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转让协议(精选7篇)
林地转让协议 篇1
林地转让建房协议
甲方:身份证号码:
乙方:身份证号码:
经甲乙双方商议达成以下协议:
1、甲乙双方申请经方庙村委会同意将其本人位于方庙村原林场一块面积约亩的林地转让给乙方建房,该地块四至界线为:东至西至南至北至
2、甲方一次性将上述林地管理权转让给乙方建房,转让费为¥元。
3、以上林地四至界线经甲乙双方已确认,甲方有责任协助乙方办理各种手续。
以上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见证方各持一份
甲方:
乙方:
见证人:
年月日
林地转让协议 篇2
1 遂川林业总体概况
遂川县地处江西省西南边陲,位于罗霄山脉的怀抱之中,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是一个传统的山区林业县。全县现辖23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正科级)、1个森工工业企业(副科级),总人口54万人。全县林地面积24.6万hm2(占国土面积的78%),活立木蓄积量1 003万m3,立竹4 655万根,森林覆盖率77.4%[1]。林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08年林业总产值达到19.3亿元,人均林业收入达到480余元,是林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4年8月,遂川被列为江西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率先在全省开展林改工作。作为配套改革,2005年12月28日,遂川成立了江西首家林业产权交易中心———遂川林业要素市场,该市场具有信息发布、资产交易、科技服务、政策咨询、资产评估、林权贷款等较完备的功能,建立了互联网站,完全市场化运作,其运行3年来,为遂川林业的产业化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农的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了其平台功能,具有广阔的前景。
2 取得的初步成效[2,3]
2.1 林木林地流转活跃,林场、林农增收
从遂川县林木林地流转统计表中可看出,无论是林木林地流转的面积还是蓄积,都呈连年上升的趋势,林木林地的流转交易活跃,这为林木林地流转的市场化运作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说明社会对林木林地的需求很旺盛,也使林木林地的资本要素地位得到了确认。同时林农、林场的林木林地资产有了变现的平台,资产实现了增值,林农实现了增收。一方面体现了林木林地的广阔市场前景,另一方面又得到了林木林地所有使用者的认可,林木林地的市场之门应该是初次打开了。
2.2 造林积极性提高,社会主体投资参与林业增加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木林地所有权、使用权的进一步明晰确认,增加了林农、林业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林业经营者从事林业的信心,同时,通过林业要素市场的这个交易平台,传统以来的“靠山吃山”,真正的得到了实现,让林农充分认识到山林是一座天天开门的绿色银行,拥有资源就是财富。人们看到了林木林地资产的价值,林木变现并不只等分配采伐指标一条路,所以林农造林的积极性普遍高涨,投资参与林业经营的社会主体显著增加,民营林场从无到有到现在的19家,经营面积、投资规模也日益扩大,比如江西金星木业公司、江西赣绿木业公司、遂川四平林场、遂川长青林场等投资经营的山场都达到了几百甚至上千hm2。
2.3 林权抵押贷款开放,投融资渠道拓宽
由于经营林业投入大、时限长,过去只有靠国家投入,资金来源很有限,这大大制约了林业的发展,而这也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很不符,与林业发展的需要也不符。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建立,大大拓宽了林业的融资渠道,林木林地经营所有者可通过林权抵押来获得贷款,为普通林农、小型合作林场投资经营林业保证了资金的来源,稳固了林业发展的基石。
2.4 资源结构得到调整,质量大大增强
通过流转,多年来的择伐所造成的大面积的低效低产林得到了改造,很多企业营造以邓恩桉、杨树、拟赤杨等速产丰产为主的原料林基地,林农以营造优质果茶、中药材等为主的经济林,对有条件的杉木纯林进行补阔、抚育培育,生产大径优质材,毛竹林进行低改垦复施肥。在调查中林农欣喜的说,现在真正把“山当田来种,树当菜来栽”。通过市场杠杆的调节,经营者自然追求林木林地的效益最大化,其结果必然是资源培育投入更有保障,经营更加集约化,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高。
2.5 社会护林组织建立健全,林区生产秩序日趋好转
林木林地资产的日益市场化,其潜在价值的日益提升,使广大林农的护林积极性日益提高,乡村护林组织逐步建立健全。比如在双桥、新江、戴家埔等乡镇都建立了乡村三防队,人员、经费等都实行社会化方式筹措,有的还购置了一些专业设备,全县现有乡村三防队58支,乡村护林员276人,统一颁发了护林员证,使防火、防盗、防病等工作得到了落实,林区生产秩序明显好转。
