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2024-1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精选8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篇1

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

教师法制学习心得

学习主题:《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

在中国,教育孩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传统,如“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等。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素质的提高与种种原因,反而有许多父母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了:孩子要啥给啥;教孩子打麻将;告诉孩子不能吃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用这样的家庭教育方法,怎能教出有素质的孩子吗?第二章家庭保护中的第十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德国教育家禄培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未成年人保护法》不进教师药学,广大家长也要学好。毕竟孩子是祖国的希望,难道真要看着这一个个希望破灭吗?家长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家庭教育这门功课了。让我们师生共同配合,落实好这项法律法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篇2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记记者者:您有个非常鲜明的观点, “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挑战在家庭”, 我们怎么理解这个观点?

佟丽华:过去这些年来, 只要提到反思教育, 我们首先一定要提的是应试教育, 似乎应试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的罪魁祸首。

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 当前还是所谓应试教育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吗?我的观点是, 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 父母以及孩子都有了许多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尽管绝大多数孩子还不得不拥挤在那座主要的“桥”上, 但很多孩子已经在另辟蹊径, 他们中很多人生活得很精彩。当前学校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固然存在很多问题, 但制约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却是我们所有父母的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整个社会风气。家长的观念以及各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才真正制约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所以说, 当前这个时代, 已经到了家长们、整个社会对教育观念进行反思的时候了。很多父母并未意识到这种形势的变化, 还在盲目地追随和抱怨。当前最可怕的不是应试教育, 而是家长们的观念, 我们仍旧逼迫孩子要考上大学, 尤其是重点大学, 我们仍旧不厌其烦地向孩子灌输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道理, 我们仍旧不顾孩子兴趣给孩子报考各种补习班, 我们仍旧坚持让孩子继续上研究生, 我们仍旧目光紧盯孩子的分数, 我们仍旧要求孩子为了所谓高考而放弃休息、锻炼和兴趣……

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表明: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有着无限的潜能。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专长, 每个孩子都可能被培养成一个相对自己而言有重大成就的人, 相对自己而言更加自信、更快乐的人。从父母和社会而言, 就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 发现孩子的专长,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给予其尊重、激发和培养。

记记者者:你甚至认为“中国90%的父母都不合格”, 这是不是个偏激的论断?

佟丽华:我认为很多父母做的都很不够, 我们有太多需要反思的地方。最近发生的几个案件, 如李天一案、海南校长带学生开房案、河南南阳教师性侵女生案等, 都折射出孩子的成长环境问题。现在中国很多父母都把目光盯在家庭的小教育上, 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上好学校, 课余时间上各种培训班, 把希望都寄托在学校教育和培训班的技能教育, 恰恰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的教育体现在哪里?父母应发挥的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恰恰被父母忽略。我认为这是当今父母需要做的第一个大的反思。

第二个大的反思是, 我们都在讲社会风气不好, 父母只盯住了家庭的小环境, 缺乏了对社会大环境的关注。很多父母可能会说, 我一个人改变不了社会。如果父母都是这样的想法, 那就会出现一个局面:谁都不肯为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努力。可是, 我们能保证孩子不呼吸有雾霾的空气, 不去面对食品安全、重金属污染、法治安全等种种问题吗?如果我们的梦想都是围绕家庭、个人和孩子, 那么我们又如何能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所以, 为人父母者要反思, 在力所能及范围内, 要为孩子建设一个怎样的未来世界。

第三个是父母要对孩子的家庭角色进行理性反思, 我认为, 孩子应该是家庭的过客。

培养孩子法治意识从尊重其在家庭中的权利开始

记记者者:您在如何为孩子建设一个美丽的国家中, 特意提到如何为孩子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为什么强调这一点?

佟丽华:媒体上报道的冤假错案似乎离我们很远, 但如果没有法治的保障, 权力就会被滥用, 人为的灾难不知哪一天就会降临到我们和孩子身上。只有法治才能保障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安全和尊严。

很多人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法治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关系?是否把问题扯得太远了?如果说环境恶化还确实直接关系到孩子健康乃至生命, 那么法治距离普通人家太遥远了, 那是立法者、官员、法官、警察、检察官、律师的事情。

但多年的经验让我深刻地认识到, 恰恰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对法治的淡漠和疏远, 让我们自己和孩子生活、成长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甚至恶化。

没有法治的保障, 各种权力都可能被滥用;没有法治的保障, 警察也好, 法官、检察官、律师也好, 每个人都可能受到伤害;没有法治的保障, 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公平、就业公平等各种问题都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没有法治的保障, 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都可能受到伤害, 无论是当官的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

权力滥用不仅会害了自己, 也会害了自己的孩子。父母炙手可热的权力迷惑了孩子的心灵, 在看似优越、幸福的环境中慢慢滋生了骄纵和狂妄。但当父母因滥用权力走向监狱甚至死亡时, 孩子也不得不面对这种人生巨变, 承受冰火两重天的截然不同的人生变故, 蒙受巨大的耻辱乃至苦难。

记记者者:您说到做家长的一个误区, 就是希望孩子的权利和尊严都能得到来自学校、社会的尊重和保障, 但在家庭中, 却不知道尊重孩子的权利。

佟丽华:我们要反思的是, 在家庭中, 我们是否尊重孩子的权利?我们是否培养了孩子的权利意识?如果做父母的自己都做不到尊重孩子的权利, 孩子哪还敢奢求其权利受到学校和社会的保障?我们大人哪还能奢求培养孩子的法制观念?

