,既包括被害人主观上认为车内财物处于安全状态,也包括因疏忽大意使车内财物处于“失控”状态,还包括犯罪嫌疑人使用欺骗手段,转移被害人注意力,降低被害人对财物的安全防范力度。

2.犯罪嫌疑人使用暴力手段侵入车辆内部窃取财物,这里的暴力手段仅限于直接针对车辆本身。常用手段有:

(1)使用敲击工具。利用随身携带或就地取材的榔头、锥子或石头、砖块等硬物击碎车窗玻璃,以达到侵入车辆实施盗窃的目的。

(2)使用撬压工具。对没有警报装置或解除警报装置功能后的车辆,利用螺丝刀、撬杠等撬压工具撬开车门或后备箱盖实施盗窃。

(3)使用投射工具。在距离车辆使用投射工具有效射程范围内,利用弹弓、气枪等工具发射弹丸击碎车窗玻璃后实施盗窃。

(4)利用身体自然优势。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具有过人的身体力量,常用踹碎玻璃、手抛弹丸击碎玻璃或者强行拉开闭锁的车门或后备箱盖的方式实施盗窃。

暴力手段因为动作力度较大,往往会在现场上发出声响,极易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所以犯罪嫌疑人通常选择在人员往来较少的地域使用。

3.犯罪嫌疑人利用技术手段侵入车辆内部窃取财物:

(1)使用开锁工具或盗配钥匙开锁后侵入车内。与暴力手段相比,此种手段无疑不会引起现场周围人的注意,犯罪嫌疑人使用开锁工具或潜心盗配钥匙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窃取被害人车辆内的大额财物。然而此种手段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当前大多数车辆同时使用电子锁,只使用机械方法开锁车辆仍然会发出警报。同时,使用盗配钥匙窃取车内财物时,犯罪时机的出现也具有偶然性,只适用于熟人作案。犯罪嫌疑人之所以通过使用开锁工具或盗配钥匙盗窃车内财物,而没有把机动车辆作为盗窃对象,原因在于窃取车内财物的风险要比盗窃机动车辆小得多。

(2)使用电子干扰器使遥控锁失效。电子干扰器是一种汽车遥控信号屏蔽器,体积如手机大小,主要由发射按钮、集成电路和天线组成。当被害人使用遥控钥匙闭锁车门时,犯罪嫌疑人在有效距离内按下电子干扰器的发射按钮,电子干扰器会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干扰遥控钥匙的电子信号,使装在车上的遥控锁不能接收到信号,从而无法闭锁车门。

(3)使用电子解码器复制电子开锁密码。电子解码器是一种汽车遥控信号复制器。体积与电子干扰器相当,结构比电子干扰器略微复杂。当被害人使用遥控钥匙闭锁车门时,犯罪嫌疑人在近距离内打开解码器接收遥控钥匙的电子信号,对电子信号进行分析解码,将解码的电子信号予以复制,待被害人远离车辆时,再用解码器发出电子信号进行开锁。

(二)作案前多有组织和预谋,团伙作案分工明确

除被害人疏忽大意,使犯罪嫌疑人实施盗窃有机可趁外,作案前犯罪嫌疑人都会进行精心组织和预谋。从研究车辆的防盗系统、准备作案工具、寻找合适的作案时间与地点、熟悉逃离路线到作案后处理赃物等,都要周密策划。团伙作案的,团伙成员有明确的组织和分工。团伙成员中有人驾车接应、有人望风、有人解除目标车辆防护、有人实施窃取,对于大量货物的窃取,通常由数人实施。明确的组织和分工使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更加有恃无恐,作案后得以更迅速逃离现场。

(三)对侵害目标选择即有针对性,又有随机性

犯罪嫌疑人实施盗窃的目的是获取车内的财物,在选择被侵害车辆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车内财物的数量。预期车内财物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透过车窗直接看到车内物品或其包装物,从而推断出财物的价值;另一种是根据车辆的档次和外观推断车内可能存放财物的价值。因此,高档车辆和车厢内放置财物的车辆容易成为此类犯罪侵害的目标。此外,悬挂外地车牌的车辆也容易成为被侵害目标。究其原因,一是受“穷家富路”观念影响,身处异地者通常携带大量财物以备急需,离开车辆观光、购物、办事时又不便将财物全部随身携带;二是发案后被害人处于人生地疏的境域,又急于赶路,较难向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由此可见,悬挂外地牌照的高档车辆和货运车辆是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首选目标。犯罪嫌疑人在预谋犯罪阶段只确定地域而不确定具体的犯罪目标,在到达事先确定的地域后,再根据实地情况随机确定犯罪目标,或者以银行作为物色作案目标的场所,跟踪被害人伺机窃取。

(四)现场遗留痕迹物证较少,但价值较高

如前所述,此类案件的作案过程较短,也就较少在现场上遗留下痕迹物证。但是,痕迹物证的直接作用在于认定犯罪嫌疑人和作案工具,其价值高低取决于痕迹物证的质,而非量。现场上光滑的车辆表面为遗留价值较高的痕迹物证提供了可靠的载体。从作案的一般过程来看,不论犯罪嫌疑人使用何种工具,在实施窃取之前普遍存在向车内窥视的动作,透过内侧贴有防爆膜的半透明车窗确认车内状况。犯罪嫌疑人将眼睛抵近车窗并用手掌外侧紧贴车窗玻璃,使手掌为向车内窥视起到遮蔽反光的作用。这一动作会在车窗玻璃上留下明显的手掌外侧区印痕、额头印痕和鼻尖印痕。手掌外侧区印痕可用于掌印鉴定,额头印痕和鼻尖印痕上可以提取脱落细胞用于DNA检验,印痕距离地面的高度可以推断犯罪嫌疑人身高。因此,勘验检查此类案件现场,要根据现场实地情况,在相应部位寻找和发现痕迹、物证,准确判断犯罪嫌疑人作案过程。

(五)案发时间和地点有规律性可循,发案呈现系列化

犯罪嫌疑人选择作案时间与地点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容易得手,二是便于逃离。容易得手就是现场周围人员稀疏、保安力量薄弱,便于逃离就是现场周边地形复杂、交通便利。按照这样的标准,大型购物广场附近、餐饮娱乐场所周边、地下停车场内、无人看守的路边停车位、管理松懈的住宅小区停车场和批发市场装卸货区属于高发案地点。不同地点的高发案时间有所不同,大型购物广场附近的高发案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下午和傍晚;餐饮娱乐场所周边的高发案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午和傍晚;地下停车场和无人看守的路边停车位高案发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管理松懈的住宅小区停车场高发案时间主要集中在凌晨;批发市场装卸货区高发案时间主要集中在装卸货时及前后。犯罪嫌疑人熟悉并掌握犯罪对象的活动规律后,往往连续作案,使发案呈现系列化。

上一篇:2017期末考试及放假时间通知(家长)下一篇:说晚安的简洁英文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