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2024-10-02

幼儿大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共15篇)

幼儿大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1

主题产生:

第一、引导幼儿加深对老人的尊敬与热爱,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去关心,爱护老人;

第二、感知体验重阳节的各种习俗,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习俗。

第三、增强家园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指导幼儿活动的潜力。

环境创设:

1、用小朋友做的重阳旗装点教室

2、墙面布置出重阳节的气氛,有和爷爷奶奶的照片,爷爷奶奶吃的重阳糕,为爷爷奶奶做的事情的记录表等等。

活动资料:

活动一:我为爷爷奶奶做什么

目标:学习用简单的符号来记录自己想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准备:记录纸,笔

过程:

一、引起兴趣

明天就是重阳节,是谁的节日,爷爷奶奶怎样样疼爱我们的

讨论:你想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二、幼儿记录

三、互相交流

活动二:重阳节故事

目标:在故事中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人们的习俗,对传统节日有探索的兴趣。准备:记号笔,纸,故事资料

过程:

一、传统重阳节的习俗

1、教师写出文字,数字,了解重阳节在哪一天

2、重阳节这天会做什么事

二、故事:重阳节的由来

你听到了什么引出重阳节的五大习俗

三、讨论:如何一向做爷爷奶奶的小帮手

活动三:关心奶奶

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懂得关心奶奶,照顾奶奶

2、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情感

准备:小床,电视机,竹竿

过程:

一、情境表演:

1、看电视:幼儿自己坐在沙发上,奶奶作腰酸痛状,奶奶生病了,谁来看望奶奶启发幼儿将一句关心老人的话。

2、奶奶晾衣服,幼儿帮奶奶晾衣服

三、谈谈自己在家中是怎样样关心奶奶的

活动四: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目标:

1、透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到作者作诗的用意

2、明白古人在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

材料:古诗一首(录音),故事一个

过程:

一、倾听故事

师:作者是谁故事中讲了些什么

二、听录音(古诗)

1、理解词语:异乡,宾客

2、理解什么是插茱萸

3、学念诗歌数遍:群众,分组

三、归纳

教师归纳全文的意思,并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幼儿大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2

一、提供恰到好处的范画

在每次的活动前, 我都会提供范画, 所谓范画, 即可以作为参考示范, 而不是照抄的画, 但提供怎样的范画直接影响美术活动效果。

(一) 提供合理构图配色的范画。

通过这一年多美术活动中的范画, 我一步步得到提高, 从最开始的不知道如何构图色彩搭配等, 反复画一张画, 直到画好, 经常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新的发现。 例如《新鲜的水果》, 如果这个苹果放在这和这个菠萝一起遮挡会更好, 颜色又漂亮。大班的画很多都要进行遮挡练习, 通过大班一年的活动, 他们便会很好地掌握这个技法, 使画面更加灵活生动。

(二) 提供多幅范画。

很多时候因为只提供了一副范画就需要费更多口舌, 为幼儿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交代不清。 如一次大班美术活动《好心的长颈鹿》中, 好心的长颈鹿的长长的脖子帮助了许多小动物, 一会变成桥帮助动物们过河, 一会变成滑滑梯, 一会变成大吊车把动物朋友送上树上吃苹果, 最后变成了旅游车, 载着他们回家了。 这个故事是温馨且多变的, 但如果只提供其中一个场景, 那么其他几个场景孩子们仅凭我的口述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所以通过四张不同构图和内容的范画, 幼儿既能完整了解故事, 又能根据各自水平选择喜欢和适合自己的范画, 这样一个故事有多种角度和配色, 孩子作画的兴趣会更浓厚。

(三) 提供灵活可动的画中主角。

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需要幼儿自主创造画中主角的各种姿态, 特别是人物, 孩子们在以前经常只会画各种站得笔直的人物, 为了更好地抓住主角的动态, 我时常会借助扣子制作灵活可动的主角。 如在《蜡笔王国旅行记》中, 需要孩子们构造一些造型各异的蜡笔小人, 于是我就请孩子们自己动手拨弄造型再摆一下这个造型, 通过这样的动手观察与模仿, 再进行创作, 孩子们便能很快学会这个动态造型, 下次也能套用到人物造型上。

二、良好的即兴示范

(一) 教师的即兴示范。

幼儿画画前离不开教师提问, 在开放式提问和讨论中, 可以生成各种各样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情况, 这就要求老师具有灵活机智的随机应变能力, 恰到好处地进行示范。 有些示范是可供参考的, 有些示范是增强直觉体验的, 有些示范只是增添气氛。

如在《美丽的孔雀》这一活动中, 孩子们通过观察孔雀身体由各种形状组成并和我一起用手比划, 接着通过观察范画中美丽的孔雀穿上了各种不同图案、线条、颜色的漂亮衣服, 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给孔雀穿上什么图案的衣服, 一个幼儿说我想给它穿上有爱心图案的衣服, 我就给添画上去。 通过这样一来一回的交流示范, 孩子明白今天的活动主要是以自己的想法给孔雀穿上自己设计的漂亮衣服。 在示范中, 我还让孩子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案都是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的, 且在这时候就进行涂色的强调, 让这件衣服更漂亮。

(二) 幼儿的即兴示范。

在示范的时候, 通常第一遍是我画, 第二遍幼儿说我来画, 第三遍请说出自己想法的幼儿试试画一画, 一般我会请平时较有想法的且画画水平中档的孩子试试。 为什么要这样呢?一是能够通过中层水平纵观全班幼儿的水平, 二来如果这个孩子想法不错且示范得还好, 只要稍加描绘便能够让大部分孩子理解, 但如果示范得不是太好, 便再请一个幼儿示范, 再次进行巩固。 通过这种我的示范加上孩子们的示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的指导

在绘画活动中, 教师指导极为重要, 可以说即使有很好的范画没有因材施教的指导也是无用的。 在指导幼儿作画时, 教师应为不同状态及绘画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指导策略。

(一) 用激励的语言鼓励消极的幼儿大胆作画, 激发其绘画的兴趣。

很多孩子在我说完要求之后立即开始动笔,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到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而有的孩子拿到纸就开始发呆不想画或不会画, 或画了一点点便不知如何继续。

就像有一次在《我们爱鸽子》活动中, 琨琨一开始画就说:“老师, 我不会画。 ”这是他时常说的话, 他还会说:“我遇到了很多困难, 但当我解决了一个困难之后, 又来了一个困难。 ”他说话很风趣也很诚实, 我就问:“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这个鸽子第一个头要画在哪? 要画五个, 我就不知道画在哪了? ”“你说的第一个是鸽子妈妈吧, 你看鸽子妈妈在孩子们的最哪里? ”“在最中间。 ”“对了, 孩子们都很爱鸽子妈妈, 都要围绕着她, 为了表现这只是妈妈, 所以这一个鸽子稍微要画得怎样一些? ”“大一些。 ”“哦, 那你先用手在纸上大概画一画妈妈需要多大位置。 ”等他“画”好了之后, 我就说“恩, 我看到了, 这个鸽子妈妈一眼就看出来了, 比较大, 而且在中间, 等着孩子们来围着她。 那你快把妈妈画出来, 爱她的孩子们就可以飞过来了。 ”说完他就“哦”的开始画了, 绕了一圈回来, 他已经把鸽子妈妈和鸽子宝宝都画上了。

班上还会有这样的孩子, 画到一半的时候就说:“老师我要换张纸。 ”我去一看, 其实画得还可以, 也许是那一点点的记号笔墨迹, 让他想换张纸, 看来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我就说:“你的鸽子很美丽啊, 你想换纸的原因是在这吗? ”他点点头。 “你只是不小心涂出来了一点点, 你看你的鸽子宝宝和妈妈很相爱啊, 才不会因为这一点点的墨迹影响感情呢, 你接下来画小心一点就可以了, 你可以待会涂背景的时候, 把它盖掉, 继续画吧。 ”我这么一说, 他就坚定地继续画下去了。

(二) 启发思维局限的幼儿跳出思维定势的框框, 深化主题。

幼儿作画时常出现思维定势, 教师要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拓展思路, 帮助其深化主题。

