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

2024-07-07

《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精选9篇)

《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 篇1

《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学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学生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章大意和主旨,逐步学会阅读长篇幅的文章

2、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早上好!

这个星期我们接触了新闻,新闻这个文体的特点是什么?请大家回忆一下。[明确]真实性、及时性

[教师]新闻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一种文体了,我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现在还有网络都可以接触到。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引申,现场直播等等样式],向我们提供了各方面最新的资讯。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包身工》,它的文体是新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教师]这种文体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种文体就是?

[学生]报告文学

[教师]是的,同学们经过预习就知道,这种文体就是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和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提示:从单元说明中找出答案]

[学生明确] 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师] 我们在学习报告文学的时候,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文章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学习目的]

报告文学同时又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中的一类,是文艺通迅、速写、特写的总称。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不同于其他文艺创作),新闻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学性(不同于一般工作报告、社会调查)。[投影,加粗]

(二)主体

[教师]前面我们先接触了本课的文体以及这个文体的特点,现在我们进入课文,看看所谓的报告文学的真实面目。

[介绍作者]作者夏衍,我国著名戏剧家、翻译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参加太阳社,是左联领导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建国后把文学名著《林家铺子》、《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夏衍作品中比较著名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投影作者图片]

[解题]本文以包身工为题,意义有三:其一,课文讲述的一群人的故事,这群人当时社会上给他们的称呼就是包身工;其二,我们从课文的主旨来看,以包身工为题,其实是[引导学生思考]„„[明确]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其三,包身工,除了是当时社会对这群人,这类人的称呼以外,它还是一种制度,一种怎样的制度?[提示:是罪恶的还是?]

[明确]这是一种罪恶的制度 [提问]罪恶的表现在哪里?

[活动]请大家通读课文,划出你们认为表现包身工制度罪恶的地方。也可以进行交流,时间是10分钟。

[讨论、总结、归纳]

同学们经过阅读和找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呢?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来交流一下他们的看法。

[自由回答、个别提问] [参考答案,投影]

1、四点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情景;五点钟,包身工上班劳动的情景。

2、还写了十二小时劳动后,抄身情景;黑夜里。起身和吃饭,表现包身工恶劣的住宿、饮食条件,上班劳动,表现恶劣的劳动条件,是写劳动。两方面合在一起,已经构成了包身工地狱生活的全貌。

3、还有与描写记叙生活场景相应的说明和议论。说明包身工是怎么来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说明包身工给帝国主义“”制造”了惊人的利润;说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蛮最残酷的制度。

[教师总结]是的,罪恶的制度剥夺了很多年轻的生命,这些年轻的生命一开始就被欺骗,后来又被虐待,最后悲惨地死去。他们的一生非常的短暂,还没来得及享受人生就草草了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悲惨,这样的苦痛,是当时万恶的社会造成的,是当时万恶的帝国主义榨取中国工人的血泪写证。

当时的中国社会,国民党反动统治,造成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加速了中国农村破产,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灾害;农村破产造成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流入城市。帝国主义又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起来拼命压榨剥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是使农村少女变成双重奴隶的社会根源。所以我们说在包身工身上,有双重的压榨,是机器、制度的压榨,也是奴隶制度、帝国主义拼命追求剩余价值的压榨。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改变这样的悲剧,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彻底地铲除帝国主义。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读地很仔细,也找到了许多表现包身工生活悲惨、包身工制度罪恶的地方。《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经60多年了,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于包身工的这些悲惨事实,也来自于这篇文章。

[提问]现在,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找出的几处表现包身工生活悲惨,包身工制度罪恶的方面,这些方面都是以什么线索串联的呢?

[给予思考的时间,提示学生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明确: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的。

[提示]只是单纯的叙事吗? [明确]中间还穿插了议论和描写

[教师]为了准确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和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状况,这种写作方法叫做“点面结合”。

[教师]

解释面:所谓的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在本文中就是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

解释点: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的事件和典型的细节,是在“面”的基础上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提问]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我们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恶的地方,想想哪些是点哪些是面?[可留作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检查作业: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我们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恶的地方,想想哪些是点哪些是面?