父母要让孩子真正独立起来, 就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 这不是父母的恩赐, 而是现代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 现代法律承认儿童是独立的权利主体, 孩子们的权利和人格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和保障。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法律赋予孩子的权利则不同, 它是必须给予保障和予以落实的。

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 要从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权利开始。在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进行宣传普及时, 大家常提到孩子的四项权利, 即: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和受保护权。围绕着这四项权利, 我国相关立法中又规定了很多具体权利, 如生命权、身体及健康权、身心自由权、姓名权、隐私权、肖像权、受教育权、与监护人共同居住权、休息娱乐权、继承权、独立财产权等。

在此还需明确的问题是, 尽管孩子在家庭中享有法律规定的各种各样的权利, 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弱, 这注定了孩子需要大人的管理和教育。所以, 父母还有一种职责, 也可以说是法定义务, 那就是要管理和教育孩子。

记记者者:可是让很多人痛心的是, 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

佟丽华:家庭暴力的背后不仅折射出父母教育的无能, 更反衬出人性中欺凌弱小的劣性, 我们很少见到父母对成年子女经常施暴的案例。

平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针对孩子身体的家庭暴力, 但家庭暴力还不仅是指针对身体的暴力。根据国际社会的共识, 对儿童暴力的界定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忽视。比如在家庭中对孩子使用粗暴、嘲讽、狠毒、贬损等语言或表情也属于家庭暴力。有些时候语言或表情的伤害同样严重。

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故事是: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 犯了一个不是很大的错误, 老师也没有批评他, 但这个孩子跟校长说老师打我了, 校长问老师怎么打的你?孩子说, 他用眼神打我了。这是对父母、老师很大的警醒, 一个眼神对幼小的孩子而言也可能就是暴力, 并会给孩子留下伤害。

孩孩子子是是家家庭庭的的“过客”是家庭教育必须正视的事实

记记者者:孩子是家庭的“过客”, 这个想法比较挑战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

佟丽华:中国人历来重视孩子, 认为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应地, 孩子在中国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存在3种形态。第一种形态, 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财产, 想打就打, 想骂就骂, 这也是很多家庭暴力案件的思想和观念的源头。第二种形态, 孩子是家庭的主人, 家长对孩子极为溺爱、娇惯, 尤其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 由此出现近几年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现象。这些孩子理所当然地把父母的权力、利益看作是自己的, 李刚案、李天一案都是此类。第三种形态, 孩子承载了父母过高的期望, 父母把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给孩子带来过大压力。

这三种形态都不是健康的、正常的。孩子是家庭的“过客”, 这种说法或许冷漠, 但这不仅是事实, 也是家庭教育必须正视的现实。孩子终究要离开我们的家庭, 走向社会去开创他们自己的事业, 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庭。如果孩子早一天意识到这个现实, 他们不仅会感激父母的爱和照顾, 而且还能够早些独立并有所担当。

孩子是家庭的“过客”, 这种观念会相应地带来家庭教育的3个改变。第一个转变是孩子是独立的, 必须尊重他们的权利、兴趣、人格尊严。从教育角度来说, 尊重孩子的兴趣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兴趣爱好同样也是孩子的一种权利, 孩子不是家庭的附属物, 他是独立的, 应该受到尊重。第二个转变是, 孩子一定要自理自立, 父母要让孩子正确看待、清楚地理解, 父母的成就或财富、贫穷或失败跟孩子是有差异的。子女成为父母成就、财富的享有者或失败、贫穷的承受者, 那么孩子要么懒散骄纵, 以享受父母的成就、财富为理所当然, 要么自卑沮丧, 小小年纪便嫌弃、抱怨父母无能。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 让他们有能力去寻找自己的工作、赚自己的钱、成自己的家。第三个转变是, 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不是天赋的, 而是处出来的。我认为这非常有针对性。很多父母忽视与孩子的情感经营, 现在有多少父母跟孩子是很好的朋友, 互相尊重对方说的话?当父母的对这一点要清醒。

孩子的最大利益是父母处理学校纠纷的唯一原则

记记者者:现在的很多父母都很关注一个问题:如何妥当处理与老师及学校的纠纷?

佟丽华:这些年来, 我感觉特别痛苦的一类案件是孩子在学校受到体罚或者侮辱, 最后家长和学校因为这个伤害事故出现纠纷, 打起官司, 孩子最后出现精神疾病。有些精神疾病会困扰孩子的一生。

结合我多年研究和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的经验, 就如何妥善处理与老师及学校的分歧甚至纠纷, 从四个方面对家长提些建议:

父母尊重老师才能让学校教育事半功倍。即使老师有时候批评孩子重了, 话说得过分了, 有些教育方法可能确实不合适, 这是常见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要以类似问题为例, 引导孩子养成豁达宽容的性格, 从正面去理解老师的态度。

帮助孩子分担校园压力。从孩子迈向幼儿园那一刻起, 孩子就开始面临来自伙伴、老师等各方面的压力, 我们要意识到这种压力的存在以及这种压力可能带给孩子的影响。要特别提醒的是, 对孩子在学校面临的绝大多数问题, 要鼓励孩子勇敢面对、自己解决。尤其是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分歧甚至纠纷, 家长尽可能不要介入。父母要和孩子积极沟通, 了解孩子的这些压力, 帮助孩子舒缓压力, 引导孩子理性地解决矛盾。

协商是解决校园纠纷的最佳方式。即使我们尊重老师, 即使我们鼓励孩子勇敢解决身边的绝大多数问题, 但不可避免的是, 家长有时不得不介入和老师及学校的分歧甚至纠纷。我反对家长到学校大吵大闹。尽管表面看来父母和孩子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也帮助孩子挽回了所谓“面子”, 但破坏了孩子和家长在同学、老师心目中的形象, 孩子未来也将面临受到孤立的风险。

避免帮助孩子维权过程中的“二次伤害”。假如双方协商没有能够达成共识, 那家长怎么办?在选择处理策略和方法时, 父母应注意, 不要在孩子面前强化负面情绪, 避免“二次伤害”。尤其是对那些短时间内没能处理完的纠纷, 父母长时间在孩子面前表达不满、发泄愤怒, 这样一种夸大了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 成为事实上的“二次伤害”, 也成为导致孩子出现精神性疾病的重要原因。父母要淡化而非强化问题的严重程度, 让孩子尽早释然而非纠结于事故。

与孩子共享有意义的人生

记记者者:很多人认为, 现在的成人社会是庸俗势利的, 如何规避成人社会对孩子的影响?

