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育儿心得体会

2024-08-16

幼儿园小班育儿心得体会(共15篇)

幼儿园小班育儿心得体会 篇1

看着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父母们一定非常希望他能开口叫你一声“爸爸”、“妈妈”,尤其是看到同龄的宝宝已经会说话时,父母更是对宝宝能够开口说话充满了期待。但是由于宝宝的个体差异,宝宝开口说话也是有早有晚的。一般情况下,男孩要比女孩晚一些学会说话。

婴幼儿各阶段语言发展状况

专家表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并且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随着宝宝成长阶段的变化而不同。

0-1岁

处于这个阶段的宝宝用不同的哭声、笑声及口腔中发出的声音来表明自己的需求,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就可以不断与宝宝进行对话互动来开发宝宝语言的能力。

10个月-2岁

这个阶段的宝宝基本上都会叫“爸爸”、“妈妈”了,宝宝的活动能力增强,他的语言能力也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升,但是宝宝语言基本是名词、双叠字。建议爸爸妈妈这时对宝宝说话应尽量放慢语速,让宝宝能够听得清楚。

2岁以上

2岁以上的幼儿,随着感知能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丰富,会逐渐发展出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这个阶段的宝宝不仅会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短语,而且还会模仿大人的语言。专家发现,2-3岁是开发宝宝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宝宝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父母用语言来告诉他这个多彩的世界。所以这个阶段建议爸爸妈妈要耐心回应宝宝的问题,这有利于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影响宝宝语言发展的要素

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指的是宝宝自身的成长发育情况,如果宝宝出现体质较弱、有智力缺陷、器官缺陷等情况,也会影响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外在因素指的是宝宝的学习环境,家庭关系和谐、亲子间进行积极互动的宝宝,语言能力发展也较好。因此,父母要保证宝宝均衡地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成长需要,还要尽量多为宝宝提供学习语言的环境。

1、丰富宝宝的生活经验

宝宝语言能力是通过经常的模仿、练习习得的,爸爸妈妈可以扩大宝宝的生活圈,丰富宝宝的生活经验,将宝宝接触到的事物尽量多介绍给他。

2、锻炼宝宝感知能力

语言的发展与宝宝感知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宝宝会通过自己手触摸、感觉、操作事物来认识事物,来获得更多的体验和知识。所以爸爸妈妈在保证宝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让宝宝多感知事物吧!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来判断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程度,如果宝宝在2岁之后仍未开口说话,或宝宝3岁时还不会说句子,甚至3岁以后说话含混不清等,爸爸妈妈应该予以关注,并积极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幼儿园小班区域创设的几点体会 篇2

关键词: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区角创设

一、区域创设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1.区角的创设要相辅相成

环境的创设要根据自己班的环境场地,根据各区域特点与所需条件,合理设置活动区域。既要让各区角看上去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又能有效地贯穿起来。我班的区角共分为四块:娃娃家、益智区、快乐阅读、巧手坊。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会选择各自喜欢的区角来进行游戏,但在操作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引下,孩子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孩子们在进行“娃娃家”操作游戏时,发现娃娃饿了,这时他们就会想到给娃娃弄吃的,想到吃的就会想到“娃娃厨房”,厨房的辅助材料除了老师提供的一些基本原料外,还需要许多的半成品。“巧手坊”的幼儿们会把自己做好的饺子、饼干等等食品送入厨房,让厨师们再次加工变成能吃的食品,送给“娃娃家”有需求的娃娃们食用。娃娃们吃饱了又干吗呢?他们会由“爸爸、妈妈”带到“快乐阅读”区角去看书讲故事。

2.区角的创设要有独立性

教师应将各区域分为相对安静的和活动性较强的两大类,把较安静的区域集中在一起,如图书角、美工角等;活动性较强的区域与之稍有分隔,如娃娃家、娃娃厨房、建筑角等。这样,可以避免相互干扰,形成合理结构,较好地发挥各区域功能。

二、隐性暗示也是美

1.插卡区的创设

在组织区域活动中,为了进行合理的区域游戏布局,我们老师往往会在区域游戏中设置一些隐性暗示的道具,以此来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游戏,区域游戏也能够更加的均衡。比如,为了控制好一个区域的游戏人数,老师在每一个区域都设立了插卡区,插卡区的数量根据区域的大小和角色的分配来定,进来参加游戏的孩子必须拿着带有自己照片的区域卡插到自己选择的区域插卡袋里,当数量有限的插卡带被孩子们插满了,其他孩子就不能进来了。这样一来不用老师多说,孩子们只要看就能清楚地了解插卡袋的意图。

2.角色牌的制作

游戏中,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角色的概念不够理解,经常在游戏中发生角色混乱,一会儿要做爸爸,一会儿又要做妈妈、宝宝、客人。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清晰每一次游戏中自己角色,在娃娃家里,我们为孩子们制作了角色牌,设立了三组家庭:西瓜家庭组合、桃子家庭组合、桔子家庭组合。在制作角色牌时我们用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水果来做牌底衬。每组家庭三人:爸爸、妈妈和宝宝,他们的名字就以水果命名,例如:西瓜家庭的成员就取名为:西瓜爸爸、西瓜妈妈、西瓜宝宝。这样便于孩子记忆,只要参与娃娃家游戏的孩子看看胸前的角色牌就知道自己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

3.在游戏中给孩子自主选择游戏的权利

区域游戏中隐性道具的添放,也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游戏,效果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讲究规则。

在“巧手坊”中,由于投放的材料品种、数量比较杂乱,操作的类型也比较多。如:彩泥变变变、粘粘贴贴、涂涂乐、小鱼吐泡泡、喂喂小动物、穿项链等等,但由于孩子们的喜好、兴趣不同,所以选择操作的类型也不一样,也不能每天那么多的种类都开放,这样就比较混乱。面对这种情况,怎么来改变呢?我们开始尝试了许多办法:如:每一次活动前老师给孩子们定好操作类型,孩子们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选择操作,这样一来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1)规定的类型孩子们不感兴趣,拿着材料发呆。(2)孩子们会到处窜。(3)会发生争抢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游戏违背了“自主选择”这一游戏理念目标。通过反复实践、摸索,我们最终找出了一个办法,与大家分享。在游戏说明比较明显的地方,制作颜色比较醒目的“笑脸”标志,标志的多少可以根据你设置项目类型的多少、人数、配备材料的多少来决定。但有一点,“笑脸”的标志一定要比项目类型要少得多。这样孩子每次在玩之前,就把笑脸贴在你所选择项目类型的前面序号上,笑脸贴完则其他项目就不可再选,想玩也只能等到下一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这个办法很好,简单易操作,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样一来,孩子们操作起来很方便,每一次操作都会很认真,积极性也很高。

三、深度了解——爱的诠释

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尤其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游戏更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而区域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游戏活动,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我觉得在创设区域活动中,老师选择的游戏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熟悉,需要游戏化情景强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幼儿的持久学习兴趣。

总之,要开展好区域活动,让它真正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教师就要把工作做得再细一点、再实一点,持之以恒地根据教学的主题和季节的变化来更换内容,增添材料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只要老师用心去做,我们的区域活动没有最好,但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邓乙凤.谈开展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3):150-151.

