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育儿心得体会

2024-07-12

大班幼儿育儿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大班幼儿育儿心得体会 篇1

大班家长育儿心得-大班家长育儿心得 新的起点幼儿园大班家长谈育儿

心得

新的起点幼儿园大班家长谈育儿心得

2016年9月1号对我们一家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康康在这天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对孩子来说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随着角色,要求和我们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刚开始进入小学的时候肯定是很不适应的。

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是布置的很美观,富有儿童情趣,而小学教室只有桌

椅,黑板,固定的座位对孩子缺乏吸引力会使孩子感到枯燥。

在生活上幼儿园活动内容以孩子的兴趣为宗旨,志在孩子玩中求学.而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在幼儿园老师就像父母般地照料每个小朋友并一起参加到各种活动中,老师对孩子亲切体贴.而小学老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在生活上关心相对较少。

在教学上面,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总的来说进入小学后孩子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考验,在大班末期,我们家长和老师一起帮助小朋友们为能

更快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去努力。

在学习方面可以适当的减少游戏和户外运动,增加看图书,手工等安静活动.督促孩子能按时休息,按时上学,认真学习,严格遵守上课纪律,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讲话,积极思考问题与发言,爱护书籍,文具和独立活动习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培养书写能力和正确的握笔姿势。

在生活环境和习惯上,改变课桌的安放,以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在家不能再太依赖父母,自己会做的事情要独立去完成,不会做的能去认真的思考,克服困难.不能再让老师和家长们扯着嗓子的”循循教导”了,而是要很自觉,积极的参加活动。

在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要增强幼儿体质,加强体育锻炼 为了孩子能适应上小学后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体育竞技的能力,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不光是学校的事情,家庭教育才是最关键的,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直接教养人,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幼小衔接状态,首先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自己做到了我们家长才能去教育孩子,才能正确的引导他们,每天陪孩子看看书,培养他们看书的习惯,少看电视,看电视不能再看些幼稚的或暴力的动画片,多看些科教文化之类的影片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多学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懂得要尊老爱幼,互敬互爱,互相帮助等优良的传统美得,在这方面我家是比较注重的,人品比学习成绩重要的多.这些都是要从小培养的,我希望把我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孝顺,有责任心,有爱心,懂礼貌,勤劳,勇敢的人,这需要从小就要开始培养的,马上要上小学了,学习任务加重了,在认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我们家长不能忽视对他人格的培养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多跟他们

交流,培养他们的一些兴趣爱好,让他们有个和睦融洽的学习空间。大班家长育儿心得大班家长育儿心得

从幼儿到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对我们家长来说压力也是很大的,思想上先要重视起来,在上小学前慢慢的改掉他一些不好的习惯,如晚上晚睡,早上起不来,做事情拖拉,写字不认真,太依赖父母和老师等等。平常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以后啊,肯定比爸爸妈妈懂的还多!”,通过这样的一种激励的语言。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这样他们就会有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光荣感。不应该用负面的语言吓唬孩子,比如:“你不听话,以后让小学老师管你,小学老师可厉害了!”“你光玩吧,你玩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用这样的话吓唬孩子,他们就会形成对小学的反感

和恐惧。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家长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有出息。现在孩子还小最主要靠我们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导,帮助他们更好的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跨越,让他们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付出才有回报,让我们为了孩子更美好的明天加油吧!

大班幼儿育儿心得体会 篇2

1. 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语言修养注重的是个体运用语言的熟练度、准确度和流畅度,以及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言语行为。教师的语言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古人说:“言为心声。”没有丰满的心灵,就没有丰满的语言;没有高尚的心灵,就不会有高尚的语言。教师只有有高尚的师德,其语言才可能健康、文明、丰富、美好。其次,教师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它包括语音的训练,即练好普通话;包括仪态的训练,即举止稳重、态度大方、讲究仪容、从容镇定;包括必要的朗读训练、胆量训练和讲话训练,等等。

2. 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运用语言策略、实施良好语言教学行为的前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思维、理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有一个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老师问:“人有几只眼睛?”他说:“有三只眼睛。”老师非常生气,于是说:“人的眼睛有四只。”他马上点头跟着说:“是四只。”这样的语言只能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混乱,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难理解喻义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只有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把握幼儿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场合、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

3. 营造良好宽松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发音、用词和掌握语法规则等无不如此。因此,幼儿所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中的成人、伙伴所使用的语言,便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这种语言环境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成人的言语范例的作用更大。成人应发音正确、标准;词汇丰富、用词确切;口语清楚,文理通顺;讲话要适合幼儿水平,在内容、语调、速度等方面均应做到。不能错误地以幼儿语言为标准,迁就幼儿。同时还应努力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幼儿的有事想说,有思想感情表达。要让幼儿广泛地接触自然,参加多种活动,因为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会使幼儿产生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愿望,而向别人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可以提高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需要良好的语境,这可促使幼儿听、说、想的欲望,这种良好、宽松的语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场地(景)墙面、头饰、电教设备等,这些物质环境和教具玩具可以给幼儿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模拟的实境中,唤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其乐于说,敢于做,发自内心地去表述,为心理环境的创设打下基础。在活动中教师应给予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引导、鼓励幼儿树立自信心,使之连贯、大胆地对主题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惜赞赏语句,及时抓住幼儿表述的亮点进行肯定的评价,尽量不予否定,(除与科学性原则性相反的)同时还可以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表述,如语言游戏“说相反”,故事续编“猫医生过河”,儿歌创编“动物世界真奇妙”,表演“咕咚”故事,看图讲述“小雨伞”“让座”,拼图讲述“聪明的公鸡”。另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语言活动,如“今天的新事儿”、“论天气”、“报食谱、说菜名”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言。为使所学的内容得以及时巩固,应将活动时使用的相关教具、情景图等放置在固定的区角中,使之随时随地地去学习、体验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加深幼儿的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兴趣,更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

