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雷锋故事

2024-10-06

讲雷锋故事(共13篇)

讲雷锋故事 篇1

“学习雷锋精神,讲雷锋故事”一(1)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重温雷锋故事,弘扬雷锋精神。

2、让学生明白书是知识的源泉,书也会给你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从而使更多的学生爱看书。

3、读书要有选择地读,读有价值、有意义的书。

活动准备:搜集雷锋故事,排练课本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朗诵和讲故事等节目。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重温雷锋故事,弘扬雷锋精神 地坛小学一年级一班 暨“雷锋的故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有这样一个人,他不断进取,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他不怕苦不怕累,以大无畏的精神拦截洪水;他的感人事迹传遍了全国,成为道德的楷模。他就是人民的好儿子—雷锋。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下面就让我们听听同学们讲述的雷锋故事。

1、首先,请梁川为我们大家讲述她了解的雷锋故事。同学们请看PPT。

2、梁川给我们讲的是雷锋的钉子精神。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是雷锋精神。让我们大家欢迎潘怡凡同学带来她的雷锋故事。请看PPT。

3、三月是学习雷锋月,下面让我们跟随史雨霏了解她知道的雷锋故事。请看PPT。

4、下面这位男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是“学习雷锋精神,共建和谐校园”。有请李言章。同学们请看PPT。

5、李言章同学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很深刻。雷锋的故事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下一位要给我们讲雷锋故事的是王显泽,请看PPT。

6、下面这位同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学习雷锋。请同学们跟着段禹希的PPT看看她是如何做的。

7、大家是不是觉得段禹希同学做的很棒呀?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请听王诺愚讲述的雷锋故事。请看PPT。

8、请看陈履泰为大家带来的PPT。有请陈履泰。

9、大家欢迎下一位同学,为我们讲述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有请周轩宇。请看PPT。

10、我们的班会已经接近尾声,最后给我们带来雷锋故事的同学是唐瑞琳,大家欢迎,请看PPT。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雷锋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闪耀在我们的集体中。希望大家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下面我宣布地坛小学一年级一班,暨“雷锋的故事”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讲雷锋故事 篇2

一、讲话

所谓讲话, 就是通过讲故事人的直接叙述, 说明故事的情节和内容。怎样运用好讲话这一手段, 具体地说是:

1. 做到口语化、随意化

口语化, 就是要做到讲得顺口, 听着顺耳, 让听的人一听就懂。随意化, 就是不“死”照着书面讲, 得有加工过程, 无论是叙述、描写、对话、抒情, 都要力求用鲜明生动的口头语。如, “宝宝, 奶奶带你去公园玩”。这是一种对幼小孩子说的, 用的是鲜明生动的口头语。另外, 多用形象化的词汇和表示音响、动态的词句。像, “河水哗啦哗啦流”“青蛙扑通一下, 跳到水里”“小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等, 使听众听闻其声, 如见其形, 如临其境。

2. 注意说话的速度和节奏

讲故事要求速度快而不乱, 慢而不断。什么地方快, 什么地方慢, 根据内容的需要而选择, 速度无论是快还是慢, 都应吐字清楚, 层次分明, 让人听得一清二楚。这就是掌握好每个字的发音、每句话的层次, 处理好必要的停顿, 使听故事的人感到像听音乐似的, 有节奏感。《小猫钓鱼》中:“小猫在河边, 钓了一条又一条”中间没有停顿, 可是按照生活习惯, 说的时候, 应该是“钓了一条———又一条”中间停顿一下, 给人真的有一条条鱼儿, 一一地数着的感觉, 停顿要做到藕断丝连, 吸引听众。

3. 掌握声音的高低强弱

在表达思想感情变化时,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声音也要有高有低, 有起有伏, 高兴的时候, 声音就要高一些, 烘托出热烈、兴奋的气氛;悲哀的时候, 声音就要低沉一些, 显出压抑的气氛;紧张的时候, 就要压低声音, 制造紧张的气氛;一般平常的事, 就用平常的语调。

儿童故事《鸡毛信》中, “海娃送情报的路上, 迎面碰上了鬼子, ‘站住!’鬼子哗啦一声举起枪, 对准海娃……”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 听众一方面替小英雄捏了一把汗, 一方面又为海娃若是送不出情报, 将误了大事着急, 气氛是紧张的。讲这一段的时候, 就要压低声音, 说得快些, 以制造紧张气氛。

童话《巨人的花园》故事到最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 爬上巨人的肩膀, 尽情地玩耍,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 感到无比的幸福。”讲这一节时声音就要高些, 以烘托出巨人和孩子们喜悦的心情和欢乐的气氛。根据故事的不同内容, 声音也由低到高, 或由高到低。在表示警告、命令时, 我们应当先低后高, 有低有高, 如, 《狼和小羊》中, 狼的话就是这种情况:“狼把眼一瞪, 对小羊说‘谁叫你把水给我弄脏啦?我非吃了你不可!’”声音应由低到高;在表示悲哀的感情时, 就要用由高到低的声调, 才能表示出沉痛的感情。如, 小羊的话:“小羊大声喊, ‘你太不讲理了!’可是, 到了后来, 还是被恶狼吃了。”这样掌握语调, 能够鲜明地表达讲故事人的爱憎感情。

二、表情

在讲故事过程中, 运用好“表情”也是很重要的。所谓“表情”, 就是通过讲故事的人, 把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手势、眼神和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表情”运用得好, 能引起听众的联想。

1. 用声音变化来“表情”

故事中有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 只用一种声音, 就很难区分不同人物的特点, 若讲故事的人模仿不同人物的声音表出情来, 效果就不一样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中, 猪八戒偷懒、嘴馋, 但又天真、朴实, 讲时用较慢而又浑厚的声音来形容它, 就能将八戒的可爱而又有些小毛病的性格刻画出来。

在刻画正、反面人物时, 可以把他们阴险、奸诈的性格表示出来, 还可以适当地丑化一下, 但是在表现正面人物时, 要防止油腔滑调。对人物的不同情绪, 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 争吵时, 要气势汹汹;谈心时, 要娓娓动听;喝醉酒的人, 神智不正常, 说话舌头不灵活;奉承拍马的人, 说出话来低三下四。总之, 要通过声音和语气的变化, 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情感。

