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学专业选择

2024-10-26

加拿大大学专业选择(精选8篇)

加拿大大学专业选择 篇1

何为“专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认为专业本质就是一组课程,学生通过大学专业学习形成大脑中的一个知识结构,所以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自己的知识结构。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以学科为参照标准,被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大类。我认为可以有一种更加具有解释力的分类,那就是学科标准、职业标准和学生标准(个人专业),其中学科标准包含单一学科、跨学科和问题中心三类专业。

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一种标准是学科。知识本身以学科为标准进行划分,是知识日渐丰富之后人类不得已的选择。教师在选择课程(知识)形成专业、也就是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时,以学科为标准仍可以有三种方式对知识进行组合。第一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可以称为单一学科,就是教师从单一学科的知识领域中选择核心知识教给学生,比如物理学专业。第二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可以称为跨学科。教师在选择向学生传授的一组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从两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中选择知识进行课程组合,并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知识领域,比如北京大学目前在国内率先设置的“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第三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称为问题中心。教师在选择向学生传授的一组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以一个重要问题为中心,跨越多个知识领域组织课程,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本科专业,如“电影研究”和“犯罪学”专业等。

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二种标准是职业。知识本身以职业为标准进行划分是对知识的另外一种分类,这种分类具有更加直接的意义。教师在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以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的职业为标准。比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培养机械工程师为目标,还有“护理学”、“会计学”等等。

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三种标准是学生自我设计的个人专业,是由学生提出、来自学生视角的知识组合,因此可以称为个人专业。在这个大的分类名称之下实际蕴涵了知识组合无限的方式,其内涵是充分发散的,其知识结构是学生给自己设计的,是独特的和个别的。这类专业目前国内极少。

学生构建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通过辅修/双学位学习,这意味着考生在大学学习时,在主修一个专业的同时可以辅修一个专业,进而构建出包含两个领域的知识结构。辅修/双学位的成才个案有很多,其一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他本科取得数学和物理两个学士学位。第二位是世界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的教练鲍曼,他的大学专业是儿童心理学,辅修古典音乐作曲,并担任学校游泳队队长。鲍曼的主修专业儿童心理学在对菲尔普斯的训练中发挥出独特作用;其古典音乐作曲的训练在菲尔普斯的游泳节奏中表现出来。

构建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比如,主修生物+辅修数学,对于攻读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生有利;主修物理+辅修化学,对于攻读物理化学的研究生有利;主修地质+辅修生物,对于攻读古生物的研究生有利„„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曾说,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正是物理的分析方法和化学关于分子结合键知识的共同运用,对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起到了作用。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可能是无限的,因此跨学科知识的组织模式不能硬性规定,而应当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一名中国学生张泰苏在耶鲁大学所选择的双学位为历史+数学,这种选择所体现的学科交叉便超越一般的观念。张泰苏在写给北京大学的信中说,耶鲁“近年来不少学生选择双学位,以增加日后的选择,而这两个学位无需相互关联。数学与经济、数学与计算机等互补性组合固然广受欢迎,但经济与美学这类选择也无人非议。定专业只凭个人能力与兴趣 ”。

大学是否能提供很多辅修/双学位的学习机会,是报考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有些大学主修专业学分太多,因而辅修/双学位教育基本无法开展。北京大学最近小语种的报考非常热门,其重要原因就是北京大学提供多达30多种辅修/双学位的机会,小语种加上辅修使得学生的就业去向更加宽广。

兴趣与天赋

选择专业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家长和考生应该选择那些考生有兴趣也有天赋能力的专业。

中学生应当时常问自己一个大问题,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即使这个专业很热门,也不应该选择。

考生了解到自己的兴趣并不容易,家长需要提早做出一些准备,比如让孩子提早接触各类职业,随着孩子的成长帮他安排职业的参观和实习。中学的教育家们(不包括追求应试成绩的校长)在中学应当安排很多的选修课,使学生对宽广的知识领域有所涉猎。如果家长和中学的教育家提早有所准备,家长和考生才会在关键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我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智慧的家长和考生有很多机会站得先机。

考生了解到自己的天赋能力更加困难,学生甚至必须经过大学专业的一段学习才能对自己有初步的了解。比如,一个考生如果对数学专业非常感兴趣,但经过大学一年的努力学习,成绩比较差,这可能说明学生虽然对数学专业感兴趣,但数学专业对他并无兴趣,未来学生在数学领域和那些虽然没有特别努力就取得很高成绩的人一起竞争,其职业生涯难有出类拔萃的机会。这意味着考生应当转专业,寻找自己的天赋所在。

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专业天赋必须经过大学专业的学习和尝试,大学的制度设计应当给予学生专业选择和转专业的较大自由。理想的制度是允许学生在大学入学时不选择和确定专业,经过四个学期的学习后再选择专业,这已经成为美国一流高校普遍的制度。国内最接近的制度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和宁波大学阳明学院。第二种较为理想的制度是按大类招生,这会给予考生较为宽阔的选择空间,比如浙江大学按六个大类招生,南京大学按十个大类招生,考生都有更多选择和转换自由。第三种较为理想的制度是宽松的专业转换制度,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就给予学生自由的转专业空间。