4. 教学中要重视提问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由此可见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大班幼儿喜欢挑战、好奇、好问,他们喜欢对所有的问题作出反应和追问,对追问的方式感觉刺激而入迷并乐于参与。因此,优化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是每个教师都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追求的效果。

4.1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引导性

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从启发激励孩子的思维出发。古人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贵在巧字。教学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只会使孩子机械地不假思索地去回答、去应付,失去学习的兴趣。但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孩子们只会启而不发,导而不思,百思不得其解,从而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引导性。例如讲《百鸟朝凤》的故事时,提问:“故事中有谁?凤凰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成了百鸟朝凤?森林中的白鸟是怎样感谢凤凰的?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感谢它?”不仅能引导孩子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且能加深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4.2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想象力

教学活动中应设计出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如果将故事中的“怎么说?怎么办?怎么做的”改为“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吗?结果如何呢?”孩子的答案就不会局限于故事的原文,他们就会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大胆想象,拓展思维,这不正是想象力引发的功效吗?

5. 其他

5.1 报菜谱

幼儿可以根据幼儿园当天的食谱在三餐的时候进行播报,从而既培养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又有意识地促进家长对幼儿园伙食情况的了解。

5.2 娃娃报新闻

可采用读报、说报、剪报的形式让幼儿同家长把要播报的新闻整理出来拿到幼儿园进行播报。

5.3 天气预报员

大班幼儿育儿心得体会 篇3

一、应注重启发幼儿的联想

绘画是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一种手段,通过绘画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应做到启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大班幼儿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它们就像没有开发过的宝藏,是我们成人所无法想象的。我们老师就像挖宝人,要把小朋友头脑中的智慧展示出来。例如:在装饰画“三角巾”一课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说:“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一条三角巾,可是它没有颜色,没有花纹怎么办?小朋友来当小设计师,看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颜色搭配的最好看。”这样,小朋友们的兴趣很浓,都想设计出更好的图案来,大家都开始开动脑筋,想象自己的作品。有了丰富的想象,才能有作品的内容。

二、教师示范应恰到好处,忌固定模式恰当引导

例如:在装饰画“三角巾”一课中,教师示范自己的两种不同的设计,并可以提供一些花边、花纹,扩大幼儿的视野,并启发幼儿:“老师设计的三角巾,上角是心形,小朋友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如圆点、星星或其他都可以。”并告诉幼儿:“老师的设计,是先中间,后散发到各角,小朋友可以设计更新颖的,和老师方法不同的,但要注意对称。”

以上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掌握了设计的最基本方法,即对称的方法。但幼儿的对称和教师有所不同,教师提供的花纹、花边等扩大了幼儿的视野。通过以上示范,诱发出了幼儿自己更丰富的想象。这样示范并没有给幼儿固定的模式,而是恰好起到了诱导的作用。在这结课上,全班幼儿设计的作品没有一个重复的,设计的图案很丰富。他们设计了坦克三角巾、小人三角巾,星星、圆点、花条、动物、横条、竖条等等。设计的方法也不同,有上下对称的,也有左右对称,还有三角对称的。

三、在绘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绘画并不是单一的活动,在绘画的过程中,应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爱清洁的好习惯。教师在指导幼儿涂色时,让幼儿大胆配色,细致并耐心的把底稿涂好,不要留下铅笔痕迹,也不要涂到轮廓线外面,注意画面的整洁。再如:谁忘记带彩色笔了,谁的铅笔粗了,小朋友要帮助他。这样,培养了幼儿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对于胆小动作慢的幼儿,要鼓励他把作业做完,教育幼儿动作要迅速,又要认真,更不能半途而废。同时培养幼儿胆大,心细,做一件事要做完,做到底的精神。因为,我们培养的幼儿是下一世纪建设祖国的栋梁,这些品质正是他们将来必不可少的。

四、通过欣赏自己的作品,让幼儿认识优点及不足

幼儿作品做完,让他们集体去欣赏。在欣赏的同时,小朋友会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会说:“看,这是我画的,我画的是……”幼儿渴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在介绍自己作品的同时,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欣赏的过程中幼儿通过看别人的作品,比较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为下一次的绘画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篇4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积演了无数经久不衰、闪烁着人类智慧之光的宝贵文化。以作为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业规范的“五常”来说,对人宽厚有爱心是“仁”;为人正派爱憎分明是“义”、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正是“礼”;处理果断周密是“智”;做人诚实稳重,讲究信誉是“信”。“仁义礼智信”时至今日仍有其积极的借鉴意义。如果按照“五常”来培养教育孩子,我相信她会成长为一名正直、有是非观、有良好教养的好学生。

孩子读了《孔融让梨》,知道了做事要长幼有序,不哄不抢;读了《孔子讲究礼节》,懂得了待人接物要举止文雅,有礼有度;读了《杨时立雪师门》,更学会了原来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传承已久。