佟丽华:我有一次和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个学生谈话, 这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她中学以前学习成绩一直特别好, 她说那时候她有目标, 就是好好学习, 考第一。但是大学二年级以后, 她逐渐没了目标, 她越来越困惑, 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还有一次, 一个北大的女孩告诉我, 说每次与大人吃饭的时候, 只要她谈到法治和理想, 往往受到嘲笑。

当今时代, 孩子成长恰恰就面临着这个挑战。这个北大女孩的父辈及朋友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但这些在政府、企业某些重要岗位工作的所谓成功人士, 自以为见多识广, 参透了人生, 看透了万象。不仅自己庸俗势利, 更可怕的是还误导了孩子, 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做父母的要反思, 是否和孩子讨论过人生的意义?做父母的自己是否思考过人生的意义?眼下, 人们日益崇拜权力、金钱、名利, 似乎那就代表了成功, 那就是人生的意义。但如果缺乏梦想、精神迷茫、行为不端, 那又何谈人生的意义?那又能给孩子以怎样积极的影响?如今讨论人生的意义似乎已是一种奢侈, 但忽略人生的意义, 则会让我们自己和孩子在迷茫困惑中虚度时日。

我们很多父母不得不参加各种所谓的应酬, 但很多时候饭桌上人们是在谈权谋、谈功利、谈利益, 遗憾的是, 在家里, 很多做父母的毫无顾忌地向孩子讲述这样的生活, 这将传播给孩子一种怎样的人生感受?

比如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是否带着孩子参与过志愿行动?我们做父母的自己是否有公德心?我们是否曾以自己积极的行动影响和教育孩子关心社会和他人?如果我们和孩子都只关注个人私域中的那片狭小的天地, 那么将来孩子就很难避免被社会边缘化的命运。

最近这些年, 我特别欣喜地看到, 越来越多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官员, 一些家庭条件非常好的人士, 也都开始关注孩子的公益心和公德心问题, 鼓励孩子多参与志愿行动。很多父母鼓励孩子到我们这样的法律援助机构来学习, 参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感受法律援助的过程, 体会社会上那些最困难、最艰苦的人群的生活状态。我认为这是一个良性现象。

当前中国社会在热议“中国梦”, 在这样一个转折和变革的时代,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对孩子的梦想是什么?“中国梦”和我的梦想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如何来凝聚民众的梦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一、文献回顾

1.关于留守儿童的界定

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学术界有很多种看法,大致归纳为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亲长期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需要他人照顾的未成年孩子(即十八岁以下)即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孩子才算留守,如果只有双亲中的一方外出则不属于留守儿童的范围。第二种观点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应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者被委托人给予照顾的处于义务阶段的学年儿童(指6-16周岁)。这种观点主要是以年龄为界点来确定留守儿童的范围,超过16岁但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不属于留守。第三种观点则以户籍为出发点,提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离开农村家乡外出打工,且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或其中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此观点虽然对留守的界定更细化,却忽略了对年龄的限定。

总体来说,结合《儿童权利公约》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规定,笔者认为,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可以指明是在属于农户的基础上,其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半年及以上的,被留在老家不能和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共同生活的,需要他人照顾的未满18周岁的孩子。

2.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但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差异的影响下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中,这些外出打工的人无法将子女一同带入城镇,享受同等待遇的教育资源,加之低收入和城市的高消费之间的矛盾,居无定所,导致孩子生活质量无法保障,无奈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于是就出現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

3.留守儿童现状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增加了242万,其具体各年龄阶段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学龄前(0-5周岁)为38.37%;小学学龄(6-11周岁)为32.01%;初中学龄(12-14周岁)为16.30%;大龄(15-17周岁)为13.32%。由此可见,五年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规模呈增长趋势,但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所变化,其中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相对减少,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则明显收缩。这些数据的增加不得不让全社会震惊。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发展差异大,经济收入悬殊,生活在农村中的年轻人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不得不外出打工,最大可能的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但我们也了解到,农民工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低收入和不公正的福利水平,很难担负起在城市中的生活。同时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使他们的子女享受平等的教育福利,留守儿童无疑成了最大的牺牲品。这些孩子之中有一部分仍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品质,为了有一天和父母团聚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其余的是令我们担忧的问题儿童。从小在隔代抚养成长中的他们胆小、懦弱、不善于人际交往。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作为重要的媒介,没有父母的及时疏导、缺乏双亲的关爱,认知上的空缺,影响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容易误入歧途。有些年纪较大的甚至要早早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他们自卑、胆小、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还有的暴躁易怒、打架斗殴,久而久之导致成绩的下滑。

亲情的缺失、教育的落后、政策的限制、法律的疏漏使得他们在花季的年龄蒙上了成长的阴影,近年来媒体不断对留守儿童因无人看护或权益受损所造成的悲剧进行大量报道,这个特殊群体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滞后,因此很有必要在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来完善对留守儿童的保护体系,尽最大可能地将对他们的伤害减小到最小。

二、《儿童权利公约》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就留守儿童问题的对比

1.相同点

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国向来重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对儿童权利保护更加的法制化、系统化。作为《儿童国际公约》的缔约国,时刻谨记着每一条规定,切实保护儿童权益不受侵害。

首先两部法律在立法精神上是一致的,都是属于保护儿童人权的大宪章。其次,从立法目的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儿童权利公约》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是从确保“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角度出发,保证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等权利,根据其发展特点给予特殊和优先的保护,确保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为其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从联合国制定《儿童权利公约》这部最系统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来看,保护儿童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缔约国也参与了修订,并严格的遵守其规定,将国内法与国际法相衔接。由于两部法律在立法精神上的一致性,因而有许多相似之处。诸如从儿童权利性质特征的角度来看,两部法律在儿童的“生存权、健康权、肖像权、姓名权、国际权、名誉权、教育权、接受抚养权和继承权、身心健康发展权、劳动就业权、援救权和司法保护权”上都是高度一致的。举其中一个例子,就生存权来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儿童的生命权和生存权也做了明确的规定:“缔约国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命权,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存活与发展。”;“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顾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受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我国在宪法和法律对此的规定也是与《儿童权利公约》相一致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八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我国在加入《儿童权利公约》的同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也声明我国将根据宪法关于计划生育的规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履行《公约》第六条所规定的义务,这一举措就是为了表明,儿童在出生后就可获得生命权,且生命和生存均由国家法律所保护。这些都体现出世界对儿童的重视,他们象征着未来和希望,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虽然留守儿童作在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但依旧享受《儿童权利公约》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规定的一切权利,国家也会遵循“儿童权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切实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侵害。

