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秘密教学反思

2024-09-15

大班语言秘密教学反思(共9篇)

大班语言秘密教学反思 篇1

三月份,我参加了山阳县幼儿园教师教学能手大赛活动,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总之,此次活动的参与使我受益匪浅。

我讲的是大班语言第十课诗歌《摇篮》。诗歌《摇篮》是一首很优美、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的诗歌,其语言精练,以重复性的结构形式抓住摇篮这一关键点,通过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所提到的各种景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理解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课的关键。

针对诗歌《摇篮》,我设计出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 环节和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等。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这一目标,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学习《摇篮》这首诗歌所要求的类比、迁移能力。在活动中我运用了引导性启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借助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发挥孩子的想象,让幼儿获得了满足。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现就语言活动《摇篮》作如下反思:

一、图片贯穿诗歌内容的始终,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在活动中,我根据诗歌的内容,绘制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四个大摇篮,以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宝宝图片,形象生动的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二、 把诗歌和音乐进行有机整合。

活动导入时,摇篮曲的欣赏使幼儿很快进入音乐优美的意境,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配乐诗朗诵把诗歌与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幼儿体会到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从而被陶冶,同时音乐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

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两次的配乐朗诵欣赏,使幼儿对诗歌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后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师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诵表演,使诗歌与音乐再度交融,充分实现“我、诗歌、音乐”的共鸣。

三、 感受音乐,体验情感。

从开始环节听音乐说感受、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到教师提出:白云为什么是“轻轻飘”?浪花为什么是“轻轻翻”?风儿为什么是“轻轻吹”?歌儿为什么是“轻轻唱”?等问题后,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讨论、模仿,发展了幼儿思维的广阔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情感体验更加深入。

四、视、听、讲结合。

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图片和小图片的巧妙使用,都充分的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让幼儿先欣赏。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摇篮和宝宝,发展了幼儿的记忆回放能力,帮助幼儿完整梳理了诗歌内容。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如你听到摇篮这首诗歌里,什么是摇篮,摇着哪个宝宝,创设了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加上教师鼓励、支持的语言,激发了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激起了幼儿朗诵的欲望,激发了幼儿朗诵激情,在朗诵诗歌过程中,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表情、眼神和肢体等动作,让幼儿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美妙的境界中,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促进剂。

五、不足之处。

在诗歌创编中,原有环节中小图片的使用可以帮幼儿突破创编诗歌的困难,但有一些限制幼儿的思维。欣赏诗歌的次数略有欠缺,没

有充分发挥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创编环节的时间把握稍显不足,使幼儿的创编活动不够尽兴。特别是仿编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编,有的不知添加什么才能使摇篮摇起来。作为老师的我也不能很广阔的想到很多,只有少数活泼的小朋友创编得很好。分析原因,仿编诗歌的第三句是难点,这和孩子本身的经验不足有关,在上这节课时,可多观察、多引导幼儿去学习。

总之,教学课中有得有失,但通过这次活动,我有信心,继续加强学习,阅读更多的教学、教育理念,更好的借鉴别人的优秀方案,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在教学活动中寻找到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

大班语言秘密教学反思 篇2

在参加全国幼儿园教师培训学习时, 我们有幸观摩了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的大班语言活动“花婆婆”。同去的老师感慨万千, 赞不绝口:哎呀, 到底是特级教师,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轻松地与应老师交流与对话。回到幼儿园后, 为了向园内教师传递新观念、新信息和新方法, 我们请参加培训且已有两年教学经验的王老师作专题汇报———将应老师的课展示给全园的教师观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 乐意用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

2.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情”的美好。

活动准备

1.故事《花婆婆》的PPT。

2.四季花卉图。

3.《四季花儿开》歌曲图谱:

暖和的春天来到了, 什么花儿朵朵开?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 什么花儿朵朵开?

凉爽的秋天来到了, 什么花儿朵朵开?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 什么花儿朵朵开?

第一次活动:模仿中起步

活动再现

1.老师播放PPT, 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婆婆是怎样的人?干什么的? (教师忘了问“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幼儿没能进入故事情景中, 回答仅限于生活中的婆婆。)

2.教师接着讲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小女孩答应了爷爷哪三件事? (大部分幼儿说出两件事, 对第三件事有些模糊。有个男孩子勇敢地站起来请求:“老师, 你再讲一次, 好吗?”王老师满脸通红。接着老师重复讲三件事, 幼儿回答得很正确, 但老师对于幼儿表达中的语言不规范问题未作纠正。)

3.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 交流四季开的花。

出示四季的花卉。 (看图认识四季的花卉)

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四季的花卉呢? (幼儿回答得有些笼统, 个别幼儿说错了季节。)

4.唱一唱《四季花儿开》。教师出示图谱, 幼儿学唱并用动作表示节奏。 (此环节是活动的难点, 幼儿既要记歌词又要打节奏, 王老师上得有些吃力, 显得有些混乱。)

5.说一说“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

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 买了许多花籽。花婆婆说如果到处开满鲜花, 世界一定更美好。你觉得做什么事, 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 (幼儿的回答有“弹钢琴”“做纸花”“画画”……最后的环节深化“美好的事情”, 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自我反思

第一次执教后, 小王老师脸色通红:“唉!应老师上得那么轻松, 我怎么教得那么累呢?好几个活动环节都被我搞乱了, 特别是唱四季歌环节, 幼儿缺乏自主探究, 教师缺乏有效引导, 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王老师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较低, 失望的表情挂在脸上。

同伴互助

江老师:开始部分的花婆婆作用没能体现出来, 其实发挥花婆婆的作用是重点, 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对于孩子进入故事情境有引导作用, 而王老师在活动开始阶段未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李老师:交流四季花卉, 是为后续活动作一铺垫。教师的提问应具体到季节, 以免孩子混淆花卉开放的季节, 影响后续学习。

