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24-1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精选8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篇1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根据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

第三条 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第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外国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轮检查处理。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

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并调查处理前款规定的污染事故以外的渔业污染事故。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章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第六条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拟定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

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国和地方海洋功能区划,科学合理地使用海域。

第七条 国家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制定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重点海域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毗邻重点海域的有关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建立海洋环境保护区域合作组织,负责实施重点海域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海洋生态保护工作。

第八条 跨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由有关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跨部门的重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协调未能解决的,由国务院作出决定。

第九条 国家根据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和国家经济、技术条 件,制定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

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地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和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并纳入人民政府工作计划,按相应的海洋环境质量标准实施管理。

第十条 国家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当将国家和地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在国家建立并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重点海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还应当将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 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倾倒费。

根据本法规定征收的排污费、倾倒费,必须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二条 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或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污染物排放削减任务的,或者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第十三条 国家加强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第十四条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环境监测、监视规范和标准,管理全国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定期评价海洋环境质量,发布海洋巡航监视通报。

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分别负责各自所辖水域的监测、监视。

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的分工,分别负责对入海河口、主要排污口的监测。

第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编制全国环境质量公报所必需的海洋环境监测资料。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有关部门提供与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有关的资料。

第十六条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制定的环境监测、监视信息管理制度,负责管理海洋综合信息系统,为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供服务。

第十七条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向可能受到危害者通报,并向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近岸海域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第十八条 国家根据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需要,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船舶重大海上溢油污染事故应急计划,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沿海可能发生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的规定,制定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发生重大海上污染事故时,必须按照应急计划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第十九条 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在海上实行联合执法,在巡航监视中发现海上污染事故或者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时,应当予以制止并调查取证,必要时有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事态的扩大,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三章 海洋生态保护

第二十条 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

对具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的已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应当进行整治和恢复。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海洋生态的需要,选划、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二条 凡具有下列条 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一)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

(二)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

(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

(五)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第二十三条 凡具有特殊地理条 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第二十四条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布局,不得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

第二十五条 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应当进行科学论证,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第二十六条 开发海岛及周围海域的资源,应当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不得造成海岛地形、岸滩、植被以及海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十七条 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建设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对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地区进行综合治理。

禁止毁坏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发展生态渔业建设,推广多种生态渔业生产方式,改善海洋生态状况。

新建、改建、扩建海水养殖场,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海水养殖应当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并应当合理投饵、施肥,正确使用药物,防止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

第四章 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二十九条 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 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 件和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必须征求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在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新建排污口。

在有条 件的地区,应当将排污口深海设置,实行离岸排放。设置陆源污染物深海离岸排放排污口,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 件和海底工程设施的有关情况确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污染防治有关法律的规定,加强入海河流管理,防治污染,使入海河口的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十二条 排放陆源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陆源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 件下排放陆源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和资料。

排放陆源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

拆除或者闲置陆源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征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三十三条 禁止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

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确需排放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辐射防护规定。

严格控制向海域排放含有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

第三十四条 含病原体的医疗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能排入海域。

第三十五条 含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应当严格控制向海湾、半封闭海及其他自净能力较差的海域排放。

第三十六条 向海域排放含热废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邻近渔业水域的水温符合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避免热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危害。

第三十七条 沿海农田、林场施用化学农药,必须执行国家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

沿海农田、林场应当合理使用化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三十八条 在岸滩弃置、堆放和处理尾矿、矿渣、煤灰渣、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转移危险废物。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事先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

第四十条 沿海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或者其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强城市污水的综合整治。

建设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来自大气层或者通过大气层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

第五章 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四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并把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

在依法划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从事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项目建设或者其他活动。

第四十三条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位,必须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海洋环境进行科学调查,根据自然条 件和社会条 件,合理选址,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必须征求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第四十四条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批准,建设项目不得试运行;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四十五条 禁止在沿海陆域内新建不具备有效治理措施的化学制浆造纸、化工、印染、制革、电镀、酿造、炼油、岸边冲滩拆船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工业生产项目。

第四十六条 兴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和海洋水产资源。

严格限制在海岸采挖砂石。露天开采海滨砂矿和从岸上打井开采海底矿产资源,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海洋环境。

第六章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

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四十七条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必须征求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第四十八条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保护设施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检查批准,建设项目不得试运行;环境保护设施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拆除或者闲置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事先征得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四十九条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不得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或者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

第五十条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需要爆破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资源。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及输油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溢油事故的发生。

第五十一条 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残油、废油必须予以回收,不得排放入海。经回收处理后排放的,其含油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钻井所使用的油基泥浆和其他有毒复合泥浆不得排放入海。水基泥浆和无毒复合泥浆及钻屑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五十二条 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及其有关海上设施,不得向海域处置含油的工业垃圾。处置其他工业垃圾,不得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第五十三条 海上试油时,应当确保油气充分燃烧,油和油性混合物不得排放入海。

第五十四条 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溢油应急计划,报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海区派出机构备案。

第七章 防治倾倒废弃物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篇2

大力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 是河北省海洋局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近年来, 河北省扎实开展了河口综合整治、岸滩保护与修复、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区建设、防护林建设等一系列“护肾工程”, 为蓝色海洋筑起了一道海岸绿色屏障。

