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者作文

2024-06-27

拾荒者作文(精选8篇)

拾荒者作文 篇1

拾荒者作文

拾荒者

前不久,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位拾荒者。黑乎乎的脸,脏污不堪,面目全

非,让人看不清他的真面目,更是分辨不了他的年龄。呈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个头戴 破帽子,左手提着一个大大的纤维袋子,右手拿着一根半米多高的木棍在垃圾池里翻 找着什么东西的人。原本我以为他和其它拣垃圾的人一样,都有一个目的DD那就是

谋生。但不久,他的一个细微的动作却让我对他改变了看法。他拣到了一根铅笔和一张很脏的纸,我还以为他要往纤维袋里放,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坐在地上认真的写起了字。看到这种举动,我彻底惊了,一下子便想到了自己的学习和写字,不免对自己有些失望。在学习中,我总是没有一点儿主动性,仅仅凭着自己聪明的脑瓜去赢得分数的信赖。在写作业时,如果时间紧迫,便会应付了事作文人网 ,不想一下这样做的果。但在想想这位拾荒者,心中便油然而生的一种羞愧,他和我的处境是完全不同的。

放学回到家,我便把今天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她听别人说过这个人。他原本

是位优秀的大学生,由于一些感情上的事情,大脑受到刺激,从此便精神恍惚,整天

疯疯癫癫。不去理会任何人。以整天在外拣废品卖钱为生。妈妈还告诉我说,他的`字

写的很好。我想,这也许是别人告诉妈妈的吧!如果他现在是个正常的人,那么他的

一生将会是多么灿烂。

虽然我和他只有一面之交,但他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也在努力让自

己练好字,学好知识,能够像他那样,在逆境中也不忘学习,练字。也许,他会猛然

的想起从前的他,一个了不起的大学生,而今,却如此的落魄。

很多人可能会说:一个拣垃圾的,在垃圾池里练字,多可笑。但正是这种可笑,

才让我对他产生了敬意。我要时刻拿这副令人心动的画面来激励自我,长大了作一名

文人,会舞文弄墨的人。

指导老师:李春花

拾荒者作文 篇2

20世纪90年代,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城市对农村外来人口的控制力度随户籍制度的松动而减弱, 大批农民开始离开家乡到城市寻求发展的机会, 形成了“民工潮”。伴随着城市化的迅猛推进, 在城市中的农民阶层也开始迅速分层,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以亲自捡、刨垃圾出售为生。在这一背景下, 伴随城市废品回收行业的萎缩, 拾荒者群体的规模日益壮大。拾荒者, 俗称“捡破烂 (废品) 的”、“收破烂 (废品) 的”,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指那些靠捡拾废弃物或废旧物资为生的人员。本文的拾荒者主要是指从农村进入城市的, 以捡拾或直接向城市居民收购废品为主要方式的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的人员。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约有600万拾荒者, 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城市的郊区, 仅北京郊区就有10万左右。[1]本文以拾荒者输出地豫南A村为例, 以问卷调查、定性访谈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哪些因素促使农民外出拾荒的?他们拾荒的途径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不去找一份正式的职业来从事?

二、A村基本情况

A村是笔者曾生活十余年的家乡, 2013年1月至3月回乡之际, 发现家乡近些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很多人都外出拾荒了。笔者借机对此进行了一番考察。A村位于河南省东部, 是一个独立的自然行政村, 包括8个村民小组, 共有582户, 2 649人。A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 距离县城35公里, 有省级公路通往镇和县城。A村地处豫南平原, 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所在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为粮食作物, 有小麦、玉米和大豆, 经济作物很少, 以白芝麻为主。当地除了基本的耕作农业外, 距离A村1公里外的镇上有个锅厂, 是20世纪80年代国家倡导发展乡镇企业时建立的, 现在仅能容纳劳动力200人左右。其余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企业, 也没有禽畜养殖业。该村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人口暴增。笔者发现, 村庄面积比十年前多出三分之一。以前本属于耕地的地方, 现在都建上了房子。根据2012年末镇派出所的人口统计, A村共有人口2 649人, 582户。A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一亩地一年的收入在500元左右, 一亩地仅够解决个人温饱问题。关键在于盖房、婚丧嫁娶、子女教育、老人的医疗赡养费用等大笔开支以及买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投资, 他们往往无力承担。当地农村耕种的特点, 在于播种、施肥、打药以后, 就可以放着不管了, 因此除了6月的收割季节、9月的播种季节外, 其余所有时间都可以说是农闲。近几年村里每年外出务工的人次超过总人口的2/3, 尤以青壮年男性为主, 属于典型的劳务输出地。老人、儿童则在家成了留守人员。该村每年外出拾荒人口规模在350人左右, 拾荒者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郑州等地。随机选择本村有外出拾荒者的住户75户, 其中49户是夫妻搭伙外出拾荒的, 说明这个行业多是夫妻一起从事的, 20户是家中有1人外出拾荒的, 6户是家中有3人外出拾荒的。调查对象中男性74人, 女性62人, 年龄分布在16~65岁。共获得有效问卷136份。由于笔者是以老乡关系为名进行调查的, 通过聊天的方式与被调查者沟通, 消除了被研究者的不信任感, 所获信息远远多于事先设计好的问题。

三、A村拾荒者的基本状况

由调查结果可知, 拾荒者群体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部分, 且以文化素质偏低的中老年人为主, 拾荒收入微薄且呈现不平衡分布, 且大多数拾荒者要忍受拾荒时恶劣的生活环境和来自城市社会的歧视。即便如此, 拾荒却已然成为当地不少农民的职业。

