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2024-10-06

我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精选11篇)

我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篇1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广西西南部,辖2镇7乡,人口20.91万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平均海拔1317米,年平均气温18℃,正常年份年降雨量1400—1600mm,我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自去年8月份以来,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仅为296.6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60%,偏少313.7毫米,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5℃,出现了严重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干旱程度是1958年有气象记录资料以来最为严重的年份,致使居民用水、牲畜饮水严重不足,城镇告急、乡村告急、生产告急、生活告急。据统计,全县有9个乡(镇)127个村1283个自然屯29950户13.82万人和县城区2.8万人共16.62万人受到不同程度旱灾,受灾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4%。

(一)城镇居民饮水困难情况

县城区常住住户约5300户2.2万人,流动人口约0.6万人,按每人每天20—40公斤的保障用水计算,县城区2.8万人口日均最低用水量5000立方米。目前,县城区内三个自来水厂的水源因旱情严重,几近枯竭,供水不足,加上供水管道因老化破损渗水严重,每天实际供水量只有2400立方米(其中服务业用水近1000立方米),仅能供水4个小时,难以满足城区居民最低日用水需求,县城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极度困难。此外,龙合、平孟、百都三个乡(镇)乡府所在地干部群众也出现了饮水困难的现象,三个乡(镇)共有0.88万人饮水严重不足。

(二)山区群众饮水困难情况

边境一线特少数民族村屯及北部大石山区群众共4.3 万人面临饮水困难,需要县委、县政府以送水的方式加以解决。据统计,2月中旬至今,全县日均投入10万元抗旱资金,其中仅日均投入送水1500多吨的资金就达7万多元,其他农作物抢种、水池水柜维修、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等也投入巨大。如旱情持续,需要送水的人数及各方面抗旱费用还要继续增加。

(三)水源枯竭情况

全县河流35条断流6条,小型水库7座干涸3座,塘坝20座干涸11座,地头水柜5756个干涸4213个,家庭水柜476个干涸440个,按当前各类水库、塘坝、水池、水柜现有存水量预计,全县最低保障生产生活用水维持不到一个月。目前全县能运行发电的小水电站17座已停止发电有7座,其余10座也因缺水不能满负荷运行。今年元月份发电量138.01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减少64%,严重影响了全县大部分工厂的正常生产。

(四)生产用水和牲畜饮水困难情况

全县冬种农作物受旱面积16.08万亩;5万多亩春玉米无法下种;6.53万亩田地无法备耕;受旱养殖水面0.15万亩;部分工厂因用水、用电不足停产或半停产;服务业用水、用电极度紧张,严重影响了全县形象和投资环境;10.74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

二、抗旱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抗旱工作扎实推进。面对当前严重的旱情,**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全县抗旱工作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并启动《**县抗旱Ⅱ级(橙色)应急响应》。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包乡包片责任制,组织各乡(镇)、县直部门深入村屯开展抗旱工作,动员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今年以来,全县共有13.2万人次投入抗旱工作,投入抗旱经费213万元。

(二)合理调度,切实解决群众生活用水困难。一是做好城区供水工作。为解决城区居民饮水困难,我县采取紧急措施,维修破损管道,及时堵漏,减少浪费。定时蓄水供水,规定每天供水时间为:6:30—7:30、12:00—13:00、17:30—19:30,其余时间为蓄水期,确保用水高峰期城区居民都可以解决生活用水,工作汇报《我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此外,我县于2010年2月1日向社会发出通告,要求广大居民户日常节约用水,以缓解用水紧张的现状。二是做好给山区和特殊群体送水工作。县委、县政府组织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组成送水工作队,动用消防车、农用车、摩托车等深入旱区各村屯开展送水工作。为方便送水工作的开展,县人民政府为各乡(镇)采购了180个容量为1.5吨的水塔,各乡(镇)也专门为送水工作队配备了5000个水桶。目前全县共安排5辆水罐车、60辆农用车负责每天为山区和特殊群体送水。真正做到了“三个保证,三个不能”:保证灾区群众有水喝,保证供水水质安全,保证学校和孤寡老人、五保户、低保户、留守老人及儿童等特殊群体有人送水;不能出现断水而影响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学校正常上课的现象,不能因干旱出现社会不稳定等问题,不能向群众收取送水费用。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春季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认真落实“春修、抗旱、防汛”三位一体责任制,全县已新建、维修农田水利18条53.4公里。同时充分挖掘抗旱水源潜力,采取修建抽水泵站、应急蓄水池等办法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建设大小泵站32处、应急蓄水池3处;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280台,用电8万度、用油15吨。

三、请求上级帮助解决事项

(一)请求上级批准立项建设那马水库。由于**县城区位置靠北,地势较高,无大河流,地下水少,一直以来,城区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临近小水库蓄水和抽取小量地下水来解决,随着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人口急剧增长,尤其是在旱情严重的情况下,原有供水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给城区提供大量的清洁水源,满足城区周边7075亩田地的灌溉需要,解决未来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用水问题,必须尽快建设投资6727.91万元、库容607万立方米的小Ⅰ型水库——那马水库。目前,那马水库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由广西百色水利电力设计院编制完成,并已完成库址外业钻探工作。恳请上级尽快批准立项投资建设。

(二)请求上级加大对我县蓄水供水工程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由于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特别是边境一线平孟、百南、百省、百都4个乡镇,2008年11月得到胡总书记批示,要着力解决边民的饮水、用电、行路难等问题,当前4个乡镇旱情突出,饮水困难问题尤为严重,如不大力解决,将严重影响胡总书记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经调查统计,要基本解决全县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需新建泵站144座,维修水利渠道141公里,水库除险加固5座新建1座,维修山塘20座,新建水池594座、家庭水柜2834座,预算总投资共1.97亿元(含那马水库建设资金)。我县2009年财政收入只有7853万元,十分困难,恳请上级加大支持力度予以解决。

(三)请求上级帮助解决龙合乡引水工程资金缺口问题。由于龙合乡地处大石山区,群众长年饱受饮水困难问题困扰,急需建设总投资76万元、解决4000多居民生活用水问题的龙合引水工程。因县财政困难,我县仅筹措到20万元启动资金,无法自我全额投资建设,恳请上级帮助解决56万元缺口资金。

(四)请求上级帮助解决抗旱必需资金。由于我县旱情严重,需要投入抗旱的用车、用油、调水等资金量大,但我县财政极为困难,现可用财力已不能继续维持抗旱所需,恳请上级对我县给予倾斜照顾,帮助解决抗旱救灾资金500万元。

