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2024-12-09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1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前或下午离园后,我都会安排几个早到园或晚离园的幼儿,帮老师把小板凳轻轻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师打扫卫生。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板凳为荣,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板凳,要求早入园、晚离园。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板凳、打扫卫生的现象。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纳闷。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板凳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板凳,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琪琪欲言又止。“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红红说话了:“老师,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戏,凯凯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吗?”我愣了一下。

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孩子们在户外做钻圈游戏时,调皮的凯凯趴在地上做鬼脸,自己不钻,还影响了后面的小朋友钻圈。我一气之下,说:“凯凯,你不愿做游戏,到教室里搬板凳去!”凯凯不情愿地从地上爬起来,慢腾腾地走进了教室……没想到,我的这一举动让孩子们感到帮老师搬板凳是不光彩的事。为了挽回影响,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我向凯凯道了歉,并肯定了热爱劳动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此后,孩子们又争着搬板凳、打扫卫生了。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2

1. 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语言修养注重的是个体运用语言的熟练度、准确度和流畅度,以及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言语行为。教师的语言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古人说:“言为心声。”没有丰满的心灵,就没有丰满的语言;没有高尚的心灵,就不会有高尚的语言。教师只有有高尚的师德,其语言才可能健康、文明、丰富、美好。其次,教师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它包括语音的训练,即练好普通话;包括仪态的训练,即举止稳重、态度大方、讲究仪容、从容镇定;包括必要的朗读训练、胆量训练和讲话训练,等等。

2. 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运用语言策略、实施良好语言教学行为的前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思维、理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有一个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老师问:“人有几只眼睛?”他说:“有三只眼睛。”老师非常生气,于是说:“人的眼睛有四只。”他马上点头跟着说:“是四只。”这样的语言只能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混乱,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难理解喻义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只有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把握幼儿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场合、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

3. 营造良好宽松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发音、用词和掌握语法规则等无不如此。因此,幼儿所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中的成人、伙伴所使用的语言,便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这种语言环境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成人的言语范例的作用更大。成人应发音正确、标准;词汇丰富、用词确切;口语清楚,文理通顺;讲话要适合幼儿水平,在内容、语调、速度等方面均应做到。不能错误地以幼儿语言为标准,迁就幼儿。同时还应努力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幼儿的有事想说,有思想感情表达。要让幼儿广泛地接触自然,参加多种活动,因为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会使幼儿产生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愿望,而向别人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可以提高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需要良好的语境,这可促使幼儿听、说、想的欲望,这种良好、宽松的语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场地(景)墙面、头饰、电教设备等,这些物质环境和教具玩具可以给幼儿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模拟的实境中,唤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其乐于说,敢于做,发自内心地去表述,为心理环境的创设打下基础。在活动中教师应给予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引导、鼓励幼儿树立自信心,使之连贯、大胆地对主题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惜赞赏语句,及时抓住幼儿表述的亮点进行肯定的评价,尽量不予否定,(除与科学性原则性相反的)同时还可以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表述,如语言游戏“说相反”,故事续编“猫医生过河”,儿歌创编“动物世界真奇妙”,表演“咕咚”故事,看图讲述“小雨伞”“让座”,拼图讲述“聪明的公鸡”。另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语言活动,如“今天的新事儿”、“论天气”、“报食谱、说菜名”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言。为使所学的内容得以及时巩固,应将活动时使用的相关教具、情景图等放置在固定的区角中,使之随时随地地去学习、体验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加深幼儿的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兴趣,更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

4. 教学中要重视提问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由此可见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大班幼儿喜欢挑战、好奇、好问,他们喜欢对所有的问题作出反应和追问,对追问的方式感觉刺激而入迷并乐于参与。因此,优化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是每个教师都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追求的效果。

4.1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引导性

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从启发激励孩子的思维出发。古人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贵在巧字。教学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只会使孩子机械地不假思索地去回答、去应付,失去学习的兴趣。但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孩子们只会启而不发,导而不思,百思不得其解,从而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引导性。例如讲《百鸟朝凤》的故事时,提问:“故事中有谁?凤凰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成了百鸟朝凤?森林中的白鸟是怎样感谢凤凰的?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感谢它?”不仅能引导孩子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且能加深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4.2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想象力

教学活动中应设计出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如果将故事中的“怎么说?怎么办?怎么做的”改为“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吗?结果如何呢?”孩子的答案就不会局限于故事的原文,他们就会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大胆想象,拓展思维,这不正是想象力引发的功效吗?

5. 其他

5.1 报菜谱

幼儿可以根据幼儿园当天的食谱在三餐的时候进行播报,从而既培养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又有意识地促进家长对幼儿园伙食情况的了解。

5.2 娃娃报新闻

可采用读报、说报、剪报的形式让幼儿同家长把要播报的新闻整理出来拿到幼儿园进行播报。

5.3 天气预报员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3

一、应注重启发幼儿的联想

绘画是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一种手段,通过绘画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应做到启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大班幼儿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它们就像没有开发过的宝藏,是我们成人所无法想象的。我们老师就像挖宝人,要把小朋友头脑中的智慧展示出来。例如:在装饰画“三角巾”一课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说:“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一条三角巾,可是它没有颜色,没有花纹怎么办?小朋友来当小设计师,看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颜色搭配的最好看。”这样,小朋友们的兴趣很浓,都想设计出更好的图案来,大家都开始开动脑筋,想象自己的作品。有了丰富的想象,才能有作品的内容。

二、教师示范应恰到好处,忌固定模式恰当引导

例如:在装饰画“三角巾”一课中,教师示范自己的两种不同的设计,并可以提供一些花边、花纹,扩大幼儿的视野,并启发幼儿:“老师设计的三角巾,上角是心形,小朋友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如圆点、星星或其他都可以。”并告诉幼儿:“老师的设计,是先中间,后散发到各角,小朋友可以设计更新颖的,和老师方法不同的,但要注意对称。”

以上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掌握了设计的最基本方法,即对称的方法。但幼儿的对称和教师有所不同,教师提供的花纹、花边等扩大了幼儿的视野。通过以上示范,诱发出了幼儿自己更丰富的想象。这样示范并没有给幼儿固定的模式,而是恰好起到了诱导的作用。在这结课上,全班幼儿设计的作品没有一个重复的,设计的图案很丰富。他们设计了坦克三角巾、小人三角巾,星星、圆点、花条、动物、横条、竖条等等。设计的方法也不同,有上下对称的,也有左右对称,还有三角对称的。

三、在绘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绘画并不是单一的活动,在绘画的过程中,应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爱清洁的好习惯。教师在指导幼儿涂色时,让幼儿大胆配色,细致并耐心的把底稿涂好,不要留下铅笔痕迹,也不要涂到轮廓线外面,注意画面的整洁。再如:谁忘记带彩色笔了,谁的铅笔粗了,小朋友要帮助他。这样,培养了幼儿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对于胆小动作慢的幼儿,要鼓励他把作业做完,教育幼儿动作要迅速,又要认真,更不能半途而废。同时培养幼儿胆大,心细,做一件事要做完,做到底的精神。因为,我们培养的幼儿是下一世纪建设祖国的栋梁,这些品质正是他们将来必不可少的。

四、通过欣赏自己的作品,让幼儿认识优点及不足

幼儿作品做完,让他们集体去欣赏。在欣赏的同时,小朋友会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会说:“看,这是我画的,我画的是……”幼儿渴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在介绍自己作品的同时,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欣赏的过程中幼儿通过看别人的作品,比较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为下一次的绘画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4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心得体会1