大班幼儿健康育儿知识 篇5

随着国门的开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快餐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但儿童却不适宜K期、大量地吃快餐,尤其是洋快餐。现在的孩子爱吃“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含高脂肪、高热能的食品对健康有极大的损害。这不仅是由于快餐中含有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极少,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易造成儿童营养缺乏及肥胖;甚至含有生长激素类物质,导致儿童性早熟等不良后果。

二、可乐饮料

可乐饮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对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兴奋作用,且对人体存在危害,可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修复,使细胞突变率增加等。儿童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喝可乐饮料的潜在危害可能影响其健康成长。

三、膨化食品和罐头食品

此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如膨化剂、色素、香精、甜味剂、保鲜剂等,这些食品添加剂对儿童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儿童时期身体发育迅速,但对化学物质解毒能力较弱,如果常吃这类食品,食人较多添加剂,会加重其组织解毒负担,甚至引起慢性中毒,影响健康。

四、补品

很多家长给孩子买补品,特别是人参制品,如人参奶粉、人参麦乳精等。人参有促使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儿童食用会导致性早熟,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五、泡泡糖

泡泡糖中含有以胶姆为主的增塑剂等多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微量毒性对青少年有潜在危害。泡泡糖增塑剂的代谢物苯酚也对人体有害。

六、茶叶

幼儿园大班安全育儿知识 篇6

现代城市生活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受伤的比率比前少多很了;可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的比例却大为增加。比如有很多父母认为冬天有条件去滑雪是培养孩子勇敢气质的首选,也是家庭生活进入中产阶层的一个指标。早期的旱冰鞋和滑轮车在小朋友中的普及,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结果,一小部分孩子因为不懂运动中的自我保护,发生骨折、冻伤等意外。因此父母鼓励孩子多运动多闯荡并没有错,但对于运动损伤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了解有关运动防护的知识,也相当重要。否则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孩子和父母都痛苦,更可能给孩子的内心世界造成阴影孩子再也不会在无忧无虑地驰骋在运动场。

预防滑雪损伤四要诀:

滑行中如果发现自己已经失控,安全“减速”的关键在于迅速降低重心,向后坐,试着抬起四肢,屈身,任其向下溜滑。要避免头朝下,更要绝对避免翻滚。

1、孩子初学滑雪时要穿上特制的儿童雪靴,不要穿一般的保暖皮靴,防止冰雪从靴口灌入而冻伤脚趾;要戴上预防头部跌伤撞伤的头盔,在戴上头盔之前,最好先戴上一个只露出眼睛的头套,并系上滑雪护目镜。戴头盔的目的是防止冷风吹裂孩子幼嫩的面庞,系护目镜的作用是防止强烈的雪地反光对眼睛的刺激。

2、上雪道之前要教孩子尽量预热身体,包括做各种伸展运动,拉抻韧带;弓步压服腿,增强稳住重心的能力;举儿童哑铃进行练习,以增强臂肌力量。

3、教会孩子主动“摔倒”的能力。初学滑雪的孩子经常碰到“停不下来”的问题,这时切勿惊慌失措,要学会利用雪道上出现的小小障碍主动摔倒,摔倒时主动向左摔或向右摔,可使向前的冲击力减弱,减少摔伤机会。

预防旱冰损伤的三要诀:

1、在水泥旱冰场或大众广场滑旱冰时,头盔和护膝是必不可少的护具,能使孩子在摔倒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正规的护具还应包括护肘、护腕和护踝。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多,也不要选择硬皮高帮靴锁梆在旱冰鞋上。高帮、皮质硬的鞋子,保暖虽佳,却影响足踝的灵活性,会使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闪避不及。

2、初学滑旱冰的孩子与父母牵手而滑,可获得平衡的力量和胆气,也能减少摔倒的可能性。

3、父母应先对场地进行仔细勘察,尤其在滑旱冰孩子最集中的广场。而且磨石砖、镜面砖、花岗岩和大理石的摩擦系数大不相同,脚下同样用力带出的速度也大不相同,要提醒孩子在哪些地段要减速慢滑,以保护自己。

预防滑轮车损伤两要诀:

有些父母骑车上街时,允许孩子蹬滑轮车随行,这是相当危险的行为。要提早告诫孩子,滑轮车是一种“健身器械”,不是交通工具,只能在车辆免入的公园、广场和步行街上玩,不能进入主次干道。

那些平衡能力不佳,或喜欢蹬车速滑的孩子,父母应督促他们戴上轻质头盔和护膝护腕。

初学滑旱冰的孩子与父母牵手而滑,可获得平衡的力量和胆气,也能减少摔倒的可能性。

预防爬网损伤的要诀:

父母应严格监控自己的孩子,不要在一张爬网上已有3个或以上的孩子在玩时,还让孩子上网,要提醒他在往上爬的过程中,留心上面孩子的蹬踏和跌落;在翻过爬网最高点时,记住要头朝上,脚往下试探,一点一点往下退;在整个爬网过程中父母要实施近距离监控。

