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制度完善探讨

2024-10-25

刑事司法制度完善探讨(精选6篇)

刑事司法制度完善探讨 篇1

在我国,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的犯罪率逐渐上升, 犯罪现象日益严重, 在日益严重的刑事犯罪中, 青少年已成为犯罪的主要成员, 约占整个刑事犯罪主体的70%~80%左右, 犯罪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现状

首先, 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日趋完备。我国现阶段已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为主体, 以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其他法律法规为补充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新刑事诉讼法中, 在第五编特别程序第一章设置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共11个条文, 使未成年人刑事程序在立法上相对独立, 在诸多方面丰富、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 如明确规定了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规定了“办案人员专业化”,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强制辩护等。这些举措都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当事人的特殊保护, 有利于通过诉讼活动为犯罪的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和回归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 我国形成了一套符合国情的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方式。最具特色的是, 寓教于审, 把教育贯穿于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在审判活动中, 坚持做好一个调查、二个教育阶段。一个调查即进行社会调查, 在开庭前要到被告人原所在的学校、家庭、居住的社区组织等处了解被告人的平时表现、性格、特点和实施违法行为的主、客观原因, 为法庭教育及适用从轻或减轻处罚打基础。二个教育阶段:一是在诉讼程序中专为审理少年刑事案件设立的教育阶段, 二是坚持做好宣判时的教育。同时, 将教育工作适当向后延伸, 巩固教育成果。

二、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立法和司法现状, 关于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法律颇多, 总体趋势符合国际社会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予以轻缓化的潮流。然而遗憾的是, 仍存在一些不足, 无法满足当前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

首先, 从立法上看, 虽然新刑事诉讼法中增加了专门章节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程序进行规定, 但总体上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主要法律和司法解释中, 法律体系不完善。很多规定都是以成年人刑事政策为基础, 辅之以未成年人的刑事原则。导致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成年人化, 原则性较强, 难以操作。

其次,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社会调查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新《刑事诉讼法》规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但该条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多头调查”, 各部门“各自为政”, 有的部门调查, 有的部门不调查, 各个环节的调查缺乏衔接;另一方面是“任意调查”, 有些案件调查, 有些案件不调查, 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第三是社会调查报告的真实性问题。制作社会调查报告的出发点是保证量刑的公正性, 但量刑的公正要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准确性为前提。如果这种社会调查报告为部分人利用, 内容不真实, 必将会影响量刑的公正性。[1]

第三, 对于未成年罪犯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和免除前科报告的规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刑法修正案 (八) 》和新《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 未成年罪犯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和犯罪记录予以封存。这两条的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理解与保护, 无疑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封存和免除报告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表面上是执行刑法的规定, 仔细分析起来, 却是涉及法律执行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事情。因为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的前科情况的不仅仅是司法机关, 其他一些单位或部门, 都有机会获知未成年人的犯罪信息。以户籍制度为例, 每个人从出生到上学、再到结婚、就业、迁移等无不受到户籍制度的制约。居民户口簿和人事档案通常还会对一个人从何处转来、是否受过刑事处罚等内容有记录。而要真正免除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报告义务势必会冲击现行的传统户籍和人事档案制度。因此, 如何让该项规定得以真正落实, 还需要对我国民事、行政法律法规中设置的有关前科效应加以清理和整合。

第四, 对非监禁刑人员监控不力。未成年人判后的帮教, 特别是对非监禁刑人员的矫正在未成年犯罪刑事司法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刑法修正案 (八) 》规定了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犯罪分子实行社区矫正, 将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的刑罚执行方式正式入律。但从实践操作层面讲, 该项规定尚有一定的模糊性。其一, 关于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修正案八虽然规定了对管制、缓刑、假释的犯罪分子实行社区矫正, 但没有规定由“谁”来实行。根据《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的规定, 社区矫正应当“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司法所具体实施,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从案件流转的程序讲, 牵头部门应是司法局, “相关部门”主要指办理案件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由此可见, 社区矫正的参与主体涵盖了公、检、法、司四家, 但到底由谁担任执行主体, 是其中的一家、二家, 还是四家都担任难以明确。其二, 现有矫正帮教的方式方法较为简单, 基本是召开座谈会、进行口头教育、定期回访了解一下情况, 过于程式化, 往往难以被被矫正对象接受, 效果不大。

三、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一) 加快构建未成年人刑事法律体系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是以成年人为基础, 加以调整而成, 过于成人化。为更好地体现未成年人犯罪特点, 应制订独立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 特别是程序法。要真正以“教育、感化、挽救”为指导, 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融入少年刑事司法的实体、程序和组织法之中。

(二) 规范社会调查制度

明确社会调查制度的性质、调查的主体、调查的对象和内容等, 保证报告内容的真实性, 真正发挥该制度的作用。首先, 明确调查报告的性质。社会调查报告为刑事审判中的道德调查, 是量刑的参考因素, 不影响定罪, 故不应把调查报告当成判决内容, 被告人在案件中的行为仍是案件评判的主要依据。其次, 明确调查的制作主体。调查的制作者为收案法院平级的司法行政机关。从事庭前调查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对独立性, 可以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矫正机构人员以及心理专业人员等组成。调查报告的具体组织人与制作人适用刑事诉讼法有关回避的规定。第三, 明确调查的对象、内容。调查的对象包括被告人的邻居、同学、居委会或村委会负责人等熟悉被告人的人。调查的内容主要针对罪犯的个体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包括被告人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社会交往、学习情况等多方面。[2]通过全面调查, 从而对未成年罪犯成长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并于调查结束后形成书面意见, 为对罪犯的量刑、矫正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三) 完善刑事前科消除制度

前科消灭制度也称刑事污点消灭制度, 指被判处刑罚的未成年罪犯, 如果在前科考验期内无违法违纪现象, 根据其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社区矫正机构的申请, 由原判法院组织调查、听证, 确定其已改过自新的, 则取消其刑事污点并通知有关部门, 依法视为未受过刑事处分或没有刑事前科的法律制度。[3]