1. 拾荒者的文化程度及年龄状况

根据调查统计 (参见表1) , 91.2%的拾荒者文化程度在小学及小学以下, 初中及初中以上者仅占8.8%。拾荒者以30岁以上的青壮年为主, 这个年龄段的拾荒者比例加在一起超过了9成, 其中46岁以上的占16.9%。总的来说, 大多数拾荒者是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壮年。在文化程度影响下, 这些人很难进入工厂就业。而拾荒职业门槛低, 只要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 无论资本、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如何, 都可以随意进入这个行业。同时, 拾荒职业还具有随意、自由的特点, 这些使得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该行业由可能成为了必然。[2]根据调查结果, 76.5%的拾荒者拾荒年限在5~10年, 一年以下的仅占2.2%。67.7%的拾荒者每月纯收入在600~1000元之间, 而该村农民经营土地每年的收入只有500元左右。两者相比, 拾荒年收入是经营土地年收入的数倍以上。这大概是农民可以长期忍受拾荒时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城里人歧视的原因所在吧。从调查结果看, 该村外出拾荒者已呈现职业化的状况, 而且, 拾荒者的收入呈现不平衡分布。这主要是由这个行业的不稳定性和拾荒者身体素质不同所决定的。

2. 拾荒者的心理感受及认知状况

从调查结果可知 (参见表2) , 有78.7%的拾荒者亲身经历过城市人的歧视, 而且几乎所有的拾荒者都认为城市人歧视他们。这也验证了胡全柱在《拾荒者的身份建构研究》中的观点, 尽管在提倡社会宽容和价值多元的当今社会里有极少数拾荒者的成功案例, 但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中, 拾荒者作为一种集体身份, 已被社会性地污名化, 并作为一种社会现实客观地存在着。无论个体出于什么动机, 只要成为一个拾荒者, 他就不可避免地感受到被污名化的集体身份之制约。语言化和行为化的社会歧视和偏见是拾荒者共同面临的外部环境。当被问及城里人歧视拾荒者的原因是什么时, 有57.3%的人选择了“部分拾荒者顺手牵羊, 有偷窃行为”。据私下了解得知该村近年来有13人因拾荒时盗窃被抓捕, 其中有5人被判刑, 其余8人被拘留数月不等, 更有不少拾荒者因拾荒时顺手牵羊遭受当地人毒打。可见, 政府和社会漠视拾荒群体, 造成政府对拾荒群体的管理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农民外出拾荒的原因和途径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 由于国家特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度安排, 农民过多地承担了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本。造成当前很多地区农业经济效益低下,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陷入贫困局面。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城市与农村在人口流动上的“推拉效应”也会在农业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淘金是市场经济开放性运行机制的必然要求。[3]

然而, 农民走出现有生活方式的路径不仅被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各项制度所限制, 更兼当前一些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非常有限, 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步履艰难。既然城市经济无法为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所必需的就业, 部分缺乏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农民只能无奈地加入拾荒这一边缘性的灰色行业。

1. 拾荒者拾荒原因和动机

由调查统计可知 (参见表3) , 86.0%的拾荒者是因为贫困才被迫拾荒的, 94.9%的拾荒者是为了挣钱选择拾荒的。反观他们的贫困, 也许更多的可以追溯到国家特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度安排层面。新中国成立以后, 鉴于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形势, 为加速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我国实施了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推行“以农补工”政策。从1953年开始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 人为地扩大工农产品的不等价变换, 以剪刀差、农业税等形式源源不断地提取农业剩余, 从农村抽取巨额资金支持工业化发展战略。[4]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又通过土地价格的剪刀差从农村抽取资金, 支持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了, 城市也越建越美, 而农村面貌改变不大, 以致形成了“城市像欧洲, 农村像非洲”的时代反差。可以说, 农村和农民过多地承担了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本。据有关资料显示, 1978~1984年农民人均收入连续六年大幅度跃升, 但自1985年之后, 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 到1999年下降到3.8%, 2000年只有2.1%, 有些地方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2004年, 农民收入才有了恢复性增长。[5]A村虽然耕地面积达2 800亩左右, 但由于人口众多, 实际上形成人多地少的局面, 而且属于家庭式分散经营, 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难以提高。农业是一个特殊产业, 兼有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 生产和收益都很不稳定, 与其他行业相比效益很低。根据2012年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市区600个农户的小麦生产成本进行的调查, 从比较效益来看, 目前种植粮食的收益仍然较低, 亩均小麦生产收益262.3元。按一年两季计算, 加上秋季的收入, 经营一年的收益不足千元。下面关于LJW的案例不难发现, A村人均耕地仅一亩左右, 农民仅仅依赖经营土地的收入解决个人温饱问题尚可, 但子女教育、农业生产投资等大宗费用多半依赖拾荒收入来解决。这也与当地乡镇企业发展步履缓慢, 农民经济来源单一, 收入渠道过于狭窄有关。如何多渠道地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拾荒作为无本经营远比在农村种田赚钱, 利益机制的驱动成为许多农民选择这个行业的主要原因。

案例

LJW, 男, 34岁。LJW家的条件目前在当地还算可以, 属于中等水平, 十年前的LJW家属于村里的贫困户。家中共有7口人, 两个儿子, 都在上小学, 爷爷奶奶还有父亲跟他们住在一起。平常父亲和爷爷奶奶在家照看孩子。他和妻子2人在广州拾荒已经8年了, 两人在广州拾荒基本站稳了脚跟, 一边拾荒一边在某小区收购废品。只在春节或麦忙季节回家。家中共有5亩地, 一年的农业收入大概在2 500元左右。除了农业外, 没有其他的副业收入, 夫妻二人拾荒收入大概是3 000/月。多年的拾荒经历攒下了10余万元钱, 2012年刚修建了新房子。拾荒使得LJW家摆脱了贫困, 拾荒收入成为这个家主要的收入来源。

