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山村教师的现代诗歌

2024-05-19

赞美山村教师的现代诗歌(通用12篇)

赞美山村教师的现代诗歌 篇1

有一对初恋的情人

他们出生在一个山村

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一起度过天真浪漫的童年光阴

///

随着岁月增长,女孩出落得如梨花一样漂亮

男孩长得像白杨一样挺拔英俊

两人不仅男才女貌

还是山村第一代大学生

///

在外出上学的路上

两人互表衷情,永结同心

并誓言,学成后

一同回乡,报应山村

///

四年后,他们信守诺言

回到生育养育自己的乡村

决心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知识

改变家乡贫穷面貌,报效自己的乡亲

///

他们走向三尺讲台

用自己的心血浇育孩子们幼小心灵

虽然,生活劳累,清贫,单调,但也有两人花前月下的甜蜜时分

///

两年后,男孩受不了这份冷清

毅然返回了繁华的都城

女孩已离不开了孩子们

并相信爱情会使他重回阵地

///

开始时,男孩还有互通书信电话

渐渐地没有了男孩声讯

后来听说男孩另某高就

并和一官员的女儿结婚

///

女孩把被抛弃的痛苦

转化为教学的满腔热忱

她不相信山盟海誓的爱情这样易碎

她要把这份纯洁的爱,坚守到底

///

多少年轻后生追求不为所动

父母苦苦相劝,也不听不闻

镇上官员多次以名利为诱

托人为儿子提亲,回绝得更为彻底

///

一年夏天,山洪突然暴发

为救孩子们,女孩献出年轻生命

乡亲们把她埋在后山

坟前植上青松,翠柏伴她长眠

///

淳朴的村民们念叨起她好处

无不流淌着热泪

她用自己微薄的薪水,垫付孩子的作业课本

为找辍学儿童,山村处处留下她奔波的身影

///

他们念叨着她的品德高尚

为山村有这样的好女儿感到骄傲欣慰

而对那个负心的男孩

无比气愤,很多人不愿再认

///

在这个名利至上的社会

很多人听了这个动人故事难以相信

但她对爱情的执着坚贞

超越了世俗和生命,使爱情变得无比神圣

赞美山村教师的现代诗歌 篇2

那里有渴望上学的目光, 那里有无限求知的欲望, 那里凝聚着求学的坚韧, 那里蕴藏着祖国的希望, 那里就是西部, 最需要我们关注和慷慨解囊的地方。

作为一名中国西部山村特岗教师, 支持我前进的力量很多, 先举一例, 2008年6月27日, 米粮镇月明村初级小学三年级学生郭垚写给我的信, 全文如下:

尊敬的老师:

您好!听到您下学期要调走的消息, 我很高兴, 因为您调到一个好的学校, 能使您的前途 (有) 更好的发展;但我又不高兴, 因为“我”, 不, 应该是“我们”, 我们三年级的同学和家长们, 还有下一界 (届) 的三年级都不希望您走。不管怎样; (, ) 我们都会笑着祝福您。 (, ) 就像 (您送我们的) 照片上的甜蜜笑容永远都印在我们的脑海 (中) 。马上要考试了 (, ) 我们不知道能不能送您一个满意的成绩。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 (, ) 您所做的已经超出一个教师所能做的。您的教育方法非常付 (符) 合儿童的天性 (, ) 在您的领 (教) 导下 (, ) 我们对学习感到轻松而快乐, 而不是沉重的学习压力。

老师 (, ) 千言万语 (, ) 我不知该怎么说, 只把它化作一句话——“谢谢”。谢谢您对我们无微不志 (至) 的关怀, 谢谢您对我们的教育, 谢谢您对我们这帮山里孩子所付出的。真的 (, ) 老师您的敬业, 是 (使) 我们感动不已。老师 (, ) 请让我再次说声——“谢谢”, 我不会忘记您的。

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三年级郭垚

2008年6月27日

郭垚说话像个小大人, 收到这样的信件, 既出乎意料, 又在情理之中。他是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才转入月明初小的, 当时我在那所学校任教的第二学期刚开始。自从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 这个孩子就和母亲、姐姐、继父一同生活。他刚转进班级时, 说话少, 和同学交流也不多, 经过近一周的观察和沟通, 我发现郭垚内心世界并不像外表这样, 而是很喜欢和人交往的。于是, 我积极采取行动——家访。我和郭垚来到他家, 只见院落宽敞, 里屋收拾得井井有条。郭垚让了座, 倒了水之后, 见我和他爸爸开始聊天, 就去另一间房子做作业。我和郭爸爸促膝长谈, 从孩子以前的家到现在的家, 从学习到平时的言行举止, 我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在家的表现, 郭爸爸也知道了孩子在学校的详细情况。

这次之后, 我发现郭垚慢慢地活泼起来了, 也喜欢和其他同学一起玩耍, 他更本真、更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了。因为基础不错, 经常帮助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同学, 大家都喜欢他, 加上我及时的鼓励表扬, 郭垚很快和同学们融为一体……

2007年9月1日, 我本科毕业后, 作为一名特岗教师, 来到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米粮镇月明村初级小学工作。坐公交车从县城出发, 经过七十五公里崎岖的山区公路颠簸来到镇上, 再在羊肠小道上步行一个半小时, 到达目的地。这里有两间教室、两名教师、二十九名学生, 吃水从一公里之外往回挑, 买菜来回要走四个小时山路, 没有网络, 没有报纸, 没有电视节目信号接收器, 没有手机信号……仿佛与世隔绝般。开始的三天我确实有些着急, 但我没有气馁, 也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吓倒, 这得益于之前大学四年的历练和熏陶。这四年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做家教、给英语培训机构作宣传、发传单、捡矿泉水瓶子卖、推销润滑油……各种兼职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 更重要的是磨炼了我的意志。山上这些艰难困苦只能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当初放弃毕业地——西安几家单位的优厚待遇, 回家乡回报桑梓, 选择特岗教师时, 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家乡的山水哺育了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由于地理原因, 我的家乡商洛发展相对落后, 人才外流比较严重, 我有责任, 更有义务为家乡尽一点绵薄之力。

