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条例的意义

2024-10-13

教育督导条例的意义(精选6篇)

教育督导条例的意义 篇1

制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意义

国务院发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7月1日起将全面施行。《条例》的出台与实施,意味着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开始迈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是我国网络信息产业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结束混沌、迷茫的状态

互联网应用改变了世界,尤其改变了信息世界。《条例》向网络世界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网络信息世界将结束过去的混沌、迷茫的状态,在版权保护和应用方面带来一个朗朗乾坤。

适应各方利益博弈,促进信息网络繁荣

网络的大行其道,为著作权人和以社会公众为代表的作品使用者之间带来了新的利益平衡问题,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和著作权授权方式都受到新的挑战。《条例》的出台,是著作权法为适应网络环境下各方利益博弈而做出的有力的补充,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著作权相关法规,更促进了我国信息数字化进程。

《条例》比较明确地规定了使用者可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无偿使用版权,版权人发现被侵权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维护自身利益等等。从《条例》制订的规则可以看出,包括合理使用、法定许可、避风港原则、版权管理技术等一系列内容,更好地区分了著作权人、图书馆、网络服务商、读者各自可以享受的权益,网络传播和使用都有法可依,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产业发展与权利人利益、公众利益的平衡。

《条例》进一步完善了著作权配套法规,为著作权人与公众利益之间、著作权垄断与信息分享之间的博弈提供了良好的平衡点,适应各方利益博弈,为产业加速发展,促进信息网络繁荣做好了法律保证。

下面是条例全文:

第一条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下统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三条依法禁止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不受本条例保护。

权利人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四条为了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不得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公众提供主要用于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避开的除外。

第五条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行下列行为:

(一)故意删除或者改变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无法避免删除或者改变的除外;

(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明知或者应知未经权利人许可被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第六条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属于下列情形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一)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报道时事新闻,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向公众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

(五)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向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提供;

(六)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

(七)向公众提供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八)向公众提供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第七条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应当是已经损毁或者濒临损毁、丢失或者失窃,或者其存储格式已经过时,并且在市场上无法购买或者只能以明显高于标定的价格购买的作品。

第八条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已经发表作品的片断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制作课件,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九条为扶助贫困,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免费提供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作品,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前公告拟提供的作品及其作者、拟支付报酬的标准。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著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提供其作品;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著作权人没有异议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其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著作权人的作品后,著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删除著作权人的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提供作品期间的报酬。

依照前款规定提供作品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

第十条依照本条例规定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其作品的,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除本条例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六项、第七条规定的情形外,不得提供作者事先声明不许提供的作品;

(二)指明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姓名(名称);

(三)依照本条例规定支付报酬;

(四)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人获得著作权人的作品,并防止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服务对象的复制行为对著作权人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

(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十一条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应当遵守本条例第六条至第十条的规定。

第十二条属于下列情形的,可以避开技术措施,但不得向他人提供避开技术措施的技术、装置或者部件,不得侵犯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通过信息网络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而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只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取;

(二)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而该作品只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取;

(三)国家机关依照行政、司法程序执行公务;

(四)在信息网络上对计算机及其系统或者网络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

第十三条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查处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涉嫌侵权的服务对象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资料。

第十四条对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权利人认为其服务所涉及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犯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或者被删除、改变了自己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可以向该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交书面通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断开与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通知书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教育督导条例的意义 篇2

关键词:国民体质;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日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广大人民群众健身热情空前高涨。为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健身权利,提高公民身体素质,继国务院2009年1月7日决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之后,2009年8月3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共和国六十华诞之日开始施行,条例的公布实施,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体质,通俗地讲就是人的身体质量。用学术语言表述,就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的重要性与个人、家庭、国家、民族都休戚相关。国民体质,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体质的总体状况,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的基本状况。它既是社会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又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强国必先强体,一个繁荣昌盛、强大文明的国家,一个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民族,必定热爱体育运动,注重强身健体。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措施,依法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必将惠及亿万人民群众,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奠定更加雄厚的民众基础。

一、《全民健身条例》的理论研究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1年来,我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生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饮食居住质量提高、医疗保障条件得到改善。同时,新中国竞技体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华健儿2310次夺得世界冠军,1195次打破世界纪录。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不够普遍,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近20年来持续下降。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对此,社会反响强烈,呼吁加强相关立法,从制度建设入手,推动全民健身工作。

