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的近义词反义词

2024-11-06

徘徊的近义词反义词(共12篇)

徘徊的近义词反义词 篇1

徘徊的近义词反义词

【中文】:徘徊

【读音】:pái huái

【徘徊的意思】:比喻犹疑不决。

【近义词】:踌躇、彷徨

【反义词】:果断

【徘徊造句】

1、他徘徊在两种意见之间,迟迟做不出决定。

2、徘徊不知归路,迷茫不知去处。

3、徘徊的人啊,找到你失去的夜明珠了吗?

4、当过去不再照亮将来时,人心将在黑暗里徘徊。

5、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

6、你看,云雾不散,风在徘徊,那是我最简短的告白。

7、人总不能因为贪恋月色的美好,而一直徘徊于黑夜之中。

8、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

9、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

10、时间不管我是否徘徊,它都冷静的延续着

11、如果人能一直在十八岁和十九岁之间徘徊就好了。

12、不要妄想一直停滞不前,原地徘徊等于自我毁灭

13、带着负罪感,在堕落中徘徊,在徘徊中堕落!

14、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

15、我在迷茫中徘徊,却始终找不到我徘徊的意义...

16、人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着,万事万物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着。

17、转了一圈,却还只是在原点徘徊。

18、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19、总有那么一个人,徘徊于你心底;你不会去刻意提起,却如何也不会忘记

20、我左眼看见了生存,右眼看见了死亡;一只脚在天堂徜徉,另一只脚却在地狱徘徊。

21、最痛苦的莫过于徘徊在放与不放之间的那一段。真正下决心放弃了,反而,会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22、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23、燕洵: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容不得儿女情长,容不得彷徨踟躇,容不得徘徊犹豫,容不得后悔回望。

24、那个人总是走的太快,太前了,不会停步。而我只能一直在这里徘徊。

25、有时与其在漩涡里徘徊还不如冲一把,赌一赌自己的`命,徘徊只是等死。

26、一个人离开,一个人徘徊,离开的人,不知在哪里,徘徊的人,不知去哪里.

27、那熟悉的背影,不知什么时候在我的心里徘徊,我只能静静地看着那背影在心里徘徊。

28、在困难下徘徊,困难永远是绝壁,遇到绝壁努力越过,于是绝壁就变成了桥。

29、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要犹豫不要徘徊,机会只有一次,如果总是犹豫和徘徊,可能就只能遗憾了。

30、我在桥头等待,你在对岸徘徊。等待可否拥抱;徘徊能否依靠。你的情,我的爱,就差一根传送带。

徘徊的近义词反义词 篇2

John I.Saeed在Sematics一书中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同音异义(hymonymy),一词多义(polysemy),同义(syn onymy),反义(antonymy),上下义关系(hyponymy),部分—整体关系(meronymy),成员—集合关系(member-collection),份—集合关系(portion-mass)。反义关系又包括简单反义词(simple antonyms),等级反义词(gradable antonyms),对立反义词(reverse),反向反义词(converses),同类姊妹对(taxonomic sister)。

简单反义关系又称互补反义关系。在简单反义关系中,对一个词的肯定意味着对与之构成简单反义关系的另一词的否定。例如:dead/alive (of e.g.animals);pass/fail (a test);hit/miss (a target);present/absent;male/female;innocent/guilty。以dead/alive为例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有生命的物体,它的存在状态只有生或死两种,所以,对“死”(dead)的肯定即为对“生”(alive)的否定。

在等级反义关系中,对一词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对与之构成等级反义关系的另一词的否定,例如:rich/poor;fast/slow;young/old;beautiful/ugly。等级反义关系有两个主要特征:(1)在等级反义关系中,两个反义词有中间项,如:hot (warm, tepid, cool) cold,对于等级反义词hot和cold,中间项warm, tepid, cool是存在的,这就说明一种物体可以处于既不热(hot)也不凉(cold)的状态。(2)等级反义词的词义通常是相对而言的,例如a thick pencil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要比a thin girl细得多,因此thick/thin的词义都是具有相对意义的。

二、临界点———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的关键

从定义上来看,简单反义词与等级反义词的差异一目了然,在实际运用中,大多数的简单反义词与等级反义词也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如dead/alive;hot/cold),但也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反义词不容易区分(如clean/dirty;temporary/permanent;messy/neat)。笔者认为,临界点的存在与否,是判定一对反义词属于简单反义词还是等级反义词的关键所在。

1. 简单反义关系

在简单反义关系中,临界点是存在的。我们可以将简单反义关系用相切的两个圆来表示(如图1),此时我们定义,两圆唯一的切点只属于右圆,而切点在左圆的位置为一个空心点。这时我们可以将该切点定义为临界点(critical point)。在此我们以fail/pass (a test)和alive/dead两对简单反义词为例来阐述临界点。首先,我们以百分制为例来分析简单反义词pass/fail (a test),左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不及格(fail)的状态,而右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及格(pass)的状态,此时及格分60分便是两圆切点,即临界点。左圆的点可以无限趋近于切点,但是永远不可能到达切点,因为一旦到达临界点,就不再属于左圆,而是属于右圆。正如不及格的状态可以有0分,20分,50分,59.9分,59.999999……分,但是永远不可能到达60分,因为一旦到达60分,便脱离左圆,属于右圆———及格的界面了。再看第二对反义词alive/dead,左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活着(alive)的状态,右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死亡(dead)的状态,而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瞬间便是两圆切点,即临界点。左圆的点无限趋近于切点(临界点),即任何有生命的物体从获得生命那一刻起,就开始向死亡趋近;左圆的点虽然无限趋近于切点,却无法到达切点。因为一旦到达切点,即到达心脏停止心跳的那一瞬间,就不再属于左圆,而是属于右圆,属于死亡(dead)的界面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临界点是划分两种截然不同的界面的一个关键点,并且该点只属于其中一个界面。在简单反义关系中,存在这样一个临界点,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义状态区分开来,并且该临界点只属于其中的一种状态。

在简单反义关系中,临界点分为两种情况。⑴自然属性的临界点。例如dead/alive;open/shut (of a door);absent/present;on/off (of a light)等,临界点都是自然属性临界点,这类简单反义词的临界点是自然存在的,不需要人为规定,同时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dead/alive,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瞬间,就是dead和alive的临界点,在心脏跳动时的所有状态,都属于alive这个圆的界面,一旦到达临界点———心脏停止跳动的一瞬间,就脱离了alive的界面,进入dead的界面,停止跳动的这一瞬间,也属于dead的界面。这个临界点是不需要人为规定的,是自然存在的。对于open/shut,关门时门与门边接触的一瞬间,就是open/shut两种状态的临界点,没有到达这个点之前,门处于open的状态,而一旦到达这个点,就属于shut的状态了。这个点,也是自然存在的,不需要人为规定。⑵人为规定的临界点。例如pass/fail (of a test), single/married,临界点便是人为规定临界点。以pass/fail为例,在百分制的考试中,60分是及格分临界点,在150分满分值的考试中,90分就是及格分临界点了。在未到达60分或90分之前,都属于不及格(fail)的界面,而一旦到达临界点60分或90分,则进入另一个界面,即及格(pass)界面;但是对于不同满分值的考试,临界点的确定也是不同的,体现了其人为规定性。再如sigle/married,对于中国的现代人而言,从法律程序上来看,领取结婚证书的那一瞬间,便是由未婚(single)到已婚(married)的临界点。而对于中国古代古代人而言,创制于西周时期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才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礼仪规范,如若“六礼”不齐,则婚姻的效力会受到质疑,所以,“六礼”的完成,则是古代中国人sigle/married的临界点。而各个国家的婚姻法制又各有差异,所以对于不同的群体,sigle/married临界点也是不同的。相对于自然属性的临界点而言,人为规定的临界点稳定性相对差一些,但是它依然可以被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所接受,有约定俗成的特性,在时间上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仍然可以成为区分简单反义关系两种反义状态的临界点。