2. 用姿势来“表情”

适当的借助于姿势, 帮助听众理解故事的内容是很重要的。讲故事的姿势, 主要是手和眼, 即用手的动作和眼睛的神情, 做出符合故事内容要求的姿势来。比如《小木偶的故事》中, “老木匠左瞧右瞧, 总觉得小木偶脸上还少点什么”, 在讲到“老木匠左瞧右瞧”这一环节时, 讲故事的人, 把头一伸、再一歪, 就像真的在仔细端详着什么, 这样就比较形象地把老木匠的动作表达出来了。

3. 用口技音响来“表情”

讲故事中用一些口技, 能使故事“表情”更生动。汽车开来了, 就“嘀———嘀”;刮风了, 就“呜———呜———呜”;说到翻书, 就翻翻桌上的稿纸。这样, 能收到比较形象的效果。

13年执着“讲雷锋” 篇3

——张茂路

在鲁西南昔日孔子初仕为军,素有佛都之称的古中都——现汶上县,有一个40余年痴迷红色收藏,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他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收藏家协会徽章委员会副主任、高级政工师、汶上县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展馆馆长张茂路。

痴迷红色收藏

出身贫苦家庭的张茂路,是带着红领巾、听着“东方红”、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沐浴着黨的阳光雨露长大的。自孩童时代起,张茂路就开始收集毛泽东等伟人的资料、党史党建史料、雷锋事迹等英模人物的资料。

为了收集红色藏品,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东奔西走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城乡新华书店、文化市场、街坊书摊,甚至也去地方名人家中“淘宝”,行程数万里。为此,花去多少平时省吃俭用、历年的家庭积蓄和他每月的工资收入,他没有计算过,但仅来来去去的车票就支付了6万余元。暑去寒来,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不知多少次,他都抱病出发,饮口矿泉水吞下药片,继续赶路。张茂路一直坚持了四十余载,迄今收集的红色藏品,家里各处堆放的满满当当,少说也有10万余件。其中仅有关雷锋的资料就达1.3万余件。看着这些堆积如山的藏品,他深知只有物尽其用,才能发挥其存在的最大价值。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筹办“红色家庭收藏展馆”,让更多的人感受红色藏品的魅力,接受红色藏品的洗礼。

开放家庭展馆

2004年初,张茂路请人将居住房屋进行改造装修,把藏品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妥当放置。整个展馆200多平方米,将藏品分放在四个系列里:一是毛泽东等领袖人物文化艺术品;二是建党以来的重要党史党建资料;三是以雷锋等英模人物为主题的收藏品,包括报刊、书籍、宣传画等达万余件;四是“双百”英模人物事迹、记述资料等。这些藏品有的放置在专设的博物架上,有的放在玻璃镜面的橱柜里,有的挂在墙壁上。万事俱备后,于2004年3月正式挂牌,对社会开放。

十多年来,他秉承“自费收藏,公开展览,免费参观,服务群众”的办馆宗旨。人们闻讯蜂拥而至,络绎不绝。到目前为止,前来参观的人已超过20万人次。2004年,该馆被山东省收藏家协会命名为“山东省首家红色家庭收藏馆”。2009年,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红色家庭收藏馆”。被济宁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济宁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济宁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济宁市廉政文化示范户”。

弘扬雷锋精神

张茂路不仅把这些雷锋藏品进行展览,而且还让它走向社会。他曾三次带着珍贵的雷锋藏品去北京等地参加全国的联合展出。他用自己的雷锋藏品,制作了48块展板,在全县中小学巡回展览。特别是2003年退休之后,他更是经常携带收集的雷锋奖章、书画作品等收藏品走进学校、企业、机关单位举办展览、举行宣讲会……13年来,作雷锋事迹报告260多场次,听众达到10多万人次。张茂路本人被中国收藏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批红色收藏之星”,并收获“山东好人”、山东省优秀“五老”志愿者、“最美济宁人”等诸多美誉。

2016年3月4日汶上县召开“传承雷锋精神,激扬青春风采”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以来,全县各中小学相继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张茂路同志精心制作了幻灯片,并将自己珍藏的部分文物史料带到应邀学校报告现场,让与会师生近距离接触了雷锋,直观感知了雷锋。翔实而珍贵的资料和图片,朴实而又动情的讲述,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的展示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张茂路同志的深情讲述撞击着与会师生的心灵,他的激情呼吁更是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一次又一次掌声雷动。现场高潮迭起、气氛热烈,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深受震撼,受益匪浅。

学雷锋,做好事,见行动。2005年,张茂路帮助个体户张华建起了“雷锋家政服务队”,8年来为社会弱势群体让利4.6万余元。2010年,他帮汶上一中建起了“雷锋精神永恒展馆”,展出雷锋图片300余幅,前来参观学习的中小学校师生达3万余人。2012年9月,以张茂路藏品、图片693幅,实物233件等为主要载体,中共汶上县委建起了“汶上县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展馆”,成为宣传雷锋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截至2015年12月底,该馆已接待社会各界参观者逾3万人。从2010年起,他以“我心中的雷锋”为栏目标题,收集身边的好人好事,自费制作宣传图片80余幅,组成流动宣传展馆,在全县城乡巡回展出。这一做法受到2012年来汶上的山东省委第一巡视组的好评,组长戴方兰同志为张茂路题词“收藏红色经典,宣传红色思想,践行红色人生”。

光阴荏苒,岁月悠悠。半个多世纪,张茂路用他一刻炽热的善心,一片纯真的感情,一种高尚的品格,去收藏着雷锋史料,去传播着雷锋精神。张茂路说:“我一辈子收藏雷锋,一辈子学习雷锋,只要需要,我就随时去‘讲雷锋’。”

讲雷锋故事 篇4

甲:尊敬的各位老师 乙: 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甲:在这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三月,在这充满生机的春天,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位叔叔 乙:是哪位叔叔呢?

