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2024-06-22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精选9篇)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边倾听《保卫黄河》的歌曲边欣赏有关黄河图片导入课文《黄河颂》。

二、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时代背景

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随八路军行进在黄河边,雄奇壮丽的山河,面对伟大而坚强的抗日军民,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2、字词积累

字音字形

澎湃( ) 哺育屏障( ) ( )气魄( )巅( )狂澜( )

词语解释

气魄、狂澜、哺育

三、整体感知

课文有几部分内容组成,歌颂了黄河的什么精神?

四、合作探究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第一节朗诵词中,直接点明的主题是什么?

2、描写黄河形象部分,哪个词起统领作用?又是从哪些不同角度写黄河形象的?

3、根据关键词,找出《黄河颂》究竟歌颂了黄河的哪些方面?

4、结合时代背景看,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五、课文小结

这首诗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试背这首歌词。

2、积累有关黄河的诗句并能熟练背诵默写三四句。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2

一、导读系统的内容与特点

1.“写在前面”是导读系统的特点

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太多概念,但“写在前面”给了学生一种提示。七年级教材的“写在前面”,是用导语直接同学生对话,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写到新学期又开始了是学生承接小学阶段后的又一次开始,表明语文学习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写到语文的学习范围,主要围绕人生、社会、自然进行学习,并提到课文、综合性学习两大重点内容,表明上册的学习学生要着重注意课文和综合性学习。每一个单元选取了一篇文章作为代表,进行典型的案例摘要,从各个领域出发,感受不同价值取向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放大了语文学习的世界。同时,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源于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要注重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要善于积累,要重视一点一滴的语文学习。最后说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文是基础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也是在学习语文,各学科之间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关系整体。

这样的写在前面,既总结了初中生之前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很好地向学生介绍了初中语文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语文学习有了较好的把握。

2. 七年级上下册各单元的导读特色

单元导读系统为课程打开了一扇窗。七年级上、下册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七年级上册从人文、学习、自然、人生、未来、科幻角度出发;七年级下册从成长、爱国、为人、艺术、探险、动物角度出发。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学习一个从家庭出发,另一个从国家出发,弘扬了“国家”的主题意识。上册围绕自然界,下册围绕动物界;上、下册第五单元都是关于探秘,一个是科学探索另一个是探索自然。七年级上下册教科书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联系密切,并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知识的广泛性、严密性、整体性。单元导读系统是教学的舵手,单元中简简单单的两段文字清晰地表明了单元学习的方向,为教师教学指明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学生的初步学习明确了内容,并确定了单元特色。

3. 课文导读系统

课文导读是每篇课文的引子,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这一部分既是对课文的引入也是对学习课文的要求。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莫怀戚的《散步》中:“一家人一起散步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体现了温馨的亲情。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顺”“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2]。该导语既是对课文整体的概括,也表明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诠释。这样的导语会使人产生联想,散步的当时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矛盾,主人公又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会给人以一探究竟的感觉,所以这样的导语设置具有提示作用,比起直接阅读课文要好得多。

二、插画的内容与特点

插画是教科书中为课文所配的图画,它在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上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便于记忆。根据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书面扉页后插画和课文中的插画。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的插画介绍

七年级上、下册的书前插画主要有人物肖像(作者、主人公)、课文的情节图、风景图、动物图、漫画等。文中插图主要是作者肖像、主人公肖像、情节图、风景图等。插画的安排是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接受程度而设计,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理解能力还不够强,还处于形象思维的思考阶段,繁多的语言文字会造成他们阅读困难,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阅读课文中设置一些简单的插图能缓解理解压力,提高学习效果。七年级课文中的插图设置都是简单的线条为主,生动活泼,辅助了阅读内容。不仅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缓解文字带来的巨大冲击。

2. 插图与阅读相匹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课文的插图不是每篇都有的,哪些课文需要配备插图,插图放在课文中的哪个位置,都值得研究。如人物肖像类,编写者为突出作者、关键人物、主人公会配有简单的插图,便于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真切感受和记忆。如冰心的《观舞记》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编者却为课文配有插图。这是一篇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课文,如果只看课文,我们无法想象到舞者有多美,无法感受异国风情的动人,但配有插图,一看便知,学生也会在头脑中有整体的舞者轮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特色,产生共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插图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利,插图对于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来说,是一把利器。又如《看云识天气》扉页安插了关于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图片,这几张图片十分生动形象,胜过了语文课本里的千言万语,清晰明了的插图加上作家的经典叙述,将教师、学生、文本连接成一个整体,减轻了学生的理解压力,也减轻了教师用语言空洞描述的压力。