杨老师:教唱四季歌时, 孩子的节奏未唱准,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唱, 为幼儿提供隐性的示范, 还可以使活动气氛更轻松。

我们的思考

王老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是年轻教师普遍存在的, 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存在脱节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 王老师没有很好地注意将每个环节、乃至每个问题的教学目的落实到位, 课堂处理相对急躁含糊, 从而形成了幼儿理解中的断层。

整个过程中, 王老师比较拘泥于预先设计好的问题, 回应策略欠缺, 较多表现为单纯重复幼儿发言, 未能体现对幼儿语言回应的归纳性和启发性。同时, 教师对于幼儿的课堂反应和突发状况考虑得不够周详, 一旦幼儿的反应超出教师预期, 王老师就显得有些慌乱, 生硬地接上下一个环节, 使整体环节之间缺乏流畅感、师生之间存在距离感。在教唱四季歌的环节中, 学唱设计不够自然, 表现为:幼儿自主探究较少, 歌唱节奏不准, 处于被动状态。当教师发现时, 应该灵活机动地融入幼儿之中, 以平等的伙伴“角色”出现, 既增加师幼互动机会, 又提供幼儿示范与生生互学的机会。

就本次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 需要进一步梳理, 帮助教师理解教学活动对应环节的价值, 并充分考虑应对策略。当然, 要达到这一目标, 不能仅靠一次指导, 而是需要我们长期的关注和引领。

第二次活动:改进中深入

活动再现

1.老师播放PPT, 讲述故事, 引导讨论:婆婆是怎样的人?花婆婆是做什么事的? (幼儿的回答紧扣教师的提问, 很快进入故事情境中。)

2.教师接着讲故事, 讲到三件事时, 放慢速度, 提问:小女孩答应了爷爷哪三件事? (幼儿回答内容正确, 但教师对幼儿表达中语言不完整的问题仍然未做纠正。)

3.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 交流四季开的花。

出示四季的花卉,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四季的花卉? (幼儿能根据教师出示的季节说出花卉, 但教师的提问过于限制了幼儿的思维。)

4.唱一唱《四季花儿开》。教师出示图谱, 幼儿学唱四季歌并用动作表示节奏。 (教师示范后, 幼儿跟唱, 在打节奏时幼儿采用了一样的动作, 教师没有提醒幼儿换动作。)

5.说一说“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

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 买了许多花籽, 花婆婆说如果到处开满鲜花世界一定更美好。你觉得做什么事, 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 (幼儿的回答有“跳舞”“宣传环保的知识”“唱歌”……最后的环节深化“美好的事情”, 背景音乐的利用也恰到好处。)

自我反思

王老师:这次的感觉好多了, 环节上没有问题, 层次清晰, 环环相扣。但我完全照搬了应老师的教案, 没有自己的特色。幼儿和老师的配合不够融洽, 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改进。

同伴互助

朱老师:今天幼儿在学唱四季歌时很轻松, 可以加大难度, 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打节奏, 应提醒幼儿交换。

周老师:出示的四季花卉图片过于单一, 提问应注重幼儿思维的发散。教唱四季歌时教师直接灌输给幼儿, 难以体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李老师:在认识四季花卉时, 可以让幼儿自由分组, 摆放花卉图, 教师最后小结, 做到教师引导与幼儿自主相结合。

我们的思考

分析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学习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应该说活动效果有所提高。教师能够针对上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思考与改进。首先, 教师较好把握和调整了具体问题的推进时间和方式方法, 并用恰当的语速、语调变化提醒幼儿关注重点;其次, 本次活动的步骤较以往清晰, 不论是提问还是学唱, 幼儿均能较好地达到预设目的;再次, 活动最后背景音乐的加入, 起到了烘托氛围, 升华情感的作用, 给孩子以美的情绪体验。

当然, 本次活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活动中, 王老师仍然未能采用积极的回应策略, 将幼儿不规范的陈述语言自然转化为对应语句, 没有体现出一定的归纳性。此外, 教师的课堂提示语和学唱部分的引导, 虽注重了规范性、同一性, 却在尺度把握上有所偏颇, 使启发性、多样性的幼儿活动理念未能体现。

我们认为,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学习特点的把握不到位, 而不是幼儿的不配合。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是为了幼儿的发展, 而不是为了展示教师自己的才华。故而, 我们建议王老师在倾听同事不同意见的基础上, 能够重新反思, 找准师幼关系定位, 在拓宽自己视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

第三次活动:创新中升华

活动准备:以上活动准备中, 再增加图谱: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再现

一、故事导入

1.引出活动。

师:今天, 老师带来一个故事 (出示PPT) , 认识吗?花婆婆是个怎样的人?她是干什么的?

幼1:种花的。幼2:买花的。幼3:喜欢花的。幼4:喜欢用花打扮自己的老人。

(活动的引入, 调动了幼儿的学习情趣, 激发了幼儿对故事的期待。)

2.讲述故事。

师:花婆婆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 (音乐声中,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讲完第三件事后,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女孩答应爷爷要做哪三件事?

幼1:到世界去逛逛。

师:就是去旅行。

幼2:在海边住下来。幼3: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师:花婆婆想做一件什么事, 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呢?花婆婆想, 如果海边开满了鲜花, 如果海边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 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

3.丰富幼儿四季花卉的经验。

(1) 说一说:四季不同的花

师:你知道什么花儿在什么季节开放吗?