例如在画《大象》的时候, 妍妍画了一只小象和几棵小树, 我就问这么大的森林里只有小树和小象, 多孤单啊, 如果有一只大象妈妈来照顾她就更好了, 来的话这些小树应该不够吃了。 这样一说了之后, 她立即在旁边画了一个大象, 还添画了一些大树, 最后我看她还画了一条小溪。

我时常在他们画的时候观察所有人的画, 如果发现大致有一些雷同的问题, 我便会提醒她们。 例如在画《背太阳》的时候, 有的幼儿就跟着我用大树和房子背太阳, 有的幼儿用汽车、铅笔等, 这些都是孩子们之前说到的, 其实是希望孩子们自己想象创造的。 后来我发现一个孩子用了海浪把太阳背起来了, 也许是她去过海边看到过, 有了这个经验, 我就说:“有的孩子用海浪把太阳背起来了, 想法很独特, 还有什么可以背起来呢? ”不一会, 我就看到有孩子用山、船等将太阳背起来了。 通过这样的提示, 孩子们有更多的参考和想象空间。

(三) 建立时间观念, 指导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画。

很多时候, 往往因为时间关系, 我就请孩子们收起来, 要进行下一个活动, 而有很多孩子还没画完迟迟不肯收。 这当中存在一开始构图慢还有画画的时候讲话的情况。 所以我在每次画画前都会让幼儿一起看时钟, 如时针指2, 待会指到7的时候一定要结束收起来, 刚开始还不能完全达到, 慢慢地孩子们的速度就提上来了, 当然也是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基础上的, 因为他们也不想把中午散步的时间用来画画, 在画的时候他们便认真专注, 珍惜时间。

四、多形式评价幼儿

在评价幼儿作品的时候, 让幼儿观察全班幼儿的绘画成果, 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 对自己的画产生信心, 并发现学习其他幼儿好的地方。 评价时可以是教师有针对性地评价, 也可以是幼儿进行互评。

(一) 教师的评价。

在评价时, 教师应多一些赞许, 少一些指责, 让幼儿在我们亲切的言语中逐渐自信。

例如在《蜘蛛织网》活动中, 珩珩一直是班级里画画最好的, 所以这次他也不例外地把这个蜘蛛网织得很好, 我对其进行了夸奖, 并称赞其他孩子中也有些织得很好的。 看到禾禾的画, 大家都有些“嘲笑”的意味, 可是在我看来, 这个一直生病缺席的禾禾这次却画得很好了, 我就对大家说:“你们看, 他这个蜘蛛网虽然乱了点, 但非常大, 而且最后坚持织完了, 就像故事里的小蜘蛛一样, 第一次它也织得不好, 通过妈妈的鼓励, 第三次才成功呢, 禾禾才第一次织呢, 多织几次便会好多了, 对吧? ”我看见禾禾赞同地在点头, 下面的孩子也说:“对呀对呀。 ”通过这样的一个评价活动, 孩子们既知道了这次绘画的重点, 又对全班和自己的画有了一个整体认识, 找到自信。

(二) 幼儿的评价

幼儿的评价不同于老师的眼光, 且有多种形式。 他们的画被挂在墙上展示, 所以天天来回走都能看到, 孩子们很希望自己的画能被肯定。 所以有时, 我会给每个幼儿发两颗五角星, 然后请他们贴在自己认为最漂亮的画下面, 通过这样的参与, 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评价的兴趣, 享受参与评价的乐趣, 促使幼儿主动观察, 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五、回家再次进行创作

孩子们在每次绘画活动之后, 我都会将成果发到班级博客上和爸妈分享, 且会标注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 这也是应了家长的要求, 他们想看看孩子们到底怎么画出这些美丽的图画, 且在家能培养他们绘画的兴趣。 所以每次活动之后, 我都留给孩子一个问题,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画, 你会进行怎么样的改编再次创作呢? 就像《好心的长颈鹿》, 孩子们在课堂上也只画了一种场景, 完全可以回家的时候再尝试画画其他场景。而家长朋友们也时常在网上和我交流今天在家里画得怎样,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之类的,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 家长不仅真实了解到幼儿园学习的内容, 而且在家培养幼儿的兴趣, 一举两得。

总之, 通过范画、示范、指导、评价、再创作五个环节, 很好地把握这个度, 在孩子临摹好且掌握一定技法的情况下, 再进行丰富的创造和想象。 希望在今后的教育中, 让他们在绘画的这块空地上, 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 愿美术活动能成为每个幼儿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摘要:本文通过范画、示范、指导、评价、再创作五个环节, 阐述了如何在大班幼儿临摹好且掌握一定技法的情况下, 进行丰富的创造和想象, 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关键词: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

参考文献

幼儿大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3

一、问题提出

大班幼儿面对未来最突出的问题是适应小学书面语言的学习,他们在入学前能否做好与书面语言学习相关的知识、行为、技能和态度等的准备,直接关系到入学后的适应程度。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开始接触书面语言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幼儿园大班一系列入学准备教育活动中,前阅读应是不可缺的关键环节。

孩子们大多都不会自己阅读故事内容,而更喜欢听成人讲述故事,走马观花般的浏览图书的现象很是明显。以上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希望通过开展这一课题来解决以上问题,旨在充分调动、利用家长资源,以阅读习惯养成为切入口,从而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二、原因分析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虽然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自由阅读的时间,鼓励幼儿阅读,并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引导。但也有很多不足:如:选择图书比较随意,认为看书就是“阅读”,多数家长和部分教师认为早期阅读就是识字,幼儿不识字就不能阅读;对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区设置、缺乏采用一定的指导策略等,忽视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而且许多孩子缺乏主动阅读的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实施过程

1.创设适宜的探索模式,激发幼儿自主阅读

在以往的“看图讲述”或者“故事教学”中,教师通常喜欢以集体阅读为主,幼儿看着图或者听完故事,来复述一遍内容,而自主阅读不同于它们的是:教师要教给幼儿阅读的方法,允许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有些无字的绘本,就改变了全班幼儿统一的回答,倡导的是幼儿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模式:

(1)自由式探索:先让幼儿试读整本书,改变了以往教师先示范讲读的模式,从而引导幼儿了解封面、环衬、扉页、封底的秘密,例如绘本《好朋友》,教师要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小熊会生气呢?接着再初步探索正文的内容,幼儿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和同伴讨论、并提出自己看不懂或者看得懂的地方,在观看的过程中,幼儿在问题情境中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自由地说着这本书。幼儿在这种想说就说的阅读氛围中学习,心情是多么愉悦。

(2)分享式探索:通过这种探索模式,幼儿的知识面得到了提高,以往的模式大多数是由教师来解决大家的问题,而分享式探索却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需要将幼儿的经验总结归纳,点画出幼儿所要表达的内容就可。

(3)集体式探索:集体阅读通常是以“你问我答、我说你听”的形式进行,每次幼儿回答完问题,总是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教师的点评,似乎所有的问题只允许有一个答案。使孩子不受文字的限制,肯定每个人的回答,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保持自主学习的热情。其实只要他们懂得独立思考,不依赖集体,不拷贝别人的答案,这样的自主阅读才真正有效。

2.运用活泼有趣的方式,让阅读中的口语表达变得形象生动

很多幼儿在图书阅读中往往比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人物,在讲述完整故事时表现得并不是那么主动。其实,让幼儿讲述图书故事是培养幼儿独立构思、清楚完整地进行表达的有效方式,只要教师能运用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就能让讲述变得生动活泼,并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讲述中去。

过程一、图片故事接龙:将幼儿分组,给一些时间让幼儿准备,然后请每组的幼儿依次轮流讲述一张图片。这种方式可用于大班。

过程二、听讲述(或看表演)猜图片。师生讲述或表演某一页,幼儿猜测是哪一页并迅速找到那一页。这种方式适合于大班。

过程三、扮演角色,边表演边讲述。图书中动物夸张可爱的动作和表情是孩子们乐于模仿的,教师应挑选那些适合表演的情节让幼儿边表演边讲述。表演是幼儿喜欢的表现方式,无论小班还是中班大班的幼儿无一不对表演充满了兴趣。