三、注释的内容与特点

注释或称注解,注释力求简单明了、便于理解。语文课文的注释包括题目注释、生字注释、词语注释、文言文注释,主要是知识性的,能够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体现教学要求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议:“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且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3]。这就要求注释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提高效率和效果。注释虽然是语文教科书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语文教科书却因它的存在而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题目注释:如“七年级下册的《社戏》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的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这是关于题目的注释,交代了浙江绍兴的一种地域文化。鲁迅是通过社戏的一系列特色活动,表现出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样的注释会使学生在阅读之前有一个理解,读完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完善对主题的理解。

生字注释:如“盔甲”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战衣,头上戴的叫做“盔”,身上穿的叫做“甲”。“羸弱”瘦弱。“告罄”指财物用完。“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者疼痛非常剧烈。生字词的注解,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扫清障碍,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有较大作用,同时对这些词汇进行识记,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优美词汇、专业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水平。

词语注释:[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四眼狗]对戴眼镜人的戏称。这些词语都是阅读课文中特有的词语,有地名、书名,还有许多作者自创的词语,如果不加以注释,学生无法知道它在课文情景中的特殊意思,因此,词语注释增加了语文阅读的趣味性。

文言文注释:[尝]曾经。[异焉]对此(感到)诧异。[扳]通“攀”,牵,引。文言文注释主要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成语等。文言文注释能够使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规律,形成系统完整的基础词汇体系,对于今后学习文言文课文有较大帮助。

一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个别词汇的含义,帮助学生疏通文意、积累词语。课文中的陌生词语并不止一个,但我们不能逐个进行注释,如果全部进行注释,势必会加重师生负担,注释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一点一点的积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语文表达水平。

四、结束语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通过导读、插画、注释三部分来发挥它的作用,成为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助读系统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助读系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向;插画增加了阅读的审美性,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注释增加了学生词汇的积累。总之,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学编写者的重视。助读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为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参考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其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初中,七年级语文,助读系统,人教版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9.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3年版七年级上下册[Z].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3

【关键词】口技 教学技巧

《口技》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第二十课,笔者就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教学技巧对此发表见解,以希望对本课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带动促进作用。

一、首先在课前要给同学们说明“口技”的具体含义

口技是一种民间表演技艺,人声模仿万物之声音可称为口技。表演者运用口腔发声技巧,同时借助一些简单道具,模仿出各种声响,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惟妙惟肖,妙不可言。古代,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口技有几种型式,一种形式就是模仿动物和日常生活物件所发出来的声音,因为这只是制造单一的音效,技巧上比较单纯。常见的有模仿猫狗叫声、爆炸声、汽机车发动的声音、玻璃破碎的声音、各种乐器的声音和走路的声音等等。某些表演者也会在口技表演的同时加入腹语术的技巧,让声音听起来忽远忽近,仿佛真的有个音源在移动似的。

二、简单介绍本文作者的基本信息

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清代顺治年间的福建晋江人,当时的进士。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生,从小聪颖过人,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中。林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攻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进士第。授太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

中进士后,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三、重点讲解文言文疑难点

对于本课的文言文重要疑难点要求同学们要做重点理解和掌握。例如通假字:“满坐寂然”中“坐”同“座”,座位。例如古今异义词:(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2)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表假设的连词;今义表转折的连词。(3)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走:古义跑;今义指步行。(4)会宾客大宴——会:古义适逢;今义会议。(5)宾客意少舒——少: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例如多义词:乳:妇抚儿乳(动词,喂奶),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名词,奶头);绝:以为妙绝(副词,极),群响毕绝(动词,尽、消失)。例如难句释译:“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译文: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译文:即使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处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文: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了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想抢先跑掉。

