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卖店员工制度

2024-07-30

专卖店员工制度(精选8篇)

专卖店员工制度 篇1

专卖店员工管理制度

企业使命:开发均衡式成长方案,培养复合型、竞争型人才。

企业精神:以人为本,欢乐长在,奋斗不息,事业永恒。

企业价值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名企,创新为本。

人才战略:英雄不问出处,人才不唯学历。

经营目标:打造全球“儿童功能房——情商教育”第一品牌。

经营战略:竞争核心化、发展集团化、经营国际化、营销连锁化。––•培训最终目标是 — 使导购普通成为优秀、优秀成为杰出!

– 全面提高导购基本素质、专业知识、服务水平– 打造专业化、职业化导购团队 – 建立学习型导购队伍 – 具体量化指标• 新入职导购培训率100% • 新品培训率100%• 导购年接受大区培训主管培训≥4次 • 大区培训主管年接受公司专业培训≥2次 • 公司年组织导购集训≥3次

(一)产品知识培训

不断实施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新知识培训,使员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迎接挑战所需的新知识。

(二)技能培训

不断实施在岗员工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发挥并不断提高岗位技能。

(三)素质培训

不断公司企业文化、价值观以及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培训,建立起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培训计划与实施培训成果呈报每项培训结束后一周内,培训师应将员工的成绩评定出来,登记在《培训考核成绩表》,连同试卷送人力资源部,以建立个人完善的培训资料。每三个月各部门应填写《培训实施结果报告》呈送人力资源部,以反馈该部门近阶段员工在职培训实施情况。培训评估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培训结束后的评估工作,以判断培训是否取得预期培训效果。对被培训者的评估,主要由人力资源部实施。对培训实施的评估工作,主要由被培训者和人力资源部实施。在培训内容结束后,人力资源部组织新员工进行简单的考试,主要涉及培训内容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要求员工按时提交培训总结。人力资源部收集考试卷,对其进行评分。人力资源部将培训成绩通知本人和主管上级。培训结束后的评估要结合受训人员的表现,做出总的鉴定。也可要求受训人员写出培训小结,总结在思想、知识、技能、作风上的进步,与培训成绩一起放进人事档案。

培训评估结果在季度结束5日内在培训实施总结报告中向上级汇报。对培训实施的评估程序每项培训结束时,主办部门应视实际需要组织员工填写《培训工作评价表》,员工填写后与测验卷一并收回。人力资源部汇总员工意见,得到员工对培训的评估结果。同时将归总意见反馈给培训师后送人力资源部备案,作为以后举办类似培训的参考。培训评估结果在季度结束5日内在培训实施总结报告中向上级汇报。培训奖惩规定被培训者成绩不合格,必须自学重修,直至成绩合格。人力资源部在年末,将员工培训档案提交部门,参与其绩效评估,奖惩办法参阅《绩效考核制度》。员工培训出勤管理规定员工培训出勤管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期间不得随意请假,如确因公请假,须填写培训员工请假单,并呈请相关负责人核准,交至人力资源部备查,否则以旷工对待。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请假者,必需向人力资源部申明,并补办请假手续。上课期间迟到、早退依下列规定办理:(因公并持有证明者不在此限)迟到、早退达三次者,以旷工半天论;迟到、早退达三次以上六次以下者,以旷工一天论。若缺勤时数超过课程总时数1/3者,需重新补修

全部课程。员工参加培训,必须在员工培训签到表上亲笔签名以示出勤,严禁其他员工代签,一经发现,代签员工和被代签员工均按旷课处理。培训单位以签到及课上点名为依据,将参训员工的上课记录登记在员工培训记录上,并由人力资源部归入员工培训档案中保存。培训档案管理人力资源部负责将全体员工所有参加培训的名称、表现及成绩等内容,记录汇总成员工培训档案。第二部分新员工培训设计方案 第一章总则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全体新员工。培训原则: “先培训、后上岗”。培训目的向新员工介绍有关公司的基本背景情况,使他们了解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帮助新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程序、标准,并使他们初步了解公司及部门对其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从而帮助其顺利地适应公司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提高工作绩效。培训的主要内容:新员工通识训练、部门内工作引导和部门间交叉引导。培训管理新员工培训是员工所在部门及人力资源部的共同责任,最迟不应超过报到后一个月内执行。凡正式报到的员工试用期满,但由于个人原因尚未参加新员工培训,不得转为正式员工。参加新员工培训的员工在培训期间如遇特殊情况需请假者,请按《员工培训出勤管理规定》执行。并在试用期内补修请假期间课程,否则,仍不得转为正式员工。人力资源部应为每一位经过培训的员工开具培训证明。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者,获得结业证明;不合格者,重新培训。未参加新员工培训的员工,不得参加其他训练(如岗位技能培训)。(1)培训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可以运用从纯粹的主观判断到客观的定量分析之间的各种方法。方法的确定依赖于对于整个工作中“哪些工作领域是最重要的”和“哪种培种效果最好”的判断。然而,最可靠的需求分析基于实证性的数据。我们要尽可能客观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真正地需要培训。(2)工作说明。工作说明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熟练工的实际工作,收集熟练工自己的介绍等间接资料,等等。有些方法注意熟练工的外显行为,有些方法则注意熟练工进行工作时的精神活动。当工作说明根据实证数据来决定培训目的与什么相关,与什么不相关时,它才是最可靠的。因此要尽可能搜集客观的、全面的数据。(3)任务分析。一种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进而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分析它们的技术构成。另一种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心理活动,然后进行分类和分析其技术构成。两种方法中,设计者既可靠主观定性分析,又可靠客观定量分析。究竟采用哪种方式,工由费用、时间等因素来决定。(4)排序。通常,排序依赖于对任务说明的结果的检查与分析。任务说明的结果能显示出任务之间在层次、程序上的联系,这些是排序的基本依据。基于这些联系,再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排序就能完成。(5)陈述目标。设计者依靠工作说明的结果进行转换,就成了目标。目标越精确、细致,设计者就越易于进行下面的活动。(6)设计测验。“测试学”是心理学中一门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有关编制测验的技术也相当先进并广为人知,这些都可在设计测验时进行应用。(7)制定培训策略。设计者回顾前面几个步骤的结果,分析必须适应的问题环境。任务说明、目标陈述和设计测验的结果规定了工作要求的类型;任务分析的结果规定了基于工作要求的学习目标;受训者分析的结果明确那些可能影响受训者达到培训目标的因素;排序的结果明确了实现所有目标的最优次序排列。培训策略就要适应这些条件,最好的策略能在这些条件和对应措施间进行最适宜的搭配。(8)设计培训内容。通常的方法是根据工作要求确定培训内容的性质和类型,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细节,并根据受训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内容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个细节的先后顺序,再选择适宜的工具和方法来展现这些细节。(9)实验。实验的对象要从将要参加培训的学员集体中选取。实验的环境条件、方法步骤、内容形式、设备工具要尽可能和直正的培训一样。实验数据的收集要全面、真实、准确。也可以在多轮实验中变换实验方法和工具,然后将各自的结果加以比较分析。在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中要充分照顾到来自学员方面的信息。学员关于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问题、培训方法、培训环境、教师,以及改进方式等方面的看法,一定要充分反映到培训