(由故事延伸出关于花卉的学习活动, 十分自然。教师的提问没有直接指出答案, 而是来自于幼儿对生活的观察。)

幼1:桃花是在春天开的, 荷花是在夏天开的。

幼2:迎春花是在春天开的, 睡莲是在夏天开的。

幼3:菊花是在秋天开的, 腊梅花是在冬天开的。

师:除了这些花, 你还能说出其他花的名字吗?

幼:梨花、康乃馨、玫瑰花、月季花、向日葵花、桃花、马蹄莲……

(这里的两个问题, 前者难, 后者易。按逻辑, 应该先易后难。教师现场要观察孩子对于花卉的经验有多少, 如果孩子对花卉的生活积累比较丰富, 那就可以“先难后易”。“先难”, 让有经验的孩子集中精力积极搜寻自己的记忆;“后易”, 让幼儿绷紧的思维, 稍稍地“松一松”, 学习积极性依然很高。)

(2) 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花的照片, 你和好朋友去认一认这些是什么花?在什么季节开放?再把它们放在相应的字卡的下面。 (字卡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幼儿操作, 教师再和幼儿共同检查。对错误的地方, 教师重点讲解。

(3) 唱一唱《四季花儿开》

师:这些美丽的花会在不同的季节里开放。如果把花儿在四季开放唱出来, 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我们一起有节奏地唱唱看。

师:暖和的春天来到了, 什么花儿朵朵开?

幼:暖和的春天来到了, 桃花花儿朵朵开。

师:炎热的夏天来到了, 什么花儿朵朵开?

幼:炎热的夏天来到了, 荷花花儿朵朵开。

师:我们还可以用边唱边打节奏的方法来试着唱一唱。

师: (拍手) 凉爽的秋天来到了, 什么花儿朵朵开?

幼: (拍手) 凉爽的秋天来到了, 菊花花儿朵朵开。

师: (跺脚)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 什么花儿朵朵开?

幼: (跺脚)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 腊梅花儿朵朵开。

(这里既帮助孩子认字, 又有了节奏的范式。在春、夏唱完后, 用拍手、跺脚、转手腕动作表示节奏, 边唱边打节奏, 幼儿学得很开心, 非常投入。)

师: (出示“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 ”) 谁来试一试, 怎么唱呢?

(教师邀请一个女孩子唱, 女孩子唱得很动听, 节奏也完全正确, 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 并跟着学唱。)

师:啊, 让这么多的人夸奖你, 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这里的生成性教学, 既帮助幼儿巩固了前面的唱法和节奏, 又是对幼儿新的挑战。教师对幼儿的赞扬, 既让幼儿感受了现实生活中的“做一件美好的事情”, 又为情感的升华作了铺垫。)

二、一件美好的事

师:花婆婆种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 让世界从此变得更美好了!孩子们, 你们可以做什么事,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

幼1:我用好听的声音念儿歌, 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幼2:我用彩色的纸做出各种美丽的花, 送给每个来扬州的游客, 让世界更美好!

师:那些花可美丽了!谢谢你, 我们扬州的小主人!

幼3:我弹的钢琴声传到许多人家里, 世界就变得更美好!

师:啊!真的美好!你一定会成为钢琴王子的。

幼4:不要在水里扔垃圾, 世界就变得更美好!

师:对!小河干净, 世界也就更美好!

师:孩子们, 你们已经知道了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请你们记住这件事情, 努力去做这件事情。世界因为有你们, 会变得更美好!

自我反思

王老师:这次活动, 变开始时的一味模仿, 为融入个人与集体的想法与智慧;在组织活动时, 变一味背教案、走教案, 为对幼儿充分尊重、信任和引导;变“牵”着幼儿的鼻子走, 为引发幼儿的好奇、兴趣、自主探究, 教学效果非常好。

同伴互助

张老师:这次活动组织得很成功。由于有了前两次的经验, 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放”得开, 而不是忙着走“环节”。

华老师:在两次学习唱四季歌以及和幼儿的交流互动中, 教师尊重幼儿差异, 注意面向不同层次幼儿, 分解了难点, 较好地达成了目标。

李老师:在最后一个环节中, 王老师也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 利用孩子们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不露痕迹地渲染了主题, 使活动达到高潮。

我们的思考

本次“一课三研”活动, 始于对特级教师一节公开课的模仿。在三次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们积极参与研讨, 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相互启发, 不断反思, 认识逐渐深入, 最终解决了前两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刚开始的模仿其“形”, 演变为领会其“神”, 不再拘泥于“应老师是怎样说的, 下一个环节有哪几个步骤”, 而是多思考:应老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这样的教学环节对达成教学目标有何益处,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手段能帮助我园幼儿理解接受。

通过修改后的第三次教学尝试, 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和我们的教师团队已摒弃了“拿来主义”, 而将视点落在“有想法、有创新”这样的学习层面上。教师的授课也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表达行为, 而是根据课堂状况与幼儿需要的一种对话式、互动式行为。在整体的活动过程中, 自然体现出与故事、音乐的和谐, 与他人的和谐, 以及多种思路视点的和谐。孩子们很自然地被吸引, 并主动探索, 也给了观课者不同以往的新鲜感觉。

附故事:花婆婆

当花婆婆还是小女孩的时候, 她和爷爷住在一个靠海的小镇上。花婆婆的爷爷在他们家楼下开一间店。到了晚上, 还是小女孩的花婆婆就坐在爷爷的大腿上, 听爷爷说些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趣事。每次爷爷说完故事, 花婆婆就接着说:爷爷, 我长大以后, 也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当我老了, 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爷爷笑着说:好啊, 但是你一定要记得做第三件事。“什么事?”花婆婆问。“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声音的秘密》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帕斯卡是怎样发现声学的振动原理的,激发学生学习帕斯卡仔细观察、好动脑筋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实验感知声学振动原理。

