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渔歌子教学设计

2024-05-14

9、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11篇)

9、渔歌子教学设计 篇1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3、初步感受“渔歌子”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体会这首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词牌名。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渔歌子,让我们齐读课题。生:(叫)渔歌子

师:读得好,好在“子”的读音非常正确,因为“渔歌子”是词牌名,所以读三声,千万不要读轻声。再读!

师:同学们,词牌一般来说它规定了词的形式,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但本首词正好是词的内容的体现,那就请同学们猜猜“渔歌子”的含义吧。

(“渔歌子”顾名思义,就是渔夫打鱼时唱的歌)师:唱歌,心情一定是高兴的,让我们美美的再读课题。

介绍作者: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齐读:渔歌子。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自学指导

1、读词语、认识多音字。

2、请同学们认真听录音,要认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并思考:读者用什么样的心情在读?并试着模仿一下,听后要比赛谁模仿的最像,谁读得最有感情。师:再来听一遍,注意每个字的读音和老师的问题。

预设: 老师征求一下同学们的意见,你们是愿意马上就展示一下还是自己先试着读一会儿?

师:同学们,课上最动听的莫过于朗朗的读书声了,找同学读读这首词? 师:都读对了吗?把你认为不好读的字或词带领同学们读一遍,好吗? 西塞山 鳜鱼 箬笠 蓑衣

(纠正)再找一位同学,正确的、字正腔圆的读一读。

师:恩,同学们,读诗词讲究吟诵,因此,把语速放慢一些会更好,再试一试 师:语速还要慢,声音再响亮一些。

师:为了让同学们不但模仿得像,还能读出自己的感情,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词,古代是用来唱的,是懂音律的人先写好曲子,再填入词,相当于现在的歌词,既然是用来唱的,读词可就有讲究了,古人吟诵有一定的规则:每个字的长短都有讲究,一般一二声的字读长一点,三四声短促一些,来我们一起读。我读前半部分,你们读后半部分。注意与老师一样的节奏,一样的语速。(换位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是那么有感情,你们不但模仿得像,还读出了自己的感觉,说明你们对这首词也理解了不少,下面我就要考考你们了。对学指导 : 请同学们,读词,看插图,看看你能读懂哪一句,看谁能用自己优美的语言,说出所有诗句的意思。(同桌交流)

师:同学们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你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师鼓励:同学们可真棒,不用老师讲,自己就能说出词的含义,真了不起,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检测:看图说诗意。(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群学——细读体悟。师:同学们,一首好的诗词,它不仅仅是诗词,我们还可以把它当做一幅画来欣赏。同学们,回顾一下,画中有哪些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还有一个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下面我们共同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请看老师给大家提供的自学指导 张志和的《渔歌子》,描绘的是春天的景物,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幅画中,不仅有景物,还有声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优美的音乐,听老师读这首词,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物?你又听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组内交流)(小提示:从景物的颜色、动物的情态、人物的动作、表情等方面,发挥同学们独特丰富的想象力,三分钟后,看谁说得好)(组内交流)生汇报,预设:

生1:我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西塞山。

师:“连绵起伏”这个词用得很好。就这样,还有谁来交流?

生2:我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前有几行白鹭在自由自在的漫舞„„ 生3:我仿佛看到了老翁的鱼篓里装着自己亲手钓到的鱼儿,心中充满喜悦„„

师:都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可是,我似乎听见了„„也闻见了„„?

生1:鳜鱼在水中嘻戏 生2:鳜鱼在水中说悄悄话 生3:桃花上的水滴在河中的声音 生4:闻见了桃花的清香 生5:闻见了岸边青草的味道。„„ 教师相机作画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把短短的27个字,想象成那么丰美的画面。难怪张志和的好友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这样称赞他的词“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同学们,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这些美妙的感觉融入到这首词中,好吗?找生读 指导朗读:

师:白鹭如此的纯洁、悠闲、自由自在,语速再慢些,声音再轻些。读出那份悠闲、宁静。读----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桃花红、溪水蓝、鳜鱼跳、看,欢快的鳜鱼自由自在游动于水中,似乎要跃出水面,读出鳜鱼的欢快!读—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张志和头戴青竹笠、身披绿蓑衣,迎着微微斜风、冒着霏霏细雨,遨游在大自然的画幅里,多么逍遥自在,读出那份无忧无虑。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一个“斜”字,写出了春风的柔,春雨的细,风再轻些、雨再小些!。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过渡: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为官期间,因为得罪皇帝,被贬官,加上父亲突然去世,弃官隐居,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国家还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朝廷中各官员之间又明争暗斗,他心力交瘁,避居江南水乡。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作业

1.写一写:把《渔歌子》所描绘的景象写下来。

9、渔歌子教学设计 篇2

《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渔歌子》这首词情趣盎然地表现了渔夫悠闲的乡村生活。作者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的《渔歌子》也是一片诗情画意。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是一篇旷世名作。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诗词已不陌生,并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本学期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忆江南》也是一首词,所以学生对词的常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渔歌子》本身文字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学生对于《渔歌子》的理解和体会应该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关键是教师要提供相应的踏板。

【教学目标】

1. 认识“塞、箬、笠、蓑”这四个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这三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

3. 体会这首词的内容,想象画面,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自由闲适的思想感情。

4.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和意境,体验作者宁静、悠闲的心态。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内涵及原因。

【教学思路】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绚丽的瑰宝,面对古诗词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典,教师没法讲,也不能讲。所以本堂课我以板画为突破点,围绕着板画开展一系列的朗读,体会,想象和练写,以画促读,以画促写,尊重学生自己的理解,通过前面的铺垫,让学生深刻理解“不须归”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词语导入

