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2024-05-21

《安娜卡列尼娜》简介(共11篇)

《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篇1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

在世界文坛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他那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豪之一,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受到举世瞩目的认同。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英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风度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吉提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

而深爱着吉提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吉提求婚。但早倾心于渥伦斯基的吉提却拒绝了他的求婚,她正想象着与渥伦斯基将来的幸福生活。渥伦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黝黑的男子,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他的整个容貌和风采,令许多贵族小姐倾心。

在他看到安娜的一刹那,那刻被安娜所俘虏,他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向安娜大献殷勤。而吉提精心打扮想象着渥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在吉提眼里,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在舞会上„„”

吉提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吉提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大林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无法忍受丈夫的虚伪与自私“我爱他„„我憎恶你„„”。卡列宁考虑了决斗但又怕死;离婚又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于是他要安娜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已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但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

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他们到国外旅行去了。

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吉提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吉提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很幸福美满。

旅行了三个月,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便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无邪的谢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亲,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

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渥伦斯基现在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你折磨我了”,她倒在疾驰而过的车轮下。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

《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篇2

关键词:追求爱情,婚姻悲剧,安娜·卡列尼娜

1873年春, 托尔斯泰着手长篇小说《安娜·卡列琳娜》的创作。正如作者自己所述“我常常最想写的正是像《安娜》这样一部广阔而不受约束的小说.......”, 而“创作这部作品的年代, 正是我创造力和精力最旺盛的时期”。

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国内阶级矛盾早已取代民族矛盾而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家庭关系的危机已成为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特点。小说一开始, “奥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这句话就为全书定下了基调。

安娜作为小说的第一女主人公, 是俄国文学中别具一格的妇女形象。最初, 托尔斯泰想在长篇小说中描写一个既不漂亮又不聪明的女人, 长篇小说的名称拟定为《轻佻的女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 这个形象被改变了, 变成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向往自由爱情的女子。安娜是一个在典型的俄国贵族社会的教养下长大的年轻的姑娘。在尚未知爱情为何物时, 由姑姑做主, 按照贵族和教会的婚姻制度嫁给了一个年龄大二十岁但却富有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官运亨通, 年轻时即为显贵, 富有责任感, 但是过于理性化, 整天忙于公务, 而且二人年龄差距过大, 以至不能很好的沟通。而安娜与其相反, 她热情而又善良, 活力充足, 生机勃勃, 但结婚之后, 她的精神和心灵就被压迫了。接着, 复杂的不幸生活也就揭开了序幕。她在上层社会的贵族妇女中间, 以自己的才智、真诚嫉恶如仇以及孤傲而“鹤立鸡群”, 尤其被虚伪的处在贵族阶层的年轻妇女们所排斥。安娜的家庭一度成为彼得堡上流社会的楷模, 而安娜也成为那些不忠于丈夫的坏女人嫉妒的对象。虽然如此, 但在内心深处, 安娜渴望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愉快的生活。她出场的那一幕应当算是托尔斯泰的精心之作, 相信会给每个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个场景在我所看过的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中都被大加渲染:

“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这并不是因为她非常美丽, 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上所显露出来的优美文雅的风度, 而是因为她走过他身边时她那迷人的脸上的表情带有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 她也调过头来。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烁着的灰色的眼睛亲切而注意地盯着他的脸, 好像在辨认他一样, 随后又立刻转向走过的人群, 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似的。在那短促的一撇中, 伏隆斯基已经注意到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 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整个身心, 违反她的意志, 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 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 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

在这段描写中, 与其说作者在描写安娜的外表, 不如说在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这就是那如此吸引伏隆斯基注意的, 透过她的微笑和眼神所流露出来的, 洋溢在安娜全身心的那股压抑不住的生气, 生的欲望。这是安娜性格的核心, 是她与伏隆斯基爱情之所由来, 也是她悲剧的内在根源。实际上, 托尔斯泰在安娜一出场就为她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因为, 她这种生气、生命力是让当时的封建社会所不能容的。

在车站初次邂逅的舞会上, 安娜和伏隆斯基再次相见, 二人沉迷在舞蹈的旋转之中, 而这次舞会对于她不仅是快乐, 而且有痛苦。于是理智的选择离开, 回在彼得堡的家。当伏隆斯基“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安娜之后, 安娜羞愧、恐惧, 无法镇静。可见安娜虽然向往自由真爱, 但内心也是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的, 不能把她与一般的腐败堕落的封建贵妇归为一类。事情发生后, “嫉妒安娜, 而且早已听厌了人家称她贞洁的大多数年轻妇人都幸灾乐祸起来, 她们已准备好一把把泥土, 只等时机一到, 就向她掷来”, 再加上伏隆斯基母亲的和哥哥反对, 这对情人的压力之重可见一斑。而此时, 安娜的丈夫在权衡过决斗、离婚、分居后, 最后做出决定“断绝和她的情人的一切关系的严格条件之下, 维持现状”。他认为这样办就没有抛弃犯罪的妻子, 给予她悔悟的机会, 而这对安娜来说确是另一种折磨与凌辱。

为了爱情, 安娜不顾社会舆论的压力, 毅然抛弃丈夫与儿子, 和伏隆斯基结合在一起。然而, 无论是冷酷无情的卡列宁还是花花公子伏隆斯基都不能给她真正的幸福。在安娜在家饱受寂寞、社会指责之时, 社交圈却为男性的伏隆斯基打开了大门, 他照旧游走于社交群体, 面对安娜只有“我可以为她牺牲一切, 但决不放弃我作为男子汉的独立自主”的说辞。在安娜确信伏隆斯基已开始对她冷淡后, 感觉唯一的精神、生活支柱开始摇晃。在接下来无休止的争吵、相互厌倦后, 她继续不断的服吗啡, 自杀的潜意识开始在她的心中滋生。但是她又是那样的吝生, 以至于在和伏隆斯基争吵后害怕的给他写信。失望过后, 她出门, 坐上马车。马车刚走动, “不同的印象又一个接着一个交替地涌上她的心头”。她看见“一辆到郊外寻欢作乐的马车”, “喝的烂醉的工人被警察带走”, 又想起“儿子谢廖沙”都让她心中隐隐作痛, 她幻想如果一切顺利地跟伏隆斯基真正的结合, 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在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后, 她的精神支柱倒下了, 她看清了这个社会“一切全是虚伪”。终于在“上帝呀!饶恕我的一切吧”的祷告声中扑向铁轨, 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小说尾声, 安娜以全部的力量和勇气与上流社会顽强抗争, 为了爱情牺牲了太多, 而她对爱情的追逐却以悲剧告终。笔者认为她的悲剧既有外因也有内因:首先, 她与卡列宁的矛盾, 实质上是个性解放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其次, 她把伏隆斯基过于理想化了, 对方并不是值得她牺牲一切去爱的人;其三, 安娜身上既张扬着追求个性解放的勇气, 又背负着传统道德观念的沉重枷锁, 她无法完全冲破贵族生活的藩篱, 不理解个性解放的真正意义。而这一切都注定了主人公的命运以悲剧收场。

参考文献

[1]本社编.《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冷和平.《论安娜·卡列宁娜的悲剧心理》.《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6

安娜·卡列尼娜 篇3

制片:蒂姆·贝万 Tim Bevan .....

