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24-06-27

新!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精选7篇)

新!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篇1

中文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注:1.这些题目只是选题参考,最终的论文题目有待同学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2.希望同学们在选题时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同学选题雷同,如果出现雷同情况,选题结果公布后,涉及雷同选题的同学要及时与指导老师协商,及时变更选题;3.各班由学习委员负责,在选题公布的一周之内将本班《中文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登记册》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交于指定老师一份。)

一、中国古代文学

1.从原始歌谣探讨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 2.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人文关怀 3.《楚词》的神话学价值研究 4.创世神话初论

5.中国和古希腊洪水神话的一些母题比较 6.试论神话中的幻想 7.《诗经》中的爱情诗

8.《诗经》中周民族史诗的文化阐释 9.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 10.试论《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1.兴的起源——一个艺术难题的求证 12.《离骚》象征手法探微

13.论屈原在抒情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 14.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之比较 15.《离骚》的历史意识与现实忧患 16.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浅析 17.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18.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 19.《战国策》细节描写之艺术成就 20.《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 21.论《庄子》散文的结构艺术 22.《庄子》的神话思维品格 23.幽默的庄子与《庄子》的幽默 24.论《左传》中的妇女形象

25.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26.《左传》的人物描写艺术新探 / 19 27.《荀子》的比喻艺术 28.《韩非子》中的寓言论 29.《九歌》的体制与读法

30.宋玉悲秋与中国文人的“季节病” 31.一个现代大学生眼中的宋玉 32.20世纪的先秦文学研究述评

33.从汉赋的特点看汉人的审美观

34.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35.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 36.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

37.《左传》与《史记》的战争描写艺术之比较 38.汉赋审美情趣的演变

39.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40.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41.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 42.《孔雀东南飞》刘、焦爱情悲剧初探 43.《诗经》与汉乐府爱情诗异同论 44.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 45.曹植诗歌中的神话境界初探 46.曹丕、曹植诗风比较论 47.毛泽东与曹操诗歌之比较 48.“才高八斗”曹植

49.从曹植、庚信等作家前后期文风的转变看生活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50.从蔡琰的《悲愤诗》看其忧患意识与生命意识 51.从陶渊明、孟浩然看隐逸文人的济世情怀 52.试论陶渊明作品中的菊(或酒、鸟等)意象 53.陶谢山水田园诗审美特征比较研究 54.浅议鲍照乐府诗的“俊逸”特色

55.潘岳《悼亡诗》与元稹《遣悲怀》比较研究 56.浅析《世说新语》对中古文人心态的描写 57.从汉赋的特点看汉人的审美观

58.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59.浅谈六朝志怪小说与神仙道教之关系 60.论玄言诗在山水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19 61.论《史记·项羽本纪》中范增形象的地域文化性及成因 62.从《鸿门宴》看西楚霸王项羽的悲剧性格 63.论阮籍《咏怀诗》的朦胧美 64.试论魏晋文人的命运

65.从“桃花源”看知识分子的理想家园 66.浅谈志怪小说与神仙道教之关系

67.论陈子昂诗歌的创新意义与过渡形态 68.王维诗歌的幽静美 69.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谈 70.王维、李白山水诗比较谈

71.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生活与创作 72.李白、杜甫的山水景物诗比较谈 73.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74.从《秋兴八首》谈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75.论白居易新乐府的时代意义 76.论唐传奇中风尘女性的形象 77.论杜牧七言绝句的艺术特色 78.唐代某位诗人的诗歌意象略论 79.宋代某位诗人的诗歌意象略论 80.从高适边塞诗看盛唐气象 81.浅谈韩孟诗派的审美特征

82.论韩愈散文的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 83.论韩愈散文的“气” 84.白居易诗歌理论评价 85.论白居易感伤诗的生命意识 86.论张籍诗

87.论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爱情诗 88.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89.论李商隐诗的佛学意趣

90.李颀、白居易、韩愈、李贺音乐诗之比较 91.论李贺诗的怪诞

92.试析想象力在李贺和李白诗歌中运用的同与异 93.浅论传奇《紫钗记》对小说《霍小玉传》的继承与创新 94.论霍小玉形象的塑造 / 19 95.论白行简词的艺术特色 96.论“风尘三侠”形象的道德内涵 97.论杜牧史论诗的人文意识 98.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99.论皮日休小品文的政治意义 100.论王安石咏史诗的翻新与讽喻 101.论张孝祥词的美学特征 102.论张孝祥诗词中的爱国精神 103.论李煜词的“真”

104.论李煜和李清照后期词作中悲剧体验的差异 105.李煜和他的词

106.比较温庭筠、韦庄婉约词风之异同 107.论花间词人的创作傾向

108.浅析唐传奇中的“进士——妓女”母题 109.唐传奇命名浅议

110.浅析《李娃传》的情节艺术

111.从《任氏传》看唐传奇作者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 112.试析唐传奇《离魂记》的情节艺术 113.从《枕中记》看沈既济用世出世的矛盾思想 114.从《霍小玉传》看唐代的婚姻门阀制度 115.从唐传奇看科举制度下的士风 116.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 117.论柳永词的俗与雅 118.论柳永词中的赋法 119.论苏轼诗歌的理趣美 120.论王安石的词学主张

121.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关怀 122.论苏洵散文的艺术特色 123.论苏轼散文中的“超然” 124.论苏轼词中的“梦”

125.从苏轼的散文看其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吸收和融合 126.论苏轼黄州词的精神境界 127.浅谈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 128.温、韦词风比较谈

129.从黄庭坚诗的创作看江西诗派的创作思想 / 19 130.论王禹稱诗

131.论张元干对佛道思想的汲取

132.论欧阳修在宋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133.论柳永羁旅行役词 134.论李清照的前期词 135.试论易安体 136.试论诚斋体 137.论辛弃疾的农村词 138.论辛弃疾词的立功报国情结 139.论稼轩词的语言艺术 140.陆游作品中的汉唐情节 141.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142.论陆游诗歌在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 143.论辛弃疾婉约词的艺术魅力 144.简论辛弃疾农村词的艺术特色 145.论辛弃疾词风的产生 146.论李清照诗的思想性 147.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视角 148.论李清照词中的“愁”

149.试论关汉卿

150.《西厢记》人物形象分析 151.《汉宫秋》主题辨析

152.浅析元杂剧《救风尘》的喜剧色彩 153.试论乔吉杂剧的思想性

154.从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看其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155.试析《赵氏孤儿》的戏剧结构 156.《赵氏孤儿》戏剧冲突浅析 157.崔莺莺、李千金人物形象之比较 158.浅析元杂剧中李逵形象

159.从《张协状元》看南戏的初始形态 160.《琵琶记》主题探微 161.汪道昆《大雅堂杂剧》研究 162.浅析《雷峰塔》传奇的悲剧冲突 / 19 163.从蒋士铨的《藏园九种曲》看清代传奇艺术的道德化倾向 164.试析李渔《笠翁十种曲》的喜剧色彩 165.《长生殿》现代精神解读 166.试析《错斩崔宁》的叙事艺术

167.元杂剧水浒戏和小说《水浒传》家庭女性形象之比较 168.奇才 狂士 诤臣——论《三国演义》中庞统形象审美特色 169.由徐庶与姜维的去留论《三国演义》的价值取向 170.《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 171.论《三国演义》中“义”的悲剧性

172.现实精神·浪漫情调·传奇色彩——论《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 173.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174.《水浒传》谶言初探

175.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 176.梁山好汉座次的排定和结构简论 177.《水浒传》梁山好汉绰号的文化审视 178.从武松形象看《水浒传》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 179.美德与奴性的结合——浅析《西游记》中沙僧形象 180.反叛、反讽、反衬——简析《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 181.佛光幻影中世俗女性的映象——《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 182.从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看《西游记》对悲剧和喜剧的超越 183.从《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看明代白话小说的时代内容 184.试论“二拍”中的徽商形象

185.试析《聊斋志异》中爱情故事的现实意义 186.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情结与科举批判 187.试论《儒林外史》中的腐儒形象

188.试析《儒林外史》呈现的科举活动与科举观 189.试论《儒林外史》中“科举功名”边缘的女性形象

190.论吴趼人小说的新闻体特征――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例 191.试论《镜花缘》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192.浅析徐渭小品文的个性化特征

193.浅析袁宏道《解脱集》中散文的艺术特色 194.试论袁中道山水游记散文的审美价值 195.浅析陈继儒序跋小品的艺术特色 196.张岱《陶庵梦忆》美学精神阐释 197.论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艺术价值 / 19 198.试论张岱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199.试论南戏中的双线结构及其意义 200.论析《琵琶记》的主题矛盾及其形成原因 201.试论明代文学中的复古思潮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02.《三国演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203.试论“尊刘反曹”倾向中的道德内涵 204.试论《水浒》研究中的“市民起义”说 205.试论梁山义军的失败与正统道德的悲剧 206.《西游记》主题论析 207.试论《西游记》的反宗教倾向 208.孙悟空形象的道德审美意蕴 209.《金瓶梅》的道德批判

210.“三言”、“二拍”中的商业意识 211.《长生殿》与洪昇的爱情观

212.试论《桃花扇》中的“国家至上”意识 213.试论《聊斋志异》的反传统倾向 214.试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民族特征 215.试论《红楼梦》的宗教意识 216.林黛玉形象的道德批判

