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文的骄傲论文(精选12篇)
学中文的骄傲论文 篇1
1. 舞蹈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文学”一词一般情况下是用来表达人类语言的, 它所表达的内涵就是将艺术用更加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散文、小说等都是文学形式的艺术。舞蹈与文学一样, 也是为了表现人们的生活、表达人们的情感并用动作的方式完成一门艺术。文学一般是用文字表现生活中丰富的内容, 而舞蹈一般是用肢体语言表现人们的思想内涵。舞蹈编导在编创舞蹈时必须源于生活, 但舞蹈的表现力必须高于生活。所以经过编导编创后的舞蹈具有更加强烈、更加典型、更具有集中性的表现力, 这些特色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色也是相互吻合的。
虽然文学和舞蹈在表现的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但是在整个艺术的领域中文学和舞蹈具有相同的属性, 它们所创造的出的表现力能够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满足。作为艺术作品, 其创新性和独特性就是它成功的标准, 人们满足了艺术作品中存在的共性以后, 就开始追求其中的独特个性, 在发展过程中文学要遵循这个规律, 舞蹈也是一样。
舞蹈编导在编舞时, 需要在生活中大量收集生活的素材。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做出创新构思, 才能使舞蹈内容更加形象。所以, 舞蹈编导必须阅历非常丰富, 并且对生活的认知程度非常高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舞蹈风格。换言之, 舞蹈编导在有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后, 将这些文学内容与舞蹈的内容联系起来就能使舞蹈的情节非常生动, 并且所表现出的舞蹈情节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文化素养影响着舞蹈编导专业素养
在编舞过程中舞蹈编导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从舞蹈创作, 到舞蹈整个排练, 再到演出都是由舞蹈编导组织完成的。舞蹈编导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会“编”而且要能“导”, 只有将这两项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使舞蹈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 舞蹈编导必须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
概而言之, 舞蹈编导必须具有以下几项素养: (1) 舞蹈编导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感, 对文学、美术以及音乐多个方面都要精通; (2) 在日常生活中舞蹈编导必须善于观察生活, 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发掘出自己无限的创作力; (3) 作为舞蹈编导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必须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确保拥有一个素材后能够根据素材的内容将其创新, 达到舞蹈的效果; (4) 作为舞蹈编导自身必须会跳舞, 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舞蹈演员对动作的表现。
其中, 文学素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贯穿到整个舞蹈的编创过程中。编导在编舞时首先是发现素材, 进而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创编。在创编时要经历确定主题、设定人物形象、设计舞蹈动作、完善舞蹈整体结构等步骤。这些步骤的完成又需要编导撰写一个文学形式的舞蹈脚本, 进而根据这个脚本的内容增添主题中的情节, 并找到整个情节中的抒情点, 最终使整个舞蹈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性。而要保证这整个环节的艺术性, 编导只有拥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才能使这个环节完成得完美无缺。
3. 舞蹈编导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舞蹈编导应当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 只有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多多观察并且经常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 通过长期的累积才能有所提升。作为舞蹈编导, 在生活中应当多读书, 通过书中的文学内容提升自身的文学底蕴。在生活中舞蹈编导应当善于观察身边的小事, 通过一件件小事的积累, 丰富自己内心的情感, 并且养成经常写日记的习惯。作为舞蹈编导还应当不断培养自身的想象能力, 舞蹈编导在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后可以根据书籍中的一些内容展开想象, 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书中的内容, 只有经常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编舞时才能将一些文学性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 转化为舞蹈的肢体语言, 这样编创出的舞蹈才够脱俗、新颖并且贴近生活却趋于艺术。
4. 结语
作为舞蹈编导, 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舞蹈知识和舞蹈能力, 而且要把文学素养放在首位进行培养, 只有舞蹈编导具有了较强的文学素养, 其所编排的舞蹈才能有一定的创新性, 所以舞蹈编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完善。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文化事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 舞蹈作为整个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分支, 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在舞蹈领域中有越来越多与众不同的作品涌现出来。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提高舞蹈作品的水平, 舞蹈编导必须创作出大量新颖的作品, 带动舞蹈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舞蹈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文学对于舞蹈的重要性, 研究了文学素养与舞蹈编导基本素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舞蹈编导,舞蹈创作,文学素养,艺术
参考文献
[1]保剑.北京体育大学舞蹈编导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3.
[2]黄亚.湖南省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3.
学中文的骄傲论文 篇2
于是,我决定教老外学中文。姑姑已经教过他:谢谢、早上好、小宝、大宝……这些简单用语了,有时,他――Peter还会风趣地骂我:“王八蛋,神经病、大猪……”
说干就干,我在一张白纸上先画了一头猪,然后用英文写上pig,有把拼音写出来。不错!不错!我继续干,又画了车、树、猫、足球……Peter来了,我把纸递给他,他明白了意思,开始读。
他说:“主。”我连忙纠正:“No!No!猪!”
“猪。”这回他对了,我竖了竖大拇指,他笑了
“车。”“Yes!Good!”
就这样读了很多字词,突然,一件可笑的事发生了。
Peter读着读着,突然说:“枪笔!”我一看,哎呀!原来是我把铅笔的拼音拼错了,我连忙改正,Peter大笑起来。
字词过关了,该读句子恶劣,我心头一亮,想出了个计谋,把它告诉了哥哥,哥哥连忙赞同,于是我开始写。
拿给Peter读。
“我是大笨猪!”
“哈!哈!哈……”我们全都笑得前俯后仰。
而Peter却一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哥哥翻译给他听时,他又大笑起来,还来打我屁股。
后来几天,Peter也开始试着用中文和我们交流了,虽然有些不标准,但也不会错。
音乐创作中文学形式的应用 篇3
关键词:音乐 文学 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音乐通过音响的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而文学则通过语言的手段去达到。但是,语言与音响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即它们都是通过声音展示出来。尽管文学最终形成的是一种语言的符号方式,即通过文字把语言的表述记录下来,但它毕竟是可以朗读的,人们未经阅读,单从有声语言的表述中也完全可以完成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欣赏。民间口头文学就是最好的例证。音乐的乐谱与文学的文字表述都可以化为特定的声音表述,所不同的是,音乐的声音是音乐艺术的生命,音乐的美主要存在于声音自身之中;而文学语言表达中的声音并不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的美主要存在于语言的涵义之中。二者在创作中有很多相似之处,音乐创作中借鉴了哪些文学创作手法呢?