2.6 森林保险业务初步开展,保障力量得到加强
中国财保、太平洋、大地等公司都初步开展了森林保险业务,火灾保险保费为保额0.6%左右,县财政有20%的保费贴补,2008年投保面积933 hm2,政府补贴2.74万元,保额达到1 368万元,很好地解决了林业企业、林农的后顾之忧。
3 存在的几个问题
3.1 林木林地转让年限的限制,规定转让在15~70年,市场自由度不够
转让年限的规定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防止短期大量采伐林木,而实际上,转让年限的长短并不对森林资源保护造成影响,《条例》硬性规定转让期限15年以上,制约了林木林地流转的市场空间,限制了交易的自由度,对培育林木林地市场不利。同时,很多又是分期付款履行合同的,变更后的权利人用林权抵押、担保,可能会出现损害林权流出方利益的现象。
3.2 未明确个人使用或所有的林木林地转让、赠予、互易等的合法程序
《条例》对个人使用或所有的林木林地转让、赠予、互易等未予明确程序,使个人间的林木林地流转行为得不到保护,且在林权变更登记时造成没有法律依据,这对当前推动户办林场、联办林场的工作极为不利,也给林业的集约规模经营设置了障碍,也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所有使用者的经营自主权处置权。
3.3 森林资源转让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的资格取得问题
《条例》明确规定国有、集体森林资源转让应当依法成立的评估机构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但是对于具体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的资格取得程序、条件未予明确,这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了很大麻烦,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影发严重的法律后果。
3.4 森林资源转让的手续复杂,程序繁琐,给转受双方带来很多不便
《条例》对森林资源转让的范围、条件、申请材料、公示方式、转让合同做了很多确切性的规定,而林业生产因为有很大的季节性,审批环节又多,造成有很多交易无法成功,这在保护转让交易的同时也增加了转受双方的麻烦,特别是个人的林木转让,普通林农难于承受这个工作量。很多山区的林农看到这样的手续繁杂、时间冗长,根本就不愿意到市场来交易,私底下流转的更多,因为未予变更登记,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
3.5 森林资源转让评估、交易的收费及其标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条例》未对森林资源转让评估、交易的收费及其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得收费没有了法律依据,让广大林农和林业企业以为这是一种职能工作,无偿服务。即使在森林资源评估机构向物价部门申请收费时也遇到很大困难,而且因为没有标准规定,各地在执行收费时就有了差异,这对于评估机构的生存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损害了转受双方的利益。
4 探讨性建议
1)加强森林资源转让的立法,要推动国家层面的立法,以增强法律的权威性、有效性,才可为各省市间的林木林地资产流转开辟通道,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林木林地交易市场,才有利于培育森林资源,实现林木林地的资产升值。
2)在《物权法》颁布实施后,应修改《条例》中与《物权法》不相适应的条文,进一步明确林木林地的资产性质、财产性质,进一步落实林木林地所有者使用者的经营自主权、处置权,给予更大的市场流转自由度。
3)进一步明确森林资源转让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人员资格取得的程序,审批机关等。《条例》应该明确规定森林资源转让的评估机构、评估人员取得的条件、程序等,明确审核审批机关,这有利于基层林业主管部门的坚固管理,保证流转的阳光操作,防止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现象的出现。
4)适当放宽转让限制,完善市场功能,扩大林农个人间交易的自主权。在保证不改变林地用途和保护转让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条例》可修改有关条款,适当放宽转让年限、公示时间、转让合同等限制条件,加快林木林地的流转,使其完全商品化流通,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同时要明确保护林农个体间的自愿交易行为,促进林木林地的相对集中经营。
5)简化手续、减少程序,明确收费标准。《条例》在保证流转合法性的基础上,应对程序进行去繁从简,减轻转受双方和林业主管部门的负担,以提高流转的效益,同时要对森林资源评估收费和标准作出规定,以规范收费行为,促进森林资源评估机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遂川林业志[R].遂川,2007.