教学重点:了解帕斯卡是怎样发现声学的振动原理的,激发学生学习帕斯卡仔细观察、好动脑筋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感知声学振动原理。

教学准备:音乐课件、锣、餐盘、勺子。

教学流程:

一、乐曲导入,激起阅读愿望

1.多媒体播放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学生用心去听。

2.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3.让学生想一想,平时生活中他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4.我们一出生,周围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动听的音乐,也有烦人的噪音,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些普通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呢?学习了第7课《声音的秘密》,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初步感受乐曲中的秘密,为新课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读课文。

1.看到课题让学生说一说想知道些什么。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轻轻打开书,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且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生自读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让学生说一说帕斯卡发现了什么。(在黑板上贴出帕斯卡的字卡。)

5.让学生再来读一遍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说一说对帕斯卡的了解。

6.指导学生说一说对帕斯卡的了解。

7.让学生说一说帕斯卡是怎样发现声音的秘密的。声音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第几段中被提到?

8.谁来读一读第3段,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事?(师指名来读,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9.交流刚才提出的问题。

10.让学生说一说哪句话写出了他对声音产生了兴趣。指名学生读一读。(生读。师板书:听——着了迷。)

11.教师范读,让学生想一想在意、着了迷是什么意思。

12.“这刀叉和盘子相碰的声音,谁听了都不会在意。”“谁”都包括那些人?

13.是呀,我们家厨房有叮叮当当的餐具碰撞声,我们都没在意,可小帕斯卡却在意了,由此可见,帕斯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生的回答,师相应板书:善于观察。)

14.我们以前没有在意叮叮当当的餐具碰撞声,现在我们把教室想象成厨房,你就是玩耍中的帕斯卡,听到声音会想什么?(师敲响盘子。)

15.你在想什么?帕斯卡在想什么呢?(指名回答。)

16.帕斯卡比我们想得更深入,他多爱动脑筋啊!(师相应板书:想——为什么 爱动脑筋。)

17.你能读出他那种思考的语气吗?练一练。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秘密的极大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敢说、乐说。

三、设计情境,体验实验经过

1.帕斯卡观察得仔细,思考得深入、全面,为了揭开这个谜团,他会怎样去做呢?

2.同学们猜对了,那么帕斯卡是怎样开展实验的呢?请同桌合作学习,轮流来读课文第4段。看大屏幕,这次问题老人给我们提出了自学要求:同桌合作学习第4段,找一找帕斯卡实验的动作,并试着模仿着做一做,说一说从这段描写中,你能体会出帕斯卡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桌合作学习。)

3.谁来说一说帕斯卡是怎样实验的呢?你找到了哪些表示他实验动作的词语。(指名回答。师相应板书:做——敲、按。)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帕斯卡实验的这句话。(生读。)

5.由此可以看出帕斯卡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师板书:敢于实践。)

6.下面我们和帕斯卡一起走进实验,来共同寻找声音的秘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实验用品“锣”。老师来敲,同学们仔细听,注意看,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敲响锣,生听。)

7.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8.下面老师找一个同学与老师合作来敲锣,你们再来看一看,听一听。(生敲锣,师用手去按锣。)

9.让学生说一说声音为什么马上消失了呢?

10.刚才老师的手还感觉有些发麻呢!老师看到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也想参与实验了,现在我们来分成两个小组,左边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尺子,放在桌子的边缘,用手使劲拍打一下尺子,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再用手按住尺子,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右边的小组把手伸进书桌堂里,耳朵贴在书桌面上,手在里面拍打桌面,只拍一下,你听到了什么,再用手去按住桌面,你又有什么发现?(生分组来做实验。)

11.学生交流实验体会。

12.你们太了不起了,有这么多发现,那么声音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谁来读第5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声音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指名来读课文。)

13.让我们来齐读这两句,帕斯卡通过观察和实验,终于得出结论。(生齐读。师板书:振动。)

14.帕斯卡为什么会发现声音的秘密呢?

15.是的,正因为帕斯卡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勇于实践,所以才有了这么伟大的发现。这就是声学的振动原理。让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边读边想对帕斯卡说点什么。

16.那么此时此刻,你想对帕斯卡说点什么?

17.学生自由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爱探索,爱尝试是孩子的特点,通过创设实验的氛围,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实验,让他们亲眼看得到,亲耳听得到,在这样的环节中促使学生自读自悟,学生也将自然而然地找到谜底,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四、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师:帕斯卡的确很了不起,他一生中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帕斯卡能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起点就是这次发现声音秘密的经历。同学们现在只有八九岁,从现在开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实践,像帕斯卡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班也能出现许多的小帕斯卡。

设计意图:在此处通过引发学生思考:他一生有哪些成就?努力营造自主、快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与课文展开对话,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悟的良好阅读习惯。

反思:

我所讲的内容是教科版2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声音的秘密》。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了解帕斯卡是怎样发现声学的振动原理的,激发学生学习帕斯卡仔细观察、好动脑筋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上课伊始,我以向学生赠送礼物为引子,让学生来欣赏一段音乐,并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初步感知乐曲中的秘密。我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设为开篇导语,激发起学生探索声音秘密的阅读愿望和兴趣。

看到课题后,学生产生了许多问题,声音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我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课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秘密的极大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敢说、乐说。

爱探索,爱尝试是孩子的特点,我利用这个特点创设实验的氛围,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实验,让他们亲眼看得到,亲耳听得到,再请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序地说出来。在这样的环节中促使学生自读自悟实验过程,并将探索声音秘密的实验再现在面前。学生将自然而然地找到谜底。从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训练学生有序地表达。

课堂上我将采用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等形式的读,抓住重点句子,指导朗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学生熟读后,我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句子中知道了什么。尤其在文末的一句“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伟大的科学探索”,在此处引发学生思考:他一生有哪些成就?努力营造自主、快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与课文展开对话,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悟的良好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宁安市兰岗镇学校)

大班语言教案:春天的秘密反思 篇4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及青蛙的外形特征及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喜欢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现的人情美。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活动重、难点:

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带、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大的脑袋,黑黝端,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二.播放故事录音,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2、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3、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4、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

三、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看图片1,遇到鸭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鸭妈妈说了些什么?