(思想汇报网--大家写汇报的秘书--)

我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篇2

今年汛期尤其是入秋以来, 陆河县持续高温少雨, 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县农机部门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 迅速成立农机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展开农业抗旱工作, 充分发挥农机作用, 取得初步成效。现已出动农机人员投入抗旱救灾239人 (次) , 调动抗旱抽水机械324台, 维修抗旱机械38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抗旱工作部署, 力保秋季农业生产丰收和推动冬种生产顺利进行, 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县农机主管部门、各镇农机站积极组织农机抗旱技术人员深入抗旱现场, 及时帮助解决抗旱中出现的机械故障等实际问题。同时, 加强抗旱机具安全使用知识宣传, 确保机手操作安全, 为今后的防旱抗旱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关于我县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汇报 篇3

[关键词]企业用工;现状;对策

一、我县企业用工现状

根据我县企业落户情况及经济发展趋势,预计近两年每年将新增用工近3万人。据调查,目前我县各类企业约缺工2.2万人。从理论上讲,我县目前可供转移劳动力可以满足县内企业用工需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我县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会在一定时间内持续。

二、造成我县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人员“招不进”

(1)大量劳动力在外地务工。因为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过去多年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少在外务工农民又以“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带走了不少劳动力;近年来灵璧籍高校毕业生又大多不愿意回乡,大部分留在外地就业。

(2)本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意识存在误区。一些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认为只有到外地去才叫工作,在家门口就业不如在外地工作光彩,所以宁愿选择外出闯荡。还有部分劳动力地主意识较强,认为外地企业来灵投资是来赚灵璧钱的,在心理上有一种抵触感,工作中稍有不如意就与老板对抗,动辄就选择辞职。

(3)年轻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即使本人不工作也有生活来源,没有生活压力,因此对待就业机会不够重视,只要稍有不满立即跳槽走人;而且一些年轻人自身素质较低,不能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完全的自我主义,没有责任感;同时在家门口务工,跳槽成本相对较低,而一旦外出,他们往往会考虑从辞职到重新就业期间的机会成本,轻易不敢选择跳槽。

(4)我县人力资源市场存在问题。培训机构随意往外地送人,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出现个别非法机构和个人倒卖劳动力现象,严重扰乱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2.企业因素——人员“留不住”

(1)有些企业后勤保障工作跟不上,缺少必要的食宿条件。个别企业甚至没有一间自己的职工宿舍,更没有专门的生活区。

(2)工资待遇明显偏低。调查发现我县54.7%的职工月工资在2000元以下,而外出务工人员中有58.9%的人月薪超过3000元。在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的情况下,显然外地企业的高薪对劳动力有更大的诱惑力。

(3)企业用工随意性很大。部分企业生产季节性强,往往在生产旺季时千方百计地去招工,而在淡季时又想方设法去让工人离开,好像工人应当听从企业的招呼,让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人员流失严重。

(4)缺少人性化管理。对新招用员工未有全面的岗前培训,缺乏爱岗敬业、厂规厂纪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只注重处罚、指责,不能进行人性化的教育、引导和关爱,影响了人员的稳定。通过调查发现,用工比较稳定的企业,除了其市场比较稳定外,还与其有着良好的食宿条件,能够关爱员工有很大的关系。

三、破解企业招工难的对策

1.从政府和社会层面上解决人员“招得进”的问题

(1)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充分发挥我县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招工、求职登记,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适时组织乡镇(开发区)开展服务企业用工、促进群众就业专项活动,动员未能升学毕业生等群体到县内企业就业。

(2)引导中介组织服务县内企业用工。对非法中介机构进行清理,实行《职业介绍许可证》制度,规范整顿持证劳务中介机构,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引导和鼓励县内职业中介机构优先保障县内企业用工需求,扶持一批合法中介机构,为县内企业定向输送劳动力。

(3)规范职业教育秩序。加强对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机构的管理,对现有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机构进行重新审核评估。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一律取缔。严禁各类职业培训教育机构从事劳务中介活动,对违反规定的,依法处罚。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开展适应企业需要的针对性培训,为县内企业培养输送劳动力;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到企业实习与预备就业制度,积极推荐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引导培训机构开办定向培训班,学员直接输送县内企业。

(4)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把握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集中返乡节点,通过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就业环境良好等有利条件,挖掘报道返乡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典型事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关注外出务工增加生活成本、引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引导就地就业。

2.从企业层面上解决人员“留得住”的问题

(1)企业负责人的用工观念要改变。现在的卖方劳务市场已经形成,劳动者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肯定要选择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舒心的企业。 我们的企业也应当在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上下功夫。

(2)要逐步改善工作环境。企业要按照行业标准来建设、布局厂房,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要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同时要严格遵守劳动卫生法律法规,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减少生产中的粉尘、噪音等污染,保持车间的温度和湿度,让员工在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留得住工人。

(3)改善员工的基本食宿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建设自己的职工宿舍,开办职工食堂,宿舍里要安装空调,食堂的饭菜要经常更新,保证员工可以吃得好、睡得安,以便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在此基础上要逐步完善娱乐设施,满足职工文化、体育、娱乐需要,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4)遵守工时制度,减少加班时间。企业要根据劳动者身体承受能力来确定工作时间,尽量缩短劳动时间,同时要保证工人定期有固定的休息日,去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的工作时间应该算作加班,企业要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用。

(5)不断提高工人工资福利待遇。企业在确定工资标准时既要根据自身效益,也要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相匹配,同时也要还要充分考虑员工生活成本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等现实因素,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将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逐步提高到和苏浙同行业相当的水平,起码不能差别太大。同时企业要及时为员工办理录用备案手续,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并不得随意裁减人员。对女职工和未年成人要实行特殊保护,还要根据行业不同按时发放劳保用品。

参考文献:

[1]杨晓东.非公企业劳动用工短缺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3(8).

[2]寇凤超.解决我国劳动用工短缺问题的对策探析[J]. 北方经济:综合版,2012(22).

[3]邵爱国,韦洪涛.促进企业基层员工稳定就业的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2(11) .