2.不同点

(1)我们知道《儿童权利公约》是所有缔约国联结的产物,它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宗教信仰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关注更多的是儿童的基本生存权,如健康、医疗、教育等;相比较,发达国家更强调民主自由权利,如宗教信仰、通信自由、隐私权等。拿首要的生存权来说,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得不到来自家庭的保护和父母的监管,生命权和健康权很容易受到来自自然、他人或者是自我的侵害。因而在国内也产生了两种对留守儿童生存权的界定,其中一种认为留守儿童的生存权主要是指生命安全。另一种则认为,生存权可以是在生命权的基础上还包括健康权。相比较来说,笔者更赞同第二种说法,健康也是保证生存的一个因素。前不久一条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震惊全国,在宿州,一名留守奶奶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多日,身旁一岁半的孙女由于多日未进食已经全身发黑,奄奄一息了,经过医院的竭力抢救,保住了幼女的生命。总而言之,在当下的中国,需要做的无疑是将保障儿童生存权作为重中之重,完善立法予以保护。

(2)公约特别强调的是把儿童视为独立的个体来进行权利保护,而我国的法律则是将儿童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或社会群体加以保护,将涉及儿童的所有行为均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而且把这种考虑宣布为儿童的一项权利。

(3)《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一些具体保护措施中更加细化,更顺应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这样可以更详细的保护我国儿童成长中的权利。当然这其中也有令我们担忧的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有些家庭仍遵循着“父为天”“棍棒底下出孝子”或“望子成龙”等传统观念,认为怎么对待孩子父母说了算,根本不在乎孩子的利益和想法,为了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效果,对孩子棍棒相加,大打出手。在农村地区,知识的落后会导致相关法律常识的匮乏,特别是对年幼的儿童,在自身利益被侵犯时,没有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关于留守儿童遭受性侵、遗弃、自杀等悲剧。对孩子来说心理和身体的创伤都尤为严重,除了引人痛心之外,更引人深思的是如何在法律政策上进行完善来保护更多留守儿童的利益,避免惨剧不再重演。

欣慰的是,如今“重男轻女”的传统观点在时代的变迁中以及法律制度的约束下,有所减轻,使得很多女童幸免于难。但在农村地区,不少留守女童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经常会报道出四五岁的女童要为全家做饭,甚至照顾年幼的弟妹,而且可能由于家庭经济能力的关系而丧失接受教育的权利,違背了儿童教育权利的原则。当然,教育水平的不平衡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多数年轻教师不愿意去农村教书,认为薪水差又不体面,导致农村的教育水平较城市而言相对落后,对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教育资源尤为重要,这就要归咎于户籍制度的限制。

三、留守儿童问题之国外的借鉴

留守儿童是中国特殊存在的一个弱势群体,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不面临这种问题,说明留守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制度、家庭结构、文化背景等原因的影响随着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而形成的特殊问题。拿美国来说,没有户籍制度的限制,留守儿童问题根本不存在,只要你是美国公民,无论你到什么地方,都拥有当地同等权利,当然你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驾照则是你身份信息的证明,而医保卡则是你一切福利待遇的凭证。对于中国留守儿童来说,并非父母不愿意带着孩子一起外出,而是外出后孩子没法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社会福利没有保障,居无定所,加之低收入和城市高消费的矛盾甚至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只能忍痛与孩子暂时分离。

通过了解知道,国外的亲属抚养与我国的留守儿童有些相似之处。美国儿童福利联合会对亲属抚养定的解释为由亲属、种族部落成员、养父母或者其他与儿童有血缘关系的成年人对儿童提供的照顾、抚养以及监管。虽然同样会出现许多虐待儿童的事情,或者不利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单纯从相关政策福利方面,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来借鉴。比如,给被养儿童提供医疗保险,抚养人可以获得援助金,以及住房补助金和食品安全补助金,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解决后顾之忧的基础上,儿童权益的保障就有了大大的提高,不会因为代养而增加家庭的负担。

四、建议

通过以上相关法律的对比,以及国外相似经验的借鉴,个人提出以下建议:

(1)在立法上,由于留守儿童数量的庞大,应该出台一部有针对性的保护法,现有法律政策主要都是出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许多漏洞致使留守儿童的权利没有办法落到实处。

(2)国家户籍制度要做适当的修改和完善,当地户籍制度要与各项社会资源的紧密联系。尽量缩小东西、城乡资源配置的差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待遇,丰富偏远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医疗条件,缓解人口迁移的压力。

(2)可以将户籍制度与各项福利挂钩,重点提高农村户口的福利待遇。让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享受当地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且,鼓励年轻教师在农村和城镇教书,满五年可以提高相关福利待遇、解决编制等问题。以缓解教育资源不平衡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3)成立专门的社会信息资源管理部门,针对留守儿童家庭的现状,来追踪调查,对不同境况的儿童来给予不同的救助,国家可以适当的对留守家庭进行资金补助,特别是对非直系亲属的留守儿童进行定额补助,确保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不会因经济压力虐待儿童。

(4)建立寄宿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的留守儿童教育机制,承担起为留守儿童提供教育资源、娱乐活动、营养餐、心理咨询为一体的体系。

(5)借鉴国外经验,尝试开展代寄制,规定实行监护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向社会广泛征集,令那些无法享受学校寄宿制的留守儿童通过监护制度的完善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6)可以规定留守儿童的父母固定回家探望子女的时限,要带薪休假。政府可以对相关单位采用补贴或减少税收的优惠政策。一旦发现克扣假期、工资或有歧视,禁招有子女留守的农村劳动力时,一经举报法10倍税收,定期安排相关人员核查,适当时对形成示范的企业进行奖励。这样可以确保留守儿童定期有和父母见面交流的机会,减小其心理上的伤害。

(7)可以号召相关慈善机构来共同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或者通过政府向专门的社工机构购买服务。

五、结语

留守儿童的问题作为一个长期的存在,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从最根本的问题上变革,尽快出台有效的法律和政策,在高效的监管和实施下,才能确保留守儿童的权益得到最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04):25—26.

