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出庭作证制度

2024-12-09

司法鉴定出庭作证制度(精选7篇)

司法鉴定出庭作证制度 篇1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摘要:我国三大诉讼法均规定鉴定意见属于法定证据,而所有的证据材料必须通过法庭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所以鉴定意见同样需要经过法庭质证,但是实践中的鉴定人不出庭作证已成为普遍现象,鉴定意见不能得到充分的质证。鉴定人出庭率低,鉴定意见的质证形式化等问题对司法公正造成了负面影响,法官对相关事实的裁判时常依据未经过法庭质证的鉴定意见,损坏了实体的正义,当事人的质证权被剥夺,程序正义未获得有效保障。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构建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司法鉴定;鉴定人;出庭作证

一、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概述

(一) 相关概念

1.鉴定与鉴定人。鉴定是指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由侦查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的一种侦查行为。鉴定人是指受公安司法机关或个人的指派或者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科学意见的人。鉴定人必须是具有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知识和技能的自然人,机关、团体、单位、组织等不能作为鉴定人;鉴定人应当与本案没有利害关系,否则,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鉴定人应由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

2.鉴定人与证人。证人出庭和鉴定人出庭的区别如下:

(1)在资格条件上,鉴定人有严格的资格要求,必须具备相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证人的资格要求只是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正确表达的能力,即使证人有生理缺陷和精神缺陷或者年幼,均可出庭作证。(2)在可否替代上,证人是就其亲身感受的案件事实向法庭作证的人。证人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证人的不可替代性,这是由案件事实本身决定的,既不能由法院指派或聘任,亦不能随意替换;而鉴定人并非由案件事实所决定,其从事鉴定活动是受法院指派或聘请,因此,鉴定人是可以替换的。(3)在能否回避上,证人不得以与案件处理结果之间的利害关系而申请回避,而鉴定人如果有回避事由,必须执行回避的规定。(4)在询问规则上,对证人的询问应遵循个别和隔离的原则,证人不能了解案情;而鉴定人可以了解案情,对疑难复杂情况,可以由多个鉴定人相互商量形成最终的鉴定意见。(5)在发表的意见上,证人只能就其所知悉的案件事实陈述意见,而不能发表自己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和意见。但是鉴定人作为专家不受此项意见规则的限制。(6)在出庭义务上,证人出庭作证是一项普遍性的诉讼义务,一般不能拒绝,而鉴定人有正当的理由,可以拒绝接受法庭的指派或聘请,可以不出庭接受质证而只提供书面鉴定意见。

3.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是指鉴定人根据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需要,就自己鉴定的案内专门性问题,依据诉讼法的规定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及法院的当面直接的质问的一种司法规则。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立法根据在于,鉴定意见是一种言词证据,按照直接言词审理的原则,鉴定人出庭作证是一种法定义务,是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的一种正当程序和必要方式。在司法实践中,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必须经人民法院准许,才可以用书面形式。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是法律的明确要求。《证据规定》第五十九条第一款也明确规定:“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二) 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分析

1.鉴定人出庭是判断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及证明力的内在要求。

我国鉴定制度的问题由来已久,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病就是缺乏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在司法实践中,基于对专门性问题的知识缺陷,人们往往将鉴定人视为“科学的.法官”,将鉴定意见视为“科学的判决”[1]。一些司法人员认为,鉴定意见是各领域的专家依据科学知识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所作出的分析、鉴别和判断意见,其意见不可能会错,即使错了,自己也难以发现、判断。所以,长期以来,鉴定意见被法官径行作为定案根据。诚然,鉴定意见蕴涵着科学成分,对事实判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它和证人证言一样仍是一种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是证据法的基本要求,如果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仅仅建立在鉴定人的个人判断上,没有进行必要的审查判断,冤假错案就很容易发生。鉴定意见不具有预定的证明力,这是许多国家证据法上的规定。鉴定活动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其正确性不仅取决于鉴定人的专业水平,而且取决于其职业道德。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可能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使鉴定意见产生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在形诸文字的时候是很难显现的。法官能在鉴定意见的字里行间能看到其鉴定的正确与否吗?法官能对有关某个专门性问题产生的多份鉴定意见中明察秋毫吗?所以,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鉴定人出庭作证都是判断鉴定意见证明力的必然途径。

2.鉴定人出庭作证是法律论证的内在需要。法律论证是指在法律诉讼过程中诉讼主体运用证据确定案件事实得出意见的思维过程。法律论证过程中在涉及到专门性问题时,需要运用鉴定人出具的鉴定意见作为证据,以确定案件的事实,但鉴定人出具的鉴定意见要想成为证据,需通过法庭上的质证程序,这就需要鉴定人出庭。

二、我国鉴定人出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状

1.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最新修正案,第8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第182条规定:“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说明鉴定人与证人一样,应传唤出庭。此外,对于鉴定人作证的程序,该法第144条、第145条 、第146条、第147条规定都有相关的规定,勾勒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基本框架。另外,第192条规定了相关专家即有专门知识的人对鉴定人的质证程序:“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法庭对于上述申请,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适用鉴定人的有关规定。”第187条规定了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2.鉴定人在司法实践中出庭作证情况。以厦门市为例,调研发现,自《证据规定》实施以来,在厦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的案件有173件(法院法医鉴定的有83件,委托其他鉴定机构鉴定的有90件),其中鉴定人出席参加庭审质证的仅有2件,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鉴定人都不出庭。

(二) 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率低的原因分析

1.鉴定意见的采信规则不利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现行的诉讼法律似乎不将鉴定人出庭作证,作为确定鉴定意见法律效力的必要前提,导致绝大多数的鉴定意见都是由控诉一方提交法庭,并且直接以宣读鉴定意见的形式进行调查。

2.对鉴定人是否应出庭作证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首先是法官认识上的偏差。一些法官认为,鉴定人是受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帮助司法机关解决诉讼中有关专门性问题的专家,因而对鉴定人的资格、能力、品格高度信赖,对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公正性毫不质疑,片面认为鉴定意见可以直接作为证据用来认定案件事实,鉴定人出庭与否也成为不必要。其次是鉴定人的法制观念淡薄,一些鉴定人认为自己已经按程序出具了鉴定报告,出庭不过是走过场,往往以工作忙、任务重,出庭作证耽误时间,得不偿失或以保守技术秘密为由不出庭作证。

3.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不完善。我国法律缺乏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强制性规定。虽然我国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未明确规定哪些鉴定人可以不出庭作证,哪些鉴定人应当而且必须出庭作证,也未规定拒不出庭的法律后果,使得鉴定人出庭与否完全处于放任状态。

4.对鉴定人的权利保障不充分。首先是在人身权利的保护方面。有的鉴定人害怕遭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打击报复,不愿出庭作证。目前我国法律对证人保护的规定,主要着眼于事后的消极制裁,缺乏对证人事前积极的保护,而且对证人的近亲属更是缺乏保护。当然,对鉴定人的保护亦不到位。其次是在经济补偿权方面。我国法律对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三、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具体构想