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篇4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总结20xx年工作,安排20xx年任务。

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20xx年重点工作回顾

20xx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复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知难而进,奋力拼搏,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过去的一年,是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的一年。

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17.51万套,开工率100.28%,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占比达40.9%。“暖房子”工程新增供热能力3405万平方米,改造陈旧管网1570公里,撤并改造小锅炉房304座,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20xx万平方米,同步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100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撤并改造老旧散小二次供水设施2140座,改造陈旧管网4643公里,改造楼内管线7245公里。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2460公里。改造农村危房60397户。落实水库移民资金5.15亿元,安排民生项目1246个,为12.76万人发放了直补资金。

(二)过去的一年,是在困境中全力推进行业发展的一年。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2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3%;商品房销售面积1490万平方米;实现税收180亿元,占地税收入的23.4%;房地产市场下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筑底趋势逐步显现。

建筑业完成产值2216亿元,实现增加值927亿元,占GDP比重达6.5%;实现税收118.9亿元,占地税收入的15.4%;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94万人。

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50亿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拉动了经济增长。

(三)过去的一年,是不断创新拓展工作新领域的一年。

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解决“马路拉链”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我省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试点省。15个城市开工路段25条、94.26公里,形成廊体24.75公里,完成投资33.47亿元。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白城市成为国家首批16个试点城市之一,取得了初步成效。

大力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探索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手启动农村改厕,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为了整合城管资源,有效解决城市管理多头执法问题,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在松原市和梅河口市开展试点。

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省厅层面,实现所有重要权力防控全覆盖、无死角,编制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手册(试行)》,作为工作的基本指南。同时,我们还稳步推进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建设法制、稽查执法、行政审批和行业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大家都知道,福义同志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省住建厅厅长。福义同志在省住建厅工作的“”期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影响力和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在这里,我们向福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期间的工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圆满收官。一是民生事业得到有效改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120.8万套,299万人受益;农村危房改造34.4万户,110万人受益;“暖房子”工程成为国家样板工程,835万人受益。二是城镇化质量显著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达到8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了46个百分点,达到90%;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了19.5个百分点,达到90%;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行业发展有效助推全省经济。房地产累计完成开发投资5688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亿平方米,实现税收965亿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了29平方米;建筑业累计完成产值10511亿元,实现增加值4134亿元,实现地税收入549亿元。四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圆满完成,认真接受省委巡视并全面整改,积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地方党委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新闻媒体关注引导的结果,是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厅党组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经济新常态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异常艰巨。我省的城市基本上全是三四线城市,购房的刚性需求不足,库存去化周期较长。二是棚户区改造推进难度增大。棚户区改造一边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另一边是难啃的“硬骨头”,形势复杂严峻。三是城乡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还有待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城市管理还不够精细。四是推进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效果不明显。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省内高端市场占有率低,“走出去”步履艰难,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五是党风廉政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系统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警钟长鸣。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面临的挑战不可低估,但前进的信心决不能动摇。

我是20xx年12月中旬到省住建厅工作的,新的岗位,肩负新的使命,我有决心、有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凝聚大家的智慧,继承和发扬住建系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实现新发展。

二、20xx年工作部署

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中央和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第一年,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对于做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意义重大。新形势下,住建系统承担着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不利的困境中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确立了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令我们无比振奋,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二是通过多年的努力,住建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已今非昔比,我们的多项工作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已经站到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位置。三是国家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和倾斜政策将在20xx年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助推经济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四是随着供给侧、住房制度、城乡规划、投融资、城市管理和建筑业等结构性调整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体制机制障碍将进一步破除,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活力将进一步释放。五是城乡居民对改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具有现实的需求,对加快实现小康社会具有迫切的愿望。

认真思考并梳理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贯穿一条主线、抓好两个关键、实现五项突破”。

(一)贯穿一条主线。

今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主线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中央和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紧紧围绕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的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补齐短板,突出绿色发展理念,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转变工作方式,着力超前研究谋划,狠抓基础性工作,狠抓精细化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努力让城乡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努力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二)抓好两个关键。

房地产去库存和棚户区改造是今年工作的两场重头戏。我们要通过抓好这两项关键工作,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满足群众需求。

关于房地产去库存工作,这是20xx年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深刻认识房地产去库存对化解潜在风险、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建立科学的住房体制、稳定市场信心和消费预期、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重大意义,按照超良省长提出的“四箭齐发”,坚持一城一策,我们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绝不回头地干。

第一,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从目前情况来看,棚改货币化安置是我省去库存见效最快的手段和方法。同时,货币化安置比实物安置在综合效益方面更具优势。比如可以节省周转费用,可以腾出土地出让,可以让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住房等等,这个账大家要算清楚。希望大家也要下决心,能货币化安置的要尽量实行货币化安置,否则,库存难以消化、市场难以形成。当然,这里面还要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据初步统计,今年各地要新建的回迁房有8.4万套,占全年任务的64.6%,这就难以实现住建部提出的50%以上货币化安置的工作目标,各地要结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统筹考虑安排,库存量较大的城市必须减少新建回迁房数量,大幅度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二是货币化安置中有一部分是拿钱走人的,去年大概占货币化安置的17%左右,各地要做好政策引导,想方设法最好让这部分人选择买房。三是不管政府直接购买商品房,还是组织老百姓购房,要切实把价格降下来,坚持选择品质好、质量优的房源。四是提供高、中、低档次房源,不管一手房还是二手房,不要考虑面积限制,由老百姓自己选择。

第二,鼓励农民购房。按照城镇化的发展规律,从长远来看,农民将逐步成为购买商品房的主力军。在研究这项工作的时候,有些同志提出我省目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展缓慢,以“”时期为例,年均增长不到0.4%,再加上购买力薄弱,依靠农民去库存工作乏力。但我们要注意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指的是人口增量,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存量,存量也就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短期内,我们要鼓励这部分已在城市生产生活的农民购房。以20xx年为例,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6.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81%,两者相差8.11个百分点,涉及210多万人,这是多么大的需求啊。鼓励农民购房,首先,要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其次,要积极扶持农民进城就业,确保有稳定收入。最后,还要有政策支持,比如针对农民收入来源特点,打破常规采取季付、半年付或年付等还款方式,简化收入证明和担保手续。这方面,我们与农行吉林分行达成了初步意见,正在积极磋商。

第三,用足用好住房公积金。截止去年底,全省尚有结余资金233亿元,利用公积金购房空间巨大。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长春、吉林和通化等城市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比如实行即缴即贷,降低首付款比例,提高个贷额度等等,值得我们借鉴推广。一要加强和改进服务,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各地公积金管理部门,不能再算计自己的“小九九”,要有大局意识。省厅将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将各地公积金使用情况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地区,我们要进行约谈。二要扩大覆盖面,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纳入制度范围。三要做好与商业银行的组合贷款,这方面工作,各地公积金管理部门要主动与各商业银行进行对接,做好服务工作。