一标题的应用
我们在读一篇文章时,首先看到的是文章的标题,作者就是依据这个标题逐步阐述自己的思路、主题等,读者根据该思路随作者同欢乐、共悲伤。但音乐原来并非如此,同一首音乐,听者的阅历、心情、体验不同,感觉亦两样。后来,音乐创作者受文学的启示,为了帮助听者理解自己的作品,也给作品加上标题,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标题音乐。
所谓“标题音乐”,简单地说,就是有文字做标题的音乐。是指用文字说明创作意图以帮助听者理解其音乐内容的器乐曲题材,常以小说、诗歌、绘画或民间传说为题材,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标题音乐”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狩猎曲,直至后来贝多芬创作的《英雄》、《命运》和《田园》交响曲,它们都带有标题音乐色彩。但此前的标题音乐大多仅有标题,而没有帮助听者理解音乐的文字说明。有文字说明的标题音乐属法国作曲家柏辽兹首创。F.李斯特给标题所下的定义是:“作曲家写在纯器乐曲前面的一段通俗易解的话,作曲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听音乐的人任意解释自己的曲子,事前指出全曲的诗意,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东西”(《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
“标题音乐”是一种与“纯音乐”(即“无标题音乐”)相对的音乐形式,它是一种带有文学或图画联想性的器乐作品。这就是说,作曲家在创作这种音乐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有某个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或民间传说的影子,而“纯音乐”则没有文学或图画的含义。作者也可以根据作曲家自己的构思进行创作,如柏辽兹在创作《幻想交响曲》时,曾给这部作品加上一个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因为他写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是起自他对女演员斯密荪的爱恋。他把自己全部恋情都写进了这部交响曲,除此之外,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普及,都给这部作品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19世纪,“标题音乐”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并产生了“标题音乐”的几种常见形式。这就是“标题音乐会序曲”、“标题交响曲”、“交响诗”和“戏剧配乐”。“标题音乐会序曲”的代表作品有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柴科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等;“标题交响曲”的代表作品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哈罗德在意大利》,李斯特的《浮士德》等;“交响诗”则以李斯特的《前奏曲》等13部交响诗为代表。“戏剧配乐”的代表作是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等。标题音乐作者意图用音乐来表现自然现象和生活情景,这种意图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中都有鲜明的表现。中国古代音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生活情景、狩猎和战争场面的乐曲,如琴曲《高山流水》、《醉渔唱晚》,琵琶曲《海青拿天鹅》、《十面埋伏》等,都属于标题音乐的范畴。“标题音乐”总的原则是强调音乐的文学性和描绘性,以显示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二艺术手法的应用
文学创作中讲究手法的运用,音乐创作时也一样要求。例如舒曼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化浪潮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本身是浪漫主义的同时,又与当时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评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他不仅是一位音乐家,更是一位诗人和评论家。在他而言,音乐是灵魂的完美体现。
舒曼出生于书商家庭,自小勤读诗书,涉猎了大量文学名家的作品,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修养,当时一些德国作家的小说常常成为他灵感的来源,例如根据德国作家让?保尔的小说所创作的《蝴蝶》及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霍夫曼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启发而创作的《克莱斯勒偶记》。在他的作品中,“富罗列斯坦”和“约瑟比乌斯”两个笔名时常出现,前者个性大胆冲动、直言善变,后者则寂寞内省、敏感而富有幻想,这两种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其实也是舒曼内心世界的代言,使得他的音乐常处于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冲突中,深刻地呈现了人性中的热情与痛苦。除此之外,隐喻性也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除了《狂欢节》中的字谜游戏外,早期的《阿贝格变奏曲》中的ABEGG就是以阿贝格伯爵夫人的姓做主题的,第一次显露出了他在创作上的隐喻性才能。
此外,还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此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音乐由弱奏加颤音开始,呈现出一种遥远、朦胧而又平静的、原始的远古景象,但平静的同时,又使人隐约感到有一种力量的躁动,感到平静中正孕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听后心中有种压抑的感觉。也像是初生的婴儿刚刚苏醒,还不太清楚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紧接着音乐由弱到强,由平稳、低沉、朦胧渐渐发展到明朗、刚劲,节奏鲜明和震撼人心,像雷声一样,打破刚开始的沉闷和压抑。紧跟着的乐曲就像万马奔腾的宏伟场面,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接着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感受过后,人们似乎明白一个道理:要求得自由平等,就要有一个斗争的过程。
由此看出,音乐创作和文学创作一样,它们在有更大独立性的基础上,二者在更高的程度上重新综合,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表现的手法相互影响,扩大了它们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它们的内涵,促进了各自的繁荣与发展。
三结构的应用
音乐结构指的就是音乐的曲式结构,是指一部音乐作品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一部作品的曲式结构与它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休戚相关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以越剧唱腔为素材,综合了西方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从相识相爱到抗婚、投坟、化蝶的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以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等结构形式创作。小提琴独奏部分,在保持原作音调、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震音、跳音、滑音等演奏技巧,在呈现部分的主题部分,G弦上重复演奏爱情主题时,独奏小提琴运用了震引、泛音等技巧,减缓了速度,更深地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在展开部的最后一段音乐中,用小提琴表现祝英台的悲痛与哭诉,将当时祝英台的内心感受刻画的入木三分,极其到位。在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会的音乐中,运用了复调中的呼应式手法,在表现音乐时还运用模仿了民族乐器的手法,加入了中国的戏曲节奏等独特的演奏方法。可以说,它是一部用奏鸣曲式写成的标题性音乐作品。
《梁祝》虽是奏鸣曲式,却又不是完全照搬西方奏鸣曲式的结构,这里具有了一些民族特点的风格。如在展开部的抗婚中,小提琴用尖锐的音调刻画了祝英台果断、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体现了我国古代女子既孝又义、多情而贞洁、温柔而刚强的本质。祝英台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古代人民心目中理想的青年女子楷模,她身上所散发出的美,也是整个乐曲之所以感动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副部中运用了同类西方音乐中极少运用的回旋曲式,而在最后的再现部中又省略了副部,从表面看好象残缺不全,可从音乐的剧情看,音乐的内容及情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应该说在《梁祝》中,音乐创作与文学作品结合得珠联璧合,无懈可击。
四线索的应用
文学作品中强调线索,通常以某一线索贯穿始终,而音乐作品中则以主导动机来体现。主导动机是在所代表的对象第一次出现或提到时,由乐队奏出,以后每次出现或提到这一对象时重复出现该动机,从而引起联想。主导动机的意义可以从第一次响出时的歌词或场景中领悟到。随着它在新情境中的再现,其内涵得以加深,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其形式相应地变化、发展。如19世纪瓦格纳在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里应用的:齐格弗里德这个人间勇士初次登台时用号角唤醒巨人发福那时,这个英雄动机得以完整地呈示。此后号角动机经常以多种形态和齐格弗里德这个人间勇士结合出现。瓦格纳的主导动机并非首创,莫扎特的《女人心》,韦伯的《魔弹射手》都曾使用过,而瓦格纳的独到之处是:将主导动机视为获取音乐戏剧连贯统一的有效手段之一,贯穿运用于音乐作品中。这和文学作品中的线索是否惊人的相似呢?