二、提高教学能力, 争取外界支持

由于条件艰苦, 我必须抓紧一切机会,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于是, 有了那次难忘的经历——2008年4月11日晚11时, 信息闭塞的我得知第二天镇安县教育局、教研室及VS O (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 要组织培训, 特别想去, 但不知详情, 天又太晚, 于是怀着忐忑之心发短信息给镇安县教研室王志丹老师。王老师竟回复了信息, 并说我可以去听课, 真是太高兴了, 因为这听课机会太难得了, 每个乡镇只有两三个名额。4月12日凌晨3点40分, 闹钟响起, 起床、洗脸、刷牙仅用了三分钟, 准备好之后, 4点钟准时出发——外面漆黑一片, 伸手不见五指, 瓢泼大雨, 动物怪叫……那个情形现在回想起来还后怕。我左手撑伞, 右手打手电筒, 胸前背着包, 前进的路上, 才知道什么叫深一脚浅一脚。走到距镇子一半距离时, 要上一个坡, 路滑坡陡, 雨水哗哗往下流, 我分外小心可还是摔了一跤, 手电筒灭了, 手指擦破了, 手腕受伤了, 黑暗中摸到手电筒打开, 我擦了擦手继续前进。5点45分到镇上, 坐上了发往县城的第一趟班车, 在公交车内灯光中才发现膝盖以下全是泥浆。赶到培训现场时, 已经是上午9点。下课后同VSO志愿者Nicole老师交流时, 她不解地问, 如此好学、积极的我 (以前培训时常和她交流) 为何会迟到 (培训上午八点准时开始) , 王志丹老师见状连忙上前解释。Nicole老师听了之后, 才注意到我的裤子和鞋, 感动不已, 竖起了大拇指。由于此番经历, 我有幸参加了之后的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 教学水平逐步提升。

也是由于条件艰苦, 我主动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联系, 希望能通过这些媒体向外界求助, 改善这里的教育条件。多次采访后, 外界对我们有了更多了解, 学校收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捐赠。当时力劝我不要放弃西安工作机会的同学, 态度也因此发生了很大转变。

2007年和2008年母亲三次赴月明村初级小学看望我和学生们, 每次都给我带了很多东西, 专门在商洛市商州区给孩子们加工鸡蛋糕, 乘公共汽车六个多小时颠簸, 换三次车, 再经过三个小时的山路步行, 才抵达建在半山腰的月明村初级小学。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一次母亲来看望我时, 我俩在曲折的山路上边走边聊, 走着走着, 她流泪了, 心疼我这毛头小伙子, 怎么受得了——从小在商洛市区长大, 小学、中学、大学一直是以学生的名义生存, 现在毕业了, 工作了, 放弃西安的优厚待遇, 跑到山里去受罪。我当然要安慰母亲, 说汪国真先生讲得好,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我回忆起幼年时母亲对我的教育: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人生在世, 先苦而后甜;要多付出, 少求回报;如果付出是为了得到回报, 那么人将变得多么渺小……经过我苦口婆心的劝导和在学校两天与学生们的接触, 母亲终于想通了。临走前一天晚上, 母子秉烛夜谈, 母亲拿出趁我上课时她写给我的字——尽最大努力教孩子们做人、求知, 要像慈父般对待可爱的学生们……

一个特困山村的现代化屏障 篇3

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按照新的标准,我国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要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特别是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帮助群众摆脱贫困、迈向小康。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发布,包括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在内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将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这些地区集中了中国70%左右的贫困人口。

7月16日至24日,《支点》杂志社联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赶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对武陵山连片扶贫地区的中心地带展开调研。联合调研团队深入山区贫困村落,走访农户,同当地20多个政府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获得了大量鲜活而厚重的一手材料。现摘要刊发。

冷水溪村

鄂西武陵山深处的一个雨日,车行于一条傍山而筑的小径上。

这里地势险峻,一边是随时可能落石的岩壁,一边是汹涌湍急的溪流。连续几个急转弯之后,一路逼仄的山谷豁然开朗,一片绿油油的水田横卧于溪岸,不远处是一簇青色的苗家小寨,雨雾缭绕中觅不见人影,水墨画般静栖于山脚。

这就到了湘鄂渝交界处的恩施自治州来凤县大河镇冷水溪村。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域,清可见底的溪水,源自上游一个天然山洞,由于水温四季偏冷,取名冷水溪。村子也得名于这条穿村而出的溪流。

溯溪而上,234户村民居住在村落的七处开阔山谷间。他们多为苗族或土家族,筑屋时亲戚问习惯将家宅连成一片,彼此檐瓦相接,翠绿的楠竹丛围绕其间。对于山外来客而言,很难让人将贫困村三字同这片田园牧歌景象相关联。

在谷歌地图上,查不到这个村寨与外界有任何通道相连,这是一处完全被淹没在大山深处的桃花源。对于村民们来说,他们通向市场经济世界的方式,是花上五块钱和半个钟头,乘坐破旧的白色面的抵达镇上的集市,出售家中的存粮或生猪,然后购进化肥和饲料原路返回。

至于远处的县城,大多数留守村中的人通常很多年才会去上一次,除非是城里的亲戚接了媳妇,或者家人重病要去县医院,否则没有人愿意花掉几十块钱颠簸3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县城到州府,还需3个小时,从州府到省城武汉,则要再坐一整夜的火车。

事实上,这里处于武陵山区的中心地带,如以此为圆心200公里左右为半径,便大致涉及3600万人口、71个县(市、区)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范围。冷水溪村所属的来凤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按照政府文件的描述,这里“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贫困类型多”。

尽管交通如此不便,但村里的520个劳动力中,目前有314人在外务工,年轻人几乎全部出门在外,村里的主体居民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春节返乡的年轻人会将家中正厅的木墙上贴满范冰冰或是金城武的墙画。