编剧:汤姆·斯信恋 Tom Stoppard.

主演: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

类型:剧情

地域:欧美

国家:美国,英国

片长:130分钟

发行公司:焦点电影公司

出品年份:2012

上映日期:2012·10·16 中国

剧情

安娜无法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和冷漠,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相爱,但卡列宁为了名誉和地位不愿离婚,使安娜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轻视和攻击。这时沃伦斯基也背弃了安娜,安娜愤然自杀。

幕后

《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自同名小说,由英国著名导演乔·怀特执导,凭借《莎翁情史》荣膺奥斯卡奖的汤姆·斯托帕德担任编剧。继《傲慢与偏见》《赎罪》两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之后,该片也是乔·怀特第三次与奥斯卡提名女星凯拉·奈特莉,著名制片人蒂姆·贝万、埃里克·菲尔纳和保罗·韦伯斯特合作。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篇4

——————纳兰性德

总忘不了的是安娜那双忧伤迷离满是剪不断理还乱莫名情思的眼睛。也从此知道,额前留头帘的女子一定要有一双大而不空洞的眼睛。所以当安娜倒向铁轨的那一瞬间,我分明看到她褐色的眼睛里有一种绝望随着睫毛的抖动而向四周扩散,就像沾了水的旧信笺,蔓延的不可抑制。

那是一种对爱情的绝望。

罗曼罗兰说,爱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你喜欢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你;别人喜欢你,你又不喜欢别人;两个人互相喜欢又未必能在一起。可是,最无奈的莫过于,红地毯已经走过,乐曲也已经奏罢,两情相悦的王子公主终于牵了手,日后的生活却并非想象的那样童话般美妙。

安娜纵是铁了心,不要名誉,不要富贵,抛夫别子,甘受千夫所指;渥沦斯基即便豁出去,不要前途,不要门当户对,可是当两个人真的住在了一起过起了貌似夫妻的生活,曾经的山盟海誓的爱却刹时成了伤人的利器,彼此中伤,彼此误会,甚至彼此厌恶。

也许他们真的后悔了。发现除了爱情,除了身边这个女人,身边这个男人,生活中还有那么多诱惑,那么多欲望,得到的东西毕竟是最不值得珍重的东西。亦或着爱真的是有极限的,“人到情多情转薄”,取一个最大值后就只能规律的陷入低谷?

也许爱情真如流星,开始总会冲破黑暗闪耀于天野,最后又重新坠入黑暗,成为废墟中的瓦砾。从天上到地下,从星星到石头,大概是爱情潮起潮落的过程。

爱比恋更冷。这个译名告诉我们情爱原是一种温度,燃烧到顶点结局也只是灰烬。想起另一部电影---《爱的蹦极》,爱把我们逼至悬崖,又逼至我们纵身跃下,形成一个令人心上的弧度。

有个词组叫做fade out ,逐渐淡出。一个日本女作家用它来形容男女之间退色的关系,准确无比,一语中的。所有的颜色都会退色,但红色最能显现退却的程度,因为它是极致的绚烂鲜 艳,稍有差池便失去色泽,“每到红处便成灰,”红色原是最经不起摔打的颜色。爱情就是红色,玫瑰的红,血红,浓烈的那么容易颓败而灰头土脸。

而彼时的爱情和曾经的炽热已经让他们骑虎难下,过去的刻骨铭心成为一种束缚,若是分开,别人会说爱不过是他放浪形骸的借口,不过是她难耐寂寞的掩饰。他们必须在一起,以次证明这是段爱情而不是众人口中的通奸,只是,在一起又真的痛苦。

要是安娜没有自杀,而是沉溺于酒精或鸦片直至焦虑而死,渥沦斯基只会耗尽了爱意,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埋葬了她,然后继续莺莺燕燕,歌舞升平,信步周旋于淑女名媛之间,但安娜死去的方式让他良心上的愧疚弥补了爱情上的缺陷,于是,一个人死去了,另一个人在追悔中了却残生,难道爱情一定要以悲 剧来升华?而这又真的是爱吗?也许仅仅是对失去的东西人人固有的痛彻肺腑的追悼?如果不爱那么深,结局是不是就不会那么伤人?曾经情深几许,到最后,竟只能“独个悔多情”。

也只好,“又到断肠回首处,累偷零”。哭那一地的落红,哭那曾经水分和阳光充足的爱情。

当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台第一次相见时,“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下面显得 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留意地盯着他的脸、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一见钟情固然以悲剧结尾,可浪漫的邂逅却让我沉醉在美妙的、沉静的境界中。赛马场上安娜的失控表露了他们的恋情,安娜生下了他的孩子,卡列宁的宗教宽容让安娜感谢又愤怒,安娜与渥伦斯基出国了,又回来了,安娜遭到了社交界以及家 庭的抛弃,而渥伦斯基却重新踏进社交圈,醉心于自己美好的前途,悬而未决的离婚协议、肝肠寸断的念子之情、自私深沉的爱情独占心理,这一切既让安娜体会到 了八年的无爱婚姻里丧失已久,又让她平静的心灵经历了一场喜怒哀怨的风暴。而我也随着安娜的故事沉浮时而兴奋,时而忧伤,时而挣扎。尤其到了后面,安娜被 孤独与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没有人倾述、没有人理解时,我终于能稍微明白为什么安娜选择死亡,她太痛苦了,死亡才能摆脱一切。

渥伦斯基 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往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熟悉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 以他觉得以前就似乎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眼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由于“她除了聪明、文雅、美 丽之外,她还非常老实„”我也爱安娜,从书中瞥见她的第一眼,我便爱上了这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 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而她鼓起勇气与情人远走高飞时,我更是不可抑止的迷恋上了她,这种迷恋不在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喜欢 她、欣赏她,我甚至想自己就化身为她,让我能分享她生命力的一切迷人品质。

可爱的安娜还是自杀了,当看到她在自我折磨中苦度人生时,我 甚至希看她早点结束生命。她的死亡始终是一个悲剧,吉蒂获得了幸福,多丽依旧安稳度日,卡列宁照样平步青云,可只有安娜,由于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勇敢,最后却不得不死亡,她违反了贵族社会的游戏规则,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个叛逆者,由于“我只是想活,除了自己,不会伤害任何人,我有权利这 样”。这是她的咎由自取吗?这是她成为一个所谓的堕落的贵族妇女而理应遭到的报应吗?安娜在姑母的安排下,嫁给了年长的、迂腐的、虚伪的卡列宁,八年时间 里,他压抑了她一切的热情和生气,当我们知道排除了爱情以权力地位为基础的婚姻是不公道的,分歧人性的,当我们肯定了个人追求自由与幸福的价值,又有何权 利指责她的选择呢?