值得警惕的是那些转专业制度严苛的高校,比如四川某大学规定只有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同级学生中排名前10%,才能申请转专业,一个学生的成绩在本专业同级学生中排名前10%,这说明该生非常适合这个专业,其能力与兴趣与这个专业匹配恰当,他恰好不应当转专业。那些需要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这个专业,能力的欠缺或心理上的排斥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暂时不佳。如果转到他们更加有兴趣、更加适合的专业,他们才可能取得更好成绩。

家长和考生要多加留心学校转专业等相关制度,在同等情况下尽量回避那些制度不科学不人性化的高校,选择用脚投票。

加拿大大学专业选择 篇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加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等院校学费随之上涨, 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对大学生专业培养的方向及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课程内容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样严峻形势下, 由于专业选择关系着学生自身未来从事的行业, 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教育水平, 更是联系着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 学生在面对大学专业选择时显得更为慎重。大学生对高等院校专业的选择意识不断增强, 这意味着学生不再满足于用一张高等教育文凭获取“铁饭碗”, 而是希望通过选择自身青睐的专业来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社会实用技能, 从而满足自己未来的现实需求。

2 家庭背景与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2.1 家庭经济资本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每个人都不可逾越的环境单元, 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家庭教育差异是通过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反映出来的, 而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却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较为优裕大学生在专业选择时通常不会特别在意学费的高低, 家庭条件欠优的学生则会选择经济成本较低的专业。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影响着家长对子女教育投资的态度, 甚至也会对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影响, 包括提供子女学习设备、学习时间等方面的资源。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顺利转变,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家庭收入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教育机会获得和教育结果。如父母是否为准大学生配置电脑, 直接影响着家长和学生了解最新教育动态和掌握志愿填报信息。家庭经济压力已成为大学生享受高低教育必须逾越的门槛。经济状况优裕的学生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投资力度大于贫困家庭。如教育设备等资源, 提升个人能力的各种机会随之增多。贫困阶层家庭大学生课余生活也相当贫乏, 兴趣爱好得不到发展, 同时社会交往也有局限性。

2.2 家庭文化资本

家庭文化是指家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个家庭杂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家庭文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可见的、有形的;一是看不见的、无形, 即父母的知识、学识、文化修养、工作、社会活动、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道德的修养, 文化的修养, 精神上的修养, 是建立在家庭物质生活基础上的家庭精神生活和伦理生活的文化体现, 既包括家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所体现的文化色彩, 也包括文化生活、爱情生活、伦理道德等所体现的精神情操和文化色彩。父母所营造的这种家庭文化将对子女人生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 也影响着他们将来的精神品质, 精神素质和行为习惯。

2.2.1 父母文化程度

一般来说, 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 职业所处阶层越高, 子女接受的家庭教育程度和水平也相对较高。父母文化程度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 同时也使得子女所处的教育环境有所不同。一般来说, 来自家庭职业背景较差的大学生在专业选择的问题上常常处于劣势, 这是由于其父母教育程度较低, 学历层次不高,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是寥寥无几;县镇大学生的父母学历层次参差不齐, 既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 也有没有接受过教育的, 学历层次的分布较广泛;而城市大学生的父母学历层次普遍较高, 职业成就感也相对高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会使其子女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从而使学生对不同专业的兴趣存在着明显差异。在家庭教育方式和自身性格特征的综合影响下, 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存在一定的矛盾。如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若对各专业了解甚少, 可能会出现盲目选择。

2.2.2 家庭氛围

不同的家庭由于成员或背景等因素而产生不同的文化氛围和职业抉择。相应地, 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因为每个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 学生对知识的追求高度因不同家庭氛围的影响而存在差异性。人并非生来就有追求文化知识的欲望, 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氛围, 父母的知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和家庭以外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子女日后的发展与成就。父母站在价值观提供、态度形成和资讯给予的第一线上, 将产生不同的家庭文化环境, 激起子女不同的反应和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 使得子女一生有着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自身对很多专业普遍存在迷茫, 加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存在差异, 直接影响子女的学业成绩, 最终影响子女的专业选择。

2.3 家庭社会资本

家庭所处阶层不同, 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选择不同类别的专业。大学生家庭所处社会地位越高, 他们获得优势教育资源的机会就越多, 所接受的文化资本量就更丰富, 更广泛;家庭所处社会地位越低学生, 他们在进行专业选择时所受的局限性越大。

家庭所处社会阶层对子女的教育获得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家庭所处社会阶层而有所区别, 经济、文化、社会所占的资本份额越高, 家庭所处的社会层次越高, 差异程度越大, 因而优势社会阶层家庭的子女进入高层次院校的几率越大, 低阶层子女则难以进入此类高校。

