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精选8篇)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 篇1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
当前我国法律仅在三大诉讼法中对司法鉴定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且各自的适用范围较为有限,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中的鉴定机构的成立及其管理、鉴定人员的从业资格、司法鉴定的程序规则等等方面的内容都缺乏统一的规定,不利于我国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司法鉴定概述
司法鉴定,指的是在我国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案件的相关事实,当事人申请或法院依职权委托或指派司法鉴定机构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鉴定意见是我国诉讼证据的种类之一。证据问题是所有诉讼活动中的核心问题,对于人们法院案件审判意义重大。鉴定结论是诉讼证据之一。证据问题是诉讼活动的核心问题,与诉讼的实体内容直接相关,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制度中的专门性问题的司法鉴定,司法鉴定制度越完善,证据审查越科学,对案件处理越有帮助。如果司法鉴定制度有缺陷,在证据审查中将出现大量问题,当事人对案件结果不服,必然会多诉诸法律。
二、当前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法律中归于司法鉴定的法律法规还较为欠缺,还没有统一的司法鉴定法律,仅在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中对司法鉴定的.程序和部分问题做了零散规定。为了与我国司法实践领域实务相匹配,我国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分别就司法鉴定事宜作出了部分规定,这些规定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的利益不同,不同部门的规定存在在互相矛盾和适用范围下载的问题,且这些规定多为部位规章,效力层次较低。当前,我国除了司法精神疾病和法医鉴定外尚没有形成一部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司法鉴定行业标准,且不同部门的鉴定标准大多依据经验制定,存在科学性的质疑,同一事项的鉴定,依据不同行业标准将产生较大的结果差别。
(一)司法鉴定机构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司法鉴定机构设置非常多,管理杂乱,没有专门同一的部门进行领导和监督。我国司法鉴定机构属于社会中介机构,部分是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本门是专业性鉴定机构,还有些是医院学校单位机构。各个机构之间各自为政,为了招揽业务,导致鉴定标准常被轻视。同时鉴定机构之间联系较少,没有统一的领导部门,只在一定范围内服从各自的管理部门,难以建立统一的国家司法鉴定标准和操作规范。
(二)司法鉴定程序缺乏规定,鉴定制度不规范化
目前,多数鉴定领域没有技术标准,导致鉴定随意性大、重复鉴定等问题。法医鉴定的适用标准都是很早制订的,难以适应现在诉讼的要求,特别是伤残鉴定,只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伤残等级标准和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的伤残等级标准,却没有统一的人身损害赔偿的伤残等级标准,导致评定人身损害伤残等级时无标准可引用,出现引用的标准不同,伤残等级大不相同,同样的伤情鉴定结论相差悬殊。
(三)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不够完善
司法鉴定人是我国审判制度中的特殊证人,我国现有诉讼法规定司法鉴定人员应当出庭作证。然而在实践中,鉴定人员出庭的概率非常低,这一方面是我国法官对司法鉴定制度存在认识偏差,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鉴定人的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地域经济条件等造成的,这些都致使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不完善。由于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不完善导致涉诉案件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而缠诉、上访,降低了诉讼调解纷争的功能。
三、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司法鉴定机构管理体制
我国当前司法鉴定机构混乱,欠缺管理和领导的状况,要求对司法鉴定行业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将司法鉴定机构独立出来,区别于行政机构和其他事业单位。二是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标准,对同一鉴定事项应建立统一的标准,防止当事人和鉴定机构的道德风险。三是统一鉴定费用收取标准,这能更好地保护涉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四是鉴定必须费用要求败诉方承担,这能更加显现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第五是建立司法鉴定行业级别制度,这可以不断促进行业内良性竞争,同时上一级机构可以否定下级机构的鉴定结论,使得鉴定机构更加遵守职业守则,保证待鉴事项能够有明确的最终鉴定结论。不断加强鉴定机构的管理,对鉴定人把好准入关,推动高水平的司法鉴定机构设立,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考核。定期进行鉴定人培训,提高他们专业技术水平。司法鉴定是我国证据体系的重要内容,公正与效率理应成为该制度的价值取向,这对于鉴别案件事实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司法鉴定机关混乱的现状,必须将公检法机关中内设的鉴定机构急性剥离,以免出现自审自鉴等不符合诉讼原理的现象,更好保障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和客观性。
(二)加强对鉴定人员的管理
首先,要对鉴定资格的取得规定严格程序。可以按照不同的鉴定类别组织不同的资格考试,只有取得考试合格证的人才能在相应的范围内从事对应的鉴定工作。为了督促鉴定人员不断学习,可以按照鉴定种类的难以程度,对鉴定人员定期(1年或2年)进行考核培训并组织统一的测试,对通过继续考核的鉴定人才允许其继续执业。其次,以立法的形式对鉴定人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当前我国相关规定鉴定人员具有查询权、参与权、要求权、拒绝权、获得报酬权等权利,但是规定鉴定人的安全保障权对于提高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概率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较大城的山个消除鉴定人容易成为涉案人员打击报复对象的心理顾虑。另外,也需要健全对鉴定人的责任追究。我国现行法律对鉴定人责任只是笼统地指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具体承担什么责任以及承担方式却没有予以具体规定,这需要在法律修改案中进行完善。
(三)规范司法鉴定程序
第一,具体规定鉴定启动权。我国当前鉴定启动权主体包括当事人和法院,但是按照
我国实际,可以建议建立法官行使鉴定的启动权,赋予当事人申请权。第二,鉴定机构的选择应充分遵循当事人意见,这样能够使得当事人对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意见更为信服,减少重复鉴定现象的发生。第三,加大法官审查、采信鉴定结论的法定义务。鉴定意见是我国当前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之一,法官在开庭时应认真对鉴定意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质证,防止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流于形式与表面。第四,不断完善重新鉴定的程序规定,至于重新鉴定的主体应赋予给当事人,但是将决定权赋予法院。
(四)加强对中介机构鉴定活动的监督
司法鉴定机构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其鉴定活动的监督。我国当前的鉴定机构都是自负盈亏的中介机构,为了使鉴定机构活动更好地服务审判,保证审判活动公证、高效进行,必须加强对鉴定机构的系统和科学管理,根据法院当事人的选择确定鉴定机构,对信誉不高的鉴定机构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不断强化司法鉴定监督,强化对鉴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对鉴定活动中出现的违规事件,出现以期查办以期并及时采取通报清除等措施,敦促其进行整改。
四、结语
当前,我国诉讼活动不断朝着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将我国建成社会和足以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经途径和必然选择,能否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化,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司法证明方法的科学和理性。而司法证明方法中司法鉴定制度是重要内容,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是我国法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应有之义。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 篇2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
目前,财政转移支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转移支付体系的结构仍不合理,专项转移支付占比过高,不利于均等化效果的发挥。2010年,中央财政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4112.06亿元,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52%。