然而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这并非由于她道德败坏,自私善妒,只是由于她是女人,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 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假如她是多丽,忠信老实地守着家庭,在怀孕生子,再怀孕生子中耗费青春,而且 不得不苦咽下风骚丈夫到处拈花惹草带来的痛苦,她就会继续如困兽般维系无聊的婚姻,假如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荡荒淫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会在赛马 场上失声而起,而且随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或者假如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她就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实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要爱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 人。但她的命运注定她无法生存。

电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实身份是列夫.托尔斯泰,然而他仅仅是一个讲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伦斯基、卡列宁——三个生存在同样社会上不同性格的人。

安娜给予我的感触最多,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死时还没懂得爱的真谛,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刚开始的这句话我是一直不能理解,或 许是因为这话我本身并不曾体会过,然而,俯观了安娜的一生,看着她走过的日子,感受过她的内心想法,到后来完全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对爱的追求的精 神,这是一股为爱牺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结局我始终不肯相信安娜会死去,而且是自杀,因为这种做法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本

身是愚昧的,但是当时的社会却逼得她去死,安娜实在是太可怜了。

可怜的安娜是个很真诚勇敢的人,但只能从她追求爱情方面来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我并不想抨击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爱的方式确实很另类,所以难以避开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觉得在追求爱情这个问题上,一切随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身边过日子,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个人,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我 接受,当然,安娜也不会接受,所以她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爱情。关键是她选对了,却没有做对,她是以一个非常愚昧的做法开始她新的爱情,当了别人的情妇,红杏 出墙,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报应了。何况安娜本身太执着了,对爱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抛夫弃子,甚至怀疑自己的情人,跟伏伦斯基没有很 好的沟通,便断绝了自己的出路。

总体上来说,安娜是一个可敬又可怜、勇敢有冲动的女人,她的性格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命运。

伏伦斯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语说,爱江山更爱美人,伏伦斯基的一生证实了这句话。一个英俊潇洒、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旦为了一个有夫之妇夜夜不能 眠,这种情况确实很容易断送他的一生。然而,伏伦斯基豁了出去,为了安娜,他确实曾经放下一切。伏伦斯基本来就是很聪明的人,他的想法并不像安娜那样单 纯,他想拥有安娜,也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跟安娜仅仅拥有爱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后再次回到圣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安娜的婚姻问 题。

伏伦斯基给了我希望,我一直以为结局会很完满,只要安娜等着离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简单一切就柳暗花明,转机可是存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 死的话。可是安娜却断掉了我的希望,也断送了伏伦斯基的一生。伏伦斯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我认为安娜真爱他就不应该怀疑他,真爱他就应该在背后默 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占有他,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体现。用伏伦斯基的话来说,安娜确实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个好女人,我却不会爱上这种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应该快快乐乐的,而安娜却追求烂漫和昙花一现,甚至为此牺牲性命,实在是太无知了。你 看,以安娜的做法面对人生,身边的人都得到了些什么,丈夫没了妻子,孩子没了母亲,情人没有了活着意义,那岂是她一个人的事,一死了之还真是自私。安娜常 常让我惋惜,伏伦斯基却一直让我感动,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样。

卡列宁这个人一看就知道是很传统的人,脚踏实地,事业有成,应该是个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了解我就越怀疑这个人,可能是日久见人心吧。我在想,也许 是他伪装得太好的缘故,所以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好人会不让一个想见孩子想得痛彻心扉的母亲见见自己的孩子?一个好人会让一个自 己爱着的女人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答案是,不会。

所以,由此至终,卡列宁把自己包装起来,满口经文信仰,在基督信徒的伪装面具下展开他劣质的行为,他内心本来就是一个小人。他自大,所以要占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别人幸福;他无情,所以折磨妻子,他无义,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直搞不懂卡列宁到底有什么追求,看得出他并 不爱享受生活,难道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真为这样的人感到可悲。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篇5

就安娜卡列尼娜主角来讲,我认为四个版本女主的表演都是不错的,嘉宝和凯拉奈特丽版在人物个性上更加鲜明,而费雯丽版比苏菲玛索版在表演上更为出色。

沃伦斯基我个人十分喜欢2012版艾伦的表演,十分精彩,眼神就把观众吸引住了,个性鲜明、有力。另外几个版本中,1948版是我第二喜欢的,感情过渡表现的也较为自然。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分析 篇6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作品反映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其中,婚姻与家庭、生死以及伦理道德的问题,构成了整部作品的主线,从而勾绘出了这一时代俄国社会的一幅真实、凝重而又发人深思的画卷。

这个作品是以安娜一卡列宁一渥伦斯基为主要线索的,其中主要展示了女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安娜是托尔斯泰笔下精心塑造的妇女形象。聪慧、美丽的安娜由姑妈包办嫁给了当地一个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这是反动官僚与地方贵族互相勾结的一桩交易,毫无爱情可言。卡列宁是一台典型的官僚机器,为人自私、虚伪、刻板、冷酷,一心追逐名利,根本不懂爱情。小说中的安娜已与卡列宁生活了八年,并生有一子。安娜秀外慧中,极有教养,才貌品德均高于当时上流社会一般女子。婚后她试图去爱丈夫,但发现两人的性格始终格格不入,无法对他产生爱情。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度渴望爱情的背景下,安娜遇见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一见钟情并且爱得十分执著。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抛弃家庭,地位和名誉,但最终却以卧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其实,如此浪漫的爱情,在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悲剧的结尾。