但除此之外,冷水溪村并没有太多的现代风景,这里没有小学校,没有医务室,甚至没有一问日常营业的小卖部。田间屋头,一切仍旧保持安静而古老的气息。

自给自足

杨阿婆今年58岁,与老伴和两个孙儿住在一起,是冷水溪村二组村民。

30多年前,杨阿婆经人介绍嫁到村里,便开始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那个时候家里穷,饥一顿饱一顿,都是靠自己种的土豆、红薯等来填肚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就已经很好了。”杨阿婆说,“这么多年过去,家里生活的确好了很多。”

与其他农户一样,阿婆家的房子也是木制房屋,十几平方米的堂屋,外加一个做饭的后院。室内经过不同年代的多次添置,已经有了不少色彩,布匹沙发,立式电扇,还有一台旧电视。从外面望去,青绿色外墙、红色内壁,灰色的房顶,正好搭配。尽管仍显简陋,但至少有了家的样子。

杨阿婆告诉我们,她家的房子曾进行过一次翻修。根据当地的扶贫政策,村民进行旧房改造,政府补助6000元钱。

早上八九点钟,60多岁的向祖元撂下碗筷,出门下地。这里群峦叠嶂,向老汉得翻过一座山脊才能到自己的地边上。老汉很清瘦,单薄的身子,但透着股庄稼人的韧劲。每天忙到晚上七八点,回来扒口饭,白天的劳累让他很快入眠。

向祖元的老伴则在家干些家务活,照看猪圈里的4头猪,并准备早晚饭。一家老两口就这么一天一天过着日子。村子里生活简单清净,却也近乎枯燥。

1980年分田到户的时候,向家分到了4亩水田、5亩旱田。老两口忙不过来,如今当季只种了2亩水稻,旱田则种下1亩苞谷、2亩红薯和2亩土豆,远一点的坡地,栽种起了一排楠竹。

由于山里水土适合楠竹生长,当地政府鼓励农民在林间空地种植楠竹以增加收入渠道,并提供种苗补贴,每棵竹子补贴8元钱,于是家家户户都在自家山坡上种起了竹子。

对于向祖元一家来说,卖楠竹是仅次于卖猪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去年自家喂了4头猪,卖了3头挣了7000多块钱,竹子则卖了2000多元。加上300多元的粮食直补、1000元左右的退耕还林补贴以及每人600元的养老金,向老汉一家去年的毛收入差不多是1万元。

“只要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我们靠天吃饭养活自己不成问题。”他说,今年种下的2亩水稻能收1500斤,老两口吃不完就存攒起来,而上年杀的1头年猪就是全年的肉菜了,“基本不用去集市割肉。”

脆弱的平衡

不过,如果给向祖元家算一笔收入支出的账,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

除了水田里的2亩水稻,向家旱田里种的苞谷、红薯、土豆,基本上都拿去喂猪。去年收了1000斤苞谷、1万斤红薯,如果分别按每斤收购价格1.4元、0.15元折算,这部分的成本一共约为3900元。

而这样的收成依靠风调雨顺。“今年不行,春天雨水太多,2亩土豆颗粒无收。”向祖元告诉我们。

去年向家从市场上购进4头仔猪,时价为每斤20元,共花费2300元。在卖猪之前的几个月,还需购买一定量的饲料以催肥出栏。去年,向祖元花在这上面的钱约为1000元。

这样算下来,去年向家养猪的直接成本即为6200元。“如果算上我俩的劳动力,我们就亏了,只能这样想:我们好歹给自己挣回了一头年猪。”向祖元说。

而去年卖猪7000元的出手价格,是在猪价涨到最高峰时获得的,当时猪价曾一路涨至每斤11元。而如今,猪肉市场一跌不起,仅为每斤6元。

“今年养猪是亏定了。”向祖元说,圈里的4头猪一共已经有700多斤了,要卖出3头,但按照当下的价格,只能卖3600元,净亏2000多元。

事实上,村子里留守老人们都在抱怨今年猪肉的价格偏低,对于不靠种粮食赚钱的山民来说,这直接影响到家里最有分量的一笔收入。

不过,这样的情形村民也不是第一次遇见了。

由于生猪是中国最大宗肉食消费来源,政府总是小心地在城市消费者和农村养殖户的利益问加以平衡,例如调整存栏补贴或收放国储,但在宏观市场变量的影响下,供需信号的错位导致猪价“过山车”现象屡见不鲜。

“说农民是靠天吃饭不够全面,村民的家庭收入还是要靠市场。”冷水溪村党支部书记吴光正说。

村民们尽管对市场价格天然敏感,却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利。除此之外,由于饲料、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连年上涨,村民家庭简单而脆弱的收支平衡常常受到威胁。

去留之间

向祖元的儿子儿媳远在宁波打工,女儿虽没那么远,却也搬到了镇上。儿子一家的收入还算不错,夫妻俩加起来每月有8000元。这种收入,待在村里是无法想象的。

虽然儿子一家在外能挣不少,但向老汉不让儿子给家里寄钱。“宁波那边生活成本也高,还有孙儿孙女要带着养,他们不用贴补,我们就够满足了。”向祖元笑着说。

对于冷水溪村及整个武陵山区的村落来说,出门打工几乎是所有村里年轻人的选择。二十年来,外出务工的人们越来越多。在老乡的带引下,冷水溪村的多数年轻人逐渐汇集宁波,在那里从事工业切片工作。

吴光正说,尽管这几年沿海地区中小企业不景气,但劳动力也紧缺,只要肯吃苦,年轻人还是有活儿干。

年迈的父母通常留在家里料理田地干些农活,但迫于手头没有“活钱”,有些技艺的老人会在农闲时干干泥瓦匠的活儿,或者到集镇上去觅些短工做做。

周四正值镇上的赶集日,冷水溪村一组村民吴光有早早地在集市边的桥头摆上一把椅子,开始了一天的理发生意。附近来赶集的村民花上两块钱,就能在这里舒舒服服地剃个头。不过这个临时理发店的生意并不稳固,遇到下雨天,吴光有的露天小铺就只能早早收摊。

