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计划上

2024-05-23

读书计划上(通用14篇)

读书计划上 篇1

里岔海尔希望小学四年级班级读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一、读书目标:

书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知识和理想大门的金钥匙!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开展“营造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我班也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养成好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让他们在读书中体验到快乐,在读书中增长知识。

二、推荐学生读书的篇目:

1、师生共读:《爱的教育》

2、必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西游记》、《安徒生童话》

3、选读书目:

随心而动--《柳树风声》 最盼望的童年--《长袜子皮皮》 快乐着你的童年--《笨狼的故事》 为反对找个理由--《兰心的秘密》 我的心啊在家乡--《时代广场的蟋蟀》 我们拥有一颗心--《乌丢丢的奇遇》 让这个世界更美丽--《花婆婆》

三、读书时间及措施:

1、每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制定好个人的读书计划,充分合理地利用在学校的课余时间来读书。

2、学生除了在学校不定时地开展读书外,还得充分利用在家的时间每天安排至少二十分钟阅读时间认真读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3、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参与监督,提高阅读效果,同时也让学校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带动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创建书香家庭也要落到实处。

4、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书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积累好词好句、好篇,引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的习惯。

6、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的书,做到按时更换,做到人手一本好书,让学生不仅在自觉中读到了好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觉爱护图书,真正践行“我读书,我快乐”的口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同学将在读书中求得知识,在读书中明白事理,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做到“勤学、知理、健康、知礼”。

胶州市里岔海尔希望小学

读书计划上 篇2

读苏霍姆林斯基, 时时能感受到他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培养“幸福的个人”。他认为, 教育者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使他们成为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到中小学生中作一项民意调查, 问题就是“你幸福吗?”恐怕绝大多数孩子会摇着头写到“我不幸福”。

是的, 幸福远离了我们的孩子, 尤其是中学生。他们每天背着与他们的身体不相称的沉重的书包, 往返于家庭和学校间, 一天七节课, 晚上做作业至十点以后, 周末还有各种各样的培训补习等着他们。而到了迎考的初三、高三, 上课、补课、考试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优美的音乐、绚丽的图画极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体育课也只剩下了单调机械高强度的应试训练。我们的孩子, 比大人更累。

勤奋刻苦是我们民族的美德, “不吃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 须经“十年寒窗苦”, 方有“金榜题名时”, “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 种种名言已被孩子们烂熟于心。

教育是明天的事业, 但为了明天, 就必须让儿童在人生的初始阶段首先咀嚼“劳役”的苦味吗?就必须让人生黄金般的岁月暗淡无光吗?学习应该不仅是为明天的腾飞做好准备, 也是为了今天获得幸福的人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需要研究的是, 如何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一种享受, 一种完美的精神需要, 一种能让孩子体味到幸福的活动。

如果我们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 把孩子们带到野外, 让他们观察太阳怎样向地平线降落, 水面、草地、田野怎样染上绚丽的色彩, 老师帮助他们找出表达思想所需要的词汇, 指点他们造句作文, 孩子们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美、抒写美, 能不感到幸福吗?

如果我们承认孩子是具有特性的个体, 承认他们在禀赋、爱好诸方面有着天生的差异, 不以统一的尺子去衡量他们, 不凭分数高低判别优劣, 而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 他们也许会找到幸福的感觉。

如果我们不是一味地加大作业量, 一味地加课补课, 一味地让孩子在疲惫无奈的状态中学习, 而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授人以渔”,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创造性的劳动中, 也会有成功的幸福伴随着他们。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 既然我们从心里爱着祖国的花朵们, 那么, 就尽一切努力让他们成为幸福的人吧!

“用终身的时间来备每一节课。”

我无法以语言形容这句话带来的极大的震撼:蛰息多年的某种意识被猛然唤醒, 让人失悔于多年的浑噩, 又感叹来日无多。

虽然国人常以“活到老, 学到老”自勉, 但步出校门, 大都以为学习告一段落, 尽管案头不乏书籍, 但阅读更多的是具有趣味性和随意性, 而缺乏为教师这一职业、为你所上的每一堂课进行永远准备的积极学习的精神, 缺乏对智力财富的不断积累。

终身学习, 这是一个古老而时髦的话题, 是一个虽不新鲜但需不断加深的意识, 是一个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的概念。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 科技高度发达, 社会高效运转, 事物高速变化, 教师们在大学里所获得的系统知识, 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需要, 必须运用系统学习时所获得的动态的学习能力, 不断获取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每月买这样一些书: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的科学问题的书, 关于人的心灵的书。

教师传授知识施行教育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 一个好老师, 应该是学生崇拜的对象:品质高尚、学识渊博、谈吐优雅、举止文明———需要在不断地读书学习中自我完善。

学养深厚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 纵横捭阖。处理教材高屋建瓴, 讲解点拨深入浅出, 教学设计新颖独到, 处理课堂突发问题时灵光突现———智慧源于深厚的知识积淀。只有当你的知识储备大大超过教科书的要求, 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而且, 你才有精力去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点反应:疑惑时的蹙眉, 领悟时的欣喜, 及时的调整你的授课方式与节奏, 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一个好的老师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只有不断获得新知, 接受新的信息, 才能找到与求知欲强、思维敏锐迅捷的学生的兴趣切合点, 在共同喜爱的书籍中徜徉, 在共同的话题中交流, 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加深了解, 与之心灵相通。

而处于繁杂的、重复的, 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事务中的教师们又何尝不需要新鲜血液的滋养?纷至沓来的新知识将强有力地刺激你的大脑, 点击你的智慧火花, 遏止你思维的僵化, 在知识阳光的朗照下, 才能永葆心理年龄的年轻。