第四,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通过政策支持,鼓励住房租赁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引导自然人和各类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用于房屋出租,指导房地产企业探索“租金抵贷款首付”等模式,开展购租并举等有益尝试,满足群众特别是新市民的住房需求。

关于棚户区改造工作,这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发展工程,关乎党和政府的威信,关乎群众冷暖,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我们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攻坚战。

首先,要明确工作任务。20xx年至20xx年全国要改造棚户区1800万套,这里面有我们48万套,这也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20xx年开工了16.69万套,20xx年计划开工13万套,20xx年还有18.31万套,明年的压力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在完成今年任务的同时,要积极做好项目储备,提早谋划资金安排。

其次,要落实工作责任。从目前棚改的情况来看,仅仅依靠住建部门是难以完成的,还需要财政、土地、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尤其还需要法院的强力支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棚改必须落实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度,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超前谋划,亲自部署;政府分管领导作为主要责任人,必须靠前指挥,亲自落实。同时,新闻界朋友也要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最后,要努力破解瓶颈。当前制约棚改的瓶颈就是征收难和资金难两个问题。关于征收难的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并努力破解,从工作推进比较好的地区来看,主要是精神状态,主要是勇于担当,主要是有关单位、部门共同推进的问题。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看主要领导重视不重视,你想不想干。关于资金难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从国家和全省来看,逐年在加大补助力度,开行和农发行的贷款也在不断增加,关键是地方财政承贷空间越来越小,产生资金的缺口一方面政府还要加大投入,将政府购买棚改服务纳入财政预算支出;另一方面还要尽力挖掘棚改地块的市场价值,采取“肥瘦搭配”等原则,统筹安排棚改项目。对改造任务重、财政确实困难的地方,省政府还将通过代发地方债券的方式,帮助协调解决。

同时,对审计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要高度关注,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下一步,我们还将联合省政府督查室,加大对棚改工作的督查力度,对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市县政府进行通报,并对主要负责人约谈问责,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三)实现五项突破。

住建系统工作千头万绪,都要全面抓好。在这当中,还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今年有五项工作,必须在既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第一,切实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领作用。我们的城市往往不是没有规划,而是规划水平不高,在编制时对未来发展预估不足,尚未实施即已落后于实际。有的城市由于政府换届,领导刚到位就要调规划,后来随着认识的变化,又修改规划,刚修改完,这届政府到届了,造成了我们的规划永远是“在路上”。讲:“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我们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重点在发挥调控和引领作用上取得突破。

一要完善规划编制。深化长吉图和哈长城市群国家战略,配合住建部完成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启动规划期至2030年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促进“多规合一”,开展省域空间规划编制,严格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抓好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按照朝鲁书记提出的“大城市提质、中心城市扩能、县城和特色城镇加快”的思路,推动城镇体系建设。引进国际国内一流设计团队,高质量、高水平编制松花江流域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有效指导流域内的环境整治和城市景观建设。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关于这项工作,超良省长和有为副省长均有批示,要求我们借鉴浙江省的经验,认真研究。核心要突出特色,因为越是特色的越是世界的。坚持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基础,着力打造人参镇、温泉镇、旅游镇、生态镇、矿泉水镇等具有吉林特色的小城镇。

二要树立规划的权威性。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就有了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城市各项建设都必须符合规划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管,开展全省违法建设整治,严肃查处违反规划的行为,不能换了一个领导就改一次规划,不能翻烧饼、瞎折腾。住建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进行衔接,届时,惩戒和问责力度势必加大,法律的约束作用将愈发凸显。

三要全面开展城市设计。从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到局部地段建筑的群体设计和重要建筑的单体设计,都应有法定的、高水平的、管用的城市设计来指引,在决策上要把好公众参与关、专家评估关、政府决策关。开展城市设计试点,探索城市设计内容与规划编制体系的对接模式,为全省城市设计积累经验。注重继承和创新,突出文化特色。健全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开展设计与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做好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衔接配合,培养一批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国内先进设计水平和民族自信的省内设计师。

做好规划工作,既要重视城市,也要重视乡村。乡村建筑特别是民居,是城乡整体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反映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最能唤起人们的乡愁。今年,要全面启动村庄规划工作。村庄缺少规划,缺少风貌管控,更缺少严格的执行,这是事实;乡村随意建设,有些村庄面目全非,这是事实;乡村的规划处于无人管理,村民自己说了算,这也是事实。发达国家城市乡村规划是同步管理的。抓乡村的建设,抓乡村的环境,要从龙头抓起,这就是乡村规划。乡村规划的核心是复杂系统的修复升级,要按照“有山见山、有水见水、留住美丽、锁住乡愁”的理念,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处理好人和自然、建筑、乡村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做好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一些老建筑、老树、老标志能保留的要尽量保留,否则我们拿什么锁住乡愁啊?

第二,全面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干好这两项工作,将极大的提高我省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诸多难点问题,对城市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我省作为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白城市作为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在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主要任务是:20xx年,全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要全面完成20xx年开工工程续建任务,新开工建设160公里,计划投资170亿元。同时,在地级城市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重点在融资模式上取得突破。核心是两个问题:即SPV公司组建和工程贷款。从目前各地SPV公司组建情况来看,整体推进比较缓慢。要充分发挥咨询机构的作用,20xx年开工的城市在4月底前完成公司组建,今年新开工的城市在6月底前完成。在吸引社会资本合作中,要鼓励入廊管线单位参与入股SPV公司。从工程的资金来源看,国家和省里安排的各类补助资金已占总投资的15%,省财政明确提出各地政府在资本金中要务必用足用好省里的资金,提高政府在资本金中的比例。剩余的资金国开行也可以贷款,主要是做好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这两个问题大家要下工夫研究透。目前,我们也积极探讨如何放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效益,初步想法是在管廊利用上,不但给予使用权,还要给予产权,以此提升管廊的有形价值,四平市正在论证摸索。为了拓展融资渠道,我们正在筹划搭建吉林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互联网金融平台,吸引真正的民间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扶持本省建筑施工企业参与管廊建设,这需要我们立即研究政策。按照有为副省长的要求,我们正在协调物价部门将管廊有偿使用费列入地方定价目录,力争2月底前以部门文件形式出台管廊有偿使用实施意见,各地要提前抓紧研究,尽快形成本地管廊有偿使用的思路,待省里文件出台后,第一时间拿出具体办法。

