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太阳课件(共10篇)
暖暖的太阳课件 篇1
美术活动——暖暖太阳
推荐教材分析:这节课书上是要求小朋友运用拟人的手法画出太阳,并运用相近色进行光芒的装饰,考虑到班上孩子已多次画过,对相近色的运用在兴趣班也早已学习过,所以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做了改动,从绘画变为手工。结合上个主题《图形宝宝》,学习运用各种图形的组合表现出人物的五官特征,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另外我采用餐盘和色卡纸的创作,也是和本次主题《有趣的纸》的更好衔接,让孩子更好地去感知不同质地的纸的特点,感受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乐趣。
学情分析:小朋友此节课前已学习过画人物,对表情特征有一定的感知和了解,同时,班上的孩子对手工的兴趣浓厚,动手能力提高较快,在活动中也在逐步养成一些良好的手工习惯,本节课是先画后剪,表现五官的特征,是前期课的延伸和提高,也是良好习惯培养的继续。
教学目的:
1、学习把各种图形组合成五官,表现不同的表情特征。
2、运用剪贴的方法制成太阳,促进双手的协调配合。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手工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范例三个:不同表情(高兴、哭泣、生气)
2、每人一份:餐盘、色卡纸、双面胶、剪刀、工作服一件
3、每桌一份:长条形色卡、勾线笔
4、老师示范用的纸、餐盘等
5、音乐磁带一盒,散文《太阳公公象个孩子》、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欣赏散文《太阳公公像个孩子》导入课题
提问:为什么说太阳公公像个孩子?
二、出示不同表情的太阳公公给大家欣赏
1、提问:太阳公公的表情是一样的吗?有哪些表情?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2、具体分析每一种表情的脸部特征(五官是由哪些图形组成)
高兴:大大的圆形眼睛、三角形的鼻子、半圆形的嘴巴、弧形在下边、嘴角翘起、很开心的样子
哭泣:半圆形的眼睛、眼角向下斜一点、圆形的鼻子也是半圆形的嘴巴、可它是弧形在上边,嘴角向下,很伤心的模样
(和开心时的嘴巴形状作比较,明白摆放的方法不同,表现的表情会不同)
生气:长方形的粗尾巴、圆形大眼睛、三角形鼻子、半圆形嘴巴、也是嘴角向下
3、启发:太阳公公的脸谱上用了哪些图形?用别的图形可不可以?
三、讲解和演示
1、提问:你喜欢太阳公公什么表情?
2、介绍桌上的材料
3、依孩子的心愿制成太阳公公的表情脸谱
①心里想好太阳公公的表情
②取色卡,画出五官
③剪下,放入餐盘中,边角料放入口袋中(绿色)
④粘贴五官
⑤加上光芒(重点介绍简单快捷方法贴粘)
四、交代作业要求
1、剪下需要物品自己要保管好
2、边角料放入口袋中,用过的工具放回原处
五、幼儿创作,老师巡视,给予及时的启发、引导
六、集体评价活动,一一展示完成的作品,师幼共同欣赏,对有代表性的作品做重点评价。
对于小班幼儿一般无须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幼儿选取某种颜色数量去表现太阳。幼儿喜欢画太阳,这样,也许更有利于幼儿自由地表现与表达。幼儿的学习往往是在背景和自己的情感体验中进行的。最初“太阳”对于孩子而言,也许只是一种符号,也许因为这样符号能够给予他们一种平衡感,让他们获得一种自我表达的满足,他们会用他们对太阳的理解去解释自己画太阳的理由。作为老师我们不要以自己主观的臆断去思考孩子的行为。这样才会去尊重孩子,才能有效地去教育孩子。
暖暖的太阳味 篇2
冬天的太阳总会给我带来莫名的喜悦和感动。今天,又是一个有太阳的日子!
推开窗,沐浴在暖暖的阳光里。闭上眼,伸出手,我感觉到阳光轻轻地在我手上跳舞。深深地吸了口气,好香!是太阳的香么?淡淡的,似有似无的暖暖的香,我有些醉了!