3.变教师的提问为幼儿的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究图书的内容

教师们往往将图书阅读中对幼儿的指导单纯地理解为针对图片的提问。因此预设很多提问,如图片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心里想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但是,幼儿是否真的对教师提出问题的那些地方感兴趣呢?图片中的哪些内容是幼儿真正关注想弄明白的?实际上教师在预设提问时必须关注到幼儿对图片的兴趣点和他们阅读的难点。

4.创设有利的阅读条件,支持幼儿的自主阅读

要有效地开展绘本阅读,是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如空间、时间、资源等。创造这些条件需要教师的努力,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在区域中开展小组阅读: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了小组式的指导,这样就能保证人手一本绘本,避免了因为每个幼儿的观察角度和阅读的速度不一样,而产生的阅读不满足的情绪。

(2)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地阅读绘本:时间的保证,也是幼儿自主阅读的条件之一。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让幼儿每天吃午饭之前的十分钟、每周五早上、放学的前二十分钟定为我们的绘本阅读时间,让会认字的幼儿上台讲述他喜欢的绘本或者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动,来学习绘本。

(3)组织班级读书会,让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面对着画面精美、想像超凡、寓意深刻的绘本。

5.整合互动的家园阅读资源,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同时家长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取得教育成功的必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助于促进和发展幼儿早期阅读的环境。

幼儿大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播种爱心,收获成长,为了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教育孩子们学会尊敬老人,为身边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本次的社区关爱活动,带领幼儿进大同市场为周边的爷爷奶奶送上自己最深厚的祝福。

二、活动时间:10月20日早上9:00

三、活动地点:农商银行表演、大同市场分派礼物

三、活动对象:大班幼儿

四、领取礼物对向:劳动着的长辈

五、活动人员安排:

(一)班级人员安排 大一班:(17人)

李金河(梁羽菲、刘美君、黄浩轩、郭静琳、陈诺华)大同圩内,各铺位 陈喜伴(郭尧讳、陆君潼、麦乐培、程沁怡、关峰华)市场右边

苏桂梅(郭成浚、冼家慧、陆韵昌、程炎烽、张绮琳)市场下边和转角位)大二班:(12人)(负责:市场内,即肉档内)

冼家因(余广鹏、林卓婷、关雨婕、关志颖、郭仲文)杂货档

陈敏华(殷韵璇、陈智林、陈颖瑶、郭韵琳、苏智亮)猪肉、烧腊、鱼档 郭燕芳(郭锦尧、郭晓均、冯子源、傅旭豪)(市场内瓜菜档)

大三班:(15人)(负责:)

陈杏英(成丽菲、农远鹏、郭文均、李思、程炜祺)大同桥——今早绿点左边买菜的

杨欢(黄心蕾、程讳仪、陈芷欣、周远涛、陈子轩)大同桥——今早绿点右边买菜的

卢兰英(郭子健、廖传祖、郭绮晴、郭锡亮)大同桥直落右边店铺 大四班:(20人)(负责:市场左边,今日绿点打后两边)傅家仪(付康霖、陈亮轩、程琳轩、程海和、郭建伦)张月明(李杰、郭倩彤、冼明钧、陆颖童、陈启明)陈喜尔(陈世杰、孟智园、麦乐勤、程婉珊、余乐妍)郭凤英(梁国滨、黄文杰、黄俊杰、郭栩彤、文梓琳)

(二)拍照人员: 大一班麦意弟负责 大二班傅密婵负责 大三班颜嘉爱负责 大四班贺笑才负责

(三)现场布置

麦意弟、贺笑才、陈喜尔8:00分外出布置场地,准备绿色地毯、圆凳50张。

(四)节目主持:陈喜尔

(五)节目衔接:麦意弟

(六)当天到班帮忙人员:麦秀明到大一班、万宇大二班、李嘉敏到大三班、伍尚冰到大四班

(七)活动微信:陈喜伴(上交时间:10月23日星期三早上)

五、活动要求:

1、全体幼儿统一穿秋装园服8:00前回园吃早餐,8:30准时外出。

2、全体外出教师穿黄色园服。

3、各位外出的教师有计划的自备手机帮忙照相。

4、分派礼物时注意礼貌,学会说完整的一句话

“奶奶您好!我是七星幼儿园的xxx,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我代表七星幼儿园送您一份礼物,并祝您健康长寿、重阳节快乐。”(今天下午麦园长检查孩子表述的语句)

六、外出路线:由后门的小路走向农商银行。

七、活动内容:

(一)孩子们为长辈表演节目。

1、大一班《手牵手》

2、大二班《Bar bar bar》

4、大三班《把我的祝福送给你》

5、大四班《水果拳》

3、诗歌朗诵《九九重阳》

(二)我为长辈送礼物。

各老师组织自己负责的孩子,到负责的地点派发礼物。

七星幼儿园

大班重阳节活动方案(修改版) 篇5

——大班组重阳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图: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老年人更需要关爱、健康、快乐。“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敬老爱老的优良习惯,大班组在重阳节,组织孩子们与爷爷奶奶一起联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二、活动时间:2016年10月9日上午9:10-10:30

三、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登高、赏菊、吃重阳糕风俗习惯。2.学习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爷爷奶奶表达自己的关爱与感恩之情。3.回忆生活经验,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1.教室通过气球或彩条进行布置,体现热闹祥和的氛围。

2.事先排练好的小节目。

3.联系后勤,购买合适的桌布、重阳糕、适量的馄饨皮以及馄饨馅。

五、活动安排:

1.教师致欢迎词。

2.引导幼儿回忆经验,感受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关爱,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师:孩子们,生活中,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些事情?(教师及时回应孩子的话语)

教师总结:是的,我们的爷爷奶奶在生活中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们应该对也爷爷奶奶说些什么呢?

教师组织幼儿集体给爷爷奶奶鞠躬表示感恩之情。

3.表演节目,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给爷爷奶奶送去欢笑与祝福。节目

一、节目

二、节目

三、……

节目、最后让我们一起邀请爷爷奶奶来参加表演,通过表演、捶背、玩游戏等活动陪伴爷爷奶奶一起过重阳节。4.祖孙同乐,共同包馄饨,品馄饨。5.爷爷奶奶离园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方案策划方案 篇6

可以组织开展一次别具一格“爷爷奶奶教我讲老话”活动。方言,相信不少的年轻家长都说不大利落,更不用现在的幼儿了,这方言使用得少了,就缺失了本土文化特色。

老人们用地道的方言教自己的子子孙孙,说方言还得从娃娃抓起。普通话要普及,我们的特色文化也不能丢。

中班段:中班的孩子们可以提前为爷爷奶奶们准备节日礼物,当孩子送上亲手挑选的礼物时,老人们一定会非常开心。

大班段:可以开展“我为爷爷奶奶送份情”活动,活动时老师要为孩子们讲重阳节的起源和风俗,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为爷爷奶奶做了一份精美的礼物,节日贺卡、星星花束、美丽鲜花都透着孩子们的一份孝心。

幼儿大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7

一、大班幼儿的阅读特点

1.兴趣较强:大班幼儿对文字有了一定认识, 对阅读有了一定兴趣, 愿意去读一些没有读过的书, 甚至会主动去寻找或交换书籍阅读。

2.思维有序: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 会对书中的故事进行思考, 不懂的地方常会向老师或家长提问。

3.个性明显:每个幼儿的阅读理解方式各不一样, 有的喜欢朗读, 有的喜欢默读, 还有的喜欢边画边读, 甚至于有的喜欢将读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4.断层现象:毕竟还是幼儿, 知识十分有限, 因此大班幼儿在阅读过程中, 常常难以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 尤其是对故事情节中的重要转折地方难以解读, 会出现断层现象, 阻碍阅读的继续。

二、教师指导大班幼儿集体阅读时的误区

1.重形式轻内容:许多教师在幼儿集体阅读时, 往往会将之视为一项任务, 而不会用心或深入进去进行思考或创新。

2.重集体轻个体:教师往往会将集体阅读视为满足更多幼儿阅读的活动之一, 会注重整体的阅读效果, 故而会采取符合大多数幼儿的阅读方式, 而常会忽视个体幼儿的阅读习惯。