五月是一个比较忙碌又开心的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小朋友都比较辛苦,因为这个月,幼儿园大班教育心得。我们要迎接六一儿童节文艺而排练节目。我们班就排练一个舞蹈。记得有一次,我们刚刚排练节目,可能是刚开始排节目,小朋友还没有进入状态,排练起来就非常吃力。特别是吴楚晴小朋友,别看她平时学习优秀,学东西很快,但是跳起舞来 就硬邦邦的。节拍都跳不准.那么怎么办呢?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成年人所作所为的肯定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赏识和表扬。打一个不很贴切的比方,一年轻的女子,穿件新衣服或新做一个发型,走在大街上,对周围的眼光都很敏感,别说当面夸奖,就是一个赏识的目光,她的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甜丝丝的。成人况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呢。

那么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他们往往从大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值得注意的是赏识表扬也得有一个尺度和讲究原则,赏识表扬也是一把双刃剑,一味的过度的表扬和赏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还得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逐步改正。毫无疑义,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面对孩子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能以“还斜为托词而听之任之,也不能像对待明白事理的成人一样而伤了孩子的“面子”和自尊,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备而改过是比较难。

我就想到一个办法,让跳舞跳的好的小朋友的卢铜欣来教她跳,而且又适时的时候给她一点掌声,鼓励。几天下来吴楚晴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荣誉不是属于一个人,而是几个人的共同努力。看着我们班的舞蹈越来越顺利,心里真的很开心。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心得体会2

光阴似箭,孙浩宸已进入幼儿园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渐渐长成了一个“小大人”。他的进步首先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作为家长的责任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我在幼儿园工作,孙浩宸上学、放学都是我接送,每天我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和他沟通交流,有时是接他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时是晚上睡觉前,谈谈今天过的怎么样,让他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在与他沟通时,认真的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他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心得体会

现在电子产品很多,我们家不太反对孩子接触这一块,这些电子产品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益智游戏确实也挺不错的。孙浩宸在家想要玩电脑或是手机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先陪他一起挑选一个适合他的小游戏,然后给他规定时间,提前告诉他可以玩多久,时间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大多数时候他都能够自己掌握好时间,有时也会耍赖。

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或典故,时间久了他就不耐烦了。我就从自编故事和续编故事这方面入手引起他的兴趣,这对今后的学习会很有帮助。同时也会有意识的培养他的独立性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还有一点,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观察家长的一言一行,谁占优势就会想哪一方靠,孩子不会区分谁对谁错时会误导孩子的分辨能力。所以,家庭和睦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感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不统一时,都会采用背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当着他的面前争执不休。

我由于工作的便利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育,家园共育是最好的办法。我由于工作的便利,经常与孙浩宸的老师沟通,他在园表现好的方面回家进行表扬,不足之处要予以纠正。我还让他把在园发现的新鲜事、趣事回家后讲给我们听,这样做不仅培养了他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逐渐增强。

孩子的进步我感到很欣慰,但也许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没有发现,以上几点是我与大家共同分享交流的点滴心得,希望大家给我提出好的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心得体会3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老师分四种类型:智慧爱心型,爱心勤劳型,勤劳良心型,良心应付型。工作以来,我一直不断努力,积极思考如何做好幼儿教师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幼儿教师,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奋进。在本学期我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以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忠于职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牢固树立专业思想,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技巧技能水平。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教研活动,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迟到早退。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育保育方面

1、开学初,幼儿对新的陌生环境会产生胆怯心理,来园情绪不稳、哭闹现象较严重。为了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和集体生活,对集体生活产生安全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进而喜欢“上幼儿园”,我们为幼儿创立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并针对幼儿情况进行家访。

2、在教学上,针对幼儿心理情况,我开展了网络式主题教学活动,以稳定幼儿情绪为主,提前备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制作精美的教具。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做到课题与环境结合,让幼儿感受到上幼儿园的乐趣。还设立了美工区、认知区、结构区、娃娃家、语言区、益智区等区域,并不断丰富材料。逐步建立了生活常规、游戏常规、活动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事实证明,善于总结才会不断提高。因此我做到每节课后写评析,对自己的每一节课进行总结。坚持每周写观察日记,捕捉教育实践中的点滴火花。而且制作了一批精美的教具,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上课上的得心应手。

3、在卫生保健方面,以培养幼儿各项生活习惯为重点,如: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毛巾、杯子,学习男女分厕的习惯,培养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漱口等良好卫生习惯,督促幼儿多喝水,对大、小便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照顾,对出汗过多的幼儿,及时更换衣服,以防感冒,对体弱多病的幼儿给予特别照顾。教师和保育员每天都能认真地做好消毒和打扫工作,加强幼儿的保健卫生,管理好午睡,做好预防幼儿常见疾病的工作,经常晒被子、枕头,减少细菌滋生。因此这个腮腺炎流行的季节,很庆幸的是我们班没有一个幼儿感染此病。

三、在家长工作方面

我深知,幼儿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于是我召开了家长会,请专家开展“环保”的知识讲座,提升幼儿与家长环保理念。设立家园联系窗,进行家园共育。让家长及时了解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幼儿各方面进步、通知以及保育注意事项等等。家长们积极配合我们开展主题活动,家园联系密切,认真填写各类调查表,按时发放《家园联系手册》,平均每半个月联系一次,如实反映了幼儿在园在家学习、生活情况。

四、自身的进步

在本学期,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听专家讲座,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感谢领导的关爱,给我机会,赴_州XX进行区域活动观摩,使我受益非浅。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与制作环保制作《歌林春天》参加XX市环保制作比赛,获得了三等奖。参加“庆三八”拔河比赛,获得集体一等奖。在“学区幼儿教学研讨会”开了一节小班公开课《小兔乖乖》利用新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公开课圆满成功,取得了在场教师和领导一致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园领导的关心、爱护是分不开的。本学期,我还担任了《XX师讯》的通讯员工作,平时园内一些活动,我总是争取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并在园内和XX教育网刊出,积极扩大了幼儿园的正面影响。还积极参加团委活动,如布置宣传栏、进行国旗下讲话等等,对上级任务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完成。

当幼儿教师是很累,特别是教师事情更多,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近幼儿,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孩子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孩子把你当成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

幼儿园大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通过这次学习给教师的十条建议,我知道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重要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如果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老师的“最爱”,让每个孩子在教室里都能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么,这样的老师必定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尊重。

想要让学生喜欢你,你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学生最温暖的关怀,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提出最中肯的建议,甚至批评。在学生的进步中,你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聆听花开的声音。

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些适时、适性的鼓励,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充满自信地行走在校园里,在各种场合、各种活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的教师必定会深受学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学反思 篇6

教学反思说到底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思维习惯、批评精神。有时,经验反思是教师个人的一种缄默知识,惯于理性思考的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那幼儿教师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反思,如何引导教师写教学反思呢?本人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一、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教学的状况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效果抑或超乎所想,抑或不尽人意。组织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得多坐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不管得失成败,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弯路,少走弯路。如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教师课后应记录下来,日后查找资料,再补充解答。

反思案例: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在本次活动中,我没有注意幼儿已有的经验差异,所以,一些幼儿很容易就能完成整个过程,显得无所事事。我应该事先准备一些更复杂的笔,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就可以给这些幼儿创设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另外,请个别幼儿为大家演示的时候,虽然使用了实物投影仪,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幼儿依然看不清楚一些细小的、关键的步骤,可以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每组会装的幼儿在组内演示,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也能够给这些幼儿带来自信。还有,在把笔拆开后,要引导幼儿加深对各个零件的认识,特别了解圆珠笔里弹簧的作用。