[2]袁贵仁.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幼儿园小班育儿的心得体会 篇3

思前想后,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本身的一些长期以来的坏习惯,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一套,自己则做一套,那教育孩子是没有说服力的。所谓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孩子的模仿力和学习潜力都是最强的,长时间跟父母在一齐,自然而然就会表现出跟父母类似的行为举止。与其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如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好榜样。那里说个笑话,豆爸有次饭桌上要求豆豆把饭碗里的饭全吃干净,豆豆就反过来说爸爸的饭碗也是很多剩饭,我一看确实哦。

另外就是不要太惯着孩子,能做到的尽量让他自己完成,这个其实是我最要检讨的一点,倒不是惯着,而是经常会不知不觉得培养了一些坏习惯,然后改一个坏习惯真的是要花费更多时间。好比吃饭,在家里晚饭豆豆一向要我喂,其实中饭在幼儿园都是独立完成,并且老师一向有夸奖的,但是偏偏在家他就不干,我自己经常为了让他多吃,快吃,就不知不觉的喂到此刻,直到前几天,豆爸说要让他独立吃,否则就拿走不给他吃,刚开始他当然不相信,就说自己不吃,最后他还是在全家人吃完以后清洗的时候要求吃,结果一个人在餐椅上很快的吃完。还有就是当豆豆不愿意做的事情,我经常是一番软硬兼施以后没折了,反而被他吃定了,不明白什么方法能够对付豆豆的倔犟,可能唱黑脸功夫不够,在他面前没有权威性,还要加强学习。

最后我想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是没办法给他应有的尊重的,孩子如果在没有尊重的环境里长大,那么她长大后也很难尊重别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尊重你的孩子。渐渐长大的孩子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作为家长,可能不经意中忽略了这一点,于是经常容易因为忽略他的感受,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对孩子要讲信用,答应的事情必须要做到,不要轻易的欺骗孩子。上半年豆豆在亲子园里上小小班,有个礼拜豆豆得了好孩子称号,回家后豆爸和我都十分高兴,甚至于邻居的小孩子都有点嫉妒有点失望地说,豆豆有好孩子,我没有诶。但是豆豆却没很大反应,豆爸说豆豆可能对于这个荣誉感还没构成,我们来帮忙一下,于是首先我们答应豆豆如果有得好孩子,爸爸妈妈就会买礼物来奖励,然后在亲戚朋友面前,要求大家都特意对得到好孩子称号的豆豆大声表扬。在物质和精神的双层满足下,豆豆很快的对好孩子有个新的认识。接下来的学期里得到好孩子的次数挺多的,有次好像一周发2次好孩子,豆豆都有得,于是爸爸妈妈依然如约买了2次礼物作为奖赏。此刻在五幼,我们又十分重视豆豆的星星数,每次我去接豆豆都要问这天星星有没有多一个,还要他带我去看看他的星星。我答应他星星数到达8颗的话,能够给他买个礼物哦。

幼儿园小班育儿知识 篇4

1、在自信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幼儿无论每学做一件事情,老师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行,特别对于大多数能力平平或发展稍落后的孩子来说,获得成功的机会较少,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能力弱的孩子安排其能胜任的活动任务,让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自己力量和成就,在成功的喜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以后的每一次活动中总能认真对待,从中,不仅掌握了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而且增强了自信。所以老师只要善于利用种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这个年龄阶段能够掌握的各种能力,如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运动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使幼儿有了自信,感到自己有做好这件事的能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使会自然而然形成,这对他们走向相对独立的小学大有益处。

2、在平等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3、在鼓励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

幼儿有上进心,表现欲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应正确引导,恰当鼓励,让幼儿良好的表现欲望得以充分发挥,巩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克服缺点,为自己,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培养其做事能力的强大支力。幼儿有些微进步,我就及时给予具体的表扬,投以赞许的目光。如什么小朋友在班上经学帮助小朋友摆桌椅,在家能叠被子。我以常鼓励 “你的被子叠得真好”,“你的桌椅摆得真整齐”,让她为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感到无比自豪。而如果她某些方面欠缺,我总是鼓励她继续努力。如我说“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要是这样做,那么就更好了”。在我不断的鼓励下,她明白自己什么事情做的对,什么事还须往一定方向努力才行。可见,在老师不断的鼓励中孩子会逐渐增强成功意识感,并愿意去继续探索,学习新本领,为入中大班养成了良好的完成任务能力的习惯。

延伸阅读:小班夏季育儿知识

一、慎用蚊香

夏天蚊蝇多,家长为保护孩子往往点上一盘蚊香。但要注意,蚊香特别是劣质蚊香中掺有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燃烧时农药散布在烟雾中,被幼儿吸入易致中毒。孩子年龄小,身体器官功能较差,对有机磷特别敏感,故不宜应用。

二、夏季食物注意事项

孩子在夏季晒太阳时间过长,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骨骼加速钙化,但血钙大量沉淀于骨骼,会使经肠道吸收的钙质量相对不足,造成血钙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此时如果儿童从食物中摄入的钙质不足,或不能及时补充钙质,极易导致低钙性惊厥症、出现双眼上翻、面肌颤动、肢体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因此,夏季要及时给儿童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米皮、海带、鱼、骨头汤等。另外,蛋白质可促进钙的吸收,如豆制品、鸡蛋等;炎热的夏季里西瓜是孩子常用的消暑佳品,但是现在吃西瓜也要当心惹出“祸”来了.据介绍,一般带有激素和农药的西瓜,从外表看西瓜皮上的条纹黄绿不均匀,从里面来看瓜瓤比较红,瓜子却是白色的,而且吃起来没有甜味;冷饮吃得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刺激肠道,使蠕动亢进,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影响孩子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三、喝水并非越多越好

人离不开水,但过量饮水却会中毒。大家知道,水约占体重的65%至70%,且在体内相对稳定。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孩子喝水时最好放点盐或饮用含盐汽水。若不习惯于喝含盐饮料,则应将菜炒咸一点食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水中毒。

四、夏天不宜给孩子剃光头

不少的家长认为孩子夏天剃光头凉快,殊不知此法不利头部保健。夏天阳光强,孩子光头失去了头发遮阳屏障。孩子皮肤防御功能不够完善,剃光头增加各种外伤碰伤头皮,从而增加各种细菌在头皮上的感染机会。如果细菌侵入孩子头发根部,破坏了毛囊,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因此,孩子夏天不宜剃光头。