[2]叶敬忠、潘璐.别样年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0.

[3]李双元.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保护[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38.

[4]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节选)[R].中国妇运,2013:38-39.

[5]郭翔,我国对儿童权利的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学报[J].1997,6:44—52.

[6]涂仁菊.开县农村留守儿童遭受犯罪侵害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7]项炎,郑耿扬,李沉.留守儿童权利状况考察报告——以湖北农村地区为例[J].法学评论一双月刊,2009,(06):58.

[8]王雪梅,儿童权利保护的“最大利益原则”研究(上),环球法律评论[D],2002:493—497.

[9]叶仁荪等,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业经济问题[J],2006,11:73—

作者简介:

中华人民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心得 篇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习心得

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搞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是事 关国家兴衰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未成年人的重视,这两项法律法规能够很全面的引导和保护未成年人。但是,从现实生活中看,真正动到了法律,就已经迟了点。我觉得要落实这两项法律法规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第一个方面,各级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查什么呢?查的东西很多,例如:是否建立和改善了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是否保障了未成年人能够受教育,特别是农村和城市外来人口中的未成年人能够受教育;是否对未成年人的文化环境管理采取措施,特别是对网吧、电子游戏、影视书刊、音像制品等管理上采取措施;是否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情况进行监督等等。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自查工作,才能使这两项法律法规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才能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个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和正确的引导。进行法制

教育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未成年人的自觉行动。要举办主题班队会、模拟法庭、开展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未成年人学习法律法规的兴趣,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还要对少数有不良行为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少年”实施重点帮扶,预防和减少犯罪。只有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国民素质才能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才能发展。

总之,并不是有了这两项法律法规,就万事大吉了,关键是如何去落实这两项法律法规,防范于未然,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篇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

安徽省蒙城县立仓镇陈桥小学:路德芳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如此等等赞美之词,根本没有对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做全面的理解。其实,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学习的是各种《守则》和《规范》;当我成为教师的时候,学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尽管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但长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虽然存在着,我们国家曾经有过许多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不断发生,例如殴打、辱骂、诽谤教师、拖欠工资等等的事情发生,而我们的教师迫于时代与社会和实际生活的压力,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知法、守法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我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4.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和其他法定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 1

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5.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他们进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6.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7.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8.学校对未成年人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所以,当我们的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同样应当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如我在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不能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我坚信:有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正确地运用国家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和职责,通过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努力,既要用法律手段保护好我们自己,更要保护好我们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学校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

2篇三: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

南湖中园小学 陈静

通过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使我对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成年人有哪些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有了一定的了解。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未成年人年龄虽小但同样享有人格尊严,学校或教师不得对其人格进行侮辱或诽谤。特别是在未成年人发生违纪的情况时,少数教师会粗暴侮辱、厉声训斥,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些都是不尊重未成年人的行为。再联想我自己平日的班级管理与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与上文提到的现象相似之处,令我不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这是在违法!要使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得到保护,必须把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问题提高到法制的高度来认识,并自觉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我经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后,联系学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我认为教师在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法律意识,使教育者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了解法律并遵守法律,应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具体行动中。

二是要了解并尊重未成年人的客观需要,不以教师的主观意愿去要求孩子。未成年人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需要和特点。比如孩子好动,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动。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未成年人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凭者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

三是要充分认识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危害性。不尊重为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会使学生未成熟的心灵受到残害,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如受侮辱的幼儿会形成懦弱或强烈逆反的性格,将来可能成为对自己和社会都不利的人;受体罚的孩子为了躲避受罚,可能会养成说谎的恶习。因此,教师对孩子人格尊严的侮辱,可以说是残害儿童幼小心灵的无形杀手,必须坚决予以杜绝。

四是教师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讲求合理有效的方法,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教师既要严格管理,又要耐心教育,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信任、平等的关系,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是对于存在缺点、错误的未成年人,教师更应对其进行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鼓励和帮助他们改进。未成年人在受到尊重的集体中生活,才会体会到受人尊重和尊重他人的价值,长大以后,就容易成为自立、自强、有道德、守纪律的人。

未成年人是人类的希望,国家、民族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予以特殊保护,做好他们的培养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承担着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神圣义务。因此,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强教育法制观念,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正确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

张静莹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学习的是《守则》《规范》;当我成为教师的时候,学习的是《教师法》。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今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修订新的教师法。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另外,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近日,我又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

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收获 卢伟彬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同样受法律保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未成年人年龄虽小但同样享有人格尊严,学校或教师不得对其人格进行侮辱或诽谤。特别是在未成年人发生违纪的情况时,少数教师会粗暴侮辱、厉声训斥,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些都是不尊重未成年人的行为。再联想我自己平日的班级管理与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与上文提到的现象相似之处,令我不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这是在违法!要使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得到保护,必须把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问题提高到法制的高度来认识,并自觉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我经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后,联系学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我认为

教师在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法律意识,使教育者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了解法律并遵守法律,应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具体行动中。

二是要了解并尊重未成年人的客观需要,不以教师的主观意愿去要求孩子。未成年人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需要和特点。比如孩子好动,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动。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未成年人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凭者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三是要充分认识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危害性。不尊重为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会使学生未成熟的心灵受到残害,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如受侮辱的幼儿会形成懦弱或强烈逆反的性格,将来可能成为对自己和社会都不利的人;受体罚的孩子为了躲避受罚,可能会养成说谎的恶习。因此,教师对孩子人格尊严的侮辱,可以说是残害儿童幼小心灵的无形杀手,必须坚决予以杜绝。