2. 拾荒者拾荒的途径

85.3%的拾荒者外出拾荒是通过亲戚、朋友、老乡介绍成行的。当在调查中问及“为什么不去找一份正式的工作”时, 92.6%的被访者都回答说:找不到, 拾荒也是通过老乡介绍来的。当地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 加之交通闭塞, 信息不灵, 拾荒者难以通过正规渠道找到正式的工作。同时, 随着市场的发展, 用工单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这也是阻碍拾荒者正规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上就业市场秩序不规范, 少数不法职业介绍所和用人单位混迹其中, 坑害进城务工的农民。这也是5.2%的人选择找其他工作容易受骗的原因。拾荒者的工作就是把能卖钱的垃圾捡回来进行分类, 然后再卖出去, 这都是现金交易, 不存在上当受骗、拖欠工资的问题。

基于此, 不难推断, 由于劳动力市场单向、单维的联系方式使农民向城市社会的流动严重受阻。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使进城的农民身处农村的区域弱势明显地暴露出来。他们不仅找工作难, 即使工作找到之后, 也会面临种种的不平等, 诸如待遇低下、拖欠工资、人身安全受威胁等。同时, 社会支持与帮助网络的不完善, 也使得农民外出务工难以顺利实现。可见, 外出拾荒是缺乏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农民没有其他就业门路下的无奈之举。

五、结论

笔者在文中针对A村这一个案, 并不能涵盖所有外出拾荒农民的情况, 不过却可以折射出一些共性问题。

本研究结果表明, 从宏观层面来看, 农民选择外出拾荒是与整个社会的转型及我国特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度安排分不开的。从具体的微观层面来看,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一, 人口与土地资源关系高度紧张, 同时, 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效益低下, 有限的土地无法为庞大的农村人口解决生产和生活问题, 造成农村的贫困局面, 引发农民外出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运行机制, 为农民外出提供了客观的环境条件。其二, 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难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其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社会“离土又离乡”的转移路径不畅, 国内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其四, 部分农民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欠缺, 无法靠拥有的知识、技能在市场上竞争, 实现脱贫致富。本研究结果同时表明, 拾荒是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重要的生存策略, 其途径和农民外出务工一样呈现出单一性, 主要依赖血缘、地缘、人缘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登国.透视城市拾荒者[J].西北人口, 2007, (4) :8-10.

[2]赵泽洪, 等.重庆拾荒者现象及其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9-11.

[3]蔡科云.我国的劣势群体问题与法律对策——以拾荒者为个案[J].湖北大学学报, 2006, (5) :602-605.

[4]葛志华.转型之痛——“三农”问题的由来与终结[J].江海纵横, 2007, (3) :8-9.

幸福的拾荒者 篇3

胡歌留着干净的短发,一副黑框眼镜遮不住右眼上的疤痕。而他却乐观地接受了这个沧桑的造型,笑着说:“疤,是男人的标志。”胡歌笑着接受每一位粉丝的问候,为每个人签名,时不时逗大家笑一笑,轻松又从容。他在自己这本书的封面上写道:当残酷找到我,我要面对的只有支离破碎的一切,我要做的,就是立刻把它们捡回来!

让我沉下来的东西是幸福

本刊记者(下同):2006年8月29日对你来说是残酷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把一切都打乱了。还记得车祸发生后那个瞬间你的感受吗?

胡歌:车祸发生的那一刻,我最担心的其实是我的生命。在我的意识尚未清醒的时候,黑暗中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冲入我的鼻腔,我才发现自己的右手正紧紧地捂着脖子,我试探性地动了一下手指,感觉自己有半个手指嵌在那道伤口里,血一直在向外流。我用手检查了面部的伤势,左边并无大碍,右边血肉模糊,尤以眼部最为严重,没有任何知觉。后来,救护车来了,我向医生询问右眼的情况,得到的答案是不确定。于是我就把自己当成一个 “独眼龙”,开始胡思乱想……

记者:推进手术室前还在胡思乱想?

胡歌:对,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面对右眼的失明。反正郭靖是演不成了,《射雕英雄传》里面也没什么独眼的江湖好汉可以演,柯镇恶瞎的是一双,也不符合。梅超风我倒是觉得可以尝试。偷笑之后又开始想些比较实际的问题,只剩左眼了是否要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左撇子呢?

记者:这种时候居然还能有这么无厘头的幻想,看来你真是超级乐观的一个人。有没有想到过,原来的一切都被打乱了,或许不能再演戏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生活了?

胡歌:我从手术室出来以后,知道我的生命得救了,我的眼睛也保住了,我变得很平静。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回避的,这时候,只能选择接受。因为我知道,最重要的东西我已经找回来了,剩下的都可以坦然接受。

记者:经历了这场意外,你觉得自己有了什么样的改变?你似乎从一个阳光活跃的男孩变成了沉稳的男人,这种让你“沉”下来的东西是什么?

胡歌:以前,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突然被那么多人认识了,整个世界悬浮起来了,像空中楼阁一样,总让人觉得不踏实。这场车祸忽然把我重重地撞回地面,让我能够从修复自己的身体这种最基本的事情开始,一点一点把自己找回来。养伤也让我有很多时间安安静静地重新审视自己,我可以去拜师学唱歌,看看书,既然皮囊暂时不能修复,就让思想来填充吧。艺人很多时候不得不戴着“面具”,这点曾让我很不适应,现在,我复活了,讨厌的“面具”被摘掉了,我就不打算再戴上去了。真正让我沉下来的东西就是这种幸福的感觉。有人可能不明白,被撞,毁容,养伤,这也叫幸福?哈哈,我真心感到幸福,活着是幸福,健康是幸福,被大家记挂是幸福,慢悠悠地晒太阳是幸福,复出演郭靖又变得很忙,不过也挺幸福的。

记者:读你的书,我们看到了你与灵魂的对话,看到了你的蜕变和成长。我想,这样的经历是容易让人彻悟一些事的。想象一下,如果现在的你回到从前,再走一遍你成长中的路,你在选择和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会有什么不同吗?