五音乐文学创作中力求有创新
各层次的创新活动中,应当提倡自主创新,反对生搬硬套和抄袭剽窃,但不应当苛求完全独创。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独创的”,也因为完全独创事倍功半效果不好。人们的“听觉”总是以大多熟悉的东西为依托,来谛听少些陌生的新东西,然后才能理解与记忆。全新的东西人们听不懂、接受不了。因此,文艺创作的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不但可使创作有高起点而事半功倍,而且由于所继承的部分已为人们“听觉”所习惯,所喜闻乐见,就能构成媒介与基托,帮助人们理解与接受创新的那一部分,并将那一部分纳入继承范围,以便日后接受更新的事物。所以应力求创作具有时代精神与环境特色的原创。正如一首歌,如果它在艺术性上很弱,而在非艺术方面却很强,如称颂某一洗涤产品性能之类,我们把这首歌称为“创作”就会感到犹豫,很可能认为它和它服务的产品一样,是被制造出来的。如果这首歌在艺术上很有情趣,以至人们在欣赏广告片的音乐时,竟忘了那产品,甚至从这首歌中体验到的是身心的愉悦,精神的升华和鼓舞,内心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加之有很强的时代气息(这种情况极少有可能发生),那么这首歌的作者就可以被堂堂正正地指责为“太有创造性”和创新意识了。
对于音乐创作和文学创作来说,创新是必须的,不创新就不会“化”。但只有继承了民族音乐艺术语言的文化诠释和它的传统特色、旋律与音色的现代化创新,才是民族音乐而非其他音乐的现代化。纵观古今,无论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还是当代的音乐创作者,又有谁没受到文学潮流的影响,说自己与文学无缘呢?站在时代前沿的文学家,以民族兴衰为己任,以人类存亡为己任,他们左右着文艺之舟的沉浮,掌握着文艺思潮的动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一大批音乐家置身其中,深受其影响,与时代同步,创作出一大批精品音乐。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课题名称《音乐创造应用策略研究》,立项号:2009-ZX-128。
参考文献:
[1] 罗小平:《音乐与文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2] 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3] 修林海、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4]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5] 朱敬修:《西方音乐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杨皓:《舒曼钢琴音乐创作风格分析》,《中南论坛》,2009年第2期。
秘书技能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篇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各个行业对从业者都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秘书行业也不例外。在秘书界知名的胡乔木先生在其为中央工作的数十年间参与编辑了数位领导人的著作、文集、文选,而他之所以能以秘书身份跻身文豪之间参与这项工作,与他多年积累的文学修养有莫大的关系。由此可见,身为普通的秘书工作人员,如果要获得更高的职业成就以实现自我价值,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一)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在日常的公文写作当中,秘书注重的是对象、事件、时间、有效期等要素,要求表达精准,避免赘述,同时还要求有较高的文学水平,在语言表达通顺的基础之上,活用善用不同的公文常用修辞手法和中西方古典文学典故,为公文增添表达力度和可读性。文学水平可以说是语言文字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例如电话传达时需要秘书能够清晰、简短、有力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会议记录时需要主次分明,明晰重点;传达通知时需要言简意赅;做工作报告时需要有理有据,表达严谨、明晰;等等。如果语言表达水平不够高,平铺直叙如流水账会使信息接受者产生审美疲劳和接受疲劳,甚至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有较高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同理心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逻辑清晰可以保证文秘日常工作有条理、有秩序,相应的,写文章也会有理有据,论证充分、重点明晰。秘书日常公文写作分为领导写总结、报纸摘要、发言讲话稿件等上行文件,归档、记录、评论等自留文件以及通知、规定等下行文件,不同行文对象有不同的写作逻辑,秘书在日常工作、阅读当中要注重积累。联想思维能力是文学表达当中一种锦上添花的能力。对于一件事实,在描述中如果能够合理联想,就能将事实表达得更加清晰易懂,甚至不需要冗长的描述,而用一个近似的事例或者成语就可以将事件的核心呈现出来。同理心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秘书在文学创作和公文写作过程中常需要换位思考全面分析,这样才能让设定、安排滴水不漏,严谨科学,并减少工作当中的摩擦。
(三)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对待传统文化秘书需要博各家之所长结合现代思维模式、道德理念形成一套科学的行文、处世原则。秘书处在一个信息中转的岗位,日常接触人员复杂,个人文学作品和公文较其他工作人员流传更广,因此秘书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涵养和中庸之道,但同时要避免为人太过谦让而丧失原则。总之在思想认识上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在与同事的关系上做到以和为贵而不失尊严,同时维护好领导的威严。
二、提高文学素养的途径
(一)注重日常积累。要多读书多看报,看新闻时要注意积累新闻的表达措辞、注重积累国家、企业、各行业带头人著作当中的重要表达;多看文学作品,文学上博古通今、学贯东西,吸取文学作品当中的表达技巧,例如比喻、排比等方式,但要也要注意避免夸张等不合适的修辞方式。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也要注重学习行文方式和思维习惯,力求文章的形神都能得到一致提高。
(二)多写多练笔耕不辍。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和生活工作素材之后,只有勤动笔才能体现出前期的准备。同时只有将思想用文字表出来,自己和他人才能发现文章形式和内容的不足,才能为作者提出更多的改进建议,作者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练习写作的方式多种多样,首先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有意识地训练,从遣词造句到行文逻辑都要认真斟酌仔细对比,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使每一次都能获得提高;其次要在日常创作中提高写作水平,要注意跳出日常工作文风的框架,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力气文章朴实而不失文采。
三、结语
好的文学素养是秘书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能力提升的阶梯。秘书从业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除获得个人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之外,往往能够获得思想、人际、生活等方面更多的收获。
摘要:在处理相关工作事宜时,文秘的文学素养能够提高文秘从业人员对于相关信息的处理、传达速度及文档、资料的规整水平。秘书的文学素养对于自身价值的提高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粗浅论述秘书应当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有针对性地对秘书界整体素质的进阶之路铺设一个台阶。
学中文的骄傲论文 篇5
学生的满意对我来说是最高兴的事
转眼间岗间培训已经一个月过去了,目前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给学生上课了,而且学生对上课的结果还很满意,这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
教学经验的不足 授课的临时反应及技巧需要进一步的磨练
本以为后面试讲的道路会很好走,可就在上周,在顾问那一次试讲就没成功,当我把试讲话题抛给顾问老师时,她说她不感兴趣,最后我把我们学过的七个试讲话题都说出来让她选,结果还是不行,最后只能问他想学哪方面的汉语?而她回答说你是专业的汉语老师,你应该知道我想学什么的?说实话碰到这样的学生我真是没得多大把握。
教美国小男孩学中文
在昨天去给一个十岁的美国小男孩上课了,那小孩的确很聪明,但是我发现和中国的小孩很不一样,不管是学习方式还是学习态度。首先,他要求老师学生平等,不管谁犯了错都得罚,老师也不例外,然后,我发现他写字姿势不对,他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一只脚踩在地上,而且作业本也是歪着放,歪着写的。我说你写字的姿势要改一下,这样学出来的字会不好看的,他回答说,我是美国人,美国人写字就是这样的。
最后,在他写字的时候,我发现他写汉字的笔顺也不对,我说你就应该根据汉字的笔顺来写,他问我为什么?我即使没有按汉字的笔顺来写又有什么区别呢?你能看得出来吗?后来我跟他解释说,如果你写汉字不按笔顺来,你就会对汉字的结构不熟悉,以后碰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会有困难,还有就是用电脑打五笔的时候,不按照笔顺,你想要的汉字也是打不出来的。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希望在一边学习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培训一些上课的临时反应及试讲技巧,在目前看来是很有必要的。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过程 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68-01
0.前言
中国在语文教育方面是很轻视的一方面,可能由于我们从一开始就接触了语文这个领域,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中间的精髓以及它的高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明文化,那是非常久远的,有点悠远的历史。所以,其中的内涵我们也是很难去完全弄明白的。特别是对于文学教育,我们知道,能够被称为文学的,大多数都是有其教育意义的。我们作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知道其中语言的魅力,也能知道作者通过语言的表达,给我们传达的他的思想情感。这是我们能够从文学教育中所在现实生活中所体会不到的。
1.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这种教育的现状
1.1语文在教育教学中得不到重视