刑事前科消除制度可以使符合条件的有过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 避免前科带来的负面影响, 能够平等地享有与其他正常人一样的权利和机会, 使其真正改过自新, 回归社会。因此, 我国也应完善未成年犯刑事前科消除制度。刑事前科消除制度可以参考假释制度的有关规定, 对犯有不同罪行的未成年人根据罪行的轻重, 在原刑罚执行完毕后, 确定不同的考验期, 如果在此考验期内没有故意犯罪, 可在期限届满后根据未成年犯人的申请取消其刑事犯罪记录。[4]另外, 如果未成年被告人在此考验期内有特别突出表现的, 例如, 阻止他人重大的犯罪活动, 见义勇为的,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等, 可以根据未成年犯人的申请在考验期限届满之前提前消灭其刑事污点。在完善刑事前科消除制度的同时, 还应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如根据我国民事、行政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其他一些单位或部门, 能获知未成年人犯罪信息的单位和部门也必须一并消除未成年人的前科记录。

(四) 建立完整的社区矫正体系

社区矫正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罪人来说, 更体现出其他制度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 立法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将社区矫正的内容纳入刑事执行中, 促进狱内行刑与狱外行刑的一体化。应完善有关社区刑罚的实体和程序方面内容, 规定社区矫正的公开宣告、回访以及对矫正对象的监控、教育、评估、奖励等可具操作性的规范, 为社区矫正的实践运作提供一体化的立法保障。[5]

第二, 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 明确其职责。可以设立一个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机构, 为帮扶对象制定定期跟踪矫正的计划, 由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加强对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 提供就业安置, 并负责对未成年犯执行非监禁刑的情况进行考察监督, 出具社会考察评估报告, 提出减刑建议。通过一个固定的专职机构统一负责未成年犯的改造和矫正工作, 真正发挥社区矫正制度的功效。

第三, 丰富社区矫正的教育内容, 充分发挥其职能。对未成年罪犯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 帮助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正确分辨各种社会现象。加强对未成年罪犯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生活能力。大多未成年罪犯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 缺乏谋生技能, 他们无论在心理还是谋生能力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其社会生存能力。[6]

参考文献

[1]何欣.浅论未成年人刑罚制度——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J].学习月刊, 2008, (3) .

[2]刘立霞.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研究——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视角[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8, (4) .

[3]徐留成.从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谈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N].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7) .

[4]杨蜜.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研究[N].人民法院报, 2009-5-6, (6) .

[5]冯卫国, 储槐植.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社区矫正[N].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3) .

[6]曹扬文.社区矫正制度本土化构建研究[J].中国司法, 2007, (6) .

刑事司法制度完善探讨 篇2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2012年赴美学习考察代表团

按照学院暑假工作安排,由我院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22人考察团,从2012年7月17日至8月6日,在团长孙承省的带领下赴美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学习考察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考察成员都普遍感到收获很大。通过专家授课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美国刑事司法体系、司法教育、美国矫正体系和监狱管理模式等有关刑事司法制度和实施特点等内容。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日程安排紧密,学习与参观考察内容丰富。承办方伊利诺理工大学非常重视本次活动,把这次学习交流与对双师型优秀骨干教师培训紧密结合,特聘请具有行业实践背景的专家型教授组成教师队伍。培训目标主要通过专家授课与实地考察等形式来完成。

授课地点安排在幽静的伊利诺理工大学赖斯校区。课堂内容包括美国刑事司法体系、美国司法教育、美国矫正体系、美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美国保安产业等等。授课教师准备充分,知识渊博,资料详实,讲解生动有趣,态度严谨,体现了很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课堂内容组织有序,注重教学互动,启发、讨论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充分显示了美式课堂教学的特点。因此,本次海外学习考察,除了了解专业领域外,也领悟了美式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更多的启示,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上课之余,根据安排先后实地考察了马里兰大学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系、伊利诺州斯德特威尔矫正中心、芝加哥市警察培训学院、杜佩至郡社区学院、库克郡拘留所等有关单位。实地参观考察使代表团对美国的警察教育与监狱管理在现场体验上有着进一步的实践认识和理解。

学习参观期间,代表团认真准备了所要学习了解的重点问题。在交流中每一位成员都根据自己的侧重点进行了积极发言与提问,这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更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体会与了解。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考察交流,每一位成员都自觉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着装规范,态度严谨。生活方面,大家互相关心帮助,在团长的带领下,形成了一个团结温暖的集体,为顺利完成学习考察任务提供了保障。

二、美国刑事司法体系

(一)美国刑事司法结构。美国刑事司法包括立法机构、执法机构、检察机构、法院系统和犯罪改造系统构成。联邦与州各自拥有自己的司法制度。州司法制度完全独立于联邦制度,二者没有隶属关系。刑事司法制度的确立反映的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理念。为防止某一部门权力的过度集中可能对公民权利造成威胁,美国刑事司法制度采用了横向分权的结构。执法机关和起诉机关隶属政府的行政系统,有权预防、侦查和制止犯罪以及诉讼权,没有对嫌疑人是否有罪的决定权。法院司法独立,不受政府干预,但有权根据法律判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和如何惩罚。犯罪改造机关虽然也隶属行政,但与警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完全分离,以避免执法者对判刑人员的过度惩罚。在纵向方面,立法和司法权力多在于联邦和州两级,地方政府却拥有更多的执法权。这种结构的设计也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基层公民的权利。

(二)美国刑事司法制度

1、立法机构。联邦立法机构指的是国会的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国会所通过的美国法典竟有200多卷。州立法机构由州属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由所代表的选区选举产生。州立法机构主要有几个方面对刑事司法制度造成影响:

第一,州立法机构提出诸如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在内的法律提案,经州长批准后成为州法律,州法律不能与联邦宪法和州宪法相违背。

