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英文

2024-06-04

牛郎织女的英文(共10篇)

牛郎织女的英文 篇1

On the east bank of the Heavenly River lived a girl weaver, daughter of the Emperor of Heaven. She worked hard year in and year out, weaving colourful clothes for gods and goddesses.

Since she lived all alone, the emperor took pity on her and allowed her to marry the cowherd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river. However, she stopped weaving after she was married. Greatly outraged, the emperor forced the girl back across the river and allowed her to join her husband only once a year.

On the seventh day of each autumn, magpies would suddenly become bald-headed for no obvious reasons at all. According to legend, that day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er met on the east bank of the river, and magpies were made to form a bridge for them. And for this reason the down on their heads was worn out.

牛郎织女的英文 篇2

汉代墓葬画像石中刻画了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瞬间的一个画面, 画面上的牛郎、织女“立像而尽意”, 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一、汉画中的牛郎织女图

在《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一书中记述:在四川郫县新胜2、3号砖室墓1号石棺盖顶画像上看到龙虎衔璧与牛郎织女画像, 我们看到牛郎正手牵一牛, 用力往前拉;在牛郎的前方是织女, 她手执机梭, 正在焦急地等待牛郎的到来。 (见图1)

牛郎手牵黄牛, 织女手持纺锤, 倒立出现在龙 (虎) 壁画像的上面。顾森解释说:牛郎织女画像作为“天界”的象征出现, 而龙 (虎) 壁画像作为沟通“人间”“天界”的象征, 表达了墓主向着生命彼岸和神仙世界回归的愿望。我们在南阳白滩出土的汉画像上, 也看到一幅牛郎织女图。 (见图2)

画像左上方有七星相连, 呈圆形, 内雕玉兔, 象征月宫。其下四星连成梯形, 内有一高髻女子拱手跽坐, 应为织女, 即女宿。画中部刻白虎星座。右上方三星为牵牛星, 牵牛星下刻牛郎牵牛图。图间饰云气, 象征天空。该画像石不仅仅说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用石刻的图像反映了天文星象的位置, 使后人对星座的分布一目了然。这块画像石的右上角刻有牛郎的形象——一个小牧童回首持鞭牵引着一头牛。与之相应的在牛郎上方还刻有三星相连的“牵牛星座”, 三连星在牛宿的上面, 恰恰与“河鼓三星在牵牛北”这句话相吻合。另外在画像石的左下角用连线刻成房子状象征织室, 里面跪坐着头挽高髻的织女。从画像中可以看出, 传说中的老牛体型和现在的南阳黄牛是一样的。画中部刻一虎, 中国传统天文体系西方称之“白虎”, 虎背有三星为其星象标志, 左上部环绕玉兔的七星是二十八宿中的星宿“毕宿”。这一画像将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与天文星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艺。

据吴曾德著《汉代画像石》一书载:山东省历城县孝里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中有一幅石刻天象图。图中有牵牛星、织女星遥遥相对, 在织女星下有一女子正坐在织机上操作, 旁边还有一只飞鸟, 很可能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以鹊为桥, 七夕相会的反映。 (见图3)

二、历史传说中的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见于《诗经》, 说明此故事起源于先秦时代。到了汉代, 牛郎织女的故事已臻成熟。结合资料分析, 七夕节的起源始于楚国时期的汉水流域, 因汉朝的兴起, 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得到广泛深入的流传。

牛郎、织女最早以星宿的形式在古籍中出现, 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 监亦有光。岐彼织女, 终日七襄。《大东》篇原是一首表现西周时代东方诸侯国臣民怨刺周王室的诗。这一节大意是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 尽管有其名, 却不会织布, 不能拉车;当今的统治者也是如此, 虽身居高位, 却无恤民之行, 不过徒有其名而已。这里, 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 并无任何故事情节。此时, 它们只作为一种文化因子, 开始进入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子”, 为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到西汉时期, 织女、牵牛已被传为两位神人, 而且有塑像, 面面相对。班固《西都赋》有句:“临乎昆明之池, 左牵牛而右织女, 似云汉之无涯。”在汉代被世俗化了的牛女传说中, 牛郎、织女可望而不可即的婚姻悲剧, 同样是两汉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河汉既清又浅更不宽阔, 却成为牛郎、织女不可逾越的障碍。显而易见, 阻隔牛郎、织女相结合的, 不是河汉, 而造成牛郎、织女婚姻悲剧的, 也不是当事者本人。

至东汉应劭编撰《风俗通义》, 又增加了新的情节:“织女七夕当渡河, 使鹊为桥, 相传七日鹊首故髡, 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这时的《牛郎织女》已具备了牛郎、织女为夫妻关系、天河相隔、七夕相会等关键性情节。后来, 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 主题不断深化。

牛郎、织女神话的矛盾焦点是二人被云汉隔离, 不能相聚, 经过二人的斗争, 获得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 相隔和相会具有“宇宙象征主义的符号象征”。隐喻着汉代民众自然主义宇宙观和追求生活完满的人生观。

三、汉画像中牛郎织女图像的文化意义

汉代所立的牵牛像与织女像, 已在长安县斗门镇附近被发现, 系两座大型石刻圆雕, 像仍保存较好。从这一记载来看, 汉武帝是把昆明池造成天地的象征模式, 立牛郎与织女石是其象征天庭体系的一部分, 武帝一生迷信升仙, 大搞升仙活动, 造昆明池以象征天象, 是其求仙活动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汉画像石中的天象图中, 常常看到牛郎、织女图就不会感到意外。牛郎、织女的相会, 具有宇宙象征主义的符号特征, 那就是促进阴阳和谐, 天地交泰, 从而风调雨顺, 这样对农耕有利, 从而达到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境界。

牛郎织女故事在汉代自然不断“去魅”的大背景上, 逐渐产生世俗的变化, 成了无数平民爱情故事的象征形式。汉画像石的作者不属于宫廷画家立场 (依附心态) , 也不是纯文人立场 (超脱心态) , 而是民间平民立场 (朴素的生存心态) , 因而汉画像石反映的是世俗阶层的心声, 通过羽化升仙的艺术模式, 展现出史无前例的汉代“人生幸福”的文化模式。