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仍不显著。一方面,一般性转移支付包含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9个细项,种类繁多,不利于各自之间协调,影响了均等化效果的发挥。另一方面,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完全以公式化计算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占比较低,且均衡性转移支付所依据标准收入与标准支出的测算公式及决策程序还不够公开透明,影响了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三是专项转移支付在资金分配、资金监管方面问题仍然很多。一方面,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额的确定仍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计算公式和测算办法,而且存在多头审批的现象,资金分配的随意性比较大,分配过程不透明,容易滋生“跑部钱进”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统一建立起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监管体系,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很低,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截留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二、如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强化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
现阶段,均衡性转移支付是一般性转移支付中依据因素法采用公式化计算的典型代表。在财政部公布《2011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之后,其计算公式再次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已基本符合财政转移支付设计中的简单易行原则。
但是,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计算办法仍然存在缺陷,其核心问题就是对标准财政收支的测算,有待进一步升级。我国现行对标准财政支出的测算中,人均支出标准实际是当年的全国人均支出实际值,有各地区绝对化之嫌。可以仿照日本地方交付税的经验,通过虚拟一个样板地区的方式,得到其支出数额,并以此为标准,这一方法的难度在于对地区标准程度的选择。
此外,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仍然有待提高。根据最新的办法,中央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有了明确的界定,主要由中央财政因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增加的收入、中央财政另外安排的预算资金、清算上年的均衡性转移支付余额三部分组成。但这三部分与之前实际运行中的资金来源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增加。
2、整合归并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
除均衡性转移支付外,一般性转移支付还包括其他“因事而设”的多项内容,这些项目都是针对某项特定的政府政策调整而提供的资金配套行为,这造成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内容杂乱。而从本质上讲,这些转移支付项目大都属于普通的、固定的、正常的并不断增长的转移支付,具有明显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特征。
对于此类转移支付,本着制度简化的原则,可以按照一定的因素设计,将之作为均衡性转移支付的附加评分项目,纳入均衡性转移支付进行统一计算。例如,对于现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可以在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上,附加民族因素标准,从而在均衡性转移支付统一框架下实施。这将大大简化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为今后的政策调整带来很大空间。
3、严格专项转移支付管理
由于专项转移支付规定用途,是加强中央政府调控地方政府行为,优化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引导地方政府资金投向国家重点支出和发展事业的重要手段,是一般性转移支付重要的补充。应当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分配规范、监督有力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一是,加大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力度。在2009年将部分项目调整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并对专项转移支付进行部分整合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对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力度。对到期项目、一次性项目以及按照新形势不需要设立的项目,予以取消;对使用方向一致、可以进行归并的项目予以整合;对符合新形支付资金的设立、审批和分配,要做到有合理明确的分配依据和操作规程,坚持公开、公正、透明、效率的原则。要做到按制度管理,减少随意性,并在适当的项目上引入公式化管理措施。
二是,做好资金配套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属于中央事权的项目,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不再要求地方配套;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的项目,分别研究确定配套政策,区别不同地区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配套政策;对属于地方事权的项目,为了鼓励地方推进工作,可采取按地方实绩予以奖励或适当补助的办法。
4、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监管
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应当具有科学规范的资金分配办法,还应当建立完整的监管机制,负责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进行评价、考核和监督。
一是,监督资金运行。对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由于其单纯补充地方财力而不附带任何条件,应当以《预算法》为准绳,通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财政部门对地方财政预决算的审查,以实现对预算执行监督。对于专项转移支付,应加强项目审核的力度,并将资金使用透明化,建立资金申请、使用、结项的报告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监督。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 篇3
[关键词] 商标侵权 问题 完善对策
一、我国商标侵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商标侵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标侵权是指给他人的商标权造成损害的一切行为,包括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直接侵权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为了商业目的,在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服务、域名或商号上(对于驰名商标而言,还包括在不近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间接侵权主要是指明知某种行为构成商标侵权,仍然教唆、引诱他人去实施这种行为,或者对他人的侵权行为提供实质性帮助的行为。
(一)普通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不完善
考察其他国家的商标侵权认定标准,很多都以“混淆的可能”作为认定标准,但我国商标法第52条规定商标侵权时并没有提到,只在《商标法实施条例》和司法解释中对“混淆”这个词有所涉及。我国有关法律中出现“误导公众”及“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提法,如《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规定,但“误导公众”是一种结果状态,而在认定商标侵权中不一定非要有“误导公众”的结果,远不如“混淆的可能”的认定标准实用。
2、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内容缺乏
尽管我们可从商标法中找到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依据,但我国现行商标法基本上围绕注册商标而规定的,并无有关未注册商标保护的明确、详细规定。
3、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不够
我国《商标法》第十三条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中,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提供保护的前提是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注册或使用“容易导致混淆”,对已注册的驰名商标,第13条提供的保护是跨类注册或使用会“误导公众”。从字面意义上看,我国立法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是以混淆可能性为限的。但是,笔者认为,鉴于驰名商标的特殊性,仅仅以能否导致“混淆可能性”判定驰名商标的侵权行为是不够的。驰名商标意味着优良的商品品质、服务质量和较高的企业信誉;对驰名商标所有人而言,驰名商标意味着广泛的市场占有率、巨大的消费引导力和超常的创利能力。
正因如此,较非驰名商标而言,驰名商标更容易被不当使用,其识别性和声誉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即使在不相同或不近似的商品上,公众也可能会联想到是否来源于驰名商标所有人或是与驰名商标有赞助或许可等联系。例如,“劳斯莱斯”是世界驰名的豪华小汽车的商标,提起“劳斯莱斯”,人们心中会想到这已经不仅仅是汽车的品牌,也是高档、高品位及高贵身份的象征。但是如果有人将“劳斯莱斯”用于三轮车、文具、或是运动鞋等商品上,虽然公众不会对这些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即相关公众不会认为是“劳斯莱斯”汽车生产商出品了这些商品,但消费者再提到“劳斯莱斯”时,心目中出现的可能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品质超群的“劳斯莱斯”汽车,而可能是“劳斯莱斯”三轮车、“劳斯莱斯”运动鞋或者“劳斯莱斯”铅笔之类的商品了。这样,“劳斯莱斯”在消费者心目中原有的声誉和形象就会受到削弱,这就造成商标的“弱化”行为。因而,给予驰名商标以跨类保护,即在侵权行为认定时,不以被诉标识使用在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为限,已在有的国家中得到了普遍认可。在我国立法中,对驰名商标进行保护不受商品或服务相同或近似的限制,但仍应以“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为认定标准,而我国商标局在解释商标法中的“足以造成误认”时,认为其是指会造成对产品来源产生误认,或者产生当事人与商标注册人之间存在某种特殊联系的错误认识,而这种特殊联系实际上就是指该企业与实际生产者之间有某种许可、赞助等关系。由此可见,“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的行为,仍是以“该不当使用行为是否会在相关公众中造成混淆,从而破坏注册商标的识别性”作为认定对驰名商标侵权行为是否成立的根本标准。但如上述分析,混淆可能性是判定所有商标侵权行为的基本认定标准,对于驰名商标而言,即使消费者不会发生混淆时,同样会对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造成损害。如果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仅以混淆可能性为标准,那么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就得不到充分的保护,我国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也就体现不出了。