全民健身事业不仅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育工作的基础,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早在50年代,毛泽东同志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关心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全民健身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的轨道。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也明确提出“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去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指出,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要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需求,面对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国群众体育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国民体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令人担忧;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开放使用率低,一些地方还存在侵占破坏现象;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等。因此,制定一部对全民健身进行全面规范的专门性法规,从法律的层面解决阻碍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创造条件大力支持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人民身体素质,非常迫切也很有必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全民健身的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与全民健身事业相关的政府投入、学校体育、公共体育设施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在不同层次对全民健身工作提出了要求,彼此间互为补充,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民健身条例》是在上述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的,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专门的全民健身行政法规,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是加快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实施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在国家法规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通过参加健身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和愿望,《条例》把这种愿望和追求从法规上明确为“公民权利”、“合法权益”,并予以保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和谐机制、一种财富基石,不仅与公民个人的生活幸福和事业发展密切联系,也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兴旺息息相关。从法规的高度对公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不仅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条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

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一项利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更加关注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体育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条例》,顺民意、得民心,必将极大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

(三)《条例》对一系列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作了法规上的明确

目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的供给相对不足,是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最大矛盾。《条例》明确了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应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居民住宅区应安排健身活动场地,还特别提出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关于青少年健康问题,社会十分关心,《条例》提出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活动等。《条例》还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等提出了明确的意见。随着《条例》的深入贯彻落实,这些制约全民健身事业的问题一定会逐步解决,全民健身事业必将得到更大发展。

(四)《条例》建立了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化机制

全民健身事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用长效机制来保证的长远性事业。《条例》明确了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各级政府都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计划。《条例》还把开展公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并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计划。《条例》还对全民健身事业长效化机制的其他若干方面进行了规定。

总之,《全民健身条例》的重大意义是多方面的,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刻领会。

三、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全民健身条例》的顺利实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更加重视全民健身工作,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特别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要把开展群众体育工作、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人民群众的体质与健康等情况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体育工作状况的重要标准,把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情况作为评价考核体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业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体育、办体育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树立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的观念,增强市场意识,以社会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协调好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精心打造群体活动品牌,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实际需要。

(二)重视传统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

在新形势下,我们既要重视传统特色项目的开展,又要注重引进符合时代特征、适合本地群众开展的新的体育健身项目,努力做到每个学校、每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个社区都有一项以上特色体育健身项目,从而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健身运动。要进一步重视对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扶持,加强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并通过竞赛、奖励等手段提高各校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要进一步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动员组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要进一步积极发展社区体育,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社区特色团队建设,正常开展活动。

(三)以体育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健全机制为保障,努力优化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条件

目前各地的体育设施总量还不足、分布也不平衡,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各部门要从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真正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定,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完善布局,建立公共场馆与社区体育设施互为依托、互动发展的体育设施新格局,为群众提供方便、多样的健身设施。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并确保经费及时足额拨付。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要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咨询、体育培训等体育市场。

参考文献:

[1]景岩.从我党与“法轮功”的斗争看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性[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2).

[2]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J].浙江人大(公报版),2008,(01).

[3]汪红.弘扬奥运精神,促进全民健身——《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解读[J].江淮,2008,(19).

[4]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J].内蒙古政报,2009,(03).

[5]转发市全民健身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关于开展,96广州全民健身宣传月活动请示的通知[J].广州政报,1996,(11).

[6]杨培,宋爱军.青海省全民健身活动中心[J].青海政报,2005,(17).

山东省教育督导条例 篇3

(2001年12月7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保障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教育督导,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管辖权限对本行政区域内教育工作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等活动。

第三条 教育督导的范围是本省管辖的各级各类教育以及与教育相关的活动。

教育督导的对象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教学机构(以下简称学校)。

第四条 教育督导应当依法进行,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领导,为教育督导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督导职责,业务上接受上级教育督导机构的指导。

第七条 教育督导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统筹规划、组织实施教育督导工作,拟订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

(二)对本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育法律、法规和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三)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行检查评估;

(四)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督导;

(五)对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教育督导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参与教育先进单位的评审,对被督导学校主要负责人的奖惩、任免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设立专职督学和兼职督学。专职督学和兼职督学按照有关规定任免或者聘任,并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督学证书。

兼职督学行使与专职督学同等的职权。

第九条 督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熟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十年以上教育工作经历;

(四)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五)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十条 督学在教育督导活动中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被督导单位遵守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情况;

(二)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和收费及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三)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列席被督导单位的有关会议;

(四)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

(五)对被督导单位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或者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一条 督学进行教育督导时,应当出示督学证书。

第十二条 督学应当接受国家或者省组织的教育督导培训。

第十三条 教育督导的基本形式为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随访督导。根据需要,教育督导机构可以与有关部门联合进行教育督导。

第十四条 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确定教育督导目的、内容,提前向被督导单位发出书面通知;

(二)督促、指导被督导单位进行自查并提出自查报告;

(三)对被督导单位进行检查或者评估,必要时可以进行复查;

(四)向被督导单位通报督导结论,提出整改意见;

