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毕业年薪

2024-09-05

北大中文系毕业年薪(精选12篇)

北大中文系毕业年薪 篇1

放弃北京户口 20万年薪 北大港大双硕士当村官

年薪20万、北京户口;村社区主任助理、年薪7万。拥有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双硕士学位、今年29岁的芜湖南陵县熊村人熊康生选择了后者。昨天,记者辗转联系到熊康生,他表示,感谢家乡媒体的关心,“现在只想沉下心去安静做事。”

放弃做金领选择当村官

回顾熊康生的求学历程,是非常精彩的。2007年本科毕业后,他在北京一家证券公司有一份年薪10万以上的工作。 2009年,他以研究生入学考试总成绩第一考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其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交流学习,获得北京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和香港大学金融学专业双硕士学位,还获得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拥有这些“金钥匙”,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顺理成章留京成为一名“金融才俊”时,熊康生在2012年毕业时,却婉拒了北京一家央企年薪二十多万元的`职位和北京户口,来到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章村社区,担任社区主任助理。

只因感兴趣投身社会管理

当村官的决定,让所有人都觉得熊康生“疯了”。但他却有自己的理由:在北京大学读研期间,熊康生走访了18个省份以及越南、美国两个国家,发现自己对社会管理工作更有兴趣。

在东山街道,熊康生协助分管园区的副书记做招商引资和安全生产工作。借助北大校友的力量,短短几个月就吸引了3家企业入驻。 “筛选企业主要看财务报表、商业模式、企业战略规划、公司团队,我也在发挥专业优势。 ”

每天与群众打交道,身边的一切都那么鲜活、真实、具体,“我觉得自己更接地气了。 ”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有能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人。

干了十个月都说他很棒

在江宁区现有的299名大学生村官里,熊康生的学历是最高的。章村社区委员王永铭说,大家刚开始都觉得熊康生是“闹着玩、干不长的”。但通过10个月的接触,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学历高,为人谦和,爱虚心请教,非常讲究工作方法和效率。 ”王永铭对这位高学历村官赞叹不已。

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下,熊康生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当本报记者辗转联系到熊康生时,他礼貌地说:“感谢家乡媒体的关心,现在只想沉下心去安静做事。 ”

北大中文系毕业年薪 篇2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就像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是我难以再回去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沓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则是即将上市的股票。如同从一张白纸起步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学弟学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时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的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我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上,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诗词,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害怕的,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们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20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那一代人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入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的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建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谢谢大家!

年薪百万的本科毕业生 篇3

开放式厨房里可以磨咖啡,水果放在精致小篮子里。一切摆设都费了心思,不突兀,处处是美感。

最重要的是,一切都免费,随便拿。

这样的工作环境,加110万人民币的入职年薪,简直是天堂。

他们竟然会盘算辞职。

我第一次见他,是在四五年前的24小时图书馆,戴着耳机敲着键盘,眉飞色舞,噼里啪啦,动静特别大。我远远看见,想,图书馆里打游戏,能不能低调点。走近一看,居然是在写代码。

他顺利考进录取率极低的计算机科学学院,学弟学妹组队求经验,如何管住自己刻苦学习,他说不出来,我教他:“你当时一天自习七小时,为保证自己避过食堂高峰期,六点前吃饱入座,带一袋牛肉干,防止后期因为饥饿影响效率,是很能震慑晚辈的经验嘛。”

他摆手,不肯坑人。

“每个人不一样。对我而言,把时间花在编程上,是我觉得最有意义、最开心的事。自律对我而言,是我贴近我想成为的样子的手段。所以我越自律越幸福。”

他年薪百万后,又时常有人问:“学长,你迅速走上人生巅峰的秘诀是什么?”“哪里巅峰了?我现在是积累、蛰伏阶段,我的人生还没开始。”

微软哥23岁,单身独居,大年三十,我叫他来家里蹭饺子。

一帮留学然后留下的朋友,一齐与家人视频通话。七八个屏幕开着,家长互相拜年,感谢他女儿照顾我儿子,其乐融融。

忽然微软哥电话响了,他一跃而起,跳进工作状态,敲键盘,说英语,全场视频为他静音。那是西雅图的凌晨两点。

结束后,他父母连同三姑六婆,七嘴八舌教育他:“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固然重要,但是赚个差不多就行了,为了工作不要命,迟早后悔,生活也很重要,诗和远方也很重要。”

他点头,不反驳,他曾经试图告诉乡亲,他除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他做出了厉害的产品,但是乡亲们依然只记得他赚钱。年纪轻轻,卖命赚很多钱。

“工作就是我的诗和远方啊,为什么他们不懂?”

微软哥问过。

这世上大约有很多人没有体会过,做一份热爱,擅长,出产价值的工作,然后从中自我实现是怎样的感觉——所有的快乐,来自学习、积累、进步,来自打磨一个产品,不断把它变好,看着它把世界变好。他们没有体会过,不知道这种感觉,他们只能看到他们看得懂的,钱。

所以年轻的成功人士在他们眼里,仅仅是工作很辛苦,赚很多钱。

——他们在透支健康,过度辛苦。还是我这样轻轻松松,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更幸福快乐。

其实他们只是理解不了别人追求的生命意义,以及别人从中获得的幸福快乐。

新产品上线前半年,微软哥凌晨四点更新朋友圈。

“这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地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发现世界变了。”

他的辛苦不叫辛苦,也不为百万年薪。辛苦是他获得自我实现的途径,自我实现使他快乐无穷。

高中同学让我托朋友内推Facebook。

他自小是“别人家的孩子”,省重点高中年级前三,弹钢琴练跆拳道还会唱美声,考取全国最好的大学,毕业留学。高中几年,他被老师宠上天,人人都觉得他是偶像剧男主角,未来要称霸世界。

可是六年过去,他成了一个虽然履历不难看,但极其平庸的人。

听从老师父母的联合建议,为不浪费高分,选了门槛最高的经管学院,后发现编程吃香高薪且最容易留在美国,研究生转向。

但找到工作后,发现美国是一个六点下班并且没什么夜生活的无聊地方,时不时感叹:“努力这么久原来不过是这样的人生。”“就这样了吗,我就要这样结婚生子老下去了吗?”但好歹衣食有谱,学历好看,偶尔抱怨一下,总被说是在炫耀。

但他没有通过Facebook面试。

一起吃饭,“七小时”小组照例说起理想,说起工作所学如何帮他们靠近理想,眉飞色舞,老同学坐在旁边,生出一股浓郁的自卑。

“我发现这些人都是一早就认定了想干什么,然后整个人生都在为理想积累力量,所以谈起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眼里有光。太幸运了。”