规划的改进中去。

专卖店员工制度 篇2

所谓入中法, 简单说, 就是商人向边地驻军输送其需要的物资, 政府则提供商人当时市场紧缺的物品做补偿。著名经济历史学家戴裔煊先生在《宋代钞盐制度研究》中定义说:“所谓入中, 即商人以刍粟等物输纳于政府之义, 所以亦称为‘中纳’或‘入纳’。不论入纳刍粟或实钱或其他物, 不论入纳于塞下或其他州军, 不论入纳在京榷货务或折中仓, 凡此种入纳之事, 俱得谓之‘入中’。”据《宋史》卷一百七十五《食货上三·和籴》记载:“河北又募商人输刍粟于边, 以要券取盐及缗钱、香药、宝货于京师或东南州军, 陕西则受盐于两池, 谓之入中。”就是政府招募商人给河北、陕西等边地输送驻军人马的粮草, 政府按当时粮草的市场价格计算后, 再溢价折换成其他物品补偿商人, 补偿物品主要是食盐、茶叶、香药等, 有时也干脆给现钱, 食盐、茶和香药等物是当时的紧缺物资, 商人拿到货之后, 可以在市场上卖出获取巨额利润, 有时可以达到几倍的回报, 《宋史》卷一百八十三《食货志下五》记载说:“茶之为利甚博, 商贾转致于西北, 利尝至数倍。”

北宋早期统一南方时, 军队粮草解决很好地运用了《孙子兵法》“因粮于敌”的做法, 待至与辽国开战, 情势就大不一样。太平兴国四年 (979年) , 太宗灭北汉后乘胜伐辽, 却以失败结束, 影响战局的重要因素是军粮的供给, 后勤保障出现问题。政府买进粮草叫籴买刍粟, 方法不外三种:一是依市价现钱和籴 (官府出钱向百姓公平买进) , 买入粮草;二是低价征购强买;三是施行“入中法”, 商人输入刍粟, 溢价后在异地支取盐茶或现钱。唐宋以来一直存在“钱荒”, 朝廷哪来那么多钱?第一种办法行不通。第二种办法低价强行收买, 不得民心因此实行也就不可能长久。第三种办法是利用商人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 由商人将各地的粮草雇人运到边地输入军营, 官府按粮草时价计算后再溢价补偿商人, 给予凭证到异地提取食盐、茶叶或现钱等, 盐茶等物都是当时社会紧缺物资, 商人提货卖出就可获利。《宋史》卷一百七十五《食货上三·漕运》说, 由于“河北、河东、陕西三路租税薄, 不足以供兵费, 屯田、营田岁入无几”, 而征调民力输运粮草又扰民太甚, 就像太宗朝参知政事李昉在《经略幽燕》所说:“其如大兵所聚, 粮饷是资。况河朔之区, 连岁飞挽, 近经蹂躏, 尤极萧然。虽荐遇于丰穰, 恐不堪其调发。”所以, 在讨伐辽国的雍熙北伐, 其粮草供应才施行“入中法”。据《文献通考》卷一十五记载, 雍熙二年 (985年) 三月, 边郡入中开始。“入中法”既实现驻军的粮草供应, 又不会骚扰人民, 商人从中还可以获利, 达到三赢的结局, 明代李廷机在《盐政考》里评价说, “商利而民亦利, 国足而边亦足, 称美善矣, 乃常股存积之设也。”

雍熙北伐虽然失败, 但北方沿边驻军却还是很多, 欧阳修曾提到过驻军数量, 他在《上仁宗论庙算三事》说过:“今三十万之兵食于西者二岁矣, 又有十四、五万之乡兵, 不耕而自食其民, 自古以来未有。四十五万之兵连年仰食……”四十五万边防驻军的粮草和开支确实很大, 《宋史》卷一百三十七记载说:“至和三年, 河北提举籴便粮草薛向建议:‘并边十七州军, 岁计粟百八十万石, 为钱百六十万缗, 豆六十五万石, 刍三百七十万。’”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才继续在边地施行“入中法”。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八《征榷五》说:“雍熙后用兵乏于馈饷, 多令商人输刍粮塞下。”“澶渊之盟” (1005年) 后, 虽宋辽关系和缓, 但随着西夏的崛起, 宋夏冲突却持续不断。政府继续实行“入中法”, 但形式改为 “钞盐制”, 商人不再输入刍粟, 而直接以实钱在官府指定地方纳中, 官府仍补偿给商人食盐或茶叶等物。

宋朝“入中法”由“纳中”和“折博”两个环节组成, 所谓“纳中”就是指商人向官府输入物品, “折博”是指政府折合其他物品还给商人。

商人输入边地驻军物资的“纳中”物类由官府确定后进行招募, 可以有很多种。马草人粮又称刍粟, 是最主要的纳中品, 如《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九之20载, 仁宗至和元年十一月, “诏三司, 令入便人粮三百万, 马料一百二十万硕”。其他生活必需品, 包括辽国和夏国最喜欢的茶叶, 如真宗咸平二年, 原河北转运使索湘奏:“先自京辇茶至榷场, 最为烦扰, 又多所损败。湘建议请许商旅缘江载茶诣边郡入中, 既免道途之耗, 复有征算之益。” (载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四) “纳中”物类还包括驻边军人的饮品——酒, 《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六之16记载说:“沿边州军每年合销酒米数目, 亦乞许客, 一依在市见籴, 卖价例入中, 细算支与解盐。”甚至, 官府还招募商人向西北宋夏边地纳中解州生产的食盐, 商人回去还是给以食盐为折博物, 《宋史》卷一百八十一载:“乃募人入中池盐, 予券优其估, 还, 以池盐偿之。以所入盐官自出鬻, 禁人私售, 峻青白盐之禁。”青白盐是西夏国盛产物品, 西夏人贩鬻以获利, 是整个西夏国经济的支柱。宋廷禁止其青白盐销售入宋境, 还招募商人到西边“入中”解州池盐, 事实上是与西夏国争夺食盐市场, 以在经济上削弱西夏。其他纳中的品物还有香药、矾等消费品。如, 《宋史》卷一百八十一《食货志·盐上》说, “入中他货, 予券偿以池盐。繇 (由) 是羽毛、筋角、胶膝、铁炭、瓦木之类, 一切以盐易之。”