2.3.1 父母社会职业

一方面, 父母职业类型是家庭拥有社会资本量的主要表现, 它直接关系到家庭的社会地位, 父母职业, 使得他们所能获得的社会信息资源也各不相同, 他们所积累的社会关系脉络是一种潜在力量, 这些潜在力量使家庭获取社会中可分配的有效价值存在很大的差异。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之间的相互转化、传递, 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拥有许多无形的力量, 从而支撑他们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并影响着他们未来就业。反之, 父母拥有资源越少, 所要承受的物质和压力等方面就越多。

另一方面, 父母的工作类型直接关系到资源份额, 而它们往往是决定大学生的专业类别。子女早期的职业认知主要受到父母的影响, 他们在进行专业选择时, 往往会以父母的职业为参照, 父母职业感染力潜移默化于子女。不可否认的是, 父母所从事的职业是由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多少决定, 它与每个人的经济地位和教育背景关系密切。从而证实了家庭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之间的相互转化, 体现了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

2.3.2 家庭地理位置

高考分数线地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发达城市与中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教育机会、师资力量, 从而使得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均。不同区域间、同一区域学校与学校之间出现分化, 导致各种教育资源失衡, 对大学生专业的选择也产生影响。而家庭社会资本在地理位置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 社会资本越高的家庭, 其拥有的资源力量更为显著, 子女获得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也更多。

3 结语

家庭经济资本是各种社会资源中最基本、最有效的资本形式, 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以家庭经济资本为基础, 三者间紧密联系, 互为影响。家庭经济地位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价值观念及期望值, 三者综合起来又会对子女的成就动机及努力程度产生影响。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得学生的追求高度有所差异。这些文化资本受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影响, 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大学生, 他们获得的教育信息来源较多;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 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文化知识储备量相对较低。家庭社会地位影响学生专业选择、学习质量, 而家庭社会地位高的大学生在这过程中不需要担心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等问题, 从而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 提升自身的价值。

家庭社会地位越高, 父母文化层次也相对较高, 他们有能力和意识强化子女的教育, 利用经济资本的优势为子女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 使得子女受教育质量明显优于家庭社会阶层较低的学生。不同的家庭以不同类型的资本为子女提供具有差异性的资源, 越有优势的家庭为子女提供的支持就越多。

参考文献

[1]林凤.家庭文化背景对农村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 (普教研究) , 2011 (5) .

[2]杨立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专业选择的影响[J].教育评论, 2014 (08) .

大学专业选择—高考专业选择测试 篇3

许多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注意专业的冷热,而忽视自身的人格特点(即自己最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选择了一个不适合的专业,即使能顺利地升上大学,却可能为将来从事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而懊悔终身。

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最适合就读的专业,提高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目的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我们以霍华德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考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和高校专业特征,精心编制了一套“职业(专业)人格自测问卷”,帮助同学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以科学的态度做出专业选择,从适应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成就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对每一道题目的第一印象作答,不必仔细推敲,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具体填写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答案的“是”或“否”字上画一个“”号,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测试吧!