而且牛郎织女的故事, 源于原始文化的“二分”观念, 在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在中国汉代就表现为“阴阳五行”的思想。由于存在的世界有白天黑夜的变化, 生命繁衍有两性的结合, “观象于天, 取法于地”,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的圣人便创造了阴阳的哲学, 在阴阳哲学观念的指导下, “天象”的符号就被归为一个对立的“二元”结构的图式中。如天圆地方、青龙白虎、日月同辉、日月合璧、日月相望、常羲主日羲和主月、伏羲女娲、牛郎织女、西王母与东王公等。朱存明对牛郎织女这类古老传说的解释有助于加深我们现代人对传统的理解, 使我们常见的汉画像内容得到了新的文化阐发。

正如汉画研究者所说:“汉代人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是自然性的, 而是人文性的。人文信仰知识的来源并不是纯客观的反映, 而是主观的不断建构。人的生命及本质的呈现是幻想性的。人把自己的本质通过人类的想象活动投射到客观事物上去, 使事物在人的想象中客观化, 人便生存在人为自己设计的图式中。视觉的呈现及其符号化是人的审美的存在。人通过自身的象征符号的创造, 使人类栖息在一个意义的世界里。人类借此使虚无的生命获得生存的价值。”汉画像石创造了众神世界, 创造了汉代文化玄虚空灵和深沉雄大的美学境界, 创造了以人文精神为品质的神性。汉画艺术让人与神在石头里相逢相知。神性与人性在通灵的青石上, 达成了灵界的和谐。

牛郎织女的故事, 从天象图到神话传说再到更深层次的象征隐喻正是印证了上面的观点, 尤其在汉画像中更是增添了它无尽的魅力。

《牛郎织女》的巧合艺术 篇3

“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于何时,我们且不去管它,但凡夫俗子与天仙美女成婚匹配,这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巧合,并且充满着神奇的怪诞色彩。正是这个巧合,奠定了创作的基石,形成了文章的主干,建构了故事的大厦。

巧合,离不开生活。文章首先是以牛郎的现实遭遇和幻想中织女的处境遭遇来结构巧合的,一开篇就体现了民间文学“常带神话般幻想情节”的特点。现实世界中的牛郎,因兄嫂虐待只好与牛为伴,盖房野居在重重叠叠的峰岭间,靠打柴为生,过艰难日子;而神仙世界的织女,又因织得一手好彩锦而囚守机房,夜以继日地“织在梭上”,劳累无自由如坐监狱,煞是难熬。牛郎和织女,一个在红尘,一个在仙界,有着天壤之别,可两人的处境遭遇却又惊人的相似,这就是一个巧合。为什么“如父”的长兄要伙同嫂子虐待牛郎?为什么织造云锦手艺超群还要倍受其累?却原来两者均有其生活事实的根据所在。牛郎因兄嫂要独占父亲留下的财产,故受其穷;织女因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故受其苦。这种“设一个大前提,再来一个小前提”的逻辑式的简单巧合,便把现实世界与神仙世界的生活情形巧妙地升华到文学创作的艺术世界,从而拉开了故事的舞台序幕。

巧合是生活的偶然性在艺术上的表现。《牛郎织女》利用生活的偶然性曲折地表现了生活的必然性,使读者甚至不觉得这是巧合。当仙界中的仙女们暗走相告、互相知会,将打算来人间一游的时候,王母娘娘因多喝了点“千年酿的葡萄酒”,正靠在宝座上“打瞌睡”,这可不是巧了。“仙女们见机会难得,就你拉我我拉你地溜出”天庭,一时之间,“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她们来到人间,就在清澈的湖水里洗起澡来,真个痛快;可织女因“想多玩一会儿”,竟“没想到就落在后边”,以至与牛郎相遇,这又是一个巧。在这里,仙女们来人间旅游、织女能够与牛郎相见,这偶然的巧合中无不包含着生活发展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性因素,它巧得自然而又和谐,合得无形且又真实。为什么王母娘娘偏偏要喝醉“千年葡萄酒”?巧哩;为什么织女洗澡恰恰要落在后面?巧哩;为什么牛郎受“老牛”的秘方指点,情景竟会果如其然?巧哩。这种带连珠炮式的复杂巧合,涂厚了神话的奇丽色彩,为文章立了整本,从而推动了故事的向前发展。

巧合实在是一种有充分表现力的技巧。《牛郎织女》运用的巧合不仅能使情节曲折,故事完整,也能满足读者欣赏的需要,产生联想、回味的艺术空间。织女在人间与牛郎做夫妻一事,后来被仙界的天兵天将察知,王母娘娘大怒,亲临下界捉拿织女。至此,故事情节发生急转,王母娘娘的这一举动,犹如在一泓平静的湖水里投下一枚炸弹,惊心动魄,但文章却以轻松的笔触处之,“可巧牛郎不在家(在地里干活)”,这也太巧了,这个巧避免了牛郎用锄头、镰刀或扁担大战王母娘娘的场面。王母娘娘的对手,仅是一个小男孩,不堪一击,“一推”便“倒了”,这就给情节造成一波过后,二波将起的气势;牛郎闻讯赶来,正无计可施,忽然想起“老牛”的临终嘱咐,忙披上牛皮跑出屋门,竟然也会飞起来,这是一巧,是一个怪诞的巧,这个巧预示人们,在半天云中将发生一场空战。牛郎挈携儿女在空中穿云掠雾,看看将要追上,却被王母娘娘“拔玉簪儿一画”,顿时出现一条“很宽”“波浪极大”的河,把牛郎阻住,这又是一巧;当人们都不免要为牛郎叹息之余,王母娘娘却又允许织女每年七月七日与他见面一次,这又是一个巧合。这里一连串用了四个巧合,使故事情节波浪起伏,从而产生了摄人心魄的艺术魔力。

总之,《牛郎织女》这篇文章,运用了一系列神奇的巧合,将分散在平面和表面的生活,压缩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并环环紧扣,层层转进,把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遭遇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我们从中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牛郎织女的诗句 篇4

(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

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

(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

(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牛郎织女的故事作文 篇5

小时候听大人说,七夕这天所有的鸟雀都会去银河给牛郎织女搭鹊桥。每到这一天我便会早早起来,到院子里看书上的鸟雀是否都飞去了遥远的银河,每每总是失望。去问妈妈,妈妈也总是说,你起晚了,它们已经飞回来了。我这时候便会抬头仰望,然后唉叹一声:一年就见这么一次,就这么一会。