[2]遂川林业统计年报[R].遂川,2009.
论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的效力 篇3
关键词:仲裁协议;债务承担;债权让与
中图分类号:D99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103-02
在国际商事交易中,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将其合同项下的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但如果合同是含有仲裁协议条款,当合同转让给第三人时,该仲裁条款是否也应同时转让给第三人,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先行的国际商事仲裁立法和国际公约均未对此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各国的司法实践也不尽相同。
一、仲裁协议转让的理论
在国际商事交易中,当事人订立合同之后将其合同项下的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是很常见的,理论上也没有太大争议。但是如果合同中含有仲裁条款,合同的当事人将其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方时,该仲裁条款是否同时转让给第三人?换言之,第三人是否应受该仲裁条款的约束?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尚存争议,各国的做法也各不相同。下面就理论上的分歧作一归纳。
1、支持国际商事仲裁条款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理论
仲裁协议同合同一样,其效力仅及于合同当事方,而合同的效力只有在当事人合意之下才能及于第三人。因此,仲裁协议作为合同的一种,是否应当对第三人产生效力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仲裁协议是否可以因当事人的合意对第三人产生效力的问题。仲裁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契约,且是一种实体法上的契约。从契约的相对性原则来讲,仲裁协议仅仅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有效力。但随着仲裁实践和仲裁理论的发展,当前的主流做法则认定,在特定情况下仲裁协议对未签署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也产生约束力。
实践中,有许多国家采取仲裁协议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做法。在美国法中,涉及仲裁条款转让的多数案件均是在整个合同转让时讨论的。在转让整个合同的情况下,美国法院认为,仲裁条款随主合同一同转让,主合同中关于仲裁条款的规定均可以用来抗辩受让人。法国对仲裁条款的转让无专门规定,法院一般判定在主合同转让时,仲裁协议自动转让。在瑞士,除非某些特殊情况,仲裁协议也应当与其他的权利一同转让。
2、反对国际商事仲裁条款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理论
反对国际商事仲裁条款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仲裁协议的独立性
从仲裁条款独立性来看,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是与合同不同的单独协议,仲裁条款独立于合同的其他条款而存在,不因合同其他条款无效而无效,也不因合同本身的存在与否受到任何影响。因此,当主合同转让时,仲裁条款不随主合同转让而转让,除非双方当事人同意此项转让。
但是,依据仲裁条款提起仲裁的权利应当与其他从权利一样随着主债权的转让而转让。如果争议一方能够在争议出现后,随便以合同无效或不成立对抗仲裁管辖权,那么仲裁条款也就事实上失去其约束力。因此,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仲裁程序的顺利开始,而仲裁条款的转让则是为了保证仲裁程序的顺利完结,以仲裁条款自治性反对仲裁条款随合同转让自动转让是不合理的。
(2)缺乏书面仲裁协议
仲裁是基于双方的合意而产生的协议。各国仲裁法与国际上有关的公约均要求仲裁协议是书面的方为有效。双方当事人如果没有在书面的仲裁协议上签字,就不受仲裁协议的约束。但是随着商业实践的发展,这一要求已逐渐放宽,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确认或者正逐步接受一些没有签字的仲裁协议的效力。所以以需要书面仲裁协议来反对仲裁协议的自动转让的说服力不强,也不符合放松仲裁协议形式要求的国际趋势。
二、不同情形下仲裁协议的效力
合同的转让,准确地说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指在不改变合同关系内容的前提下,合同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依法将其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全部或者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法律行为。合同转让分为合同承受、债权让与和债务承担三种情形,若合同出让人与合同相对方之间在原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那么对该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应区别对待。
1、合同承受时仲裁条款的效力认定