217.《红楼梦》人物描写中的对比艺术 218.《歧路灯》中谭绍闻形象的社会意义 219.桐城派古文理论的功过得失谈

二、现当代文学

1.冰心小诗研究

2.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3.论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4.论《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5.《故事新编》的反讽艺术研究 6.“革命十恋爱”小说结构模式研究 7.论《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8.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9.论进化论对鲁迅思想的影响 10.论《彷徨》中的农民形象 / 19 11.论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12.论林语堂的散文艺术 13.论新感觉派小说艺术风格 14.论“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 15.论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16.论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17.论老舍小说中的幽默艺术 18.《腐蚀》的艺术特征研究 19.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20.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研究 21.《蚀》与《子夜》的比较研究 22.论张爱玲小说的选题特征 23.论《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 24.胡风的诗和诗论 25.路翎小说的艺术特色研究

26.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 27.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征 2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研究 29.论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 30.论《家》中的文化冲突 31.论《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 32.论赵树理小说的平民化特征 33.论王蒙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34.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35.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36.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37.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38.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的创作特色 39.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艺术特征

40.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 41.《平凡世界》中孙少平形象分析 42.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43.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 44.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的主题特色 45.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的审美特征 / 19 46.论池莉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47.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48.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49.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 50.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贡献

51.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52.新时期文学中女性散文的美学追求 53.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再认识 54.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妇女形象 55.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命运关注 56.论乡土小说中的农村中国

57.论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形象 58.论革命样板戏中的英雄史观 59.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研究 60.沈从文小说与湖湘文化研究 61.论《呼兰河传》的文化意蕴 62.论夏衍戏剧的抒情特色 63.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研究 64.论郁达夫的“忧郁情结” 65.论毛泽东诗词的历史意蕴

66.论当代文学大自然主题的描写形态及审美意蕴 67.论残雪小说的审丑艺术

68.论《白鹿原》对生活的审视与反思 69.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故土情结 70.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作家的审美追求

三、外国文学

1.论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2.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3.论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4.论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5.托尔斯泰文学创作中的“心灵辩证法”研究 6.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7.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 / 19 8.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9.论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艺术成就

10.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谈“悲剧之父”

11.不朽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探微 12.论唐•吉诃德形象的多面性 13.论《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

14.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谈英雄形象的塑造

15.论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中主人公的精神人格的成因和变异 16.论易卜生戏剧的现代性 17.女权主义批评视角下的莎士比亚 18.《简爱》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19.安娜•卡列尼娜和娜拉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 20.论莫里哀喜剧人物的艺术魅力 21.论哈代小说的女性意识

22.悲剧英雄:论《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 23.论《高老头》中父爱的实质 24.论《神曲》的二重性 25.论《死魂灵》的讽刺艺术 26.论古希腊文学中的人本思想

27.论古希腊神话的特质及其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 28.论荷马史诗的时代主题及其艺术成就 29.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和艺术风格 30.论《巨人传》与法国文艺复兴精神 31.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思想意义

32.从《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看拜伦浪漫主义诗歌特色 33.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美丑对照艺术原则 34.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对贵族的态度 35.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简奥斯汀的妇女观

36.论狄更斯前期小说创作中“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37.论果戈理的幽默讽刺艺术(“含泪的笑”)38.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研究(罗亭等)39.从《复活》的人物“复活”看“托尔斯泰主义” 40.论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41.劳伦斯小说的两性关系研究及其文化价值观 42.论《荒原》的后期象征主义艺术特色 / 19 43.从《追忆逝水年华》看普鲁斯特的“回忆的诗学” 44.论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45.川端康成的小说美学及其艺术成就

四、美学、文学理论

1.论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论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3.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4.论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5.论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6.论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7.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8.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9.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10.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11.论“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 12.论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 13.论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14.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研究 15.论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 16.论泰纳的文艺思想

17.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 18.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 19.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 20.“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

21.毛泽东的《讲话》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的中国化 22.论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23.论阅读中的审美创造性

24.亚里斯多德文艺思想对后世文论的影响研究 25.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研究 26.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研究

27.论艺术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 28.艺术审美中主、客观的关系研究 29.“意象”与“意境”的比较研究 / 19 30.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个例研究 31.论以丑为美与化丑为美的区别

32.论作家审美趣味与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 33.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的问题 34.论艺术直觉在创作中的作用 35.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研究 36.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研究 37.论宗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38.论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39.论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40.论论艺术创作中的通感与错位 41.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42.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3.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44.文艺与道德的关系研究

45.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功利性问题

五、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

1.试论动物(或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 2.试论人名(或地名)的文化内涵 3.试论惯用语(或歇后语)的文化特征 4.XX作品的修辞艺术研究 5.XX作家(或XX作品)语言研究 6.商品(或牌号)命名的语言艺术 7.网络语言研究 8.广告语言研究 9.营销语言研究 10.广播语言研究 11.主持语言研究 12.叫卖语言研究 13.称呼语言研究 14.新闻语言研究 15.手机短信语言研究 16.流行段子语言研究 / 19 17.经济类新词语研究 18.外来新词语研究 19.流行歌曲歌词语言研究 20.校园流行语研究

21.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22.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23.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24.XX方言语音研究 25.XX方言词汇研究 26.XX方言的代词 27.XX方言的连读变调 28.XX方言的子变韵母

29.X方言音韵与中古音韵的比较 30.XX方言重叠词研究 31.XX方言的副词 32.XX方言的本字考释 33.XX方言俗语研究

34.XX方言与XX方言语音比较研究 35.XX民歌语言艺术研究 36.XX民歌或戏曲语言研究 37.试论XX民歌的押韵 38.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39.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40.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41.专书被动句研究 42.专书判断句研究

43.先秦“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44.先秦双宾语句的类型 45.《说文解字》玉部字研究

46.《说文解字》女部字(或贝部字或马部字或鱼部字等)研究 47.汉字与文化关系研究 48.阳声韵在XX方言的演变 49.阴声韵在XX方言的演变 50.入声韵在XX方言的演变

51.现代汉语新闻词汇修辞学造句法探究 / 19 52.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53.中文英文短语简缩比较

54.英语和汉语(专有名称中)音节近似翻译和用字规范问题 55.《儒林外史》方俗语汇释 56.《西游记》语辞考 57.《三国演义》语辞考 58.二程语录俗语辞考释 59.专书的副词研究 60.专书的介词研究 61.专书的连词研究 62.初中文言文的注释问题 63.高中文言文的注释问题 64.中学文言文注释方法研究

65.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所”字结构研究 66.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而”字解析 67.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68.论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方法

六、民间文学、民俗学

1.现代传媒冲击下民间故事的传承现状

2.当代民间文化传人、歌王、歌师、民间艺人的调查研究 3.XX民歌节的考察与研究

4.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审美人类学或者其他相关学科的角度,研究民间文化资源的历史演化与现代发展 5.XX地区婚姻习俗调查与研究 6.XX地区丧葬礼仪调查与研究 7.XX地区服饰文化研究 8.XX地区信仰习俗调查研究 9.XX地区农业习俗调查研究

10.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文化习俗、人文传统、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11.XX地区称谓语研究

12.XX地区与XX地区丧葬习俗比较研究 13.XX地区与XX地区婚姻习俗比较研究 / 19

七、教学论

1.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拼音教学问题 2.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3.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问题 4.试论当下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及对策 5.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 6.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7.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问题 8.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探微

9.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问题 10.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化教育 11.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研究

12.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诗歌(或散文或作文或科技文)教学研究 13.新课改背景下的文言文创新教育研究 14.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索

15.苏教版与人教版(或北师大版或粤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比较研究 16.苏教版与人教版(或北师大版或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比较研究 17.浅谈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发展 18.近百年来语文教材内容变化研究

19.阅读教学中XX(例如“优化序列层次设计”)的实践探索或研究

八、广电、新闻

1、浅谈学习型媒体的建构

2、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

3、新闻报道与我国政府发言人制度

4、论“新闻审判”现象

5、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

6、风险社会中的大众传媒

7、新闻类博客研究

8、邹韬奋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探讨

9、中西新闻评论风格之比较

10、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策略研究

11、信息时代的公众媒体素养 / 19

12、本地报刊市场发行问题研究

13、新传播时代媒体对个人空间的侵蚀

14、浅析如何避免新闻策划中的炒作行为

15、新农村频道如何办出特色

16、对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的思考

17、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研究

18、探索会议新闻的创新之道

19、网络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20、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塑造

21、城市媒体的创意与开发

22、西方媒体的虚假报道与媒体自律

23、跨国传媒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运营分析

24、国际传媒与国际传播(相关内容)

25、新闻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从学生的角度谈起

26、<鲁豫有约>与<杨谰访谈录>比较研究

27、专栏时评的现状和问题

28、古今民谣的时评性

29、新闻发现力的历史性思考 30、媒体报道与地区形象的塑造

31、新闻摄影实践的困惑与解惑思考

32、新闻影像传播价值探讨

33、图片新闻与电视新闻关系探讨

34、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探讨

35、新闻报道平衡的思维断想

36、新时期典型报道研究

37、论都市报崛起对中国报业的影响

38、论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的拓展与深化

39、转型期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40、论危机传播中的跨文化误读

41、现代报纸新闻策划浅论

42、试论现场短新闻

43、试论体验式报道

44、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

45、企业新闻通稿的写作

46、新闻文体创新与发展研究 / 19

47、试论新闻中的数字运用

48、论电视新闻中的声画关系

49、报纸专副刊报道研究 50、解释性报道初深

51、党报新闻标题研究

52、晚报新闻标题研究

53、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双赢”之策

54、我国转型时期的都市报研究

55、新闻采访中的“拆墙”艺术

56、新闻从业人员的伦理困境和理性思考

57、新闻娱乐化倾向研究

58、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

59、都市报民生新闻发展走向探析 60、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写作变革 61、试论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 62、党报新闻写作改革研究 63、主流媒体的品牌建设探析 64、教育类新闻报道的问题与改进 65、试论大学报的内容创新 66、网络新闻报道研究 67、大公报新闻报道研究 68、通讯的报道创新 69、试论娱乐类“八卦新闻” 70、《南方周末》的报道特色 71、报网互动中的新闻报道创新 72、地市报的改革出路研究 73、论新闻媒体“正面报道”为主 74、新闻报道“三贴近”的基本路向研究 75、改进和加强农村报道研究 76、“新闻民工”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77、《环球时报》的报道特色研究 78、浅析时政类新闻周刊的内容竞争策略 79、“政治家办报”的现代启示