甲:他没有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没有建立过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他的微笑永远留在千万人的心中。他的日记,人们越读越起劲;他的故事,人们越听越动情!同学们,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吗? 乙:噢,我知道啦,他就是我们敬爱的雷锋叔叔吧? 甲:对了,他就是――雷锋。

乙:雷锋,这位普通的中国士兵,在他短暂的二十二年的人生岁月中,以平凡朴实的言行,告诉我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提起雷锋,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生前所做的每一件小事。

甲:是啊,在当今,雷锋精神不断的被丰富升华,不断的被赋予新的内容,我们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活雷锋”,通过他们无私的奉献,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极大的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

乙:为了缅怀心中的英雄,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我们今天用自己的方式共同纪念这个不朽的灵魂,重温雷锋精神!

甲:下面我宣布:重温雷锋精神,讲雷锋故事比赛现在正式开始!

结束语

甲: 刚刚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乙: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多做好人好事

甲:说的太好了!没错,雷锋叔叔并没有离开,他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他和诚实的孩子在一起,他和勤劳的孩子在一起,他和爱学习的孩子在一起,他和关心别人的孩子在一起。

乙:同学们,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学习雷锋,从点滴小事做起,大家互助互爱,做一个新时期的“小雷锋”吧!

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 篇5

——心得体会

三月,春光明媚,柳枝甩出了绿色的枝条,小草冒出了地面,桃花笑红了小脸。。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月。

我们的学校以“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为题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为我们讲述了雷锋叔叔的优秀事迹,并鼓励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我们应该根据别人的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做好事不求回报才算真正的帮助别人„„说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过去那件事。

记得那一次我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位小弟弟不小心摔倒了,很多人在一旁嘲笑这位小弟弟连走路都走不稳。我想我应该把这位小弟弟扶起来,于是,我跑过去把小弟弟扶了起来问道:“小弟弟,摔疼了吗?”小弟弟抹抹脸说:“不疼,谢谢你,大姐姐!”我听着小弟弟给我说谢谢,心里美滋滋的。从这件事,我知道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意义。

其实雷锋叔叔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从一开始读书,老师就教导我们要时时刻刻学习雷锋叔叔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每当我们做一件好事,老师都会夸赞我们,我们的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是啊,老师经常说:“学雷锋要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雷锋叔叔曾经也说过:“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别人的愉

快当成自己的幸福。”我想过这就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这也告诉我们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那双小手去帮助别人。

我想,大家应该知道怎样学习雷锋叔叔的精神了。让我们把“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这样的事坚持到底吧!

谢青青

学雷锋讲文明作文400字篇 篇6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号召同学们向雷锋叔叔学习,于是,我们周围的小雷锋层出不穷。你看,葛晨昕捡起来操场上,散落的垃圾;南张静扶起来摔倒的小妹妹;王卓颖自觉倒掉了教室的垃圾;姚雨秀主动关掉灯; 三月五日下午两点,老师特意组织我们举行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带着全班同学去亚武小区打扫卫生;我在扫地的过程中,发现第一组:葛晨昕,王娜,廉杰朝,南张静,他们都埋头苦干,该扫地的扫地,该揽垃圾的揽垃圾,个个都很认真,我们组长姚雨秀连头都不抬一下,认认真真, 简直就是我们身边的小雷锋。

在学雷锋的活动中,我处处感受到温暖,我从老师的口中知道许多有关雷锋的故事,从电视上看到了社会各界学雷锋的事迹,《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在校园回荡,我知道了雷锋出门行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懂得了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名言将时时激励着千千万万个人,把雷锋的生命延续下去,我们新时代少年要将雷锋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扬下去。

听爸爸讲他童年的故事 篇7

爸爸笑呵呵地说:“爸爸小时候的故事, 多得几天几夜也讲不完呀……”

说着, 爸爸陷入了回忆:“爸爸小的时候, 家里很穷, 但生活却是快乐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 每年春天一到, 学校就会组织大家去春游。春游那天, 天还没亮, 你奶奶就会起来蒸馒头, 作为我春游的食物。我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因为这馒头, 在平时是想吃都吃不到的。”

我睁大了眼睛问:“馒头一点也不好吃啊!能馋成那样?”

爸爸摆摆手回答道:“那时候穷, 兄弟姐妹又多, 馒头, 那可要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呀!”

说完, 爸爸继续回忆道:“爸爸小的时候不爱读书, 经常旷课和同学去山边摘杨桃。我们用长竹竿把诱人的金色杨桃一个个打下来, 然后用衣服兜着到溪边洗洗吃了。除此之外, 我们还去小溪里抓过鱼虾。那时的小溪甭提有多清澈了, 鱼儿们游来游去, 我们看得清清楚楚, 一抓一个准, 不一会儿就能抓到一小桶。然后拎回家做炸鱼和炸虾, 别提有多美味啦……”

讲一个好故事 篇8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初中学生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较高。而教师教学随意性大,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也很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都对学生写作的选材提出了要求。

王国维先生说过:“为文如造屋。”建一个房子,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建房子的目的是什么?造什么式样的房子?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建造和装修?写一篇文章也应思考这样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用什么样的材料和语言技巧来写这篇文章?

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都为选择材料而苦恼:有的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敏感,觉得生活平凡而枯燥,没啥可写;也有的学生有一大堆材料,却不知道从何写起;还有的学生积累了相当多的材料,但不知道哪些材料是可用的,哪些是不可用的。因此对学生进行选材的指导尤为必要。

一堂作文课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会学生恰当地选材?如何将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容易接受?如何让学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不走过场,真正地能一课一得?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通过故事化的整体构思,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学生怕写作文,更不喜欢上作文课。因此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兴奋起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先是采用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获奖感言“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来导入,并且提问“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都听过些什么故事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把记叙文的选材比喻成讲一个好故事,整堂课就围绕如何讲一个好故事展开,课堂训练也设计为“讲一讲咱班有趣的事儿”,结尾再呼应莫言的获奖感言,这样就使得这堂课的内容通俗易懂,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使他们想说,愿说。

二、通过比较和选择的教学方式,有效达成目标

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可是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成为一个好故事,写成好的文章,就有讲究了。一般来说,好的选材要做到以下几点:(1)真实典型;(2)小事入笔;(3)力求新颖;(4)紧扣题旨。如果直接把这几点教给学生,未免显得枯燥,且学生难以接受,更谈不上运用了。因此,我从学生的习作当中选择了几组有代表性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对几组材料的思考进行比较和选择,最后自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掌握了记叙文选材的要点。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辨得到的知识印象深刻,课堂上学生真正地有所得,而避免了机械地识记、被动地接受。