[参考答案]

1、面:人物的群体描写,课文写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里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清早起床、穿衣洗漱等方面)

2、点:反复提到的芦柴棒(老板喊她名字、生病的时候)

抄身婆不愿意用手去触摸她的身体;

还有,一些典型的事例,比如没吃得上饭的包身工、她们争夺马桶等等 [教师]这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同学们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可以各自发表意见,建议同学们学习借鉴这样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三、文章除了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以外,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现在同学们,可以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对比: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与老板们的对比 包身工与外来工人的对比

比喻: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作者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故事,比喻帝国主义以及买办资本家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十分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借喻:猪猡、懒虫、机器、罐头、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慈祥”“佳肴”“不假思索地爱上”“文明” “合理”“饲养”

这些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文章的意义,对我们理解课文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大家在写作中可以尝试学习采用。

四、完成课后练习三,理解文章中的句子。(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格式和结构,了解新闻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

3、学习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本课主要学习从报刊、电视、网络这些渠道获取信息)

[教学重点]

1、掌握新闻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2、学习航天精神,学习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掌握新闻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学习写作新闻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泉州,有一座让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建筑,它伫立在市区的圆盘上,上面有许多的飞天。这就是咱们泉州的城雕。城雕上的飞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飞天,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飞上九重天的向往。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有什么与飞上蓝天有关的人和事呢?

[讨论]时间为5分钟左右

[总结归纳] 最早的当属嫦娥奔月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西游记》、《封神榜》等文学作品;敦煌有飞天壁画;唐明皇游月宫”

二、主体

[教师]我国从古至今对飞天的梦总是抱有很深很浓厚的憧憬,这个梦想终于在2003年10月17日得到了实现。这一天可以说是全国上下万众瞩目的一天,也是我们的自豪感得到空前提升的一天。这一天,让我们用一些定语来给它下定义。

[同学们看书,自己找词语,或者自己形容]时间为3分钟

[教师归纳、概括、点评]中国第一位宇航员、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几百年的梦想„„(这些词语可以用同学们自己找、自己说,主要的目的是让他们对这一天的意义有所了解)[教师]在课文的开始,开头的三段,给我们介绍了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叫作新闻的导语。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的精辟议论组成。

一篇新闻除了导语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部分。同学们,回忆一下,新闻还由什么部分组成?

[明确] 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

[教师]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以本文为例来看这些部分的作用。标题,告诉我们新闻的内容;电头,告诉我们时间和发布新闻的报社等情况;导语,刚才说过了,是介绍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围绕导语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结语,就是结束。

新闻中,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次要的信息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叫作倒金字塔结构。

[教师]同学们,再从整体上看看课文,课文结构的安排很有特色。前面和后面都是记述“神五”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路中国航天史的回顾(这个回顾是简要的),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这是一种首尾四合型结构。

[教师]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归纳出来的文章的结构,看看文中交代的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的事件?(提示:按照时间顺序)

[参考答案]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神舟”一至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教师]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宇航与送入太空,摆在中国航天人面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怎么克服的?(提示,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并概括。)

[教师]困难是巨大的,但是我们总算走过来了,我们相信未来我们的国力会更强,未来蓝天上将会有很多中国人的影子,有很多的飞机上都写着“MADE IN CHINA”

[播放影片]火箭知识、神六起飞

[相关链接] 神舟五号_新闻中心_新浪网.htm 神舟六号专题_新闻中心_新浪网.htm

二、总结全文,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篇2

1.学生对长篇新闻的结构把握不太准确。

2.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不完全了解。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分析文章的层次与脉络结构,提高分析长篇新闻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关注中国航天,感受到航天人员的敬业、诚信,学习航天人的执著、拼搏、奉献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耐心阅读较长篇幅新闻,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线索,获取有用信息。