我们都知道,从生下来我们就接触着语言,因此我们对于语言有一定的天赋,所以,也许是因为这个,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下意识的就自然轻视了语文的学习。也许大家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临考前,其他考试可能都是不会有很大的把握,所以在考试前一定会有目的性的复习这些科目,但是你就会在潜意识的自动的忽略语文的学习,好多学生会在心理想,你肯定觉得,语文没有什么好复习的,反正怎么样都能写一些,所以,这个意识下,语文就被忽略了。在学校或者是在社会,有各种各样的比赛竞赛,唯独缺少语文的知识的竞赛,这样,人们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会大大的降低,而更重视哪些有挑战性的科目。
1.2现在科技的普及让学生的精力受到分散
因为现代科技的兴起,出现了一些娱乐的软件,占据了学生了课余时间,这样他们对一些文学更加失去了兴趣,所以他们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自我娱乐,自我放松。更他们更加不会去注意这些看似枯燥的文学。所以,这又是会使语文的影响力大大的降低,这是一个致命的因素,文化快餐会很大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而你在潜移默化中受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就不会去对文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样,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就被抛弃了。
2.该怎么样让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得到渗透
2.1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在给学生的教学中,参差进文学教育,这样把語文教育和文学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很好的做到两者的结合,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2.2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和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进行教学的主要群体,如果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看的书多,阅读面广,知道的知识内容丰富,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崇拜,这回带动他们的学习,也可以把老师作为一种文学的宣传,这会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努力的方向,会激励着他们去学习,去奋斗,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面。这不仅仅对老师,让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涵养,以及自己的文学素质,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对学生的思想的教育和洗涤,让他们从文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去奋斗自己的人生。
2.3教师在教学课堂要活跃自己的课堂,制造学习的氛围
上好一堂课,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很重要的,他们的教学方式之间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所以,老师必须要有一种课堂导入,一种制造课堂学习气氛的能力,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跟着你的思维方式来,也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这是对他们的一种思维的锻炼,也有利于老师对自己的提升。
3.结语
语文的教育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医德国家的软实力,这也是培养和传递思想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教育。而文学教育,它也属于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能够让我们知道在还没有这么多的文化快餐的时候,人类的那一方心灵的净土,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我们可以通过读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自身的涵养,所以,这是何等的重要,这是我们思想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钟敏捷.论语文教师的课堂形象[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0(03):40-51
[2]宋巧燕.清代各类型书院文学教育的地位[J]. 社会科学家. 2012(11):4-18
[3]谢增伟.文学教育的特性及其教育课的尝试[J]. 文学教育(上). 2013(07):40-84
学中文的骄傲论文 篇7
关键词:竞争,广告,语言,文学,修辞
被称为广告之父的英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广告是词语的生涯”。这句话说出了语言的运用在广告文案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修辞还是整个文案的谋篇布局, 无不体现着文学中斟字酌句之妙。
一、文学与广告文案原则的关系
真实是广告文案语言运用的第一个原则, 真实性是广告语言的生命。但这并不是说在文案创作的过程中不能有艺术的成分, 而是说在通过艺术形式宣传商品特色的时候, 应该符合真善美统一的美学要求。比如理发店常用“头顶功夫”来为自己打广告, 不仅表达了理发的内容实质, 又艺术性地表达出文学的委婉和精妙。广告文案创作中的第二个原则就是简洁。广告因为受篇幅、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对商品进行宣传, 所以广告较多采用短句, 以最精炼的语言来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雀巢咖啡的广告语——“味道好极了!”简洁清晰, 白话的形式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瞬间拉近了广告与消费者的感情距离, 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广告写作中成语、俗语、对联的运用
成语的特点是语言简短但内涵丰富, 将其运用到广告文案的创作中去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某摩托车广告:踏上轻骑, 马到成功。俗语是指人们习惯使用的通俗语句, 俗语体广告富有哲理和幽默感, 这样的广告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例如:很多学生作业本上都会写这些话:“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不仅是对学子的劝学手法, 也便于识记, 增长学生的知识, 所以获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对联起源于五代, 最初是春联, 后来慢慢扩大了使用范围, 古代商店门口的“楹联”就是最早的对联体广告。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而对联体广告以其形式美、音韵美和凝练美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例如:很多鞋店这样给自己做广告:“踏足下五彩缤纷, 迈前途辉煌灿烂。”既提高了消费者的气势, 又将自己的广告在无形中留在消费者的潜意识之中。广告修辞, 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的修辞相比, 共同特点是两者都必须遵循约定俗成的修辞规律和修辞原则, 不同之处是广告修辞要明显地受到广告特性的制约。
三、修辞的原则
(一) 要有新意, 出语惊人。文人在创作中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 在广告创作中更是如此, 因为广告追求的是“眼球”效应, 必须在第一时间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才能诱发兴趣, 从而进一步刺激购买欲望。正如美国广告大师约翰·科坦所言:对广告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创造性, 而不是广告费用。
(二) 要了解商品, 用语得体。一种商品的推出, 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宣传:性能、用途、种类、适用范围, 甚至不足之处。只有了解了商品, 才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得体准确地进行表达。
(三) 恰当夸饰, 但要不失真实。广告中的夸张一定要得体, 否则不但破坏了广告的真实性, 还会违反了广告法。比如:某化妆品的广告语“今年二十, 明年十八”, 虽然是明显的夸张, 但却非常迎合人的心理。再比如某针灸治疗仪的广告称:“对慢性鼻炎、心脏病、高血压的总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四”, 这就成了误导甚至是虚假广告, 后果可想而知。
四、常用修辞格的运用
广告文案创作中常常要用到修辞手法。夸张、拟人、顶针、对仗、排比等都频繁出现于广告文案写作之中。比拟是广告文案创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一握农行手, 永远是朋友。”和农行 ( 农业银行) 握手, 将农行人格化, 生动;和顾客交朋友, 拉近了农行与顾客的距离, 形象。对仗的修辞手法:“穿金猴皮鞋, 走金光大道。” ( 金猴皮鞋) 商标含其中, 对仗出效果。节奏和谐、便于记诵, 容易产生广告效应。顶针的修辞手法:“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 ( 丰田汽车) 顶针连环, 语气连贯, 一气呵成, 音律流畅, 给广告受众以优美的节奏感。例如:“牛奶香浓, 丝般享受。” ( 德芙巧克力) 牛奶香浓——突出嗅觉, 丝般享受——立足触觉。这里借“丝”喻“奶”, 让人联想到丝绸的细腻滑润, 更加具体地感受到牛奶的香浓, 从而对本商品产生兴趣。
2015 年, 国家颁布《新广告法》, 要求在广告的真实性和艺术性上做出妥善处理, 与此同时, 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广告是各个商家冲锋陷阵的先头军, 如何平衡效率和效益, 广告文案的创作成为重中之重。研究广告文案创作的艺术, 文学元素的良好运用无疑是优秀广告创作的一个关键筹码。
参考文献
[1]樊丽丽.趣味广告案例集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2]陈瑛.广告策划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谈英语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篇8
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任务。而通过长久的教学实践, 人们发现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但没提高, 反而有下降甚至消失的迹象。于是, 人们把责任都归咎于语文教学, 甚至是语文教师个人。其实,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现代教育的共同目标, 如果仅仅把它丢给语文教学, 取得的成效必定不会高。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 不发展乃至发展缓慢都是一种退步。因此,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文学素养, 不能只靠语文教学, 应多管齐下, 各学科教学共同努力完成这一教育教学任务。