第二,州立法机构可以批准成立州执法机构,批准州长提名的州法官、检察官以及警察局长。

第三,州立法机构对司法机关有财政预算权。

2、审判机构。

美国共有52个相互独立的法院系统,包括联邦法院系统、首都哥伦比亚特区法院系统和50个州法院系统。虽然联邦最高法院是全美国的最高法院,其决定对美国各级各类法院均有约束力,但是联邦法院系统并不高于州法院系统,二者之间没有管辖或隶属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美国的法院系统为“双轨制”,一边是联邦法院,一边是州法院,二者平行。

联邦法院和州法院管辖的案件种类不同。在刑事领域内,联邦法院审理那些违反联邦法律的犯罪案件;在民事领域内,联邦法院审理以合众国为一方当事人、涉及“联邦性质问题”、以及发生在不同州的公民之间而且有管辖权争议的案件。州法院的管辖权比较广泛。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凡是法律没有明确授予联邦法院的司法管辖权,都属于州法院。在实践中,绝大多数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都是由各州法院审理的。无论是联邦法院还是州法院,都可以根据基本职能不同而分为两种:一种是审判法院(Trial Courts),一种是上诉法院(Appellate Courts)。一般来说,美国的审判法院和上诉法院之间的职责分工是明确和严格的。审判法院只负责一审;上诉法院只负责上诉审。但是联邦最高法院和某些州的最高法院例外,它们既审理上诉审案件,也审理少数一审案件。

美国的审判法院一般都采用法官“独审制”,即只有一名法官主持审判并做出判决。上诉审法院则采用“合议制”,即由几名法官共同审理案件并做出判决。合议庭的组成人数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中级上诉法院的合议庭由3名法官组成;最高法院的合议庭则由5名、7名或9名法官组成。此外,根据案件的种类和当事人的意愿,审判法院的审判可以有两种形式:法官审(Bench Trial)和陪审团审(Jury Trial)。

3、检察机构

美国的检察体制具有“三级双轨、相互独立”的特点。所谓“三级”,是指美国的检察机关建立在联邦、州和市镇这三个政府“级别”上。所谓“双轨”,是指美国的检察职能分别由联邦检察系统和地方检察系统行使,二者平行,互不干扰。美国的检察机关无论“级别”高低和规模大小,都是相互独立的。

美国的联邦检察系统由联邦司法部中具有检察职能的部门和联邦地区检察官办事处组成,其职能主要是调查、起诉违反联邦法律的行为,并在联邦做为当事人的民事案件中代表联邦政府参与诉讼。联邦检察系统的首脑是联邦检察长,同时也是联邦的司法部长。美国共有95个联邦司法管辖区,每区设一个联邦检察官办事处,由一名联邦检察官和若干名助理检察官组成。在一般案件中,他们自行决定侦查和起诉,在某些特别案件中,要得到联邦检察长或主管刑事处工作的助理检察长的批准才提起公诉。

美国的地方检察系统以州检察机关为主,由州检察长和州检察官领导的机构组成。州检察官的司法管辖区一般以县为单位。一般来说,各地警察机关在刑事案件的调查中都会接受检察官的指导乃至指挥。美国检察机关的规模大小不同,工作人数量差别很大。伊利诺州库克县(含芝加哥市)检察官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多达900人;而内布拉斯加州斑纳县检察官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仅1人。芝加哥市检察官手下有230名“助检”;而与之相邻的埃文斯顿市检察官手下只有3名“助检,而且该检察官本人还同时兼任另外两个城市的检察官。

4、警察机构

美国的50多万名警察分属近两万个相互独立的警察机关,平均每个警察机关的警员不足30人。然而,一些大的警察机关人员上万,所以,实际上美国有很多警察机关的人员不足10人,其中最小者只有警察局长1人。然而,这些警察机关无论大小,都是相互独立的,在辖区内享有独立执法权。美国的警察机关分别隶属于联邦、州、县、市镇四级政府。美国联邦负有警察职能的机关多称为执法机关。主要的执法机关分别隶属于司法、财政、内政和国防四个部。其中,司法部下属的有6个,即联邦调查局、毒品管理局、移民归化署、监狱管理局、联邦法院管理局和联邦法警局;财政部下属的有5个;内政部下属的有5个;国防部下属的有8个。此外还有联邦邮政总局的邮政稽查署等等。

美国的州警察机关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巡警模式,或称巡警型警察机关。这种州警察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实施州交通法规、调查和预防交通事故、纠正和处罚交通违章行为、保障公路安全。第二种是执法模式,或称执法型警察机关。这种州警察机关负有完全的执法职责,包括犯罪侦查、维护治安、实施法令、公路巡逻等。伊利诺斯州警察局是这种模式的代表。第三种是两元模式,或称巡警-执法模式。这种州警察机关分为两个独立的实体,一个负责公路巡逻,一个负责一般执法工作。

市镇警察是美国警察的最主要力量,其人数约占美国警察总数的四分之三。美国的城市一般都建有自己独立的警察机关,或称“自治警察机关”。不过,这些市镇警察机关的规模相差甚远。例如,库克县境内有121个市镇警察局,共有警员1.6万多人。其中,芝加哥市警察局有警员近1.3万人;此外还有5个警察局的人数在百人以上;而绝大多数警察局的人数只有几十人或几个人。近年来,为加强执法机关之间的合作和提高执法活动的统一性,有人建议合并警察机关。但遭到许多美国人的反对,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地方警察局的反对。分散制是美国社会的传统,是美国现行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要改变它是十分困难的。

5、犯罪改造机构

美国的监狱系统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分别关押触犯联邦、州和地方法律的犯人。联邦监狱机构由司法部下属的监狱局统管,有东西两个监狱管理局。目前关押10多万犯人,占全美在监犯人的6%。绝大多数是刑期一年以上的重刑犯和较重刑罪犯。70%以上的毒品贩关押在联邦监狱。监狱根据警备程度分为五个层次。除监狱外,联邦系统还包括拘留中心,关押等候审判的被告人和刑期不满一年的轻罪犯。