二、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相反,幼儿的注意情况、参与程度、疲劳状态、个性特征和经验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组织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质量作辨证的分析,以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如公开课效果不好,教师往往会说“这些孩子没配合好”,这里面就要反思教师你,你了解孩子以及他对于学习相关内容的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吗?活动中你是一相情愿还是能顾及幼儿独特的想法与感受呢?你的提问语言能够让幼儿明了你的要求和意思吗?教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求对策。

反思案例:主题活动——春天在哪里

在开展主题活动《春天在哪里》的初次谈话中,发现孩子们对春天已有一定的了解,经验较丰富,涉及了天气、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几个方面。有几个孩子能用优美的语言去描述春天的美景,当问什么是芽?什么是冬眠?孩子们则难以回答,幼教之友《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推荐)》。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当前的水平帮助幼儿去丰富经验,如何才能发挥幼儿寻找春天的`最大能动性与创造性呢?《春天在哪里》这个主题内容复杂、头绪繁多,如果按一个线索发展可能太偏又不利于幼儿整体经验的获得和积累,而且容易掉入传统教育的模式。基于对本班幼儿的分析和思考,我想是否大胆一些,用分组的形式来满足不同幼儿需要,几个线索同时展开,不仅能加快探究进程,而且能相互补充,让幼儿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获得的经验?思来想去,我决定作这样的一次尝试。

三、综合分析——写教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幼儿,同伴冲突,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同伴交往中冲突是随处可见的。由于同伴冲突的发生与它们的年龄特征 (以自我为中心, 语言沟通能力不完善, 协调技能欠缺) 等方面有关, 所以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冲突对于幼儿而言可被视为一种学习的机会;而教师对幼儿的正确引导, 他们对于幼儿同伴冲突的一言一行, 乃至一个眼神, 都将影响冲突的结果及价值。[1]教师有效地应对幼儿同伴冲突, 可以使幼儿在冲突发生过程中学会谦让、合作与协商,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增强规则意识, 也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直至目前,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多停留在对案例分析的理论层面, 基本上是为研究而研究, 很少关心自己的研究结论和建议对所考查对象的实际效果。鉴于此,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实际, 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并对所研究的对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方式和问题:基于实践调查的分析

1. 搜集资料的方式。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自然观察法, 对滨州市沾化县某幼儿园大班展开调查, 依次对四个班中教师应对同伴冲突的策略、方法进行观察与记录。观察的时间为2011年3月16号至3月22号。此外对幼儿教师进行个人基本情况及教育观方面的访谈, 就具体的一次冲突案例与教师进行讨论, 使得笔者更加坚定了此次研究的目的, 明确其现实意义。

2. 研究结果分析。

①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总体情况。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行为类型,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资料, 大体上可将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行为划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两种类型。其中积极行为包括帮助幼儿解决、移情训练法、讨论法等。消极行为包括粗暴对待、单纯制止、权威仲裁、忽略法等。[2]这里主要对移情训练法 (指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转移冲突双方的注意力, 以求冲突的有效解决) 、讨论法 (是教师将处理权下放给幼儿, 由其他幼儿介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权威仲裁等方法予以解释。②不同背景中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状况。观察中教师在桌面游戏中消极应对冲突的行为居多, 而在生活活动中积极应对冲突的行为较多。教师在有充分时间与精力时会采取积极行为应对幼儿同伴冲突。③不同冲突类型中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状况。教师在不同的冲突类型下所采取的应对行为是不同的。例如在语言冲突中, 教师以单纯制止应对。幼儿园中孩子的争吵嬉闹总是伴随语言冲突, 教师对此类冲突也习以为常, 在肢体冲突中教师出于安全考虑, 在发现孩子们打架时, 会第一时间制止以免造成伤害。

三、教师应对行为中的突出特征

1. 过于强调常规。

观察发现, 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行为中表现出明显的重常规的倾向。访谈中教师说:“常规很重要, 只有从细节常规抓起才能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然而笔者认为常规的制定故为了对幼儿形成纪律约束, 有一定的存在意义, 但现实中许多老师容易本末倒置, 只是出于自己管理的方便, 课堂计划的顺利实施, 无形中束缚了孩子, 并没有达到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目的。

2. 以单纯制止冲突为目的。

早上小志小鹏陆续来到班中。小志朝着小鹏喊道:“土小子。”小鹏拍着桌子喊道:“你才马兔子呢。”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吵起来。老师闻讯赶来, 对正在吵架的两个小朋友说道:“为什么说脏话?怎么回事?”小鹏委屈地说:“老师, 是他先骂我的。”“小志, 为什么骂人?”老师厉声对小志说道, 小志只是低着头不敢看老师。老师说:“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好, 不许吵了。”小鹏整理好书包坐下, 小志仍低头不去看老师。老师说完就去门口继续接待家长和孩子了。案例中, 教师只是单纯制止了幼儿的言语冲突, 转而进入接待幼儿与家长的工作, 并没有深入了解冲突发生的原因。

3. 自身教育素养不完善, 易受情绪影响采取暴力行为。

观察的时间里老师们忙于园里的考核, 精神疲惫, 孩子的过激行为 (肢体冲突等) 常会被老师以罚站、孤立等暴力行为应对之。

四、本研究中所引发的思考

面对幼儿的冲突, 教师采取的一些应对方式很多时候不为我们认同。但深究起来, 一味地指责老师并不合理, 这其中涉及一系列问题。

1. 教师处理幼儿同伴冲突时, 是不是都应该采取积极行为而不应该采取消极行为?

以往对教师处理幼儿同伴冲突时表现出来的众多消极行为, 研究者多是从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等方面进行笼统分析, 基本上把老师看成圣人, 以旁观者的立场、挑剔的眼光看待老师的一切, 放大老师的任何错误, 批评老师不应该如何如何。而实际上, 就像我们大多数家长都打骂过自己的孩子一样, 教师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不可能任何时候都采取恰当的方式, 推己及人, 也不可一味指责教师。

2. 是教育观、冲突观, 还是教学经验更能影响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方式?

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 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应对幼儿同伴冲突方面会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访谈中大四班老师认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是教的主体, 所以当孩子发生冲突时, 我多会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冲突, 帮助幼儿解决冲突, 使其学会正确化解冲突的技巧。”李老师有7年的教龄,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其在教育实践方面游刃有余, 在应对冲突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善于发挥教育机智。而新上任的老师容易迷失自己, 对幼儿出现的情况是什么, 教师应如何应对, 缺乏清晰的判断与应对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处理冲突方面占更大的比重。

3. 面对幼儿同伴冲突时教师的立足点如何?

教师的立足点存有偏差, 笔者在观察与访谈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老师处理冲突时, 主要立足于秩序的维护与孩子受伤与否, 导致了消极的应对行为。所以面对幼儿的同伴冲突, 教师不能因其扰乱了教学秩序, 破坏了精心准备的物品而恼羞成怒, 采取消极应对行为, 而应立足于孩子, 立足于其身心发展, 要知道我们是在教育孩子, 而不是单单维护环境与秩序。

4. 是教师的实践反思还是培训更能提高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能力?

当然, 单纯的教学经验并不能保证教师可以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期间, 培训和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应对冲突的能力, 从而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同时, 园所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笔者认为提高教师应对冲突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实践反思与培训两方面。幼儿教师需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剖析, 明确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应对冲突的能力。[3]此外针对中小地方幼儿园的师资水平, 应加大对该地区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 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 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吴小平, 袁爱玲.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的“无为”与“有为”[J].教育导刊 (下半月) , 2011, (9) .

[2]付丽丽, 李国强.幼儿同伴冲突的行为表现及对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9, (6) .