他的老伴刘碧桃则在自家的水田里挥汗如雨。老两口的儿女都出门在外,留下5岁的孙女给老人带看。当记者登门拜访时,发现年幼的孙女被奶奶反锁在厅房中看电视,电视正播放着一部多年前流行的港剧。

“儿子媳妇忙着打工,村里也没有幼儿园,我们忙起来也没时间照顾她。”从地里赶回来的刘碧桃一把抱起孙女,对我们说。

村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没有了小学。由于孩子都跟父母出门打工,当年村里撤校的时候只剩下了7个学生。后来,留守村里的孩子们只能到附近的镇上或大一点的村庄里去上学。

孩子们都愿意跟年轻的父母出门。相比村庄泥泞的道路和镇上简陋的校舍,沿海城市是如此的繁华热闹和干净便利,出去过的孩子都不愿意再回家读书了。

杨阿婆的儿女也很少回来。当时家里穷,没有钱供孩子读书,她的两个儿子小学都没毕业,十几岁便外出打工。我们了解到,村里大多数出去的年轻人都只有初中文化,2000年以后村子里总共只出了4个大学生。

基础教育的不足,导致大多数外出打工的村民只能做做简单的加工技术活儿,或者从事服务业,当建筑工乃至伐木工等等。

“新农合”之问

年轻人出走了,真正意义上的村民主体是留守老人。他们大多数人的年龄在50岁至80岁之间。由于这个年龄阶段正是身体衰退期,山村缺医少药,一场大病往往是一个家庭经济崩溃的直接原因。

“村里看病非常困难,要包车到大河镇上去。”冷水溪村支书吴光正说,“合作医疗的村医,曾经来过一个,但这里太偏僻,待不下去走了。”

吴光正每年最苦恼的事情之一,就是挨家挨户做工作收“新农合”的参保费用。“‘新农保’好收,因为人人都要老,交的钱最终是用到自己身上去了的;但不少村民认为,‘新农合’缴费之后,一年内不生病,交的钱就打水漂了,所以不太愿意交这个钱。”

为了减轻农民看病负担,国家在2003年就开始推行新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尽管解决了农民很大一部分费用,但记者了解到,相比“新农保”几乎100%的缴费率,新农合的缴费率不足70%。这还是在村干部家家户户做了大量工作的情况下。

“政府要村干部‘交硬账’,但每年收不拢,我们就不得不贴账。我去年给村里贴了1万多块钱。”吴光正说。村干部的硬工资每个月只有150元左右,要不是家里有些底子,这个钱谁都贴不起。

不仅是冷水溪村,如今“新农合”缴费难、村干部倒贴钱的情况,是整个中西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普遍现象。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新农合的缴费标准年年上涨,导致村民们在缴费时显现为难情绪。第一年,新农合只需要交10元钱,此后一年高过一年,到去年涨到了50元,听说今年还要涨。对于手头本就没什么“活钱”的村户来说,一家六口人,一次性拿出两三百元钱就有些不太情愿,而且一年不生病,这钱就没了,不像新农保,后者等于是存银行。

吴光正说,希望新农合不要年年涨价,建议国家稳定个三五年后再涨,“这样老百姓会更信任政府,也有利于稳固村干部和村民的关系”。

大河镇一位镇干部认为,合作医疗的政策虽好,但是真正得大病的人也是治不起病的。冷水溪村曾有一位50岁的老人摔了一跤,结果治病花了8万,最终放弃治疗。

70岁的向祖凡患慢性肺炎已有些年月,他每年都要住院两三次,虽然参加了新农合,但去年为了治病还是自掏腰包数千元。

教师节赞美教师的诗歌 篇4

1、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

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

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

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

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

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

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

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

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

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2.

一块黑板

三尺讲台

是您挥洒人生的天地

我们在您的天地里茁壮的成长

一支支粉笔

在您的手里

变幻成了黑板上的字

又变成了我们的头脑里的知识

一根根教鞭

在您的面前

不断的飘舞

把那些做人的道理飘进了我们的心里

您没有雄健的体魄

却给我们撑起了一片无雨的天空

您没有建筑师的双手

却给我们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

赞美教师节的优秀诗歌 篇5

爸爸出国了

奶奶送我去上幼儿园了

我哭着喊爸爸妈妈

可是,喊破了嗓子

总是听不见爸妈的回话

我让老师和我从电脑上和手机上与爸爸说话

可是,爸爸的头像一闪又跑了

爸爸的手机响着音乐无人接

老师告诉我

爸爸真的很忙

来不及和你说话

好娃娃从小要锻炼意志啊

后来,爸爸让一位阿姨告诉我

爸爸在国外留学了

让我好好上学

好好听老师的话

在家听奶奶的话

可是我太调皮

总是不听奶奶的话

我和奶奶都急得有病了

我的老师帮我们去看病

老师见我的奶奶很难照顾我

就把我接回老师的家

给我喂药,做饭

白天和小朋友一起学文化

我的老师像春雨滋润我长大

我的老师既当爸爸又当妈

我的老师每天陪我学说话

我的老师,每天陪我折飞机、造纸船,

我的老师,每天陪我读书、学文化

我的老师每天陪我唱歌、跳舞、做游戏

我在老师的怀抱里乐开了花

我常常给老师唱首

世上只有妈妈好

我还给老师唱首

我的老师像妈妈

爸爸不知你听见来吗

无论你听见还是没听见

只要你放心

我会在老师的怀抱里慢慢长大

赞美教师诗歌—教师节献礼 篇6

世界因此灿烂。

我们歌唱九月,因为这是您永恒的节日。

我们牢记九月,因为这是我们真诚的表白。

一块黑板、三尺讲台,是您挥洒人生的天地。

我们在您的天地里茁壮的成长。

一支支粉笔在您的手里,变幻成了黑板上的字,又变成了我们的头脑里的知识。一根根教鞭在您的面前不断的飘舞,把那些做人的道理飘进了我们的心里。

您那渊博的知识,让我们感受文明与希望;

您那高远的胸怀,让我们懂得宽容与忍让; 您那高尚的人格,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心灵。