大屏幕出示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

学生轻声读一读,并谈谈发现。

(设计意图:出示这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词语,一是为了积累,二是为接下来的课堂练笔做好准备,三是为本节课奠定了优美、闲适的情感基调。)

(二)出示“渔歌子”这个词牌

1. 指出“子”是读第三声 zǐ,在这里是“曲”的意思。

2. 回忆词牌名的相关知识。

3. 通过“渔歌子”这三个字让学生猜测本首词的大概内容。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者认为 ,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他们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的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学会新的知识,利用已经学过的《忆江南》的知识进行迁移,学生能更好地接受。)

(三)整体感知,通读词句

1. 通读。

(1)初读,重点在字音。

(2)再读,读出节奏。

(3)第三次读,读出对这首词的第一印象。

2. 谈感受,找景物。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对这首词的第一印象,认为这首词很美,那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向我们传递这种美的信息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学生对这首词的一个整体感知,也是从学生的“读”到教师的“画”的过渡。)

3. 教师板画,学生欣赏体悟。

(1)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景物,并引导学生用上第一环节中的四字词语来描述。

(设计意图:教师用板画的方式把景物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把对词的感受带入到朗读之中。)

(2)学生一边看板画,一边再次朗读。

(3)发挥想象,教师总结。

师:听了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老师仿佛还听到了——仿佛还闻到了——

师(总结):是啊,有山有水,有花有鸟,多美的一幅山水画啊。拿起笔,在作业纸上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切吧!

(设计意图:创设这一环节是想让学生通过耳朵和鼻子的感受能更进一步身临其境,让画面更立体,让体会更深入。)

4. 学生自主练写。

5.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组1 :郁郁苍苍的西塞山静静地伫立着,白鹭翩翩飞翔,桃花朵朵,流水潺潺,鳜鱼肥美,还有悠闲的渔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钓鱼,有风有雨也不会因此而归,真是乐而忘归啊!

组2 :小溪里的水缓缓地流着,那声音是多么的清脆,桃花朵朵盛开,还散发着清香,白鹭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清澈的溪水中鳜鱼在快活地游着,还有一位悠闲的渔夫静静地坐在小船上,拿着鱼竿。蒙蒙的细雨滋润着大地,真像是童话中的仙境!

组3 :远处,西塞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脚下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清澈的河水里有肥美的鳜鱼,河边桃红柳绿,还有一位渔夫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再加上空中白鹭翩翩,眼前的景色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 四)适当拓展,研读感悟,揭示主题

1. 质疑并拓展。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既然是万物复苏,怎么可能仅仅只有这些景物呢?应该还会有什么?

生:小草。(教师在原有板画上添加小草)

师:哦,这还让我想起一首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柳树。(教师在原有板画上添加柳树)

师:这让你想到什么诗句呢?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大屏幕出示三首学生平时不太接触到的描写春天的诗词。

师:既然春天里有这么多景物,为什么作者只单单选了词中的这几种呢?(教师擦掉后来添加的景物,使板画恢复原状)

生:因为这几种更能代表春天。

师(总结):是啊,白鹭有长长的脖子、雪白的羽毛,是优雅闲适的象征。而我们一提起春天,马上就会想到桃花,桃花盛开的时候也正是溪水猛涨的时候,这时候的鳜鱼最肥美。所以作者就选取了这几种景物。这种方法在写作上叫作抓典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生活经验和古诗词的积累,因为对于一首词的理解肯定要借助大量的课外资料来加以补充,从而让这首词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更丰满的形象,使这首词的空间能无限延伸,和学生产生共鸣。板画从“丰满”再次回归到“清瘦”的过程是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抓典型的方法,不仅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

2. 探究“不须归”这一词眼。

(1)谈话引出“不须归”。

师:同学们,看着这么一幅春天的美景,如果你就是张志和,你会不会陶醉呢?

师:是啊,都陶醉得不想回去了呢!词中是用哪几个字来说明不想回去的?(不须归)

(2)用两个问题探讨“不须归”。

a. 为何不归?

b. 钓到鱼了吗?

(3)出示有关张志和的背景资料,再次追问上面的两个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张志和真正不想回的是朝堂,钓的是悠闲自在的生活。

张志和,浙江婺州人。730年~ 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16岁参加科举,其文章受唐肃宗赏识,并赐名为“志和”。后因事获罪被贬官。自此看破官场,浪迹江湖。他向往自由闲适的生活,经常去水滨溪流效仿姜太公无饵直钩钓鱼。自号“烟波钓徒”。

(4)入情入境,再次诵读。

师:通过张志和的生平我们更加了解了张志和的理想和追求,让我们带着张志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再来读一读这首词吧!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的背景来深层次地理解作品也是诗词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作品是作者心境和志向的一种外在表现,正所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案例反思】

《渔歌子》是一首经典的写景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所以,如何表达出这首词的意境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派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就成了这堂课的重中之重。因为这本身既是目标,也是深入理解“不须归”这一词眼的铺垫和手段。于是,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 教师板画

教师板画是一种简单、实用、直观的好方法。而这首词简单具体的景物也让板画得以实施有了可行性。这幅板画也成了笔者串联各个教学环节的引线。观察这幅板画,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视觉上的冲击,借助这幅板画,学生完成了语句优美的美景练写。通过这幅板画,教师给出了想象的空间,仿佛还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从而使学生心中的景物有色彩,有声音,有味道,使这首词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而在原有板画的基础上增添想象中的春天的景物,让学生对春天的意境有了更多的认识,顺便也展示了学生平时积累的古诗词,让学生增加了对古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随后教师又擦去了增加的景物,恢复原状,对学生渗透了抓典型的写作方法,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夯实基础。

(二)分层次朗读

《渔歌子》教学设计 篇3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中的《渔歌子》。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

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想象,体会词的意境。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聊一聊:同学们,你叫什么名字?谁起的?有什么含义吗?

