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2024-09-16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

17紫藤萝瀑布

一、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领悟了花和人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这一永恒的哲理,促使作者不由加快了生活的脚步。文章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鼓励人们要热爱、珍爱生命。

二、针对教学的基本内容,确定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多形式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如何状物,这是一个能力目标,即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2、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从而掌握文章主旨。

3、品味一些含义深长的句子,让学生做到正确认识生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2、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和对比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以下6个环节:

四、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他所见所想到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文中去领略一下。

(二)纠正读音

齐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迸溅(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

(三)分析第一段

看第1自然段,思考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理了悬念伏笔。

(四)学习第二段

齐读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

(五)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

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足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冰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六)学习第八、九段

齐读第8~9自然段。

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七)学习第十、十一段

齐读第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的人生意义,是对花形、花色、花香的一个总体提炼和归纳,由景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现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八)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九、课外作业与讲评:

1、文首句‚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 ‛的原因是什么?独句成段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紫藤花的美丽,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 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引出下文。

2、(1)找出第2—7自然中段描写紫藤花的句子,并分析讨论: A.描写对象是如何变化的? B.描写角度有何变化?

C.描写手法如何?

A.描写对象分别是花瀑、花穗、花朵。B.描写角度有形象、颜色、神态.C.描写手法有比喻、拟人。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

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挑逗‛一词是拟人用法,更显紫藤萝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动感又充满情趣,和阳光相映成趣。

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2、(3)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 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

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

2、(4)在第2—7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紫藤花时所用比喻和拟人修辞的句子,在相关的文字下划线;看看它们有何特点?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隐含生命的绵延长远,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拟人,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予静景动态,显得生趣盎然。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比喻,将盛开的紫藤萝比喻成帆和船,显得生机勃勃;又比喻成笑容,更显美好可爱,是作者喜悦心情的表现。拟人,‚忍俊不禁的笑容‛。

3、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紫色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愉快欢畅的心情。

4、阅读10—11自然段,讨论回答: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

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

‚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作者在这里由花及人并悟及生命,写出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主旨。由此,作者在结尾句也表现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课时

一、通观全文,看看作者对紫藤萝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试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1.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2.伫立凝望,这一条紫藤萝瀑布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3.忽然记起十多年前,曾经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藤萝萝花了。4.藤萝又开花了,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5.我不觉加快了脚步。A.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人物的情感及心理变化 B.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记叙和描写

二、【思考题】

作者以‚紫藤萝瀑布‛为题有何用意?

将花喻为‚瀑‛,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花之流长,隐含了生命的活力与绵延长远。思考讨论题:文中插叙‚忽然记起十多年前的事‛是否多余?有何作用?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三、教师导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四、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五、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结合背景,这是极‚左‛的论调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六、课堂反馈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200字。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闹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教后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2

一、核心素养

(此版块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

1、读准字音,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语言建构与运用)

2、了解作者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

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译,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按照“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依次进行,感悟莲的品质。(思维发展与提升)

4、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审美鉴赏与创造)

5、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君子之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学过程

(1)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2)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①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②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4)研读课文

①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A、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B、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C、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D、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A、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B、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③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A、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B、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C、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D、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5)总结课文

A、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B、教师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 篇3

1.B

点拨:A项“锲”应读qiè,C项“鲜”应读xiǎn,D项“哺”应读bǔ。

2.D

点拨:A项“渲闹”应为“喧闹”;B项“懊诲”应为“懊悔”;C项“屏嶂”应为“屏障”。

3.D

点拨:“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D

点拨:“在”是介词。

5.D

6.B

点拨:做这类题目时要先明确这几个句子想要说明的问题,然后寻找表示时间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词语。②句以“因此”领起,表示结论性的句子,不能放在开头,可排除A、C两项;④句是某问题的简化,应放在提出问题的③后,排除D项。

7.A

点拨:《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8.

(1)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2)杨花榆荚无才思

(3)独坐幽篁里

(4)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5)双袖龙钟泪不干

9.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

下联:三味书屋习字画画读课文别有情趣

示例二:最后一课

上联:身为师之表率,严格要求,一心一意教母语

下联:命当国之将亡,悲愤难抑,一字一句是爱国

二、

(一)

10.示例: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看不到尽头。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哭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11.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诗人思家的深情。“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所有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前后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二)

12.

(1)老马喝糖水,谢众人

(2)谦和

(3)老马把包子省给孙子吃

(4)得意

13.

(1)“出溜”是“滑”的意思,这里形象地写出了老马又冷又饿、不由自主晕倒的状态。

(2)老马像是乐,是因为他晕倒后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感到很温暖;像是哭,是因为自己虽努力拉车却依然生活艰难贫苦,感到无奈。

点拨:“乐”和“哭”生动地写出了老马此时复杂的心情,他为得到众人的帮助而高兴,为自己辛勤付出,但命运悲惨而哭。

14.掌柜的对处理车夫晕倒的状况很有经验,说明了掌柜的很善良,常常救助这样的车夫;也说明了车夫因冷、饿晕倒的现象较常见;还说明了底层人民普遍生活很贫苦。

(三)

1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反映人物的生活状态;为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作铺垫。

16.小迪渴望妈妈能多陪陪他和小迪妈妈因忙于工作没时间陪他之间

17.

(1)

示例一:很有意思的心理描写。小小的心愿,大大的失落!

示例二:小迪洗手或不洗手的理由竟如此简单!孩子的赌气、率真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清晰可见。

(2)

示例一:近乎重复的三句话,似是自言自语;三句话的内容,从说“他们”到说“我”,再到“我们老师带我们玩的”,似乎勾起了回忆。看似平淡无奇,却微妙地传达出小迪的孤单、羡慕和渴望。童心稚嫩,让人心疼!

