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原文李清照(精选8篇)
如梦令原文李清照 篇1
我们在解读这一首词时很多教师都抓住词中的“醉”这个字,认为作者不仅仅是醉酒同样也被一路上的美景所陶醉了,认为作者写这一首词时充满着一种喜悦之情,一种因为在酒醉、兴尽的基础上又醉于美景的喜悦。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会让学生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喜悦”之情。
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词还真有点难以读出纯粹的喜悦之情。先不说节奏,就看这首词的韵脚:“u”,音色不亮,而且混浊,如何能体现“喜悦”之情呢?
再看这首词词牌的选取,采用了“如梦令”。“如梦令”的由来是这样的:“词牌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从这词牌的由来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词牌并不适合写什么“喜悦”的词。细细地读这首词,从这首词的节奏中,我们也不难读出文中这一看起来喜悦的事,并不能掩盖住诗中的另一种浓厚的悲情色彩。读者可以自己去试着读一读。第一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垂暮之年的人的深沉回忆:“常记……”就如我们所说的:“想当年呀!”的感觉。另如“争渡、争渡”,平时我们常让学生体会当时“争渡”情景。让学生读出当时“争渡”的激烈场面,于是这两个词在读的时候节奏就加快了,后一个“争渡”比前一个情感更强烈。如果硬要这样理解的话,这只能算是这一词牌的唯一一种另类的读法了。准确的应该是整体节奏比较慢,而且前一个“争渡”和后一个之间要有一定的停顿。这样一读并不是完全推翻了原来的“争渡”激烈感,而是更多的表现出作者对往事的一种缠绵。似乎作者也在一边写这一首词,一边在无尽地回味这场面所带来的趣味。但这种回味不是纯粹的快乐,而是蕴含着种种悲意。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会这么单纯地看待这样一首词呢?甚至有的人还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年轻时候写的。就连在百家讲坛上讲李清照的康震在评说她时,也把这一首词说是李清照年轻时写的。更有人说从这词的风格也可以看出应该是出自一个少女之手。这是一种可笑的武断。要知道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黄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可见只是凭着某个人的独到的词风品味,不但不能说明问题反而把我们引入了对这首词认识的歧途。
一、“常记”的意思
“常记”的意思无非是:常常想起,或者说是常常记起。但这一个词不是所有记起的时候都能用。比如:刚发生的事就不能说是“常记”。因为这个“常记”往往有一个潜台词,如果用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这么多时间过去了,我还常常记起。或者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常常记起。不会有人,在一件事刚过去几天,就说几天过去了我还常常想起。如果有这样的人我想他最多也只能是个经常性失忆者,为自己能记住几天前的事而感到高兴。自然李清照不会是这样的人。而她这首词中的事,的确只能是一个有个性的年轻人所为。所以说虽这事发生在主人翁的年轻时候,但回忆这件事的时间应该是过去了很多的时间了,甚至是多少年了。只有这样,词人才能在开头的时候用上“常记”二字。
所以武断地认为这首词是她年轻时的作品是说不通的。同样写这一首词时的作者的心境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二、“常记”产生的原因
我常说的“记”从严肃的心理学来说,应该有两部份组成:一是“记”,二是“忆”。“记”应该说是我们人类脑的最基本的功能。我们时刻在记,但至于记的效果如何就不能肯定了。但“忆”这一个心理活动,是要有一定的前提的。其实在这儿“常记”中的“记”只能是“忆”的意思。也就是说“常记”是有前提的。
首先,可能是相似情景的出现引起“记”。当然这相似情景应该是重复出现的,因为作者是“常记”。如果说只是这些景物让人常常想到过去未免太简单了。我们可以从“常记”读下去,接下来的是“溪亭日暮”,这一番景象不是什么向上的积极的吧。从她的其它词里也能看到相似的景象。“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暮”向我们展现的都是一种忧郁的氛围,其实也是暗示着一种不好的生活境遇。在接下来的词句中,作者说“沉醉不知归路。”为了麻醉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作者自能借酒浇愁。这种境遇和词中的情境创设是有相似之处的。
其次,也可能是相反的情景出现形成鲜明对比而引起的“记”。比如:遇到特别丑的,就会想到原先美的。对于李清照来说可能是现在生活的不如意、不开心,让她想到了原来的快乐。根据对李清照生活的了解,的确在她的后半生可以说是寄人篱下,过着痛苦的生活。从她后来的诗中也可以看出,这就为推测提供的一定的可能性。