五、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日炎炎,家长怕孩子上火,往往只给孩子吃些清淡饮食,实际上这样做并不好,因为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过于清淡的饮食,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障碍。夏季宝宝的饮食,仍应多样化,新鲜的鱼、肉、鸡蛋、猪肝等,都是应该吃的,可做成粥,这样既便于宝宝消化,又有营养。

六、饮料不宜多喝

育儿观念:小班育儿心得 篇5

育儿观念:小班育儿心得

“弹指一挥间”儿子小班毕业了,像许多父母一样,我也是” 新手”妈妈,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一边总结,有许多道理自己明白,付诸行动却很难。回想起四年来对儿子的教育,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妈妈。儿子在上小班的一年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不愿去幼儿园、不能独立吃饭、在活动中不积极、会耍脾气„„我就几个自己尤为关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吧。

一、怎样让孩子更加独立

儿子在小班一年中,最让我纠结的就是上学、吃饭、与小朋友相处,总的来说就是独立性不强。虽说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可是看到其它孩子快快乐乐的上学,独立吃饭,我非常羡慕。儿子的依赖性可能和我有关,他三周岁前比一般的孩子生病多,经常去医院。有时候老人不在身边,他一生病我就急得睡不着吃不下,对他百般呵护。现在想想那时自己有点大惊小怪,反而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及心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小班上学期奶奶从老家过来了,去幼儿园主要是奶奶接送,听说他在幼儿园的情况不是很理想,我也挺紧张的。第二学期奶奶没来,爸爸上班早出晚归,我除了上班就是照顾他。我不得不在儿子的身上花更多的时间,我也希望经过我的努力,他在各方面都能超越自己。

首先,上学就是一大难关。刚开始几天每到教室门口他就粘着我不让走,让我再抱一下,有时一下不行,还要再抱。然后勉强进去,有时还会哭几声。其实,进了教室表现的还可以。后来每天早上吃饭后,我就开始做思想工作。实际上每天起床后就开始了。儿子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上学吗?”为了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每次我都煞费苦心。如果答案是“上”,他消极的情绪会从这一刻一直延续到教室门口;不回答,他会没完没了,打破沙锅问到底。一般情况我就避重就轻,尽快分散他的注意力。早饭后,我会提醒他想带什么玩具,带玩具是必修课。然后我会主动讲一些幼儿园的事情,比如,一起唱刚学会的儿歌,说说昨天表现好的方面,或者引导他猜想一下当天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总之,让他带着积极的情绪上幼儿园。有时候用他想要的东西当诱饵,也就是物质奖励。最后一招就是正面说理了,先对他表示理解“妈妈知道你不想上学,妈妈很快回来接你的。”再语气柔和、态度坚决得说“妈妈必须去上班!”让他知道我的底线。往往他会接受的。再好的方法也有失灵的时候,虽然有时候还会哭闹,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接回来的时候难得有不高兴的情绪,我还是孜孜不倦得做思想工作。大多数时候会问“哪个小朋友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哇,你今天得到表扬了!能说说老师为什么表扬你吗?”刚开始他是置之不理,后来他说的愈来愈多。有一次记忆犹新,他非常兴奋,一边拍手一边说“表扬俞子恒!表扬俞子恒!”“老师为什么表扬他?”“他会唱歌还会讲故事。”我由衷的说“他太棒了,不仅会唱歌还会讲故事!”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他还要给我讲故事。过两天去接他时,他指着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就是俞子恒!”再后来经常看到儿子和其它小朋友打招呼。看来他和小伙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

在吃饭方面,进步甚微。尽管我也让他饿过、换过餐具、帮我捡菜、给自己盛饭„„他还是不能坚持自己吃饭。甚至有一次不让他看电视,他竟然说:“不让我看电视,我就不吃饭!”从几何时吃饭成了他威胁我的砝码。我告诉他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他竟问我“别人是谁?你也是别人吗?”我耐心得给他解释,除了他自己以外的都是别人,爸爸妈妈也是别人。现在每顿饭我都让他选择吃还是不吃、吃多少。

二、如何鼓励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小班的孩子,年龄还小,不了解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的长短处,很多孩子处处争第一,得失心较强,我儿子恰恰相反,输赢得失无所谓。有时候你问他:“今天谁领到小红花了?”“哪些宝宝被评为好孩子了?”他百分之九十九是摇摇头“不知道”,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表扬也好,鼓励也好,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动力,特别是男孩子,以后踏上社会,处处是竞争,时时有压力,没有进取心,可怎么行?

小班第二学期,婆婆没来,倒让我更了解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了。每天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我都会告诉他,“放学要记得告诉妈妈,今天最开心的事情,哪个小朋友得到老师的表扬。”虽然刚开始一段时间我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我并没有放弃。我相信这样做会使一天的幼儿园生活有了一定目标,也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另外我也不会忘记使用物质奖励。有时候他提出来要吃棒棒糖、想拥有一个新玩具,满足这些需求可以,周五领到小红花就可以买了。糖和玩具是诱饵。他开始关心自己能否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否能得到奖品。我记得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周五接的时候,他兴奋的告诉我“看我领到的小红花”,我马上给他买了他想要的橡皮泥。一段时间后,儿子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使他知道需求有时也不是能及时得到满足的。当然我也提醒自己说话要算数。可每次以物质来奖励也不好,精神奖励更重要,我借鉴了一些别人的经验,准备一个“记功簿”,专门记录进步细节,它的作用是强化正面效应,如2011.2.24他回来主动唱了“袋鼠妈妈”的歌,我如实记载了,后面还画了他想要的苹果。写到这里我要做检讨了,“记功薄”已经闲置一段时间了。当然口头表扬使用的更频繁。老是用“你真棒”等有点太随意了,有时像“蜗牛画得太神气了”“衣服穿得真整齐”这样的表达更具体效果更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鼓励和表扬是不够的,惩罚也是一种手段。如做错事可以罚他不让看电视,不准出门玩。我是不反对打孩子的,有时气糊涂了,找不到好办法,打一顿来发泄,这样做肯定不对。为了使惩罚更合理,我也渐渐摸出符合儿子的惩罚规则,有原因的发脾气会剥夺一些权利,找不出原因、无理取闹就打一顿。我想其它的父母也有自己的奖惩办法,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好方法。

三、你了解情绪教育吗

一次浏览网上文章,看到俞敏洪谈心情教育,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百度词条解释:情绪教育指培养个人体验他人情绪,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我不了解别的宝宝情绪怎么样,我儿子很敏感,情绪起伏很大。我比较内向,一般情况比较随和,有时候得过且过,爸爸很外向,脾气比较急。老师反映儿子两面性很强,可能和遗传有关,我是一个老师更相信教育的力量。