四、欣赏体验课文

对于课文的深层次含义要做欣赏体验。对于口技人高超的技艺作者用了一个字来评价,你能找出是哪一个字吗?(善)口技人的“善”体现在哪些地方?此处主要引导学生体会:(1)口技人的“善”体现在他精彩的表演上,那么多声音“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太厉害了!(口技人主要表演了几个场景?思考讨论后明确: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场百象三个场景。你最喜欢哪一个场景?为什么?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最后一个场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 (2)口技人的“善”体现在宾客的反应上。(找出描写宾客反应的句子体会神态、动作描写。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这属于什么描写?)(3)口技人的“善”体现在简单的道具上。(文中几次提到道具?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明确:两次。在内容上反映了口技人高超的技艺,结构上首尾照应。)过渡:“口技”好听不好写,因为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口技》的作者出色的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这与作者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分不开的。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你能说出本文妙在何处吗?(或在写作上值得你借鉴的有哪些呢?)此处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不可求全,学生点到哪个方面就重点研讨哪一方面)(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拓展:《绝唱》中对王小玉演唱的描写。)(2)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3)以静写动的手法。(此处课进行拓展,投放其他作品中一些精彩的例子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4)按时间顺序,叙事条理。(全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由施屏障始,到撤屏障止,顺着众宾的所闻写来,使读者能有亲历的感觉。)(5)行文有波澜。(短短的三百字,由静到动,再由动转静,又由静转为大动,最后戛然而止,使人感到全文变化多端,波澜起伏,痛快淋漓。)

五、让学生合作探究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首先提出诱导问题:

(1)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请结合语段具体分析。(2)文中的以下两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①“遥闻深巷中犬吠”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学生研讨后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1.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由远及近、由内及外、由少及多、由微弱到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由一家而涉及乡邻,淋漓尽致地表现口技的精湛奇妙,思路清晰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第一个场景形成波澜,第二个场景过渡承接,声情潜伏,第三个场景是情节发展的高潮。第一个场景从“深巷犬吠”开始,以四口之家作为想象中的舞台,先模拟妇人“惊觉欠伸”拉开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模拟丈夫“呓语”,画面渐清晰,至幼儿大啼,帷幕大开,打破深夜的静谧。第二个场景“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声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表演达到高潮。

2.(1)“遥闻深巷中犬吠。”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听吸引,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朦胧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以动写静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山中春夜的静谧和迷人的山色。其中就以动写静,用不时的鸟鸣来衬托春日山中的夜静,使人在鸟鸣声中更显其静,因而历来为人所称道。课文中的这两处描写,与此同理,也是从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4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概括课文主要情节。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引导学生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增进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概括课文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增进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充满好奇,电视或者各种媒体上关于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报道也比较详细,他们应该有所了解。航天员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呢,他们肯定想一探究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著名的般天英雄杨利伟要来我们班作一个关于在太空一日生活的报告,你最希望了解哪些有关般天的知识?

预设1:我希望了解在太空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2:我希望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预设3:我希望了解在太空会遇到一些什么。

教师导入语: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去进行一场关于太空的奇妙旅行。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教师引导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为了便于大家顺畅阅读,我们先订正一些字的音,扫清阅读障碍(幻灯片出示字音,师生订正),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旅行了,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尝试概括作者主要为我们在太空的哪些事件。

幻灯片出示问题:

1、朗读课文,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在太空一日的些见闻?

2、读后思考、合作交流

a、起飞的感受(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b、我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c、神秘的敲击声。

D、惊心动魄的归途。

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教案 篇5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重点

1、加强诵读。

难点

1、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2、初步学会诗歌的鉴赏能力。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法及教具

诵读法、品味鉴赏、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出示幻灯)

(二)朗读诗歌

1、配乐诗朗诵《望岳》(出示视频和音频材料)。

2、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加幻灯图片),出示问题。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配乐)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岁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七)背诵古诗。(齐背)

三、布置作业。

写出《春望》的赏析感言。(100—200字)

学生结合图片说一说印象中的泰山。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小组研讨。

组内研讨,全班交流

学生品读思考该句所描绘的泰山的特点。组内讨论交流

自由读整首诗,说一说内心的感受。全班交流

有感情地齐读诗歌,畅所欲言地谈诗歌的魅力。

背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3课字词46个

二、默写《古代诗歌四首》

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

“积累与运用”16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

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课时配题检测)

2、形式字——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

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教材中)

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一句话,考察出处。

“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8、12、16、20、24课。

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12、16、20课。——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25分

现代文阅读——课外1篇11-12分——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

——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写作40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