我说,你自己不去寻找和守护理想,怪谁呢?我起初觉得扎克伯格可怜。挥舞着百万年薪找来的人,一群一群的蠢蠢欲动,满脑子辞职的念头。

后来我懂了,扎克伯格不是找不到拿了100万就愿意在Facebook赖到海枯石烂的人,他是不想要。

他找来的年轻人,不看鸡汤,他们自己就是鸡汤。以学习为最大乐趣,渴求自我积累,沉迷自我实现,不怕失败,充满梦想,并且自信到,认为自己也能用双手改变世界。

他找的是想成为扎克伯格的人。

这真是个无解的矛盾。

扎克伯格22岁拒绝雅虎10亿美元的收购。那些能让Facebook挥舞着100万年薪拼命挽留的年轻人,都不是追求100万年薪的人。

北大中文系毕业年薪 篇4

礼上的致辞

毕业了,认真做人

——陈跃红在北大中文系2015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编者按:

毕业季,在众多花样纷呈、妙语连珠的毕业致辞中,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跃红的这篇毕业致辞,让人耳目一新。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普通又不普通”的李小凡老师的故事。也许在毕业典礼这个“既是结束又是开始”的节点上,把李小凡的灵魂装进每一个学生心里,正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一课。大家上午好!

你们终于毕业了!衷心祝贺大家!

进入7月以来,校园内就日渐浓烈地弥漫着这样一种仪式氛围,各院系的毕业典礼举行了一场又一场,师生代表的毕业致辞不断被推送到微信、微博和网络上,被点赞、被转发或者被吐槽。一篇篇行文修辞或庄重,或调侃,或反讽,或浪漫抒情,甚至模仿网络小清新的毕业演讲,充满对毕业生的祝福、训导、叮嘱,当然也少不了殷切的期许。

说实话,几乎每一篇精心准备的发言都讲得那么好,那么令人激动,充满励志。有的说,毕业了,要始终坚持理想;有的说,你永远不能放弃思考;也有的说,进入社会你要坚持做人的底线;还有我们兄弟院校中文学科主任致辞的标题是:“自由,你的旗帜虽破,但仍飘扬……”凸显作为中文人的灵魂、精神和表达自由之重要,很是提气,也有些许的悲壮。

无论如何,今天又一次轮到我必须要给中文系的毕业同学致辞了,思之再三,结合这几天的做事心情,这回我决定只谈一个话题——做人。具体说就是做一个好的中文人,一个无愧于从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人。

我今天只想介绍一个极普通的中文人,一个北大汉语1979级入学,1983年本科毕业留校,1989年硕士毕业,你们的李小凡学长。我愿意请你们这一届同学和我一起见证,一个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几十年是如何以生命去实践自己的做人原则。

说实话,在中文系人才辈出的教师队伍中,李小凡老师并不起眼,他瘦高精实,沉默讷言。日常你和他说话,总感觉他对你问题的回答要比预想的时间慢半拍,话语简洁到几乎不会多说一个字的地步。他做人性格耿直,当争论到实在不能包容的时候,也难免与人呛上几句。他做事原则性极强,却又不吝帮助他人。作为1979级汉语班的班长,他始终身体力行为班级服务,威信之高,直到毕业三十年之后,班级大伙聚会仍旧服他的意见。这个班的凝聚力之强,以致成为迄今系友班级聚会次数最多,人员参加最齐整的班级。留校32年,从助教到教授,一直到成为方言学科带头人,不管做了多少努力,他的人与他所从事的汉语方言专业一样,注定都是偏冷,也注定不会大红大紫。开启百度搜寻,你实在找不到关于他的多少条目,但是在汉语方言学领域,他却是国内有数的专家。我们都知道,毕竟这就是学术的宿命,既然当初选择了,你就得一生默默接受。

他的信条是,“课比天大,做人第一”,方言调查课每年都要带学生到国内各地的乡下去深入田野调查,否则难以做到“破四方之言,究汉语之变”。从不到29岁的青年助教到两鬓斑白的博士生导师,他几乎年年坚持带队长途远行,与学生在乡下同吃同住同工作一个月,想想看,这需要多大的韧性和耐力!直到2013年暑期的湛江方言调查期间,因为突然的胃穿孔和大出血倒在工作现场,然后接着又查出癌变,他才不得不告别田野作业。

小凡老师从留校的那一天开始就被学校安排成双肩挑的工作角色,除了要做好学术工作外,他从学生干部开始,陆续做了班主任,团委书记,然后是整整18年的党委副书记和党委书记的工作,直到2004年才放下担子,专心治学。在那些年中国改革开放,风云变幻的环境下,多少风风雨雨会吹向校园,冲击院系,当此时,做一个北大中文系的领导,尤其是担任党委书记,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院系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学校的管理和支持,否则你怎么生存?但是你又必须要想方设法维护中文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优秀学术生态,于是经常面临进退两难,前后夹击的局面。这种尴尬的处境,我近年实在也有体会,几年下来少有不遍体鳞伤。小凡老师能够20余年坚持下来已属奇迹,而更可贵的,是在多年的共事和相处过程中,至少我本人就从未听到过他的一丝悔意和一声抱怨。在离开书记工作岗位后,有一次我问他现在有什么感觉,他这时候才终于说,真是感觉好轻松,今后可以专心做方言的事了。

但是当学校的某些重大决策与中文系的实际发展状况有明显偏差,在多次反映报告陈说无效的情况下,于特定的票决场合,作为学校党委委员和中文系党委书记的李小凡老师,毫不犹豫地行使了一名党员的民主权力,举起了投反对票的手。事后多年,还有当事人回忆说,这是全场几乎唯一投反对票的举手,一只孤独,但是令人钦佩的手!做人当如斯,做事当如此。毕业之际,请大家记住这只中文人的手!两年了,小凡老师一直在与癌症搏斗,即使是整个胃都全切除了,他还是依旧如常地在坚持上课,指导研究生,参加开题答辩,与研究生谈话,交谈中却一句豪言壮语都没有。你要是劝他放下,他就说,自己的事,能做还是自己做比较好。其实,这期间要克服的病痛折磨,只需想象一下就能体察,该需要多坚强的毅力。可是,每次见到他的时候,给你的印象却都是一脸的从容和平静,没有丝毫的畏惧和焦灼。他总是轻轻地说:我只是想搞清楚我这病发生的原因所在,还有就是以我的身体还有没有可能战胜它。两年来,我们总是问他,需要什么支持,请尽管说。而他总是说,不需要,我能应付。直到不久前的一天上午,我在人文学苑的院子后面见到他,仅仅谈了几分钟他就告诉我说,感觉有些站不住了!于是直接去了医院,再也没有回来。