二、完善我国商标侵权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一)认定商标侵权须造成“混淆的可能”
制止混淆是商标保护的核心问题,我国其它关于商标的规范性文件中也明确规定了“有引起混淆的可能”为前提条件的,在司法和行政执法实践中也都以“有引起混淆的可能”为前提条件来解释“近似”和“类似”问题的。但作为认定商标侵权基本法的商标法第52条却没有明确以“有引起混淆的可能”为条件,虽然其隐含了该条件,但对其的理解要通过其它的司法解释或行政执法意见来进行,显然对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不利,特别是对没有专业法律背景的民众来说,很可能望文生义,以为凡未经许可,在“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即构成商标侵权,而无论“有引起混淆的可能”与否,这也司法部门和行政机关带来额外的负担。因此,有必要对商标法第52条第一项进行修订,加入“有引起混淆的可能”这个条件。明确了该前提条件可以有效的规范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对商标相似侵权等行为的解释也不会存在任意性,既防止了权利滥用,又保护了权利人的利益。
(二)利用各种法律责任规定,综合处理商标侵权行为
法律责任是行为人对违法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它具有确定性和强制性。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根据商标侵权情况的不同,侵权人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在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中,既要分别情况适用不同的法律责任,又要综合利用好这三种法律责任对严重的侵权行为,既要“打”又要“罚”,还要继续“赔偿”。
(三)对驰名商标侵权给予特殊保护
1、驰名商标的国内法律保护
根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及《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我国对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保护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l)在禁止不当注册方面。《商标法》第13条规定,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商标局将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己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商标局同样将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可见,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已经不局限于注册商标,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同样给予保护。
(2)在他人将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使用方面。《商标法实施条例》及《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均对将他人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的行为予以禁止。商标所有人认为他人将其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可能欺骗公众或者对公众造成误解的,可以向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申请撤销该企业名称登记,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应当依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处理。
(3)在防止驰名商标被抢注为域名方面。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域名纠纷案件,对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的,对以商业为目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应认定为侵权或不正当竞争,可以判令被告停止侵权,注销域名,或者依原告的请求判令由原告注册使用该域名。给权利人造成实际损失的,可以判令被告赔偿损失。
2、驰名商标的国际法律保护
驰名商标的国际法律保护最早见于1925年修订的《巴黎公约》,其后驰名商标的保护规定以《巴黎公约》为基础扩大了范围。1994年4月,《TRIPS协定》中的16条将驰名商标保护的客体扩大到了服务商标,并将驰名商标所有权人的权利进一步延伸到了不相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从而扩大了对驰名商标保护的范围。并提出确认驰名商标应顾及有关公众对其认知程度,包括在该成员地域内因宣传商标而使公众知晓的程度这样一个原则。《联合建议》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比《巴黎公约》和《TRIPS协定》更进了一步,它在保护范围、保护方式及提出保护请求的期限方面做出了不同的规定。我国应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国际交流,在商标保护尤其是驰名商标保护方面加强与国际法相关规定的衔接。
参考文献:
[1] 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北大出版社2000年版。
[2] 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 卞耀武主编:《当代外国商标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4] 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 蔺石柱著:《商标侵权行为透析》,载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 篇4
摘要:财政转移支付,也称之为财政转移支出,在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上下级之间根据相关的标准所展开的财政资金转移。本文简单的探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问题;制度;措施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正在日益的得到改善、完善。首先是数量上的持续的增长,自从1994年分税制实施改革了以后,财政收入基本上就集中在中央,而事权则更多的集中在地方,这是一种纵向不平衡的现象,而为了处理、解决好这一现象,中央就不断的向地方进行财政资金的转移,且数目也是日益增长;其次就是结构更加的合理化。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在我国加入到了WTO以后,体制性的转移支付比重也相应的有所下降,并且正在逐渐的被其他支付方式取代,比如说一般性的转移支付以及专项转移支付等等。虽然是这样,但是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及时的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进而才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得到完善。
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转移支付监督机制缺失
关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监督机制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点上,分别是:第一点,缺乏规范中央转移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每年几乎有上千亿元的资金进行转移支付,但是这上千亿元的资金流动却仅仅只是用财政部门所制定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来进行相关的约束以及规范,由此可以看出极度缺乏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第二点,有相当一部分的资金,在实施转移支付的过程中不在人大监督范围之内,比如说在2006年的时候,国家审计署对我国大约二十个省左右进行抽查工作,而这二十个省所返还的收入仅仅只有3000多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有一部分资金并没有切实的纳入地方的财政预算当中;第三点,审计、监督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工作主要是当地政府通过高层监督、审计来得到完成的,但是审计机关却缺乏相对的独立性,而中央转移支付对预算以及决算又保持不公开、不透明的状况,正是因为这样,大大的增加了相关部门展开监督工作的难度。
(二)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虽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自从开始实施以来,转移支付结构就不断的在得到改进以及得到完善,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从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来进行衡量,其结构比例还是不够合理,因为承担均等化职能的转移支付力度仍然不够大,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仍然过于偏高,相反财力性转移支付规模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仍然偏低。
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措施
