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心得体会(共13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心得体会 篇1
萧瑟秋风起,吹进了那篇荒芜的园子中,遍地落叶随风而舞,天边的那抹彩霞孤独的飘着,看上去有些凄美。有一个人坐在轮椅上,静静地欣赏,这个人就是史铁生。
史铁生的文字是优美却又有些凄凉的,看似冷漠的字眼背后隐蔽着一个坠入低谷的人的顽强与倔强。《我与地坛》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略显悲凉却充满力量的故事。而读完,品完整篇文章后,有两处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还请我娓娓道来。
第一处是《我与地坛》的第一小章,其中“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一句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公平地讲,史铁生是一个不那么幸运的人,甚至有些可悲。从他的文字里看,他本是一个有志向,有梦想的少年,却不幸在最狂妄的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残废了双腿。命运好像给他开了个玩笑,把他硬生生的从高处拽下来,再给他重重一击。这时的史铁生是崩溃的,绝望的,甚至是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的,于是,他每天在地坛里漫无目的地“走”,“走”那些他“走”过一遍又一遍的路,想生生死死这种真实存在却又虚无缥缈的东西,甚至想怎么去死。可令人惊叹的是,他想通了,想通了自己的不幸,想通了生死,想通了人该怎么活着并为此努力。我深深触动和感叹于他的坚强和与命运斗争的勇气。
第二处是《我与地坛》的第二小章,讲述的是史铁生与他母亲的点滴往事。这一章,史铁生用真诚,朴实的文字写出了他对母亲深深的自责与怀念,感人肺腑。年轻狂妄的史铁生怎么受得了失去双腿这样沉痛的打击,只能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不幸与悲愤之中,却忘了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加倍的。母亲的悲痛从不轻易表现出来,因为她还需要安慰她的儿子,抚慰她的儿子尚未成熟的饱受伤痛的心灵。母亲常在等待与看望之间徘徊,纠结,她变得卑微,变得小心翼翼。虽然史特生后来理解了母亲的为难,可时期已晚,母亲已与世长辞。这是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又是一个儿子对他的母亲多么真切的自责与怀念。
在《我与地坛》这本书中,我感悟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也许年纪尚小,阅历尚浅的我还无法完全领悟和理解史铁生所要传递的情感,却真真切切地感到了生命的力量和不畏艰险,逆流而上的精神。
《我与地坛》教后感 篇2
教科书节选了全文的一、二节,尽管如此,但文字还是较长,作为自读课文,学生在一节课内要完成对这篇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我个人理解,阅读鉴赏教学包括两个系统,一是教师阅读、内化文本的输入系统,二是教师把自己的认识、体验、方法等外化输给学生的输出系统。前者是前提、基础和准备,是教师“学”的内功;后者依存前者,又依赖教育智慧、方法和学生特点才能有效实施,是教师“教”的综合功力。没有前者或者教师“学”的内功不足,断然“教”不了;仅有前者也未必“教”得好。解读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每个人都可对应自己的知识、经验、阅历、情感等进行个性化阅读,这种阅读要动乎衷发乎内,结果不必也不可一律。学生只要读出了那份真情睿思,引发了自己的共鸣,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就是收获,至于写得多少优劣、说不说出已不是首要。
我揣度,这篇散文入选教科书并得到广大师生的赞赏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师生共同分享文学审美的愉悦,得到心灵的滋养。二是为我们的精神“补钙”。当今物质生活丰富,生活节奏加快,而人的精神世界、心灵田园有日渐浮躁、粗糙乃至贫瘠的趋势,青少年学生最容易受到这种不良影响,加之“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未曾或较少遭遇挫折、磨难、不幸,漫漫人生路上需要顽强的意志、稳健的步伐,而这些如同人体必需的钙一样,要不断摄取和补充。世间幸福大抵相似,人生不幸却各不相同。幸福固然需要享受、品味和珍惜,痛苦和不幸更需咀嚼、体验和面对。生命的航程难免不顺,而当真的出现“惨淡的人生”甚至“淋漓的鲜血”,是直面正视,还是消沉自甘毁灭呢?本文可为他们提供一种心理准备、一种预设的人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可以作为他人受“挫折教育”、“吃苦教育”、“磨难教育”的案例。三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每个人类的子民与大地、与母亲都有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中西方人对上苍对土地都有不尽的感激、膜拜情结,对母亲亦然,二者合一。另外,个体生命对自身的存在不仅有一种本能的自恋、保护,还要不断遭逢对生命的思考、对灵魂的叩问。感悟生命、体味母爱、学会感动和感激是人的“元认知”,是人类最起码的情感活动,这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要求和重要内容。
因之,教师对本文的“导”法多样,均要落到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实处。以下是笔者的几种“导法”:
1、角度的切入。选择从语言切入,容易较好地体现教学的“语言性”。美文要品味,作者的情感和认识都是以这些典范的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读懂了它们,也就读懂了作品,读懂了作者。况且,在语言的品味和揣摩中,还可以学习、模仿这些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选择从主旨、意义切入,可以高屋建瓴,有助于把握较高的层面,有助于整体的感悟。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我个人倾向前一种切入,因为它更契合中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审美习惯。
2、教师“导”,学生“读”。“导”、“读”我理解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引导学生,师生共同读出文本意义或接近文本意义;二是诱导学生或教师结合个人阅历体验作“现身说法”,即个性化解读。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最好既要有真切的类似的体验,又要能讲述自己的故事,并感动自己和学生,这是一种再创造,最佳境界是引发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三是指导学生品读出情感美、哲理美和语言美,朗读和低吟结合,要动情,教学的理想情境是师生带泪的读。
3、诵读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美文要美读,根据本文内容,要读出沧桑感、愧疚感、追怀感激这些不同的情感,不妨来仿效当代一些名家的“读”法,如读描写景物和小昆虫的文字,可仿效赵忠祥“人与自然”亲切和谐的韵味;读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可模仿翟弦和严肃恭整的语味;读作者对母爱的猜想、自责终于理解、刻骨铭心地追怀等,可读出乔榛、丁建华深沉真切的情味等等。
4、读写结合,课外延伸。“读”可促使、带动“写”,读得真、深,才有“愤悱”。课前可推荐学生阅读张海迪《生命的追问》、史铁生《关于死、关于生的对话》、史铁生《我与地坛》全文、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然后阅读本文,教师示范引发,激活学生“跃如也”的情感和思维,再要求学生围绕“母亲”或“母爱”的话题写作,可谈理性认识,可谈情感体验,可讲一个故事,可写一段抒情的句子,可写一句富有哲思韵味的话;或者以“假如我”(横线上填含义为不幸、灾难之类的短语)为题写作。
如此,教师基本隐去了传统意义上“教”的形象,有较大空间展示个人才情、阅历、体验等。擅长朗诵的以“诵”示范,调动学生反复地读,再点评比较;善于即兴发挥、激情飞扬且文采斐然者,可以让课堂放飞诗意;开朗外向的教者不妨更贴近学生一点,与学生同思同歌同哭;性格深沉内敛的教师,可以展示挖掘文本意蕴的再创造魅力,“讲”得精要蕴藉,“导”得准确适时。
我与地坛 读后感 篇3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6-05 14:41:00 ] 作者:淮小洁 编辑:Studa_hasgo122
摘 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坎坷、不幸等,尤 其是现在那些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年轻人,面对命运的安排,他们该何去何从?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中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了我们答案。关键词:精神家园 生命航标 珍爱亲情
或许很多人的人生都是局限的、不完美的,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散文《我与地坛》,凝聚了史铁生双腿残废后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对于少不更事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好机会。《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四遍,可是愈教愈感深刻。这次教学,我首先营情造景,做好传递感情的铺垫——“未成曲调先有情”。通过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渲染气氛,在凝重的音乐声中,我及时向学生简述贝多芬、海伦·凯勒、张海迪等与命运进行抗争最终取得成功的实例,借此引出史铁生坎坷人生,并精心设计了导语,带领学生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接着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地坛、“我”、母亲,来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感受“怎样的地坛”时,紧紧抓住第一部分的第三、第五和第七自然段中对地坛的景物描写,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点就一目了然。从第三段中可以看出地坛的荒芜、破败、古旧。昔日金碧辉煌,高大气派的地坛,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地坛由封建王朝时的“圣地”沦落为现代都市中心的“野地”,这与作者由健壮男儿忽然成了社会人群中的“残缺人”,简直如出一辙,两者当然会同病相怜,都希望对方去发现、唤醒。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正如文中所写:“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终于,作者发现了“园子荒