海岸带、海岛治理舍得投入。先后完成了北戴河海滩修复治理示范工程, 实施了石臼坨岛、打网岗岛的岛体修复工程等。北戴河作为著名的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一向以滩宽浪缓、沙软、潮平著称于世。近年来, 由于气候环境变化以及游人不断增多, 北戴河海滩岸线后退、坡度变陡、沙质粗化, 侵蚀退化较为严重, 滨海旅游环境质量降低。为保护海滩环境, 真正还原自然沙滩, 河北省在国家支持指导下, 实施了北戴河沙滩治理工程。该项目从2010年4月开始, 总投资2.66亿元, 恢复治理的浴场海岸线全长5.4千米, 新增沙滩面积40.6公顷, 包括289.75万立方米的人工养滩填沙、总长672米的人工浅礁4座、690米的离岸浅堤4座以及养滩工程监测系统等, 目前工程已全部结束。北戴河沙滩的修复治理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日渐显现。

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规范。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北戴河鸟类自然保护区、唐山乐亭石臼坨诸岛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新的加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建立的首批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主要保护对象为沙丘、沙堤、泻湖、林带和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和所在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近几年来, 河北省海洋局进一步加大了生态修复和监管力度, 在陆域核心区布设了围栏、围网, 埋设了界桩、界碑, 在海上核心区布设了4个浮标, 通过退养还湖、植被恢复、清理淤泥等措施, 对七里海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2010年以来, 保护区开展了陆域核心区20公顷海滩修复治理工程, 主要进行了海滩垃圾清理、海滩海岸修复治理及后期维护, 及时发现和处理了多起保护区内挖沙、采药、开发建设等违法违规事件, 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湿地保护措施得到新加强。河北省有南大港、海兴、唐海三个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在海洋湿地保护建设中下了大功夫。南大港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6000公顷, 为了保护好这一自然资源, 近年来各级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 购买黄河水注入湿地, 在排河入海口建成拦水闸一座, 维修了两座扬水站及与湿地相通的水渠, 开挖了环形沟和引水渠完善保护设施, 在湿地周边建设了20米宽、29千米长的绿色保护林带,

清理了湿地周边的污染源。同时, 在湿地各个入口处设立保护卡, 实行全封闭管理, 使这一宝贵的湿地资源得到了较好的管理和保护。

着力提升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水平

近几年来, 河北省海洋局针对当前海洋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境监测管理的力度, 初步实现了监视监测常态化、预警预报规范化、应急监测及时化、基础研究前沿化。

监视监测常态化。建立了省、市两级海洋环境监测网络, 沿海秦皇岛、唐山和沧州三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和设备不断完善。优化了监测站位布局和监测内容, 监测站位总数增加到近400个, 监测项目扩展到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海水入侵与盐渍化监测、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区监测、海洋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海平面变化影响监测等27个专项, 监测范围基本覆盖全省海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市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发布, 形成了省、市两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发布制度, 为社会公众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预警预报规范化。建立了国家、海区、省与秦皇岛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和黄骅港等重点观测站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 完善了省、市两级海洋信息日报制度和月报制度, 与海区建立了海上溢油信息通报制度, 开通了海洋预警报手机短信服务业务等, 保证重大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准确公布, 及时为各级政府、沿海地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海洋信息服务。制定了《河北省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和《海洋赤潮灾害应急执行预案》《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执行预案》《海洋石油污染防治应急执行预案》等, 初步建立了海洋灾害远程视频会商系统, 在预防海洋灾害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急监测及时化。高度重视海洋灾害的应急监测和预报工作。2010年1月, 河北省遭遇了30年一遇的罕见冰情, 省海洋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海冰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提出了6项措施要求, 组织海冰应急监测队伍, 出动2000多人次、行程近3万千米, 获取海冰现场监测数据162份, 发布海冰灾害冰情简报54期。2011年6月,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后, 全省各级海洋管理部门积极应对, 共派出执法船艇270艘次、航时891小时、航程16800海里, 加大了对全省近岸海域尤其是北戴河海域的巡视频次和频率, 及时通报取样鉴定情况和事件发展趋势, 为做好应急准备提供了可靠依据。

基础研究前沿化。先后完成了河北省海洋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总量控制、河北省海水入侵灾害调查评价、河北省海岸侵蚀灾害监测评价、河北省沿海风暴潮警戒水位核定、风暴潮预警报系统应用技术能力建设、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脆弱性评价、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海洋灾害远程应急会商系统、秦皇岛海域养殖经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等多项研究, 保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建立在科学严谨的研究基础之上。

坚持海洋开发与保护并举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河北省充分利用沿海有利条件, 全力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 集中力量加大沿海开发力度, 积极开展秦皇岛、曹妃甸新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建设, 海洋经济快速崛起。为了妥善处理好海洋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河北省海洋局按照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积极探索“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有效途径, 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规划论证阶段及时提出环保要求。近几年, 河北省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 建设了一批沿海工业项目, 每个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 省、市海洋部门都坚持提前介入, 积极协调和指导, 依法进行项目影响评价, 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在规划设计时, 先后邀请国家海洋局勘测环评中心等30余家甲级设计、勘测、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 进行项目论证评审, 明确提出了加强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建设、搞好雨水收集和回用工程、建立健全严格的船舶停泊管理制度、按20年一遇标准建设风暴潮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和巨浪海冰预警预报体系等具体要求, 同时明确了固废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认证、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具体标准, 力争将工业区对海洋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