示例二:一个人的独语,值得玩味的“对话”形式。小迪妈妈的缺席,小迪的孤单、渴望尽在其中。

18.示例:小迪需要妈妈陪伴交流,但妈妈工作繁忙不能陪他;童心需要呵护,但在老板面前,小迪却会把“玩”说成“剪线头”;妈妈也疼爱小迪,但家庭生活的压力只能让她埋头工作,而以玩具来弥补。小说把多处矛盾冲突归结到末尾对“翅膀”的想象和呼唤中,并浓缩在标题中。小说以此为题,旨在揭示童心的可贵、部分群体中亲子陪伴与亲子教育的缺失,提出部分社会群体乃至全社会、家庭都要创造条件,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等重要问题。以“我为什么没有”这种发问的形式出现,以期引人深思,则是作者的另一个用意。

三、

19.写作思路:这是一道“材料+题目”型的全命题作文题。导语“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提供了照片的类型,给我们的选材拓宽了思路;“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从立意上给出提示,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来写。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4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酿成“安史

之乱”的情况;知道唐末农民起义及唐朝的灭亡、中国进人纷乱的“五代

十国”时期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的了解,认识到治理国家要完善人才

选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备的重要性;通过思考“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

发安史之乱”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也

是唐朝政治腐败的结果;理解出现“五代十国”纷乱局面中的统一因素,

认识到国家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影响、认识到安史之乱是唐朝

由盛转衰的转折点r藩镇割据的概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理解五代十国

时期存在的统一因素。

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唐朝安史之乱、反映安史之乱的诗歌及五代十国形势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上节内容,突出“开元盛世”。

二、导入新课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写了一首《忆昔》诗,称赞“开元盛世”,同学

们还记得这位诗人的名字吗?(杜甫)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内容吗?(忆

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答得很好。尽管这首诗不无溢美之处,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这么

一个难得的盛世局面,到了天宝年间竟从顶峰急剧地跌落下来。唐朝由

盛而衰,从衰落到灭亡。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总结:朝政腐败,预伏着危机。

2.安史之乱:让学生看《安史之乱》示意图。

让学生说出安史之乱的时间、叛军将领。

简单概括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内部兵力空

虚。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日益强大。

3.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藩镇割据

(1)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

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

局面。

(2) 教师可补充介绍:玄宗时,边境共设10个节度使。安史之乱期

间和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

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虽称藩臣,实非王臣”。藩镇之间、藩镇

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

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力量。

三、讲授新课

(一)安史之乱

1.引述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讲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3)注意讲清藩镇割据的概念;结合《敦煌壁両中的节度使出行图》,

加强形象记忆。

4.评价唐玄宗

学生讨论后得出: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人,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把唐朝推向全盛,

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这是他的功绩。而唐玄宗统治后期,却重用奸臣,

贪图享乐,荒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国家日趋衰落,这又是他无可争辩的

过失。所以,唐玄宗有功有过。但总起来说,唐玄宗应该是一位有作为的

皇帝。

经验教训: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备,任人唯亲,姑息养

奸,危害严重。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唐朝后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混战不已;宦官专权,把持朝政。

2.黄巢起义:

(1)背景: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灾荒,无以为生,大

规模农民起义爆发。

(2)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

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学习此节内容时,可让学生看《黄巢起义流动作战》示意图,自制《唐

末农民战争》表。通过图和表让学生记住黄巢起义的主要内容:

原因 土地兼并,租税苛重,战火连綿

爆发 875年,黄巢;山东、河南一带

特点 流动作战,转战大半个中国

高潮 进入长安,建立政权

失敗 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作用 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3.唐朝灭亡: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朝廷,被封为节度

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

的大小割据势力。9,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概念: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

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那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

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为十国。

2.让学生看P25“五代十国形势图”,了解五代十国的基本情况。

教师归纳: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继续扩大,军阀间的不断混战,给

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

趋势和广大人民的愿望。

3.结合P26《知识拓展•周世宗改革》,了解到了五代十国后期,统一

趋势不断加强。五代中的最后一个君主周世宗就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

帝,他进行政治改革,经济得到了恢复,疆土得以扩展,为后来结束分裂割

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四、课堂小结;

唐朝从6李渊称帝起到907年唐朝灭亡为止,共存在了将近3的时间。其前期和后期各占一百四、五十年。唐前期曾出现过“贞观

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盛世景象,唐朝呈现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

盛的繁荣局面。唐朝后期,政治腐败,各种矛盾尖锐起来。唐朝从强盛转

向衰落,安史之乱是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以后,地方上出现了藩

镇割据的局面,中央政府里出现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进一

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唐末,一场席卷大半个中

国的农民战争,瓦解了唐政权。最后唐朝被节度使所灭。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5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bēn)倚其下,弛(chí)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shù)刀毙(bì)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suì)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qǐ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一、掌握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二、背诵翻译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三、理清情节,分析形象,理解主旨。

四、正确认识狼的品格。

第一课时

一、成语积累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坏人当权。(豺狼当道)

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

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

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二、文学常识

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创作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课文翻译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给了狼。

3、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4、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

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6、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非常为难,害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7、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麦场中,覆盖成小山一样。

8、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户于是奔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

9、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10、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1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1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从背后来攻击屠户。

14、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后腿,也杀死了它。

1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1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第二课时

一、文言知识归纳

(1)词语释义

缀:紧跟 故:原来 窘:处境困迫,为难 敌:攻击

苫蔽:覆盖、遮盖 瞑:闭眼 意:神情、态度 暴:突然 黠:狡猾

(2)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名—动 上前) 2.一狼洞其中(名—动 打洞)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状 从通道) 4.其一犬坐于前(名—状 像狗似的)