注意:以下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1. 我对自己平时的花销都记得很清楚。是否

2. 课余时间我喜欢阅读通俗小说、诗歌。 是否

3. 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即使我知道,我也往往保持沉默。 是否

4. 我很羡慕做戏剧、音乐、歌舞、新闻采访等方面工作的人。 是否

5. 每次写作文时,我往往一挥而就,不再重复。 是否

6. 我经常不停地思考某一问题,直到想出正确的答案。 是否

7. 对同学借我的和我借同学的东西,我都能记得很清楚。 是否

8. 虽然复习很紧张,但我仍喜欢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是否

9. 我喜欢成为老师和同学们注意的焦点。 是否

10. 家里的电器如果出了小毛病,我喜欢自己搞定。 是否

11. 我希望有机会参加探险。 是否

12. 我曾渴望当一名汽车司机或飞机驾驶员。 是否

13. 我总是保持我的房间和书桌的整洁。 是否

14. 看情感影片时,我经常禁不住眼睛湿润。 是否

15. 我喜欢做一名教师。是否

16. 我小时候经常把玩具打开,把里面看个究竟。 是否

17. 音乐能使我陶醉。 是否

18. 我喜欢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 是否

19. 在我的职业选择中可以考虑当校长。 是否

20. 我喜欢需要运用智力的游戏。 是否

21. 有时,我感到自己有文艺方面的天赋。 是否

22. 我喜欢亲自动手制作一些东西(如贺年卡),从中得到乐趣。 是否

23. 如果同学们有困难,我很乐意帮助他们。 是否

24. 和不熟悉的人交谈对我来说毫不困难。 是否

25. 和同学交谈时,我对政治问题较感兴趣。 是否

26. 我喜欢动手的工作,不喜欢抽象的工作。是否

27. 大家公认我是一个勤劳踏实、愿为大家服务的人。是否

28. 我有能力说服别的同学同意我的观点。 是否

29. 我是一个沉静而不易动感情的人。 是否

30. 当我学习时,我喜欢避免干扰。 是否

31.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是否

32. 与推理小说相比,我更喜欢言情小说。 是否

33. 我喜欢按部就班地完成要做的事。 是否

34. 我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是否

35. 我总是主动地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 是否

36. 我喜欢使用锤子、榔头一类的工具。 是否

37. 与同学相比,我有较强的策划能力。 是否

38. 我能坚持写日记。是否

39. 看电影是我的兴趣之一。 是否

40. 我喜欢利用逻辑原理解决问题。 是否

41. 有时我也关注飞行器方面的知识。是否

42. 我喜欢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 是否

43. 有条件的话,我可以去听听歌剧。 是否

44. 对我来说,会计是一个不错的职业。 是否

45. 我很羡慕那些优秀的企业家。 是否

46. 一般情况下,我能想到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是否

47. 我对侦破题材的节目很感兴趣。 是否

48. 随便讲出一些世界名车的品牌,对我来说并不是个难事。 是否

测试完毕请在下面查看结果

测试结果和说明:

一、 请将以上测试依样在以下对应的题号内计算得分。(答“是”的计一分,答“否”的不得分。)

A艺术型( 2、4、14、17、21、32、39、43)计分

C传统型( 1、3、7、13、29、33、38、44)计分

E管理型( 5、9、11、25、28、35、37、45)计分

I研究型( 6、16、18、20、30、31、40、47)计分

R现实型 (10、12、22、26、34、36、41、48)计分

S社会型 (8、15、19、23、24、27、42、46)计分

二、 请将六种不同人格特征的得分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排在最前的就是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如遇相同的得分,表明你该两种人格类型均具备(如社会型和管理型的得分相同,表明你具有社会管理型的职业人格特征)。

在完成了上面的自测后,你就能了解你的职业人格,依此大致确定适合你的职业类型。为了方便同学们能填报适合自己职业人格特征的专业,我们将现行各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所有的11个大类(文、理科)分别列出,按各专业的职业特征与相应职业人格特征进行匹配(如你是A 艺术型的职业人格特征就对应相应的A 艺术型的专业),这种匹配是我们根据现行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参考具体专业的课程要求而做出的理解,下面仅列出各大门类中的有代表性的专业,供同学们参考。

A 艺术型:有艺术、直觉、创造的能力,喜欢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这种人想象力丰富,有理想,易冲动,好独创。他们喜欢从事非系统的、自由的、要求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教育学: 学前教育、艺术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类所有专业、艺术学类所有专业;历史学: 民族学、文物保护技术;管理学:旅游管理;理学:地理科学类所有专业;工学: 广播电视工程、土建类所有专业、测绘类所有专业、轻工纺织食品类所有专业、航空航天类所有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农学: 园艺、园林;医学: 医学影像学。

C 传统型: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析的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这种人易顺从,能自我抑制,想象力较差,喜欢既定、有秩序的环境。在职业选择上,他们愿意从事那些需要按照既定要求工作的、比较简单而又比较刻板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逻辑学;经济学:经济学类所有专业;法学: 法学类所有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教育学: 人文教育、特殊教育;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所有专业;历史学:历史学类所有专业;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劳动与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理学:理学类所有专业;工学: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电气信息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学与制药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武器类、工程力学类、生物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森林工程类、公安技术类所有专业;农学:农学类所有专业;医学:医学类所有专业。

E 管理型:喜欢和人群互动,自信、有说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这种人喜欢支配别人,有冒险精神,自信而精力旺盛,好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愿意从事那些为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而活动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哲学、宗教学;经济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安学类所有专业;教育学: 特殊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市场营销教育;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所有专业、工商管理类所有专业、公共管理类所有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理学:天文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所有专业;工学:航空航天类、武器类、公安技术类所有专业;农学: 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所有专业;医学:法医学。

I 研究型: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这种人有强烈的好奇心,重分析,好内省。比较慎重。他们喜欢从事有观察、有科学分析的创造性活动和需要钻研精神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哲学类所有专业;经济学:保险、金融工程、税务、网络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所有专业、社会学类所有专业、公安学类所有专业;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社会体育;文学 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外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管理学: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档案学;理学:理学类所有专业;工学:工学类所有专业;农学:农学类所有专业;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康复医学、精神医学、中医学类所有专业、药学类所有专业。

R 现实型: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机械、工具、植物或动物,偏好户外活动。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的、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能按一定程序进行操作的工作。

可参考填报:哲学:逻辑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文学:传播学;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理学:理学类所有专业;工学: 工学类所有专业;农学:农学类所有专业;医学: 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眼视光学、康复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类所有专业。

S 社会型:擅长和人相处,喜欢教导、帮助、启发或训练别人。这种人乐于助人,善社交,易合作,重视友谊,责任感强等。他们希望从事那些直接为他人服务 为他人谋福利或与他人建立和发展各种关系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宗教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类所有专业、治安学;教育学:教育学类所有专业、体育学类所有专业、其他教育学类新兴专业;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关系学、农林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工学:电气信息类、环境与安全类、公安技术类所有专业;农学: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所有专业;医学: 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好了,测试做完了,同学们对今后的填报志愿大致有个底了吗?衷心祝愿2013年的高考生都能美梦成真!成就人生!