(一) 明确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明确规定,鉴定人与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一样并列为诉讼参与人。一般认为,鉴定人既不是某一当事人的证人,也不是法官的“科学辅助人”,他是帮助司法机关解决诉讼中有关专门问题的专家,同时又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之一。有学者甚至认为,我国的鉴定人在诉讼中处于一种独立和超然的地位,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独立于诉讼双方,只根据案件的事实超然进行鉴定。这一法律地位明确了我国鉴定人并不享有优越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地位和权利,其鉴定意见也无“科学判决”的性质。相比较而言,我国鉴定人的法律地位比英美法系国家的高,比大陆法系国家的低。另外,还应建立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具体规范。(1)鉴定人出庭应采用书面通知的方式。(2)由法官向鉴定人讲明出庭质证是鉴定人应负的义务,并应实事求是,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出庭纪律,鉴定人必须准时出庭,遵守法律纪律,如实回答质询,保守庭审机密,鉴定人质证完毕,即由审判长通知其退庭,不得旁听庭审调查。

(二)明确鉴定人出庭作证义务

1.鉴定人亲自到庭义务。从法律层面来说,鉴定人出庭作证既然是一项法律义务,就应当得到很好的执行,在原则上鉴定人都应亲自到庭,对于鉴定人可以不出庭的情形,应当严格规定,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者应处以惩罚;从该义务的实现层面来说,鉴定人出庭作证比普通证人出庭作证所受的障碍要小,因为出庭作证本来就是鉴定人的一项工作,他与案件当事人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受到的消极影响也会小的多,亲自到庭并无多大困难。

2.直接言词规则。法律应当规定直接言词规则,在鉴定人该出庭不出庭的时候,法庭可以排除鉴定意见的可采性。大陆法系的直接言词原则与英美法系国家的传闻规则有异曲同工之处,它要求法官必须亲自在法庭上直接听取控辩双方的证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陈述,案件事实和证 据必须以控辩双方辩认、质证的方式进行审查。凡是没有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以言词或口头的方式进行的诉讼行为,均应视同没有发生,不具有程序的效力,任何未经法庭上以言词方式提出和调查的证据均不得作为法庭裁判的依据。刑诉法修正案第192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做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法庭对于上述的申请,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修正案规定了专家证人质证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鉴定人所作出的鉴定意见的科学性。20刑诉法修正案第187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也就是说鉴定人拒不出庭的后果是不采纳鉴定意见。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鉴定人履行出庭作证的义务,但不足的是,在公诉人、当事人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时,鉴定人出不出庭作证取决于人民法院认为是否有必要,那么什么时候有必要,什么时候没必要,完全由法院说了算,笔者认为应当严格规定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例外情况。

(三)明确鉴定人可不出庭作证的例外情况。(1)鉴定人在庭审期间患有重病或行动极不方便,不能到庭作证的。(2)因不可抗力无法出庭。(3)从争议问题的大小和证据的证明力考虑,鉴定人没有必要出庭作证的。对于鉴定人不能出庭和不必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必须事先经过法官和控辩双方的共同审查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如果当事人就鉴定意见提出合理怀疑,可以宣布休庭,就该问题重新进行鉴定。

(四) 完善鉴定人的权利保障制度。从法理上说,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或者只承担义务而不能享受权利,都不是法律生活的常态。作为与案件结果没有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是一种承担法律义务的行为,必然需要一定的权利为保障。与证人一样,鉴定人也应当享有经济补偿权和安全保护权。

1.建立和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在这方面,国 外已经有可资借鉴的立法例。如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七十一条、七十二条规定,对鉴定人要依照《证人、鉴定人补偿法》予以补偿。我国法律对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为了保障鉴定人的权益,鼓励鉴定人出庭作证,法律应当规定鉴定人的补偿办法,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1)补偿的范围和标准。鉴定人补偿项目应包括误工费、交通费、食宿费和其他经济损失。(2)支付主体。在刑事诉讼中,国家应当设立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基金,用于对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对鉴定人因作证而遭受的经济损失以及本人或其近亲属受到的人身伤害,致残或死亡的,可按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标准,由加害人进行赔偿。

2.健全鉴定人出庭的人身保护制度。(1)在保护对象上,不仅要保护鉴定人本人,还要保护鉴定人的近亲属。(2)在保护范围上,不仅要保护鉴定人的身体及其财产权不受侵犯,而且还要保护鉴定人的名誉权、荣誉权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3)应明确实施保护的司法机关,在侦查阶段由侦查机关负责保护;在起诉阶段由检察机关负责保护;在审判阶段由法院负责保护;终审后,若需继续保护,由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所在的辖区的公安机关负责保护。

(五)建立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责任追究机制。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鉴定人强制出庭制度的规定,明确鉴定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对于鉴定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或拒绝出庭的,可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并责令其到庭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经训诫后仍不到庭或仍不质证者,法庭可以采取传唤、拘传等措施,强制其出庭作证;对仍不参与质证的鉴定人或被拘传到庭的鉴定人仍拒不质证者,应视具体情节追究其行政责任,并建议取消其司法鉴定人资格或从司法鉴定人名册中删除;鉴定人作虚假咨询,或因严重过失或故意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了实际的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对于经过法庭多次传唤仍不出庭参与质证的鉴定人,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 陈瑞华.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4。

(作者通讯地址: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法院,福建 厦门 361101)

司法鉴定出庭作证制度 篇2

本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有不少涉及司法鉴定的问题, 笔者试图通过对现行《刑事诉讼法》与新《刑事诉讼法》的比较, 探讨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问题。

一、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法律规定

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最早可以溯源于2000多年前, 而现代司法鉴定制度的确立, 始于1907年12月4日清光绪政府颁布《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 (以下简称《试办章程》) 。《试办章程》颁布以后, 改变了我国古代传统检验制度中“审检 (鉴) 合一”的重要特色, 确立了“审判官”与“鉴定人”在身份上的“审鉴分离”制度, 即鉴定人在诉讼活动中的法律地位由原来的审判主持者转变为诉讼参与人之一。在《试办章程》中, 虽然无明文规定鉴定人需要出庭作证, 但通过其第93条、94条、95条所规定的鉴定人“到厅费”、“川资”和“旅费”等可以看出, 该法实际上已对鉴定人的出庭作证提出了要求。[1]

虽然学者已开始着手进行司法鉴定立法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 但我国尚无统一的司法鉴定法, 有关刑事诉讼程序中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散见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和《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

《决定》第11条:在诉讼中,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 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 鉴定人应当依法出庭作证。

《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证人作证, 审判人员应当告知他要如实地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 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的时候, 应当制止。审判人员可以询问证人、鉴定人。

《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 让当事人辨认, 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 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第13条:鉴定人应当出庭宣读鉴定结论, 但经人民法院许可的除外。宣读鉴定结论后, 公诉人经审判长许可, 可以向鉴定人发问。当事人和辩护人也可以请审判长向鉴定人发问或者经审判长同意直接发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6条规定了询问鉴定人的规则: (1) 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的事实有关。 (2) 不能以诱导的方式提问。 (3) 不得威胁鉴定人。 (4) 不得损害鉴定人的人格尊严。

二、鉴定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以上法律条文虽已构建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但这些原则性规定过于宽泛, 因此司法实践中大量经过鉴定的案件在庭审中并无鉴定人出庭作证, 不符合证据非经质证不可采信的规定。

不仅如此, 我国三大诉讼法对于鉴定人出庭作证都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具体规定和强制性要求, 导致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已成为司法实践的常态, 鉴定人以各种理由拒绝法院的出庭通知, 而法院也予以默许。如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普通程序刑事案件, 鉴定人出庭的只占法院通知人数的3%, 而民事案件鉴定人出庭率也不到总数的5%, 至于基层人民法院开庭案件鉴定人出庭率则更低, 在某些偏僻地区甚至从来就没有鉴定人出庭作证。[2]笔者认为鉴定人不愿出庭作证主要有如下原因:

首先, 法律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规定不健全。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仅属原则要求, 缺乏应当如何出庭作证、接受质证以及拒绝出庭的法律后果的规定。一方面, 法律基于证据须经过查证属实才可作为定案依据规定了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 另一方面, 法律却在条文表述上许可了鉴定人也可以不出庭作证。这一自相矛盾的规定成为实践中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借口。此外, 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程序规则和拒绝出庭作证的强制性措施亦是法律上的空白点, 使得鉴定人出庭作证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措施, 没有程序上的制约, 缺乏对未按时、按要求出庭的鉴定人的行为规制, 无需承担未出庭质证的法律后果。另外, 法律未建立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保护和报酬求偿规定, 使得鉴定人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而无相应的权利, 鉴定人难免在繁忙的检案工作中产生不愿意出庭作证的心理。

其次, 法院过度信赖鉴定意见。鉴定意见是法定证据种类之一, 是鉴定人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诉讼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做出的鉴别和判断, 非经质证不可采信。需要鉴定的都是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 一般人无法直接做出判断, 因此需要鉴定人利用专业知识和能力对其进行科学解释。长期以来, 法院和当事人片面地认为鉴定结论是正确的, 鉴定人就是科学的法官, 高度信赖鉴定人, 导致“打官司就是打鉴定”。在这种观念下, 鉴定意见作为鉴定人给出的结论本身足以说明问题, 鉴定人出庭作证与否并不重要, 与案件审理结果也无直接因果关系。这一误区随着《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得到纠正, “鉴定结论”正式改为“鉴定意见”, 小小两字的修改意味着巨大的进步。

最后, 鉴定人不具备法律专业背景。鉴定人能解决鉴定问题, 却往往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实践中, 遇到必须出庭的案件, 许多鉴定人往往以工作繁忙为由, 跟法院协商选择以书面说明的方式予以变通, 法院也大多许可这一做法。更有甚者, 提前打好招呼希望律师不要在庭上“为难自己”, 这些不严肃的行为均不符合法律规定。鉴定人出于庭上交战的未知往往惧怕出庭作证, 这也印证了现有法律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具体程序规定的阙如, 导致鉴定人长期不重视出庭作证。

刑事诉讼程序强烈的公权力色彩使法官出于打击犯罪的目的往往忽略鉴定意见的主观因素, 即使鉴定人未出庭接受询问和质证也不会因此弱化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因此, 我国急需通过刑事诉讼法的修正逐步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三、新《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在保留原规定的前提下, 还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做出了如下规定:

第186条: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 并且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异议的, 或者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适用前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 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 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 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 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187条: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按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证的, 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 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逃避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 情节严重的, 经院长批准, 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 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鉴定人出庭作证, 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第191条:法庭审理过程中, 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 调取新的物证, 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作为证人出庭, 就鉴定人做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法庭对于上述申请, 应当做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首先, 对于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 如果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 其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根据。其次, 应当出庭的鉴定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 法院可强制其出庭, 情节严重的可处以拘留。再次, 对于鉴定意见,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由有专门知识的人作为证人出庭, 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 这就可以避免法官及当事人由于缺少专业知识而一味只能“打鉴定”的顽疾。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时其本人以及鉴定意见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从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有利于实现诉讼程序公正, 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新《刑事诉讼法》的一系列规定具有进步意义, 一方面适应了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也为其他两大诉讼法提供了借鉴意义:

首先, 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的必要条件。如果鉴定人无法出庭作证, 那么鉴定意见就无法像其他证据一样接受法庭质证。虽然鉴定事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但也难免受到鉴定人主观因素、自身职业道德以及鉴定程序合法与否的影响, 如果不经质证而全部直接采信, 则有悖于诉讼程序公正的价值理念。诉讼中的另一方当事人也可能因此对鉴定意见产生不信任的合理怀疑, 这将可能导致案件重复鉴定、久拖不决、案结事不了, 不利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统一, 也造成了极大的司法浪费。

其次, 鉴定人出庭作证是鉴定人参与诉讼的核心环节。鉴定人为保证其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支持的一方当事人完成诉讼, 理应出庭作证, 接受法庭的交叉询问, 证明其鉴定过程的合法性及结论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鉴定人接受委托进行鉴定往往只是其参与到诉讼程序中的开端, 鉴定意见要作为证据被法庭最终采信, 则必须由鉴定人出庭作证。如果鉴定人不出庭作证, 法官只能宣读书面的鉴定意见, 难以从证据角度对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做出准确审查, 不符合证据学原理, 无法保证诉讼程序顺利进行, 无法兼顾公正与效率。

四、结语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是鉴定人参与诉讼程序的关键环节, 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但我国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长期存在, 要真正实现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正规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的鉴定人既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人, 也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官助手, 其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应予以明确。在此前提下, 司法鉴定人的权利, 义务与法律责任要进一步细化。一方面, 需要明确规定鉴定人依法享有的执业权利, 为鉴定人正常执业提供法律保障, 包括鉴定人出庭费用保障、人身安全保障等;另一方面, 还要规定鉴定人的法定义务以及违反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3]

“十二五”期间, 司法鉴定体制机制改革将向纵深推进, 本次修正必将更好地在《刑事诉讼法》的施行过程中发挥司法鉴定的正向作用, 同时为其他两大诉讼法提供借鉴意义, 为保障司法公正做出贡献,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司法鉴定制度。

摘要: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长期以来, 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成为了司法实践中的顽疾。本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做出了一系列新规定, 对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鉴定人出庭,鉴定意见质证,新刑诉法

参考文献

[1]拜荣静, 王世凡.司法鉴定程序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6) :244.

[2]拜荣静, 王世凡.司法鉴定程序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6) :247.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探究 篇3

关键词:司法鉴定;鉴定人出庭制度;鉴定人权利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14-03

鉴定人出庭是司法鉴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时对司法鉴定人出庭也称之为鉴定意见的法庭质证。我国在新《刑事诉讼法》中明确了鉴定人出庭的义务以及法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了证人、鉴定人出庭;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了对证言和鉴定结论的调查核实。此外,在《刑诉解释》,《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高检规则》中亦对鉴定人出庭做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定。

一、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意义

(一)鉴定人出庭作证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程序和实体的正义。构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正是着意于通过正义程序的运行机制来促进程序与实体正义的有机结合。鉴定人参与到庭审中的质证环节中,有利于充分体现控辩双方平衡的要求,有利于案件事实的认定,也有利于法官摒弃以往对旧刑诉法中鉴定结论的不加判断就采纳的做法。尤其是鉴定意见发生矛盾时,通过在法庭质证,由鉴定人对自己作出的鉴定意见的依据和原理进行解析,有利于法官判断鉴定意见的证明力,并且对其他证据进行印证,从而有助于形成闭合的证据链条。由此可以看出,鉴定人出庭增强了鉴定活动的透明度,使得诉讼程序更加公正合理,这样有利于审判的顺利进行,有助于保障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进一步实现司法的公平正义。

(二)鉴定人出庭有利于发揮鉴定意见的证据作用

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作为法定证据之一的鉴定意见,和其他证据一样都必须在法庭上进行质证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鉴定人出庭作证,就是用具有科学证据的论据进一步说明案件事实真相,以此来认定被告有罪或无罪、重罪或轻罪。鉴定人出庭作证有利于提高证据的证明力,是排除非法证据原则的必然要求。通过鉴定人出庭应对来自法庭各方的询问,阐明鉴定意见的结论的科学原理和作出此结论的客观依据,可以使得案件的定案依据充分,使得当事人信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鉴定,提高办案效率,节约司法资源。