宋夏交恶后, 庆历八年 (1048年) , 提点陕西刑狱、权转运副使兼领州事范祥改革盐政, 实行“钞盐制”, 《宋史》卷一百八十一记载:“罢九州军入中刍粟, 第令入实钱, 以盐偿之”。“钞盐制”是“纳中法”的进一步变化, 商人直接以缗钱 (实钱) 在官府指定地方纳中, 不再输入刍粟, 官府折博给商人食盐或茶叶等, 《宋会要辑稿》记载有陕西、河东申请以实钱入中之事, 《宋史》卷一百八十三《食货志下五》也说:“而塞下急于兵食, 欲广储偫, 不爱虚估, 入中者以虚钱得实利, 人竞趋焉。”商人在塞下纳中缗钱, 回头就可以得到高于原来数额的钱, 这样的好事, 肯定是很多人争着去做。

折博物是政府按商人入中物资的时价计算后再溢价, 折合补偿商人的物品。折博物都是政府实行禁榷专卖制度管理的物品。宋代禁榷范围很广, 盐、茶、铜、铁、锡、铅、金、银、矾、酒、香药、醋等商品都实行过禁榷, 而其中食盐、茶叶是最重要的禁榷品。经过政府的买卖专管, 这些人民日常生活的物资就变成了销路好、利润大的商品, 所以也就成了政府补偿商人最主要的折博物。

《宋史·食货志下五》对这些折博物有很多记载:“雍熙后用兵, 切于馈饷, 多令商人入刍粮塞下, 酌地之远近而为其直, 取市价而厚增之, 授以要券, 谓之交引, 至京师给以缗钱, 又移文江、淮、荆湖给以茶及颗、末盐。端拱二年, 置折中仓, 听商人输粟京师, 优其直, 给茶盐于江、淮。”宋夏交恶, “乾兴以来, 西北兵费不足, 募商人入中刍粟, 如雍熙法给券, 以茶偿之。”宋廷偿还商人的折博物还有“三说法”, 即三种支偿物, “后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 谓之三说。”

《荀子·劝学篇》说:“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宋廷假借“入中法”, 特别是食盐的入中, 以商贾射利为中介而达到满足军国用度、体恤生民艰难的三赢结局, 对立国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宋朝边防的巩固都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宋初伐辽征战, 在军事刍粟粮草的供给上, 宋廷考虑到征民调运, 从南方到北方路途遥远, 对人民生活影响大, 因此运用掌控的禁榷商品, 调动商人完成长途运输粮草到边地入纳。这样既解决了军国急需, 也不影响人民, 无疑是一项利国便民的创举。事实也证明, “入中法”是宋廷因应当时局势的最有效办法, 诚如明代王世贞在《弇山堂別集》卷九十六评价所说, “三边粮草缺乏、帑藏空虚, 缓急接济唯此一策。”宋辽、宋夏战争过后, 由于北方沿边驻军数量还是很多, 军队仰赖政府供养, 因此战时行之有效的“入中法”就继续施行。“入中法”实行的后期, 宋廷食髓知味, 过度使用, 特别是北宋末期蔡京改“钞引盐制”, “入中法”遂成为宋廷对商人的掠夺工具。正如其时太庙斋郎方轸在上徽宗的《论蔡京疏》所说:“数年间, 行盐钞法, 朝行夕改, 昔是今非, 以此脱赚客旅财物。道途行旅, 谓朝廷法令, 信如寒暑, 未行旬浃, 又报盐法变矣。钞为故纸, 为弃物, 家财荡尽, 赴水自缢, 客死异乡, 孤儿寡妇, 号泣吁天者, 不知其几千万人, 闻之者为之伤心, 见之者为之流涕。”前期为宋廷贡献良多的商人反受其害, 而朝廷也不见得财政就更宽松。

“入中法”效用有点类似现今的土地拍卖制度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规模上提纲挈领之功效, 对宋王朝二百多年的边防驻军的正常生活保证有很大贡献。“入中法”不只是解决了政府的军事财政问题, 普通民众也避免了官府强行征调军队物资供应造成的纷扰, 商人也长期从中获利。在整个宋代, 几乎没有人反对“入中法”的执行, 有的只是对其改进的建言, 即使是当宋末蔡京的“钞引盐制”造成怨声载道, 但进入南宋, “入中法”稍加改进后还是继续施行。

摘要:宋王朝实行专卖制“入中法”, 无论是在战时还是长期的防守, 庞大帝国的边疆驻军都有经济的保障。宋“入中法”由“纳中”和“折博”两个环节组成。“入中法”既解决了军事财政问题, 也避免了官府强行征调军队物资供应造成对普通民众的骚扰, 商人还可以长期从中获利。

关键词:专卖制度,禁榷制,入中法,北边驻军

参考文献

[1]林文勋.中国古代专卖制度与商品经济[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元]脱脱, 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3][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57.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6][明]王世贞.弇山堂別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7][宋]李攸.经略幽燕[Z].载《宋朝事实》卷20.

[8][明]李廷机.盐政考[Z].载《福建通志》卷74.

[9][宋]欧阳修.上仁宗论庙算三事[Z].载[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132.