最后,“记”也常常因为人的需要而产生。比如,我想要去银行,就要记起我存折的密码。这样你就产生了一个“记”的心理活动。而李清照是否也有这样的“记”的需要呢?让我们来细细地从词中找一找,有没有特别引人的,李清照特别想要有的东西。
答案就在“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两话中。可以想象在一个人酒醉之时,驾舟回家却走错了路,把小舟划入了一片深深的莲叶之中。一时醒悟,懊恼之际却看到了这一大片碧绿的荷叶。可能是从里面看这荷叶更有一番趣味,于是懊恼变成了一阵惊喜。这惊喜也可能是作者当时对自己“误入”的一种慰藉。然而在接下来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再一次让作者尝到了惊喜。如果说上一次惊喜是一次小惊喜的话,那么这一次就是一次相对来说的“大惊喜”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或许比这简单的美景要难忘多了吧。
在走错路,无路可去时,却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惊喜”是最能让人心动的,甚至是很多人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美好愿望。
李清照中年丧夫,南渡后辗转游离,哪一处不需要来一点“惊喜”才能化解;哪一处不要来一点“惊喜”才能得到心灵的安慰。但现实没有给她一点“误入”后的美景,没有给她“惊起”后的喜悦。
所以说这一次又一次的“惊起”不正是她在后面的生活中所急切盼望的吗?在封建社会对于一个女流来说,能做的也只有期盼在自己“误入”的时候也能得到一份额外的美好归宿。
三、“常记”的心境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作者期盼着年轻时的好运能够再次来到她的头上。于是作者用愁绪作纸,用感情作词写就了这样一首充满着期盼的《如梦令》。我们可以想象,在填这首词时作者心中的喜悦,只是一张压在箱子下面的发黄的旧船票了,更多的是生活给她带来的欺骗和压迫。
所以全词以一种读起来让人感到比较低沉的“路、处、渡、鹭”来作为押韵之字。或许这一首词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倚窗而坐,凝视窗景,想到过去的快乐,低声细语,从而祈祷上苍佑护。
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我们又怎么能让学生从词中读出那种单纯的快乐。
如梦令李清照 篇2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2、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译文: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 篇3
那天,我与朋友相约溪头小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落日美景。夕阳映红了云霞,尽情地释放出最后一丝光亮。她静静的漂浮在水面的上方,远远的天边金黄一片,夕阳似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如悬挂在天际的大红灯笼,在溪面上推出了长长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我看着夕阳慢慢西沉,稍微不注意,她便悄无声息地跳进了清澈的水中,带走了一片霞光。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天黑才想起回家。我固执地拒绝了朋友,独自乘船返回,可恼中昏昏沉沉,迷失了方向,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漫无目的地泛舟湖上,饶有兴趣地欣赏着水中的荷花。今天的荷花似乎格外粉红,那一朵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冰清玉洁,有的含苞欲放,饱胀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又的微微盛开,抿开了小嘴儿,露出了黄黄的花蕊儿;又的全部绽放,宛如恬静的少女,静静地立在水中央……荷叶像绿色的大圆盘,上面还挂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无私的荷叶将花衬托得更加美丽动人,让她们无需孤芳自赏,片片荷叶围绕在身旁。
此时的我不知不觉划着小舟进了荷花深处,被满塘的`荷花、荷叶围着仿佛到了世外桃源。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头脑些许有点清醒,忽然隐隐约约看见前方有些什么,便划上前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群群洁白的鸥鹭,正悠然自得地喝着水,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全部“扑棱棱”地拍打着翅膀飞走了。
我在这迷宫般的水塘中寻找出路,可始终没有发现。我低头一看,水中有一轮圆圆的明月,猛然间抬头,缺乏下月亮不知何时一静静滴挂在当空,将月光轻轻柔柔地撒满荷塘。水平如镜,只是偶尔有几只小鲤鱼是不是跳出来,继而钻井水里,不见了。荷花也陶醉了,弯下腰谁在这荷塘月色的安静与祥和之中。
如梦令 李清照课件 篇4
李清照的父亲是著名文学家、学者李格非,她的母亲也是饱读诗书。那么她的《如梦令》诗词主要是写哪些内容的呢?