2.引导学生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新闻的写作特色:标题的双重含义,背景材料占主体地位,首尾圆合型结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分析整合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课型】

导读课、合作讨论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PPT 1,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神五飞天”)

PPT 2,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航天英雄杨利伟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但大家可曾想到,这伟大梦想终于成真的背后,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挥洒了多少智慧与汗水,付出了多少牺牲与奉献……今天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来了解这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二、向学生展示“飞天”组图

(出示幻灯片三)飞天梦之一 龙在九天 我们的飞天梦做了几千年,那是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在祖先心中,很早就产生了翱翔天宇的渴望。

(出示幻灯片四)飞天梦之二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让飞天梦具有浪漫色彩,更引发了后人无数的幻想。

(出示幻灯片五)飞天梦之三 敦煌飞天 甘肃敦煌地区的大量的飞天形象,是飞天梦走向现实的一种体现。

(出示幻灯片六)飞天梦之四 万户飞天 六百多年前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

三、合作探究

1.(出示幻灯片七)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反映最真实最简明的内容。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思考:

你能从本则新闻的标题中看出什么?

明确:标题有两层含义(虚实):

其一,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喻指中国飞天梦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功这一探索过程。

2.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

导语(1-3):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明“神五”发射时间、地点、意义。(描述式+评论式)

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结尾(27-30):呼应开头,回到导语重点内容——中华民族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

现实—历史—现实

首尾圆合型结构,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让人印象深刻。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和依托新闻事实的议论(主观评价)组成;而主体部分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

而《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主体部分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主体部分,概括一下。)

3.筛选信息。

课文主体部分按照怎样的顺序回顾了中国航天发展史的重大事件?有哪些重大事件?

明确:时间顺序。

《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主体部分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过渡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4.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梦想将变为现实,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欣喜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说说“神五”后期的航天发展概况。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 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日 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1日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

总结: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无到有,从航天弱国到航天较强国,彰显了我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展示出中国跻身太空强国的雄心壮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学生阅读补充材料)

2.情感教育指导:引导学生了解成就的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与数不清的付出,我们在激动与兴奋之余,要多想想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及集体力量的可贵。

航天英雄获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集体奖。

从2003到2013,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十年路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的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让我们向载人航天英雄群体致敬。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们身上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爱岗、敬业、诚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

五、课堂总结

为实现中华民族载人飞天这一瑰丽梦想,一代代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永不言弃,铸就了“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航程远未结束;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正向着更远更深处迈进,太空行走、交会对接、绕月登月,甚至飞向火星。(师诵)

让我们和中国航天人一起,和全体中国人民一起,和全世界所有的炎黄子孙一起,在中国航天精神的激励下,万众一心,与时俱进,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我们无比瑰丽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生齐诵)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给杨利伟、刘洋、景海涛等航天员写一封信,题目自拟,字数700字左右。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以及新闻在结构上的特点。

2、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新闻真实性原则。

2、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

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

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

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

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倍受列强的欺凌。

2003年,中国终于实现了飞天梦想——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回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重新感受那份自豪与骄傲以及重温那段艰难的航天历程。(写出课文标题)

(二)、整体把握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知识,把握文章的脉络即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讲解标题的含义)

导语(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

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倒叙)在这一段回顾中,有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需要把握: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3)1970年4月24 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州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结尾(27—30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三、解决几个问题: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州五号”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明确: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

这样的材料虽然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

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一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

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3、谈谈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1)、本文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篇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是一个国人瞩目的事件。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国人的飞天梦,以及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科学家们所做的不懈努力。(倒叙)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篇4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独立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认识不足。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理思路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说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2、分析本文结构,提高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提取本文的主要信息,完成本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体会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说教学流程:(结合课件)

(一)导入语(屏显“嫦娥奔月”图和“万户飞天”图)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二)自主学习(屏幕显示)<依据自主学习原则>