一、虚伪的宗教伦理观念是安娜悲剧爱情的催化剂

安娜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这时正是俄国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都发生着剧变的阶段,正是俄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一切都混乱了”,“一切都翻了个身”。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渗透,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尚受到广泛而强烈的挑战,西欧文化就大量涌入,两种文化的冲突、对立远远多于交流、对话。西欧文化以理性为中心,尊重人的独立、价值和自由,强调个人的作用;俄国文化以宗教为中心,重视群体主义,安娜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令人不安的时代。她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她希望有一种实际的生活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寻找的突破口就是争取爱的自由、被爱的权利。与渥伦斯基相爱后,她意识到生命因此而释放出全部的意义。后与渥伦斯基出走、同居,表面看是为了情感的满足,实质是对自由、自主的追求。虽然安娜的追求是正当的、合理的,但毕竟时代的条件还不成熟。当安娜抛弃丈夫和儿子,不顾一切地和渥伦斯基生活在一起时,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法。于是整个上流社会都轻视她、仇视她,把她看成是堕落的、不道德的女人,认为她大逆不道。

经历了种种痛苦之后,她开始知道,虽然她所需要的是纯真平等的爱情,然而她并未得到真正想要的,所以不得不承认“我不是生活着,而是在等待结局,这将愈来愈使人苦恼”。由于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对特定社会的迷惘与困惑,安娜挣扎于情感满足和宗教压抑之间,缺乏理性调节,这种特征显示出俄罗斯文化的分裂性,要么遵从本能欲望,要么遵从道德信仰,其本能和信仰处于对峙分裂状态。在重重的压力面前,她孤军作战,奋力抗争,但遭到了惨败,在理智与情感面前她难以适从。

二、冷酷的专制制度是安娜爱情悲剧的根源

19世纪的俄国,经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开始在俄国迅速形成,新的资产阶级思想进入了俄国社会,贵族青年男女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但封建统治仍占优势,他们无法同强大的封建专制势力相抗衡,更无力承受来自传统的封建道德制度的致命打击,使这种对自由的追求与无法完全摆脱封建传统的阴影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个特定的时代成为安娜成功的瓶颈,注定她只能上演悲剧结局。

当安娜不顾一切与渥伦斯基在一起的时候,社会已宣判了她这个胆敢破坏既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人不受法律保护,上流社会拒绝这个“坏女人”。以卡列宁为首的集团用法律责任、拒绝离婚、不准跟儿子见面等伪善的观念和冷酷措施来压迫、折磨她;以培脱西为代表的年轻贵族集团,则对安娜关闭了所有社交界大门,她们自己虽过着既有丈夫又有情人的生活,却骂安娜是“堕落的女人”,甚至在公共场所公开表示对安娜的轻蔑。安娜的处境也就十分严峻了,她一方面不顾一切地想保住自己得到的这种爱和幸福;另一方面,心底又时时升起“犯罪”的恐惧。随着时问的推移和爱情的逐渐变淡,恐惧感、危机感越来越强烈,最终导致了她精神崩溃,走向毁灭。

三、脆弱的爱情基础是安娜悲剧的导火索

安娜与情人渥伦斯基之间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使得他们之问的爱情不堪一击。渥伦斯基是彼得堡的一个花花公子,相对而言,他还算其中较优秀的人物。他爱上安娜,只是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他自以为是诚心诚意的珍惜安娜的爱情,其实他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安娜,因而,他从来没有像安娜爱他那样爱安娜。安娜为她牺牲了一切,他却始终在心灵深处藏着许多肮脏的念头:他舍不得功名,舍不得上流社会。淡薄的爱情和远比安娜低得多的付出使他无法理解安娜对她的爱和她极度痛苦、绝望的处境。最后当安娜完全绝望且完全摆脱了作为爱人的偏爱,在用清醒的目光去审视渥伦斯基基的时候,她看到了渥伦斯基对她所表现的爱情的实质:“他在我身上寻找什么呢?与其说爱情,不如说是要满足他的虚荣心”,“他以我为夸耀”。可以说渥伦斯基在安娜悲剧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成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摧残安娜的一个工具,他唤醒了安娜,又冷落了安娜,于是,安娜就失掉了活下去的勇气。正是这份没有牢固根基的爱情,从其开始就注定了它悲惨的结局。

四、安娜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是她爱情悲剧的潜在条件

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一方面,安娜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和爱情的权利。另一方面,安娜作为一个贵妇人,深受贵族思想的熏陶,是接受贵族阶级的教育成长起来的,耳濡目染了上层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她痛恨卡列宁八年来埋没了她的生气,窒息了她的生命,同时却又对卡列宁怀着负罪感,同情他的“痛苦处境”,责骂自己是个“堕落的女人”。另外,她深爱着渥伦斯基,却又将其看作是诱使自己堕落的罪人,将自己在生活中承受的痛苦归罪于他。这使安娜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她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篇7

1 电影在内容题材上突破原著创造新意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以双线进行, 一为安娜·卡列尼娜, 一为康斯坦丁·列文。列文的故事, 讲述列文的思想转变、艰苦探索, 以及最终找到自我解脱、自我救赎的新路。列文带着托尔斯泰自己的影子, 以至于托尔斯泰一生都在如列文一般寻找解脱。在列文的故事里, 安娜·卡列尼娜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一个堕落的妇人, 促使列文去思考家庭的意义。导演乔·怀特的《安娜·卡列尼娜》没有在片中体现托尔斯泰原著的社会意义, 也忽略了原著更深层的政治含义。这部电影虽然保留了列文的部分, 但是琐碎而无趣的故事使人不可能记住列文;留在观众心里的, 依然是故事的核心———安娜这个女人和她的出轨。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 由创作之初的一个“失足女人”, 最后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判女”形象, 因而世界文学史上有了一位形象饱满且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关于安娜, 艺术的力量驱使托尔斯泰从道德的狭隘中走出, 促使他用如花妙笔塑造了一个最为令人惊叹的时代女性:这个女性和她的爱情, 穿越时代的束缚, 穿越政治和社会的范畴, 直刺人心。《安娜·卡列尼娜》原著的价值, 在于把安娜塑造成了一个为爱牺牲、飞蛾扑火的令人同情的角色。

影片《安娜·卡列尼娜》大力彰显爱情的力量、人类原始的欲望、人性本能的互相吸引、女性在面对自由的价值时所做出的抉择和代价。总而言之, 导演的主题, 再浅显不过, 但是, 浅显的主旨, 却足以支撑整部影片, 使他饱满而清晰:“理性得爱, 宽恕得福”。所以, 无论是安娜的自我毁灭, 卡列宁的自我牺牲, 沃伦斯基的反省还是列文的默默耕耘, 都是在不断重复影片的主旨。