我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开始于我家的大衣柜子一副年画(我们本地的叫做潍坊年画)。衣柜门分两扇,所以画也分左右两联:左边的一副是织女,脚踩祥云,望眼远眺银河对面。右边一联是牛郎,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箩筐,箩筐里坐着两个孩子,往银河岸边走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牛)。由于柜子立在床头,每天早晨醒来,第一眼都会看到他们。每当妈妈打开衣柜门的时候,我觉得就像王母娘娘划出的那一道银河,隔开了那对痴情儿女。所以,每天都会盼望着七夕的到来,他们能够相聚。

回到那首诗,后两句: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就像诗里写的一样,我知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剧情是一直到晚上的。和诗里不同的是,他们是看的,而我是听的。奶奶告诉我,七夕这天晚上坐在葡萄架下面便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说悄悄话。

每到这天下午,我和弟弟便早早的跑到爷爷奶奶家的葡萄架下等着。葡萄架被爷爷修正的很整齐,搭起高高的架子。奶奶总是把架子下面打扫的干干净净。搬小板凳坐在里面,像个绿叶做成的小屋。奶奶拿出早已洗好的葡萄,边吃边等待着,秋风吹的叶子哗哗作响,现在想来那是如此的惬意。但对于焦急等待的孩子来说,这段时间却是漫长的。终于,夜幕降临,天空出现点点繁星,不远处的草丛里传来虫鸣。我们洗耳倾听,大气不敢喘一口,生怕打扰到他们似得。却还总是听不见,奶奶便说,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听到了。即便这样,我们也还是听的津津有味。直到困意袭来,才跑回家睡觉。

那个时候,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对爱情的启蒙。他们的爱情惊天动地,让我感动,也令我向往。

后来慢慢长大了,牛郎织女成了儿时的记忆。那年大概是中学的暑假,下午带着收音机,牵着家里的两只山羊,到山坡去放羊。时节已是立秋,各色庄家的叶子都已近发黄,午后的山坡上吹来阵阵秋风。把羊放在青草深处,找块干净的石板坐下,打开收音机,听着音乐,欣赏着满目的秋色。直到现在想起,那个下午一直令我神往。收音机里一首歌毕,传来主持人的声音:从今年开始,七夕将被确立为中国情人节。那时的我开始对爱情有了悸动,眼睛眺望远方,想着以后有了女朋友,一定要带她来这里,欣赏美丽的秋色,晚上带她到奶奶的葡萄架下吃葡萄,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直到夜幕降临,羊儿已吃饱,我却久久不愿离开。

牛郎织女的英文 篇6

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的口头文学作品。著名的民间传说有元日贴桃符, 元宵的迎紫姑, 端午的艾蒿香包饮雄黄酒等。

民间传说不仅衍生出许多重要的节候和风俗发源, 更往往衍生出民艺作品, 农民和手工业者就地取材, 以天然材料为主, 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出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民艺作品。这些民艺作品与民俗活动民间生活密切相关。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往往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 丰富了创造者的日常生活, 并能够起到补贴收入的作用。

2.牛郎织女的传说与民艺衍生

织女, 以织布为巧, 后人奉其为掌管女子心灵手巧的神仙, 所以古时七月七日又称乞巧节, 女子会通过节日活动来乞求自己的针线活技艺高超, 因此衍生了很多关于织女的绣品图样。牛郎是农耕社会中典型的男子代表, 是勤恳老实的形象。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期望和事无完美的现实主义精神。今日的七夕被称作中国情人节, 视作年轻男女相会的节日。

2.1沂源地区传说与考证

古诗十九首云:“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这算是最早时期关于这个传说的记述。

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织女洞和牛郎官庄村一带, 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在现实生活中附会的地点。立于大贤山顶玉皇阁的明朝正德六年 (1511) 的《重修迎仙观玉帝行祠记》, 这样解释大贤山和迎仙观的来历:“所谓山之大贤者, 因织女之称也, 观之迎仙者, 昔仙人所居也。”大贤山的贤人是织女, 迎仙观的仙人是张道通。所谓织女之贤, 所强调的是作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女子“贤惠”的品德。明朝解释其洞命名的原因:“唐人闻个中札札机声, 以故织女名。”沂源县的牛郎织女传说, 在长期的历史传承过程中留存至今, 牛郎官庄的老人仍以口头方式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 通过民众的口耳相承实现着民间文化的传承。牛郎官庄的牛郎庙, 沂河水, 大贤山三处村落空间对应着牛郎, 银河, 织女三个故事传说点。在这种祖祖辈辈的讲述与记忆之下, 牛郎织女的故事变得丰满而详实。

2.2.民艺的延伸

在长期的民间传说、民间信仰与劳动人民的朴实生活互动之下, 诞生了有关牛郎织女一系列的民间文化艺术, 抽象方面包括口耳相传的故事, 唱词等;具象方面包括剪纸, 刺绣, 年画, 雕塑等等。

2.2.1剪纸中的牛郎织女

剪纸是劳动人民自娱的民间古老装饰艺术之一,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承传民间风俗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牛郎织女作为最贴近农村生活的民间故事自然成为剪纸的重要题材。沂源县位于鲁中沂蒙地区, 这里的剪纸种类繁多, 用途不一, 主要表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 以及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广大民间艺人的承传、提炼、修改, 创作出了大批传统剪纸精品。沂源剪纸以夸张大方, 浑厚朴实, 粗犷中存细洁著称。牛郎织女作为一个完整的传说故事, 有多个经典情节可以用于描绘, 例如牛郎偷天衣, 男耕女织, 钗划银河, 鹊桥相会等等。

因为剪纸的尺寸有局限性, 所以牛郎织女的剪纸只能挑选其中的典型情节进行表现。目前最多的是“鹊桥相会”, 基本样式是牛郎挑着一对儿女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又因剪纸多半是贴在窗上, 依靠光线映衬, 所以剪纸中的牛郎织女强调人物动态, 表情较为单一, 剪纸的细部只能是头上的发饰与衣着的变化。因为民间艺术中的圆满审美追求, 人物及鸟雀动物都是以圆满的形象出现的, 这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美好愿望表达。