3、看图片2、3、4,遇到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小蝌蚪又说了些什么?

4、用连贯的语言说一说故事情节。

四、熟悉掌握故事

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活动延伸:

欣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课件。

1、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她是长得怎么样的?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2、再次完整看图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过几天先会长出两条后腿来,接着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等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袭,就变成了青蛙。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整体来说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教学内容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是孩子们兴致盎然。首先从老师问孩子们,回家没看见自己的妈妈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导入,让幼儿知道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之后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不仅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有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操作活动有着很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表达,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各种动态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师先让孩子了解小蝌蚪的特征,再让幼儿讨论小蝌蚪游动的反向,是怎样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的,突出了本节活动课的重点。将语言发展,数的感知,探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3、大班春天主题语言教案模板:春天的秘密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说了哪些春天的秘密。

2.愿意思考春天还有什么秘密,并仿编诗歌。

3.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春天。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春天的秘密》诗歌音频及图片。

材料准备: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诗歌音频及插图,引导幼儿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1-2遍,引导幼儿欣赏。

2.再次播放诗歌,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诗歌呈现的画面。

二引导幼儿思考春天的特征,鼓励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鼓励幼儿仿编诗歌。

——春天来了,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春天还有哪些秘密?大家学着这首诗歌说一说。

2.教师将幼儿仿编的诗歌做整理并记录。

三发材料,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春天

1.教师鼓励幼儿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春天。

语言《春天的秘密》教学反思 篇5

1、活动开始,教师结合图片和声音导入活动,从视觉和听觉刺激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孩子们在用语言描述看到、听到的春天过程中也为后面理解诗歌、仿编诗歌奠定基础。

2、在引导孩子们理解诗歌环节中,教师采取了先整体欣赏——分段理解的方法,在分段理解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死教孩子,而是通过提问、观看图片、表演等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景。特别是教师注重诗歌中细节以及词汇方面的理解,如引导孩子们通过动作表现“垂柳飘荡”。

3、教师有一定的课堂机智,在教学过程中能耐心等待幼儿,能智慧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如在引导孩子们理解“垂柳换上嫩绿的春装”中,教师提问:春天还有什么也换上了嫩绿的春装?有一个孩子回答:小河。这时教师能及时追问:为什么你认为小河会换上嫩绿的春装?孩子回答不上来,这时教师适时给予提醒:春天到了,小河会有什么变化?从中孩子们思考:春天来了,小河里的水草变绿了,小河就像是换上了嫩绿的春装。

4、在仿编环节中,教师给予孩子们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在仿编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并引导孩子们朗诵仿编的诗歌,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感,感受仿编的乐趣。

不足:

1、导入环节以及理解诗歌内容环节所用时间有点长,导致后面活动比较紧凑。

建议: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把握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详略得当。

2、在引导孩子们朗诵环节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至少朗诵2——3次,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理解诗歌内容以及结构特点。

3、在第一次执教过程中,由于分析教材中只分析到了诗歌具有循环反复的结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也只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这一结构特点,漏掉了诗歌“问答”的结构特点,因此导致后面孩子们在仿编环节中不能正确按照诗歌结构进行仿编。

建议:

(1)重新分析教材,改为:《春天的秘密》是一首以“循环反复、问答的句式”为主的诗歌。

(2)教学活动中通过图谱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发现并了解诗歌:循环反复、问答两种结构特点。

(3)如果孩子们在发现结构特点时说:“诗歌前面和后面是一样的。”教师应追问:“哪里是一样的?”鼓励孩子们将反复的句式朗诵出来,加深了解。

(4)鼓励孩子们分组以问答的形式朗诵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结构特点。

4、教师示范朗诵诗歌时每段之间注意可以有一定的停顿,使幼儿在倾听中能更加明显地感受到段与段之间区别。

大班语言秘密教学反思 篇6

活动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水为生命提供能量,让生命能够存活。水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

活动目标:

1、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激发探索兴趣。

2、知道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方糖、花生、麻油、果珍。

2、透明的杯子、小碗、筷子、勺子。

3、小博士课件。

4、幼儿人手一份记录本和笔。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观察、比较和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活动难点:

会记录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知道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活动流程:

观察引趣→猜想实验→迁移运用

活动过程:

一、观察引趣

1、看一看,闻一闻,老师给准备了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2、幼儿观察,教师指导。

3、幼儿讲述观察结果,知道实验材料名称,了解其外形特征。

二、猜想实验

(一)实验一:谁不见了

1、猜想并记录:谁不见了

(1)这些材料要和水来作游戏,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它们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谁会不见了?

