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师范生实习报告

2024-10-06

中文师范生实习报告(精选7篇)

中文师范生实习报告 篇1

实习是一个师范生成长为一位合格教师的必经之路,也是检验每一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前奏,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教学技能的机会,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检验自己学业成果的舞台,它更是一个了解学生学情、熟悉教学方法策略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机会,一个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遇。

回首过去,我感触颇深。从学校出来,再回到学校,不仅仅是身份发生了变化,更体验到教育的发展和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让我极大地充实了自己,学习到了许多未曾接触过的东西,也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诸多不足。

一、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穿过一个小弄堂,当我还没没准备好时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世界:绿树成荫,鲜花相衬,无论你走到学校的哪一处,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会说话的文化墙、固定的标语、名人挂像、名人名言,让人置身于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催人上进,让人奋发;食堂宽敞明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标准化的生、化、物实验室为学生们的学习构筑了坚实的平台;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电视机,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本地一流的学习、工作环境。

不仅教学设施的先进,教学质量更加出色。另外,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个学校得到充分体现,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利用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真可谓爱生如子。一大批青年教师把自己的青春和满腔热情都放在工作中,正如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说:我愿在教育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用汗水去浇灌希望之花、今天我在努力付出,明天教育因我而更精彩!了解了这些情况,更加坚定了我从教的信心,使我很快投入到实习教育教学之中。

二、实习内容

1、听课

由于时间短暂,所以我们第一周主要实习内容就是听课,我仔细地做好听课记录,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补救。也就是在第一周里面,我对实习班级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我明白,要想上好课,对于学生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指导老师陈老师带两个班级,七(1)班和七(2)班,她还担任七(1)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学习氛围不一样。其中七(2)班属于上课气氛比较活泼的,在听指导老师的课当中,我也记下了很多怎么处理班级过于活跃的方法。比如在一个学生起来发言时,其他学生却还在议论的情况下,就应该好好地教导学生尊重发言者,有意见待会举手回答。这不仅维持了课堂纪律,更是对学生平时行为规范的指导。当然,我也学习了遇到课堂气氛比较沉默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兰陵中学以加减分来看学生各项表现,这个分涉及学习成绩、平时表现、日常规范等,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我还听了其他老师的课,老师们上课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我博采众长,记录下老师们上课的点点滴滴,并默默记下,希望可以运用到我的实际教学中。

2、备课

前往实习学校的第一周我们以听课为主,但是我并没松懈,在咨询过教学进程后,我对下一单元《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等课程进行了备课。指导老师也向我推荐了好几本关于语文教学的好书,让我学习到了不一样的语文教学。

我一直很认同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语文的被萎缩、语文的被夸大、语文被拔高、语文的被虚化是黄厚江以简约辛辣的语言点名的语言之穴。他使我明白:“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你可以走的很远但这是出发地。”这是一种真诚的重要的提醒,因为我们走得远了常常忘掉出发的地方。其实回到出发的地方是为了新的发在归来与归去中我们走远了也走好了走高了。这就是“语文之道”、“语文教学之道”。所以,我在备课时十分注意从语文本身出发,尽量避免出现语文被萎缩、被夸大、被拔高、被虚化的情况。在此理论基础上,我利用这段时间,虚心向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请教,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结合班级实际继续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备课精益求精,做到胸有成竹。

3、讲课

一周之后我正式登上了讲台,我先上了作文评点课,是以学生课堂作文为例的。首先,我在七(1)班进行了授课。经过了解,我大体掌握了1班的情况,相对其他科目,1班的学生对语文没有很大的热情,属于按部就班的学习。所以我一堂作文课下来,基本就是按照我的备课计划走,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好在学生们还是挺卖我这个实习老师的面子,思维注意力都还不错,但活跃度不高,这让我有些小遗憾。虽然我整节课思路清晰,把该讲的都讲了,没有磕磕巴巴,思维断档,对学生的注意力掌握也不错,但仍有不足,比如小动作过多,经常摸粉笔之类。