80、当前我国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1、当前弱势群体传播的渠道分析 / 19 82、党报引导舆论现状及方法 83、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 84、古诗词意境与新闻美感 85、古典文学修养与新闻语言

86、古诗词经典语句在新闻标题中的改造性运用 87、消费者态度形成和改变过程中广告的作用 88、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89、权威信息来源初探

90、试论散文笔法在新闻文体中的运用 91、手机媒体的组织传播功能 92、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93、手机短息与社会公共安全 94、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分析 95、试论电视栏目策划的成功要素

96、试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及特点 97、论灾害报道的社会功能

98、“虚拟世界”与媒介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99、英文报刊的特点分析(或相关研究)100、学习对消费者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101、呼唤绿色收视率

102、谈采访中提问的技能与技巧 103、传媒中健康资讯对女性的负面影响 104、访谈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及走向 105、假日报纸”新闻误区浅探 106、对报纸版面设计趋势的观察与思考 107、论热点难点报道的策划意识 108、高卷入商品的情感诉求 109、试论都市报言论特色

110、人民网BBS言论选题特征分析 111、人民日报“论坛评论”特征分析 112、CBS新闻时事栏目《六十分钟》研究 113、论调查性新闻的功能

114、节目主持人的的文化素质问题研究 115、新闻集团媒体经营之探析

116、节目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的问题研究 / 19 117、论广电从业者的角色错位

118、我国节目主持人素质的现状及发展的方向 119、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120、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的比较问题研究 121、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122、广播传播中的文化问题研究 123、我国广播节目传播特色及未来趋势 124、广播节目编辑艺术的探讨

125、试论当代广播媒介中广播节目现代及发展变化 126、中外言论写作风格比较

127、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 128、论主持人在名牌栏目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129、《百家讲坛》与《世纪大讲堂》比较研究 130、电视民生新闻现象探析/ 19

新!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篇2

1 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的注意事项

1.1 做好选题前的准备工作

毕业设计 (论文) 的主管 (单位) 部门应尽早做好该项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首先, 组织教师、学生认真学习教育部、教育厅和各高校的一系列有关毕业设计 (论文) 文件、管理制度, 提高师生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思想认识。第二, 面向学生开展各类专业讲座。如:方案设计、材料收集、选题、构思等辅导讲座;专业方面进行学术动态、改革热点、地方经济特点等介绍。第三, 由学校教务处牵头, 各院系之间相互交流成功的指导经验和优秀学生的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从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 在符合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认真制定、严格筛选毕业设计 (论文) 的题目。教师提供的题目, 应尽可能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或专业研究方向, 力求巩固、深化和提升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应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根据自己的专业实际水平, 认真开展调查研究, 理论联系实际, 了解改革实情, 熟悉地方经济, 从熟悉的学科、课题入手, 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1.2 选题应具有现实意义

毕业设计 (论文) 的选题应与高校科研、实验室建设、大学生科研立项、企业生产相结合, 坚持“真题真做”。这是杜绝“抄袭”的良方, 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出优秀成果的策略, 对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理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其选题可结合当前科技、经济的发展, 结合专业、学科建设, 结合教师的科研、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使学生直接面向学科前沿。工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可结合工程、企业生产、实验室建设及实验室开放项目和实际应用。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应体现高校实践育人这一功能。

毕业设计 (论文) 的题目从科研、课题、实验室、生产中产生, 有利于学生深入科研实际和生产第一线, 使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 促进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深化基础理论知识, 提升综合能力, 激发学生投入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意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 学习新知识, 获取新信息, 有益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使教师的职业技能得以充分发挥, 推动教师的科研, 使专业、学科建设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 使实验室建设更有利于专业、学科的发展, 更好地为科研服务。毕业设计 (论文) 的成果得到应用, 直接或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 为社会服务, 以实现毕业设计 (论文) 的社会功能。

1.3 选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及工作量

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 要综合考虑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 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等因素。课题应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工作量, 有一定的难度及深度, 内容既要结合实际有一定的探索性, 又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工作量不宜过大, 否则难以完成。课题的工作量和难易度应把握在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后,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对于那些结合生产和科研实际较为复杂的课题, 要求取得阶段性成果即可。

应注意的是, 每个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悟性不尽相同, 同一个选题, 对不同的学生而言, 其难度也是不同的。因此,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选题的难度要及时进行调整, 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 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1.4 选题尝试校企联合兼顾大学生就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应尝试“校企联合”的途径, 鼓励学生到签约用人单位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选题, 以课题合作的方式进行, 采用双导师制。高校教师掌握毕业设计的整体思路、框架、研究进度及规范化控制, 企业指导教师则负责学生的具体毕业设计 (论文) 的完成。加强校企联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使学生尽早熟悉工作环境, 融入自己的角色, 使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不再纸上谈兵, 真正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

2 建立健全选题的质量监控体系

各高校应建立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质量监控体系, 对选题进行全程监控。建立指导教师、院 (系) 级和校级三层质量监控体系, 层层把关, 强化过程质量监控, 严把毕业设计的选题关。

2.1 严把保选题的质量

第一是核查关。以专业为单位, 由指导教师负责, 对所有选题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 (论文) 的教学要求进行初步核查和筛选。第二是遴选关。以下属二级学院为单位, 组织专家组对选题进行科学的讨论、评估、推荐、筛选。第三是审批关。选题确定后, 由学院签署意见, 报送学校职能管理部门进行审批。经学校审批后方可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的各项工作。

同时, 学院还应建立评议制度, 注意收集学生在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的兴趣、难度、深度、可行性、工作量等信息的反馈。力求使选题题型多样化、内容新颖、操作性强、特色鲜明, 保证选题的科学性、综合性、实际性、前沿性。

2.2 采取“公布题目、双向选择”的做法

确定学生在毕业设计 (论文) 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使学生很自然的把专业学习与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紧密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

2.3 灵活选题方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查结果命题, 也可根据就业趋向命题, 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的实际价值, 使毕业设计 (论文) 与社会需求接轨。

3 结束语

当前中国经济剧变, 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 可以作为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的问题, 俯拾皆是。一个好的题目, 能使指导教师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使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得到收益和提高。在建立健全选题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下, 选择合适地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能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教学水平及科研指导经验。

参考文献

[1]张跃进.高校扩张环境下毕业设计选题的改革与实践[J].南昌: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24) .

[2]李继芳.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管理与提高质量的探索[J].南宁:基础教育研究, 2006 (3) .

[3]白忠喜, 朱小忠, 温军.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质量的举措[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 2005 (8) .

[4]李晓梅, 张永春.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论在毕业设计质量中的应用[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 2004 (12) .

[5]卢贵忠, 余继文, 王清元.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求[J].哈尔滨:农机化研究, 2004 (2) .

[6]李粤.机械系农机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的现状及对策[J].儋州: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2 (4) .

新本科院校毕业设计选题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内涵选择策略

0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主要包括选题、指导与设计、过程质量监控和成绩评定等几个步骤,共10个环节,其工作流程依次是申报课题、审批课题、选报课题、审核学生、设计与指导、中期考核、指导教师评分,主审教师评分、小组答辩及评分、院答辩及评分。选题作为毕业设计的第一步,是毕业设计的战略起点,是毕业设计的开始。在很大程度上选题规划了毕业设计的方向、角度和范围,对毕业设计成果具有预测性,因此,选题的优劣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效果,是影响毕业设计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1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

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就是针对选题的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对课题质量、研究范围、课题落实情况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承担不同性质的课题,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受到提升其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

选题包括申报课题、审批课题、选报课题、审核学生几个环节。申报课题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毕业设计课题范围的过程,包含教师拟题申报和学生自主拟题申报。教师拟题申报主要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科研、教学情况,拟定出的子课题或规划中的课题;学生自主拟题申报,主要是指学生根据实习单位所从事的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实际需要拟定的课题,同时也应鼓励学生申报自己感兴趣且与专业相关的课题。课题拟定的数量应该超出参加选题学生人数的20%。拟定的课题交由一审专家审查,确定课题的范围适应性、专业培养符合性,从而保证课题的质量,一审过后的课题由二审专家进行终审,终审课题进入课题库,由教务部门发布,组织学生、教师双向选择落实课题。

2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策略

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题目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先决条件,好的课题是成功的一半。本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发现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必须对毕业设计题目严格把关,精心筛选毕业设计题且,在满足本科毕业设计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将学生的毕业去向、用人单位现阶段的工作任务、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学生的兴趣有机融合,充分体现选题的综合性、实际性、前沿性。

2.1注意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于实际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实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在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上,应要求毕业设计的课题必须来源于实际,教师给出的课题可以是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是研究所、工厂等单位委托的科研课题,也可以是结合实验室建设和课题建设的课题,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联系课题,进行联合培养。经验证明,来源于生产第一线的实际课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学生愿意选,积极性高,完成效果好,最后答辩评优的课题都来自于实际课题。

2.2选题应注重学生的全面训练选题时应充分考虑所选课题的综合性、典型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毕业设计课题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基础训练,巩固和应用在前面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促使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课题,不能局限于课题任务的简单完成,而应从教学角度出发,对研究内容、研究深度做出适当调整,使选择的课题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

