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听课反思(精选10篇)
《渔歌子》听课反思 篇1
人教版《渔歌子》听课反思
今日,听了冯老师执教的省移植课《渔歌子》,感觉很有收获。《渔歌子》是张志和的名词,意境深远,脍炙人口。我觉得冯老师的课有两大亮点:
一是朗读指导很精彩。以往,我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常常采取让学生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学生读得摇头晃脑,昏昏欲睡,既很机械,有很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效果甚微!冯老师的朗读指导方法既丰富多彩,又很有新意:唱诗踏歌―唱诗踏歌――手舞足蹈式―一唱一和式――拓展延伸,主题阅读吟诵。这样,每种朗读方式又反复数遍,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在朗读中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听课教师颇受教益!
二是品悟词的意境和词人的内心情感世界的引导很精彩。《渔歌子》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名作。这首词的题目既是词牌,又是诗歌的内容。它描绘出了江南水乡春汛时钓鱼的.情景。西塞山前有白鹭飞过,桃花流水中有肥美的鳜鱼,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微风细雨中,却不想回家了。渔翁是中国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他们以山为伴,与水为邻,淡泊的情怀、超逸的品格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样的境界令人神往。全诗色彩鲜明,动静结合,把一幅渔翁悠闲自在的钓鱼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和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是教学难点。冯老师采取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
1、让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西塞山、白鹭飞、艳若朝霞的桃花、潺潺的流水、肥美的鳜鱼、头戴斗笠的渔翁在垂钓、微风细雨。
2、让学生感受画面基调,体会诗人所处环境:白、桃红、青、绿等色系,诗人所处环境温和明艳。
3、理解诗歌精妙的语言:诗句自己的话说画面诗句自己的话说画面。
4、让学生说出整首诗的意境:自己的话诗词自己的话诗词。在比较中学习语言。
5、体悟诗人的内心世界:这样明艳自在的环境,让诗人留恋往返6。让学生带着体会出来的情感进行朗读,内化理解。
这样的层次安排,让学生在深入品悟、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既让学生的独特理解和独特感悟发挥得淋漓尽致,又使学生学到了诗词学习的重要方法。
《渔歌子》听课反思 篇2
怎样听课才能让上课者和听课者都有收获?
一、要虚心
俗话说得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有抱着学习借鉴的心态去听课,你才会听有所得。别人的教学说不定哪一方面会对自己的教学有启发、有借鉴。再者,课听得多了,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就会形成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如果我们带着新理念听课,我们就会更快地领会别人的教学精髓,也能更好地鉴别别人教学的优缺点。
二、听方法
任何一堂课都有可借鉴的地方,成功的课例我们更多地借鉴他成功的方法,失败的课例我们更要分析它失败的原因。
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风格,决定了每一堂课都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但我们一定要透过纷繁的表象,去抓住这节课最根本的东西。教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调动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形成什么样的学习能力或习惯?这样的方法,包括教师处理教材的手段、方法,教师组织驾驭课堂的方法,学生学习的方法,取得了怎样的学习效果,等等。
在听课中应当转变传统听课中过多关注教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等,应将目光转向学生,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是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观察学生能否自主地进行学习,是否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学生情绪的变化、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注意状态等,透过外在言行来体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和态度变化。然后去观察、分析教师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各方面潜能的。
三、看效果
我觉得一节好课最主要的标准是:学生学得认真主动,学得充分,不但学会了目标预定的内容,而且还有新发现。教师的讲解点拨简洁明了、准确到位。
有时候,我们听课发现教师准备充分,一节课目标多、程序多、涉及的内容也多,教师讲得更多。教师讲得多、挤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发言的时间,致使一节课表面看繁华热闹,学生的动脑、动手的时间却少得可怜,致使无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看教学效果主要从以下三点来关注:
(一)是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不代替学生做一件学生能做的事,而是引导学生一定能做好某事,那么一堂好课就是学生能做到的、已知的,教师不讲;学生未知的、不能自己知道的,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学生学得还会乐此不疲。
(二)是否关注学生的需求
教师备课有一个很主要的环节,就是了解学生。教师听课也应关注讲课教师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关注了学生的需求,是否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此知识的关注程度、学习难度,从而有效地调控和管理课堂。
如果一个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意外,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这样的课,即使没有生硬完成预定目标,也是一堂好课。
(三)是否科学管理课堂
科学的管理可以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有时候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教师所提的讨论话题过难或过易,小组人员分工不明,教师在巡视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讨论就会杂乱而没有好的效果。在听课中一定要注意教师课堂管理是否科学的问题。
四、抓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说就是由一个个的教学细节构成的,在听课的过程中就需要听课的老师关注细节,将细节放大,细细琢磨品味,从而领会到其中的教学奥秘与无穷的魅力。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生成建立,在听课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授课教师对教学意外的处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激励,教学机智的形成……从中窥探其教育思想的精髓,探索教育的意义。
五、找差距
听课听的是他人的教学现状,反思的却是自己的教
初次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是的,这是我2006年参加全国远程教育培训时曾听教授讲过的一个案例:一位教师上语文课时,经常让学生质疑,并要求他们尽量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经过长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得很好。前几天,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后,按惯例教师和学生进行总结,开诚布公地谈这节课的得与失。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尖锐地说:“我认为韩昊同学的问题没有一点价值。”下面杂音顿起。教师想起来,这个平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内向男孩,确实在这节公开课上举手提了个问题。他看了看韩昊,这位学生已经把头低得不能再低了。“我认为有价值。价值不在问题上,而在勇气上。”教师斩钉截铁地说。教室里掌声骤起,韩昊的脸被热血涨得通红。
“价值不在问题,在于勇气”,这个老师的心中是怎样装着学生啊?他爱学生是多么的细腻啊!?初次听到这个案例,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教师的一句话,却带给了孩子无穷的力量,甚至可能从此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轨迹。
还记得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真的让我震撼!也知道教师很重要,但重要到“可以制造痛苦”“可以让人活得悲惨”“可以让人丢脸”“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是从没有想到的。平时总是想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没有想到“她”不仅神圣,也很罪恶;既能制造人才,也能扼杀生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那么案例中的教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真是不简单!