感谢您老师,我们真诚的感谢您!您就像那一支默默的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有您的光明的指引,我们不会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九月,是只情满四溢的杯子,我们用双手高高地举起 一片真诚的祝福声中,请您干杯。

死不起的山村民办教师 篇7

学校看他生活困难,便将多余的教室腾出来一间给他住,并聘请他为门卫,每月再给他二百元补助。好在他不抽烟不喝酒,费用很小,每月还能够节余一些钱,他将钱存放在枕头里,作为养老费用。

汪伟闲来无事,便开始写故事,这样写了二百篇故事后,终于有一家二流故事杂志的编辑给他回信,告诉他,如果他能够将一篇三千多字的稿子压缩成800字,他就准备采用。汪伟欣喜若狂,连续苦战了三天三夜,绞尽脑汁终于大功告成,编辑收到修改稿后人加赞赏,决定采用。一个多月后,他收到了崭新的样刊和十二元稿酬,这使他高兴了好儿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的稿子频频见刊,每月总能收到二三十元稿酬,汪伟的名字一下子在当地响了起来。

一天,老校长去世,他的家人见汪伟诚实可信,又有才华,便邀请他替老校长丧事期间管帐,主要负责登记亲戚朋友包的礼金和各项支出。

在管帐期间,他才知道,死一个人的用费很不简单,特别是有一项费用,他很不理解,就是在他们那里,死者出殡的那天,殡葬车走到哪家门口,只要有人放爆竹,孝子都得向他们下跪,并恭恭敬敬地送上一条白色毛巾和一包香烟,有多少人送多少份,一般人家,不准备一、二百份是无法将死者送上山的,老校长为此竟然送掉了五百多条毛巾和五十多条香烟,仅此一项就用掉了七千多元。

三天的丧事办完,汪伟一算帐,大吃一惊,老校长丧葬费用竟高达六万七千多元!

自从老校长丧事后,汪伟好象换了人似的,故事不写了,门卫当的也不那么尽心了,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不久,汪伟病了,众人将他抬到医院检查,竟然是食道癌,目是晚期,医生告诉学校校长,病人最多只能活三个月了。

侄女得知消息,马上赶了回来,开始给他张罗着办丧事,汪伟躺在床上很少说话,偶尔讲话都与钱有关,比如他经常问侄女:“我的肾能不能买钱?”“你家里有多少存款?”等,问得侄女莫名其妙。

果然,三个月未到,汪伟病危,整天昏迷不醒,侄女赶快请人给他穿上老农、老鞋,专等他咽气,谁知等了三天,他又缓过气来,并主动要侄女给他熬粥喝,吃完粥,他示意侄女打开枕头,他从里面掏出一个红色塑料袋包着的包裹,打开塑料袋,里面是报纸,再打开报纸,侄女看到了一沓百元人民币,她仔细数了数,共有91张,汪伟指着钱说:“孩子,这是给我死后用的,你省点用大概差不多。”

侄女含泪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他。

又过了一个多月,汪伟再次病危,侄女想,这次恐怕真的不行了,可是,二天后,他又苏醒了,他见到侄女的第一句话是:“孩子,我刚才想,我留下来的那点钱根本不够用,好侄女,我就你这么一个亲人了,请你借点钱给我,我以后还你,你拿纸笔来,我给你打一个借条。”

侄女觉得可笑,但为使他放心地离开人世,便一一照办了。

汪伟费了很大力气,才给侄女写了一张两万元的借条,写过后,他叹了口气。感觉舒服多了。

又过了十天,汪伟再次病危,这次他的侄女发现他是真的咽气了,便按照当地的风俗,请来了道士给他超度亡魂,然而,道士的超度经刚念到一半,他竟然活了过来,当场将道士吓得“哇哇”大叫。

山村生活现代诗歌:山村的微笑 篇8

举起了睡意朦胧的朝阳

一声鸟鸣

啄破了山林的寂静

檐下的小燕子在为妈妈梳理着秀发,长长的青丝在云中飞舞

蒲公英撩开被角儿,吻着第一缕阳光

父辈们在黑土地上,早早地把希望播种

一群嬉戏的山里娃儿

宛如畅游追逐的小野鸭,张合着轻灵的羽翼

在这潺潺的溪水里

拍照出春日里童年的油画

夕阳滑落山坡 ,在牧笛声中跳着广场舞

老黄牛翻开他的自传,满怀真情的朗读着

星星举着火把,小村的夜被照的瓦亮、瓦亮

照亮的还有小村的日子

听,泥土里的种子

正在嘎嘎的发芽、拔节

献祭

年的脚步尽管蹒珊

终归还是迈进了山村的门槛

尽管

腊月也早早的把两位门神请来,怒目圆睁、威风八面的站在那看家护院

年来了,门神来了

迎接他们的是供上一桌桌盛大的酒宴

还有桌桌丰盈的笑脸,再虔诚的默念着吉言,求他们保一家老少平安

从古到今,这个风俗就一直没有改变

从古到今,朝圣路上的人挤的越来越满

年的胃口越来越大,还有点不好侍候

因为,他吃遍了千家的酒饭

因为,他吃下的还有一枚枚的铜板

寒风里,一个老妇人在哭

她说她祈祷了无数遍,佛陀们都视而不见,她已没有了安身之庙

她佝偻着身子,褴褛的衣衫已遮不住那几根清瘦的肋骨

她高高举着仅有的两枚铜板

默念

作者|冰洁

退休女教师难舍山村留守儿童 篇9

原来,由于乡村教育的落后,当地留守孩子的求学之路异常艰难,30余名村民只得联名请求袁焕芳办一所民办小学。从事了大半辈子教育工作的袁焕芳答应了。从这时起,她的身心便与那些山区儿童的命运系在一起

退休老师当上“孩子王”

1964年,时年20岁的袁焕芳开始在家乡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青泊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成为当地学生和家长们公认的出色教师。这一千,就是漫长的35年。这些年里,袁焕芳的丈夫蒋邦艮在外从事地质工作,常年不在家,她一边拉扯着四个儿女,一边在村小学任教。尽管工作环境很苦,收入也低,但袁焕芳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