有人说,做人最高的修养和美德,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那么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证明,李小凡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去医院看望,在肿瘤医院见到沈院长,在李老师住院治疗的消化科见到负责治疗的李主任,还有医生护士们,全都异口同声地说,李老师和他的家人,是他们这些年见到的最听从医嘱,最好交流,又最不给医生护士找任何麻烦的病人。他们还说,北大真该好好宣传一下李老师,他在哪里都是一身的正能量。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太难见到这样通情达理和高度自律的病人了。各位要知道,这里可是肿瘤医院,是死神天天光顾,病人及其家属特别容易崩溃失控的地方。想一想,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成员,需要什么样的修养和境界才能做到这一点。

病危期间,他的病房永远都是那么安静。北大和医院领导闻讯去看望,提出给他换间宽大些的病房,可无论怎么劝说,他始终不同意,理由是,医生护士都已熟悉,住得已经习惯了。就在那间窄小的病房里,他每天抽着腹水,输注着药液,时昏时醒,粒米不能进,却在清醒时用身边平板电脑仔细编订了自己的最后论文集,大致整理妥当已经写完初稿的一本专著,向本专业的老师陈述了方言学科未来的发展计划,安排了自己研究生的接替指导老师。然后对中文系班子几个人叮嘱,要坚持育人优先,学术为重,什么时候都不要偏离学科方向。他歇歇又说,如果这回挺不过去,有用的器官,譬如角膜,都捐给需要的病人吧,身体如有研究需要,也捐给医院……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李小凡,北大中文系本科1983届毕业生,一个普普通通的中文人。他没有惊人的学术成就为学界称颂而头衔满身,没有吸引眼球的故事为媒体追捧而粉丝如潮,他几十年所做的事情和他的名字李小凡一样,琐细,微小,平凡,完全不引人注意。他的人生原则平实无华,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一生坚持,贯彻始终,生命作证,结局如初。

在与癌魔殊死一搏之后,于昨天晚上8点39分,小凡老师离开了我们,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遗憾”。北大中文系为有这样的毕业生无比自豪!同学们,我们今天不默哀,让我们为小凡老师鼓掌!用我们的掌声送他起程!我很清楚,小凡老师如果泉下有知,他一定不会同意我在这种场合谈论他的为人。但是这一次,我不得不违背他的意愿,面对你们2015届的毕业生说说他是怎么做人。

各位同学,今天你们从中文系毕业,出发时,带上的不仅仅是学术的业绩和荣耀的证书,也请带上中文系的精神和灵魂!在未来的岁月中,不管你是否能够做到成就非凡,也不管你是否能够实现事业辉煌,但都请牢牢记住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毕业了,认真做人!2015年7月10日

北大毕业演讲 篇5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北大毕业演讲》的内容,具体内容:退一寸有退一寸的欢喜。下面我为你介绍关于稿,希望能帮到你。篇一失败,从来都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前两天,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小视频。在北大的毕业晚会上,一位...退一寸有退一寸的欢喜。下面我为你介绍关于稿,希望能帮到你。

篇一

失败,从来都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前两天,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小视频。

在北大的毕业晚会上,一位因“失败”而出名的学生,作为代表上台演讲。

他叫曹直,是北大中文系男子足球队队长。

初听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实际上他说,自己完全是因为踢球踢的最差才被叫来分享的。

2014 年,曹直考上北大,作为自己高中 19 年来第一个考上北大的人,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处于自信心爆棚的状态,觉得没有什么事是干不成的,只要努力。

对曹直来说,最拿手的事就是踢足球。

腿脚短、步频快、爆发力强,再加上从小踢到大,他进入中文男足后,底气十足。

直到,与其他系踢了第一场正式的足球赛。

开场整整七分钟,曹直没有碰到过一次球,第八分钟,对方进球了。

按照这样的节奏,一场比赛 80 分钟,对方一共进了十个球。

他不是梅西,但也慌的一批。

这场球赛的失败,算是曹直整个大学时光,失败的开始。

不光是足球再也没有赢过,就连学习、恋爱、就业,每一件事情都不顺利,甚至可以说,都很失败。

但正因为这些失败,他突然意识到,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得偿所愿的。

就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败原本就远多于成功。

所以即使失败了,那又怎么样,它的存在,并不可耻啊。

虽然在北大的足球生涯毫无亮点,过程也尴尬无聊,但他依然热爱足球,因为他享受每一次在球场上奔跑的感觉,并为此感到快乐,这就足够了。

人生本就是个不断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与自己讲和的过程。

优秀的人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何必活在他人的阴影下和评价中,而让自己闷闷不乐。

要记得,退一寸有退一寸的欢喜。

篇二

过分追求完美,你会失去自我身边有个同事,是个完美主义者。

常挂嘴边的人生格言是,凡事都要做到最好,不能被别人比下去。的确,从毕业之后进入公司,她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从最底层的销售部小职员,做到中层管理人员,收入更是翻了几番。

前几年,女儿出生,无论是一开始的高级婴儿用品、早教机构,还是近

两年的兴趣班、五万块一次的高端夏令营,只要别的孩子觉得好的,她都不能让自己孩子错过。

一直以来,大家都很羡慕她的生活。直到前几天加班时,她突发胃绞痛。

陪她去医院的路上,被称作“钢铁女侠”的她,突然哭了。握着我的手,一脸疲倦地说:“活着真累啊。”

那天晚上,她告诉我,这么多年,为了维持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每天她都像一个陀螺,不停旋转。

害怕工作做得不够好,被其他人比下去;

担心陪家人陪得不够,被孩子和丈夫埋怨;

害怕自己身材走形,被大家嘲笑;

还要挤出时间去健身、做护理......所有的压力堆在一起,她的神经紧绷到了极致。

以至于很久没有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更别提去感受幸福是什么样子的。

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未婚的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寻找伴侣。

进了大门后,看见两扇小门:一扇写着“美丽的”,另一扇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毫不犹豫地推开了第一扇。

进去之后,又看见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他还是选择了第一扇。

进入里面,依旧还是两扇门:“有钱的”和“不太有钱的”。

就这样,男人依次选择了“温柔聪慧的”“忠诚的”“勤劳的”“幽默的”等九扇门。

等到他推开最后一扇门时,上面写着:“对不起,由于您过于追求完美,这辈子没有符合您的要求的,请下辈子再来吧。”

生活,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接受现实的漏洞,不刻意追求所谓的完美,才能真正体会成功的喜悦,享受生命中的小确幸。

篇三

接受真正的自己,才能完成逆袭

第一季的《奇葩大会》里,贾伟的经历分享,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十八岁时,他经历了很多人生第一次。