三、引导学生贴近生活选材,辅以适当的激励措施,寻求课堂精彩的升华

一堂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要让学生说得精彩。为此,教学设计当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课堂上采用的几组材料全部来源于学生平时的习作,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而课堂的片段训练题目也紧扣学生的生活——“咱班有趣的事儿”,基本上学生一拿到这个题目就能很快有故事可写,而且也能扣住选材要求,写得生动有趣。

在学生自己写的基础上,结合选材的几点要求进行小组推荐,选出组内的好故事,然后在课堂交流展示,比一比,最后评出班级的好故事,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积极性、好胜心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总之,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更要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不仅要会写,更要让学生乐写,这样才是成功的作文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明确记叙文写作选材的几点要求;

2.学以致用,当堂训练,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文写作选材的几点要求。

教学难点:

化理论为实践,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由莫言的获奖感言导入

师:同学们认识他吗?

生(齐):莫言。

师:没错,他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获奖感言中他说了这么几句话: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师:莫言靠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我们平时写记叙文,其实也是在讲述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讲一个好故事。(板书“好故事”)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听过什么故事呀?

生1:我听过《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2:《海的女儿》,还有《老人与海》。

生3:我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

……

师:这些故事之所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故事的选材。(板书“选材”)

二、以“那一次,我很感动”为题,教师出示几组选材,探讨记叙文选材的注意要点

师:老师这里带来了我的学生写的一些故事,同学们想看吗?

生(齐):想。

师:那就一起来看看以下几个故事。

多媒体展示:那一次,我很感动

故事1:听说村里有个孩子患了绝症,需要巨额医疗费,原本并不富裕的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变卖了自己的房子给那个孩子治病,甚至还去卖血。那个孩子的病好了,他却倒下了。

故事2:她平时很节俭,很少买零食吃。同学们觉得她挺抠门的,送她一个外号“铁公鸡”。一次在给山区穷困孩子捐款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储蓄罐里所有的零花钱,全班数她捐得最多。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两个故事。)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上面一组故事选材,说说你觉得哪个故事教材更好。

生1:我觉得故事2更好,故事1让人感觉不太真实,这样的人几乎不存在。

生2:我也觉得故事2更好,它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很典型,显得真实可信。

师:同学们说得没错,一则好故事的选材首先要真实典型。(板书“真实典型”)

继续展示:

故事3: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武警官兵和医疗救援队以及志愿者,不顾自己的安危,火速前往灾区。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献出自己的爱心。那情景感动了我。

故事4:妈妈伏在电脑桌旁,她太累了。我悄悄走过去,无意间身体碰了一下鼠标,屏幕突然亮起来,看到那内容时,我惊呆了,那竟是妈妈为我精心制作的一张饮食计划表。我心里不由得一震,轻轻替她盖上了毯子。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两个故事。)

师:同学们,再看这两个故事,哪个故事选材更好呢?

生1:我觉得故事3好,地震后全国人民的表现确实让人很感动。

生2: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故事3的选材太泛,太空了,离我们太远了。

生3:我也认为故事4更好,因为它选择的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很小的片段,很真实,也能写出我们自己的感受。

生4:我也觉得故事4选材更好,它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这样的小事却令我们感动着。

师:看来,一则好故事的选材还要学会从小事入笔。(板书“小事入笔”)

继续展示:

故事5:今天是我生日,我放学后一回到家,桌上已经摆上了丰盛的晚餐,旁边是爸妈给我准备好的生日礼物和插好了蜡烛的蛋糕,看着他们辛辛苦苦准备好的这一切,我很感动。

故事6:我感冒去医院,老医生给我开了一种副作用小价格也实惠的药。我和妈妈都不敢相信这么点钱就能看好病。他诚恳地告诫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点滴,吃昂贵的药,那样会降低自身的免疫力。我被老医生真诚的态度和高尚的医德感动了。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两个故事。)

师:再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故事,你觉得哪个故事选材更好呢?

生1:故事5没有故事6好,因为故事5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太普通了。

生2:我觉得故事5太陈旧了,这个内容我们小学时候就一直在说呢。

生3:故事6比故事5显得新颖一些。

师:我也同意这样的看法,故事5比较陈旧老套,属于“你有我有全都有”的老故事,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故事6通过老医生主动给我们开有效的便宜药并告诫我们这件事来表现老医生崇高的医德,选材比较新颖。看来要讲一个好故事,记叙文的选材还要做到“力求新颖”。(板书“力求新颖”)

师:那么是不是做到了这几点就是一个好故事呢?

(学生思考。)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选择题要考考大家。还是围绕“那一次,我很感动”为题,我这里列举了几个故事,如果从选材的角度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个?为什么?

多媒体展示:

1.下雨了,老师把伞留给了我,自己冒雨回家。

2.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了,无数个鲜活的生命不知去向。

3.放学路上车胎破了,修车大叔帮我修好了车。我到家想起书包忘在修车摊了,回到那儿时天已经黑了,大叔还没收摊,在路边焦急地张望,等我。

4.公交车上我给老人让座,众人投来赞许的目光。

5.奶奶大老远来看我,我忙于学习,没有陪她,看着她带来的一篮鸡蛋和她离开时在风中步履蹒跚的背影,我想了很多……

生1:我会选择3,我觉得3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比较真实典型,也比较新颖。

师:是啊,生活中往往就是一次经历、一番拼搏、一点收获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这点点滴滴经过我们的组合、加工变得鲜明而丰厚,灵动而美丽,深深地打动我们每一个人。

生2:我还会选择5,5也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真实感人。

师:奶奶大老远赶来,就是为了看看我,还带来了一篮鸡蛋,这确实让人感动。但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故事,除了感动,你可能更会感到什么?

生(齐):内疚、悔恨。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除了感动,我们更多的感到内疚。看来5不太适合。那么同学们为什么不选择1呢?

生1:故事1太陈旧了。

师:故事2大家为什么不选呢?这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应该比较新鲜了吧?