胡歌:我会冷静很多,更踏实一点,很多事情会想好了再去做。另外,我会更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因为许多重要的东西可能倾刻间就会没有了。在受伤的时候,我的大脑一直在安静地思考,我想明白很多道理,这些道理都是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的,不过经历一些事情以后,它就真的变得很立体、鲜明。所以,哈哈哈,我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语文课是没用的,政治课是无聊的。在今后的道路上你会发现那些东西越来越有用,因为在你感到幸福的时候或者遭遇苦难的时候,脑子里都会忽然冒出那些课上学到的“大道理”。

记者:如今,舆论普遍说青少年生命意识淡漠,能不能真诚地和大家谈谈关于生命这个话题。

胡歌:多想想你的父母、你的朋友,想想阳光和大海。每一分每一秒里都藏着幸福,你怎么舍得死?

跟中学生对话好亲切啊

撇开生命这个沉重的话题,胡歌其实是一个搞笑的大男孩,亲切得一如小时候教你折叠纸飞机的邻家大哥。当他听说我们来自《中学生天地》杂志,立刻对我们的学生记者说:“跟中学生对话,好亲切啊。你是小记者吗?我中学时候也做过兼职!”

学生记者:那就和我们聊聊你的兼职经历吧。

胡歌:.我小时侯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父母为了锻炼我的胆量,就让我去参加当时很有名的“上海小荧星艺术团”的招考。我一紧张,表演不出来,就大哭,没想到,还是被艺术团的老师选中了。在艺术团里学到的知识当然也派上了用场。初二给《阳光少年》做记者,初三在“青春太阳”节目做主持人,高一在《少女》杂志当学生编辑,嘿嘿,和你们都是同行呢。在学校里,我还是校文艺部部长,班级团支书,校广播台台长。

记者:你太有才了。你有那么多时间吗?

胡歌:有啊,做这些很锻炼人,我觉得中学生找机会多接触一下社会挺不错。

记者:在你的中学时代,做过的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最失败的事情是什么?有没有留下过什么遗憾?

胡歌:最得意的是初一代表上海中学生去日本与友好学校交流。最失败的是初中毕业的时候直升考没有考好,只得去参加中考。最遗憾的就是高中时没有坚持最初的理想。那时我的物理学得不错,应该去读理科,但后来我想当导演,就弃理从文。不过还有一个特别原因——我的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去读了文科,我也跟着去了。

记者:噢……那个朋友是男生还是女生?

胡歌(笑):男生!男生!

学生记者:我们班里有一个同学特别喜欢你演的逍遥。有一次考试,他把考卷上的姓名一栏写成了李逍遥,还被老师倒扣了两分。

胡歌(笑):这个……呃……我对不起那位同学啊!

记者:当时他们怎么选中你扮演李逍遥的?很多观众都说,胡歌就是逍遥,逍遥就是胡歌。你因为这部电视剧一炮走红,你曾想到过吗?

胡歌:其实我刚进公司时被列入了“古装剧黑名单”,因为我的古装戏造型太丑。后来公司想再给我一次机会,看看我的形象演古装是否真的“没救了”,就随便带我去了一个剧组试古装造型。我穿戴完毕后碰巧让导演撞见了,他说我就是他心目中的逍遥。我傻了,因为我并不是去为演逍遥试镜的。当时太意外了,我高兴了两秒钟,随后就觉得压力特别大。不过后来,我就不去想结果,一心拍戏。最后,这部戏成功了,大家都认识了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哪怕做一件再大的事也不要事前多想结果,只要努力完成一点一滴小的任务,这些点自然而然会连成一条直线,通往成功。

记者:成名后感觉怎么样?

胡歌:有得有失。得就是年轻的时候就被人认识和关注,可以让我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积累。失就是演艺圈是浮躁之所,我浪费了很多学习机会。

记者:现在选秀节目遍地开花,许多人想冲入娱乐圈,你如何看待现在少年的明星梦?

胡歌:其实参加这类比赛也是一种锻炼。怀着明星梦的人,可以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失败的会懂得梦只是梦,是虚的、远的,不切实际的。

记者:最后再对中学生朋友说点什么吧。

胡歌:中学我念了七年(我上的中学学制七年),那七年是我学生生涯中最快乐、最难忘的时光。中学时代是个起点,也是个转折点,大家一定要沉下来好好咀嚼和享受这最美丽的年华。

拾荒者高三作文素材 篇4

拾荒者大多数以拾荒过活,拾荒者一般家境贫困、没有什么劳动能力或是无依无靠,靠在街上捡拾可回收物来维持生活,正因如此,拾荒者要物质的需求,更需要精神的支持,对于阅读图书来说,带给拾荒者同样是一种拾荒,不同的是,是对于精神上的拾荒,二者不可缺一,都是其活下去的动力源泉。

假设此时此刻你是一名拾荒者,在你旁边的阅读者对你表示不满,并对你做出不尊重的行为,设身处地的去想一想,当你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你又会作何感想,或许,你会默不作声,看着他羞辱你,或者拂袖而去,忍受着耻辱。拾荒者所具有的表现也应该是这样的,为什么?更多的是拾荒者们没有能力与你们争辩,拾荒者也会有所胆怯,因为他们没有还手的余力,别再让拾荒者担惊受怕了,让拾荒者好好的拾荒吧!他们只想有个精神寄托罢了。作为一名文明的阅读者,希望拾荒者能有一个安身之所,有一处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别再让拾荒者的拾荒变得没有意义,他们的拾荒只会变得超凡脱俗,变成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