大班幼儿育儿心得体会 篇7

2 0 1 4年1 0月1 8日, 北京市门头沟区协同教育工程启动会隆重召开, 这标志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工程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仪式正式启动了“伴随成长每周一信”短信推送, 开始向全区3~6岁幼儿家长推送科学育儿知识,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会上, “齐大辉工作室”正式落户门头沟, 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北大书同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齐大辉教授为10个家庭代表发放《协同教育家庭公约》。家庭公约即家庭约定, 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严格执行, 促使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

门头沟区将创新协作形式, 开展“协同教育与伴随成长”育人创新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协同教育工作新局面, 围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条主线, 通过在全区构建“十百千”协同教育网络, 即建设“十个”协同教育指导中心, 培养“百名”协同教育骨干师资, 建立“千个”协同教育典型家庭, 实施“1234”协同教育工程, 培养“一支”本土师资队伍, 孵化“一个”门头沟区特色协同教育模式, 达到提高公民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环境、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目的, 形成门头沟协同教育新模式。

到2015年10月, 门头沟将开设“专家讲堂”进行教师专业培训8000人次, 组建本土专家团队的骨干力量;成立“家长学堂”, 向1 0 0 0 0名家长开办科学育儿知识讲座, 指导家长应用家庭公约工具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从而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 并可以辐射带动其他家庭。此外, 门头沟地区的家长还可以直接通过专家咨询服务平台咨询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并接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如果需要, 专家团队可以走进家庭解决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大班幼儿育儿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婴幼儿;母亲;育儿期;精神紧张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64-01

在出生率减少、小家庭化和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因各种育儿问题而烦恼的母亲呈增加趋势,母亲的这种心理状态也影响到了婴幼儿。因此在把握母亲育儿期精神紧张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宣教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是研究婴幼儿母亲在育儿期精神紧张的特征和表现。

1研究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以2012年8月至11月,携带婴幼儿来荆州市某保健医院和某综合医院进行检查的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向她们说明研究目的,并发放关于育儿期精神紧张和家庭特点的问卷665份,一周内进行入户回收。

1.2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时使用中文版的Parenting Stress Index (PSL).这是Abider.在美国为测定双亲精神紧张程度而设计的问卷。曾以美国的幼儿双亲为对象,进行过测定和检验,具有可信性和实用性。回答分为5个等级,即以“完全一样”得5分到“根本不同”得1分,得分高则意味着精神紧张度高。中文版PSL,是根据因素分析构成并检验了概念的稳妥性。它是由关于孩子特征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的7个标准的38个项目,最高分190分,和关于母亲因素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的8个标准的40个项目,最高分200分构成。家庭特征的调查内容,是家庭的构成、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职业。

1.3分析方法

1.3.1 精神紧张得分的特征。

1.3.2 由于孩子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的得分,与由于父亲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得分的关系。

1.3.3 家庭背景和精神紧张得分的关系。

1.3.4 将得分高的母亲和得分低的母亲的差别项目列表,分析其个人型态。

统计学处理时使用SPSS统计进行T检验,一元和二元配置分散及相关分析等。

2结果

问卷回收382份(回收率为57.6%)。除去回答不完全者,分析对象为308名。家庭型態为夫妻单居者259名,与父母合居者37名,不详12名。.婴幼儿母亲年龄30岁以下者117名,30岁以上者191名, 家庭主妇197名,职业女性99名 不详13名。母亲来院检诊时,婴幼儿的年龄3个月以下87名,1岁到2岁儿童95名,2岁到3岁幼儿126名,男婴186名 女婴122名

2.1 精神紧张全体平均得分为189.9(±28.8),以每一个项目的平均值来看,与孩子气质特征相关的因素平均得分是2.3,与父母自身因素相关的精神紧张程度得分的是2.6.。另外得分在3.0以上的是“P1:因目前角色的限制”,“C4:子女精神不集中(多动症)”,“P4:婴幼儿母亲的能力”等。得分最低的是“C1:很少让父母高兴”平均值为1.59分。

2.2与子女因素相关的精神紧张和与父母因素相关的精神紧张的关系,相关系数为0.4以上项目,关联最多的是“P7:对子女难于产生依恋之情”一项中,得分最高的是“C1:孩子很少让父母高兴”、“ C2:孩子情绪不佳”、“C3:孩子总是不按照母亲的话去做”、“C4:觉得孩子伤脑筋”等。另外“C2:孩子情绪不佳”、 “P4:婴幼儿母亲的能力”、 “C3:孩子总是不按照母亲的话去做”和“P5:忧郁、罪恶感”等也相关联。

2.3 从整体情况看,与老人合居的幼儿母亲,比三口之家的幼儿母亲得分高(P∠0.05)。特别是与母亲因素相关的项目 “P4:婴幼儿母亲的能力”、和“P7:对子女难于产生依恋之情”有显著差异(P∠0.01、P∠0.05)。但是关于“P4婴幼儿母亲的能力”一项中家庭型态和孩子平均年龄之间进行2元配置分散分析发现,与老人合居的婴幼儿母亲在婴幼儿1岁以下时,精神紧张得分高,而当孩子2岁以上时,比三口之家的婴幼儿母亲低(P∠0.05),另外,孩子不满2岁的母亲在“P1:来自母亲的责任的限制“的得分高(P∠0.05)。在这个项目上无工作的母亲得分也高(P∠0.01).