作文库大全
小升初
中考满分
高考满分
高考零分
芜但并不衰败”,而地坛也以其恒在的生命、潜在的美丽最终为作者构筑了心灵的家园,使作者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获得了新生:“生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从第五段中可以感受到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在讨论“怎样的母亲”这个问题时,学生又紧紧抓住第二部分的第二、第三和第八自然段来理解,“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和操劳。儿子给母亲的难题不仅是肉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一方面看护、呵护儿子,另一方面又要把思考、选择生活道路的自由权利最大限度的交给儿子自己。双倍的悲伤与担忧,使母亲忧劳成疾,中年早逝。“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但正是母亲那种克己爱人、坚韧慈悲的“爱”的力量使儿子受苦的心灵得到抚慰和拯救。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从母亲的身上作者读懂了“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坚定的生活下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在这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亲情的伟大,然后举例说明残疾人的母亲,她们比平常的母亲更为痛苦,更为不易,她们注定是没有回报的,她们是一辈子的苦役,所以她们的爱更加无私,更为崇高,因而也更具有人格美、人性美,是人间爱的极致、美的极致!
为了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配乐《白发亲娘》来朗诵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深情并茂的朗诵,尤其是读到最后“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使在场的师生流下了眼泪。情景的创设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学教学的目的在于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王国维)。史铁生推着轮椅艰难地跋涉在充满荆棘和雾霭的征途上,感受生活中的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的最真切的抚摸,努力地悟出人生深刻的哲理和不可窒息的人性光芒,将流动的热血和搏动的心脉化作了一篇篇美文,弹奏出一个个生命的强音,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和思考生命的本原和人生的真谛„„
《我与地坛》读后感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是作者发给人生的一封感谢信,他试图通过这次写作来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双腿残废之后,那段艰难的岁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作者是 幸运的人,当时的情景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二十出头的青年,意气风发,正是大展才华,挥洒青春的年纪,就这样瘫了,出行不方便那到是次要,而在内心的愤慨 与寂寥是常人无法体会的,于是他暴戾,阴郁。
然而,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努力的克制自己,于是他遇到了地坛,也可以说是地坛找到了他,亘古不变的景象转化为内心的震撼,遍地的萧条,却让内心孤独的 他找到了心灵的家园,于是他爱上了这里,这里的一切仿佛是专门为他设计的,宁静,空旷,没有人来打搅,他可以静静的坐在那,抑或看书抑或发呆,于是,先前 的躁动便被地坛这宽宏的大气所吞噬,可以说,这使心灵的沉淀。
可叹的是,作者忘记了,他不是弃儿,在他痛苦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亲,年轻却饱受苦难的儿子,行动不方便,内心暴动,烦躁,却偏偏一 个人去了那荒芜的地坛,作为母亲,怎能不担心,但只能待在房间干等,内心的煎熬却在激烈的进行,她没有错,但此刻却在默默忍受儿子给自己的惩罚,母爱是宽 容的,儿子的安全才是她现在最担心的。
回忆过往,当年那个自暴自弃的少年已经长大,于是他缅怀着那段时光,在那艰难岁月中对生命的理解,以及母亲给予的关爱与启发,地坛里他自省,弥漫着浓郁的人生况味,但那只说明过去,现在,作者有了自己的理解:幸福之路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生的思考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 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 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 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 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 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
读书笔记
影视剧点评
书评
舞台艺术点评
读后感
阅读《我与地坛》之感想
作者在写这篇作品前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也没有的时候走进了地坛,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15年后,执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文章节选二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感悟。
在 史铁生笔下的地坛——荒凉但并不衰败,看第5段小虫的描写,小虫虽小,而且身处荒芜之地,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而活着,在眼前霎时出现生动的画面,展现了 小虫们顽强的生命力。史铁生观察之仔细令人难以想象,纸上的昆虫,在他的笔下都赋予了生命,我想这也是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一种体现吧。在第一部分中,地坛似乎和作者很有缘分,不仅生活在地坛附近而且它是作者病后理想的倾诉对象。“它像是等我而来”,作者说,发出了命运不由己的感慨,结合上下文,地坛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和灵魂依托。作 者在地坛中,想着生、死,最后终于得出解答:“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日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是的生命不过就是如此变更交替,生是希望的复燃;智者只会把人生之死当作最大的冒险。我们应该怎样的活下去?为什么要抱怨 上帝的不公平?谁能帮助我们改变命运呢?我们只能靠自己。当一个人能够豁达的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 活下去的自信。文章第二部分是对已故母亲的缅怀,第二部分的文字描写细腻,字里行间却都透露着淡淡的忧伤,自责。在第二部分的第三段,作 者描写道:“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 没有反应,”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场面!母亲在想什么?安慰?祷告?担忧?„„?母亲为儿子想了这么多,可惜儿子却浑然不觉。由此不觉联想到以前语文老师问 我们,当我们的母亲为我们端来一杯牛奶或一盘水果时,谁会想到这就是伟大的母爱,谁会深情地道一声谢谢呢?很遗憾,没有人做到,我也惭愧万分,因此在往后 都倍加注意了。
第二部分4、5段写以小说发表回报母亲,有哪一位母亲不为自己子女的成功而骄傲?这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而当一个本能为你自豪的最亲亲人不在了,心里是何等的失落?史铁生这时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在整个第二部分中,都贯穿强烈的痛悔和自责,这个由于男孩子的羞涩与倔强,在深深自责的同时告戒年轻人。
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4
《我与地坛》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这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这篇文章是作者发给人生的一封感谢信,他试图通过这次写作来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双腿残废之后,那段艰难的岁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作者是幸运的人,当时的情景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二十出头的青年,意气风发,正是大展才华,挥洒青春的年纪,就这样瘫了,出行不方便那到是次要,而在内心的愤慨与寂寥是常人无法体会的,于是他暴戾,阴郁。