是的,我们应该尊重知识,但是与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相比,后者显然更为重要。试想,如果这个老师此时仅仅以知识的正确与否、是否有价值来衡量
学行为。当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情景,自然会联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形,从他人的成功或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发现基于自身教学理解和实践的教学假设:如果我来教,可以这样设计……这种假设其实是对自身教学行为的一种改进,还有在处理教材上或组织教学中,思考我和名师有怎样的差距,持续的行为改进本身就是听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个善于听课的教师,记录的常是听课时的即兴思考和设计,我们需要练就的就是这样一种反思自己教学的自学生的回答,也就是说此时老师的眼里
识讲得多么完美,把问题提得多么有价只有知识,没有学生,那么即便他把知“着值,但却伤害了一颗上进的心,一个有无限发展空间的人!其损失是不可估价量的。从这一点来说,也就是今天的课值程堂改应革该更是关人注文的化是的,人应的该发是展,尊今重天学的生课的不
发展仅仅是,知识的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而不在“价值不在问题个内向的孩子多少鼓,励啊在于!当“勇气”这个平给了那◎问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内向男孩”在公开课于题啊!上举?当他回手发言,答完“已经把头低得不能他应该是怀着怎样的勇气彦,既紧再低”张的,因为时候,他怕招来同学们的嘲笑试想他的内心是复杂的;,又在后悔,应该把自己埋藏得更深一些也许于更语:“安我全认。为而有此价时值老。师价一值句不斩在钉于截问铁题的上,话勇阳光照射到而在勇气上。孩”子的心房这一句话!不然孩子的脸仿佛一道灿烂的气简单的一句话温暖不会被热血涨得通红。了一颗需要关怀、”需要爱的心灵;简单一句话挽救了一个孩
子、甚至改变了孩子的一生;简单一句话让同学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去看待别人;简单一句话看出那位老师极高的素质与修养!简单一句话震响了天下所有的教师们:用真心去关心你的学生,欣赏你的学生,用心灵与孩子们碰撞、交流……简单一句话真的不简单!
高明的教育者知道如何把理论变成很人性化的教学实践,可这正是我们做教师需要努力的。真诚希望我们也能说出一些“简单的话”去激励一个个幼小稚嫩的心灵……
觉,有了这样的自觉,我们的眼睛就会变得敏锐起来,我们教育教学水平就会有提高和飞跃。
多年听课的经验告诉我,在听课中如果能做到这五点,对于一个青年教师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学校如果能引导教师这样去听课,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也会大幅度地提升。
我确信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教师内部的资源,挖掘优秀教师教学的潜能。
在听课反思中整合生成 篇3
关键词:数学课堂; 反思; 整合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61-001
听课后,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反思教学思路设计及教学方法;反思教者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反思如何优化课堂设计;反思课堂中施教者在施教环节中对生成问题的处理机智;反思教者对课堂生成的疑难问题进行处理的技巧。
一、合理整合情境生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竭动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能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设计侧重于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激发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并不一定与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吻合,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思维去合理引导,而不是武断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情境去开始一堂课的教学,将教案、教材作为剧本去使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听《相似三角形应用》这一节课后,经过反思,对本节的课堂导入情境设计有了一个很好的整合。大多教者都以旗杆的影长为课堂导入,个人认为可以这样设计:夏天,在烈日下,行人选择在路边的树阴下行走,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为:树阴长度大于人的影长,可以避免受到太阳曝晒,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树阴长度大于人的影长,这样很自然地将一些有关相似三角形应用的问题串起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的影长有长有短,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顺理成章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一时刻,平行光线下,物长与影长成比例(影长全部落在水平面上)。这样可以达成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化,把实际问题具体化,生活化,以趣激学,以情励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思考,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较好地体现了“生本化”教学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习题变式生成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保证
习题的变式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性思维的保证。下面是听课后,經过反思整合一个例题的生成变式设计,说明习题的变式设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已知:如图(1)在△ABC中,∠B=45°,∠C=30°,AD⊥BC,垂足为D,AB=3■,求CD长。