英语和汉语一样, 都是语言文化的结晶。在教学领域, 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鉴赏英美国家语言文化的魅力。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 英语教师把讲解词汇、分析语法作为教学的重点, 把听、说、读、写这些语言技能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 课后辅以大量的习题加以巩固。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教师不惜开辟捷径, 找来《词汇速记》《语法全解》《英语900句》这样的速成品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如此教学的结果是, 虽然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 能够在考试中应付自如, 但会在长时间枯燥的记、背中, 在单调的练习题中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实,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魅力。教师只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才能使他们感受到英语的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等。”因此, “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开拓视野, 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 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英语表意丰富、风格多样, 或高雅, 或通俗, 或含蓄, 或明快, 或婉约, 或粗犷, 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充分地运用于英美文学作品中。因此, 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就可以使更多、更好地学习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 从中深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及其渊源, 进而吸收英语语言文化的精髓。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方法
(一) 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选编了一些英美文学作品,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学资源, 使它们发挥最大的效用, 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那么, 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些文学作品呢?笔者在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方法。
1.课前搜集整理信息
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前, 教师要在备课中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资料, 如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完成的过程、故事发生的时代等, 这对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和很大的帮助。对于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查找并整理相关信息, 上课时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英语介绍。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 还有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对于比较难找的作家背景或作品信息, 教师可以把相关资料整理成一篇短文, 进行简单介绍后, 由学生快速阅读加以了解。
新教材中对于部分作品在文后给出了背景资料, 教师要善加运用这些资料, 把它们安排在学课文之前, 这样便于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 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作者的思想、价值观。
2.课堂多种方式引导
(1) 反复朗读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得多了, 就会对文章的意思有所了解, 也就是所谓的语感。英语的句子由若干节奏群组成, 一个节奏群由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组成。其中重读音节为核心, 轻读音节位于重读音节前后, 它们是交替出现的, 读音轻重、音调高低不同, 读来抑扬顿挫, 非常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英语语言的这种节奏特点在文学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反复朗诵课文, 能够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有利于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 了解文章的遣词造句等。
(2) 适当运用视听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视听法, 即通过听录音、观看原声英文影片等, 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视听法在充分发挥直观教具和多媒体优势的同时,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 学生通过图片、影像和声音, 不仅能够快速地理解和领会相关的文化知识, 还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例如, 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 可以适当安排时间播放根据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或舞台剧的片段, 并要求学生在观看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这样, 学生就会对作品内容有直观形象的理解, 不再有抽象晦涩之感。视听法最大的作用是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故事角色中, 从而产生对角色进行研究的欲望。要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对文学作品认真学习, 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会慢慢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容和艺术形式之中, 学生的语言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并在脑海里形成深刻的记忆。日积月累, 学生的文学素养就会有效提高。
(3) 文字鉴赏
文学作品的题材多种多样, 每种题材的语言特点不同。因此,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鉴赏, 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 它的语言凝练、诙谐, 并具有讽刺意味。如餐厅老板娘开始瞧不起衣衫破烂的亨瑞, 甚至说“He eats like a wolf”, 但当她听说亨瑞拿出了一张真正的百万钞票时马上换了一副谄媚的嘴脸, 于是“hits her husband’s arm”并且责怪说“And you put him in the back of the restaurant!Go and see him at once!”简短的几句话, 把讽刺的意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样的例子很多,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仔细揣摩, 并进行积累、运用, 学生一定会在长期的学习中,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 多进行课后阅读扩展
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靠的是大量阅读和从阅读中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因此, 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 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多进行扩展阅读。扩展阅读的材料可以是与课文相关的作品, 也可以是与课文属同一作者或同一时期的作品, 还可以是与课文题材相似的其他作品。只要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 教师都可以推荐学生进行阅读。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英美文学名著的简写本, 也可以推荐英美文学名著的“书虫”系列。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还能有效拓展知识视野,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之,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课前做好信息的搜集整理, 课堂上运用朗读、视听、鉴赏等多种方法, 课后进行大量扩展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等”。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操作方法进行探讨, 旨在通过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 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策略,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培养,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第一版
[2]虞春玲,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6年第6期
[3]赵昌春, 《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氛围》,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年第1期
[4]尹刚、陈静波, 《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2