2. 等级反义关系

在等级反义关系中,不存在临界点。我们可以将等级反义关系用一条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直线来表示(如图2),等级反义关系中所有的状态都可以用这条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我们可以看出,在等级反义词hot/cold之间不仅有中间项warm, tepid, cool,还有其他无数的中间项,而在hot和cold两侧,也可以有无数的点来表示程度强于hot或者弱于cold的状态,而这些中间项或两侧项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一种语言中对于这种状态进行描述的词汇量。比如爱斯基摩人对于“冷”这种状态的描述,词汇量通常要多于赤道周围的地区,反之,赤道周围地区对于“热”状态的描述词汇,也通常会多于极圈周围的地区。另外,随着语言自身的发展与变化,随着国与国之间语言词汇的渗透与融合,各种语言的词汇量也在不断变化着,这种现象也能导致等级反义词中间项或两侧项的数量发生变化。

对于等级反义词而言,无论这条直线上的点有多少,永远不会存在一个临界点。如反义词hot/cold,不存在一个临界点去彻底区分开hot和cold,我们不能说温度超过多少度就是hot,低于多少度就是cold。再如rich/poor,我们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去区分这两种状态,不能说资产超过10万或100万或100万就是rich,低于这个标准就是poor。这是因为在等级反义关系中,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在一个界面内,它们只是描述同一种界面中不同程度的状态,而没有界面与界面的区分,如young/old是用来描述年龄的状态,hot/cold描述气温状态,它们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量的差异;而临界点是用于区分两种不同质的界面,体现质的差别。所以在等级反义关系中,不存在临界点。

至此,我们便可以轻松地区分出clean/dirty, messy/neat, temporary/permanent属于哪一类反义关系了。对于这三对反义词,我们都没有一个自然的或是约定俗称的临界点去区分这两种反义状态,例如我们不能说一间屋内有多少克灰尘是dirty,没有多少克灰尘就是clean;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规定低于多少分钟就是temporary,超过多少分钟就是permanent。所以,这三对反义词都属于等级反义词。

三、结语

归根结底,之所以简单反义关系中存在临界点,而等级反义关系中不存在临界点,原因在于:简单反义关系是对于一个事件的两个界面的描述,两个界面非此即彼,是质的差异;而这两个界面唯一的切点就是它们的临界点,并且临界点只属于其中的一个界面。等级反义关系则是对同一个界面中不同程度的状态的描述,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差异。有无临界点存在,是简单反义关系与等级反义关系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因此,对于比较难以区分属于哪一类反义关系的反义词,我们可以试着去找它们的临界点,一般来说,如果能够找到临界点(自然的或约定俗成的),就属于简单反义关系;反之,如果找不到临界点,就属于等级反义关系。因此,笔者认为,临界点的判定,是区分简单反义关系和等级反义关系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摘要:文章基于英语语义学中的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有时难以区分这一问题, 通过对简单反义关系和等级反义关系的分析与对比, 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临界点。文章认为, 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的一个关键, 在于是否存在临界点。通过对临界点这一概念进行定义, 分类阐述, 并通过图示和例证的方法, 文章对于如何运用临界点去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最终得出结论:临界点是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简单反义词,等级反义词,临界点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戴炜栋, 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徐志民.欧美语义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4]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徘徊的近义词反义词 篇3

[关键词] 上义词 下义词 回指

一、引言

Taylor (2002)以Langacker (1987, 1991) 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纲要-实例(schema-instance)的认知概念,试图重新诠释语义上的上下义关系并且进一步系延伸至其它领域里。他认为,上下义关系(hyponymy)不仅存在于语义单位之间,在音韵单位(phonological units) 和象征单位(symbolic units) 之间也常常存在这样的包含关系,下图为“纲要-实例”示意图(Taylor 2002:125):

根据Taylor(2002)的“纲要-实例”理论,A 为“纲要”,B 和C 为“实例”,A比B和C概括且笼统(schematic) ,而B和C则比A详细且精确;B和C除了具有A的特征,还具有更为详细和准确的信息使A变得清楚明白,因此B和C可以用来更详细地说明和阐释(elaborate)A;B和C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similarity),因为他们都具有A的特征;A是建立在B和C的共同特性(commonality)上的,也就是说,抽取两个以上实例的共性便能形成一个纲要;“纲要-实例”关系可以向上或向下扩展。换言之,纲要A可以同时成为另一个概念(如甲)的实例,而实例B或C也可以成为其它概念(如乙,丙)的纲要。这些向上或向下的延伸关系可以构成一个垂直阶层(hierarchy)。因此,我们可以将“纲要-实例”关系看作一个较概括抽象的语言单位与另一个更精确具体的语言单位之间的相对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语义单位、音韵单位和象征单位间。

上义词(hyperonym/superordinate)和下义词(hyponym/subordinate)是指两个词语在语义上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Cruse 1986:87-88),二者是具有种属关系的一组词。上义词是指意义较为概括的词,它们的词义包括了下义词的词义。例如,flower(花)是rose(玫瑰)、peony(牡丹)、jasmine(茉莉)、tulip(郁金香)、violet(紫罗兰)、carnation(康乃馨)的上义词,desk(书桌),bed(床)、chair(椅子)是furniture(家具)的下义词。换句话说,上下义关系是一种类和成员的关系。

回指是语篇中很常见的现象,指的是语篇中的某个词和先前出现过的词在语义层面上具有共指(co-reference)的关系。而语篇中的上下义词就形成回指关系。

二、“上义词-下义词”回指的语篇功能

根据Taylor的“纲要-实例”理论,我们可以将上义词与下义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hyponymy)理解为“纲要-实例”关系(schema-instance relation) 。由此,上义词便可以理解为“纲要”,下义词可以理解为“实例”,即上义词具有“纲要”的特性而下义词则具有“实例”的特性。根据Taylor的“纲要-实例”理论,“实例”的作用是用更加准确具体的例子来详细说明较为概括笼统的“纲要”,使之变得更加清楚明白。据此,从语篇的角度来看,“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回指型态的主要功能便是用后来出现的下义词来说明、解释前面的上义词,或是支持、证明前面的论点。笔者将以数则语篇来阐述这个观点(本文的语料均来自《中国自助游》2009版)。