2.猜一猜:张志和是唐朝词人,你们猜一猜,他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3.想一想:那皇帝为什么要赐予他名字呢?(课件介绍词人张志和。)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写的词。

渔歌子是一个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

设计意图:要真正读懂一首词,了解词人的相关背景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张志和的名字是谁起的?让同学们猜一猜,无论猜对与否,同学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当知道是皇帝所赐予时,都急于了解皇帝为什么要赐予他名字,避免了直接介绍作者的空洞与枯燥,激起了同学们对词人的兴趣。

二、初读、读顺

1.自由朗读: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要求读通读顺,如果能读出节奏、读出词的味道,就更棒了,同学们至少读三遍。

2.提醒字音:这首词中有四个字音提醒同学们注意:“塞”、“鳜”、“箬”、“蓑”。

3.指导朗读:同学们,读古诗词光读通、读顺还不够,还要注意节奏。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都要有一定的停顿,谁来再试一下。指名读,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我们来合作读一下,我读前面部分,你们读后面部分,注意读出词的美感。

设计意图:初读这一环节,要求同学自由朗读至少三遍,目的是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正确,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同学们有了读词的感觉,此时再指名读,适时点评,最后通过与教师合作读,同学们明白了应当怎样读词,从而体会词的节奏美、韵律美,也体现了朗读指导的步步深入。

三、再读、读懂

1.质疑词语:读了这首词,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重点理解“箬笠”、“蓑衣”、“鳜鱼”、“不须归”。

2.相机解答: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请其他同学回答,并适当加以点拨,指导。

师:“斗笠”是用什么东西做的?你怎么知道的?那你知道“蓑衣”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鳜鱼是一种淡水鱼,嘴大鳞细、肉质非常鲜美。

不须:不一定要。

3.课件出示:箬笠、蓑衣、鳜鱼。

设计意图:“箬笠”、“蓑衣”“鳜鱼”这些词语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在同学们的质疑中,在其他同学们的解答中,在教师的相机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观察字形,欣赏课件,形象而又深入地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

四、精读,读美

1.词是一幅画。

(1)体会景物多样,色彩丰富:

师:张志和的好朋友、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说,张志和多才多艺,他画中有词,词中有画,大家看看,在这短短的27个字中都包含了哪些景物?画面中不仅有这些景物,还有丰富的色彩,你看到了哪些色彩呢?

(2)用心揣摩每一种景物的意境:

师:这样的美景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教师配乐深情解说: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上下翻飞;近处,桃花盛开,河水猛涨,水中肥美的鳜鱼正在摆尾嬉戏,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一位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的渔翁,正悠闲自得地垂钓,久久不愿回去。

师:老师从你陶醉的眼神,仿佛看到你心中的画面,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好像闻到了什么呢?

再次理解词眼: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那位垂钓者为什么认为“不须归”吗?

师:请你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这首词,看看谁读得比第一遍更有感觉。

设计意图: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通过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旨在让同学们把每个景物都想活、说透,此时不给学生任何画面辅助,让他们尽情地想,充分地说,老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同学们表达中的不妥之处,并抓住这种“不妥”,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巧妙地进行课堂生成。

2.词是一首歌。

师:同学们通过想象,把这首词读成了一幅画,其实这首词还是一首歌,想不想听一听?我们听两遍,第一遍同学们专注地听,第二遍可以一起吟唱。

设计意图:同学们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画面,一边聆听着配词的音乐和活泼轻快的配词诵读,旨在让同学们体会词的意境美、音律美。

3.词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我们通过想象,把词读成了一幅画;通过欣赏,把词读成了一首歌,其实这首词还有一个故事,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我们就能更深入地读懂这首词。让我们再次走近词人张志和:张志和因为才华出众,皇帝赐名,但当时官场险恶,遭人陷害,被贬。从此再不做官,隐居在太湖边,扁舟垂钓,寄情于山水,自称“烟波钓徒”。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可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他隐居不回家,因此,帮他盖了一间草堂,还写了一首词来和他。(出示两首词)

师:谁来读读哥哥的这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这里是应和,应和弟弟的那首词。那这个题目应该如何停顿呢?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和答是应答,弟志和应该连起来,是弟弟志和的意思。

教师简单地把这首词解释一下,他的哥哥认为垂钓只是一种休闲,微风吹起水面的波纹才是真正的乐趣,走在自家门前长满松树的小路上,远远比攀登更让人流连忘返,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但是当狂风浪起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家了。

师:哥哥劝弟弟快些回家,那我也来劝劝你们,你们就是张志和,我就是哥哥,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词中的语言来回答我。

师:贤弟啊!

生:仁兄啊!

师:贤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仁兄啊,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高昂)且须还。

生:(高声)不须归。

师:为啥不归呢?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你们真是词人的知音,这里的美景吸引了他,这样的生活是他想拥有的。有人说张志和钓鱼,他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没有鱼饵是钓不到鱼的。张志和却说,他钓着了很多很多。请问,他钓到了什么呢?