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在理念上取得突破。海绵城市是要解决水的问题,前提是不能用水泥裹死原生态河流,避免使城市变成一块密不透气的“水泥板”,重要的出路在于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这不仅减少城市排水压力,更主要是补充了地下水。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低冲击、低影响开发模式,鼓励的是将“渗滞蓄净用排”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之中,而不是作为一类大项目蜂拥而上。最近,有很多城市找我们要申请海绵城市试点,因为国家有补助,这很正常。但有几个因素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一是年降雨量要达到400毫米;二是成本不低,每平米造价150元左右;三是我省属于寒冷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受到温度和季节的限制较大,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借鉴经验。下一步,我们还要总结白城市的建设经验,做好政策和项目储备。同时,要与黑臭水体治理有效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要全面启动,尽快确定项目实施方案,按照国家的要求,20xx年前消除全部黑臭水体,长春市要在20xx年前完成。

第三,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之后,为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解决城市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现城市管理方式的重要转变。

一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主管部门,这充分体现了对住建部门的信任,我们要把握这次机遇,把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抓起来,尽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中央要求到20xx年年底,实现市、县政府城市管理领域的机构综合设置。到20xx年,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执法体制基本理顺,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保障机制初步完善,服务便民高效,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管理效能大幅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们正在研究制定落实中央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希望各地提前谋划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

二要转变观念,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更加方便、更加舒适、更加安全。城市工作“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管理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为了人而管好城市”,而不是“为了城市而管好人”。在城市管理中,要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法制化管理”、“全周期管理”和“合作性管理”四个意识,从细事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城市提供精细化的管理,为百姓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那么,什么是精细化呢?比如,东北天冷路滑,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我们能不能在修台阶的同时安装手扶栏杆,防止老百姓摔倒,做到真正的人性化,把城市当成我们自己的家一样,精细化就是要达到这个程度。

我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篇5

当前,久旱无雨,旱魔肆虐,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岚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旱救灾工作,积极组织,整合资源,举全镇之力打好抗旱救灾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一、抗旱救灾资金投入情况

至今,共投入抗旱救灾资金29.42万元,其中:县委组织部1万元;团县委0.2万元;财政局1万元;移民局3万元;水利局7.5万元;农牧局6.2万元;岚头镇党委政府投入资金5.52万元,解决抗旱救灾期间找水打井、供水设施、运水设备、取水工具等费用,保证抗旱工作正常开展。

二、抗旱救灾期间采取的措施

1、加强抗旱救灾工作领导。为了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切实保生产、保民生,岚头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深入指导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党政领导班子和各二级机构负责人及广大干部职工分组包村,负责具体联系村组的抗旱救灾工作。还专门制定了抗旱救灾工作应急预案,保证抗旱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2、积极开展找水打井工作。结合岚头镇各村地域、水系实际,积极配合上级专业部门做好找井打水工作。

3、扎实开展旱情调查工作。镇政府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对受灾面积,收粮情况,今后生产生活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梳理缺粮户,形成台帐,为救灾工作提供参考。

4、针对各村旱灾中出现的特困户,党委政府实行包保责任制,一个干部包保一户,确保特困户生活不因旱灾缺粮少水。

5、做好救灾期间安全宣传。积极组织卫生、教育、安监等部门,加大旱灾期间食品、饮水等安全宣传,安排专人对镇内各大水源、人畜饮水工程进行消毒、监管,确保农户旱灾期间的食品及饮用水安全。

6、壮大抗旱救灾队伍。大力宣传、发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团员、群众积极投身抗旱救灾,帮助农户做好生产自救工作;动员非公企业加入抗旱救灾帮扶队伍,为受灾群众提供财力、物力帮扶。

三、抗旱救灾进展情况

1、各村发动群众积极寻找新水源共4个,同时主动向上级请求支援,新打井3口,为当地农户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2、为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组织卫生部门对辖区内的所有水源进行重点检测,同时发放1.2吨消毒物资到各村对水源点进行消毒处理,保障群众用水安全。

3、截止9月16日,全镇范围内,进村入户开展抗旱救灾帮扶工作党员干部3200余人次,共青团员250余人次、企事业单位人员及学校教师260余人次,为缺水农户送去普通生活用水约900吨,桶装水250桶,惠及农户1500余户,4700余人。

4、为刚落户岚头镇的金沙县振兴龙井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配备送水车一辆,方便提水灌茶,保住刚刚成活的10000余亩龙井茶苗。

5、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成功化解找水、打井、取水矛盾6起。

岚头镇人民政府

毕节地区农业抗旱救灾情况汇报 篇6

自入春以来,毕节地区总降雨量为247.4-401.4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17.3%-56.8%,平均偏少37.2%,其降雨特点为过程少、雨量小、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黔西县降雨偏少最为明显,与历史同期相比减少56.8%,大方县与历史同期相比减少35.9%,织金县与历史同期相比减少41.2%。由于今年以来降雨持续偏少,致使全区1058个山塘水库应蓄水2.4亿立方,截止目前实际蓄水量仅为0.93亿立方,只占应蓄水量的39%;区内主要河流量偏枯,水位均无明显涨幅,部分河流还出现断流现象,主要河流径流量较历年同期偏少60%至90%。旱灾已造成部分农作物受灾,对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影响,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作物受灾情况

据农情调度统计,截止8月3日,全区农作物干旱受灾面积159.73万亩,成灾面积70.43万亩,绝收面积15.71万亩,其中:水稻受灾12.93万亩,成灾6.34万亩,绝收2.61万亩;玉米受灾75.74万亩,成灾32.5万亩,绝收5.94万亩;马铃薯受灾12.8万亩,成灾4.74万亩,绝收1.41万亩;杂粮受灾11.88万亩,成灾5.66万亩,绝收0.62万亩;蔬菜受灾22.49万亩,成灾11.48万亩,绝收3.37万亩;其他农作物受灾22.3万亩,成灾9.58万亩,绝收1.76万亩。预计造成粮食产量损约9万吨,经济损失约4.2亿元。