在上2班作文课前,我决心一雪前耻,少做小动作,不过2班学生们的反应就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了。2班语文总体较好,态度上也认真。根据2班的作文情况,我对于授课内容进行了修改,但总体思路不变。在上课过程中,可能是因为我是个实习老师,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吵闹,有些学生几乎是抢着回答问题的,我想这主要是学生的好奇心和思维活跃的使然。也由于学生们的思路和我所备课的内容不一样,顺应需要,我立即将授课内容进行了调整。上课的时候,我尽量把音量放到最大,充满激情,多运用肢体语言,有时还附带一些幽默的课堂语言和与课文有所联系的课外知识,我发现这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而我对于把他们的注意力从我这个实习老师身上转移到知识上面,也感到十分的开心。

除了作文课,我还给1、2两个班上了《本命年的回想》一课,虽说这篇课文不是很长,但我在两个班都上满了3个课时。我把教学重难点由了解中国传统习俗变为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将课文与阅读、作文相结合,前2个课时主要讲课文内容及场面描写方法,在第三课时则让学生当堂写运动会场面,学生们写得都很不错。

3、批改作业

上课是一方面,那如何检验一个学生是否吸收了课堂上的知识又是另一方面,而要检验一个学生的成果,批改作业就是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在我正式授课之后,指导老师开始让我放手批改作业,在批改作业当中,我仔细地记录学生对于哪些题型的错误率比较好,总结出哪些方面的知识点还没有把握好,以便于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可以把这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学习。另外,在批改学生周记和作文的时候,我也对他们的写作方法做了简要评述。即使写得不好的作文,我也经常鼓励他们,要么是书面整洁,要么是字体漂亮,要么是修辞得体,要么是感情真挚实事求是......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追求进步的意识。我深切地认识到,要不断给学生纠正错误,完善缺点的机会,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用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爱护每一个学生。

4、其他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去教室帮忙布置,对于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颇有心得。另外,我也时常和办公室老师探讨教学问题和现在的就业状况,人际交往等问题,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教师这一行业。

三、收获

在这一个月的日子里,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以前在自己学校里面试教远没有真正上讲台那样激动,也曾做过家教,试过个人辅导,但是没有这么深深切切地融入班级当中就不能真正体会当一名老师的幸福。虽然,对于以后是否会站上讲台还不一定,但是在中学实习的这段单纯而美好的日子里,必定会让我永生难忘。

我还深深地记得,第一次被一个班的同学齐声叫“老师您好”;第一次走进教师食堂和工作人员表明自己的身份;第一次用老师的身份拉住乱跑的学生让他注意一点;„„当现在我实习结束,回过头看的时候,我真的发现自己成熟了很多。回到自己学校,老师纷纷说现在的气质很沉稳,很像一个老师了;同学之间也在相互说着跟实习之前相比,大家的状态真的变了很多。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作为老师应当具备的一些技能和经验,也让我对我的人生规划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我已经到了可以为人师表的年纪,我所做的一些行为已经会被比我年纪小的人模仿。所以我的身份不再仅仅是个简单的学生了,我更应该成为一个值得被人学习的“老师”。

四、优缺点

在这次实习中我慢慢地发现了自己相较于教师这个岗位的优缺点,优点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比较强,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同时,在面对课堂突发状况的时候,也能适时地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当然缺点也是有的,自我感觉个人在讲授知识点时,还不够突出重点、难点,过于追求学生的自主探索。课堂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还有欠缺,有待加强。总的来说,我十分难以忘记我实习的日子,并将好好总结自己的优缺点,努力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达到最好的状态。

中文师范生实习报告 篇2

一优化课程结构, 促进相互融合

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 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而我们现有的课程设置没有迎合人才市场需要, 与时俱进, 毕业生在参与市场竞争时社会认可度不高, 就业率普遍偏低。以学科教育为主的中文专业在师范教育中地位很特殊, 也很重要。因此, 加强中文专业课程结构调整, 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尤为重要, 也为职业基本能力形成奠定基础。