州级犯罪改造机构同审判机构一样,各州自成系统,没有规定。根据监狱警备程度从高到低划分为若干层次。犯人在判刑之后根据刑期、罪之轻重等因素被分别送往不同警备程度的监狱。警备程度越高,犯人的自由度就越小。对州监狱系统实施管理的通常是州内阁中的一位成员,其称呼各异,但以改造部主任为多。改造系统的其他部门如缓刑与假释管理单位、假释审查委员会、青少年犯管理单位都与成人监狱系统分开,各成体系,各自对州长负责。高度警备的监狱用以关押重刑事犯和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罪犯。这种监狱通常是高墙电网,戒备森严。全副武装的守卫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对院墙内外的动静一目了然。著名的美国圆形监狱设计就是根据全景监视的原则进行的,曾广泛运用于美国重刑犯监狱。在伊利诺州斯德特威尔矫正中心(监狱),还保留于全美最后一座这样全景敞式化监狱在运行,监狱成圆形状,监狱建筑中心建有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形建筑。环形建筑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各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里面,与塔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这样,狱警在中间的塔上可以清楚监控看到四周囚室内犯人的活动,因为,通过逆光效果,监视者可以从瞭望塔的与光源恰好相反的角度观察到四周囚室里被囚禁的犯人。近年来,圆形监狱虽然逐渐退出监狱建筑的历史舞台,但它的设计理念却被延续下来,对犯人的监控尤其是对重刑犯的监视并没有减弱,而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比如视频、电子智能化手段来加强。

对于判刑后监禁时间不超过一年的轻罪犯,和拘留待审的被告人由监所来承担关押任务。监所模式相当于我国的拘留所,是地方政府警察部门管辖的警察机构,县警长同时兼任监所典狱长。全美共有3000多所监所,大小不一。小者只容纳50人,大者可囚禁3万多人,比如伊利诺州境内的库克郡拘留所每年监禁人数有数万。近年来,美国犯罪率不断提高,这对监所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缓解日益窘迫的现实,电脑电子技术逐渐被美国的狱政机构所重视,许多监所把一部分监禁人员释放回家,以电子监视的方式对其进行软禁。狱方挑选低危险的监禁人员,在其脚腕上安装电子发射器,这样监禁人员会被固定在某一活动范围内,如果走出这个信号范围,监控中心可立即知道并马上采取措施,这种电子监视的方法在美国已经普遍受到欢迎。

在美国,社区矫正成为犯罪改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矫正对缓刑、假释等犯罪人员进行管理教育改造,这部分人数庞大,据估计,美国被判刑的罪犯中约有三分之二属于缓刑犯。在监犯人每表现好一天就可以赢得一天的减刑。所以大多数犯人在监狱的时间只是判刑时间的一半。犯人可以通过良好的表现被假释出狱进入社区进行矫正直到刑期完毕。缓刑与假释人员享有相对自由的待遇,但他们必须遵守各种规定,按时间向缓刑官、假释官报告,如有违规,便被剥夺全部自由,再次被送回监狱。伊利诺斯州的社区监改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改造、监视居住等。其中除缓刑和监视居住由法院的缓刑执行人员负责监管外,其余都由州改造部的社区服务处负责。

三、美国监狱管理模式与狱警队伍建设

1、管理模式。当前,美国监狱的管理模式被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监护模式、康复模式与整合模式,也就是把监狱看做为监护中心、康复中心和整合中心。这种分类回应了目前社会对监狱四种功能的认知,这四种功能是保护社会功能、惩罚犯罪功能、康复犯罪者功能和帮助犯罪者重返社会的功能。

监护模式实现了监狱的多重目标,即把罪犯与社会隔离开来,保护了社会,又惩罚改造了罪犯。该模式强调惩罚要与犯罪的严重性相适应,罪犯需要得到他们应受的惩罚。该模式认为,犯罪是行为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和选择,所以犯罪人 应对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但惩罚与保护犯人的权利密切联系在一起,惩罚与矫正互为补充。康复模式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是由于犯罪者心理和生理的疾病和障碍所导致,而这些疾病和障碍是可以治疗康复的,如果承认这一前提,那么监狱的首要任 务就是确认他们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疾病和障碍,从而矫正他们的犯罪行为。康复模式强调对罪犯的个别化处遇,因此,需要加强对罪犯的分类,以便于帮助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学工作者开展工作。不同类型的罪犯应安臵于不同安全警戒等级、有不同教育训练项目和不同环境的监狱,并应考虑到对精神病的照管等。这一模式的操作就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检查、诊断、开药方、治疗以及将病治好后让病人康复出院。美国广泛适用了不定期刑、假释、未 成年人的司法和执行制度。除了通过医疗手段外,康复模式还通过不同的矫正项目如教育、工业训练和咨询等,来祛除他们的犯罪动机。整合模式主要指把监狱变成矫正中心,把矫正中心变成一个由家庭、学校、教堂、医院等等社会单位组成的综合体,让罪犯在这个类似社会的温暖环境中自觉得到综合矫治。当然,这种管理模式在监狱中只能部分地得到实现,另外的可以通过社区矫正的形式来代替。比如通过缓刑和假释,让罪犯从事社区服务,或者家中监禁、电子监控等形式来实现。

事实上,美国监狱并不是单独运用一种管理模式,往往是根据情况综合借鉴。例如,大多数监狱为犯人提供6种类型的活动项目,这些监狱项目贯穿起这三种管理模式的思维理念。第一康复治疗,主要聘请心理学家、社会学者、行政管理官员、医生、教师和牧师等来组成一个康复治疗委员会,并充当咨询服务的顾问。第二娱乐项目,文艺体育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心理压力。第三医疗项目,为罪犯提供医疗服务。第四工业项目,给罪犯就业机会,并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第五日常维修,整洁有序的环境有助于罪犯心理健康。第六学习项目,让罪犯学习文化,提升学历,培养素质与品德。此外,美国监狱给予罪犯信仰自由,提供教堂、印第安人的住所等设施,宗教性的饮食得到保障,以此通过宗教性的仪式文化来加强罪犯的教育矫治。