小班上学期在幼儿园表现不理想,我也有点着急,便狠下心来,做一个严母。接下来就发生了以下的场景:不好好吃饭,便关在门外;到超市要买玩具也挨训,甚至把他扔下自己走了;不按时洗脚洗脸睡觉,挨训„„一直处在母子对立的情形下,他没好情绪,我情绪也很糟。“我就不吃饭”“我走了(离家出走)”这样对抗性的语言成了他的口头禅。老师也反映他在幼儿园变厉害了,发起火来,小朋友都怕他。有一次,我亲眼看到,小朋友都坐在自己位子上玩游戏,一个小朋友要从他背后过去,动了一下他的椅子,他马上站起来,举起拳头。我不希望自己有个“刺猬”一样的孩子,到底要怎么样教育他呢。后来我在相关论坛中看到这样的话,“一天最多批评孩子两次”,“如果你想有个性格温顺的孩子,就不要对反抗中的宝宝说不”。我觉得自己做的过火了,应该多想些办法,来转化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一天做手工,他想让一张纸平铺在桌子上,结果,纸不听话,反复几次,他开始不耐烦了,我在旁边听到他烦躁的声音,“我要把它撕成两半!” “妈妈我要把它撕坏!”我理解他的心情,我说:“你确定要这样做吗?”他拿着纸到我面前,“我要撕坏,我要撕坏!”我说:“你认为要撕坏就撕坏吧。”他看我不帮他,又增加了几分生气,把纸片撕了,扔到垃圾筒,自己大哭起来。我看到他这样真想板起脸来训他,最终还是忍住了。“你是不是不想撕它?”他点点头,“我们再把它粘好吧。”为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我又说:“你想把它铺平,它老是起来,所以你很生气,虽然现在粘好了,但是它有裂纹了。你应该想办法啊,要是不行请别人帮忙也可以啊!”

前几天,儿子在沙发边玩,他突然对我说,“妈妈,你不喜欢我了,我躺在沙发下了。”(有一次惩罚他躺在沙发下)“妈妈一直都喜欢你的。”“妈妈生气的时候呢?”他反问到?我听了感慨万分!父母要想让孩子更快乐,就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有耐心,帮助孩子转化负面情绪。孩子再大点也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的情绪,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也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知道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也应该学习更好的方法和技巧来进行情绪教育。

在解决以上几个问题的实践中,我深感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父母和孩子更好的合作,从而减少冲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认识:首先学会倾听。小班的孩子已经有自我意识,遇到问题时我会蹲下来,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得听他说,他会觉得自己被重视,很愿意与我合作。其次用简短的语言表明你的期望。有段时间他不愿洗澡,我就说:“妈妈想有一个香喷喷的宝宝,肥皂好香啊!”“我要打香皂!他马上说说。”有一次一回到家我就说:“地面干干净净多好啊,但是现在有点脏。”他马上说:“妈妈,我来扫地!”语言的力量是神奇的,大部分的时候只要我以愉悦的心情表达我的期望,儿子都会与我合作。最后如果孩子不愿与我合作,就让他体验错误行为的后果。我陪儿子读过安全坐车的故事,最近他坐车时太兴奋了,我提醒几次都不听,碍于面子我没有发火。后来他的下巴撞到我的肩上,牙齿把舌头咬了。还好情况不严重,我只对他说了一句“你知道坐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他点点头,不再乱动了。不过这种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幼儿园小班育儿心得体会 篇6

【关键词】婴幼儿;母亲;育儿期;精神紧张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64-01

在出生率减少、小家庭化和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因各种育儿问题而烦恼的母亲呈增加趋势,母亲的这种心理状态也影响到了婴幼儿。因此在把握母亲育儿期精神紧张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宣教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是研究婴幼儿母亲在育儿期精神紧张的特征和表现。

1研究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以2012年8月至11月,携带婴幼儿来荆州市某保健医院和某综合医院进行检查的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向她们说明研究目的,并发放关于育儿期精神紧张和家庭特点的问卷665份,一周内进行入户回收。

1.2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时使用中文版的Parenting Stress Index (PSL).这是Abider.在美国为测定双亲精神紧张程度而设计的问卷。曾以美国的幼儿双亲为对象,进行过测定和检验,具有可信性和实用性。回答分为5个等级,即以“完全一样”得5分到“根本不同”得1分,得分高则意味着精神紧张度高。中文版PSL,是根据因素分析构成并检验了概念的稳妥性。它是由关于孩子特征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的7个标准的38个项目,最高分190分,和关于母亲因素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的8个标准的40个项目,最高分200分构成。家庭特征的调查内容,是家庭的构成、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职业。

1.3分析方法

1.3.1 精神紧张得分的特征。

1.3.2 由于孩子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的得分,与由于父亲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得分的关系。

1.3.3 家庭背景和精神紧张得分的关系。

1.3.4 将得分高的母亲和得分低的母亲的差别项目列表,分析其个人型态。

统计学处理时使用SPSS统计进行T检验,一元和二元配置分散及相关分析等。

2结果

问卷回收382份(回收率为57.6%)。除去回答不完全者,分析对象为308名。家庭型態为夫妻单居者259名,与父母合居者37名,不详12名。.婴幼儿母亲年龄30岁以下者117名,30岁以上者191名, 家庭主妇197名,职业女性99名 不详13名。母亲来院检诊时,婴幼儿的年龄3个月以下87名,1岁到2岁儿童95名,2岁到3岁幼儿126名,男婴186名 女婴122名

2.1 精神紧张全体平均得分为189.9(±28.8),以每一个项目的平均值来看,与孩子气质特征相关的因素平均得分是2.3,与父母自身因素相关的精神紧张程度得分的是2.6.。另外得分在3.0以上的是“P1:因目前角色的限制”,“C4:子女精神不集中(多动症)”,“P4:婴幼儿母亲的能力”等。得分最低的是“C1:很少让父母高兴”平均值为1.59分。

2.2与子女因素相关的精神紧张和与父母因素相关的精神紧张的关系,相关系数为0.4以上项目,关联最多的是“P7:对子女难于产生依恋之情”一项中,得分最高的是“C1:孩子很少让父母高兴”、“ C2:孩子情绪不佳”、“C3:孩子总是不按照母亲的话去做”、“C4:觉得孩子伤脑筋”等。另外“C2:孩子情绪不佳”、 “P4:婴幼儿母亲的能力”、 “C3:孩子总是不按照母亲的话去做”和“P5:忧郁、罪恶感”等也相关联。

2.3 从整体情况看,与老人合居的幼儿母亲,比三口之家的幼儿母亲得分高(P∠0.05)。特别是与母亲因素相关的项目 “P4:婴幼儿母亲的能力”、和“P7:对子女难于产生依恋之情”有显著差异(P∠0.01、P∠0.05)。但是关于“P4婴幼儿母亲的能力”一项中家庭型态和孩子平均年龄之间进行2元配置分散分析发现,与老人合居的婴幼儿母亲在婴幼儿1岁以下时,精神紧张得分高,而当孩子2岁以上时,比三口之家的婴幼儿母亲低(P∠0.05),另外,孩子不满2岁的母亲在“P1:来自母亲的责任的限制“的得分高(P∠0.05)。在这个项目上无工作的母亲得分也高(P∠0.01).