生1:但是故事2表现出来的不应该是感动,而是伤心。

生2:也可以是担忧,但不是感动。

师:那同学们不选4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1:这个故事第一比较陈旧,不够新颖,第二感动的不应该是我,也许老人会感动。

师:看来,不论你讲的故事有多么新颖,多么真实感人,也一定要切题,就是要紧扣题旨,符合主题。这是记叙文在选材上很重要的一点。(板书“紧扣题旨”)

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写好记叙文,讲一个好故事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选择真实、典型、新颖的材料,学会从小事入笔,贴近我们的生活,当然别忘了一定要紧扣题旨,相信大家都能讲出一个好故事。

三、当堂训练

师:古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也来讲一讲咱们班里的故事吧。

多媒体展示:

请结合今天上课所掌握的“好故事”的选材要求,以“咱班有趣的事儿”为题写一个片段,100字左右。

师:老师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看看谁的故事写得又快又好。下面开始,让美妙的文字在我们笔下静静地流淌吧。

(学生拿出笔和纸当堂训练。)

四、小组交流,选出本小组最好的选材,课堂推荐

师: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交流刚才所写的片段,根据黑板上好故事选材的几点要求进行比较,推举出本小组内的好故事,并写上简要的点评。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五、小组派代表推荐本组的好故事

师:下面请每个小组推荐出本组的好故事。

生1:“哎呀!”传来一声尖叫,“小汤同学,单词会默了吗?”英语老师掐着汤庆哲肥嘟嘟的耳朵说道。“我,我……还不会……”说完便一溜烟地跑了。英语老师拿着三角尺在后面边追赶边喊:“汤庆哲,你要是背不完,就不要吃饭了!”“啊?”汤庆哲只好又溜回到了座位上,把头埋进了英语书里。

我们小组推荐的理由是:这是一件师生之间再小不过的事情,语言幽默,选材新颖,抓住了汤庆哲同学“有趣”的主旨。

生2:我觉得这个故事非常真实,确实是在我们班上发生的一件事,也挺有趣。

师:一位可爱的老师,一个有趣的学生,他们一搭档,这趣事儿就一拨一拨地冒出来了。看来老师和学生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的班级里不断地上演着。

……

生3:我推荐我自己写的。

今天由于睡得太死,李杨同学匆忙地赶到班级,却没有发现裤子穿反了,他那两个带子迎风飘扬。不知是哪位同学发觉了这一点,想耍耍李杨同学,他把李杨同学的裤带子系在板凳上,然后拍了一下李杨同学的肩说:“李杨,老师喊你回答问题呢!”李杨急忙站了起来,“唰”的一声,李杨的裤子掉了下来,一条红色的内裤露了出来,全班立即大笑起来,男生们大叫,女生们捂住了眼睛,李杨的脸也红了。

首先声明这个故事是我编的,事实上班里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

生4:这个故事还是挺有趣的。

师:同学们,如果他不说是他编的,你们相信有这样的事吗?

生(齐):相信。

师: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吗?

生(齐):应该会发生。

师:尽管是他编的,但也是源于生活。而且大家都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那也是能体现真实典型的特点的。

生5:我也推荐我自己写的。“快过来看看。”魏宇航刚一下课就大喊道。只见他挥舞着手中的书,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大家果然被他吸引了,纷纷围聚过来。魏宇航一把把手中的书扔掉,大吼一声:“看,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他一拍手掌,右脚斜跨一步一个360°,左脚踮起,双手旋转,带动着衣服鼓了起来,从原地一下子飞到观众的面前,脸上的严肃神色中免不了一丝笑意,突然,脚下一个不稳,后脚一晃,摔倒在地上,哦不,准确地来说,是跌倒在观众的脚下,还随着这个动作发出了“啊”的一声惨叫。屏息凝神的观众一下子被逗乐了,“扑哧”一声笑了,大家边笑边扶,很快扶起了他。

(学生听后大笑。)

师:请同学们来点评一下。

生6:作为这个故事的当事人,我最有发言权。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生7:我是这个故事的目击者,我觉得这个故事选材很新颖,很有趣,当然也非常真实。

生8:我认为这个故事选材不仅紧扣了题旨,新颖有趣,而且语言也很生动,动作描写用得很好。

师:刚才同学们推荐了这么多故事,那你们认为在这些故事当中,哪个故事选材最好最有趣呢?

生(齐):最后一个故事!

师:既然大家都认同,那么这个故事就当选为“咱班的好故事”,这个故事是谁写的?请他上台来,让我们认识一下他。

(一个学生走上台来,教师和他握手。)

师:祝贺你获得咱班最佳故事奖,老师送你一个小礼物——笔记本,你可以在它上面写下你生活中的故事。谢谢你给大家带来的好故事!

(全班同学自发鼓掌为他祝贺。)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生活是万花筒,是百科全书。家庭、学校、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勤于积累,善于取舍和选择,我们也能像莫言那样讲出一个又一个好故事。

【教学反思】

上完这堂作文课,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堂课上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与学生配合较好,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冷静下来,细细思考,才发现这堂课让我收获不少,也有一点小小的缺憾,可谓是收获与缺憾并存。

收获1:课堂容量不宜贪多,让学生一课一得足矣。

本次赛课,提供的课题是“记叙文写作指导(选材与结构)”。拿到这个课题,我就在想,一堂课的容量有限,如果选材与结构两方面都要兼顾,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吗?很有可能造成两方面都如蜻蜓点水一般,走过场而已,难有实效。因此我果断地选择了其中一方面——选材。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整堂课围绕这一个内容,虽然知识点不多,但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辨析,去领悟新知,去构思写作,去交流展示,实实在在地有所得。

收获2:学生知识的获得应由静态传输变为动态生成。

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把提前确定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方法,通过思考、比较、辨析自己去获得,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巩固训练,这样的知识学生才掌握得牢固,知识的获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

收获3:贴近生活,走进学生,才能点燃课堂。

有人说,语文教学要在学生心灵中真正留下轨迹,甚至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就要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尽可能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去打动他们,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愿说,甚至有话抢着说。学生的情绪一旦调动起来,整个课堂便被点燃,学生真正体验到分享知识的快乐和幸福,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走向高潮。