2.2.2.刺绣中的牛郎织女

剪纸与刺绣也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剪出的花样进行刺绣, 这是当时农村妇女们的拿手好戏。

这一题材的刺绣多出现在肚兜与枕套上, 也有作为门帘的。刺绣选题也是作为一种对情节筛选的表达, 如鹊桥相会等。门帘形式中的鹊桥会极为喜庆, 整个画面祥云缭绕, 牛郎织女为中心, 构图华丽丰满, 意寓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枕套上刺绣牛郎织女, 除了鹊桥相会的新房类装饰外, 也会有牛郎放牧图, 期望生活朴实如同牛郎, 希望睡觉的人做一个美梦像牛郎一样娶到织女, 生活美满幸福等美好的愿望。

3.当代历史条件下的新型旅游资源

从山东省沂源县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那一刻开始, 在保护历史文物遗迹以及原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 沂源县织女洞开发了具有广阔前景的旅游资源, 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风景文化遗迹区, 需要做的工作十分繁多。必须从原有的粗放型旅游资源转变成为高质量的精细旅游资源。经过设计, 推广, 原有的产品的再设计等方面多方发展, 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历史文化民俗现代集为一身的国家级旅游区。

3.1传统文化的收集与传播

沂源县建立的牛郎织女民俗博物馆, 收集了有关牛郎织女的传统造物文化, 如木推车, 耕犁, 织布机, 刺绣, 剪纸, 年画等等。用于详实的告诉游客这一传说的丰富性具体性。

3.2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再设计

现在我国大部分的旅游景点依然存在着旅游纪念品粗制滥造, 没有相应的景点特色, 令人无法引起购买欲望作为馈赠亲友礼品及本身对此景点纪念意义的缺点。工业化的社会令我们浮躁,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娱乐, 暂时逃离原本生活桎梏的行为得到大部分人的赞同, 而劣质的旅游纪念品使人无法得到相应的情感抒发。剪纸刺绣作为一种手工艺劳作被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所逐渐遗忘, 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可以进行重新设计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审美需求, 从而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如何将其进行再设计使之符应时代并蕴有原本的情感内涵及文化记忆是值得深入探研的。

3.3与传说寓意相符的宣传推广及扩展研究

如集体婚礼, 爱情邮票博物馆, 烟火晚会, 七夕大型相亲活动等等。牛郎织女传说是四大爱情传说之一,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也是普天之下人们的美好愿望。因此幸福美满的拓展语义可以用来举行一系列的相关活动, 一方面可以良好的起到宣传牛郎织女之乡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会得到相应的经济收益来发展当地文化。

4.结语

牛郎织女传说作为民间耳熟能详的生动故事被劳动人民加工成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其具有或华丽丰满或简洁形象的特

关于上蔡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任育红 (上蔡县旅游开发管理办公室支部书记河南上蔡46380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精髓, 更是旅游获得生机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托。针对上蔡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 笔者专门进行了相关课题调研。现将其发展情况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浅析如下:

一、上蔡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上蔡县地处豫东南中心地位, 悠久的历史, 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伏羲文化、漆雕氏儒派文化、李斯文化、蔡氏文化、重阳文化为代表的伏羲画卦亭、孔子问津处、厄台、漆雕开墓、李斯墓、蔡明园、蔡侯陵园、蔡侯望河楼等人文旅游资源独树一帜, 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其中蔡侯望河楼、伏羲画卦亭一并入选省批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兼之上蔡县是荆、楚文化的交汇处, 民间民俗文化底蕴丰厚, 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茱萸绛囊、东岸桃核雕花工艺, 省首批百年“老字号”“白云翁”毛笔以及担经舞、扁担轿、菊花酒、王氏麦草画、东岸木版年画、苏氏节孝坊、伏羲祠传统庙会等在河南省广大地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开发的景区、景点和文化旅游资源众多, 有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和基础条件。

近几年来, 为进一步实施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转变的战略方针, 上蔡县在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产业方面, 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思路明晰, 方向正确。通过努力, 该县于2005年12月1日被中国民协评为重阳文化之乡, 2006年4月被省人民广播电台评为河南省十大古城, 2007年8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命名为“千年古县”;2008年1月重阳节入围文化部命名的“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 201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于2003年开始, 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二是决策科学, 措施得力。成立了县文化局旅游开发管理办公室及县、乡民俗文化资源保护领导小组, 制定了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 细化了五年保护计划, 形成了聚全县之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氛围。三是突出重点, 精心规划。为提升上蔡文化旅游品位, 县委、县政府把文化产业的发展融人旅游产业发展之中, 突出抓好文化旅游的协调发展, 为上蔡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上蔡的文化旅游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其仍处于初始阶段, 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投资开发资金短缺, 旅游“六要素”不够完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二是景点缺乏文化包装, 缺少特色文化品位, 总体不尽人意。三是文化旅游基础建设滞后。一些景点匮乏文化内涵。基础设施不健全, 四是景区餐饮、娱乐业档次较低。建筑风格、人文环境、经营条件等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要求;五是保护利用措施不力。上蔡的文化旅游景点较多, 但相对分散, 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致使景区景点资源配置不相协调,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三、对策与建议

(一) 明确思路, 营造古蔡文化旅游氛围。

坚持以资源为依

质, 共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在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下, 如何保持这一文化的朴实特质而又与时俱进, 既使之保留传统文化, 又符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托, 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营造以人文观光休闲度假为主题, 遵循生态文化资源相融合, 实现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移, 从一般接待型向文化旅游产业型的跨越式发展, 努力把上蔡建成特色鲜明、传统地方文化浓郁、人与自然和谐的“千年古城”。

(二) 准确定位, 完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围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这一文化旅游主题, 进一步修编全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逐渐改善旅游景区景点功能,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改善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 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集点、线、带于一体的上蔡文化旅游格局。

(三) 突出重点, 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力度。

要下大力气抓好县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加强环境治理, 提高接待水平, 真正使上蔡的旅游品位靓起来。要把谢夫子祠堂、孔辙坊、上蔡植物园、桓景登高处、烽火台、凤凰桥、忠良桥、李斯井、李斯故宅、白云观、升仙桥、奎星楼及蔡河源为中心的古蔡都城等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纳入“一日游”开发重点。做好规划, 筹集资金, 科学开发, 逐步改变旅游景点单一的局面。