设计意图:在Rt△ABD中,∠ADB=90°,已知一边AB=3■,一角∠B=45°,属于解直角三角形基本类型之一,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很快能够解决问题;在Rt△ADC中,已知一角∠C=30°,引导学生进行转化,发现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公共边AD,学生应该很清楚地认识到在Rt△ABD中先求出AD边,再在Rt△ADC中利用已知一边一锐角的解题思想解决CD长。
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进行深挖变式,而是就题论题,听课反思后,觉得可以这样继续探究这一道题:
变式1:已知:如图(1)在△ABC中, ∠B=45°,∠C=30°,BC=3+3■, AD⊥BC,垂足为D,求AD长。
设计意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元素不能满足基本图形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如何转化为基本图形”,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一是用Rt△ABD中边角关系列方程;二是用Rt△ADC中的边角关系列方程,三是以BC边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列方程关键是抓住两直角三角形的公共边AD这一元素。
变式2:已知:如图(2)在△ABC中,∠ABC=135°,∠C=30°, BC=3■-3,求AD长。
设计意图:在上题基础上,主要引入图形变换翻折思想,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创新进行图形变化,同样用上题的方程思想解决。
变式3:已知:在△ABC中, ∠C=30°,AB=3■,AD⊥BC,垂足为D,且AD=3,求BC长。
设计意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上述变式(1)(2)进行整合,学生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仅考虑一种解题情况。通过本题的教学探究,让学生明白无图的几何题,在根据题意画图时,需考虑满足题意的图形有几种情况,常常出现无图双解甚至多解的情况,培养学生思维问题的严密性和创新构造图形的能力。
三、追问生成问题是激发学生自我思维的动力
在听一位教师上《相似三角形应用》这一节课时,有一道例题为:小亮同学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如图,他在某一时刻立1米长的标杆测得其影长为1.2米,同时旗杆的投影一部分在地面上BD处,另一部分在某一建筑的墙上CD处,分别测得其长度为9.6米和2米,求旗杆AB的高度?教师让一位学生板演,该学生利用“同一时刻,平行光线下,物长与影长成比例”这一结论来解题,但是学生以11.6米作为AB影长,最终的答案得到了老师的否定。
教师分析时,提问学生AB影长是多少?学生答为11.6米,听课后经反思,认为教师不应该因为学生未按自己的预设要求来回答而否定学生的答案,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生成点去引导激发学生思维。教者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如果此时拿去建筑物CD,那么AB影长是多少?”学生能够将CD作为物长求出对应的影长为2.4米,由此得出在没有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下,AB在水平面上的影长为12米,问题就此迎刃而解。最后,教师可以对前面结论加以进一步明确:“同一时刻,平行光线下,垂直于水平面物体的物长与落在水平面上的影长成比例,与落在另一垂直于水平面上的影长相等”。追问生成问题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教师的技巧运用得如何,而在于引导学生逐步由“被追问”走向“主动追问”。
《渔歌子》的教学反思 篇4
《渔歌子》是唐朝词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由于这首词学生早已熟读成诵,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所以在课堂上我着力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怀。我让学生自主吟读,品味词意,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象出的画面,这一环节,主要是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最后,我让学生说说渔翁为什么“不须归”,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渔翁已经陶醉在了春天的美景中,有的说雨小不用回去,还有的认为这是钓鱼的最佳时间,舍不得回去……这样的品读,使学生感悟到了作者所塑造的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以及作者所透露出的淡泊的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遗憾的是少数学生课上不够积极,对画面的描述语言不够优美,看来以后在课堂上要对这些学生多加引导,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渔歌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风光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其悠闲自得的心情。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2、体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第一单元我们学了一首词叫《忆江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全班齐背)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景色的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跟江南春天有关的词,让我们走进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板书课题:渔歌子)全班齐读课题。师:让我们读读这首词。读之前我提两点要求。要求都清楚了吗?那开始吧。
二、认识生字词
同学们都读了好几遍,谁想来读一读。
师:你读得很不错。(出示词语)那老师考考大家,谁来读读这六个词语,准确地把它读上一遍。
师:这六个词语的意思都理解了吗?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西塞山在哪里? 生: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师:谁来介绍一下白鹭?
生:白鹭是一种水鸟,全身白色,体态优雅,以小鱼、小虾等为食。师:鳜鱼又是什么?
生: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师:老师查了很多的资料,鳜鱼原来就是桂花鱼,春江水暖,这水里的鳜鱼长得非常肥美。那箬笠和蓑衣又是什么呢?