(3)一词多义

止:①止有剩骨(通:只) ②前狼止而后狼又至(停止)

敌:③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④盖以诱敌(敌人)

意: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想) ⑥意暇甚(神情)

(4)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通:只)

(5)古今异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一门学科

(6)特殊句式

投以骨:状语后置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二、问题探究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2)“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狡猾

(3)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恐惧退让幻想

(4)从“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贪婪无厌凶狠

(5)御狼前屠夫心理怎样?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准备抵抗)

狼的表现呢?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心有不甘)

(6)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

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暝,意暇甚 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

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阴险、狡诈、凶残)

(7)形象分析 屠夫:机智勇敢狼:凶恶、贪婪、狡诈

(8)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叙述了屠夫智斗两狼的故事。

(9)本文结构前三段记叙,第四段议论

(10)“止增笑耳”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对待这种象恶狼的恶人就应该象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11)本文的主旨句是?揭示了什么主题?

主旨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主题:本文通过一个屠户智取两狼的故事,揭露了狼的凶残、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告诫人们:对待像狼这样的恶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12)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狼的角度: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如何狡诈,终归是自取灭亡。

屠夫的角度:对待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狼》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山东人,是我国的文学家。

《狼》这篇课文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聊斋”指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指记录(述),“异”指奇异怪异的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二、通假字

止同“只”,只:只是,仅仅

三、古今异义词

屠自后断其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四、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名词作动词)

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胁迫。(名词作动词)

狼不敢前 前:向前(名词作动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从柴草堆中打洞(名词作动词)

止增笑耳 笑:笑料(动词作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

五、包含“狼”字的成语

狼吞虎咽、声名狼藉、鬼哭狼嚎、豺狼当道、杯盘狼藉、狼烟四起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6

3、趣味识字(夏夜乘凉图);

2、扩句练习;

3、标点的正确使用;

4、生活中识字;

5、学习关于学习的名言。

6、阅读《夏夜多美》,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具:课件、课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趣味识字(夏夜乘凉图);

2、扩句练习;

3、标点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棍汤扇椅萤牵织斗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读词语。

6、说说你的发现:这些词语跟什么季节的生活有关?

你发现这些词语共同描述了一幅什么图?

三、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例句,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照样说一说:看谁说得妙?

四、加标点(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己读一读句子,想一想每句表达了什么语气,该加什么标点才合适?

2、加一加,再读一读。

3、汇报交流,反馈。

4、加标点扩展练习。

五、当堂训练:抄写最后一句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生活中识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7

1.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量将心理的变化融入其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探险短视频)同学们都看过有关探险的书籍或者电影吧?(看过)

里面有哪些有趣的情节?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没错,里面的情节能抓住读者的心,有一定的险情,而在最关键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聪明的人带着大家脱险,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我们觉得惊险又有趣。

2.你想不想去探险呢?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探险。(板书:神奇的探险之旅)

二、启发思路。

1.各位探险爱好者们,探险需要组队一起的哦,那么,你们想跟什么样的人成为队友呢?

读图表及要求,理解题意,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探险无小事,如果几个人都是不专业的,都是没有相关经验的小孩子,在发生危险之时,很可能难以脱身;如果其他人都是探险专业户,只有一个小孩子,怕没有人可以交谈,大人们甚至可能会帮忙挡掉所有的危险,那就达不到探险的目的。)

2.探险的团队十分重要,从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位,和你组成一个探险小队。你选择的是哪两位?为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想要结伴而行的伙伴是谁,原因又是什么。)

3.确定探险小队的成员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去哪儿探险。

是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还是南极冰川……(引导学生讨论探险的相关地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选择你想要去的探险地点,思考可能遇到的险情有什么?(遭遇猛兽、暴雨来袭、断水断粮、落石雪崩、突发疾病……)

5.了解这些之后,你还有决心继续探险吗?(有)那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交流)

三、习作指导。

(一)在整个想象的过程中,可播放背景音乐,营造气氛。

1.经过漫长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探险之地。(板书:入险地)

2.想要遇到更有趣的事物,探寻没有人知道的秘密,需要走到险地的深处,小队走进了……突然……(板书:遇险情)

3.探险小队的某个人说出了某个点子,全队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脱离了险境。(板书:脱险境)

多媒体呈现:

怎样写探险内容的作文?

(1)把探险过程写完整。

到哪里去探险?和谁去探险?探险的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如何?这些内容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要完整。

(2)要写出具体内容。

把探险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变化等,都要写出来,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

(3)写出感受。

探险的过程往往是神秘而紧张的,要把这种特点表现出来,就需要时时关注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心理变化。这样,人物心理的变化,也印证了探险过程的紧张气氛。

(二)开始写作。

听起来咱们的探险之旅非常有意思啊!下面我们就拿起笔,一起记录探险过程中难忘的时光吧。

写的时候要把过程写具体,结合人物的心理描写。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探险的过程,能使读者身临其境,语言通顺恰当等。

五、小结。

学生由自己感兴趣的探险活动开始想象,到达探险之处,接着发生险情,最后脱险。文章由此三部分组成,把事写具体,也注意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六、延伸。

提议全班同学相互交换作文,哪些写得不具体的,把它补充具体,哪些可以写得更有吸引力的,可以运用修辞手法的,再改一改。把全班同学的作文集成一本书叫《神奇的探险之旅》或《探险日记》等。

板书设计

神奇的探险之旅

入险地

遇险情

脱险境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写作文是十分有趣的事情,把自己喜欢的、想象的事情具体地写下来,再进行修改,修改成能吸引人的文章,就算完成了。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篇8