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课后词听写:第1课如“酝酿”等

3、形似字归纳

(1)辩辨辫瓣(2)蓬篷逢缝

(3)肿仲钟种冲(4)惧沮俱狙阻组

五、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1、词语积累31个

2、词类活用6个异书奇宾客利日

3、通假字1个扳

4、“之”的用法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

邑人奇之(代词,他)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翻译

6、理解(目标)

文言文练习1 家庭作业:解释词语22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文言文解词30个,词类活用6个,通假字1个。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二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

复习重点: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2——40个3—6课

二、默写《木兰诗》1---3段

三、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12个:第7课

1、征发

2、哽

第9课

3、炽痛

4、标直

5、嗥鸣

6、谰语

7、亘古

8、污秽

目标册: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

3、目标册重点

四、《木兰诗》

1、词语解释22个

2、通假字2个

1、帖

2、火

3、翻译、理解

4、默写

见文言文练习2

五、家庭作业: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三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三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概括、理解。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3——53个7—10课

二、默写《木兰诗》4---7段

三、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

2、解释词语15个:书上14个

1、马革裹尸

2、弥高

3、锲而不舍

4、兀兀穷年

5、沥

6、群蚁排衙

7、迥乎不同

8、气冲斗牛

9、杂乱无章

10、含蓄

11、踌躇

12、巴望

13、磐石

14、义愤填膺

目标册上1个:12课:救济

3、目标册重点练习

4、形似字归纳:

(1)筹踌畴稠惆绸

(2)慕墓暮幕募

(3)愧魂魄魁傀

(4)锲契楔揳

(5)迭选跌

(6)炯迥

(7)籍藉

四、现代文阅读《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完成练习,进行概括训练,理解文意。

作业:注音53个解词15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阅读《笨男孩和钮扣》,完成练习。

课后反思:

第4课时

四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口技》

复习目标: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口技》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四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词语积累、翻译、理解。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4——46个11—12课

二、默写《口技》1--3段

三、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36个:

书上34个:

1、归省

2、乐土

3、行辈

4、犯上

5、惮

6、絮叨

7、礼数

8、撺掇

9、委实

10、凫水

11、依稀

12、宛转,悠扬

13、自失

14、弥散

15、漂渺(缥缈)

16、旺相

17、渴睡

18、向午

19、棹20、楫

21、亢奋

22、晦暗

23、羁绊

24、蓦然

25、冗杂

26、叹为观止

27、戛然而止

28、本色当行

29、颦蹙30、粲然

31、嗔视

32、叱咤风云

33、尽态极妍

34、惊鸿

目标册上2个:16课:纠葛怠慢

3、目标册重点练习

4、形似字归纳:躁燥噪澡藻

四、口技

词语积累39个

一词多义5个乳妙绝呼指

通假1个坐

翻译课文

理解文意

作业:解词36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文言文词语

课后反思:

第5课时

五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五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五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综合1

二、默写《口技》4--5段

三、复习五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1个:

书上15个:

1、拽

2、毛骨悚然

3、怏怏不乐

4、毋宁

5、吞噬

6、语无伦次

7、羸弱

8、告罄

9、虞

10、斫

11、泅

12、砭骨

13、履践

14、崔巍

15、阴霾

目标册上5个:闻所未闻海市蜃楼踉踉跄跄声情并茂孜孜不倦

3、目标册重点练习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真正的奥运健儿》

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解词21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阅读《五把钥匙的秘密》,完成练习。

课后反思:

第6课时

六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六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六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自己体会、收获。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5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

三、复习六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 书上21个:

目标册上1个:不动声色

3、目标册重点练习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信任的境界》

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作业:解词22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阅读《给自己树一面旗帜》,完成练习。课后反思: 第7课时

文言文《伤仲永》

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伤仲永》,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具体步骤:

一、常规字词复习6 默写未过关《木兰诗》《口技》段落

二、做《伤仲永》检测20分钟

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

三、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课后反思:第8课时 文学常识复习

复习目标:复习文学常识

复习方式:学生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熟练掌握每课出处、作家、评价、代表作品等。

一、常规字词复习综合1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或词条

三、文学常识复习

利用自习课做文学常识练习2页,活动课内的内容可以参考教科书 课内师生共同订正答案,边订正,边复习记忆。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课后反思:

第9课时

现代文阅读2篇

复习目标:阅读现代文2篇

复习方式:利用自习课做练习,课内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复习重点:现代文理解,根据训练要点、让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依文答题,谈自己体会、收获要思想态度端正。