合同的承受又称合同概括转让,即合同的整体权利义务全部转让给受让人。在合同承受中,合同的转让人经合同另一方或者其他方当事人的同意,将其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概括移转给受让人,如果原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该仲裁条款对合同的受让人与合同的其他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除非在合同的转让过程中,受让人或合同的其他方当事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即在合同承受的情况下,适用的是仲裁条款“自动移转规则”(Antomatic Assignment Rule)。这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
2、债务承担时仲裁条款的效力问题
在合同债务承担的情况下,与合同承受的情形类似,债务人转让债务同样需要得到合同的另外一方当事人的同意,因此,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权人应当具有约束力,除非受让人或者债权人双方或者一方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对于合同债务承担,各国一般都规定:债权人的同意是使债务承担有效的最主要条件。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债权人若愿意继续采取仲裁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其明示同意债务转移时就视为同意仲裁条款一并转移给受让人。若债权人未明示同意,同时在合理期限内未作出有相反意思表示的特别声明或保留,也视为债权人同意原债务人将仲裁条款中的权利义务随合同债务一并转移给受让人。因此,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权人应当具有约束力,除非受让人或债权人双方或者一方有相反的意思表示。
3、债权让与时仲裁条款的效力认定
这种情形在国际上争议较多,各国做法不一。在合同权利转让的情况下,各国大多规定转让不需债务人同意,而只要对债务人通知即可对其生效。所以,大多数国家否定了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务人的效力。但是,近来也有国家承认在债权让与时,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务人即合同的另外一方当事人同样有效。法院和仲裁庭对此种情况下仲裁条款自动转让原则的论述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将仲裁条款视为基础合同的从属权利。仲裁协议作为主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唯一的目的是保障合同权利的实现,由此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属于合同的附属权利,应当与合同其他条款项下的权利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受附属权利转让规则的支配。因此在主合同转让时应该自动转让。(2)对各方公平合理的期待进行分析。合同权利的转让仲裁条款自动转让并不损害相关当事人对合同的公平合理预期。从债务人的角度分析,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合意达成仲裁就意味着仲裁不仅是其应当承担的义务,也是其享有的权利。债务人的义务在原合同权利转让后一般并没有实质地改变。如果仲裁条款不能自动转让,那么只要原合同当事人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他就可以逃避仲裁的义务,这样仲裁条款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从债务人权利的角度而言,原合同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有理由认为债务人本来是希望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履行合同产生的争议的。如果仲裁条款不能自动转让,债务人就必须通过诉讼解决争议,其仲裁解决争议的合理期待就要落空。从受让人权利角度看,只要转让合同有效,他所受让的合同权利就应该得到保护,没有理由认为受让人就其受让的权利所受到的保护要比转让人少,故在一项转让中,仅仅让与合同权利而不转让对该权利的保护是难以想象的。从受让人义务分析,受让人不应当被置于比转让人更优越的地位,如果原合同对债权所附加的条件之一是以仲裁方式解决有关争议,那么受让人无权摆脱仲裁的约束。
三、结论
无论从仲裁的产生来看,还是从世界各国的普遍实践来看,仲裁制度的最根本属性在于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意志,实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当事人在选择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方式上拥有一定的意思自治,这种意思自治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尊重,而且当事人自己也要受到自己选择的制约。在国际国内民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中,仲裁所具有的合同因素就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一原则。