(1)野生动物园距市中心7公里,地处金殿公园之中,和世博园隔水相望。入口处有圈养的云南珍稀动物大象、猿、虎、豹等,而天鹅、孔雀、非洲羚羊、长颈鹿等动物则散养在园内,需坐电瓶车才能参观。

在例(1)中,动物是上义词,下义词是大象、猿、虎、豹、天鹅、孔雀、非洲羚羊和长颈鹿。从上下文来看,这里使用下义词的目的是要将前面的较为概括的“珍稀动物”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即要告诉读者野生动物园内到底有哪些动物,让读者对野生动物园有更深刻的印象。

(2)热带水果芒果、荔枝、龙眼、菠萝、柚子、波罗蜜、西番莲、杨桃、木瓜、番石榴,品种极多,但只宜在当地消费,不便带走。

在例(2)中,热带水果是上义词,芒果、荔枝、龙眼、菠萝、柚子、波罗蜜、西番莲、杨桃、木瓜、番石榴其下义词。很显然,作者在这里举出这么多热带水果的下义词的目的是进一步精确说明热带水果,用较明确、具体的下义词来说明原本较为模糊、笼统的上义概念(热带水果),使读者能够很迅速、清楚地了解所谓的热带水果在实际生活中指的是哪些水果,同时还加强了语篇的效果,让读者在心中产生较深刻的印象。

(3)在这里,可以看到有明显各个年代标志的老房子。最古老的吊脚楼、捆绑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竹篾抹灰墙房子和六七十年代的前苏联风格的砖瓦房,仿佛重庆的历史建筑展览。

在例(3)中,作者用下义词吊脚楼、捆绑房、竹篾抹灰墙房子和砖瓦房来准确说明重庆有哪些有明显各个年代标志的老房子,同时也证实了重庆确实有许多这样的房子。此外,由于下义词除了继承上义词的特征外还增添了属于各自本身的特征。因此,下义词提供了比上义词更多的信息,这点可以从本文中的竹篾抹灰墙房子和砖瓦房这两者看出来。也就是说,竹篾抹灰墙房子和砖瓦房不但本身即有老房子的意义,还告诉了读者建造房子的材料。因此,“上义词-下义词”回指型态在语篇中除了具有说明和解释等功能外,还提供了新的信息。

作者以3个例句来说明“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回指型态在语篇中的功能。根据“纲要-实例”理论,“实例”的作用是以较精确的概念来让“纲要”变得更加清楚,即增添更多细节来进一步阐释“纲要”。从语篇分布情形来看,“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分部型态主要是出现在解释、说明的语境中,并大多以举例的方式出现。因而,“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回指型态在篇章中的主要功能是以具体、精确的例子来解释、说明上义词,并且加强了语篇的整体效果,还向读者提供了更多新的信息。

三、“下义词-上义词”回指的语篇功能

根据Taylor (2002)的“纲要-实例”理论,一个“纲要”至少含有两个以上的“实例”,抽取两个以上“实例”的共同性(commonality) 便会形成一个“纲要”。同样,一个上义词至少含有两个以上的下义词,抽取两个以上的下义词的共同性便会形成一个上义词。笔者由此认为上义词具有概括下义词的共性的功能,因此语篇中“下义词-上义词”这种回指型态在语篇中具有概括和总结的作用。下面,作者将以数则语篇来说明这个观点。

(4)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碰到藏民沿街向店铺兜售他们所采的红景天、雪莲花、冬虫夏草、雪茶、雪芝等药材,价格便宜的超乎想象,而且都是真品。

例(4)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药材这个上义概念来概括之前出现的红景天、雪莲花、冬虫夏草、雪茶、雪芝。此外,上义词“药材”事实上在这里也具有归纳前方所有下义词的功能,也就是说药材归纳了红景天、雪莲花、冬虫夏草、雪茶、雪芝的共同特性:都具有药用价值,同时将红景天、雪莲花、冬虫夏草、雪茶、雪芝归入药材的范畴。

(5)尼汝村位于“三江并流”腹地,这个只有108户,650人的藏族村落却拥有108户,650人的藏族村落却拥有高山峡谷、冰川雪峰、高原湿地、森林草甸、冰蚀湖泊等丰富的地质地貌,人们不吝以“香格里拉最后的秘境”来赞誉这块除了沙漠和海洋,几乎汇聚了北半球各类自然景观的生态伊甸园。

在例(5)中,作者使用了一个较为笼统的上义概念“地质地貌”来概括、总结了之前的5个下义词:高山峡谷、冰川雪峰、高原湿地、森林草甸和冰蚀湖泊。

(6)福州温泉水温在46℃~60℃之间,含有硫、钙、镁、铁、氟、氯、氡、钠等几十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

在例(6)中,上义词“矿物质”概括了前面的硫、钙、镁、铁、氟、氯、氡、钠等下义词,同时告诉读者硫、钙、镁、铁、氟、氯、氡、钠等皆是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一种。

作者以3个例句来说明“下义词-上义词”这种回指型态在语篇中的功能。从语篇分布情形来看,这种回指则主要出现在概括和总结前面多个下义概念时。由于这种回指形态下义词出现在先,上义词出现在后,因此会较少出现新的信息。

四、小结

本文作者以Taylor (2002) 的“纲要-实例”为基础并通过实际语篇,主要探讨了“上义词-下义词”与“下义词-上义词”回指型态的语篇功能,并且将这两种回指型态进行比较。从语篇分布情形来看,“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回指型态主要是出现在解释、说明的语境中,并大多以举例的方式出现。而“下义词-上义词”这种回指则主要出现在概括和总结前面多个下义概念的语境中。从功能上看,作者认为“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回指的语篇功能是用较准确的下义词来进一步说明,解释之前较为笼统的上义词,并且支持了作者之前所陈述的观点。而“下义词-上义词”这种回指的语篇功能则是概括和总结,同时也起到归类的作用。最后,从新信息的出现来看,由于上义词是概括其下义词的共性而形成的,因此,上义词所携带的信息量会比下义词少,所以“上义词-下义词”这种语篇回指型态由于上义词出现在先,下义词出现在后,因而会向读者提供更多新的信息。而“下义词-上义词“这种语篇回指由于下义词出现在先,上义词出现在后,因此会较少出现新的信息。另外,笔者在搜集语料时发现,旅游手册中用到上下义词的频率较高,这是因为旅游手册是旅游业用以吸引游客的重要营销工具之一,为了向读者详细介绍各地的景点、美食以及文化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用上下义词回指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Cruse, D. A. Lexical Semantic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Gregory, Howard. Semantics [M]. New York:Routledge,2000.

[3]Taylor, John. Cognitive Grammar [M]. New York:Oxford,2002.