3.重阅读轻提问:幼儿阅读时间常常较长, 教师就会过于重视阅读内容的完成度, 而会忽视幼儿对于内容的接受度。

4.重文字轻情境:教师们不认为阅读应该有一定的情境, 可以和电视、舞蹈或者小话剧等结合起来, 在阅读过程中, 往往就是会照着课本一起朗读, 这样的结果, 幼儿的学习兴趣没有激发出来, 对知识的接受也是如“囫囵吞枣”, 并不能产生多少效果。

三、教师指导大班幼儿集体阅读时的策略建议

1.做好前期的备课工作。备课工作十分重要, 是保障大班幼儿集体阅读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条件。在备课中, 教师需要做好:一是阅读文本的选择。教师是阅读文本的最终选择者, 文本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幼儿阅读质量。在阅读文本选择中, 教师应根据兴趣和阅读特征, 选择适当难度的文本, 使内容能接近大班幼儿阅读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还可根据认知水平, 选择不同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的作品,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这样, 就能让幼儿阅读兴趣和欲望得到激发。二是精心设置流程。集体阅读活动中的流程十分重要, 科学的流程设置可以让幼儿接受知识从易到难, 有主动性和兴趣, 且能最大程度的消化吸收知识。三是道具和情境的使用。幼儿不同于小学生, 单纯的阅读难以真正吸引注意力, 道具和情境的使用能让幼儿注意力和兴趣关注到阅读内容中。而道具和情境的使用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需要什么样的道具, 情境如何设置, 道具和情境的出场时间和方式等等, 都才能做到科学合理。

2.做好阅读时的把控工作。阅读时各种情况都会发生, 现场阅读的把控工作就十分重要。何为把控?就是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灵活处理。教师要有效改变上述存在的几个误区, 把控能力尤其重要:一是要做好幼儿阅读兴趣的把控。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 可有效提升阅读主动性和效果。在精心备课基础上, 教师可设计和创造和谐融洽的互动环境。二是要做好书面语言的把控。大班幼儿已进入书写和识字启蒙阶段, 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会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带来误区或者负面影响, 也让幼儿难以真正融入到阅读活动中。三是要做好提问环节的把控。提问十分重要, 这里的提问包括了教师的提问和幼儿的提问, 尤其是后者的主动性提问, 是幼儿已经融入集体阅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教师一方面需要做的是提问的引导工作, 让幼儿主动提问。

总之, 在大班幼儿集体阅读活动中, 教师要精心备课, 做好现场阅读的把控, 采取适宜的、符合幼儿阅读特征的指导策略, 改变重形式轻内容、重集体轻个体、重阅读轻提问、重文字轻情境等问题, 才可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让幼儿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兢, 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肖玉.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教师角色研究—来自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大班幼儿跳绳活动的指导策略 篇8

一、小步递进,有序练习

1.熟悉绳性。幼儿在真正拿绳之前还要巩固跳跃技能。下肢的跳跃是跳绳这一运动核心动作。幼儿在小班及中班的体育锻炼中跳跃技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跳绳对“跳跃”的要求来说还比较薄弱。常表现为跳绳中跳跃力度控制差,脚掌落地缓冲差,身体保持平衡差等问题,所以在跳绳之前要有意识地针对以上几方面加强跳跃练习。

2.徒手摇绳。当幼儿能有控制地进行跳跃之后还要学习如何摇绳。在此环节首先要让幼儿学习如何拿绳。幼儿一开始拿绳时绳子在手心中的方向经常要搞错,教师可提供多次示范。其次还要教会幼儿如何调节绳子长度。绳子过长的话可以通过在手掌上绕圈来缩短绳子,注意绕圈的时候要按照顺时针来绕。幼儿会握绳会调节绳子的长度后,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两手放在齐腰的身体两侧进行前后摇绳练习。

3.分解练习。在前几个环节的准备练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请幼儿真正尝试拿起绳子跳过去了。但是在会连续性的跳绳之前幼儿还是得分解练习,即学会跳过一个。在这一环节幼儿往往会出现两个能力水平:(1)完全分解,即先把绳子摇过去落地之后,再双脚并拢跳过去然后再摇第二次。(2)摇跳合一,达到这一水平的孩子已经能把摇和跳两个动作协调地完成了。第二种水平以第一种水平为基础。有的幼儿在此环节练习的时候往往容易操之过急,还没有熟练地完全分解练习就尝试着摇绳和跳跃同步,结果其表现往往是一个都跳不过去。老师得让他们静下心来先进行完全分解练习,抡一下绳子跳一个。

4.连续跳绳。连续跳绳是跳绳学习的最后一环节,在此环节既要帮助幼儿将分解练习连起来,还要使幼儿的动作更加协调,跳得更多,跳得更快。在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跟着老师拍手的节奏来跳绳,拍一个跳一个,先慢后快,逐渐加快让幼儿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两下跳跃之间没有空闲停下来,其自然就会连续动作了。待幼儿会连续跳了之后还要引导幼儿提高跳绳技能。

在跳绳学习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练习目的和要求,前面阶段的练习是后面阶段的铺垫和准备,每个阶段的练习都会对跳绳学习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指导孩子练习时要按阶段有侧重地练习,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个别指导

幼儿有个别能力差异,在跳绳方面表现得也非常明显。差异造成幼儿学习速度有快慢,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一样,教师要根据幼儿学习的程度和遇到的问题困难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对于能力稍弱、协调性不好的幼儿,尽量降低跳绳难度要求,不至于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简化步骤,增加难度来激发他们挑战自己的欲望。

三、正面引导,以点带面

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引导手段,在跳绳的指导中我们积极并适当运用它。首先我们坚持以精神表扬为主。当一个孩子最先学会跳绳的时候,我们寻找最具诱惑力的刺激方式来进行肯定:在家长栏中进行表扬,让爸爸妈妈都知道;在活动中给予优先,允许练习跳绳后玩其他游戏;并在跳绳中,请她当小老师来教其他小朋友。一系列的表扬优待措施使这个孩子成了班中的跳绳明星,让其他孩子好生羡慕,于是大家都加紧练习。其次还要不断地变换表扬刺激的方式。当一个孩子会跳绳时我们在家长栏中表扬;当有七八个孩子会跳绳了我们就在教室门外专门列一张光荣榜——“我会跳绳了”,孩子会跳绳了,就请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光荣榜上。当大部分孩子都会跳绳之后我们就在旁边再增加一张表扬栏“我能连续跳30下了”,请孩子写上姓名。不断变换的刺激引导幼儿不断地朝新的目标努力,更使孩子跳绳学习的速度不断加快,成功率不断提升。再有,以点带面的方式在大班幼儿的学习中也非常有用。大班好胜爱攀比,喜欢竞争性游戏,利用这一点为跳绳学习服务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同伴互助、家园配合

孩子在练习跳绳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但人数不少,老师精力也不够。这时候就需要挖掘其他教育资源,借助其他教育力量。同伴的互助给老师减轻许多负担。请“小老师”是运用同伴互助力量的好方法。在学习过程的一开始或结束时我们经常请一些领会较快的孩子当“小老师”来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充当示范。“小老师”不光有面向集体的,还有“一对一”的。在跳绳学习的过程中个别幼儿由于学习进度慢往往会缺乏信心和动力,老师可以为他找“一对一”的小老师,每天督促练习,效果也非常明显。在跳绳指导中,“小老师”既能减轻老师的指导工作量,还能提升自己的跳绳技能。

总之,大班幼儿的跳绳教学活动不仅是对大班幼儿运动能力的挑战,更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考验。教师不仅要为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能力,进行科学、规范的指导,从而真正达到以跳绳促进大班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目的。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9

XX年10月2日重阳节或重阳节前后

活动地点:

幼儿园内操场

活动对象:

幼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老师

活动准备:

节目准备;

背景音乐准备;

提前邀约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班级参加重阳节亲子活动;

将横幅挂在幼儿园操场及舞台上面;

准备好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礼物。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活动过程:

(一)集中幼儿于操场列队统一服装,家长统一安排座位入座。

(二)升国旗

(三)介绍重阳节

1.背景音乐+幼儿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

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

3.邀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介绍重阳节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本领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诉我们,好吗?