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喝可乐,第一次吃汉堡......这个从未走出家门的小伙子,为了考中央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敢于不远千里的折腾,说实话,除了乡邻,就连他自己,也一度觉得这很了不起。

直到考试之前,贾伟报名参加了一个三百多人的考前辅导班。

上课的时候,老师突然把他叫上台,让他在黑板上画出 6 个手电筒。

犹豫片刻后,他特别认真地画了一个老式的铁皮手电筒,就再也画不出来了。

老师让他再画 5 个,他说没有办法,因为十八年来,自己只用过也只见过这一种手电筒。

得知他是从宁夏来的考生,老师直接对他说:

你是骑着骆驼来的吧。回去吧,像你这样的我见多了,你一辈子都考不上,我见过乡里来的,村里来的,第一次见过从沙漠里来的。

听完这话,贾伟整个人都是懵的。

所有的骄傲都化为虚无,只记得当时两眼都是泪。

在那之后,贾伟才真正知道,自己的见识原来那么少,与其他人的差距远不止一个沙漠的距离。

想清楚后,他没有再去辅导班,为了弥补当下的短板,他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商场。

不断地看手电筒,画手电筒,这一画,就画了十五天。

安布罗斯雷德沐说,所谓勇气指的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明白了除了畏惧以外更重要的事。

当你真正撕开那层遮掩不足和缺陷的窗户纸,并为之填补,那一刻就是逆袭的开始。

谁能想到,等到考专业课时,贾伟拿起试卷一看,考题竟然就是“画六个手电筒”。

贾伟当时就傻了,唰唰唰不到五分钟就画了六个;

接着说老师你再给张纸,唰唰唰又画六个;

最后他一共画了三十六个手电筒。

以至于监考老师把所有考场的老师都叫来说:“这是天才!”

最终,贾伟考了全国前 40 名,是他们那里第一个专业课过清华美院的人。

如今的他已经是洛可可设计公司创始人兼设计总监,被誉为兼具商业头脑和设计才华的商业设计师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个获得了全球所有的设计界奥斯卡金奖的人。

那个风靡一时的 55 度杯,就是他为自己的女儿设计的。

人生是不公平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有高高的起跑线。

人生也是公平的,了解了最真实的自己,接受了最平凡的自己,梦想之路也就更加清晰。走得更稳,也更容易完成逆袭。

篇四

活着,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的美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心理学教授赫伯特.西蒙说,“最好”就是“好”的敌人。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非常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在年轻时就已取得耀眼的成绩。人们对他满是赞许和期待,都说他一定能成为最小的世界冠军。

不幸的是,在大赛前夕,他训练过度,跟腱完全断裂,即使得到及时治疗,也无法再恢复到之前的速度。

从那之后,这位运动员就变得颓废,无法接受现实,觉得人生彻底玩完,甚至得了严重的抑郁。

这种认知偏差的产生,其实就是一种极端思维。

因为太看重他人评价,导致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需要不断地跑,不断地刷新成绩”,认为自己的生命中,再没有其他东西。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的期望值越大,心理承受力就会越小,就越接受不住失败的打击,最终也就越容易失败。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太在乎别人的目光,而忽视了真正的自我。

生活实苦,我们必须掌握人生幸福的主动权。

这就意味着,面对成功,我们的内心满足感不能完全来自外界,不能让他人对你进行角色化塑造。

北大毕业演讲致辞 篇6

他说:绝对不要屈就于一个你不热爱的工作。现在我有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之中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全心热爱、心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吗?乔布斯端出的是当前一碗最流行的鸡汤,我们姑且叫它“热情理论”。根据“热情理论”,年轻人只该去做自己全心热爱、心所向往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热爱带来全情投入,全情投入带来成功,即使不成功,至少你是快乐的。是不是很美妙?无懈可击。

但是,热情理论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有一种天赋的热情,你得知道自己具有这种热情。如果你居然不知道,你最好先暂停一下自己的生活,因为发现热情才是当务之急。我试着在谷歌搜索“找到热情”(Find passion)。返回的结果有七亿两千万之多。所以同学们不必担忧,找不到热情是个世界性难题。在北美和英国的调查中,只有不到4%的大学生声称自己具有某种职业相关的热情。当然,汇丰商学院的入学面试是一个例外,当初大家都告诉我,自己从小爱看《漫步华尔街》。现在你们都不承认你们对金融的热情了。我就知道,面试的时候你们都是骗我的。但是有个事实不容忽视:就是成功人士往往确实对自己的事业抱有莫大的热情,这又如何解释?

很抱歉下面我们要梦回毕业答辩: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是热情导致了成功?还是成功导致了热情?这其中会不会有反向因果问题?我今天想要与各位同学分享的,是MIT的计算机博士Carl Newport的答案。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这是一个遗漏变量问题。其实是有一个第三方因素同时导致了成功和热情。这个第三方因素是什么呢?是精通,你对自己职业技能的精通。你达到大师级的水准,就会有信心和成就感,成功和热情也随之而来。如何达到精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臻于至善。古往今来,答案从来没有变,精通是持之以恒的专注、努力和不断练习的结果。

不知大家是否有些失望?但这种认识让我如释重负:“天赋热情”论说我们的热爱是命中注定。我们只能够接受安排、追随热情。但是如果热情是后天塑造的,那么,我们是自由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工作,然后日复一日地保持专注和努力。也许这听起来很单调,缺乏天赋热情论的浪漫感。但是,专注和努力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才是终极的自由。言短意长,依依不尽。

“年薪280万封顶”仍嫌过高 篇7

中国金融国企的丰厚盈利, 其实主要是垄断背景下的“制度红利”。对于这样的“制度红利”, 无疑必须严格管制, 其更合理的分配方式, 显然不应任由内部系统搞“天价薪酬”。应不应该召开听证会呢?