“嘭,嘭……”阳台上传来妈妈拍被子的声音,妈妈又在忙了。难得遇上个好天气,妈妈忙着晒东西。要是妈妈能陪我晒太阳多好,我心想着。
记得小时候,冬天一到,妈妈便拉我到阳台上晒太阳。妈妈总用她的大手捂住我冰冷的小手,轻轻地揉着、搓着,直到把手焐热。我们坐在阳光里,感受太阳的温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那种感觉惬意极了。妈妈对我说:“筠儿,你知道吗,太阳啊,是有香味的。那香味很特别,暖暖的,淡淡的,人闻到了心情会异常好呢!”说完还深深地吸一口气。我笑了,深信着太阳有香味,要不,我身上怎么这么暖和,我的心情怎么这么好呢?
长大了,不再和妈妈一起晒太阳了。学业的繁忙有时让我忘了窗外的好天气。
窗外,阳光一点点淡下去,金色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幽的蓝黑色。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课件 篇3
【学习内容分析】
在行星运动规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两节内容之间安排本节内容,是为了更突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这个科学过程。如果说上一节内容是从运动学角度描述行星运动的话,那么,本节内容是从动力学角度来研究行星运动的,研究过程是依据已有规律进行的演绎推理过程。教科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一些逻辑思维的铺垫,让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身于历史的背景下,经历一次“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因此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在学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之前,学生已经对力、重力、向心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有了较好的理解,并且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等运动规律,能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已经完全具备深入探究和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起点能力。所以在推导太阳与行星运动规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地运用原有的知识进行推导,并要求说明每一步推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师仅在难点问题上做适当的点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不同观点和引力思想形成的历程。
2.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存在着引力作用,知道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
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和表达式,知道牛顿定律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时的作用,领会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追寻得出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中交流和独创的意义;
2.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理论分析→实验观测→验证结论”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蕴涵其中的规律之简洁,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培育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的推导思路和过程。
2.突出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推导过程,关注学生推导细节并及时交流和反馈,总结推导步骤;教师呈现推导过程要层次分明,突出关键。
【教学资源】
1.教学课件(PPT文件)
2.行星运动数据(excel文件)
3.曲线拟合工具(excel软件)
4.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课: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纠正补充)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从运动的描述角度思考,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物理意义?(提问)
学生活动:第一定律揭示了描述行星运动的参考系、及其运动轨迹;第二定律揭示了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经过不同位置的快慢情况,近日点附近速度大,远日点附近速度小;第三定律:揭示了不同行星虽然椭圆轨道和环绕周期不同,但由于中心天体相同,所以共同遵循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周期的二次方比值相同的规律。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开普勒三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也叫椭圆轨道定律,它的具体内容是: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他的这条定律否定了行星轨道为圆形的理论。
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行星来说,他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具体表述是: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半长轴R的立方与运动周期T的平方成正比。
教师活动:
开普勒在1609和16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解决了描述行星运动的问题,但好奇的人们,面向天穹,深情地叩问:是什么力量支配着行星绕着太阳做如此和谐而有规律的运动呢?(问题的提出:)
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是否需要力?这个力是什么力提供的?大小跟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活动: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需要力,这个力可能是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提供的,大小跟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应有关。
问题2:行星的实际运动是椭圆运动,但我们还不知道求出椭圆运动加速度的运动学公式,我们现在怎么办?把它简化为什么运动呢?
学生活动:猜测可以简化为圆周运动。
问题3:既然把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简化为圆周运动。那么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进一步简化为匀速圆周运动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猜测可以简化为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八大行星的轨道数据。
总结:行星做曲线运动→必受到力的作用→把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简化为圆周运动→进一步简化为匀速圆周运动。
装在信里的小太阳课件 篇4
装在信里的小太阳课件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感染,树立诚实的美德,做到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和改正。
3、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一些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一些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词语。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感染,树立诚实的美德,做到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和改正。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当你做错了事,犯了某种错误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讲的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在别人的帮助下承认和改正错误的故事。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预习,理解词义
(1)炫耀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是什么?(夸耀)
(2)价格不菲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价格昂贵?。
(3)诱惑什么意思?文中说谁诱惑了谁?