2.4 从得分低的项目内容方面,看个人特征可以发现,在得分高的母亲中,既有与孩子相关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各项均高,也有与母亲引起的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的各项均高的实例。而在得分低的母亲中,既有“C4:孩子精神不集中/多动”,“ C5:纠缠父母(不易与他人交往)“和P6:母亲的健康状态”得分高,也有“P3:与丈夫的关系”和“P4:婴幼儿母亲的能力”等得分高的实例。而得分低的母亲中“P7:对子女难于产生依恋之情”没有得分高的。

3 讨论

“由母亲的责任产生的矛盾”的精神紧张度得分高是婴幼儿的母亲,这是因为三口之家的家庭中,无人帮助照顾孩子,而无工作的母亲照顾孩子偏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较少。另外,从“做母亲的能力”产生的精神紧张度得分高和与老人合居的婴幼儿母亲的此项紧张度得分高的现象可以看出,为与老人合居的婴幼儿的母亲提供育儿父母的知识和能力的帮助是不可忽视的。同时,结合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在育儿方面给予家庭全体成员以支持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与“对孩子难于产生依恋之情”相关的“孩子情绪不佳”、“很少让父母高兴”、“孩子总是不按照母亲的话去做”等精神压力的产生,是因为母亲对小儿的特点和成长发育的知识了解的比较少,或无育儿经验的母亲进行咨询的机会比较少的缘故。依恋之情是母子关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减轻精神紧张的重要因素。另外,得分高的母亲与得分低的母亲各有各自的特点。如果了解到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精神紧张的特征有可给予有效的帮助,目前我国的家庭育儿社会支持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现有社会支持体系尚不能满足家长多样化的育儿要求。以社区为中心建立儿童保健机构提供专业的育儿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社区发展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英,高健. 婴幼儿母亲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6.

幼儿园小班育儿知识精选 篇7

家长对于孩子们患上呼吸道疾病,都尤为头疼担心,而且这类疾病很容易在幼儿之间传染,因此,为了预防孩子感染疾病,家长应提前了解如何做好冬季育儿保健措施,有以下几点应要注意。

一、适当增减穿衣。

很多时候,有家长会过分紧张孩子,担心着凉,就会给孩子穿上过多的衣物,但应要注意,如果孩子活动之后,会渗出汗水把内在的衣物弄湿,而孩子年小一般不会表达要求更换衣服,就这样只能倚靠身体的温度把衣服暖干,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伤风感冒。因此,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活动及所处的环境温度变化,适当增添衣物。

二、营造健康的幼儿寝室环境。

幼儿的寝室需要保持空气流通,应避免长期门窗紧闭,长时间处于冷暖气环境下,很容易导致空气不新鲜,对孩子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定期打扫寝室卫生,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滋生、灰尘积聚。

三、适当给孩子补充能量和热量。

幼儿园小班的育儿知识[模版] 篇8

幼儿园小班的育儿知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基本的自我生活服务能力

2.学会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愿意和老师、同伴交流

3.学习和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动作,对运动有初步的兴趣

在适应环境方面

1.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喜欢上幼儿园,并能坚持每天上幼儿园。

2.能独立使用调羹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穿脱衣服、大小便(大便会叫老师帮忙擦干净),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初步养成了较好的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和睡眠习惯,初步懂得遵守各项常规

4.知道说话、待人接物要有礼貌,会说一些日常礼貌用语;愿意和同伴友好相处,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

5.学习和初步习惯了使用普通话交谈,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说出来,能回答别人的提问;

6.认识了自己,喜欢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探索和认识各种事物。

7.喜欢玩游戏,并懂得要遵守游戏规则。对角色游戏感兴趣,知道扮演角色来进行游戏。卫生保健方面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各方面都需要老师的帮助、示范与督促。因而我们给孩子制定了较好的常规工作。

首先,我们保证幼儿在最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下进餐。餐前不能训斥幼儿,不能强迫进食,造成环境压抑。进餐前,教师以亲切的口吻,热情的态度向幼儿介绍饭菜,让幼儿看一看颜色、闻一闻香味,尝一尝味道。并告诉幼儿今天菜的营养成分,使孩子感到心情愉悦,促使唾液分泌,激发幼儿的食欲。

浅谈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 篇9

关键词:事故; 意识; 引导;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112-001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幼儿园应建立房屋、设备、消防、交通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以及食品、药物的管理和幼儿接送等制度。防止发生失火、溺水、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煤气中毒、吞食异物和防止幼儿将异物放入眼、鼻、口内以及交通安全等事故。”因此,培养小班幼儿初步安全意识、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做到家园教育同步,是小班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3-4岁的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动作还不灵活、协调,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够,识别危险能力差。现在的家长虽然比较关注幼儿的安全,但幼儿年轻的父母缺乏育儿经验,爷爷奶奶又过分溺爱,如何防止幼儿伤害事故的发生,如何引导家长正确管理孩子已迫在眉睫。

幼儿园家庭安全教育存在着注重给幼儿提供安全、保护性的环境,忽视幼儿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加强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保护自身的能力,是安全教育的目标。同时,在这一问题上也应对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游戏活动是幼儿与环境的中介。首先,教师为幼儿创设与安全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其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織一系列的实践和操作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从而逐渐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小班阶段的幼儿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强、行动具有模仿性,自我为中心意识强,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甚至有些盲目。同时小班幼儿的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缺乏生活经验,对危险的认识能力很低,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刚开学不久,幼儿的情绪尚未稳定,老师利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主题来开展集体活动。但老师发现每天上午家长送幼儿来园时,有幼儿要跟别的家长到外面去找妈妈,或者一有机会就朝活动室外面跑。针对这种现象,老师灵活调整原有计划,生成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如“不跟陌生人走”、“小鸭找妈妈”等;老师采用情景表演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幼儿从“小鸭找妈妈”的情景中感受到小黄鸭找不到妈妈的痛苦,从而产生了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意识。幼儿情绪基本稳定后,老师又根据小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特点,设计了游戏安全的教育活动,并进行小组练习。如“有秩序地滑梯”、“一个跟着一个钻”、“小小运动员”等。接着老师还注重环境安全的教育。设计了“危险的地方”、“小猴爬窗户”等。为了使安全教育活动生动、有趣、形象,老师拍摄了录像给幼儿观看,让幼儿获得感性经验,把个体的经验转化为群体的认知,以弥补小班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同时老师还实施了对幼儿人体保护的教育。如“小手洗干净”、“生病了”等。除此之外,老师还对幼儿进行了食物安全的教育。如“小肚皮疼了”、“这些食品不能吃”等。