加拿大大学专业选择 篇4

在大学以前,如果有人问我们要如何学好英语,几乎100%的人都会娓娓道来,比如:多看国外的英语电视节目、电视剧 ;多与外国人交谈、聊天、多看英语书报杂志,吸取最新词汇 „所以,只要认真按照上述方法,日积月累,学好英语也不是太难。

可是走进大学,是否选择英语方向的专业,大家又会更慎重一些了。也许不知不觉,很多人之前的英语学习是在“应试教育”的框体下按部就班进行的;可是进入大学,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更多了。因为大学专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这里有一点,英语学得好的同学,汉语、数学、物理…等科目也同样优秀的同学大有人在。所以,大学专业的选择,不能盲目、随意选择,或是仅仅遵循家人、朋友的意见,而是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毕竟,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他人的意见是要考虑的,这也是一种关怀;但最后的主意还得自己拿,因为这直接关乎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从事领域。

当然如果某人的英语成绩不错,以后也希望从事外贸或是翻译领域的工作,大学选择英语方向的专业是顺理成章的;但如果发现自己今后更喜欢从事广告传媒、科学研究等其他领域的工作,是否一定选择英语,就要慎重考虑了,不能仅仅因为这个专业“听起来不错、有前途”。

当然,其它专业的取舍也是这个道理,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选择我喜欢”。

加拿大留学如何理性选择专业? 篇5

加拿大留学如何理性选择专业?

读商科类的学生,在选择学校时,要选择被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的商学院。在加拿大64所大学中,目前共有15所大学的商学院被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它们是阿尔伯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布鲁克大学、卡尔加利大学、康考第亚大学、达尔豪斯大学、蒙特利尔大学、纪念大学、渥太华大学、皇后大学、圣玛丽大学、多伦多大学、拉维尔大学、维尔佛利德劳瑞亚大学。

在计算机工程类专业,滑铁卢大学、纪念大学、达尔豪斯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在加拿大各大学中居领先地位。在计算机科学方面,滑铁卢大学高中生韩国留学利弊,西蒙菲利泽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都很优秀。

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可以把视野放宽些,挑选一些加拿大大学独特的专业。比如,加拿大是一个资源性经济国家。加拿大的矿业、森林业、石油和天然气,水力发电和核电力工业非常发达,在世界范围内具领先地位。与此相应,加拿大大学在这些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也很先进。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

htt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克兰留学如何选择大学与专业 篇6

乌克兰留学如何选择大学与专业

1.申请和办理自费出国留学,无疑最重要的一步是选择有资质、信誉好、负责任的可靠的留学中介机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了解打算选择留学的国外院校的是否具备招收外国学生的资质,目前该校的基本教学现状、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具体的录取入学条件、学制和专业设置、学费标准、住宿条件及收费标准、医疗服务及保险规定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等。

2.在申请和办理选择留学院校和学习专业过程中,宜应考虑三点:一是学生本人今后人生奋斗的志向,立志要从事的事业,所学专长有利于回国服务;二是学生自身的基本条件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状况,以往学习的成绩文科、理科的强项或弱项,力求扬长避短;三是家庭对学生留学期间所需各项费用的承担能力,既有眼前安排也要长远考虑。学生与家长应当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之后,恰当地比较和正确地选择更为合适的留学院校和学习专业。

3.不要盲目选择热门专业,要有长远的人生规划,根据将来社会专业需求理性选择。从目前来看,工程技术类理工科专业的留学生发展情况前景非常看好。在发达国家,理工科在未来一直是整个社会的主流需求,诸如化学、计算机、物理、生物工程等都是市场的大热门,乌克兰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实验条件,选择这些专业更能为中国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例如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物理系在国际上声名赫赫,曾培养过诺贝尔奖获得者,至今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在职教授一半以上都毕业于哈尔科夫大学。

4.对年龄偏小和出国前在专业选择上犹豫未决的学生建议去综合类大学。乌克兰正规高校都有所属的预科系,基本上都可以接收国际学生,但由于大学的规模,条件各有差异,相对而言综合类学校在住宿条件,学习环境和日常管理上更为完善。更适合年龄较小、自理能力较弱的学生。如基辅国立大学有专门会中文老师对新报到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指导。哈尔科夫国立大学派专车到机场接学生并派老师全程陪同学生办理相关入学手续。综合类高校专业设置丰富,学生预科毕业后选择余地大。预科教育规范严谨,有丰富的对外教学经验,预科毕业证被乌克兰各大高校认可,学生可直接入读乌克兰各大高校的专业课程。

乌克兰留学期间可以打工吗

原则上是不允许的,但也因校而异,大部分院校态度是在不影响学业情况下学生可以适当打工,大学不干涉。我建议学生前几年不要打工,要投入所有精力好好学习,尽快适应当地生活和学习环境,把语言学好,把专业基础打扎实。等到进入高年级后,在熟练掌握俄语和对当地环境极其了解并不影响功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接触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主要目的是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增长社会阅历,提高个人能力。在乌克兰打工跟欧美不一样,乌克兰主要从事脑力工作,例如翻译、导游、营销等。