为激发一些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愿望, 我们在课堂上常有意无意地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给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提出比较容易的问题, 让他们顺利地回答问题, 偶尔地品尝一回成功的喜悦, 体味一些学习的乐趣, 教师的出发点自然是善意的, 这种激励也常常是有效的。

但是, 如果这种办法使用过多, 渐渐成了一种行为暗示, 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当老师的问题提出后, 学生们已从以往的经验中猜出该由哪些学生来回答, 于是, 大家便对一些同学的能力有了定评, 分出了等级。久而久之, 对常常回答简单问题的同学难免有轻蔑鄙夷的眼光, 而且颇为理直气壮觉得“老师都认为你不行”。

而这些回答问题的同学自己呢, 也就形成了自己能力差的概念, 久而久之, 便安于接受这样的现实, 对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问题根本不去思考, 坐等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总结, 而且他们努力的欲望渐渐消弭, 惰性、依赖性逐步增长, 自信心就很难树立了。

其实, 学习是需要一些压力的, 适度的压力会促使学生去发奋、去拼搏, 这就如人在困境中智慧与力量会有超常的发挥一样。前些年, 不也有专家提出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实”吗?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能并最大限度地调动这种潜能。

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提问的内容不能太难, 以免仰之弥高, 望而生畏;必须是他跳起来能够得着的高度, 又必须是逐步递增的, 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创造性的劳动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阅读则是调动兴趣的最有效的方式。不必说现在孩子的智商大都不低, 即使是一些看起来理解力不强、反应迟缓的学生, 也会表现出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它们也许隐藏在孩子意识的深处。那么, 反复的、有趣的、有意识的阅读 (经过老师挑选的程度渐次提高的一些读物) 将会刺激他的大脑皮层, 让科学之光更鲜明更长久地照耀———一旦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全部唤醒, 智慧之泉便会汩汩涌出、潺潺不息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兴趣自何而来?除天生外, 又该如何培养?师长的引导、成功的激励、情境的诱发……还有强化, 这也该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学生“要学会为自己创造内在的刺激。‘必须’两个字常常是唯一的动力刺激”。

就人而言, 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自是莫大的幸运。但大千世界、万物纷繁, 非事事皆能有趣, 即使有趣之事也非每项内容每个环节都能激人兴趣。尤其是脑力劳动, 日复一日地阅读、计算、思考, 单调而又寂寞, 兴趣之花只在适当的季节、适当的条件下盛开。而更多的时候, 你是“必须”去做。

“必须”表示了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 学生大多对异彩纷呈的活动课感兴趣。但之前的案头工作、扎实的有关知识的储备是必须的, 否则会将活动变为闹剧;学生不少对寻觅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题思路欣喜万分。但精确的计算、严密的推理也是必需的, 否则也将前功尽弃。

以强化之法培养兴趣, 可从最不感兴趣之事入手, 强迫自己集中精力, 强迫自己做任何一件事都专心致志, 良好的学习品质也能随之养成。而先做“必须”之事, 将最感兴趣之事放至最后, 其过程必是越来越有趣, 可以逐渐焕发出充沛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

“必须”是痛苦的, 而这痛苦又是必须的。在痛苦中, 你经受磨炼, 培养意志, 逐渐把“必须”变成“我要”, 兴趣也就在强化中培养形成了。

唯有“必须”, 才能体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唯有“必须”, 才能冲破兴趣之“牢笼”, 走向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更全面地塑造自己。

“要思想, 不要死记!”

这也是老生常谈了, 但忽略思考, 死记硬背, 却又是不断重复的新现象, 常见有学生在课堂上看杂书、养神, 一派悠闲模样。他们以为, 平日无须烧香, 临时抱抱佛脚, 考前背背书也能考个不错的分数, 但考过不久, 强记的内容便到爪哇国去了。

这是因为, 他们临时获得的只是表面的、未经充分思考的知识, 而表层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只有理解了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它”, 如果你能深入思考你所接触的知识的本质, 探寻规律性的东西, 你对知识的记忆就越牢固, 而且以这种方式记住的内容, 即使一时遗忘, 也极易被回想起来。

提倡理解性记忆, 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 注重寻求答案所呈现的思维轨迹、运用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从个别的、典型的问题推演出一般的普遍性的原理, 而不是把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如果在教学中固守程式、重复操练、追求唯一标准答案, 将会造成学生僵化的学习方式, 抑制他们的创造才能。

人为何读书(上) 篇3

在数字时代,互联网似乎存有无穷无尽的信息,用鼠标“谷歌”一下,天上地下,应有尽有,还有必要正襟危坐,细嚼慢咽地读“纸书”吗?美国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沃尔夫( Maryanne Wolf)历时7年,写出《普鲁斯特与鱿鱼:阅读大脑的故事与科学》(Proust and the Squid: The Story and Science of the Reading Brain)一书,从人脑神经生理学的角度讨论了这个问题。

1. 阅读并非与生俱来

阅读是一种技能,不是本能。本能与生俱来,技能则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如果从人类的祖先“直立人”(Homo erectus)算起,人类的进化已达数百万年。经过漫长的进化,人脑形成了专司视听、语言和思维的功能区域,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基因而代代遗传。所以,人生下来,先天就有视觉、听觉、语言和思维能力,但是却没有阅读能力。这是因为人类先要认字,才能阅读。人类最早的文字,发明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之间,从文字的发明到今天,所经过的时间在人类进化史上只是极短的一瞬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人类还没有进化出任何控制阅读行为的基因,人脑还没有产生出专管阅读的功能区,所以一个人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才能获得阅读能力;而且,后天获得的阅读能力,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每代人都必须从头开始,学习阅读。