(4)焦灼什么意思?(着急)
(5)懊悔什么意思?近义词是什么?(后悔)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5、试着给文章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家境贫寒的库伯一时经不住诱惑,捡起了同学丢在课桌下的十美元钞票。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讲库伯走出教室后就后悔了。
第三部分(第4—9自然段)讲丹尼斯的爸爸给库伯改正错误的机会,库伯用特别的方式承认了错误,将十美元钞票还给了丹尼斯。
第四部分(第10—12自然段)讲多年以后,库伯也成了一名警察,由于他勇敢正直,工作努力,成绩突出,获得了总部的嘉奖。
按时间顺序: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讲童年的库伯在教室里捡起了同学丢在课桌下的十美元钞票,是丹尼斯的爸爸给库伯改正错误的机会,库伯用特别的方式承认了错误,将十美元钞票还给了丹尼斯。
第二部分(第10—12自然段)讲多年以后,库伯也成了一名警察,获得了总部的嘉奖,在颁奖会上库伯将小太阳还给了颁奖的丹尼斯的爸爸。
三、练习朗读课文
1、同桌互读
2、小组分段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受到感染,树立诚实的.美德,做到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和改正。
2、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一些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一些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词语。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受到感染,树立诚实的美德,做到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和改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1、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库伯犯了一个什么错误?
2、读第2、3自然段,画出描写库伯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库伯是小偷吗?为什么?
(1)库伯在什么情况下犯了错误?
(2)丹尼斯的爸爸是如何给库伯改正错误的机会的?
(3)有感情地读课文。
3、库伯没来得及改正错误,事情被发现了,丹尼斯的爸爸来到学校,班上的同学们是怎样议论的,库伯是什么表现?
4、如果此时你是库伯,你会怎么办?
5、丹尼斯的爸爸向同学说了些什么。他采取了一个什么办法,结果怎样。此时丹尼斯的爸爸是如何给库伯改正错误的机会的?
6、此时如果你是库伯,看到丹尼斯的爸爸这样的做法,你会怎么想?
7、事情解决了,库伯把钱还了回去,通过这件事你认为库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诚实、知错就该)
三、读后交流
先进行小组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并完成下面的练习:
读句子,给加点的部分换个词语。
1、最后,库伯决定找个机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钞票还回去。
2、警察父亲也只是淡然一笑。
四、拓展活动
五、巩固练习
1、读生字卡片,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抄写要求会写的生字和词语。
六、作业:
1、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番茄太阳课件 篇5
教学要求:
1、在情景的引导下,体会人物内心,读好课文;
2、通过朗读,理解三次“番茄太阳”所包含的不同含义,感悟明明纯真善良的心;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给予是一种快乐”和“爱是可以传递的”这些深刻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
1.番茄,太阳,番茄太阳,多么奇妙的组合呀!双目失明的女孩明明创造了它,这“番茄太阳”也深深地影响了作者。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作者走近明明,走近这“番茄太阳”。课文中多次出现“番茄太阳”,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到这样的句子画下来。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三次出现“番茄太阳”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叙事、写人、抒情融合在一起,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抽丝剥茧似的引导学生学习,提炼出文章的重点,将会事倍功半。因此,开篇引入课文,教师就带领学生直奔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再次默读课文,寻找感情的结合点,进入感悟的入口处,为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内容带好路。】
二、抓住主线,细细品读课文
(一)品读课文,认识番茄太阳。
出示: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1.明明所说的“番茄太阳”指什么呢?读一读课文的10至13自然段,谈一谈你的理解。
2.这“番茄太阳”是明明心中的太阳,它和番茄一样又大又红又圆,和太阳一样温暖。
【设计意图:第一处出现的番茄太阳上没加引号,为了引导学生认识此处的番茄太阳真正所指的是什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的10至13自然段,让学生在自读中弄清了“番茄太阳”是明明心中的太阳,才能为后文其引申义的理解奠定基础。】
(二)品读课文,抓住笑的魅力。
出示: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1.作者眼中的“番茄太阳”是什么呢?
2.明明的笑脸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读着这句话,你的脑海中产生了什么问题?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至14自然段,画下描写明明笑的句子,再思考:为什么说明明的笑脸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4.汇报交流,以学定教,随机学习。
第一句: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1)孩子们,想一想我们身边5岁的小朋友怎样生活?
(2)想象说话:明明的爸爸、妈妈每天在不停地忙碌着,明明只是安静地坐着。一个小时过去了,几个小时过去了,明明在做什么?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里明明在做什么?
(3)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孩?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这样懂事的笑脸,像太阳一样给人温暖,这样的笑脸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指名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说话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明明的懂事、乖巧,从而读懂她笑脸背后的可爱,找到这笑脸与“番茄太阳”的相似点,为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开辟了一条捷径。】
第二句: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1)明明用她的双手触摸着这个世界,文中告诉我们明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2)盲童,生下来就看不见,一直在黑暗中生活。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明明的世界。此时,你看不见什么?如果将在这样的黑暗中生活,你心情怎样?
