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情思作文

2024-09-20

冬日情思作文(通用4篇)

冬日情思作文 篇1

关于冬日情思散文

冬天,打开玻璃窗,一股寒气迎面而来,好像是另外一个冰冷的世界,这道玻璃窗就像隔开两个世界的一道屏障,人们滞在室内似乎与世隔绝,如同动物的冬眠相仿。

夏天,不用关窗,室内与室外浑然一体,阳光、雨露、微风触手可得,人们与大自然合二为一,室外就餐、畅聊、游戏甚至酣然入睡都是那样的惬意舒坦。

我自小热爱夏天,艳丽的花裙子,在广场上转了又转;凉爽的`大雪糕,咬在嘴里甜在心上;火辣辣的大排档,火火的知心话,火火的朋友情;傍晚和恋人在街边花园吹着晚风,放飞着心绪,默契着衷肠……

这几年,渐渐不那么厌恶冬天,不仅因为是暖冬,更爱享受室内暖暖的亲情。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家人围坐在一起,回忆着往事,畅想着未来,彼此用身体取暖,互相用心灵慰藉!再上来一盆热气腾腾的火锅,呷着醇香的好酒,哼着咿呀的小曲,听着孩子纯真的笑声……身醉、心醉、陶醉,醉在冬日,醉在歌里,醉在梦乡!

冬日情思作文 篇2

生定作文引言: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活教﹄文一个重点理杨/手的一项教, 学任务也是很多。不少学生在作文一线教师较为棘最念下楠者到了写作时写作中容易产, 临时抱佛脚生人云亦云的, 观点参考一, 些或真初作文集中学定教, ”理念的提出随便摘抄几段, 应付作业为初中语文。作文“以处语教学提出了文分尊重学生, 让学生在宽崭新的思路, 松要、愉悦的作求教师充

作文课堂上,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文活力, 中攫取素材和原料把目光紧紧锁定现, 为写作注实的生活, 入源从生教源不断的灵感。笔者认为, 在“以学定学教”理念下,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可以开

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一、以生为本,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围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 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向上、愉悦的课堂写作教学氛围。一方面要为学生设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 要为学生的写作提高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

比如笔者曾经在课上要求学生在学习了课文朱自清的《春》后, 要求学生仿写一篇关于季节的记叙文, 首先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谈论自己所喜欢的季节以及原因。此时, 学生们积极讨论, 课堂就像刚炸开的锅, 有的学生说:“喜欢春天, 因为春天充满了希望, 绿油油的植物刚刚发芽, 小草也在快速成长……”有的学生说:“喜欢夏天, 因为夏天有很多新鲜果蔬, 又充满了生气。”有的学生说:“喜欢秋天, 因为秋天有美丽的枫叶, 还有秋高气爽的怡人气候。”有的学生说:“喜欢冬天, 因为冬天会有雪花, 可以堆雪人, 冬天看沉睡的万物, 酝酿着新一年的复苏。”……学生们的回答非常精彩, 在开放性的作文教学课堂中, 学生的思路瞬间被打开, 于是我布置作文题目———《我喜欢的季节》, 结合他们的课堂思考, 学生们很快把作文交上来, 并且按照这样的思路加以引导后, 他们入手并不困难。

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引下,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 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以便学生积极打开思路, 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 写作对他们来说也就不再“头疼”, 而是将写作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以学施教,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以学施教”是“以学定教”理念的一部分, 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味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而是尊重教学规律, 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放出来, 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作用, 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一方面,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一方面, 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 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具体的个性进行引导。

比如有一次作文题目是以“关爱老人”为主题, 很多学生交上的习作几乎是千篇一律, 没有创新, 大部分都着眼于自己家庭中的长辈。针对这次习作, 我专门利用周末时间, 带领学生们来到

学校附近的敬老院, 在那里, 学生们接触到了老人, 看着老人们和蔼的笑容, 他们与老人们友好亲切的交谈, 有的学生还帮助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有的学生帮老人晒被子, 有的学生给老人扫地等等, 半天的交流, 让他们收获了不少“实践经验”, 我要求学生结合此次活动, 再次动笔, 这一次收获的习作大有改善, 有个别学生甚至将主题进行了深化, 运用孔子的“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来进一步表述我们应该关爱老人, 而不是仅仅将目光着眼于自己家庭中的老人。