关于幼儿园大班国画教学的探索 篇8

【关键词】中国画 传统绘画 笔墨技巧

一、儿童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具有简练、概括的特点,用毛笔蘸墨画画,可小可大、可粗可细、可干可湿,描画自如、变化无穷,符合儿童画特点,孩子们很喜欢。儿童画国画,要求大胆准确,不能来回修改。眼、手、脑要协调动作,且与智慧、 想象和创造连在一起,这可促使孩子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孩子在学国画时,注意力集中,执笔、行笔要运气用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培 养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业裨益非浅。

1、儿童国画教学与美育相结合。不只是教孩子描画,同时传授与描画对象有关的生活知识,美的构成规律等,使孩子动手动脑长知识,对周围环境注意观察体会。我教授的每幅画又与一定的故事情节相联系,使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听和画。每当我边讲故事情节边画出示范画时,孩子们高兴得鼓起掌来,在他们作画时,总是那样津津有味、聚精会神。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美育,美育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

2、用歌谣式的笔顺将对象分解组合,便于教与学,提高孩子对描画对象的理解与记忆,孩子很轻松地像写字、像玩插接玩具一样地把对象描画出来,兴趣盎然学画画的积极性更高。

3、教孩子画国画的对象以动物为主,从动物开始.动物是孩子们的天使,忠实可爱的好伙伴,它们有特点、有生气、有神采,孩子熟悉它、喜欢它,又可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进行创作,是练笔的一种极好方法。

二、幼儿学习国画的益处与适合年龄

1、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体现着博大精深的中华精神,今天,作为新时代下的接班人理应把这一文化瑰宝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经研究表明国画可以培养孩子的神韵,陶冶情操,国画讲究的是意境,讲究内涵,讲究真,善、美的表现,一幅美丽的画不但画在纸上,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美丽,心美了画才会美,提高儿童传统美德的价值观。

2、有利于培养儿童养成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处事态度。在国画熏陶中的孩子观察能力比其它孩子更强,能提高孩子对事物观察的细致性。

3、国画和其他画种不一样,如素描油画可以随时修改;国画则落笔成形,不可更改,在绘画的同时不知不觉中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注意力。同时培养孩子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

4、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想象力。儿童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性强,通过学习国画知识,让儿童切身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内涵,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5、儿童在作画过程中根据所画内容的不同,需要用不同用途的毛笔和多种颜色,作画时根据画面的构图情况选用不同的毛笔,及调制颜色时根据绘画的内容自己动手调制。所以说儿童学习国画,可以增强儿童的辨色力。

国画适合多大幼儿学习呢?年龄太小的孩子,由于他们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有限,学习国画是不适宜的,小班和中班的幼儿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的握毛笔,对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也很弱。而相对来说大班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趋于完善,左右两半球能协同活动,思维的发展已由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与此同时,由大脑右半球主管的视觉系统、动作协调和空间关系知觉也都得到迅速的发展,这就为孩子开始学国画提供了条件。所以,大班幼儿学习国画是最为适合的。

三、国画教学中的问题及措施

1、幼兒对毛笔的用法难以掌握,幼儿习惯了拿铅笔的方式,突然变换拿笔姿势,孩子会非常不适应,有的幼儿还会用手去理顺毛笔,要不就是会把毛笔头弄得像个扫帚。老师还总是时不时的强调,比较枯燥,导致很多孩子都不愿意选择国画。

对此,我和全班幼儿共同讨论用笔姿势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使其体验立笔画的细美观,错误的拿笔姿势画出的线条特别不好看。并及时的做出对比,引导幼儿去发现其中的奥妙。班里的好几支毛笔的头都掉了,于是“我的头很疼”谈话活动就此展开,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观点,将“为什么毛笔头掉了”找到原因,最终我们共同制定了保护毛笔的新要求,以及保护毛笔、正确洗笔的方法。为每组提供一块小抹布,而替代用手去挤压毛笔头的水分。同时用毛笔“跳舞”代替侧锋,毛笔“走路”代替中锋,拟人的语气孩子会很感兴趣,自己也会不断的重复牢记于心里了。

2、对墨的调和难以掌握,包括颜色。调墨时,幼儿判断力不是很准确,墨的浓淡、干湿不能掌握很好。毛笔中的颜料洗不干净,颜料盒中易混色。由于幼儿没有基础,所以老师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将墨提前调好,浓淡墨分开放,而且提供了蘸水的小抹布。再引导幼儿发现颜色的深浅变化、及墨色的各自表现。利用淡墨和浓墨的结合绘画出的小熊猫,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平时画的有什么比一样的地方,运用颜色绘画来体现出水果的汁多味美等。

3、纸质把握不是很好,以前的宣纸,吸水性强,较薄,重复的画纸就会破。后来改为黄纸,吸水性很差,幼儿更增加了重复画的动作,,国画讲究的是一笔成型的神韵,是不应该再描的。国画是好丑一笔过,绝对不能复笔,更不能像涂色那样把图形涂出来。针对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激励幼儿"大胆落笔,不要复笔,画错了也不要紧,所有的东西长得都是不一样的"。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作画,再也没有拘束和顾虑,幼儿就不仅敢画而且爱画了。

4、画面布局的把握不当,有的又会模仿老师的范画,而大部分幼儿会出现物品比例不协调,占纸的位置也是爱偏向左或是右。在构图上,采用孩子们所熟悉的游戏作为故事背景,如画《金鱼》时,出示范画并向幼儿介绍我的故事,孩子一听都乐了,我讲的都是孩子们最熟悉、最爱玩的户外活动,这样孩子们在创作的时候,金鱼就不会再“扎堆了”,而且孩子很感兴趣,原来金鱼也可以玩户外游戏,他们会很认真的将每条金鱼画好,画完之后自己还能发挥想象填一些海底的景物呢。

四、小结

幼儿国画教育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开启幼儿智能,培养幼儿耐力,发展幼儿能力的活动。在探索之路上,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十分愿意将我们的点滴收获与大家分享,愿中国画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永永.儿童国画教育随笔,少儿美术,2014,12(16)

[2]吴希.儿童国画作品欣赏评析,连云港教育,2014,4(5)

大班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精选 篇9

怎么总有几个人喊我不会呢?我走到喊得最响的那个涛涛小朋友身边,他马上习惯性地把材料往我面前一堆,大有要我帮他做的架势。要在往常我会立马去帮他,但今天,我想探个究竟。于是,我没急于帮忙,而是说:“别急,老师回来帮你的。不过,你要先自己动手试试。不试,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呢?”孩子听我一说,也只好自己做了。我只辅导了一位小朋友。那些大喊“不会”的小朋友,居然做的挺不错的。惊奇了片刻后,我恍然大悟,看来他们不是真的不会,

而是依赖性强。以往我总是急于帮助,他们摸着了规律,于是一次次故伎重演。我庆幸自己今天多了个心眼,要不,又上了这些“小鬼”的当了。

幼儿园大班教师学年教学计划 篇10

一、班级情景分析

(一)幼儿情景分析

经过学习,孩子们在自我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我们注重每个幼儿生活本事的培养,如:系鞋带、扣扣子、拉拉练、整理床铺、掖衣服等。加强幼儿自我服务的同时并能简单的为他人服务逐渐构成了具有相对趋向的班级发展特点。

二、本学期培养目标

(一)身体发展包括早锻炼、动作技能、生活卫生习惯、自我保护

1、早锻炼逐月安排:

三月份:巩固队列练习,学习新的课间操,养成坚持每一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四月份:练习课间操,学习踵趾小跑步。