2. 阅读重塑大脑

既然阅读不是人的本能,那这种能力又是如何获得的呢?伍尔夫解释,这是因为大脑的可塑性,大脑可以利用原有的脑组织,赋予这些脑组织新的功能。例如,婴儿出生后,其视网膜上的每个神经细胞就开始与大脑枕叶区里特定的细胞群相对应,建立起固定的联系。于是,婴儿眼睛所看到的每一条直线或斜线、每一个圆圈和弧形,都会在一瞬间激活大脑枕叶区里特定的部位,辨认出这些形状。当儿童第一次阅读的时候,他的大脑会利用上述的视觉通道来处理文字,大脑受到文字反复刺激后,便赋予原有视觉系统一个阅读的新功能,并训练负责视觉的脑组织来辨认文字。

沃尔夫回顾了文字的发展史,讲到阅读如何改变了人类大脑的结构布局。例如,从公元前第八世纪到公元前第五世纪,美索不达米亚人用泥板来记录和清点牲畜和其他货物。沃尔夫认为,当这些简单的泥板由无意义的物件转变为有意义的符号,比如一个泥板代表十只绵羊,两个泥板等于二十只绵羊,大脑便遇到一个从未见过的信息,这时大脑就必须利用原有的结构,投入更多的脑力来理解这些新的符号及其代表的信息。这些新的刺激导致大脑原有结构出现新的分工和联系,使人类能够从事新的文化活动,例如写书读书。现代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记录大脑各部位血液流动的程度,显示大脑在处理某一任务时激活了哪些部位。研究人员发现,具有意义的字符不仅激活负责大脑视觉的枕叶区,而且还激活负责语言的颞叶区和负责计算的顶叶区。如果一个字符重复多次,一组脑神经就开始专门用于识别这个字符,而另外其他神经也开始将这组脑神经连接到专门处理语言的神经中枢,来处理字符的含义。

最新的影像研究显示现代儿童的大脑如何改变原有结构以便学习识字。扫描结果表明,当一个孩子第一次阅读时,他比成年人使用更多的大脑区域,他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大面积的区域都在工作。随着一个孩子的阅读神经逐渐专业化,他的大脑变得更有效率,于是阅读时大脑激活的区域变得越来越小。

2008上学期读书心得 篇4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温州市白鹿外国语学校胡德

阅读了林崇德先生所著的《教育的智慧》一书,有诸多感触,作者对教育现状的深入了解,对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独到见解,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体验到:教育需要智慧。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要想开启学生的智慧,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智慧型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智慧型老师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

林崇德老师第三章第二节《讲课的艺术》中指出要上好课,就得讲究讲课的艺术。讲课的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这就是讲、写、作、画、演。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当教师的正是用温馨而铿锵的话语,规整而有力的板书,期待而优美的动作,娇艳而多变的画面,直观而科学的演示:

为学生心灵之夜点燃明灯,为高足理想之路指示航向,引导弟子勇敢地在知识海洋里遨游,扶植贤隶茁壮地在智能大地上成长。

我觉得讲课确实是有很多的艺术,如果教师能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就能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教学的艺术性。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带入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展现漂亮的艺术字,这些字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带有阴影效果,有的带有三维效果,学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字,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

“我们能学会吗?”

“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

学生们的声声提问,道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

这一番话真的起了作用。“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讨论时,有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有的还指点比划,唯恐被人听不动;交流时,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仿佛他们就是小小电脑专家。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

有的说:“单击‘插入’菜单,选‘图片’中的‘艺术字’调出艺术字库窗口,在窗口中选一种式样,单击‘确定’,出现‘编辑艺术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单击‘确定’在文章中就出现了漂亮的文字。”

有的说:“老师,我不是那样做的。那样操作太麻烦,我发现工具栏中有一个图标,它是插入艺术字小按钮,我一单击它,就出现艺术字库窗口,这样很方便。”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对于艺术字工具栏上各个图标的功能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个个瞪大眼睛,小手不停地操作着,变化着艺术字的形状、颜色,领悟着计算机神奇的功能,做出了一件件成功的,具有创意性的作品。

这次教学,学生始终处于在强烈的学习兴趣中,不断探讨,不断创新,生动、形象的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林老师在第四章《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中指出:平时我们常说“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一条重要的哲理。要做好学校教育工作,就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正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理在教育工作中的体现。为了更好地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们必须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前提。的却,我认为每位教师都要当“研究生”。这里的“研究生”指的是要研究学生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现代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几年来,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与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结合点”的计算机学科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重任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记得在一次给学生上绘图课时,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画一些基本的图形,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绘图工具以及图画颜色的编辑。于是我就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设计一幅“美丽的家园”,要求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要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在创作过程中兴趣很浓厚,后来我在检查学生的作品的时候,不由得大吃一惊,一幅幅生动活泼,色彩斑斓,设计合理,极富创意的作品展现在我的眼前。那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环绕的红瓦白墙的小屋边是繁花似锦、鸡鸭成群,空中是炊烟袅袅,燕子翻飞。让人感觉得到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美满的家。看着这些作品,我不觉感到丝丝甜意涌上心头。

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

力的培养,求新出异,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最后,我觉得要想做一名智慧性教师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学习,平时可以多看看优秀教师的书籍,也可以上网看一些优质课视频,另外不能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共同讨论,益处更多。

读书上伴我成长 篇5

牡丹区实验小学五·五班 吕呈呈

我从小是个整天沉浸在书的海洋中的孩子,整天闹着吵着叫妈妈给我读各种童话故事。现在长大了,自己更加爱书,更希望从书中努力吸取大量的知识。

我在一天的宝贵时间中,或多或少,或长或短,通过挤压时间,来争取看书,那怕是仅仅一页,只有一页,我也会用心去读。正应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还是有的。”