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注:假如不够详细,老师可补充介绍。

(四)幼儿表演环节

1.幼儿表演《弟子规》操

2.教师表演经典诵读《大学》或《千字文》(行鞠躬礼,手拿画卷诵读)

3.幼儿齐诵《弟子规》---入则孝

4.大班孩子表演情景剧《黄香温席》

5.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敬茶(背景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6.家长代表发言分享感受

7.幼儿齐诵《弟子规》---出则悌

8.大班孩子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

9.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上幼儿制作的小礼物,回到亲人身边

10.教师表演《感恩的心》

11.幼儿代表向每位老师送上一支玫瑰花,主持人引导众人向老师行鞠躬礼

说: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

幼儿园重阳节节日活动策划方案 篇10

(1)

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

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

(2)

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的爷爷奶奶本领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诉我们,好吗?

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注:假如不够详细,老师可补充介绍。

2.幼儿表演环节

师:小朋友们上幼儿园很长时间了,也学会了很多很多的本领,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

*歌曲:“我上幼儿园”

*律动:“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猪吃的饱饱”

*儿歌:“拍皮球”

*歌表演:“两只老虎“

3.互动环节

(1)击鼓传花

游戏规则:老师背对击鼓,当鼓声停止时,花球落在哪个小朋友手里,哪个小朋友就和他的爷爷奶奶表演一个节目。游戏反复进行。

(2)小脚踩大脚

游戏规则:小朋友的脚踩在爷爷奶奶的脚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队先走到终点,先到终点的那一队为胜。游戏可反复进行。

(3)剥橘子

师:以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剥橘子给我们吃,现在我们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们也来剥个橘子给爷爷奶奶吃,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剥橘子,剥的最快。

(4)品尝重阳糕

和爷爷奶奶一起品尝重阳糕,交流一下品种、味道等,并尝试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重阳糕。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

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幼儿大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11

一、如何确定辩论活动的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于幼儿来说,辩论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辩论活动能否开展,幼儿是否有话可说、有话愿说、有话能说,能否理解辩论内容,能否听懂他人所说的内容,这些都需要幼儿对于所选择的辩题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从幼儿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选取话题。“一个好的辩题,不但能引起幼儿的热烈讨论、争论甚至辩论,更能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深入思考。”对于幼儿来说,只有把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作为话题,他们在辩论时才会有言可发、有感而发。因此,我们选择的话题一定来自幼儿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和活动。如,在大班幼儿经历了我园科技节中“变废为宝,我行我秀”活动的全过程后,我们组织幼儿就“‘变废为宝,我行我秀’活动好不好”的话题进行了辩论,幼儿说出了很多自己的体验和经验。如,正方说“将垃圾变成珍珠,多神奇呀”“你不觉得穿着自己做的衣服很美吗”……而反方则说“报纸做的衣服总是坏”“做的假发总是掉,表演时我总要用手扶着头发”……再如,幼儿辩论“上幼儿园好还是在家里好”时,由于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辩论非常激烈。

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对辩论的内容有体验、有情感,我们不断拓展幼儿现有的生活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开展大带小读书活动,让大班幼儿每人带一个小班弟弟或妹妹读书。在幼儿有了很多体验后,我们引导幼儿辩论“和弟弟妹妹一起读书好不好”。再如,在开展“图书跳蚤市场”活动后,我们开展了“图书跳蚤市场好不好”的辩论活动。由于幼儿有很丰富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所以辩论时人人争着发言,且不断有精彩观点产生。

第二,从幼儿自发争辩的话题中选取话题。在一日生活中,幼儿间常常会发生争执,而这恰恰是幼儿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一致造成的,可以通过辩论澄清认识。所以,我们非常关注幼儿的日常交流情况,从中选取辩题,使幼儿通过辩论明白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看事情都有各自的道理,而且生活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辩论的话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日常生活问题的思考,增强他们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如,我园在大班进行了将iPad引入班级的试验,其中有一条使用规则是每个人每天只能玩一次,且每次不能超过15分钟。有时有些幼儿对同伴玩的内容很感兴趣,就站在旁边看。对此,有的幼儿认为不能看,因为同样伤眼睛;有的幼儿则认为可以看,因为不是自己在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生成了一个辩题:能不能站在旁边看别人玩iPad?经过正、反双方的激烈辩论,大家形成了共识:每个人可以选择看或玩,但都只能是15分钟。因为无论是看别人玩还是自己玩,都不能长时间看屏幕。

二、如何引导幼儿了解辩论活动,学习辩论方法

辩论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活动,幼儿关于这方面的经验很少,因此,我们采取让幼儿分阶段有重点地观看经典辩论视频(如国际大学生辩论决赛的视频)加讨论的方法,引导幼儿了解辩论活动,学习辩论方法。

开始阶段,幼儿不了解什么是辩论赛、辩论赛人员如何组成、辩论赛一般有哪些环节、辩论赛中辩手怎样辩论等情况。第一次,我们引导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和交流初步了解辩论赛的流程和一般规则,知道辩论赛有正方、反方、主持人和评委专家团四部分人组成,并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帮助幼儿建立双方先陈述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再辩论的流程意识,并有重点地引导幼儿观看辩手如何陈述自己的观点。接着,通过辩题“男孩好还是女孩好”,请幼儿尝试用“我认为男孩(女孩)好,因为……”的语句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次,我们着重引导幼儿观看、交流自由辩论环节的视频片段,掌握自由辩论的规则。如,理解什么是自由辩论环节,辩手在这个环节应该怎么做,有什么样的规则。再通过辩题“夏天好还是冬天好”来进行自由辩论。虽然幼儿看了视频知道要有序发言,但依然出现了争抢发言等现象。于是,我们让幼儿自己体验无序带来的嘈杂混乱,再结合看视频使幼儿认识到:一方只能一人发言,看到自己一方已经有人站起来发言了,其他人就要赶紧坐下;如果自己已经发过言,就要注意将发言机会留给同伴,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幼儿通过比较明确了以下规则:在自由辩论阶段,正反双方的所有辩手都要参加辩论;双方辩手交替发言;当己方辩手发言时,其他辩手主动坐下,倾听发言,等待后面做好补充和帮证的工作;双方都拥有相等的累计发言时间;队员之间要体现团结合作和整体配合。当幼儿看到在辩论赛中每一轮每个队员的发言都要计分并打入己方的总分时,他们明白了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对整个团队的成绩产生影响,从而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第三次,我们请幼儿重点观看、交流有关辩论中如何反驳对方的视频片段,帮助幼儿了解运用陈述、举例、反问、打比方等方法可以使自己的辩论有力量。我们先采用看一段视频并模仿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辩手所运用的方法,然后尝试反驳视频中辩手的观点,感受到每一种辩论方法都能帮助自己说服对方。接着,我们通过“图书跳蚤市场好不好”的辩论,请幼儿尝试运用这些方法。

在幼儿尝试运用辩论方法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我们会抓住重点,帮助幼儿分析方法的使用情况。同时,我们还会邀请配班教师或其他教师作为专家评委,对正反双方的整体情况以及每位选手的情况给予点评,并评出最佳辩手和冠军队。通过“专家评委”的点评,幼儿明确了在每次辩论赛中自己的表现和可以改进的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上进心,使幼儿始终处于不断改进和提高的状态。

nlc202309090543

三、如何安排及指导辩论活动

在集中学习辩论方法之后,我们真正开始了辩论活动的实践。辩论活动毕竟是新事物,孩子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通过师幼互动不断解决问题,总结出了以下一些经验。

1.辩论人数从自由到限定

在正式的辩论赛中,每一方有5个辩手,4位正式辩手,1位候补辩手,这样的人数能满足人人充分发言的需要。为了帮助幼儿学习辩论,我们没有按照规范的辩论比赛来安排人数,而是经历了由开始的开放人数到后来的规定人数的过程。