(四) 紧扣主题, 建设一批文化旅游项目。

紧扣旅游文化主题, 突出古蔡文化特色, 坚持地域性、厚重性和传承性相统一的原则, 挖掘一批如担经舞、扁担轿、腰鼓、舞狮、龙灯等独具上蔡特色的民间音乐、戏曲、歌舞节目;开发菊花酒、菊花茶、重阳糕等一批饮食文化项目;整理一批与上蔡风物相关的古今诗词曲赋及名人题辞, 出版一套上蔡名人诗词纪念册;精心包装, 推向市场, 使文化旅游成为上蔡旅游业获得生机与发展的新领域。

(五) 加强保护, 实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保护第一, 合理利用”的原则, 大力整合与重组文化旅游资源, 使其发展由点而线、由线而面, 形成有整体优势、品牌效益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六) 制定政策, 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投人。

要把文化旅游产业纳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实行产业扶持政策, 保证必要的财政投人, 保障文化旅游事业单位高效运转。要制定配套优惠政策, 减免税费, 鼓励企业、民间社团和个人兴办产业实体, 吸引各种资本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 彻底改变由政府单一投人的局面。建议成立旅游文化创作室, 组建上蔡县民间艺术团, 以加快文化旅游的项目研发、转化和提高。

(七) 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的领导, 努力形成决策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定, 资金围绕文化旅游产业投, 部门围绕文化旅游产业转, 领导围绕文化旅游产业抓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创新机制。赋予涉游部门和企业更多的权力, 使他们放手放胆去干。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制定《上蔡县文化旅游宣传促销总体方案》,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拓展上蔡文化旅游市场的宣传活动。四是要搞好人才培养引进工作, 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人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

任育红, 女, 汉族, 中共党员, 专科学历, 现任上蔡县旅游开发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

参考文献

[1]叶涛韩国祥总主编《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系列丛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2]潘鲁生主编《中国民艺采风录, 剪窗花》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12

[3]郭俊红《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叙事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牛郎官庄为例》.山东大学.2008.

牛郎织女的英文 篇7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汉水是其丰饶的文化母体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濟学手稿·导言》中对神话作了经典性论述,“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古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们“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1]牛郎织女传说同古希腊神话一样, 是“通过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产生于农耕社会早期、原始社会末期,中华民族发展得最完美的童年时代,是在“艺术不发达阶段”创造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显示出永不复返的社会发展阶段的艺术杰作所具有的特质和永恒魅力。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诗歌描绘出一幅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图画:“牛郎”是驾驶牛车的男性劳动者,“织女”是织布的女性劳动者。与此相伴出现了一个特定的流域文化符号“汉”,以及由农业生产工具簸箕演变的“箕星”、状如舀酒之器的“斗星”。牛郎、织女作为艺术形象、文化符号一出现就与“汉”这个文化符号、农耕文明相生相伴、相互规定,三位一体不可分离。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唯物史观“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2]从词源学角度考溯,“汉”的本义是汉水名,“天汉”概念是先民对地上客观存在的汉水在天上的观念投影;牛郎织女传说作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艺术反映,源于汉水流域农耕社会早期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力主体牛郎和织女在实践中生成的爱情、婚姻,由此创造出了“天人合一”的牛郎织女艺术形象。

《淮南子·齐俗训》记载,炎帝神农氏在汉水流域的厉山(随州)开创了农耕文明,“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不贵难得之货,不器无用之物。是故其耕不强者无以养生,其织不强者无以掩形。有余不足,各为其身;衣食饶溢,奸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3]这里描绘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农耕生产方式与社会和谐的生活图景,它决定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内涵及婚恋形式。

1978年,在汉水流域湖北随州发现了曾侯乙墓,出土了气势恢宏的青铜编钟。在一件编号为E.66的漆箱盖上,发现了一幅彩绘天文图,画面中央是篆书的“斗”字,表示星空枢纽北斗,四周依序写着二十八宿名称,北方七宿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与文献所载二十八宿之名基本相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二十八宿图。绘有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二十八宿天文图在汉水流域的出现,与《诗经·小雅·大东》中与“汉”相伴的牛女艺术形象,有着惊人的内在联系,皆为汉水流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在观念形态的反映。

1975年11月,在汉水流域云梦睡虎地,出土了战国秦简,其中《日书》记载:“丁丑·己酉取(娶)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甲种一五五简正记)“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4]典籍不仅记载了汉水流域先民不宜嫁娶之日的禁忌,还记载了这对有情人聚散的经过。两段简捷的文字,不仅确证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改写了学界长期所持的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于汉代的“定论”,而且弥补了《诗经·小雅·大东》由于诗歌文体和主题所限导致的牛郎织女之间感情的缺漏,在情节上作了重要的补充和连接。它为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提供了又一铁证。

历来就有七夕节形成于汉代的定论,然而据明代罗颀所著《物原》一书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5]它证明七夕节及所蕴含的民间习俗源出于江汉平原的楚国,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的母体皆为汉水流域。据以上史料,我们还可作出与牛郎织女传说为一体的七夕文化在楚国已具雏形的论断。

我们依据唯物史观可以作出是汉水流域早期农耕社会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奠定了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的社会基础和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必然得出牛郎织女传说是汉水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的科学结论。

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传播与七夕文化传承

由于《诗经·小雅·大东》采自于东方,便有人否定笔者关于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的观点。《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炎帝,以火名官,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农耕,故号神农氏。……初都陈,后居曲阜。神农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皇甫谧曰:厉山,今随之厉乡也(即湖北随州厉山)。”[6]生于汉水流域随州厉山的炎帝神农氏,不仅开创了农耕文明,而且把包括牛郎织女传说在内的农耕文明传播到东方。此后,再经知识分子加工、改编,由周代采诗者收于《诗经》。这就是《诗经·小雅·大东》中,牛郎、织女文化符号与标志汉水流域农耕文明的天汉、斗星、箕星等相伴生的内在逻辑联系。经由《诗经》为代表的文献的传播,中华民族形成了将天上银河称之为“天汉”、“河汉”、“银汉”、“云汉”的文化传统,从而使“汉”成为中华民族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本根性意义的文化符号。

nlc202309021711

历史辩证法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一旦形成,不仅有相对独立性,而且会对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汉高祖刘邦对“天汉”文化的崇尚,使其成为汉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极大地推动了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播和“七夕文化”传统的形成。《华阳国志》卷二《汉中志》载:

汉高帝既克秦,获(俘获)子婴,当王关中。项羽封高帝为汉王。王巴蜀四〔三〕十一县。帝不悦。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则伸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愿大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帝从之,都南郑。[7]

刘邦攻克秦国都城,理应称王于关中。鸿门宴后,刘邦却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因而郁闷不樂。萧何认为刘邦封王汉中,应了《诗经》中的“天汉”之称,是终将成为“天子”的祥瑞之兆。刘邦接纳了萧何的劝谏和谋略,而后将“汉”升华为国号。于是形成了由汉水—→天汉—→汉中—→汉朝—→汉人—→汉字、汉语—→汉文化的历史演进逻辑,“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文化符号。与“汉”结缘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也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高祖刘邦的“天汉”文化情结,使与“天汉”相联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在西汉有了新的发展。汉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在长安西南开凿昆明池,在池的两侧各立牵牛、织女石像,使其以艺术的形式回归人间。晋人葛洪整理的《西京杂记》记载了汉代宫廷七夕习俗:“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具以习之。”[8]纪念牛郎织女相会,女性七夕乞巧在汉代已成习俗,上层社会习以为常,民间效法蔚然成风。

东汉文人所作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表述的是牛郎织女河汉的阻隔和别离的伤怀。这既是作者对《诗经·小雅·大东》诗化的诠释,也是东汉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和七夕习俗深入人心的历史写照。

汉魏六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记载了汉水流域、荆楚大地七夕淳朴民俗:“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9]源于汉水的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从民间传播到汉代宫廷,再由宫廷反馈民间,在社会上层和民间互促互动下,形成了“七夕文化”传统并世代传承。唐宋以降七夕习俗倍受推崇,杜牧《七夕》诗:“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秦观的《鹊桥仙》更是把牛女七夕相会视为男女婚恋的理想范式:“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堪称千古绝唱,七夕佳作。以牛郎织女为核心的七夕文化远播海外,在奈良时期已传入日本。日本人民将中国的七夕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有日本特色的七夕习俗和“情人节”,每年举办七夕庆典游行纪念牛郎织女的唯美爱情,营造成世界性的文化旅游项目并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

牛郎织女传说具有的人民性、通俗性使其极易落地生根,并赋予一定地域色彩,形成了我国关于牛郎织女起源说的多种版本。在其母体汉水流域,从古至今流传着版本大同小异的牛郎织女民间传说,大体相近的七夕民俗。近年来,在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建设中,处于汉水中游的十堰市郧西县建构的“天河·七夕文化”具有代表性,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七夕文化旅游目的地。根据唯物史观我们可以把握到七夕文化这一形成、传播、发展的历史逻辑。

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核心的七夕文化特质

在中华民族最著名的以爱情为主题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大民间传说中,除牛郎织女外,无不充满着悲剧色彩。牛郎织女传说以喜剧性的理想化结局及独有的文化特质,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涵大蕴深的七夕文化,并受到世界很多国家民众的青睐。

1.“牛郎织女”起源于农耕社会早期、原始社会末期,与同类民间传说相比具有原始性、人本性、永恒性文化特质。

牛郎织女传说描绘了汉水流域原始社会末期的生活图景;展现出汉水先民发展的最完美的童年时代,那种率真、淳朴、浪漫及丰富的艺术创造力;显示出那个永不复返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和艺术杰作具有的永恒魅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牛郎织女传说所蕴含的自由平等、两情相依的爱情婚姻观,具有人本性。传说的主人公是极为普通的男性劳动者——牛郎,有着神奇纺织技艺的女性劳动者——织女。狭隘自私的嫂子逼牛郎分家,仅分给牛郎贫瘠的土地和一头老牛。牛郎有着勤劳、善良、忠诚的美德,他开荒种地、盖房,按老牛的妙计藏了从天界下凡洗澡的织女的衣裙,赢得织女的芳心而喜结良缘,过着男耕女织田园牧歌式的农家生活,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传说所展现的是自私观念虽初步萌芽,自然家庭逐步解体,但尚未进入私有制社会,男女之间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它区别于后世欺凌奴役妇女的奴隶制和“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婚姻。它与秦汉时期因劳役繁重导致夫妻生离死别的《孟姜女》传说,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制度、纲常名教束缚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宋明时期崇“道学”、尊“道统”,存天理、灭人欲的《白蛇传》相比,牛郎织女传说产生的时代更为原始古老,显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与意义。老牛在弥留之际,慷慨奉献牛皮,助牛郎得以飞天追赶织女;王母娘娘将牛郎织女强行拆散隔离天汉两岸,但有喜鹊造桥七夕相会成全牛女姻缘;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因织女下凡,荒废织衽之功,责令其回归天汉东岸,却人性化地恩准牛女七夕相会;人间百姓每逢七夕为牛女祝福等。人间百姓、天界尊神、飞禽家畜皆以牛女情感、尊严为本位,以玉成其婚姻为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出人本性。

牛郎织女传说所体现的爱情婚姻观和审美价值,为后世阶级社会中的爱情婚姻传说不可企及,具有艺术魅力的永恒性。传说显现出处于人类童年时期的汉水儿女淳朴善良、天真浪漫之美,其蕴含的爱情婚姻观和绚丽多彩的艺术想象力具有永恒的价值。牛郎作为人具有神性,可以升天;织女作为神具有人性,可以下凡;地界劳动者与天界劳动者可以自由平等的相恋婚配。先民通过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将其定格在天汉之畔,无论在传说的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堪称为永恒。审视牛女传说,汉水流域早期的农耕文明是其源,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其本,中华民族最本色、最自然、最理想的婚恋观是其根,地界牛女、天界双星永恒相守的理想信念是其魂。它感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婚姻和浪漫抒情的“诗意”化人生,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显现出原始性、人本性、永恒性的文化特质。

nlc202309021711

2.反映了普通劳动者的纯洁爱情、忠贞婚姻与追求诗意人生的价值取向,具有大众性、审美性、习俗性、世界性。

牛郎织女传说与同类传说相比具有草根性、大众性,深受民众青睐。传说所展现的不仅是原始社会末期男性劳动者“牛郎”与女性劳动者“织女”之间的爱情婚姻,而且体现的也是后世劳动大众的人之常情。它表现的既非深受传统礼教束缚的知识男女之间——“小众”的缠绵悱恻的情感,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男女同窗、痴男怨女之间的爱情;也非人妖之恋,如《白蛇传》许仙与千年修炼的人形蛇妖白素贞之间——“异类”的婚恋。传说表现的是“草根”男女之间最自然、淳朴、真挚的感情和婚恋,超越了那些反映小知男女、官宦夫妻、商人怨妇、英雄侠女婚恋的文艺作品和艺术形象,具有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意义,以其永恒的生命力被世代“草根族”认同、追求、传播,具有大众性。