一、常规字词复习7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

三、课内阅读《真正的奥运健儿》《五把钥匙的秘密》

学生阅读20分钟,要求:

1、把握作者思路

2、把握内容和层次

学生阅读后教师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

家庭作业:复习《口技》,翻译课文。

课后反思:

第10课时

文言文《口技》

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口技》,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具体步骤:

一、常规字词复习8默写未过关字词

二、利用自习课,做《口技》检测一节课

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25分钟

三、利用自习课,做文言文专项训练20分钟

学生讲评为主15分钟

四、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课后反思:

作文复习2课时

第1课时:

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练习写开头和结尾。

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明确开头结尾的写法,会修改,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

复习具体步骤:

一、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

1、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

2、同学评议优点,总结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3、评议不足之处,加以修改。

二、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开头方式归纳:

1、开门见山式

2、引用名言式

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

4、对比等写法

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开头,最重要的是点题。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结尾方式归纳:

1、画龙点睛式

2、引用名言式

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

4、对比等写法

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结尾,最重要的是扣题。在开头的基础上,要有所延伸和升华。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三、朗读范文

写事——1班张爱旌的《难忘的一次家长会》

写人——2班杜小娟的《我的好朋友》

四、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

五、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修改开头和结尾。

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修改开头结尾,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

复习具体步骤:

一、复习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二、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

1、多媒体展示优秀的开头和结尾,强化范例的作用

2、同学评议优点,找出自己开头结尾的不足

三、范例展示,强调首尾及过度语段

写事——1班张爱旌的《难忘的一次家长会》

写人——2班杜小娟的《我的好朋友》

四、学生“根据中心”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

五、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评议、修改。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7

本堂课为笔者应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教育局邀请在参与“送教下乡”活动时呈现的一堂英语示范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6 I’m watching TV Section A。本课时主要围绕“I’m watching TV”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 并以这一主题引出现在进行时的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和否定回答等语言功能, 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正在进行的活动的表达方法。现在进行时是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态之一, 常用于日常生活对话中。本课时旨在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交流环境, 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观摩课为借班上课, 笔者与学生互不认识, 正式上课之前也没有彼此熟悉的时间。对于初一下学期的学生来说, 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语法基础, 学习现在进行时不是很困难, 但由于学生是初识现在进行时, 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且惯常的英语语法讲解课比较枯燥, 难以激发学生长久的兴趣, 加上初一学生活泼好动, 课堂注意时间短, 所以, 笔者决定采用歌曲、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语法课, 让学生对现在进行时形成直观的印象, 融语法学习于活动中, 在玩中学, 在做中学。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在情景对话中, 能正确运用be+v.-ing来表达现在进行时, 包括各种人称的肯定句、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如:

—Are you watching TV?

—No, I’m not.

—What are they doing now?

—They are...

(二) 技能目标

能听懂谈论正在进行的动作的简单对话或叙述;

能根据图片信息书面描述正在进行的活动。

(三) 情感目标

通过谈论校园中正在进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学生发现校园生活的乐趣,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乐于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意识;

通过和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在情景对话中, 能正确运用be+v.-ing来表达现在进行时, 包括各种人称的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五、教学辅助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挂图和黑板。

六、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 up

听唱歌曲What are you doing, 然后进行图片问答。如:What is/are your father/she/they doing?引导学生回答:He/She/They is/are doing...

【设计意图】通过对现在进行时态歌曲What are you doing的听唱, 让学生感知现在进行时的句子, 从心理上消除由于师生陌生而带来的紧张、焦虑, 起到放松心情, 轻松进入课堂学习的作用。接下来是看图填空, 让学生通过猜测所填内容对现在进行时结构产生初步认识。对于后两幅图的问答, 笔者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 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结构的认识, 同时认识在不同人称代词出现时be动词的变化。

Step 2:Presentation

听课文中的对话, 首先引导学生用现在进行时补全信息;然后带领学生在熟读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对话表演;接着引导学生对现在进行时态句子进行归纳 (见图1) , 并在教师的点拨下从中找到规律,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现在进行时态的疑问句式和否定句式的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的输入, 逐渐让学生接受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子;通过由易到难的问答, 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现在进行时态句子结构的认识, 这是语法呈现阶段。熟读课文是为表演做铺垫, 同时也是为下一步的问答和使用打下基础。最后, 让学生反思学过的句子, 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并进一步引申, 让学生找到现在进行时态的疑问句式和否定句式, 这是语法归纳阶段。