项目实施阶段集中搞好综合治理。唐山乐亭“三岛”是河北省重要的海岛资源富集区, 2009年开始进行旅游区开发建设。为有效解决内海淤积、岛岸侵蚀、沙滩萎缩、生态退化、植被破坏等明显削弱岛屿属性的生态退化问题, 唐山市专门成立了旅游岛管理委员会, 提出了“先整治后开发, 不整治不开发”的工作思路。委托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海洋环境质量调查、数模物模分析、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沙滩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前期技术工作, 在引入项目之前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了不同的环保措施。仅2011年就投资3000万元, 对“三岛”中的石臼砣岛岛体、岸线进行修复整治, 加强对岛上多样的天然海岛生境的保护。同时启动诸多长期性生态环境监测项目, 全面掌握已有项目对唐山湾“三岛”及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影响。

经营运行阶段不断改进环保措施。京唐港是河北省的重要港口, 其建成运营以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有效解决粉尘污染问题, 采取了一系列抑尘措施, 2010年修建了港区挡风抑尘墙, 码头装船卸船采用了封闭式皮带通廊方式, 对港区粉状物料存储场所全部安装固定喷淋和流动洒水设施, 煤炭和矿石存储场所还配置了吸尘车, 对落地散落物料及时回收, 港区粉尘污染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健全陆海统筹联动保护机制

为促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陆域、流域环境保护相衔接, 河北省海洋局按照“陆海统筹、河海统筹”的原则, 建立完善了全省陆海统筹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明确任务, 实行目标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 河北省海洋局和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陆海统筹海洋环境保护沟通合作工作机制的意见》, 在每年召开的全省海洋工作会议上, 环保部门都要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 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指标任务分解到沿海各设区市, 作为环保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提出了硬性要求, 确定到2015年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河口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60%以上, 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90%, 重点监控区赤潮灾害发现率达到100%, 港口作业区、海上油气区等重点海洋功能区监控率达到90%。

协调联动, 形成整体合力。建立了由海洋、环保、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政府组成的海洋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污染防治协调联动机制, 对各部门在陆海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海上污染控制, 按照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强化海洋环境分级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强沿海地区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管理, 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水产、交通部门分别负责水产养殖、港口船舶的污染物控制与治理, 防止污染事故发生;旅游、林业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沿海防护林和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清洁养殖、清洁种植, 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实际工作中, 各部门各负其责、各行其职, 协调联动, 真正形成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合力。

突破难点, 加大治污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旅游区污染治理力度, 取得了明显成效。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 工厂临海而建, 过去由于厂区地标太低, 不能并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公司厂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海;2009年该公司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 所有生活污水和车间冲洗废水并入生活污水管网, 统一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用于办公设施卫生用水、道路洒水降尘和绿化用水, 做到清污分流, 废水处理标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为了做好旅游区污染治理工作, 多年来河北省海洋局坚持“暑期无小事”的原则, 每年都要成立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各旅游区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 有效保障了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的安全。

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

为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河北省海洋局注重不断完善海洋管理的法规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 有效促进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河北省海洋局关于划分海洋主管部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权限的意见》《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章制度, 并印发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指南》《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签发指南》等技术规范, 使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

切实搞好规划引导。注重发挥规划的控制约束功能, 引导沿海地区自觉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 重点实施海洋污染控制、滨海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环境保护能力提升等3大类15小类61项工程。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6个, 续建污水处理厂10个, 新建污水处理厂62个,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2.9万吨/日;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2个, 处理规模456吨/日;建设城市污水管网221.7千米;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12个, 再生水利用规模达到43万吨/日。这些工程全部完工后, 将初步形成完善的陆海统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评价和海洋环境监管体系, 基本恢复近岸海域和保护区陆域生态系统功能, 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海洋环境保护法须与时俱进 篇3

从法律层面重新定义“海洋环境”

海洋环境保护法首先要对“海洋环境”进行科学定义。所谓“海洋环境”,有的词典将它解释为:“地球上广大连续的海和洋的总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海底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从中可以了解一个客观事实,即“海洋环境”不仅包括海水,还有水中的各种物质、沉积物以及海洋生物等。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涉及两大领域:一是保护海洋生态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二是“五大”污染源(陆地污染、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倾倒废弃物、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的污染防治措施。从法律规定内容看,完全不能满足使用“海洋环境”法律名称内涵的需要,也不能体现整个“海洋环境保护”的实践需要。这部法律“帽大头小”的缺陷一直延续了30多年,已经到了必须改正的时候了。

“海洋环境污染”的定义问题

我国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十章第九十五条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做出的解释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把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害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称《公约》)第一条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的定义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

首先,“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比《公约》中的“海洋环境的污染”多了“损害”两个字,但是其解释内容前者基本拷贝了后者。按理,前者加了“损害”两个字,意思明显发生变化,应该解释清楚何谓“损害”,主要强调海洋环境污染之后产生的损失和危害,《公约》中“海洋环境污染”的着眼点在于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之后,对海洋生物等产生有害影响。本次修法应对该名词解释予以斟酌并进行适当调整,要么去掉“损害”两字与《公约》同样使用“海洋环境的污染”,要么另作科学合理的解释。