“无合意则无仲裁”是由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决定的,根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是一个合意的过程,前提是当事人一致认可以其选定的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从表面上看,对仲裁合意的要求形成了国际商事仲裁条款转让强有力的阻碍,因为原仲裁条款中没有也不可能表现出非转让方当事人与受让人之间的仲裁合意,如果仲裁条款签字方在未经受让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仲裁义务强加给他,那么受让人的权利就会受到侵害,使其不能享有通过公正和公开的法院审判维护自己权利的自由,也就否定了他应得的法律援助。但实际上,国际商事仲裁条款转让并没有否定“无合意则无仲裁”这一基本定律,恰恰相反,确定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非转让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必须以当事人意图为基础,因为在国际商事合同发生转让的情况下,通常在转让人和非转让方合同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仲裁条款中根本没有提及该仲裁条款对受让人的效力,在合同转让后,就必须借助对当事人合意的推定来实现仲裁对当事人合意的要求。在国际商事合同转让中,不论从常理还是法律的观点看,合同当事人都可以在授予受让人权利时加以一定限制。合同转让,其中的仲裁条款是否一同转让,是转让协议的解释问题,归根结底,这一解释要服从当事人的意愿。在合同转让时,如果转让人、受让人和非转让方合同当事人明确改变或排除了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原仲裁条款对受让人不具有拘束力,反之,则对受让人有拘束力。
对受让人而言,当债务人与转让人之间的合同载有仲裁条款时,受让人有合理的机会考虑在其受让了合同权利,取得债权人的地位时,通过仲裁解决他和债务人之间的争议对他是否有利。如果他不愿接受仲裁条款,他就应当在合同转让时向转让人表示反对继续适用仲裁条款;否则,他就应当受仲裁条款的约束。
参考文献:
[1]谭兵.中国仲裁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2]崔建远.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赵秀文.国际商事仲裁及其适用法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乔欣.比较商事仲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于喜富.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与协助——兼论中国的立法 与司法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6]张圣翠.国际商事仲裁强行规则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顾华宁.国际商事仲裁条款转让问题研究——基于国际商事合同转让[D].西南政法大学,2003.
[8]赵健.长臂的仲裁协议——论仲裁协议对未签字人的效力[J]. 仲裁与法律,2000,(1).
林木林地转让协议书 篇4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甲方自愿将甲方原承包水源镇水源村坡北二队2012年初经营种植的速生桉及林地(水源镇水源村坡北二队租用地点肯王坡、三江坡、岭猫坡,以附图红线界为准)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乙方自主承包经营。自甲方与乙方签订《转让林木.林地承包协议书》七日内,乙方一次性付清转让金给甲方,乙方即享有该林地、林木的承包经营权。同时继续继承甲方与水源镇水源村坡北二队签订的《租赁土地协议书》中约定的责任与权利。为确定转让付款及今后的责任,具体约定如下:
一.转让总价值为人民币叁拾贰万圆整(320000.00元)。双方签订《转让林地承包协议书》七日内乙方必须按时付款给甲方(以收款收据和双方签名盖章日期为准),否则协议书自然终止。
二.甲方原有的债权、债务与该宗地作贷款抵押由甲方自行负责,包括该宗地转让前所有的债权、债务由甲方负责,与乙方无关系。
三.甲方与水源镇水源村坡北二队签订《租赁土地协议书》以外的参股人员均由甲方处理清楚与乙方无关。林地林权不清楚造成转让后出现纠纷给乙方产生的经济损失由甲方负责。
四.转让金付清后,甲方将合同书原件及相关手续一并移交给乙方,在《租赁土地协议书》规定的期限内,林地和林木的经营、管理权等由乙方自行支配,甲方无权干涉。
五.以上协议双方自觉遵守。
六.此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乙方:
林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协议书 篇5
甲方: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镇洛省村
法定人:
乙方: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镇
法定人:
为了发展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建设。药材爱纳香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共同守信。
第一条:林地流转地块面积
(一)乙方将合法拥有的位于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镇______村_____组的林地_____亩流转给甲方。具体林地和熟地使用权流转面积以实际流转面积为准。
(二)乙方所有林地或熟地具体位置坐落在______组______山坡,总面积______亩四个界限:东至_______,南至______,西至_______,北至_______。