是啊,他钓到了美景、自由和那一份悠闲自得的心境。老师指着板书,这首词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张志和就是这样天天在溪流边垂钓,这溪流成了他的一面镜子,每天透过镜子,想着仿佛自己和一位神仙对话。后来写成了《玄真子》。我们终于明白,张志和垂钓钓来的是清闲、飘逸,他就是用这样的一份清闲飘逸的心,写出了这样一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同学们,这首词如果是一首诗,你看,第三行应该是几个字?而现在破成了两个三字句,所以,词又有另外一个名字——长短句。

这首词是由唐诗演变成宋词的一个创举,这个首创者就是——张志和。让我们带着对张志和的敬仰,带着对美景的欣赏,在优雅的古琴伴奏下,一齐吟诵这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设计意图:词人张志和的介绍是这首词学习的一条线索,介绍这个故事有利于学生理解词眼“不须归”的真正原因。“不须归”的理解也经历了三个层面:从字面的意思到想象画面的美景,到这里不想回到官场,享受这份自由与闲适,层层深入,从而理解了这首词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多地读一读,品一品,赏一赏。

渔歌子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2.感受词的意境美,在想象画面、抒情拓展中体会词人的情感。3.能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教学重点: 融情想象,构建画面,抒情表达,体会诗词所蕴含的情感美。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忆江南》

二、初读,读出词的节奏

1、出示全词,生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

鳜 箬笠

3、生再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味道。

三、深读,读出词的味道

1、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

2、再读词,交流:在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3、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幅画,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什么?作者描述的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呢?画中都有什么?

4、填空: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这山、这水、这白鹭、这桃花,你想填上什么呢?

()西塞山

()桃花

()箬笠和蓑衣

流水()

鳜鱼()

白鹭()

5、好一幅江南的景色!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里的景色?(美丽)

四、拓展,品出“钓”中情:

过渡:读出词中画,还读出词中人,诗词就有这样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诗歌,想象还不够,如果我们了解词人的生平,会有更多的发现。了解张志和吗?

1、了解背景

师介绍:张志和不仅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2、和诗、品出钓中情

3、配音感情诵读

五、延伸

过渡:垂钓,正是有这样丰富的内涵,所以,古诗就有很多写垂钓、渔翁的诗歌。

1.课件出示

绝句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配情景图)2.齐读

《渔歌子》教学设计 篇5

系部:教科系小学教育专业09小教班

教师:方娅(09407050323)

授课班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 时间:2012年5月26日

地点:理C-303

一、课题名称:《渔歌子》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鳜”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准字音,理解全诗内容,字正腔圆地富含感情地吟诵全诗,体会诗人心志平和达观闲适的生活态度。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初读、复踏、细读、齐读等多种读的方式体会全诗所表达出的诗情画意,通过发现诗中景物和动笔绘画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并熟知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简笔画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1.好朋友颜真卿对张志和的评价: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挥毫泼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我们这节课就来继续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诗,通过读来体 会作者是怎么表现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二)“解”诗,细读景物

1.出示《渔歌子》全诗:(1)齐读,要求读音准确,字正腔圆。(板书:渔歌子,张志和)

(2)边读边找出诗中所描述的景物。(老师根据学生找出的景物在黑板上作出简图。

2.再读:全诗的前两句。要求读出自己对这幅美景的理解。

(1)问:为什么作者只写桃花,而不写杏花、梨花呢?(李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预设:——既然不是人间,是什么呢?——仙境。——对,是仙境,是世外桃源。)

(2)引导学生复踏前两句。

①青山、白鹭、粉桃、碧水,足以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水墨画,振翅的白鹭,更给这一幅静静的画面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生趣。读——

②清亮的流水中,山跃动起来,生机无限,山间,坡底,满是一片儿一片儿如红云般的桃花,绚丽无比,读——

(二)细读诗眼,体味情语。

1、过渡:前两句虽然把画写得很美,但是它只能算是背景。后两句也在画画,画面中还出现了一个主景“人物”,这个人在画中,就像“画龙点睛”一样重要。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画中人”是怎样的吧!学生齐读诗歌的后两行。

“这画中的人物是谁?”——“诗人。”“渔人”

2、猜猜诗人此刻有怎样的表情。(出示图片)——闲适,悠然。

① 进一步引导: 为什么有这样的表情呢?——景色很美,很惬意。

②对,我们结合图片,深呼吸,你闻到了什么?——桃花香;你听到了什么?——流水声,白鹭振翅声;你看到了什么?——风景如画。

③问:所以,如果是你到了这样的美景当中,你舍不舍得回去?——不舍得。

④哎呀,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所以张志和就说了,点诗最后一句,读——

3.再把“不须归”的感情带进去,读一遍。

六、板书设计:

渔歌子

张志和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诗中有画

渔歌子教学设计 篇6

《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作品,词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然自得的渔翁形象,体现了渔家生活别有情趣的一面。词人将文字和画面完美地结合,青山、白鹭、红桃、碧水、青箬笠、绿蓑衣,色调明丽和谐,既让人感到幽远宁静,又不失生动活泼,正符合作者“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惬意,真乃“词中极品”。同时,词的字里行间也体现出作者追求无为、随遇而安的平和心境,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教学思路:

古诗词的教学如果只停留在内容的理解上,那是浅层次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教学《渔歌子》一词,基于词作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的特点,应围绕“读诗――感诗――赏境――拓展――升华”这条主线来展开,通过朗读感悟引导学生将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画面,从而明诗情、入诗境,理解诗人为何不归,感悟出“钓美景、钓心情、钓生活”的诗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词作《渔歌子》。

2、借助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的意思。

3、诵读想象,感受词所描绘的画面,联系背景走近词人,领悟词人的言外之意。

教学重点:借助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次所描绘的画面,领悟词人的言外之意。

教学流程:

一、温习旧知巧引新

1、请学生吟诵自己积累过的词,要求做到声情并茂。

2、简单说说诗与词的区别。

3、了解词牌《渔歌子》。

(1)读词名《渔歌子》。

(2)理解其字面意思:渔夫所唱的渔歌

(3)“渔歌子”又叫“渔父”,是一种词牌名。

【设计意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的词比较少,因此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知词与诗的区别。】