当然,在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反思,发现不足,找出缺憾,这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课后,我也认真倾听了评委老师的点评,褒扬之余,他们指出:“对学生的片段作文的展示,教师不应该仅仅从知识点的角度进行点评,学生片段中如果价值观出现偏差,教师应适时引导。”确实,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也是我们的职责。只不过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太过和不够都是不行的。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这一点确实要引起注意。抓住时机,适时点拨,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更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乔安山讲雷锋报告会体会 篇9

《中华传统美德丛书》主编、学院兼职教授殷昭俐,学院党委书记刘邦治,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马文卿出席“学雷锋 树新风——立德树人”专题报告会,与乔安山老人一同向青年学生代表赠送《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书籍。

乔安山是雷锋最亲密的战友,几十年来默默坚持传播雷锋精神,为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报告会上,乔老从他与雷锋相处的点点滴滴讲起,雷锋学习刻苦努力,工作认真勤勉,对待同事战友体贴关怀,对待陌生人像家人般的无私奉献。乔老以其朴实的话语为大学生们呈现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雷锋,使得雷锋的形象跃然于眼前。

报告中,乔老还谈到了学院在去年开展的“中华美德进万家”活动。他说,雷锋精神是中华美德的体现,在雷锋身上他看到了中华美德,在山东职业学院的青年大学生身上,他看到了雷锋的影子。乔老特别指出,要想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培养好内在的道德情操,从身边小事做起,像雷锋一样真正做到把所处的地方当做自己的家乡,把身边的人当做自己的亲人,这样才会做到真正的服务他人、无悔奉献。

报告结束后,大学生们如潮水般围住了乔安山老人,同学们诚挚的要他的签名,“乔老,作新时代雷锋,我们该怎么做?”学生们踊跃的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很简单,从身边做起。学做人,待人像春天般的温暖;学做事,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乔安山老人笑着说。

“听雷锋事迹是心灵的净化,悟雷锋精神是心灵的升华。”学院党委书记刘邦治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过去的五十多年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雷锋精神却没有过时。这是因为雷锋精神凝结了中华传统美德,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诠释了人类性本善的大爱初衷,雷锋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追求。

刘邦治进一步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学院的育人宗旨和不懈追求。乔安山同志的报告会是一次学习雷锋事迹、感悟雷锋精神的学习会,更是学院今年全面开展立德树人活动的动员大会。我们要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做到学习雷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到学做雷锋贴实际、着小处、看身边,做到弘扬雷锋连家庭、进单位、入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不断提升全院师生道德素质,推进社会现代化文明进程。

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倡议书 篇10

亲爱的同学们:

当三月的春风吹绿大江南北,万物吐露出芬芳之时,我们总会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我们耳边总会响起一句伟大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同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新时代优秀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在此,校团委会、政教处向全校同学发出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倡议,向雷锋同志学习,将雷锋精神体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让我们努力成为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倡议如下:

一、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学会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积极投入到为师生服务当中去,为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奋进求实,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弘扬雷锋勤俭节约、热爱集体的精神。节约水电、爱护公物,在日常生活中适度合理消费,同学间不进行物质条件的攀比,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共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四、继承雷锋严于律已的精神。立足校园,做好份内的卫生工作,自觉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主动拣拾别人废弃的垃圾并投入垃

圾箱中;不乱采花草和践踏绿化带;自觉抵制在学校的墙面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保护校园环境卫生,争做文明学生。

五、各班小、中队要及时把本班的好人好事报到校团委,为评选优秀少先队作准备。

纪念雷锋的日子里,不能缺少你的参与;企盼爱心的目光里,不能缺少你的帮助。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树起实干的桅杆,鼓起理想的风帆,在实践中加深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在校园中掀起自觉实践雷锋精神的热潮,使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校园里发扬光大,传承不息。

讲出来的故事书 篇11

这个故事不光小孩知道,无数的大人也知道,而且深深为它着迷。人们把它改编成戏剧、芭蕾舞、哑剧,用故事中的角色做成各种纪念品,有的爱好者还收藏各种版本的“阿丽思”……

1855年,卡罗尔刚刚在牛津大学读完数学,获得了牧师兼数学讲师的职位。虽然卡罗尔专攻数学,写了很多严谨艰深又枯燥无味的数学论文,可是他也很喜欢写写小故事打油诗什么的,还向当时的报纸杂志投稿。卡罗尔的爱好很多,据说他还迷上了那时刚刚兴起的摄影。

人人都知道的阿丽思

一个叫阿丽思的小女孩。

一只掏出怀表看时间的兔子。

还有充满未知数的神秘的兔子洞。

小女孩阿丽思喝下一小瓶饮料便缩成拇指大小;吃下块蛋糕后又长高,高到被门卡住;女孩哭起来,眼泪变成泪池;拿起兔子扔下的扇子一扇,又变成小人,差点儿被自己的眼泪淹没……在这个奇幻世界里,婴儿只会发出猪哼哼,放在地上变成小猪跑来跑去;有会讲最干巴巴的故事的老鼠,咧着嘴微笑并时隐时现的猫,长鼻子长眼睛的鸡蛋,伤心流泪的甲鱼,抽着东方水烟管的毛毛虫,还有一个红心王后Q统治下的扑克牌王国。

这个故事,你的老师可能向你推荐过,你可能会在书店的儿童书柜上看到过。如果没有看到过这本书,没准儿你看过由它改编的迪斯尼动画片呢。

这个故事不光小孩知道,无数的大人也知道,而且深深为它着迷。人们把它改编成戏剧、芭蕾舞、哑剧,用故事中的角色做成各种纪念品,有的爱好者还收藏各种版本的“阿丽思”……

写故事的人是数学家

你猜猜,这个故事的作者——卡罗尔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出来你一定会吃惊得张大嘴巴。卡罗尔是英国牛津大学的数学教授,他在牛津大学执教了整整三十年。你一定没想到吧,创作出这样令人着迷的故事的人竟然是个数学教授!