一、易读错的字

古诗(shī)村(cūn)居 化妆(zhuāng)喝醉(zuì)

丝(sī)绦 裁(cái)剪 遮(zhē)掩 兴致(zhì)

茁(zhuó)壮 花籽(zǐ)绚(xuàn)丽 植(zhí)树

二、易写错的字

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格:右边是“各”,不是“名”。局:下面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

古诗 村居 儿童 碧绿 化妆 丝带 剪刀 冲出 寻找 姑娘 吐丝 柳枝 荡秋千 鲜花 桃花 杏花 邮递员 先生 原来 大叔 邮局 东西 太太 做客 惊奇 去年 美好 一堆 礼物 邓小平植树 格外 引人注目 满意 休息 树苗

四、多音字

长:cháng(长处)zhǎng(长大)冲:chōng(冲锋枪)chòng(冲着)藏:cáng(捉迷藏)zàng(藏族)似:sì(似乎)shì(似的)奇:qí(奇怪)jī(奇数)种:zhǒng(种子)zhòng(栽种)

五、形近字

村(山村)妆(化妆)冲(冲动)树(大数)壮(壮丽)种(种植)桃(桃树)姑(姑娘)车(汽车)

跳(跳动)咕(咕咕)东(东西)礼(有礼)植(植物)住(居住)扎(挣扎)值(值日)注(注意)

六、近义词 丝绦—丝带 裁—剪 奔—跑 仔细—细心 寻找—寻觅 懊丧—沮丧 惊奇—诧异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格外—特别 兴致勃勃—兴味盎然

七、反义词

赶紧—迟缓 懊丧—兴奋 惊奇—平静 仔细—马虎 害羞—大方 探出—缩进 茁壮—瘦弱 笔直—弯曲 满意—不满

八、词语搭配 1.动词搭配: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寻找)春天 2.形容词搭配:

(害羞)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精心)地挑选(兴致勃勃)地挖着

九、词语归类

1.AABB 式的词语: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叮叮咚咚 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2.ABCC 式的词语:兴致勃勃 人才济济 仪表堂堂

十、句子积累

1.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疑问句、感叹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比喻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十一、考点提示

1.背诵:《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2.理解《村居》《咏柳》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3.《找春天》最后一个自然段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4.《开满鲜花的小路》第6-12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 读的形式考查。

5.《邓小平爷爷植树》第2-4 自然段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第二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曾(céng)经 泥泞(nìng)顺(shùn)着 荆(jīng)棘 晶莹(yíng)面粉(fěn)甘蔗(zhe)甜菜(cài)就算(suàn)的(dí)确 波纹(wén)葱(cōng)绿 不舍(shě)一株(zhū)工程(chéng)建筑(zhù)

二、易写错的字

背:第二笔是横,不是点。

暖: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不是“爱”。味:右边是“未”,不是“末”。具:注意里面是三横。

匹:最后一笔是竖折,里面是“儿”。

恋:下面的“心”,注意卧钩要卧倒,不能写成斜钩。

三、会写词语

雷锋 叔叔 足迹 昨天 冒着 留下 弯弯 背着 洒下 迷路 温暖 爱心 一定 也许 桌子平时 难道 味道 就是 加工 种子 农具 甜菜 工具

劳动 经过 才能 买卖 甘甜 一匹 妹妹 出色 河水 碧绿 波纹 好像 河岸 柳叶 景色 恋恋不舍 要求 柳树 柳条

四、多音字

曾 zēng(曾孙)céng(曾经)蒙 měng(内蒙古)méng(蒙蒙细雨)的 dí(的确)de(好的)应 yīng(应该)yìng(回应)散 sàn(分散)sǎn(散落)还 hái(还有)huán(还书)

五、形近字

波(波纹)纹(波纹)具(具体)披(披着)蚊(蚊子)真(真的)买(买卖)温(温和)锋(锋利)卖(卖出)湿(湿润)峰(山峰)洒(洒水)弯(弯曲)匹(一匹 酒(喝酒)变(变化)区(山区)

六、近义词

长长—狭长 寻找—寻觅 足迹—脚印 好奇—奇怪 特别—特殊平时—平常 难道—莫非 傍晚—黄昏 波纹—水纹 柔软—松软

七、反义词

弯弯—笔直 温暖—寒冷 特别—一般 柔软—坚硬 美丽—丑陋 松开—抓住

八、词语搭配

(长长)的小溪(迷路)的孩子(蒙蒙)的细雨(年迈)的大娘(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平平常常)的糕(好奇)地问

九、词语归类

1.“AA的”式的词语:蒙蒙的 细细的 大大的 红红的 2.“AABB”式的词语:平平常常 开开心心 整整齐齐 大大咧咧

十、句子积累

1.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2.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十一、考点提示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最后一小节诗的理解。2.《千人糕》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米糕的制作过程的理解。3.《一匹出色的马》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爸爸的教育方法的理解。

第三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长江涌(yǒng)

珠峰耸(sǒng)

情谊(yì)

神州(zhōu)

龙舟(zhōu)传(chuán)统 乞(qǐ)巧 牛郎(láng)元宵(xiāo)漂(piào)亮 珍(zhēn)贵 饰(shì)品 随(suí)身 损(sǔn)坏 钱财(cái)香煎(jiān)红烧(shāo)水煮(zhǔ)蒸(zhēng)饺 炸(zhá)酱 小米粥(zhōu)