2.3选题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因材施教毕业设计课题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研究对象,既要能达到培养训练的目的。又要保留学生发挥创造性的余地,课题的多样性能使指导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性地分配课题,达到因材施教。因此指导教师选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要适宜,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后即可以完成;同时也不宜过小,否则难以达到全面训练学生的要求。选题要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特别是那些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以及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相关的题目,应多加选择。

2.4选题要一人一题,互不相同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综合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应一人一题,互不相同。并且,原则上每年的题目和内容不得重复。但随着招生人数和学生毕业届数的增加,这种选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解决好毕业设计题目的来源问题,巳成为搞好毕业设计工作的难点。

2.5选题应兼顾就业形式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特别是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确定工作单位,因此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对于即将参加工作的同学,应尽量劝其选择与将从事的工作相关的设计题目,尽快熟悉工作性质,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对已经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应劝其选择科研性比较强的课题,做好进一步从事科研的准备。

3毕业设计选题的质量控制

为了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必须对毕业设计的各环节进行质量监控。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中一个关键的步骤,选题的难易程序、工作量大小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对选题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应从所含环节着手,具体如下:

3.1课题申报质量控制关键点:①教师是否具备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能力和资格;②课题是否与科研、生产和实践相结合;③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是否合适。

3.2课题审批质量控制关键点:①审批课题是否符合培养要求:②教师申报的课题数,指导学生数是否与其职称、能力相配;③教师是否将大而难的题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题目:④课题是否与往届的课题重复;⑤是否一个课题一个学生完成,是否需要多人合作完成课题,是否对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分工;⑥课题所需的工作条件是否具备或能否解决;⑦课题数是否足够,课题类型是否多样化,满足学生能力、个性的差异和特点。

3.3学生选报质量控制关键点:①课题选报人数是否已满,学生是否能报:②学生是否具备选报课题的基本条件,如专业。

3.4审批学生质量控制关键点:①课题选报人数是否超过允许人数;②多人一题时每人任务是否不同;③学生的专业、志向、兴趣、能力是否与课题要求相匹配;④学生是否确定一个课题。

4结束语

对外汉语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篇4

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2、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原则与方法

3、汉语语音声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

4、汉语语音韵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

5、汉语语音声调特点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6、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

7、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

8、高级水平留学生语调偏误与教学对策

9、初级阶段留学生语音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11、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2、新词语研究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3、网络词语的特点研究及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4、词的色彩意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15、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

16、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17、“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18、中高级阶段留学生词汇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19、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及研究述评 2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21、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与方法

22、汉语被动句式研究及在对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3、汉语存现句研究及在对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4、汉语“是”字句研究及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5、论对外汉语中“被”字句教学

26、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

27、语义指向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28、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序教学

29、韩国留学生“了”学习得的中介语分析 30、日本留学生“了”学习得的中介语分析

31、现代汉语“了”字句学习偏误分析及对策

32、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字句偏误研究

33、否定副词“别”“不”使用上的差异及其偏误分析

34、结合“有”字句的特点分析“有”字句使用中的偏误

35、“差点儿(没)VP”格式意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设想

36、“V+介+NP”与“介+NP+V”结构中介词的语法特征

3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38、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原则与方法

39、从汉字构件角度谈汉字教学 40、汉字的结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41、从汉字的理据性对对外汉字教学

42、浅谈汉字性质与对外汉字教学

43、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44、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45、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46、外国留学生汉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

4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4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

4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分析 50、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51、浅谈中西文化比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52、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53、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54、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55、汉语成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56、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57、汉语委婉语的用语特征

58、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对比

59、汉语数词的文化蕴义 60、对外汉语教学法初探

6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62、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63、面向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 64、新形势下的对外汉语专业建设 65、新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66、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6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态语 68、语感培养与第二语言教学

69、语气与语调的关系与第二语言教学 70、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前瞻

71、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72、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质浅议 73、近十年来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综述 74、论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编写

75、试析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中的一些文化误差 76、汉文化价值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渗透 77、跨文化交际与肢体语言 78、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79、英汉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80、论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81、中介语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82、浅谈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83、对外汉语教学与其它语言教学的异同 84、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及其比较 85、语言测试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86、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87、汉语本体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88、论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对外汉语教学

89、网络应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和原则 90、外国留学生汉语的心理研究

91、学习动机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 92、论社会礼貌原则的民族性

93、中外社会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分析 94、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内涵中的体现 95、中外文化禁忌语比较

96、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97、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与语用失误

98、从十二生肖中看中外文化对比及翻译策略

99、中韩建交后韩国汉语教科书选用问题研究(或其它国家)100、汉语大赛与留学生的教学标准 101、对外汉语教学与湖湘文化传播 102、对外汉语教育市场发展研究

103、中西文化视野下的汉英广告语比较 104、从楹联艺术看中韩文化交流 105、宋瓷中的儒道互补精神

106、从古代瓷器看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 107、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108、对外汉语语段教学的评估设计研究

10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的偏误分析与教学

110、关于字本位何次本位争议的思考 111、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难点问题探析 112、浅议零起点班短期汉语教学 113、外国学生汉语听力偏误分析

114、任务型教学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15、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116、浅谈趣味性原则在对外儿童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17、“语素教学法”初探

118、汉语和英语音系特点的对比研究 119、汉语和英语构词特点的对比研究 120、汉语何英语句法特点的对比研究 121、汉语跨文化交际异同点的研究 122、汉语和韩语音系特点的对比研究 123、汉语和韩语构词特点的对比研究 124、汉语和汉语句法特点的对比研究 125、汉韩跨文化交际异同点的研究 126、汉语日语对比研究

127、浅谈表比较的“有”字句 128、“太”作程度补语时的特征分析 129、从认知角度看虚词“与”的语法化 130、现代汉语外来词的规范化 131、“谁”的非疑问用法 132、“你”和“我”在固定词组中的语法意义 133、浅谈汉字中的错别字

134、现代汉语方位词“内、外”的语法语义使用特点分析 135、从汉语教学角度看语境的岐义

136、趋向动词“上去”与“下来”的状态意义比较 137、浅谈范围副词“都” 138、汉语中颜色词“黄”的文化意义探析 139、论汉语中“红”文化意义产生的原因 140、量词“双”“副”“幅”浅探 141、从“碧血”“救火”“吃水”等着词语超常搭配 142、论“好”作状语和作不予的异同 143、试论“很+V+了/过+数量成分”

144、从夫妻称谓语中管窥夫妻之间的地位 145、字母词规范及相关问题研究

146、浅谈“主语省略”和“主语缺失” 147、“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探析 148、汉语礼貌语的语用功能探析 149、论新词与汉文化 150、“务必+VP”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151、时间副词的多角度分类及其语用制约 152、浅析“连”字句中“都”与“也”的差异 153、时间词“刚”、“刚刚”与“刚才”

154、谈“半A半B”的语义关系及语义类型 155、关于“了”的用法浅析 156、现代汉语同素异序词浅论 157、“吃食堂”类动词短语的认知研究

158、从与数词有关的成语误用中谈文化内涵 159、浅谈汉字在信息时代的几点优势 160、程度补语的多维思考 161、“开”的句法、语义特点浅析 162、“数词+名词”结构探析 163、谈汉语的委婉语

164、女性社交称谓的文化心理解析—以“小姐、女士、夫人”等为例 165、论中国古代文学中梅(竹、兰、菊)形象(选一)166、从古诗看古人的消暑方法的情趣 167、四大名著中的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168、试论古代考试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169、湖南花鼓戏的文化意蕴研究

新!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篇5

法理学

1.论理性与法律的关系 2.论公民意识 3.权力与权利辨析 4.法治论析 5.中国走向法治的问题与对策 6.维辛斯基与中国法理学 7.评“社会本位” 8.法律发展与国家权力的思考 9.法律发展论10.关于法律消亡问题的思考 11.国际经济一体化和法律发展前瞻 12.论转型社会中的法、权关系13.自由与法律 14.法律解释论 15.人权与主权的平衡 16.司法制度与法治 17.法学教育论18.法律移植—史的考察 19.司法独立析论 2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论 21.社会改变法律与变法先行 22.法律中的一般价值和民族特色 23.法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之争中的问题 24.法制运转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成因与对策 25.立法原则:功能与内容 26.论法律规范的要素 27.司法公正论 28.反腐倡廉中的法理问题研究 29.论道德原则对立法的制约 30.论道德原则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 31.论对立法权的监督机制 32市场经济建设与法律观的变革 33.司法原理与技术 34.法律原则问题研究 35.价值选择问题研究 36.司法的伦理性与司法公正的实现 37.法律程序问题研究 38.法律职业问题研究 39.法律解释的方法 40.法学和司法实践中的利益衡量 41.法律效力研究 42.中外法律思想史 43.先秦儒家与正统儒家之法律思想比较 44.法家法治思想的历史内涵及现代意蕴 45.论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中的神权因素 46.论析中国古代非正统法律思想对官方的影响 47.中国古代官方律学和私人律学之比较 48.沈家本在晚清修律中的角色定位之研究 49.孙中山排满思想之研究 50.美国现实主义法学评析 51.萨维尼历史法学思想评析 52.德沃金法律思想述评 53.宗教对西方法律发展影响的意义 54.法律与自由——史的考察 55.浅析古希腊法律思想及其对西方法学的影响 56.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评述 57.孔子法律思想与亚里士多德法律思想之比较 58.古典自然法学派片论 59.洛克法律思想述评 60.论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61.评社会契约论 62.三权分立学说源流考 63.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64.庞德社会法学刍议 65.中西法律作用思想之比较 66.批评法学及其对中国法学的启示 67.西方法学中的权利义务观 68.西方法治观念的起源及发展 69.西方法意识现代化述评 70.中西法律观之比较 71.西方法学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72.自然法传统及其启迪 73.波纳斯经济分析法学评析 74.西方法学中的人权观 75.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