中国金融企业限薪令即将出台:财政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这份中国版限薪令明确规定, 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280万元人民币。 (2月9日《北京青年报》)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深入, 减薪、限薪成为世界性普遍潮流, 尤其是最近国泰君安证券“天价薪酬”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舆论一片哗然之声的大背景下, 财政部印发的这份《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无疑正当其时。而其严管国企特别是金融国企负责人薪酬, 约束不合理天价薪酬, 为后者“立规矩”的用意, 也非常明显, 值得赞赏。

应该说, 比较此前曝光的一些金融国企负责人动辄上千万的薪酬, 上述“最高年薪280万元人民币封顶”的限薪令, 其限薪、约束的效果和幅度, 还是相当明显和可观的。但是, 从理想的角度———足够到位并能令普通公众基本满意———来看, 笔者以为, 280万的最高薪酬封顶设计, 仍有过高之嫌。

最近, 美国政府也宣布了一项限薪令———“凡是接受政府救市资金的银行或者其他华尔街机构, 其高管年薪不能突破50万美元”。虽然从绝对值上看, 280万人民币似乎低于美国的50万美元, 但相对于各自国内的一般薪酬水平而言, 前者显然大大高于后者。如数据显示, 2008年前三个季度, 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9 731元、月均2 192元;而在美国, 其2005年的工人平均工资即为4万美元、月均3 300美元。这意味着, 280万人民币至少是中国职工平均工资的100倍以上, 而50万美元仅是美国2005年工人平均工资的12倍。

更不用说, 美国的金融机构身份基本上都是私营性质的, 而我们这里所说的都是中国的国有金融企业。私营的金融机构, 仅仅因为接受了政府公共资金的援助, 其高管的年薪便必须被限制到平均工资12倍的程度, 而中国的国有金融企业, 原本便属于“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 限薪令之下企业负责人却还可以维持百倍于职工平均工资的薪酬水平。这显然难称合理———既难以充分体现“共度时艰”的普遍要求, 更不符合中国金融行业特殊的体制国情。

诚然, 诸如国泰君安证券这样的金融国企, 虽然也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其去年的盈利水平仍相当可观, 并没有像美国同行那样业绩惨淡。可问题是, 中国金融国企的丰厚盈利, 与其负责人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又有多大关系呢?这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 “ (中国的) 金融行业是垄断性行业, 准入很严, 效益不是纯能力、竞争力问题, 而是由社会政府授权获得”。这也就是说, 中国金融国企所取得的效益、盈利, 其实主要是垄断背景下的“制度红利”, 而非其内在经营能力、竞争力的产物。对于这样的“制度红利”, 无疑必须严格管制, 其更合理的分配方式, 显然不应任由内部系统搞“天价薪酬”, 应该更多地上交国库, 用于其真正的主人———全体公民。

北大毕业卖猪肉成猪肉大王 篇8

编者注:本文主角陈生是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清华大学EMBA,曾任职广州市委办公厅和湛江市委办公室,先后创办新鸿业地产、龙虎豹、天地壹号、天地食品(原香草鸡)等公司,资产和年销售额数亿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典型的名校知识型企业家、连续创业者、“仕而优则商”的企业家。

广州日报6月4日报道 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几乎不可能把卖猪肉作为职业的选择。数年前,北大才子陆步轩当屠夫的新闻曾一度传遍大江南北,并引发了人们关于此行为是否浪费人才的大讨论。然而数年之后,另一位北大才子陈生也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并在短短一年内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成为广州乃至广东最大的猪肉连锁店,被人称为广州“猪肉大王”。日前,在一次访谈中,他更是爆出惊人话语:“卖猪肉比卖电脑还有技术含量”。

他,有着怎样的个人经历和创业故事呢?日前,记者对陈生进行了专访。

陈生,广东湛江人,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清华EMBA。1984年毕业分配至广州一个机关,三年后他毅然决定下海。

一篇论文引发辞职念头

谈及为何放弃这样一个人人羡慕的“铁饭碗”,陈生笑着说,当时进入机关的,只有他一人是学经济学出身。有一天,他闲来无事就写了篇名为《中国迟早要进入自由经济》的论文,后来还发表了,但不知怎样论文竟辗转到了上司手中。上司看后就把他叫去办公室“教育”了一番,认为他的观念有问题。

“当时可郁闷了,觉得自己在那里格格不入,也找不到职业优势。”陈生说,他喜欢独立地对某些东西作出决定,但在那个工作环境中,他无法按照自己的个性行事,可以说“论文事件”促使他间接作出了辞职的决定。

种菜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辞职后为了生计,陈生当起了“走鬼”,开始摆地摊卖衣服。卖了数月衣服后,他赚了一点小钱。后来有一天,他去湛江农村的一位亲戚家玩。正好当天他的亲戚抬着自己种的100多斤萝卜上街去卖,可是由于当时刮风下雨天气不佳,亲戚只卖出了10斤,赚了10元钱。而当天村子里面其他农民的遭遇也相差无几,一群农民都很生气,坐在地上抱怨“明年再也不干了”。

当时站在一边的陈生却受了这句话的启发。按照经济学原理,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升。于是,他便用倒卖衣服赚取的一点积蓄承包了100亩菜地,自己带着一些菜农来耕种。期间,他发现,除了供求关外,蔬菜的价格受天气的影响最厉害。尤其是当西伯利亚寒流逼近广州地区的前一天时,当天天气闷热,蔬菜的价格就特便宜。陈生就趁机将市场上能收购的蔬菜都收购了。

到了降温那天正好过节,大多数农民都没有出来卖菜。“进价1毛钱一斤,我卖到6毛钱一斤。”陈生说,这笔倒卖让他赚到了人生了第一桶金,一下子赚了十几万元。此后,他开始专做倒卖蔬菜的生意。而关于对天气影响价格的领悟,陈生笑着说他一直守口如瓶,直到时隔8年回去和当年的菜农们闲聊时才透露出去。

两个电话“催生”醋饮料

拿着赚到的第一桶金,1993年陈生开始投身于湛江的房地产业。只用了三年时间,他做到了湛江房地产市场的前三名。考虑到房地产业涉及的一些法律之外的不安全因素,陈生开始转行去制造饮料。“当时我想做一种纯碳酸饮料。”陈生说,正当他的纯碳酸饮料研发进入最后关头时,两个朋友打来的电话改变了他的命运。

陈生说,当时两个朋友都不约而同地给他电话说“你不要再研发你的碳酸饮料了,这年头大家都流行喝醋饮料啦”。原来,当年由于某国家领导人在湛江视察时选择了雪碧勾兑醋这种新颖喝法,一时间醋饮料风靡起来。陈生跑到市面上调查了一番,发现大家都是直接用醋和雪碧在一起勾兑,却没有一种现成的醋饮料。随即,他大刀阔斧拍板马上生产醋饮料。于是,1997年中国第一家醋饮料便在陈生的手中诞生了。

去菜场买肉投身猪肉档

“我喜欢这种在未知领域或者说在一种比较复杂的环境下面做一些事情,满足自己的一些欲望,包括卖猪肉,”陈生说,决定“杀猪”是他去菜场买肉时突然决定的。他发现这个行业被别人误解,这个职业被别人误解,很多东西都被别人误解了。广州的猪肉市场一年几十亿元,为什么没人去做大?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巨大的市场的诱惑,陈生开始投资。他认为,越是被人忽视的行业机会就越大,第一个是市场,第二个是竞争对手。

他解释说,假如他是卖电脑的,他得面临像联想等这些几百亿上千亿级的企业竞争,但是选择卖猪肉,跟他的竞争对手相比,他还是有优势的。他就要在这个职业里面干出一点伟大的事,比如人家卖一头猪、半头猪,而他能卖到十几头猪,这不是北大水平吗?