在初期,幼儿并不是人人都有发言欲望,很多孩子更愿意看、听其他幼儿怎样说、怎样做,看、听教师怎样引导、怎样评价同伴的辩论……这是学习的过程,可让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有安全感,通过观察他人学习如何辩论,而不必担心教师或同伴会要求自己发言。所以,在学习辩论的开始阶段,各队人数的多少可以忽略。

到了中期,幼儿基本掌握了辩论的规则、技巧,对辩论兴趣也日益浓厚,发言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在自由辩论环节往往抢着发言,活动变得非常无序,与此同时,一些懂得规则和谦让的幼儿却得不到发言机会。于是,我们开始控制每场辩论双方的人数,将幼儿分半进行,有时将幼儿分成三部分,每次三分之一的幼儿参与,双方各安排4~5人。这样保证人人能发言、人人能及时参与到反驳之中,提高了自由辩论环节的质量。

在后期,为了满足幼儿一对一辩论的需求,我们增加了各方推荐最佳辩手一对一辩论的环节,同时推选最佳辩手担任评委,与本班另一位教师组成专家评委组进行点评。在“‘变废为宝,我行我秀’好不好”辩论活动中,点评幼儿不仅指出哪位辩手跑题了,而且还能准确指出双方好的地方以及共同存在的问题。

2.所持观点从自愿选择到抽签决定

在辩论初期,我们完全尊重幼儿的愿望,让幼儿自主选择加入正方或反方,其目的是让幼儿能够更有兴趣、更自信地参与到辩论之中。到了后期,我们对幼儿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一个好的辩手应该既能作为正方辩手,也能作为反方辩手,在真正的辩论比赛中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正方还是反方的,而是由抽签来决定的。

如,幼儿都很喜欢“图书跳蚤市场”这个活动,所以“图书跳蚤市场好不好”这个辩题一出来,所有幼儿都选择站在正方。我们就提出要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正方和反方,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的辩手都可以用很有力量的方法来驳倒对方。幼儿虽然开始有些紧张,但一旦抽签成为反方后,他们便立即调整自己的立场,说出了许多图书跳蚤市场不好的理由。

3.语言表述从要求宽松到要求严格

在辩论活动初始阶段,为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我们对幼儿的语言表述要求不高,主要是激励幼儿愿意发言、大胆发言。但在幼儿熟悉了辩论活动的流程且喜欢辩论活动后,我们对幼儿的语言表述逐渐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表述规范、完整。如,运用“我认为……因为……”的句式。(2)表述文明、有礼。如,运用“我反驳××的观点,因为……”的句式,避免争吵。(3)表述有序、有逻辑。引导幼儿尝试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表达方式。(4)表述准确、丰富。如,及时鼓励并强化幼儿用词中的“亮点”,让大家一起学习。

4.教师介入程度从高到低

辩论环节的组织与指导至关重要,指导什么、何时指导、如何指导都有讲究。若教师介入早了,指导多了,打断了幼儿的思路,影响了辩论的流畅性和激烈状态,便会影响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若教师介入迟了,指导少了,可能会造成幼儿无序或茫然,活动便不能顺利进行。

在不同阶段,教师介入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在初期,教师对引出辩题、幼儿陈述辩题、幼儿自由辩论等各个环节及每一个幼儿的发言几乎都要给予指导,以帮助幼儿明确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学会如何明确己方同伴的观点,以及如何去倾听对方的观点。到了中期,教师逐步对个别幼儿不清晰或特别精彩的观点给予概括或重复,以帮助幼儿学习。最后,当幼儿理解了什么是辩论、辩论的规则是什么,且对辩论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教师逐步退出,仅限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1)在每一环节全体幼儿发言后将双方观点进行集中提炼总结,帮助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和对方的核心观点,为双方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下一环节的深入辩论做好准备。(2)在幼儿忘掉自己的立场或跑题时介入指导。大班幼儿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还不是很稳定,在辩论中有时会忘记自己的立场,甚至不知不觉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此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并进行引导。(3)在辩论中断时介入指导。有时,一方没有听明白另一方辩手的发言或无法及时反驳对方时,教师可通过强化对方问题或直接担当辩手介入指导,从而使辩论继续下去。(4)即时反馈幼儿发言中的亮点。教师可对幼儿发言中的好语句、好实例、好辩论方法进行即时反馈,但要注意自然、适当,不要打断幼儿个体发言或影响双方胶着的辩论状态。

一系列辩论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的辩论兴趣日益提高,他们已经掌握了辩论的技巧,知道任何话题都是可以辩一辩的。

幼儿大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12

国外学者认为运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适当、合理、科学的户外活动, 既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又能促进孩子有不同的生活体验。 国内很多相关研究发现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户外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 幼儿户外活动, 简言之就是在户外进行的各项活动、游戏等, 幼儿既可以和家人一起参加户外活动, 又可以在幼儿园和同学老师一起参加户外活动。 本文重点分析讨论的是在幼儿园环境中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情况, 尤其以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

二、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的类型与特点

(一) 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的类型。 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 (1) 游戏活动, 是以摇摆机、滑梯等户外大型玩具区域进行的游戏活动。 (2) 集体教育活动, 包括庆祝节日的联欢、户外参观游览、访问等。 (3) 活动区活动有:木工区、玩水区、玩沙区。 (4) 郊游、远足也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活动。

(二) 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意义。 大班幼儿的户外活动一般分为园内和园外两种, 园内活动和园外户外活动是相互补充的, 园内活动仍然是封闭的, 只有师生之间的交往。 园外活动环境给幼儿提供了自由的表现机会, 没有成人过多干预, 使大班幼儿能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充分表现。 同时, 幼儿在群体生活中将受到群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使幼儿潜能得以充分开发。 随着幼儿活动频率的增加, 身体得到相应的发展, 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增强了, 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经常接触阳光的照射, 呼吸新鲜空气, 增强了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增强了机体的抵抗能力, 促进了身体新陈代谢和生长。

三、大班幼儿户外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 制度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并未针对幼儿的户外活动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 也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这使得幼儿的户外活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影响孩子的身心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的一些教学活动必须有相关制度作为标准及保障, 即使以后有事情发生, 也会有章可循, 有理可说。

(二) 观念与行为不一致。 一些幼儿园虽然有相应的户外活动设施, 却并不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锻炼, 他们只是口头上喊着口号, 为了吸引家长, 应付上级的检查, 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就是观念与行为不一致。

(三) 缺少教学资源。 首先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场地较小, 不符合国家的标准;其次是场地类型不标准、不合格, 幼儿园内常见的户外活动场地即为水泥地面和塑胶地面, 场地设计不科学; 户外场地的功能性较少, 幼儿无法体验多项户外活动;缺乏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

(四) 家长重视不够。 随着各地升学压力的不断升高, 家长形成了“重智轻体”的思想观念, 要从小紧抓他们的学习;孩子基本上都娇生惯养, 家长担心户外活动量一旦大了就会累坏孩子。 家长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导致幼儿园及老师畏手畏脚, 无法正常开展户外教学活动。

四、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的解决策略

(一) 完善幼儿管理制度。 幼儿是学前教育的基础环节, 但就目前我国及地方的法律法规来看, 并没有相关规定出台, 此处是一片空白。 制度的存在依赖执行力的存在, 一旦缺少制度, 就会难以管理、监督。 幼儿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 幼儿园领导、一线教师、幼儿家长、社区组织的职、责、权不明确, 严重阻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关部门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度, 为幼儿的户外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二) 及时转变观念。 虽然学前班教育的一些成果并不是立即见效的, 但是幼儿园的老师和领导要有长远的眼光, 要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 从小使得孩子就有良好的身体。在开展户外活动时, 不要怕出事, 虽然说危险性处处存在, 可不能为此束缚住自身的发展, 要敢于做, 同时必须做好所有安全措施。

(三) 积极开展户外活动。 首先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设施器材要适量, 户外活动的场地的区域划分要科学合理, 这是幼儿户外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器材数量要适当, 种类也要适量, 若数量、种类过少, 将没有办法满足幼儿的户外活动的需求, 也会影响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数量和种类过多, 会造成浪费, 占用太多空间。

(四) 引起家长重视。 要想幼儿园的户外活动顺利开展, 离不开家长的鼎力支持, 只有家长支持了, 幼儿园才可以全面开展户外活动。 对此, 幼儿园可以对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 与家长做好交流工作, 首先要解除他们不放心的心理担忧, 其次要让家长明白户外活动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合适的户外活动既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又可以增强他们的抵抗力。

五、结语

只有具有健康的身体, 才能努力。 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的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十分乐观, 从相关部门到幼儿园再到教师再到家长, 都不够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的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 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基础, 它既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又能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因此, 政府、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要共同鼓励及参与到幼儿的户外活动的发展中, 为孩子的未来努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的要求变得更高, 尤其是幼儿身体素质方面的教育。现在各地的幼儿园都加大资金投入, 从园区环境建设到园区的娱乐设施建设都越来越齐全和完善, 主要是为了吸引家长的目光。虽然幼儿园的设施建设越来越好, 但大部分幼儿园只是在做表面文章, 并未考虑老师和家长对于幼儿户外活动的想法;没有考虑幼儿园老师对幼儿户外活动的组织开展能力如何。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的查阅和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 发现幼儿户外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 文章从家长、幼师等方面提出建议, 希望能够改善幼儿户外活动的情况。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活动,现状,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瑜.潍坊市幼儿户外活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 2014.