其次,“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解释将《公约》中的部分文字稍作改动,其结果却大相径庭。《公约》中的表述在处理海洋环境污染事件或案件时,对受害方或原告方十分有利。特别是在对涉外案件和事件的处理时能够占据主动地位。如果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定义,美国康菲公司违反规定导致发生渤海湾溢油事件中,若要指控和处罚肇事者,举证责任完全在受害方或曰原告方。不仅如此,这一定义还可以用于整治外国舰船在我国管辖海域实施的军事侵权活动之中。譬如,2009年3月发生在我国南海管辖海域的美国军船“无瑕”号反潜探测事件。如果按照《公约》“海洋环境的污染”定义,中方可以直接质疑或指控,美方反潜探测船“无瑕”号释放的声呐噪音对南海的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有害影响,如果美方不服或不承认,他们负有“我没有损害任何南海海洋生物资源”的举证责任。但是,按照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名词解释,在没有掌握确凿证据之前,就无法认定和指控美国军船“无瑕”号的海洋侵权行为。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职责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海洋行政执法形成人们热议的“五龙闹海”格局,源于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职责分工。此次修法,在整体格局依然不变的前提下应该考虑: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即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其理由:

一是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赋予国家环保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权利。实际上,只是多了一个“婆婆”而已,非但不能发挥实质性的正能量,还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二是海洋生态系统独立于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环境保护管理需要独立和独特的研究、监测、分析、协调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即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名正言顺,而且职责明确有利于提高效率。三是我国海洋管理存在诸多瓶颈问题,最大的烦恼是职责模糊不清,责任落实不下去。国家海洋管理一般而言有七大任务对象,即交通安全、海上救助、海洋渔业、海上治安、海洋维权、海洋环保以及海洋调查。海洋环境保护是七大任务对象其中之一,法律规定“海洋环境保护”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国家海洋局又如何能真正履行海洋综合管理的使命呢?

修法须从实际出发

海洋环境保护法1983年3月1日施行至今33年,自2000年4月1日第一次修订后施行至今也有16年,不少内容亟待补充。

第一,通过处理康菲公司开采石油污染渤海湾事件,发现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处罚条款的规定数量,不足以对肇事者起到惩戒作用,必须修改。第二,日本福岛核电站2011年3月因特大海啸发生爆炸事故,放射性污水排放至今但不向我国通报情况。对此,我国没有相关专业部门主动对号入座,站出来向日本政府或有关方面提出交涉。第三,随着科技进步和国际海洋法的发展,深海油气开发、可燃冰商用开采、深海矿产开发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原来立法时可以忽略不计的来自海底活动的污染、“区域”内活动的污染、大气层或通过大气层的污染也应该考虑入法。第四,作为法律只需做出原则性规定,切忌包揽“条例”和“规定”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修改的《海洋环境保护法》 篇4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

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四十三条修改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位,必须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海洋环境进行科学调查,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合理选址,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必须征求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二)将第五十四条修改为:“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溢油应急计划,报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海区派出机构备案。”

(三)删去第八十条中的“审核和”。

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作出修改

将第十三条修改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药品生产企业可以接受委托生产药品。”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作出修改

(一)删去第十条第二款中的“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二)将第十四条中的“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修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作出修改

将第二十三条第二款修改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协定确定的共同管理的渔区或者公海从事捕捞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海洋大型拖网、围网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其他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但是,批准发放海洋作业的捕捞许可证不得超过国家下达的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办理报关手续,必须依法经海关注册登记。未依法经海关注册登记,不得从事报关业务。”

(二)将第二十条第一款修改为:“进出境船舶和航空器兼营境内客、货运输,应当符合海关监管要求。”

(三)将第二十六条修改为:“海关接受申报后,报关单证及其内容不得修改或者撤销,但符合海关规定情形的除外。”

(四)将第八十六条第八项修改为:“(八)进出境运输工具,不符合海关监管要求或者未向海关办理手续,擅自兼营或者改营境内运输的”。

(五)删去第八十八条中的“和未取得报关从业资格”。

(六)将第八十九条修改为:“报关企业非法代理他人报关或者超出其业务范围进行报关活动的,由海关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报关注册登记。

“报关人员非法代理他人报关或者超出其业务范围进行报关活动的,由海关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七)将第九十条修改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向海关工作人员行贿的,由海关撤销其报关注册登记,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不得重新注册登记为报关企业。

“报关人员向海关工作人员行贿的,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作出修改

删去第八条中的“经全国或者省级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批准后”。

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作出修改

(一)删去第七条第二款中的“实收资本”。

(二)将第二十三条第二项修改为:“(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三)将第二十六条修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删去第二十七条第三款。

(五)删去第二十九条。

(六)将第三十条改为第二十九条,修改为:“股东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七)删去第三十三条第三款中的“及其出资额”。

(八)删去第五十九条第一款。

(九)将第七十七条改为第七十六条,并将第二项修改为:“(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