五月份:选定“六一”节目,进取进行排练。

六月份:练习、巩固做器械运动,学习跑跳步。

七月份:学习踢踏步,增强早锻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出勤率。

2、动作技能:

1)鼓励幼儿进取勇敢地参加体育活动,不怕困难。

2)跑步时曲臂迈大步,较灵活地控制跑步的速度和方向,上下肢动作较协调。

3)学习单手、双手向前上方用力挥臂掷物。

4)探索多种运动器材的方法。

5)学会使用简单的操作工具和材料,主动参加各种手工活动。

3、生活卫生习惯:

1)简便、愉快地进餐,养成不挑食、不掉饭的良好习惯,学习自我分发和收拾餐具,能主动饮水。

2)继续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盥洗习惯,逐步学会自理大小便。

3)引导幼儿独立、有序地穿脱衣服和鞋袜,将脱下的衣服整理好并学会自我整理床铺。

4)学会收拾整理玩具物品,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

4、自我保护:

1)进取配合成人进行体检,并愿意理解疾病的防治和治疗。

2)学会“学习保护自我不受伤害”也要注意不伤害别人。

3)记住父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遇到危险明白呼喊求救。

4)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标识,明白如何注意安全,懂得简单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认知发展包括:科学、语言、艺术

1、科学

1)鼓励幼儿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物,现象以及变化的简单规律,并从中体验到愉快。

2)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周围常见事物,能对事物进行连续观察,能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差异和变化。学习简单的气象记录

3)感知声音和颜色的变化,沉浮等现象,有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初步了解沙、土、石等常见物质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5)理解今日、昨日、明天以及星期几的作用含义。

6)活动游戏中,尝试学习按一个难度对常见物体进行分类,并进行计数练习。

7)操作活动中,用各种材料进行简单的尝试和探索,并能根据某些现象大胆进行初步的猜想。

8)进取参加小组讨论的探索,培养幼儿合作学习意识和本事,学习用各种方法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与方法。

2、语言

1)主动运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大胆运用词汇,体验语言交流对自我的意义。2)愿意表达自我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喜欢探索提问,进取回答问题。

3)喜欢读图书,能从阅读活动中体会到欢乐,愿意与别人交流自我的感受。爱惜图书,了解故事情节线索,引导幼儿认识页码。

4)会复述故事,续编故事,学习仿编故事。

5)引导幼儿明白能从图书、电视、广播、口头交流等途径得到许多信息,从中获得知识、感受欢乐。

3、艺术

1)进一步体验、探索和感知音乐的强弱与快慢,音调高低和音色。

2)能发现并讲述周围生活中的完美事物,并能用多种形式大胆表现自我的感受与现象,并能创编简单舞蹈。

3)更加熟练掌握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喜欢为乐曲伴奏,具备初步的协调配合本事,逐步养成正确使用乐器,有序收放乐器的习惯。

4)认识更多的美术材料,并学习正确地使用它们,在活动中能体验成功感知欢乐感,乐于表现自我对事物的感受。

5)学习多种颜色混合使用的技巧,并能合理地装饰自我的画面。

(三)社会性发展

1、社会性认知

1)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主要规则,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明白遵守交通规则。2)明白自我是中国人,认识国徽,学会普通话,明白市内的风景名胜。

3)明白我国传统佳节的由来及意义,“三八”、“五一”、“六一”让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地表现自我,感受节日的气氛。

4)认识周围生活中简单符号和标号。

2、社会性情感

1)引导幼儿坚持进取愉快情绪,明白自我在长大,能做许多事情,明白自我有很多爱好和想法,并能大胆表达自我的想法和感受。

2)引导幼儿选择活动主题,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学习谦让、轮流、分享,并能尝试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有些及生活中出现的矛盾。

3)乐于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乐意完成成人交代的任务。

3、社会性行为

1)能按照正确的要求行动,初步了解并学会遵守幼儿园基本规则。

2)不怕黑暗,不怕陌生人,遇到困难明白寻求帮忙,,自我能做的事自我做。

3)能分清自我和他人的物品,不拿不是自我的东西,爱惜玩具、图书及日常用品,用后归还原处。

三、具体措施:

1)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和本班的班务计划的要求,教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勇于创新,不断的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2)热爱和关心幼儿,尊重幼儿,对幼儿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坚持正面教育和严格要求相结合,注意个别教育和随机教育,使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影响。

3)班内三位教师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加强培养幼儿一日常规,根据每月、每周的教育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游戏;应用;研究

G613.6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落实在中小学,还要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美术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让美术教学的方式得到拓展,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欲望,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游戏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讲故事表演的方式开展美术教学

(一)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美术兴趣

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幼儿能够接受美术教育的最高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幼儿生长环境以及喜爱的事物进行了解的基础上,确定幼儿的兴趣点。幼儿教师本身能够极大的了解幼儿的需求,因此从根本上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例如,讲故事的方式,这样幼儿能够更好的完成美术绘画作品。

例如,教师给幼儿讲述《狮子王》,主要是小狮子如何变成狮王的过程,也可以让幼儿来扮演小狮子和狮王,使用服装道具将幼儿打扮成狮子的形象,在游戏以后教师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形象和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狮子王的形象。教师在和学生一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向幼儿讲解一定的绘画方法,还有对小狮子进行基本认知。

例如,向幼儿讲解,小狮子的毛发是卷卷形式的,眼睛也圆溜溜的,嘴巴大大的,牙齿尖尖的,耳朵是半月状。通过这样的描述,幼儿画小狮子的信心倍增,并且也能够将狮子的具体形象展现出来。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将美术的具体画法蕴含在具体的游戏当中,通过讲故事和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极大的开发幼儿的思维形式。

(二)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发散幼儿的思维

讲故事的方式除了能够提升幼儿的兴趣以为还能够不断的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运用到绘画当中。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对于故事有天然的兴趣,无论是童话故事还是神话故事他们都能够听教师津津有味的讲解,并且也将其中的人物或者是事物具体化到自己的想象当中,教师单纯的讲故事只是能够让幼儿参与到绘画当中,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对故事进行创新,让幼儿自己去创建故事,然后应用在具体的绘画当中[1]。

例如,改编传统故事,教师可以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按照男女生性别上的差异,改编自己所熟悉的故事。例如,男生很多愿意改编一些具有战斗性的,拯救世界的故事,奥特曼以及外星人等等,这样的绘画主要展现出一种战斗的斗志。女生更加喜欢一些关于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故事、美人鱼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创新会因为幼儿的喜好不同出现不同,幼儿要对每一个幼儿更加尊重,让幼儿把自己的故事画出来,并且讲给大家听,之后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分析故事中的内涵还有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故事,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2]。

二、使用趋同于游戏的绘画方式展开教学

(一)绘画的内容从幼儿喜爱的题材中选择

传统的幼儿大班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去安排教学内容,但是在游戲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幼儿将这种内容选择的权利交给幼儿。在选择内容是可以按照不同游戏的不同场景进行,以此让绘画的内容也更加有趣。幼儿教师在讲故事以及表演歌舞的过程中给幼儿主动权,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此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更趋向于人性化和科学化,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位置大班幼儿的年龄以及学习接受程度是教师需要考虑的要素,按照幼儿的需要拓展绘画的题材。幼儿园大班的美术课程要更多的体现游戏的多样性特点,在传统型的幼儿大班美术教学过程中会给幼儿讲解一些美术和绘画具体手法,并没有关注幼儿在美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当前阶段要对幼儿的实践能力进行关注,教师接受幼儿的游戏建议,体现出教学多元化的特点,并且让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幼儿在利用美术教育素材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幼儿爱玩的天性,以此让其参与美术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3]。