[4]胡状麟.语篇的衔接和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5]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6]刘街生.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悠扬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篇4

荡漾:①起伏摇动:水波荡漾。 ②形容起伏动荡:歌声荡荡漾

飘荡:①随风飞动;随波漂浮:稻香飘荡|江面上飘荡着小船飘荡

动荡:①波浪起伏:湖水~。 ②比喻局势、情况不稳定;动荡

涟漪:〈书〉细小的波纹: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婉转:①形容言辞委婉含蓄:言辞婉转|婉转地告诉她。 婉转

悠扬的造句

1、《星条旗》那悠扬的副歌再现了建国初期的奋斗史。

2、这里音乐悠扬,还有酒吧、沙滩躺椅、海边小屋和小吃摊,你可以在这儿玩上很长一段时间。

3、乐器发出的悠扬旋律对我们的耳朵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由蔬菜发出的曲子倒是头一回听说。

4、我正俯视着这几块墓石,耳旁突然传来大寺的悠扬钟声,回荡于一垛垛扶壁之间,于是整个拱廊响彻了回声。

5、因此,如果我们保持这种悠扬的岩石在四、五或多年,我们希望你一起去。

6、那悠扬的琴声将一辈子在我的耳际缭绕。

7、女孩也取出小提琴,拉出悠扬的旋律。

8、短短的瞬间,我在静静地欣赏着,这一款因飘零而起的曼舞,抒情而悠扬,可以柔和地抵达内心的。

9、随着浅浅溪水的哗哗流响,鸟儿欢乐歌唱,婉啭悠扬。

10、一种久违的平静在心里萌生,听着耳畔旁悠扬的旋律跌宕起伏,很久很久没有这种平静的感觉了,如同沐浴在秋日暖阳的光芒之下。

11、在此起彼伏的悠扬蛙声中,首先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金黄的地毯,哦,那是油菜花开了。

12、年轻人喜欢的兴奋和震耳欲聋的流行音乐,老年人喜欢悠扬的民歌和古典音乐。

13、电报大楼悠扬的钟声至今仍然是北京的重要标志,仍然时常激发北京人的很多回忆。

14、上下五千年,他们的故事悠扬在深远的胡同小巷,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里,令人心动。

15、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钟声悠扬悦耳,绵延数公里。

16、悠扬的钟声,意味着一个崭新的起点。

17、你象一只悠扬的牧歌,美了雪山,美了草原。

18、当我回到家的时候,还能听到我女儿悠扬的笛声。

19、远方声声的呼唤里,那艳丽的蒙古袍,洁白的哈达和高头骏马,随着马头琴的淳厚悠扬,荡漾着葱郁的草原风情。

20、相逢是首悠扬的歌,相识是杯醇香的酒,相处是那南飞的雁,相知是根古老的藤,愿幸福与平安伴随着您一生。

词语解析

1. 久远;连绵不断。

①《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

②后蜀 顾敻 《虞美人》词:“绿荷相倚满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2. 夕阳西下貌。

①南朝 梁萧子晖 《冬草赋》:“日悠扬而少色,天阴霖而四下。”

②唐 李频《送边将》诗:“悠扬落日黄云动,莽苍阴风白草翻。”

③唐皎然《登开元寺楼送崔少府还平望驿》:登望思虑积,长亭树连连。悠扬下楼日,杳映傍帆烟。

3. 起伏不定;飘忽。

①唐 王勃 《春思赋》:“思万里之佳期,忆 三秦 之远道,淡荡春色,悠扬怀抱。”

②唐皇甫冉《与张补阙王炼师同赋杂题》诗:“ 淮 海 思无穷,悠扬烟景中。”

③明 葛一龙 《忆王孙》词:“系马高楼春日斜,归梦悠扬隔柳花。”

4. 飘扬;飞扬。

①唐 胡曾《咏史诗·长安》:“ 关 东新破 项王 归,赤帜悠扬日月旗。”

② 前蜀 韦庄 《思归》诗:“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

③宋 朱淑真 《柳絮》诗:“缭绕晴空似雪飞,悠扬不肯著尘泥。”

5. 荡漾。

①宋 陆游 《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游湖中诸山》诗:“我行无所诣,悠扬信舴艋。”

②清 陆天锡 《凄凉犯·秋风》词:“布帆一片,尽悠扬 五湖 三泖 。”

6. 缓慢,慢慢。

①唐 王建 《簇蚕辞》:“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女官在天朝佐理天事者,多是不明天情,每有不合事宜处,务要悠扬教导,海量宽容。”

7. 犹扬长。

①清 王时翔 《薄幸·扬花潭影轩分赋》词:“问向日、青骢嘶处,一去悠扬谁见?”

②咏簪 《武昌两日记》:“ 宪章 听了,接着一面向外走,一面口里说道:‘我是穿的军服,怕他做什么?’说时也就悠扬而去。”

8. 形容声音的漫长而和谐。

①唐 陈羽 《梓州与温商夜别》诗:“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半夜钟。”

②宋 司马光 《烟际钟》诗:“独有远来钟,悠扬翠微里。”

③《红楼梦》第四一回:“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

④ 杨朔 《渔笛》:“风平浪静的日子,如果海上飘来一阵悠扬的笛音,人们准知道这是 宋福 扬帆回来了。”

⑤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远处有蛙鸣悠扬,枝头是蝉儿高唱,炊烟也袅袅随著晚风轻飘散。

9. 形容诗文韵味无穷。

①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诗之始》:“感慨伤思者,贵乎感动人情;闲适写景者,贵乎雅淡悠扬。”