生:箬笠是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蓑衣是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师:所以箬笠都是竹字头,蓑的部首是草字头。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箬笠和蓑衣,我们一起来看看。左边的是箬笠,右边的是蓑衣。图中的箬笠和蓑衣和我们词中的青箬笠和绿蓑衣有什么不同,谁发现了? 生:颜色不同。
师:春天到了,箬叶青青,蓑草绿绿,这青箬笠和绿蓑衣就是用刚采摘的箬叶、蓑草编织而成的。春天的色彩可真美呀!像这样的色彩美,在词中还有好几处呢,只要你细心去体会,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最后一个了谁想为大家解释一下。生:不须是不想回家。
师:看来同学们都把词语理解透了。我们一起字正腔圆地读读这首渔歌子。师:同学们字音都读得挺准确了,但老师觉得这首词要读出它的韵味来,还要注意停顿,老师也想读一读,你注意听,老师在哪做了停顿,请用“/”标记出来。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同学们标得对极了,想不想再来读一次。(全班齐读)师:这回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有板有眼了。
三、走进渔歌子
过渡:张志和不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个画家。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这样夸他,说他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这首词就是一幅画。(播放音乐)下面请同学们伴随着音乐,一起走到画里面去,你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你还想到什么?同学们请闭眼,走到这画里头去。(师读词)师:同学们请睁开眼睛,你看到的画面美不美?把你看到的画面说给同学们听?(随机请学生回答)
师:你说的这样美,看到了这样多的画面,说明你已经走到这画里头去了。(出示图片)同学们,既然这首词就是一幅画,老师想把它画下来,但是这就需要你们的帮助,只有你们描述的具体生动,我才会画。我们先来画什么呢? 生:西塞山。
师:你打算用什么颜色来画春天的西塞山呢?为什么? 生:绿色。山上长了翠绿的小草。师:这西塞山,我要画成什么样的?
生:雄伟壮观,高耸入云,连绵不断„„【画西塞山】
师:你们看,春天到了,西塞山葱葱郁郁,接着我们该画什么? 生:白鹭。
师:白鹭就用白色来画。白鹭鸟可能在天空中怎样地飞?有的„„ 生:有的悠闲自在地飞,有的倒着飞,有的展翅高飞„„
师:好一个悠闲自在,我就画一只悠闲自在的白鹭。【画一只白鹭】
师:也许这些白鹭鸟不是一只,而是一群。【画一群白鹭】你瞧。这一群白鹭可以让我们想起一句诗。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看来,你已经懂得活学活用了。我们学习诗词,就是要懂得联系已经学过的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和体会。同学们想象了白鹭鸟这么多的飞行姿势,我仿佛都能听到白鹭鸟在那欢快地鸣叫了。谁来读读这个画面。(指名读)
师:你的飞飞得这么重,说明你的白鹭鸟已经展翅高飞。还可以怎么来读?你的白鹭鸟飞得那么的悠闲自在。好的,同学们,你看到的白鹭鸟是怎么飞的,你就怎么来读。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一句。我们把这个画面都读活了。师:现在,就用刚才的方法,想象一下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和流水是什么样的,鳜鱼又是怎么游的?不忙着举手,先想想。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如果能加上你闻到的,听到的,这画面就更美了。
师:这就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哪位同学见过桃花,它是什么样的? 生:粉色。
师:粉色的桃花连成一片,远远看去,就像是什么? 生:枕头,花海,红霞。
师:这些桃花千姿百态,有的可能还是花骨朵儿,有的可能已经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还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能不能用上拟人句来说一说就更美了。生:桃花姑娘绽开了笑脸。桃花姐姐冲着我们笑。
师:同学们,把桃花的样子和颜色都说出来了,我们就来画画桃花。【画桃花】你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老师的笔都画不出这么多、这么美的桃花了,我就简单地画几朵。师:同学们,这桃花的香味浓郁而芬芳,可能把谁吸引过来呢? 生:蝴蝶和蜜蜂。
师:他们会在这采蜜,还会在这唱歌跳舞。这不正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三两株桃花还让老师想起了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写到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只不过这里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它是春江水暖鱼先知。是呀,鳜鱼知。这春江水打算用什么颜色来画? 生:绿色。【画江水】
师:同学们,你看这碧绿的春江水,不就是白居易在《忆江南》里写到的那句。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好极了,你们已经懂得活学活用了。春天来了,鳜鱼也感受到了,鳜鱼在水里可能会怎么游呢?
生:鳜鱼边嬉戏边游着,有时跃出水面,有时说悄悄话,有时吐泡泡。【画鳜鱼】 师:同学们,这里真是如诗如画,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两句。
师:我感受到那个美丽的画面了。这里的景那么美,这里的人是什么样的? 生:渔翁头戴着青的箬笠,身披着绿色的蓑衣,坐在小船上钓鱼。【画船、渔翁】 师:你看,他已经和周围的绿水青山融为一体了。你们看看,还少了什么? 生:斜风细雨。
师:斜风是什么样的风? 生:微微的风。师:这风就像是春面不寒的杨柳风。那这雨呢?你能用上几个词语形容一下吗? 生:蒙蒙细雨,细雨蒙蒙。
师:春雨绵绵,绵绵春雨,像丝一样的雨,春雨如烟。你是不是想起了一句刚学过的诗,子规声里雨如烟。这雨正是沾衣都不湿的杏花雨。【画雨】 师:在这里微风拂面,细雨无声,可能他不仅是在钓鱼,可能他还在„„ 生:欣赏这幅美丽的图画,饮酒,吟诗,赏花„„
师: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悠闲自在,我们一起读读后两句。(生读)师:读得再慢一点,就更悠闲自在了。(生读)
师:是呀,同学们。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这里就是人间仙境。有哪个同学,可以借助这个板画,背一背这首词。谁再来试试?