(二)游戏中有美术,美术中有游戏

美术教学和游戏之间的有效结合能够让幼儿的美术学习更加方便,并且让幼儿的学习更有兴趣。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美术和游戏之间相分离,因此教师要改变对幼儿美术教学仅仅使用几张美术图片的现状。幼儿可以完全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来创造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要鼓励幼儿去大胆的探索和创造,使用室内游戏的方式和室外游戏的方式。例如,教师在给幼儿讲解美术《春天来了》的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去想象春天的模样并且将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来,如果幼儿在此方面没有思路,那么可以使用播放音乐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思维,例如,让幼儿唱一首《春天在哪里》看看歌曲中都涉及到了哪些景物,以此体会到春天的样子[4]。

综上所述,本文对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游戏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美术思维和美术绘画能力要从小培养,让幼儿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对美术绘画产生一定的兴趣。游戏教学是迎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其可在完成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美术内容,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在美术活动当中还可以创作出“风车”“花鼓”等等游戏,让幼儿尽情玩耍的同时获得美术绘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参考文献:

[1]徐洁.重视区角游戏培养幼儿快乐成才--实施幼儿园美术区角游戏的多元策略[J].成才之路,2014,17(18):40-41.

[2]刘莉萍.开展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11(20):187-188.

[3]周琴.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22(3):125-126.

大班幼儿美术教学的艺术 篇12

一、用多媒体, 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在中小学和乡镇幼儿园得到普遍推行, 由于多媒体具有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点, 从而更能吸引幼儿园的小朋友。譬如, 我在执教故事创编画《小姑娘和大拖鞋》一课时, 先借助多媒体播放前半个故事:小姑娘骑着大拖鞋冲向云霄, 一只灰色的小老鼠从鞋子中钻出来, 大拖鞋突然垂落, 一大群小鸟叼着小姑娘安全的回到地面……许多小朋友面对栩栩如生的画面欣喜若狂, 顿生创作灵感, 他们很自然地张开想象的翅膀续编故事。通过合作讨论, 最后画出了五幅图画:其一, 小姑娘躺在沙发睡觉, 墙上挂着弓箭, 床边有一双拖鞋, 鞋内藏着一只小老鼠, 梳妆台上摆着一台液晶电视机;其二, 小姑娘穿着大拖鞋到林子里玩, 恰巧遇到了小鸟、小兔、老虎、黑熊;其三, 突然, 小姑娘脚上的拖鞋飞速扩大, 几乎像一艘飞船, 小老鼠又躲进大拖鞋里;其四, 无数小鸟又结群圈叼住小姑娘, 老虎和黑熊赶走了小老鼠;其五, 小姑娘坐在大拖鞋里唱着《春天的故事》和鸟一起在空中只有翱翔。当然, 类似的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 否则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二、循循善诱,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凡是自己比较喜欢的实物幼儿都能全神贯注的欣赏、观察, 而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逐步养成从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 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并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概括出物体的外形轮廓。诸如桃子是圆形的, 小鸭可以理解为两个圆形的结合体, 小熊猫的身体、四肢和头部可以看成椭圆形。假如是比较复杂的形体, 那可以采用结构分解的方法, 把一个完整的物体分解成若干部分, 然后逐一添加形成整体。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画向日葵时, 先让幼儿画一个圆圈, 然后在四周添上花瓣, 最后完成习作。

在幼儿进行具体的观察过程中, 假如教师不作相应的提示, 那幼儿的观察往往是杂乱无章的。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循循善诱的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完成较好的习作。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完成写生画《树》时, 先让学生到室外观察杨柳树和冬青树, 并通过比较的方法, 分别说出两种树的大致形状, 从而使幼儿抓住了大树各自的特征, 为完成习作奠定基础。

三、结合实际, 激励幼儿进行大胆构思

大班幼儿虽然拥有点滴绘画经验, 但教师还必须予以适度引导, 并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 让他们进行大胆的联想, 逐步确立新的创作形象, 在脑海里构成一幅画, 并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譬如, 我在引导幼儿画《龟兔赛跑》时, 先鼓励他们在回顾故事情节的基础上, 想象出一幅幅更生动有趣的画画。由于《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有趣, 形象鲜明, 有利于幼儿拓宽视野, 进行如下合理化想象:有的学生按照故事情节设想画面———兔子睡觉、做梦以及别具一格的比赛场面;有的学生按人物情绪设想———乌龟胜利后手舞足蹈以及兔子失败时痛哭流涕的表情等, 由于每个幼儿都有自己不同的构思, 所以画出的作品比较理想。

四、认识线描, 让幼儿在练习中获得美感

古今中外的名画一般以线条作为基本元素构成, 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旧石器时代的各种原始饰物、中国的敦煌壁画和欧洲的洞穴壁画都是以线造型的, 展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美感的认识。诸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壁画中以粗犷的线条表现的千姿百态的野猪、野鹿, 这是对物象的美的认识;在我国, 线描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许多国画名作都以线条来表现“吴带当风”“曹衣山水”和“十八描”。因此, 把成熟的线描技巧渗透于幼儿美术教学是挖掘儿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丰富多彩的线条不仅可以表现外在的美感, 而且蕴含丰富的情感。譬如:有些线条苍劲有力, 恰似铁划银钩;有些线条舒缓流畅, 犹如流水行云;有些线条奔放潇洒, 可谓痛快之至;有些线条婀娜多姿, 秀丽无比……线条极强的表现力枚不胜举。

大班幼儿绘画时的线条一般没有多少变化, 只有通过欣赏古代绘画中等具有代表性的线条, 才能让小朋友初步了解线条的变幻莫测与强大的表现力, 真正感悟到线条的美感, 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 也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与创作热情。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13

教师:屈老师

“捣蛋王”也需要爱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不管是主题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遵守纪律和守规则的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疼爱,反之,那些“捣蛋王”听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训斥,其实,有时细想起来“捣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爱之处。

晨晨是我们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白净的皮肤,可爱的脸蛋,看着都着实招人喜欢,而他就是我最头疼的“捣蛋王”,小手就没有闲的时候,特别是在游戏的时候,总是与小朋友发生纠纷,告状的屡见不鲜,在我观察中,晨晨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每次在玩区域活动时,他都表现积极,愿意参与游戏,也希望老师会关注他,喜欢他。从我关注他后,我发现晨晨与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对,所以经常事与愿违,所以告状的也就见怪不怪了,如:在玩区域活动时,在区域里随意走动,随意拿或抢玩具,“老师,你看晨晨,跑我们这里抢东西”“老师,他挤我们”“老师……”。

每当发生这种事情,我都有意识地,悄声提醒他,教他正确的交往方式,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鼓励他与小朋友们搞好团结,要学会分享玩具,解决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们商量,不能硬抢,大家一起玩才快乐,在主题教学活动时,让他有表现的机会,因为他聪明好动,上课喜欢回答问题,我就多给予表扬,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气色,慢慢的他和群了,会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调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耐心,也许一个眼神或一个提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应,让爱走进幼儿的心田,让世界弥漫爱的芬芳。

开放的“睡前五分钟”

每天午睡总让我感到头疼,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如厕的如厕,脱衣服的脱衣服,赖在活动区不肯离去的仍在玩耍。一会儿告状声又此起彼伏,谁推人了,谁还不肯睡了,谁又在讲话了,谁手里还拿着小玩意儿了。老师帮着这个,劝着那个,就这样,那几个磨磨蹭蹭的还在挤眉弄眼呢。