顺从的近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篇5

顺从的近义词

制服:1.古时依社会地位的高低规定服饰样式。2.指制服

服从:遵照;听从:~命令ㄧ少数~多数ㄧ个人利益~集体利服从

听从:1.接受依从。听从

依从:1.同意;听从。依从

遵从:1.遵照并服从。遵从

投降:1.停止抵抗,向对方屈服。投降

顺服:1.顺从;服从;归服。顺服

驯服:1.顺从。2.使顺从。驯服

盲从:1.盲目跟随;不分是非地附和。盲从

顺从的反义词

抵御:抵抗:全力抵御入侵之敌。抵御

抵制:阻止,不让侵入: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抵制

投降:1.停止抵抗,向对方屈服。投降

违逆:1.违抗;不遵从。违逆

拒抗:1.抗拒。拒抗

顶撞:用强硬的话反驳别人(多指对长辈或上级):他后悔不顶撞

反抗:用行动反对;抵抗:~精神 ㄧ~侵略ㄧ哪里有压迫,反抗

执拗:①固执任性,不听别人意见:脾气执拗|他性子执拗,执拗

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己见丨性情~。固执

抗拒:抵抗和拒绝:奋力~ㄧ~命令。抗拒

迁就:1.降格相就,曲意迎合。2.迁往;迁到。迁就

作对:1.做配偶。2.做对头,为敌。3.做对联作对

顺从的造句

1.他顺从地服下了药。

2.我没有办法,也只好顺从照办了。

3.里有一只小狗,非常顺从我的话。

4.顺从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事。

5.从大家的意见,下令退到河那边死守。

6.对于别人提出的无理要求,我们不能一味的顺从

7.我特别想看动画片,可是妈妈说我作业没做,最后顺从了妈妈去学习了。

8.于传说中的.他彬彬有礼的言行,不了解的人以为是顺从,其实是避免同各竞争力量亲近的一个绝好办法。

9.君子为人处世,如果事情对义没有什么伤害,顺从低俗的做法是可以的;如果对义有害处,就不能顺从。

特殊的近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篇6

特出:1.格外突出;特别出众。特出

出色:异常好:干得很出色|这正是文章的出色处。出色

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的组织才能ㄧ市场上热闹~。非凡

分外:①超过平常;特别:~高兴ㄧ月到中秋~明。 ②本分外

格外:①副词,表示超过寻常:久别重逢,大家~亲热ㄧ国庆格外

奇特:1.不寻常﹐特别。奇特

非常: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时期ㄧ~会议。 ②十分非常

特地:1.亦作“特的”。 2.突然,忽然。 3.亦特地

特别:1.不一般,与众不同。 2.格外。 3.特地特别

异常:①不同于平常:情况异常|异常的交往。 ②副词。异常

出格:①旧时表章或书信,为表示敬意,凡遇尊称,则另起一出格

迥殊:1.亦作“逈殊”。 2.犹迥别。迥殊

卓殊:1.卓越,特异。卓殊

额外:超出规定的数量或范围:~负担 ㄧ~开支。额外

独特:独有的;特别的:风格~ㄧ~的见解。独特

特等:1.特别高的等级。特等

特殊的反义词

普通:平常;一般:街上跑的桑塔纳轿车已是很普通的小车了普通

寻常:①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布帛寻常,寻常

平凡:平常;普普通通:平凡的工作|伟大寓于平凡之中|没平凡

一般:①一样;同样:别和他一般见识。 ②一种:别是一一般

个别:①单个;各个:~谈话ㄧ~处理。 ②极少数;少有个别

专科:“专修科”的简称。大学或专门学院的组成部分。中国专科

凡是: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新生的事物总是在同旧事物凡是

普遍:大面积的;有共性的:普遍反应良好|具有普遍意义。普遍

特殊的造句

1、由于情况特殊,他来不及请假就走了。

2、李白和杜甫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

3、这次是特殊情况,保证下不为例!

4、这枚手帕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5、为了应对这里残酷的自然环境,动物们练就了各种特殊的本领。

6、如无特殊原因,既定的计划不会更改。

7、干部应该和老百姓同甘共苦,不能搞特殊化。

8、人人都要遵守国家法律,不允许有特殊公民。

9、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后天八点后必须准时到校集合。

10、小王的病情很特殊。

1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妇女有写作侦探小说的特殊才能。

12、我们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完成了这个特殊的任务。

13、被告的情况比较特殊,鉴于认罪较好,不妨比物此志,按照法律从轻判决。

14、我们不得不把特别物种或特殊情况置之度外。

浅析鲁迅作品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 篇7

言语反义词在生活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 在语义表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行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对于言语反义词的介绍则是寥寥数语, 略微带过。言语反义词在现代汉语中频繁出现, 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类词语手段, 并且能够产生强烈鲜明的修辞效果。在广泛的文学作品中, 言语反义词的使用更是作为作家表达观点和态度的一种语言策略, 使得文章达到预期的良好修辞效果。

一、言语反义词研究综述

笔者考察了当今学术界对于言语反义词的探讨, 发现不少学者对于言语反义词的修辞效果和成因做出了各种分析。《言语反义词现象小议》 (刘佳, 2007) 分析了言语反义词所借助的修辞手段, 以及言语反义词的特征, 认为言语反义词主要通过比喻、借代、仿拟、反语来形成修辞效果, 言语反义词具有条件性、随意性、时代性、民族文化性等特征。《言语反义词及其修辞功能》 (徐义云, 2009) 认为对照、夸张和讽刺也是言语反义词的形成手段。其中讽刺作为英语的一种修辞手段, 虽然在汉语中将其对应地划分为一种修辞手段, 但是汉语中不乏讽刺的修辞效果。《谈谈“言语反义词”的修辞》 (施燕祖, 1999) 强调了语境对言语反义词形成机制的作用和意义。《关于言语反义词》 (王立廷, 1988) 将言语反义词分为用辞格的、不用辞格的, 并探讨了言语反义词转化成语言反义词的可能性、条件和机制。《说言语反义词》 (文庆, 1986) 讨论了言语反义词的形成原因, 并对言语反义词和语言反义词做了对比。此外, 类似的讨论还散见于一些语文杂志和语言期刊。

综合看来, 学界对言语反义词的探讨主要围绕着修辞和语境展开。不少学者都分析了言语反义词与修辞手段的关系, 并总结了言语反义词得以形成的修辞方式和话语技巧。言语反义词本身并没有反义关系, 离开语境来看其实往往是两个不相关或者不构成反义关系的词, 然而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则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相反、相对的意义。因此在语境中探讨言语反义词是必不可缺的分析手段。笔者拟对鲁迅相关作品做一些粗略的分析, 探讨鲁迅作品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 以期更好地理解言语反义词的使用环境和修辞效果。

二、鲁迅作品中的言语反义词

鲁迅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可谓独具一格, 其思想深刻, 作品语言也鞭辟入里, 大快人心。尤其是鲁迅杂文中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揭露、对国民性的批判, 辛辣讽刺、直指人心。鲁迅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言语反义词, 看似没有反义关系, 却在语境中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让语言的表现力更加强烈。笔者选取了鲁迅作品中相关的语句, 对其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进行分析。

1.“他们是羊, 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 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 (鲁迅《忽然想到》) “羊”和“凶兽”本来不具备反义关系, 但是在这个句子里对举, “羊”代表懦弱, “凶兽”代表凶残, 一个弱一个强, 形成鲜明的对比。

2.“平民总未必会舍命改革以后, 倒给上等人安排鱼翅席, 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上等人从来就没有给他们安排过杂合面。” (鲁迅《集外集拾遗·<争自由的波浪>小引》)

这个句子里“鱼翅席”代表奢侈高档的生活, “杂合面”代表艰苦的平民生活, 在那个阶级对立的年代里, “鱼翅席”的奢侈和“杂合面”的俭朴分别代表着两个阶级的对比鲜明的生活。在这里产生了强烈的批判效果。

3.当我沉默着的时候, 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野草》)

这个句子里“沉默”和“开口”构成临时反义词。开口说话, 即打破沉默, 但文章中这样的用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将闭口不谈的心境和开口说话所面临的状况表达得非常具体。同时, 两个分句的节奏性更是加强了这一对言语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4.……又于一刹那间将一切合并:眷念与决绝, 爱抚与复仇, 养育与歼除, 祝福与咒诅。 (鲁迅《颓败线的颤动》)