如梦令 李清照课件1
教学活动
一、课前谈话:创设情境,营造学诗歌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1、师:同学们,春天到来,又是郊外踏青的好时节。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游玩过?你去了哪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看到那迷人的江南美景,你想到了哪首词?(点名)(课件,音乐)
1、忆江南
师:掌声送给她!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夏天,我们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诗人苏轼留下了这样的诗篇:
3、山行
秋天,人们喜欢登高远游,这满山的红叶,我们又想到了
4、梅花
冬天,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雪寻梅,墙角数枝梅——
师:多美的诗句啊!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名篇佳作,难怪有作家说道——(课件出示于丹与叶延滨的话)看了这两段话,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上课!
二、正式上课:
师:我们今天来学一首关于郊游的古词(板书:古词)——如梦令(板书:如梦令)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作者是(板书:【宋】 李清照)如梦令是词牌名,是用来吟唱的,又叫曲子词,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字数、格式和韵律。……她是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有“词国女皇”之称。
三、多重诵读,感知词之味道
(一)自主学习,读“通”本词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
评价:字正腔圆!你把生字“藕”和多音字“兴”读准了,(出示课件:藕花和多音字兴)老师想问问你们为什么“兴”在这里读第四声?(高兴、兴致)(课件)是的,兴表示“兴致”的意思所以读第四声。哪位同学再来读读?
(二)师生合作读
1、小结:同学们,古词是用来吟唱的,(板书:吟)除了读准音,还要注意好词句的节奏和停顿,这样就能读出词的味道,我们一起来合作吟一吟。(师读前两个字)
3、小组赛读:同学们吟得真好,带着这样的节奏,我们小组来赛一赛,大家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吟诵方式,看看哪个小组吟得好。
4、展示。
四、读懂词的大意,抓住关键字瘦读全词。
1. 同学们,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读懂它,大家可以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找一找最能表达作者心理感受的那个字,在组里和同学讨论讨论。(随机板书学生的答案)
生:醉、梦、记、暮、兴。
2、各组代表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
3、总结:刚才大家通过学习,找到了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词意的关键字,来帮助我们理解古词的内容,这是古词学习的第二步:把整首词凝成一个字或词。(板书:凝)但是,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的心境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词,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五、想象画面,感悟词之意境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几幅画面?(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1、哪一幅画面让你的印象最深?(请三个同学)谁也喜欢这样的画面,再来说一说?还有谁也喜欢这样的画面?
2、出示溪亭日暮图
①这就是美丽的溪亭日暮图,你能读一读这美丽的画面吗?
评价:说的好,读的美,还有哪位同学喜欢这样的画面?你来读一读。
②同学们真了不起,读着词语,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这就是“品词”。(板书:品)
③再读“溪亭日暮”: 好一个溪亭日暮,夕阳晚霞,物我两忘,难怪作者“沉醉——不知归路”。让我们带着这份醉意来读这两句,一定更有味道。
3、还有谁想到了不同的画面?(哦,你看到了藕花深处的迷人风景)李清照,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李清照,你还看到了什么?你闻一闻,闻到了——
①现在我们跟随李清照一起走进那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谁来读一读这样的美景?(指名读)
②难怪词人迷醉其中呢?你再来读一读。同学们,让我们深吸一口藕花的香气,一起来读读——
③你觉得哪一个字最能说明诗人又一次醉了?(误)能用一个词来代替这个“误”字吗?(不知不觉、情不自禁)
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带着这份醉意,再来读读这一句。
4、还有怎样的画面呢?(惊起鸥鹭)(出示图)
A怎么划船?(争着、用力)
师:关于“争渡”的注解历来有两种观点:
(1)以《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奋力划啊,抢着划啊”
(2)以《唐宋词鉴赏词典》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怎么划啊,怎么划啊”
师:再读读这两句,考虑一下,你认为是哪一种意思呢?或者你有更新的想法吗?