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活动。在孩子们看来,一旦睡下了,就失去了讲话、活动的自由,所以想方设法要在睡前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做完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我告诉孩子们,以后,老师在午睡前五分钟会提醒大家,小朋友可以在这五分钟内做完自己想做的事,过了这五分钟,小朋友就必须上床睡觉了。有了这“睡前五分钟”的提醒,到了午睡时小朋友不再那么忙乱。

有时候,当我们感觉到孩子太烦、太吵、大闹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了孩子,满足了孩子。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孩子一定会配合老师的工作。

站在孩子的角度 多思索多考量

开学才几星期光景,有好几个纠结的画面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心情变得很压抑。

画面一:周二早上,一家长在小3班大闹,说自己的儿子被班里某个孩子打了,脑袋上有很大一个包,经过老师细心询问,查看,发现“被打孩子”头上是一颗疮而非一个包,老师安抚家长的情绪,不管怎么安抚还是大声嚷嚷,说一定要查不出来是谁打的,还要打打还的架势。“被打孩子”在一边怯怯地站着,拉着妈妈的衣角,叫妈妈别骂了。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妈,真有点鄙视这位妈妈的做法。同时我也是一名老师,站在这个角度,我真想说:阿姨,你儿子的求学路还很长,你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在众人面前大吵大闹,不说别的,你让你的孩子情何以堪呢!

画面二:我值周那天早上,一奶奶护送孙女上学,孩子早饭没吃好,在啃一饭团,奶奶见她吃得这么慢,就开始破口大骂。出于对孩子保护的心理作用,我赶紧对孩子说:小朋友早饭去教室用吧,别在这站着了,太冷。此时的孩子已经眼泪汪汪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奶奶你应该为孩子想想吧。这么小的年纪也不适合吃饭团,而你作为家长却给她准备了这样的早餐,又嫌她吃得太慢。不管大人小孩进餐讲究细嚼慢咽,我们成人都做不到,何况一个孩子呢!

画面三:在微信上,一朋友发了他孩子写数字的照片,在那个本子上已经密密麻麻写了整整一页纸了,练习纸的格子很小,也不是正规得练习写数字的本子,且那个孩子才刚读中班啊,有必要这样做吗?对于孩子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很重要,而不是一味地强求孩子干不愿意干的事情。作为孩子的老师,孩子的父母应该知道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

《指南》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日子了,这条路很漫长,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去引导我们的家长,引导我们的孩子在玩中学,培养幼儿具有优秀的人格魅力的新一代。

难以启口的“对不起”

晓昀是一个倔强、好强、性子急、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但又脆弱而爱哭的男孩,他做错了事往往不肯承认,如果受到批评了,就容易情绪激动,而这种情绪会影响半天甚至一天的活动。

有一次吃早点时,他在厕所里小便后急着去洗手时,一下子撞倒了丁丁。丁丁摔倒了,疼得哭了起来。可他不但不道歉,还无理地指责丁丁挡在了他前面。几个小朋友马上来告诉老师。看到晓昀涨得红红的又气呼呼的脸,老师感到了他的情绪正在激动。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但又避免抵触,老师没有直接地批评他,而是先询问他事情的经过。晓昀别过头嚷着:“是她自己挡在我前面的!”老师轻声说:“别急,请你慢慢说说吧!”晓昀气呼呼地重复:“是她不对!是她自己挡在我前面的!”老师耐心对他分析:“厕所里,小朋友那么多,大家都急着小便、洗手,总会互相碰到。可能晓昀也没看到丁丁吧!既然,大家都是不小心的,晓昀,你是个男子汉,马上说声‘对不起’就没事了。”但晓昀还是不肯认错,反而耍起了“无赖”:“谁让她站在这里的啦!谁让她站在这里的啦!”倔强的孩子一时牛皮气上来怎么也说不通。面对他的强词夺理,老师冷静下来,没有发火,也没有放弃。老师试图以先让孩子吃早点来缓和情绪,晓昀还是很激动,眼里闪动着泪花,站在原地不肯吃。此时老师从他的激动中读出了倔强、懊恼、受挫、羞愧交织的复杂情绪。正巧那天有其他幼儿园的老师来听课,客人老师走过教室时,老师轻柔地拉着他的手避开教室里的孩子们来到走廊,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一起请客人老师来“评理”。老师诉说着:“刚才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事,有两个小朋友在厕所里撞到了,大家都很不开心……”老师故意没有说明两个孩子是谁。客人老师也明白了这位老师的用意,也客观地帮助分析起来。晓昀的表情开始有了变化,那一触即发的激动渐渐缓和下来。谢过客人老师后,老师和晓昀说起了悄悄话:“老师知道晓昀其实是个很讲道理的孩子,只是刚才小朋友们都在,你有些不好意思对吗?”晓昀终于勉强地轻轻点了一下头。老师又说:“那没关系,其实丁丁也早就原谅你了。等你喝好牛奶后,再悄悄地跟她说句话好吗?”晓昀再次点点头。喝完牛奶,晓昀终于轻轻地向丁丁认了错。

尊重儿童的权利

有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以为这是对儿童的尊重;有的家长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也以为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还有的家长见孩子有错也不指出,深怕伤了孩子,还以为是对儿童的尊重;……其实,这种种做法,都误解了尊重儿童的内涵。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尊重儿童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核心的前提当然是承认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像成人一样,是一个权利主体,享有他应有的权利。对我们大多数家长来说,尊重儿童如下这些权利是比较重要的:

儿童游戏的权利。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生活方式;就像从事不同的职业是我们成人的工作一样,儿童的工作就是游戏。儿童是在游戏中学会各种知识,习得生活能力,锻造健康身心,模拟社会生活的。不少家长不懂得这一点,以为只有在课堂上才是学习,游戏就只是玩。于是总是剥夺孩子游戏的机会,却不知道由于它违背了儿童的天性,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儿童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权利。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让他参与,不是添乱么?孩子能有什么好意见?做爸妈的不都是为孩子好,爸妈的意见就是孩子的意见。确实,三五岁、七八岁的孩子是不大,他们的参与有时反会造成一些麻烦,他们所表达的往往也不那么理想。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与人相处,学习了沟通,培养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自我价值感。这些品质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美国:孩子与大人平等》)

儿童选择的权利。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我们已司空见惯:孩子的吃、穿、玩、行,大人决定;孩子的兴趣学习,爸妈拍板。他们从没想过孩子愿不愿意,孩子是否喜欢,只知道我是为他好,他懂什么,现在不愿意、不喜欢,长大就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轻则滋长了孩子的依赖思想,培养了一个生活能力弱的“低能儿”;重则扼杀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造就了一个胆小怕事、毫无主见的庸才。其实,孩子的能力并不是我们想像得那么低,要相信孩子的本事,给他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逐步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给孩子创造个性发展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那只灰灰的小鸭,它是天鹅》、《不要和孩子“较劲”》)

尊重儿童的话题很大,内容很多,小小篇幅,只能略说一二。归结是一句话:真要为孩子好,就给他足够的尊重!