首先是卡列宁, 正如安娜所说, “他不是人, 他是圣者”, 毫无私欲, 不染恶习, 专注于工作, 重视名誉, 唯一不足的就是对于感情的迟钝, 然而, 对于这样的一个男人, 我们还能奢求更多么。他隐忍而无私, 他宽恕而无怨, 他压抑自己的感情, 无论是爱还是恨。当他说“that’s my wife”, 那是他没说出口的温柔, 当他面对安娜的摊牌, 失落而茫然地陷在椅子里, 问道“what I did to deserve this”, 那是基督对犹大的质询。然而, 他能宽恕沃伦斯基, 宽恕安娜, 宽恕毁灭他与带给他伤害的每一个人。因为他是基督, 所以尽管他曾跌入黑暗, 最终却能在阳光下, 坦然地呼吸。当他戴上草帽, 坐在灿烂的花田, 望着一双儿女自由地嬉戏, 那一幕, 仿佛重回伊甸园。

安娜, 则代表了“罪”, 她存在的全部意义, 便是诠释对自我的背叛。她华美的服饰隐藏不了灵魂的空虚, 精致的脸庞无法掩盖内心的迷茫, 正因为如此, 她才选择用肉欲来填补空白, 用伤害他人来换取对自身存在的肯定。在她遇到沃伦斯基之前, 她的自我便已经开始崩塌了, 只是这种相遇使她达到了巅峰。所以当安娜开始服用吗啡, 开始歇斯底里, 开始折磨自己和周围的每一个人, 她的灵魂已经死了, 她的肉体, 不过是由药品的刺激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维系着。一旦那一丝的幻想被否定, 她的肉体便会追随灵魂步向彻底毁灭。最终, 安娜在怀疑和否定中走向了早已设计好的结局。她的结局, 便是疯狂的结局。

沃伦斯基, 他更像一个被点化的信徒。他曾经不羁, 沉溺于欲望中, 不断加深着自己的罪。然而, 他的人生, 自他遇到安娜起, 便开始改变, 因安娜他跌入至深的疯狂, 也是因了安娜, 他开始走向救赎。他从卡列宁的身上感到了崇高, 因而认识了自己的卑微, 他开始悔悟。所以, 他最终选择投身战场, 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托尔斯泰最后没有以安娜的死来结束小说, 而是以列文的宗教意识重生这样的结局来完成小说。影片最后在一片美丽的草原里, 卡列宁坐在花海中看着书, 两个孩子在旁边玩耍, 原本热闹的舞台长满了花, 在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摆着。整部剧在狂放的、新颖的、形式化的先锋舞蹈下, 给卡列宁赋予了圣人的光辉, 家庭、儿童与亲情在那一瞬间淹没了魅力的安娜, 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这也是影片诠释的爱的内涵。诚然, 爱情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却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对大多数人来讲, 爱情是幸福生活必需的一部分, 却又不是每时每刻都需要。即使在两个人的世界里, 爱情使他们走到一起, 但也绝对不是他们永远在一起的全部理由。生活中的爱是广泛的, 幸福也是全面的。

当然, 经典在不同时代总能被解读出新的内容, 我们的确可以把单纯、热烈、勇敢这些正面的评价送给安娜, 但仍然可以客观地这样概括她:愚蠢、没有责任感、不知感恩、情欲冲昏了理智……爱情因为悲剧而升华, 安娜的爱情因为死亡而升华, 爱情让他们历经悲惨, 成为流动在胶片里的艺术品。

2 电影在表现形式上打破常规呈现独特

乔·怀特大胆地打破原著小说的文本限制, 大胆尝试了戏剧化舞台式的拍摄风格。采用一个巨大的剧院做为背景舞台, 用不断变化的布景灵活呈现出城堡起居室、热闹的俱乐部、华丽的宴会厅、空旷的跳舞厅、喧嚣的赛马场或者溜冰场、俄国广袤的农田......《安娜.卡列尼娜》独有的呈现方式对影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舞蹈元素带给这部电影很多美轮美奂的镜头, 各种缓慢推进让整部电影就像一部文艺优雅的舞台剧。演员们在每个布景转换间流畅自然地表演, 整部电影令人目不暇接, 华丽优雅, 又不失史诗气势。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开始的那一秒, 现实与梦幻的界限便已模糊, 银幕已不是银幕, 而是一个极尽绚丽奢华的舞台。一幕幕精妙的转场和华丽的布景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感受, 人物亦仿佛近在咫尺, 或悲或喜, 或动或静, 都触手可及。在任何一个时间定格, 都会得到一幅唯美的艺术品。然而, 正如一首好诗, 绝不会是华丽辞藻的堆砌, 一部好的电影, 也不可能仅仅是画面和特效的叠合, 任何真正伟大的作品, 都需要灵魂作为支撑的骨架。在这一点上, 显然导演是独具匠心的。当英式的文艺遭遇俄式的伏特加文学, 托尔斯泰笔下的爱情故事也来了个华丽转身。骨感的安娜欲多于情, 更符合现在银屏的审美观, 同时也展现了那个年代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上层社会的少妇的华贵气质和韵味。精彩绝伦的舞会, 就像是一幅移动的油画, 整部影片华美的视觉效果, 与故事所处的浮华年代相得益彰。

《安娜·卡列尼娜》在视觉上堪称一流, 用最为经典的电影技法, 在场面调度、画面剪辑、音效配乐方面都已经达到极致。借用戏剧舞台的手法, 就是为了突显人生如戏的苍凉感。当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来全心地爱她时, 安娜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了, 她已经承受了太多的悲哀与不幸, 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完全宁静。她选择了自由, 选择了真诚, 选择了勇敢, 然而她违反了贵族社会、宗教及伦理道德的游戏规则, 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个叛逆者。安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只是因为她是个真诚的女人, 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 因此她只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影片在最终结尾处理过分着急, 导致瑰丽的浮夸找不到合适的落脚, 失去了本该有的深刻内涵。

3 结语

影片总是希望推陈出新, 以一种前所未见的叙事方式和画面呈现将自己想要讲述的故事表现出来。乔·怀特依旧做了一次极致的纯粹电影的探索, 用自己炉火纯青的技术证明了电影剪辑的极限。而乔·怀特的创新, 就在于戏剧与电影的巧妙融合, 给影片带来了极富戏剧化、魔幻化、命运化的色彩。但这种创新更多的是停留在画面和叙事技巧上, 利用舞台剧的转场巧妙结合, 亦真亦幻。但有限的片长却容不下小说文字的细腻与微观, 那种触摸心灵最细腻纹理的质感无法在此呈现。

参考文献

[1] (俄罗斯) 托尔斯泰著草婴译《安娜·卡列尼娜》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8.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篇8

她,是一位悲剧美的女性化身。她生性淳朴善良,富有同情心,却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一个十足的做官机器,冷酷,虚伪,自私。