这是生活作文的一个案例, 其实学生只要将目光锁定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就不要担心无话可写。平日, 我要求学生养成记日记, 或者记周记的方法, 将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及时记录下来, 比如做了一次家务, 或者是平日父母亲工作忙碌时的一个细节等等, 通过真实生活中某个细节的刻画, 进而感动读者。

通过这一类写作的引导, 不仅对于学生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进行了指导, 更是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教育, 也充分实践了“大语文”的观念。

三、以学评教, 全面改革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改革也是“以学定教”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 要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 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比如在平日的作文讲评课上, 笔者除了课前对每一篇习作进行认真点评写上个性化的评语以外, 还会将每个学生在这篇习作中的一些闪光点记录下来, 在课堂上随堂进行表扬, 针对几篇写得较好的习作, 当堂朗读供学生相互之间学习, 也鼓励学生们写好作文。同时, “医学评教”的方式也督促我不断进行改革, 以期为学生提供更良好的服务, 就如美国教育家泰勒所说:“教育评价是这样一种过程, 即发现学生学了什么和所学的东西具有的价值。这是一种具有现今理念的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观。”

总之,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该积极响应“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不断实施改革, 以期寻求最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方式。本文是笔者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做的一点改革和探索, 笔者期待, 有更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 来研究和探讨这个课题。

摘要:作文作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在具体的初中教学实践中, 很多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疼”, 不少学生对于写作无法产生兴趣。笔者认为,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在“以学定教”理念的影响下, 具有了新的内涵, 让学生将目光紧紧锁定于生活之中, 就不怕无话可写, 让学生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 就不必担心作文缺乏灵魂。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经验, 对作文教学做了一点探索。

关键词:以学定教,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李香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J], 师道.教研, 2010 (03)

冬日情思作文 篇3

关键词:阅读鉴赏,审美情思,语文教学

人的审美需要是随着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是人表现自己的生命并从这种表现中获得享受的需要。青年学生限于阅读经验, 思想还不够成熟, 容易形成偏激和片面, 因此更需要美的熏陶使自己完美起来。如何在语文阅读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思, 一直以来是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细读深研梳理分析

矛盾先生曾介绍自己的阅读心得:“第一遍最好很快把它读完, 它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 细细地咀嚼, 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的一段一段地读, 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就文学作品而言, 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阅读, 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这样就可对作品有个既具体又全面、既微观又宏观的认识。在语文阅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善于把大作品读“小”, 把小作品读“大”。具体地说, 就是阅读篇幅较大的作品时, 要有一种抽象的概括能力, 能抓住作品的主要线索, 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 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在阅读篇幅短小的作品时, 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填补作品的思想空间和艺术空间, 从一片小天地中看到一个大世界。如《宝玉挨打》一文很长, 通读全文时最好很快把它读完, 梳理故事的来龙去脉、主要人物;然后抓住“挨打”这个线索细读, 理解挨打前“山雨欲来”的层层虚实铺垫, 挨打中的电闪雷鸣的激烈状态, 挨打后各色人物的登台表现;最后再高屋建瓴地审视全文, 将自己对各部分、各方面的理解与分析放在宏观的条件下概括、综合, 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获得对作品主旨、人物形象及艺术成就的认识。