四、感受意境
师:同学们,这首词学到这,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吗? 生:因为这里的美景。
师:这里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女同学读读前两句。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诗人在这里生活得那样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
师:男同学读读后两句。除了陶醉美景不舍归,怡然自得不想归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他不想归呢?默读张志和的生平。(出示内容)
师:读出他不愿归的举手。诗人张志和不想回到哪,他想留在哪?是呀,他太喜欢乡村田园生活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渔歌子》。
师:(播放音乐)烟雨蒙蒙之中,从远处传来了这首渔歌子。古时候词就是用来唱的,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渔歌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跟着音乐唱一唱。结尾:伴着这首美妙的音乐,我们就要结束今天这堂课,请同学们回去之后边可以边背诵渔歌子,边把它画下来,也可以把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还可以去唱唱这首词。教学反思:《渔歌子》是唐朝词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意境很美,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花,青笠绿蓑,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对学生强调学习诗词不但要思考,理解词句的表面意思,而且要展开想象,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体会写作意图,从而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主要分三个环节:
一、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
英语听课反思 篇6
南阳庄小学 刘雪丽
这次观摩六年级英语教师的示范课,我受益匪浅。我从中体会到教师上课的独到之处,感受到教师上课的魅力和风格。教师的精心准备对我的感受很深,自己对他们的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要从中学习的东西和自己欠缺的经验颇多。
首先,英语语言有三个方面,即语音、语法以及词汇。语音是根本的。语法和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好发音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学好发音,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也才能让别人听懂你说的话。能听能说,英语就算学活了。用发音标准的词汇与学生交流,即使学生没有听懂老师的词汇时,可以用肢体语言来启发学生。
第二,采用不同的游戏使学生记住单词和对话。并且是种贯彻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参与。体会语境的感染。
第四,情境的创设,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真实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第三、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将给予评价,可以制作一些小红花或小红旗等作为奖励。
《渔歌子》听课反思 篇7
一、学会听课,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基础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在现实中,不乏有一些老师,拿起笔记就进入课堂开始听课,听课过程就是摘抄上课教师的板书。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表象听课,对听者的启发是非常有限的。无论是听同学科课,还是不同学科的课;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只有学会听课,才能听出味道,获得最大化收益。
1. 听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听课前,是否做一些听课准备,是决定你能否真正从听课中得到收获的前提。听课前,不妨先问问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然后把教材找来预习一下,看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并想方设法去了解、研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同时设想一下,假如自己上这一节课,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这样,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听,最终听课的感受就会完全不一样。
2. 听课中,要做到细心观察
教师听课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要带着“取经”的态度去听,带着事先准备的问题去听,要有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去听。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听课教师在课堂上不单纯是听,还要多观察。一是观察教师的教,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感受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二是观察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反应,看学生参与的情绪。尤其是学生对教师的一些互动环节的表现、教师教学的方法、提问的角度、交流的方式是否能达到课前预设的效果。下课后,可以和教者及时进行一些交流反馈,做到相辅相成,这样的听课,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授课者都会有所启发,对教师专业的成长会大有裨益。
3. 听课时,要做好听课记录
写好听课笔记,这是听课的必备动作。听课记录通常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听课记录要记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根据听课对象、上课类型和教学内容等因素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2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都记下来,甚至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3实录:把教师从开始讲课到下课结束的整个教学环节、内容、时间、师生双边活动等一点不落地如实记录下来。当然,采用哪种形式进行听课记录,这些与听课目的和要求都息息相关,最好能做到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
二、听后反思,能提高自身素质的升华
反思是一种可贵的思维方式,优秀教师不仅要懂得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更可贵的是也要能从听课角度出发,把听课对象的课堂作为一种开放的能够与自己的经验之间进行交往的过程,并且能够从本身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进行实时的反思与研究,从而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听课是为了使自己吸取别人的长处与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能有所提高,所以在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进行反复琢磨。如果用心,你一定会有很多不同的体验,会有很多的感悟。这种体验和感悟,不能变成“三分钟热度”“耳边风”,要尽快内化为自身素质,最佳的途径就是及时进行听课反思。
在反思中,一方面分析总结在听别的教师的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因为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以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要善于进行比较、推敲、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与实际情况,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经常性反思,也是我们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我们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渔歌子》教学设计 篇8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中的《渔歌子》。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
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想象,体会词的意境。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聊一聊:同学们,你叫什么名字?谁起的?有什么含义吗?