生1:她着急回家,就抢着划;(你抢着划一划)
②小组“争渡”读出抢着划的感觉。(做动作)
师:此时此刻,老师也有了作诗的雅兴,真是“一群诗人争船渡,一滩鸥鹭上青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谁来读一读。
③此时此刻,词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指名说)开心、激动。(激动地读一读)
④生2;她喝醉了酒,就不知道怎么划了……(你把那种不知道怎么办的感觉读出来)
迷迷糊糊中,呼啦啦鸥鹭飞起,你会有什么感受(惊讶、惊喜) (惊喜地读一读)
这个“惊”字,既惊飞了鸥鹭,又惊喜了词人。写得多好啊。同学们,带着惊喜与兴奋,读一读这两句吧!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很有道理,难怪那些诗词专家们都一直争论不休呢。不管是“抢着划”还是“怎么划”,李清照的心情都是——快乐(快乐地读一读)
5、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假如你是李清照,你会和朋友们干些什么?(饮酒、作诗、赏景、聊天┅┅)
6、总结:
学到这儿,谁来说说最能表达词意的是哪个字呢?(醉)(擦掉别的字)李清照,你沉醉的仅仅只是酒吗?(说到了酒)还有什么?沉醉于景吗?沉醉的还有什么?——心(快乐美好的心情)(板书:酒、景、心)在这份美好的醉意当中,老师也写下了这一首如梦令,伴随着音乐,我们一起沉醉地读一读。(音乐起,再读全词)
六、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就让我们沉醉在这幅流动的画里,一起背诵这首词吧!每个小组自由选择,待会你们可以看画面、可以听音乐、可以做动作,甚至可以唱一唱。开始吧!(还有不一样的形式吗?)
七、拓展读词,感悟词之情韵
1、大家诵得韵味十足,谁来说说你怎样学习这首古词?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学一首同样词牌名,同一位作者的词。(先吟、再凝、最后品一品)
2、要吟出词的节奏,读懂意思,把整首词凝成一个字或词,品出李清照怎样的心境?
3、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师:刚才在小组里大家吟的是有滋有味,哪位代表说一说你们凝成了哪个词?品出了李清照怎样的心境?
4、评价:
随机:背诵要体会爱花惜花。凝要评价你们通过今天的古词学习,已经学会了巧妙地抓住最能表达词意的字词,体会词人表达的心境。
八、比较两首古词,进行句式写作练习。
李清照如梦令阅读答案 篇5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诲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歌解读
这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惊世之作。闺中女主人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关切着美好的事物,无忧无虑,敏感多情。我们从《如梦令》中是否能得到如上印象?“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中的主人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消尽昨晚尽情饮酒的醉意。然而她却有所关切,想到“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小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时她根据季节、根据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急切的更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请看,女主人是多么关切她周围美好的事物。
词的遣词造句又把女主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性格的另一面表现了出来。“试问卷帘人”,其实是明知故问,她要逗逗身边这个憨而粗疏的小丫头,果然灵验,小丫头不经意地回答“海棠依旧”。这一下,女主人乐了!你知道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应该是叶子更绿了,花儿却残了。二字叠句“知否”把女主人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绿肥红瘦”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仅此四字,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为文坛之绝无仅有。
练习
1、“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__叶的茂盛_ 和__花的凋零。
2、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_。
3.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叶茂花残 B.红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5、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6、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一句中, 是卷帘人的回答,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作者当时问的是:
7、对卷帘人的回答,作者满意吗?显然不满意。“应是”这个词表达了作者的猜想。她想,此刻外面的景色应该是绿肥红瘦,绿指的是 ,红指的是 ,肥这个字指的是 ,而瘦这个字写出了 。
8、肥、瘦常用来形容人物身材形貌,这首词中,作者把 当作人来写,表达了她 的感情。
9、“不消”在词中的意义是什么?