(一)明确目标,坚持原则 要想完善、健全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要先明确好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再秉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支付适度的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总要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方针来执行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那就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除此之外,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财政转移支付必须能够以提高效率为首要目标并且有利于培养市场机制,正是因为这样,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还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以效率为先。但是如果只是单方面的去关注效率这个问题,就会使得财政转移支付的纵向、横向均等化失衡,从而直接的造成木桶效应。也正是因为这样,必须兼顾好公平的原则,因为财政转移支付始终数学社会资产的再分配过程,而这也就要求了当地政府必须合理的、适当的以及理性的衡量好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量度,而且还要从转移支付占当地财政支出比例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并严格的根据中央财力雄厚如何以及地方事权的范围同地方财力承担的力度来仔细衡量以及确定,因为转移支付的量无论是多还是少,都会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要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要尽快的、最大限度的优化转移支付的结构,其步骤包括:第一,要适当的、合理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第二,要规范、约束专项转移支付;第三,要逐渐的取消税收返还制度。
(三)提高转移支付结算的科学性 转移支付结算,是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的重要环节,而提高转移支付结算的科学性,则是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途径。包括了:第一,要尽可能的加快建立各地政府的统计信息系统。要建立起规范的、完善的以及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非常多的基础数据,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又会直接的影响到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合理性,所以必须提高政府的统计信息质量;第二,要尽快的完善、健全省以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几年以来,县乡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基本保障的能力比较脆弱,相当一部分的县财政支出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依存度越来越高,有些县乡财政工资按期发放都存在困难。这就要求省级财政能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在规范收支行为的基础上,提高财政的协调功能,对国民收入进行再一次的分配。按照均等、效率以及可计量的尺度,从广义上确定一个最低补助标准。另一方面,完整意义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包括中央对省、省对市、市对县乡的多层次的纵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及省与省之间的横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就目前的形式来说,中央对省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好于省以下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相对来说,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展缓慢,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整个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全面确立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仅只是国家财政资金如何使用以及分配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彼此之间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重大关系如何权衡、处理的问题。正是因为这样,必须加强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以及健全,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 篇5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正义的维护和各种权利制衡不尽人意、相关改革还不到位的情况下,信访制度作为一种救济性的制度安排,对于维护群众利益、疏导社会矛盾来说是必要而又合理的。
一、信访制度的价值和意义
1、信访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制度性方式,也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当前,信访制度已成为人民代表大会之外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参政议政、实施民主监督的一种最直接、最常用、制度性的群众性利益表达渠道。
2、信访是个体权利对公共权力的控制,是公民监督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的有效途径。信访制度则是党发动人民群众监督地方基层干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同时,信访制度也是反映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情况的一种主要渠道,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信息源。
3、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及其负责人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一种制度化形式。群众信访是各级领导机关及其负责人联系群众、了解社会情况和民间信息的重要渠道。信访制度,通过群众反映问题,政府调查后予以解决,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体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4、信访制度深化政权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群众来信来访,体现了共产党政权与民间社会的交流与互动,反映了社会对政权的认同状况。同时,信访作为一种常规制度的出现则反映了共产党人调和、消解社会矛盾的努力,有利于实现政治稳定,建立政权合法性。
二、当前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
1、信访体制不顺,机构庞杂,缺乏整体系统性
信访工作责任制不明确,信访部门责重权轻,对产生信访事项的机关督促的力度不够,工作效率、效能低;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侵犯群众利益引发越级信访的行政行为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由于各级信访机构在没有任何监督下对信访案件层层转办,导致信访不断升级,中央有关部门受理信访量直线上升。由于信访机构林立,而缺少统领机关,而整个系统缺乏统一协调的机制,缺乏统一的计算机联网,信息不共享,信访者一个问题可能同时找几个机构,得到的答复和解决方案可能不一样,各机构推来推去,信访人投诉无门,只能在各信访机构之间来回跑动。
2、信访功能错位,人治色彩浓厚,消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 信访制度本质应该是收集和传达老百姓民意的一种制度设计,但现在却成了老百姓优于其他行政救济甚至国家司法救济而选择的一种救济方式。信访功能错位带来的直接后果有两个:一是信访机构承受了太大的社会责任;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国家的司法权威遭到消解。
信访制度虽然在现阶段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信访制度作用的发挥与主管领导的“个人意志”具有较强的联系;社会问题和矛盾能否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领导是否关注以及处理措施是否有力。这种浓厚的“人治”色彩与我国的法治建设的长远目标是极不相容的。
3、信访程序缺失,立案不规范,终结机制不完善
现行信访制度在程序上存在重大缺失,立案和答复均具有十分的随意性。但由于信访量特别是进京上访的人不断增加,影响到社会稳定,中央为了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建立了“各级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 2 管领导负主要责任,直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对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领导不负责,发生较大规模的连续到省委、省政府集体上访或到北京上访,对社会稳定和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这样就迫使地方党政想尽一切办法压制民众进京上访。
信访终结机制不完善,一部分持过高或无理要求的信访人在信访部门结案后仍然继续来信来访,纠缠不休。
三、完善和规范信访制度的措施
信访问题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综合体现,只有将信访制度改革与整个社会体制改革结合起来,积极、谨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公民参与政治制度,解决贫穷、贫富差距过大、腐败和社会不公正。各级党委和政府正确履行职责,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才是治本之策。
1、改革信访工作考评机制
新《信访条例》明文规定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但对于“绩效”没有做出准确的界定。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客观上是为了督促各地政府做好工作,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但是,如果单纯地把上访人数多少、上访重大事件多少作为考评官员的一个依据,这就不可能摆脱地方政府在对待上访这个问题上的“两难”境地。地方政府官员如果从自身升迁的角度考虑,就会想办法把上访控制在本地区范围内,阻止群众越级上访。因此,要真正做好信访工作,维护公民的合法信访权益,除了各地各部门把工作做好做实,让百姓真正满意,减少上访事件以外,还必须改革现行信访考评制度,以问题最终解决的数量和质量为依据去考评官员,这样不仅维护了信访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各地政府及信访受理部门起到监督作用。
2、推进司法独立,树立司法权威