然而,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努力的克制自己,于是他遇到了地坛,也可以说是地坛找到了他,亘古不变的景象转化为内心的震撼,遍地的萧条,却让内心孤独的他找到了心灵的家园,于是他爱上了这里,这里的一切仿佛是专门为他设计的,宁静,空旷,没有人来打搅,他可以静静的坐在那,抑或看书抑或发呆,于是,先前的躁动便被地坛这宽宏的大气所吞噬,可以说,这使心灵的沉淀。
许多人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不知所措,甚至绝望,扼杀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铁生他投身于写作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看到了史铁生,我便想到了许多身残志坚的人。约翰库缇斯,他天生的残疾,但他却热爱生命,用他那清晰的头脑,很好的幽默感告诉了世界生命的坚强,告诉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还有海伦。凯勒,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识的伟人。我们不能做到他们那般的坚强,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不惧怕病魔,我们便不畏惧辛苦。我们没有他们那般的觉悟,但我们需要做我们可以却偷懒做的一些小事。
不经意间,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命地捶打自己两条失去知觉的腿,对他的母亲吼:“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史的手,忍住哭声说:“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包含了做母亲的对儿子多少深情,哭出了多少对生命的无奈,又说出了多少母亲的坚强!<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一个秋天永远离开了史铁生,弥留之际牵挂的依旧是”我那有病的儿子„„“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痛自心底浮起。我想那个伤感的秋,已经存活在史铁生心中,植根在成长的足迹里了。我常常一遍遍想象史铁生母亲生前对儿子的不舍与眷念,一遍遍想起我那体弱多病的坚强的母亲,是她每日起床时的咳嗽叫醒了太阳,是她每天燃起的油灯送走了月亮„„母爱是那样饱满、丰润,而又是那样的琐碎,婆婆妈妈。母爱的感觉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尝,回味无穷。当秋日悄悄的来临时,母亲,请注意身体,女儿在心里为你祈祷,如果你感受得到,那满树的红叶就是我对您的爱和牵挂。
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5
天冷了,窗外传来稀疏的落叶声。曾记得两年前,也是在落叶的秋天,我读到了史铁生,跟随着他年轻的记忆,我“来到”了天坛。我并不明白史铁生是谁,地坛又是怎样的。只是依稀记得有位追梦的青年,在最狂妄的年龄失去了双腿,也只记得地坛这个荒僻的园子,是唯一抚摸他伤痛的地方,也正是这个园子,让他重新站起来,找回生命的价值。
还记得那天。当“史铁生”走了这句话传入耳中时,我竟没有太过失落的反应。只是当再次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再次品读他细腻的文笔时,才恍惚地意识到,这位支撑过几代中国人,在我心中最最坚强的人不在了……
“想念地坛,主要想念它的安静,那安静,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一个天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史铁生说的很好,人生需要安静,安静地生活,安静地思考。也只要冷静思考,面对苦难时,我们才能坦然。史铁生静静地坐在地坛中,他看透了生命,死亡是一个必将降临的节日。于是,在苦难降临时,他是那样的安详。而一些人当生命遭遇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或是轻言放弃,生命便像流星一样还未闪光,便陨灭了。追逐名利也是缺乏安静。浮躁使大学教授为谋一官半职而勾心斗角,泯灭为人师表的道德。浮躁使得某些公职人员丧失人民公仆的道德,跑出“只为领导服务,让领导先走”的荒谬之语。因此,生命的价值在于安静,让时间放慢速度,看清每一丝风叶飞动,理清每一缕愤懑和妄想,每一丝盼念与惶茫。
史铁生走了,他没有一丝遗憾,他将自己有用的脏器,或者捐给患者,或是用于科学研究。他从23岁便站不起来了,但他的死,让他高高第站立起来了,而且站到了中国人的道德高坡上。生命或许很短,但精神的生命却因为精神的升华而万古不息。我想,生命的真正价值,便是乐于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已吧……
轻轻翻动着那几页泛黄的书,耳边虽尽是繁华世界的聒噪,但心里却很安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回到了生命的零度。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说的,生命的零度一是指生命本无意义,二是指生命既然来了,便是向你来寻求意义。我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生命的价值因为人的追求而超越零度。我很喜欢“零度”这个词,虽有许些冰冷,但却是一种诚实,一种坦然。我们去追求生命的价值,是追求其中美丽的过程,而不是美丽的结果,萧伯纳曾说,人的理想的实现是一种悲剧,因为实现了理想,也就失去了追求的动力,人的生命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罢了,与其无限感伤生命,不如去追求生命的价值。这虽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但追求是人生永恒的价值。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追求生命的价值便是为社会的进步做了些什么。我们不是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时候我们很难做到,可我们能做的却很多。史铁生用一生的坚强诠释了他的生命的价值,诠释了他对社会的爱,对人的精神进步的贡献。我们可以以我们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安静地对祖国和社会贡献我们的一点微热,那么,我们生命的价值必将因为我们的努力而超越零度。
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的人,他的生命便焕发了无限的价值。史铁生走了,他的《我与地坛》留给我们很多对人生、对精神世界的思考,他的坚强、对生命的追求、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必将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节选) 篇6
1.品味作者深情、绵密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二、预习要求:
1.结合文前“自读提示”和课后题,阅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
2.阅读《秋天的怀念》等。
三、教学设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学生自己品味,教师点拨到位,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评价、讨论。
四、教学过程:
1.导人:
穿过人生的苍茫风雨,有一些坚毅的背影,我们永远无法忘却。贝多芬两耳失聪,却在无声的世界里寻找声音的旋律;张海迪下肢瘫痪,却在人生的道路上比常人走得更远;朱彦夫失掉了双手,却写出震撼灵魂的《极限人生》;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却在事业的道路上叩响了光明之门。他们虽然面对的是不幸的生活,却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人生的光彩华章。今天我们学习的《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史铁生的有关情况。
2.简介作者(屏幕显示史铁生画像):
史铁生,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于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周岁的那一天因腿部疾病回北京住进医院,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过。他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是这样诠释自己名字的:“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瞒跚的脚印不断地去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些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彷徨、苦闷过,但最终他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文坛。从苦闷、彷徨到精神的再生,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让我们一起走进记录他心路历程的散文《我与地坛》,解读他对生命以及人生意义的感悟。
3.整体感知:
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了我与母亲。
4.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部分:
(1)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史铁生为什么喜欢地坛”。
明确:①有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年;②地坛是一个宁静的去处,可排遣因残疾带来的苦闷。
(2)安谧、宁静的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启示?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陶临的节日。(让学生反复诵读并阐释对这段话的理解。)
(3)地坛的哪些方面给了史铁生以生命的启示?