四是教师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讲求合理有效的方法,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教师既要严格管理,又要耐心教育,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信任、平等的关系,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是对于存在缺点、错误的未成年人,教师更应对其进行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鼓励和帮助他们改进。未成年人在受到尊重的集体中生活,才会体会到受人尊重和尊重他人的价值,长大以后,就容易成为自立、自强、有道德、守纪律的人

《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感

南湖中园小学马京萍

近期,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使我受益匪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篇5

襄阳政办发[2012]57号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

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鄂办发[2011]111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及时有效地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断增强政治责任,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救助保护水平,维护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准确把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机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

基本原则: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坚持救助保护和教育矫治并重,在保障流浪未成年人基本生活权益的同时,加强其思想、道德、文化和法制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帮助其顺利回归家庭;坚持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责任,防止未成年人外出流浪;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落实政府责任,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合力。

三、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救助保护。公安、民政、城管、卫生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把积极引导护送流浪未成年人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抓实抓好。公安机关接到流浪未成年人求助电话或发现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应当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其中由成年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进行调查、甄别,对有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给予治安处罚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批评、教育并引导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无力自行返乡的由救助保护机构接送返乡,公安机关予以协助配合。要充分利用警务进社区的工作优势,建立社区流浪未成年人发现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救助流浪未成年人。民政部门要开展经常化的主动救助服务,要以救助保护机构、救助服务点、救助专用车为依托,根据流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其接受救助;对不愿接受救助的,要组织社工、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的劝导、救助服务。城市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及时发现和劝导流浪未成年人,告知并协助公安或民政部门将其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卫生部门要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急病救治绿色通道,指导定点医院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及时救治患病的流浪未成年人。各地要建立群防群助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区、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组织和动员居民提供线索,劝告、引导流浪未成年人向公安机关、救助保护机构求助,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对广大群众提供的流浪未成年人信息,公安、民政、城管、卫生等部门要实行首接负责制,积极予以协调处置。

(二)加大打击拐卖未成年人犯罪力度。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拐卖、拐骗和操控流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行为。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和被强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要一律采集生物检材,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脱氧核糖核酸)信息库比对,及时发现、解救失踪被拐未成年人。要强化街面巡逻查控和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的治安管控力度,以车站广场、繁华街区、旅游景点、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未成年人集中活动和露宿场所为重点区域,及时发现并查处侵害流浪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接处警工作,凡接报或发现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案件线索的,要在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核查甄别。公安派出所、巡警、交警等街面执勤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对巡查中发现的组织未成年人乞讨和强迫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要按照“谁发现、谁处置”的原则,做好先期处置工作。强化立案工作,实行未成年人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充分调动警务资源,第一时间组织查找。建立跨部门、跨警种、跨地区打击拐卖犯罪工作机制。城市管理部门发现涉嫌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要及时通报公安机关进行处置。民政部门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和解救工作,及时接收公安机关解救、护送来站的未成年人并做好救助服务。

(三)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及时回归家庭。救助保护机构和公安机关要综合运用救助保护信息系统、公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打拐DNA(脱氧核糖核酸)信息库和向社会发布寻亲公告等方式,及时查找流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对查找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及时安排接送返乡,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要在购票、进出站、乘车等方面积极协助。流浪未成年人流出地救助保护机构要主动与流入地救助保护机构做好沟通协调,及时接回并妥善安置流浪未成年人,防止其重复流浪,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甚至遗弃流浪未成年人。流出地救助保护机构要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情况调查评估。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对问题家庭要加强家庭监护指导和干预,对生活困难的,要加大救助帮扶力度。对确无监护能力的,由救助保护机构协助监护人及时委托其他人员代为监护。对拒不履行监护责任、且有违法行为的监护人,由公安机关按遗弃行为处理,并由救助保护机构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对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在继续查找的同时,要通过救助保护机构照料、社会福利机构代养、家庭寄养等多种方式予以妥善照顾。对经过2年以上仍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公安机关要按户籍管理有关法规政策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以便于其就学、就业等正常生活;其中有家庭申请收养的,民政部门依据收养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收养登记;无人收养的,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安置。对在打拐过程中被解救且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婴幼儿及学龄前未成年人,民政部门要将其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抚育,公安机关要按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并按孤儿落实养育政策。

教育部门要及时安排返乡及民政部门安置的适龄流浪未成年人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做好接收工作,对职业学校接收的家庭经济困难并符合条件的返乡未成年人予以资助或减免学费;对不适合入校接受教育的,要支持救助保护机构开展替代教育,做好教育矫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将劳动年龄内符合条件的流浪未成年人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

(四)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救助保护机构要依法承担流浪未成年人的临时监护责任,为其提供文化和法制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等救助保护服务。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要协助司法部门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救助保护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帮助流浪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或替代教育,对沾染不良习气的,要通过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矫治不良习惯,纠正行为偏差;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要按照有关规定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对流浪残疾未成年人,卫生、残联等部门要指导救助保护机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

(五)强化流浪未成年人源头预防和治理。预防未成年人流浪是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源头预防是解决未成年人流浪问题的治本之策。家庭是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流浪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要加强对家庭履行监护责任的指导和监督,对困难家庭予以帮扶,提升家庭抚育和教育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村(居)民委员会要建立随访制度,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要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要报告公安机关予以训诫,责令其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学校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帮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教育资助和特别关怀。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适龄儿童少年辍学与失学信息通报制度,指导学校做好劝学、返学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积极做好协助工作。

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纳入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工作、“春蕾计划”、“安康计划”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计划;将流浪残疾未成年人纳入残疾未成年人康复、教育总体安排;充分发挥志愿者、社工队伍和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和支持其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教育、矫治等服务。