中外法律制度史

1.试论礼在中国古代的发生、发展及其地位 2.试论中国古代司法审判中的程序正义因素3.义绝制度考论 4.保辜制度考论 5.直诉制度考论 6.历代刑讯制度之比较 7.唐代吏治研究 8.论析中国古代法律中的民族歧视因素 9.中国古代致仕制度论析 10.论中国古代王位继承的发展及历史意义 11.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之制度博弈探析 12.中国古代土地所有权制度探析 13.近代中国社会宪政制度发展论 14.清末法制改革动力论 15.论晚清法制改革中的司法独立 16.欧美各国违宪审查制度研究 17.罗马法对我国现阶段民事立法的借鉴意义 18.近代法国法与德国法之比较 19.战后资本主义民法发展趋势研究 20.欧美各国司法制度研究 21.日尔曼法在欧洲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与影响 22.古代印度法研究 23.罗马法与现代民法 24.英美法系的形成 25.大陆法系的形成 26.欧盟法律制度研究

宪法学

1.宪法的定义探讨 2.宪法的本质研究 3.英国宪法产生的过程探究 4.美国宪法产生的条件研究 5.论宪法的发展趋势 6.试论我国近代宪政失败的原因 7.宪法的基本原则研究 8.论宪法的违宪审查原则 9.宪法的价值研究 10.宪法的功能研究 11.宪法的作用研究 12.宪法与人权保障 13.宪法与反腐倡廉 14.宪法与依法治国 15.宪法与市场经济 16.宪法与和谐社会 17.宪法与政治体制改革 18.宪法性法律探究 19.宪法渊源研究 20.宪法形式研究 21.宪法结构研究 22.论宪法的直接效力 23.宪法序言的效力问题探讨 24.宪法文化研究 25.论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26.论中国通向宪政之路 27.论公民的宪法地位 28.人民的界定问题探讨 29.论人权入宪的意义 30.论人权与公民权的关系 31.公民基本权利与国际人权公约 32.论宪法权利的基本原则 33.平等的性质探讨 34.公务员报考中的平等权研究 35.司法考试中的平等权研究 36.农民平等权研究 37.生命权研究 38.论宪法生命权与死刑的废除和限制 39.论宪法生命权与安乐死的立法 40.论宪法生命权与脑死亡标准 41.堕胎的宪法学思考 42.论宪法上的隐私权 43.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问题探讨 44.论宪法上的人的尊严 45.居住与迁徙自由权研究 46.精神自由权研究 47.表达自由权的性质探讨 48.结社自由权研究 49.平等谋求公职权研究 50.请愿权研究 51.公民投票权研究 52.宪法视野下的公共利益 53.社会保障权研究 54.生存权研究 55.罢工权研究 56.宪法受教育权研究 57.学术自由权研究 58.生活环境权研究 59.公民诉讼权研究 60.知情权研究 61.弱势群体的宪法权利研究 62.刑事被告人的宪法权利研究 63.公民基本义务研究 64.论宪法权力 65.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66.关于我国国体问题的探讨 67.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 68.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 69.论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的完善 70.论我国单一制的完善 71.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72.论基层群体自治制度的改革 73.人民代表大会机构的改革 74.人大“个案监督”问题探讨 75.论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机制的完善 76.国家主席制度的完善 77.我国军事领导体制的改革 78.宪法与政府体制改革 79.省长任期问题探讨 80.司法改革的宪法思考 81.法院院长的任职资格研究 82.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83.检察长人选的来源问题探讨 84.竞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85.选举诉讼制度研究 86.宪法与党的执政方式改革研究 87.宪法制定权研究 88.宪法实施研究 89.宪法秩序研究 90.宪法程序研究 91.宪法司法化研究 92.“齐玉苓案”研究 93.成都“身高歧视案”研究 94.论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构建 95.论我国宪法解释体制的改革 96.论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完善 97.“良性违宪”之探讨 98.论我国宪法监督的公民建议权 99.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改革 100.论我国宪法监督机构的完善

国家赔偿法

1.国家赔偿法的性质探讨 2.论国家赔偿的理论基础 3.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求之探讨 4.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研究 5.司法赔偿归责研究 6.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研究 7.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研究 8.关于国家赔偿范围确定标准的思考 9.国家赔偿中的精神赔偿问题研究 10.公共设施的国家赔偿问题研究 11.行政赔偿的范围研究 12.司法赔偿的范围研究 13.论行政赔偿程序的改革 14.行政赔偿诉讼研究 15.司法赔偿决定程序性质的探讨 16.论司法赔偿程序的改革 17.论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改革 18.法院检察院共同赔偿案件之研究 19.行政赔偿的比较研究 20.司法赔偿的比较研究 21.行政追偿制度研究 22.司法追偿制度研究 23.关于国家赔偿方式的探讨 24.行政赔偿标准研究 25.司法赔偿标准研究

行政法学

1.论行政的公共性 2.公共行政的泛起与行政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3.行政法与宪法关系之定位

4.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 5.重新认识行政法的渊源 6.论行政法的不成文渊源 7.行政判例研究 8.行政惯例研究 9.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研究 10.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之重构 11.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研究 12.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研究 13.行政法上的法律保留原则研究 14.行政法上的法律优先原则研究 15.行政法上的诚信原则研究 16.当代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新变化 17.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研究 18.高校被诉现象的行政法学思考 19.行政主体概念之辨析 20.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重构 21.我国行政组织法完善之思考 22.现代行政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分析 23.公务员招录中的歧视现象及其消解 24.公务员回避制度研究 25.行政处分司法救济研究 26.公务行为的识别标准研究 27.公务员绩效评估研究 28.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研究 29.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抵抗权 30.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参与权 31.行政行为概念之重新界定 32.行政行为效力研究 33.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34.论行政行为的不可改变力 35.论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36.论行政行为的不可争力 37.行政不作为研究 38.附款行政行为研究 39.无效行政行为研究 40.论行政行为的成立 41.论行政行为的生效 42.假行政行为研究 43.行政事实行为研究 44.行政私法行为研究 45.论行政行为的补正 46.论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 47.行政立法的正当性研究 48.行政立法监督研究 49.行政立法听证制度研究 50.行政规范研究 51.一事不再罚原则之认识 52.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之忧 53.责令改正行为法律性质分析 54.“其他”行政处罚研究 55.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 56.行政许可法律性质研究 57.论行政特许 58.行政许可听证研究 59.论行政登记 6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述评 61.行政强制基本范畴研究 62.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之重构 63.行政强制基本原则研究 64.行政裁决概念之界定 65.房屋拆迁问题的行政法学思考 66.行政征收研究 67.行政征用研究 68.行政收费之法律控制 69.行政奖励研究 70.行政给付研究 71.行政确认研究 72.行政指导法律属性研究 73.行政指导法治化构想 74.行政合同之识别 75.行政合同实证研究论行政合同中的行政特权 76.特许经营协议法律性质分析 77.行政计划研究 78.行政协助研究 79.行政调查研究 80.行政程序法之价值研究 81.行政程序法之功能探析 82.价格听证制度研究 83.行政信息公开研究 84.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研究 85.行政告知制度研究 86.行政管辖制度研究 87.行政程序违法之处理 88.行政程序法法典化问题研究 89.行政复议法律属性辨析 90.规范性文件复议制度研究 91.行政复议审查方式研究 92.行政复议管辖制度研究 93.行政复议司法化研究 94.行政复议困境的解决之道 95.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程序衔接研究 96.行政补偿制度研究 97.论公共利益 98.作为非正式救济的信访 99.行政监察制度改革研究 100.行政诉讼概念之界定 101.行政诉讼目的研究 102.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研究 103.行政审判权性质研究 104.行政诉权研究 105.行政法院研究 106.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重构 107.行政合同司法救济研究 108.行政规范之司法审查

109.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述评 110.论预防性行政诉讼 111.行政确认之诉研究 112.行政给付之诉研究 113.课予义务之诉研究 114.当事人诉讼研究 115.机关诉讼研究 116.行政集团诉讼研究 117.行政公益诉讼研究 118.论行政公诉 119.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织处理模式研究 120.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121.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之冲突与消解 122.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研究 123.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124.行政诉讼被告制度研究 125.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 126.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研究 127.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128.行政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研究 129.行政诉讼中的补证制度研究 130.行政诉讼作证规则研究 131.行政诉讼认证规则研究 132.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133.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研究 134.行政诉讼法律适用规则研究 135.行政诉讼起诉条件研究 136.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研究 137.起诉不停止执行研究 138.行政撤诉研究 139.行政诉讼缺席判决研究 140.行政诉讼审理对象研究 141.行政诉讼审判模式研究 142.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研究 143.行政诉讼再审程序之改造 144.行政诉讼二审程序研究 145.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 146.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研究 147.行政诉讼判决研究 148.行政维持判决之存废 149.行政变更判决研究 150.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研究 151.重作判决研究

152.行政诉讼中的情况判决 153.行政补正判决研究 154.行政判决效力研究 155.履行判决研究 156.行政判决执行制度研究 157.行政诉讼制度变革研究 158.美国行政法发展趋势研究 159.部门行政法研究 160.比较行政法研究 161.公共行政民营化的行政法学思考 162.民营化及其政府规制研究 163.行政法学方法论研究 164.行政法学发展趋势研究