当今世界已普遍把司法作为权利纠纷的终极性处理机制,信访人必须是在穷尽司法途径的前提下才可以走上信访之路。如果司法裁判的权威在强化信访工作中退居次要地位,这将是中国法治的悲哀。因此第一必须真正落实法院的独立审判权,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应充分尊重法院的宪法地位;第二,作为司法机关不仅要努力做到实体公正,还要做到程序合法;第三,要对民众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其法律意识;第四,还应注重研究信访制度本身的法理基础,使其在我国特殊的国情背景下,与现有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监察等专项法律制度相衔接、相配套;第五,在信访中引入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服务组织及人员的专业技术特长对于信访人依法摆脱困境会有很大的帮助,会很大程度地降低信访的社会成本。
3、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信访责任,加大解决信访问题的力度 信访问题的根源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决策和执行中损害或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信访工作责任和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也在各级党政领导及其工作部门。
一是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信访事项原则上由事发地党委和政府解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和未激化之时,不能将矛盾推给上级党委和政府。超过事发地党委、政府职责和解决能力的,可由其上一级党委、政府协调解决。
二是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在明确信访事项归各级党委、政府之后,进一步落实到党政主管部门。信访人所反映问题的党政主管部门应当承担具体办理责任,不能把问题推给党委和政府。
三是加强信访机构和各级党委、政府机构的权力,使其真正有能力而且坚持做到依法、及时、就地帮助上访人解决和处理问题。高度重视初访,提高处理信访问题的效率,迅速、快捷地在当地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不能一推了之或把所有矛盾引向信访机构,让小事酿成大事,小矛盾酿成大矛盾。
4、切实发挥作用的人大制度的作用
作为我们国家理论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的制度程序设计本来是最有力于监督政府,传达民意的,可在上访时很少有人会去找各级人大去反映问题。
5、整合各种社会矛盾调处机构,规范信访部门职能权力 加强各种社会矛盾调处机构的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发挥信访部门的协调督促检查功能,分流泄洪,真正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督促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
6、畅通信访渠道,实行阳光信访
一是党政机关要做到信息公开,实行阳光信访。二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开辟新的信访渠道,建立信访工作信息系统。国家信访局可充分运用现有政府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各级党委政府立法司法机关可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本行政区域的信访信息系统,并实现上下信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 篇6
摘 要: 通过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阐述,指出了我 国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提议将商业医疗保险引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消费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社会需求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并且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对医疗保险的消费 日益增加,随之,医疗服务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和利益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强化利益整合功能,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 疗保险制度,有效利用我国的卫生资源,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医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之现状
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以资金的筹集方式为根据,主要分为以下五种形式。商业性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医疗保险、储蓄式医疗保险、社区合作医疗保险。
我国医疗保险的形式主要采取的是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或称强制性医疗保险,它是其他形式医疗保险的基础。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指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医疗需求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商业性医疗保险在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①形式多: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 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铁路职工医疗保险等。②管理机构重叠:有劳动保障部门(分为省、市、县三级进行管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铁路医疗保险管理部门。③管理混乱:管理机构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医疗保险政策各不相同、核算方法不统一。④管理成本高:第一,由于管理机构重叠,造成工作人员臃肿,管理成本浪费;第二,由于管理机构重叠、医疗保险政策不统一,使得医疗机构为了适应不同的医疗政策,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配合多个医疗保险机构的工作和检查监督,不得不通过增加工作人员等来完成该项工作,结果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2.2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医疗机构和患者
管理大于服务。在我国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 度,所以,要规范供、需、保三方的责、权、利,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作为代表政府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的机构,同时拥有管理和服务两项职能,即既有对医疗单位医疗行为和参保人就医行为进行监督、约束的职能,也有对医疗单位及时提供资金和对参保人及时报账等服务职能。但现实却是该机构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约束、监督的权力同为后两者提供服务的义务不对等,例如:①医疗保险的付费过程随意性太大,给医院资金运转造成一定的困难。② 参保人医保卡上的医保资金上卡时间不明确,造成参保人不能够了解自己社保卡上的资金截至 到什么时间,缺乏透明度。
这就是说,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缺失对其行为进行相应管理的规范,在其依法行使职权的同时有义务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社会监督,并向社会公示其管理的业绩。
2.3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广大医务人员艰苦卓绝的探索,发现并采用了许多新型医疗技术,但这些造福人类的医疗服务技术本身的造价非常昂贵,医院无法控制。例如:为患者更换脏器、植入高值耗材以及部分材料的使用等,而医疗保险 管理机构将其视作过度医疗,从而使医院在经济利益和人道主义面前陷入两难境界,影响了对 患者的治疗。
2.4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核定方式极不科学也不人道
目前,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采取的管理 办法是定额管理,即定统筹比例、定住院人次、定人均费用,定材料费在患者医疗费总额中所占比例,定乙类药在患者总药费中所占比例等,年初核定当年应付医院的医疗费用,并且预算一经确定,一年之内不再变更。但是,①人食五谷杂粮,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得病,更无法确定自己何时得病,如何测定当年应该有多少人得病呢? 同时,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病人登门求医,医院从法律上和道德上都不能将其拒之门外。因此,笔者认为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核定住院人次的管理制度与当前我国“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是背道而驰的;②医保部门确定的人均费用定额过低,并且各级医院执行一样的标准,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成本差异、医疗水平及就医患者的病情,致使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亏损很大。③医疗费用定额管理的目的就是规范医院的诊疗过程,制约过度医疗,使医院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费用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但目前的情况是人均实际费用远远高于人均定额,造成了医院的亏损很大,影响了医院的发展,不利于医疗 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2.5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不遵守医疗保险的公益性,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缺乏服务意识
①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仍然采取落后的回参保地报销的 方式,而不是由就医医院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的方式结算,而少数可以直报的也不能及时同医院结算费用;②异地就医困难,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在本区外医院住院就医需要先批准、后报销,报效手续繁杂,存在着耽误病情的可能性。同时,为了限制到省外就医的人数,节省本地区的医疗费用,对有转院权的医院进行转院人数上的限制,从而剥夺了本地区公民享受更高水平医疗的就医权。