正是出于对这个职业的热爱,袁焕芳先后把自己的三个儿女蒋素勤、蒋斌、蒋小玲都培养成了山村教师,只有小儿子蒋小飞“逃过一劫”,成了一名公务员。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袁焕芳的教育之家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在青泊村小学任教的儿子蒋斌和妻子郑其兰,出于经济压力,准备双双辞职下海经商。临近退休的袁焕芳虽然不赞成,但也不好干涉儿子的决定,毕竟村里一些外出务工的人都建起了一座座小楼。她知道,儿子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1998年,蒋斌和妻子辞掉了教师工作。夫妻俩来到市区开了一家玻璃店,开始为生活打拼。

1999年8月,袁焕芳退休了,回到家里安享晚年。可是退休之后的袁焕芳却感觉有些不习惯。虽然有几个儿女孝敬,她却不知道一天的时间该怎样安排。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活,让她习惯了早晨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的日子。而她最开心的就是每天见到学生们那一张张稚气又纯真的脸庞。

“妈妈,现在你和爸爸都退休了,也该享享清福了。你们干脆来重庆和我们一起生活吧。”在重庆市区当公务员的小儿子蒋小飞得知母亲的心病后,便和新婚妻子想把父母接到身边生活。袁焕芳夫妇考虑了两天后,同意了。

然而,就在袁焕芳和老伴收拾好衣物准备去小儿子家时,家里突然到来的几个村民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前来拜访袁焕芳的,是青泊村附近几个村的农民。他们说,这些年村里的许多年轻父母外出打工,一些孩子也随父母去城里了,由于村里的孩子少了,几个村只有一个幼儿园。这些村民家离周边的幼儿园都有十多里山路,接送孩子极为不便。他们恳请袁焕芳办一所幼儿园,好方便村里的孩子。袁焕芳一听,当即就答应下来了。

随后,袁焕芳一边向镇里提出办学申请,一边租赁校舍。1999年秋天,袁焕芳经过简单的筹备,在一间租来的民房里办起了幼儿园,首次就招收了16名学生。

在良好的口碑流传之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将孩子送到袁焕芳这里。袁焕芳光凭自己已经照顾不过来了,好在紧要关头,小女儿蒋小玲帮了不少忙,她还在母亲的幼儿园里“友情”执教。

随着幼儿园里的孩子越来越多,袁焕芳将这些孩子分成大班、小班和幼儿班。大班和小班的孩子很淘气,一些小男孩爱惹事、闯祸,可这些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袁焕芳只得拿出自己做教师的那份耐心。而幼儿班的孩子更令袁焕芳伤脑筋,为了照顾好这些两三岁的幼儿,她还专门请来一名从事幼教的老师。

幼儿园的一些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学费一年到头也交不上来,这让袁焕芳压力很大。由于经费紧张,两年下来,蒋小玲没接过一次母亲给的工资。她甚至还劝母亲辞掉另外一名老师,这样可以省一些经费,可袁焕芳拒绝了女儿的好意。

2001年9月,就在首次招收的16名孩子转年就将入读小学之际,袁焕芳突然收到邻村村民送来的一封联名信。信中称他们是西湖镇墨斗沱村村民,因村里没有小学,无论去西湖镇中心小学还是青泊村小学,孩子每天都要走几个小时的烂泥路,上学十分不便,他们恳求袁焕芳能在当地办一所小学,以方便孩子们入学。落款是30多个村民的联合签名。这时,袁焕芳为难了。

早在几个月前,袁焕芳就已经答应了小儿子蒋小飞,等教完这批孩子就真正退休,前去给他们带孩子。为此,儿子和儿媳甚至还商量好在2002年要孩子。可现在袁焕芳面前一边是村民们的殷切期盼,一边是她对儿子儿媳的承诺,一时她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榨干”亲人筹借办学款

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袁焕芳最终没能撇下孩子们。她只好亲自赶到儿子家,以求谅解。

“老妈也许不能给你们带孩子了,最近收到了一封村民的联名信,想让我办一所小学”袁焕芳此话一出,儿媳立即表示强烈反对。老人家是不是年纪大糊涂了呢,放着自己家里的事不管,却偏要管别人的事。

“你不带孙子也就算了,但要办一所小学岂是办幼儿园那么简单?办学校累着自已不说,相关手续审批下来也很麻烦,还需要有大笔资金投入。而在村里建小学,根本赚不着钱,不亏血本就万幸了。”蒋小飞知道母亲的想法后,也表示不理解,只好耐心地劝说母亲,希望她打消办小学的念头。

可袁焕芳却告诉儿子,那些孩子因为离周边小学太远,有可能因此而失学。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她作为一名教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情发生,就算有一丝机会也要争取为孩子们办学校。袁焕芳还劝儿子不要那么自私,要多想想那些渴望读书的山区孩子。

蒋小飞哭笑不得,自己劝母亲未果,反而被母亲给上了一堂教育课。知道母亲的心意已决,蒋小飞也只能表示理解。其他几个子女,更是拿母亲没有任何办法。

从2001年10月开始,袁焕芳便穿梭在镇里各个部门,提交自己的办学申请,一步步完成办学手续。同时,她还要奔波于村里,寻找适合的办校场地。

2002年3月,相关办学手续都顺利审批下来了。而此时,已经有24名孩子前来报名读书。为了尽快将学校开办起来,她将村子里几间简陋的民房租赁下来作为校舍。而24名学生的老师,则是袁焕芳自己担任。

许多村民听说袁焕芳在村里办了一所小学,当即就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读书。这年暑假后,一些原本在镇上读小学的学生也转到了袁焕芳条件简陋的小学读书。

而袁焕芳很快就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到她这里上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这让袁焕芳更牵挂这些孩子。她想,没人督促自己,也要把学校办好,一定要将孩子们培养成才,不能误人子弟啊。