这个句子里“爱抚”和“复仇”所表达的反义效果来自于两种动作所代表的相反的情感。词语本身虽然没有反义关系, 但是很显然“爱抚”代表的是“爱”, “复仇”代表的是“恨”, “爱”与“恨”构成根本的反义, 因此本来没有反义关系的一堆词语在这里形成了临时的反义关系, 构成一堆临时反义词。

5.……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 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 非人间所有, 所以无词的言语。 (同上)

“无词”和“言语”因为其蕴含的反义关系给这个句子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荒诞效果。“言语”本来是由词汇组成, “无词”则是“有词”的反义面, 反义效果非常明显, 这样子的词语选择也使得文句产生了强烈的张力, 表现出一种悲剧色彩和荒无感。鲁迅善于运用词语的临时反义效果造成强烈的对比和富有张力的表达效果, 比如其杂文《无花的蔷薇》, 运用的就是这样的手法, 打破人们的心理界限和经验认知, 用对比的效果表达强烈的态度和情感色彩。

6.“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 人们都称他伟人时, 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鲁迅《无花的蔷薇》)

在这个句子里, “伟人”和“傀儡”构成言语反义词的语义理据是, “伟人”代表的是有自己独立价值的先驱, 而相比之下, “傀儡”则是任人操控, 没有独立价值和自我意识的代表。在这个层面上, “伟人”对比“傀儡”既能够表达出作者原文中所要批判的现象, 又能够在表达效果上增强讽刺的语气。

7.“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 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 (鲁迅《随感录·二十五》)

“蓬头垢面”和“妖形妖势”是对两种孩子的描写, 一种的穷人家的孩子, 穿着破旧;一种是富人家的孩子, 打扮妖娆。在此用这样一对言语反义词, 不仅仅是在描写外貌上形成强烈对比, 更是隐含了作者鲜明的态度, 对前者同情, 对后者批判。

类似的语料还有很多, 笔者在此不一一列举。值得注意的是, 鲁迅先生善于使用言语反义词, 在文句的表达中体现出强大的语言表现力, 构造意义丰富的语体效果。也正是对于言语反义词的娴熟运用, 才使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富有节奏感, 精炼深刻。言语反义词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笔者谨对其生成机制和比较常见的作用总结如下。

三、言语反义词的生成机制和作用

对于言语反义词的生成机制, 有诸多学者做出了一系列总结, 笔者将其归纳如下:

1、利用各种修辞手段, 如比喻、借代、仿拟、反语、夸张等。

2、利用语境, 脱离修辞手段的情况下依靠上下文构成言语反义。

3、利用词汇意义中某一方面的对照, 或语体色彩的对比。

4、利用民族文化心理中约定俗成的对比关系。

5、其他临时的反义效果。

综上所述, 言语反义词的生成手段主要可分为修辞和语境。其存在条件则包括民族文化心理、社会心理对词汇暗含义的约定、词汇含义的内涵和外延等等。因此, 理解语言的临时反义关系需要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认同。

而对于言语反义词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笔者认为除了诸多学者所总结的反语讽刺效果之外, 还有音律上的整齐和节奏感。笔者考察了大量的言语反义词使用案例, 发现绝大部分的言语反义词都是双音节词, 在句子里形成对举, 使得语言简洁精炼、富有节奏感。此外, 一部分言语反义词, 尤其是利用“仿拟”手段形成的言语反义词, 往往具有诙谐幽默的效果。

小妖的近义词妖术 篇8

有一次,小妖见小刺猬在树底下发呆,他就施展妖术,树上的果子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小妖本想吓吓小刺猬,可是小刺猬在树下一打滚,就浑身扎满果子跑开了。原来,小刺猬正发愁怎么摘下果子呢。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妈妈千年老妖看着小妖整天在森林里胡闹,很生气,命令小妖去山上的妖精学校修炼妖术。

小妖在妖精学校待了整整十年,终于学会了近义词妖术。可是,他捉弄动物的本性还是没有改掉。

小妖刚下山,就遇见了正要回家的胖胖猪。

“弯弯曲曲,曲曲折折:连绵不断,连绵起伏……”小妖迫切地施展刚学会的妖术。

突然,胖胖猪眼前一黑,等他再睁开眼睛,四面都是墙。胖胖猪紧张地咽咽口水,他明白自己遇到妖术了,还是很厉害的妖术。

胖胖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发现一面墙上若有若无地闪着一些词。他仔细地辨认,发现上面写着:

希望——盼望 节省—— 美丽——

仔细—— 消失—— 细小——

“希望、盼望……哦,原来是近义词妖术。”胖胖猪曾听奶奶说过这种妖术,他深吸一口气,快速地报出答案,“节约、漂亮、认真、消灭、微小。”

只听“啪”一声,四面的墙消失了。胖胖猪又看见了熟悉的森林,同时他也看见了被一个网兜罩住的小妖。小妖挣扎得越厉害,网兜就缩得越紧,网兜的绳子,都快勒进小妖的肉里了。

原来,胖胖猪破解妖术后,又反弹给了小妖。小妖必须填上反义词,才能解脱,可是他还没学过反义词。

胖胖猪看着疼痛的小妖,连忙喊出了这六个词的反义词。

小妖身上的绳索脱落了,他看着并没有生气的胖胖猪,暗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捉弄小动物了。

衰退的近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篇9

没落:①衰败;趋向覆灭:没落阶级|没落的地主家庭。 没落

衰弱:①身体精力、机能等减退:身体衰弱|神经衰落|心脏衰弱

阑珊:〈书〉将尽;衰落:春意~ㄧ意兴~。阑珊

衰退的反义词

鼎盛:正当兴盛或强壮:~时期ㄧ春秋~(正当壮年)。鼎盛

旺盛:1.炽盛。 2.兴旺。 3.谓情绪强烈﹑高涨旺盛

振兴:发展使兴盛:振兴中华|振兴工业|振兴教育。振兴

衰退的造句

1、我们在这次衰退中寻找着魔鬼。

2、它们正在预测这次衰退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结束。

3、身体虽然垮了,但革命意志并没有衰退。

4、房地产开发的衰退拖累了增长,跟上年如出一辙。

5、因为经济急速衰退,这些小公司一间间关门,剩下的也难免有着兔死狐悲的悲哀。

6、就好像衰退根本没发生过一样。

7、在我看来很有趣的是,对停滞不前的定义之一,就是要衰退。

8、有些革命意志衰退的人,只一味地求田问舍,为自己打算,这是最没出息的。

9、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做事常常丢三落四,年轻人应体谅。

10、但这并非意味着景气衰退已经结束.

11、世界陷入衰退又怎么样?