(十)将第八十一条改为第八十条,并将第一款修改为:“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在发起人认购的股份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第三款修改为:“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十一)将第八十四条改为第八十三条,并将第一款修改为:“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第三款修改为:“发起人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十二)删去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三款。

此外,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所作的修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所作的修改,自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2016最新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完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6修订版)

3.2016关于葫芦岛市海洋环境保护实施办法(全文)

海洋环境保护论文 篇5

中文摘要:

大海是生命的故乡,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它从太阳吸收热量,又将热量释到大气,从而调节气候,因此,沿海地区气候适宜,环境幽美,自古就是人口密集之地,目前全世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美国海洋学家西尔斯亚.厄尔说;我们这个星球的特点是受海洋主宰点的,天气和气候也是受海洋控制的海洋汇集的生物种类之多冠与全球,如果海洋发生变化,地球的特点也将发生变化。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在已经面临很多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人类要发展,就需要一种指导思想来避免造成对环境更难挽回的伤害,这个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1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例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就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汞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和贝类体内富集。最后导致100多人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以主要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海岸带地区以及主要海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系统。与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一样,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针对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由于发展经济带来的海域环境水污染的恶化、海洋自然灾害(台风、巨浪、风暴潮、地震、冰害、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数字手段统一地加以处理,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会是决策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具体规划时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2 海洋生态破坏

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生产活动,例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围垦和滥捕等),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目前,海洋开发活动还缺乏综合的、长远的规划、综合效益比较差。

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

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倍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

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很多国家在试验新的原油装载方法。有些国家配备了除污船,用来清除港口水面垃圾和污油。

考 文 献

:[1] 郑瀛。再论物权法的发展趋势[J].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

[2] 莱州十年放流效果显著[N].北京:中国渔业报。2003.6.16

[3] 徐祥民。对公民环境权的几点疑问[J].北京:中国法学。2004.2

[4] 徐祥民。张峰。质疑公民环境权[J].上海:法学2004.2

[5] 徐祥民。告别传统。厚筑义务之堤[J].郑州:郑州大学学报。20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篇6

一、单项选择题

1.1982年的()是中国第一部保护海洋环境的综合性专门法律。A.《海洋环境保护法》

B.《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C.《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D.《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2.试验倾倒使用期不超过()。A.1年 B.2年 C.3年 D.5年

3.海洋功能区划实行()审批。A.国务院 B.分级

C.省人民政府 D.沿海市县

4.()人民政府对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A.省级 B.省辖市 C.较大的市 D.县级

5.DDT之类的有害有毒物质在南北极地区的动植物体中都能检测到。这说明海洋环境污染()。A.种类繁杂 B.范围扩大 C.危害持续性强 D.后果严重

6.我国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A.陆源水污染物 B.船舶油污污染 C.倾倒废弃物污染

D.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

7.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负责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主管机关的是()。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D.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8.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环保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除了必须征求海洋、海事和渔业部门的意见外,还必须征求意见的部门是()。A.建设部门 B.规划部门 C.水利部门 D.军队环保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有()。A.排污收费制度

B.海洋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重点海域排污总重控制制度 D.海洋功能区域制度

E.海上重大污染事故预防和处理制度

2.海洋环境保护法主要以()方面对海洋倾废做了规定。A.实行海洋倾倒许可制度 B.合理设置海洋倾倒区

C.海洋倾废管制的具体规定 D.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 E.船舶油污保险基金制度

3.《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生态的保护主要以()方面作了规定。A.特殊海域区域保护

B.对海洋生态有影响的行为的管制 C.排污发展制度

D.海洋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E.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4.载运具有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的船舶,其()必须事先向海事运行政主管部门申报。A.承运人 B.货物所有人 C.代理人 D.船舶所有人 E.港口负责人

5.海洋环境污染有的特点包括()。A.污染种类繁多 B.污染扩散范围大 C.污染持续性强

════════════════════════════════════════════════════════════════ D.污染强度大 E.污染后果多样化

6.倾倒许可证分为()。A.紧急许可证 B.特别许可证 C.普通许可制 D.临时许可证 E.专用许可证

7.《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两方面对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作出了规定。A.入海排污口设置

B.陆源污染物排放的禁限措施 C.排污收费制度

D.海洋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E.海洋环境监测监视信息管理制度

三、简答题

1.简述海洋倾废管理的具体规定。

2.简述对海洋生态有影响的行为的管制措施。

3.简述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区域。

4.简述“排污收费”制度。

5.简述海洋环境污染的概念及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论《海洋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2.试论陆源污染物排放的禁限措施。3.试论海洋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36页。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46页。

════════════════════════════════════════════════════════════════ 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38页。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36页。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34页。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海洋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定。由于我国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源水污染物,因此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减少陆源性海洋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7.【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沿海唐、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并主管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B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C负责船舶类造成后果监督,D负责渔业船舶。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法律规定入海排污上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活力条件和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后,报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审查部门审查批准。环保部门在批准前应征求建设部门、规划部门、水利部门和军队环保部门的意见。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37页。2.【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45页。3.【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40页。4.【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40页。5.【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33页。6.【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海洋倾倒许可制度。具体分析请参考教材246页。

════════════════════════════════════════════════════════════════ 7.【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243页。