民法学

1.论民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民法典体系结构研究 3.从公法私法的划分看我国民商事立法的精神 4.合伙制度研究 5.论我国的法人制度 6.法人人格否定理论研究 7.论规避法律的民事行为及其对策 8.论民事活动中的欺诈及其对策 9.论民事法律行为 10.论民事行为的撤销与变更 11.论无权代理 12.论表见代理 13.完善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若干问题 14.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 15.论除斥期间 16.取得时效研究 17.论物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18.论我国建立统一所有权制度的必要性 19.论物权和财产权之间的关系 20.论物权的概念 21.论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 22.占有制度研究 23.共同占有研究 24.建设用地使用权研究 25.居住权研究 26.空间权研究 27.宅基地使用权研究 28.论土地承包经营权 29.相邻关系的法律调整 30.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31.论民法上的过错 32.论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 33.论产品责任 34.论无过错责任 35.论债的效力 36.论债权人的代位权 37.论债权人的撤销权 38.抵押权研究 39.优先权研究 40.权利质权研究 41.动产担保研究 42.质权研究 43.论留置权 44.典权研究 45.房屋租赁关系的法律调整 46.融资租赁研究 47.论民法上的人格权制度与人权 48.论名誉权的法律保护 49.论隐私权 50.身份权研究 51.形象权研究 52.论肖像权 53.论法人的人格权 54.论姓名权与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55.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56.论过错推定 57.论公平原则 58.论诚实信用原则 59.论法人的民事责任 60.论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61.论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62.论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63.论共同侵权行为 64.论安乐死的民法问题 65.论民事连带责任 66.中国民商立法体例研究 67.房地产市场的民法调整 68.海商法中的民事责任

合同法学

1.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2.中外合同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3.要约与要约邀请之间的区别 4.合同格式条款研究 5.论合同对第三人的效力 6.合同履行规则研究 7.论同时履行抗辩权 8.论不安抗辩权 9.论合同的变更 10.论合同的转让 11.合同解除权研究 12.合同违约责任研究 13.合同效力若干问题研究 14.买卖合同(委托合同、赠与合同等)若干问题研究 15.合同形式研究 16.提存研究 17.论先期违约制度 18.论合同的解释 19.损害赔偿规则探讨 20.论先合同义务 21.论后合同义务 22.合同中的侵权责任探讨 23.论缔约过失责任论 24.悬赏广告研究 25.论预约合同 26.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27.论抵销

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学

1.论婚姻的本质及基础 2.论婚姻法的伦理特性 3.论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4.论夫妻间的权利义务 5.论感情因素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论离婚中“第三者”的法律责任 7.非婚生子女及亲子关系认定的法律问题探讨 8.婚约制度存废辩析 9.离婚过错注意存废质疑 10.“别居”与我国分居制度比较研究 11.论夫妻财产制度 12.论夫妻特有财产制 13.论收养制度 14.浅析台湾地区“家制”的借鉴意义 15.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研究 16.论共同遗嘱 17.论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18.论遗赠抚养协议 19.遗嘱继承研究 20.法定继承研究 21.论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完善 22.商法学 23.国有企业公司化若干问题探讨 24.我国企业立法的整体构想 25.试论股份公司的利益制衡机制 26.论全民所有制企业自负盈亏的法律责任 27.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28.论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与保障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9.从两权分立到法人财产权 30.论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法律特征 31.论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特点 32.论公司的独立人格 33.论企业兼并的几个法律问题 34.论我国破产法中的“和解和整顿制度” 35.论我国破产法中关于破产债权和破产财产的法律规定 36.从对破产企业状况的调查,探讨我国破产法的实施 37.论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 38.论深化企业改革与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39.论企业租赁经营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40.企业股份制初探 41.论董事长与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区别 42.论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相互制衡 43.论对企业外部关系的法律调整 44.论国家宏观管理企业的法律手段 45.论全民所有制与政府的关系 46.论国有独资公司有关法律问题 47.论违反企业法的法律责任 48.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的若干法律问题 49.论企业职工的法律地位 50.我国证券立法的指导思想 51.试论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职能、作用 52.论宏观调控与金融法制的关系 53.试论我国票据法的有关问题 54.论票据的变造、伪造、更改和涂销 55.论我国结算制度的改革 56.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法制的几点启示 57.论治理通货膨胀的法律对策 58.论治理通货紧缩的金融法律对策 59.论我国证券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论保险法律关系 61.论票据上的权力义务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的关系 62.论信用证当事人的法律关系 63.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64.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刑法学

1.刑法机能研究 2.罪刑法定原则司法适用研究 3.罪刑法定原则视野中的刑法解释研究 4.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 5.犯罪构成理论探讨 6.犯罪客体研究 7.刑法中的危害结果探讨 8.论不作为犯罪的构成 9.论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 10.刑事责任能力研究 11.论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12.身份犯研究 13.单位犯罪研究 14.违法性认识问题研究 15.论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基础 16.试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 17.特殊防卫权研究 18.危险犯研究 19.论“着手实行”的理解和认定 20.析“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21.“未得逞”含义探析 22.中止犯研究 23.论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24.间接正犯研究 25.片面共犯研究 26.教唆犯研究 27.论共犯与身份 28.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 29.情节犯研究 30.论牵连犯 31.结果加重犯研究 32.刑事责任的根据研究 33.刑罚本质探析 34.刑罚目的研究 35.量刑情节适用研究 36.死刑限制论 37.罚金刑研究 38.累犯制度研究 39.缓刑制度研究 40.时效制度研究 41.保安处分制度探析 42.论法条竞合 43.刑法中的“暴力”探析 44.交通肇事罪研究 45.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研究 46.洗钱罪研究 47.信用卡诈骗罪研究 48.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49.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 50.合同诈骗罪若干实务问题探讨 51.非法经营罪研究 52.绑架罪研究 53.抢劫罪若干司法实务问题研究 54.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55.侵占罪若干实务问题研究 56.网络犯罪研究 57.受贿罪研究 58.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理论与实践 59.滥用职权罪研究 60.论职务犯罪的预防

经济法学

1.论经济法的价值理念 2.论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3.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4.经济法的社会利益考辩 5.浅析经济法的公平原则 6.经济法律责任社会性研究 7.略论经济法律责任的特性 8.浅析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 9.论经济法的社会性 10.对经济法与民商法关系的方法论透视 11.试论我国合作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 12.WTO规则与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及完善 13.试论当前中国宏观调控法律体系的建立 14.经济法对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 15.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问题 16.我国风险投资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17.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法律障碍分析 18.对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思考 19.试论旅游纠纷的法律适用 20.对我国直销及直销立法问题的思考 21.试析中国发展特许经营的法律保障问题 22.网络银行的风险与法律对策 23.试析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 24.试析会计法律责任 25.论广告监督管理制度 26.论比较广告的法律规制 27.浅谈网络广告中的法律问题 28.对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反垄断法

1.中国反垄断法价值论 2.我国竞争政策目标的选择 3.论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 4.价格歧视行为研究 5.反垄断法中的价格问题研究。6.论协议性限制竞争行为 7.禁止企业合并标准问题研究 8.行政性垄断治理对策研究 9.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 10.论反垄断法中的量化问题 11.试析我国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12.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分析及我国立法考量 13.论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法律规制 14.论知识产权垄断的制度设计 15.浅议反垄断法中的知识产权豁免制度 16.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17.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研究 18.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 19.特许经营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 20.公用企业改革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 21.电信竞争的法律规制 22.论相关市场的界定 23.论掠夺性定价的反垄断法规制 24.论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法规制 25.反论断执法机构设置比较研究

26.反垄断法诉讼问题比较研究

税法

1.浅论税收立法权限的划分 2.税收筹划的法律认定 3.论征税权 4.论税收公平原则 5.论税收法定原则 6.论税收效率原则 7.论实质课税原则 8.浅论我国生产型增值税的转型 9.完善增值税征税的范围 10.完善增值税出口退税机制的思考 11.完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思考 12.完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思考 13.论个人所得税中的费用扣除 14.论税收抵免 15.论关联企业的界定 16.对关联企业间交易的规范 17.转移定价的法律规制 18.环境税立法探讨 19.证券交易税立法探讨 20.社会保障税立法探讨 21.论纳税担保 22.论纳税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23.论税收代位权 24.论税收撤销权 25.论税款优先权

反不正当竞争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及其法律适用 2.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3.论商业秘密的认定 4..比较广告法律问题研究 5.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协议研究 6.论商业贿赂行为及其犯罪的构成要件研究 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8.消费者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9.论缔约过失责任在消费者保护中的应用 10.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11.消费者政策比较研究 12.消费者的认定 13.论消费者的安全权 14.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15.论消费者的知情权 16.消费者知情权与经营者商业秘密权的冲突与协调 17.论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18.论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19.论消费者的求偿权 20.论消费者的结社权 21.浅析欺诈消费者的惩罚性赔偿

产品质量法 1.论产品责任 2.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3.产品责任免责抗辩问题研究 4.产品责任法调整范围比较研究 5.产品质量法中“产品”的认定 6.产品缺陷的认定 7.论产品质量民事责任

劳动法

1.论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2.论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4.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 5.完善我国的解雇保护制度研究 6.论劳动合同的期限 7.论工伤赔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 8.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研究 9.论保险利益原则 10.论保险代位求偿制度 11.论保险人的说明义务

环境资源法

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 2.市场经济下环境资源立法的若干问题 3.WTO与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

4.绿色贸易壁垒对策研究 5.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研究 6.土地利用流转制度研究 7.西部大开发与生态保护措施研究 8.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研究 9.风险预防原则研究 10.论污染者负担原则 11.论环境民主原则 1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若干问题分析 13.流域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14.论排污权交易制度 15.论排污许可证制度 16.排污收费制度研究 17.水权制度研究 18.环境合同制度研究 19.环境人格权研究 20.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研究 21.生态税收法律制度研究 22.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研究(民事、行政、刑事任选其一)23.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4.论国际合作法律原则 25.环境保护产业化法律问题研究 26.环境诉讼法律制度研究 27.环境知情权研究 2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29.环境法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30.限期治理制度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1.环境法律中公众参与决策权利研究 32.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33.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研究 34.环境民事诉讼法律研究 35.生态补充法律制度研究 36.环境标志制度研究 37.环境标准制度研究 38.噪声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39.水事纠纷法律问题研究 40.林权制度研究