明确:①鲜活的自然(三段景物描写);②古老的民族文化(出示有关地坛的资料)。
除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给了史铁生以生命的启迪之外,地坛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及文化中滋养的民族精神也给了他无尽的启示。在遇困难不低头,遇挫折不弯腰,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灵光辉映下,史铁生从自虐走向自强,完成了他精神上的蜕变。可以说,史铁生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血液,在他身上闪烁着这个古老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板书:“地坛——民族的根”。)
过渡: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得到滋养的一个重要驿站。在他艰难跋涉的历程中,还有一个人给了他许多关爱、许多扶助、许多鼓励,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
导读第二部分:
(1)请阅读第二部分,画出最令你感动的描写母爱的句、段。(学生自读,教师选段范读。)
(2)请学生谈一谈感动的理由。(学生踊跃发言。)
(3)在母亲那里孕育生命,在母亲的呵护下瞒跚走步,在母亲关爱的目光里长大成人,我想每一位同学对母爱的感受都是真切的,对母爱的认识都是深刻的,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对母爱的感受和认识。(学生相继踊跃发言。)
(板书:“母亲——生命的根”。)
阐释板书含义:
①史铁生这颗受伤的心,在地坛和母亲的呵护下,获得了慰藉,得到了重生。
②地坛以民族的博大胸怀、母亲以无私的爱把我捧在掌心。
(4)放MTv《懂你》烘托气氛,出示汪国真的《心灵的广场》将气氛推向高潮: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来风华老师的这堂课获第五届全国语文教学艺术观摩赛一等奖)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南县第1中学)
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7
其实,在我还没有真正打开这本书之前,我已经无数次的从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和同学口中知道了史铁生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人,他双腿瘫痪,在妈妈和朋友的帮助下乐观而坚强地继续自己的生活,心中充满了豁达与感激。我本想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作品必然也是充满深刻难懂的哲学理念,但是,阅读之后我才发现,他的文章通俗亲切,可以把深刻的道理通过有趣生动的语言传达给读者,发人深省而又让人很易接受。下面我就想说一说我看完这本书以后,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
首先,通过这部书,我对------之前,之后的那一段时光有了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在这本书中,我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插队”什么是“扒火车”,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产物,所特有的紧张,混乱的气息,他们就像放射线一般,从30年前向我射来,告诉我过去的事情,让我反思到当下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或许这就是书籍与阅读的力量和魅力吧,它可以带给我们各种各样自己不曾亲身经历的感受。其次,这部书还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从前城市里乡村里孩子的生活环境。在“八子”“看电影”两篇作品之中,史铁生回顾了自己童年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闹嬉戏,一起为了手中仅有的两张电影票而想方设法地摆脱一堆“弟弟”的跟随,一起去到“岔道口”看电影,一起模仿电影中反特的情节却最后吓了爷爷一跳……这些生活场景或许都只能存在在那一带孩子的心里,而我真的感到很幸运,能够从书中感受到那个时候孩子们心中的淳朴,天真,以及他们在没有过度电气化的时代里单纯的快乐,还有从兄弟手足之中体会到的温暖亲情。在现在越来越发达的城市之中,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整天面对的都是钢筋水泥架起来的无情的高墙,孤独,无助,寂寞,伤感一次次冲刷煎熬着我们的内心,就在这一次次的“洗礼”之中,我们变得冷漠,变得复杂,变得没有人情味,最后变得连道德也没有了。这真是一种时代的悲哀,可是,那种40,50年代之前的快乐的童年生活,如今肯定难以回来,它们只能存在老人的记忆里,存在平凡人对生活的记载里,如果没有打开这本书,那段时光就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心中,我的脑海中,那份愉悦与幸福就永远不会轰击我的心灵,永远不会让我对现实加以反思。
最后一点,我想谈谈我对史铁生这部作品里对我又很大启发的哲学观点的想法。在他这本书里最能引发我思考和感悟的莫过于《好运设计》这一篇了,他和读者以一种很亲切的语气,一步一步设计出一个“幸运”的人,通过层层推导,得出了人生的意义。他说:“阴影最初就是这样露头的:你能在一场如此称心,如此圆满的爱情和婚姻里饱尝幸福吗?也就是说,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颠和疯狂,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当成功到来之时,你会有感慨万端的喜悦吗?在成功到来之后还会不会有刻骨铭心的幸福?或者,这喜悦能到什么程度?这幸福能被珍惜多久?会不会因为顺利而冲淡其魅力?会不会因为圆满而阻塞了渴望,而限制了想象,而丧失了激情。”此外,作者还将人生比作一艘船,它们最后终将会驶入死亡的漩涡,我们我们无法改变,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过程中享受。我想,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过程,只有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痛苦的体验,呕心沥血的付出和追求,这样的经历才算完美,这样的人生才算精彩,正是因为痛苦和挫折,付出与追求才让结果的意义升值,让它带来的快乐变成无价。关于一个人的出身,我想平凡是最最美丽的幸运,因为我们平凡,所以我们有更多挑战自己,用自己的双手和勇气去创造成就,创造美丽,想想看来,只有我们最平凡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这种激情澎湃的人生。出身高贵,只会让一个人软弱,安于现状,丧失激情,不是保持现状,就是随波逐流,他所创造的价值总是小于或者等于零!纵观历史,能够教我们学会平凡的人真是寥寥无几,大家往往希望自己出身高贵,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而他们却不知,伟大与高贵只是历史河流上闪光的浪花,而平凡是拖起河流的坚实的河床,人类的历史河流可以没有闪光的浪花,但是它不能没有坚实的河床。
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8
那么,生与死,又究竟是什么?生,根据在字典里的解释,我可以造一个不一定对的句子:你生了也生了。这该作何解释?第一个生,是出生的意思;而第二个生,则是生存、活的意思。死,自然好解释,就是(生物)失去生命,自然就是死了。
如果自己来解释,那么生与死并没有一个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那么,我认为生与死则是人一生必经的磨难,或者说是是必须经历的两个过程。史铁生认为生是交给一个人的事实,而死是顺便保证的结果,是一个盛大、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有时候不怕死的人是有的,一生下来就不怕死的人是没有的。”我想,刚出生的人使生已经变成了一个事实,但他还不会明白生与死的概念。可是,他总会本能的反抗死的威胁,这是人的本性,就是人的本能。而有的人不怕死,则是他们已经没有缺憾,看透一切,又怎么会怕死呢?我怕死,所以不想死。大部分的人死之前都是痛苦的。我害怕痛苦,所以怕死。修禅者说:“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对死亡要存有感谢的心,因为死亡能使自己放下此生千万种的责任,带着一生的功德,迎向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人生如梦。生是梦的开始,死是梦的结束。但梦怎么样全靠你自己的定夺。有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生?
其实,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人的出生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如果你不是活着的,那么又何来生一说。如果你没有活着,也就没有生。没有生,何来死?所以,生命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生,当然是为了活着而生,为了活着但却不得不死。这亦是人的宿命。
其实啊,人这一生不过一瞬,而这就是生与死的过程。而生与死自无定义与道理。
《尖叫的海棠》里曾有一段裴雨棠和阮石的对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虫子,你说我会不会死?和那只小狗一样?”
“流点鼻血就会死?你以为生命像花瓶一样脆弱?”
“我一直都以为,我正在死去。”
“所有的生命都会死去,有生就有死,这并不可怕。”
“如果结局一定是死,为什么我们还要生?”