试论音乐艺术中文学形象的塑造 篇9
一、音乐文学形象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 音乐文学形象的概念
文学语言紧密结合音乐形成音乐文学, 它是充分呈现文学内容以及歌舞形式的一种文学作品, 也是音乐与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 尽管其本身属于文学, 但却必须具备音乐性, 所以要求运用特定的创作方式。音乐文学在广义上通常涵盖了戏曲、歌剧、曲艺 (各种说唱艺术) 、歌词、民间小曲等。而狭义上的音乐文学指的就是歌词。
音乐文学形象指的是利用歌词所体现出来的十分感性的、具备很强的艺术气息、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情感、包含了审美价值的各种人物形象、有着具象事物的有形表现, 充分反映了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提炼并不断升华, 通常指的是歌词的各种形象, 主要包含了所传承的历史文化, 所描述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 所诠释的十分细腻的情感以及心情等等。其实质是它所具有的音乐属性, 其表象是它的文学特性。古代诗歌是我们国家最初的歌词文学形象, 比如我们国家的第一步诗歌总集《诗经》、汉魏六朝 (即曹魏、晋朝以及南朝) 的乐府民歌等等这全部是一些可以唱的歌词, 诗歌创造出来的形象在本质和歌词形象并无区别。
(二) 音乐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1. 特定的研究对象:
音乐文学形象是一门属于音乐紧密结合文学的交叉学科, 歌词是其重点研究的对象, 而普通文学形象所研究的对象通常是文学文本, 在创作歌词时要受到音律的制约, 并需要符合节奏性与审美性的要求, 传递出让人们充分体会到诗意以及乐感的双重享受。与单纯的文本表现形象进行对比, 歌词和音律有机结合展现出来的音乐文学形象具有更强的美感以及欣赏性。
2. 审美功能更具协调统一性:
创作音乐文学是灵活运用各种艺术形式以及技巧把那些自然的、处于游离状态的生活元素转化成严谨有序的艺术形式, 从而使得那些无序的原生态的具体形象升华为规范有序的艺术形象, 使得体现出来的文学形象更为集中, 进而达到外在与内在形象的协调统一。
3. 时代性特征:
歌词形象有着强烈的时代性, 在古代歌词通过诗歌形式表现出来, 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社会现实生活、思想理念以及情感价值。到二十世纪初, 我们国家所创作的歌词形象逐步摆脱诗词格律的制约, 朝着自由化、口语化趋势转变。所创作出来的歌词形象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有着较强的新时代的气息或者受到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 比如1926年赵元任谱曲的刘半农的白话诗《教我如何不想他》、徐志摩的《海韵》等都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以及浪漫主义情怀, 光未然的《保卫黄河》、李叔同的《祖国歌》等充分反映了人们的爱国革命情怀。建国之后涌现了诸如《祖国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众多歌颂新中国的歌曲, 文化大革命时期创作出了许多单一化、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的歌曲, 比如《毛主席思想放光芒》、《毛泽东思想传万代》等。改革开放之后是我们国家歌词创作的新高峰时期, 尤其是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所创作出来的歌词形象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优秀歌词形象不断涌现。
二、塑造音乐文学形象的方法
(一) 歌词在创作文学形象中的重要作用
创作音乐文学形象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创作歌词形象。歌唱所抒发出来的情感是最为感性的, 且歌词的基本内容以及创作灵感往往源于现实生活, 有很强的通俗性, 所以歌词这种文学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和其它的文学形象进行比较, 它更加通俗易懂、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加上音乐所赋予的十分强大的活力, 词因曲而更美, 一首优秀的歌词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力大大超过其余的文学形式。同时, 普通的文学形象需要借助阅读者自己人生经历以及文化素养而对之加以想象得以构建, 而音乐形象主要利用音乐的节奏、韵律以及和声等方式进行表现, 无需借助外力、更加直观而深入人心。
(二) 创作歌词形象的基本方法
歌词和诗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均注重格律以及词语的相互搭配, 重视情感的升华。所以, 对于歌词形象的创作在方法上能够参考创作诗歌的基本技巧, 不过歌词更加侧重通俗易懂, 在表现音乐方面能够让人非常直观地获得情感的共鸣, 而诗歌更加讲究意境以及诗眼, 存有很大的想象余地, 所以所创作的歌词在语言方面应当尽量避免晦涩以及跳跃性的语言。
1.准确把握音乐的主题是创作歌词的核心, 也是音乐文学形象的前提, 要想充分反映音乐主题就必须使得词曲实现协调统一, 主题的组成要素主要有歌词、韵律、节奏、声调、伴奏以及音区等等。
2.歌词韵律充分结合曲调、准确掌握韵脚的尺度, 避免在同样的段落中间转换韵脚, 最好在段首或段尾转韵, 并且段首与段尾的韵脚应不一样。
3.孙宁在创作歌词过程中对于词语的选择以及搭配方面, 应当按照旋律的不同内涵选择力度不一样的词语, 并注重创新, 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 让人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4.还应当按照音乐自身的需要, 对歌词仔细斟酌与修饰, 针对不能满足韵律流畅性要求的部分进行剔除、修正或者弥补, 以实现音乐文学形象的内在以及外在的协调统一。
(三) 歌词形象的延伸与升华
音乐文学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形象的进一步的延伸, 歌词形象的基本素材同样取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 并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更具渲染力。创作歌词的人员根据自身的体会, 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对现实生活中的具象事物进行延伸, 并进行自由发挥充分联想、想象, 此外, 还通过在精神层面的创造活动, 从而在意识层面获得进一步的升华。歌词创作人员运用形象思维进行理性的拓展, 使得众多的想象元素完美融入现实生活元素中去获得艺术的升华, 从而实现创作内在形象的目的。用来进行思维的形象事实上是比较观念化的一种形象, 通过这些思维活动, 最终实现从文学形象到艺术的快速升华。
结束语
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们的民族声乐事业也随之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声乐交流越发的频密, 这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中所具有的内涵。民族声乐的跨越发展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它是歌唱的艺术, 我们需要勇于借鉴其他声乐的演唱技巧, 取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 表现歌曲中的独特韵味, 这样方能全面推动民族声乐的良性发展。
歌词在文学形式的分类中并不是一种单独的文体类型, 而是涵盖于诗的文体中, 但是歌词是比较独特的文学形式之一, 歌词形象所具有的双栖性、演唱性、通俗易懂性, 感官享受与意境美感的双重性等特性, 这些是别的文学形象难以相提并论的。从时代的发展潮流、艺术发展的方向以及人们喜好的程度而言, 将音乐文学形象当作一种单独的文学形象、使其在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庄俊华.音乐文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2]毛翰.哲理歌词创作论[J].词刊, 2006, (11) :42-44.
学中文的骄傲论文 篇10
教学中, 我们主要选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编大学英语》。这些教材所选用的文章大都是英文原著, 其中文学作品比重很大, 这些文章语言优美、文体多样、内容丰富、文化载量大。对于这样好的选文, 如果只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课文释意上, 就不能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文章和学习其中的文化, 更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欣赏等方面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试探采用以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为主要方法带动精读课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运用效果, 并以此为依托,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不排除以往语法-翻译法, 还采用交际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 使同学们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进了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文化交流、英语写作、作品欣赏等方面的交际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 改变了以往把语言作为知识来教的做法, 还语言以本来面目, 即它不但是一门知识, 更是一种交际工具。
一、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文学欣赏能力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注重语言的使用技巧, 充分体现语言的深层含义。在理解文学作品过程中, 不但要对字面意义加以理解, 更需要对其中的语言及文化内涵加以理解。因此在精读课教学中, 需要加强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和理解推向一个较高层次, 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由于文学语言在词汇、句子、语法结构及修辞等方面较之日常口语更为精确、生动、高雅、优美, 并且, 文学作品语言材料真实、内容丰富、思想文化内涵高。因此, 通过加强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学到更为翔实、生动、精确、优美的语言, 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 提高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 进而培养高层次的交际能力。