二、抓住要素关注性格

小说有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作品的人物不是现实的人, 而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杂取种种, 合成一个”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 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 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阅读作品, 要注意理解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故事情节描写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是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旨的手段。如《宝玉挨打》中就通过宝玉结交艺人、私赠礼物、同情弱女子、惨遭毒打也不改初衷等层层推进的情节, 揭示了他蔑视功名利禄、追求个性自由的叛逆性格。再如《雷雨》, 它在错综复杂的人物纠葛中反映了旧社会的残酷现实, 展示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罪恶, 表现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的阶级矛盾, 从而透露出那畸形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信息。鉴赏时, 要注意剧中所表现的矛盾冲突, 分析这些矛盾冲突的形成和发展, 体会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征。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为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提供了背景。如《荷花淀》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渲染了清新宁静的氛围, 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情景相生, 表现了人物爱国爱家乡的感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场景更迭, 也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文学鉴赏是对作品感知、体验、判断、评价的过程, 也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入乎其内”指阅读者要“进入”作品, 对作品进行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阅读一部好作品, 我们常常手不释卷, 甚至废寝忘食。这是因为阅读时通过语言的媒介, 获得了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 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热反应, 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当我们对作品做进一步的审视和欣赏时, 通过想象和联想就会在自己头脑中“再造”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补充它、丰富它。这时美的感受更加丰富和强烈, 自己的情感也融入艺术形象, 甚至与他同悲同喜, 形成情感共鸣, 整个身心沉醉于美的体验之中。“出乎其外”是指鉴赏者要能走出作品, 进行理智思考, 对作品作出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在进入作品时, 我们的情感常常是不能自主、不能控制的, 体验是强烈的、情不自禁的, 来不及进行理性的思考。而当走出作品时, 掩卷而思, 就会从“入迷”中清醒过来, 恢复正常的认识过程。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各个方面开始理性判断, 并进一步分析、对比、概括、推理, 挖掘形象的深刻意蕴, 悉心领会艺术美的真谛, 探索作品的社会意义。如小说《蓝蝴蝶》清晰地反映了战士冷小刚对白衣天使安玲审美的心路历程:审美知觉—审美想象—情感共鸣—审美理解—感悟创造。这是一首美的颂歌,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美对于人的生存、生活, 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和终极关怀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小说从一个侧面歌颂了白衣天使安玲的心灵美, 介绍了她恪尽职守, 忘我抢救战士生命的感人事迹。可以说, “出乎其外”更多的是审美理解, 它把握了对象的本质意义, 能推动人理智又感性地去创造美、发展美。

四、领悟意蕴升华人格

文学形象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等构成了某种深厚的审美意蕴, 我们应在对文学形象的感受体验中去了解历史与现实, 丰富生活经验, 洞悉人生真谛, 使自身人格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了净化。如《石缝间的生命》通过对“洒落到天涯海角的”的石缝间生命的描述, 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 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揭示了生命是不可遏制的, 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示学生积极思考, 做生活的强者, 在最困厄的环境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锤炼自己, 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生命才会更为辉煌壮丽。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能在任何人身上产生作用, 不管他的文明程度如何, 而且图画、声音和形象能感染每一个人, 不管他处在某种进化的阶段。”当年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开馆时曾接到一个邮包, 是一个曾经的小偷寄来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在读过小说之后幡然大悟, 终于成了一位自食其力的工人。这是艺术意蕴的魅力, 感召着人们去自觉地把自己锤炼成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 文学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文学艺术形象不能通过读者的审美感官来直接感知, 而要靠读者以语言符号为中介, 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地来体味、把握和理解, 然后作品的形象方能转化为读者的头脑中的形象。因此, 教师在语文阅读鉴赏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文学作品、感受艺术形象的方法, 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再塑艺术形象, 领悟审美意蕴, 使我们在悦耳、愉目、赏心、怡神的精神享受中得到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 进而加深对人生的了解, 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于淑杰, 张谷平.语文应用基础教学参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王杰.美学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冬日情思作文 篇4

一、不拘一格, 中西结合

吴先生作画技法多变, 不拘一格, 中西结合, 相辅相成, 这种打破传统的创作不但没有带来水墨画的变异, 反而提升了艺术表现力。他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 其实就是说笔墨等于零。”这种对传统大胆的“背叛”是跟着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一起变化的。他说“国画也好, 西画也好, 学着学着, 越发发现它们之间艺术规律的共同性。于是我想造一座桥是东方和西方、人民和专家、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桥。”2《双燕》中西结合的例子非常多, 吴先生在《双燕》中实践了自己的艺术观。