(三)乙方:所有林地、熟地内的牧草、林木、杂树及附着物由乙方自己清除干净,如有坟墓、人行路、公路、田边、田沟、房前房后最好不要妨碍以上的几点要求,避免发生纠纷。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任何伤害,甲方不负任何责任,林木砍伐清理由乙方负责按有关
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办理才发手续。
第二条:转让期限
转让期从年___月___日至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转让期限满。药林和其他经济作物和林地归还乙方,如方需要继续承包,可以从新订合同。
第三条:转让交易方式
(一)甲方为带动乙方共同致富,甲方提供药林种苗。乙方负责播种、除草施肥管理,甲方负责收购按每斤___元收购。
(二)林地使用权一经同意流转协商,乙方将原持有的林权证交给当地林业部门,在签订合同时现场登记并协助甲方办理林权证变更手续。
第四条:甲方的权利义务
(一)药林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及其他附着物的使用权因此而获得的其他各项权益乙方不分配收益。
(二)甲方在林地使用期间依法自主经营,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干涉。
(三)林地使用权合作期满,只要国家关于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政策有重大政变,甲乙双方的合作关系是否继续,在同等条件下甲方享有优先权。
(四)有权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在林区设置防火剂安全管理,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设施。
第五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在合同生效之日起的三个月内,按相关规定配合甲方办好林地使用权更变登记手续,变更期限与合同年限相同。
(二)甲方按合同取得林地使用权后,若出现林地或熟地使用权纠纷,由乙方全权负责处理,不得应向甲方的正常经营,并承担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合同期间国家所扶持的所有药林项目乙方不得干涉,所得的项目资金由甲方管理并全部用于基地建设开发。
(四)协助甲方搞好林地和财产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制止盗伐林地哄抢药林的行为发生。
第六条:其他约定
(一)乙方流转的林地使用权必须设有林地权属争议,若有产生林地权属争议造成甲方经济损失的,乙方赔偿甲方因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
(二)合同期内如遇到林地或熟地被征用,土地补偿归乙方所有林地药林林木及附着物补偿,甲乙双方按原合同甲方占七乙方占三的比例分配。
第七条: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在合同期内未能全面覆行合同义务,承担的应是同等的责任;即赔偿应一致。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拒的事件,影响合同的覆行或者不能按约定的条件覆行时,遇有上述不可抗拒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应在15天内提供不可抗拒详情及合同不能覆行部分不能覆行或者需要延期覆行的理由和有效证明,此
项证明理由充分不可抗拒发生的地区的公证机构出具,按其队覆行合同影响的程度由双方协商决定是否覆行合同,或者部分免除覆行合同的责任,或延期合同。
第八条:纠纷处理
如产生合同纠纷先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调解,调解不了在起诉到册亨县人民政府法院裁决。
第九条:其他
(一)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二)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三)本合同4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林业局、林业站各备案一份,合同签证机关一份。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证机关(签章)甲方法定代表人:乙方代表人:
甲方身份证号:乙方身份证号:
林地转让合同 篇6
受让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江西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件》及《县商品林林木、林地转让办法》等有关政策法规,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经充分协商订立本合同。
一、转让标的物
甲方将合法拥有有权处置的座落在乡(镇)村组,小地名: (东至 西至南至 北至),面积 亩的(林权证号: )进行转让。二、转让期限
转让年限年,即从年月日起至 年
月日止。
三、转让价格支付方式及时光
乙方经过方式取得甲方转让上述标的物,转让期内
支付转让价格金额: ,支付时光。
四、双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标的物转让后其林地的所有权不变,转让期内乙方享有上述标的物收益权、处置权及经营管理权,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甲方转让期内应维护乙方的自主经营权,不得干预乙方依法进行的正常生产活动。乙方不得自行或准许他人在转让标的物范围内开荒、采石等破坏林地资源的活动,发生森林火灾、病虫害、偷盗等毁林事件应进取采取措施,并向甲方及有关部门报告。
