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和抗旱救灾视察报告

2024-05-15

旱情和抗旱救灾视察报告(共3篇)

旱情和抗旱救灾视察报告 篇1

一、当前我市旱情严重,灾害损失巨大

二、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灾情,抗旱救灾取得一定成效

持续的旱情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省的要求,积极组织抗旱,采取了各种措施,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艰苦工作,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和大力支持抗旱救灾,全市上下思想统一、干劲十足、措施得当,一定程度上为农民群众解决了饮水、生活生产中的一些迫切的现实问题,当前抗旱救灾力度增大,广大农民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当前,各地采取打井、送水、新建“三小”工程等措施,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等基本生活问题,春耕生产也在积极备战,向好势头明显。

三、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还需进一步解决人畜饮水基本生活问题。由于我市地处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不易利用,打井成功率较低,仅为10%左右,人畜饮水问题形势不能乐观。

二是农民受灾损失严重,春耕难度加大。由于小麦、油菜基本绝收,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农民经济受损严重;旱情导致春耕备耕难度加大,一些作物种不下去,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是工程性缺水仍然是阻碍我市发展的一大瓶颈。虽然我市年降雨量不少,但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我市地表水却相当匮乏且不易收集和续用,此次旱情充分表明解决工程性缺水对我市发展的重要性。四是一些水利基础设施管理机制不到位,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办法不科学,没有得到日常维护和维修,致使干旱来临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四、几点建议

一、下决心保人畜饮水。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调动全市各级干部群众投入抗旱救灾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投入抗旱救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结合部门特点和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人畜饮水压力。

二、下决心增加农业投入。树立“小季损失大季补、灾害损失灾后补、粮食损失其他补”的思路,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和采纳市农委关于抓好灾后农业生产的方案,下决心增加农业投入,保住2%的粮食增产目标。

三、下决心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管理,人、财、物需提前准备和介入,待旱情缓解后能够及时恢复生产。同时要未雨绸缪,做好病虫害防治、久旱后的防汛工作,严防洪涝、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下决心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应转变观念,抓住灾后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做好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和项目储备,大力推进小水库、小山塘、小水窖“三小”建设步伐,完善我市水利基础设施,解决工程性缺水的长远问题。

五、加强水资源管理,做到合理用水,科学用水。要教育群众珍惜水资源,珍惜水利基础设施,出台管用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要重视解决受灾农民的吃粮问题,防止贫困户缺粮断粮。

范文网

乡镇抗旱救灾情况报告 篇2

今年入夏以来,地处习东南的官店镇连续两月以来降雨次数屈指可数,降雨量几近为零。遭受了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受灾程度重的二次大旱,粮食作物全面受旱、河流水池水量锐减、人畜饮水普遍困难、经济作物损失惨重、群众生活极大影响。给全镇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灾害,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截至日前,全镇受灾人口21394人,占农业总人口的65.5%,饮水困难人口14687人,占农业总人口47%,占受灾人口78%,饮水困难大牲畜5374头;农作物受旱18990亩,成灾面积13845亩,占受灾面积73%,绝收面积5130亩,占成灾面积34%,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890多万元。

官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党委政府牵头,政府各部门、习水县官店镇移动分公司、官店镇供电所等相关单位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联合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进行旱情调查、监控和抗旱救灾工作,专门成立远教抗旱救灾服务队,采取强措施、多途径开展抗旱救灾活动。

一是下田间地头,查看生产灾情。全镇以村为单位,由包村领导带领,按包村包组干部分工,组成9支旱情调

查突击队,深入全镇82各村民组,下到田间地头,查看了解、调查统计农作物受灾和生产受限情况。

二是入百组千家,访问生活保障。9支旱情调查突击队,按照本村包组工作分工,重新组建调查分组,在数百个原自然村组范围内,进组入户调查了解农户生活用粮、用水、用电等基本保障情况。

三是送万吨用水,确保人畜安全。根据全镇旱情调查情况,对里师、黄桃、民建、先锋、田湾等缺水重点村,组织以包村领导为队长、党员干部和党员志愿者为成员的送水突击队,镇党委政府各部门、移动公司、供电所、党员群众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企业职工等单位和个人用6辆皮卡车和近60余辆摩托车组成“官店镇抗旱送水队”、“移动公司官店片区送水队”、“官店供电所送水队”和各村送水队的车队。在将近40度的高温气候下开展“送万吨用水,保千万人畜”活动。同时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作为重点监测对象,时刻保障他们的人畜饮水问题。