废寝忘食也是我读书的一大特色。不论早上,中午还是晚上,只要我在看书,一律拉也拉不动,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好无奈地放下书,跑去吃饭。晚上更不得了啦!看书看到9点多。令我奇怪的是,书好像一副灵丹妙药,只要提我的精神劲头马上活跃起来,滔滔不绝地讲一大篇文章。书,不但能吸引人,对人还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多读书,读好书的原理,我的作文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读书能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提高品德修养,在写作时,灵感像山泉一样,瞬间爆发,文思泉涌,有说不尽的话想表达。把感情全部倾吐给一张张稿纸。读书还能扩大知识面,让我们了解更多我们不知道的一些问题,对语文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书是我们贴心朋友,书是我们负责的老师,书是医治愚蠢的药;书是通过成功大门的钥匙„„,让读书发生在时时刻刻,让读书伴随我们成长!

指导老师:郭守明

读书伴我成长

牡丹区实验小学六·三班 祝振婉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读书的话题。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看古往今来,哪一位伟人的成就不是因为与书结缘?是书,让人类取得更大的进步;是书,让人攀上更高的峰顶;是书,让人一步步走向成功。若是没有书,人类进步的步伐将会因此而缓慢,甚至进步只成成为痴心妄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本无疑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你不需出门,便能坐观天下事,浏览大千世界。你若勤于读书,并牢记在心,远胜过在外行走万里。这也就说明了,读书让人的视野更加宽阔、宽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并不只是将书上的道理死记硬背,而是要亲身实践。不能只停留在对书的浅薄认识,也不能只懂得文面上的肤浅道理。而是要对书有更深切的理解和打破对读书的常规思维。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高尚人的谈话。读书实际上并不只是自已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同时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巨大影响。正如古人所说:书中自行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精神上,书籍给予了你鼓励与帮助。帮助你在这之后的人生道路上铲除障碍,让你的人生一帆风顺;而在物质上,书籍中的知识又等于送了你一座黄金屋,运用自己的知识作出贡献。从小的角度来说,你让自己的家庭宽裕舒适了,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了。从大的角度来说,你为自己的国家增添了一笔光彩,作出了一份贡献。那么你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拥有了财富。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拥有智慧和情操高尚 的人,而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听取他的教导。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去向学者朱熹请教为什么自己读了这么多书,但还是没有一点印象。朱熹听了便对他说,他读书怕是只急于学成,并不去多加思索,对书本里的知识看过来也就算了,还需要细细推敲才对。朱嘉指出了他的缺点,陈正之认真地接受了忠告。后来他也成了一个常识渊博的人,这就说明读书不能只图快,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我们在读书时,不仅要认真浏览,而且要做到边读边想边记。

当然,读书也要有选择地读书。例如一些带有暴力、恐怖的书籍就要避而远之。我建议大家读一些中外的名著。而我们的祖国——中国,便有许多适合我们阅读的书籍。观一番《西游记》中那些不畏艰辛的人物;品一曲《红楼梦》中那段荡气回肠的凄惨爱恋;赏一段《水浒传》中那些替天行道的事迹;睹一遍《三国演义》中那一个个英雄人物„„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益于人生,品遍红尘,纵观人间。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不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是的,读书伴我成长,读书伴我行。

指导老师:辛金萍

读书伴我成长

牡丹区实验小学五·五 田 怡

著名的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对人类的影响多大!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科学家、文学家说:“我没看过书”。我非常喜欢高尔基的这句话,可我更认为,我们要选择好书来读。

我的确爱看书,可我并不是单一地看一样。我在书海里遨游,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使我领略到诸葛孔明的非凡才智;书,使我感受到梁山好汉的义薄云天;书,使我了解到海伦姐姐的勇敢顽强„„书是我的良益友,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去珍惜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世界上的好书多得很,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研读。科技发展永无止境,需要我们这一辈儿去创新,因此我们要多积累知识,多读书。所有的科学不仅仅是从实验中明白,也是从书中探索。

仔细想一下,杨红樱,老舍,叶圣陶,J·K罗琳,他们的书构思巧妙,我们很爱读,可他们写作没有一点点其它书里的词吗?不可能!像海伦·凯勒姐姐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也借用了赛亚的预言:“高山和丘陵在你面前爆发,为你歌唱,原野中所有的树木也将为你拍手欢呼!”这不叫抄,这是根据人的真实情感来借用别人书中的句子,用的恰到好处。看吧,书对我们那么重要!书不仅在小学用得到,在我们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也用得到,书会一辈子陪伴我们。

不说以后,先说现在。我是一个爱写作女孩,在我笔下流淌出那稚嫩的

笔迹天真的话语,让人笑、让人哭„„这全是书的功劳啊!我现在上五年级,上了六年级,学习压力会更大,书更没有太多时间去吸收,不过我会快点干完我应该做的事情,挤出时间去吸收书本内的精华,去写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记得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句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是,书上有一些说得不对的地方,但我还是认为,有书是最好的,看书是很幸福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努力,去探索书中更多,更有趣的奥妙吧!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指导老师:郭守明

读书伴我成长

牡丹区实验小学五·五 彭意帆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五年级五班的彭意帆。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伴我成长》。