袁焕芳几经考虑,索性将留守学生全天留在学校,以免他们一放学回家就要下地干活,连完成作业的时间都没有。时间不长,来袁焕芳这里就读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快就超过了100人。租用的几间校合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迫在眉睫的便是建一所像样的学校。

“建学校?谈何容易,我们家哪有那么多钱啊!”2003年末,袁焕芳将建学校的想法,先后告诉了几名子女。四个儿女無一例外都不赞同,连平时对她言听计从的老伴也表示反对。毕竟,这笔开支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

起的。

可袁焕芳并不甘心,她找人对建小学的费用进行初步估算,得出的结果是按保守估计也要60万元。60万对于袁焕芳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自己和老伴都不是什么有钱人,而子女们也都从事着普通的工作,没有谁发了大财,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

最后,袁焕芳说服了老伴儿,拿出两人的6万元养老钱作为建学校的资金。为了筹钱,她甚至连自己唯一的住房也变卖了。可是,这些钱用来建学校还有很大的缺口。

2004年春节刚过,袁焕芳就打起了几个儿女的主意。这时大女儿蒋素勤刚从青泊村小学辞职,准备到市里开一家面包店。袁焕芳想到大女儿要创业肯定有一笔积蓄,于是就提出向她借10万元钱。蒋素勤听了没答应,她也是好不容易才攒到10万元本钱做生意,如果是家里有急事用钱,让她拿出这10万元钱也说得过去,可是母亲退休在家好好的,非要拿钱去办什么学校,那她的面包店怎么办呢?

被大女儿拒绝后,袁焕芳悻悻地回家了。可是没过两天,她再次跑到大女儿家里,还是和她商量借钱办学校的事。蒋素勤原以为母亲只是心头一热,过几天就会打消这个念头。当她看到母亲又来央求自己借钱,不禁心软了下来,只得将自己用来做生意的10万元钱借给了母亲。

2004年4月初,有了前期工程款后,修建小学的工程正式开工。袁焕芳选择了位于公路边一处依山傍水的平地作为校址。听说袁焕芳是为村民们建学校,许多附近的村民都来帮忙,扛砖搬瓦。

与此同时,袁焕芳又开始四处筹借后期工程款。她找到了儿子蒋斌。蒋斌和妻子郑其兰都曾经在青泊小学任教,后来夫妻俩下海开了一家玻璃店,也没有挣到多少钱。在母亲的一番软磨硬泡下,蒋斌和妻子只得将自己的所有积蓄都借给了母亲。

随后,袁焕芳又转战小女儿蒋小玲和小儿子蒋小飞家,几经周折终于也借到了钱。再加上向银行贷款,袁焕芳最终凑到了近60万元资金。

2004年8月31日,一座两层楼的学校终于竣工了。袁焕芳给学校取名叫兴旺小学。

2004年9月1日,兴旺小学开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当时学校开设了一个幼儿班和一到三年级共4个班,共有100多名学生。袁焕芳除了自己当老师之外,还聘了三名教师。可300多元一个月的工资,很快就让其中两名老师先后选择了离开。老师一走,袁焕芳急坏了,好不容易将身边的所有亲人“榨干”,才筹得这60万块钱建学校,此时她已经美钱再请老师了。

全家总动员当教师

就在袁焕芳一筹莫展时,她想到女儿蒋素琴和儿子蒋斌、儿媳郑其兰等都曾当过老师,只要他们出马,学校就不愁没老师了。于是,她又打起了儿女们的王意。

2005年暑假,袁焕芳首先找到了在市里开面包店的蒋素琴,让她回兴旺小学重拾教鞭教书。蒋素琴当时非常不快,自己已经给了母亲10万块钱,发想到母亲这么快又来闹腾自己了。当初蒋素琴借给母亲钱后,想尽办法才筹到钱升面包店,她实在不想回到落后的小山村里再过清贫的教师生活了。

见女儿不同意,袁焕芳急得直掉泪“现在马上又要开学了,学校里有四个班的学生,却只有三名老师,要不是实在没力岵,我也不会来求你啊!”最终,蒋素琴被母亲打动了,她忍痛转让了面包店,回到村子里给母亲“打工”。

2005年8月底,袁焕芳赶在开学之前解决了师资问题,这让她的心里踏实了不少。

然而,开学不久,又一名老师另谋高就了。袁焕芳不得不再次找到蒋斌,希望他和妻子能到兴旺小学来教学生。开始蒋斌自然不同意,直到后来看母亲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孝顺的儿子、儿媳妇只得同意母亲的要求。他们转让了生意正红火的玻璃店,到興旺小学当教师,以回馈母亲的养育之恩。

就这样,当年12月,蒋斌和妻子重拾教鞭上岗教书。他们和蒋素琴都明白,此时母亲还欠下不少债务,因此王动要求不要工资,这让袁焕芳很是欣慰。袁焕芳的老伴儿也没闲着,他主动承担起了学校的后勤工作。有了家人的支持,袁焕芳更坚定了办好学校的信心。

学校里大多学生是留守儿童,随爷爷奶奶生活,而有些老人年岁已高,没有多少精力看管孩子。袁焕芳看到这一状况,接受了一些家长的意见,让这些孩子“全托”在兴旺小学。而这些学生的食宿问题,都由袁焕芳承担了起来。

到2006年,兴旺小学已有30多名住校留守儿童了。为了让这些孩子们能吃得好,吃得饱,袁焕芳便在学校的山后种起了蔬菜,还圈养了各种家畜,用于改善孩子们的生活。

2007年,兴旺小学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袁焕芳的心血没有白费,有好几名毕业生的成绩排在了全镇前几名,一些领导因此对她这个大山里的“土校长”刮目相看。

渐渐地,袁焕芳摸索出了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门道。考虑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照顾,经常会想家和思念亲人,如果这些心理需求得不到解决,轻则影响孩子的成绩,重则甚至影响孩子的性格。袁焕芳千方百计联系到这些孩子的家长,要到对方的地址和联系电话。接着,又在学校装上了公用电话,让留守孩子每个星期可以给父母打一次免费电话。袁焕芳希望孩子们能和家长多联系,这样家长才能放心,孩子有了父母的关心,也会更加努力学习。