(1) “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10、“绿肥红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之。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反思 篇6
真正备起课来才发现,《如梦令》真的不是那么好讲。虽然之前我听过这一课,但要变成自己的课堂,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讲出自己的风采,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样才能把零乱的片段拼凑起来,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紧扣学生的心弦呢?怎样才能体现新课堂呢?为了解开这种种困惑,我苦思冥想了一个星期,思路才渐渐清晰。我先是沉下心来,钻研教材,研究《如梦令》,研究李清照。读词就是在读背后的词人,反之要读懂这首《如梦令》就得先读懂词人的心,词人的情。几天里,再次走近李清照——这位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一次又一次地低吟浅唱《如梦令》。于是有了“兴尽”其实是“兴未尽”,“沉醉”不仅仅是醉在美酒中,还醉在美景中,醉在美丽的意外中,醉在美好的生活中。“争渡”是少女们抢着划船,也是作者焦急心情的流露。……
有了对清照思想情感的准确把握,对《如梦令》的深入解析,对学生情况的了如指掌,此时的我底气足了,思路明了。于是整理思绪,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自己的教学风格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抛却浮躁,找回本我,终于“吹尽黄沙始到金”,一份《如梦令》的教学设计诞生了!
学会品词,重要的是其过程和方法。我先让学生以汇报预习情况的方式了解作者,学会生字,自己品读。然后小组合作理解词义,同时,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所列举的“常记”、“沉醉”、“兴尽”、“争渡”等词语,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我并没有否定哪个词不妥,还让学生把这些词逐一在黑板板书。板书已不仅是我对文本解读的体现,还是学生学习心得的交流。在这基础上,我再引导更欣赏的是“醉”字,并说明“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我的组织引导恰当好处。此外,在品读语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诵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使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学生深情地吟诵《如梦令》,从我的解读中感受到了早期李清照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设置了三个画面联系供学生选择——“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样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目标的出示,也是学习方法的出示,成为板书的一部分,打破了常规,新颖有效。知作者,读词文,品词意,悟意境,诵词文。
如梦令原文李清照 篇7
摘 要:关于李清照《如梦令》中“争渡”释义,一曰其注释为“争抢着把船划出去”,一曰其注释为“怎么渡呀”。从大量的语言材料,词的格律要求以及词的感情表达需要角度看,我认为“争”作“怎”解释,“争渡”应作“怎么渡呀”解释,才是合乎情理的。
关键词:李清照;《如梦令》;“争渡”释义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10-0295-01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所作之词,多写其悠闲生活。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其中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 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由此可见,这里的“争渡”含有“怎么渡”的意思。但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却注释为“争抢着把船划出去”,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又注释为“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长春出版社201月第3版)中干脆采取折中的.态度,注释为“抢着把船划出去”,一说,“争”通“怎”。显然,人们对“争渡”一词释义存在着歧见。 对于它的释义讨论,时有所见。一种注释为“争抢着把船划出去”。另一种注释为“怎么渡呀”这值得商酌。
我认为这“争”应作“怎”讲。
徐仁甫先生说:“自来宋人用‘怎’字,唐人用‘争’字。”这就是说,唐人是以“争”字作“怎”字,宋人才开始“怎”“争”分用。但这不等于说宋人没有把“争”字作“怎”字用的。从大量的语言材料来看,“争”“怎”通用,在当时是很普遍的。如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秦观《虞美人》“欲将幽根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姜夔《念奴娇》“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周邦彦《烛影摇江》“争奈云收雨散”,管道升《渔歌子》“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等,就是“争”作“怎”字用。