“生命是因死亡而美丽的,人生是因遗憾而完美的。”
生与死的关系并不可怕。生命是因死亡而美丽的。
人既然能生,必然就是老天要让他在这世上留下点什么来。活着不一定是为了干某件事情。但你要做某件事情,就必须要活着。人生着就一定有着自己的理想,那为何不趁还活着去完成它?我们正在活着,也正在死去。那之间是有过程的,有过程就必有时间,有时间你就可以完成它。
所以,暂时不用考虑人生的生与死,而是把自己充实好了,使自己始终处于一个饱和丰富的境界。
《我与地坛》第一章景物描写赏析 篇9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那么,地坛究竟给了史铁生怎样的生命启示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关注第一章中的景物描写。而现实情况是,老师和学生在赏析第一章时,往往关注的是史铁生对于生命感悟的一些文字,对其中地坛的景物描写有所关注,但浅尝辄止,没能深入探讨,因此学生对史铁生在文中的一些感悟,理解起来就不容易。其实,作者在景物的选取上,大有深意,很值得玩味。
第一章中的景物描写有三处,第一处景物描写在第三段: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这是作者第一次进入地坛,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作者此时的心境可想而知,他看到的是怎样的地坛呢?
地坛剥蚀的是“浮夸的琉璃”,淡褪的是“炫耀的朱红”,坍圮的是高墙,散落的是玉砌雕栏,昔日的地坛是多么辉煌壮丽,但是现在却如此的荒芜冷落,一如作者此时的人生。
可是,地坛真的荒芜冷落,一无所有了吗?当然不是,在这四百年里,地坛那些人为的、表面的浮华在四百年后几乎被无情的岁月剥蚀殆尽。但那里还有愈见苍幽的古柏,茂盛的自由坦荡的野草荒藤,以及越来越大,也越红的太阳。其实,恰恰这些才是生命最本真的东西。
不管外在或者表面多么荒芜、多么沧桑,我们依然要,甚至更加要展示出我们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我想这便是史铁生此时此刻的心语,失魂落魄的他已经渐趋平静,开始试着走出身体瘫痪的人生的困境。
第二处景物描写在第五段: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慢慢沉静下来的史铁生开始关注周围的生命,他在地坛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些“蜂儿”“蚂蚁”“瓢虫”等等毫不起眼的、大家平时漠不关心的细小生命。而这些生命的状态怎样呢?
蜂儿像一朵小雾,轻盈美丽;蚂蚁摇头晃脑,仿佛也有自己的思想;瓢虫也会祈祷。这些东西都非常的卑微渺小,但都活得多姿多彩,活得有滋有味,甚至可以说活得十分精彩。“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园子里充满着生命的气息,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由此意识到,人可以卑微,但不可以自弃;人可以弱小,但不可以颓废。
于是作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因此,这些小生命都在坦然地接受上帝交给它的一个事实,然后按照自然的法则、按照自己的生命轨迹,活的自得其乐,自在坦荡,有滋有味。甚至连没有生命的露水,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努力地积蓄力量,为的是让自己短暂的生命在坠地的那一刻“摔开万道金光”,可以说是生命最华丽的绽放。面对这满园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作者感悟到自己应该平静地接受上帝交给他的事实,要好好儿活着,而且应该活得坦荡,有滋味。这一段的景物非常细腻传神,一位漠视生命的人写不出这样精彩的文字。
作者想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要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众生的魔鬼或者恋人。”正是不能一次性想明白,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那么,作者是否也从古园中找到了答案?
在第一节的第七段,作者又有一大段古园的景物描写: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在这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而这几幅画面很值得玩味。
第一幅是夕阳西沉,阳光铺洒大地的画面。“落日”总让人联系起一些即将衰颓、濒临生命终点的事件、情绪和心境;“坎坷”,更是赤裸裸的表白了某种挫折与痛苦。但就是这样的“落日”在它今天生命的终点——即将沉入地平线之下的时候,却获得了“寂静的光辉”,而此种安宁的扩散,却让“坎坷”的高低崎岖,有了“被映照得灿烂”的结果。联想我们人生的某种境遇:到了人生暮年,如若于安宁之中回首过去,那一个个挫折、苦难必定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光彩夺目的珍珠,是它们让我们痛苦、绝望,但也是它们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如果说第一幅落日余晖图是史铁生获得了对生命艰难的释然,那么第二幅雨燕高歌图则是渺小个体抗衡巨大力量的歌颂。
高歌的雨燕真的令人钦佩,它们不在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之际出来翻飞,而是选择“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出来高歌”,并且以微小的身躯,对抗“天地”,让天地顿生“苍凉”之色。其中彰显的生命是多么的伟大与崇高,透出的不仅是一种执着,一种顽强,同时又是何其悲壮!
第三幅画面是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那脚印让人浮想联翩,那是一种怎样快活的场景啊!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热情奔放,那是活力的象征,是生命的写照,理所当然激起作者对生命的认同,对未来的渴望!
其实,在这轻描淡写、若不经意当中,他想的恐怕不止是这几个孩子。或许他会想到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来到这世上?我将来要到哪里去?他甚至有可能想到的更多、更远:人类是什么?人类为什么来到地球上?人类将来要到哪里去?宇宙是什么,宇宙正在发生什么?宇宙要到哪里去?