“卖猪肉比卖电脑还有技术含量”?陈生对此有一番解释,“卖电脑就是把各种硬件进行组装,然后卖给消费者。组装是一门技术,只要稍加学习便可。但是对于卖猪肉而言,肥肉、瘦肉、排骨等如何去分割、如何搭配,决定了卖猪肉的赢利还是亏损,其可变性很大。”

他向记者举例说,比如瘦肉,全部是瘦的不好吃,太肥了,也不好。从口感上说,或许加上3%的肥肉最好,但操作起来没法教,可能就是靠手感,因此培养一个好的卖猪肉刀手就是技术含量的体现。

北大毕业演讲 篇9

美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心理学教授赫伯特.西蒙说,“最好”就是“好”的敌人。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非常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在年轻时就已取得耀眼的成绩。人们对他满是赞许和期待,都说他一定能成为最小的世界冠军。

不幸的是,在大赛前夕,他训练过度,跟腱完全断裂,即使得到及时治疗,也无法再恢复到之前的速度。

从那之后,这位运动员就变得颓废,无法接受现实,觉得人生彻底玩完,甚至得了严重的抑郁。

这种认知偏差的产生,其实就是一种极端思维。

因为太看重他人评价,导致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需要不断地跑,不断地刷新成绩”,认为自己的生命中,再没有其他东西。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的期望值越大,心理承受力就会越小,就越接受不住失败的打击,最终也就越容易失败。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太在乎别人的目光,而忽视了真正的自我。

生活实苦,我们必须掌握人生幸福的主动权。

这就意味着,面对成功,我们的内心满足感不能完全来自外界,不能让他人对你进行角色化塑造。

北大毕业典礼发言 篇10

今天北大举办20x年毕业典礼,首先我要祝贺今天要毕业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努力,今天即将拿到毕业证书,走出北大的校门。这是你们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也要祝贺学生的家长以及家属,作为学生的父母,你们经过,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子女的培养,他们终于达成了你们的期许,即将成为国家的栋梁。我也要祝贺在座的学生的妻子、丈夫以及子女,在过去这几年的学习中,你们为他们付出了无数寂寞的夜晚和孤独的周末,让他们全心全意在北京大学接受严格的教育,训练,取得今天的学位,你们的付出终于有了成果。你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你们的丈夫、妻子证明了他们是你们所期望的优秀人才。我要感谢北大中国经济中心所有的老师跟工作人员,你们的谆谆教导以及细致的教学安排,又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材。

今天的毕业典礼同样也是我的毕业典礼,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今天毕业典礼结束之后将把主任的位置交给周其仁教授,下午离开北京,到世界银行赴任。这些天我也是以要毕业的心情度过,每天早晨,当我从未名湖沿着这条熟悉的道路走向朗润园的时候,总在不断的问自己,毕业意味着什么?走出北大校园迎接我们的世界又是怎样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走出北大校门。从北大毕业,意味着我们将承担北大120来所承担的历史,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你们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群人,可以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选择任何学校,但是你们选择了北大,你们选择了12019年前为了国家民族的复兴而建立的大学。在北大读书,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而是希望在北大读书期间充实自己,为国家,为民族的复兴,为人类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我们经过几年的学习把这样的一个责任内化在我们心里,这才是我们毕业最重要的意义。

毕业了,走出北大校门,迎接我们的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3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确实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意想不到的美好境界。不仅过去三十年非常好,相信未来2019年,20年,30年,50年,12019年,中国经济还会继续快速发展。一方面实现了我们北大人一百多年来的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即使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还承担着各种困难,挑战,冲突。最近汶川大地震,让我们觉得,即使我们有丰富的物质基础,面对受灾的同胞,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人民还是承担着痛苦。更何况除了偶发的天灾外,我们社会里面还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各种利益的冲突,不仅中国如此,整个世界也是这样。科技发展的潜力,目前取得的成就,让我们可以相信未来的世界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是我们实际看到的却是粮食价格飞涨,已经有几十个国家的人民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而爆发各种社会冲突和矛盾,以及战争。当我们走出北大这个象牙塔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的时代。希望带给我们机会,但克服挑战需要我们的智慧。因为即使我们已经学会了人类历史至今所有的理论、知识,但是我们面对新挑战的时候它都是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走出北大校园的时候,我们该抱以什么样的心态呢?我觉得应该是一种责任心,一种认为我们北大毕业生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责任。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给北大的毕业生创造了很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去克服,这才是北大人存在的价值。

毕业了,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让我们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群人。毕业了,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让我们以坚强的心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任何新出现的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发挥我们的智慧。毕业了,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让我们以12019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五千年来中国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普世关怀作为我们人生的追求。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谢谢。

北大中文系毕业年薪 篇11

薛逸凡当年“一个人的毕业照”,让大学四年默默无闻的她在网络上爆红

两年前,穿着白色衬衣、顶着黑色学士帽的薛逸凡似乎还没来得及笑一下,四年的大学时光就在相机的咔嚓声中画上了句号。镜头前严肃拘谨的薛逸凡没有想到,就是这张一个人的“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让她几天之内成为热门人物。

“今年6月份拍毕业照的时候,我也是一个人。”薛逸凡的师弟、北大古生物学2016年毕业生安永睿,成为北大该专业本届的唯一毕业生。

每年只有一个毕业生的低频率,让北大古生物学专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存在。到今年,其实已是“六代单传”。又是一年毕业季,薛逸凡告诉记者,“古生物学出来的同学目前在很多行业都有,前途不差。”她希望,有一天古生物和其他小众专业再被提及,人们能不再以猎奇标榜。

北大“网红”曾拍一个人的毕业照 已在美国成准博士

当记者时隔两年之后再找到薛逸凡时,她已经修完美国卡内基梅陇大学计算生物学硕士课程,成了准博士——4月14日,薛逸凡正式选择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学作为她的博士专业,研究方向为癌症信号网络,从下半年开始将攻读博士学位。

谈及两年前的网络爆红,薛逸凡自言难忘,“一个人的毕业照”让大学四年默默无闻的自己频繁见诸报端,到现在都觉得意外。当时为了附和父母来个毕业留念,为不显无趣才随手PS了一张图书馆前的“合影”。没想到的是,这一晒,引来了同学和外界如此大的兴趣。

面对采访,薛逸凡不下百次回答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选择古生物这样一个生僻专业,有没有考虑过就业?”“我来元培学院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圆儿时对古生物喜爱的梦。”薛逸凡对古生物的兴趣,简单又执拗。