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核心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七夕文化传统,其“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与审美创造技艺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具有审美性、习俗性。四大爱情传说与民间习俗、节日或多或少有所关联,但惟有《牛郎织女》成为七夕文化的核心主题,并滋生出内涵丰富的七夕审美化、诗意性的民间习俗:被视为国人的“爱情婚姻节”,形成了青年男女祈祷自由婚姻的习俗;中华民族女性以天上织女为楷模,追求精湛的织绣技艺和诗意人生,形成了“七夕乞巧”的民间习俗,被视为“乞巧节”、“女儿节”、“艺术节”、“纺织节”。织女形象将女性内在品德之美、外在体态之美与艺术创造之美集于一身,令后世女性景仰视为懿范世代推崇。七夕节还有祈祷家庭和睦、儿女双全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内蕴。

牛郎织女传说从人间到天界、从草根民众到文人雅士、从民间到宫廷、从口耳相传到载之典籍,深受中华民族儿女和世界人民的喜爱,具有共享性、世界性。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南亚的民众在引进中国七夕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方式来纪念、欢度七夕。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3.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爱情婚姻观和家庭生活理想,彰显出平等性、和谐性和理想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专偶制家庭“它是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的时期从对偶制家庭中产生的;它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神话中的女神的地位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更早的时期,那时妇女还享有比较自由和比较受尊敬的地位,但是到了英雄时代,我们就看到妇女已经由于男子的统治和女奴隶的竞争而被贬低了。”[10]这一论断对我们研究牛郎织女传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牛郎织女传说,男女虽有社会分工,但未有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在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彰显出平等性。此时,生产资料私有化虽已萌芽,但尚未进入私有制奴隶社会;虽出现了阶层,但尚未形成阶级;女性尚未变成男性的附庸和奴役对象。织女作为劳动妇女“还享有比较自由和比较受尊敬的地位,”男女在爱情婚姻和家庭地位上完全平等。其爱情婚姻建立在男女真心相爱的情感基础上;建立在两个普通劳动者之间相依相伴、共享劳动成果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在尚未出现阶级分化、门第观念,男女关系和权利义务平等基础上;建立在比群婚制、对偶制婚姻要进步的一夫一妻“专偶制家庭”婚姻基础上,更优越于后世私有制社会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的婚姻家庭。

牛郎织女传说与同类传说相比,具有整体的和谐性。其他民间传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尖锐矛盾冲突,不和谐的社会生活,有着浓郁的悲剧意识。牛郎织女虽遭强力干扰、拆分,但大团圆的结局是矛盾冲突的化解、整体的和谐:牛郎织女的爱情婚姻展现出夫妻之和谐;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老牛鼎力相助成就美好姻缘,喜鹊架设鹊桥促其夫妻相会,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万物之和谐;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虽拆分了牛郎织女,仍怀恻隐之心恩准七夕相逢,体现天人之和谐;七夕夜天上牛女喜相逢,人间百姓乐乞巧,显现出天、地、人、神共和谐,即中国传统美学所推崇的至高至上、至大至美的“太和”之境。

牛郎织女传说同其他传说相比,彰显出浓郁高远的理想色彩:劳动大众以感情为基础的男女恋爱自由的爱情理想;夫妻在家庭生活、生产劳动中和睦相伴、共劳共享、地位平等、生养子女的家庭理想;夫妻面临突发性灾难时,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伴侣理想;夫妻长相厮守、忠贞不渝的婚姻理想;天界人间共同期盼、玉成有情人“金风玉露一相逢”,天、地、人相和谐的“太和”理想等。牛郎织女传说的理想性被后世阶级社会所碾压,上演出《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爱情婚姻悲剧。牛郎织女传说虽有悲剧成分,但其大团圆的结局是矛盾冲突的化解、理想的实现,是对人的自由、尊严、权利、价值的尊重。它作为后世男女婚恋的理想范式而垂范千古。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1]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设想、描述来看,生成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末期的牛郎織女爱情婚姻,被私有制阶级社会所否定,而共产主义是对阶级社会的否定之否定,将在更高阶段上肯定牛郎织女爱情婚姻的理想性。牛郎织女传说蕴含的爱情婚姻具有理想性,艺术地实现了“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是美好人生的复归,也是其永恒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之所在。

(杨洪林,武汉纺织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8卷,第34—35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卷,第544页。

[3]《诸子集成·淮南子》:河北人民出版社1968年4月版,第10册,第185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208页。

[5]罗颀(明):《物源》,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6]《二十五史》百衲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卷,第7页。

[7]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8](晋)葛洪《西京杂记》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9]《荆楚岁时记译注》宗懔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10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卷,第73—7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卷,第185页。

牛郎织女的故事缩写 篇8

一天,牛郎去喂牛,牛又说话了,它说它快不行了,让牛郎在它死后留下它的皮,碰上什么紧急事,就披上它的皮,老牛没说完就死了。他们埋了牛,留下了它的皮。

在天上,仙女们到人间洗澡的事,王母娘娘明白后罚了她们。她还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给她最厉害的惩罚。

王母娘娘派的天兵在人间察访了好久,才明白织女在牛郎家里面。一天,她来到牛郎家,拉着织女走,织女的孩子见那老太婆拉着织女,也跑过来拉织女,王母娘娘把孩子推倒,织女让孩子去找牛郎。

牛郎回到家后,决定上天去追回织女。他披上老牛皮,用两个框把孩子放进去,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他就飞了起来。他看见了妻子和老太婆,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了天河,牛郎飞可是去了。