这其实已经是一个曾经困扰很多人,而且将继续困扰很多人的的哲学命题。史铁生由雪地上几个孩子的脚印隐隐点出,自然天成,了无痕迹。可谓笔力千钧,举重若轻。
还有那些镇静地站着的苍黑的古柏——让人想到时间的久远,宇宙的永恒,人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但这一切并让人感到消沉,而是让人感到光阴寸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暴雨之后的草木与泥土的味道——草木一如生命的热烈与纯真,泥土也是生命气息的荡漾,让人迷恋和沉醉。
而落叶的飘摇歌舞是对生命的礼赞,落叶的坦然安卧表现出生命怡然逝去的平静与安详。那满园中播散的味道虽苦但令人感到舒服而满足。
这样一来我们发现,这一段的景物描写其实也是大有深意,它们要展示的,恰恰是作者应该有所为的坚定信念。地坛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他在这里找到活下去的信念,他希望自己:虽为落日,却也能照的灿烂;虽为古柏,却有执着的追求,虽为落叶,却可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抹灵动的色彩。无论处境如何艰难,都应该有意义、有价值的活着。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一章主要就是通过上述三处景物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绚烂绽放,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并且三处景物不是并列关系,第一处景物荒芜中透露着生机,他瘫痪之后闯进地坛时是失魂落魄的,地坛的古老苍幽,草木的茂盛自在,让失魂落魄的作者看到时间和自己的身影;第二处景物是卑微生物的自在生存,园子里充满活力、自得其乐的小生命让趋于平静的作者感到生命的价值;第三处的六个譬如句则是作者对生命、生存理性而深刻的剖析,三处可谓层层深入。“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引导学生把握住了这三处景物描写,才能真正解读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我与地坛小说读后感 篇10
翻开《我与地坛》,我对自己说好好看吧。看看那些被时光所剥蚀的浮夸的琉璃,看看那些被风霜所淡褪的朱红,看看那些依旧苍幽的古柏……他的文字是如此的干净,而他的思想又是如此的坦荡,就像他所说的:“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散烈烈朝晖之时。”
我们谁不是带着一颗脆弱的心来到了这个世界呢,现在的我们看一切都是美好的,经历了懵懂无知的少年,我们正处于热血的青年,在象牙塔中的我们不谙世事,看外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春般的花红柳绿。当我们走出塔去,才发现命运的不公。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外面的世界是如此残酷,命运反复无常,人生路漫漫,荆棘密布,人生终会走向孤独,与命运抗争,你不一定干过上帝。但是我们不与命运抗争就会成为命运的奴隶。
阅读《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11
出院后他和母亲回家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地坛结识。在这个地坛里,他消磨了很多时光,也宣泄了很多情绪,有时候轻松快乐,有时候沉郁苦闷,有时候悠哉悠哉,有时候栖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地坛对于史铁生而言是无话不说的好友,是最长情的陪伴。在一个喧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安静的世外桃源,着实不易。他说,这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因为有很多空闲时光,他观察着每一个来地坛闲逛的人,思考着人生的重要课题——为什么活、要不要死。
母亲一直陪在他身边,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治腿的良药,每天的全部心思都在治疗上,到处找良医偏方。后来母亲生病了,得了肝癌。史铁生并不知情,还会时不时向母亲发脾气。母亲的爱和担忧一直在蔓延,还时不时自己安慰自己。母亲鼓励他写作,可是等他真正出版第一本书的时候,母亲已经不在了。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然后呢,只剩下怀念。
后来史铁生的状态变好很多,他写小说写电影剧本。或许是因为心思全部放在了写作上,或许是因为他真的看清了这个世界,然后爱她。
他是多想拥有一具健美的躯体,可是世界上没有如果。从开始的埋怨不公,到后来的坦然接受,他是真的成长了。他明白每个人的人生总是喜苦参半,如果你的一生没有任何痛苦和磨难,那就不能强烈的感受到幸福,剩下的只是舒适和平庸。劫难之后失而复得,你才能体会到别样的幸福。苦尽甘来,才能够品味人生。所以老天爷在给你好运的同时,也在给你埋下坎坷,或许我们生命的价值就是在一直接受挑战和走在迎接挑战的路上,正因为这些苦难的剧情,我们的人生剧本才得以圆满。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就是来尝尽酸甜苦辣和历尽人生百态吗。这样的你,老了之后,才有故事讲给膝边的儿孙们,才会拥有独一无二的人生自传。
作者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想起每一位在童年留下印记的人和事,一切都那么美好和耐人寻味。是啊,童年应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了吧,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就每天很开心很幸福,谁又不怀念记忆中的小时候呢。当然也存在有些人的童年不美好,小时候就开始经历磨难的你,是不是塑造了更成熟的你。
我与地坛读后感心得体会 篇12
关键词:《我与地坛》 生命 价值 终极意义 生命困境
在当代文坛上,史铁生是最具哲思的作家之一,他以平淡的文风、哲理性的语言、深邃的思想诠释了完美的精神世界。对于史铁生而言,地坛无疑是灵魂再生之地,在地坛上,史铁生“回到生命的起点”,开启了“写作的零度”。《我与地坛》就是史铁生摇着轮椅在地坛上思索十几年的思想结晶,也是一篇至真、至诚、至情的散文,该文章以睿智的言辞、质朴的风格、悲悯的文字讲述了生命的虚无、生活的苦难、人生的无奈,揭示了生命、社会与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建构了“诗性的生命存在”,表达了史铁生对人生困境的思索以及生命的终极关怀。
一 从死亡出发思考人生的困境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宿命,也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人生命题,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命过程和生命机缘,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生命探索和人生思想。史铁生成长于社会动荡的文革年代,年轻时被送到偏僻的山村接受知识青年再教育,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他只能在轮椅上痛苦地过一辈子。面对从天而降的厄运,史铁生陷入了生活的绝境,“找不到工作……几乎什么也找不到”,“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什么也找不到了”,残疾的不幸、工作的挫折、生活的磨难等让史铁生产生了失落、恐惧、孤独、绝望的生命体验,“我成了废物、累赘、负担”。同时,史铁生也产生了自弃、自杀、自虐的念头,产生了浓重的死亡意识。
史铁生对生活价值、生命意义的思索也是从死亡开始的,在双腿残疾之后,史铁生常常渴望死亡,甚至祈祷上帝能够让他离开这个世界。有时,史铁生会摇着轮椅独自来到地坛,在地坛上专心致志地冥想和思索死亡问题,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我为什么要出生”,等等。看着荒芜而颓败的地坛,史铁生发现了生命的灵光,“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这一切带给了史铁生无尽的生命感悟,在与地坛的生命交流中,史铁生领悟到,“一个人,出生了……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人生种种都是必然的,包括残酷的命运、无尽的伤痛等都是无法选择的,这是人的宿命。史铁生将人生困境总结为孤独、痛苦和恐惧,人生只能使自己的人生,人永远无法与他人进行彻底的沟通,这意味着人生是孤独的;人生来是有欲望的,而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无法赶上欲望的脚步,这注定人生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无法超越或抗拒死亡,于是,每个人都会产生恐惧的意识。显然,这些人生困境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也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人生困境。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不仅描写了残疾人的生活渴望,展现了残疾人自卑、自弃的内心世界,“没有爱情……如此寄身于世”,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意义、生命存在的思索。文中,史铁生用细腻柔软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痛楚,他这样写到:“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活着,幸亏人可以死”,“死应该是一件轻松的事,生才是严峻的”。在思索死亡的过程中,史铁生找到了活着的理由,渐渐穿越了阴郁、黑暗的死亡峡谷,抛弃了狭隘的生命认知,进入了开阔、平整的生命境界,产生了一种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恨是不好的……隔断了一切意义自己就没有意义”,“生命是有限或残缺的,从而有爱的必要”。