二、鉴定人出庭率低的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立法的不断完善,鉴定人出庭率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鉴定人出庭规定起步较晚,在实践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使得鉴定人出庭率低的现象仍旧较为普遍,从而导致诉讼活动受到一定影响。从近年来有关鉴定人出庭率的调研数据来看,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比例不容乐观。在2000年前,我国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刑事案件数量已有很多,然而在所有司法鉴定中只有极少数鉴定人出庭接受了法庭询问[1]。在2011年至2013年这三年中,根据有关数据可知,福建省鉴定人出庭率均不足百分之一[2]。这就使得鉴定意见成了广义上的书证,难以产生质证的效果。因此,对鉴定人出庭率低的问题亟须得到重视,首先应从鉴定人出庭难的原因作出剖析。

(一)鉴定人对出庭作证的心理排斥

从学理上来看,鉴定意见属于言词证据。鉴定意见是指鉴定人根据鉴定书证材料,利用自己的专有知识,就案件中涉及的专业性问题进行审查和分析,结合相关的科学原理以及理论所做作出的一种判断。日本学者指出,“鉴定人所鉴定的结果即便是对具体事实所作的报告,也并非是其耳闻目睹的事实,他所陈述的事实不过是其运用专门知识予以判断而得出的结论。”[3]由于言词证据具有不稳定性,易受一些客观因素以及陈述者主观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影响其判断的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审查,鉴定人必须要在法庭上回答检方以及律师的问题。然而根植于我国自古以来的“厌讼”观念,以及传统的“免事”观念的影响,使得鉴定人对法庭有抗拒心理。

由于鉴定人大多是技术型人才,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庭审程序方面等知识了解程度不高,鉴定人会出于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对出庭作证的重要作用没有清晰的认识、不熟悉证据规则、不了解法庭程序、担心出庭接受质证对相关技术进行解释会造成技术秘密的泄漏等等一些原因,导致其对出庭作证活动容易产生排斥,不愿意参与庭审的质证环节之中。

因此,需要对鉴定人进行培训,使其做好出庭前的充分准备,这样才会避免鉴定人在质证过程中讲不清事实,关键问题论据不足,导致鉴定意见苍白无力。鉴定人只有不断地、全方位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及实务技能,才能较好地发挥其出庭作证的作用。尽管目前实践中各省司法鉴定人已有一些岗前培训,但由于司法鉴定培训机构设置的不完善、导致对鉴定人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

(二)鉴定人人身财产安全没有得到保障

鉴定人出庭率低的问题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涉及到被告方人身自由限制的刑事诉讼活动中,鉴定人出庭难的问题更为突出。赵虎和蔡伟雄在《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目前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备受诟病的鉴定人出庭率低的问题,究其原因则是鉴定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等权利得不到保障,致使鉴定人不敢、不愿出庭作证,极大制约了司法鉴定功能的充分发挥[4]。

鉴定人出庭后常常受到当事人的谩骂和暴力打击,有时候鉴定人的财物也会受到损害,比如发生过当事人败诉后因发泄不满情绪而对鉴定人的汽车进行打砸的事件。其原因在于鉴定人所出具的鉴定意见与案件事实紧密联系,且对案件的判决有重要影响力,而鉴定意见势必会对当事人中的一方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当事人对鉴定人进行打击和报复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对鉴定人以及鉴定人的近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这种现象在精神病的司法鉴定中表现尤为突出。鉴定人的鉴定意见主要是对怀疑有精神病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确认其行为时的精神状态。若在一起杀人案中,证明行为人在作案时丧失了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这样的鉴定意见使得受害人一方难以接受。有学者指出,鉴定人是搞自然科学的,不是搞道德科学研究的,按照司法鉴定规范及标准就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因此根据我国目前的执法水平及社会状况,司法鉴定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很难得到安全保障的[5]。

三、完善鉴定出庭作证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鉴定人权利保障机制

保障鉴定人的权利,是从实质上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在鉴定人出庭作证中,需要在鉴定人权利保障机制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这是解决鉴定人出庭难的先决条件。

1.扩大保护对象

鉴定人的保护制度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立法的不完善,解决此问题的前提是应当在立法上给予重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对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护。在立法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中保护对象的范围适当扩大。除了对鉴定人本身进行保护,也应当给予鉴定人的近亲属适当的保护。在保护措施上,可以将此保护职责落实到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监督机制。

2.完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措施

在司法实践中,鉴定人的鉴定意见是案件处理的重要的根据,不利于一方的结论存在被打击报复的可能性。在刑事诉讼中,国家不但要从宏观上维护社会稳定,而且要在惩罚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注意保护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在出庭前,要对鉴定人及其亲属的个人信息、住址等相关信息进行保密,必要时用化名代替其真实信息[6]。对鉴定人及其近亲属打击报复的行为应当予以严惩,如若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应由侵害承担责任,当侵害人不能履行时,可由政府予以补偿。在法庭质证阶段,对鉴定人进行24小时保护,必要时可以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完善人身财产的安全保护措施应当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得到落实,并且明确实施保护的机关,使得整个保护环节能够在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以及终审阶段得到紧密衔接。此外,也应注意案件审理终结后的保护措施,若需要继续保护,可由鉴定人或其近亲属向法院申请,必要时由人民法院依职权通知鉴定人所在辖区的公安机关负责保护。

如此以来,鉴定人会从心理上消弱受到打击报复的顾虑,其出庭作证积极性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重视鉴定人出庭的培训

鉴定人有获得出庭培训的权利。鉴定人出庭质证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鉴定人能否帮助案件快速有效的审理终结,除了取决于鉴定人所掌握的鉴定技能、业务知识和基础工作是否严谨、缜密,当然还要依靠法庭上的质证表现。鉴定人若想要在法庭质证过程中应对自如,参加出庭培训和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初次参与到庭审中的鉴定人来讲,法庭是陌生的,会面临着回答来自检方和律师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相关的培训,难免会让鉴定人因不熟悉庭审流程不清楚法庭规则,从而在心理上对法庭畏惧。此外,为了使得鉴定人从容地应对法庭质证,应当有一定的高质高效培训,使鉴定人明白庭前应当如何准备,出庭时应对哪些事项进行说明以及怎样针对案件争议焦点进行论证等相关问题。

在培训中应增强鉴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鉴定人出庭作证不仅是鉴定人的义务,而且更能体现一个鉴定人的工作態度及业务水平。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于鉴定人出庭作证义务以及拒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中也作出具体规定,“情节较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停止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因此,鉴定人只有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拒不出庭的法律后果,以及鉴定意见在法庭审理中起到的作用,才能从内心高度重视出庭作证,从心理上认清自己作为鉴定人的定位,明确出庭作证对定案的重要作用。

在出庭培训中,一方面要对鉴定人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培训。在法庭上,鉴定人员要回答来自各方的提问,需要有良好的逻辑,以便详细阐明鉴定过程与鉴定依据,从而发挥鉴定意见应有的效力。另一方面,鉴定人要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的诉讼模式,在庭审现场可能会出现临时突发状况,因此鉴定人应具备灵活的随机应变能力。

(三)完善鉴定人出庭补偿机制

无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司法鉴定人,到外地出庭作证的话,只能中断自己手头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对工作效率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减少了自己可得利益的收入。鉴定机构是盈利性的中介机构,经济因素是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之一,在经济上予以适当补偿有助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率的提高。目前,鉴定人出庭没有规定具体的收费依据和标准,亦没有相应的补偿规定,这样就对鉴定人出庭的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国急需制定统一的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收费依据,并根据各省市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落实具有可操作性的补偿规定。

首先,对于鉴定人的补偿项目应有所明确。除了鉴定人对受托案件进行鉴定所花费的脑力劳动以及时间、设备耗损等相关费用需要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对于鉴定人的误工费、交通费、食宿费等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并根据各省不同的情况给予补助。其次,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鉴定人来出庭的路途的远近等相关因素对部分补助项目进行调整。最后,应当明确支付方式和支付前手续,在确保效率的同时防止虚报谎报费用的情形出现。

四、结语

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程序的组成部分,也是直接言词原则和刑事诉讼权力制衡理念的耍求,对于实现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质证权,实现程序正义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不完善使得鉴定人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导致鉴定人出庭率不高的现状,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诉讼程序良性运行的瓶颈。因此,亟须从实质上对鉴定人的权利进行保障,以期进一步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鉴定制度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56.