[2]钱愿秋.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07:126-129.

[3]姚丹丹.释放个性和谐发展——浅谈优化大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策略[J].学周刊, 2014, 05:230.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方案 篇13

1、与祖辈家长沟通本次亲子活动的内容并理解其协助指导的意义,从而激发祖辈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

2、通过对重阳节活动内容与形式的互动交流,增强祖辈家长参与、讨论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

活动反馈函、人手一份重阳节活动内容安排表、祖辈签到表

活动流程:

理论引导——教师介绍——协助指导——个别交谈

活动过程:

一、理论引导

1、指导站的意义。

2、对上学期祖辈课题介绍。

不同教养类型的介绍

二、老师介绍重阳节活动方案

1、与祖辈沟通活动内容

重阳节的意义、活动每环节设置的意义

2、发放反馈函、自主交流

书面交流自己对本次内容安排的想法或建议

3、修整活动方案

如想法或建议可行,及时调整重阳节活动方案

三、指导家长在活动中如何协助

1、了解活动中协助指导的价值

1)、在送礼物这一环节中,主动亲近孩子、引发孩子大胆尝试与祖辈交往,为激发孩子的表达表现打下基础。

2)、在共享劳动成果的时候,协助引导孩子要先想到祖辈。

2、明确祖辈家长指导的面(1:3)

四、个别对象咨询交流

对个别祖辈家长的问题予以记录、解答,让祖辈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给予更高的信任、支持。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初次尝试积累了我们与祖辈家长交流沟通的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优点:

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祖辈家长进行指导,使祖辈家长了解自己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影响很大。

2、过互动使我们的重阳节亲子活动方案更完善。

3、祖辈家长对我们的教育进一步了解,为以后家园合作奠定了基础。

不足之处:

1、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各层次的祖辈家长,由于他们的文化有限,对老师的一些教学言语领悟不够,我们在今后类似的.活动中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

2、虽然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重阳节方案的协商,但我们也应介绍一下班级的大背景、小背景。如向家长介绍本班本班本月的主题,这是在主题背景下展开的活动,让幼儿知道对别人的关心,我们将爷爷奶奶青来,作为幼儿园的朋友,与朋友一起游戏。

3、在协商方案时,应给家长一个大的框架,有利于分组讨论,给家长一个讨论的空间,在形式上也应调整家长的座位,这样有利于讨论。

红日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方案 篇14

活动主题:

“送温暖,献爱心,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活动目的: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而平时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大发脾气。所以我园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一片心意。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

活动时间:2013年10月12日(本周六)上午9点——11点半

活动地点:灵山寺敬老院

参加人员:大班幼儿自愿参加活动的家长

活动准备:

1、牛奶,面包

2、饺子皮30斤,肉15斤豆腐10斤红萝卜3斤 葱一斤(前一天准备好)

3、每位幼儿自备礼物一份。

4、活动前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向幼儿讲解重阳节的由来,做好孩子相关知识经验的铺垫。先启发幼儿观察身边的老人每天做些什么事情,喜欢吃什么,为什么遇到事情会发生情绪变化等等。在家特别要留意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关心、照顾。

5、自愿参与的家长8点在敬老院集合,在敬老院操场准备老人们的座位。活动过程:

一、8:30——90:00家长送幼儿到敬老院门口集合。

二、9:20活动开始:

1、主持老师致词(包含介绍敬老院的一些情况)

2、A部分:部分家长和孩子在操场与老人互动,孩子表演节目。

B部分: 部分孩子和家长在食堂包饺子。(AB同时进行)

1、歌曲表演《爷爷为我打月饼》

2、舞蹈《彩虹的约定》

3、清晨听到公鸡叫

4、歌曲《好娃娃》

5、手语《感恩的心》

四、老人与孩子互动,给老人送礼物,捶捶背等。

五、11:00左右,带老人到食堂用餐.活动结束。

幼儿大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15

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本研究以数学活动为切入点, 通过数学活动, 培养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情感, 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发和逐步形成自身的需要, 进而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内容、 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一是探索在数学活动中,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二是研究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形成有效的教育策略。

(二) 研究内容

所谓习惯, 就是经过充分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教育方法, 我以《纲要 》、《指南 》 为指导, 以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为依据, 在研究中坚持两点:

一是立足数学活动, 培养幼儿善于倾听做事认真的习惯、 好学好问勤于思考的习惯、 勇于探索尝试的习惯、善于观察克服困难的习惯、 注意看书、写字的习惯等。

二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体验到成功的自信。将情感、 能力、 行为的发展融为一体,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研究方法

课题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辅助采用自然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案例分析法、 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通过寻找问题、 设计方案、 实施行动、积极调控、 不断反思、 积极评价、 完善修正等路径, 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达到研究目标。

1.行动研究法

制定、 完善幼儿教育养成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的途径, 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富有教育价值的活动, 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自然观察法

按照计划, 有目的地搜集观察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外部表现, 进而对获得的事实材料加以分析研究, 从而获得对问题较深的认识。

3.案例分析法

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性,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 通过分析研究, 有针对性地选择、 调整数学活动的内容, 总结教育规律。

4.经验总结法

将幼儿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实施教育的情况以课题总结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提升。

研究过程

(一) 愉快的情感体验, 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切入点

教师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 我以幼儿数学教育为载体, 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 激发幼儿对学习的乐趣, 从中获得乐观自信的情感体验; 通过富有挑战性的内容, 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 获得成功体验,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从小养成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好学好问的主动性, 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1. 激发兴趣, 培养好学好问的主动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 我设计《撒豆豆 》 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感知数的分合规律; 设计 《找朋友》 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感知10以内单数双数的特点; 设计 《小动物比尾巴》 的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进行量的比较等等。我还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如: 幼儿站队比一比谁高谁矮, 大家怎样站队伍整齐?或提问你排在第几个? 幼儿通过比较, 学会按照高矮顺序排队; 通过数数说出自己所在序数的位置。 在自然轻松氛围中感觉数学不再是枯燥、 乏味、抽象的, 而是美丽、 生动、 具体的, 感受数学的有趣和魅力。

大班幼儿具有好奇、 好问、 好动的特点, 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 《有趣的对称》中, 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颜色大小不同的窗花、 脸谱、 风筝、 蝴蝶等帮助幼儿了解对称的特点。 然后请小朋友找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找一找大自然中有哪些昆虫是对称的, 并说说对称有哪些方便和好处。 带着这些的问题, 我引导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 孩子们通过向家长询问, 看书寻找答案。

同时, 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 对待幼儿的提问, 要给予关注和鼓励, 要积极回答, 保护和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班级了我设计了 “问题树”, 将孩子们的问题写在树叶上, 粘贴在树上。 并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现实需要, 设计教育活动。 当孩子们提出 “为什么我的影子有时长, 有时短?” 我设计了数学测量活动 《会变的影子》。 当孩子们提出 “为什么钟表有三个针, 有什么用?” 我开展了系列数学活动 《我会看时间》、《一分钟有多长》 等。 将孩子们的兴趣转化为探究学习的过程, 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法寻找答案, 使孩子们的问题得到有效回应。