西方绘画自古就有写实的传统, 自达芬奇发现透视的秘密后, 西方绘画便非常注重光影, 尤其是在油画里, 但中国绘画相反, 中国古代的水墨画一直没有光的方向, 也就没有影的存在。这是东西方观察世界的方式不同, 西方人的绘画是站在固定的点上, 视点是唯一的, 看到的事物是一个面, 是典型的经营面的艺术, 但中国画不是这样, 画家画一座山, 必须先把整座山看一遍, 上下前后, 整个山的形象了然于胸才开始作画, 他没有固定的视点, 画出的是画家对整座山的认识, 是画家对山的理解。毕加索的油画就打破了人们观察物体时物理的局限, 他的《亚威农的少女》颇具东方山水画意味, 空间不固定的视点, 带来不固定的观念, 画出来的少女自然不只是一个面。东西方结合势不可挡, 《双燕》里作者独具匠心, 运用西方绘画中的影和固定的视点去表现独到的江南风韵。他让树与门的影映照在水面上, 同时让整个画面的视点不是完全的正面, 而是向右倾斜出一点角度。影的存在, 突出了水的妖娆, 视线的含蓄, 让整个画面保持完整感和亲近感, 一派江南作风, 含而不包, 半含半露, 不屈不就, 温婉多情。

吴冠中的画结合了东西方的艺术精神, 他的风景画如西方的传统油画, 不讲究留白喜欢把画面画满。但他又有中国画的血统, 擅长经营位置, 留出空白, 让无尽的真气和想象充斥在画里。这幅《双燕》打破了他西化的传统, 把中国画家留白的习惯继承下来了, 整个画面接近五分之一的空白, 只有树梢和屋顶, 剩下的是任由一双燕子自由飞翔的天空, 没有云彩, 没有一丝打扰。笔墨变幻出黑白的交替, 渲染出江南的秀丽, 端庄的不容亵玩, 江南气息蕴含进整幅画里, 配合上毛笔带来的生动线条, 一丝厚重的充满文化气息的江南跃然纸上, 古树老屋, 新燕萦绕, 充满勃勃生机。

不论是西方传统还是中国习惯, 吴先生在技巧上从来不拘一格, 完全是鲁迅先生当年提倡的“拿来主义”精神, 兼容并包, 只要不弃自我的艺术精神, 就可取用。

二、不弃写实, 兼顾传神

吴先生是国内最早提倡形式美和抽象美的画家之一, 在徐悲鸿先生撰文阐明“内容决定形式”的马列主义艺术观时, 吴先生已经开始为形式美正名了, 形式美并不是完全脱离自然物象的抽象, 像蒙德里安的几何纯抽象。吴先生说“我认为无形象 ( 是断线风筝) , 那条与生活联系的生命攸关之线断了, 联系人民感情的千里姻缘之线断了。”3抽象不是要无形象, 也不是完全写实, 真正的抽象“虽有形、光、色、线等形式组合, 却不表现某一具体的客观实物形象”4中国的艺术精神重在精神内质的传达, 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以感觉的真实性为中介, 而感觉的对象需要更多的人去理解, 不能让“风筝断了线”, 西方传统的写实主义和中国画传统的传神在他的画里都得到完美的结合。

西方绘画善用块面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表达事物, 而中国画则“用线、点与泼墨来解决面积, 其效果即是今天所谓的肌理。”5《双燕》妙就妙在它没有用泼墨去填充面积, 却用了类似西方绘画的块面表示物体的形状, 可墙的主色是白的, 河水是白的, 天空是白的, 这些块面除了线的分离, 没有色的强调和区分, 吴先生不惧单调, 因为墙上有门, 水里有影, 天上有燕, 他们像是弦一样, 微微一拨, 为整幅画弹奏乐曲, 背景的白正好点缀了他们的存在。再从整幅画的构图看, 整个画面被上下平分为三部分, 河岸和墙头为分界线, 两条直线横在画面中间, 影、墙和树又从左右垂直分划下来, 这些线加上视线微微倾斜的角度, 正好构成了空间上的立体三角, 给人视觉的平衡和美感。同时画家利用左边有腾飞之势的屋顶和左边门的黑影映河的下落感, 制造出物象间的平衡感。整个江南既像真实的江南, 又是经过画家之手抽象出的江南, 门很窄, 墙很白, 人在墙里, 燕飞屋檐。