我国烟草专卖法律制度的反思 篇3

关键词:烟草专卖;律制度;反思;重构

《烟草专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是我国关于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的纲领性法律文件。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我国烟草专卖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已势在必行。改革我国烟草专卖制度自身及外在法律因素两方面内容,改善我国烟草现行的垄断经营体制,促进我国全面实现法治化进程。

一、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法律特征

1.特殊的管理体制

依照《烟草专卖法》规定可知我国烟草专卖管理体制为双重领导,但以垂直管理为主。当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严格按程序行使烟草专卖管理职能,受上一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当地政府对当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主要为指导性功能,并非起主导作用。全国烟草专卖工作统一由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按照地域划分,按垂直管理级别行使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利。由此可知,在我国特殊的烟草专卖管理体制下,国家主管部门依法对全国烟草行业情况进行宏观的监督、管理,其下属机构依据相应级别,执行本辖区烟草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2.垄断性的烟草经营模式

国家专卖、完全专卖是我国当前的烟草专卖制度的重要特点。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行使烟草专卖经营权和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权,并且国家指定特定的机关从事烟草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他任何个人及法人组织未经许可,严禁从事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严格执行垄断经营模式。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与当前我国国家政策存在的突出矛盾点集中在烟草专卖制度的垄断性。

3.广泛的烟草专卖范围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排他性、独占性,并以国家为管理主体的烟草专卖形式,因此烟草行业的纲领性法律文件,《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对专卖的对象进行了全面的概括。烟草专卖制度对烟草本身及其相关产出品,生产卷烟所需的烟草机械和烟用辅料实行全面的垄断经营,并且通过严密的烟草行政许可,对这些专卖品的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严格实行垄断管理。

4.以法律形式确定垄断经营管理模式的合法性

烟草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吸食易上瘾,且对身体有害,但又容易使消费者消费上瘾,因此国家为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以法律的形式做出规定,对其实行专卖。烟草专卖的具体内容由国务院颁布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做出了权威性的法律规定。

二、我国烟草专卖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烟草行业监管主体混乱

职责不清主要表现为烟草专卖行政部门在打假、打私方面主体资格不明,有关烟草的管理权限存在交叉、错位,形成管理上的真空,如《烟草专卖法》第四条规定,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烟叶和卷烟产、供、销全权管理。在卷烟流通环节,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批发环节,以及对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商户进行管理,可以对无证商户进行检查,但是无权处罚。

2.权责不明,监管缺失

我国烟草专卖体制是国家垄断、完全垄断的模式,而且在管理上实行垂直管理,同级行政管理部门无法对其有效监管。因此,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不规范问题的发生。一方面,由于烟草专卖企业本身的组织机构存在主体混乱不清的问题,集行政管理者与企业经营者的角色于一身,既要追求高额利润,又要时刻监督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就会导致烟草企业在利益面前,会对自身监督自身不严,包庇自己的不规范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烟草专卖这一特殊体制,国家针对这一体制进行监管的相关法律尚不健全,一旦烟草行业内部发生违法或者不规范行为,相关法律的震慑性作用不够强大,而且外部的监管措施也难以到位。

三、我国烟草专卖法律制度的建议

1.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行为的完善

结合烟草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当前还存在如下问题。第一,零售户经营行为违反《烟草专卖法》的规定。如有些零售户在商店停业期间,未及时按规定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歇业许可,商店更换法人时未及时注销旧的零售许可证,还有的零售户甚至非法购买其他不属于自己经营范围的烟草制品。造成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零售户守法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专卖管理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对零售户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第二,对零售许可证的后续管理滞后。当地烟草专卖主管部门为零售户办理零售许可证后,对零售许可证的后续管理工作比较粗糙。专卖执法人员有时因人情关系等因素,不能及时掌握零售户的停业、歇业、恢复营业、注销等情况,不利于烟草专卖主管部门对零售户的集中管理。第三,各地区烟草专卖管理系统建设使用情况差别很大,未达到统一、高效管理的目的。

2.我国烟草专卖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完善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具有国家垄断、完全垄断的特性,而这一特性是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我国烟草行业的稳定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从长远利益看,将不利于我国烟草行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胜出。反垄断法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部分,只有使烟草专卖制度与其协调,才可保证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平稳发展。《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规定,“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这条规定否定了某些烟草商业企业为提高销量,将畅销卷烟和滞销卷烟捆绑销售的行为。捆绑销售会导致零售户为购买到畅销卷烟而同时被迫接受滞销卷烟,侵害卷烟零售户的利益。因此需要《反垄断法》对烟草行业这种行为进行进一步详细规定,限制其可能造成的不公平竞争。《烟草专卖法》为特殊法,《反垄断法》为一般法,因此,两者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使用《烟草专卖法》。

3.我国烟草税收制度的法律完善

烟草行业的发展常常受财政体制、地方利益的影响。地方为了本地区的税收,搞地区封锁,限制竞争,以致专卖管理失控,与统一的市场经济格格不入。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完善税收制度势在必行。改变中央和地方提取烟草税收的比例。在中央对地方的烟草税收进行财政返还时,适度减少或删除对地方的财政返还,严格税收征收程序,这样地方政府在烟草税收中无利可图,必将消除地方的行政壁垒行为,减少地方争睹盲目支持当地烟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造成资源浪费,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烟草市场的统一、规范、公平发展。

专卖店员工守则 篇4

1、员工试工期满后,可到综合办公室领取工作牌、工作装,并做好登记记录。

2、综合办公室建立工作服管理台帐,应可明确追溯各部门人员领用时间、领用型号、领用数量等相关信息。

3、工作服预计使用期限为三年,在使用期限内如因人为损坏、丢失、污染再领,将承担工作服的采购费用。

4、费用:所有员工的工作服均由公司统一采购,服装费用先由公司垫付、后从员工工资中扣除。所购买服装的服装费用公司将按规定比例返还。

5、离职(辞退)收取服装费用时,按服装的实际费用计算。

(1)自工装发放之日起,工作满两年以上者,辞职(辞退)时,不收取服装费用。

(2)自工装发放之日起,工作满一年以上两年以下者,辞职时,收取服装70%费用;被辞退时,收取服装50%费用。

(3)自工装发放之日起,工作不满一年者,辞职时,收取服装100%费用;被辞退时,收取服装70%费用。

第二条着装工作服的要求

1、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要求,根据不同季节统一着工作服。

2、办公室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着装不严格要求,但着装要大方得体。

3、在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活动时,如表彰大会、员工大会、培训、公司庆典等其它集体活动时全体员工必须着工作服。