1、了解通讯 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2)完整性。(3)评论性。

目的:了解通讯自身的特点。方法:边读边划。

2、词语积累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耸入云天 扭转乾坤 一鼓作气 不同凡响

翌年 横亘 酝酿 尘封

方法:利用注解和工具书。

(三)合作学习-----教师质疑,学生讨论。<依据合作学习原则>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屏幕显示)

目的: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完成教学重点的学习。

(2)梳理主体部分: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本文的记叙顺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情感目标)

(3)综合全文,理解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双重含义(屏幕显示)

(四)分析与探究<依据探究学习原则>

(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2)谈谈本文的结构特。(屏幕显示)

目的:了解本文的结构特色。

(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目的:理解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法,突破教学难点。

(五)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本文的结构很简单,但是作为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很清楚,是大家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它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

《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点拨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预习提纲

1、学生通过互联网报纸查找有关“飞天”的资料。

2、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本文标题的含义。

3、筛选新闻主体部分的重点内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远古时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有飞天壁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也只到了今天,梦想才变为现实.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2、展示图片、资料,谈论“飞天”

3、写作背景介绍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4、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5、分析思考:本文标题的含义

标题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第二,是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问:本文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明确:时间顺序。

问:作者用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的心情。在那一刻,梦想将变为现实,传达出一种无法自制的激动和欣喜

6、学生展示自己列出的各时间段的重要事件。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要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1999年11月20日,“神州”一号实验飞船发射成功。2000年1月9日,“神州”二号发射成功。2002年3月25日,“神州”三号飞船发射成功。2002年12月30日,“神州”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幻灯片显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五十年代末开始对人造卫星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神舟一号至四号的顺利升空 神舟五号升空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六号返回,飞天梦更进一层 神舟七号成功出舱

7、自由讨论: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8、学会写新闻

首先,要抓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

其次,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选择好的标题,例如本则新闻的标题

再次,注重新闻的结构.例如本则新闻为首尾复合型结构,原因为本则新闻首尾两部分记录的都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9、课堂小结

本文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近3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材料丰富,条理清晰,学习完本文,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增添了民族自豪感。附录: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 “神舟” 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廖文根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日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是!”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相互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 篇6

◆由远及近,走近文本观大略

一、导语引路

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户的故事”。

明朝宪宗成化十九年。有一富家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不爱官位,爱科学,特别是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

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命令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只听“轰!”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离开地面,升向半空。人群发出欢呼,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摔在万家山上。钱学森说:“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但是,万户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二、明确目标

1.学习本文作为一篇规范新闻报道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科技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感知整体

1.作者及文体知识简介

贾永,曹志,白瑞雪,都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本文最初发表于2003年10月17日的《解放日报》。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地讲,新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新鲜的;在价值上是大家关心和需要的;并且需要通过新闻工具和其它各种手段进行报道传播。其最大的特点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目前,我国有5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老祖宗,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具体讲有以下主要分类法:

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分,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按照新闻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

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按照新闻的题材来分,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2.听课文朗读或教师范读,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翌(yì)年

横亘(gèn)橘(jú)红

九霄(xiāo)酝(yùn)酿(niàng)

苛刻:条件要求等过高

横亘:山脉桥梁等横跨、横卧

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凡响,平凡的音乐。4.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写出对课文初步的整体印象。

参考答案:一文回顾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历程。文章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最后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结束,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佳作。◆由外及内,走进文本探精妙

一、自主探究问题

1.标示出全文各自然段的序号。

2.圈划出有明显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句。

3.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提炼出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填写表格。同学们围绕以上问题自主探究,再参与课堂讨论,教师点拨、明确,再以课件展示下列表格: 段落 过渡段 结构 主要内容 1-3 3 导语

“神舟”五号发射升空,我国已有能力自主实现载人航天。4-26 4和26 主体

航天人近半个世纪的艰辛历程,把国人飞天梦一步步变为现实。27-30 27 结语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华民族迎来圆梦辉煌时刻。

二、合作探究问题 1.本文标题有何特点?