二 从生的意义探索生命的真谛
对史铁生而言,死亡是轻松的、简单的、快乐的,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活着却是痛苦的、艰难的、沉重的,要生活下去,就必须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探寻生命的真谛。在与地坛的交流中,史铁生获得了生活超越于生命的解脱,他不仅悟透了“不该死”的问题,还深入思索了“怎样活”的问题。同时,卓别林的一句名言“急什么?早晚会死的。”也给了史铁生许多生命启迪,将史铁生从死亡之谷中拉了出来,让史铁生将死的绝望变成了生的希望。同时,在精神炼狱的折磨中,史铁生也意识到,“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死亡会必然降临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急于去死呢,何不活活試试,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正是这种人生的顿悟让史铁生获得了生的勇气,领悟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史铁生开始思索“如何让生命更精彩”,“活出意义”。在思索中,史铁生认识到从生到死是生命的轮回,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人生宿命,人要勇敢地“活着”,要有超越的情怀、反省的智慧,要让生命活得更加精彩。从此,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变得睿智而冷静,实现了对人生境界的飞跃,形成了超越世俗的生死观。
在史铁生的生命历程中,母亲是史铁生的精神支柱和生命伴侣。在史铁生双腿残疾后,母亲默默忍受生活的苦难,细心地呵护与照料史铁生,并以宽容豁达的胸怀包容和引领史铁生,使史铁生走上了一条自强的生活道路,并帮助史铁生勘破人生的虚幻,直到史铁生重新认识生命的真谛。在史铁生心中,母爱就是那苍凉、浑厚、悠扬、深沉的唢呐声,能够带给人无尽的回味和追忆。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追忆的方式描写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与呵护,如每次送“我”到地坛时,母亲都是长时间站着不动;母亲总是默默地为“我”祈祷,凡是有“我”车辙的地方都有母亲的脚印,当“我”在写作上稍有成绩时,母亲却与世长辞了。母亲的突然离去带给史铁生深刻的生命体验,“死亡不仅是最大的恶……爱成为特别热烈的并转向永恒”。在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常独自到地坛寻觅爱的踪迹,在物是人非的生命场景中,史铁生产生了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生命遗憾,在母亲“艰难的命运……毫不张扬的爱”中,史铁生领悟到生命本然的牺牲精神,也认识到“爱是对抗死亡的唯一药剂”。
如果说爱是推动生命创造的力量源头,那么“美则是生命意义的感悟”,正如柏拉图所说,“如果有任何值得为其生存的东西,那就是观照美”。在生命思索中,史铁生感悟到了无所不在的生活美,他用喜悦、眷恋、赞美的心态观照生活,感受生命的充实和尊严,如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以空灵而深沉的文字、丰富而细腻的想象抒写了地坛的季节轮回,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主体性感悟,“在每个季节我们心中都回荡着一种活力……永远有益于身心”。从此,史铁生对生命的认知也从被动地接受命运转变为由衷地感恩命运、主动地选择命运,地坛所象征的神性在史铁生灵魂深处生根发芽,成了史铁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自主行为。
三 从生命过程探索生命的超越
在史铁生的生命思考中,“过程哲学”是最精彩、最浓重的一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通过这些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史铁生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对生命困境的思索中,史铁生发现了对待生命困境的办法,即重视生命过程,让生命过程更精彩,让生命过程成为充实、愉快、和谐的精神过程。比如,在《我与地坛》第四章中,史铁生以温情、怀念、祝福的方式叙述了他与地坛的生命故事,书写了“互相搀扶着散步的老夫妻……优雅而朴素的中年女工程师”,一个个场景和灵魂悠然而去,在这些纷纷纭纭的生命形式中,史铁生体验到了生命的执着与洒脱、执着与激情、坚韧与浑厚,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生活的幸福。从此,史铁生对生命的认知进入了另一层境界,“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命运可以用残疾、疾病、苦难、挫折等偶然性或必然性的手法让每个人承担不同的命运,如果你被选择充当苦难的角色,就应该安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因为这是存在的需要,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
在《宿命的写作》中,史铁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如何面对艰难的生活?如何让苦难的灵魂找到出路呢?史铁生选择了写作,“写作为生存找了精神上的理由……让生命成为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最初史铁生的写作是外在的、肤浅的,带有一些虚荣的成分,他常常将自己局限和封闭起来,甚至为写作而写作,陷入了生命的困境之中。此后,史铁生再次突破“为写作而活着”的生命困境,并以艱难的写作磨练自己的品格,从自我解放中进入真正的写作,“从自己的解放中照见宇宙中的真实”,实现了生命困境的突围与人生苦难的救赎,并在写作中践行着“唯一拥有的就是过程”的过程哲学。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以凝重的心灵之笔抒写了众生对终极意义的思考:神的存在不是用终极结果证明的,而是以终极关怀来证明,“面对生命苦难的发问,便是神的显现”,因为不仅终极关怀让人的灵魂趋于神圣,也使人有了崭新的生命态度。
从思考死亡、承受命运、感恩命运到超越生命苦难、探索生命真谛,在对死亡和生命的思索中,史铁生的思想认识愈加深刻,生命境界愈加博大,有一天,在神圣的祭坛上,史铁生聆听到了生命的节奏,“唢呐声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而苍凉……它响在过去,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感受到了深重的生之痛、热烈的生之欢、苍凉的生之悲、执着的生之探,等等。在《我与地坛》的结尾处,史铁生用妙若天成的文字书写了生命的状态,向往的孩子、缠绵的情人、安详的老人。生命是永恒的轮回,稍纵即逝却又轮回不息,“它每时每刻既是夕阳也是旭日”,当生命如残阳般渐渐消失时,它又如朝阳般冉冉升起,“当我扶着拐杖走下山坡时,势必会跑了一个拿着玩具的孩子,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又是我”。日出日落、孩子老人,在宏伟的时空框架中,生命是如此的渺小、脆弱、短暂,同时,生命又是博大的、深邃的、永恒的。在对生命的拷问中,史铁生超越了世俗的生命观,进入了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人生意义在于人可以自己对世界的关系提升为一种精神关系……内心变得深刻、丰富、纯洁、宁静和温和”。
上世纪80年代,死亡意识成了重要的文学主题,“绝望是我的哲学”成为新的文学思潮,在这种绝望哲学指引下,怀疑生命、批判存在、崇尚死亡成了思想时尚。但是,在绝望哲学流行一时的时代,史铁生却超越了“死亡哲学”的价值认知与思维局限,从死亡的角度揭示了生命的困境,从生命过程探寻生命的意义,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思考与深沉关怀,也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一种新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 朴晓琳:《生命的沉思人生的解读——重读〈我与地坛〉》,《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
[2] 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 吴高扬:《景境的启发 生命的思考——〈我与地坛〉的另一种解读》,《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11期。
[4] 吴俊:《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5] 温江斌:《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6] 张新颖:《平常心与非常心——史铁生论》,《上海文学》,1992年第10期。
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 篇13
刚开始,作者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但事实相反,他很幸福,他有一个爱他、会照顾他、时时刻刻关心他的母亲。而他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儿子双腿瘫痪,情绪低落,脾气暴躁,自己心里不好受,但是为了儿子,她撑起了整个家。可是,当时的作者全然不知。这里让我看得有些心酸,觉得作者实在是太不懂事了,一点也不理解母亲,还跟她唱反调。但是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们与当时的作者不都一样吗,一点也不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伤害了母亲的心,但母亲还是与从前那样对待你、爱护你、关心你。母亲的无私、包容令人钦佩,那我们的自私、一意孤行呢?