(2)幼儿猜想并记录。

提出记录要求:选择两种符号,一种表示它不见了。另一种表示它还在。

(3)展示幼儿记录,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2、实验并记录:到底谁不见了

(1)小朋友的说法各有不同,到底谁猜对了谁猜错了呢?我们还是做个实验试试对吧。在做实验前,我想请你们把这些材料都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的搅拌之后,先别忙着记,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在你的记录本上,把这种有趣的现象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教师观察,随机指导。

(3)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4)小结:小朋友猜想的和实验出来的结果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只有动手做一做,我们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二)、实验二:谁能取出来

1、提出问题:放到水里的材料,还能取出来吗?(幼儿猜想,讲述。)

教师演示大表格让幼儿猜想并记录猜想结果。

2、提出实验要求:这里有许多的小工具,有小勺,筷子。现在你们就要用这些小工具,看看刚才你们放进水里的这些材料,哪些还能取出来,哪些取不出来了。记录实验结果。

3、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拿记录本讲述自己发现的现象,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与同伴不同的看法。

5、教师演示PPT,展示大的记录表和孩子一起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6、提问

(1)你发现什么可以从水中取出来?什么不可以取出来?

(2)我们来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

(3)为什么方糖和果珍取不出来了?它们到哪里去了?

7、教师小结,帮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

今天通过做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体放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像花生放进水中,沉下去了。油放进水中,浮起来了。果珍放进水中,使水改变了颜色。糖最后看不见了。象糖和果珍这种放进水中经过充分的搅拌之后,利用各种小工具能不能取出来?放进水中不能取出的现象,有个好听的词表示,叫“溶解”,“溶解在水中”。像花生和油,放进水中后花生还是花生,油还是油。我们用小工具一取就把他们取出来了。他们不能“溶解”在水中。

三、迁移运用

1、谁能告诉我,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中?

2、演示课件引导幼儿思考。

活动延伸:

出示沙子、肥皂、泥土。

问:这些是什么?它们能溶解在水中吗?

回家后做做实验,明天告诉我和大家。

教学反思:

采用个别引导和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溶解”的方法。而且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溶解的过程一目了然。这样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活动中教师通过两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把模式贯穿其中。通过孩子的猜想,验证,发现溶解的秘密, 培养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不足之处:

1、很多幼儿活动中多以听和记录为主,很少主动提出问题。

2、由于操作材料有限,不能每个幼儿都进行操作。

大班语言秘密教学反思 篇7

1 大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每个班的规模通常应在35人左右。按照这个标准, 人数在40人以上的班级就是大班了。大班英语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个体参与机会少, 导致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不理想。笔者曾观看并记录了某高校大学英语青年教师的讲课比赛录像。本次比赛共有14名青年教师参加, 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教的班级都是60人以上的大班。参赛者所讲的单元部分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能反映出他们各自的教学理念, 代表他们通常的教学行为及上课风格, 能够较客观地体现出他们的业务素质及能力。14名参赛者基本上都是主要采用PPP (即presentation讲授, practice练习及production输出) 的教学模式, 由教师控制课堂、启动话轮, 学生被动地参与, 没有主动发言权。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 只有一位教师采用。她是上次课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任务, 以小组的形式协作完成, 在本次课由小组发言人汇报本组任务完成情况, 教师进行点评。

尽管样本较小, 但比赛的情况直观而形象地说明: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应试为导向, 以PPP为基本模式, 侧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束定芳, 2006:21-2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机会和语言实践机会很少, 师生交流及 (或) 生生交流有限,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受教的地位等。2007年7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 “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如何才能在人数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因受大班人数多的客观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是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引入

知识可分“陈述知识”和“程序知识”两种。陈述知识是关于事实的知识, 而程序知识是有关“如何做的知识”。课堂上教师讲授的语法和词汇知识仅仅是陈述知识。这些知识即使通过练习成为学生长期记忆的一部分, 也不能自动转化为语言技能。语言使用还需要一定的程序知识, 这种程序知识一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实际的交际而获得, 另一方面通过具体而真实的交际活动而获得某种意识和“感觉”。纯粹知识的讲解、记忆对获得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基本上起不到多少关键的作用。 (束定芳, 2006:21-23) 而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实际使用目标语、注重“在做中学 (learning through doing) ”, 正是任务型语言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的核心所在。Nunan (1991:279) 将任务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归纳为五点:1) 强调通过用目标语进行交互作用活动来学习交际;2) 将真实语篇引入学习情景;3) 为学习者提供机会, 让他们把注意力不仅仅集中于语言, 而同时集中于过程本身;4) 提升学习者个人的经历, 把这些经历看作课堂学习的重要贡献成分;5) 试图将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的激活联系起来。

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模式, 学术界的意见并不统一。一是把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强式和弱式两种。强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将任务看作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 将教学过程转化成一系列的任务, 似乎二语习得如同母语习得一样是同一种交际过程的结果;弱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则强调任务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张先讲授语言知识, 再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用语言做事, 然后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归纳和总结语言知识。 (转引自丰玉芳等) 二是Skehan (2002) 述及的三种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模式:基于结构型 (structure-based) 、交际驱动型 (communication-driven) 和中间型 (intermediate position) 。基于结构型强调执行任务时语言形式的运用, 要求完成特定任务时一定要使用某一特殊语言结构。交际驱动型则强调任务的自然性和真实性, 不为某一特殊语言结构而设计任务, 真实世界的需要成为任务设计的驱动力, 与上面分类中的强式任务型教学模式类似。中间型教学任务设计模式则既重视任务的自然性和真实性, 也强调任务的设计与方法的选择要照顾到语言形式的练习, 以增加学习者中介语发展的机会, 类似于上述的弱式任务型教学模式。

3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改良

任务型语言教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是Krashen输入假设, 这一理论是以二语习得者为研究对象。但对中国的学生而言, 英语只是一门外语, 而不是第二语言。而且, 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可理解输入也许是中介语系统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绝非充分条件。要想使输入转化为吸收, 还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其它条件, 其中一个极重要的条件是对语言形式的注意。 (孙晓丽等, 2009) 鉴于此, 上面分类中提及的“强式”和“交际型”教学模式恐怕未必适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结构型”任务设计, 注重语言形式的使用, 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但是要求完成某一任务时必须使用某一特殊语言结构, 则未免失之僵化, 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有效交际。相比之下, 弱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和中间型教学任务设计模式, 既强调任务是语言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语言意义的学习, 也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 也许更适用于大学英语大班课堂教学。