二、易写错的字

州:三点中第一点与其他两点方向不同。民:最后一笔是斜钩,不是捺。壳:上面是“士”,不是“土”。转:第四笔是提。

烧:右边上面的横上不要多写一点。烤:右边的下面是“ ”,不是“与”。

三、会写词语

神州 中华 山川 黄河 长江 长城 台湾岛 海峡 民族 一齐 奋发 情谊 节日 春节 花灯 清明节 先人 龙舟 中秋 圆月 转眼 全家 团圆 热闹 艾香 敬爱 贴窗花 大街 动物 贝壳 甲骨文 张开 样子 可以 钱币 与众不同 钱财 有关 美食 红烧 烤鸭 羊肉 蛋炒饭 茄子 小鸡

四、多音字

转:zhuàn(转椅)zhuǎn(转身)奔:bēn(奔跑)bèn(投奔)扫:sǎo(扫地)sào(扫帚)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炸:zhà(炸药)zhá(炸酱)

五、形近字

炒(炒菜)赔(赔钱)堂(礼堂)吵(吵闹)陪(陪伴)棠(海棠)峡(海峡)烧(烧鸡)漂(漂亮)侠(大侠)浇(浇水)飘(飘着)乞(乞巧)州(广州)气(生气)洲(亚洲)

六、近义词

情谊—情意 奋发—奋勉 繁荣—繁华 欢笑—欢乐 转眼—转瞬 团圆—团聚 热闹—喧闹 漂亮—美丽 珍贵—宝贵 喜欢—喜爱 容易—简单

七、反义词

美—丑 奋发—消沉 漂亮—丑陋 珍贵—普通 喜欢—讨厌容易—困难

八、词语搭配

动词搭配:黄河(奔)长江(涌)(贴)窗花(放)鞭炮(看)花灯(赛)龙舟(吃)月饼(过)中秋(会)鹊桥

九、词语归类

1.ABB 式的词语:香喷喷 甜津津 辣乎乎

2.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大街小巷 大惊小怪 左思右想 东张西望 七上八下 1.比喻句:大街小巷人如潮。

2.对偶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十一、考点提示

1.了解祖国的著名景观。

2.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月

七、中秋节、重阳节。

3.了解中国美食的一些烹调方法:凉拌、煎、红烧、烤、炸、炖、蒸、煮、熬、爆、炒。

4.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不认识的字。5.背诵十二生肖。

第四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烟囱(cōng)太阳伞(sǎn)山冈(gāng)森(sēn)林 彩(cǎi)色 补充(chōng)商(shāng)量 赞(zàn)赏 周围(wéi)一泡(pāo)尿 撞(zhuàng)伤 大婶(shěn)

二、易写错的字

结:右边的上面是“士”,不是“土”。补:部首是“衤”,不是“礻”。充:千万别忘记第四笔的点。幸:最上面是“土”,不是“士”。

三、会写词语

彩色 脚尖 森林 雪松 歌声 苹果精灵 季节 梦境 拉着手 结果 一般 喜欢 好像 说话 童话 阿姨 弟弟 方便对岸 游戏 发明 字母 上升 太阳伞 教书海边 周围 补充 公主 句子 勇士 合力飞机 地道 火药 终于 胜利 叫喊 忘记抢去 屁股 苍耳 留神 干净 列车 从来幸运 比如 使劲 一泡尿 屎壳郎

四、多音字

泡 pāo(一泡尿)pào(水泡)劲 jìn(使劲)jìng(苍劲)乐 lè(乐呵呵)yuè(乐器)发 fā(发现)fà(白发)教 jiào(教室)jiāo(教书)便 biàn(方便)pián(便宜)

五、形近字

句(句子)结(结果)泡(一泡尿)勾(勾引)洁(洁白)抱(抱着)般(一般)幸(幸福)弟(兄弟)股(屁股)辛(辛苦)剃(剃头)充(充足)精(精神)合(合力)允(允许)晴(晴天)舍(宿舍)

六、近义词

透明—透亮 遮蔽—遮挡 看望—探望 凶狠—凶恶 赞赏—赞扬 商量—商议 昏头昏脑—昏昏沉沉

七、反义词

遮蔽—暴露 快乐—痛苦 喜欢—讨厌 凶狠—善良 赞赏—批评 小心—粗心 昏头昏脑—精神抖擞

八、词语搭配 1.形容词搭配:

(毛茸茸)的小鸟(摇摇晃晃)的草叶(细长)的触须(彩色)的梦(美丽)的公主(凶狠)的魔王(葱郁)的森林(苹果般)的太阳 2.量词搭配:

一(棵)枫树 一(把)太阳伞 一(个)鸟窝 六(只)小喜鹊

九、词语归类

1.“又× 又×”式的词语:又大又红 又白又胖 又黄又瘦 又黑又小 又高又大 2.ABAC 式的词语:昏头昏脑 大手大脚 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动手动脚

十、句子积累

1.比喻句: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2.拟人句: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3.比喻句、排比句: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十一、考点提示

《彩色的梦》第1、2 节,《枫树上的喜鹊》第5-13 自然段,《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第2、6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第五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钻(zuān)进去 筋(jīn)疲力尽 街坊(fáng)挡(dǎng)住 劝(quàn)告 窟窿(lóng)亡(wáng)羊补牢(láo)教晦(huì)揠(yà)苗助长 磨坊(fáng)愿(yuàn)意 审(shěn)视 半晌(shǎng)座(zuò)位

二、易写错的字

愿: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撇稍长,不是上下结构。突:下面是个“犬,”不是“大”。摆:注意右边“罢”字上面框内是两竖。