安娜压抑住了她对爱情隐约的纯真憧憬,却遇到了风度翩翩的伏伦斯基,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舞会上,他们一起跳卡德里尔舞。伏伦斯基臣服于安娜,因“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的难以克制的光辉,像火一样燃烧着他的全身”。这爱火过于猛烈,最终将一切焚烧殆尽——安娜怀孕了,她在没有和丈夫离婚的情况下,和伏伦斯基私奔了。

他们去欧洲旅行,这幸福使安娜充满了生的欢乐,而伏伦斯基却并不觉得特别幸福——他需要社会活动,他无法像安娜一样把感情完全投注在一个人身上,他们的关系也渐渐恶化。社交界对安娜不认可,心爱的儿子也长期不在身边,安娜的生活中只剩下伏伦斯基的爱。然而,当这爱渐渐淡漠,她也唯有走向毁灭之路。

“那里,倒在正中心,我要惩罚他,摆脱一切人,也摆脱我自己!”她卧倒在铁轨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托尔斯泰对俄国社会的无限控诉,对安娜的无限同情。

当时的俄国正处于大变动时期,封建的俄国受到资本主义的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风俗习惯,都在变动。俄国在旧世界与新世界的十字路口徘徊,而每一个怀有爱国之心的俄国人内心都受到强烈冲击。此时,托尔斯泰那敏感而仁慈的心灵也感到惶惑。他想接触人民受到的苦难,却发现自己是那样的无能为力。

也许书中的人物列文更像是托尔斯泰自身的写照。他希望通过改革来改善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却发现这是行不通的。农民会认为地主老爷是在想新的方式折磨自己、剥削自己,他们生来就有地位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在骨子里无法交流沟通。列文拥有美满的家庭,但他依然在精神上感到苦闷,他甚至想过自杀。他对于上帝始终持怀疑态度,但他的精神是无比纯洁的。

列文对安娜的看法也许比其他任何人都来得透彻,他说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他看得出安娜的不幸,发现她脸上有一种洋溢着幸福的光辉并且努力把幸福传递给别人。他们都是具有很多美德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安娜最后臥轨自杀,因为生活将她击垮;列文的改革则因为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无法改善而搁浅。

“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当历史的厚重云烟被拂去,托尔斯泰留下了一幅浅灰色的俄国人物百态图。但更重要的是,书中众多人物形象,将永远熠熠闪光,照亮后人前进的路。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篇9

从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来说,我有两点感触比较深。一个是从安娜的经历里得出的,从前高贵从容浑身散发着魅力的安娜为了爱情抛弃了自己的一切,之后在爱情中渐渐迷失自我最终失去理智走向末路,看着这个过程其实很可怕,就是她把对方当做了自己的全部,存在的全部意义,而对方又不可能始终保持同样的热情和把她看得同样重要,爱情中的不平等造成女方的极度敏感与猜疑,把自己和爱的人都逼入绝境,甚至要通过自杀的方式来惩罚男方让其后悔,这是多么愚蠢的一种想法,火车压到她身上的前一秒她才醒悟过来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一切都晚了。看似愚蠢的事件可是现实中却在真真切切地上演着,听过见过的例子不计其数,所以如何成熟独立地爱一个人,时刻保持起码的理智判断与思考真的很重要,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保全爱情。而列宁,一直在纠结人生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死亡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我是谁等等,他很迷惑,也有很多时刻想到死亡,和安娜不同,他还是迷迷糊糊地就这样活了下来,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和农业,在经历了一次次地困境后终于找到了那个让自己内心充实丰满的寄托-宗教,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是他找到了信仰,确定的信仰,他可以靠着这份信仰明确地活下去。其实,信仰真的很重要,一个人没有自己的那份信念为自己指明方向,提供动力,真的会感觉很空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信仰有很多种,宗教是其中一种,希望我们都能找到那份能能让我们踏实安心的信念和信仰,好好地生活下去。

然后,这部作品分内容中有很多值得借鉴思考的问题,这两个主人公其实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化身,热心农业改革的列夫托尔斯泰在改革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思考都借列宁这个角色表达出来了,我们也可以对当时农业方面的发展状况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现实中不被农民理解和接纳的列夫托尔斯泰也遭到了妻儿的不解与反对,夫妻感情有了裂痕,安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刻画出来了,她遇到真爱背叛了自己的家庭,这是勇敢的一步,但是她又无法完全果断地抛弃一切,迟迟不和卡列宁离婚,一直逃避现实不肯面对,还惦记着自己的儿子,这处处的矛盾正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处境相似,安娜走的是一条无解的不归路,幸运地是他在列宁这个角色上给自己找到了最终的安慰与出路。

通过描写弗朗斯基等上流人物的言行举止则揭露出贵族阶级虚伪自私的丑恶嘴脸,道貌岸然地干着奸夫淫妇之事,自己得不道幸福也不允许别人得到,人情冷漠。虽然这本书并不是托尔斯泰特地写的那种忏悔贵族,但仔细看也能感受到他对贵族社会深深的批判与揭露。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有几段我至今记忆犹新,他把安娜和列宁心理纠结思索的过程用极其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人读着很有代入感,不只是会用旁观者的眼光去指责安娜的背叛列宁无厘头的思索,而是有更多的感同身受和同情。这种写法专业地来说叫“心灵辩证法”。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10

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

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二、安娜的形象分析

安娜是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但同时又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道德规范束缚因而充满内心矛盾的贵族妇女形象。同时,她也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

当她不懂爱情时,身不由己的嫁给了虚伪,冷酷,自私自利且与自己年龄悬殊很大的沙俄政府官僚卡列宁,并与他维持了八年平静而无聊的婚姻生活。随着她个性的成熟和人格的独立,她开始对自己的婚姻状况感到不满,她越来越明白她不可能从卡列宁那里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她也不可能爱卡列宁。她的内心燃烧着一把火,这注定她不可能从一而终,而是会拼死追求幸福,宁可遭受社会唾弃,也要过上真正女人的生活。

当她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相遇时,她那长期被压抑的人性和爱欲终于冲破了种种道德观念的束缚,她不顾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攻击,大胆的向伏伦斯基表达了火一般的爱慕之情,俩人很快坠入情网。安娜因私情怀孕,虽切齿痛悔,又大病一场,但还是弃家而走,依伏伦斯基而生。