2.4 从得分低的项目内容方面,看个人特征可以发现,在得分高的母亲中,既有与孩子相关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各项均高,也有与母亲引起的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的各项均高的实例。而在得分低的母亲中,既有“C4:孩子精神不集中/多动”,“ C5:纠缠父母(不易与他人交往)“和P6:母亲的健康状态”得分高,也有“P3:与丈夫的关系”和“P4:婴幼儿母亲的能力”等得分高的实例。而得分低的母亲中“P7:对子女难于产生依恋之情”没有得分高的。

3 讨论

“由母亲的责任产生的矛盾”的精神紧张度得分高是婴幼儿的母亲,这是因为三口之家的家庭中,无人帮助照顾孩子,而无工作的母亲照顾孩子偏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较少。另外,从“做母亲的能力”产生的精神紧张度得分高和与老人合居的婴幼儿母亲的此项紧张度得分高的现象可以看出,为与老人合居的婴幼儿的母亲提供育儿父母的知识和能力的帮助是不可忽视的。同时,结合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在育儿方面给予家庭全体成员以支持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与“对孩子难于产生依恋之情”相关的“孩子情绪不佳”、“很少让父母高兴”、“孩子总是不按照母亲的话去做”等精神压力的产生,是因为母亲对小儿的特点和成长发育的知识了解的比较少,或无育儿经验的母亲进行咨询的机会比较少的缘故。依恋之情是母子关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减轻精神紧张的重要因素。另外,得分高的母亲与得分低的母亲各有各自的特点。如果了解到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精神紧张的特征有可给予有效的帮助,目前我国的家庭育儿社会支持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现有社会支持体系尚不能满足家长多样化的育儿要求。以社区为中心建立儿童保健机构提供专业的育儿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社区发展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英,高健. 婴幼儿母亲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6.

大班的育儿心得体会 篇9

一、L宝贝的成长和进步

L宝贝属于慢热型的孩子,刚开始入园的那段时间,宝贝完全是在我们班级一位老师的单独陪伴下度过的,甚至这样往往孩子还是会哭着找妈妈,我们三个老师针对宝贝的情绪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决定,在宝贝哭闹的时候不再采用抱、哄的方式,而是很认真的告诉孩子,哭是没有用的,当需要什么的时候,我们要用语言告诉对方,当生气的时候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多次的引导和沟通孩子的变化甚大,随着逐渐的适应,现在的L也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丰富的生活了。

二、B的特点和家庭教育

B妈妈一直是我们班里家长工作的表率,每次的活动总是会受到妈妈的极力支持和配合,但妈妈的急躁的性格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B总是很急的要求老师马上满足他的要求,老师也在试着让孩子学会等待,同时也在引导家长在家适当的放慢自己的脚步,让孩子在家园的共同引导下学会更加的由耐心。

三、班级的氛围创设

从柏林班一开始,老师就在引导孩子把柏林班当做自己的另一个家,将柏林班的小朋友当做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在两个月的不断渗透下,孩子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集体的氛围也越来也浓厚,而且最可喜的是当自己想要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听见孩子们稚嫩的声音说:“你同意不同意?”或者在不允许别人触动自己的物品时,孩子也会说“我不同意”,呵呵“我生气了”“气死我了”……都是孩子们之间的交流用语,从简单的语言对话中,我们都发现了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并为之兴奋!

四、家园的及时沟通和家长回复沟通本的侧重点

家长大都是9月份才入园的,对于沟通本的使用以及和老师的沟通孩需要磨合和适应,当10月份我们开始启动一个月的一次沟通电话开始,我们将孩子在幼儿园一个月的表现总结反馈和家长对我们的反馈中我们会发现更多孩子的闪光点,并能及时和家长沟通他们应该如何配合我们的工作,而且经过我们的思想碰撞后,我欣喜的发现家长的反馈越来越多,孩子的变化也越来越大!

大班育儿心得的 篇10

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成长,昔日的“新手爸妈”悟出了一点培养孩子的“小心得”

1、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一切我们需要孩子能做到的:举止文雅,乐观向上,喜欢阅读,热爱运动,不把电视当成主要娱乐方式。自己必须先做到。

2、制定规则,严格执行,培养孩子自律的品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总是会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都能够容忍。进入幼儿园是孩子成为小小社会人的开始,也是他们开始认识和熟悉规则的时期。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与小朋友和谐相处,家长在家也可以制定一些规则,不管大人还是孩子违反规则都要接受惩罚,应尽量避免感情用事,或随便更改规则的行为,要让孩子渐渐认识到这是一个按规则办事的世界,从而慢慢养成自律的品质。

3、心态平和,接受孩子的不足。孩子未入学时,没有比较,家长们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最优秀的。上了学,开始学习一些技能后,孩子的不足就逐渐显露,或是天资禀赋稍逊一筹,或脾气性格不如他人,此时家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千万不能说“你看,别人。”类似的泄气话,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己做不到,就不能要求孩子做到,家长要坦然接受孩子的不足,不要拿自己孩子与他人比较,只需与孩子的过去相比,如果有进步,就很了不起了。

教育孩子是个大难题,孩子的性格有差异,内心世界也各不相同,没有什么育儿方法可以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家长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永远保持育儿观念的新鲜和现代,抱着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心态,陪着他,帮助他,扮演好“严格的家长,耐心的老师和忠实的朋友”这样几种角色。