2.本文的标题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3.本文的标题是如何很好的总领覆盖正文的内容的? 学习步骤如下:

1.课件或板书展示以上主问题和子问题 2.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3.各小组派1名代表交流展示讨论成果,其他成员补充 4.教师点拨,明确各问题答案 5.课件展示下列内容要点:

标题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这个含义主要涵盖正文的导语和结语部分;第二,是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这个含义主要涵盖正文的主体部分。6.学生课堂接力,上黑板完成以下内容:近半个世纪中国航天技术探索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4-8段)1958年,毛泽东号召搞人造卫星。第二阶段(9段)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

第三阶段(10-13段)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第四阶段(14-17段)1992年,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第五阶段(18-21段)世纪之交,“长征”系列火箭久经考验。第六阶段(22-26段)九十年代后,“神舟”系列飞船不断升空。

三、合作探究问题:

1.“金色的秋日”暗示了些什么信息?

2.“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哪一个词语用的最精准? 3.“神舟”5号发射成功以后会怎么样呢? 学习步骤如下:

1.课件或板书展示以上主问题和子问题 2.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3.各小组派1名代表交流展示讨论成果,其他成员补充 4.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认识从文本到自己:

“金色的秋日”暗示了暗示了我们已经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中“迎来”一词则精准地告诉我们“辉煌”时刻还远远没有结束,也不可能有结束,祖国的航天伟业还需要前赴后继,这就自然为后继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后来人怎么办? 5.教师课件展示下列材料,全班齐读其中的文字介绍: 2013感动中国人物罗阳事迹

【获奖名片】罗阳:长使英雄泪满襟

【颁奖词】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黄宏:罗阳用生命诠释了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报国情怀,你倒下了,梦在起飞。

陈小川:战机起飞和英雄的陨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同等的震撼。罗阳是中国知识分子报国情怀的高度凝聚,是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精神后人。中国需要更多的罗阳。

【事迹】

罗阳: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

罗阳,男,51岁,辽宁沈阳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本人也是飞机设计专家,2012年11月25日上午,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于12时48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难关难度,难题难点,好像排着队一样。罗阳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逼着航空人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以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6.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以上两个材料让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看到献身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就意味着奋斗和牺牲,先驱者为此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我们后继者也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四、课堂小结

1.小结语:以上例子昭示了我们的责任:民族飞天圆梦,起点在我们脚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放飞梦想吧……

2.课件或板书展示,重温下列内容: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3.全班起立,齐读《少年中国说》节选内容。◆由内而外,走出文本明学用

一、语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载货

登载

刊载

转载

B.落伍

落选

落枕

落炕 C.直角

画角

口角

角色

D.喷壶

喷泉

喷射

喷嚏

解析:D项中的“喷”都读pēn;A项前一组中的“载”读zài,后三组中的“载”都读zǎi;B项前两组中的“落”都读luò,后两组都读lào;C项前两组中的“角”都读jiǎo,后两组中的“角”都读jué。答案:D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静侯

落伍

测试

一鼓做气

B.翌年

开僻

尘封

不同凡响 C.透露

联名

苛可

惊天动地

D.酝酿

横亘

辉煌

耸人云天

解析:A项“静侯”应为“静候”,“一鼓作气”应为“一鼓作气”;B项“开僻”应为“开辟”;C项“苛可”应为“苛刻”。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______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2)就在两千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碧江谷地______,一天内攀登500米高的山岭,又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

(3)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______咨询,解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