知识产权法

1.关于知识产权的几个理论问题 2.知识产权的社会功能研究 3.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间关系研究

4.论专利法中进口权的规定 5.论专利侵权的认定与法律责任 6.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7.国际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制度 8.剽窃的司法认定 9.合作作品的权利归属问题研究 10.论职务作品的认定

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学

1.全球化下的国家主权;2.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3.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 4.引渡的被请求国审查机制 5.国际人权公约的实施机制 6.欧盟宪法条约研究 7.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责任 8.国际不法行为的构成 9.国际人权公约在我国的实施 10.联合国宪章的修改程序 11.联合国组织机构的改革问题 12.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13.自卫权适用的法律问题 14.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问题 15.WTO在国际法上的特殊性 16.国际法上不加禁止的行为 17.紧追权的法律问题 18.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原则 19.国际航空的损害赔偿责任 20.《京都议定书》研究 21.国际组织决议的法律效力 22.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制度的新发展 23.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 24.海洋争议的解决 25.欧盟法律在成员国的适用 26.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27.WTO与人权保护 28.国际法上的自然资源永久主权 29.外交特权与豁免问题 30.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管辖权 31.中国区际私法立法探讨 32.论国际民事管辖权的基本类型 33.涉外合同法律适用探讨 34.意思自治原则的比较立法研究 35.中国区际司法协助探讨 36.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探讨 37.论涉外侵权法律适用 38.论涉外代理合同的法律适用 39.论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 40.论国际私法中的外国法查明 41.论专属管辖 42.论协议管辖 43.论平行诉讼 44.论管辖权冲突的解决 45.论BOT合同的法律适用 46.论最密切联系原则 47.论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 48.论仲裁和诉讼管辖权的划分 49.论仲裁裁决的执行 50.仲裁送达问题研究 51.对仲裁的司法监督 52.《海牙送达公约》研究 53.判决域外执行制度研究

54.域外取证制度研究 55.论长臂管辖 56.论仲裁裁决撤销制度 57.论票据的法律适用 58.论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 59.论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60.论破产宣告的域外效力

国际经济法学

1.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关系 2.国际经济条约的发展及其对一般国际条约制度的创新 3.国际经济条约的解释方法 4.国际经济条约的实施机制 5.国际经济条约的争端解决制度 6.国际经济条约对私人(自然人和法人)的效力 7.国家经济主权的法律内涵研究 8.国际经济组织决策制度的变革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9.从贸易磨擦频发看国际贸易法制度的改革趋势 10.国际货物买卖中的价格待定合同研究 11.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标准条款规则看中国合同法的格式条款规则的改进 1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在适用范围上的缺陷及其完善 13.《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之中的违约救济制度研究 14.《美国统一商法典》之下的信用证制度研究 15.英美票据法上的正当持票人制度及其价值 16.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的管货义务 17.论提单的法律性质 18.备用信用证与一般信用证的比较研究 19.论信用证支付程序中的实质相符原则及其适用 20.国际贸易术语的“变形”及其法律适用 21.信用证程序中通知行的法律地位 22.议付行在信用证交易中的地位 23.信用证下议付行对受益人的追索问题 24.论国内商法是国际商法的渊源 25.《对外贸易法》的反规避条款研究 26.WTO争端解决机制中补偿制度的改革 27.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28.论反倾销法上的低税原则 29.论反倾销法上的公共利益原则 30.论《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国民待遇制度 31.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反向一致原则 32.保障措施法上进口增加和产业损害的因果关系分析

33.试析纺织品特保条款中“市场扰乱”的真正涵义 34.论国际贸易救济措施的转换适用 35.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条约竞合适用问题研究 36.中国外贸法上的原产地规则研究 37.国家政治对国家外贸法的建立和实施的影响 38.第三国反倾销的法律问题研究 39.无单放货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40.从UCP600号看信用证制度的新发展

国际金融法与国际投资法

1.论国际投资法与国际金融法的关系 2.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或保证)制度的法律问题 3.论世贸组织法对国际投资法的发展 4.国际投资法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外资法的修改 5.创新我国吸引外资形式的法律问题 6.我国吸引外国投资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7.<<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14条适用中的法律问题 8.CFIUS与我国对美国投资的对策 9.我国投资海外能源产业的法律障碍及其克服 10.我国对本国国民海外投资保护的法律问题 11.我国在区域一体化中的国际投资战略 12.区域一体化中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模式问题 13.对订立多边的国际投资协定的法律思考 14.IMF的改革问题 15.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 16.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 17.人民币汇率的国际货币法问题 18.IMF与WTO在外汇和汇率问题上的关系 19.国际银行业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 20.新旧巴塞尔协议之比较 21.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创新 22.新巴塞尔协议中有关标准法的法律问题 23.新巴塞尔协议中有关内部风险评估机制(IRB法)的法律问题 24.新巴塞尔协议中的操作风险的法律问题 25.新巴塞尔协议中的监督检查的法律问题 26.新巴塞尔协议中的市场纪律的法律问题 27.金融衍生市场的风险监管 28.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问题 29.新巴塞尔协议与金融衍生交易的监管 30.中国企业上市美国的法律问题 31.离岸金融市场与我国金融安全 32.商业银行股权改造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诉讼法学

1.论公开审判制度 2.论回避制度 3.论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 4.论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

5.论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6.论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 7.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新论 8.辩论主义初探诉权研究 9.论民事诉讼中的程序公正 10.论民事诉讼中的程序保障 11.诉讼标的研究 12.民事诉讼目的研究 13.论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或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协议管辖等)制度 14.试论我国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完善 15.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 16.论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特点 17.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 18.论当事人制度的完善 19.论诉的要素 20.论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 21.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22.论诉的合并 23.诉的客观合并探析 24.论反诉 25.对我国民事质证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26.民事审判价值论 27.论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 28.论财产保全措施的适用 29.论先予执行措施的适用 30.论缺席审判制度 31.我国审级制度评析 32.论再审程序的性质 33.论执行标的有限原则 34.执行证明活动初探 35.论附带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36.证人证言的比较研究 37.论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兼论诉讼法的独立价值)38.试论不起诉制度 39.论我国人民检察院的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 40.刑事诉讼中公诉转自诉若干问题探讨 41.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2.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地位及权利 43.试论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的特点及适用规则 44.论对美国刑事诉讼程序程序几点借鉴 45.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46.关于不起诉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处理权的探讨 47.论我国现行刑事庭审方式的特点 48.试论上诉不加刑原则 49.试论刑事(或民事)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及完善 50论无罪推定原则 51.论沉默权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启示 52.浅谈自诉案件的审理特点 53.未成年犯罪刑事诉讼研究 54.大陆与港澳台刑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 55.论我国现行证据制度特点

56.论证据展示制度 57.论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58.论对非法证据的排出规则 59.我国侦查程序比较研究 60.论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的审查及法庭审判程序 61.论英美证据制度及其借鉴 62.论刑事(或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及问题研究 63.单位犯罪案件审理程序探析 64.论证明标准 65.证明责任制度的价值功能 66.证明责任分配的适用条件 67.论三审终审制度 68.二审裁判制度研究 69.论小额诉讼程序 70.论再审事由 71.论执行财产查明制度 72.论执行名义 73.论执行救济 74.论执行担保 75.论书证规则 76论证人宣誓制度 77.论当事人真实义务 78.论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79.论沉默权 80.论推定 81.论自由心证原则 82.论死刑复核制度 83.论污点证人制度 84.论诉辩交易制度 85.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比较研究 86.论刑事(或民事)抗诉案件的审判程序 87.刑事审判模式比较研究 88法官制度比较研究 89.诉讼成本论 90.诉讼效益论 91.海峡两岸公诉制度(或管辖、证据、庭审诉讼主体等)比较研究 92.论诉讼证据的法律性

律师法学

会计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篇6

一.会计理论研究

1.关于会计本质、职能、对象、任务等问题的探讨 2.关于会计理论结构探讨 3.关于会计研究方法的探讨 4.会计监督问题研究 5.论会计目标 6.论会计要素

7.关于会计假设的探讨

8.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探讨 9.对复式记帐法的研究

10.论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与选择

11.关于会计凭证、帐薄和报表体系的研究 12.论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13.优化会计行为的研究 14.关于会计环境的研究 15.论会计环境与会计计量 16.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改革 17.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深化会计改革 18.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19.会计工作组织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探讨 20.论会计文化

21.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研究 22.会计电算化新趋势研究 23.会计报告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 24.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25.关于会计工作法律责任的探讨 26.论会计信息公开制度

27.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冲击研究 28.论会计风险

29.稳健会计原则的经济学基础及其运用研究 30.财务报告分析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31.新经济环境下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创新研究 32.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 33.会计权益理论研究 34.所有者权益会计理论研究 35.会计信息系统的层次研究 36.会计信息揭示的中外比较研究 37.论我国动态会计要素的重构 38.关于会计史某方面问题的研究 39.知识经济环境下财会人才培养研究 40.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 41.中外财务会计比较研究

42.基于知识经济的财务会计体系研究

43.保值会计研究

44.试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 45.电子商务对会计核算前提的影响 46.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冲击 47.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影响 48.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 49.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问题探讨 50.试论我国会计环境的变迁