〔2〕谢步高,何松国,张巧丽.出庭作证与鉴定完事了[J].中国司法鉴定,2014,(5):86.

〔3〕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白绿铉译[M].法律出版社,1995.121.

〔4〕赵虎,蔡伟雄.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理论与实践[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6.

〔5〕庄洪胜.精神病司法鉴定与强制医疗[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32.

〔6〕郑永建.刑事诉讼鉴定人出庭作证之困境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2):135.

鉴定人出庭作证申请书_ 篇4

申请人:XXX 申请请求:

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准许并通知鉴定人员XXX、XXX出庭接受质询。

事实和理由:

XXX诉XXX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已由贵院立案受理。因本案原告XXX伤后向XX司法鉴定中心提出鉴定申请,XXX司法鉴定中心对XXX作出的鉴定意见是伤残等级评定为五级,后期医疗费用评估为XXX元。XXX认为此份司法鉴定意见书存在诸多疑点,首先是原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否由于2013年5月受伤是造成的,是否排除了其他的相关因素和原告自身的体质问题;其次是XXX司法鉴定中心并未对原告后期医疗费用XXX元给出明确的评估依据和数据,后期医疗费用评估明显偏高且与案件事实不符。

因此,为了正确认定原告XXX的损失,方便院正确审理本案,依法作出公平公正的判决,依法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申请人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及相关法律规定,特申请鉴定人员XXXXXX出庭接受质询。

望人民法院予以准许为谢!此致 XX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司法鉴定出庭作证制度 篇5

到底是在车内受伤,还是在车外受伤?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因保险公司质疑事故真相,伤者一直未得到赔付款。近日,彭州法院为查明案情,首次要求为伤者做法医学鉴定的专家当庭接受质询,查明案情的同时,并依法作出判决。

因车内外受伤赔付有别

保险公司提异议

2011年9月的一天晚上,杨先生驾驶货车与妻子袁女士外出办事。当货车行驶至一山沟处,因杨先生操作不当,货车撞上山岩。袁女士当即被甩出车外,接着又被杨先生驾驶的货车压伤。经鉴定,袁女士的伤情为一处九级伤残、一处十级伤残。交通部门认定杨先生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由于货车在保险公司购买了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袁女士随即将丈夫和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丈夫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损失23万余元,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给付赔偿款。

庭审过程中,保险公司基于杨先生和袁女士的特殊关系提出了合理质疑。认为根据鉴定书对袁女士伤情的描述,袁女士的伤势应当是在车祸发生时,在副驾位置上身体遭受挤压形成,而非被甩出车外后遭受碾压形成。若案情确实如此,保险公司则只需在车上人员责任险限额5万元内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是车内受伤还是车外受伤,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应当赔付的金额。

鉴定人出庭做鉴定说明

被告表示信服

法院经审理查明,事故发生后,当交警和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时,袁女士已在车外,除当事人陈述外,无其他证据证实事故发生时的细节。为进一步查清案情,法院在第二次开庭时,依法通知司法鉴定中心出具法医学鉴定意见书的鉴定人员兰先生到庭接受质询。兰先生当庭对当初作出的医学鉴定做了详细的说明:根据伤者的病历记录、X光片,结合法医临床检查结果,伤者左足损伤系左足背遭受巨大钝性外力压砸所致,为一次性形成。如汽车轮胎及有一定面积重量的钝性物体压砸均可形成。袁女士面部及牙齿损伤为摔伤所致。经当庭质证,保险公司消除质疑,对鉴定人兰先生的证言及出示的证据及鉴定意见表示信服。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判决,支持了袁女士的诉讼请求。

鉴定人不出庭

鉴定意见将不被视作根据

据承办本案的法官张振宇介绍:鉴定人是运用自己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科学意见的专业人士。民商事审判中,需要鉴定人就专门问题进行鉴定的情况比较多。虽然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以鉴定人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为基本原则,以特殊原因不出庭为例外。但在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出庭作证率始终不高,这不仅为法院查清事实带来一定困难,也降低了当事人对涉及查明案情相关专门问题的鉴定结论的认可度,不

利于从源头上化解纠纷。

司法鉴定出庭作证制度 篇6

但是, 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 公安机关鉴定人参与出庭作证为数极少,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并未完全实现立法的预期目标。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鉴定人个人业务能力水平不足, 惧怕出庭的因素, 也有激励机制不完善, 保障机制缺位等因素的制约。笔者针对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在我国运行不畅的现状, 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 进而提出促进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策略, 这其中有在制度层面上的改进, 也有加强培训提升鉴定人内在素质的举措。

一、新诉讼法关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及评价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鉴定制度进行了多处修改, 修改后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对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的格外重视。主要修改有以下几点:

(一) 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规定, 审判人员、检查人员、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应当自行回避,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这就意味着出具鉴定意见的技术民警不能是该案件的侦查人员。

(二) 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 控辩双方对鉴定意见有异议, 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 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法院通知, 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 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此款可以看出鉴定人出庭接受质疑, 目的是要证明鉴定意见的客观公正, 排除异议, 并且对鉴定人的出庭变成一种强制性的要求, 否则鉴定意见就会白白浪费, 甚至使本应被判有罪的被追诉人因证据不足而无罪释放。

(三) 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 控辩双方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 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学界被称为“专家辅助人”, 控辩双方均可以聘请自己的“专家辅助人”, 在法庭上代替当事人对公安机关的鉴定人及鉴定意见中的专业问题提出质疑, 对提高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必将起到敦促作用, 同时, 公安机关的鉴定人也会遭遇极大的挑战。

二、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实意义

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是指公安机关内部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人员就与案件有关物证鉴定过程和鉴定结论的合法性接受法庭质证的诉讼活动。鉴定人出庭作证不仅符合我国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 关系到案件事实认定的客观公正和保障被告人的权利, 对促进公安机关鉴定人自身业务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协助法庭准确认定犯罪事实, 确保裁决的客观公正

鉴定人出庭接受法庭的质证, 通过庭审中控辩双方对其交叉询问, 有助于消除当事人的异议。鉴定人在法庭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可以提升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也有助于法庭认定犯罪事实。如果鉴定意见确实存在问题, 在庭审质证过程中被发现, 就不会影响法庭作出错误的裁判, 对保障被告人的权利起着重要作用。