四是发宣传资料,提高预防意识。持续几个月的高温酷暑天气,人民群众的健康也时刻受到威胁,镇党委政府、卫生院组织医生、护士到村进行现场指导和咨询,干部到村召开群众会学习抗旱救灾的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和

森林防火、节约用水、抗旱知识,共发放预防疾病的宣传资料1500余份,抗旱旱灾、秋种宣传资料2500余份,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抗旱防暑意识。

民政局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报告 篇3

按照市、县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受灾情况及困难

2009年3月以来,受极端气候的影响,我县绝大部分乡镇遭受了冰冻和严重的干旱灾害。秋旱地小春播种后,绝大多数没有出苗,即使有很少地块出苗,也因干旱晒死,山区群众小春受灾,大春减收,2010年播种的小春粮食作物绝收情况下,使全县2010年春夏缺粮户激增,目前已有部分插花困难户缺粮。据初步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 亩,绝收16314亩,受灾人口 人次,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给灾区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困难。

去冬以来,已发送 乡镇大米 公斤,仓库储存大米仅 公斤,月 日定购大米 公斤。截止目前,乡镇已发大米 吨,棉被 床,棉大衣 件, 乡镇库存大米 吨, ,棉被 床,棉大衣 件,随着旱情的日益加重,山地、旱地农作物大面积绝收,缺粮户逐渐增加,救灾粮款需求面临较大压力。据乡镇、村委会统计上报情况,我局按缺粮户缺粮时间长短折算,全县因灾缺粮 户、人,按人均月补助 公斤标准测算,共需粮食 公斤,减去已发大米,按每公斤4.5--5元(现行市场价格)测算,约需购粮款 万元。

二、采取措施,妥善解决灾民基本生活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一是及时成立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织长,全局干部职工分成三个组,局领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明确到人,深入乡镇调查、筛查、核查灾情,了解群众生活,指导做好救灾工作。二是认真落实灾情上报和值班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灾情统计上报,坚持每周一报。三是全力做好冬春期间缺粮群众的核查和救助工作,召开全县民政助理员工作会,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要求县乡民政干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妥善安排好灾民生活,不出现非正常情况,确保灾区社会稳定。四是及时拨付和下发资金物资,及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低保金,妥善安排好群众生活,月 日,又举行了*县“送温暖、献爱心”捐赠物资发送仪式,将 吨救灾粮、床棉被、件棉大衣和 万余件衣服发送 乡镇,由各乡镇及时发往灾民手中,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快乐过年。五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台帐,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管理,规范救灾款物发放,按照受灾轻重、困难大小,以及群众评议,公开发放的程序和要求,管好用好救灾款物,确保救灾款物发放对象准确。六是认真组织开展春节期间慰问活动,为城乡低保对象、灾民、五保老人、贫困老人发放慰问金 余万元。

三、救灾资金使用情况

2009年,省、市下拨救灾资金 元。用于口粮救济 元,民房修复 元,灾民临时救济 元,搬迁 元,倒房重建 元,临时转移安置 元,年 月 日已下拔 乡镇抗旱救灾专项补助资金 万元。

四、抗旱救灾捐赠情况

年 月 日止,接受 家单位、个人捐赠,捐赠金额 元。

五、下步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因旱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救助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完善救灾工作预案,加大救灾救济工作力度。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密切关注旱情动态,加强救灾工作领导,切实做好分类指导。

2、及时组织工作人员下到基层,深入一线,切实摸清因旱灾造成缺粮情况,持续时间,在原有冬春期间缺粮需救助人口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因灾造成新增的缺粮人数,建立缺粮群众台帐,及时、准确掌握和上报旱情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救助,妥善解决灾民生活。

3、加强同县级部门的协调、联系,全面了解掌握实情,做好灾情上报工作,对灾情做到每周一报。

4、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救灾资金,妥善解决广大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5、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严格受救助人员上报、审批和公示制度,对发放的救灾款物建立健全人员花名册和发放款物的台帐,杜绝一切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急需帮助的地方。

上一篇:3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下一篇:春节记忆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