任务的完成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阶段 (pre-task phase) , 任务环阶段 (task cycle phase) 及语言聚焦 (language focus) 。前任务阶段主要起着热身的作用, 导入任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熟悉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为顺利地进行第二阶段做准备。在任务环阶段,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 如结成对子或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来完成任务。最后阶段为语言聚焦, 重点从语言意义转向语言形式, 帮助学生巩固基本语言点, 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Willis, 2002)

大学英语课时有限, 教学计划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 课堂上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任务成果展示。现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很难考查出学生的交际能力, 学生如果只为通过考试而学习, 会过多地关注语言形式, 参与课堂任务的意识就比较淡漠。所以设计的任务要围绕教材、精简得当, 否则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从而影响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根据大班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参考上述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笔者将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改良。改良后也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任务前阶段, 由相关背景知识导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进行把握, 分析和演练语言难点和重点, 学习相关词汇表达及句子, 整个过程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阶段是任务实施阶段, 包括任务设计、准备和汇报;第三阶段是任务总结阶段, 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

4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例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中第三单元的A篇文章为例, 说明任务的设计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该文章的题目是《跨国婚姻》 (Marriage across the Nations) , 第一阶段即任务前阶段的学习是语言的意义和形式并重。这一阶段结束时, 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 表达的欲望和热情也被激发出来。第二阶段以语言的意义为核心, 围绕意义的表达给学生设计如下的任务:

Do a questionnaire on one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nd present orally next time:

我就这个问题调查了X个人, 其中男士Y人, 女士Z人。对这一问题, 他们的看法分别是……, 从中可以看出……, 对此我的看法是……

Question 1:This passage is about people's opinions on a marriage across the nations.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mixed marriage?Why or why not?

Question 2: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A man may select a woman because he, in his own eyes, sees her as the just-right wife for him.Every man has his own definition of what the"just-right"wife is.So what is your definition of"just-right"wife or husband?

Question 3:What would you do if your parents frowned on your marriage?

准备阶段是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课后在同学中进行实地调查, 根据访谈的结果用英语写出报告, 并能熟练说出主要内容。

汇报阶段是在课堂上进行, 先是两人结成对子, 把自己的内容讲给对方听, 互相提出改进意见;接着是四至五人自由组成一个小组, 每个人在组内汇报一下自己的调查内容, 民主评选出一名同学代表本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汇报采取竞赛的形式, 教师公布评价标准, 给第一位同学打分, 第二位同学的得分由第一位同学代表的小组的成员商议后给出, 依次类推。学生或是投入的表演者或是倾听的观众或是公正的评委,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入进来。每个同学上台前都会得到热情和鼓励的掌声, 汇报完后会得到赞赏和感谢的掌声, 整个竞赛是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比赛结束后, 根据得分评出前三名, 教师自备奖品:比如红苹果、巧克力等学生想不到的东西, 给学生惊喜、留下深刻印象和无尽回味, 也营造了温馨的班级学习气氛。第三阶段是任务总结阶段, 教师进行点面结合的点评, 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若问题有普遍性和共性, 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 树立学生榜样、增加学生信心和明确努力的方向。最后这一阶段一方面是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和体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将重点从语言意义转向语言形式, 帮助学生巩固基本语言点, 确保任务的结束也即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

5 结束语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纯粹知识传授性的课堂教学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型语言教学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可以有效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 但全盘照搬难免会水土不服。同时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及学习者需求的差异, 也决定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做的是在现有的基础上, 继续理论探究和实践创新, 将其加工改造成适用于中国环境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Nunan D.Communicative Tasks and Language Curriculum[J].TESOL Quarterly, 1991, 25 (2) :279-295.

[3]Skehan P.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ask-Based Instruction[C]//Willis.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17-30.

[4]Willis J.A Flexible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C]//Willis.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52-62.

[5]丰玉芳, 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6) :35-38.

[6]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 2006 (4) :21-28.

大班科学活动:蝴蝶的秘密 篇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我们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对称现象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我们应帮助幼儿认识对称,理解对称,如果只是进行知识性的灌输,幼儿会感到枯燥、乏味。而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对称,会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游戏性的活动,通过创设“营救公主”的故事情境,让幼儿在闯关的游戏中,认识、理解对称。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对称的基本特征。

2.掌握上下、左右对称的操作方法。

活动准备:

1.剪成两半的蝴蝶对称图形卡片若干。

2.侍卫、巫师、公主形象的图片。

3.对称图形操作材料。

4.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有一个王国,叫蝴蝶王国,蝴蝶王国里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公主,人们都非常喜欢这位公主。可是有一天这个王国里来了一位巫师,巫师对公主施了魔法,还把公主给关了起来,王国里的人们都想去救公主,可是谁都没有闯过巫师设下的三道难关。这可怎么办呢?我们班的小朋友想不想去救公主呀?那我们一起来看巫师设的第一关:

(评析:在导入环节中,创设有趣的“蝴蝶王国”的故事背景,设计了公主被抓,勇闯难关,营救公主的情境,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闯关游戏,感知对称

1.勇闯第一关:

(1)要求:可恶的巫师把蝴蝶王国里的蝴蝶图形全都变乱了,你们看——(向幼儿呈现散乱的蝴蝶对称图形。)如果我们班的小朋友能把蝴蝶王国恢复成原来的模样,你就能闯过了第一关。