12、整理你的观察名单开始,学会利用这次危机和衰退提供的线索对名单进行精简。

13、金融市场如此反复无常,许多公司在经济衰退的长期打击下开始抛售股票,很难看出将来会怎样。

14、对于今天世界经济衰退的原因,有人说是人们没有购买力,有人说是竞争过甚,这都是群盲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看法。

渺茫的近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篇10

渺小

飘渺

苍茫

茫然

迷茫

渺茫的反义词

巨大

明朗

清晰

渺茫的造句

1) 叔叔离家已经多年,至今音信渺茫。

2) 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适当的工作,一时感到前途渺茫。

3) 看来赢得这场比赛的可能性太渺茫了。

4) 以他的成绩来讲,考大学的希望很渺茫。

5) 生活一如既往,但老王的梦想却越来越渺茫。

6) 他如今长期失业在家,回英国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得早日改换门庭,另找洋主子才好。

7) 人应有自知之明,否则小往大来,成功的希望是很渺茫的。

8)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9) 那种前途渺茫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10) 他似乎看到了那渺茫的希望。

11) 那一时期仿佛遥远而渺茫。

12) 战讯带来的和平希望十分渺茫。

13)这个希望越来越渺茫。

14)这是一种渺茫的希望。

15) 我们会联想到宇宙的广袤、大地的无垠,以及自身得以存在的渺茫几率,然后,自叹卑微却又受宠若惊。

词语解释

1.辽阔貌。

唐殷尧藩《送客游吴》诗:“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宋王安石《送程公辟之豫章》诗:“平湖湾坞烟渺茫,树石珍怪花草香,幽处往往闻笙簧。”

明归有光《沧浪亭记》:“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

草明《乘风破浪》五:“渺茫的顶空上罩着碧蓝的天幕,它蓝的那么柔和。”

2. 模糊不清。

唐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天和树色蔼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谢邱之讼》:“姓氏渺茫,无可考订。”

鲁迅 《呐喊·阿Q正传》:“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3.声音隐隐约约、似有还无。

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 虚妄无凭。指不可信。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毛君云:其妻病,道人为灸屋柱十馀壮,脱然愈。方欲谢之,不意其去也。世或疑神仙,以为渺茫,岂不谬哉。”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禄命之说,诚渺茫不足信。”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风水之说,半属渺茫,习俗移人,惑於此者,虽明达往往为所摇动。”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这和系出 陶唐氏 的渺茫传说不同,而在大体上是有历史根据的。”

5. 难以预期;没有把握。

宋苏轼《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游杭之举,恐怕渺茫。”

6. 空虚。

老舍《骆驼祥子》三:“夜还很黑,空中有些湿冷的雾气,心中更觉得渺茫。”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篇11

关键词:近义词;语域;搭配;语义偏好;搭配结构

作者简介:刘欣(1990-),女,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当中,近义词的辨析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难点。下面以“永远”和“永远”为例,先介绍传统的教学当中现状和问题,再基于CCL语料库,通过大规模、真实的语料,从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来归纳近义词的异同点,作为辅助手段来促进汉语近义词的教和学。

一、近义词“永远”、“永久”的问题探究

“永远”和“永久”是该教材第十课练习第三题中出现过的一对近义词。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试图按照“永远”、“永久”的词性、句法功能和语义的角度来解题,但容易得到错误的答案,而感情色彩这一区别特征又不够明确。

可见,仅仅依靠词典和教材是不够的,由于习得者受到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必须将词汇的字典释义转化成具有应用可能的辨析规则。

二、基于语料库的“永久”和“永远”辨析

(一)“永远”和“永久”在不同语域中的词频

(1)统计近义词在不同语域的分布差异

语域是人们在实际的语言活动中出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言语变体。近义词在不同的语域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统计“永远”、“永久”在不同的语域中的出现频次,所占比例及其差异,有助于将两者区分开来。

(2)针对近义词不同语域的分布差异来观察和分析

观察语料可得:①从总频次来看,“永远”比“永久”更常用。②在不同的语域中,“永远”倾向于当代文学;“永久”则是应用文。③差异最为显著的是在报刊这一语域,说明“永久”比“永远”更多地用于报刊。④在翻译作品和当代文学这一语域,“永远”在它的总频次所占比例中位列第二、第三,远远高于“永久”⑤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较之现代文学,“永远”在当代文学中出现的频次大大增多,而“永久”在现代、当代文学两个语域中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二)“永远”和“永久”的搭配词

(1)统计近义词的显著搭配词。

通过CCL语料库检索“永久”、“永远”,寻找两词周围反复出现的词,这些词就是“永久”、“永远”的搭配词。我们以“永久”为节点词,将跨度设定为坐0右5。在CCL语料库中检索到包含“永久”、“永远”的语料分别为6552条、30131条。

(2)分析近义词的右置搭配词

从词长和词性来看,“永久”的右置搭配词多为双音节词,“永远”的右置搭配词大部分是单音节词。永远比永久更多地出现在口语当中。除了结构助词“的”、“地”、“了”,连词“和”,介词“在”,其余的搭配词大多是名词或动名词,个别是形容词。从“永久”的右置搭配词来看,绝大部分情况是作定语,修饰名词,偶尔作状语和谓语。而在“永远”的右置搭配词中,单音节动词占很大一部分,结构助词、助动词和单音节副词占一部分部分,有个别的表示第二人称的名词。虽然“永远”作多种句法成分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就右置搭配词的词性来看,“永远”作为副词词性还是比较突出的。

从语义偏好来看,“永久”后的名词大多倾向于表示社会问题和国际关系领域,是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或问题。例如:“永久的纪念”和“永久的标志”更偏向于用外在的物化方式来表达时间的长久。“永远”后的词,意义比较虚化。有许多助动词、结构助词。通过观察语料,其后出现的高频动词,组成了“无法忘记”、“忘记不了”、“记住”等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可以看出,“永远”更多是表示一种主观情感。

(三)分析近义词的搭配结构

从搭配结构来看,作状语时,“永久”大多数会带上结构助词“地”,再接动词,且动词的词义不包含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永远”后面可以直接带表示情感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此外,“永远”经常带单音节副词,在表示时间程度上再限定范围,加上表示肯定或者否定语气的副词,例如:“永远都”、“永远不”、“永远也”,但“永久”后面不可以带副词。“永远”后面可以带作系动词或者副词的“是”,“永久”却不能。对于受水平限制的二语学习者来说,这是一条比较简单可靠的区别标准。

同样作定语时,从高频共现搭配词来看,“永久”的中心词多是表示客观存在的事物,意义相对比较具体,例如:“永久的纪念”和“永久的标志”更偏向于用外在的物化方式来表达时间的长久。“永远”的中心词仅仅从上表中,还看不出对象,有待扩大范围观察语料。值得注意的是,“永远”的右置搭配词中有“你”,并且通过检索和统计发现,第21个高频右置搭配词是“我们”,与人称代词高频共现的现象和它表达主观感情色彩或许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永久”、“永远”这一对近义词进行区别的目的是,对于受水平限制的二语学习者来说,能够作复杂的句法成分的近义词是容易混淆的。而基于语料库的检索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简单直接的区别标准,可以对传统教学近义词辨析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茂松、黄昌宁、方捷.汉语搭配定量分析初探[J].中国语文,1997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Z].商务印书局,2012年.