三、简答题 1.【正确答案】 获准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必须按照许可证注明的期限及条件,到指定的区域进行倾倒。废弃物装载之后,批准部门应当予以核实。获准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应当详细记录倾倒的情况,并在倾倒后向批准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倾倒废弃物的船舶必须向驶出港的海事行政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禁止在海上焚烧废弃物;禁止在海上处置放射性废弃物或者其他放射性物质,废弃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的豁免浓度由国务院制定。2.【正确答案】(1)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应当进行科学论证,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2)开发海岛及周围海域的资源,应当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不得造成海岛地形、岸滩、植被以及海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3)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建设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对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地区进行综合治理。禁止毁坏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

(4)国家鼓励发展生态渔业建设,推广多种生态渔业生产方式,改善海洋生态状况。海水养殖应当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并应当合理投饵、施肥,正确使用药物,防止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3.【正确答案】 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1)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2)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5)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4.【正确答案】 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倾倒费;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企业,在作业期间,确因设备和技术原因,其含油污水、含油水基泥浆和含油钻屑不能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经海洋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以向海洋排放,但应缴纳超标排污费;根据本法规定征收的排污费、倾倒费,必须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得挪作他用。5.【正确答案】 海洋环境污染,是指直接或者问接地将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碍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坏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的现象。

海洋环境污染有以下特点:污染种类繁杂;污染扩散范围大;污染危害持续性强。

四、论述题。(1).【正确答案】 《海洋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行为规定了如下行政处罚措施:对违法向海域排放本法禁止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其他物质的、不按照本法规定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标准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海洋倾倒许可证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不立即采取处理措施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

对违法造成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破坏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和采取补救措施,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其违法所得。

对违法设置入海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关闭,并处罚款。════════════════════════════════════════════════════════════════

对违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营辖海域转移危险废物的,由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非法运输该危险废物的船舶退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并处罚款。

对违法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处罚款。

对违法不按照许可证的规定倾倒,或者向已经封闭的倾倒区倾倒废弃物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处罚款;对情节严重的,可以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对违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废弃物运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根据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

对违法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2).【正确答案】 禁止性义务规范主要包括:禁止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转移危险废物。

限制性义务规范主要包括: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确需排放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辐射防护规定;严格控制向海域排放含有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含病原体的医疗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能排入海域;含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应当严格控制向海湾、半封闭海及其他自净能力较差的海域排放;向海域排放含热废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邻近渔业水域的水温符合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避免热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危害;沿海农田、林场施用化学农药,必须执行国家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沿海农田、林场应当合理使用化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为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防止大气污染物造成海洋污染的义务,《海洋环境保护法》特别规定,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来自大气层或者通过大气层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内水和领海以外的其他海域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事先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3).【正确答案】 海洋是一个整体,海洋环境保护需要统一的监督管理;海洋又是个综合的环境系统,其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针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这一特点,《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统一主管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其具体内容是:

(1)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主管全国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内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并主管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

(2)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3)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外国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轮检查处理。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

(4)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并调查处理前款规定的污染事故以外的渔业污染事故。

(5)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篇7

普兰店市隶属大连市, 位于辽东半岛中南部东侧, 东临庄河市, 西接瓦房店市, 南与大连市金州区毗邻, 北与盖州市接壤, 东南与长海县隔海相望。全市南北长74 km, 东西宽63 km, 总面积2 896 km2。

普兰店市横跨渤黄两海, 东南濒临黄海、西南临渤海, 辖区范围内的海洋总面积为347 km2。其中, 浅海海域面100km2, 滩涂面积247 km2。沿海有7岛3礁, 面积3 km2, 港湾30余处。海洋自然景观百余处, 海水浴场资源50余处。海水水温为-1~27℃, 盐度在25‰~32‰。海洋资源丰富, 海洋生物共有三大类, 共172科414种, 鱼、虾、贝、藻等经济生物及海洋、滨岸、岛屿珍稀生物种类繁多, 资源量大。

普兰店市海岸线总长65 km。黄海岸线东起碧流河, 西止大沙河, 长55 km;渤海岸线长10 km。目前普兰店市域岸线可分为三大类:①港口岸线。东部黄海岸线已建有23万t货运量和30万人客运量皮口港, 是长海县海岛与陆地运输的最近港口, 是大连市的主要地方港之一。皮口港现有顺岸泊位5个, 180 m长及50 m长的简易登陆码头2个, 回填陆域面积1.97 hm2。②旅游岸线。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 普兰店市旅游资源岸线较为贫乏。③水产养殖岸线。普兰店市是全国海岸开发利用较早的县市之一, 其水产品养殖岸线可达总岸线的50%, 可养殖面积占滩涂总面积的82%, 现养殖开发面积达5 900 hm2。

2 海域环境容量分析

2.1 计算方法

在对普兰店湾、普兰店东南海域潮流场进行简单模拟的基础上, 建立污染物扩散数值模型, 从而确定受纳水体与排放源的响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根据水质控制标准值减去本底值得到的允许浓度增量, 计算海域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即环境容量。

流场计算采用深度平均二维浅水潮波方程:

其中:H=η+h, η为平均海平面以上的水位高度;h是水深, C是Chezy系数, C=H1/6/n, n为Manning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f是柯氏力;u、v是垂向平均流速在x和y轴的分量。

污染扩散模型采用适用于垂向混合充分的浅海的二维深度平均的平流扩散方程:

式中, P是某污染物的深度平均浓度, U、V是深度平均速度在x、y方向上的分量, Sm是污染物的入海负荷量。

海域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根据污染源输入—纳污水域的响应特性, 分别计算相应系数、分担率, 最后得出海域环境容量。

响应系数:用简单的函数关系来描述源强与平衡浓度场之间的联系, 即有:

Ci=PiSi

其中:Si—第i个点源的排放强度, Ci—在第i个点源单独作用下所形成的平衡浓度值, Pi—与第i个点源有关的系数。上式可以改写为:

Pi=Ci/Si

分担率:在多个污染源共同作用的情况下, 水体中某特定控制点的浓度为各个污染源单独作用所形成的浓度之和, 即:

n为源点个数, 令

Ri=Ci/C

则Ri代表了第i个点源对总浓度的贡献百分比, 称为污染责任分担率。

2.2 计算结果

用计算得到的环境容量减去2007年污染物入海量, 得到2007年剩余环境容量。再用2007年剩余环境容量扣除2020年排放量增量得到2020年剩余环境容量。到2020年, 海域剩余环境容量为3 694 t[1]。

3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目前, 普兰店市存在的海洋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民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通过排污口及河流进入海洋, 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②局部浅海海域养殖密度过大, 海水净化能力下降, 造成海水富营养化, 导致养殖自身污染海域。③渤海普兰店湾10 km岸线均为滩涂养殖及盐田, 其中普兰店盐场为东北四大盐场之一, 但近年来因沈大高速公路桥的建设使得海湾成为了内湾。此外, 临岸水域污染严重, 水产资源遭到破坏。④受外长山列岛屏障的影响, 近岸海域海水流速迟缓, 淤泥逐年加深, 影响营养物质的输入和污染物的及时输出, 污染物得不到及时的稀释扩散, 滞留在近岸养殖海域, 影响海洋生态环境。⑤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逐渐升高, 海水温度升高, 导致部分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失调, 赤潮现象时有发生,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范围也不断扩大, 给海水养殖业、捕捞业和滨海旅游业等造成危害。

4 保护目标确定

合理开发利用岸线资源, 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的原则, 在统筹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提下, 重点保证港口发展、滨海旅游疗养等特有要求的用户对海岸线的需求, 在合理开发的同时, 保护海岸线的自然生态。

形成海洋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海洋生态相和谐的发展模式, 健全从陆地、河流到海洋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陆源污染和海洋环境、风险灾害等得到全面监控和有效防治, 使普兰店海域成为经济与生态和谐共存的结合体, 真正走上和谐、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5 保护对策

(1) 控制污水入海量, 防止海水富营养化。实行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控制陆源污染物向海洋超标排放, 特别要严格控制含大量有机物和富营养盐污水的入海量。在工业集中和人口密集区域以及大量排放污水的工矿企业, 建立污水处理装置, 严格按污水排放标准向海洋排放。严格审批沿岸入海排污口, 严把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关。

(2) 海水养殖污染防治。依法强化管理, 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严格控制污染物的入海排放量;通过控制养殖规模, 限制水面养殖, 发展底播增殖来控制养殖污染。改进网箱养鱼的饵料, 严禁虾池底质清污入海。此外, 根据普兰店市地理特点、夏季主导风向, 避开旅游景区、居民密集居住区, 合理布局水产养殖器具集中堆放地点。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禁止随处乱倒, 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3) 围填海控制。严格控制围海、填海造地工程,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增加湿地、林地面积;地面水水质和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标准。严格推动围海造地项目的海域使用论证, 对围海造地引起水动力条件改变、对其他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及效益评估进行深入地分析预测, 减少盲目性;建立论证单位、评审专家责任追究制, 严把论证评审关。项目审批前, 必须进行现场踏勘, 充分征求有关部门意见。逐步建立对围海造地项目的动态监测和后评估制度。

(4) 岸线资源保护与开发。①建设岸线的开发利用, 继续扩建皮口港。②加强对平岛风景旅游岸线的开发利用。以平岛旅游度假村的建设为契机, 开发海上旅游资源, 突出滨海特色, 建成多功能、现代化的海上旅游胜地。③结合海湾工业区的建设及城区范围的扩大, 在普兰店海湾新城内预留生活岸线, 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亲海空间, 加强亲海的环境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为市民的亲海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为城区旅游提供更广阔的空间。④合理利用水产养殖岸线。本着调整海产品捕养比例, 稳定捕捞, 发展科学养殖、提高单位面积利润的原则, 以马牙岛、平岛为依托, 在皮口、杨树房和城子坦等城镇加强海珍品养殖, 在现有基础上, 提高技术含量, 加强科学管理。⑤加强对生态类型岸线的环境保护力度。重点保护普兰店的黄海岸线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价值的区域, 禁止在其中进行任何形式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 确保自然生态环境免遭破坏