其中:受灾严重的黔西县农作物受灾50.1万亩,成灾28.22万亩,绝收6.59万亩;大方县受灾35.11万亩,成灾4.4万亩,绝收0.25万亩;织金县受灾24.35万亩,成灾12.51万亩,绝收2.2万亩;金沙县受灾22.94万亩,成灾10.55万亩,绝收1.44万亩。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及时成立地区农委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王丽主任任组长,农委班子成员、各相关科室、基层技术站所领导任成员,组织协调全区农业抗旱救灾工作。同时下发《关于切实抓好当前农业抗旱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毕地农通[2011]95号),安排部署全区当前农业抗旱救灾工作。二是组建抗旱救灾工作队,抽派地区农技、土肥、植保、经作站农技人员,组成四个抗旱救灾工作小组,由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及时深入旱区指导农业救灾生产,对当前全区旱情作进一步深入调查,对各县(市、区)的抗旱救灾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加强抗旱救灾联系点工作。根据7月25日地委抗旱救灾专题会议精神,及时组建了锦星乡抗旱救灾工作队,由地区农委总农艺师潘国元任队长,于7月26日赶赴抗旱工作联系点黔西县锦星乡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根据实地调研,拟定了《地区农委指导黔西县锦星乡抗旱救灾工作方案》,指导该乡农作物改补种工作。

(二)加强作物田间管理,努力降低灾害损失。

全区已组织农业系统技术干部1500余人次,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技术培训班和抗灾救灾现场会,发放技术资料17.7万份,指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一是切实加强田间管理,指导群众科学追肥提苗,及时进行除草培土,完成薅追增施恢复肥面积221.85万亩。二是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作物、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工作,已开展病虫防治面积112.2万亩。三是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大抗旱保苗工作力度,努力降低损失。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加大抽水保灌,没有水源的地方抓好在土作物的泼水抗旱保苗工作。全区农业部门干部组织完成抗旱浇灌面积45.11万亩。

(三)加强结构调整,立足抗灾夺丰收。

对绝收地块和无法栽种的田土做好科学规划,指导、落实好改补种工作,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一是抓好灾后改种补种工作。调查掌握改种或补种作物的品种和面积,提前做好种子储备和调运,指导农民科学选种、合理用种,满足生产需要。重点抓好蔬菜、荞麦种子的准备。目前,针对干旱绝收或无法种植的田块,拟进行改补种33.3万亩,其中:种植蔬菜25.5万亩、秋荞7.84万亩;已完成改补种2.78万亩,其中蔬菜2.13万亩、秋荞0.65万亩。二是建立一批蔬菜集中育苗点。根据各县受旱区域及改种情况,因地制宜建立蔬菜集中育苗点,保障改补种之需,对有水源保证的地方积极组织农民改补种一季速生蔬菜,没有水源的地方提前做好蔬菜集中育苗点的安排落实,待雨水来临及时开展育苗播种工作。

(四)积极协调组织农资供应,为灾后生产提高保障。

抓好种子、农地膜、化肥等农资的协调供应,重点抓好蔬菜、荞麦用种供应,引导种子企业和各种子经营户抓好种子贮备和供应,指导农民科学选种、合理用种,满足生产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不法商贩哄抬农资价格,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保障农民买到放心种,用上放心肥,维护农民权益,保障生产安全。动员营销大户和定点批发市场,积极组织货源,搞好产销衔接,确保市场供应。

(五)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加大农业救灾投入。

目前,全区已投入抗旱救灾资金共计3017.7万元,其中:中央救灾资金120万元、地区投入720万元、县级投入1728万元、农民自筹429.7万元。用于抗旱用油、抗旱机具、及农业改种种子、农膜、肥料补种等,为当前抗旱救灾提供了切实保障。

(六)超前规划秋种工作,确保农民不减收。

我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篇7

从去年秋天开始,云南省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使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陷入了困难,为了充分发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抗旱救灾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县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党旗飘飘、党徽闪耀”抗旱救灾主题实践活动,将“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活动深入推进,共产党员云南抗旱救灾工作思想汇报。

通过开展“两保一促”活动,以村级党组织为单位,制定“保民生,保稳定,促春耕”的工作目标,组建了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队长,村组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179支“共产党员抗旱先锋队”。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带领群众解决好人饮安全保民生,严防森林火灾及预防调处水事纠纷保稳定,储水蓄水和运用抗旱技术促生产。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抗旱心连心活动”。按照“一笔捐款资金、一批抗旱物资、一个抗旱项目”的“三个一”标准,由县直工委牵头,积极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抗旱心连心活动”。81个县级机关党组织和2100余名机关党员与挂钩扶贫点村级党组和受灾最严重的党员户结成帮扶对子,党员领导干部或党组织负责人驻村蹲点,其他党员轮换驻村,熟悉了解灾情,科学制定抗旱救灾方案,协助村党组织组织带领群众抗灾自救,为帮扶村和结对户解决67万元的救灾资金和物资,与党员群众手拉手、心连心,全力以赴,共度抗旱救灾难关,思想汇报《共产党员云南抗旱救灾工作思想汇报》。

开展“四带头一争做”活动。即:带头发动组织群众抗旱救灾、带头做好自身的抗旱救灾、带头捐款捐物、带头参与扶弱济困,争做抗旱救灾的骨干。截止25日,全县111个级党组织、4544名共产党员开展“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献活动”踊跃捐款147.96万元。在抗旱救灾一线共产党员亮出身份,深入村组农户,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各种生产自救活动,为农民送技术、送信息、送资料、送项目,特别是为受灾特困户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加大督查检查力度落实活动开展。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及时了解掌握活动开展情况,抓好工作落实。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和县政府督查督办室采取电话跟踪、深入基层的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县委组织部及时掌握全局抗旱工作动态,收集各基层党组织第一手抗旱素材,在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考核班子、考察和锻炼党员干部,并作为今后提拔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将开展“党旗飘飘、党徽闪耀”抗旱救灾主题实践活动纳入今年争先创优考核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培植选树典型。大力宣传“党旗飘飘、党徽闪耀”抗旱救灾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总结经验,宣传典型,营造全社会支持抗旱救灾的良好氛围。同时注重在活动中培植选树典型,加强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

现在,抗旱的形式虽然很严峻,但是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都在大力观注此事,积极为抗旱救灾出钱、出力,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党中央以及上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们一定会战胜旱魔,使全县人民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汇报人:××*

我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篇8

中共腻脚彝族乡党委腻脚彝族乡人民政府

(2011年9月22日)

尊敬的胡副州长及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中莅临我乡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及各项工作,这是州委、州人民政府及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腻脚乡各项工作的鼓舞和鞭策,下面,我受腻脚乡党委书记刁大文同志、乡长杨永文同志的委托,就腻脚乡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腻脚乡乡情简介和旱情情况