除拾荒者以外,其他读者也是图书馆的宾客之一,有些阅读者往往逃脱不掉世俗的圈套,厌恶比其低微的拾荒者,依我之见,人人平等,何来低微这么一说,更多的是人心在作祟,甚至有些人对拾荒者的不满,做出对拾荒者不尊重的行为。我认为,对于不满拾荒者的阅读者可对其敬而远之或离其而去,而不是对其做出不尊重的行为。

或许,你认为拾荒者就应该在外面进行拾荒,而不是在图书馆悠闲的看书,有很多人这么认为,尽而对拾荒者露出他们丑陋的嘴脸,甚至言语极其粗暴,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拾荒者本身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社会,复杂的环境,让缺少能力的他们只能做着维持生命的一些事,他们并不需要你们的同情,只是希望你们能像平常人一样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别再让厌恶吞噬你们最美好的心灵。

拾荒者作文 篇5

莺时季节里,我走在火车轨上,远远望见有一人,时而弯腰时而起身,左手上提溜一个黄旧的编织袋,在尘土里黯淡无光……他袋里的东西,是一些小石子,形状奇特的瓶子,碎玻璃渣,还有几枝小花。离得近了,我这双近视眼才看清那人的模样,是我的同学,我心里一阵嘀咕,奇怪了,这孩子平日里,白白净净的,挺阔绰,时常给同学们送一些精致的小东西,在这条轨道上的东西破破烂烂,他捡回去是要卖钱吗?才怪哩!我走过去,和他打招呼,他笑笑,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脸上赫然多出了一团黑,看着他滑稽的样子,我扑哧一笑道:“魏晋名士嵇康喜欢俗活打铁以自奉养,那你一个白脸小生,你拾这些小玩意儿,是要干嘛呀?”他挠挠头道:“爱好,爱好罢了。”然后他神秘的说:“你要不要去我的秘密基地看看?很好玩的!”我忙声答应,对于这种俗世奇人的盛情邀请,我当然是恭敬不如从命啦!

我们穿过羊肠小道,跨过几段土基,到了一个小山洞里,那可真是别有洞天,几块靠电池发电的小小的LED灯使得整个山洞弥漫着淡淡的红晕,还有一些用碎玻璃拼成的小笔筒,里面还插着几朵有些败落的花,散发着植物的清香,透明的塑料瓶里养着五彩斑斓的小水球,在灯光的照耀下,折射着绚丽的光彩。几块砖头堆砌成小板凳,还在上面铺了两层塑料膜。

我不禁感慨道:“这是名副其实的秘密基地,我总算知道你平时给同学们的小玩意儿是哪来的了,我就好奇了,你哪来的闲情逸致布置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他笑道:“你看过三毛的一篇文章吗?它叫《拾荒梦》,里面说:拾荒的日子是自由的,毫无拘束的,拾荒人眼底的垃圾场是世界上最妩媚的花园。我想,的确是这样,我喜欢自己动手,变废为宝。我觉得这很有成就感,我想把这当作一个爱好,在拾荒的日子里,我觉得世界都是自由的,这拾荒的趣味,在于它永远都是一份未知,你不知道下一秒你会收获什么,也不知道,你能创造出另一些奇妙的东西,创造的价值就在这里体现,我要将这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坚持下去,可能再过几十年,这些东西都能开博物馆了!”他顿了顿,又说:“可能每个人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生活的拾荒者,那些点点滴滴的过往,亦或是真情的片段,都是我们应该拾捡起来的,我们与这些东西的相遇是奇妙的。”

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是啊,我们不一定要去应和那些阳春白雪的情操,不一定要去追寻那些远在高山之巅的理想,因为世间真正温煦的颜色,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山谷。做一个幸福的拾荒者,亦未尝不可啊!

雨夜中的拾荒者作文 篇6

星期天晚上,天灰蒙蒙,没有

小学生作文大全

半路上,我又见到了那个沧桑的背影——驼着背,左手拿着畚斗,右手拧着麻袋,或许你猜对了吧,她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每天上学放学,我都会见到她,甚至是雨天。

我走上前一看,透过微弱的路灯光,发现她的头发上长满了一根根银白色的头发,皱纹也渐渐“侵略”了她的脸,我曾问过她:“为什么您这把年纪了,不在家里享福,还天天跑来拾垃圾呢?”她答道:“这也是必须的,我来拾这些东西去‘再生工厂换钱,就可以给孙子买书包了!”她貌似挺高兴的,“在几天就够啦!”

我听了之后,淘气的泪水使劲儿往眼眶外钻,我十分想给予这位无助的老奶奶帮助,可我却有心无力。

拾荒者作文 篇7

拾荒者就是俗称的捡废品的人。他们靠在街道、小区公园等地拾废品来维持生活, 他们的工作、生活、居住等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很多农民为了生活, 加入拾荒者大军。他们日常的工作环境不仅要接触废纸、塑料、金属等日常生活中的废品, 还有可能接触到医疗废物、化学品、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物质等危险废弃物。由于对垃圾危害性和防护措施相关方面的知识不了解, 导致健康受到影响。对于拾荒者, 有的地方政府对他们视而不见, 有的进行打压禁止, 社会对他们也缺乏关注。

二、生态系统视角下浅析拾荒者的问题现状

( 一) 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界内被简称为生态系统理论, 它是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 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查尔斯·扎斯特罗把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区分为三个层次: 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指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个人。个人既是一种生物的社会系统类型, 更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的社会系统类型。中观系统指小规模的群体, 包括家庭、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指比小规模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 包括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

( 二) 从生态系统的层次性角度分析拾荒者问题现状

1. 微观层面, 身体健康受损, 融入城市生活困难。微观环境系统与个人的关系最为密切。拾荒者由于职业所迫, 他们大多衣服破旧, 这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也会受到社会其他人的排斥, 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由于健康环保以及医疗知识的匮乏, 在捡拾废品过程中可能感染疾病。因此, 针对拾荒者问题, 需要本身的微观环境进行调查评估。