大班幼儿故事画如何选材? 篇11

熟悉的故事和角色形象便于幼儿表现,但是要促进幼儿的表现水平,激发幼儿的表现潜力,还要在故事情节与场景上做文章。例如,我们在两个大班开展故事画教学,原本大一班幼儿的绘画表现水平占优势,但此次故事画,大一班幼儿画面构图单一,多为平行式、并列式的形象分布。而大二班幼儿作品形象生动,形成多层并列、遮挡的构图方式,以及主体、背景鲜明的构图关系。大二班的绘画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飞跃?原来大二班选择的《猫和老虎》的故事,讲述一只老虎和一只猫在山上相遇了,老虎以为猫是一只很小很小的老虎!猫想对面一定是一只很大很大的猫吧!……后来猎人打中老虎高兴地下山去叫伙伴……上山却见老虎变成了猫……曲折的故事情节,趣味性的矛盾冲突和种种悬念,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对绘画故事和主角的喜爱之情。而大一班选择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对大班幼儿来说情节相对简单平淡,缺乏吸引力。场景似乎随情节发展在不断变化,却一直是水平方向的移动,如:小蝌蚪向前游,……继续向前游……而“猫和老虎”的故事场景,看似停留在一座山,但一会儿山上,一会儿山下,有了垂直维度的变化。

因此在故事画教学中,故事情节上的情趣性和挑战性,故事场景变化的丰富适宜,能够唤起幼儿的情感,满足大班幼儿的心理需求,促进幼儿绘画表征水平提高。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初探 篇12

1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儿童自主能力培养意识

在相关调查过程中, 所有教师在回答有关“培养儿童自主能力重要性”的问题时, 都持高度肯定的态度, 但实际上都是认识有余, 实践不足, 在真正的日常工作中, 都没能做到对儿童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卸责心理倾向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于儿童自主能力差的问题, 老师首先责任把归咎于家长, 认为儿童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而忘记了自己作为老师在处理问题上的职责;其次把责任归咎于儿童自身问题。所以一旦孩子出现某种问题, 老师都会认为是家长或者儿童自己的过错, 很少有自我反省, 而当孩子有优秀表现时, 却又归功于学校的教导[1]。

1.2 家长对培养儿童自主能力认识不足

家长没有认识到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大班时期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 家长在大班时期的重要作用是不容替代的。但是现今许多家长思想落后观念陈旧, 不能认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忽略儿童心理上的发展, 而一味地追求身体上的发展, 忽略能力上的培养, 而一味地追求智力上的发展, 不能认识到儿童心灵健康发展的重要, 这样肯定会严重影响到儿童未来的发展。

1.3 缺乏全面了解儿童心理的教师

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需要了解儿童心理, 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规律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教师。当前, 多数幼儿教师对儿童心理的了解十分浅薄。在大班阶段, 老师只有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够采取有效地教学方式, 从而保证幼儿自主能力的健康发展。对于幼儿园教师, 如果做不到对儿童心理的全面了解, 将无法开展一些能够培养儿童在进入小学时应具有的自主能力的活动。调查显示, 尽管多数教师都学过相关的心理学, 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很少用到过, 更谈不上从心理特点的角度去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这其中也包括我本人, 我认为意识问题是还根本原因。

2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问题的原因

2.1 儿童的教育目标“功利化”

不同的人对“人才”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已达成普遍共识。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 人们对人才的标准已有所曲解。从上幼儿园开始, 教师就对儿童进行各方面的训练, 定期安排一些智力测试, 对于家长、教师来说, 孩子最大的成就是在班级或者学校名列前茅, 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获得了更多的奖项。于是, 我们在高举“全面发展”的旗帜时, 却始终把“智”摆在了第一位。儿童社会性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必然会被这种过分注重知识培养的浪潮淹没。

2.2 学校管理目标“功利化”

学校的管理方式决定学校生源的好坏, 学校间的竞争主要是生源的竞争。因此, 学校工作人员共同的变革宗旨就会是为提高学校生源, 改革学校管理方式, 为儿童“智育”的培养附上“素质教育”的标签, 追求“最优”的改革方案。这样的宗旨必然会导致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 过分追求儿童的荣誉效应, 追求学校的升学率, 而忽略儿童的全面发展, 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工作必然会出现问题。

2.3 家长注意力滞后

在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家长的作用和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 是指导塑造孩子性格、培养生活技能最重要的力量。然而在对一些大班儿童的家长访谈后, 我们发现他们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问题并不关心, 家长们不仅没有认识到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重要, 更不清楚自己在培养儿童自主能力中的重要性和应做的工作。有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很正常, 在学校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家长们只关心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培养”的问题, 这正是家长对儿童自主能力培养的注意力滞后的主要表现。

3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的对策

3.1 帮助幼儿锻炼坚强的意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 支持幼儿自主选择, 计划活动, 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 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对于幼儿来说, 他们的人生旅途才刚刚起步, 周围的一切对他们都是一种陌生。在成长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在精神上的、身体上的、知识上的、能力上的等许多困难。帮助儿童建立自主意识的重要条件就是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作为老师, 我们要鼓励孩子积极地面对困难, 解决困难, 凡事从一点一滴做起, 勇敢面对。教师要培养孩子坚持到底的做事风格, 鼓励孩子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保持专注度和执着力, 杜绝中途放弃的情况发生。幼儿在进行自我克制的过程中事实上也是在形成幼儿的自主性格[2]。