(2)请个别幼儿操作。

(3)集体交流,感知物体的对称。

(评析:在闯关的第一个环节中,利用蝴蝶图案的对称性,让幼儿找出完整的蝴蝶图案,恢复蝴蝶王国,可以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对称的基本特征。)

2.勇闯第二关:

(1)要求:要想进入公主被关的公园,必须要能和门口的侍卫对上暗号才行,(呈现侍卫形象的图片)什么暗号呢?你要能够根据侍卫所摆出的动作再摆出一个和他对称的造型,你就能闯过了第二关。

(2)呈现多个侍卫的不同动作姿态图片,请个别幼儿摆出对称的造型。

(3)请全体幼儿摆出对称的造型。

(评析:在闯关的第二个环节中,利用身体造型的塑造,让幼儿在愉快的动作体验中进一步感受物体的对称特性。)

3.勇闯第三关:

(1)要求:进入了公园,我们就见到了巫师。(呈现巫师的形象图片)巫师最喜欢玩游戏了,他喜欢用许多彩色的小方块摆出各种蝴蝶的造型,(呈现操作材料)小朋友如果能够根据他给出的图形摆出一个对称的图形,组合成一个漂亮的蝴蝶来,就能闯关成功了。

(2)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小结。

(3)分小组进行操作。

(4)集体展示交流操作结果。

(评析:有了前面两个环节对对称图形的基本感知后,此环节让幼儿进行充分地动手操作,掌握上下、左右对称的操作方法,达成目标。)

三、巩固认识,结束活动

1.教师:闯过了所有的关,我们终于救出了公主。公主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我们,她说:“我要送我们蝴蝶王国的礼物给所有的小朋友们!”你们想要吗?

2.老师用手工纸对折,随意剪出一个图形,然后打开呈现出一个对称的图形,作为公主的礼物。

(评析:此环节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更加深了幼儿对物体对称的感知。)

活动延伸:

我们小朋友回家也用这种方法折出蝴蝶王国的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对称。

活动游戏性较强,围绕着“对称图形”的主题,创设了“蝴蝶王国”的故事背景,设计了公主被抓,勇闯难关,营救公主的游戏活动,有效帮助幼儿巩固了“对称”的相关知识。

在闯关的三个环节安排上,始终紧扣“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设计了拼摆对称图形,用身体动作塑造对称造型,合作拼搭对称图形等三个游戏,层层深入,不断加深幼儿的感知,巩固幼儿的操作,调动了幼儿积极参与的欲望。

大班语言秘密教学反思 篇9

设计意图:

对大班的孩子而言,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碰到过简单的统计,如:举手表决评选“文明小标兵”,决定谁当小组长等等,但对运用标记符号等统计的规范要素接触不多,尤其是对流动数据的统计。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本次活动拟将对流动数据的整理作为主要的内容主体,从中帮助幼儿习得关于统计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本活动考虑了尽可能多的尊重幼儿原有经验和各自的学习方法,从自主学习入手,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在同伴互助,教师提升过程中,形成新经验,在小步递进,不断尝试中掌握新经验。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流动的数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能通过比较、判断,选择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进行记录。

3.体验学会统计的成功感。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基础的统计经验物质准备:PPT;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交代主题,活动导入

1.播放PPT,激发幼儿猜测的兴趣播放礼物PPT,请幼儿猜测是什么礼物,激发幼儿想得到礼物的兴趣。

师:大家都想要礼物,怎么办?引出游戏《石头剪刀布》

2.两人一组随音乐进行游戏《石头剪刀布》。

师:游戏次数多,记不清赢了多少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3.幼儿再次进行游戏并尝试为猜拳比赛记录输赢。

要求:两人记录在一张纸上。

4.交流记录的方法,提升做标记,用记号记录等统计经验。

师:介绍自己是怎么记录的,“怎样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引出画符号或写名字做标记的方法。

二、统计奖品数量

1.播放奖品PPT,出示统计表,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奖品。

(1)快速播放PPT,引导幼儿继续用记录的方法来记录。

(2)出示统计表,学习用表格记录的方法。

师:刚才PPT里的三种奖品,我们可以为做个什么样的标记呢?

(3)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在记录奖品中出现的问题。

集体讨论:怎样用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记录?

3.再次统计奖品数量,在记录中提升“用又快又准确的方法记录”的新经验。

(1)引导幼儿先在白纸上画上表格和做标记。

师:这次白纸上什么都没有,那我们应该首先做什么?

(2)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4.集体验证交流统计结果。

5.发放奖品

教学反思:

在盒子教学中一开始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一看到这个盒子就浮想联翩,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身边取材,一方面让学生很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一开始通过导入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拿出准备好的盒子,放在讲桌上,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们在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乐趣。这样一来很快就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接着我又提出了要求让学生在猜盒子的时候,注意观察老师和同学的动作,表情,语言。让学生一边在做游戏,一边让学生观察,这样把游戏和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乐于观察,乐于说话,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要求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进行,接着我又要求学生把进行的游戏分为三部分,并围绕这三部分来写一写。学生通过游戏,通过观察,能清楚的把自己观察的,和别人的动作,语言,表情清楚的写下来,要求写真实,写具体,生动。这样整节课都在学生的互动中,在学生的游戏中,在学生的观察中完成了本节课。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有些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而本次习作,教师让学生谈自己、谈同学。学生因为对自己的一切都很了解,有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有话可说;而与之朝夕相处的同学,孩子们对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也可以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叶圣陶先生曾说:“小学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当然在本次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首先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下课了还没有总结。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玩和观察没有分开,导致有的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只会玩,而没有观察,因此在写话的时候没有可以写的内容。第三在教学中应该用精练的语言,这样才能让教学更有效。总之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品。

上一篇:国庆节高三作文700字下一篇:圣经读后感(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