由于平时太操劳,袁焕芳在一次上课时,突然眼前一片漆黑,晕倒在讲台上。正在外面一间教室上课的大女儿知道后,赶紧跑过来,将母亲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检查,袁焕芳身体多项指标都有问题,医生建议她回家好好休养,不要太过劳累。

几个子女劝袁焕芳退下岗来,好好养身体,把学校里的事情交给他们处理。袁焕芳不放心那些留守学生们,还没休息几天,就又回到学校。

不少学生在袁焕芳的关心和教导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是袁焕芳最为自豪和欣慰的事。

綦远利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在外地打工,把他留给身体孱弱的奶奶照顾。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他,在进入兴旺小学之前,一直是个顽劣孩子。上学后,綦远利一直成绩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袁焕芳知道这些情况后,一对一地为他进行课业的补习辅导。在袁焕芳的教导下,綦远利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在2008年还获得了“奥运征文”重庆市二等奖。

而一直为山村孩子无私奉献的袁焕芳,也先后被评为江津区“关爱留守儿童十佳爱心妈妈”、“重庆市优秀代理家长”。

2011年1月10日,袁焕芳应邀赴北京,参加由国家发改委、中农办、农业部、国务院农民工办联合举办的“倾注三农情系农民工”专题综艺晚会暨首届农民工春节晚会,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接见。

2011年8月,袁焕芳被评为重庆市第三届道德模范。

如今,兴旺小学已有3个幼儿班和6个小学班,共228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160名。学校的师资也从原来的3名教师增加到8名教师。

山村里的那条土路诗歌 篇10

还记得从山村出来时的那条路吗

它承载着多少,

经历了多少

望子成龙的父母送我们求学

在村口每一句叮咛!

你可否记得

当夜暮降临,

父母在村子路口那翘首焦急的企盼

你可知他们等待的时间

还记得你忙于工作无暇回家的时候

难得的一次团聚,

看着饭桌上的你开心吃着

那温馨的.目光你留意了吗?

一个个在外打拼的儿女让他们的心疼了吗

你离家的时候帮你拿着行旅等在村口的神情

你看懂村子山路口情景里的含义了吗

恋恋不舍的你一步一回首的回答着,

回去吧!我走了

不要让孩儿不在你身边儿挂念坏了你的心

不要忽略了山村里的那条土路

无数的夜晚你的不归他们彻夜未眠

父母无数次的在路口希望你们回来

从新走一遍这条山路吧

希望每个农村人都有新的感触

你从这里踩着山路的胸膛走出去

在外遍体鳞伤时踏着山路的胸膛走回来

在山路上你学会了坚强

学会了看人生美丽的风景

可能你会把村口的山路忘记

但你不要忘记

没有山村村口的山路

你永远走不出人生的步伐

不论你走到何方

请不要把山村村口前的那条路忘记

山村春色诗歌 篇11

鸡鸣催早起,迎春莫等时。新春催新绿,万物气象新。

一夜春雨如期而至,却不感意外。雨过天晴,一缕朝阳划破天际,倾洒大地。半轮明月陶醉于山村春色,在朝阳的驱赶下恋恋不舍。清新滋润的空气,掠过脸颊,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地敞开了等待已久的胸怀,拥抱着那份期待的.温暖。

轻柔的春风送别了冬的灿漫,唤醒了春天的睡意。吹软了冰冻的土地,吹皱了冰封的河面,吹醒劳作的山里人。

山村人家少得闲,早起晚归田间现。风风雨雨绘人生,四季忙碌盼丰年。

春社过,春耕忙。善良淳朴的人们在劳作中带着愉悦,忙碌中带着恬适。宽宽的臂膀,强壮的身躯,在田间更显生命的张力和韵味。在他们身上散发着泥土的味道,大山的气息,一种劳作的美。

山野枯草黄,腰断半折伤。躬迎新春至,脚下育儿郎。

小草从缝隙角落露出娇小脑袋,迎着春的气息,在阳光的抚慰下,绽放一丝新绿。

小鸟枝头俏,微风翠竹摇。鸣叫声声脆,喜迎春来到。

迎春花接过寒梅的接力棒,在微寒中,傲首挺立含苞待放。春暖大地花草知,争奇斗艳不等迟。

村庄上空炊烟缭绕,在村中大喇叭悦耳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春天是一个翩翩少女,是一缕和煦的风,是一捧温暖的朝阳,是鸟儿婉转清脆的歌唱,是醉人的花……

山村教师 异样光彩 篇12

绿葱坡镇水浒完全小学 江奔

座落在深山中的水浒完全小学,上十个老教师和百来个当地的小学生,再加上一群血气方刚的资教生。

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望着一个个稚嫩的渴求知识的脸,老师们依然坚守,不屈不挠,任劳任怨,克服重重困难,勤勤恳恳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

资教老师的到来给这所偏僻的学校带来了许多的精彩与活力。他们知识结构新颖,有干劲,精力充沛。不管在学校电教管理和远程资源应用的熟练性,英语教学思路的开放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性,还是在课余活动的创新性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们曾是一群热血沸腾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他们曾是青春期的大孩子,也曾有过茫然和不知所措。当他们走进了山乡,注入了偏远的小学,他们依然热情四射,光彩照人。

他们有理想,有信念,坚决完成国家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他们勤奋刻苦,追求上进,绝不虚度工作的每一天;他们有能力,有决心,誓将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的山区这块教育贫瘠的土地。

尽管老教师年龄偏大,但他们经验丰富,做事稳重,而且有耐心。资教老师在老教师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变得更加成熟和历练。他们有感于这些老教师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有感于他们“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品德和情操,有感于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工作作风,有感于他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决心和毅力……

在这所偏远的山区小学里,老教师与资教生之间,资教生与小学生之间总有一段段难以磨灭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地域,超越时空,它使得校园里总是春意浓浓,生机盎然。

扎根在山区的教师,异样光彩。

上一篇:我认为经典的英文下一篇:提档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