(3)短短几秒钟的黑暗让我们无法适应,惊慌、害怕,而明明仍然那样开心地用双手触摸着这个世界,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女孩?指名有感情朗读。
(4)在黑暗中生活仍然灿烂的笑脸,像太阳一样充满活力,这样的笑脸不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吗?再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设计意图: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拉近了孩子们与明明的距离,他们又进一步地走近了明明。他们会认识这个一生下来就在黑暗中生活的女孩,认识她的坚强与乐观。此时,再一次地回到主句,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了。】
第三句: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 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
(1)作者如何描写明明天使般的美?
(2)出示变换形式的句子,配乐朗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乌黑的.头发
象 牙色的皮肤
精致的眉毛
笑起来像个天使
(3)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明明天使般的笑脸,虽然看不见这个世界,但她仍然挂着那天使般的笑。这样的笑脸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女孩?
(4)那天使般坚强、乐观的笑脸,像太阳一样灿烂无比,这样的笑脸怎能不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再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设计意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着这如诗一般的语言,这天使般的女孩形象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越来越鲜明,越来越让人感动,这天使般灿烂的笑脸也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
第四句: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1)透过“一串一串”“追”这两个词,你读出了什么?
(2)这一串一串清脆的笑声像一个一个快乐的小音符,在市场上飘荡。开心的人听了会怎样?伤心的人听了会怎样?失望的人听了会怎样?
(3)多么具有感染力的笑呀!听着这样的笑声,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女孩?
(4)这银铃般的笑声像太阳一样撒播着她的光芒,这样的笑脸怎能不是最美的“番茄太阳”?齐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设计意图:这一环扣一环的引读,这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给孩子们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他们的情感很快与作者融为一体,这个可爱的女孩形象在他们的脑海中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动人。】
(三)品读课文,抓住情感变化。
1.明明的笑脸传达着她的快乐、坚强、乐观,感染了我们,更深深地感染了失去双腿的作者,让她的心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默读1至14自然段,找一找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圈出关键词。
2.交流汇报,并用三个词概括,教师板书。
3.体会作者最初心情的灰暗。一个人生活艰难,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在他乡生活不是更艰难吗?是什么让她快乐起来?练习用“明明的______感染了作者,让她______”句式说话。
4.明明天使般的笑脸就像太阳一样,驱走了作者心头的灰暗,给她无限的温暖,这样的笑脸怎能不是最美的“番茄太阳”?齐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设计意图: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此时的句式练习巧妙地把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融在了一起,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提高了表达能力。】
三、升华主题,让爱如泉涌动
1.作者觉得明明的笑脸是最美的“番茄太阳”,不仅仅是明明的坚强、乐观感染了她,而且还是分别的那一幕,那令人心为之颤动的时刻。自由读15至17自然段,画下最打动你的句子。
2.让我们走近明明,走近作者,再现那分别的一幕。指名配乐朗读。
3.听着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那动人的话语,“我”的泪水哗地一下流了下来,是什么打动了作者,让她泪流满面?
4.是这天使般的女孩,是这个拥有一颗善良的爱心的女孩,这怎能不让“我”感动得流泪呢?作者动情地写下了——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此时,文中第三次出现“番茄太阳”,指什么呢?
【设计意图:文中最难理解的“番茄太阳”第三次出现,在前面层层感悟的基础上,此时的理解已是水到渠成。】
5.这样一个性格开朗、意志坚强、心地善良的女孩明明就是这红红的“番茄太阳”,撒播着她的光芒,照亮了作者那灰暗的心。作者卫宣利17岁那年因车祸而永远失去了双腿,她陷入绝望之中,是这红红的“番茄太阳”让她不再绝望,坚强地用手中的笔走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写下了许多作品,成了有名的作家。作者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心中有快乐,光明就不远了”,送给同学们。是呀,愿我们所有的人的心中都充满光明,愿明明的笑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6、歌曲结束!《爱的奉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留给学生的除了“爱”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因此我把原文中的一句话送给了孩子们,让“番茄太阳”永远挂在我们的心中。】
太阳能光伏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
2.初步了解太阳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3. 知道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学习了解太阳能的特点,理解太阳能属于可再生一次能源。分析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能。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学生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的意识,通过光伏产品推广提高创新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知道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教学难点】太阳能利用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
导入
【图片展示】
你看,在太阳能汽车上装有密密麻麻像蜂窝一样的装置,平常我们看到的航天器上的类似铁翅膀的装置。
【提出问题】
想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思考激疑
(设计意图:据新科技和航天技术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探究新知:
(一)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
课件展示
1.太阳的结构
2.太阳内部时刻发生核聚变
(二)太阳能是人类的能源宝库
1.化石能源来源于太阳能
2.生物质能、风能、水能来源于太阳能
(三)太阳能的利用
1、光热转化
2、光电转化
3. 太阳能的优点及不足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太阳的结构是怎样的?