三、会写词语

筋疲力尽 明白 亡羊补牢 劝告 钻进 丢失 麦子 应该 伯伯 飞快 为难 身边 四周 立刻 突然 吃惊 认真 脚步 难为 情亲 图画 老师 讲桌

座位 哈哈大笑 五角星 然后 神情 发现 角度

四、多音字

尽 jìn(尽头)jǐn(尽管)累 lěi(积累)lèi(劳累)圈 juàn(羊圈)quān(圆圈)难 nàn(灾难)nán(为难)坊 fāng(街坊)fáng(磨坊)没 méi(没有)mò(淹没)倒 dǎo(跌倒)dào(倒水)角 jiǎo(角度)jué(角色)

五、形近字

劳(监牢)丢(丢失)该(应该)宋(宋朝)去(回去)咳(咳嗽)突(突然)课(上课)座(座位)空(空间)棵(一棵)坐(坐下)

六、近义词

揠苗助长—拔苗助长 巴望—盼望 焦急—着急 急忙—连忙 后悔—懊恼 愿意—乐意 挡住—拦住 认真—仔细 教诲—教导

七、反义词

焦急—着急 枯—荣 后悔—无悔 认真—马虎 深—浅

亲切—冷漠 严肃—和蔼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

八、词语搭配 1.动词搭配:

(收住)脚步(驮起)口袋(甩甩)尾巴(挡住)去路 2.形容词搭配:

(高兴)地说(吃惊)地问(顺利)地过河(自言自语)地说(和颜悦色)地说(开开心心)地画

九、词语归类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

2.ABAC式的词语:自言自语 各式各样 有声有色 全心全意 一心一意

十、句子积累

1.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并列关系)2.感叹句: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3.反问句: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 4.“把”字句:

(1)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2)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

十一、考点提示

1.《寓言二则》《画杨桃》的课文内容及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2.《小马过河》中小马和老牛、松鼠的对话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第六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慈(cí)爱 毕竟(jìng)停泊(bó)鸣蝉(chán)垂(chuí)下 忠(zhōng)实 帮助(bāng)稠(chóu)密 一盏(zhǎn)宇宙(zhòu)稍(shāo)微 浴(yù)室 倒(dào)退 指南针(zhēn)

二、易写错的字

岭:右边是“令”,不是“今”。

荷:注意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垂:一共有四个横,不要漏掉一横。导:注意上面是“巳”,不要写成“已”。

三、会写词语

湖水 莲花 荷叶 绝对 山岭 雷雨 乌云 乌黑 压下 雷声 垂下 闪电 窗户 房子 迎接 扑上去 天然 帮助 指点 北极星 杯子 特别 积雪 生活 宇宙 失去 地板 容易 浴室

四、多音字

行 xíng(步行)háng(银行)泊 bó(漂泊)pō(湖泊)都 dōu(都是)dū(首都)要 yāo(要求)yào(需要)倒 dǎo(跌倒)dào(倒水)觉 jiào(睡觉)jué(觉得)

五、形近字

乌(乌黑)户(户外)压(压力)鸟(小鸟)尸(尸体)庄(村庄)导(引导)永(永远)乱(打乱)异(异同)水(浇水)刮(刮风)

六、近义词

望—看 鸣—叫 渐渐—慢慢 清新—清爽 一动不动—纹丝不动 忽然—突然 慌张—惊慌 天然—自然 分辨—辨别 舒服—舒适

七、反义词

前—后 遥—近渐渐—飞快 清新—污浊 慌张—镇定 解冻—冰封 稠—稀 有趣—乏味 特别—普通打开—关上

八、词语搭配 1.量词搭配:

一(阵)大风 一(只)蜘蛛 一(条)彩虹 一(盏)指路灯 一(个)安稳觉 一(件)事 2.形容词搭配:

(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

九、词语归类 描写太空的词语:

浩瀚无际 群星闪烁 神秘莫测 广袤无垠 苍穹无边

十、句子积累

1.古诗名句: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拟人句:蜘蛛又坐在网上。

3.比喻句、拟人句: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4.“把”字句: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十一、考点提示

1.背诵:《悯农(其一)》《古诗二首》。

2.《雷雨》中第2-5 自然段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介绍的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4.《太空生活趣事多》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第七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竖(shù)着 挪(nuó)动 头痛(tòng)草籽(zǐ)

仿佛(fú)商(shāng)店 编织(zhī)终(zhōng)于 匆(cōng)忙 抽(chōu)丝 编(biān)织 消(xiāo)失

二、易写错的字

泉:是上下结构,是“白+ 水”,不是“白+ 小”。商:下面是“八+ 口”,不是“古”。店:半包围结构,注意撇要写得长一些。

三、会写词语

耳朵 扇子 遇到 兔子 后来 不安 整个 头痛 最后 决定 商店 围巾 星期 抽丝 编织 终于 完成 青蛙 草籽 野鸭 毛虫 泉水 应该 卖泥塘 搬走 倒是 破开 花纹

四、多音字

倒 dào(倒车)dǎo(倒下)扇 shàn(扇子)shān(扇动)似 shì(似的)sì(似乎)撒 sǎ(撒种)sā(撒手)

五、形近字

兔(兔子)决(决心)卖(买卖)

免(免费)诀(口诀)买(买家)

六、近义词

耷拉—低垂 散步—漫步 寂寞—孤独 决定—打算 吆喝—叫卖 舒服—舒适

七、反义词

耷拉—高昂 经常—偶尔 寂寞—充实 简单—复杂 舒服—难受 周围—中心 尽情—拘束 笨出—灵巧 清醒—糊涂

八、词语搭配

1.量词搭配:一(只)河马

一(家)商店 一(间)小木屋 一(个)招牌 一(头)牛 一(条)蜈蚣 一(块)牌子 一(根)竹子 一(只)野鸭 2.形容词搭配:

(伤心)的事情(大大)的泪珠(长长)的围巾(绿茵茵)的小草(慢慢)地散步(自言自语)地说(新奇)的目光(笨手笨脚)的小毛虫

九、词语归类

1.“AA地”式的词语:静静地 远远地 淡淡地 悄悄地 慢慢地 2.ABB式的词语:绿茵茵 绿油油 黑沉沉 白花花 紫盈盈 3.AAB式的词语:打打滚 踢踢球 跑跑步 做做操 洗洗手 看看报

十、句子积累 1.比喻句: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2.设问句: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十一、考点提示

1.《大象的耳朵》中大象耳朵的作用和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2.《蜘蛛开店》中蜘蛛开店的过程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3.《青蛙卖泥塘》中青蛙改造泥塘的过程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4.《小毛虫》中小毛虫抽丝剥茧变成蝴蝶的过程 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第八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祖(zǔ)先 采摘(zhāi)蓝天(lán)赛跑(sài)蔷(qiáng)薇 粗糙(cāo)秩(zhì)序 年纪(jì)眼睛(jing)敏(mǐn)感

乱窜(cuàn)滋(zī)润 值(zhí)日 重新(xīn)艰(jiān)难

二、易写错的字

望:上下结构,注意“王”的第三横宜长。

简:上下结构,注意“门”里面是“日”,不是“目”。世:注意第一笔横长,左右出头。

三、会写词语

祖先 原始 意思 浓绿 一望无边 蓝天 野兔 赛跑 回忆 世界 学习主意 反复 简单 泥土 相当 生机 结局 光明 觉得 值日 艰难 决心 炎热 花草树木 重新

四、多音字

逮 dǎi(逮住)dài(逮捕)当 dāng(当心)dàng(上当)觉 jué(觉得)jiào(睡觉)弄 nòng(摆弄)lòng(弄堂)

五、形近字

祖(祖先)摘(采摘)复(反复)租(出租)滴(水滴)夏(夏天)睛(眼睛)值(值日)艰(艰难)晴(晴天)植(植树)根(树根)式(方式)由(自由)蓝(蓝天)试(考试)油(石油)篮(篮球)

六、近义词

原始—古老 艰难—困难 滋润—滋养年纪—年龄 方式—方法 浓绿—深绿一望无边—一望无际

七、反义词

原始—现代 遥远—邻近粗糙—光滑 简单—复杂 美好—丑恶 火热—寒冷

八、词语搭配 1.动词搭配:

(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翻过)高山(蹚过)大河 2.形容词搭配:

(浓绿)的树荫(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敏感)的新世界(粗糙)的声音

九、词语归类

AABC 式词语:勃勃生机 格格不入 生生不息 恋恋不舍 亭亭玉立

十、句子积累

1.比喻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连动句:他登上了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十一、考点提示

1.《祖先的摇篮》中祖先在原始森林的生活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2.《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万物学习怎么生活的过程和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9

一、导入,引童趣:

1.游戏“对诗”,激童趣:

(1)师:众所周知中国乃诗的国度,今天我们就一起先来玩个“对诗”游戏吧!

(2)师说:“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生对:“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说:“儿童疾走追黄蝶,”

生对:“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说:“儿童散学归来早,”

生对:“忙趁东风放纸鸢。”

(3)师:真是对答如流呀!不知吟诵这些诗句时,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

【预设】

生:袁枚的《所见》让我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孩子生活的无忧无虑。

师:能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

生:我就像杨万里笔下《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这个孩子,平常捉蜻蜓、逮蚂蚱,哪怕捉不到,摔个狗啃泥也是快乐的!

师:蝴蝶是没抓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我们心里了!

生:我仿佛看到《村居》中的那群小伙伴正趁着明媚的春光自在地放风筝,我仿佛还听到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呢!

师: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只是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

2.师小结,引童趣:

师:是啊,我们的童年时光也正像这一首首妙不可言的诗,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其中的无限乐趣。今天,咱们就一起用心地读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年”吧!

3.老师板书课题,齐读,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课题:舟过安仁)

【预设】生:读了诗题,我知道诗人乘舟路过安仁县。

生:从诗题中,我还知道这首诗描绘的可能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的所见。

二、初读,感童趣:

(一)初读感知,读准读通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2.指名大声读这首诗。

【预设】关注“篙(gāo)、棹(zhào)”两个字的读音。

3.齐读全诗

(二)结合注解、插图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读书的水平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同学们

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课后注释或插图边读边想想每句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生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师:谁愿和大家交流交流:哪些词句还不太明白?哪些诗句结合注解和插图就能读懂?

【预设】

生:诗中的“遮头”、“使风”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解疑?

生:“遮头”的意思是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的意思是借助风的力量。

师:还有谁能把你结合注解和插图读懂了的内容和我们交流交流?

(可指多人交流)

生:我读懂了整首诗的意思:水面上,有两个小孩子驶着很小的渔船,不一会儿,他们俩把撑船用的竹竿和划船的桨都收了起来。天上没有下雨,但是,他们还张着伞,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三、品读,享童趣:

(一) 创境想象,品读体会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的形象,感受童真童趣:

(伴着悠扬的音乐,课件呈现相关动态画面:伴着明媚春光,诗人乘坐着小船轻轻驶到安仁的小河上,这时另一叶小舟上的俩孩童吸引了他。)

1.课件边呈现相关画面,师边伴着音乐,深情叙述,引学生入情入境:

师:看,波光粼粼安仁的小河中,一叶小舟轻轻驶来。诗人正坐在船中享受着春天的美景:碧草含露,杨柳依依;潋滟水光,万倾碧波;阳光明媚,柔风拂面,怎不令人心旷神怡?闲暇之余,不经一瞥,顿而哑然失笑。什么如此吸引他?想像一下眼前的画面,待会为我们描绘。

(课件定格为静态画面:一叶小舟上,坐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身旁放着撑船的竹篙、船桨,俩人中间还放着一把撑开的小伞。学生伴着音乐静心细想画面。)

2.学生描绘“想象的画面”,感受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

(1)师:让我们都轻轻地划着小船,来到安仁,看一看吧!谁愿意为我们描绘一下

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呢?