在乌克兰毕业后就业前景如何

中国同乌经济贸易合作逐年增长,中国是乌克兰在亚洲最主要的经贸伙伴,乌克兰大公司在对华经济合作领域越来越活跃。乌克兰和中国都处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以传统友谊作为经贸合作的基石,在能源领域,投资领域,通讯领域,物流领域,金融领域,旅游领域及轻工业制造领域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合作空间.专业人材的需求很大。

在乌克兰学成归国的学生,有比国内大学毕业生更优越的就业前景;或回到国内担负起两国经济合作的执行者或借助乌中各方面的发展在乌克兰就业;或转到欧美发达国家凭借所学知识一展身手。

加拿大大学专业选择 篇7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其应试能力较国外学生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在动手能力与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方面较外国学生有很大的差距, 缺乏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项研究表明, 中国大学生的智力水平达到极优秀, 但是在创造力倾向上则属于中等偏上水平[1]。作为培养创新型与实践型人才的高等院校, 应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己任, 加强对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习惯的培养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 需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和积累。因此,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是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所难以胜任的, 需要对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重要的变革。只有这样, 才能从高等教育的环节保证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才能使我们有能力应对和积极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使得中华民族在各个领域的国际竞争中独领风骚。

在此, 笔者主要以经管专业大学生为例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然后总结出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阶段路径、六大策略。这些路径和策略有些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有些路径和策略还有待日后的实践检验。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深化教学改革, 注重能力培养, 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社会对新世纪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在对如何改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更好的应对策略之前, 需要对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具有深刻、清醒的认识,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来说, 存在社会环境和思想感知两方面的误区。而前者主要是当前教育环境和经济环境, 后者是指大学生的个人思想认识。

1. 当前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历来是“重知识传承, 轻知识创造”。由于我国的高等人才的选拔机制导致初中、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填鸭”“满堂灌”模式, 这样一种状态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所改变;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多以书本内容、教师讲授为主, 缺少情境式、研讨式教学, 师生间缺乏互动, 课堂开放不够, 经管专业知识更新相对缓慢, 与学科前沿的结合、与边缘学科的交叉都很少。这一现状的改变需要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 督促和引导高校教师积极采用情境式、研讨式教学模式。经管专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相对较少, 基本上是以分散、临时的形式出现, 缺乏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的创新活动, 因此, 积极推动与院校合作企业的配合、鼓励经管专业大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是提高其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应试教育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的理论修养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弱, 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 知识面较窄的现象可能更为突出。我国教育部积极推进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 试图探索不同于传统考试的更加全面的人才选拔方式, 自主考试选拔政策的出台无疑为高等院校的招生提供了新的途径, 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过渡性途径。

2. 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当前经济社会中企事业单位要求经管类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包括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水平、创新能力等。目前,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增大, 就业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生活态度, 使得大学生为了就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功利性学习, 各种公务员考试、英语资格考试、证照类考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对于经管类学生而言, 公务员考试和英语资格考试现象更为突出, 这样他们很难有时间和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中, 无法培养创新思维, 难以实践创新能力。基于就业的应付性学习与考试, 对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益处有限, 这种以就业驱动下的学习模式阻碍了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等院校历来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传统。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环境的变迁, 部分经管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不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基础性知识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使其学业上的探索精神难以形成。经管专业大学生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扎实学习有利于以后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设计出以经管专业学生为主体, 实现以增强创新意识、自我训练为主的基础性专业知识的全新教学模式, 是所有相关经管类教学科研机构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经管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能够创造出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最终能适应不同水平和能力学生的要求, 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3. 大学生思想感知存在一定的误区

缺乏思想信仰和学习激情是当前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这些思想感知因素的缺失必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部分经管类大学生存在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忽视在实践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倾向, 造成真正遇到企业实际问题时, 缺乏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 难以学以致用为企业量身打造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当今高校的学生中, 知识与实践的脱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对于经管类专业更是如此, 而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

目前, 由于高校扩招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在就业压力之下, 证件资格考试占用了大学生较多的在校学习时间, 从而导致过度应付考试的不良局面。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之下, 大学生尤其是经管专业大学生不太重视参与社会和企业实践, 岂不知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知识理论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均与企业实践、社会经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部分高校则存在对大学生实践活动不够重视或者支持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参与实践活动的部分企业则把接收大学生实践作为一种社会负担, 不能为他们开展有效实践活动提供保障。此外, 从实际情况看, 经管专业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进行企业实习时, 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主观能动性不强, 导致的结果是实践活动肤浅, 并没有切实提高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但是必须承认, 各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 如何妥善的处理这一矛盾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在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基础上, 高等院校相关部门需要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我国大学生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大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出发, 就经管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出了相关的三阶段路径选择, 如图1所示。