2、狱警队伍

美国狱警队伍分为“五级”管理,分别为典狱长、副典狱长、处室负责人、科长、底层警员。美国狱警福利待遇各州之间有较大差距,平均起来在各职业中占中等水平,但加州狱警工资较高,年薪在6万至10万美元之间。狱警的薪水随着警龄的增长、职务的提升而增加,再就是因工作出色收到表彰而获得加薪的机会,在这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狱警工作种类。狱警工作类型大约可分为7种,第一牢房巡警;第二监督犯人工作;第三监管犯人劳动;第四户外管理;第五行政管理;第六零散工作,比如协助医生等;第七负责缓刑、假释犯人的管理。

在美国,狱警队伍建设也是个紧迫的课题,影响狱警队伍稳定的不利因素有:一工作时间过长,二有些州监狱工资待遇偏低,三狱警工作有潜在的危险性,四狱警工作容易触发社会争议,五社会地位低,六进入门槛较低,七心理压力大。

为了激发狱警工作的积极性,保障警察的权益,美国监狱在1970年成立了自己的狱警工会,不同职责的狱警有不同的工会,这样狱警在维护自己利益上面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近几年来,当局在提高警员福利待遇和生活质量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监狱长每周不少于一次与最低警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谈心,这种最高层与最底层人员交流对话的扁平式管理,把底层警员也拉入到了这个管理的大家庭中。警队建设以激励为主的管理理念被普遍接受。

四、对我们监狱管理的启示

通过21天的学习考察,代表团对美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和监狱管理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普遍感到美国有关罪犯矫正制度对完善我国的监狱管理和社区矫正制度提供了很多启示,代表团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非监禁矫正形式,扩大其数量比例。

非监禁矫治形式对于轻微犯罪行为或在监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人,不管从人性化管理角度还是从矫正效果、缓解监狱压力等方面看具有积极的意义。美国的非监禁型教育形式包括单独罚款、没收财产、赔偿、社区服务、缓刑、假释监督、家中监禁、电子监控、日报告中心和住所的社区矫正等,从目前来看,效果比较明显。在我国,非监禁型的矫治形式尤其是社区矫正形式还没有得到大多数地区的重视,数量比例非常有限,而且从制度到管理都不成熟,这有必要借鉴美国的非监禁型管理模式,扩大其数量与比例,丰富我们的监管形式。

2、打造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队伍

借鉴美国监狱的三种管理模式,这需要我们的监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并且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定期对狱警进行培训以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聘请社会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监所兼职,如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学者、教师、职业规划师等,也可以在内部挖掘人才,发挥狱警的特长,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合作意识,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提升了民警的职业发展空间。其次,善于把监管工作研究的最新成果与监狱工作实际相结合;重视信息技术的利用,例如,电子射频识别系统在非监禁型管理上面大有作为。在人性化方面,美国提倡扁平式管理,就是最高层与最底层定期的对话交流,这不仅仅适用于警队内部,也是适用于对罪犯的管理教育上面。例如民警与犯人不定期的身份互换等等,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再次,重视民警的建议,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鼓励民警对狱政管理建言献策,尊重他们的意见,对有价值的建议须积极落实。在民警薪酬待遇方面应积极开拓上升空间,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3、借鉴美国式的“皮靴营”来教育矫治青少年犯

“皮靴营”沿用的是军队中对新兵训练的方式来教育矫治被判缓刑的青少年犯,即训练中教官随时随地可能在受训者屁股上用大皮靴踢上一脚,意指训练的严厉与刻苦。其学员都是非暴力犯罪的青少年,而且是初犯。他们需要参加三至六个月的严格的军营式训练,以艰苦的体能锻炼、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文化学习来改造以自我为中心、游手好闲、无法无天的坏生活习惯。库克郡境内有所较大的训练营,据统计,从其走出的矫治人员,重新犯罪率很低。我们少年犯管教所可以借鉴其训练模式,增加少年犯的缓刑比例,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来组织实施,丰富我们的教育矫治模式。

刑事司法制度完善探讨 篇3

[关键词]未成年人;新刑事诉讼制度;完善措施

引言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出现了很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屡禁不止。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是国家为办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案件而制定的一系列合理的诉讼制度。未成年人具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其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在心理承受能力和生理方面都与成年人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本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刑事诉讼制度,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教育意义,使未成年人能够从本质上意识到自身所犯下的错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意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新《刑事诉讼法》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建立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给未成年年人以最大的保护,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旧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的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意味着国家开始从法律上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逐步增多,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指出要从源头上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在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中,要充分确保其诉讼权利,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法律援助,充分根据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建立规范的法律文件,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等。虽然,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政策基本上形成了未成年人司法框架,但始终没有将未成年人犯罪上升到刑事诉讼上,没有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制度,大大降低了对未成年人诉讼保护的法律效力,严重阻碍了我国诉讼理论制度的发展。

二、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一)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理方法和原则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也应当区别对待。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应当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因未成年人自身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因此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更应当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尽可能采用非刑罚化的处理方式,情节相对较轻的尽量不罚。新刑事诉讼为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明确要求公安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要保障未成年人享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并保障其应当享有的特殊诉讼权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受理人还应当充分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使未成年人能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应走的正确的道路。

(二)完善未成年人特有的权利

首先,未成年人有权获得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一种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公益性事业,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利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刑事诉讼法》首次将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作为法律援助对象,增加了制定辩护的义务主体,能够确保未成年人获得法律援助,更好的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严格限制使用逮捕措施。逮捕是在一定时间内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并将其送到制定场所的强制性措施。实行逮捕后,犯罪嫌疑人就会被羁押在特定场所,而不太可能取保候审。如果对未成年人实行逮捕,就是将未成年人与社会隔离,将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影响其健康成长。由于未成年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很容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在羁押过程中与其他犯罪者的交流,很有可能会使未成年人向惯犯或累犯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严格限制使用逮捕措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切实根据犯罪事实,及该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危险性,尽可能不实行逮捕措施,并对未成年人从轻处理。