二、初读古诗要流利

1、学生初读词。

学习古诗词,首要的是读通顺,在此基础上还要读出一定的节奏。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首词,读三遍,第一遍要读得一字不错,字正腔圆;第二第三遍读,要着重体会其中的节奏。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读,重点检查是否读得通顺。

(2)尤其注意多音字“塞”的读音,出示“塞”的三种读音,分别组词。

3、指导学生感受词中的节奏美。

读古诗词光读通顺还不够,还要注意节奏,词与词之间、句子和句子之间都有一定的停顿。指名读,划节奏。

4、师生合作读:师读上半句,指名一生读下半句。

5、齐读,注意节奏。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首要的就是做到通顺、流利,并感受其中的节奏美。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等形式来达成初读的目标。】

三、情景交融明诗意

1、理解意思。

请同学轻声地读这首词,结合课前的预习,理解词句的意思。

2、指名汇报。重点指导:箬笠、蓑衣(从形声字的角度理解)不须(与“不需”区别)等词语。

3、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理解整首词。(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箬笠”“蓑衣”“斜风”“不须归”等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词句和整首词的意思。)

【设计意图:由于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差异较大,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难懂词意思的基础上来理解整首词的意思。】

4、想象,品出词中画。

赏画:再次静静地品读这首词,划出词中景物。

(1)学生交流:词中共写了几种景物?

春天的景物千千万,为何作者独独钟情于这几种呢?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颜色美。

(2)走进词所描绘的意境。

l再读这首词,我相信这迷人的春光中你一定还能听到些什么,甚至是闻到些什么。

l反馈交流: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呢?

l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这首词,把自己想象成悠然自得的词人张志和,在你眼前展现的是怎样美妙的世界?

生充分交流,身入其境!

5、联系画面,加深理解。

静静地,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画面:斜风细雨中,这位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正悠然自得地钓鱼呢!孩子们,你能形容一下这位渔翁的神情吗?引导学生揣摩、想象渔人的神情。

6、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1)自由练背

(2)指名背诵,重点指导“斜风细雨不――须――归”。

7、齐诵。

【设计意图:在初步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青山、白鹭、红桃、碧水、青箬笠、绿蓑衣……”等景物来感受词中画面的美,并通过联系画面、融情想象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走进诗人内心作铺垫。】

四、巧对词作悟诗情

1、走近词人。

通过课前预习,你一定对词人张志和有所了解,谁来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介绍。

师总结: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一些官场纠纷被免去官职,从此再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

2、师生和诗,悟情。

张志和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来和其弟《渔父》,我们一起来和诗。

师: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读懂哥哥的意思了吗?

(2)好一个“不须归”!弟弟啊,为何不归?练习:哥哥,因为,不一定要回去啊!

(3)兄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也不放鱼饵,你钓到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中,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张志和,教学中相互交流,补充完善,由此引出本课拓展的词《渔父》,巧妙地升华学生对“不须归”的理解,品出钓中情。】

五、当堂检测求完善

1、有感情地诵读词作《渔歌子》。

2、根据词作内容填空:

1、《渔歌子》这首词的作者是代。这首词描写了、、等景物,抒发了词人的情感。

2、边读边想象《渔歌子》所描绘的景色,把你头脑中那幅优美的画用文字描写下来。六、拓展延伸亲经典

1、歌曲欣赏《渔歌子》

雨中青天,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山美水美生活更惬意!让我们一起醉在《渔歌子》中――歌曲欣赏。

2、这首词流传至今一千多年,文人墨客们都争相填写传唱。建议孩子们课后登陆相关网站,阅读唐宋两朝诗人所写的《渔父歌》,进一步亲近经典。

《渔歌子》 篇7

设计思路:(1)情境导入·感受歌曲·分析处理·舞蹈体验·创作表现·展示表演·自我评价·小结。(2)本堂课设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的地把学生热爱祖国的教育加进去。本堂课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教学目标:(1)用亲切,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渔歌子》,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2)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愿把古典诗词唱响神州。(3)强调学生的民主开放意识,参与和自由创作意识。让每一位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和基本情绪,加强节奏训练。

3/4拍歌曲的强弱变化。

教學准备

教具:录音机、小乐器、挂图、多媒体。

小乐器:串铃、响板、三角铁、沙锤。

服饰:扇子、古装衣服。

组织教学(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部分:播放歌曲《赋得古原草送别》与学生一起拍手进入教室,帮助学生找自己的队列,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受古诗给我们带来的浓郁气氛和美丽意境。

基本训练:1用a,li做12345发声练习;2唱一唱,出示音阶条,指导学生试唱D调音阶;3练一练:指导学生 3/4 拍的强弱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们从诗人那优美而凝练的诗句一路从“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走进了银装素裹的冬,细雨霏霏的春。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流连于江南美丽的春景,在张志和的《渔歌子》中观景,悟情,唱景,舞景……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聆听。

二、感受诗意,创设情境

老师换古装衣服化身为张志和介绍自己及写诗的意境。

提问:同学们对这首诗有怎样的理解?都描写了那些景物?

老师讲述诗词意境:

西塞上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娇艳的桃花随着流水飘去,水中的鳜鱼又肥又大,江上的一位老翁头戴斗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坐在船上沐浴着斜风细雨,他们沉浸在垂钓的欢乐和美丽的春境之中,乐而忘归。这景这情,让我们沉醉其中,此时,你一定看到了他们的神情,悠闲,从容,自在,快乐,来吧,让我们静静的站在岸边,任清风拂面,任细雨飘洒,任空气的芬芳扑鼻而来,哼唱起这首《渔歌子》吧!