幼儿园实施安全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教育完成。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向家长详细介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如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牢记父母的姓名及工作单位;初步学会拨打紧急呼叫电话等。举办家长讲座,开辟“家长园地”及班级QQ群等专栏,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与家长共同探讨,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园必须密切配合,达成共识,实现家园的同步教育。我园小班年级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得到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老师养成“嘴勤、耳勤、手勤”的工作习惯,每天在活动室、游戏区等地看一看、查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老师随时抓住安全教育契机,进行正确引导。幼儿园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家访、交谈等形式,加强家园配合。家长结合幼儿园的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也较好地把握了“保护”和“培养”的分寸。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了解孩子,研究孩子,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只有了解幼儿,才能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浙江宁波也有一句老话:“三岁脾气看到老。”安全教育从幼儿进园的第一天抓起,持之以恒,定能为每一个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幼儿园小班育儿知识之健康护理 篇10

让宝贝离开家长的身边,父母们总是有许多担心和牵挂,孩子更是弱小群体,很容易就感染疾病,那么家长们有什么护理和预防的措施,能防范于未然呢?

一、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要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休息睡眠时间,晚上早点睡觉,中午一定要午休!

二、在孩子休息和玩耍的室内,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三、给孩子喂养的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并且营养均衡充分的食物。应该荤素搭配,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不能让孩子有挑食的坏习惯。

四、幼儿园算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如果发现有小朋友感染了流感或者一些易传染的皮肤病、呼吸性疾病等,应该让这个孩子回家休养,以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哦!

五、家长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卫生的好习惯,不用手揉眼睛,更不把手和其他东西随便往嘴里塞,吃饭之前、上厕所之后必须洗手!

六、在平时空闲的时候,家长们应该多陪伴孩子锻炼身体,去公园散步,去爬山等。

七、给孩子穿戴的衣物尽量是透气舒适的纯棉材质,天气转凉了应该在幼儿园内准备一件保暖的外套。孩子的床上用品也应该经常清洗,晒太阳杀菌。

八、让孩子远离过敏原,例如:花粉、宠物、油漆等,如果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家长应该事先告诉老师,也让孩子记住自己不能吃的东西!

九、孩子的日常用品应该和大人以及幼儿园里的其他小朋友区分,切勿和大人混用!

小班家长育儿心得 篇11

转眼间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小班了,回顾跟孩子相处的这三年多,品尝着为人父母的个中滋味―酸甜苦辣,但还是乐此不疲,颇有一番心得!

在对待宝宝的问题上,我的宗旨就是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情商和智商同等重要,不必要求他在幼儿园必须要学习什么知识,只期望他能在幼儿园好好玩。

以下是平时跟孩子相处的时候积累的经验,大家分享一下:

举例一:宝宝无理取闹时,不可心软改变立场,宝宝要什么东西时,如果是又哭又闹的话,不管这件东西是不是他很想要的,这时候不能给他,给他的话是鼓励他,到以后哭闹成了一种武器。还比较小的时候带着宝宝到超市,看到卖棒棒糖的摊子,赖在那里不肯走,我坚持不买,讲道理没有用,我就任由他在那里闹脾气哭闹齐上,那样的场景做大人的确实是很丢人也很需要定力,旁边的顾客都是指指点点,如果这时候大人虚荣心作祟,那你只能够去买给孩子了,但我没有,过了10分钟左右他闹闹就觉的没劲也就放下了,自那以后孩子逛超市,他要买的东西都是会主动询问大人,从不自作主张,或是无理取闹。后边还有一次,是抓到一粒桂圆要往嘴巴塞,我立马反对,告诉他没买单不能这样貌,以后就不这样了,只是跟我商量,买一些好不好,这个时候,买了会很高兴,不买也没很大情绪了。教育孩子这门功课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相信爸爸妈妈们都深有体会。既想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又要丰富孩子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并非是件容易事。其实孩子有潜力完成他们自己的事,只但是需要时间,相信他们,给他们鼓励和勇气,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结果会让我们出乎意料。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之我见 篇12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大家普遍觉得本次活动语言成分少了些,幼儿在活动中语言表达不够充分。经过讨论,我们对这个活动做了些调整,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在幼儿学说句型环节中,采用看一看、猜一猜、喂一喂这三种形式来激发幼儿学说句型的热情。其中看一看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来让幼儿感知句型,猜一猜是通过讨论,加以验证来鼓励幼儿学说句型,喂一喂则是通过让幼儿亲自操作多媒体激发幼儿表述句型的欲望。这三种形式层层递进,帮助幼儿在宽松的语言环境中感知学习句型。

2.最后的涂色活动改为游戏活动,让幼儿自己变成一只小蜗牛来尝一尝水果的味道,老师也以蜗牛妈妈的身份来参与游戏,这样孩子们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活动也更愿意大胆表达了。同时老师还为幼儿准备了一定数量的水果图片和各种颜色片片,目的是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提高幼儿说话的积极性,使幼儿语言表达得到充分的练习。

经过这样的修改设计,我在其他班又组织了这个活动,这次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比第一次活跃了很多,孩子们在活动中非常投入,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欲望,尤其是在猜一猜环节中,当孩子们发现自己猜对时都情不自禁的为自己鼓起掌来,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游戏环节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也很高,当他们吃了水果变色时兴奋极了,迫不及待的要告诉同伴与老师自己的变化,在游戏中练习了所学的句型,同时孩子们也充分体验了蜗牛变色带来的乐趣,活动目标得到较好的体现。

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我对如何开展小班语言活动也有了新的认识: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幼儿教师的“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而幼儿的语言发展又是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过程并通过各种积极主动的自主行为进行活动的结果。现结合本次小班语言活动《会变色的蜗牛》来谈谈自己在语言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选择贴近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从伊呀学语到规范用语的过渡期,这一时期,语言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从儿童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广而浅”地选择教育内容。我们知道幼儿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情绪性,善于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更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凡是他们感兴趣的,觉得希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并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因此内容的选择因注重趣味性、新颖性,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次活动《会变色的蜗牛》,我就是根据幼儿兴趣?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活动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讲述小蜗牛吃了水果会变色这个有趣而奇妙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们看到小蜗牛吃了水果后会变色时都感觉非常的好奇,蜗牛怎么会变色的呢?幼儿参与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开来,于是我便鼓励幼儿尝试着用比较连贯的话进行大胆的讲述,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积极性很高,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在本次活动中得到很好的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力