(五)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督导机构提出督导报告,必要时可以将督导结论在本行政区域内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按照教育督导机构的统一安排,督学两人以上可以进行随访督导。随访督导结束后,应当向教育督导机构或者人民政府提出督导报告。

第十六条 被督导单位应当按照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

第十七条 督导结论应当作为有关部门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 被督导单位对督导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督导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督导结论的教育督导机构申请复查。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在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复查结论。被督导单位对复查结论仍有异议的,可以向设立该教育督导机构的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教育督导机构申诉。

第十九条 督学与被督导单位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教育督导工作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条 被督导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督导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阻挠、抗拒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依法执行职务的;

(二)拒不执行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的整改建议的;

(三)弄虚作假,欺骗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的;

(四)对如实向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反映情况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五)妨碍教育督导工作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督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由任免机关撤销其督学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失职、渎职贻误工作的;

(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三)歪曲事实,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四)利用职权包庇或者打击报复他人的;

(五)滥用职权的其他情形。

教育督导条例的意义 篇4

1、《教育督导条例》是新时期教育督导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督导领域的第一步法规,《教育督导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教育督导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指明了方向,对于促进教育督导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强化教育督导工作,完善教育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教育督导条例》的内容,明确了教育督导的目的任务和行政责任,提高了对教育督导工作的认识,增强了教育督导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意识。

3、健全教育督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充实教育督导队伍。保证教育督导工作经费,改善教育督导工作环境。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顺利推行奠定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4、让《教育督导条例》的精神首先深入到教育一线管理者的头脑,教育界学习宣传《教育督导条例》作好了组织准备,通过学习和研讨,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加强了教育督导队伍的自身建设,为科学规范督政与督学提供了保证。

通过这次学习《教育督导条例》,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督导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工作原则、工作程序、行政责任等,为促进教育督导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强化教育督导工作提供了保障。教育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是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特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基础教育在普及小学教育、实行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农村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条件不足,要求监督、强化政府责任的结果。因此。准确理解教育督导机构的行政主体资格及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有效实施教育督导制度的重要基础。

这次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理念、新方法,破解了我心中的困惑、工作中的难题,更让我深深认识到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督导工作牵涉面广,责任重大,对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肯动脑筋,不肯付出艰苦的努力,没有高度的事业心是万万不能。

师范专业教育实习条例 篇5

一、教育实习目的和方式

教育实习是英语专业师范方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方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践锻炼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我院英语专业师范方向学生教育实习的方式为:集中到实习基地定点实习。

二、教育实习内容

教育实习内容主要为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两方面。

三、教育实习的要求

(一)时间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进行即三年制专科在第五学期,本科在第七学期,时间长度分别为:专科8-10周,本科10-12周。

(二)见习期间的要求

(1)听取实习学校领导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及教改,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

(2)听取指导教师和原班主任疾驶实习班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并深入实习班级

了解学生,参加班级活动。

(3)认真熟悉教材,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析教材、备课。

(4)认真听取指导教师或其他教师上课,听课时数不得少于4学时。

(5)搞好试讲工作。

(三)教学工作实习要求

(1)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是教学实习的主要内容,要求每个实

习生至少完成本专业课教学12学时,尽可能地实习各种类型的课,并确保教学质量。

(2)实习生的每一节实习课,都必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写出详细教案,上课前两

天交指导教师审查合格后并签署意见后方可上课,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能上课。已经同意后的教案不得更改。备课过程中要虚心听取指导教师和实习同学的意见,对教案力求熟悉。除上课外,要负责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答疑等。

(3)实习生要相互听课,课后要主动听取指导教师和同学们的评价,以便及时发

现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实习生的课堂教学全部结束后,为检查实习效果,应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命题,对所实习的班级进行一次测试并认真总结分析测试结果。

(四)班主任工作实习的要求

班主任工作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习主要内容为: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制定班主任计划,处理日常班务工作,主持各类班务会议,指导共青团或少先队工作,组织各类课外活动,开展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根据实习学校的要求进行家访。

(五)教育实习总结、鉴定及成绩评定

实习总结是实习评定的基础,每个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要做好个人总结,每个实习生都必须认真总结在实习期间所开展的工作、收获、体会和存在的问题,要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实习结束时,带队指导教师要组织实习小组进行总结鉴定,两校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的具体要求和实习评定标准对每个实习生写出教育实习成绩评定的等级,填入实习成绩考核表内,由实习带队教师带回,学院签定意见后,将实习成绩考核表交教务处实习实践科。

四、指导教师和大小组长职责

(一)学院指导教师职责

1.在实习学校党政领导下,严格按照《教育实习工作条例》指导学习。

2.全面关心实习生(思想、业务、生活三方面)。

3.重视工作的计划性,指导教师应会同大小组长做好计划安排,排好每周工作日程,包括听课、试讲、修改教案、讲课、辅导、改作业、班主任工作、开评议会、大小组会,并指导小组和实习生制定每周工作日程。