过渡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我国著名的学者阎勇的谱曲下我们的这首渔歌子再一次用听觉侵润到了我们的心田,不信你听?

三、歌曲学唱

(1)唱谱子;(2)填词。教师弹琴伴奏,运用音乐接龙法学习歌曲填词;(3)演唱歌曲

四、处理歌曲

五、师生共同表现歌曲

六、展示作品

(1)个性天地,展示自我,拿起自己的手和笔,再次为美丽的景色添上一笔;(2)分小组展示可以有画画,有唱歌,还有跳舞。

七、对各组的展示进行评价

八、小结

古诗词是祖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它像粒粒种子播撒我们的心田,滋养我们的心扉,愿我们读它,唱它,思索它吧!老师与学生歌舞着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渔子歌》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词,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所谓以诗言志,以诗传情。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背后,传达着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因此我在讲授这首词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品读,想象画面进入意境,体会情感。

引导想象,进入意境。在教学中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实景,让学生想象出词中所描绘的景物,然后再加上色彩去想象。让学生明白想象不仅要用大脑,还要用视觉、听觉、嗅觉等融为一体,发挥各个感官的作用。

渔歌子最终教学设计 篇8

南天湖镇三抚完小

曾金梅

目标:

1.通过朗读,读准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能背诵这首词。2.结合注释、生活实际、书中的图片与自己的想象,来感受词中所描述的画面之美。

3.探究这首词的创作秘密,学会用景物排列法来写词。

课前预热:出示身边的景物让学生读

雪玉洞

猕猴

高山

流水

喜鹊 南天湖

骏马

草场

峡谷

燕子 仙女山

鲫鱼

林海

石林

布谷

导入语:大家读出诗意来没有?古代有位诗人叫张志和用事物名称排列在一块儿就成了一首经典的词,叫《渔歌子》。就让我们张开想像的翅膀到词中去感受词中的田园诗情。

一、初读知其味 正确通顺

1.正确地读通这首词,出示要求,并让学生齐读,然后按步骤完成。2.谁能正确地读一读这首词?(先抽生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多音字“塞”)3.齐读。

读出节奏(光读正确还不够,我们还得要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情感。)

4.读出词句的节奏。(幻灯片出示划了节奏的词)5.先让学生练习读——抽读得好的学生作示范——齐读

读出韵味(我们古人在写词时讲究平仄,如果我们用平长仄短的方式来诵读或许会有不一样的韵味。)6.介绍平、仄,以及他们各自的读法。

7.以第一句词为例,由教师教读,然后示范诵读。8.出示标上平仄符号的幻灯片让生练习,可自由配上动作。9.抽生展示——集体诵读(配乐)。

二、想象品其味

想画面悟意境(人们都说张志和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词中为我们画了哪些美景?)

1.词中描述了哪些景物?来说一说(出示给景物名称涂上颜色的幻灯片)

2.以西塞山、白鹭、鳜鱼为例教会学生如何想象。(幻灯片一一出现这些景物图片,教会学生想象是要联系词中的文字、注释、自己的生活、图片,不是凭空乱想。)然后把想到的画面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3.出示“桃花、流水、风、雨”这些景物,用你认为最美的那个词或者几句话,把它描述出来。

4.这些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动人的画。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它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5.当你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你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词(配乐)。6.导读悟意境

张志和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被这样的景给迷住了,所以他不须归。

他见到“桃花流水鳜鱼肥”他更加觉得

,因为。

最后即使是

,他也。

三、探究“调”其味 1.熟读成诵

会背了吗?让我们来试一试(幻灯片出现删去景物的词)()前()飞,()()()肥。(),(),()()不须归。生背诵

2.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词的写作规律:(词人仅仅用这二十七个字,把一幅幅迷人的风光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其实写词很简单,不信我们来看看他写词的秘密。)边读边发现 找一找有多少事物: 找一找有多少色彩: 找一找有多少动作: 找一找有多少方位:

3.闭上眼睛,用手指在眼前画图,背诵诗词。

4.词人就是把各种景物排列在一起,加上一些动词或形容词,就变成了一首简练优美的词,让我们也来试一试

四、实践“成”其味

1.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让你“不须归”的美景?

生根据上面的方法,回顾课前热身读过的词语,联系自己的生活创作词句。

2.展示自己的创作。

3.以吟诵的方式再次感悟词所描述的意境。

渔歌子教案设计 篇9

古塔区敬三小学

鹿壮志

教学目标:

1.认识词中的生字,会写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准备诗词内容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自从我们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大家都积累了好多的古诗词,你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背给大家听吗

二,初读,读顺词

1.出示《渔歌子》,2.请同学们自己先借助拼音把这首词读准,读通,读顺.3.然后借助下面的注释,看看你能读懂什么.4.检查初读效果:(1)指名读.(是否读通读准字音)(2)看了下面的的注释,你有什么收获.三,再读,明诗意

1.你读出了这首词描写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2.老师请你再好好读读这首词,仔细品味一下,哪一句给你的感受最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3.生自主吟读,品味词意.4.“西塞山前白鹭飞”, 在青翠葱茏的西塞山前,一群洁白如玉的鹭鸶在碧空中飞翔.(青山,白鹭,一动一静,这是一幅多么明丽,和谐的画面,如果诗人是一个摄影师,那他所摄取的这个画面应该是——远景)把那份幽远,宁静给读出来.“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桃花夹岸的苕溪里,无数肥美的鳜鱼在水底游动,或在水面嬉戏追逐着缤纷的落英.(桃花红,溪水蓝,鳜鱼跳,这是一幅多么艳丽,生动的画面)

这一远一近的对比,这明丽与绚烂的对比,你能通过朗读出现出来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寸不须归”,(一个“斜”字,写出了春风的柔,春雨的细,)他头戴青竹笠,身披绿蓑衣,迎着斜风,冒着霏霏细雨,遨游在大自然的画幅里,显得多么逍遥自在!