腻脚彝族乡位于丘北县西南部,地处滇南岩溶高原西北部丘陵地带,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乡国土面积423.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5万亩,辖7个村民委83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共有6143户26576人,居住着汉、彝、苗、壮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59%)。最高海拔2222米,最低海拔1511米,平均海拔为1992米,年平均降雨量825毫米,平均气温14℃。在畜牧业方面,腻脚是丘北县的黑山羊养殖基地,黄牛、生猪的养殖也有一定规模,截止今年8月份,全乡大牲畜存栏16574头。境内还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水点地处腻脚乡黄泥哨村西北3km处,其取水点高程1584.91m,高位水池出水口高程2200m,垂直高差615.09m,暗河日出水量7000~8000m。

2011年6月至今,我乡腻革龙、地白、架木革、大铁、1 3

鲁底五个村委会近三个月没有一次有效降雨,旱情导致全乡农作物受灾57727亩、成灾17644亩、6690亩大春作物绝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22万元。全乡共有人饮小水窖4541口,小坝塘3座,通过深入摸底调查,截止9月19日,全乡人饮小水窖蓄水约7.62万m,占总蓄水量的56%,2座小坝塘处于干涸状态,仅有一座还有蓄水0.25万m,占总蓄水量的2.42%。日益严重的旱灾,给我乡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粮食减产已成定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迹像已初步凸现。

二、采取的做法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针对全乡旱情,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切实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多次召开工作会议,认真分析研究全乡旱情及抗旱工作,于7月初组织工作组深入各村各户开展调查,并动员群众集雨蓄水、引水入塘,8月初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指挥长,乡长和分管副乡长任副指挥长,水务站、农技站、林业站、财政所等相关单位为小组成员的抗旱救灾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加强对全乡抗旱救灾工作的指挥协调。随着旱情的不断加重,乡党委政府于8月25日召开各站所、各村民委、村小组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全乡抗旱救灾工作全面启动,为抗旱救灾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同时,把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分别挂到各村委会,政府干部职工和各站所职工挂到村寨,责任到人,分片包干。根据旱情的发展趋势,特制定了《腻脚乡2011年抗旱救灾工作实施方案》,使抗旱工作有章可循。目前,全乡83个自然村均有旱情通讯员,7个水源点均3

3安排了监测员,做到有异常情况能随时掌握。县委政府也安排了县属各有关部门挂钩到腻脚乡旱情较严重的村寨进行抗旱救灾指导工作,挂钩部门积极为旱情严重的村寨出谋划策,为经济困难的群众解决房屋集水枧槽所需资金,为群众办了实事。

(二)深入农户,做好灾情的调查统计。

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截止9月19日,我乡已组织7个工作组6批次近300余人(次)深入各村寨,对每个村的户数人口、弱势群体、水窖和水塘蓄水量、有无水源点、现有水量能供天数、取水点距离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统计,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开展抗旱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抗旱保丰收工作情况。

一是全力加强大春作物中后期管理工作。将播种早、成熟早的大春作物抓住有利时机收割,对因旱致灾的农作物做好抗旱灌溉工作、追施化肥,并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二是全力抓好晚秋作物播种工作。我乡及时组织农户进行晚秋生产,大力发展适销的粮、菜作物,依靠科技提高晚秋作物综合效益,促进增产增收。

(四)集雨蓄水情况。

受去年特大干旱的影响,全乡小坝塘、小水池、小水窖蓄水较少,经预测,9月至12月底降雨偏少,增加了蓄水难度。为保障今冬明春生产生活用水,腻脚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群众采取措施做好当前蓄水储水工作,制定了《腻脚乡2011年蓄水储水方案》。大力宣传发动群众树立防汛抗旱自救意识,积极发动未安装集雨枧槽、引水管的农户把枧槽和

引水管安装好,务必将雨水引进小水窖;积极发动群众对各村寨周边的坝塘、水池进行修理、清淤及清理引水渠、排涝沟,尽量减少跑水、漏水、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应有效益,促使群众不等不靠,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做好蓄水储水工作。8月下旬,通过入户调查统计我乡小坝塘、人饮水窖、地边水窖蓄水情况分别为:小坝塘为3件,现总蓄水容积为0.25万m³;人饮水窖现蓄水总容积为7.62万m³;旱地水窖现蓄水总容积为0.84m³。

(五)水源点维护和水源点寻找情况

旱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未雨绸缪,对现有的水源点进行了维护和管理。对乡政府所在地群众用水水源点——红布克进行了沙袋堵坝蓄水,以保证每日正常供水,针对此水源点输水管道存在漏水、供水压力不足等问题,水务部门已进行了修缮并投入了使用,目前此水源点供水正常。在维护和管理好原有水源点的同时,乡党委政府也积极寻找新的水源点。经过探寻,发现了腻脚村委会黄泥哨村西北部2.2公里处的大硝洞地下暗河,据勘测数据显示,洞底有一条出水量7000~8000m/d的地下暗河通过,从洞口距暗河斜距1.5km,从取水点至山顶高位水池垂直高差615.09m,若该暗河用提水机械提出后,每天可从洞中提水2000m左右,可解决腻脚、黄泥哨、夺落山、瓦厂上寨、中寨、凹子、大梁子、牛屎坡新老寨及松花坡等10个自然村1106户4765人1659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估算工程总投资为304万元。另外一个新的水源点是腻革龙村委会十字卡村有一个水源点。该水源点属打井抽水类型,经过3天不间断的监测,此水源点每小时平均可出水6m。再一个水源点是腻革龙村委会发克村,因该33

3村是“云桂铁路”经过的一个村寨,乡党委政府积极与铁路施工单位进行了沟通协调,由铁路施工单位在该村打一口井,供当地群众饮用。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我乡现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561件,其中小坝塘3件、小水池4件、小水窖4541件、乡镇供水1件、农村管引工程12件,这些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畜饮水的暂时安全,根据腻脚乡地理环境和现有设施来看,部分水利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水利化程度低,抵御灾害能力弱,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二)资金投入不够,工程设施不完善。小坝塘放水涵洞、溢洪道、坝坡不完善;农村管引工程配套不健全、供水水池陈旧,需维修的较多。

(三)水源点较少,拉水入窖储水难度较大。

(四)水源点取水基础设施建设点较为分散,所需资金数额较大,仅乡财政实力,恐难解决。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对“抗旱救灾保民生”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抗长旱、救大灾和“人定胜天”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健全抗旱救灾工作的各项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确保抗旱救灾工作取得最终胜利。

(二)积极联系气象、水务等有关部门,增大人工降雨作业和增加人饮小水窖建设项目。

(三)进一步积极寻找新的水源,对现有水源点进行保护利用和管理,制定合理的供水方案,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用水原则,做好抗旱蓄水储水工作。