“珍稀”专业 2008年创立至今 古生物学“六代单传”

与薛逸凡类似,本届毕业生安永睿也是个十足的古生物迷。他从小就喜欢地理、化石方面的知识,乐此不疲。

为什么读这个专业的学生如此之少?作为古生物学本科专业设立不久后选择就读的学生,薛逸凡认为这可能与大家对这个学科的了解不足有关。“即便在北大,也不是人人都知道古生物学专业,在很多同学认识当中,这个专业跟考古专业差不多,以后赚的肯定不多,成为女博士恋爱都难。”

“大家可能比较喜欢就业面宽的专业,就像很多人从事经济金融一样。”刘乐也是古生物学毕业生。他分析,古生物学暑期时常需要顶着高温去野外采集化石,看起来会比较累,应该也是就读人数少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从2008年创立至今,每年的毕业生都是一个,目前已是“六代单传”。“我毕业之后,古生物学只有一个大一的在读了,大二大三都没有学生。”安永睿透露。

有所不同学生在各个学院学习 不存在一个人的课堂

据记者了解,薛逸凡、安永睿等能够一人“独享”一个专业,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关。据了解,元培学院作为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通过对学生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通俗地说就是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到了高年级学生再结合个人兴趣与规划选择具体专业。”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卢晓东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安永睿说,作为跨学科专业,修读古生物学意味着他们既要修地质学的专业课,还要修生物学的专业课,所以元培学院本身并不开课,他们要到在各个学院的课堂上学习,“比如植物生物学要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一起,生态学要和城市环境学院的同学一起,沉积岩石学则要和地质系的同学一起……”从来都不存在一个人的课堂。

未来出路各校招生人数仍有限 学术型人才就业不是问题

目前,国内只有北大、南京大学等开设了古生物本科专业,且招生人数有限。

“古生物学出来的同学目前在很多行业都有,前途不差。”薛逸凡谈及古生物专业学生毕业出路时表示。而除了已经成为准博士的薛逸凡,本届毕业生安永睿成功留校,成了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的直博生;古生物学专业第一人张博然则早在2010年就拿到了伯克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课程指导老师刘建波曾在一次宣讲会上指明了古生物学毕业生的四个去向:高校,主要是开办地质类专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如北古所、南古所、地质所、地科院等;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如国土资源部门、博物馆等;企业单位,如合资外企、能源中企、地矿部门等。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刘建波则表示,古生物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当初设立本科专业就是为了培养学术型人才,它不是面向生产的。又因为跨学科的缘故,学生在生物基础的掌握上会比较扎实,学术上也能接触到更多学科的前沿成果,学生在深造阶段方向会更多。北大为此也制订了很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针对学生就业,刘建波说,古生物的跨学科特性决定了它选择很多,因而就业不是问题。

冷门专业希望小众专业 不再以猎奇标榜

尽管如此,古生物学相比大部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仍相对狭窄。

“古生物本就不是一个就业型的热门专业,大部分学生会继续深造做研究。”薛逸凡称,即便在科研领先的美国,这也算不上热门专业。“美国诸如此类的小众专业、交叉学科非常多。大家也觉得很酷,很有意思,但基本没有另类的说法。”此外,美国古生物类专业一般挂靠在地质系下,或者更多的和进化生物学专业一起成立进化与环境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曾表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有价值的。从学术传承和创新的角度看,冷门专业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对当前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流行的功利主义具有警醒意义。

“当教育资源有精力从带动经济效应最直接的专业分流到基础学科,这本身就是社会成熟进步的标志。”薛逸凡认为,各个学科有各自的特点,古生物的人才需求本身相比热门专业就少很多,且硕士及博士专业很多院校都有开设,学员数量和学科本身的人才需求还是平衡得不错的。

薛逸凡希望有一天古生物和其他小众专业再被提及,人们能不再以猎奇标榜;同样,想进入小众专业领域的新鲜血液,能不再顾忌他人眼光,自信地选择想走的路。

饭店经营者年薪制问题探析 篇12

关键词:饭店,经营者,年薪制,长期激励

一、年薪制实施的经济学意义

我国饭店经营者年薪制主要是针对饭店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部门经理等饭店高级管理人员, 以年度为考核周期, 根据经营者的业绩、难度和所承担的责任、风险, 由董事会确定其年度收入的一种分配制度, 其构成基本上可以分为基薪和风险收入两部分。基薪是经营者基本生活需求的保证, 主要根据饭店规模和效益水平, 并参照本地区和本饭店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加以确定;风险收入是对经营者提高工作绩效的激励, 主要根据经营业绩、贡献、主要经济指标, 经年末财务审计和综合考核后予以确定。

就经济学的视角看, 实施年薪制的目的就在于把饭店经营者的收入同职工的收入分离出来, 建立起经营者的利益同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的分配机制。这是因为饭店经营者以其人力资本 (管理才能和经营知识) 取得了饭店的领导地位, 并应用这些人力资本使饭店得以运营和扩张。经营者对饭店的这种投入以及在饭店内部分职工中的地位, 决定了经营者和职工在利益分配关系上的本质区别, 即经营者对饭店效益负责, 其利益要同饭店绩效相联系;而职工对劳动生产率负责, 因而职工利益要同劳动生产率相联系。由此, 决定了根据饭店效益进行分配的经营者年薪制与根据劳动生产率进行分配的职工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不同的。

二、我国饭店经营者年薪制存在的问题

(一) 薪酬结构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国饭店经营者实行的年薪制, 其报酬结构虽然由固定收入和风险收入组成, 但两者多为现期收入, 缺少远期收入。而国外企业经营者的年薪收入通常由基薪、风险薪金、股权收入、非持股分红以及退休金、医疗保险等福利构成。美国上市公司CEO的工资收入只占其薪酬总额的38%, 其余的72%都是风险性收益或长期收益。与国外比较健全的经营者薪酬结构相比, 我国饭店经营者的薪酬结构中缺少长期激励成分。由于只涉及经营者的短期 (当年) 利益, 从而容易诱发以牺牲饭店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短期行为, 甚至促使经营者采取非法手段操纵利润, 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谋取利益。

(二) 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不健全

科斯 (Coase, 1991) 认为经营者年薪制的根本问题在于评价和监督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责任范围越大的人, 评价和监督其行为的时间跨度也应该越长。而目前实行年薪制的饭店, 对经营者的考核指标 (通常为资产负债率、资本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 往往只注重饭店的短期效益, 而忽视了饭店长远发展指标的考核。这就容易造成有些饭店经营者为了追求考核指标的完成, 拼设备、拼资源、拼人力, 甚至采取压低职工工资、职工待岗等方式减少人工成本支出, 以达到获取短期利益的目的。从长远看, 经营者的这些“短视”行为, 过多地消耗掉了饭店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在不进行新投资的情况下, 将会严重影响饭店的长期发展。