孩子的眼睛

孩子的眼睛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人们可以了解与感受一个人的心理、情感、精神与生命状态,并在了解与感受的基础上调整自己与对方的交往状态。从而达到预期的交往效果,并体验到这种交往给双方带来的愉悦。那么。面对还不太会掩饰自己情绪情感的孩子。教师是否经常会透过孩子的眼睛来了解孩子,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行为方式,从而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呢?请看几个我们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到的情景:

孩子将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呈现给了教师,但教师并没有细看与品味,而是匆匆地作了个评价,然后就把视线转向了其他孩子。这时,孩子的眼睛里流露出了失望……

孩子们把小手高高举起,争先恐后地抢着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教师只是简单提问了几个孩子,便匆匆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而并没有在意其他那些仍然高高举着小手的孩子。这时,孩子的眼睛里流露出了泄气……

一个孩子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了较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而对接下来表现同样出色的孩子却没有给予足够的肯定和赞扬。这时,孩子的眼睛里充满了疑惑……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孩子的眼睛里不仅充满了失望、泄气和疑惑,还时常充满不安、焦虑和伤心,而这一切往往源于教师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这里,我想说的是,那么多迷惘、疑惑、焦虑的眼神都是教师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最为真实直接的影响,充分证明孩子的眼睛并没有真正成为教师了解孩子心灵世界的窗户。孩子的眼睛原本是教师了解孩子、感受孩子的重要通道之一,而教师却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们知道,教师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及其学习以价值的人,全美幼教协会(NAEYC)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之一便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计划课程和进行个性化教学的依据”。教师若想走进孩子的内心,设计出符合孩子年龄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保证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就需要立足于孩子的视角,从观察孩子的眼睛开始,重视和理解孩子的需要。毫无疑问。这样的行为是在感受与体验孩子,是在发现与理解孩子,是在尊重孩子,更是在通向有意义的教育,其背后也充分体现了“儿童观决定教育观”这一简单的道理。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教师如果有了观察孩子眼睛的自觉,自己的教育人生将会因此摆脱平庸、虚妄、苍白,逐渐变得深刻、丰富、充盈起来,就能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就能有意识地为孩子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

巧妙的调动孩子得积极性

今天户外活动,我和小班的孩子练习双手交替拍球。活动之前,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热身——自由拍球活动。然后,告诉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练习双手交替拍球,要求是——左右手交替进行,边拍边数数,按二八拍进行,活动刚开始没拍几个,浩亮小朋友喊了声:“老师我没……”。在孩子们啪啪地拍球声中我没有听清楚,走进他问:“你的球没气了?”他很认真地说:“不是,我没劲了”,看上去红彤彤的小脸蛋不像是生病。我灵机一动鼓励他说:“劲是练出来的,你看老师和别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劲,”这时浩亮小朋友也接着一、二、三、四……的拍起来,我问:“有劲了吗?”他神气的张开五个手指说:“我有这些劲了!”,“奥,那么多劲了,劲是不是越练越多啊?”他高兴地说:“是”。接下来的时间他一可也没停,双手拍得那么欢。

这件事使我感触到,每项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来自于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只要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就有使不完得劲。

敲水杯

在我们班的教室里,我们每天都要给孩子喝水,但是每次吃点心或是喝水时都会听见“嘭嘭”的敲击水杯声音,不管我怎么说,孩子们亦然我行我素。

这天,我们刚做好早操回到教室,我就跟孩子们说请到口杯架里拿杯子,拿杯子时要一个一个排队拿。这时,我看到黄家瑞小朋友先拿到杯子坐在位置上看到别的小朋友还没拿好,就玩起战绩的小水杯在桌子上敲击起来。这时别的孩子看到黄家瑞玩的好开心,也开始叮叮咚咚的敲了起来,黄家瑞看到这么多小朋友都跟着他学着,他觉得好开心!开心同时可能玩的有些过火,一不小心,黄家瑞把杯子敲到手上了,他哇哇大哭起来,我听到哭声,马上奏了过去安慰黄家瑞,手哪里疼呀,又乘机说:"哎呀,小水杯生气了!” 黄家瑞望着我,我告诉他们,平时老敲杯子,现在把它敲疼了,它就火大了。我又很认真地说:“以后还敲不敲小水杯了?”他轻轻地对我说:“不敲了。”

现在每当吃点心或是喝水时,小朋友很少用水杯敲打桌子了,偶尔还会听到,但提示一下马上就放好水杯,他们也就停止敲杯子了,我看到他们也感到非常欣慰。

由声音带来的变化

天气有点闷,幼儿的精力又旺盛,常规活动时幼儿显得很躁。晨间谈话的时候,我在上面点名,幼儿在下面有的说话、有的玩耍,完全没注意我的指令。我正想喝止,提醒他们安静下来,突又想到这样的办法治标不治本,于是灵机一动,对着孩子说:“来,我们现在谁都不要说话,竖着耳朵听。你仔细听,听到了什么声音过一会老师请到你,你就起来告诉大家。”顿时,教室一片安静,大家都在仔细的寻找更多的声音,过了不多久,小朋友都能说出他们当场听到的很多声音:小鸟声、水声、对面马路汽车开过的声音……有的幼儿还会描述他听到的声音感觉,老师告诉幼儿,如果这些声音象录音机一样把它们同时放大,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声音就会成了噪音,耳朵就没法清静,长期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身理健康。

接下来几天,我变化着玩法,比如我让幼儿闭上眼睛,然后老师用铅笔敲敲杯子等凡是能弄出比较有趣的声音来,再让幼儿猜猜老师发出的声音是什么,再进行节奏练习。

还有一种变形玩法,就是传悄悄话,请一名幼儿 出来看老师口型说什么,然后用小声的声音传给他的好朋友,好朋友听了后,按指示玩游戏,如“请你帮老师拿点名册来。”等。

这些“听声游戏”有助于孩子养成保持安静、沉默的习惯。这也是诱导孩子们服从命令的好方法。小朋友们对这些游戏很有兴趣,几天下来,幼儿安静了许多,说话声音也轻了。所以我也总结出: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在万变中去“应付”幼儿的千变。

幼儿个案观察

实录:君君是个有点调皮的小朋友,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做小动作,在户外活动的时候也经常不守纪律,会到处乱跑。这不,又发生了一件事。小朋友都在散步的时候,她拿着一根小树枝在树妈妈的身上乱画,其他小朋友都看不下去了,怕她把树妈妈弄疼了,于是对她“教育”了一番。媛媛第一个看到对她说:“你怎么可以在树妈妈身上乱画呀?”接着就有孩子附和着:“你们真讨厌,万一弄伤树妈妈,它会很疼的。”欣妍说:“你看,冬天到了,树叶宝宝已经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很伤心了,你还要在树妈妈身上乱画,树妈妈会哭的。”又有孩子说:“我妈妈说过,如果树皮被蹭破了,就会流出树汁,它们就没法吸收营养了,就长不大了。” 其他孩子都在那说:你不能在树妈妈身上乱画,你一点都不保护树妈妈,不爱护环境。孩子们都表现出了一副非常心疼小树的样子。我趁热打铁表扬了他们:“孩子们,你们说得太棒了。如果我们不小心弄伤了小树,它会哭的。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妈妈一样去保护树妈妈。”君君一下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一边抚摸着刚刚画的地方,一边对树妈妈说对不起。我连忙对孩子们说:君君她已经知道错了,我们原谅她一次吧。表扬她一下,因为知错就改还是个好孩子哦。孩子们都乖巧地点点头,原谅了她,并一起用手去摸摸树妈妈,跟它说对不起。君君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突然,树妈妈像是他们的好朋友。孩子们一下子变成了大自然的主人,“保护树木、爱护花草”的观念在孩子心中油然而生,而不再是我们潜意识的引导。分析:君君是个插班生,对于幼儿园的常规还不是非常的了解,对于一些常识也不是很了解,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但经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君君是喜欢的表扬的。经过表扬后,她的表现就会非常的好。我相信每一个幼儿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不是批评!他们也需要别人的赞赏和重视。特别是老师的每一个亲昵的动作,都有能让幼儿受到莫大的满足。

文章来源:屈老师范文网

上一篇:路桥施工企业风险下一篇:数据结构实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