例如, 在讲授第一册第三课The present时, 学生通读一遍课文之后, 教师可把课文中的有些词句有选择地给学生标出, 并让他们根据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些词句可用那些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替代或解释, 这样可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巩固旧知识, 拓展新知识。然后, 再提出问题, 使学生体会到这些词句使用的精当之处。如“After all, eighty was a special birthday, another decade lived or endured just as you chose to look at it”。在这句话中, endure的本意是“忍耐, 忍受”而在本句话中, endure解释为“煎熬”。翻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出入呢?通过讨论, 不难找到答案, 老太太一直期望女儿能够来看望她, 或者能够收到女儿的礼物, 而不是金钱或者支票。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这样的生活对于老太太来讲就是一种煎熬。
这一课中, 作者还使用了大量的动作词汇, 反映出老太太对于女儿的思念, 以及小男孩的热情, 可爱和乐于助人。同时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老人的伤心, 失望, 以及女儿的无情和冷漠。
由此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课文, 并牢固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 包括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修辞手段等诸多方面, 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交际当中, 使自己的表达恰到好处。
二、培养文学能力加强文化修养
文化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可是对于外语学习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学生现有的英语语言知识不少, 但在理解和交际时却常遇到文化差异引出的障碍。人类的语言都承载着各自民族的文化, 因此, 学生如不能掌握英语民族的文化知识, 在理解与交际过程中就常会出现误解或是不解的现象。但是, 文化教学又不能是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 它应是语言教学的自然产物。在精读教学中加强文学能力的培养, 自然要涉及文化内容。在讲解过程中, 通过讲解与讨论, 学生不但了解了英语民族的文化, 而且体会到了这些文化在英语民族身上的体现。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的交际及欣赏能力, 还加强了他们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比如, 在讲解第一课A good heart to lean on时, 如果单纯地讲解课文, 不过就是儿子领着残疾的父亲每天上下班。然而该课的文化内涵极高, 通过文学能力的培养, 探讨课文内容, 提出问题, 分析人物性格, 并让学生课后利用资料室及图书馆寻找有关美国人的精神方面的知识, 在课堂上分析作品, 通过讨论得出文中反映的是美国人什么样的精神。通过这样的学习, 可以从文中领略到一位父亲的自立自强, 坚忍不拔, 以及这种精神对儿子和周围的人产生的积极影响。
文化是一种体现, 不能游离于像语言这样的载体, 因此不能单就文化讲文化。而文学能力本身就包括文化知识, 所以加强文学能力的培养来带动精读课的教学自然就会激起学生对文中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培养文学能力促进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整个过程的一个核心内容。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相当多的英语语言知识, 达到进行流利的日常会话, 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中西文化素养, 特别是要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 从而进行思想文化交流。
对于文学能力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但首先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 以具备文学欣赏的基础。此外, 文学能力还应包括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
从文学能力的基本构成来看, 文学能力的发展依赖同时也促进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即是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高层次发展社会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的必要知识构成。通过加强文学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可把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和理解推向一个较高层次, 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 采用交际教学法展开讨论,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 达到交际的目的, 并在交际中学习交际, 克服以往交际能力不足的缺陷。
四、精读课中加强文学能力的培养, 可促进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全面提高
由于在精读课中加强文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必然在课堂的学习、讨论过程中大量增加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听说英语的机会, 并且学生针对某一文学作品陈述自己的观点或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时, 已真正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使用, 而不是单纯地视英语为操练对象, 这样就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专心听取他人的观点, 并积极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 从而大大加强学生在听说两方面的训练, 进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由于在精读课中加强文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利用任务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背景资料, 并在老师的要求和指导下, 自行通过阅读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推理, 这样势必会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欣赏能力的提高。而教师利用体裁教学法, 又可引导学生在理解掌握不同体裁的篇章基础上, 深层、直观地学习到相关体裁的写作方法, 注意用词、修辞、篇章布局结构等, 进而让学生模仿写作, 这可以极大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 而且由于写作是一个输出过程,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考察其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由于在精读教学中加强文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不仅学到了大量的语言知识, 而且对中西双方的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学生针对文中的某些句子或段落斟词酌句, 注意修辞所带来的美感, 并把文化因素考虑其中, 做适量的翻译训练, 就可恰当地做到语言翻译不仅仅是字面翻译, 还包括文化翻译, 从而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摘要:教师在精读课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方法, 通过注重文学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精读课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 获得大量的语言知识, 加强文化修养, 促进交际能力, 并带动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文学能力,精读课,促进,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4,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 夏纪梅、孔宪辉, 外语界, 1998.4 (P30-40) 。
[3]外语文学课教学刍议, 王虹, 外语界, 1992.3 (P13-16) 。
[4]体裁教学法述评, 秦秀白,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1 (P42-46) 。
学中文的骄傲论文 篇11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坛出现了一批赫赫有名的黑人女作家,她们把倡导的女权主义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艾丽丝·沃克就是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在作品里提出鲜明的“婦女主义”思想,成为当时许多黑人妇女们的精神依靠。小说《紫色》是艾丽丝·沃克的得意之作,获得了文学界的奥斯卡奖——普利策奖。几十年来,《紫色》凭借其丰富的政治内涵和创新性的写作技巧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正如一位白人女性主义学者葛洛利亚·斯坦纳在她的文章《你知道她吗》中所说:“《紫色》的描写是难以想象的诚实且真实”。同样,学者凯文·拉格让在他的《艾丽丝·沃克的紫色》一书中提到:“这是一部展示人性蜕变和力量的优秀小说。”不约而同,他们都给予了艾丽丝·沃克《紫色》中极高的评价和肯定。但国内评论界20多年来对这部小说和艾丽丝·沃克本人的研究和探讨局限地集中在主题思想,叙事策略,角色分析,象征意义等方面。因此,诸多关于《紫色》和艾丽丝·沃克本人的研究便开拓了我们的文学视野,为将来的文学探讨提供了更广泛更有价值的线索。但是,还未有学者从艾丽丝·沃克的写作方法入手,讨论艾丽丝·沃克如何在此基础上建构其政治思想。因此,这就构成了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一、艾丽丝·沃克和她的《紫色》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于20世纪40年代出生在美国南方东南部佐治亚州的一个黑人佃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及黑人的身份,使得小艾丽丝·沃克历经生活的艰辛,受到不平的种族歧视。作为一名有思想的黑人女性,艾丽丝·沃克愤怒于不公的命运和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血液里流淌着反抗的力量。童年的种种遭遇没有将艾丽丝·沃克打倒在地,反而培养了她坚强不屈的品格。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高涨时期,艾丽丝·沃克便奋不顾身地投身到了这场争取种族平等的政治运动中。