四、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救助保护工作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市长为总召集人,民政、宣传、社会管理、公安、城管、卫生、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司法、发改、财政、编办、残联、团市委、妇联、广电等部门为成员的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救助管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不力、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严重的地区,追究该地区相关领导的责任。对因生活保障、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未成年人流浪问题严重、不及时劝(引)导和救助,不及时上报辖区未成年人失踪、辍学情况和流浪未成年人信息、不及时出(处)警、拒绝接收或遗弃流浪未成年人、不落实安置政策的,要严厉追究责任;对因救助保障措施不到位、医疗救治机构不及时,造成流浪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二)落实部门责任。发展和改革部门要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配合民政部门做好设施布局和项目建设工作。编制部门要根据救助工作量,按一定比例合理配备人员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照城管、环卫等行业标准,落实救助保护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政策,支持救助管理机构参公管理,对救助保护机构教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按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或以钱养事岗位。教育部门要支持救助机构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义务教育或替代教育,做好有轻微犯罪流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卫生部门要指导、督促医疗机构及时做好流浪未成年精神病人、危重病人、传染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操纵未成年人、拐卖拐骗未成年人乞讨等犯罪行为,在市救助管理站设立警务室并派驻民警,县市区救助管理站明确警务联系人,协助做好管理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要督促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要在购票、进出站、乘车等方面予以积极协助,在春运和节假日期间,支持配合救助管理机构在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设立临时救助点。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保障工作,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除统筹安排救助支出之外,还要通过中央和省级专项补助、财政预算、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支持救助机构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运转需要。其它有关部门也要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履行部门职责。

(三)加强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不断完善救助保护设施,充分发挥现有救助保护机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加强救助保护机构工作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专业化救助人才队伍。

(四)建立情况通报制度。民政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信息系统建设,定期通报各地、各部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情况,建立挂牌督办和警示制度。

(五)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关心关爱流浪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弘扬中华民族恤孤慈幼的传统美德,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开展慈善捐助、实施公益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主题词:民政 未成年人△ 意见

抄送:市委各部门,襄阳军分区,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法院,市检察院。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未成年保护法读后感700字 篇6

为了不让我们沉迷于电脑,社会上也根据法律的要求对我们提出了规定:在营业性酒吧、网吧,都贴有“未成年人不许入内”等字样;而假如孩子去买烟酒,服务人员则会立即进行劝阻。

我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未成年保护法》,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多么危机四伏:上课时,老师不理睬我们的纪律,只管一个劲儿讲,那么我们我们长大就不能为祖国效力了;看到校门口的杀人事件,如果没有门卫、校巡逻队、交警,恐怕我们早就成了惊弓之鸟......

虽然有了法律的保护,但是危险总藏在身边,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比如过街时,一些同学为了节约时间常常闯红灯,导致一次次惨案的发生;在旅行时,如果与父母走散,一定要保持镇定,不要让陌生人看出自己的紧张,找到警察或者执法人员,联系自己的亲人。

保护未成年人是硬道理 篇7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给你们学校拍个片子,相当于免费宣传了,竟然还要这么麻烦?但仔细想一下,校长的解释确实也有道理———虽然我们是可信任的外国官方媒体,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里约这样一个高犯罪率的城市,学校更有义务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严谨的保护。想明白道理后,我对巴西未成年人保护的措施肃然起敬。

再说一个例子: 去年是世界杯年,由于担心世界杯期间未成年人卖淫或被迫卖淫现象蔓延,巴西总统府人权特别秘书处和联合国儿童署5月份联合在世界杯前推出了一款智能手机APP,让公众可以随时报告看到的未成年人被迫卖淫行为。这款手机应用与巴西全国多家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相连,在接到报告后,相关机构可以及时进行干预,巴西人、外国球迷或者游客都可以轻松使用。政府还充分利用电视广告、出租车、旅馆、航空公司等公共载体进行宣传,并通过体育明星和学校来推广、宣传这款APP。在世界杯开赛前,这款APP的下载量就已经超过4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巴西的代表加里·施塔尔说,巴西是世界上首个提供智能手机报告未成年人受到侵犯APP的国家,现在,这一应用已经被推广到哥斯达黎加、牙买加、多米尼加和伊朗等国。世界杯结束后,在里约2016年奥运会期间,这款APP还将继续发挥作用。有关专家还希望,这款APP能够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等大型国际赛事期间,也得到广泛使用。

其实,巴西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上的先进经验,也是多年来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结果。在上世纪20年代,很多刚刚出生的婴儿被遗弃,有些被收养,有些只能流浪,弃儿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可能性也很大,这促成了1924年成立的未成年人法庭,为18岁以下的公民提供法律帮助。

1927年,巴西颁布的未成年人法是第一部官方的、以司法形式干预未成年人生活的法律文书;1941年,巴西司法部成立了未成年人帮助机构。此后还成立了许多机构、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但主要功能都是帮助遭受不正常对待的未成年人,而并非对他们自身的权益提前进行保护。

二战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成立对巴西未成年人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988年,巴西宪法中加入了相关条款,要求绝对优先保证未成年人生活、卫生、饮食、教育、娱乐、就业、文化、自尊、自由、家庭和社区和谐相处,规定远离任何形式的忽略、歧视、剥削、暴力、压力等行为都是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责任。1990年,巴西出台了更为具体的《儿童和青少年章程》,在法律层面进一步确定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标准,这一章程也在国际上被认作未成年人立法的典范。

当然,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体系来保证这些权益,这包括权益的推广、权益的捍卫和社会监督。2006年,总统府人权特别秘书处成立了全国儿童和青少年权益委员会,并在2007年制定了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建设草案,列出了一系列司法、政治、教育、金融、管理方面的规则。2012年1月,罗塞夫总统正式签署法律,巴西各州开始建设这一体系,并着手培训执行这套新规则的人员。

在政府和社会多年的努力下,巴西儿童死亡率降低、青少年营养不良的状况也有明显改善,使用童工的现象也大幅减少。不过,这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有专家指出,保证青少年权益,除了法律保障、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保证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目前,巴西正在推进全面的幼儿教育,创造更多的基础教育机会,因为从源头遏制青少年犯罪,才是从长远角度保护这一人群利益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篇8

摘 要: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在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权观念,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念,更加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离婚立法中,离婚自由与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原则的联系错综复杂,综合考虑两者关系。