Step 3:Consolidation

1.Guessing game

教师问, 学生猜。通过猜测“What Jim is doing in the classroom?”和“What they are doing in the gym?”, 练习句子“Is Jim...in the classroom?...Yes, he is listening to music in the classroom.”。联系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式以及肯定、否定回答, 引导学生练习、巩固现在进行时态的否定句。

2.短文理解

学生通读全文, 完成后面的相关练习 (见图2) 。

【设计意图】通过guessing game将课堂气氛带到高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竞猜练习, 巩固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式以及肯定、否定回答, 同时练习现在进行时态的否定句。

这是一篇由完形填空转化而来的任务型阅读。任务型阅读是最近几年河北省中考必考题型, 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题型。学生在经历了热热闹闹的课上提问、表演、竞猜等一系列活动后, 需要静下心来看看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笔者精心编写了练习, 每个小题侧重考查学生不同的能力, 以此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比如:第一题侧重练习现在分词, 第二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把握, 第三题侧重练习一般疑问句的回答, 第四题侧重练习特殊疑问句的回答, 第五题则侧重考查现在进行时态的汉语翻译。

Step 4:Production

“Find the differences” (见图3) , 学生先口头表达图片中的不同, 然后模仿例子写出不同。学生小组讨论, 互找不足, 最后当堂展示。

【设计意图】经过了语法呈现、归纳、练习巩固, 经历了听、说、读、演, 最后要进入关键的生成阶段———写作。“找不同”是学生喜欢的游戏之一, 将它放在最后, 一方面是想让学生练习用现在进行时口头造句, 同时考验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找出学生所写句子的错处, 为学生书面表达做好充分的准备。本活动先由学生小组合作找不同, 指出不同, 然后用英语表达不同, 最后用英语写出不同, 小组互查, 全班展示。

Step 5:Homework

Suppose you are in a New Year’s party.Write a letter to your American pen pal Bob about what your classmates are doing in the party.

Suggestions:

1.Finish your passage.

2.Put it up (张贴) on the wall of the classroom.

3.Enjoy the other passages, write down your name next to your favourite passage.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作业。让学生假定他们在新年联欢会的现场给美国笔友写信描述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可选择的内容比较宽泛, 学生有话可说。无论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 都可以尝试。笔者建议学生将写完的作业张贴在教室墙上, 鼓励学生在自认为写得好的文章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七、板书设计

I’m watching TV.

What are you doing?

I’m doing...

Is he/she doing?

Yes, he/she is./No, he/she isn’t.

S+be+v.+ing

八、教后反思

语法课是英语教学中的基本课型, 而单纯以语法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 那么, 怎样才能将语法课讲出新意?笔者要通过这堂课给宁晋县教师带去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怎样把平时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运用到这堂课上, 让其他教师活学活用?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课堂设计。

语法学习应该是规律的总结而非规则的习得, 基于此, 笔者设计了快、中、慢三种班型的教学设计, 设计了前、中、后三种语法呈现方式。笔者在备课过程中, 构思多次被推翻, 又多次重构, 经过三次不同班型的试讲, 在河北省邢台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唐雅庆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最终选择了“语法现象呈现—语法归纳—语法巩固练习—学生运用语法生成文段”的模式, 其上课流程为:歌曲导入—头脑风暴—听说训练—角色表演—语法归纳—guessing game—巩固练习—课堂写作生成。这堂课总体上师生配合默契, 教学活动将课堂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最让笔者感动的是在下课时, 学生不愿离开, 有一名学生说:“老师你讲得太精彩了, 以后还来吗?”