A.延续

考察

进行

B.沿用

考察

提供

C.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续

考查

进行

解析:此题考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延续”和“沿用”都有承接因袭的意思,前者偏指连续,后者除了承袭外,还有使用的意思。①句用“沿用”语意更全面、准确,排除A、D。“考察”“考查”都有调查、研究、弄清情况的意思。“考查”侧重表示以一定的标准去检查、衡量;“考察”侧重表示实地调查、深入细致的观察。结合语境,②句应选用“考察”,据此可排除C。另外,③句选“提供”突出了“儿科大夫”行为的主动性、连续性。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解析:“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此成语用在B句中恰到好处。A项中“汗牛充栋”使用不当。“汗牛充栋”本义是形容书籍很多。而A句意思是这样的事情很多,用“汗牛充栋”仅表示多是不恰当的。C项中“洗心革面”也适用不当。“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过,也可以说革面洗心。刊物讲究创新,讲究版式的新颖,但用表“彻底悔过”的成语不当,且此句也并未说明“过”在何处。D项中“左右逢源”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此成语重点侧重“做事”,而D项中则强调“说得头头是道”,这就无法落实“做事得心应手”。因而此成语也使用不当。

答案:B 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解析:A选项有歧义,一种意思是政府颁布法令,不许取缔市场,一种意思是政府要取缔市场;C项“看不上”既有“瞧不起”之意,又有“收看不到”之意;D项警方表示不满的对象既可以是对报案人表示不满,也可以是对围观者表示不满。答案:B

二、语言运用题

1.请根据下列对联的上联拟写一幅下联和横批。上联:神舟飞天,先驱者呕心沥血圆华夏千年梦想 答:

参考答案:下联:信心满怀,新少年发奋图强续祖国万代传奇。横批:不说再见 2.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新华社11月22日电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机构立下了汗马功劳。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政府举行仪式,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为对接机构的研制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颁发了首批15项专利证书。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所所长高松涛介绍说:“在对接机构长达17年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确保了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成功,体现了我国空间对接技术的硬实力。” 答:

【解析】 拟新闻标题,需要在导语中筛选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最本质的信息。本则新闻导语中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首批15项专利”都是重要的信息。我们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短语,就是大致的标题了。【答案】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技术获得首批15项专利 3.将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上,使上下语意连贯。

你是否想到,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的设计灵感竟是来自小小的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据此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的控温系统。

①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自动张开,以减少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

②而在阴影区域,卫星表面的温度会下降到零下200 ℃左右,这对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的危害极大。

③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紧贴体表,让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④当受到阳光强烈辐射时,卫星表面的温度会高达2 000 ℃。⑤人们发现,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正确顺序为(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本语段是介绍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的设计灵感来源的,分析所给各句可知,②④是说卫星表面温差大会对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产生极大的危害,根据两句的句意判断②在④的后面;而①③⑤是说在蝴蝶身上所得到的控温启示的,先总说蝴蝶身上有调节体温的鳞片,再分说这些鳞片是如何调节体温的,依据认知规律应先介绍气温上升时再介绍气温下降时,那么,正确的语序应该是⑤①③。【答案】 ④②⑤①③

三、阅读鉴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文章第一段,除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外,还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 关于这段文字的作用,可以从描述的场景和渲染的气氛角度思考。【答案】 写“辉映的朝阳”“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飞船”和“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的航天员——杨利伟”,寥寥数语,勾勒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渲染了发射前紧张而激动的场面,引人联想。

2.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主要作用? 答:

【解析】 课文前三段是新闻的导语,这是一个过渡性语段,是为了写下文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历程的。围绕“过渡”分析作用即可。

【答案】 过渡(承上启下),说明下文要写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探索努力的过程。

3.文章描写火箭发射时的情景用了一连串动词,找出这些动词,简要说明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答:

【解析】 文章描写火箭发射情景的文字集中在第二段,这些动词非常明显,可以从写景抒情的角度思考这些文字的作用。【答案】 这些动词有“喷射”“托举”“拔地而起”“直刺九霄”等。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神舟”五号发射时惊心动魄的瞬间,表达了作为中国人看到“神舟”五号顺利升空的自豪感。

4.请以节选的部分文字为例,谈谈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答:

【解析】 通讯的语言相对于散文来说,不易抒情,但是本文的语言却饱含激情,理解时注意结合“神舟”五号在中国航天史上的意义体会。

【答案】 作者的语言饱含激情,等待时气氛的安静,要描写自然景物时有着一种必胜的信心。升空刹那,“惊天动地的巨响”“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是飞船发射的特写镜头,作者怀着崇敬和必胜的信心写出了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语言优美,极有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冯春梅 刘 程

“神舟”五号飞船起飞九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着失重带来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状态恢复了正常。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有资料记载,世界上50%的航天员都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这种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

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进行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做的时间最长,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人生活在地球上,已习惯了地球对自己的吸引力。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只能够想象。而杨利伟在地面上就必须先熬过离心机训练这一关。

离心机训练。坐进一个由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100千米的时速旋转。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每次训练要做8个G(8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40秒。“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杨利伟说。

刚开始训练时,杨利伟的心率是每分钟140多次,经过训练,降到110次,并且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他不用很大的力量去对抗,还能观察别的东西。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3个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

“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点。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因为杨利伟每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来。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自己呛得后脑勺疼。

杨利伟是一个喜欢吃肉的人,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多吃。晚上饿了,也没自己加过餐。“要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杨利伟对记者说。

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返回地面。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过载达到10个G,噪音冲击有160多分贝。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两分多钟后,飞船冲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

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1.仔细阅读全文,为这则新闻拟写一条导语。答:

【解析】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用来点明新闻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拟写导语时,要抓住并全面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

【答案】 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2.文章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讲述了杨利伟的一些事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答:

【解析】 新闻的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杨利伟艰苦训练的五件事,阅读该部分内容,依次概括出来。

【答案】 ①克服“空间运动病”;②地面训练;③水上训练;④控制体重;⑤与“黑障”对抗。

3.文章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把杨利伟这个英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请结合原文,就细节描写的手法举两个例子加以简要赏析。答:

【解析】 本文在写杨利伟训练时,主要通过细节刻画来突出其顽强意志。【答案】 示例一:做转椅训练时,“做的时间最长”“头也摆到最大幅度”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杨利伟的严于自律和顽强意志。

示例二:进行“离心机训练”时,在高负载的情况下顽强训练,从来没有按过警灯的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4.杨利伟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答: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由杨利伟战胜艰险,战胜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例升华到人们争取成功的一般规律。

【答案】(1)良好的素质为成功提供了可能,但不发展提升素质,就可能与成功失之交臂。(2)成功的里程碑需要用汗水甚至热血浇铸。(3)英雄不是天才,英雄一样有平常人的烦恼和困顿,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就是因为他们积极应对纷至沓来的困难甚至灾难,以平常心生活,以超常心工作。(言之成理即可)

四、写作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篇读后令人振奋的好文章,阅读以后感想肯定很多,请写一段读后感。

高一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7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⑵ 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

⑶ 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课时】

1课时。

【教学课型】

自读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

【教具】

CAI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提问,神州六号的情况(学生自己介绍)。

二、字词闯关(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三、自读课文,分析课文

1、结构分析:

导语:(1~3)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主体:(4~26)飞天航程。

结语:(27~30)迎来了飞天梦圆的时刻。

2、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

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也喻指这一航程。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自豪、赞美。

4、本文导语部分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是描述,也是评论。既有对飞船升空的情景精细描绘,又有对这壮举的评论。

生动感人,有情感。

5、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性的事件?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6、中国人飞天航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7、“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天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有哪些困难?

首先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安全返回技术。

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理文章线索

文章用倒叙手法写出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然后按照是时间的顺序回顾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历程,最后落笔到“神舟”五号的研制、发射上,首尾照应,重点突出。

五、写作特点

1、以倒叙为主要叙事结构。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首尾呼应,这是本文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

2、语言凝练,具体生动。

六、作业布置

编写中国航天大事纪(世界航天大事纪做参考)。

《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 篇8

学案

编写:高亚飞

《飞向太空的航程》学案设计一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第一课时

一、写作背景

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 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 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 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 华夏“神舟”。