[3]蔡绿.也说“永远”——基于语料库的语频统计分析[J].语言应用研究,2014年.

[4]洪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近义词教学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

徘徊的近义词反义词 篇12

1.「甘い」的基本意思

在古日语中,「甘い」是“甘、甜、美、香”等汉字的读音(读作ウマシ)。用于表现令人身心愉快且珍贵的东西。例《祝词·广濑大忌祭》中「山々の口よりさくなだりに下し賜ふ水を甘水と受けて天の下の公民の取り作れる奥つ御歳を」,《钦明纪一四年》中「待恩詔如春草之仰甘雨也」。中世的《天正本节用集》(1590)开始将「甘い」的读音标注为「甘(アマシ)」,到了江户时代的《譬喻尽》(1786)则直接有「甘きこと糖飴の如し」的记述。也就是说「甘い」开始被用于表现砂糖或蜜的味道,即万人共通的舔食砂糖时的味道开始用「甘い」来表现。

除了表现砂糖或蜜的味道外,「甘い」还用于表现一些蔬菜或水果的味道。除了本身含有糖分的水果蔬菜外,「甘い」还用于表现酸味或辣味不足的水果蔬菜。

(1) 参加者たちは、寒暖の差が甘い大根を育てる高原で大根を収穫。

(2) 夏秋のとるイチゴは酸っぱいと言われるが、なつあかりは糖度が高くて甘い。

另外,「甘い」还可以表示鱼肉鲜美的味道,在这种情况下多侧重于表现未经过深加工的鱼肉本身的味道。

(3) 越前の冬の味覚の王者といえば越前蟹と甘エビ。ぷりぷりした歯ごたえ、とろりとした甘さがたまりません。

(4) 鶏肉小売業者は「うちの肉は柔らかくて甘いのが特徴……」

2. 作为「辛い」的反义词的「甘い」

2.1「辛い」的语义

「辛い」的基本语义为味觉的咸或辣的意思。

从上代开始便被用于味觉的“咸”一义,在现代日语中仅限于西日本地区在使用,其他地区基本上用「しょっぱい」「塩辛い」来表示。此种变化可以用两种原因来解释,其一为中世时期中国的五味说法传入日本,日本开始将“咸”和“辣”区分开来。另一原因为近代韩国料理的盛行,使「辛い」一词更加侧重于表现“辣”的意思。

「辛い」在平安时期还有“酸”的意思,但现代日语已经完全不使用了。

在味觉方面「辛い」还用来表示酒类、咖喱、烟草等的辛辣味道。

除了味觉的语义之外,由“咸”“辣”“酸”等味觉语义的对口腔的刺激强烈这一感觉,「辛い」还派生了“严厉、严格”和“辛苦、辛酸”等的表示伴有苦痛感,难以承受的痛苦等引申语义。

2.2

作为「辛い」反义词的「甘い」的语义

2.2.1 盐味、辣味、酸味等比较弱

(5) 関西の味噌汁は、甘くて、どうも口に合わない。

虽然这种用法也是表示味觉,但和「甘い」的基本义的“甜”有差别。首先,「甘い」的这种用法是以「辛い」的反义词为前提的,不是单纯地表现味道而是强调对于期待的味道稍有失望。同样,辣椒、生姜、辣根、胡椒等的味道对口腔的刺激小时,也用「甘い」表现。这种用法稍有贬义。

日语的「辛い」在平安时期用来表示酸味,现代日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但是表示酸味淡时可以用「甘い」来形容。语义的演变可以表示为:酸い·酸っぱい←→酸っぱくない圯甘い。

2.2.2 酒类等的味道

(6) 僕は、暫く、この男の方を盗み見ながら、小さな杯へついだ、甘い西洋酒を、少しずつなめていた。

酒的味道很辣时用「辛い」来形容,相反,酒的味道相对柔和对口腔的刺激不太强烈时可以用「甘い」来形容。这点用法基本上和前面的盐味或辣味或酸味的弱基本相同,但是此时的「甘い」已经开始有“口感柔和,愉快的刺激”的语义。如「甘口の煙草」「甘口のカレー」。

2.2.3 评价、做法等不严格

(7) あの先生は、採点が甘い。

(8) 父親はどうしても女の子に甘くなりがちだ。

(9) 23日に県庁で会見し、「スーパーのディスカウントのように刑が軽くなる日本の法律は甘い。再犯で新たな犠牲者が出ることがあってはいけない。そのために、終身刑ができるまで活動はやめない」と語った。

以上例句均可以看做是「辛い」的“严厉、严格”语义下的相反语义的用法。但是仅限于在表示分数或评价的时候「甘い」和「辛い」作为反义词相互对应。除表示分数或评价之外的此种语义下的「甘い」的反义词通常为「厳しい」。例句 (8) (9) 中的「甘い」很难用「辛い」来表示相反的意思,但是用「厳しい」则比较通顺。

像例句 (8) 用「甘い」来表示人的态度时,有“对对方有好感,很温柔”的语义,由此语义派生出例句 (9) 的用法,即主体是物的情况下用「甘い」来表示时,有“未达到原来要求的水准,稍有不足”的语义。

2.2.4 生活或境遇的“甜”

(10) 皿の三十年は作者にとっての三十年でもあり、「酸いも甘いも盛りし」に感慨深い。

(11) 世の中は辛いようで甘い、甘いようで辛い。

以上例句为「辛い」的“辛苦、辛酸”语义下的相反语义的用法。像前文叙述的一样,在平安时期还用于表示味觉“酸”的意思,现代日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但在表示生活的酸甜苦辣时,现代日语中有「酸いも甘いも」这一惯用表现。

以上为「甘い」作为「辛い」反义词时的多义表现用法的分析。如果用图表来表示的话,可以简单归纳为下图。

本文仅对可以和「辛い」成反义词的「甘い」语义作了解释,其他语义未作解释。作为「辛い」的反义词的「甘い」的语义基本上均带有“不充分”的意思。例:盐分不足、酸味不足、腥味不足、不够严厉等。因此,「甘い」还派生出“螺丝松”“刀不快、钝”等语义。

参考文献

[1]青谷法子.“多義語の語彙ネットワークに関する研究 (1) -形容詞“甘い”について”.“东海学园大学研究纪要”第6卷.东海学园大学, 2001.

[2]小出庆一.“味覚形容詞——体系とその意味拡張——”.“群马县立女子大学国文学研究”23.群马县立女子大学国语国文学部, 2004.

[3]近安里.“多義語“甘い”の構造的考察―英語sweetとの比較を通して―”.“明治大学日本文学”25.明治大学日本文学科, 1997.

[4]丹保健一.“五感語彙の多義性について-多義の意味的広がりをめぐって-”.“金泽大学语学?文学研究”第十九号.金泽大学教育学部国语国文学会, 1990.

[5]武藤彩加.“味覚形容詞“甘い”と“辛い”の多義構造”.“日本语教育”第110号.日本语教育学会, 2001.

上一篇:当个孩子不容易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党建与企业文化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