1855年,卡罗尔刚刚在牛津大学读完数学,获得了牧师兼数学讲师的职位。虽然卡罗尔专攻数学,写了很多严谨艰深又枯燥无味的数学论文,可是他也很喜欢写写小故事打油诗什么的,还向当时的报纸杂志投稿。卡罗尔的爱好很多,据说他还迷上了那时刚刚兴起的摄影。

故事后面的故事

创作《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个故事背后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

卡罗尔有口吃的毛病,他不怎么说话,看起来有些木讷。说出来又要让你吃惊,这个故事最初不是卡罗尔写出来的,是他讲出来的!这是一个真正的讲出来的故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卡罗尔认识了利德尔校长一家,和他们全家成了好朋友。利德尔一家有一个男孩、三个女孩,卡罗尔特别喜欢跟三个小女孩一起玩,尤其喜欢小女儿阿丽思。他开始成为利德尔家的常客,与孩子们的交往越来越深。

1862年的夏天,卡罗尔带着三个女孩在泰晤士河上泛舟游玩,三个喜欢故事的小女孩缠着卡罗尔,要他讲故事。他边想边说,结果编出了一部奇妙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10岁的阿丽思最惹人喜爱,卡罗尔就把她的名字编到故事里去了。

第一次讲故事的日子是7月4日,多年以后卡罗尔仍牢牢地记着: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还能清晰地记得故事诞生的那个‘黄金下午’,一切宛如就在昨日——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河水清澈如镜,小船悠游闲荡。船桨慵懒起落,水声欸乃回响。昏昏欲睡的景致中闪过一丝生命的灵光,三张充满渴望的脸蛋,饥渴地等待着来自童话王国的消息……”

信口开河讲出的一个稀奇古怪的故事却让女孩们听得出神入迷,非常开心。她们不满足,要求卡罗尔把故事写下来。卡罗尔便把它整理成完整的文字故事,送给了小阿丽思。而后来的我们能有机会读到阿丽思的故事,得感谢到利德尔家做客的金斯利(《水孩子》的作者)。金斯利无意中读到了手稿,赞不绝口,他和另外一个作家一起极力鼓动卡罗尔把这个故事完善后出版成书。1865年,《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终于正式出版。

故事下面还有故事

后来,卡罗尔又续写了《镜中世界》。到1898年他去世时,这两本书已成为英国最畅销的儿童读物。据说,当年维多利亚女王看过“阿丽思”故事后非常喜欢,曾下令收集卡罗尔的著作,结果收上来的大都是深奥难懂的数学论文。

卡罗尔,这个奇特的人物,他的真实姓名其实是道基森,卡罗尔这个笔名只出现在他写故事、写日记、写信的时候。对前来询问作品的人,道基森电以不知情者的身份拒绝回答。在他,数学教授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身份,而童话作家则是隐藏的一个梦。梦境来了,卡罗尔便出现,梦境消失了,则摇身一变,成了名叫道基森的牛津大学数学教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梦之所以为梦,因为它七彩绚烂,遥不可及。有梦的人是幸运的,将梦追寻的人是幸福的。道基森被人遗忘了,卡罗尔却和阿丽思永存。现实和梦同时存在着,你喜欢这样吗?《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节选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节选

阿丽思打开那小门,看见里头有一条小道通进去,只不过像耗子洞那么大小:她跪了下来,侧着头往里头瞧。嗳呀,好一个可爱的小花园呀!她真想走出这间大暗厅,走到鲜花清泉里游玩。可是那小门她连头也钻不进去,而且,阿丽思想道:“就是我的头钻了进去,要是没有肩膀子,那也没有什么用处。唉!我愿我像个望远镜,一缩就缩小,那就好啦!我想我会、的,只要有谁教我怎样起头,我就会的。”你想,阿丽思近来遇见这么些出奇的事,简直觉得天下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在小门那里白等着,似乎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她又走回桌子那边,一半也希望再找着一个别的钥匙,不然,或者也许找到一本什么书,里头有教人怎样像望远镜那样变小的诀窍:这回她找到一只瓶子(“我刚才一定是没看见在那儿的。”阿丽思说),瓶颈上系着一张纸条,上头写着很好看的大字“喝我”。

浅析企业报如何讲好新闻故事 篇12

造成企业报新闻故事弱化、淡化、虚化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既有企业领导人的认识偏差, 也有企业报报人的认识粗浅, 但更多的是企业报报人的新闻素养能力不足所致。

一、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 提高报纸讲新闻故事的水平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在评价《中国震撼》一书时说:“中国的崛起是我们时代最精彩的故事, 而我们时代最会讲故事的人却都来自西方。这就导致了一个极大的悖论——我们时代最会讲故事的人无法理解这个时代最精彩的故事。”

联系到企业报的新闻宣传工作, 大多情况下也面临着讲新闻故事的报人缺乏新闻素养的困境。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 我们随意打开一份企业报, 扑面而来的多是工作汇报、企业领导讲话、总结式材料的堆砌等不一而足。相反, 那些用新闻手法制作出来的新闻故事作品却成了镶边点缀。

广义上的新闻故事, 其实就是各类新闻作品的集合。企业报讲好新闻故事没有捷径可走, 只有遵循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 讲究传播艺术, 最大限度地突出新闻性, 增强感染力、亲和力和可读性, 来体现企业报的新闻属性。

或许一些企业领导者认为, 企业报是为企业服务的内部媒体, 只要把企业想要宣传的内容宣传出去即可, 不必在意宣传形式。显然, 这种认识淡化了报纸新闻性的特征。企业领导对报纸新闻性认识不到位不可求全责备, 毕竟术业有专攻, 隔行如隔山。而作为企业报人如果思想认识上不去, 报纸版面长期缺乏新闻性我们就不能漠然视之了。企业报承担着企业与员工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扮演着企业文化讲解员的角色。企业报要切实做到上让领导满意、下让员工认可, 唯有在传播艺术上下功夫。这个功夫集中体现在着力突出新闻性、增强感染力方面。

讲好新闻故事是报纸的生命线, 也是报纸的活力所在。讲好新闻故事说白了就是按新闻规律办事, 用新闻手法制作新闻产品。新闻规律蕴含在每篇新闻稿件中, 展示在报纸的版面上。古语说,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试想, 一张缺乏新闻故事的企业报自然难以让受众喜闻乐见, 更谈不上影响深入广泛, 最终结果是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出力不讨好。