(三) 过度的职务消费

职务消费是现代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即使西方比较完善的公司制度中也无法完全消除, 我国的很多饭店中也普遍存在。饭店经营者尽管不能自由地把企业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 但是以各种名义花消饭店的资金, 进行过度的职务消费、隐瞒利润等现象却在所难免。在没有制度约束的情况下, 经营者的这些行为则更显得肆无忌惮。而当职务消费等隐形收入远远高于年薪收入时, 经营者就会更关心能否得到更多的隐形收入, 而不是应得到的年薪数目的多少。这样一来, 就使年薪高低对经营者行为不再具有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同时也容易导致职工和社会的不满, 影响年薪制的功效。

(四) 饭店经营者年薪与职工收入关系的问题

在很多政策的制定者看来, 经营者年薪过高会拉大与中层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收入差距, 容易造成贫富分化, 而设置上限则有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很多饭店都规定, 经营者实际薪酬不能超过职工平均工资多少倍。但笔者以为, 目前饭店年薪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年薪水平过高, 而是能否做到“规范”和“透明”。只要能做到这两点, 在考虑饭店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价值、供求状况和获利能力、地区及行业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之上, 就应当根据饭店业绩给予经营者劳动付出相对应的年薪。我们应认识到, 只要经营者能够给饭店带来足够的利润, 职工的收入就会上涨, 而对于经营者过高的收入则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或交纳风险抵押金、加大股票期权奖励等方式加以调节。

(五) 年薪制实施的随意性问题

当前很多饭店经营者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任命, 而且可随时撤换, 董事会在选举公司总经理时, 基本都是遵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图, 同时饭店对年薪制的实施范围也没有清晰的认识。有些饭店从总经理到领班、主管等基层管理人员都实行年薪制, 这从根本上打乱了饭店的法人治理结构, 淡化了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致使饭店主要负责人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对企业负责, 从而导致年薪制的激励与约束职能无法完全实现。许多饭店的年薪制往往变成了经营者自己给自己发钱, 奖励形式也缺乏严肃性, 现金、住房、轿车都可以作为奖励。

三、完善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对策

(一) 划定合理的年薪制实施对象

对饭店经营者实行年薪制, 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年薪制的实施对象是指饭店总经理一个人, 还是经营者团体 (领导班子) , 从激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就是年薪制是团体激励好, 还是个人激励好。就我国目前来看, 多数饭店年薪制的实施对象为领导集体。但笔者认为, 年薪制的实施范围过大, 不但会增加企业负担, 甚至会导致人人负责、人人无责的状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无论是法律上, 还是责任上, 对企业资产所有者负总责的应是经营者一个人, 企业其他领导成员在工作上只是协助经营者、执行经营者的决策, 是对经营者负责。因此, 饭店年薪制的实施范围应严格限定, 不宜将其扩大到饭店总经理 (或董事长) 一人, 其他领导成员的年收入则根据其各自的责任轻重、贡献大小, 由经营者提出, 经职代会或董事会讨论通过。

(二) 建立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考核体系

健全的饭店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应当能够科学、合理、全面地反映经营者努力程度、经营效果和综合评价饭店未来发展潜力等状况, 对于我国饭店经营者的考核应包括以下体系: (1) 基本业务与财务指标体系, 包括反映饭店业绩的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销售利润、资金利润率、投资收益率等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状况的资产负债率、股价、资产保值增值状况等指标;反映企业成本费用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消耗、设备更新等指标; (2) 饭店年度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 (3) 纵向比较分析体系, 将经营状况与饭店以往的状况相比较, 可以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经营者之间能力的差异; (4) 横向比较分析体系, 将饭店的生产经营状况与竞争对手的水平相比较, 以研究本饭店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饭店的差距, 从而从竞争的角度分析经营者的能力与贡献。

(三) 加强年薪制的长期激励作用

未来饭店经营者的薪酬支付应减少现金支付, 逐步加大股权、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的部分, 将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风险和长期效益联系在一起, 以避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在不使用股份激励的情况下, 可直接将当年得到的一部分风险收入延迟支付, 在一定的任期内积累, 将这部分积累收入与经营者任期目标和饭店资产增值紧密挂钩。在经营者达到并超过任期目标或资产增值的一定水平之后, 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加倍支付经营者积累的风险收入。如此, 才能够保证饭店在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 让经营者一部分风险收入与企业资产一同增值。总之, 在年薪制中加大股权、股票期权和风险抵押金等长期激励的部分, 既能减少代理成本, 减轻经营者高薪对饭店带来的现金压力, 又能较好地解决激励与制约、具体支付与长期考核的问题,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年薪制带来的短期激励的弊端, 增强薪酬激励的动态性和长期性。

(四) 加强对经营者职务消费的管理和监督

要使年薪制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就必须在增加经营者货币收入的同时, 规范经营者职务消费行为, 消除饭店经营者一方面享受着市场经济的高薪, 另一方面又享受着公有制下特权的不合理现象。对饭店经营者的职务消费应在以下方面加强监管力度: (1) 根据每年的计划业务量核定职务消费的报销额度和报销标准, 建立健全经营者职务消费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 聘请会计事务所等独立审计机构进行审查; (2) 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 对经营者的职务消费透明化、货币化, 将用车、住房等此类费用纳入经营者年薪的范围中; (3) 明确经营者出差、宴请等职务消费的标准, 变无节制消费为定额消费, 超额自负、节余奖励。

(五)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推动国企经营者向职业经理人转变

从国外的经验看, 成功推行年薪制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拥有较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因此, 对我国饭店来说, 应逐步取消经营者的行政级别, 抓住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机遇, 把企业家从国家干部的序列中分离出来, 推向市场, 使之成为独立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只有这样, 饭店经营者才能真正做到不再由上级任命, 而是通过市场竞争, 能者上、庸者下, 其年薪水平也由经理人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双方 (资产管理部门与饭店经营者) 的谈判确定, 而饭店经营者实际收入和退位后的福利待遇, 则以年薪、股票期权、养老金计划等与经营业绩密切挂钩的方式, 通过经营者的努力工作获取。

参考文献

[1]叶旭全.年薪制操作实务与案例精选[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0.

[2]杨红.国企领导人的薪酬激励[J].现代企业, 2008 (6) .

[3]西凤茹.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 2008 (26) .

上一篇:年轻人一生务必要记住的话下一篇:女生霸气唯美个性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