1. 构建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培养措施。经管专业大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处理好校内外、课内外、理论与实践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譬如, 经管专业大学生在入学阶段应注重其学科兴趣的培养, 通过经管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对相关专业的了解, 最终使得经管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专业或者具有一定的专业选择权;在具体培养阶段应注重经管理论与企业实际的紧密结合, 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运行规律、了解企业操作流程;培养方案相对于综合性院校与职业性院校应该有所区别, 与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相吻合;经管专业学生应注重参与社会活动和企业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实践教学, 尽可能地将企业管理的实践引入到课堂中。具体来说, 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第一, 必须合理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大类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平台, 设置合理的课程培养体系。经管专业的课程平台由基础课、专业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针对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的培养, 学校应当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 如将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作为经管专业的公共课程;为更好地促进培养经管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校应在不增加学生学时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丰富、具有多样性的选修课体系, 这也是学科交叉在课程中的体现。如为了提高对本科学生的“通才”素质, 可增加工学、理学、文学、艺术类学科。

第二, 要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必须新颖, 这需要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现状和热点问题, 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保持同步, 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大学生站在经管学科巨人的肩膀之上, 才能更好地从事创新活动。这些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实现对经管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需要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予以科学的引导, 只有这样, 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第三, 经管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经管专业的学习需要学生对模糊的物质、感性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因此, 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需要重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科学的好奇心, 并秉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念。良好的个性在经管活动的创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为未来的企业家都是具有“个性”的一个群体。长期以来, 我们可能只注重经管专业学生的共性培养, 忽视他们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 学校要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知识结构个性化的环境, 让他们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及兴趣爱好构筑自身的知识结构, 我们在追求共同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同时要适当允许差异化、个性化。要研究面向大多数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从而培养具有创新个性的经管类专业人才。

2. 改进面向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3], 研究性教学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4]。针对经管专业的教学方式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 同时需辅助实地教学, 进入相关企业从事教学活动。经管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借助于公司案例、社会经济问题、社会现象等多样化的讨论教学方法, 教师不但要传授经管知识, 而且要传授专业学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作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管专业的学生考核面向如何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给出标准答案,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解题思路, 探索更好的答案、更优的结果;经管专业的考核方式提倡小论文形式的考试, 使得学生并不囿于来自于老师或书本的知识, 鼓励学生敢于发现新问题、敢于解决新问题。

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教师采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推进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式教学方式向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转变, 通过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均需要高校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但与此同时, 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因为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教学, 对高校教师而言, 自身科研也需要大量投入时间和精力, 这是高校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困境”。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对教师业绩评价体制进行改革, 直接的举措就是划分教学型岗位与科研型岗位等两套不同的评价标准。前者主要侧重于教学、直接服务于学生, 而后者则侧重于科研, 直接服务于社会。在这方面, 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高校的评价标准可资借鉴。

3. 构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系统

首先, 组织机构是经管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运作体系, 包括各种教学组织、学生机构等。它既包含经管院 (系) 、所、实验室等研究和教学单位, 也包括各种形式的关系性和临时性课题组、协作组, 如案例实验室、企业横向课题组等。

其次, 学校应根据创新教育指导方针和目标, 有效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同时有针对性地制订一系列创新教学激励措施。一方面, 促使经管专业教师积极培养创新人才, 积极开设特色课程、更新教学内容、认真指导学生开展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 积极鼓励经管专业学生参加科技创造和发明活动,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与创新活动。

最后,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有效支持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更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经济精英人才需要经管专业教师具有崭新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术水平和高超的教学能力, 并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有所创新和不懈探索。经管专业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和源泉, 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经管专业人才。

4. 建设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课外活动主要由学习类活动和实践类活动组成.学习类活动包括讲座、会议等形式, 实践类活动包括参与科研、比赛、展览、活动节等形式。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大学生企业产品设计大赛等, 还有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课外活动对于培养经管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鼓励经管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企业调研工作和横向课题, 把学生带到企业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与企业的现实经济活动, 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和进行科学思考的能力,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 能创造性地、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举办高水平的经济管理学术活动和讲座, 邀请一些著名的专家、教授来校开展学术活动和学术报告, 作关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科研与创新能力及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

5. 建立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验教学能够对经管专业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并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因此, 这一方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予以足够重视。经管专业教学中需模拟现实经济活动的相关场景, 让本专业学生以企业人的身份进行经济决策;要发挥公司案例教学的作用, 相关案例教学选取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典型数据作为教学内容, 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研究讨论等方式, 让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培养其参与意识, 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专业实习是经管专业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条非常有效和便捷的途径, 需制订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经管专业实习计划, 对实习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主动为经管专业大学生提供或联系合适的实习岗位, 还应为他们提供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 制订出台科学的实习考评办法, 并在实习结束后认真组织考评。主动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5]。

6. 切实提高毕业论文的创新性

毕业论文是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 是实现经管专业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对经管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应在大学生毕业设计这个尺度范围, 并且应考虑当届毕业生整体基础水平、各方面能力, 并有意识地预留适当难度的创新空间, 还应积极倡导经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中采用案例研究、实地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其次, 毕业设计或论文是培养经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重要教学环节, 选题要结合现实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 优先选取既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又能联系企业经营、经济活动实际的题目, 鼓励学生结合企业实习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 允许经管专业学生主动积极选择毕业论文题目, 根据其毕业论文的新颖性、实用性来评判成绩。

三、结语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还需着力加强对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如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及进一步加强对西方创新能力培养思想及其借鉴意义的研究[6]。同时, 我们必须意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涉及面广的课题, 涵盖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诸多问题, 如学校的定位、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管理、资源配置以及平台建设等, 本研究有助于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我国高等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尤其是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对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汉清, 况志华, 王庆生, 等.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9) :88-93.