再次,坚持分案处理原则。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处理案件时,也应当分开处理,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进行分别关押、分别教育。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且其可塑性比较强。坚持分案处理的原则就是为了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不良成年人的影响,更好得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做好教育工作,使他们能够早日重返社会,重新做人。

最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采取不公开审理政策。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和隐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尊重,保护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确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度的三种制度

首先,对于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案件,认为暂时不起诉较为合理的可以附加一些条件或期限暂时不起诉,以便于未成年人日后顺利回归社会。其次,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个别对待,实施社会调查制度,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不仅要查明案件本身情况,还要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相关信息做全面分析和调查,从中确定更为恰当的处理方式。最后,未成年人犯罪封存制度,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未成年人犯罪很可能是因为一时糊涂,冲动而犯下错误,如果将其犯罪历史公开化,不利于未成年人今后的成长。

结语

未成年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的接班人,承担着祖国建设的重担。一旦发生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仅意味着我国教育中存在问题,还会影响到对未成年人的培养,甚至影响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多的诉讼权利,可以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未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秉志,王鹏祥.论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5:40-47+59.

[2]王鹏祥.论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2,08:22-24.

[3]潘杰.完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08:188+160.

[4]冀祥德,齐蕊.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制度的完善[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6-9.

[5]邱日新.浅析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6:234.

[6]吴献萍.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J].行政与法,2008,07:94-97.

作者简介

1张丽娜(1982年-)女,北京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完善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之构想 篇4

关键词:刑事诉讼,司法鉴定,完善制度

刑事司法鉴定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 第42条的规定, 证据有以下七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刑事司法鉴定结论作为法定的刑事证据之一, 就专门性问题而言, 其证明力要高于其他证据类型。然而由于缺乏立法的规范, 刑事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有的甚至影响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严重制约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发展刑事司法鉴定制度, 推进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是每个法律研究者的重要使命。因此, 笔者拟在介绍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我国目前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构想如何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鉴定制度。

一、刑事司法鉴定概述

(一) 刑事司法鉴定的概念及客体

刑事诉讼司法鉴定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 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1]

刑事诉讼司法鉴定是鉴别和判断刑事诉讼所涉及专门性问题的一种手段, 其对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种证据。其中, 物证是以物品的存在、性质、存在形态作为证据资料的证据、方法, 如犯罪工具、赃物等。书证是指以书面记载的内容作为证据资料的证据方法, 包括书面陈述、陈述笔录、现场笔录、检察笔录, 鉴定书, 侦查报告书等。[2]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的有关案件事实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指被指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机关所作的供述或说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辩解, 又称口供。[3]视听资料是指通过录音、录像、照像方法记录的声音、图像及电子计算机储存的信息资料的总称。[4]

(二) 刑事司法鉴定的特征

1. 科学性。

科学性是刑事鉴定的首要特征。因为在鉴定过程中, 检验的方法、解释的根据、鉴别和判断的标准都必须根据普遍公认的科学原理来进行。

2. 独立性。

刑事鉴定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独立于裁判活动的科技实证活动, 而不是司法裁判活动, 因此不能认为是司法权的一部分。[5]

3. 中立性。

刑事鉴定要求鉴定人保持中立, 客观、真实的做出鉴定。要独立于控辩双方、独立于裁判机关, 鉴定人要与裁判结果或与当事人都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 这样才符合司法公正的理念。

4. 证据性。

鉴定结论是对所要鉴定的事项进行分析研究, 就其现象所能揭示的实质问题予以阐述, 说明的是案件事实而非法律意见, 所以鉴定结论具有证据性。

二、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司法鉴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重复鉴定、多方鉴定

在司法实践中, 公检法三机关对某个专门性问题可能会有各自不同的鉴定结论, 因而会出现一个案件经历各级鉴定机构的层层鉴定, 而每次的鉴定结论都不一致或者不完全一致的结果, 这样很难令当事人信服, 从而又成为其申请重新鉴定的原因。如此循环反复不仅造成诉讼拖延, 而且浪费诉讼资源, 也使得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对鉴定结论的审查无所适从, 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 进而损害诉讼的公正性。

(二) 司法鉴定机构设置重复

我国现有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鉴定机构, 如设置在科研机构、政法院校的司法鉴定机构;另一种是隶属于公安机关、检察院的鉴定机构。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将我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权限集中收归司法行政机关, 但是,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 我国目前的鉴定机构资信程度、设备条件仍然参差不齐。

(三) 异地司法鉴定标准不一

目前, 精神侵害类案件越来越多, 我国对于精神损害、司法精神病及伤残程度等依然缺乏相应的精细化的鉴定标准, 无法满足其当前案件审理的需要。同时, 由于现有鉴定标准在效力和适用范围上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造成异地鉴定结论存在明显差异, 成为引发诉讼争议的重要因素。

(四) 规范司法鉴定制度的法律不够健全

我国目前有关刑事司法鉴定的很多问题尚缺乏具体的规定。比如,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只原则性的规定鉴定人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 但对鉴定资格和鉴定条件没有具体规定。同样,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 有权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但是法律却没有规定公检法拒绝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时, 当事人有何救济手段, 所谓“无救济即无权利”, 当事人的这一权利在实践中往往得不到实现。

三、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问题形成的原因

从我国目前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 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乏统一完善的司法鉴定法

目前, 我国有关刑事司法鉴定的规定比较少, 且散见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的司法解释和公安部的规章之中。虽然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决定》, 该《决定》将会为司法鉴定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现有规定过于原则和简单, 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 对许多有关司法鉴定的制度性和程序性问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