2.6 医疗保险各参保对象享受的待遇不公平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铁路职工医疗保险等的报销比例不同;各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也不相同;更有甚者,即使同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的待遇也 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
2.7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分歧严重
①对药品使用的理解不同。医疗机构的观点是:临床医生用药时,为在最短时间内把病情控制住且避免出现并发症,让患者得到最好、最快的治疗,先使用高档次的抗生素,也就是降阶梯状用药。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应该首先使用低等价格的抗生素,如果无效再使用中等价格的抗生素,最后使用高效,高价的抗生素,即采取升阶梯状的药品使用方法,用药时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窄谱到广谱,从单一到联合,从低价到高价的原则。②对患者治疗方案的理解不同,同一疾病,医方认为虽然一般情况下在门诊就能治疗,但如果该患者年龄偏大且患有多种慢性病,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危险,就会建议患者住院治疗;但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只考虑单一病种,不考虑其复杂性,认为既然能在门诊治疗,就不应该住院。③对核定住院人次的理解不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医疗机构应该限制住院人次,能够门诊治疗的就应该门诊治疗,以减少住院人次和住院费用;医疗机构从“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人道主义角度出发,认为为了不耽误病情,只要患者需要就应该住院治疗,不能推诿病人,核定住院人次的做法很难让人理解。④对医院是否赔钱的认知不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按照现行的核算方法,医院是挣钱的,而医疗机构认为自身在做赔本买卖。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的成因
3.1 医疗卫生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不配套
医疗卫生体制涉及面很广,包括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医院的补偿机制,药品的生 产、流通、价格等,是关系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医院的收入由自收和财政补贴两块组成,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很少,医院的生存主要依靠自身的经营收入,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想法设法创造收入。同时,由于医院的经营收入分为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而物价部门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时以医院的社会公益性为目的,以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为基础,按照该成本的一定比例制定了收费价格,没有考虑医疗服务技术人员的技术价值,所以,医院给患者进行的检查、治疗是在亏损的情况下进行的,医疗收入远远低于实际成本。政府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院的亏损,允许医院在他们销售药品时增加15%的价差作为补偿。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要求医院取消药品加价,这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这部分加价是用于在药品的储存、保管、销售过程中的人员费用、房屋、储存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水电暖等的费用,而不是利润,医院卖药没有利润。此外,我国药品的审批和定价,也存在着药监部门和物价部门把关不严的问题,致使药品名称多、“新药”多、定价高。以上的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我国医院“以药养医”的不良局面,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 运转形成了严重的后果。
3.2 政府对医疗卫生、医疗保险投入不足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 篇7
1.1 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1) 覆盖人数和覆盖率均不断提升。河北省2005年开始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 当年享受低保的人数为34.8万人, 2010年达到191.2万人, 是2005年的5.5倍, 年均增长率为45%左右。其中2006年增长速度最快, 增长率超过了9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河北省农村人口分别为4264万人、4246万人、4148万人、4061万人、3958万人, 由此可以计算出农村低保的覆盖率 (农村低保覆盖人数/农村人口) 为0.81%、1.57%、2.94%、4.22%和4.45% (见表1) 。因此, 无论是农村低保的覆盖人数还是覆盖率都有了很大提升。
(2) 农村低保的覆盖率逐渐高于城市。2005~2009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低保制度覆盖率分别为3.17%、3.24%、3.17%、3.20%、2.89%。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农村低保制度的覆盖率在2005年时远低于城市低保覆盖率, 到2008年这一覆盖率开始高于城市, 2009年这一趋势仍在持续 (见图1) 。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人口被纳入到农村低保的范围。
1.2 农村低保制度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政府财政实力的增强, 河北省适时提高了农村低保制度的保障水平。根据调查统计, 2007年河北省低保标准为725元/年, 2009年提高到1118元, 增长了393元/年。同时财政补差水平也由2007年1月的23.5元/月提高到2011年2月的129.84元/月, 增长了4.5倍。
不仅如此, 河北省还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低保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增长的机制。若全省城乡低保标准连续3个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3个月涨幅超过3%, 则向各民政部门发布预警信息, 要求对低保标准做出相应调整。调整标准为:较好地区较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上浮10%以上、一般地区上浮5%以上、困难地区不低于全国平均标准的95%。
1.3 农村低保制度财政支持力度加大
根据河北省民政厅统计数据, 2008年河北省省本级支出城乡低保资金3.3505亿元, 其中, 城市低保资金1.6253亿元, 比上年增加0.7853亿元, 增长幅度为93.5%;农村低保资金1.7250亿元, 比上年增加1.1450亿元, 增长幅度为197.4%, 农村低保资金的增幅是城市的两倍还要多。2009年省本级财政列支城乡低保资金增加到9.09亿元。这表明省级财政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支持力度。
1.4 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运行效果良好
全面实施几年来, 农村低保制度已经成为确保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安排。据统计, 1994年河北省农村贫困人口为706万人, 1995年开始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试点, 到2009年贫困人口为390万人, 减少了316万人, 年均每年减少20万人左右。同时,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5.5%降至2009年的35.7%, 表明这一制度在保障农村困难居民生活, 维护农村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 河北省农村低保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低保制度保障范围有待扩大
一方面, 河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将保障范围界定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低保标准且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居民, 无当地常住户口的人员不享受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扩大。
另一方面, 虽然从纵向看, 农村低保制度的覆盖率不断提升, 但是如果与同期全国水平相比, 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首先, 从覆盖人数环比增长比率上看, 河北省2005~2009年增长比率分别为91.09%、83.61%、40.46%、2.68%、6.93%, 而同期全国的增长率分别为66.2%、91.46%、87.26%、43.54%、54.5%, 相差悬殊。特别是2008年、2009年河北省农村低保制度人数增长比较缓慢, 但全国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其次, 从农村低保覆盖率上看, 虽然河北省农村低保覆盖率不断上升的态势与全国保持一致, 但是, 覆盖率始终低于全国水平, 这一差距还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至2009年, 河北省农村低保覆盖率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 (见图2) 。
2.2 农村低保制度保障水平仍然偏低
(1) 农村低保水平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2010年河北省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1118元/年, 而同期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845元, 农村低保补助不足消费支出的1/3。2011年开始, 我国将贫困线标准提高到1500元/月, 那么河北省现行农村低保水平也就显得更低了。