[2]郝玉业.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1) :73-74.

[3]李俊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 :56-58.

[4]姚玉环.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因素及改革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8) :28-29.

[5]李培根.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1) :18-19.

加拿大大学专业选择 篇8

到美国读大学本科,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选择专业。因为留学人数大增,留学咨询机构也就多了起来,这些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便是向留学生及其家长提供选择专业的咨询辅导。比如,我看到一个咨询机构的广告,说“申请专业的选择是最重要的,专业的选定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方向基本确定”。还有一位专家表示:专业的选择不仅对于学生,对于学生的家长来说,都是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根据我个人对美国大学教育体制的了解,其实本科入学前选择专业并不重要,甚至可以说不需要。大多数美国的大学在招收新生时是不分专业的,学生入学一两年后,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要读哪个专业;也有不少学生直到大三甚至大四才决定自己的专业,不过这些学生往往就无法在四年内毕业,常需要多读一年半载。

从美国大学的专业选择来看,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到美国读本科的话,也完全不必预先选定专业,可以在进入大学后,与美国学生一样,通过一两年的学习了解过程,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要给学生设定太大的压力,毕竟到外国留学,除了学业压力外,还有环境适应、语言适应、文化适应、思维方式适应以及独立生活能力适应等各种其它压力。

由于美国的大学是在学生入学后才选择专业的,一般是在大二的最后一个学期敲定,因此,学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对自己究竟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也会比高中时有更成熟的想法,这时的选择往往比较符合实际。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决定好要读哪个专业,这也是学校允许的。所以,从大学新生的分类看,有一小部分是已经选定专业的,还有一大部分是未定专业的。根据大学的规定,即使是已经选定专业的学生,入学后,还是可以更换专业的。

由于学生在入学后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有时会感到困惑或难以选择,因此大学方面设有各种机构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根据教育专家的研究,在选择专业上,学生及其家长往往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专业等于职业。事实上大多数雇主更关心的是相关工作经验(例如兼职和实习)以及已获得的技能,除非这个工作需要专门的特别技术,比如机械工程等。一个专业出来的学生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而同一个职业也可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事实上,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只有连带关系。

误区二:选择自己的强项专业。在职业生涯选择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强项外,兴趣以及价值也是同样重要的。在工作与生活中,喜欢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些因素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最擅长做的事并不一定意味最喜欢做。

误区三:学生在入学时就清楚自己的专业选择及职业目标。许多预先选定专业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人进入大学后还能坚持原先的选择,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都改了专业。事实上,入学前就选定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往往改变专业三到五次,而没有选定专业的学生,只改变一到两次。

误区四:一生中只有一个职业。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一个人在一生中更换几种职业是很正常的。美国人从工作到退休,更换五、六种职业是常态。因此,选择一个一辈子的专业是不现实的,好的目标是选择目前看来“最好的”专业。

误区五:只有一个完全适合我的工作。事实上有许多工作可以满足每个人的职业目标。一旦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将来想做什么,便会发现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想在医疗保健领域工作,就有医生、护士、理疗师、医疗实验室技师、兽医或药剂师等可以考虑。

误区六:目前最热门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事实上,就业市场是不断变动的,就业前景趋势是有用的信息,但不是职业选择的唯一因素。

误区七: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事实上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在人际沟通、写作、研究、批判性思维等领域很强,这些都是工作中普遍需要的技能,人文科学专业毕业生往往可以在更广的领域就职,不过,这些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大陆的中学教育,往往在高中阶段就将学生分为理科生、文科生加以培养,加上传统的重理轻文思维,使得许多学生、家长在考虑留学美国时,一定要选个“好专业”,也就是所谓的理工科专业。即使是在美国的华人,家长们也不一定了解美国大学的情况,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互相之间在问“你的孩子报考的是文科还是理工科”之类的问题。因此,了解美国大学的专业选择以及转专业的现实,无论是对准备留学美国的高中生及其家长来说,还是已经在美国就读的高中生及其家长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说一个小例子,我的老板有个朋友来自叙利亚,他到美国时准备读工程学位,进入大学后发现美国的大学是可以自由选择专业的,也有大量选修课程,结果他选读了许多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毕业的时候,获得的是物理及哲学双学位,外带音乐副科学位。

上一篇:于幸福的名言下一篇:尊敬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