(2)学生描绘“想象的画面”:

【预设】生:一天,诗人杨万里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河边长着的深绿色的芦苇上,偶尔停歇着一两只翠鸟,它们喳喳地叫着,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岸上,草叶碧绿,带着一颗颗露珠。这时,他看见了另一只小船在行驶,船上悠然自在地坐着两个六七岁可爱的小男孩,一个穿红肚兜,机灵鬼怪;另一个稍大一点的小孩,穿着短衣短裤。他俩撑着船儿慢慢地前进。划了一会儿他们竟然把撑船的竹竿和桨都收了起来,不再划船了,而是嘻嘻哈哈地拿出了一把雨伞撑开放在船中,自己则无忧无虑地坐在船上,继续说说笑笑。诗人看见了,很奇怪:天上也没下雨为什么要打伞?他看着看着,噢!原来是那两个小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的,怪不得不下雨还打伞呢!

3.品读诗句,引导感悟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感受童真童趣。

(1)师:噢!是被渔船中孩童的特别举动吸引了。那诗人杨万里又是通过哪些精练之语描绘的呢?

生:“一叶渔船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指读)

(2)师:能说说此时此刻,孩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指导读(引导感悟孩子的无忧无虑、天真童稚的形象)

【预设】

生:“收篙、停棹、坐船”让我感受到俩小童天真可爱。因为,划船出行的他们把船划到河中时,竟然把撑船的竹竿和划船的桨都收了起来,不再划船了,而是嘻嘻哈哈地拿出了一把雨伞撑开放在船中,让我感受到俩小童天真可爱。

师: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指读第一、二行)

(其他预设学生活动略)

(3)师:泛舟河上,有篙不撑,有桨不划,你们猜猜俩孩童心里想些什么?(引导感悟孩子的奇思妙想,感受孩子的淘气聪明。)

【预设】

生:划船太累了,怎么才能省力?不如让风带着船儿向前走,风吹了伞,不就能带着船儿走啦,嘻嘻!

师:真是淘气聪明的孩子!

生:……

(4)师: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品味童趣)

【预设】

生:这俩个小孩居然能想到“张伞使风”,真是聪明,我真想到他们的船上体验体验这其中的乐趣!

生:看到他们做的这件有趣的事,我也想起曾经的一件趣事……

(5)师小结:这真是“童心无处不显,童乐无处不在”呀!让我们再次读一读,感受孩子的天真无邪、淘气聪明吧!(生读第1、2、4行,师读第3行。)

(二)再次创境想象,品读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

1.(伴着音乐,课件再次呈现静态画面——渔船上的孩童收篙停棹,撑开小伞放船上。诗人立在船头观望。师再次动情叙述,引学生入境。)

师: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安仁的小河吧!收起桨儿,放下篙,撑开小伞船中放,渔舟小童笑声声,任尔小船水中荡。是啊,晴空之下,碧波之上,河中之景,孩童之举既吸引了你,也吸引了我,更吸引着他——杨万里。此时此刻,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呢?小声读读诗句想想。

【预设】生:为什么没有下雨偏撑开伞,不是用来遮头而是放在船上呢?……

2.师:孩童的异常之举让诗人疑惑不解,他会怎么解疑呢?想象一下。

【预设】

(1)生: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第3、4行,读出心中的恍然大悟吗?

(2)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

师:那我们就合作着读一读第3、4行,读出诗人心中的惊讶,孩童的稚气、淘气、聪明。(可先指读,再齐读。)

师问:“怪生无雨都张伞,”

生答:“不是遮头是使风。”

3.师:疑窦顿解,此刻诗人心中又会想些什么呢?

【预设】

生:或许他对俩小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俩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生:他也许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有趣的事。

生:或许他会加入孩子的行列,使风行船

……

4.师:是啊!眼前此景不觉激起诗人心中那颗不泯童心,眼前孩童不禁让人啧啧称赞!让我们再次齐读第3、4行, 读出诗人此刻心中种.种感受吧!

(三)品读感受诗句的精妙之处,享童趣:

1.师:眼前一幕令诗人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再次齐读,回味这充满童趣的一幕吧!(齐读全诗)

2.师介绍诗人:

(课件出示——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和陆游、范成大三人是互相佩服的朋友。杨万里擅长七言绝句,不论农家生活,还是自然景物,在他笔下都显得新鲜活泼,趣味横生,尤其难得的是,他喜欢描写儿童形象,所写的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

3.师:再读读诗,找出诗中“点化诗境”用得精妙的词?

【预设】

生:这个“使”字,把渔童玩耍中透出的天真烂漫、聪明顽皮的天性写活了。

生:“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着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大悟,也包含着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

师评价:同学们的品读能力真强!看似平常词,却把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尽显其中了,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呀!

4.师:来,就让我们选择喜欢的背诵的方式,把这两个栩栩如生的顽童形象记在心里吧!大家可边想象画面,边吟诵;可边表演,边吟诵;也可与伙伴合作来吟诵……

(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背诵古诗,指名,齐诵)

5.师:美好的童趣令我们深深陶醉。其实诗人杨万里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自读下面的诗:

课件出示:

《稚子弄冰》《桑茶坑道中》④

杨万里杨万里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图形的周长教案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豆宝宝排队》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