当你寂寞时你会怎样来打发寂寞?现电脑、看电视、还是出去散步?如果是我,我会骄傲地选择读书,因为书就像人生道路上的指航标;就像沙漠中的一汪清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从小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很小的时候就吵着闹着让妈妈给我讲故事,自从学了拼间就捧着少儿书一个一个音地读虽然很累很慢但我却从中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上了小学我便认识了很多生字便更加兴奋地读故事书。等上到了三、四年级时就痴迷于《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书不仅是我最忠实的朋友;还是我最好的导师。沙翁有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呀!如果生活中没有了书,我的生活就会变得灰暗,枯燥无味,所以,我发自内心的感谢书,是书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是书陪伴着我快乐成长。书也让我明白了人世间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丑恶,明白了生活的真善美。冰心奶奶曾经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由此见得读书是多么的重要,从书中仅可以给人带来无仅的乐趣还可以使人变得有爱心、有文化、有见识。

我爱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它让我不断进步;书,是知识的

宝库,是它让我长了见识,得到了知识;书,是我快乐的源泉,是它给了我无限的乐趣。

朋友,我忠心的劝告你,读书吧!读书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读书陶冶了我们的情怀;读书培育了我们的品德修养。是书改变了我的一生!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指导教师:郭守明

读书伴我成长

牡丹区实验小学五·五 侯翔宇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蓝天中,鸟儿有一双翱翔的翅膀,它们在长空中高傲地飞翔。我爱读书,书犹如我的一双翅膀,让我在茫茫的知识天空中飞翔;我爱读书,书好似人生路上的指示牌,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我爱读书,读书伴我成长。

鲁迅《在酒楼上》读书笔记 篇6

《在酒楼上》是鲁迅小说集《仿偟》里面的作品,其中描写的最为出彩的人物莫过于吕纬甫了,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主人公用蜂蝇来对自己人生的比喻,吕纬甫的人生就像是蜜蜂与苍蝇一样,被人惊吓的一下即刻飞去,但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到了原地点,这种悲剧色彩,不仅让我们觉得主人公可悲,更觉得他可怜,曾经意气风发和拥有青春活力的吕纬甫曾经勇敢的冲进城隍庙拔掉神像的胡须,曾经满怀信心的和封建礼教作斗争,曾经慷慨激扬的讨论者国家大事,曾经对“保守派”的停止不前而大为耻笑,但他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能让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解放,反而自己陷入窘境,落魄,就像苍蝇和蜜蜂的飞行一样,用回到了原点,这是全文最让我感到讽刺的地方。时代的变迁与生活的变故就这样把这个充满着理想,拥有着朝气的年轻人压迫的面目全非,使吕纬甫的人生变得颓唐与绝望,为了生活,他放弃了自己革命的立场,也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教小孩读四书五经的家庭教师,但这一切的变故他的思想都非常的清醒,以至于在精神上给以了他沉重的打击,他变得自责,更觉得自己无用,因此他由勇敢,聪慧的年轻人变成了神色颓败的中年人。这一转变也是他经历的社会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所造成的。

从小说中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主人公堕落的惋惜,和他悲剧色彩的必然性以及感到的无奈,虽然吕纬甫在政治生活上失意而颓唐,但鲁迅仍然把吕纬甫刻画是心怀善良和诚以待人的形象,在小说中吕纬甫回故乡s城主要是为办两件事,一是给三岁为夭折的小弟弟迁坟,其二是给顺姑娘送花,但小弟弟的尸骨早已腐烂的不见了踪影,顺姑娘也已经去世。做这两件事实在没有了什么意义,甚至是让人感到是无聊的,但他还是尽心尽力的努力办好这两件事,乐此不疲的四处搜寻和挑选绒花,在迁坟的过程中,辛辛苦苦的在雪地里忙了大半天。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吕纬甫的心并没有完全的死,他依然有着母子之情,兄弟之情,他甚至眷恋着以前给予他美好回忆的邻里之情,这不仅与颓败的吕纬甫在形式上做了对比,更展现了吕纬甫多维的人性。

《在酒楼上》表达了五四运动由高潮转向沉寂这一背景中,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与颓唐的情绪。不仅让人感到可叹,更让人感到意味深长。给我以启迪。

读书计划上 篇7

6月科学家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会议上讨论了这个月球资料库的建筑构想, 这个资料库将为地球上的幸存者提供一个重建人类文明的远程访问工具包。“末日方舟”的最原始版本, 将包含一些储存人类知识的硬盘, 其中包括DNA序列、冶金说明和种植庄稼的知识等信息。这些硬盘会被深埋在月球地下的一个地窖里, 信号发射器会把数据发送给地球上受到很好保护的接收器。如果在大灾难过后没有接收器幸存下来, “末日方舟”会继续发送信息, 等待存活下来的人重新制造一个接收器。

稍后这个地窖里还将包括一些天然物质, 例如微生物、动物晶胚和植物种子等, 甚至包含地球博物馆里多余的文物。为了查明活有机体是否能在月球上存活, 作为这项试验的第一步, 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希望, 未来10年内能在月球上种植郁金香, 进行相关试验。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伯纳德·佛宁表示, 该局将于2012年或2015年开始在月球上种植第一批郁金香 (大量用来做实验的一种植物) 。

郁金香之所以是理想之选, 是因为它们可以冷冻、长途运输和在贫瘠的环境下生长。郁金香与水藻、封闭的人造大气和经过改良的月球土壤结合后, 会形成基本的生态系统。第一批试验将在透明生物圈里进行, 这些生物圈包含模拟地球大气的混合气体。腐烂植物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会被水藻消灭掉, 水藻通过光合作用, 又会生成氧气。最初“末日方舟”将由机器人管理, 并通过无线电波与地球保持联系。