(二) 有利于促进公安机关鉴定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

鉴定人在法庭上接受质证充满了挑战, 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好回答的问题, 虽然庭审之前通常会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但是, 不论如何准备, 都不可能预测所有的提问要点。影响质证效果的因素有很多, 如果质证效果不好, 就会影响到法庭对鉴定意见的采信, 进而影响到公检法机关处理案件的效率, 也会使鉴定人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丑, 鉴定人面临的压力之大, 可想而知。但是, 压力愈大动力就愈大, 可以迫使鉴定人寻找能力差距, 自我提高完善;必然会激发鉴定人的求知欲, 提升专业水平、应变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紧迫感。从长远看, 这将有助于公安机关鉴定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

三、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

当前, 公安机关的鉴定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对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意愿有很强的负面影响, 导致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工作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侦自鉴”模式下, 鉴定意见的公正性遭到质疑

当前公安机关中的侦查部门与技术鉴定部门从属于同一系统。侦查机关内部因为侦查便捷、工作效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促使侦查机关将刑事技术部门和鉴定机构合并, 形成侦鉴一体的机制, 导致办案中侦查人员与刑事技术鉴定人员分工不明确, 技术鉴定人员也会参与侦查活动。同一个技术民警自己勘查现场自己鉴定的情况普遍存在, 鉴定中不可避免的会掺杂自己对案情判断的主观想法, 容易受快速破案、迎合破案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技术民警普遍工作任务繁重, 既是痕迹物证的提取者, 又是痕迹物证的保管者, 还是该痕迹物证的鉴定者, 难以保证每个鉴定结论的可靠性;也容易受指挥员和侦查员的干扰, 有时候难免会为了办案的需要出具鉴定意见, 造成鉴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不足。因此, “自侦自鉴”模式容易造成鉴定意见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错误的鉴定意见不光会导致侦查方向偏离, 还会误导法院的判决, 最终影响司法公正。所以, 在“自侦自鉴”的模式下, 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准确性备受质疑。

(二) 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的管理不够规范

2005年国家颁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该决定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决定的规定, 负责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第七条规定:“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 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这一规定造成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不属于司法行政部门管理, 随后司法部和公安部分别出台了《司法鉴定机构管理办法》《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管理办法》《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最终造成管理局面的混乱, 不同鉴定机构管理各成体系, 不利于规范鉴定行为, 引起社会对司法鉴定的不信任。2008年, 依据中央政法委号[2008]2号文件的要求, 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才开始接受司法行政部门备案登记管理, 同时, 还要接受本系统内对鉴定机构进行行政管理, 形成鉴定机构的双重管理格局。公安机关指定内部机构对下设鉴定机构开展的具体鉴定事项登记管理, 不同侦查机关之间的管理内容也不尽相同。造成鉴定人准入标准不一, 考核标准各地不尽相同, 年度审验落实不严, 监督管理效力有限等问题。许多公安机关内部的技术鉴定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常有同一鉴定, 不同鉴定机构鉴定意见大相径庭的情况发生, 使鉴定结论缺乏公信力。

(三) 鉴定人出庭作证意识淡薄

我国的诉讼模式是流水作业式, 公检法三机关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基本原则。公安机关把侦查完结的案件整理汇总后移送到检察机关, 由检查机关负责诉讼, 这时公安机关就从整个案件撤离出来, 置身事外。由于这一法律传统和和诉讼观念的影响, 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观念淡薄, 对于鉴定书在案件审判阶段中所具有的证据效力、证明力较少关注。刑事技术鉴定人员因为长期受传统的侦查中心主义的诉讼模式影响, 潜移默化地对鉴定工作关心的是出具的鉴定意见对于确定犯罪嫌疑人所起的作用和能否顺利让检察院批准逮捕, 因为能否逮捕与自己的工作业绩直接挂钩, 甚至关系到立功和升职, 而不会过多关心犯罪嫌疑人能否顺利接受审判。公安机关鉴定人基本不会将出庭支持公诉视为职责之一, 而侦查管理部门也疏于对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刑事技术鉴定人员普遍缺乏对簿公堂揭露罪恶的使命感。

(四) 鉴定队伍素质不过硬

鉴定人一旦走上法庭, 并不是照本宣科式的宣读一遍鉴定报告就完事, 而是要面对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专家辅助人”的质证, 可能会遇到很多刁钻的问题, 也可能会遇到询问陷阱, 很多情况是难以预料的。这就要求鉴定人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超的辩论技巧, 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敏锐的反应能力;能够从容的应对挑出来的各种“毛病”, 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表达, 传递出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使质证方信服。公安机关的鉴定人大多具有双重身份, 平时工作以现场勘查为主, 着重强调现场勘查能力, 检验鉴定的专业水准还不适应庭审的要求, 对所从事专业的理论基础、前沿现状, 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研究, 对检验鉴定的程序、规定、原理、结论分析过程的说明及质辩能力更是欠缺。大多技术民警长期以来就没有以鉴定人的身份上过法庭, 没有获得过直面质证的经验, 对出庭作证的庭审规则、质证内容不了解, 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所以更谈不上心理素质的养成。鉴定人在法庭上的表现, 不仅关乎鉴定意见的采信效果, 还关系到公安机关的公众形象问题。面对出庭作证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很多技术民警有所畏惧, 甚至不敢出庭。

(五) 对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

目前公安机关的考评机制中, 鉴定工作一直纳入行政考核体系中并且所占比重过低, 未从促进鉴定人职业发展角度衡量其工作量和工作价值, 缺乏科学、客观的评判标准, 很多刑事技术民警常年超负荷工作, 但在考评时却不占优势。作为鉴定人有遭受打击报复的职业风险, 而目前司法系统的整体资源不足, 缺乏对保护鉴定人的重视程度和成熟机制, 这使出庭作证的鉴定人充满后顾之忧。出庭作证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不会少, 作为公安机关内部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却得不到相应的报酬。根据《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 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 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 登记管理部门可以直接注销其鉴定资格。可见当前的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 制裁严厉, 激励缺失;强调责任, 忽略权力;法律规定“粗枝大叶”, 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和流程。这些情况必然影响鉴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很多经验丰富的鉴定人员因为职业发展受限的因素而离开鉴定岗位, 在职鉴定人也不能安心从事本职业务。新的刑诉法施行以后, 对鉴定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然加大鉴定人的工作量。为了保证鉴定队伍的良性发展, 亟待完善公安机关鉴定工作的保障机制。

四、公安机关促进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对策和方法

鉴定人出庭作证行为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深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也将越来越普及。仅从培养个别“明星式”的庭审专家着眼, 虽然能解决一时之急, 并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安机关应着眼长远, 改革制约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制约因素, 提升鉴定队伍的整体素质, 进而实现公安刑事执法水平的提升。

(一) 实行“侦鉴分离”的制度改革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鉴定人的应当自行回避, 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权利要求侦查人员回避”, 也就是说在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中要求鉴定人与侦查人员不能出现身份重叠。如果一名警察一旦为案件作了某项鉴定, 那么他将不能再从事该案的侦查工作, 不然就会引起身份上的冲突, 违反了回避制度, 也与程序正义原理相悖, 进而影响案件的合法审判。这一规定对我国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正规化和常态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在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的鉴定人为侦查部门提供鉴定意见, 为侦查破案指明方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 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把这些鉴定任务委托给社会司法鉴定机构, 恐怕难以满足侦查工作所要求的时效性、保密性和紧迫性, 可见把刑事技术鉴定完全剥离公安机关也并不现实。实行“侦鉴分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所谓“侦鉴分离”就是刑事侦查部门和刑事技术鉴定部门分别建立, 两个部门间不再有领导关系。可以将技术人员进一步明确划分为侦查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鉴定人员, 侦查技术人员隶属于刑事侦查部门, 专业技术鉴定人员隶属于刑事技术鉴定部门。侦查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现场勘查, 包括发现、固定、提取、保存现场留下的痕迹物证;专业技术鉴定人员主要运用科学知识对专门问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从而给出鉴定意见, 把出庭作证纳入专业技术鉴定人员的基本职责范畴, 使其走上精英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只要两者把职责划分明确, 各司其职, 就能更好的维护公平公正, 彻底改变“自侦自鉴”的模式。