2. 中观层面, 家庭、社区等环境互动较少。由于拾荒者家庭多数不在本地, 有的是一家人一起, 但是跟整个大家庭又形成分离状态。有些拾荒者带着孩子一起捡废品, 这让孩子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意识, 可能想自己长大也要从事这项看似自由的职业。这些孩子受教育的问题又如何解决, 因此, 社会工作者要为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如促进社区、环保机构和其他公益组织合作, 一起关心拾荒者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

3. 宏观层面,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经济文化差异, 政府缺乏管理。生态系统论认为宏观环境是较大的、最外围的环境系统, 也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如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大环境。就业形势的严峻,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 有的为了在城市生存下去被迫选择这个职业。拾荒者普遍不被人们重视甚至是被嫌弃看不起, 被看成是外来者, 导致他们的子女在学校自我封闭不敢与同学们交往甚至是受人指指点点, 这也是整个社会风气不良造成的。社工可以联合社区、机构、政府等力量营造良好的氛围, 倡导政策倾斜来解决拾荒者的现实问题。

三、拾荒者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初探

( 一) 个人层面, 采用个案方法

可选一区域的拾荒者着手, 也联合相关环保部门对拾荒者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 对废品性质进行分类; 社工也可以采用个案的方法对拾荒者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员, 让他们有归属感; 最后, 社工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理论改变拾荒者的认知, 肯定他们对城市环卫的作用, 肯定他们自身的价值。

( 二) 中观层面, 采用社区工作方法

具体可以成立拾荒者小组, 加强他们内部的交流沟通, 同时联系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居民宣传教育, 促使他们接纳拾荒者, 让他们也能公平的享受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以及卫生文化资源。社工还可以联系社区和相关环保部门在小区设置固定垃圾堆放点, 避免到处乱扔垃圾, 教育居民垃圾分类投放。

( 三) 宏观层面, 倡导政策倾斜

拾荒者的存在是客观的, 短时内又是必然的。社工可以呼呼教育均等, 教育资源的不公致使农民工进城后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难以找到工作, 迫于生计有些农民工就加入了拾荒者的大潮。政府要加强重视, 为他们提供制度保护, 让他们和城市居民有平等的权利。此外, 可以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 培训完可以直接上岗, 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四、结语

拾荒者在个人适应, 城市生活融入方面有很远的路要走。生态系统理论为解决拾荒者的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注重从拾荒者的需求出发, 综合调动他们的家庭、社区及社会环境中的资源, 努力构建其社会支持网络。他们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力更生, 在职业的艰辛和其他人的冷眼中艰苦奋斗, 也为城市的资源回收利用做出贡献。社会应该对他们引起重视, 这也是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何雪松著.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师海玲, 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

[3]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海滩、寡妇、土豆与拾荒者 篇8

图片摄影师出身的瓦尔达,后转为电影导演,她从没间断对摄影的追求,但是,她的摄影几乎不是单独呈现,而是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出现,成为她综合艺术中的一部分,所以对她摄影的单独讨论与研究,也不能脱离其他艺术的并行。

1954年,瓦尔达拍摄电影处女作《短岬村》(lapointecourte)使其获得了“新浪潮祖母”的美誉;1960年代,拍摄了重要作品《5时至7时的克莱奥》(Cleode5a7),以及《幸福》(LeBonheur)等;1985年,《天涯沦落女》(SansToitNiLoi)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98年,在她70岁的时候,拍摄了DV纪录片《拾荒者》(LesGlaneursetlaGlaneuse),获得了巨大成功。2008年,进入耄耋之际的“老祖母”拍摄了自传体电影《阿涅斯的海滩》(LesPlagesd'Agnés),回顾了她一生的创作和生活经历。

此外,瓦尔达还于1956年、1957年先后两次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和摄影。2012年3月,84岁高龄的“老祖母”在阔别了半个世纪后,再次来到了中国,并将她的摄影、装置、电影作品一并展现给中国观众—《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在中国1957-2012艺术创作全回顾》3月10日至4月18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在诙谐的小提琴伴奏中,一个留个“盖儿头”的老妇人在海边,逆着镜头倒退地走着,嘴里叙述着那些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的生活中片段,影片仿佛“play-back”的模式中展开了叙述……在这部带有个人纪传色彩的电影《阿涅斯的海滩》中,被誉为“新浪潮的老祖母”的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将摄像机对准了自己,用影像的方式把自己80年来那些难忘的经历和残存于记忆中的碎片整合起来。

如果说每个人的人生展开是一种风景,我的人生展开就是一座海滩

比利时的海滩,影片《阿涅斯的海滩》从这里开始,这是瓦尔达的第一故乡,她的出生地。“老祖母”躺在沙滩上,指着黑白旧照片中的自己说:“我喜欢看这个穿条纹泳衣的小女孩,还有这个穿吊带的。”话音未落,瞬间镜头切换到了当下,三个与照片中有着同样着装的小女孩在海边玩着“过家家”的游戏,瓦尔达从镜头中走出来,自问自答:“我不知道这样的情景再现意味着什么,我们重温了历史中的那个时刻吗?对我来说这是电影,是游戏……”在记忆与过往作品的指引下,瓦尔达回访50多年前的那些故交,重走她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那既是真实存在的物理空间,同时更是瓦尔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空间。影片在真实与虚幻、当下与过去、现实与回忆、在场与不在场等矛盾的并置、对话中展开……