3.2 引导幼儿学会处理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应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幼儿阶段, 儿童已经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而且体现出了明显的独立生活的倾向。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儿童对主体意识的树立, 要善于因势利导, 让幼儿能够独自处理一些事情, 体验到自我完成带来的乐趣, 形成一定的主体意识。对于幼儿园大班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 穿衣、洗漱、饮食、整理等都应该是他们必须独自完成的事情, 只有出现错误行为时, 老师才给予耐心的矫正和教导。总之, 要让儿童成为生活的主角,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自己犯的错误, 尽量能够自己改正, 老师的作用只能是辅助和引导。在各种各样的育儿活动中, 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扬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判断力, 让他们能够独立、勇敢地做自己想象中的事情。

3.3 实施家园共育

我们要重视家园共育, 通过对家长资源的了解和对家长文化层次的分析, 让幼儿自主精神的培养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 社会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是一个包含了各种专业技能、工作职业和文化内涵的群体。要想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工作离不开对家长资源和家长文化层次的深入了解。教师更要特别关注有家庭教育问题幼儿的家长。为广泛提高家长认识, 开设家长学校。尽管当前许多父母对教育都有一些基本的常识, 但是他们的水平还处于层次不齐、整体低下的情况。对于学校来说, 聘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和答疑, 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 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此外, 还可以让家长自己分析、探讨一些培养孩子自主精神的案例, 让其从中得到启示, 从而使自身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理论修养得到加强。有效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通过寻求家长的意见, 提高家长的积极性[3]。

总之, 积极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及时补充教学资源, 全力对幼儿的自主活动给予关心、鼓励和帮助, 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提高。

摘要: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工作中, 教师不仅要完成认知方面的教学, 更要注重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大班幼儿,自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旭.关于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J].才智, 2010 (31) :221.

[2]王俊梅.浅谈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性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 (下) , 2011 (8) :7.

幼儿育儿心得体会 篇13

由于现在小孩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现在生活条件好,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很难给幼儿一个独立成长的机会,直接导致幼儿在身体和人格上的不足。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更和家庭、父母的培养息息相关。现在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谁都不可忽视,现浅谈几点家长教育幼儿心得:

家长教育幼儿心得1: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质是第一要素,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周围环境的一些消极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做到凡事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培养孩子的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客观公正等良好品质,以及热爱集体,尊敬师长,遵守一切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而家长是孩子的“克隆”对象,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与榜样,想要孩子有好的品质,首先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家长教育幼儿心得2: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孩子将终身受益。首先,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包括自己赶车上学,自己背书包,自己洗漱、穿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其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针对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们有意识引导孩子自己做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自己做检查,家长最后作全面检查。

家长教育幼儿心得3: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一样有自尊的。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好,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孩子的心里产生逆反心灵,孩子就会想,我做得那么好,父母说做得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这么不好,干脆就不做好。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孩子是要经常夸奖的。家长教育幼儿心得4、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在优势,培育孩子特长和兴趣。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家长应扬长避短,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思考是在好奇和兴趣中产生,家长千万不要磨灭孩子闪光的苗头。

幼儿园育儿心得体会 篇14

第一,注意倾听孩子自己的事情

父母关心孩子,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倾听”是鼓励孩子多谈论自己的事情(幼儿园和身边的事),通过“倾听”听到他的声音,从而正确引导孩子。

第二,鼓励是主体,批评是补充

孩子需要鼓励,鼓励就是动力。每当孩子有了一些进步,我们都会大力鼓励他,这样他会很开心,信心也会大大增加。当我们犯错时,比如撒谎,我们仍然要严厉批评他。同时,我会听他想这样做的原因,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这样做。

第三,我们必须有一颗童心

和孩子待在一起,像孩子一样和他玩,融入他的世界。和孩子玩一些游戏,做手工等等。想要有一颗童心,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敷衍他。

大班幼儿绘画特点的调查分析 篇15

一、幼儿园大班儿童的绘画特点

大班幼儿绘画共有3个鲜明特点:一是“蝌蚪”造型的人物画像,大多数幼儿用圆形代表头部,四肢和躯干并未作出明确区分,或者用线条、三角形组合象征性地画出四肢,类似“头—脚”造型的人物在幼儿绘画中非常多见,形似蝌蚪,故被称之为“蝌蚪人”。二是以暖色为主要的绘画颜色,即使是男孩在绘画时也倾向于彩虹般鲜艳的色彩,最受幼儿喜爱的两种颜色是红和蓝,其次是绿,如果幼儿绘画出现大量黑色,则反映出幼儿悲观、消极情绪。在幼儿的绘画语言中,黑色代表着“不喜欢”。三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绘画,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主观的,折射在绘画中,在构图时通常会把自己画在中心位置,身旁是与幼儿亲近的家人、朋友。如果把自己画在中间偏上或者偏下,则代表着幼儿的自卑。

二、幼儿园大班儿童绘画的心理解析

大班幼儿的绘画特点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性格、认知水平,整体构图与配色有许多共性,绘画色彩是明亮、鲜艳的,绘画作品给人的感觉既温暖又快乐,反映了幼儿世界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正是由于幼儿绘画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对这些共性进行分析,找出幼儿绘画构图、色彩的与众不同之处,可及时发现幼儿的某些不良心理。