艾丽丝·沃克在其大学毕业时创作了她的第一部作品《一度》。接着又在1982年写下《紫色》这篇长篇书信体小说并获得巨大反响,成为美国大学中黑人与妇女的必读作品。《紫色》全书由94封书信构成。故事发生于20世纪初,在艾丽丝·沃克出生的美国南部小镇,14岁的黑人女孩西莉亚惨遭继父强奸,在生下两个孩子后又被迫嫁给已有四个孩子的黑人鳏夫X先生。X先生没有给她希望得到的爱,反而把她当作发泄性欲的女奴。面对这一切,西莉亚却选择沉默和接受。在内心备受煎熬的过程中,西莉亚通过不断地给上帝写信,倾诉自己的悲惨遭遇。幸运的是,她经受的苦难感动了X先生的情妇——黑人女歌手莎格。在莎格帮助下,西莉亚逐渐变成了一个拥有独立个性的黑人女性,她们最终一起离开了X先生选择独自谋生,满怀信心地开始新的生活。
二、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对非裔美国文学的影响
黑人民族主义思想产生于被诱拐和贩卖到美国的非洲黑人奴隶中,这些黑人虽来自于非洲不同的地方,但同样的肤色却使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非洲黑人奴隶的解放给了黑人重新站起来的机会。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黑人迎来了黑人民族主义的崛起,它是美国黑人自强道路上的重要斗争形势,是一种民族意识和期待增强自我民族力量,增加获取自由和财富机会的思想。
非裔美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美国南北战争之前,非裔美国文学作品多是由从奴隶制中逃脱出来的黑人所写的传记。尽管在当时还没有清晰的黑人民族主义概念,但黑人作家们却勇敢地把他们的遭遇写进了作品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的非裔美国人移居美国北方,非裔美国文学迅速发展起来,经历三次高潮:一战结束到20世纪3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第二次非裔美国文学高潮以及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又一次非裔美国文学高潮。现在,仍有大量非裔美国黑人作家活跃在美国文坛,为美国文学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艾丽丝·沃克的黑人民族主义思想及在《紫色》中这一思想的建构
1961年,艾丽丝·沃克进入亚特兰大一所大学学习,此时正值美国民权运动高涨时期,这使得她随即投入到了这场振奋人心的运动中。与此同时,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受到美国伟大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爱戴。在他的鼓舞下,沃克回到家乡参加了争取黑人选举权的运动,为取得黑人妇女的合法权利做出了艰难的努力。在《紫色》中,艾丽丝·沃克从政治、文化、宗教三个方面阐述了其黑人民族主义思想。政治上,黑人白人地位不平等,白人在非洲的殖民主义统治比比皆是。美国的种族价值观及黑人内部男尊女卑的传统造成了黑人妇女巨大的精神压力,形成了对她们的双重压迫。艾丽丝·沃克就巧妙地透过美国现实中重大的社会问题,用细腻的笔触控诉了不平等待遇。文化上,沃克捍卫着黑人传统文化。从美国黑人布鲁斯音乐到代表黑人妇女情谊的百纳被,我们都可以看到沉淀在小说中的黑人民族文化。宗教上,沃克把自己的自然主义宗教观投射到了《紫色》的创作里。从主人公茜莉对上帝的无限崇拜到后来因人格蜕变造成的对上帝的质疑都体现着沃克的宗教观念。
四、新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与构建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坛中兴起了新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作家们在写作方式和主题的选材上更贴近现实,着重刻画和批判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写作内容正视现实,受到了包括底层读者在内的广泛欢迎。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就毫不例外地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吸取后现代主义的写作经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叙事手法。沃克在构建其黑人民族主义思想时运用了黑人英语、双重叙事聚焦、心理描写、书信体等几种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手法,展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悲惨境界,以及对这种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完美生活的追求。正因如此,艾丽丝·沃克的《紫色》也就成为了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界中一部不可多得的新现实主义写作风格作品。
五、结语
艾丽丝·沃克的《紫色》是美国当代文坛中一抹浓重的色彩,是当代黑人文学的最高点。本篇文章从艾丽丝·沃克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入手,依据其黑人民族主义精神的内容,梳理出《紫色》中所反映的黑人民族主义思想。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政治思想的表达必须要有合适的文学途径来构建。因此,沃克在构建自己黑人民族主义思想时运用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将其黑人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想淋漓尽致地倾注在了她的《紫色》一书中。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学中文的骄傲论文 篇12
首先, 广告文案的语言运用有自己的原则。真实是广告文案语言运用的第一个原则, 真实性是广告语言的生命。但这并不是说在文案创作的过程中不能有艺术的成分, 而是说在通过艺术形式宣传商品特色的时候, 应该符合真善美统一的美学要求。广告文案创作中的第二个原则就是简洁。广告因为受篇幅、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对商品进行宣传, 所以广告较多采用短句, 以最精炼的语言来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某印刷公司的广告语这样写道:“除钞票外, 承印一切”。简洁清晰又不乏幽默, 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其次, 广告写作中成语、俗语、对联的运用。成语是相沿习用的固定词组, 其特点是语言简短但是内涵丰富, 所以把成语运用到广告文案的创作中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某摩托车广告:踏上轻骑, 马到成功。俗语是指人们习惯用的通俗语句, 俗语体的广告富有哲理性和幽默感, 这样的广告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例如:有一则社会公德公益广告是这样写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横念物力维艰。对联起源于五代, 最初是春联, 后来慢慢扩大了使用范围, 古代商店门口的“楹联”就是最早的对联体广告。对联体广告以其形式美、音韵美和凝练美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例如:某理发店这样给自己做广告:操天下头等大事, 做人间顶上功夫。让人在会心一笑中不自觉地记住了这家理发店。广告修辞, 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的修辞相比, 其共同特点是两者都必须遵循人们约定俗成的修辞规律和修辞原则, 不同之处是广告修辞要明显地受到广告特性的制约。
再次, 修辞的原则。俗话说:“一样的话几样说。”意思就是说话要斟酌词语, 选择句式, 讲究表达方式。广告文案创作中应该遵循这样几点特殊的修辞原则。 (1) 要有新意, 出语惊人。文人在创作中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 在广告创作中更是如此, 因为广告追求的是“眼球”效应, 必须在第一时间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才能诱发兴趣, 从而进一步刺激购买欲望。正如美国广告大师约翰·科坦所言:对广告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创造性, 而不是广告费用。 (2) 要了解商品, 用语得体。一种商品的推出, 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宣传:性能、用途、种类、适用范围, 甚至不足之处。只有了解了商品, 才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得体准确地进行表达。 (3) 恰当夸饰, 但要不失真实。广告中的夸张一定要得体, 否则不但破坏了广告的真实性, 还会违反了广告法。比如, 某化妆品的广告语:今年二十, 明年十八。虽然是明显的夸张, 但是却非常迎合人的心理。再比如某针灸治疗仪的广告称:“对慢性鼻炎、心脏病、高血压的总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四”, 这就成了误导甚至是虚假广告, 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 常用修辞格的运用。广告文案创作中常常要用到修辞手法。例如:“牛奶香浓, 丝般享受。” (德芙巧克力) 牛奶香浓———突出嗅觉, 丝般享受———立足触觉。这里借“丝”喻“奶”, 让人联想到丝绸的细腻滑润, 更加具体地感受到牛奶的香浓, 从而对本商品产生兴趣。比拟也是广告文案创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一握农行手, 永远是朋友。”和农行 (农业银行) 握手, 将农行人格化, 生动;和顾客交朋友, 拉近了农行与顾客的距离, 形象。对仗的修辞手法:“穿金猴皮鞋, 走金光大道。” (金猴皮鞋) 商标含其中, 对仗出效果。节奏和谐, 便于记诵, 容易产生广告效应。顶针的修辞手法:“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 (丰田汽车) 顶针连环, 语气连贯, 一气呵成, 音律流畅, 给广告受众以优美的节奏感。
商场如战场,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广告是冲锋陷阵的先头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广告要想成为商场上的利器, 就一定要讲究创作的艺术, 文学元素的良好运用无疑是优秀广告创作的一个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樊丽丽.趣味广告案例集锦.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学中文的骄傲论文】推荐阅读:
中文论文08-15
我家的骄傲作文08-01
《骄傲的少年》歌词10-27
描述骄傲的名言11-11
小学中文及社会专业教学质量措施的论文06-11
以播音主持中文化价值的实现为题的论文06-11
印刷工的骄傲07-01
名家散文《我的骄傲》09-13
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的论文11-18
俄罗斯人民的骄傲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