海滩,短岬村(lapointecourte)是法国赛特(Séte)地区的一个村庄。这个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渔港是瓦尔达成长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26岁的瓦尔达导演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短岬村》,而在此之前,她所看过的电影尚未超过10部,但是良好的艺术史修养与长期的摄影工作给了她与众不同的素养,她对镜头语言有着超常的热情与敏感—瓦尔达在大学期间主修艺术史,在1951—1961年期间,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巴黎人民剧院的摄影师。在她生平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中,或许因长期的图片摄影经历的影响,瓦尔达就表现出对于独立的电影语言的追求。她从电影语言的本体出发,尝试着摆脱文学的它律,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叙事结构与方式,而这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新浪潮”电影。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瓦尔达抵押了母亲的房子,动用了所有从父亲那继承的遗产,这种赌博式的行为使她在1954年以极低的成本完成了影片拍摄,而这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兴起早了4年。

由瓦尔达所开创的低成本和个人性、非专业性的特点成为“新浪潮”电影的楷模,所以公众习惯于将瓦尔达称之为“新浪潮的老祖母”。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老祖母”之称只代表“孕育”之功,而绝非“同流”之意。瓦尔达及其作品虽然与“新浪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她本人并不在“新浪潮”诸导演之列。在专业的理论研究中,一些学者将这一时期的电影风格进行细分,提出“左岸派作家电影”的概念,以区别于以杂志《电影手册》为美学依据的“新浪潮”派,而瓦尔达的作品正是“左岸派作家电影”特点的集中体现。

回忆起这段由摄影到电影的跨界经历,瓦尔达总是轻描淡写:“由于语言的需要(我去拍摄电影),我原以为给图像配上文字就成了电影,很快我就知道这是另一回事。我没上过电影学院,也没做过电影助理,我运用想象力,然后投身其中。”恰恰也正是由于“追随表达的需要”,在瓦尔达的艺术探索当中,摄影、电影、装置这些不同形式的作品往往交织在一起出现,并且深深地烙上了瓦尔达的个人印记。

装置《海边》(Seashore),由照片、投影和真实的沙子组成:空间中一个巨幅的摄影立在空间的深处,地面上延伸出来的是一片由沙子铺成的“海滩”,伴随着沙沙的海浪声,动态的电影画面投射在这两者之间。驻足在作品前,仿佛可以嗅到海风的清新。而在为此次中国之行所创作的装置《中国红门》(ChinesePortico),更体现了瓦尔达艺术语言的多元交融。1957年,应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瓦尔达踏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在数周的时间内,她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并拍摄了上千张纪实照片。那是在“大跃进”的前夕,她被那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旖旎的异国风光所吸引,并聚焦于此。于是,我们看到了在装置《中国红门》中,瓦尔达将一些55年前的旧照与具有“榫卯”特征的红色建筑结合起来:体现中国家庭结构的全家福,靠祖辈相传下来的杂技表演,以及在冷战思维下,那些参加自救演习的儿童带着防毒口罩……过去、回忆与异乡,现实主义的纪实手法与浪漫的异乡之梦交织在一起。

nlc202309030548

我追随着雅克因为我爱他

海滩,依旧是海滩,努瓦姆梯耶(Noirmoutier),法国西海岸南特地区的一个海港,这里是瓦尔达与丈夫雅克·德米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年轻时,雅克常常带瓦尔达去努瓦姆梯耶海滩寻访他童年时露营的地方,海滩给他们创作的灵感,他们都深深地爱着这里。然而,这一切都随着雅克·德米的病逝而改变了。1991年,在雅克最后的生命里,瓦尔达为他拍摄了《南特的雅克》(JacquesdeNantes),着重表现了德米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四年后她又拍摄了纪录片《雅克·德米的世界》(L'UniversdeJacquesDemy),纪念爱人辉煌的一生。然而这一切不足以表达她内心的苦闷与失落。

装置《努瓦姆梯耶的寡妇》(TheWidowsofNoirmoutier)创作于2005年,分为摄影与短片两部分,影像是其主体部分,由一个9分钟的大视频和14部循环播放的小视频组成。这种结构源于祭坛画中“三联画”的形式—中间一幅主作品,其他辅助性叙述在周围展开。在中间的屏幕上,我们看到海边的一些寡妇,穿着黑衣在沙滩上踱步。四周,14台小的液晶电视播放着采访短片。屏幕前放着14把椅子,上面各挂着一个耳机,每个耳机对应着一个小屏幕上的访谈。而摄影部分中,静态的视觉语言捕捉了短片中的经典画面,它既可被视为对影像的凝练,同时又可将其当作独立的作品。

在转述的过程中,尽管翻译只注重语意而丢失了原声中的情感,但有些话语仍让人记忆深刻。一个老妪对着镜头说:“我的丈夫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我们的床上仍然放着他的枕头,每天早上我都跟他打招呼,就像他还活着一样……”另一位刚刚丧夫的中年妇女说:“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充溢在屋里,前两天我还吃了他从市场上买来的四季豆,还很新鲜……”小屏幕中,一个穿紫色衣服的老太太坐在海边,傍边是一把空椅子,她沉默着,那个人就是瓦尔达,她是作品的一部分,也是这些寡妇中的一分子,作品呈现了寡妇们冬天般的心。

有寒冬的灰暗,但是也有夏天的色彩,《乒乓,人字拖与露营的营地》(Ping-PongFlip-FlopandCamping)是一组十分轻松的装置作品。一个充气垫子上放映着夏天海滨嬉戏的场景,欢快的色彩、欢快的声音。那些挂在空间中闪闪发光的小色块,让人想起节日时,为小孩子们准备的糖果盒,五颜六色的,刺激人们舔舐、品尝、触摸的欲望,也让人联想起印象派大师的外光绘画,瓦尔达的早期电影作品《幸福》中野外郊游时那种闲适的情绪。