1. 压力与不满情绪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和中班、小班不同,他们已经不再盲目听从成年人的要求,更愿意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来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由于年龄、能力、经验不足,幼儿面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往往无法自己处理,同时又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只能将不满情绪藏在心里,成为自己的“内在冲突”。幼儿园大班对学习的要求较高,会带给孩子一些压力。曾有调查显示,超过31的大班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自己的不满与压力,非常典型的特点是色彩浓重、构图凌乱,有许多“×”号和棱角凌厉突出的图形,由此可见幼儿内心复杂,多种情绪积蓄在心中相互冲突。

2. 焦虑

焦虑实际上是一种对未知事物过度紧张不安的情绪,事情还没有发生,幼儿就已经不知所措,心中有明显的烦躁、忐忑,甚至是恐惧感。幼儿园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内心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有时也会让孩子产生不安与猜测,同时幼儿的表达能力不足,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陌生的人,不知如何与外界沟通,所以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有接近25的大班幼儿将自己的焦虑通过画笔表达,比如,在我们熟知的“蝌蚪人”造型中,有的孩子把自己画成一个大大的圆形,却没有明显地区分出哪是四肢,哪是身体,只是用几条和圆形极不协调的、很细的直线来代表身体四肢,给人的感觉是头重脚轻,随时有可能栽倒。整幅图画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圆点和凌乱的栅栏似的线条,表明幼儿不擅长表达,性格内向,封闭自我,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有焦虑情绪的孩子大部分是初到一个新的幼儿园,不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老师应该让其他小朋友多和新来的幼儿交流,一起做游戏,用友爱、热情的态度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使其能尽快融入新的集体。

3. 性别概念

国内幼儿园教学中,目前尚未开展独立、完善的性别教育,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营养过剩”的现象非常普遍,生理成熟的年龄越来越低,幼儿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但因为性别教育并没有在幼儿园教学中普及,很多幼儿虽然知道男女之分,知道自己的性别,但是对自己身体的某些隐私部位并不明确,也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儿童正处于好奇心极强的年龄阶段,因为对性别的好奇,女孩偷看男孩上厕所,或是男孩偷看女孩上厕所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会把“偷看”的情节画出来,还有的幼儿在自画像中画出自己的性器官,这都说明幼儿对“性”的好奇,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针对幼儿的性教育相对落后,已经无法与幼儿的生理成长相适应。为了给幼儿健康的性观念,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老师,都应该开诚布公地解答幼儿提出的有关性别的问题。

儿童喜欢绘画,因为画笔可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分析大班幼儿绘画特点,发现幼儿的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关心幼儿的心理成长,幼儿才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摘要:和幼儿园中班、小班不同的是,大班儿童即将跨入小学,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幼儿园对大班儿童的行为规范要求相对严格,儿童一时无法适应,难免产生抵触心理。绘画能够反映出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分析孩子的绘画构图、用色等特点,可帮助老师了解儿童内心,矫正不良心态,保证儿童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绘画特点,心理分析

参考文献

[1]许舒敏.大班幼儿对同龄幼儿绘画作品理解初探[J].黑河学院学报,2013(3):70-73.

刍议大班幼儿亲子阅读浅析 篇16

关键词:大班幼儿;亲子阅读;阅读习惯

亲子阅读,即为亲子一起读,是要亲子之间共同去阅读,这里所强调的是家长方面所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亲子阅读可以给幼儿知识,更可以给幼儿那份亲情。

一、亲子阅读的现状

在部分家长的眼中,幼儿是玩耍的年纪,阅读是上小学之后的事情,认为此时在学前开展阅读对幼儿来说太早了,这是认识上的偏差。再者,家长的指导方法不合理,注重点只是放在获取知识上,却忽视了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其实,这才是幼儿阅读的目标所在。另外,选择的书籍比较单一,基本围绕故事和知识两大块去选择,忽略了经典文学及具有时代气息的书籍的选择,束缚了幼儿的阅读视野。

二、亲子阅读的有效途径

针对亲子阅读的现状,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组织教师研讨,主动携手与幼儿家长家庭联手,提高亲子阅读的效果。

1.多方法、多渠道地调动家长亲子阅读参与的积极性

只有让家长从心里接受、认可,才有可能让家长真真正正地参与到亲子阅读之中来。我们借助园中宣传栏进一步提高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概念及指导意义方面上的正确认识,并组织家长一起针对亲子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困难进行研讨。为家长提供亲子阅读的相关信息资料,指导家长认识亲子阅读的方式方法,为家长指导幼儿阅读指引方向。另外,请一些在此方面做得有成效的家长进行交流探讨,用一些真实的事例阐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2.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汇报活动,提高其有效性

依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我们选择了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如《幼儿画报》《幼儿智力图画》《幼儿拼图》《幼儿益智》等。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能力训练,每周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汇报活动,并希望幼儿的家长每天抽出至少20分钟的时间和幼儿进行亲子阅读,让每天亲子一起阅读变为一种习惯,坚持一段时间后,幼儿的阅读能力定会显著上升。

3.提供展示平台,激励亲子阅读的积极性

班级开展展示平台,让幼儿有展示的空间,吸引阅读效果差的幼儿增强自信,获取上进的动力,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来,这样幼儿学会了阅读,他们的语言会更加丰富,思维能力会更强。

上一篇:拾豆豆活动反思下一篇:武汉大学法学院行政法(2009-2010)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