这也许是女人共性的悲哀,把自我全放在一个男人身上。安娜也不例外。与伏伦斯基在一起,她体验了偷偷当一个情人的甜美和紧张,品尝了私生子的痛苦和与死神相见的恐怖,经受了忏悔,认罪,再反悔,再决心私奔的挣扎,享受了与爱人相伴出国旅行的幸福舒畅......她对伏伦斯基倾注了全部的爱。可是安娜并没有意识到,她那如火如荼的爱伤害了伏伦斯基的自由,她想控制伏伦斯基的全部生活,甚至垂死挣扎时,还自己以为“他不敢不爱我,不能不爱我”。伏伦斯基感到她的爱是“沉重”的,“阴沉”的。所以他逃避安娜,这无疑是安娜走上极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临死前的安娜不再信任任何人,她怀疑伏伦斯基与索多金娜幽会。她的思想行为处处走极端,觉得她“从来没有像恨伏伦斯基这样恨过任何人”,决心要用死来报复他,一会儿跟他大吵大闹,一会儿低三下四的向他认错。她突然有了很多错觉,一会儿像见到了儿子谢辽沙,一会儿好象伏伦斯基在亲吻她,一会儿听见伏伦斯基在说粗鲁的话,她忽然梦见一个小老头在敲一块铁板。她莫名奇妙的恐惧,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她盲然不知所措,烦躁不安,胡思乱想。她忽然热衷于梳妆打扮,心想只要打扮的漂亮了伏伦斯基就不会离开她。她一会儿决心去死,一会儿又自言自语“不啊,怎幺都行,只要能活着”......安娜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混乱和自我误导下一步步走到那火车轮下......

三、结语

这样的爱情从一开头就是一场灾难,它从伤口出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伤口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渐渐她便陷入恨意与悔意的深渊中。在这过程中,她折磨了那些无辜的人。安娜就这样由一个思想单纯的贵族妇女而演变成一个思想复杂,充满怨恨的可怜妇女,就如渥伦斯基回忆第一次见到安娜的模样。当时也是在火车站上,她是那样神秘,迷人,充满爱心,自己在寻找幸福,同时也给别人幸福,而不是他记忆中最后一刻那种冷酷,复仇的形象。安娜虽有反抗社会的勇气,然而却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惯性生活,即使她最后选择以死来控诉社会,她的思想也太狭隘,她的死也是犹豫不决,矛盾的,以至于在死前那一刻,她被自己的做法吓呆了。“我在哪儿?我在做什幺?为什幺要这样?”她想站起来,想往后闪开,可是一个庞然大物无情地撞在她的头上,拉住她的背部。

因此很明显,她的自杀并非是想与社会彻底决裂而是以死来实行报复,假如在自杀前一刻,渥伦斯伦在他身边,我想无论如何她也舍不得这样做。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不用说在当时社会,即使当代,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因赌气而选择以死来惩罚“敌人”,解脱自己的人。

浅析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性 篇11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性;性格对比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03-02

一、安娜和卡列宁

列宁指出,托尔斯泰作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最典型的创作特征,是“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对社会上的撒谎和虚伪作了非常有力的,直率的,真诚的抗议。”[1]297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正是这种伪善官僚的代表。

安娜和卡列宁的结合便带有某种官僚交易的阴暗色彩。安娜在姑妈的安排下,与年长自己二十岁的卡列宁结婚生子,两人在性情、人格、精神境界和内心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也决定了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幸福。

安娜是美丽的,甚至是美好的——“热烈而又执著,坚定而又热情,真挚而又深沉,自觉而又清醒”[2]187。在安娜光辉形象的对面,站着呆板无趣、虚伪冷酷的卡列宁,他是教条主义、保守思想和官僚世故的代表。两者相比较,“安娜好比是一首美好的抒情诗,而卡列宁则大概可以比作一段不大通顺的公文。”[3]120

安娜是善良的。她从彼得堡前往莫斯科,想方设法排解奥布朗斯基和陶丽的婚姻危机,“她自己幸福,也使别人幸福。”[4]533在莫斯科火车站,安娜对于被轧死的看道工的同情和怜悯是真心实意的,而沃伦斯基给予看道工遗孀的人道支援,可以说是沃伦斯基身上吸引安娜的最初闪光点。这恰恰体现了安娜高尚的内在品质。

较之安娜的善良,卡列宁是冷酷的。当得知安娜对婚姻的背叛,他所表现出的毫不人道的冷酷充分证明了其专制官僚的本质特征。他从道德、金钱、法律、情感多方面折磨安娜,给安娜造成了无尽的痛苦。对于自己朝夕相处八年的妻子尚且如此冷酷无情,对待他人又何来善良?!

安娜是坦诚的。在当时腐朽的贵族阶级中,婚外情是大家“公开的秘密”。作为一位活生生的、具有丰富内心世界和高尚人格的女性,安娜选择了坦诚,对于自己感情真正归属的坦诚。赛马场上,安娜没有掩饰自己对沃伦斯基的紧密关注;面对卡列宁的质问,安娜选择了坦白,从自己那颗诚实的心出发。

相对于安娜的坦诚,卡列宁所表现的则是彻头彻脑的虚伪。当安娜坦白了她和沃伦斯基的关系后,卡列宁却认为 “我们的生活应该一如既往,照旧进行,这对我,对你,对我们的孩子都是必要的。”[4]253为了维护这种虚伪的体面,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避免婚姻问题对自己事业的影响,他选择了欺骗。这种欺骗是对周围社会的欺骗,也是对自己的欺骗。

安娜是勇敢的。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幸福的追求是义无反顾的,没有一丝犹豫和妥协,毅然、决然地同上流社会决裂,以自己单薄的力量对抗封建法律、宗教传统、社会舆论的三重压迫。

在与安娜的较量中,卡列宁代表的是官僚家长制的权威。从表面上看卡列宁是自信的。他步步高升,在追逐功名利禄中一帆风顺,但是他却害怕实际生活,害怕生活中的不确定、不协调和无条理的东西。由于婚姻的失败,卡列宁把伪善的李迪雅伯爵夫人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持,并以皈依基督教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生活,从而陷入了更深的自我麻痹的漩涡。

安娜的美好、善良、坦诚、勇敢与“官僚机器”卡列宁的呆板、冷酷、虚伪、懦弱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传统、舆论以及为之服务的法律条文、宗教教义等等无数座大山压在安娜的身上,最终导致了安娜一步步走向悲剧性的毁灭。

二、安娜和沃伦斯基

细究沃伦斯基与安娜的爱情关系,便可看出沃伦斯基动机的不纯正、情感的浅薄、意志的薄弱和反抗的不彻底;反之安娜却拥有坚定的性格、丰富的感情、超俗的精神世界和真诚无瑕的品德。就灵魂高度而言,他是远在安娜之下的。