如此美景,怎么不令人陶醉,怎么不令景中之人流连忘返.读出那份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5.此时此刻,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整体感知)

交流自己体会到的词所描绘的美丽春景.6.有感情朗读(背诵)诗句.四,精读,品词味

1.师;短短27个字,为什么能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隽永清新,丰富秀丽的水乡风景图.古人的语言的究竟有着怎样的凝炼与绝妙呢 老师请同学们再细细品读这首词时,你能发现其中看似简单普通,却是作者别具匠心,反复斟酌推敲的词语吗

2.品析“青,绿”

“青,绿”是同一种意思吗 都表示绿色,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字 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绿色的词(一个字的),“翠”——遥望洞庭山水翠(那是一种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绿);“碧”——碧玉妆成一树高(富有光泽的绿);“苍”——日暮苍山远(深沉的绿);“葱”——(浓厚鲜活的绿)

为什么这么多表示绿色的词,作者偏偏用了“青”和“绿”呢 能不能用其他的字来代替,或者,能不能把“青,绿”的位置换一下 你自己试着替换读读看,再与诗的原句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品读,说自己读后的感受.A, 词义不符;(举例说明)

B, 音律不和谐.(举例说明)

看似简单直白的两个字,却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的结果,那简单就是惟一的.瞧,我们学着诗人,用心去读,去观,去品,去悟,总会有深妙的体悟和发现.五,了解诗人,品味诗情

1.那么这个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的人到底是谁呢 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读读全词,连题目,作者都读.学生自主探究.(1)有可能是渔人:A,趁着春水涨,鳜鱼肥,多打鱼,好养家,连斜风细雨都不顾.B.从诗题《渔歌子》,这首好像应是渔歌,所以那人应是打鱼的渔人.是一个勤劳的渔人,读这两句诗.(2)有可能是诗人.诗人为这美丽的山水所陶醉,他觉得这斜风细雨也是一种美,所以留恋不归.(3)(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应肯定)

2.了解作者:

(出示灯片: 张志和:初名龟龄,字子同,唐肃宗时弃官归隐,没有回故乡浙江金华,而到湖州居住,常常在船上漂泊,自称“烟波钓徒”.他归隐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纷乱之中.在这种情势下,他因为无力佐治,只得避居江南水乡,以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看了这段介绍,你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此诗,作者明写渔父,暗写他本人,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正反映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怀.3.再诵古诗,读出韵味

师引:

作者多么希望自己能远离世俗的争斗,在这样和谐秀丽的大自然中自由生活——读

作者多么希望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勤劳,获得这样一份安宁的生活——读

作者多么希望人们能远离战乱,永远过着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读

(层层递进)

六.课外拓展,升华诗情:

1.师:张志和的《渔歌子》表现了潇潇春雨洒江天之时,渔人既在劳作,又观美景的无限情趣,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谐生活的美好意愿.这首词流传至今一千多年,不仅历代传唱,而且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其中就有宋朝诗词大家苏轼.他甚至把张志和的诗句直接嵌入其中:

浣溪沙

宋 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学生读通诗句.师:此诗与张志和的词,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比张词多了几句)

既然模仿张的诗,有的甚至是直接引入,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我们来看苏轼这诗题下的自注:

题注:“玄真子《渔父》云云,此语妙绝,恨莫能歌者,故增数语,令以《浣溪沙》歌之.”

生读,说说你是怎么是理解这段话的

(师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简单解释,尤其“恨莫能歌者”—— 这只有超然于世外的“烟波钓叟”才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话语,他人难能仿此,“恨莫能歌者”表现东坡对张词的推重心意.)

3.学生自读苏轼的《浣溪沙》

简单理解诗意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苏轼推重张志和的词,仅仅是因为张词的语言“妙绝”吗

(张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怀,正是苏轼想要释放的心情,简介苏轼——他一生仕途坎坷,为官期间,他关心人民疾苦,当时,国家动荡不安,他自己也被一次又一次的贬职……所以,他也怀有和张志和同样的心愿.张俨然成了苏轼的知音.张和苏隔朝隔代,几百年的时空((1037~1101)——(730~约810))竟然因一首《渔歌子》而联通,孤傲与清高的心灵相通了,智慧与才情相融了.我们何其有幸通过这些美妙和文字来体悟春雨中的另一番情趣意致.)

《渔歌子》的教学反思 篇10

《渔歌子》是唐朝词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由于这首词学生早已熟读成诵,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所以在课堂上我着力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怀。我让学生自主吟读,品味词意,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象出的画面,这一环节,主要是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最后,我让学生说说渔翁为什么“不须归”,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渔翁已经陶醉在了春天的美景中,有的说雨小不用回去,还有的认为这是钓鱼的最佳时间,舍不得回去……这样的品读,使学生感悟到了作者所塑造的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以及作者所透露出的淡泊的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遗憾的是少数学生课上不够积极,对画面的描述语言不够优美,看来以后在课堂上要对这些学生多加引导,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9、渔歌子教学设计 篇11

执 教:厦门市海沧区锦里小学 曾惠娟

指导教师: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邵巧治

海沧区教研中心 席霍斌

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蓝辉春

教材分析及设计说明:

《渔歌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向往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味优美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远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的渔翁……这画面是那么清新,这色彩是那么明丽,整个天地浸润在朦朦烟雨中,宁静而美好。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本学期,他们在第一单元学习《忆江南》时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的常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张志和“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表现特点,尤其是感悟“不须归”的境界就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此,我在这节课也便有意识地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一、营造丰厚的古典文化氛围

古诗词的学习应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古诗词中,诗意地栖于课堂,别具一番情趣。所以整堂课教师应通过富有古典文化魅力的语言,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美好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我对课上的导语、过渡语上都做了精心推敲,并且课中也自然无痕地渗透了许多已学的古诗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语言魅力,也使得整堂课语文味很足,上出了古诗词的味道。

二、夯实字词,注重学法指导

作为一节比赛课,我活用教材,将《渔歌子》作为第一课时来上,字词教学是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字词的教学上,我也是煞费苦心。第一次读,读准字音;第二次读,读出词语的含义;第三遍读,记住难点的笔画,正确书写生字。三次的教学,三点要求,层次分明,解决了音、形、义的问题。在教学字词的同时,渗透了读词的方法:读词要读出语气的变换,读出词语的含义,让词语“站起来,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联系注释,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反复吟诵等等,都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三、引导想象,感悟意境

虽然只有27个字,但这首词语言朴素生动,意境优美,就是一幅画。虽然大家常说“意境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如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教师也是可以让这种诗情画意变成学生生动的语言流淌出来的。我这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先如何上出这首词的意境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山野田园的如诗如画又是这课的重中之重。于是让学生充分想象、丰盈画面以及教师辅以板画的想法油然而生--在意境空远的笛声中,教师配以古典吟诵,将学生带入画中,尽情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于是学生思绪翩飞。继于引导学生同桌互说,全班交流,让学生具体描述心中的美景,让他们心中的画面有色彩,有声音,有味道。在这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渗透已学的有关春天的古诗词,以词解词,把诗词的教学推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也是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景色的美,诗词意境的美。

四、拓展延伸,走进诗人内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词借景抒情,是首抒情诗。既然是抒情诗,就要关注诗人内心的情感。所以,走进诗人的内心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我抓住了“白鹭飞、鳜鱼肥、不须归”三个关键词教学,通过朗读,通过想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和那种悠闲自得、淡泊不争的生活情趣。同时,适时引入诗一堂课光教学一首诗词,容量是很小的,也是非常单薄的。我除了教学这首《渔歌子》,还引入了其他有关春天的诗词,并且后面还补充拓展了他的另一首《渔歌子》,这首《渔歌子》也是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一首词,与本单元的专题很符合,同时它里面表达的“醉宿渔舟不觉寒”和前首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够引领学生能够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对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泊名利的张志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一首词的方法学习这首词的同时,也解决了课文的第二个重点: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人张志和的生平,让学生对词中的难点“不须归”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五、注重多种形式朗读,引导读中感悟

朗读在诗词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目的。我在这课设计了多次不同的读。每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力求做到读得有层次有提升。从自读时的读通读顺,到再读时的字正腔圆,再到教师范读后的有板有眼。从“白鹭飞”中的带着自己的理解的读,到“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美美地读,再到“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想象读,从教师引读,到男女生读,再到全体师生的深情配乐朗读,多种朗读的形式把学生的读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情感高潮。

教学目标:

1、能认识 “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学法渗透:

通过此课,让学生意识到,诗词可读,可画,可唱。结合课文拼音、注释,想象画面、联系作者生平和已学诗词是学习诗词的好办法。

课前谈话:

复习学生学过的词--《忆江南》。了解学生对词的掌握情况,因学定教。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读课题。了解本首词的词牌名。

二、初读古词,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让学生先把整首词读通读顺,划出不理解或难理解的词句。

2、检查六个词的读音。第一步读准字音(西塞山、白鹭飞、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不须归)

3、让学生对词语进行质疑,理解词义--“箬笠、蓑衣、不须归”等。再读词语,第二步读出词语的含义来。

1、教学本课生字,着重指导“塞”字书写。

2、学生字正腔圆地读读整首词。师范读,学生试着再把词读得有板有眼。

3、让学生畅所欲言,读了这首词有什么感觉。

三、走进文本,想象画面。

1、伴随着音乐,想象画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嗅到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感受到的美妙画面。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画。适时引入有关春天的其他诗词,丰富画面,感受意境;并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让学生把整个画面连起来具体生动地说一说。

2、配乐感情朗读全词。

四、揣摩语言,指导背诵。

1、第一次背诵,看着板画,试着背诵整首词。

2、第二次背诵,闭眼,边想象边背诵。

3、第三次背诵,边背边想:这首词美在哪?

4、交流这首词的美:色彩丰富、动静结合。

五、对比拓展,升华情感。

1、学生交流为什么张志和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

A、这里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女生读前两句词。

B、作者怡然自得,怎不流连忘返,男生读后两句词。

2、引入张志和的生平,进一步理解他的“不须归”的原因。

3、拓展延伸:出示另一首《渔歌子》,学生自学感悟。

4、交流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5、全班身临其境地朗读《渔歌子》。

六、吟唱歌曲,布置作业。

1、教师哼唱歌曲--《渔歌子》。

2、学生伴着乐曲,轻声吟唱。

3、布置作业:继续去了解张志和,找找其他几首《渔歌子》读读。

七:板书设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画。

附执教者简介

曾惠娟,女,1980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福建省农村骨干教师。从教十年来,一直默默耕耘的农村教学第一线,多次在区级教学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现为厦门市海沧区锦里小学语文教师,海沧中心语文教研组长

上一篇:西南石油大学环境工程下一篇:形势任务教育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