孩子的兴趣不是教出来的, 只要教师精心创设各种情境, 不断激活他们的心灵, 他们就会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由此, 笔者感悟到教师责任的另一种含义, 身为教师, 我们要俯下身来, 亲近学生, 从学情出发, 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转化, 将难点分散训练,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最后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锻炼了笔者用教学技能和机智去调动不同学情、陌生的学生的积极性的能力。思考怎样组织语言, 使其更贴切当时的教学对象, 从而达到送教的目的。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 大胆举手发言, 完成了预设任务, 笔者与学生配合默契, 充分体现了英语课本应具有的交际性特点, 语法课的归纳生成特点达到了最初的设计目的。

诚然, 笔者的这堂课也有缺陷, 其一, 对于意外情况考虑不周, 比如:黑屏、播放器声音小等;其二, 课堂开始时由于心情稍微有些紧张, 致使课堂气氛调控不太到位;其三, 录像不完整, 学生活动的精彩部分因录像机没电了, 没录上;除此之外, 设计的板书没有完整呈现;作业设计还不够开放等。在以后的讲课中, 笔者一定要提前做好预案。

总之, 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对笔者来说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 虽然辛苦但很充实。笔者在教学层面上又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 这对笔者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专家点评

河北省特级教师, 邢台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唐雅庆

本堂课是一堂语法课, 实用、生动, 有创造性, 教学过程有序, 重难点突出, 教学活动形式多样, 各个教学环节衔接连贯, 过渡自然。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充分考虑了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 在教学中, 注重根据学生的基础, 循序渐进, 环环相扣, 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英语。

本堂课通过活动设计创设语法呈现方式, 效果显著。训练方式多样, 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 在活动中突破难点, 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教师在采用歌曲导入的形式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同时, 也将现在进行时潜移至学生头脑中。接下来的师生问答、课堂角色扮演环节, 师生互动多而不乱、繁而有效;操练面广, 练习次数多;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提升的课堂气氛自然而然, 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语法归纳环节。而guessing game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到了一个小高潮。课堂随练部分让气氛沉寂下来, 李老师留给学生时间进行思考、归纳和消化;最后的“找不同”, 寓教于乐, 通过口语输出再次加深了现在进行时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学生在互相交流和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加深了对问题的思考, 巩固了对时态的运用能力, 小组互动效果明显。整堂课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真正实现了“在用中学, 学中用, 学用结合, 学以致用”的原则,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处于相对自然的状态, 不断地学习和使用语言, 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本堂课立足知识点呈现, 打破语法课惯用模式。首先, 李老师打破了“语法展示讲解—语法练习”惯用模式, 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语法现象呈现—语法归纳—语法练习—学生运用语法生成文段”的模式。创新还体现在对课本内容的大胆整合, 从歌曲导入到动画图片问答, 到听说表演, 到guessing game, 到练习巩固, 再到“找不同”的语段生成, 每个环节, 李老师都用心琢磨, 除了听说表演用到了教材中的原文, 其他都是李老师从网上或其他资料中精选来的。他能把guessing game玩出新花样, 将一篇完形填空改编成阅读, 更把“找不同”游戏搬到英语课堂, 可见其创新性。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8

关键词:写作;词汇;句型;提纲;模仿;自评;互批;点评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教学的重点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基础技能。写作是中学生应该撑握的一项最难也是基本技能。近年来中考中书面表达占据至少10%的分值。这让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根据对我校多届毕业生书面表达的最后得分的统计情况,我们发现书面表达的差距是最明显的。以我校2015年中考866人参加所获得的数据为例:约38%即329人书面表达十五分满分可以拿到10分以上,约40%即346人书面表达十五分满分可以拿到5-9分,但仍有约22%即191人书面表达十五分满分拿到5分以下。因此要想提高中考成绩我们认为写作教学应从多加关注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让每一个写作的话题都贴近她们的生活,精心准备一堂写作课,坚持以学生为主参于主体。现在我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课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写作教学。

首先,全面分析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要问题。《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根据图示或提示写简单的文章、写日记、写信等。《Go for it》教材每单元也编排了较多的围绕本单元功能话题的写作练习。但学生们往往不能很好的根据所给信息和要求来写出质量高的作文,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习惯性的使用翻译方式,用词不当,意思表达不清;2、时态、人称、词形、单复数及短语搭配等基本语法运用不当;3、格式,人称错误;4、连词等运用不到位,没有基本的文章脉络,信息的堆积;5、书写基本功差,断句,段落间距和词的间距不明显。有位老师总结写作的要点如下:先读提示,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要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要细查,点滴错误不放过。如本篇写作主要是谈谈自己的日常生活,使用第一人称,一般现在时,注意的关键信息是日常活动如起床,洗澡,吃饭,刷牙,穿衣服,运动和上下学等动词以及频率副词的使用和时间的多种表达方式。根据规律可以总分总三段式解决段落问题。