4、公司的工作服代表着公司的企业形象,员工穿着的工作服必须整洁、干净、无异味。

5、男员工在穿夏秋装工作服时,原则上统一将上衣底边放置到裤腰边里,保持工作服的大方体得。

6、工作时间必须佩戴公司统一发放的工作牌,并佩戴在左胸前适当位置。

第三条、日常检查及管理

1、各部门经理及组长日常对员工穿工作服的情况进行检查,行政综合部负责对员工工作服的穿着进行监督和管理。

2、若发现员工没有按公司要求穿工作服、佩戴胸卡,每发现一次扣款50元,并责令其改正,每月三次以上者公司将作辞退处理。

3、部门经理及组长应对所属员工穿工作服的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凡发现有员工每月有三次以上没有穿工作服者,相关部门经理及组长将负连带责任,处以50元以上罚款。

4、工作服在该员工离职时必须收回,若没有上交的员工,公司将从工资中扣除服装费用(按实际价格扣除)。

以上规定从签发之日起原规定不再执行。

服装管理制度

公司各部门:

为了树立公司良好的整体形象,展现员工精神风貌,宣扬企业文化,规范员工统一着装,增强管理力度,现特对公司工作服的领用、着装和日常管理做出以下规定:

第一条、工装配制说明

1、员工试工期满后,可到综合办公室领取工作牌、工作装,并做好登记记录。

2、综合办公室建立工作服管理台帐,应可明确追溯各部门人员领用时间、领用型号、领用数量等相关信息。

3、工作服预计使用期限为三年,在使用期限内如因人为损坏、丢失、污染再领,将承担工作服的采购费用。

4、费用:所有员工的工作服均由公司统一采购,服装费用先由公司垫付,后从员工工资中扣除100元,做为工作服押金,员工离职时,上交工作服后全额返还押金。

第二条着装工作服的要求

1、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要求,根据不同季节统一着工作服。

2、办公室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着装不严格要求,但着装要大方得体。

3、在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活动时,如表彰大会、员工大会、培训、公司庆典等其它集体活动时全体员工必须着工作服。

4、公司的工作服代表着公司的企业形象,员工穿着的工作服必须整洁、干净、无异味。

5、男员工在穿夏秋装工作服时,原则上统一将上衣底边放置到裤腰边里,保持工作服的大方体得。

6、工作时间必须佩戴公司统一发放的工作牌,并佩戴在左胸前适当位置。

第三条、日常检查及管理

1、各部门经理及组长日常对员工穿工作服的情况进行检查,行政综合部负责对员工工作服的穿着进行监督和管理。

2、若发现员工没有按公司要求穿工作服、佩戴胸卡,每发现一次扣款50元,并责令其改正,每月三次以上者公司将作辞退处理。

3、部门经理及组长应对所属员工穿工作服的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凡发现有员工每月有三次以上没有穿工作服者,相关部门经理及组长将负连带责任,处以50元以上罚款。

专卖店员工、导购岗位职责 篇5

篇一:直营店导购员岗位职责 美 容 顾 问 岗 位 职 责

一、工作职责 遵章守纪 服从管理 业务闲熟达成目标

1、遵守直营店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货品管理。

2、必须服从店长及组长的工作安排及调配。

3、了解所有产品的功效及价格,服务及销售技巧娴熟,4、完成上级下达的销售任务。

5、及时反馈顾客意见及个人建议

6、仪表端正,礼貌待客,正确使用文明语言。

7、主动向顾客推荐货品,百问不厌,百试不烦。

8、及时完成(日、周、月)报表

二、日常工作流程

1、营业前 ① 检查自我仪容仪表是否符合直营店要求。② 清洁卖场的卫生(橱窗、货架、展台、背柜、仓库、收银台等),按要求整理货品的陈列,做到丰满整洁,规格齐全。③ 检查价格牌、展示牌、特价标志、宣传广告等是否按要求摆放,是否做到美观整齐,货价相符。所有褪色,破损或折弯的标签必须更换。④ 整理仓库,检查是否需要补货等。(注意:补货半个月一次,没货的产品提前一个星期同组长及店长申报,月底不补货)⑤ 早班的工作人员把当天库存盘表按小票数据来减数,绝不允许拖到第二天。

2、营业中 ① 有顾客光临,按照轮位(标准销售作业流程)操作。② 自觉维护店内环境卫生,经常进行清洁,及时整理好顾客弄乱的 货品。③ 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向店长反映汇报。④ 淡场时,给会员做电话回访(每天回访会员最少5至10个),并做好回访记录。⑤ 交接班时,两班人员要做好交接盘点工作。⑥ 发现丢失货品,要立即报告店长处理。

3、营业后 ① 晚上下班时间到,若还是有顾客在挑选,要拖延下班时间。① 轮流做好收银管理。核对好现金、刷卡金额、小票数量放置收银抽屉。确认无误后在收银本签字确认,次日由交接人审核。② 做好交接班书面工作。(下班之前上交销售日报表给小组长)③ 晚班工作人员负责地板清洁、试用台产品整理及脏水更换。④ 关闭所有电器设备,锁好门窗。⑤ 主动接受店长及组长检查随身物品。

三、奖惩制度所有员工享有直营店的规定的奖励和处罚制度。如有违反以上规定者,当场以乐捐处罚。(详情请见店铺管理制度)

篇二:导购岗位职责 营业员的岗位职责 1.为顾客提供服务。2.帮助顾客做出最佳的选择。导购员在了解顾客需求心理的基础上,使顾客相信购买新干线能使他获得最大的利益。导购员如何帮助顾客呢?(1)询问顾客对家具的兴趣、爱好;(2)帮助顾客选择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家具;(3)向顾客介绍我们家具的特点;(4)向顾客说明买到新干线后将会给他带来的益处;(5)回答顾客对家具提出的疑问;(6)说服顾客下决心购买我们的产品;(7)向顾客推荐别的款式产品;(8)让顾客相信购买我们家具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1、宣传品牌。导购员不仅要向顾客销售产品,更是销售产品背后的品牌,要在流利介绍产品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品牌价值,介绍一种品牌承诺,让顾客不仅买到产品本身,更是买一份放心。为此,导购员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通过在卖场与消费者的交流,向消费者宣传新干线产品和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②、在卖场派发新干线品牌的各种宣传资料和促销品。