2.太阳为什么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是哪一种形式的核能?
3.太阳能是以怎样的方式向外传递的?
4.太阳的“核能火炉”,永无止境的“燃烧”下去吗?
【知识归纳】
1.太阳距地球1.5亿千米,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核心温度高达1 500万摄氏度。太阳表面温度约6 000 ℃,太阳至今已经稳定地 “燃烧”了近50亿年,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0亿年。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重点强调】太阳内部时刻发生核聚变
【跟踪练习】
1.下列利用核聚变供能量的是( )
A.核电站B.核潜艇 C.原子弹 D.太阳
2、太阳内部发生的是 ,太阳能电池是把 能转化为 能
3、大部分太阳能以 和 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知识引桥】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约二十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太阳光已经照耀我们的地球近50亿年,地球在这近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
【自主学习】化石能源的形成
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和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化石能源是怎么形成的?
【课件展示】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煤的形成
【知识归纳】
远古时期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能。
经过地壳的不断运动,死后的动植物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
经过几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变成了煤、石油、天然气。
【想想议议】
根据下图所示,说明太阳能辐射到地球的能量的利用,转化和守恒的情况。看看哪位同学说的`好。
[ 分析 ]地球上不同地方吸收太阳的热能量不均匀,空气的冷暖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周围冷空气过来补充,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水吸收太阳的能量经过蒸发形成水蒸气,暖湿气流从地面升起,因绝热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获取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存 储在植物体内,人类和动物从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物,获取生物质能以维持生命。所以说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来源于太阳能。
[归纳总结]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化石能源来源于太阳能
2.风能、水能来源于太阳能
3.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能
【跟踪练习】
1.下列关于能源、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C.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
D.化石能源实际上是来源于上亿年前太阳上的核能
2.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接收的 。
【提出问题】观察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玻璃管内表面为什么涂成黑色的?
【探究实验汇报】自制太阳集热器
观察分析用哪种纸包着的瓶中水温度高?
将质量、温度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包起来,然后将瓶子放在太阳光下,经一小时后,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说明:此实验是让学生课前完成的。)
【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人类除了间接利用存储在化石燃料中的太阳能外,还设法直接利用太阳能。请同学们自学太阳能的利用,回答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利用太阳能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1、利用太阳能加热物体(光热转化)
用集热器收集阳光中的能量来加热水等物质。
实现了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2、利用太阳能电把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光电转化)
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归纳总结】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
形式的能。
【畅所欲言】太阳能有哪些优缺点?
【总结】
太阳能的优点:
(1)能源量大:仅一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就有6.1×1020焦,比目前全世界一年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
(2)可持续性强:供应时间长,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
(3)能源易获取: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4)安全性:安全清洁、无污染,不排放CO2
太阳能的不足:能源分散、受自然条件限制,不稳定、转化效率低、成本较高。
【跟踪练习】
许多城市都在推广太阳能,城市交通指示灯及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白天,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除正常使用外,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内,夜晚供交通指示灯及照明灯发光。
请完成下面的方框图,反映这个过程中能量发生
转化的情况。
学生自学展示:
1.太阳的结构:由太阳大气、对流层、辐射层、太阳核心。
2.太阳能的产生: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3.太阳能的传递: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4.太阳“寿命”:至今稳定地“燃烧”近50亿年,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0亿年。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使学生大致了解太阳的结构,明确太阳的能量来源内部时刻发生的核聚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思考回答