读书计划上 篇8

据《2011农村与读书》显示,在阅读率中,包括月刊杂志、周刊杂志、图书在内的综合阅读率为63%,与2010年的66%相比,减少了3个百分点;杂志阅读率为55%,与2010年的57%相比,减少了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31%,与2010年的35%相比,减少了4个百分点。其中,综合阅读率和杂志阅读率创下以往的最低。在本次调查中,新增了“不读书的理由”的调查项目。

开展本次调查,以日本全国16岁以上至79岁以下的男性和女性为对象。调查时间从2011年7月14日至7月31日。调查表格的有效回收数量为879人,达到全部下发调查表格的77.3%。考虑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的影响,在确定调查地点时,预先把受灾严重的岩手县、官城县、福岛县等3县除外。

综合阅读率包括月刊杂志、周刊杂志、图书在内的综合阅读率为63%,与2010年相比减少3个百分点。按性别划分,男性为56%,与2010年相比减少5个百分点;女性为70%,与2010年持平。女性与男性相比,高出14个百分点。女性的综合阅读率连续24年上升。按年龄划分,10岁的读者减少21个百分点;70岁的读者减少10个百分点,这两个年龄段的减少情况比较明显。

杂志阅读率包括月刊杂志和周刊杂志在内的杂志阅读率为55%,与2010年相比减少2个百分点。按性别划分,男性为49%,与2010年相比减少3个百分点;女性为61%,与2010年相比持平。女性与男性相比,高出12个百分点。与综合阅读率一样,既高于男性,也是连续24年上升。按年龄划分,10岁的读者减少18个百分点;40岁的读者减少8个百分点,这两个年龄段的减少情况比较明显。

月刊杂志的阅读状况月刊杂志的阅读率为40%,与2010年相比减少3个百分点。按性别划分,男性为31%,与2010年相比减少5个百分点;女性为49%,与2010年相比减少1个百分点。女性与男性相比,高出18个百分点。按年龄划分,10岁的读者减少28个百分点;40岁的读者减少9个百分点。从杂志分类变更以来,月刊杂志40%的阅读率为最低数据。月刊杂志每期必读的定期阅读率为18%,与2010年相比增加1个百分点。

周刊杂志的阅读状况周刊杂志的阅读率为34%,与2010年相比减少3个百分点。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这个阅读率连续3年相同。按年龄划分,20岁的读者为43%,属于各个年龄段读者的最高;之后依次是50岁的读者为39%;60岁的读者为37%;最低的是10岁读者,为24%。每周阅读周刊杂志的读者的比率为7%。按性别划分,男性为10%,女性为5%,男性高于女性。从1995年杂志区分变更以来,这种倾向持续了差不多10年。周刊杂志每期必读的定期阅读率为7%,与2010年相比没有变化。

图书的阅读状况图书阅读率为31%,与2010年相比减少4个百分点。按性别划分,男性为26%,与2010年相比减少5个百分点;女性为36%,与2010年相比减少3个百分点。女性与男性相比,高出10个百分点。按年龄划分,年龄越大,图书的阅读率就越低。相对于10岁的读者为50%,70岁的读者下降至10%。比较明显的是,与2010年相比,无论是10岁读者、20岁读者,还是70岁读者,图书阅读率都呈下降趋势。阅读图书的人在1个月的平均读书册数,读0册的为22%;读1至4册的为52%;读5至9册的为10%;读10册至14册的为4%;读15册以上的为5%。阅读图书的人在1个月的平均读书册数为4.3册,与2010年相比减少0.1册。按年龄划分,男性平均为4.8册,女性平均为3.9册。

正在阅读的月刊杂志正在阅读的月刊杂志(每期必读的+时常阅读的),排第一位的是《家之光》,排第二位的是《橙色书页》,排第三位的是《ツスシタ》,排第四位的是《NHK今天的料理》和《谢谢!》等。以上杂志亦是畅销杂志。月刊连环漫画杂志连续3年没有1种进入以上行列。

从本次调查来看,正在阅读的月刊杂志排前十位的分别有:《家之光》《橙色书页》《ツスシタ》《NHK今天的料理》《谢谢!》《ESSE》《现代农业》《MORE》《家庭画报》和《NHK趣味园艺》。

正在阅读的周刊杂志正在阅读的周刊杂志(每期必读的+有时阅读的),排第一位的是《女性自身》,这已是连续31年排名第一了。排名前四的杂志与2010年相同。每期必读的周刊杂志,排第一位的是《周刊少年跳跃》,排第二位的是《周刊少年杂志》,排第三位的是《周刊少年星期日》和《女性七日》,排第五位的是《青年杂志》。以上除去《女性七日》,排名前五的都是漫画杂志。

读书计划上 篇9

2011年全民阅读活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成都市201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和县卫生局《2011年全民阅读活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按照我院《2011年全民阅读活动方案》(双卫妇幼函【2011】4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我院临床业务方面读书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提高临床医学业务水平、扩展个人文化知识面的主题,激发我院临床医务人员的阅读热情,大力培养临床医务工作人员的人文精神和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我院临床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营造人人爱读书、处处讲文明的良好氛围,全面构建文化临床,和谐临床。

二、活动目的通过在全院临床科室开展以‚学习临床业务知识,提高服务人民水平,增强个人文化素质‛的读书活动,在临床医护人员中营造一个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氛围,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大家在学风上有新转变、观念上有新突破、文明素质上有新提高、工作上有新成效。

三、活动时间及步骤

(一)活动时间

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

(二)活动步骤1、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全院临床医护人员开展自我阅读活动,以医学相关知识书籍为主,原则上每人上交一篇读书笔记或读后后心得体会。