2、产品销售。利用各种销售和服务技巧,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实现更多的销售。

3、产品保管。妥善保管产品,做到防鼠、防潮、防火、防盗。

4、产品陈列。做好卖场生动化、产品陈列和POP维护工作,保持产品与助销品的整洁和标准化陈列。

5、收集信息。导购员要利用直接在卖场和顾客、竞品打交道的有利条件,多方面收集并向公司反馈信息。①、收集顾客对产品的期望和建议,及时妥善地处理顾客异议,并及时向主管汇报。②、收集竞争品牌的产品、价格和市场活动等信息,及时向主管汇报。③、收集卖场对公司品牌的要求和建议,及时向主管汇报,建立并保持与卖场良好的客情关系,获得最佳的宣传和促销支持。④、了解卖场的销售、库存情况和补货要求,及时向库房和经理反映。

6、带动新手导购做好销售。导购员不仅要自己做好销售,而且要带动新同事做好我们家具的销售。

7、真实完整地填写销售清单,登记卖场进销存帐簿,完成销售报表及其他报表填写等,并按时上交主管。

8、其他。完成主管或经理交办的各项临时任务及卖场安排的有关工作。

篇三:导购员岗位职责 导 购 员 岗 位 职 责

一、工作职责

1、遵守专卖店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物流管理。

2、必须服从店长的工作安排及调配。

3、做好每天卖场的清洁工作,整理陈列货品。

4、了解所有货品的知识,销售技巧娴熟。

5、仪表端正,礼貌待客,正确使用文明语言。

6、主动向顾客推荐货品,百问不厌,百试不烦。

二、日常工作流程

1、营业前 ① 检查自我仪容仪表是否符合专卖店要求。② 清洁卖场的卫生,按要求整理货品的陈列,做到丰满整洁,规格齐全。③ 检查价格牌、展示牌、特价标志、宣传广告等是否按要求摆放,是否做到美观整齐,货价相符。所有褪色,破损或折弯的标签必须更换。④ 整理仓库,检查是否需要补货等。

2、营业中 ① 有顾客光临,按照(销售作业流程)操作。② 自觉维护店内环境卫生,经常进行清洁,及时整理好顾客弄乱的货品。③ 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向店长反映汇报。④ 淡场时,在店长的安排下,参加专业知识学习与销售技巧的训练。⑤ 交接班时,两班人员要做好交接盘点与交接工作。⑥ 发现丢失货品,要立即报告店长处理。

3、营业后 ① 晚上下班时间到,若还是有顾客在挑选,要拖延下班时间。② 做好交接班书面工作。③ 关闭所有电器设备,锁好门窗。④ 主动接受店长检查随身物品。

三、管理制度

1、试用制度 初任导购员者,先参加考核期,期间必须 ① 第一天,参加店内安排的新员工培训课程,了解所有员工流程。② 第二、三天,熟悉商品的知识,商品的摆设等服饰方面知识及销售技巧。③ 以后的一星期内,参与销售工作,无业绩提成。④ 第十天,店长对其进行以上要求的考核,合格者进行正式销售工作,不合格,继续学习三天。三天后,店长再进行考核,仍不合格者,不予以考虑。

专卖店员工制度 篇6

一间化妆品品牌专卖店的生存,除了产品的品质过硬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店铺员工的销售能力,是否能把产品销售出去,是否能实现终端销售。只有这两个想结合,你的店铺才能给你带来盈利的收获,因此,一个化妆品品牌专卖店的店主,除了要选择好经营的品牌之外,还要处理好员工间的关系,营造出团结、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不断的提升员工的技能及福利,这才能留住你店铺的销售人才。今天,格凌兰化妆品连锁加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关于化妆品品牌专卖店的店主应如何处理员工关系相关讨论。

作为店主,要学会用心地倾听员工的意见,而不是一味的责骂。店主应与下属达成良好沟通,善用“倾听与沟通技巧”,在相互尊重中形成良好的朋友关系。

其次,店主除了给店铺制定盈利目标外,也要为下属设定挑战目标,店主应适时给予部属期望目标,并适时协助,以提升下属的职能技巧,并且制定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让下属有危机感及不断进步的动力。

再次,一间化妆品品牌专卖店,不是依靠一个员工就能撑起来的,而是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激发团队力量。店主在营造团结、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时,应合理运用团队力量,使下属间发挥团队精神,互助合作,共同达成销售目标。店主还要让员工学会协调、解决冲突,在销售中,与顾客有冲突的情况下,应共同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最后,员工的进步,也是店铺销售力提升的前提。因此,店主要提供适当的资讯,还要把个人的经验以及化妆品品牌的相关知识技巧,无偿的提供给下属,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要给下属做好培训工作,知道合格的才能上岗。

专卖店员工制度 篇7

西方学者20世纪60年代给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他们认为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这个定义对利益相关者界定的依据是某一群体对于企业的生存是否具有重要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 人们逐渐认识到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弗里曼 (Freeman)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 (Freeman, 1983) 。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 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利益相关者, 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 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布莱尔 (Blair) 进一步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 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 (Blair, 1995) 。布莱尔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在公司真正有某种形式的投资并且处于风险之中的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影响 (Stakeholder Influence) 到利益相关者参与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的过程, 这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生存;然后是利益相关者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或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影响他们;最后, 从对企业的专用性资产的角度来考虑利益相关者, 从而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可参考的衡量方法。

1 烟草行业的利益相关者

烟草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由于其对吸食者和环境的副作用, 一直是各国限制发展的消费品。烟草消费除了给吸食者带来个人的正面效用, 它的副作用也相伴而生, 对吸食者身体机能的损坏, 也使烟草具有了亚毒品的称号。因此政府基于道德和社会责任对于烟草行业实施管制, 使烟草的消费群体仅仅限定在那些能够支付足够高价格的群体。

我国烟草专卖实施于198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一章第一条就规定了烟草专卖的“根本目的”, 即“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 提高烟草制品质量, 维护消费者利益,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而紧接着的第三条规定了烟草专卖“制度”——“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 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 即烟草行业依靠法律引入和行政命令, 通过计划指标、许可证管制和各级烟草专卖机构, 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