1.D
2. 核聚变 太阳能 电
3. 热 光
学生明确:
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无法离开阳光。
观看图片,认识
化石能源的形成
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学生尝试回答
(设计意图:用丰富、科学、生动的图片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能源的意识。)
答案:
1.D
2.太阳能
学生汇报自制太阳集热器实验结论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用黑纸包着的瓶中空气温度高。
得出结论:黑色物体更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自主学习、回答展示:
观看图片,认识
光热转化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观看图片,认识
光电转化实质: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提升对知识的认识,同时锻炼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交流讨论太阳能的优点。
学生交流讨论太阳能的不足:
学以致用: 思考讨论分析解答
化学能、电能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呈现出来,培养学生关注科学、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提升对知识的梳理,同时锻炼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堂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讨论梳理知识要点。
四、布置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1.3.4
2.完成176页想想做做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21.3 太阳能
1.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每时每刻发生核聚变。
2.太阳是能源宝库。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能。
3.太阳能的利用。光电转化,光热转化。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太阳能的特点,知道太阳能应用方式。我在教学设计上突出学生较熟悉太阳能集热器吸热设计讨论,和水循环的过程理解分析。上完这节课使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有更新更准的认识。光电转化的光伏产品的介绍及其前景展示,使学生增强科技可使生活更美好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训练习题尽可能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并以图片呈现,增加学生的分析直观性。
2、加强中考考点对应训练,及时巩固提高。
3.突出学生的自学与展示,讲练结合,及时巩固知识。
二、案例的“不足”
1.教材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想想做做》没有在课堂上完成。而是在课前完成。
太阳第一课时课件资料 篇7
学习要求:
1、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想一想,划一划: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
差不多 抵得上 估计
治疗 预防 杀菌
鸟兽虫鱼 生存 繁殖 摄氏度
蔬菜 庄稼 凝成 比较 麻烦
我会认
传说 寸草不生 差不多
抵得上 温度 摄氏 钢铁
庄稼 生存 繁殖 蔬菜 热量
比较 杀菌 预防 世界
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
1、指动植物一代一代地往下传种。( )
2、根据某种情况,不精确地推断。( )
3、一根草也不长。 ( )
关联词练习:
1、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2、太阳( )离我们这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 )没有太阳,地球上( )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列数字:这些树真高,( )。
作比较:这些树真高,( )。
打比方:这些树真高,( )。
举例子:这些树真高,( )。
假如你是太阳你将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让人们都了解你呢?写一篇小短文。
开头可以这样写:
“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没错 ,谜底就是我——太阳……
你认识我吗?我是太阳……
暖暖的太阳课件 篇8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全册PPT课件下载页面:http:/// 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对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评价。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计算等方法整理、加工太阳系的有关数据。
能够用安全的方法观测太阳。
能够用一定的器材给八大行星排列位置。尝试着模拟太阳系运动的游戏。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过程。知道太阳的有关知识。
了解太阳系中有关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教学准备
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橡皮泥、记录纸、网球等。教学过程: 1.导入激趣。
(1)谈话导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2)帮助学生认识三类星:恒星、行星和卫星。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展开想像的翅膀,并能说说自己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尤其对恒星、行星、卫星三类星的认识。
(3)激趣: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吧!由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引入本课,从学生每天看到的熟悉的星星谈起。面对满天星斗,学生会想到很多,例如有些是本身能发光,有些不能,于是引出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为本课学习扫除概念上的障碍。模拟升空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置身于广阔的宇宙空间,去探索无穷的宇宙奥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2.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1)要求学生能够对太阳系的构成有一定的认识,井能说出九大行星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中行星的运行轨迹,看看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得越多越好,并且能用一些办法记住九大行星及其排列顺序。