(二) 我国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界定不明

此类问题主要表现为: (1) 目前关于我国司法鉴定人的相关规定主要是在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中, 与司法鉴定证据的法律地位不符, 不利于加强对司法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统一、集中管理。而且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冲突, 这种冲突不利于加强对司法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统一管理, 也不利于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2) 在责任主体上以单位责任和机构责任为主, 这样不利于增强司法鉴定人的责任感和提高司法鉴定的质量, 尽管司法鉴定机构对司法鉴定人负有管理、培训和监督的责任, 但毕竟具体的司法鉴定活动和出庭接受质证是由鉴定人实施的, 为了增强鉴定人的责任感、提高鉴定质量, 应当确立以鉴定人责任为主, 单位责任为辅的问责机制。 (3) 司法鉴定人在责任内容上以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为主, 这不利于客观、中立、独立的司法鉴定市场的形成。要培育一个理性、健全的司法鉴定市场, 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制约, 同时也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与呵护。 (4) 我国当前还缺乏司法鉴定人执业风险的保障和化解机制, 也没有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豁免的规定。

(三) 部门立法缺乏普遍约束力

公检法各部门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但由于层次较低, 而且带有明显的部门色彩, 缺乏普遍约束力。作为国家司法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司法鉴定制度, 应当更加健全和完善。

四、完善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建议

现行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修改与完善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构想如何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鉴定制度:

(一) 立足国情, 统一体制

一国的制度应与其国情相适应, 目前应通过尽快完善司法鉴定的标准化制度, 逐步形成刑事司法鉴定的国家统一标准。司法部及各地的司法局负责各级鉴定机构 (包括各级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 的登记、审批、考核和年审工作。同时, 司法部还应负责组建国家司法鉴定指导委员会或者国家司法鉴定协会, 负责鉴定人的考试、资格审查、培训及资格证书的发放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二) 完善立法, 健全制度

一个制度的完善需要法律的支持, 制定并完善司法鉴定法律法规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鉴定”的条款, 修改并统一各行业司法鉴定的规则和标准, 以规范司法鉴定的各项业务工作, 是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必由之路。

(三) 规范启动, 保证中立

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 应以法官决定为主, 并适当参考当事人的意见。当侦查机关发现有需要鉴定的事项时, 必须先向法院提出申请, 法院同意后才可以启动鉴定程序。在诉讼中, 同时赋予控辩双方在公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同等的鉴定申请权。为了避免使诉讼当事人的申请权流于形式, 法律应规定法院批复鉴定的期限, 并要求如果驳回申请要附有书面的理由。无论是基于何种情况启动鉴定程序, 都应由法官委任鉴定人, 以保证鉴定人地位的中立性。

(四) 回避及时, 避免延误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1条虽然对鉴定人回避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但按照该规定, 本来应该在侦查阶段就可能回避的鉴定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一直到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才被告知和准许提出回避申请, 这不仅导致诉讼时间的拖延和诉讼资源的浪费, 还可能导致一些证据的灭失或损毁, 以致不能鉴定。因此, 鉴定启动机关第一次选定鉴定人时, 就必须将鉴定人的姓名、职业等情况通知控辩双方, 并告知双方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五) 出席法庭, 接受质证

从理念上看, 鉴定人是中立的, 但因为鉴定结论必将成为诉讼一方用做支持其诉讼主张或诉讼请求的证据, 所以鉴定结论必将受到诉讼的另一方的质疑。质证作为当事人的基本权利, 是审查证据的必要手段。所以, 要确立鉴定人责任机制, 全面实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确立鉴定结论的质证、认证制度, 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司法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田圣斌.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105.

[2]孙长永.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3:91.

[3]陈卫东.中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117.

[4]蔡运林.审查起诉中如何运用视听资料[J].人民检察, 1997 (2) .

刑事司法制度完善探讨 篇5

(一) 调查主体多元化

社会调查制度的调查主体无非是法院法官、公安侦办人员、办案检察官、社会社工等人员。但是从司法审判实践情况来看, 社会社工成为了承担社会调查的主要人员, 而其他角色人员参与社会调查工作的积极不高, 可行性也不大。

然而, 许多经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的法院、检察院、公安经办人员都一致认为, 社会调查由未成年人案件的经办人员来启动不是很合适, 特别是法官们即要做裁判员依照社会调查报告情况来审理案件, 又要作运动员积极参与到社会调查工作中去, 这是有违于司法公正原则, 而公安、检察院经办人员则会因为参与到社会调查工作中, 而不由自主地对于少年犯的情况先入为主有了主观判断, 很难始终保持着客观中立的状态, 这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审判是不利的, 也难以保证社会调查制度设置之初的目的有效贯彻执行。

(二) 调查专业化水平不高

在我国现行刑事司法社会调查制度中, 除了调查主体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等, 有以上不公允的情况, 即便是社区工作者, 多数也不是专业从事社会调查工作的, 都属于跨领域作业, 这样社会调查的专业化程度肯定不高。同时现行社会调查方法主要为访谈法、问卷法等, 缺乏统一规范的调查分析体系, 由于人力资源、精力有限, 短时间、小样本的调研走访, 深入调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收集的材料信息与能否为法官对于少年犯的量刑之间不能有效衔接, 这就直接导致了社会调查制度形同虚设、社会调查报告不能起到对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挽救矫正的作用。

(三) 调查制度设计不严密

按照未成年人挽救矫正的立法初衷,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动机、客观因素及其发展演变, 未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家庭环境以及社交风险因素都应该成为社会调查的必须内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社会调查制度, 现有了法律规定、有具体文件规定要求, 但是没有具体实施细则, 制度设计的严密性不高, 直接导致了社会调查制度执行不统一、调查内容不规范, 大大阻碍了社会调查制度设计初衷的有效实施。