这样专卖体制下的利益相关者涉及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烟草专卖管理部门、烟草工业部门、烟草商业、烟叶生产单位 (烟农) 、吸食者;以及与烟草产业相关联的产业, 如烟用机械产业、辅材的供应商, 广告商、物流商、软件开发商, 公共卫生、环保组织以及国际控烟组织等。在弗里曼的概念框架下, 以上各经济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烟草行业的利润实现, 同时烟草行业的利税分配格局也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收入;这样一个严谨的概念框架必然能全方面的透视烟草行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产业利润分配链中的地位和影响程度, 但在现实分析中并不具备可操作性。而从布莱尔的概念出发, 烟草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就是那些在烟草公司有某种形式的投资并且处于风险之中的人, 如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烟草专卖、烟草工商以及烟农。他们都有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诉求。因此本文将烟草行业的利益相关者界定为政府、烟草行业管理部门、烟草工业、烟农以及吸食者。

2 烟草行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

自1983年建立专卖管理体制以来, 20多年烟草行业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贡献者。特别是2000以来, 中国烟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从工商分离、工业企业重组到百牌号战略等, 整个行业已连续7年高速发展。2007年全行业生产卷烟4282.8万箱, 销售卷烟4279.2万箱, 实现工商税收3880.63亿元, 工商利润1603.05亿元, 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0%。从2005年为中国财政贡献2100亿元到2007年的5483亿元, 短短2年, 利税增长一倍。从以上数据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烟草行业是国家税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对于上面的理解, 我们要区分一些概念:税收是对国家财政收入, 利润是否算是对国家的财政贡献呢?在财政部公布的年度国家财政总收入中, 我们没有发现国有企业利润作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项目, 那国有企业利润只能是国家的一种间接收入, 由于政府并不能支配这种收入, 这种间接收入则更是一种企业利益和行业利润。如果扣除这种间接收入, 烟草行业在2004年对国家财政总贡献的份额, 则变成6.04%。其中直接贡献仅为5.16%, 间接贡献则高达9.31% 。从以上的计算来看, 烟草行业对国家财政贡献的份额远低于对行业的贡献。

作为一个高税赋的行业, 烟草企业这种“低税高利润”的分配格局是由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不同的纳税方式导致的。烟草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中, 最主要交纳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 其中消费税约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应缴税款总额70%。而烟草商业的主交税种仅两项:增值税和城建税, 其中增值税约占商业企业流通环节应缴税收总额的90%, 但增值税作为一种价外税, 其征收的基数为商品的进出差价, 税率为17%。正是存在这种税收结构上的差异, 造成烟草行业在对国家税法的执行上, 以工商分离的形式, 不断进行行业内的关联交易, 联手掠夺消费市场, 积聚高额利润, 将应上缴国家财政的税款, 转移为企业或行业的利益。

除了税收体制因素外, 烟草产品的弱需求弹性也使吸食者没有其他替代产品。而行业内部各个品牌却是可以相互替代, 不同品牌竞争相当激烈, 为保持烟草市场平稳, 国家烟草专卖局加强了烟草工业产量控制。在现有的专卖体制下, 不同品牌的卷烟只有一个买方, 商业企业处于买方垄断地位, 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侵占工业企业的生产剩余。同时工商分离后, 商业企业突破了区域限制,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调整卷烟的产品结构, 增加边际利润高的产品比例, 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因此在现有的专卖体制下, 烟草工业也成了利润分配中的“弱势群体”。进一步分析中国烟草的利润分配格局发现, 国家税收平均占40%多一点, 生产企业平均获得的份额为10%, 而烟草商业企业则获得近40%的份额, 而零售企业获得的份额也平均为10%。对照国外的利润分配格局来看, 国家税收占70%, 而零售企业则能获得15% 的份额, 生产企业可以获得10%的份额, 而烟草流通环节则一般占5%左右。

很显然, 我们上面的利益分配格局中, 烟草商业是最大的既得利润群体, 烟草工业和零售企业在利润分配格局中处于劣势地位, 而烟农这类“特殊的”利润相关者则被彻底地遗忘。处于烟草产业链上游的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 烟农的种烟积极性至关重要。烟农的积极性又取决于烟农利益的保护程度, 保护程度高, 积极性就高, 反之, 则低。同时烟叶种植又属于农业生产范围, 烟农的生产决策还取决于经营其他非烟作物的比较收益。在2005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 唯独保留了烟叶税。比例为20%的烟叶税, 基本保持了原烟叶特产农业税的税率水平, 而粮食以及非烟作物则是零税率;这样的税收调整, 使烟农种植烟叶的比较收益下降。而烟叶税征收的理论基础竟然是为了降低地方财政收入锐减的风险 。所以烟农不仅被专卖体制所遗忘, 亦被农业税改革所边缘化。

3 专卖体制下利润分配格局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

从上文分析中, 我们得出烟草专卖垄断限制了中国烟草的国家利益, 弱化了烟草工业和零售者利益, 边缘化了烟农利益。一是政府直接获得的税收比例与国外没有实行烟草专卖垄断的国家相比低了30%;二是由于现阶段烟草零售者的利润比率非常低, 他们为了获得利润不得不走两条路径, 即非专卖渠道进烟和销售假烟。毫无疑问, 零售者的低利润, 严重限制了零售者的扩大和发展, 限制了销售网络的铺设。一旦烟草放开, 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资本利润走, 而中国烟草商业辛辛苦苦所做的“销售网络”将立即化为他人嫁衣。三是由于中国烟草生产企业的利润分配比例过低, 使得烟草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 资本更新等都会面临巨大的问题。中国烟草企业的低规模和低成长或者简单合并的假高成长, 使得中国烟草企业始终处于企业经营的初级阶段——产品经营。而外资烟草已经度过了产品经营、品牌经营, 现在已经到了资本经营阶段。四是烟草专卖局与商业企业的合二为一, 不仅使得专卖垄断获得的扭曲利润格局侵占了上、下游的获利可能性与发展机会, 而且还将在本部门内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 极大地阻碍烟草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很显然, 放开烟草流通领域,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是烟草发展和改革的最终出路。而当前主要是解决如何将行业利益——高额的垄断利润, 特别是烟草商业企业产生的, 转变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收入!在此, 本文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第一步, 在现有专卖体制不变的前提下, 调整税收结构。

第二步, 打破地区封锁。在烟草专卖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取消烟草商业企业的专营权, 有限开放卷烟流通环节, 实行牌照管理。向国有卷烟工业企业发放流通牌照, 同时适度引入民营企业进入卷烟流通领域, 让中国的烟草企业在国内统一市场的充分竞争中切实得到锻炼并壮大起来。只有经过这种跳出行业利益视角, 放弃部门既得利益的真的改革, 才能实现烟草行业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摘要:我国烟草行业实施专卖体制下, 其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烟草商业、烟草工业、烟农以及吸食者。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在利润分配格局中的地位是不同, 烟草商业成为现行税收结构和专卖体制下的最大收益者, 他侵占上下游利润, 阻碍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烟草专卖,利润分配

参考文献

[1]陈永安.入世对我国烟草业税收政策的影响及对策[J].福建税务, 2002.