其次,充分的听说读信息的输入。英语教学中的写一定是在听、说、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是学生用努力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所学用英文叙述自或者生活实际或则思想情感的过程。在本课的写的训练中,首先要强化日常活动和时间表达的词汇、第一人称的动词用法和基本的句型。在写作之前先读背2b 和3a 的文章案例,以便积累词汇、短语、好句子,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同时在读背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有利于在写作中正确地运用英语句式,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 ”。适当训练学生改变人称造句、复述课文等,从领会他人的日常生活提高到灵活应用于自我的生活,做到边学边用,在用中学,学中用,因此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再次,在写之前可以先列提纲,适当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点,把握写作的段落和词数的控制能力,为写出规范的作文打好基础。注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具体动作内容描述要清楚而且要详略得当。列提纲也便于教师根据提纲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并及时纠正不足。认真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总结句。注意句式变换和连词的使用可以为我们的文章添彩。如and, but, so, because是我们本单元可以使用的连接词。

最后,采取自批结合同桌互批的方式来发现问题。 初一学生的写作需要循序渐进,教师应该有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心。可以尝试首先学生们可以交换作文批改,有助于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同时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增加学生的“读者意识”,使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再订正之后,小组决定推出优秀作文让老师点评。让学生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也可以写出模范作文,培养写作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人人争当模范小作家。教师评价小组推优作文时教师需要多使用鼓励的评价语,欣赏学生们的每一个小进步。如我欣赏你的某一个词,某一个句子等等。本课中就有很多学生写出很多经典的句子如:I always eat breakfast at 8 oclock. Because my mother says, “it is good for my health.” I never eat anything after dinner. Because i dont want to be fat. I like playing soccer. So i always play soccer after school for an hour.等等这些美句需要我们老师的关注,并表扬她们的成果。也有一些学生犯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如:I never late for school. I like play basketball. 等这就需要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寻找错误点,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帮助犯错的学生理解记忆。切记直接给学生范文,抹杀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 篇9

黄河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三维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训练重难点:

感情朗读,理解文本,品味鉴赏,体会中心。

教学时间:

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文本引入

方案1:情景导入法,对比播放展现黄河汹涌澎湃,祖国美好江山及日寇侵略祖国,人民惨遭涂炭的画面或影片而引入。

方案2:谈话引入法,设计如下:同学们,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打开智慧的背囊,搜索一下,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俗语等。(生答,师小结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祖国大地之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她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古国文化,她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黄河用她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

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此为其二。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齐读诗歌,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四:解读文本

(一)初步感知

1、抽读课文,思考最能体现黄河外在形象的是哪几句诗?靠哪个字领起的?领起了哪些内容?

2、生答上问题师板书“望”。

3、怎样读出雄浑的气势来。请同学们为这一小节设计朗读方案。(师提示要注意停顿、重音、感情等)

4、抽读方案,齐读方案,思考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黄河的?(色彩、气势、形态、力度)写出黄河什么特点?(生答师板书“雄浑壮阔”“蜿蜒宏大”)

(二)深入探究

1、小结与过渡:正是黄河这种雄浑壮阔、蜿蜒宏大的美,激起诗人澎湃的赞颂之情。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赞颂之情,是通过哪个句子抒发出来的?出现了几次?分别赞美了黄河的哪些方面?(生答师板书“颂”“摇篮”“屏障”“精神”)

2、试想赞颂黄河三方面的美,在朗读时,读法、感情是不是一样呢?(不一样。应分别是“深情”“坚定”“激昂”)

3、角色朗读三小节,点评。

4、学习第一小节

A女生齐读,思考赞美黄河的什么?

B理解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结合历史知识来理解)

C交流知道哪些与黄河有关的英雄故事?

5、分组学习余下的两小节。质疑问难,重点品味疑难语句。交流探讨解决。如:“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等。(此过程略)

6、小结过渡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赞颂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屏障,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请同学们深入思考一下,作者这样去赞颂她,目的是什么呢?试从文本中找出点明写作主旨的语句来。(重点体会这两句的修辞、作用等)

师小结:这两句不是简单的重复,表现了中华儿女有着像黄河一样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精神,这也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号召人们学习黄河,像她一样伟大坚强,拿起刀枪,奋勇抗战,夺取最后的胜利。

五、课堂总结

上一篇:裂变读书笔记下一篇:查询个人信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