(2) 农村低保水平远远低于城镇低保水平。2010年, 河北省农村低保标准为1118元/年, 而同期城市低保标准水平为250元/月, 即3000元/年, 是农村低保标准的2.68倍。
2.3 农村低保制度财政负担仍然较重
在农村低保制度发展和完善过程中, 资金匮乏一直是最大的难题。根据民政部网站统计数据, 截至2010年5月, 河北省享受农村低保户数为1191013户, 在全国列第7位;人数为1812039人, 在全国列第11位, 而用于农村低保支出为10659.7万元, 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位居第13位。很明显, 河北省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居全国前列, 政府的财政负担非常沉重。
河北省农村低保资金虽全部纳入了地方财政预算, 省级财政补助水平也达到了50%, 但是低保对象较多的县 (区) 通常也是财政困难县, 落实低保资金难度很大, 一些市、县级财政在农村低保支出方面存在列而不支、列而少支或不列不支的现象。
2.4 农村低保制度补助体系不够科学
(1) 低保评定指标不太合理。河北省农村低保对象的评定是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衡量指标, 但是实际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能完全反映贫困农户的真实全貌。如因重病、重残而承担的大额医疗费支出是导致农村居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仅凭家庭收入核定低保对象, 无法考虑这些因素。
(2) 差额补助方式难以满足需要。河北省农村低保制度采取差额补助方式, 即通过核定保障对象家庭收入与当地低保年补助标准之间的差额确定补助水平。这一补助水平既未考虑保障对象隐性家庭收入, 也未兼顾造成贫困的原因, 补助标准的确定欠科学。
2.5 农村低保制度管理机制相对滞后
一方面, 基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少与工作量大的矛盾非常突出。农村低保工作中的入户调查、收入核算、条件审批、待遇发放、档案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基层民政机构完成。2010年河北省农村低保的享受人数为191.2万人, 相比之下, 农村低保管理人员相对缺乏, 很多乡镇只有1~2名工作人员还属于兼职, 严重制约了农村低保的扩面和规范化管理。
另一方面, 农村低保工作信息化程度不足。目前, 很多乡镇办公室虽然配备电脑, 但是没有实现与县民政局联网, 上报材料仍以纸质为主。同时, 农村低保管理软件操作系统的研发较为滞后, 一些低保人员的数据录入只能在县一级完成, 且信息不完全, 更新慢。由于低保工作的动态性, 落后的办公手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透明度不高。
2.6 农村低保制度与其他救助缺乏有效衔接
据调查, 约有83%的低保户曾经享受过不同的救助, 其中享受过教育救助的占10%, 享受过新农合参合费减免的占35%, 享受过医疗救助的占18%, 获得过农村扶贫救助的比例为15%, 得到过生产救助的比例为3%, 其他形式的救助比例占2%。数据显示, 河北省已经初步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与其他救助制度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但是, 仍有17%的低保户没有享受过任何救助, 而且在这些救助中生产救助比例偏低, 由“输血”到“造血”的扶贫机制转变并没有真正实现。
3 完善河北省农村低保运行机制的对策
3.1 以确保覆盖为指导, 扩大农村低保的保障范围
2009年河北省仍有农村贫困人口390万, 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0%左右, 而农村低保的覆盖率仅为4.45%, 远不能实现应保尽保, 农村低保范围急需扩大。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到:第一, 打破户籍制度的藩篱, 以居民作为享受低保的人群, 真正将贫困作为评定农村低保对象的标准。第二, 借鉴浙江省仙居县的做法, 实行红绿卡制度, 对无依靠的老年人、重度残疾等人员开通绿色通道, 发给绿卡, 享受终身低保;对因意外事件、疾病等原因暂时陷入困境的农村居民, 发给红卡, 进行临时性救助。同时作为重点管理对象, 每季度核查一次。第三, 重点关注边缘贫困人群, 确保农村低保制度的无缝隙覆盖。对边缘贫困人群采取“选择性救助”的形式:一般通过加强生产救助的方式帮助这部分人群提高取得收入的能力;在物价上涨、遭遇意外时予以一定的临时性补贴。
3.2 以保障民生为目标, 提高农村低保的保障水平
第一, 坚持标准化与指数化相结合的原则。其中标准化需要考虑四个因素:维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物质需要、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公布的贫困线。2010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958元, 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0%~25%计算, 低保水平应设定在1191.6~1489.5元/年。指数化是指农村低保水平随物价和居民生活成本变化进行相关性调整。
第二, 构建“分层梯度式”低保标准体系。低保标准需求系统由生活必需消费需求、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和物价指数4个因素综合确定。其中, 生活必须消费需求由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恩格尔系数决定, 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和物价指数三个指标是对生活必须消费的修正, 其中, 家庭规模通过户籍登记和调查数据核定, 家庭结构主要考虑家庭中残疾人、儿童、重病等人口类型分类制定, 物价指数是在上述三个因素的基础上考虑物价上涨水平以调整低保补助水平。通过指标修订实现农村低保水平的分层、分类、分级, 以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需求。
3.3 以强化管理为内容, 理顺农村低保的保障程序
(1) 保障对象的选择。首先, 实现“准入机制”的规范性、公平性和公开性。低保对象的申报实行评议制度, 各村委会成立由村支书、部分村委会委员、驻村干部、村民小组长、部分村民代表等组成的低保评议小组, 对本村申请低保的对象进行评议和监督, 以杜绝“人情保”、“关系保”。其次, 实行动态退出机制。对于低保对象要坚持动态管理, 定期进行评估, 对收入水平提高的, 减少补差标准, 达到贫困线的及时从农村低保制度中退出。
(2) 保障过程的实施。对保障对象采用“分类施保”的方式。所谓“分类施保”是指按照低保对象劳动能力、劳动意愿、家庭构成等要素实行多类别保障措施和多层次保障标准, 对低保家庭予以保障。具体而言:对于有劳动能力又有劳动意愿的人员, 可以采取“先输血, 再造血”的方法, 帮其脱贫;对于有劳动能力但缺乏劳动意愿的, 实行生活补助、思想引导并重的措施, 引导其树立“劳动致富”的思想;对于完全无劳动能力的人予以重点保护, 无条件的长期照顾。
(3) 保障机制的完善。首先, 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解决基层低保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同时由政府出资、民政部门组织培训, 提升这些人的工作能力。其次, 构建专业化的农村低保稽查队伍, 负责对农村低保工作进行监督, 以有效防范低保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再次, 在解决必需的办公经费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像计生、综治部门一样, 给予基层分管民政工作的同志增设适量的岗位补贴。
(4) 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农村低保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是实现低保制度公开化、透明化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低保信息系统的开发编制过程, 逐步形成数据搜集、业务处理、综合查询、管理监督为一体的农村低保网络运行体系。通过信息数据库随时查阅、补充、修改低保家庭的人员变动和经济变化情况, 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和有效监督, 能够有效避免骗保、重保、漏保的现象。
3.4 以多元筹资为方式, 确保农村低保的保障资金
(1) 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出资责任, 确保政府财政支持。一方面, 农村低保资金应坚持以省以上财政投入为主, 市县财政配套为辅。河北省省本级财政目前出资比重为50%, 今后需在增加中央财政补助同时, 继续提高省财政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比重。另一方面, 注重调整市县财政支出结构。以建设民生财政为目标, 增加市县在民生财政方面的支出, 将农村低保资金的落实纳入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同时可以采取由上一级在拨付下一级有关款项时直接列支的办法解决市、县财政列而不支、不列不支或列而少支的问题。
(2) 广泛探索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确保资金的充足性。首先, 可以利用福利彩票筹集资金。2010年河北省福利彩票收入30.9亿元, 资金规模非常巨大, 将福彩资金的一部分用于农村低保事业是一个可行的思路。其次, 鼓励社会捐赠。农村低保是一种互助共济的制度安排, 可以鼓励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向农村低保提供捐赠和资助。也可以探索通过农村低保特种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
3.5 以协调配合为路径, 提升农村低保的保障成效
为了提升农村低保制度的保障效果, 应构建起农村低保制度的生活补助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定向扶贫制度、“新农保”、新农合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衔接起来, 避免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老致贫”等现象的出现。目前河北省望都县就推出了“城乡特困户一卡通”, 持卡困难低保户可享受20个县直部门和社会经营性机构提供的数十项优惠政策和帮扶服务, 实现了各项救助措施的有机衔接和配套实施, 这一思路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摘要:河北省自2005年11月在全省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以来, 经过几年努力, 农村低保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受诸多因素影响, 农村低保制度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对此进行了理性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数化调整,财政补贴,统筹衔接
参考文献
[1]郑秉文,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2]郑功成, 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张时飞、唐钧, 辽宁、河北两省农村低保制度研究报告[J].东岳论丛, 2007, (1) .