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社会调查制度建议

(一) 完善社会调查配套规定

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审理设立社会调查制度, 是刑罚个别化理念的体现。我国现有刑罚法律制度实行定罪量刑一体化程序模式, 社会调查报告在法官定罪量刑中并非起到了直接相关作用, 只是从挽救未成年人和矫正犯罪的角度, 让社会调查报告起到一定参考作用。在这个问题上, 不妨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经验, 适当引入对于社会调查报告当庭质证的程序, 未成年人被告、检察官、辩护律师都可以对调查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质疑, 而承担调查报告工作的人员也可以适当接受询问, 这样既可以保证社会调查制度的公开公正, 又可以让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充分全面考虑到社会报告中提及的内容。

(二) 设立社会调查专业机构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模式, 设立专业社会调查机构, 可以设置在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建立未成人法庭这样专门部门, 并对专业从事社会调查人员进行培训, 提供社会调查中所需要的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以及法律知识, 最终形成专业性高、严密完整有效的调查报告提供给法院。

同时, 有些地区的检察机关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 将社会调查等工作交予一些有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 这种做法也是不失为有益的探索。许多社会工作者从事社工工作, 本来就对社会学、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通过参与社会调查实

习, 了解熟悉现行的刑事审判体系程序, 学习必要法律知识, 可以将社会调查工作与未成年人失足挽救、犯罪矫正等联系在一起进行, 更有利于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再发生概率。

(三) 构建社会调查标准化体系

未成年人处于人的成长特殊时期, 无论是生理情况还是心理状态都属于多变期, 社会调查标准化体系就是要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学几种不同类型, 分类开展社会调查, 形成不同结论、不同类型的调查结果, 从而能够指导刑事审判。罪错行为时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社会调查给了未成年人在成长中不断改进蜕变的机会。社会调查标准化体系可以从心理学上的五种人格因素上去考量, 就是五大人格维度: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适宜性、谨慎性, 以此综合评判未成人的心理成熟度, 为进一步的司法量刑和社会矫正提供依据。

三、结语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明天,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社会焦点问题, 社会、家庭、学校、司法机关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在各自角色里积极发挥作用, 凝聚全社会的力量, 将社会调查制度做好、做实、做得更有效。

摘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社会调查制度, 是对于未成年犯的性格、家庭、社交、成长以及所犯行为进行综合考量, 为法官审判提供参考, 为附条件不起诉等程序提供依据。然而, 社会调查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并不尽如预想的那样, 使得司法程序中启动社会调查的概率很低, 许多社会调查流于形式。

关键词:未成年犯,刑事司法,社会调查,法律建议

参考文献

[1]艾佳慧.刑罚轻缓化的法经济学考察[J].法律适用, 2012 (06) .

刑事司法制度完善探讨 篇6

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 救助体系不健全

当前, 虽然部分法院、检察院成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司法部门, 但是在司法救助环节分散于不同的部门, 需要不同部门进行协调, 无形中增加了诉讼环节, 使得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整体优势无法发挥, 难以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从国家到地方, 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司法救助管理体系, 没有形成指责清楚, 分工分明的良好局面。

( 二) 救助制度不完善

在制度层面上, 我国有关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的规定大部分来自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等部门根据司法办案的需要, 在部分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有关规定中, 有多多少少的要求, 但是目前整体的专门性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法律法规没有出现。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 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最多的体现于法律援助, 但是从具体的规定中看, 需要因未成年人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通过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为其提供辩护来实现, 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法律关系中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有所增加, 但是对于未成年被害人的救济却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

( 三) 法律援助衔接不够流畅

在司法实践中, 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是并行的, 实施的主体、适用范围、条件以及审查程序等都各不相同, 由于缺乏相应的衔接机制, 使得这两种制度未能形成统一整体, 造成有关部门对实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救助工作不到位、相互推诿, 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司法救助造成了一定的梗阻。

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救助制度完善的紧迫性

( 一) 未成年人弱势群体特殊保护的必然要求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够健全, 必然需要一定的司法救助, 司法公正也要求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予以保护, 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最大可能弥补其由于身心发育不够成熟所遭受的权利救济方面的不平衡, 彰显刑事诉讼法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 二) 未成年被告人与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双重需要

从司法实践情况看, 对未成年犯罪人无条件提供法律援助、法定代理人到场等保护性措施, 体现了救助犯罪人倾向, 但是在未成年被害人救济方面还不够。因此, 更应当在制度上给予他们保护, 避免他们受到二次伤害, 来体现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同等保护。

( 三) 充分体现人权保障的需要

在刑事诉讼法中, 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有专章规定, 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精神, 对于加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能够更好地体现保障人权, 突出刑事司法打击与预防保护并重。

三、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救助制度的建议

( 一) 制定专门性立法

目前, 我国在没有专门的少年司法法律规定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通过立法进行司法救助, 出台专门的司法救助法律, 就司法救助的发起主体、实施主体、救助资金的设立和投入、适用程序、审批程序和管理方式、法律监督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定。使司法救助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确保救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 二) 完善刑事诉讼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体系

1. 扩大法律援助适用范围。刑诉法规定,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公安、检察、法院负有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其指派律师的义务。但是未成年被害人却没有这一项待遇, 在保护上不够对等。因而, 在司法实践中, 地方司法机关可通过会签文件、出台地方性对顶等来扩大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 使未成年被害人获得法律援助不再以经济困难为限, 能够获得更多的法律援助, 维护自身权益。

2. 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赔偿责任。我国对部分民事侵权行为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未涉及, 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过程中, 为弥补未成年人少年时期受到伤害造成的精神痛苦, 有必要从法律上保障刑事未成年被害人获得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

3. 建立完善国家刑事补偿制度。目前, 对于刑事补偿已经有力具体的规定, 但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适用的条件一致, 未能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无法获得国家刑事补偿, 当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从被告人处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充分救济时, 国家有义务承担经济救助责任, 这也是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理念。

( 三) 积极拓展未成年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社会公益救济

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在法律层面不可能面面俱到, 法律只能规定基本的救助。那么对于未成年人来说, 一项社会性的救助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可以引入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企业家慰问等。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效应下一篇:“菜单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