2.猜一猜:张志和是唐朝词人,你们猜一猜,他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3.想一想:那皇帝为什么要赐予他名字呢?(课件介绍词人张志和。)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写的词。
渔歌子是一个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
设计意图:要真正读懂一首词,了解词人的相关背景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张志和的名字是谁起的?让同学们猜一猜,无论猜对与否,同学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当知道是皇帝所赐予时,都急于了解皇帝为什么要赐予他名字,避免了直接介绍作者的空洞与枯燥,激起了同学们对词人的兴趣。
二、初读、读顺
1.自由朗读: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要求读通读顺,如果能读出节奏、读出词的味道,就更棒了,同学们至少读三遍。
2.提醒字音:这首词中有四个字音提醒同学们注意:“塞”、“鳜”、“箬”、“蓑”。
3.指导朗读:同学们,读古诗词光读通、读顺还不够,还要注意节奏。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都要有一定的停顿,谁来再试一下。指名读,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我们来合作读一下,我读前面部分,你们读后面部分,注意读出词的美感。
设计意图:初读这一环节,要求同学自由朗读至少三遍,目的是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正确,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同学们有了读词的感觉,此时再指名读,适时点评,最后通过与教师合作读,同学们明白了应当怎样读词,从而体会词的节奏美、韵律美,也体现了朗读指导的步步深入。
三、再读、读懂
1.质疑词语:读了这首词,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重点理解“箬笠”、“蓑衣”、“鳜鱼”、“不须归”。
2.相机解答: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请其他同学回答,并适当加以点拨,指导。
师:“斗笠”是用什么东西做的?你怎么知道的?那你知道“蓑衣”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鳜鱼是一种淡水鱼,嘴大鳞细、肉质非常鲜美。
不须:不一定要。
3.课件出示:箬笠、蓑衣、鳜鱼。
设计意图:“箬笠”、“蓑衣”“鳜鱼”这些词语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在同学们的质疑中,在其他同学们的解答中,在教师的相机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观察字形,欣赏课件,形象而又深入地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
四、精读,读美
1.词是一幅画。
(1)体会景物多样,色彩丰富:
师:张志和的好朋友、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说,张志和多才多艺,他画中有词,词中有画,大家看看,在这短短的27个字中都包含了哪些景物?画面中不仅有这些景物,还有丰富的色彩,你看到了哪些色彩呢?
(2)用心揣摩每一种景物的意境:
师:这样的美景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教师配乐深情解说: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上下翻飞;近处,桃花盛开,河水猛涨,水中肥美的鳜鱼正在摆尾嬉戏,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一位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的渔翁,正悠闲自得地垂钓,久久不愿回去。
师:老师从你陶醉的眼神,仿佛看到你心中的画面,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好像闻到了什么呢?
再次理解词眼: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那位垂钓者为什么认为“不须归”吗?
师:请你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这首词,看看谁读得比第一遍更有感觉。
设计意图: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通过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旨在让同学们把每个景物都想活、说透,此时不给学生任何画面辅助,让他们尽情地想,充分地说,老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同学们表达中的不妥之处,并抓住这种“不妥”,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巧妙地进行课堂生成。
2.词是一首歌。
师:同学们通过想象,把这首词读成了一幅画,其实这首词还是一首歌,想不想听一听?我们听两遍,第一遍同学们专注地听,第二遍可以一起吟唱。
设计意图:同学们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画面,一边聆听着配词的音乐和活泼轻快的配词诵读,旨在让同学们体会词的意境美、音律美。
3.词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我们通过想象,把词读成了一幅画;通过欣赏,把词读成了一首歌,其实这首词还有一个故事,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我们就能更深入地读懂这首词。让我们再次走近词人张志和:张志和因为才华出众,皇帝赐名,但当时官场险恶,遭人陷害,被贬。从此再不做官,隐居在太湖边,扁舟垂钓,寄情于山水,自称“烟波钓徒”。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可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他隐居不回家,因此,帮他盖了一间草堂,还写了一首词来和他。(出示两首词)
师:谁来读读哥哥的这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这里是应和,应和弟弟的那首词。那这个题目应该如何停顿呢?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和答是应答,弟志和应该连起来,是弟弟志和的意思。
教师简单地把这首词解释一下,他的哥哥认为垂钓只是一种休闲,微风吹起水面的波纹才是真正的乐趣,走在自家门前长满松树的小路上,远远比攀登更让人流连忘返,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但是当狂风浪起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家了。
师:哥哥劝弟弟快些回家,那我也来劝劝你们,你们就是张志和,我就是哥哥,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词中的语言来回答我。
师:贤弟啊!
生:仁兄啊!
师:贤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仁兄啊,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高昂)且须还。
生:(高声)不须归。
师:为啥不归呢?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你们真是词人的知音,这里的美景吸引了他,这样的生活是他想拥有的。有人说张志和钓鱼,他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没有鱼饵是钓不到鱼的。张志和却说,他钓着了很多很多。请问,他钓到了什么呢?