二、作家作品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三、重点字词

飞向太空的旅程,教案 篇9

1、导语: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遥远深邃的天空,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远古时代有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传说,敦煌壁画中有飞天的形象,到了明代,一个叫万户的人,用47根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试图飞上天空,不幸被炸死??2003年10月15日当“神舟”五号载着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时,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变为现实了,当人们沉浸在喜悦和自豪中时,是否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新闻报道就回顾了这一段历史。

二、课文精讲:

承载着中国人几千年飞天梦的“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升空,并平安返回,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进入太空的新成员,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多了一支新生力量,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面对如此重大题材,新华社的几位记者选择了独特的视角,从更高的角度立意构思了这篇新闻报道,成为众多相同题材的报道中与众不同的一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篇文章。

板书1:文题 插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有关图片

1、这篇报道的导语部分是哪些段落?主要讲述了什么?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主要交代了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同时对此事作简要评论:“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些评述一方面点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指出了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板书2:

交待事实——“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导语

简要评论—— 不同凡响的发射

2、作者在主体部分中回顾了有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新闻的主体部分是课文的第4段至倒数第5段,主要回顾了新中国的航天历史。回顾了我国从1958年5月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至2002年“神舟”四号的发射成功的历史。

板书3: 主要回顾了以下事件:

(1)1958年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舟”一至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3、这样构思报道的主体部分有什么独到之好处?

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荡开一笔,用

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新中国的航天历史地回顾中。这一部分大篇幅的背景材料的插入,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一般都是描述火箭发射的过程,人们对此事的关注表现,以及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等,即使有一些背景资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的报道重点没有放在关注火箭发射的一些琐碎的场景上,而是把目光放在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了解。这种立意的角度更高,使读者了解了成功背后的艰辛,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几代航天人半个世纪努力的结果,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从而使事件本身有了历史的凝重感。

板书3: 成功背后的艰辛

主体—— 回顾航天史

(记叙)历史的凝重感

4、文章在记叙中还插入了一些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请结合课文分析其作用。新闻报道中适当地插入议论和抒情性的句子,不仅能使报道的主题深刻,增加文采,还能唤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议论和抒情很难截然分开。本文中作者主要在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使用议论和抒情的句子。例如文中第三段“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议论使读者不仅看到了事实,而且还领悟到这一事实的的重大现实意义,这样就能深化主题,揭示事件的本质。又如 “为了这个飞天梦,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园的辉煌时刻”等议论抒情的句子,把读者的情绪激发起来,使其感受到实现飞天梦过程的艰辛和取得胜利后的喜悦,激发了读者的情感。

板书4:

深化主题

议论抒情

激发情感

5、读完全文,你觉得这篇报道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标题是新闻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标题能更吸引读者。这则新闻的标题首先富有动感:巧用动词“飞”,唤起人们对“飞”的动作的联想;“航程”又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流动过程。其次这个标题内涵丰富。一表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取得成功这一结果;二点明本文要让读者了解中国人的航天梦是一个经过了几代人不懈努力的探索过程。

板书5: 富有动感 文题 内涵丰富

三、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贾永、曹智、白瑞雪均是新华社记者。

2、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其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少校乘“东方”1号飞船用了108分钟绕地球运行一圈后,在萨拉托夫附近安全返回。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1961年5月5日,美国第一位进行亚轨道飞行的航天员艾伦?b?谢泼德,驾驶美国“水星”mr3飞船进行首次载人亚轨道飞行,美国因此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四、配套图书:

1、感知欣赏: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上天空。“两弹一星”的成功震惊了世界,也让中国这个孕育了“飞天”传说的东方大国自信地屹立于国际舞台。如今,“神舟”五号的发射,令全世界瞩目,当航天勇士杨利伟在人们的牵挂中平安归来时,新华社记者写下了这篇新闻报道。

2、探索创新:

【《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推荐阅读:

我的包身工剖析06-17

包身工读书笔记06-15

第11课包身工答案05-25

上一篇:最美逆行者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下一篇:成长的痛初二作文6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