(二) 提升公安机关鉴定人员的业务素质, 确保鉴定意见质量

鉴定活动不仅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程序, 还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符合科学技术的运用规则。只有鉴定方法科学, 操作程序规范, 技术手段可靠;才能为侦查指明方向, 为法庭审判提供客观、真实、有效的依据。因此, 鉴定活动的科学性与法律性是分不开的, 要提升鉴定人的业务素质, 就必须同时提升鉴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法律素养。

1.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业务技能才是保障鉴定质量及其证据价值的关键

公安机关鉴定部门应该严把鉴定质量控制关, 规范鉴定工作流程, 强调行业标准的学习和应用, 加强法制部门审核人、鉴定机构负责人、鉴定复合人对鉴定意见的审核。鉴定人员也必须自我加强鉴定质量控制的意识, 遵循作业指导书规范操作, 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杜绝错误的鉴定意见, 减少有瑕疵的鉴定意见进入到的诉讼阶段。

2. 精通法律, 才能使庭审质辩无懈可击

公安机关鉴定人应加强对诉讼程序、庭审规则、证据标准等法律基本知识, 弥补这方面认识上的欠缺, 做到胸有成竹。具备证据规则的运用和维护鉴定人自身权利等能力, 走上法庭后才能从容不迫, 应对自如。对答辩的内容取舍得当, 有理有据, 使质疑方无可诟病。

(三) 鉴定人应做好出庭作证前的准备

公安机关的鉴定人耗费大量精力, 为法庭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但是大多数人对真实的庭审过程并不了解。因为对庭审过程陌生, 自然会对出庭产生紧张情绪;因为缺少实战经验, 难免把握不住质辩重点;最终影响应对质证的效果。“磨刀不误砍柴工”, 鉴定人应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

1. 了解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基本程序

鉴定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对法庭审理的有关程序和庭审中经常出现的法律术语有所了解。根据2012年《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我国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出庭启动。2012年刑诉法187条第三款规定, 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启动权在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及法院;出庭的条件是“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 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控辩双方及当事人的要求并不是鉴定人出庭的依据, 因为决定权在法院。

(2) 接受出庭通知。当法院依职权或同意申请作出出庭决定后, 根据2012年刑诉法182条第三款规定, 鉴定人会在开庭前三日收到法院的出庭通知, 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到法院指定的地点接受质证。通知的形式可能会多样, 鉴定人在接到法院通知书后, 应当在通知书送达回执上签字。逾期送达的, 可以要求法院更改开庭日期。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庭的, 应向法院提出申请, 由法院裁决。

(3) 资格审查。鉴定人在规定的时间出庭时, 应该准备齐全本人及鉴定机构的资格证明材料。首先, 审判人员传司法鉴定人到庭;其次, 审判人员审查鉴定人的身份信息、执业资质等情况;第三, 审判长告知出庭作证的权利和义务。

(4) 接受质证。首先, 申请出庭作证或质证方向鉴定人询问, 之后由对方询问, 法官只在必要时对鉴定人作一些补充性的询问。鉴定人在法庭上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所作鉴定结论的根据、过程和科学基础进行陈述, 鉴定人员应当如实回答相关各方提出的疑问。对鉴定意见着重审查的内容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第八十四条做了明确规定, 一般是围绕鉴定意见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而展开的。

(5) 退庭。鉴定人在回答完控辩双方及法官所提的所有问题后, 诉讼各方再无异议发问, 应视为鉴定人质证完毕。随后, 审判长宣布鉴定人退庭, 鉴定人即可退出法庭并在庭外等候, 待庭审结束后核对庭审笔录并签字。签字前应对质证笔录仔细阅读, 如果没有错误, 即可签名;如有错误, 提请法官改正笔录, 笔录改正后, 再签名。

2. 了解案件审理中的相关情况

为了保证出庭作证从容应对, 在接到出庭通知后, 应尽快与本案的承办检查官联系, 了解案件当事人双方及其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所提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之后, 应对原鉴定意见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 找到问题的症结, 并整理准备相关支撑材料, 此外, 还应预测可能出现的发问, 尤其是专家辅助人可能提出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询问上下功夫, 为质证做好充分准备。

3. 充分准备法庭答辩的内容

上法庭之前, 应当针对出庭答辩准备充分的出庭材料, 围绕鉴定意见中的疑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研究。首先, 核实原鉴定结论得出的依据是否充分、客观和准确。如若发现存在漏洞, 要及时做出补充鉴定, 将新的鉴定意见在开庭质证前交给法庭。如若发现确实存在错误, 应当及时向办案部门如实说明, 同时将该情况通报法庭, 切不可隐瞒实情。其次, 将鉴定意见中的问题列出清单, 全面分析, 找出薄弱环节, 及时联合相关部门或有关专家进行会诊, 虚心听取建议, 商讨答辩方案, 以简答的形式制成详细的书面材料, 以备法庭所需。

(四) 加强对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能力的培养

公安机关应当重视鉴定人员出庭作证能力的培养。公安机关鉴定人在法庭上应对质证的表现, 不仅关乎到公安机关的形象, 更关乎法庭对鉴定意见的采信效果。作为一名能够担当出庭任务的鉴定人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一般周期较长, 难度较大。公安机关应当未雨绸缪、不失时机、抓紧培训教育, 及时适应这一发展。

1. 调整在职培训内容, 紧贴实战需要

民警的在职培训, 通常都是由部署、省属警察院校及其培训中心来承担, 对于在职民警的业务素质提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鉴定人出庭质证是新刑诉法颁布后对公安鉴定人员提出的应当具备的一种新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而各警察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缺乏培养鉴定人出庭质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职民警基本没有接受过相关系统培训, 所以造成公安鉴定人员出庭能力普遍不足, 因此针对这方面的技能培训应成为技术警察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公安院校及其培训中心也应当针对这一发展新情况, 调整培训科目设置, 围绕庭审质证对警员的能力要求安排对口教学内容, 着重解决鉴定人在庭审过程中面对的困惑和有针对性地强调对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学习与应用, 帮助提升庭审中具体实践技能的不足, 培养规范操作意识, 而不再将培训内容安排成重复的、陈旧的、没有意义的理论学习。

2. 针对出庭作证制度, 制订新的刑技专业培养目标

警院学生是一支充实公安队伍的重要“后备军”, 公安机关鉴定人大多来自警察院校, 在校学习期间是提升专业水平的黄金时期, 接受系统完善的理论和实训学习, 可以高效的夯实专业基本功。目前, 公安院校警察出庭作证的教学内容滞后, 教学资源匮乏, 及其需要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充实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手段, 从源头上加强公安机关鉴定人的素质养成, 为公安机关今后鉴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 根据警察院校专业划分情况, 可以给刑事技术专业的学生增添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法律理论课和实训教学, 将庭审程序、专家辅助人质证、答询技巧等内容设计到教学环节中, 潜移默化地使未来可能走上鉴定岗位的“新一代”刑事技术专业毕业生将出庭作证看做鉴定人基本工作任务之一, 从起步阶段就注重自我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严密的逻辑思维, 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谙熟庭审质证程序和答询技巧, 较强的证据意识和证据运用能力, 使公安教育的培养目标紧扣鉴定人出庭制度对鉴定人素质的高要求。