讲好新闻故事就是要把企业的愿景目标、战略决策、重大活动与员工的衣食住行、职业规划、事业发展等关注点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有血有肉的新闻作品表现出来。真正的新闻作品既能体现企业的宣传意图又能满足员工获得信息的需求。新闻故事作为报纸的灵魂, 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更不能魂不守舍, 推及企业报也概莫能外。企业报只有把灵魂守住了, 才能壮大自己, 影响他人。

二、加强新闻策划, 让新闻故事更出彩

企业里的新闻故事, 大多情况下是素材多、成品少;愿讲故事的人多, 会讲故事的人少;常规性的故事多, 动人的故事少。

面对这样的现状, 就要求我们会讲故事、擅讲故事的报人在尊重新闻规律的前提下, 主动设置故事议题, 围绕确定的议题用新闻手法制作出生动可亲的故事呈现给受众。神华集团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以煤炭为主的综合能源企业, 产业涉及煤电油运四大板块。长期以来, 煤电油运都是国家的经济命脉, 神华的产业结构基本浓缩了国家的能源供给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神华的特色又代表着国家的最高水平。神华神东矿区已经具备了2亿吨清洁环保煤生产能力, 各项生产、技术、能耗、环保等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神华火电装机规模在我国居于前5位, 在火电行业拥有最多的超低排放机组, 率先在全国火电行业提出并实施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成为全国煤炭清洁利用和煤电清洁发展的领跑者。在煤炭转化方面, 神华煤制油建成了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百万吨的示范工程, 建成了煤制烯烃两条工艺路线的示范工程, 成功解决了制约煤化工发展的水耗和污水处理难题。运输板块自营铁路2155公里, 年运输能力8亿吨;港口吞吐能力2.6亿吨, 黄骅港建成了国内第二大煤炭输出港;航运船舶40艘, 年运输能力216万载重吨。

煤电油运四个板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 都能讲出精彩、动人的新闻故事。拿煤炭来说, 在过去能源供应紧张的时期可以讲量大的故事, 在煤炭产能过剩的当下可以讲质量效益的故事, 在防治大气污染的背景下又可以讲清洁生产的故事。以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力板块, 过去讲装机扩大规模的故事, 新形势下既可讲发电利用小时数, 又可讲超低排放的清洁利用故事。煤制油化工过去讲从实验室技术到工业化示范的故事, 现在讲煤制油是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和替代进口航天航空用油的故事。铁路运输过去讲自给自足保畅通的故事, 今日讲面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的故事。

这些新闻素材既是动态的, 又是静态的。所谓动态的就是各板块出现的一些新变化, 所谓静态的就是各板块业已形成的状态。但这些故事却又是常讲常新的。2015年, 在神华集团举行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研讨会期间, 笔者围绕煤电油运四大板块进行了集中式扫描报道。2016年, 笔者又组织记者选取代表性企业进行了典型报道。下一步, 我们还将就神华煤电油运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式报道。其实, 这只是讲好新闻故事的几种方法而已, 随着记者的深挖细究, 四大板块的精彩故事会大量涌现, 报道出来必定光彩照人。

三、重心下沉、新闻上升, 用科学的方法传经布道

好的新闻故事, 首先要有好的素材, 其次要有好的加工。报人作为加工新闻故事的工作者, 不但要有深厚的专业素养, 而且要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情怀和坚守。好的新闻故事往往蕴藏在实际生活和人民群众当中, 中宣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走基层、改文风、转作风”的工作要求, 正是提倡讲好新闻故事的创造方法。

如果说走基层是新闻故事接地气的途径, 那么改文风、转作风就是讲好新闻故事的方法。最近,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永远在路上》之所以受到各界观众的好评, 关键就在于片中有典型的案例和典型人物及事件的故事。

摘要:企业报要出色地讲好新闻故事, 必须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 大兴新闻策划、新闻制作等新闻故事创作手法, 真正做到以科学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实现最大的新闻传播效果。

讲雷锋故事 篇13

今天是3月5号学雷锋日,1963年的今天,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每年3月,学雷锋的春风就会吹遍祖国的每个角落,温暖每个人的心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总是把春天般的温暖送给群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这位普通的中国士兵,在他短暂的二十二年的人生岁月中,以平凡朴实的言行,展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一提起雷锋,我们就会想起他的“钉子”精神,他总是像钉子一样善于挤出时间来学习。说起雷锋,我们还会想起雷锋的牙刷用了又用,袜子补了又补,军装总是洗得发白。他对待自己的生活总是那么艰苦朴素。可以说,他对待生活的艰苦朴素、对待他人的奉献精神,对待学习的钉子精神是永不过时的精神财富,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为了让我们的校园里涌现出更多的小雷锋,学校将3月份定为“学雷锋爱心月”。

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就要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从身边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你就是一个爱清洁的环保小卫士;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你就是一个有爱心的好朋友;珍惜每一分钟,勤奋学习,你就是一个爱学习的小标兵;见到师长、父母问一声好,你就是一个懂礼貌的的好孩子。这一切都是学雷锋的具体表现。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让我们牢记雷锋的名言,将雷锋精神时刻铭记在心,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实践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学雷锋,讲文明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每年3月5日,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光辉日子。从1963年3月5日至今,全国乃至全世界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已历经49个年头。

一提起雷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位普通的中国士兵,以平凡朴实的言行,展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一提起雷锋,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生前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帮列车员拖地、打扫候车室,为丢失车票的大嫂买票,给困难战友家中寄钱等等等等。

雷锋这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只有短短的22个春秋,但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闪烁着奇异的光芒,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作为一名中学生,同学们更要向雷锋学习,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要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在班级中,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干好份内工作。在班级事务中,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拈轻怕重,有一份热就应该发一份光。

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待身边的同学,要有爱心,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要热情关心老人和生活不便的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学习雷锋的集体主义精神。要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打架,不骂人,不讲脏话粗话。真正做到讲文明、讲礼貌。在学校里,要自

觉爱护公共财物,不在课桌椅、走廊等涂抹刻画,见到有损坏公物的行为要及时制止。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自觉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纸屑赃物需弯腰捡起。看到师长,要主动问好,做一个文明礼仪的学生。

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在日常学习中,要积极钻研文化知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主动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字迹端正,遇到疑难问题能向老师请教,争当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好学生。

上一篇:致大四学长的一封信下一篇:4S车间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