(2)引导学生进入“宇宙之旅”、“小天文馆”网站,或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太阳系。学生在浏览网站或阅读的时候,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回答别人的提问,教师将对提问或发表言论多的小组颁发奖品——天文知识卡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这个活动。
(3)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一段的教学中,学生对太阳系的构成完全由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尤其是八大行星的名称及排列顺序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但因为学生自己寻找的有关知识很庞杂,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3.实地观测太阳。
由于太阳光的强度比我们眼睛可以承受的强度高10000倍,所以用来直接观测太阳的减光设备,必须能够将阳光减弱10000倍。小学生可进行的太阳观测,主要集中在量度太阳影子或投影位置的变化及当有日食发生时量度太阳形状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均可使用鞋盒针孔投影仪量度。使用鞋盒针孔投影仪时,如观测时间较长,应注意鞋盒底部太阳投影位置的变化,最多只能持续观测约两小时,并且太阳的影像会由鞋盒底部的西面移往东面。
(1)活动前准备:鞋盒、胶水、剪刀、锡纸、针。(2)活动过程:与学生重温太阳观测方法存在危险的原因;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虽然观测太阳有危险,但仍要进行,和学生讨论太阳观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作鞋盒针孔投影仪:在鞋盒前端开一小孔,后端开一较大的方孔,并用半透明的锡纸蒙上,对着太阳,太阳会在锡纸上留下投影;说明针孔投影仪的原理;说明针孔投影仪的优点和缺点;说明在自然界中,可利用树上树叶间的隙缝和投射在地面的影像替代针孔投影仪进行观测。
要求学生利用“鞋盒针孔投影仪”观测太阳的变化。如有日食出现,亦可用它来观测。但观测太阳时,除了要注意太阳对眼睛的影响外,还要谨防在烈日下曝晒可能出现中暑等问题。
(3)活动评估:检查学生利用鞋盒针孔投影仪所绘画的太阳影像是否正确。4.总结,课后延伸。(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认识太阳系。(2)继续激发学生探索更无穷的宇宙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去访问因特网,那儿有关于太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在等着学生们呢!学生课后继续探索,让学生把网上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延伸到课后。5.延伸活动。
模拟太阳系的大小的游戏。
暖暖的关爱作文 篇9
那天,我在学校早早地把作业写完,吃了晚饭,来到后老师的家里。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在别人家过夜,而且后老师平时看上去不苟言笑,很严肃,我真是有些胆怯。没想到,一进门,后老师就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大人去忙家里的事了,你不要担心了。今晚,就安心待在我家吧!”想到她家有比我大一岁的姐姐陪我玩,我也就不怎么怕了。玩了一会儿,后老师问我:“你想吃什么水果,让周叔叔下楼去买。”我有些害羞地说:“随便。”抬头间,看到了后老师和蔼可亲的眼神,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
准备睡觉了,后老师问:“你一个人睡行吗?”我在家都是跟妈妈睡的,一个人睡觉我会害怕的!今天晚上我要独自睡吗?面对黑漆漆的房间我该怎么办呀……我在心里嘀咕着,半天没出声。她仿佛猜到了我的心思,只是笑了笑,也没吱声。洗漱完毕,我走进房间,只见大床上铺了两个被窝,床边还放了两把扶手椅。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后老师打趣道:“今晚我俩当室友,椅子是防止你从床上掉下来用的。”她那慈祥的笑容让我觉得似曾相识,好像在哪儿见过。睡前,她给我听了一个故事后,便对我说:“赶紧睡吧,做个好梦!”咦?怎么跟妈妈说的一样?我觉得心里很踏实,片刻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见后老师时不时地要捶腰,后来,才知道夜里她没睡好,因为我在床上总是打滚,被子压在身子下面,后老师不停地要给我盖被子,就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暖暖的回忆作文 篇10
石老师教学教了一辈子,在她还没成为我的老师的时候,我就听到了许多人对她的赞赏。人们说她教学认真,教得好,她所教班级的成绩总是在县内名列前茅。于是,我就期盼着升级后能成为她的学生(她只教三年级以上的高年级)。
没想到,我的期盼成了现实,石老师真的成为了我的`老师,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不知为何,心中有种既高兴又害怕的感觉。到现在我依然记得石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时的情形:她手里拿着两本书,头上已经有了丝丝白发,带着微笑走到讲台上,对我们说:“以后,你们就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以后,我来教你们的语文课。”接着,她教我们学习两首古诗。可是,当时刚刚开学,我们的心思都还在玩上,哪里听得进去呢!突然,她问了一个问题,可一连叫起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都没回答出来。我心里想:这下完了,不知道老师会怎么惩罚我们。没想到,石老师不但没有罚我们,反而给我们讲了李大钊教育子女的故事来教育我们:学要学得踏踏实实,玩要玩得痛痛快快。从此,我们班的学生都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只要一上课,就会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石老师还蛮欣赏我的,她经常在课堂上夸奖我,说我学习认真,字也写得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更加努力把字写好,也更喜欢上语文课了。一直到现在,我依然感激石老师,因为她,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她,我学到了的语文知识;因为她,我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暖暖的太阳课件】推荐阅读:
回忆暖暖的作文07-20
暖暖秋河的散文08-12
暖暖的时光作文10-27
太阳与月亮的课件08-18
给对象暖暖的留言句子10-26
暖暖的秋作文700字05-12
红红的柿子暖暖的情作文10-13
小学生暖暖的冬天的作文11-07
秋千上暖暖的承诺 ——观《暖》有感07-10
一杯暖暖的腊八粥作文600字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