(四)认真做好水利设施项目规划和协调工作,积极争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人饮小水窖,加强管引设施建设。同时,加大自筹力度,认真组织开展抗旱自救。

我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篇9

从去年开始,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旱灾。面对持续升级的旱情,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各方力量汇聚到一起,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场抗大旱、保民生、夺丰收的战斗在西南大地打响。

灾害袭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各部门、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及早部署,主动作为,全力出击,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成为抗旱救灾的坚强领导核心。“天不下雨,我洒汗水,不让群众流泪水。”是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干部对广大受灾群众的承诺。在持续不断的抗旱救灾中,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足迹,他们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抗旱救灾的强大合力,努力把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当地各有关部门恪守职责,强化分工,密切协作,迅速行动,果断采取措施处置灾情,抽调工作组深入受灾一线指导帮助受灾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努力挽回和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大旱袭来,广大群众既是干旱的直接受害者,又是抗灾主力军,他们不等不靠不气馁,自力更生,积极参与,全力展开生产自救。灾区上下呈现出一派众志成城抗大旱的火热场面。

拧成一股绳,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罕见的西南干旱,各路抗旱大军日夜兼程。这次抗旱战线长、困难大、任务重,靠的就是劲往一处使、齐心抗大旱。受旱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部队官兵和中央企业紧急行动,形成最具优势的合力,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参与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总结 篇10

顺荡村指导员 李红英

2009年9月以来,我镇持续干旱,高温不下。目前旱情仍在持续,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出现困难,不仅小春生产面临灭产,大春生产形势也不容乐观。白石镇第四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牢固树立抗旱救灾保民生促春耕的思想,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中心任务来抓,充分认识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受灾基本情况

白石镇顺荡村位于白石镇北部,截至目前已造成0.0268万人饮水困难,0.019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0.2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15万亩,经济作物0.09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至0.0192亿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面对严峻的灾情,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并实施了一系列抗旱救灾措施,用实际行动做好抗旱救灾保民生促春耕工作。一是组织领导,成立顺荡村抗旱救灾工作组,进村入户帮助群众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二是积极协助村干部,通过标语、召开会议等形式,做好抗旱宣传工作。目前已张贴相关标语150多份,召开抗旱会议9次(其中村工作会3

(三)森林防火情况。持续的干旱容易导致森林火灾,针对情况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积极配合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目前已张贴防火标语60多份,发放宣传单400多份,提升群众的防火意识,加强对一切野外用火的管理,对发生的火情及时处理。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抗旱资金不足。顺荡村受灾面积广,受灾群众多,且基础差底子薄,水源条件有限,应对旱灾的能力低,如何进一步解决饮水困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证春耕需要更多的资金。

(二)护林防火工作需加强。旱情严重、高温不下,容易引发火灾,群众防火意识还不到位,没有形成护林防火的思想意识,资金有限,扑火投入大。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工作队员的密切配合下,在群众的积极支持下,我们一定会战胜这次旱灾并取得预期成效。

民政局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报告 篇11

按照市、县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受灾情况及困难

2009年3月以来,受极端气候的影响,我县绝大部分乡镇遭受了冰冻和严重的干旱灾害。秋旱地小春播种后,绝大多数没有出苗,即使有很少地块出苗,也因干旱晒死,山区群众小春受灾,大春减收,2010年播种的小春粮食作物绝收情况下,使全县2010年春夏缺粮户激增,目前已有部分插花困难户缺粮。据初步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 亩,绝收16314亩,受灾人口 人次,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给灾区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困难。

去冬以来,已发送 乡镇大米 公斤,仓库储存大米仅 公斤,月 日定购大米 公斤。截止目前,乡镇已发大米 吨,棉被 床,棉大衣 件, 乡镇库存大米 吨, ,棉被 床,棉大衣 件,随着旱情的日益加重,山地、旱地农作物大面积绝收,缺粮户逐渐增加,救灾粮款需求面临较大压力。据乡镇、村委会统计上报情况,我局按缺粮户缺粮时间长短折算,全县因灾缺粮 户、人,按人均月补助 公斤标准测算,共需粮食 公斤,减去已发大米,按每公斤4.5--5元(现行市场价格)测算,约需购粮款 万元。

二、采取措施,妥善解决灾民基本生活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一是及时成立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织长,全局干部职工分成三个组,局领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明确到人,深入乡镇调查、筛查、核查灾情,了解群众生活,指导做好救灾工作。二是认真落实灾情上报和值班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灾情统计上报,坚持每周一报。三是全力做好冬春期间缺粮群众的核查和救助工作,召开全县民政助理员工作会,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要求县乡民政干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妥善安排好灾民生活,不出现非正常情况,确保灾区社会稳定。四是及时拨付和下发资金物资,及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低保金,妥善安排好群众生活,月 日,又举行了*县“送温暖、献爱心”捐赠物资发送仪式,将 吨救灾粮、床棉被、件棉大衣和 万余件衣服发送 乡镇,由各乡镇及时发往灾民手中,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快乐过年。五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台帐,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管理,规范救灾款物发放,按照受灾轻重、困难大小,以及群众评议,公开发放的程序和要求,管好用好救灾款物,确保救灾款物发放对象准确。六是认真组织开展春节期间慰问活动,为城乡低保对象、灾民、五保老人、贫困老人发放慰问金 余万元。

三、救灾资金使用情况

2009年,省、市下拨救灾资金 元。用于口粮救济 元,民房修复 元,灾民临时救济 元,搬迁 元,倒房重建 元,临时转移安置 元,年 月 日已下拔 乡镇抗旱救灾专项补助资金 万元。

四、抗旱救灾捐赠情况

年 月 日止,接受 家单位、个人捐赠,捐赠金额 元。

五、下步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因旱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救助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完善救灾工作预案,加大救灾救济工作力度。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密切关注旱情动态,加强救灾工作领导,切实做好分类指导。

2、及时组织工作人员下到基层,深入一线,切实摸清因旱灾造成缺粮情况,持续时间,在原有冬春期间缺粮需救助人口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因灾造成新增的缺粮人数,建立缺粮群众台帐,及时、准确掌握和上报旱情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救助,妥善解决灾民生活。

3、加强同县级部门的协调、联系,全面了解掌握实情,做好灾情上报工作,对灾情做到每周一报。

4、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救灾资金,妥善解决广大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5、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严格受救助人员上报、审批和公示制度,对发放的救灾款物建立健全人员花名册和发放款物的台帐,杜绝一切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急需帮助的地方。

上一篇:升级的作文下一篇:吃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