51.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

52.会计信息系统的层次研究

二、会计准则体系及内容研究

1.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2.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问题研究 3.论会计制度的构造模式 4.关于完善会计制度的思考 5.论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关系协调 6.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 7.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研究 8.无形资产核算的探讨 9.对外投资会计问题研究 10.关于负债核算的研究 11.关于所有者权益核算的研究 12.利润分配核算的研究

13.股份制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14.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研究 15.破产会计问题研究

16.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会计 17.论或有会计

18.外币业务会计中有关问题研究 19.跨国公司会计与国际会计协调研究 20.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 21.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2.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 23.期货会计问题研究

24.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25.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26.关于分部报告的研究

27.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确认与披露研究 29.存货计价方法的探讨

30.会计制度变迁及对公司治理实践的影响 31.试论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若干问题

32.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 33.关于中期报告中的所得税问题探讨 34.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 35.新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论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关系协调 37.浅论会计与税法的合理接轨

38.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 40.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若干问题的研究 27.论企业破产过程中的会计信息批露

五、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 1.论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结构 2.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特色研究 3.中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4.事业单位会计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运用 5.中国政府会计国际协调的障碍及策略研究 41.中美投资准则比较和投资会计理论探讨

三、成本会计与管理研究 1.质量成本问题研究

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管理模式 3.成本核算的组织原理研究 4.关于成本计算方法的研究 5.论成本报表体系的改革 6.成本核算改革的探讨 7.关于目标成本的研究 8.关于责任成本核算的研究 9.关于标准成本的研究

四、新兴会计研究 1.知识资产会计研究 2.中外商誉会计比较研究

3.动力会计在股票市场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4.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 5.资源性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6.会计收益问题研究

7.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8.关于税务会计问题研究 9.关于社会责任会计问题 10.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11.资产评估会计问题研究 12.法务会计研究

14.企业年金会计问题探讨

15.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权益会计研究 16.价值涟会计研究 17.会计寻租研究

18.网络财务软件功能与企业财务会计 19.经纪人股票期权会计问题研究 20.反倾销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21.社会保障财务会计体系构建研究 22.网络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25.实证会计研究

26.论企业破产清算的若干财务问题

6.高等院校财务与会计核算研究 7.加强预算外资金核算与管理的探讨 8.建立非营利组织净资产保全的核算体系 9.论事业单位会计目标的定位 10.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框架 11.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研究

13.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会计报表体系改革研究14.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研究

六、注册会计师及行业研究 1.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运行机制研究 2.大型企业并购中的资产评估问题研究 3.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国际发展战略研究 4.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研究

5.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审计评估问题研究 6.证券市场与注册会计师制度 7.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谨慎原则

8.关于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有关问题的研究 9.注册资产评估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研究 10.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模式研究

11.关于会计与“年报高压”问题的研究 12.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化及前沿问题研究 13.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评价指标体系研 14.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5.对无形资产评估价值决定理论的认识 16.债权性资产的评估方法研究 17.资产评估中的风险防范探讨

18.我国资产评估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19.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评估的探讨 20.关于制定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思考

七、其他会计问题研究

1.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探讨 2.会计诚信体系构建 3.试论建立会计信用体系 4.试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5.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探讨

6.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探讨 7.关于会计教育改革的探讨 8.论会计文化

9.对会计委派制的几点思考

10.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11.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

12.关于《会计法》若干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深层思考 13.浅析合理避税 14.会计风险研究

15.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16.环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 17.环境会计对象、要素研究 18.环境会计制度设计 19.环境会计报告模式评析

20.环境会计主要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1.环境污染会计研究 22.我国绿色会计研究

23.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银行业运用探讨 24.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若干问题

八.管理会计

1.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2.论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创新 3.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

4.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 5.论存货控制技术 6.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7.变动成本法研究

8.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其结合应用问题

9.论内部转移价格10.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研究 11.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研究

12.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14.全面预算体系及其编制方法研究 13.价值工程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九、财务管理

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2.财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3.论理财环境 4.论财务制度的改革

5.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 6.论企业财务机制

7.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财观念

8.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探讨 9.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 10.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 11.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12.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研究 13.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14.论财务风险

15.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 16.论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 17.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讨 18.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研究 19.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 20.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研究 21.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研究 22.论债务重整

23.企业清算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24.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25.集团资源配置战略与资本预算管理研究 26.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27.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28.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研究 29.网络财务研究

30.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31.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

32.企业集团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33.资源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34.产权重组与财务管理研究35.关联方交易与财务控制问题研究 36.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 37.财务预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38.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问题研究

39.企业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研究 40.经营者薪酬研究

41.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42.论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43.关于财务学科体系的探讨

十、审计部分

1.论审计是最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2.论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关系 3.审计对象、目标、职能和任务的探讨 4.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控制 5.论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机制6.论审计准则 6.内部审计与舞弊控制 7.关于审计证据的研究

8.关于审计报告的研究 9.论审计假设

10.关于审计方法的研究

11.论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12.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的研究

13.经济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11.EVA财务系统研究 12.中西方财务控制比较研究 13.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研究 14.杜邦分析法研究

15.综合分析方法的优劣比较研究 16.关于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14.关于厂长(经理)离任审计问题 15.电算化审计初探 16.论审计风险 17.论证券投资审计 18.关于审计质量的思考 19.注册会计师制度的研究 20.企业兼并中的审计问题研究 21.增值性审计研究

22.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23.试论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模式选择 34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刍探

24.审计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探讨 25.试析审计判断及其运用 26.论或有事项审计风险及其规避

十一、财务专题

1.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控制 2.纳税筹划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3.论经济附加值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 4.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制度研究

5.现代财务理论与产权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6.财务管理的国际化研究

7.企业集团战略财务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8.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9.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研究 10.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17.财务报告的局限及改革方向研究 18.论资本结构分析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促进 19.论平衡计分卡对企业业绩评价的贡献 20.中外财务分析比较研究 21.论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22.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23.论成本战略实施程序和方法 24.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25.论公司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 26.价值链管理研究 27.边际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28.21世纪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29.论“价值增值”与“企业核心能力培植”30.企业活动与附加值绩效评价研究 31.论“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 32.“激励机制”在内控中的运用研究 33.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研究 34.企业并购的财务监控研究 35.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36.企业财务重整研究 37.浅谈风险投资 38.“债转股”研究

新!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篇7

1 当前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及其分析

现以笔者执教的计算机专业为例,分析当前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

1.1 教师的题目陈旧或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

一般在毕业设计开始前的两个月,专业课教师给出毕业设计的题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之后与相应的指导教师联系。有些教师由于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给出的题目要么陈旧要么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比如,有的题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已经处于被淘汰阶段,等学生毕业后,这些理论就过时了。再比如,有的题目脱离了现有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甚至可以作为博士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这样的题目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像这样的选题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1.2 学生盲目选题

当毕业设计选题发到学生手上时,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自己的题目去做。同时,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平时基础知识不扎实,觉得哪个题目都难,但又不得不选,所以就随便选一个题目应付。由于选题的盲目性,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学习也是很盲目的,要么焦头烂额,要么疲于应付,最后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便可想而知了。

2 以就业为导向,教师出新题、学生选准题

如何解决以上提到的毕业设计中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学生都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教师出新题、学生选准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于触及和解决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前提下,立足于凝聚学生、培育学生、激励学生,关心学生的追求、愿望、情感以及其他合理需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姿态开展教学,而不是以“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导你行”的态度,也不是以居高临下、简单粗暴、冷若冰霜的说服和训导来对待学生。在解决形势变化和政策调整反映出的思想问题时要倾注“实情”;在解决学生和家庭实际困难引起的思想问题时要融入“真情”;在解决学生理想前提上出现的思想问题时要充满“感情”;在解决内外关心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时要主动“热情”;在解决道德纪律方面出现的问题时要坚持原则,破除“私情”。

2.1 建立跟踪机制,掌握已毕业学生的现状。

已经毕业的学生就好比是学校卖出去的“产品”,作为教师应及时掌握这些学生的现状,以不断改进自己的“生产技术和水平”。这要求教师与那些已经毕业并从事本专业的学生时常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当前就业市场的最新需求。比如某一开发工具的使用,在高校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功能强大的、最新版本的就是最好的,而笔者从已经毕业的学生那里反馈来的信息是他们所在的公司偏偏喜欢那些功能简单的、版本较老的开发工具。其原因是:那些简单的开发工具都是免费的,公司不必为之付出版权费,且使用较老版本的开发工具开发出来的软件兼容性好。

2.2 教师自身不断“充电”。

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反馈来的信息后,首先要做的是为自己“充电”。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多是基础理论教学,而基础理论的发展往往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毕业后会向教师反映,现在就业市场上的需求跟学校所学的知识有些脱节。这一点实际上也反映了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没能跟上当前技术的发展,这也就要求高校教师要跟学生一样,自己不断地加强学习,除了掌握好基础理论外还要努力学习相关的最新技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

2.3 教师出新题,学生选准题。

在掌握好了就业市场的需求,并及时“充电”后,专业课教师应能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给出新颖的毕业设计选题。同时,专业课教师在对大三、大四的学生授课时就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动手能力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确定好自己的努力方向,为大四的毕业设计选题和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指导大四学生的毕业设计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围绕毕业设计选题学好相关的最新技术,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3 总结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高校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密切掌握当前就业市场的动态,自己及时学习,从而给出最新的毕业设计选题。同时,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选准题,在做毕业设计的同时努力学习当前就业市场所需的专业技术。相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能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

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陈丁堂.捧出一颗真心引导学生学做真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体会.两课教学.

[2]唐娣芬.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宣传部,2006年.

[3]吴秀明.求真务实,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J].民族教育研究,2004,(6).

[4]朱平.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6).

摘要:本文从当前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一种提高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其实现的步骤。

上一篇:年国庆节讲话稿下一篇:用电安全隐患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