牛郎织女的想象作文 篇9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长一段路,终于找到了生病的老牛。当他看到老牛病得很重时,他给老牛送去了几捆草。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然后抬头告诉他,他是天上灰牛大仙。他因为犯规被贬上天,腿断了不能动。用花露洗自己的伤口需要一个月。牛郎几个月来照顾老牛一,不怕辛苦。白天,他为老牛采花疗伤,晚上,他依偎着老人睡觉。老牛痊愈后,牛郎高兴地把十头牛赶回家。

回国后,嫂子还是对他不好。她伤害了他几次,被老牛救了出来。小姑终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想老牛陪他。

一天,天上的织女下去和仙女们玩,在河里洗澡。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认识了织女,彼此产生了好感。后来,织女偷偷下凡,成了牛郎的妻子。织女星还把从天上带来的野蚕分发给大家,教大家养蚕、吐丝、织鲜艳的绸缎。牛郎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幸福。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让天帝知道,是王母娘娘自己降临人间,强行把织女带回了天空,恩爱的一对分开了。

牛郎织女天河情 篇10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该诗由东汉末年文人所作。内容上并不重在写他们二人离奇曲折的故事,而是重在写牛郎织女夫妇因天河的离隔而产生的离愁相思之苦。读后让人不禁心生悲悯之情,涌起痛惜之意;细细品味,萦绕全诗的哀伤凄怨之感,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下面我们从如下几个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一、意象

诗人在意象的选取上运用了虚实结合法。 “牵牛星”、“织女星”,可以理解为诗人仰望星空所见; “星星”当然是可见的,虽然如此,但“牛郎”与“织女”恐怕非凡夫俗子的一双拙眼所能看到,而非得充满灵性的慧眼方能识别。此处“星”为实,“牵牛”“织女”则为虚。至于纤纤素手、清浅银河、札札机杼,则更是诗人想象的结果,这些意象都是虚的。但正是这些虚写的意象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画面:秋夜星空,寥廓明净;银河岸边机杼札札作响,织女正在织机旁辛勤劳作;然而往日能织出绮丽云霞的“纤纤素手”如今却因情思恍惚终日织不成一匹布,惟有哀怨的眼泪零落如雨;凝眸遥望银河彼岸,虽只是一水相隔,却无处申说。此外,虚写的意象还加深了诗歌的内涵。“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银河水并不深,然而既 “清”又“浅”的河水,为什么使得他们二人只能脉脉含情,忍受相思之苦?这是颇耐人寻味的。显然,诗人运用大量虚写的意象,不过是移情于物,意在借天上的事来抒发人间的情罢了。牛郎织女每年只能有一次相见的机会,真正的罪魁不是银河而是王母,王母代表的是一种可怕的宗法力量,它虽然无形,却能于无形中使人形销骨立、备受煎熬!而“人间亦是有银河”,东汉末年的动荡、黑暗的社会让多少平常夫妻生离死别、家破人亡;多少怨女抒发着她们内心的苦闷和伤感,因此蕴藏着浓浓离别况味的写实性诗歌应运而生。

二、语言

1.叠词的运用

叠词的运用是本诗语言上的一大亮点。它的运用除了在音韵上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之外,其背后也隐藏着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1)“迢迢”极写星空距离之远,“皎皎”描绘星空灿烂之貌。能够形成这样一种视觉感受,一定是地面上的人仰望观察的结果。也就是说,此时此刻,人间有一个人正“卧看牵牛织女星”,联系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我们就可以设身处地地还原一个真实的情景:一个因社会动荡而与丈夫离散的女主人公(或妻子离散的男主人公),夜晚一个人孤单寂寞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想到了久别的丈夫(妻子),虽然离自己并不遥远却难以想见,不免产生相思之情。抬眼望去,那挂在天空中的“牛郎”“织女”何尝不是自己与爱人的影子?想到这儿,不免心生悲凉,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可见一斑。

(2)“纤纤”二字状织女手之形状,突出其修长的特点;“札札”摹织布之声。如果我们单纯地把“纤纤”二字理解为只是突出织女手之柔美就太肤浅了。其实,我们从“织女”一词可知,她应该是专门从事织布的人,应该有一双既柔美又灵巧的手,既然手很灵巧,那为什么还“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呢?让我们把思维的触角深入到织女的内心去作探究:美丽、灵巧的织女表面上虽在织布,实际上却“身在织机心在郎”,由于心不在焉,故而织布也只能是无果而终。 “札札”二字给人造成的不过是假象罢了,因其是摹织布之声,似乎织女在不停地织布,其实我们不难想象,对于满心萦绕着思夫之痛的织女来说,“札札”的织布声只不过是其下意识的动作发出的声音罢了。空有织布之声而无织布之果,更见其感伤悲凉之心绪。谁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纵有“灵犀”无奈天河两隔,千古寂寞、无限伤心诉与谁?读到此连我们也不由要为之对天浩叹了!

(3)“盈盈”状水之清澈,即“河汉清且浅”;“一水间”即“相去复几许”。“脉脉”即“含情脉脉”之意。牛郎织女仅相隔一条既清又浅又近的银河,却只能落得个“见个面面容易,拉个话话难”的局面。我们仔细咀嚼品味,这条“清且浅”的银河是很耐人寻味的。正是这“清且浅”才更撩人情绪,更显伤感、愁思、无奈。倘若离别的夫妻相隔甚远,既不见其人,又闻不得其声,双方心里已经做好了可能永远也見不上面的准备,没有希望,失望也就降到了最低;而如今,两个相悦之人仅仅因一河之隔而不能相守,心里有无限期待,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那种无助、绝望,实在让人“别有一番哀怨在心头”。

2.再说说“札札弄机杼”一句中的“弄”字。粗略地看,“弄”字背后好像没有什么更深层的意味,但细细琢磨,才见真味。《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伸出素手,却无心织布,只是不住地把玩“机杼”,从这种外在的心绪表现可见织女对心上人的相思到了何种程度。从这个“弄”字里我们读者体悟到的是离散夫妻间的一种真情与无奈。

《迢迢牵牛星》一诗,短短五十个字,却蕴含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细细品味,方能识得真味,真是字字珠玑,读来仿若含英咀华;读罢良久仍觉余韵不歇,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赞,不愧为“汉末文人五言诗之冠冕”。

上一篇:光亮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下一篇:吴市中心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