在传统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一般只能借助图片或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采用较为有声有色的朗读,把语言信息传递给幼儿。但幼儿可能因兴趣不同或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对活动不感兴趣,因此运用多媒体激发幼儿兴趣是有效的手段。

多媒体能以幼儿最喜爱的动画形式出现,集图、文、声、像为一体,为幼儿营造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氛围,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例如在本次语言活动中,幼儿对故事中的“小蜗牛吃了××(颜色)的水果变成××(颜色)的蜗牛”不易理解。我就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变色效果,展现了蜗牛的变色过程,这样孩子们很顺利地理解了这句话,并能在活动表达了对句型的理解。由此可见,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幼儿能浅易清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能结合语言和画面进行动感的想像,从而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力。

三、利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所处的环境是宽松和自由的,他们的心理几乎没有压力,这有助于发挥幼儿使用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促进了幼儿主动与同伴交流、对话的愿望。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地建构着语言。而作为教育活动,老师的参与、支持、点拨、引导,又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丰富语言经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不但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从中体会到了交往的乐趣,增强了与人交往的意识。

例如在本次语言活动中,我就是以游戏形式来展开活动的。首先我启发幼儿自己来变成一只小蜗牛,同时老师也以蜗牛妈妈的身份来参与游戏,这样孩子们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说着自己的变化,边玩边说,自由、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他们从敢于表达、到乐于表达、最终到善于表达,从而逐步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时,老师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引导策略与教学方法来提高语言课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孩子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从而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的得到发展!

小班育儿心得 篇13

作为一名小班教师,心态要调整好,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们很小,吃喝拉撒睡都需要老师的帮助。这些琐事教师绝对不能无视。这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小班的孩子们理解力差,好奇心很强,什么都想看摸。有时为了抢玩具而动手动脚,产生矛盾。(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教师要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任何孩子,要给所有孩子温暖。奇怪的是,对刚进院子哭的孩子们来说,教师不能没有耐心。新生要适应陌生的环境教师要耐心安慰,多和他们沟通,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孩子。另外,要尽快了解孩子的性格和爱好,先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们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里占有一席之地,玩得开心,他们很快就会适应的。哭的幼儿情绪稳定,再慢慢引导幼儿养成规则、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以鼓励和称赞来鼓励所有孩子,不管孩子有什么改善,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及时拥抱,亲吻孩子,或者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在老师的身体里感受到妈妈的温暖和温柔。同时,要注意观察所有幼儿的表现,如婴儿的食量、偏食。孩子大小便是习惯。睡觉的方法等。小班教师不仅要多和孩子们沟通,还要和家长沟通,孩子们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做生活表达情景等,及时给家长反馈。要让家长充分理解自己的孩子。(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习)通过交流让家长了解自我的孩子是最好的,老师是可靠的。通过交流,教师们也可以获得更多意见的提议,使家长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支持,与教师一起进行家庭共同育儿工作。。

总之,作为一名小班教师,必须从自己的一小部分开始。要谦虚谨慎,耐心细心,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做好每一件事,把每一个孩子都照顾得更周到。让每个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

幼儿园育儿心得体会 篇14

亲子趣味活动的开展,让家长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亲历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与孩子一起感受了成长的快乐!我和孩子感到,幼儿园组织这样的活动太好了,平时工作太忙,忽视了与孩子的游戏,今后他们将多抽一些时间与孩子们做一些亲子游戏,增进亲子感情!

从活动的场所布置,程序安排等方面,都体现了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教导,从校园内的布置可以看出,每位老师精心安排,辛勤付出的结果。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幼儿园的老师,没有你们耐心的教育,谆谆诱导,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知识是浅薄的。孩子们性格各异,从个体到团队的生活,这需要每位老师点点滴滴的教育和疏导,现在看到孩子们那样的聪明活泼,这里凝聚着每位老师的辛勤和智慧,作为家长心里非常高兴,同时也非常感谢老师们。

浅谈幼儿园小班建构游戏的指导 篇15

当然,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目的不在于最后建成的物体,更重要的是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得到发展,并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幼儿从无目的地玩弄、堆砌建构材料到有目的地搭建简单的建构物这一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创造阶段,而老师在每一个阶段指导的侧重点都是不同的:

一、基础阶段的指导

幼儿刚入园,对集体生活处于适应阶段,加上对建构材料不熟悉,所以对建构游戏不感兴趣,往往都是一种无目的玩弄和堆砌材料。他们有的将不同的积木一个个排列、堆叠在一起,然后推倒重建;有的一次次地将积木扔到地上、桌子上,再捡起来;还有的霸占许多材料而不操作;只有极少部分幼儿搭建一两个简单的作品,但没有合作和分享。建构中幼儿坚持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弱,所以一次建构的时间很短,争抢积木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

1.科学设计,合理安排。

幼儿能否专心地进行建构游戏有赖于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建构区,老师可根据小班的实际情况设立大小积木区:一是大积木区,供幼儿玩大积木时使用,一般设在室外,不用时可以将积木倚墙叠高,堆叠高度以幼儿能自行拿取为准;二是小积木区,在活动室的一边整齐地摆放活动桌,供幼儿玩小型玩具时使用,可在靠墙处设置矮柜摆放小型积木,并且按照积木的形状和大小做些标志,贴在篮子上,便于幼儿收取和整理。在玩积木游戏时,幼儿按照积木的类别把篮子从矮柜里搬出,放在活动桌上,然后分组搭建。每天的晨间活动和下午的室内活动时间开放积木区,并确保区域周围安静,使幼儿能够畅快地投入活动,集中精力去构建。

2.根据年龄,恰当选材。

对年龄小的幼儿,太多不同种类及形状的积木会令他们难以取舍,不能专心建构。小班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老师应根据这一特点为幼儿提供一些形象、色彩鲜艳、富有趣味性、形状简单、易操作、安全、环保轻巧的建构材料;还可提供给孩子感兴趣、生活中常接触到的材料,如各种小汽车、人物、花朵、树等模型作为辅助材料,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使建构游戏更为有趣。

3.正确引导,适当鼓励。

对于一些害怕尝试新活动或不能马上进入操作情境的幼儿,老师可以首先通过上课、参观、散步、观摩图片等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并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积木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摸索建构材料的多种使用方法,并示范一些基本玩法给他们看。另外,可以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想想该造些什么,也可请玩积木已经很熟练的幼儿作示范,同时让刚刚学习玩积木的幼儿多作尝试。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鼓励幼儿大胆向大家介绍自己作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快乐。老师点评作品时要以表扬为主,要鼓励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收拾整理游戏材料,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二、提高阶段的指导