我看土豆时不觉得它们仅仅是土豆,当你停下来仔细感受,你会发现土豆之美,生命之美,你甚至能听到它们的呼吸声。我觉得我自己衰老起皱的手,看起来也很像土豆

土豆,法国人餐桌上最平常的食物,但如果是“心形的土豆”呢?你会把它当作美食吃掉?还是将其视为“畸形”丢弃?这也许是看到《乌托邦之薯》(Patatutopia)时的疑问。这是一件大型装置作品,三块大屏幕相内折,围合成一个开放的空间。屏幕上播放的是各种各样如心形一般的土豆,它们蔫吧、皱缩,毫无美感,但是“满目疮痍”之上又冒出了茁壮的新芽。在屏幕围合起来的地面上,堆满了700多公斤真实的土豆。

土豆、土豆……这使人联想起瓦尔达的另一个作品《拾荒者》,一部以DV拍摄的低成本实验性艺术纪录片。在这些记录当今捡垃圾者的影像中,瓦尔达真实、客观地捕捉了失业者、吉普赛人、黑人、艺术家甚至还有星级厨师、落魄学者等人的各色生活,并将他们归为“为生活拾荒”、“为艺术拾荒”和“为拾荒而拾荒”。然而,不仅拍摄,在记录“他者”的过程中,瓦尔达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她收集各种“心形土豆”并为其摄影拍照。不知这是否会使观众联想起画面之外的另一个画面—陈列于博物馆之中的《乌托邦之薯》;但是,瓦尔达此“拾”却暗含着另一个意思—将自己归为“为艺术而拾荒”的艺术家之列。

《拾荒者》主要描述的是这个社会中的边缘、弱势群体,而以隐性方式出镜的是与此相平行的另一个群体—社会的操控者,瓦尔达以奔走于高速公路上的大货车、在海上石油泄露事故中遇难的鱼和水鸟证明了这些人的“在场”。在田间小道与高速公路,花花草草与大型拖车的交替出现中,她将社会的解构者与建构者并置于一起,勾勒出农业与工业、有机与无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对比,并揭示出矛盾所在。站在20世纪人类社会的种种危机中,电影研究者单万里引用瓦尔达的原话,认为《拾荒者》是一部关于浪费的影片。艺术史学者侯瀚认为,瓦尔达展现了的底层民众的智慧,他们为解决人类困境提供了另类的途径。

在影片的结尾,在不起眼的人群中,一个更为不起眼的角色出现了,他叫阿兰,是一位在垃圾堆里拣食物吃的生物学学者,他曾做过实验室的助教,对于不同蔬菜、水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了如指掌,然而如今却没有政府的编制。他住在避难所,迫于生计,在火车站对面卖报纸,以捡拾垃圾糊口。然而,处境并不乐观的阿兰却非常积极地生活。晚上,一个郊外的地下室中,阿兰正在免费地向那些非洲移民教授语言,教室的装修、课程的安排都是由他一手操办起来的。在拍摄这部DV时,阿兰已经坚持了六个年头,坐在教室中跟着他朗读的黑人只是这六年中的一小部分。在这六年中,阿兰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在那些因不懂法语而被排斥在外的边缘群体中,会有多少人通过这免费的课程而能够胜任简单的工作,从而进入到社会的再生系统中?

拾荒是为了重新发现并延续“物”的价值,使其最大化。如果说那些居住于避难所的非洲移民以及与他们有着相同处境的人是“拾荒者”,那么阿兰则完成了对于“拾荒者”的拾荒,他是这个资本社会中逆潮流而动的英雄。然而,片中“最大”的拾荒者并非阿兰,而是取景框外的瓦尔达,因为她不仅仅拾到了“心形土豆”,还拾到了阿兰;而此时,瓦尔达的“为艺术拾荒”升华为对“拾荒者施与拾荒的人”的拾荒—对善良灵魂的拾荒,拾荒被赋予了“救赎”的含义。《拾荒者》原名LesGlaneursetlaglaneuse,直译就是“拾荒者们与女拾荒者”,“拾荒者们”是指瓦尔达拍摄的人物,而“女拾荒者”正是指瓦尔达本人。故事进行到这里,聪明的观众应该大彻大悟了,拾荒不仅是为了“物尽其用”,更是为了“人尽其才”。这不仅是拾荒者的最高境界,更是瓦尔达这一生中最大的愿望。此时,转过头来再看《乌托邦之薯》时,那些堆在地上的土豆还是土豆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瓦尔达以摄影师的身份访问中国时的故事。她回忆当时的情形,“我独自扛着所有的器材,像一头骡子。”她的旅行持续了两个月,从北京开始,拍摄庆典活动,南下重庆,怜悯挑山工们的艰苦生活,坐船沿长江顺流而下到上海,然后去广东,在云南看少数民族,还在东北参观过工厂。她一路都在拍摄,留下了成千上万张照片,街上的人用微笑跟她打招呼(“现在可看不到那种微笑了”)。“看到年轻的外国女人扛着相机和镜头,人们总是很奇怪。我一个人去村子里,人们给我热水,孩子们对着我笑,指着我的大鼻子。”

在中国,瓦尔达好奇地买了许多当地的小玩意、美猴王的剪纸、一顶花帽子(一年后它戴在了她新出生的女儿的头上),小猫的图片……离开时,她只能再买一个巨大的箱子,把自己疯狂购买的东西放进去,那个箱子从上海运出去,在海上漂流了4个月才抵达法国的马赛港。她在中国拍摄的照片从未发表过,等老了以后再注视它们时,她只能在想象中勾勒50年前中国的样貌,“我会尝试重新思考过去,而并不是回到过去,就像翻开随意抽取的相册的一页。”

女孩正在表演杂技,有人在修筑水坝,武汉长江大桥正在建设中,北部一个学校刮着戈壁滩来的大风,农民演出、风筝、取水的人,没有鞋子的人,风景像画一样……这些东西都让她着迷,她做了一个摄影师能做的一切,她的照片“看起来就像一部苏联电影”。

上一篇:乡野情怀诗歌下一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的小学家庭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