关键词:离婚制度;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

一、我国对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原则的确立

最大利益原则最早确立于1990年签署《儿童权利公约》,但该原则并未在国内立法中体现。在1991年1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该公约,1992年3月1日对我国生效,对此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在我国得到实现。但我国并没有采用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原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儿童权利保护方面将公约的“最大利益原则”具体化为“未成年人利益优先原则”加以适用,两者在基本精神和法律理念上是相一致的使保障儿童权益进一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我国离婚制度中对于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保护的影响

(一)离婚自由原则对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保护影响

离婚自由即夫妻双方依法自由的解除婚姻关系,这充分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这里的自由是要在履行相应义务下才能行使,它是有条件、有限制的自由。在我国的离婚制度中,充分行使离婚自由,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当事人自由的权利。而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保护同样作为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却在离婚制度中得到了不同对待。

在离婚案件的纠纷中,不仅要保护夫妻双方的离婚自由,同时涉及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原则。现实生活中基本是以夫妻的意愿为原则,对未成年子女利益保护的注重低。通常情况下,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常会被列入父母利益或家庭利益范畴中,这就使得未成年子女利益被遗忘,最终对未成年子女保护也就消失殆尽。在我国婚姻制度中,离婚自由与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保护也是存在着极大的冲突,我国的婚姻制度极大地体现了对当事人离婚自由的保护,都是从成年人的角度考虑是否维系婚姻,怎样划分财产以及子女的抚养问题,但是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保护是有所缺失的。

(二)登记离婚制度对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保护的影响

我国婚姻立法在离婚纠纷上设置了两种解决方式,一是登记制度,二是诉讼制度。登记制度是夫妻双方在达成离婚合意的基础上的行政登记离婚制度。《婚姻法》第31条充分体现了对夫妻双方离婚自由权利的保护,对于夫妻财产以及涉及子女权益方面的问题也是尊重夫妻双方的意愿,根本没有考虑子女的意见。虽在涉及子女利益与财产关系时规定行政机关要予以审查,但是对其审查权却是没有明确的规定。《婚姻登记条例》第11条给予了婚姻登记机关一定的审查权,但却仅限于对当事人双方是否自愿离婚、其财产与债务的分配以及子女的抚养形式上的审查。对父母离异的决定,未成年子女是否同意、是否有不同的意见,父母双方达成的意见中是否考虑到子女的利益,对于这些方面我国的婚姻法中并没有相应的规定。对于离婚协议中涉及未成年子女利益的约定是否公平、是否合理也没有规定要进行实质性的审查。

(三)诉讼离婚制度对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保护的影响

我国《婚姻法》第32条规定诉讼离婚制度,其中对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保护原则并没有突出表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离婚案件中出现探视权、抚养权等涉及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的案件,通常情况下夫妻双方都会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子女的意见与最大利益都会被忽视,有时甚至会根据夫妻双方的约定而直接判决。

在诉讼离婚制度中,也充分的体现了离婚自由原则。我国《婚姻法》第32条“应当进行调解”并不是强制性的规定。即在实际操作中法官为提高案件结案率,有可能不会进行诉前调解或对当事人进行简单的询问,而对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安排是否合理没有作出充分的考虑。可见我国离婚诉讼制度在保护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保护中是有所缺失的。当然,我国的离婚诉讼制度中也针对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有相关的规定,但这些针对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保护具体问题法规和司法解释,在实际的审判中却没专门程序性规定。这就让未成年子女在离婚诉讼中较少参加诉讼,他们的权益和意见也就很少会得到关注。总体来说,离婚诉讼制度中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条款缺乏系统性而且相对零散。

三、我国离婚制度应注重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保护的建议

(一)对离婚自由制度加以必要限制

在我国,离婚制度是分为登记离婚制度和诉讼离婚制度,虽然是不同的离婚制度,但在本质上都充分体现了离婚自由原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原则产生了矛盾,所以对离婚制度加以必要的限制是适应形势的需要的。

(1)对有未成年子女的离婚诉讼不适用登记离婚的制度,这样有利于改善未成年子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父母离婚的现象,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相对我国的离婚登记制度,国外离婚制度有很大的进步。

(2)在离婚诉讼制度中将对未成年子女有妥善安排作为准予离婚的条件,这样从一定程度上限制诉讼离婚制度中的离婚自由原则。如1996年《英国家庭法》规定了阻止离婚令,即在一定情形下法院可以根据一方离婚当事人的申请,指令婚姻不得解除,其中包括离婚对子女造成物质或其他方面损害的情况。

(二)加强未成年子女在离婚诉讼制度中诉讼地位

在我国离婚诉讼中,未成年子女的代理人是由父母担当的,而在这样的案件中,他们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这样使得未成年子女根本没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在诉讼中增加未成年子女的诉讼地位,让他们在诉讼中有除父母以外的人担任代理人,为他们的争取利益的最大化是必不可少的。英国1989年首先创立了未成年子女的诉讼监护制度,作为专门代表子女利益的一方参与到离婚诉讼的过程中来。

(三)建立专门的家事法院

现在我国诉讼程序中并没把离婚这种家事类的诉讼程序与其他的诉讼程序相区分,这让婚姻家事类纠纷的特殊性无法体现出来,也无法使得办案人员更好地办理这类案件。离婚案件涉及到当事人的情感、子女利益的维护等,对法官和调解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具备法律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其他专门知识,要求他们针对事件关系人、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环境、真实思想和心理状况等展开调查。故根据婚姻家事类纠纷的特殊性建立相关的家事法院,培育配备专业的家事法官、家事调解员。

四、结语

离婚自由原则与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原则是婚姻离婚制度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将离婚自由原则与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充分结合起来,使未成年子女在婚姻制度中的诉讼地位得到加強。我国也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在保护婚姻当事人婚姻自由的同时,更应注重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将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放在首位,使其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于晶.离婚纠纷中离婚自由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适用[N].中国青年研究,2013

[2]王娟、高小芹.现行离婚制度对未成年人保护得缺失与反思[N].法制与社会,2014

[3]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中文师范生实习报告下一篇:描写跳高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