母亲永远的走了,再也不回来了,这才引发了作者的思考,渐渐懂得了母亲的辛劳。可现在,一切都已经追悔莫及,只是痛悔,只是自责,留下的只是空空的床,空空的房······
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现在的美好。我们要珍惜母爱,回报母爱!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范文2《我与地坛》这本书非常好看,带给我许多人生的道理。它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同时我也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思念。
本文讲述的是在他21岁时双腿瘫痪。在说过“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但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他毅然选择拒绝死亡而选择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他的母亲的爱给了他力量,书中的那对每天散步去地坛的中年夫妇,非常热爱唱歌的小伙子,智障却又很乖巧的小姑娘,原来一直形影不离的L他们都给了作者无数的感动。
许多人面对那些突如其来不可预料的困难就选择逃避,甚至会选择死亡,而作者却不一样,他虽然腿脚不健全,却拥有一份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读到了史铁生的作品,让我想到了一些身体虽然残缺但又有大志的人。就像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一样,耳朵聋了,但在晚年也创作了许多作品。
作者其中的有句话让我倍受感动:“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在每个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他们的心头肉,当孩子伤心的时候,父母其实更加伤心。虽然我的爸爸妈妈没有舍身救女儿的经历,但我也看得出父母会为了我放弃一切。
史铁生的作品让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感恩。
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范文3时光飞逝,当我重重的放下《我与地坛》时,想起其中一段描写史铁生失去双腿之后,艰难的生活下去的时候,我的感触很深。
一个失去双腿,下半生只能靠轮椅移动的人,能继续坚持活下去,并且还出版了多本书、散文集,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撼的人。我想到了自己,史铁生先生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到底,我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不努力。这使我想到了很多人。司马迁、海伦·凯勒、张海迪,还有那些伟人们。他们同样是令人敬佩的。他们和普通人不同,但做出了普通人无法做出的事。他们没有自暴自弃,他们没有破罐子破摔,他们选择了与坎坷的命运斗争,他们选择了与上帝安排的命运对抗,他们选择了常人不会选择的坚难困苦。他们想过放弃,想过不努力。可他们摒弃了这些想法,最后走上了新的道路,走向了成功、辉煌和灿烂的人生。他们虽然天生比我们差,但他们最终的成就却比我们强。为什么?因为他们勇于拼搏、勇于抗争、勇于奋斗。他们虽然体质弱,但真正强大的是他们心中的勇气与力量。他们积极向上,他们顽强拼搏,他们被载入史册,成为一块块里程碑。你说,我们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可以说,你体质比他们强,但是你创造出来的奇迹远远比不上他们曾经的辉煌。
如果你想放弃,想不努力了,那么请看看他们。他们这一块块里程碑,就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和目标与希望。
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范文4这个假期,我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这篇文章共有七节,主要讲了作者对自己双腿残废后在地坛度日的时间的回忆与他的一些人生思考。语言生动,思考深刻,用语准确。
作者在刚刚双腿残废时,终日失魂落魄,但他却并没有失去对生命的眷恋。他思考生的意义,思考自己有什么可以做的事,使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但另一方面,由于他开始过于的颓废,没有关注自己的母亲,以至于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这篇文章看上去着重于描写作者自己的思考和经历,但其实在字里行间蕴藏了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对地坛风光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史铁生的文字很多句子读起来初觉得很奇怪,但是联系上生活之后就会觉得有熟悉的感觉。如他对四季的比喻,有的简单易懂,有的需反复思考才能悟出其味道。
作者眷恋地坛,至少眷恋那当年的地坛,低碳是一个象征,是一段充满了思考与矛盾的回忆。作者在地坛中,渐渐变得坚强起来,他不甘于在生活的虚无中毁灭或走向虚无,而是决定是自己的生命变得丰满起来,他用自己的笔,细细记下了自己的思考,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他观察着闯入他的时光的其他人,一点点记述着他们的故事。
史铁生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他对生活的执着与面对挫折的坚强是我们所没有的。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平静无波,总有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困境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等待着我们,而我们没有躲避的资格,只能去面对。如果我们始终能有几分他的坚强,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加充满价值地生活。
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范文5我读了这篇文章《我与地坛》使我深刻印象地了解一些东西。文章中作者以悲痛的心情的原因,去地坛放松一下心情,地坛到处是野草荒藤,很少被人记起。作者本身残疾,但是有一份勤奋汗水的天赋。表现他患有残疾的困难,克服了许多的困难。勇于在人生的道路中探索奥秘。作者在疾病的苦难中折磨,但是在克服中锻炼了坚强意志,他只能依靠自已的力量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作者的母亲为他付出了爱的力量,母亲虽然没有患有残疾,而且身体健康。母亲对作者的疼爱和依恋,在生活的日子中,母亲一直陪伴着作者,母亲的儿子在人生的道路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生与死,母亲只要让儿子好好活下去,过得上幸福的日子,死亡哪怕自已走向幸福的日子,死亡本身没什么意义。活着比死亡更有意义。作者为什么想活,母亲想让儿子一个人不仅是活的。母亲的苦给儿子吃了不少苦,儿子不应该怀着心情不好来苦难,苦难的日子再过下去的话,哪怕自已能过得上去吗?他自已对自已照应,将来自已的日子是他的日子,走一条走向自已的幸福道路,这段日子以后还长呢。母亲过世后,给儿子没留下什么的话。母亲的爱改变了儿子的命运,她的爱使作者了解到爱的力量,爱才是真正的力量。
我读完《我与地坛》后,深刻地了解到作者的坚强不屈和母亲的爱,作者的事迹使我感动不已,才知道了什么是爱的力量。
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范文6等史铁生活到他最狂妄的年纪时,老天却带走了他的双腿。使他后半生不得不坐在轮椅上,他绝望过、愤怒过,但最后依然好好的活了下来,没有放弃希望。
史铁生缺少了双腿,他参透了更多东西,我觉得他说的?与我想的起了共鸣。若世上都是完整的人,每个人都长得一模一样,这个世界将毫无生机可言。然而,上帝造出了千千万万个人,每个人都不一样。这当中必能排出个好坏来,而总得有一些人有着坏模样,这样坏模样的人才能反衬好模样的人。人因为每个人不同,审判一个人的标准也有所变化,并不注意人们的外表了,而是注重他们的内心。而史铁生就是“不完整”的人,他比正常人缺了双脚,显出他与别人不一样,他的聪慧、质朴、有毅力才被表现出来。
但是,你先天差,后天就一定差吗?并不是,先天的从你来到这个世上你的父母就已经替你决定好了,你不能再改变它。你所能做的就是,改变后天的,比那些先天比你好的人更努力的学习、劳动、工作,来弥补先天的不足。?你比别人愚钝,那就刻苦练习;你比别人急躁,那就多读书,培养耐性;你比别人少了许多许多,那就比别人努力少的这么多倍。
可怕的是那些天资比你好的?,可后天还比你努力的人。所以,趁着些天资比你好的人偷懒的时候,快去努力吧!
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范文7《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品,这篇文章有着作者对死亡的剖析,最终得出“死亡只是一个必将到来的节日,那么就安心来迎接”的结论;有着对亲情的讴歌,为母爱的无私奉献而赞美,因为母爱唤醒了他沉睡的心;有着对生命的向往:那一个永远无法得到荣誉的长跑女孩,那一对从中年相伴直至步入老年的夫妻,那一个对妹妹无比爱护的哥哥……一个个在地坛的故事是如此的美好与纯真让人向往。
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开头史铁生在地坛孤寂的思考死的事情,和他的没落与悲愤。是啊,一个人在青春的大好年华中折断双腿,只可以在轮椅上生活,这对一个有理想有梦想的人是多大的打击呢!但是在细细的思考中,他明白了很多。在母亲的关注下,他在一次次用心灵与死神的搏斗中,他放弃了死亡与没落,向着文坛进发,成功的成为一名作者。
【我与地坛读后感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我与地坛读后感2000字08-17
《我与地坛》的读后感450字08-28
我与地坛读后感800字高三10-21
我与地坛名著读后感800字06-03
《我与地坛》读后感优秀500字08-10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08-12
《我与地坛》的读书心得个人领悟10-28
我与地坛公开课06-29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10-19
我与地坛教学案例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