从沃伦斯基给自己规定的生活准则中可以看出他“纨绔子弟”的本质,他的一切都与贵族社会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其阶级本质上的虚荣和浮夸早已深入了他的血肉和灵魂,其轻佻的纨绔子弟的本性不可能轻易改变。爱情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枯燥糜烂生活的点缀和调剂。

从沃伦斯基对婚姻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情感认识的浅薄。“结婚这件事在他永远是无法想象的”,这种对建立家庭下意识的排斥和反抗,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沃伦斯基这种缺乏责任感更突出地体现在他对吉娣的感情上。他不想有真正的家庭生活,更不想承担家庭义务,更别提恪守家庭信条和道德标准。他从对吉娣的一时热情到最终抛弃吉娣,从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抛弃安娜,并最终造成了安娜的爱情悲剧。

沃伦斯基对安娜的追求动机是不纯正的,带有某种猎艳的冒险和虚荣的满足。安娜的迷人风姿,在社交界的风头正健,以及安娜以贤良端庄贵妇人形象而备受称道的极高声誉,这一切都鼓动了沃伦斯基的爱情历险。由这种盲目的冲动不可能产生真挚持久的爱情,而是一种“维特式”的热情。沃伦斯基坚持要安娜通过离婚取得合法地位,与其说是为了安娜的处境考虑,不如说他关心的是自己在社交界的颜面。对这个问题安娜却认为关键在于两人是否真心相爱。由此也可以对比出两人看待感情的动机纯度:一个虚伪而自私,一个纯洁而真挚。

安娜在同沃伦斯基的爱情中是绝对忠诚的。她勇于向卡列宁坦白自己和沃伦斯基的关系,为了追求爱情她抛弃了自己所熟悉并一直依赖的上流社会,勇敢地面对社交界的冷嘲热讽,甚至舍弃了自己最为钟爱的儿子。

相对于安娜的绝对忠诚,沃伦斯基的忠诚却是有附加条件的。他什么都可以为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他男子汉的独立性。“我有了她的爱情感到幸福,但我还得有我的事业。”[4]614相对于安娜的真挚和执著,沃伦斯基的感情是不稳定的,不可靠的,在对爱情忠诚和对功名狂热的较量中,忠诚必将败下阵来。

安娜为了维护爱情,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即使到最后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也还怀着对沃伦斯基的爱的幻想和渴求。反观沃伦斯基,“他的出身和教养没有给予他坚定的意志”[5],当需要他和安娜并肩战斗,面对整个上层社会对他们的围剿时,他动摇了,退缩了,妥协了。当“维特式”的激情退去,短暂的冲动趋于平淡,沃伦斯基显出了他罪恶的本质。

在从意大利返回彼得堡后,入住旅馆时,沃伦斯基不敢与安娜同居一室;在安娜向社交界提出挑战,盛装前去剧院时,沃伦斯基拒绝前往,而安娜被人侮辱时,没有给其支持,反而责怪她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综上所述,沃伦斯基与卡列宁在本质上是相近的。卡列宁以封建礼教窒杀安娜的生命力,而沃伦斯基则用浅薄浮夸的爱情俘虏安娜高贵的心灵,却终因无法企及安娜灵魂和人性的高度而屈服于社会长期的压力和敌视。

三、安娜和陶丽、吉娣

在俄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庭中的统治力量是宗法家长。在这种呆板的家庭中,妇女的活动区域被限制在厨房、卧室和婴儿室内。妇女的个性、自由受到普遍的禁锢,宗法制家庭妇女形象是消极、缺乏思想、缺乏情感的。她们为了一个腐朽社会对妇女的无耻要求而一味地自我压抑、自我封闭、自我牺牲。陶丽和吉娣便是这种妇女形象的代表。

“如果说安娜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个性自由,爱的自由、爱的纯洁和完美,即爱的极致,那么陶丽的人生价值目标就是道义和职责。”[6]陶丽作为一位贵族小姐,出身优良,颇有教养,在进入婚姻殿堂后,她专心于家庭生活,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为丈夫、为孩子操劳,逐渐“消瘦,憔悴,满脸皱纹”。陶丽的辛勤和隐忍换来的不是丈夫的感激和尊重,反而是对方的忽视和嫌弃。正如托尔斯泰在一次原稿中这样写道:“在安娜面前,陶丽是渺小的”。

同陶丽一样,吉娣也是托翁笔下理想妻子的典范,只不过较之陶丽更为生动、可爱而已。吉娣缺乏安娜所具有的深刻思想,无法捉摸安娜感情丰富又诗意盎然的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同列文结合后,吉娣从一个天真烂漫不知世事的贵族小姐变成了能干的家庭主妇,她放弃了自己婚前喜爱的音乐和阅读,跟随丈夫搬到乡下生活,照顾列文的哥哥,处处顾及丈夫的感受。这就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妇女的精神上没有太大的需求,她们的事业就是自己的家庭义务。

陶丽和吉娣的形象是符合当时上流社会普遍价值观的,而相比之下安娜所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则是对这个社会的一种背叛。她的对手是庇护宗法制家庭结构及思想、蔑视并践踏妇女正当权益的沙俄专制制度。安娜不能像其他妇女一样屈服于专制的家长制,在她身上流露的无穷的生命力、饱满的热情和高亢的反抗精神势必会遭到腐朽社会的残害,势必会在艰苦的抗争中走向悲剧的灭亡。

四、结语

安娜身上所具有的个性解放思想,对真挚、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是符合人类进步的历史必然性的要求的。她身上闪闪发光的性格特征--善良、坦诚、勇敢、执著、富于反抗、具有高度的人格尊严,也正是人类美好品质的核心所在。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被神的律令所压迫的灵魂的悲剧。”[7]51面对封建贵族阶级的腐化堕落、尔虞我诈、冷酷无情,安娜没有退缩,没有屈服,始终坚持自己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又在这种执著的追求中一步一步走向毁灭。安娜的悲剧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剧。封建贵族社会缺乏人道,抹杀人的感情,支持、保卫宗法制家庭,肆意损害妇女的人格和权力。安娜的悲剧是对封建社会冷酷残忍的一次勇敢挑战,是对俄国贵族生活腐朽淫乱的愤怒揭露,是对其虚伪无耻的无情鞭挞。

参考文献:

[1]王忠强,聂珍钊.外国文学史(第三册)[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 版社,2000.

[2]雷成德.托尔斯泰作品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3]傅希春.一个俄罗斯女人的命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4][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草婴,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0.

[5]相静.试析安娜与弗龙斯基的爱情关系[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3,(2).

[6]李继伟.安娜·卡列宁娜悲剧性的解读[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 学报,2004,(6).

[7][法]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范文下一篇:装修工程设计合同范本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