3、乙方转让期内守法经营,不得改变林地的性质,在不损害甲方的权益的前提下,能够将剩余的转让期的本合同取得的部分或全部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但必须告知甲方、并办理有关手续。
4、转让期内,林地资源被依法征、占用的,乙方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5、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要求终止合同,必须提前告知对方并经双方协商同意。
五、违约职责
1、甲、乙双方在合同生效后,应本着诚信的原则,严格履行合同义务。如一方当事人违约,应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为。
2、如违约金尚不足以弥补守约方经济损失时,违约方应在违约金之外增加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具体数额依具体损失情景确定。
3、
六、其他条款
1、本合同甲、乙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2、因本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及终止发生争议时,甲、乙双方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种方式解决。
(1)提请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
(2)供给转让合同管理机构仲裁;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4、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5、本合同一式五份,甲、乙双方、甲方乡(镇)、村委会及转让合同管理机关(鉴证单位)各执一份。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负责人: 负责人:
经办人: 经办人:
签订时光: 年 月 日
鉴证单位:
林地转让协议 篇7
摘 要 合同转让后原合同中的仲裁协议的效力是否及于受让方成为了突出的问题,就该问题国内外并存着两种理论,一是以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要求及合同相对性原则为依托的非自动转移理论,二是以禁止反言原则、公平合理期待原则为基础的自动转移理论。本文即以该两种理论为研究基础,辅以对相关实践的分析,最终落脚于我国该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 仲裁协议效力 自动转移 非自动转移
一、仲裁协议效力非自动转移理论与实践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愿意把他们之间将来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争议交付仲裁的协议。作为契约的一种,它受合同相对性原则的规制。此外,书面形式作为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1.形式的书面要求
1958年《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和《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均对仲裁协议的形式做出了严格的要求。
《纽约公约》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书面协定,是指当事人所签订或在互换函电中所载明之契约仲裁条款或仲裁协定。”意大利Zimmer v. cremascoh案的法官即以上述条文规定否定合同转让后原有仲裁协议对受让方的效力。该案涉及一份包含有仲裁条款的协议的转让,但转让行为本身并没有特别涉及仲裁条款。后受让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意大利最高法院认为,在转让合同中不明确提到仲裁条款的话,不能满足《纽约公约》第二条关于同意仲裁的表示应当是清楚的无异议的规定。
然而,国际商事活动的实践已经越来越多的突破该限制,联合国贸法会就《纽约公约》第2条第2款的解释建议为:认识到其中所述情形并非详尽无遗。2006年对《示范法》中的有关仲裁协议的定义和形式做出了重大修改,其中备选案文之一规定:“仲裁协议的内容以任何形式记录下来的,即为书面形式,无论该仲裁协议或合同是以口头方式、行为方式还是其他方式订立的。”备选案文二仅规定了仲裁协议的定义,而不再对仲裁协议的形式做出规定,这也就意味着仲裁协议不再拘泥于双方当事人的书面签署,为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及于合同受让人提供了可能。
2.合同相对性原则
合同相对性是指“只有合同当事人才受到合同约束,只有对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达成一致的当事方才有权享有或应当负担自己缔结的条款中的权利义务①。”由于合同受让人是合同关系的第三人,不享有合同权利也不负担合同义务,所以承认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实际上是对合同相对性的一种背离②。
英国的承包商Cottage Club Estates Limited与房主Woodside Estate Co.之间的建房合同中包含了仲裁协议,承包商将该合同项下的应得款项转让给了银行,后承包商对该应得款项产生争议而提起仲裁,房主辩称因合同权利转让,承包商不能提起仲裁。法官认为,仲裁协议只约束签署合同的当事人,因此合同权利的转让不涉及该合同中仲裁协议的转让。
但是,随着商事实践的发展,合同相对性原则逐渐出现了例外,首先就表现为利他合同。比如,20世纪50年代德国联邦法院创设的“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及《美国统一商法典》确立的“利益第三人担保责任”制度。