[2]段宁东.中国部分烟草企业对加入WTO认识的调查分析报告[J].烟草科学研究, 2002.

[3]吴俊.加入WTO的几点思考[J].中国烟草, 2002.

[4]吴践志.适者生存——中国烟草如何应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烟草, 2002.

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篇8

关键词: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人力资源

为了提高个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许多企业都在探索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组织结构调整、组织裁员、组织扁平化、组织分散化成为当代组织变革的主流趋势。企业要想实现员工个人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的协调一致,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绩效和界定绩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即“绩效管理”。[1]

企业员工绩效绩效管理是对绩效实现过程中各要素的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基础之上的一种管理活动。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及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绩效考核是企业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如何提高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素质,有效的绩效管理是关键的一环,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任何环节的正常运转都与绩效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绩效考核的涵义

绩效考核简称为考绩,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可以从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角度理解绩效的含义。从工作结果的角度来看,绩效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从行为角度来定义,坎贝尔认为绩效是人们所做的同组织目标相关的、可观测的事情;博曼和穆特威德鲁认为绩效是具有可评价要素的工作行为[2]。

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计划、实施、考核、考核结果的反馈及考核结果的处理和应用。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业绩不是考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科学的体系管理出来的。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进行提升,最后达到双赢。绩效考核的应用重点在薪酬和绩效的结合上。薪酬与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在设定薪酬时,一般已将薪酬分解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正是通过绩效予以体现,而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也必须要表现在薪酬上,否则绩效和薪酬都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二、影响绩效考核的因素

(一)绩效考核定位模糊。所谓考核的定位问题,其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在现实应用中,许多企业考核定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绩效管理体系中考核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目的或对考核目的定位过于狭窄,或者为了考核而考核,使考核流于形式;或者只是为了奖金分配而进行,考核制度甚至等同于奖金分配制度,非常明确地规定某项工作未完成要扣多少钱等惩罚性措施,罚多奖少,使得员工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避免犯“规”被罚,而不是如何努力提高工作绩效上。

(二)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指标是考核中一个重要的,也是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很多企业都在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和完整。所采用的绩效指标通常一方面是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是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一系列因素。包括了安全指标、质量指标、生产指标、设备指标、政工指标等等,不同专业的管理线独立管理着一套指标,可谓是做到了面面俱到。

(三)绩效考核的主观性。健全的人事考评制度就是通过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内工作的评价,判断其潜在发展能力,并作为对员工奖惩的依据,但在实践中,评估的正确性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面产生偏差,常见的如;晕轮偏差,即以偏概全,“部分印象影响全体”;人事管理制度中的种种缺陷大都来自考核的主观性与片面性,其结果势必影响考绩的可信度与有效度。

(四)绩效考核缺乏沟通与反馈机制。绩效评价被当作。机密”和人事考评的不公开性,加重了职工对考评的不安心理和对人事部门的不信任感,降低了考评对职工指导教育的作用。

三、绩效考核的内容

(一)特征导向型。考核的重点是员工的个人特质,如诚实度、合作性、沟通能力等,即考量员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行为导向型。考核的重点是员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如服务员的微笑和态度,待人接物的方法等,即对工作过程的考量。

(三)结果导向型。考核的重点是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劳动效率等,侧重点是员工完成的工作任务和生产的产品。[3]

四、绩效考核的作用

(一)达成目标。绩效考核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而不是仅仅对结果的考核。它是将中长期的目标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标,不断督促员工实现、完成的过程,有效的绩效考核能帮助企业达成目标。

(二)挖掘问题。绩效考核是一个不断制订计划、执行、改正的循环过程,体现在整个绩效管理环节,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要求达成、绩效实施修正、绩效面谈、绩效改进、再制定目标的循环,这也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

(三)分配利益。与利益不挂钩的考核是没有意义的,员工的工资一般都会为两个部分: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分配与员工的绩效考核得分息息相关,所以一说起考核,员工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绩效工资的发放。

(四)促进成长。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进行提升,最后达到双赢。绩效考核的应用重点在薪酬和绩效的结合上。薪酬与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在设定薪酬时,一般已将薪酬分解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正是通过绩效予以体现,而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也必须要表现在薪酬上,否则绩效和薪酬都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五)把绩效考核与未来发展相联系。无论是对企业或是员工个人,绩效考核都可以对现实工作作出适时和全面的评价,便于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便于发现与现实要求的差距,便于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符合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个人的不断进步。

(六)绩效考核是人员激励的手段。通过绩效考核,把员工聘用、职务升降、培训发展、劳动薪酬相结合,使得企业激励机制得到充分运用,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员工本人,也便于建立不断自我激励的心理模式。

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对作为评估基础的数据收集工作要求很高。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于人力资源计划、招聘、选拔、薪酬、晋升、调配、辞退等各项具体工作,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提供员工优劣势的信息,帮助员工在现有岗位上创造更佳的业绩,加强员工的针对性培训,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道路设计提供建议。

总体看来,绩效考核是指企业组织以既定标准为依据,对其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是企业在执行经营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根据职务要求,对员工的实际贡献进行评价的活动,强调每个人、每个岗位的特殊性。从执行结果来看,它包含对人的管理、监督、指导、教育、激励和帮助等功能。

总之,要真正把绩效考核落到实处,企业在体系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有系统的眼光和思维,同时又要敢于迈开步伐,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适时推动组织的变革前进,把公司推进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观念、行为模式以及能力结构的成长型企业。

注释:

[1]胡勇军著. 《绩效考核与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2-1 第一版.第3页。

[2]苏钧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国致公出版社,2007-1-1.第68页。

[3]李德伟著。《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0-01第254页

参考文献:

[1]胡勇军著.《绩效考核与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2-1 第一版.第3页;

[2]苏钧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国致公出版社,2007-1-1 第一版.第68页;

上一篇:it部设计员岗位职责下一篇:学习教育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