这幅画名叫《双燕》, 但白墙却占据了画面最突出的位置, 如何在这大块的面积里指点江山, 让静态的墙变得生动而有生命, 全在画家的突出与简化上, 不合比例的门像是故意缩小的, 墙上没有其他图案, 墙的形式在吴先生笔下没有一点死板的迹象。吴先生曾说, “白墙不是白纸或白布, 偌大面积, 空空如也的‘白’要唱主角, 戏在哪里?因之旧墙瘢痕、水渍、或由于墙面转折而呈现垂直的、横扫的、斜飘的各样轻微的形与色递变, 是笔墨, 也是肌理, 承担了舞台的主要任务, 如她们的工作不出色, 残将落空, 观众是会失望的。”6吴先生抓住了舞台的重点, 将这幅画命名为“双燕”是奇之又奇。动静结合, 燕子作为天空的肌理完全填充了空白的单调, 为没有下笔的天空营造出了想象中的空间, 无笔而有境。这就是最好的抽象和最好的形式了。

三、真情真思, 是为大道

吴先生非常重视形式, 他认为画家就是经营形式的, 形式本身可传达出意境。意境是无法言传的神韵, 他说过“对绘画, 我个人绝对不满足于纯形式的视觉舒适感, 我更爱绘画中的意境, 不过这意境是结合在形式美之中, 必须通过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 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 就是我数十年来耕耘的对象, 就是我工作中的大甘大苦。”7形象本身是可以表达自己的, 画家就是在形象中挖掘形式, 所谓的“物我合一”, 既要符合物本身的生命之道, 又要表达我心中的物之精神, 做出来的画, 既是物, 也是我。吴先生对形式和抽象的理解完全尊重物的存在, 同时又不抹杀我的情感, 是难能可贵的艺术境界。

吴先生的艺术之道, 是表达动态、变化的艺术之道, 不固着于任何事物和传统上, 他敢于打破中西界限, 用最适合的技法表达事物, 对艺术和所画对象深深地尊重。“笔墨等于零”, 就是对这种随机应变, 待用之时信手拈来的思想的最好解释。笔墨不是固定的, 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特性, 不能一概而论, 否则艺术就失去了真实性和感染力, 只有个性的艺术才能传达出更深入人心的共性。

吴先生教导学生作画时告诉他们要忘记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 只着意观察眼前的对象, 事物独有的特点是书上不可能有的, 它有自己不可复制的韵味, 而这个东西往往就是触及到它灵魂的东西。他说过“一见倾心决定形式, 但形式之中却蕴藏着情意。”好的形式在独一无二的物象身上, 每个物象都有它应该有的形式和从这种形式中透出的境界。

吴先生的艺术之道, 是传达心声, 感悟自我的艺术之道, 道在心中, 艺术便可以使人感悟到自我的真实存在和心灵世界。“石涛这个17世纪的中国和尚感悟到绘画诞生于个人的感受, 必须根据个人独特的感受创造相适应的画法, 这法, 他名之为‘一画之法’, 强调个性抒发, 珍视自己的须眉。”8艺术是不容复制的, 它让人们从中看出自己的独到, 这也正是艺术最美的地方。

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是否会成为经典流传下去我们无从所知, 但是他的艺术对今天的我们有非常大的启发作用, 事随时转, 我们应该坚持国画中最优秀的部分, 但是我们不能固步自封, 让国画成为历史而不加以创新。好的艺术形式不是不变的, 而是独特的, 唯有变化才能保持独特。

参考文献

[1]吴冠中.《画外音》[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1版, p296.

[2]陈池瑜.《发现东方——吴冠中绘画艺术的当代文化意义》[J].美苑, 2009 (04) .

[3]吴冠中.《风筝不断线——创作笔记》[J].文艺研究, 1983 (03) .

[4]吴冠中.《关于抽象美》[J].美术, 1980 (10) .

[5]吴冠中.《沧桑入画》[M].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p322.

[6]吴冠中.《话语录》[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p24.

[7]蔡晓骝.《从塞尚到吴冠中——解析吴冠中油画风景中的“形式结构”》[J].文艺评论, 2008 (01) .

上一篇:德育培训制度下一篇:县长在全县烤烟生产预整地暨抗旱育苗移栽保苗现场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