是啊,他钓到了美景、自由和那一份悠闲自得的心境。老师指着板书,这首词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张志和就是这样天天在溪流边垂钓,这溪流成了他的一面镜子,每天透过镜子,想着仿佛自己和一位神仙对话。后来写成了《玄真子》。我们终于明白,张志和垂钓钓来的是清闲、飘逸,他就是用这样的一份清闲飘逸的心,写出了这样一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同学们,这首词如果是一首诗,你看,第三行应该是几个字?而现在破成了两个三字句,所以,词又有另外一个名字——长短句。
这首词是由唐诗演变成宋词的一个创举,这个首创者就是——张志和。让我们带着对张志和的敬仰,带着对美景的欣赏,在优雅的古琴伴奏下,一齐吟诵这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设计意图:词人张志和的介绍是这首词学习的一条线索,介绍这个故事有利于学生理解词眼“不须归”的真正原因。“不须归”的理解也经历了三个层面:从字面的意思到想象画面的美景,到这里不想回到官场,享受这份自由与闲适,层层深入,从而理解了这首词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多地读一读,品一品,赏一赏。
初中英语听课反思 篇9
在最近我校组织的听课活动中各位教师教学功底深厚、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效果高效。他们授课方法多样,有的干净利落、有的和风细雨、有的幽默自信、有的沉稳自如。尤其是几位老教师设计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发人深省。
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几位教师多数经验丰富,整节课如行云流水,干净利落,收放自如。作为英语教师而言,良好的英语口语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语感,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听后对照自己,感觉自己英语口语流利程度还不够,运用不自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用更加熟练的英语口语来组织教学,学生也会受益匪浅。
二、备课要“用心、细心、精心”
教学设计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必备素质,更是一节课出彩的必备条件。同样的课,不同的教师,课堂效果参差不齐。课堂上的每分每秒都应该好好利用,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使课看起来不是太花哨,而是高效扎实的一节课。这包括学情分析、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到做到这“三心”。
三、悉心捕捉文本信息,适当整合教材
现在我们的教学,有的教师不认真分析教材,完全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样缺乏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有的教师不考虑教材编者的意图就将教材活动完全弃之不用,追求自己的创新。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都没有体现教材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分析教材,善于捕捉教材中的文本信息,如标题,插图,表格,特殊字体,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教材中安排的活动要明白其意图,适当取舍和调整。
教师要整合教材,首先就体现在对教材的把握上,什么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什么?教材的年龄梯度怎么安排的?以及本课如何由浅入深的教学?只有这样才会抓住重点,找准关键点,突破难点。要有选择的抛弃教材来设计整堂课。
四、永远不要忘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这次听课活动中几位教师都采用了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有的老师就采用了小组比赛法进行PK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效果较好。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下达的指令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尽量不要学生自己找问题,或者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问题太容易学生又不积极认真思考,打击甚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问题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觉得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对教材的把握。首先认真学习新课标,然后对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要想当然的以自己的学生现状为参照,避重就轻的降低难度,更不能总是靠重复的机械复习课来让学生巩固知识,无章无序,索然无味。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省悟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切实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让课堂紧紧地把老师与学生有机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真正达到统一。
外出听课总结
---第十一届全国初中英语优质课山东省预选听课总结
明集镇初级中学
初中物理听课反思 篇10
初中物理听课反思一:初中物理听课心得体会
今天送课下乡活动来到了伊通四中,我们非常荣幸听了董老师讲的关于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内容,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具体体现。通过这次的科研交流,也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我就从整个教学过程谈谈我们的体会。
首先我认为董老师的导入新课很值得我们学习,她让同学们用凸透镜对着窗户,看在白纸上成的是什么像。又让他们用凸透镜近距离看书上的文字,看又是什么像。从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不同,这样就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了。这样的导课很贴近生活,学生也很容易接受,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导入我今天下午用到了我的课堂上,效果真的非常好,成功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通过这次教研,我也掌握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比如说可以通过画图来说明一些问题,在学生做实验过程中得到错误结论时,不要把正确的结论强加给他,而是要指导她做实验,自己推翻自己的错误结论,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使他们收获更多。
通过这次学习,深刻体会到“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只要我们加强认识,积极探索,定能找到得心应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激-情,探究物理实验的原理。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课程教学。从物理角度较明确地表述科学探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我们认为这次送课下乡活动办的非常好,真的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也非常珍惜,希望有机会领导能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因为通过和同事们交流,学习了各位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弥补自己的不足,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增添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在此理念下,物理教学应是物理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培养运用物理的意识与能力。
下面结合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两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探究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借鉴了杜威的学习程序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引导发现式,程序为创设情景──观察探究──推理证明──总结练习;二是探究训练式,程序为遇到问题──搜集资料和建立假设──用事实和逻辑论证──形成探究能力。它们都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调查、信息收集与整理,表达等交流活动,经历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重视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这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物理课不应当是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习题的结合,而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过程。任何物理教学内容都是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都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直至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是在以前的教学中忽视了作为过程的科学探究方面,常常将科学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使科学的过程和结果分离开来,导致学生无效或低效地学习。因此,教师要创造一种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逐步体验和认识到,学习物理就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不断探索周围的物质世界,不断发展自己的认识和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是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的一步或几步组成。一般在内容上包括对物理现象的探究、物理规律的探究和物理方法的探究。物理探究活动在形式上一般包括:实验型、讨论型及调查型探究等。
二、自主式
把“自主学习”教学思想引入课堂中,就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潜能,加快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阅读思考、发问讨论、独立练习,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总结,逐步构建起一种新的教学理论。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作为一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及应用过程,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身处情景之中。在各种疑惑的引导下,主动地搜寻、分析、处理各种信息,亲身体验发现新知的成功喜悦,开发潜能,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物理的习惯。帮助学生学会解释实验现象及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的方法,促使形成“自主学习”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总起来说其基本的环节如下:
1、情景导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用生动的实例或学生的疑问增加教学的新鲜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物理情景之中。
2、自主交流。在自主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参与、主动参与。在这里,教师是学生自主交流的合作者、引导者。
3、自主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暴露心中的疑虑、困惑。
>初中物理听课反思二:物理听课的几点心得体会 >>(757字)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只有向教改要效率,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物理的方法来解决,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能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领悟到物理的魅力,感受到物理的乐趣,进而感受生活物理之美。现就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1.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教学过程要精致
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的结构体系。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当今中 考命题的命题指导原则是,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确立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这就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为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要使教学向理论联系实际方向倾斜
物理学科本来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针对近年来题中出现大量联系实际的试题,联系实际日益成为考试题内容改革的一个明显发展方向,教师,已开始加强知识实际应用的教学,使教学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初中物理听课反思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听课体会 >>(520字)
10月10日---14日我参加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听课活动,现将听课情况汇报如下:
本次讲课的课题是透镜和生活中的透镜,共有23位教师讲课。我有幸听到了其中8位教师的课,感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首先各位教师都进行了精心准备,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前准备充分。教师基本功扎实,语言流畅。实验设计贴近生活,巧妙新颖,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市级学校的老师知识储备厚重扎实,课件设计大气,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令我感到震惊也自叹不如的是黄墩中学的朱世山老师的课。这是一位来自山区的男教师。课前准备周密全面可谓是滴水不漏,课堂语言风趣幽默,师生交流沟通融洽和谐,所有的实验都设计成学生探究实验,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而且实验设计的简单易操作,学生做起来轻松自如,师生交流频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断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最后下课时学生与老师依依不舍。朱老师的课堂激励语言;朱老师的激情澎湃;朱老师的课堂结束语都是我今后努力与学习的榜样。另外莒县的两位老师实验器材规范大气,语言标准流畅,课堂驾驭能力也很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他们的严谨,学习他们的激情,学习他们的风趣幽默,逐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争取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
>初中物理听课反思四: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听课体会>>(1194字)
11月份在重庆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我校何德华、李阳春、叶青老师现场观摩了初中物理教学的30节比赛课。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是我国中学物理教学领域两年一度的盛大赛事,通过层层评比选拔和决赛,汇聚展示了近年来全国性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的丰富成果。
本次大赛各参赛教师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展示了不同学校物理学科集体教研的智慧和成果,各参赛教师在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学有所得,课堂教学突出了实效性。许多教师的实验设计独具匠心,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突出了物理学科教学特点。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课改新理念普遍被接受
师生互动,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全体学生的动手、动脑,体现新课程理念。本次大赛,教师们的讲课,均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并与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适当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讨论气氛浓厚,同学之间互助合作,交流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些课不但引入好、实验好,一步步引导学生,在学生理解基础上,深入浅出。
二、实验设计独具匠心,自制实验教具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实验技能,体现物理学科本色。本次大奖赛有很多精彩的实验制作,自制和改进的实验器材,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的亮色。
三、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情景、探究、应用的要求。
引入新课时,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亲身体验或相关物理现象,既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中的细琐小事隐含着大玄机,这些都等待着自己去发现。物理教学提倡情景教学,用情景吊起学生积极性、兴趣、化兴趣为情趣,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把情趣转为志趣。
四、重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重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包括课堂的预设提问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层层递进,恰到好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精心设计问题,合理选择提问方式,并不断优化问题的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各位参赛老师在教学中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给了学生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探索规律的时间和开阔空间,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教师有序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负责、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初中物理听课反思五:初中物理优质课评选听课学习心得体会>>(943字)
通过参加讲课比赛,给我很大启示:
一、设计理念要“新”
1、教学设计要符合市教研室推出的“三五X教学策略”。
该策略是在课改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能够体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交流、共享—学会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教改目标。
2、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体现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展示、总结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出色的教学是提出正确的问题,而不是给出正确的答案。”
3、教师一定要精讲。
要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个体解决不了的,要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生合作也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引导、提示。
4、学习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
5、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要突出学生的活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活动可以是探究性的活动,也可以是练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要“准”。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确定对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导入、练习设计要“亮”
课堂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启迪思维,唤起探究欲望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巧妙地设趣布疑,能抓住学生的心弦,把学生置身于探究问题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使之成为一节课的亮点之一。
学生学的如何,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检查。精彩的练习设计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努力进取,业务素质要“精”
1、教学是一门艺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师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2、要想使课堂教学出众,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开阔眼界,及时了解教改动态。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多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5、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激情,不断感染学生。
【《渔歌子》听课反思】推荐阅读:
《渔歌子》续写09-07
渔歌子说课稿10-21
9、渔歌子教学设计05-14
武凤霞渔歌子教学课件05-15
渔歌子改写成散文作文400字07-10
蜀山湖渔歌06-03
南柯子/南歌子,南柯子/南歌子洪??,南柯子/南歌子的意思,南柯子/南歌子05-22
我的“拓麻歌子”大班教案08-28
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宋词鉴赏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