(五) 构建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的保障机制

打击报复、威胁、侮辱、诽谤、诬陷、贿买等情况对鉴定人出庭作证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对构建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的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消除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后顾之忧”, 才能使鉴定人坦然面对出庭作证, 保证出庭作证的正常发挥;只有鉴定人的权利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劳动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才能使鉴定人乐于出庭作证, 进而提高鉴定人出庭率, 最终更好的维护司法公正。

1. 司法机关应该加强对鉴定人及其亲属的预防性保护

虽然公安机关的鉴定人具有公职身份, 本人及其近亲属同样具有遭受打击报复的风险。因为鉴定意见往往是诉讼证据和裁判依据, 对定罪量刑起到重要的作用。新的《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三款规定, “经人民法院通知, 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 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也就是说, 不论什么原因影响, 只要鉴定人拒绝了出庭, 鉴定意见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效力。这自然是为被告方所乐见的, 无形中加重了鉴定人其身份的危险性。所以, 立法机关应当给予鉴定人更多的权利和制订更多保护措施。例如:给予鉴定人免证的权利。即鉴定人有拒绝出庭的权利, 可以用书面及其它方式将控辩双方提出的异议解释清楚, 鉴定意见同样会被采信。当然, 为了防止鉴定人以种种借口不出庭作证, 应当通过立法的手段给免证权一个范围上的限定。

2. 构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机制

公安机关应设立刑事案件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绩效津贴制度, 用于对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奖励, 同时明确规定奖励的标准、对象、范围、条件等, 以便操作。鉴定人出庭作证, 所在单位不能扣减或者变相扣减工资、奖金及其它福利待遇, 花费的时间按正常上班计, 以此促进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另外, 将出庭作证所产生的交通费用、住宿费、以及餐饮费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统一报销。

3. 创新考核方式

将鉴定人的考核标准有所侧重, 在鉴定人的绩效管理考核方式中, 树立以能否顺利起诉、实现有效指控为目标的考核思路, 增加出庭作证在整个绩效考核中的分量, 帮助树立出庭作证是鉴定工作一部分的理念, 调动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

总之,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是法律赋予的对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水平的新挑战, 也是对公安机关鉴定人执业能力的新考验。随着“以审判为中心”诉讼模式改革的深化和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逐步完善, 鉴定人出庭作证必将成为公安机关的“家常便饭”。笔者认为, 公安机关应当“主动出击”, 从多方面入手, 改革体制机制中制约鉴定人出庭良性运行的深层次原因, 在职鉴定人员也应当看清形势发展要求, 加强学习, 弥补差距, 能够更好地胜任鉴定人出庭作证工作。

参考文献

[1]高毅, 卜芃.论公安机关侦鉴分离制度改革方向以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鉴定比较研究为视角[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 (3) :48-54.

[2]杜宇, 金洪年.浅谈提高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能力的策略与思考[J].广东公安科技, 2016 (1) :47-49.

浅析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篇7

关键词:警察出庭作证;立法规定;司法实践;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55-01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我国警察向检察机关移送的各种侦查笔录或者出具的各种情况说明都可以直接作为法院定案的根据,警察无须出庭以言词方式就其侦查行为或在侦查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对绝大多数警察来说,其主要职责就是抓获犯罪嫌疑人和收集证据,至于出庭作证就与其无关了。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为了完善我国的司法体制,加强人权保障,我国确实需要建立起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一、警察出庭作证的概述

警察作证从字面上来讲就是警察对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进行证明。在司法实践中,可以根据警察了解案件情况的具体时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警察在案件发生时了解到了某些案件情况时必须作证,这是由证人资源的稀缺性和证人资格的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因为证人身份优于侦查人员身份,警察就要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这里的警察是具备了警察身份的人,他们了解案情既可以是在履行职务期间,也可以是在履行职务外的其它时间。第二,警察没有亲身经历犯罪行为,但事后以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为案件进行检验、鉴定,此时他提供的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那么警察应以鉴定人的身份出庭作证。第三,承办刑事案件的警察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就其了解到的情况作证,这可以进一步细化为:(1)承办刑事案件的警察就办案过程中经历的程序性问题作证,即警察对其所实施的讯问犯罪嫌疑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等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及在此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证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出庭作证;(2)办理案件的警察就办案过程中了解到的案件事实部分作证,即警察对于了解到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及犯罪后的认罪、悔改表现,包括自首、立功等情节出庭作證。

二、我国警察出庭作证的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中有两条规定了警察出庭作证的问题,一是第五十七条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二是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上述规定体现了警察主要是在两种情形下出庭作证,一是在现有证据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时出庭,另一个是作为犯罪事实的目击证人时出庭。他的作用主要是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为证人接受质证。

三、关于警察出庭作证的司法实践状况

目前,我国承办刑事案件的警察出庭作证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司法实践中,如果检察机关需要警察作证,实践中的做法是由警察提供书面证言,以某某刑警队、某某派出所的名义出具证明材料来证明的,如“关于被告人某某投案自首的情况的说明”、“关于审讯情况的说明”等。这使得证言的真实性大大降低,也违背了证人必须是自然人的根本要求。因此警察出具这种材料的行为不能称为作证。总之,现阶段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当中,警察很少出庭作证。

四、完善我国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建议

(一)尽快转变观念,为警察出庭作证奠定思想基础

更新思想观念,消除警察特权思想。要想使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在实践中得到确认,就必须消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树立符合现代诉讼文化的思想观念。首先,对公安机关来说,应当树立以公诉为中心的理念,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与指挥,为公诉做好必要的协助工作。其次,应当消除警察的特权思想,树立“警察是法庭的仆人”的观念,只要法庭需要,警察就应当出庭作证。最后,要摒弃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警察出庭作证的身份界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和侦查人员的身份不能重合,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了人民警察可以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但是,警察出庭作证是以个人名义还是以国家机关名义进行呢?有人认为我国警察应与西方国家的警察一样,在作证时均为证人;也有人认为他们不是证人,而是向法院陈述其侦查或逮捕犯罪嫌疑人情况的侦查人员。

(三)明确警察出庭作证的范围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警察在说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以及作为犯罪事实的目击证人时需要出庭作证,该范围相对较小。因此需要扩大警察出庭作证的范围。由于警察作证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考虑到我国公安机关警力不足,办案资源紧张的现实,并不主张警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出庭作证。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检察官、法官或者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要求或者申请警察以证人身份出庭提供证言:

1.警察在犯罪现场目击了犯罪事实或当场抓获了犯罪者。

2.法官或控辩双方对警察实施勘验、检查、搜查、扣押活动时制作的笔录有异议,侦查人员应出庭陈述该证据获取的有关情形。

3.警察实施秘密侦查或诱惑侦查所获得的证据。由于我国未建立侦查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尤其是秘密侦查或诱惑侦查,极容易造成侵害公民权利的情形发生,因此,侦查人员应到庭陈述侦查行为的合法性。

4.当辩方对证据及侦查行为的合法性提出异议时,警察应当出庭作证,以证明证据收集方式的合法性。

5.当证据是由警察提取、保管时,若这些证据由于客观或主观原因存在变质或灭失的可能,或当事人对证据是否是原物存在异议,警察应出庭证明整个提取或保管过程的适当性。

(四)建立警察作证的保障制度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规定下一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安全立法模式国际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