为什么宋人有时还要用“争”作“怎”呢?原因之一,就是受平仄的限制(虽然可以改用别的词,但究竟开始阶段,沿用也在所难免)。就拿《如梦令》来说吧,这首词的格律: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它迭韵处的定格就是“一|(韵),一|(迭)”(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如秦观“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和“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都是按这格律填写的。从词调的平仄格律看,“争渡”句的“争”处于平声位,如果通假“怎”,读仄声不合律。李清照是严遵词律的大家,绝不会唱出拗口的乐句来破坏整首词的优美韵律,这是无可非议的。从上段所举例子来看,“争”都用在平声位上,通“怎”,不难看出,宋人词作在平声位上用“争”通“怎”,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所以李清照在那首词中只能用“争渡”而不能用“怎渡”。
从全词的感情基调来看,当时主人公的心情是甜美、轻松、欢愉、恬适的。如果突然来一个“抢着划”(其实质就是尽快地努力划)的紧张气氛,这就有损于全词的完整美。要说“抢着划”也是一种欢乐的话,那也是一种吃力的、紧张的狂欢,与轻松、恬适的语境背驰,与封建社会的妇女,尤其是封建贵族妇女的礼范不符。事实上,作者所表达的是:一个宁静的晚上,主人公因沉醉归家而误入荷花丛,一时大家欢乐地呼叫“怎么办(怎么出去)……这嘻嘻的笑闹声,惊起了溪边宿鸟。好一幅天真活泼、充满情趣的景象,跃然纸上,形声俱备,读来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身临其境,游人开朗愉快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实在妙不可言。如果作“抢着把船划出去”解释,就只是一般性叙述,流于平铺直叙,要逊色得多了。
再说,即已“沉醉不知归路”,“晚回舟”而“误入藕花深处”,又怎么“抢着”划出去,向何方划?要说这条荷溪就在她家附近,荷溪的一切她们都很熟悉(事实)。当“误入藕花深处”,发觉错了,立即端正船向再“抢着”划的话,这一转折就未免太突然,角度也太大了些,令人难以接受,词的情趣也大减。
因此,根据词的感情表达需要,不能排除李清照在格律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取用“争”通“怎”的作法。
如梦令原文李清照 篇8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到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6课的第二首词《如梦令》。
一、教材分析
《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途中误入藕花深处,把栖息的鸥鹭都吓飞了。作者遣词、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平实、自然。侧重写景,情景交融。通过景物的刻划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意境创造含蓄而深沉。
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生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 “藕”这个生字,理解、感悟词意。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吟诵古词,掌握学习古词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记忆、积累的兴趣。
情感目标:通过词句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感悟古词的韵味,领悟词人所寄予的丰富情感。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我把想象意境,领会词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
1、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教学法”。
2.学法: 首先,“边读、边想、边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其次,让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著名古诗词评论家张中行先生曾说过: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过语句及意义而唤起诗情,走入诗境。鉴于这点,我打破常规,改革古诗词教学的传统做法;创设情景,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发挥想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过程如下:
一、渲染意境,激发情趣
古诗词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课程伊始,让学生饱含感情吟唱上节课学过的词《西江月》,自然而然的把课堂带入了古诗词特有的意境美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词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再让学生重温词的特点以便本节课更深入的学习新词。
二、反复诵读 感悟意境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与灵魂,“诗主乎情”,如此丰美的文学珍品,只有静下心来读进去读上心、才能有所感悟,引起情感共鸣。因此,课堂上只有引导学生充分的层层深入的读,才能达到感悟词意、感悟词境、感悟词情的目的。
(一)朗读课文,读出韵味
【如梦令原文李清照】推荐阅读:
李清照《如梦令》古诗词原文及译文05-17
如梦令原文及翻译10-03
如梦令李清照译文08-26
如梦令李清照词11-13
李清照如梦令阅读答案09-11
如梦令李清照改写散文11-25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鉴赏11-14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审美赏析06-01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及翻译09-13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朗诵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