本阶段幼儿对建构游戏已产生了兴趣,并且基本掌握了各种材料的基本特征和多种具体的玩法,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也能用简单的平面建构法表现出其主要特征:如平面的人物、动植物;用架空的方法搭桌子、房子等;用分部建构再连接组合的方法表现滑滑梯的台阶、梯身及下滑部分等。但是幼儿的建构造型很单一,对于细节部分还不会装饰,反映物体不够逼真,如他们搭的汽车都是四个轮子的,房屋的顶部大都是三角形的;搭建的物体是分散、凌乱的,不能形成一个主题。

1.巧妙提问,发展想象。

本阶段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幼儿进行建构的过程中经常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你搭的东西可以做什么呢?”“它还可以怎么搭?”“加上点什么会更好玩呢?”通过这些问题来拓宽幼儿的思路,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适当帮助。也可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使用自言自语或自我评价,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全身心沉浸在游戏中;或给幼儿一些描述性的评语,以进一步肯定幼儿的活动:以此来显示老师对幼儿活动的重视,增加幼儿的兴趣;或征求幼儿的意见:“你看我们就叫它儿童乐园怎么样?”使幼儿感觉老师很尊重他。同时,老师在提问时应该避免加进自己的意思,如“这是某某吗?”之类的问题,因为这仿佛在向幼儿暗示,必须将积木堆得像某一样东西,其实这约束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影响幼儿的建构游戏活动。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创设情境,导入游戏。

建构游戏中,因为小班幼儿受结构知识和技能的限制,其逻辑思维不完善,空间感较差,这时老师如果生搬硬套地讲解示范建构方法,会打消幼儿对游戏的积极能动性。我们应为游戏创设相关的情境介入、提供相关的建构材料及使用一定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游戏愿望,促使幼儿较快地进入游戏状态。如,在建构小主题“公园”时,老师先建构一些难度较大的公园设施摆在活动室四周,说:“这里有一个大公园,小朋友看看还缺什么?”这时,孩子们便会很积极地说还缺凉亭、人物、花草树木、拱桥……老师说:“我们用各种积木建造,帮它们补上。”这种情境式导入方式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动机,促使幼儿较快地进入游戏状态。

nlc202309021530

3.模拟构造,提高技能。

模仿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建构游戏除了幼儿的自发活动外,很重要的是模仿学习。在组织幼儿模拟构造时的构造物有几方面来源:一是幼儿自由构造中较好的作品;二是高年级幼儿为小班幼儿做建构表演;三是实物、玩具、模型等形象;四是图片,由最初的平面结构模拟图到立体结构模拟图再到事物图。我们引导幼儿观察,帮助幼儿分析范例,重点演示新技能和结构难点。这时老师主要引导幼儿由平面建筑向立体建筑转化,初步让幼儿注意到在建构中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引导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装饰技能,如,四边装饰、中心装饰等。鼓励幼儿了解和发现各种材料的用途和不同的表现结果,如不同长短的积木可以建构不同大小、形状的物体等。

在常规方面,让幼儿学习由上而下收拾整理材料,并将积木按标记放到篮子里,摆到架子上,尽量不发出声音。多让幼儿参与讲评,逐渐引导他们说出建构物是用什么材料搭的,比较建构物的异同。老师讲评时要有侧重点,时间不要太久。

三、创造阶段的指导

本阶段幼儿已经能较熟练地运用各种建构技能表现所要搭建物体的主要特征,并且游戏的坚持性和目的性也增强了。但这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高原期”,即幼儿除了会搭一成不变的东西外,不会搭其他的建构物,有时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

1.串联游戏,拓宽思路。

当幼儿的建构欲望逐渐减弱时,需要教师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可以引导幼儿将各游戏区串联起来,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情节性。例如,搭建加工厂的幼儿可以为搭建公园的幼儿送来做好的花、树,玩积木的幼儿可以为娃娃家做家具等。老师要拓宽幼儿的思路,除了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外,如“你还见过哪些东西,能把它搭出来吗?”还可以引导幼儿合作搭建群组、组合群组,如各种动态的人物群、动物群、建筑群等,也可将群组打乱重新组合成主题群,同时学习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还鼓励幼儿讲评时,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主动向大家介绍建构物的名称、用途及选用的材料。合作搭建的幼儿能商量好谁先讲、不争抢。倾听时不把别人的构造物碰倒。

2.循序渐进,激发需要。

老师对幼儿的引导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为此,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幼儿提出合理恰当的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新要求,使幼儿产生新需要,造就新需要和已有水平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探索、发现、解决矛盾,推动幼儿不断发展。因为小班幼儿的兴趣不易持久,如何使幼儿始终对游戏保持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应不断充实、增加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新的建构思路,从而使建构游戏顺利地开展。如,幼儿已经掌握了“小狗”的建构方法,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引导幼儿在建构“小狗”的基础上建构“老虎、大象”等。幼儿懂得建构这些单一的动物,我们可以创设动物园,鼓励幼儿建构不同的动物。

3.因人而异,互帮互助。

结构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动手动脑,创造性地、自由地再现物质形象的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如何提高每个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玩”的积极性是教师引导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对于爱动脑、思维敏捷的孩子,可鼓励和启发他选择别人未用过的材料进行建构,并能用多种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对能力一般的幼儿则鼓励他去参观别人造好的作品,从而受到启发,允许他有尝试错误的经验,在讨论时重点让他发表意见,并再次结合讨论后的认识进行操作,最后形成正确的经验与概念。一个成功的建构游戏,还需要幼儿有较强的目的性,并勇于克服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善于和同伴相互配合、协作,老师应提供自由、互助的建构环境。在建构的过程中,建构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作品的速度快,而创造力较差的幼儿总要琢磨老半天。针对幼儿的能力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互相帮扶,特别是主题建构,需要幼儿之间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同时,教师也应以同伴的身份、平行地介入游戏,幼儿在轻松、自由、互帮互助的活动中完成作品。

4.鼓励动脑,解决困难。

幼儿在游戏中碰到困难时,老师不要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幼儿,而是要及时掌握这一问题的困境,使幼儿根据游戏意图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如幼儿用积木搭拱桥,搭好一段后碰到了困难,怎样搭拐弯处呢?老师没有提供制作材料,也不介绍制作方法,而是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创造发明。于是,幼儿将造房子的经验迁移过来,先将一块电话形状的积木放在拐弯处,再进行搭建。在游戏缺少新意停滞不前时,老师可提出问题为幼儿设置一定难度。如幼儿搭好了一座房子就无事可干了,老师可以启发他“你看没看到过与它不一样的房子?能搭出来吗?”

幼儿园小班建构游戏的发展一般都要经历以上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无绝对的界限,并且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个别差异。虽然小班幼儿的结构技能还有待发展,但建构游戏依然在小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要教师能精心正确地指导建构游戏,不仅能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同时思维、想象、合作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

上一篇:征地拆迁管理办法下一篇:汉字之美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