2、‚七.一‛前后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

3、围绕‚扩展文化知识面,提高精神文明素质‛主题,号召临床科室主任带头,激励临床医护人员读书热情,丰富日间读书文化,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服务水平。

4、总结阶段。11月,对全年读书活动进行总结。

四、参与对象

参加活动的对象:我院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

五、组织机构

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开展读书活动。

组长:徐珠屏

副组长:宋祖玲、韩代花、罗长洪

成员:黄芳、侯庆文、毛国玉、敬竹筠、彭军、陈万英、袁春丽、王峰、唐琪玲、徐建国、贺宝芬、马双成、郑亚鸽、张筱林、李霞。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双流县妇幼保健院

2011年全民阅读活动总结

按照县委宣传部、县广新局《双流县2011年全民阅读暨‚第三届双流‘天府书香’购书节‛组织工作方案》和县卫生局《2011年全民阅读活动方案》要求,依据我院所制定2011年全民阅读活动方案,医务科负责组织并开展了丰富的临床科室读书活动,现将读书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

成立院内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方案的制定、督促及全院性活动的组织工作,由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分别牵头负责相应部门的阅读组织工作。

二、主题鲜明,内容丰富1、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以‚学习临床业务知识,提高服务人民水平,增强个人文化素质‛为中心,号召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开展自我阅读活动。

2、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在‚七.一‛前后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我院各支部医务工作者积极学习党史,踊跃投稿,其中不乏获奖文章并参加了全县卫生系统的演讲巡演活动。

3、‚扩展文化知识面,提高精神文明素质‛,4月至11月期间,临床各科室主任带头,鼓励临床医护人员丰富日间读书文化,多读文学作品,多学科技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4、11月1日,召开‚双流县妇幼保健院第一届学术论文交流会‛。我院两年共计发表论文76篇,本次交流会上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10名获奖人员在会上为全院职工奉献了精彩的论文交流演讲,大大鼓励了全院职工读书学习的热情。

三、硕果累累,成效显著

1、本次阅读活动收集全院临床医护人员读书心得体会优秀文章共计60余篇,内容涉及妇产、儿科、麻醉、眼科、心血管、心理学等医学领域,丰富了相关专业知识,增加了阅历,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中我院行政、临床党支部共收集8篇文章,其中两名同志的文章受到了县卫生局的表彰并参与了全县卫生系统的巡回演讲活动,大大鼓舞了全院职工积极学习党史,踊跃参与读书征文活动的热情。

3、在工作学习的同时,全院职工积极响应号召,倡导健康业余生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提高了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

4、全院职工努力开展科研,认真撰写学术论文,共在国内各类医学刊物发表论文共计76篇。在我院第一届学术论文交流会上评选出一二三等奖10篇,优秀奖66篇。

四、总结经验,继往开来

此次全民阅读活动,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鲜明的读书主题,有保障有力的领导组织,更有全民参与的活动热情。在我院读书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此次活动圆满开展,收获喜人,全院职工通过读书活动后无论是在业务水平还是在文化内涵方面都有了大大的提高。我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此类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创造出一个人人爱学习,处处树新风的双流县妇幼保健院。

《橡树上的逃亡》读书笔记 篇10

《橡树上的逃亡》是我看过最好看的书之一。它向我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5毫米的托比是书中的主人公,托比的民族定居在大橡树上,他的父亲为了保护像树生态环境,拒绝公开一项能源,为此全家流放,继而被捕入狱,只有托比一个人逃脱。托比想出了千万个方法拯救父母,但还是失败了,在爱丽莎等朋友的帮助下,打败了坏蛋乔。密西,救出了父母,大树也重获新生。

我最喜欢托比,他很勇敢,非常爱他的父母,性格也很开朗、乐观,经得起上帝的考验,而且对他的朋友也是最忠诚的。在逃亡的过程中,有一次,托比被困在一个冰雪覆盖的树洞里,洞内只有一袋可以吃两个星期的粮食,然而他还要熬四个月,大雪才会融化。他每天只能吃一个鸡蛋或一片面包。如果是我肯定几天就把东西吃光了。托比还发现了一团可以吃的霉菌,于是他又加了餐,还很乐观的的用霉菌在墙上作画,读后感《橡树上的逃亡读后感》画的正是托比居住的大树,他靠顽强的意志力活了下来。

这本书的情节引人入胜,看着总舍不得放手,如今我都看了三、四遍了。这是一部历险小说,也是一部幻想曲,更是一篇保护生态环保的宣言。大树就是地球,树浆就是石油,托比一家就是环保主义者,是爱护大树的人。看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整个故事像发生在你身边一样,有各种各样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想方设法破坏地球,而有些人却不息一切代价来保护地球,我们要像托比一家一样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谈谈语文教师读书计划 篇11

一、弄清楚语文教师应该读哪些书

通过调查研究和查找资料,弄清楚作为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应该读哪些书?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初一语文教师应该读哪些书?作为初二语文教师应该读哪些书?作为初三语文教师应该读哪些书?作为一名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应该读哪些书?作为一名教师为了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应该读哪些书?作为一名教师为了与时俱进、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应该读哪些书?作为一名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学素养应该读哪些书?