(5) 船舶污染控制。加大船舶安全检查力度, 进一步提升沿海航行船舶的安全状况, 严厉整治低标准船舶;加强水上交通管理, 减少船舶污染事故发生;开展专项整治, 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 改善水上交通安全环境;加大油轮管理力度, 禁止单壳油轮进入普兰店海域;港口建设含油污水接收处理设施和应急器材以及垃圾接收装置;制定海上溢油、化工泄漏等各类海上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预案[2,3]。

(6)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开展海洋功能区规划工作, 从全局出发, 科学指导海洋开发和利用。对重点海域要作出开发规划, 加强对海水养殖业的科学管理, 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 保持养殖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7) 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介, 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关于赤潮的科普宣传, 通过宣传教育, 增强人类抗灾防灾的意识能力。同时也呼吁社会各方面在全面开发海洋的同时, 高度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 提高全民保护海洋的意识[4,5]。

参考文献

[1]史兆光, 邢文利, 苏澜昕.生态文明维度的海洋运输与海洋环境保护[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 :73-77.

[2]卢忠宝.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5.

[3]吴玉红, 全玉莲, 李克国.葫芦岛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 :19-22.

[4]于晓.关于青岛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J].海洋信息, 2006 (3) :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篇8

关键词: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环境保护;低碳发展

引言:

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与其本身的海体、海底以及海面等有着直接的关联,形成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包含了很多的金属核资源、能源、海水、港口以及海洋空间等自然和衍生资源。目前世界大陆资源逐渐枯竭,很多的国家将资源的探索转向了海洋,因此针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展变得非常重要,那么在开采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这些必将成为了今后的研究主题。

一、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那么对于海洋资源的利用,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的必要性。

第一,我国目前建立的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模式属于低碳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已在各个领域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低碳经济已成为了我国经济中重要的一环,我国提倡的低碳经济是由于国际社会对全球资源乱采乱伐,造成资源大量的消耗并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使得全球环境极度恶化而提出的新理念,低碳概念也成为了目前国际上重点关注和发展的领域,它的核心内容是发展观、技术、制度等方向上的创新。海洋资源作为全球资源最为丰富的资源之一,一旦海洋系统受到严重的打击,那么人类将会面临灭顶之灾,所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不仅能够保护众多海洋生物,还能有效的解决资源匮乏、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难题,这也突出了海洋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上必须要坚持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第二,建立可持续的海洋开发低碳模式也能够增加未来国际海洋强国的竞争力。从历史角度出发,海洋是最先孕育生命的场所,加上海洋的占比占了全球面积的绝大部分,所以海洋的生态环境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尤其关键,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必然的联系,海洋不仅孕育着众多的海洋生物,其中还有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所以研究海洋的水流、热能梯度、潮汐等方面对新能源的开发有直接的影响。李国强也曾提出陆地资源目前已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将目光转移到海洋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海洋领域的开发目前还仅仅是一小部分,海洋资源的开发可以为我国带来宝贵的财富,因此,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和低碳模式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依托的根本。

第三,建立可持续的海洋开发低碳模式是功在千秋万代的事业,这关系到整个人类生死存亡,所以,坚持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命运,也是全球社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提倡的是在保证当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我们没有任何权力来剥夺和损害子孙后代享受海洋资源的权利。因此,为了海洋资源在开发上做到环保,低碳模式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以为了在开发的同时有利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后人谋福利。

二、海洋资源的开发问题以及开发对策探究

(一)过度开发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海洋资源的开发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有开发,例如就拿捕鱼来说,古代的捕鱼、采贝等均属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但是现在利用机械化捕鱼造成海洋生物品种愈来愈少,过度捕鱼造成海洋生物生存环境恶化,致使很多的稀有生物物种消失。所以过度的海洋开发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亟需解决此类问题,以寻求海洋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那么针对如此过度的捕捞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海洋捕捞法则,制定出季节性捕捞,使得海洋生物拥有生育发展的机会。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海洋周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确保环境保护合理实施。在发展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中,不断以低碳发展模式来要求开发海洋活动,并以此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开发出发点,不断强化人们对海洋资源利用的环保意识。

(二)海洋资源不合理开发造成环境污染

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泉是石油污染。由于石油倾倒海洋会形成油膜,而油膜会直接减弱太阳光进入海底的能力,所以一些海底的浮游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那么会干扰浮游生物的摄食、生长和繁殖。因此海洋污染会对部分海洋区域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会使得海洋环境越来越恶劣,甚至会造成整个海洋生态生态出现不平衡。

因此面对海洋潜在的环境安全性威胁,我们在不断提升海洋资源的利用率时,可以寻求低炭迂回道路,通过低炭发展模式来提升整个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培养人们的低炭生活意识,使得人们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转变以前不利于低炭发展的观念和行为。以低碳发展模式来合理的实现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不断的宣传引导公众增强对海洋保护意识,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低炭海洋发展模式之中。

三、总结语

可持续发展、科学性发展是发展中首要遵循的原则,以人为本是核心内容,坚持的是全面可统筹、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些关键性的内容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的产物和成果,针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同样也需要坚持和守护这种成果,将其作为开发的根本和指导方向。

参考文献:

[1]冯有良. 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测度与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程娜.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高乐华. 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优化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4]沙之杰.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上一篇: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汇报下一篇:徽章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