兴趣在人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抓住幼儿的兴趣,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帮助幼儿寻找答案获得满足感, 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形成好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2.独立思考, 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幼儿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探索完成任务, 会逐渐的对自己产生信心。如果幼儿能够经常体验到成功, 就会产生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评价,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而对学习活动产生自信心。

独立思考, 是幼儿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幼儿会发现自己的能力, 发现学习的快乐。在数学活动 《超市理货员》 中, 孩子们分成三组对超市里的玩具、 生活用品、 食品进行分类。 有的组按不同的品牌、 不同的用途分; 有的按大小、材质的种类分等等; 孩子们各自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尝试进行操作。 为了便于孩子们尝试自己的想法, 我将材料投放到超市游戏中。 随着游戏的开展, 幼儿创造性的将生活用品按套装进行分类。 这里既有孩子们生活中的经验, 同样也包含着他们的创造。 教师要创造条件, 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作决定; 给他进行创造性尝试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并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 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从小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幼儿自信心的建立一方面来自成功的体验, 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受成人和同伴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建立对自我的信心。 在数学活动中, 教师要给与幼儿积极的评价。 如: 分类游戏中, 幼儿在独立思考下发现不同的分类方法, 我及时给予肯定 “你的想法与别人不同, 很棒”, “你找到它们的特点分得正确”; 在计数游戏中, 我会给幼儿这样的肯定 “你数的很正确, 真清楚”, “或你数数的方法很简便, 又快又对” 等。 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帮助幼儿建立了信心, 面对出现问题或出错的幼儿, 我鼓励他们:“ 如果你多练习, 你也会数的好” , “你看再试一试, 就对了” 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进步。 成人的鼓励和支持能够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这样更有利于形成自信心。

数学活动对幼儿的思维是具有一定挑战性。 孩子们通过自己努力观察到新发现, 完成各种任务, 创造各种新变化, 都会从中体验到强烈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形成强烈的自信心。 最能激发幼儿成功感的是幼儿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独立性、 创造性之后体验到的成功, 才是最自豪的。“ 叠叠高———认识正方体” 的活动。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发现立体与平面的不同。 尤其在最后环节, 引导幼儿用8个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孩子们积极的动手操作探索, 尝试不同的方法, 终于找到可行的办法。 他们高兴的欢呼, 嘴里不断的喊道 “我搭出来了, 我搭出来了”。 孩子们在探索中强烈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深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对学习活动充满信心。

(二) 正确的学习方式, 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点

幼儿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掌握, 它与其他教育一样, 要在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对幼儿有良好的熏陶。 如: 培养幼儿善于倾听做事认真的习惯、 好学好问勤于思考的习惯、 勇于探索尝试的习惯、 善于观察克服困难的习惯。 这些幼儿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数学教育中都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1. 学会倾听, 形成交流表达的融合性

倾听和表达是幼儿生活和学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和品质。 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别人说话, 学会倾听要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运用语言交流, 理解他人的讲话, 同时要组织自己的思维, 表达自己的想法。 良好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在帮助幼儿获取信息的同时, 发展着幼儿的思维, 使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数学活动中幼儿同样要学会能够认真地倾听, 抓住重要的信息, 才能够完成一个个的游戏和任务。 在数的分合活动 《撒棋子》 中, 在讲解游戏玩法, 我提示幼儿要仔细听, 听清楚, 才能把游戏做好。 我还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幼儿倾听的效果, “要数几个棋子, 有笑脸的数量记录在哪边, 没有笑脸的记录在哪边, 重复的一样的怎么办?” 当幼儿圆满完成任务后, 我会用称赞的语言和眼神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让会倾听的孩子充满信心;对不能完成任务的幼儿, 会耐心的重复, 再一次帮助他体验倾听的重要。幼儿完成游戏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结果, 这时我会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同伴在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 也是幼儿学习倾听的好时机, 我引导幼儿在其他小朋友说话时认真听, 听听和自己的结果是否一样, 如果不一样, 也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 要等他人说完以后再补充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在认真的倾听和表达中, 幼儿会感受到成功, 感受到同伴不一样的想法, 获得思路的开阔。 慢慢的幼儿逐步学会认真听对方讲话, 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 学会不打断别的说话, 耐心地听完, 听懂对方的话, 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对幼儿以后学习、 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2. 善于观察, 形成认真专注的注意力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 是知觉的最高形式。 观察方法有多种, 而根据幼儿对事物认识的特点, 教师有的放矢的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学会有目的的、系统的观察事物, 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是学习习惯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观察方法直接影响观察效果。 孩子并不是天生善于观察。 幼儿观察的条理性、 系统性都较弱。 如果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事物, 就会把要观察的重要特征遗漏掉。 不但达不到观察目的, 还会形成不良的观察习惯。

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有目的、 自主的、 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方法。 在 “ 小动物在哪里” 活动中,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树林里隐藏着哪些小动物, 学习由上到下、 由左到右观察发现小动物。 说说哪些小动物是露出整个的身体? 哪些小动物露出局部的身体? 在排序活动 “ 种花”中, 引导幼儿发现花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花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种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幼儿通过比较、 判断发现花颜色和形状的不同特点; 通过分析、 思考, 发现排序的方法和规律, 从而正确、 完整的排列。 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日积月累。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创造机会, 培养幼儿勤于观察,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 尝试探究, 形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坚持性

在数学活动中, 幼儿的操作探究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是数学活动不可分割的形式, 幼儿在操作探究中积累有益的经验, 获得直观的信息, 而且在动手动脑中, 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尤其是在尝试和反复摆弄中, 克服困难和失败, 不放弃,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才是最重要的, 才会给幼儿带来新的动力, 才会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坚持性。

不仅在数学教育活动中, 注意引导幼儿做事有坚持性。 在幼儿的自由活动时, 也把握这一教育的原则。比如, 在益智区的幼儿, 在进行拼图活动时, 受到其他的吸引, 将自己的事情放下, 半途而废。 或由于遇到困难无法将拼图完成, 我都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完成拼图; 幼儿坚持性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在幼儿的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问题, 在幼儿遇到困难或受到其他的吸引时, 教师要及时的发现和给予帮助,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的原因, 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 逐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推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发展。

做事有始有终、 有坚持性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表现出, 遇到任何困难能够不畏缩, 乐于尝试, 坚持不懈的品质, 这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然而, 孩子毕竟是孩子, 他们的年龄特点, 生理特点, 表现出的确是自控能力差这样的特点。 教师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 帮助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 培养幼儿做事有恒心, 不怕困难, 遇到困难想办法, 坚持完成任务的良好意志品质和习惯。

(三) 明确的行为要求, 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落脚点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学习用具的使用, 如, 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看书书写姿势等。 还包括端正的坐姿, 用品收放整齐放回原处等。

大班幼儿处于书写的最佳期, 他们对书写自己名字和数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 孩子书写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活动中, 幼儿经常会在探究记录操作结果时, 使用各种记录符号和书写自己的名字。 这时我会提醒幼儿做到 “三个一, 即胸离桌子一拳, 眼离书本一尺, 手离笔尖一寸” 注意书写的姿势。

在教育活动讨论和小结的过程中, 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坐姿。 我会引导幼儿说:“哪个小朋友的身体坐直了, 长高了。” 马上有的幼儿会坐直了, 示意自己长高了。 在幼儿探究和操作完成时候, 引导幼儿懂得做事不拖拉, 引导幼儿及时的将材料和用具收放整齐, 或放回原处。

在幼儿良好行为的巩固中, 教师要做幼儿的表率。 对幼儿正确的行为给予鼓励, 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 并树立同伴间的榜样, 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通过正面教育的方法, 把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行为要求, 贯穿在数学活动的始终。 将良好的行为要求落实在实处, 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我班幼儿在情感、 能力和行为方面, 逐渐表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习感兴趣, 好学好问, 乐于探索, 能够克服困难, 有坚持型, 看书、 写字姿态正确等。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体验到成功的自信,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一篇:安全教育宣传培训制度下一篇:奉献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