二、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灵活选择读书内容

由于每个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不同,对读书内容的选择也不同。比如,一个中文本科毕业的教师对经典名著读的可能多一些,那么在读书计划中就可以少安排一些。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缺乏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那么在读书计划中就可以多安排一些有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经验的书籍。

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读书时间

由于每个教师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地位不同,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空余时间也不同,那么读书时间的安排也不同。比如,一个家庭负担过重的教师可能连星期天、节假日的时间都不能自由支配。那么在读书计划中应将自己的读书时间安排早上、晚上和课余时间。一个在学校兼职较多的教师,每天都忙的不得了,那么在读书计划中应将读书时间安排在星期天、节假日。

四、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读书效果,必须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果一边读一边忘,读完了,也忘完了,这样的读书和没有读书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如果认为读书是为了一时的愉悦或消磨时光,那么这样的读书意义并不大,如果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那么就必须做好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感悟、感慨、感想、感受、认识、启发、启迪、心得体会,可以是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分析、写作特点、谋篇布局,可以是摘抄优美词句和段落。

五、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挤出读书时间

读书的内容、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时间都计划好了。如果读书时间不能保证,那么再好的计划也等于零。那么怎样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读书呢?

向雷锋同志学习,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挤出读书时间,

1、星期天、节假日是教师们难得的休闲时间,但是,也不能闲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读书时间。

2、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利用早上的大好时光读记一些东西。

3、晚上,躺在床上一般不会马上入睡,要利用这段时间读书。把要读的书放在床头,时时提醒自己读书。

4、利用学校工作之余读书。现在的教师一般都在大办公室办公,在教案写好,作业批改完后,难免要进行一些闲聊,这时,提醒自己要闲聊没有读书好。

5、利用好饭前、饭后的时间读书,甚至吃饭的时间也能读书。

在酒楼上鲁迅作品读书心得 篇12

“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这一段本身就很巧妙,通过“我”说的话来批判的正是“我”。

鲁迅写这段话本意是讽刺和批判那些原本支持革命,后来在革命受到重重阻力时,便对革命产生动摇,甚至走上和原有旧势力妥协的道路。

读完这段时,我突然想我是不是也如同那蜂子或蝇子一样呢?往往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有目标,有想法,也去付诸实际行动了,可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就迷茫了,悲观了,失望了,最后很容易就放弃了,选择倒退回去,回到一个明知不对的起点。 “很可笑,也可怜”。多深刻,又多刺骨的评语。鲁迅的笔确实是把锋利的刀,是最有力的武器。他直指人心的最深处,他拨开层层云雾,他大声疾呼——别再迷茫!震聋发聩!

如果一个理念,一个方向没有错,就应当始终坚定信心。

看到眼前的困难时,更应该看看长远的发展。

轮椅上的霍金读书心得 篇13

当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他敬佩得五体投地。比如说,他被小汽车撞伤后左臂骨折,头上缝了13针,他严重受伤了。但他却只休息了两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呀!我呢?有一次,我吃了隔夜的点心。晚上,“哎哟,哎哟!”我一边捂着肚子喊疼,一边在床上打滚。妈妈听见了,便问我:“怎么了?”我说:“我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肚子疼!”“这么一点小事就闹成这样,快去多喝点热水。”妈妈责备我。我一口气喝了半杯热水,感觉好多了,便又喝了半杯。瞧,我和霍金比起来真是惭愧啊!

再往下看,当霍金完全失去了说话能力时,他在如此的艰难的境况下,还写了一本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这让我感觉到自己在学习上简直就是个懦夫。数学学习是我的弱项,我不喜欢深入思考。每次做到思考题时,困难就像拦路石,阻止着我思维的流水。面对它尖尖的“棱角”,我只能望而却步,一心等待老师来讲解这道题目。老师刚说到重点,我就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哎,怎么我自己就想不到呢?拦路石被老师轻轻一撬,我的思维涌流又欢快地向前奔腾。

计划赶不上变化 篇14

看了这个笑话,一笑而过后,又觉得很可悲,很无奈,事实上,在期货投资的经历中,相信很多人都费尽周折,做了大量的努力,好不容易训练了一只战无不胜的蚂蚁,但一到市场上,还没来得及去施展一下就被轻而易举的消灭了,所以市场瞬息万千,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我们看到,本周市场宏观政策仍延续“紧缩”的基调,国际市场上欧洲央行加息25个基点,国内市场上的具体措施是自2011年4月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欧洲、中国如此频密的出台货币政策,各国政府调控的风向可见一斑。

就当前诸多商品的基本面来说,其实也不尽如意,国际国内经济复苏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这个初级阶段成效也不明显,美国的失业率仍处于历史高位;商品库存还在继续增加,部分商品还严重过剩,依据以往经验,价格应该下行才是,然而市场却恰恰背道而驰,反而一路上飚,价格的表现形式似乎已经与当前的市场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脱节。

放眼市场中的利多因素,似乎只有美元的贬值这一条。我们知道大宗商品中基本都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的波动对商品的涨跌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近期美元会走弱呢,这和市场预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本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未公布信息就是未来联邦预算的决议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若不通过,就有政府被关闭的风险,这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损害是相当大的。

历史上,美国政府也曾面临过类似的问题,在1995年和2006,政府被关闭,美元下跌导致了黄金等贵金属、有色金属等价格的大幅飙升,所以,若今晚国会参众两院不能达成预算协议,美元会跌得更惨,原油,铜,黄金,白银等以美元计价的资源性商品将飙升无疑。

正是担心历史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形,所以价格才会在这关键时期,惯性得去重复历史预期。当然,对于预算是否能通过,也不能简单的去依据过去经验来判断,一是其危害性显而易见,美国政府也不太可能视若罔闻;二是美国经济现处于自19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后复苏的初期,已经经不起再折腾,投资银行高盛曾估计,政府关闭时间若超过一周,联邦支出将减少80亿美元,从而拖累经济成长;同时政府关门对两党来说都具有政治风险,它们将因未达成妥协而受到选民指责,相反若达成最终协议,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就截至9月30日联邦政府经费的投票扫清道路,并结束长达数月的年度财政支出论战。

上一篇: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下一篇:立卷归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