[4]刘琳,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中退出机制的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 2008.
[5]丁建文、刘飞, 公平与效率下农村低保“准入—退出”机制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 篇8
【关键词】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人人格;有限责任
公司法人人格理论起源于西方,是对传统法人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中国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的《公司法》中就已经确认这个理论。传统的法人制度在我国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被公司股东用作逃避契约或法律义务,谋取非法利益的工具,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国立法者引进了西方的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以实现法人制度设计的初衷,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
一、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定义及其本质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又被称为“揭开公司面纱规则”,“股东直索责任”或“股东有限责任待遇之例外”,从广义上是指对公司人格的彻底剥夺,从狭义上仅是指于特定法律关系中予以否认公司人格。
对于如何理解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本质,日本学者森本滋做出这段精辟的解说:“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是指对照法人制度的目的,就某一公司而言,贯彻其形式的独立性被认定违反了正义、横平的理念,并不对该公司的存在给予全面否定,而是在承认其法人存在的同时,只就特定事案否定其法人人格的机能,将公司与其股东在法律上视为同一体。” 英美学者用颇具色彩的语言这样描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由公司形式所树立起来的有限公司责任之墙上钻一个孔,但对被钻之孔以外的所有目的而言,这堵墙依然矗立着。”因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情况下,即公司人格被滥用时候,才对此时公司人格予以否认。而绝非等同于完全彻底地否认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这只是针对特定的具体的某一法律关系而言,暂时性地否认公司法人人格,而将公司人格与其股东人格视为同一人格,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
2005年新《公司法》仅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可以总结为以下适用条件:
1、主体要件: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之侵权行为法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即适格的原告和被告。公司人格的滥用者必须明确的是且只能是实际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并且能对公司的主要决策活动施加影响的股东。
2、行为要件:股东必须实施了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之行为。滥用行为一般有如下特征:(一)、在形式上表现为公司的行为;(二)、行为的目的是股东为了谋取不当利益或逃避其应尽义务;(三)、股东使公司形骸化。[1]
3、结果要件: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必须要给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滥用法人人格之行为必须给相关当事人造成损害;其二,滥用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三、国外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现状
(一)英美法系——揭开公司面纱
1、美国
美国的揭开公司面纱的司法原则是在19世纪末随着美国的许多公司规模迅速扩大以及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出现而创设的。美国不是把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看做是一种立法规制或者事先预设,而是看做是一种司法规制或者事后救济。美国法院适用揭开公司面纱时有以下4种学说:代理说、工具说、企业整体说和另一自我说。
2、英国
英国不但已成文法的形式对公司法人人格制度作出规定,还允许法官以判例的形式揭开公司面纱。英国公司法对揭开公司面纱非常谨慎,严格限制公司债权人直接追究公司股东责任的权利,并以成文法的形式作出规定,避免滥用司法审判权。[2]
(二)大陆法系
1、德国
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中的一员,德国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称为“直索”责任。与美国相比,德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范围要窄,并且使用时非常慎重严格。当问题能够依据相关法律來处理时,尽量不揭开公司面纱。在德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时有以下3种学说:滥用说、法规适用说、分离说。
2、日本
日本把公司人格否认称为法人人格否认。日本最高裁判所1969年首次明确指出公司出现两种情形时法院就有必要适用法人人格否认法理责令公司或其背后的人直接负责清偿公司债务并履行公司责任,即:一、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二、法人人格的存在是完全的形骸。日本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时有以下4种学说:中义说、广义说、狭义说、小规模个人公司否认说。
四、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现状及改善建议
(一)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现状
1、条文空泛,实践中难以把握
新《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的滥用行为在“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才“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相关法律对何为“滥用”、何为“严重”未作出明确的界定,显得相对空泛。也就是说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倘若受到公司股东滥用公司人格行为的“轻微”损害,则股东就无需对其行为后果承担责任,这对债权人显然是不公平的。
2、适用范围狭隘,涵盖面有限
公司和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的目的并非仅仅如现行《公司法》所规定的就是为了“逃避债务”,也有可能有其他目的,例如逃税。在现实中情况要复杂的多。新《公司法》做出如此规定,使得能够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许多情况被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
我国现行《公司法》对于损害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处理尚无规定。虽然维护了公司债权人的权益,但是忽略了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保护。
3、相关条款零散,不成体系
新《公司法》在总则部分第二十条和地六十四条对人格否认的情形进行了规定,但相关条款零散不成体系,有不足之处。[3]新《公司法》第二十条强调的是股东的责任,设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目的是维护公司人格的独立和保护债权人利益,因此不宜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第二十条的一款,而应当将其单独作为一条。
4、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公司类型不明确。
新《公司法》仅规定一人公司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我国的公司类型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又包括一人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现行《公司法》对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否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没有做出规定。
5、行为要件规定不具体。
新《公司法》只在第二十条和第六十四条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了概括性规定,对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未作出具体规定,可操作性差。对其他诸如虚假出资、“脱壳”经营等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或事实都未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完善中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议
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司法经验 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我国《公司法》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立法的不足,笔者从个人的学识和社会经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举证责任的分配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应由原告对股东是否滥用了公司人格进行举证。由于所需提供的证据是大都是商业机密,取证难度大,如果都由债权人自行取证,则难度太大,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因此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涉及商业机密的,可以采取保密措施。
2、借鉴英美法系,加强司法判例在司法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我国以成文法的方式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是公司独立人格被滥用的情形千差万别,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成文法的规定。案例指导具有公司法解释或一般条款所不具备的有点,选择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具有示范作用,有利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科学实施。
3、制定行政法规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具体实施做出规定
如通过出台《公司法实施条例》、《公司法实施细则》等形式的法规,进一步规范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实务操作,使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实施起来有章可循,顺利地融入法制轨道。
4、采取相应措施以防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被滥用。
首先,在立法中明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其次,盡可能把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范围设计的窄一些,缩小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再次,对司法审判人员在适用公司法人人格佛偶人制度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适当的限制。
五、结语
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是债权人合法权利的保护伞,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法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规制作用。我国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现实国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修改和完善这一制度,使得该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傅赵戎.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构成要件.经贸导刊[N],2010(3):89
[2]郭玉坤,何苗.国外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大连海事大学学报[N].2007(4).
[3]梁春娥.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缺陷和完善建议,法制与社会[N]:2012(2).
作者简介:赵鹏,男,(1987.1-),河南省郑州市,兰州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推荐阅读:
网络司法拍卖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06-10
当前司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11-27
完善司法制度07-11
刑事司法制度完善探讨10-25
司法会计鉴定问题07-23
浅议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10-02
司法鉴定制度06-19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