二、仲裁协议效力非自动转移理论及实践
1.“禁止反言”原则
衡平法上的“禁止反言”原则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法律行为或实现权利时应“言行一致”(my word in my bond)。也就是说,当仲裁条款的签字方利用合同中的实体条款来主张自己对非签字方的权利时,其主张事实上确认了双方之间合同的存在,并且签字方的主张完全来源于合同或者与合同的内容相关。此时,如果他否认非签字方的仲裁权利是不被允许的③。美国Enron Congeneration Limited Partnership Inc. v. Smith Congeneration Intenational Inc.案中原合同非转让方向法院起诉受让人,受让人以合同含有仲裁协议为由,要求将争议提交仲裁。美国第二巡回法院认为,“受让人要通过仲裁解决的争议源自于包含了仲裁协议的原合同,而原合同当事人已经表示了通过仲裁解决合同项下争议的意愿,根据禁止反言原则,原合同当事人不能逃避仲裁”。
2.公平合理期待原则
公平合理期待原则要求以合同当事人合理的利益来推定当事人的意图,如果当事人有不同于此的意图,应当作出特殊的约定④。笔者认为,讨论仲裁协议的扩张效力实际上就是要对合同进行解释。在无法获知当事双方的真实意图时,公平合理期待原则就应当被运用以推定当事双方的意图。因为,一个理性的正常人都是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但是如果双方都想在获取更大的利益则不免会产生冲突,因此又要兼顾对方的利益,也就是得到自身合理的利益而不追求过分的利益。
美国法院审理的Hosiery Mfg. corp. v. Goldston案,原告作为包含了仲裁协议的合同的受让人,向法院起诉债务人,法院认为,“如果仲裁协议一方可以通过转让受制于仲裁协议的权利而逃避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将没有任何意义。”
三、我国的相关制度建设
我国《仲裁法》并没有对此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9条规定:“债权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的,仲裁协议对受让人有效,但当事人另有约定、在受让债权债务时受让人明确反对或者不知有单独仲裁协议的除外。”
笔者认为,该条文包含了以下三层涵义:
1.无论债权受让还是债务承担,受让人都不加区分的适用这一条款。
2.采用自动转移理论,只要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限制仲裁条款对当事人之外的人适用,或受让人没有明确反对适用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受让人无需重新做出同意仲裁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自动的、直接的适用仲裁条款。
3.强调对受让人知情权的保护。若原合同当事人以合同之外的单独协议约定仲裁的话,那么受让人必须实际明知此协议的存在才受仲裁协议约束。
四、结论
综上所述,筆者认为,自动转移理论与非自动转移理论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受让人默示同意,只要其没有做出相反的意思表示就推定接受仲裁协议;而后者则需受让人的明示同意,如果当事人没有做出明确的意思表示接受仲裁协议,则主合同的转让不及于仲裁协议。
然而,自动转移理论也存在弊端。比如当事人A、B原合同中包含有仲裁协议,为了保证仲裁的公正性,双方当事人选择了C地仲裁,而后,A将合同转让给C地的D,间接导致了B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了不利的地位,而D相较于A而言获得了更优的仲裁便捷地位,换句话说合同转让后受让人获得了优于转让人的地位。因此笔者认为在该理论和非自动转移理论之间进行比较,只能说相较于后者给合同非转让方带来的更为不利后果而言,一定的便捷性甚至“公正性”的丧失是整个制度寻求平衡的后果。
我国的《仲裁法》解释是在支持仲裁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符合了国际发展趋势,采取自动转移理论,同时注重保护受让人的知情权,笔者认为该条司法解释合理的解决了现实中存在的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对未签字人的扩张效力问题,应当给予积极评价。
注释:
①李永军.合同法(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5:504.
②徐伟.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扩张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26.
③Hughes Masonry Co. v. Greater Clark Country School Bldg.Corp.
④刘晓红.论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法理基础.北京仲裁.2004(1):60.
参考文献:
[1]赵健.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法律出版社.2000.
[2]李永军.合同法(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5.
[3]刘晓红.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理与实证.商务印书馆.2005.
[4]刘晓红.论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法理基础.北京仲裁.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