4.协调好与实习学校领导、教师、职工的关系,争取实习学校的大力支持。

5.抓好实习生教育工作。

6.处理好实习队其他日常工作。

7.实习完毕,会同实习学校按该实习点参加实习人数的5%推荐院“优秀实习生”。

(二)大小组长职责

1.团结全组积极认真地搞好教育实习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实习工作条例》。

3.协助实习指导教师工作,在实习生中起到上传下达的联络作用,参谋作用。

4.实习工作中,各方面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五、评定等级

(一)评定等级

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定“优秀”成绩的比例一般不得大于该实习点实习总人数的30%。

(二)评定标准

优秀(90-100分)

(1)努力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能独立写出质量较高的教案,在备课和试讲过程逐步提高,进步显著。

(2)教学目的明确,能正确理解教材,能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恰当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态自然。普通话正确、流利、正确,实验操作熟练,讲授生动,启发学生思维,组织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良好。

(3)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辅导全面,作业批改完全、认真。

(4)班主任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热爱学生,从实践出发根据中学生的特点,采取生动活泼,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效果良好。

(5)尊敬领导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好。

良好(80-89分)

(1)努力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备课认真,能按时写出较完善的教案,在备课试讲中能逐步提高。

(2)教学目的明确,掌握教材熟练,教授内容正确无误,教态自然,普通话较为

准确、流利,板书正确,实验操作比较熟练,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效果好。

(3)对班主任工作积极认真,关心爱护学生,能以身作则,对学生有较好的影响。能深入学生中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学生的特点采取较好方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独立工作能力强,教育效果好。

(4)批改作业认真,并能主动进行课外辅导。

(5)学习较为虚心,团结合作较好,遵守实习纪律好。

中等(70-79分)

(1)能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指导教师稍加指导下能写出较完善的教案,备课下了一定工夫。

(2)教学目的明确,掌握教材熟练。教态比较自然,能用普通话教学,板书比较清楚、准确,能做演示实验,教学效果一般。

(3)能比较认真地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

(4)班主任工作比较负责,完成班主任工作比较顺利,能深入学生调查研究,关心爱护学生,能对学生做思想工作,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5)遵守实习纪律,实习比较虚心,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及格(60-69分)

(1)备课尚努力,但钻研教材不够深入,独立工作能力差,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尚能写出教案。

(2)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能贯彻教学原则,讲授基本正确,但内容不够充实,取舍不够恰当,能用普通话教学,板书一般,教学效果一般。

(3)能批改作业和进行课外辅导,但做的不够。

(4)对班主任工作不很重视,主观努力不够,工作不够主动,对学生虽无不良影响,但以身作则不够,要求自己不够严格,深入学生调查研究不够,工作方法简单,教学效果一般。

(5)虚心学习,团结合作不够,遵守实习纪律较差。

不及格(60分以下)

(1)备课不认真,不能正确理解教材内容,经较多帮助仍写不出教案。

(2)教学目的不明确,讲授有较多科学性原则性错误,不能用普通话教学,板书设计差,且有较多错别字,教学效果差。

(3)对批改作业和辅导工作很不认真。

(4)对班主任工作不重视,工作不努力,对学生不关心,要求自己不严格,在学生中有不良的影响,在教育和管理学生中有原则性错误,学生思想工作无方法,独立工作能力差。

(5)多次或严重违反实习纪律。

六、对实习生的要求

实习期间,实习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并做到:

1.热爱教育工作,努力完成教育实习任务。

2.服从安排,对各级实习领导小组做出的决定要服从,布置的任务应保质保量完成。

3.遵守实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听课、开会或其他活动,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席。

4.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不得简单粗暴,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尊敬实习学校领导和教职工,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

6.坚守实习岗位,凡离开学校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7.实习期间禁止谈恋爱。

外国语学院

教育督导条例的意义 篇6

会议指出,我国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但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差距。要将推进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努力使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

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提倡对口帮扶,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社会教育資源利用水平。(二)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增加财政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的投入。各省级政府要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改善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三)均衡配置教师资源。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流浪儿童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六)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建立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会议强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客观实际,强化地方政府责任。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努力办好公办教育的同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会议指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要求。

会议对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指导意见。一要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比例,确保学校布局与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二要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必须严格履行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政府的意见,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重新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三要办好村小和教学点。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证正常运转。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村小和教学点教学质量。四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或省级标准为寄宿制学校配备教学、生活设施和必要的管理、服务、保安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上一篇:《降B大调玛祖卡舞曲》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太空旅行记》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