1. 专业课、选修课互补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既要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方向课的主体地位, 又要重视实践选修课、学科平台课的开设。专业课程是指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总称, 它是形成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速记学、文秘学、运用写作等科目。

实践选修课、学科平台课程主要包括:应用文体写作、中国文化概论、口语交际、演讲与口才、播音与主持学术论文写作、自然科学概论、文献检索与利用、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书写、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报纸编辑、网络编辑与制作、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英语听力与会话等。通过这些实践选修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理论, 消化知识、理论, 应用知识、理论, 实现知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以及发展定位, 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强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 专业课、通识课并重

既要着重抓好专业课程的学习, 为职业基本能力形成奠定基础, 还要有选择地学习通识课程, 拓宽知识面, 让学生获取相关领域的初步知识。

通识课程是指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的课程。学习通识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进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目前, 不少高师学校未把通识课程的学习提到议事日程上, 应该扭转这种现象, 在一年级应加强通识课程学习。就中文专业而言, 政治、法律、历史、外语、文化艺术、高等数学等科目均属通识课程。

二系统科学设计, 分段分步实施

要推动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 必须构建全面、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应该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教学技能、专业情意技能。具体为:备课的技能 (包括教学设计的技能) 、上课的技能 (即课堂教学技能) 、听课说课和评课的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技能、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技能、开发校本课程的技能、语文教学评价的技能、语文课程和教学研究的技能。

专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 从认知、理解到熟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因此, 学生技能的培养过程应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可将全程分为专业取向与乐教、技能模仿与懂教、技能内化与会教、技能创新与善教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既有具体不同的任务目标, 又能前后承接, 融通一致。

第一阶段, 重在专业取向与“乐教”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取向是由专业取向、理智取向、实践和反思取向等要素构成的, 对学生而言首先是专业取向, 专业取向第一步是“乐教”。学生进校后, 应将教师专业情感与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情操教育作为主要内容, 以此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情感。专业取向第二步是“定位”, 让学生理解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加深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 了解说、写等基本技能在未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长期学习的内在动力。第二阶段, 重在技能模仿与“懂教”培养。技能模仿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典型案例为样板, 以实践经验为基础, 按照技能要素和操作程序进行有目的的练教, 让学生在模仿他人的基础上, 理解并初步掌握“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理论与方法。辅助方式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书法比赛、教案设计比赛等活动, 创设学生技能实践和技能展示的平台, 固化学生已初步获得的专业技能。第三阶段, 重在技能内化与“会教”培养。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学情景演示和示范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 促进学生各项技能的系统化, 并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一部分。重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整合、内化自身的专业技能, 正确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开展初步的教学研究活动。训练方式是开展评课、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教案撰写、文献检索和教学反思等研习活动, 促进学生在实践场景中对技能的正确运用并逐步熟练。第四阶段, 重在技能创新与“善教”培养。本阶段的培养过程可分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个小阶段。在教育见习阶段, 以技能综合训练为主, 突出各技能要素的综合运用。重点开展教学设计、说课、课堂教学组织、教学研究以及班级管理等活动, 充分利用微格教学工具, 实现演示与练习一体、观摩与点评结合, 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场景模拟与学生的角色化, 使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巩固, 教学方法得到检验,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锻炼。在教育实习阶段, 通过制订详细合理的教育实习方案, 做实实习环节, 细化实习目标, 落实实习岗位, 强化实习考核, 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 在研究中反思, 在反思中创新。将实习总结环节纳入技能培养体系之中, 以实习总结与交流的方式, “填补空缺”, 相互启发, 促进学生对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认识与运用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强化训练考核, 提高实践能力

师范生隐性的专业知识技能需要通过显性的专业教学技能得以体现, 因此要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契合。

1.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主要从六个方面开展, 一是阅读古今中外名著, 使学生通过阅读经典, 濡养心灵。二是背诵古诗文百首 (篇) , 使学生能够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三是学习普通话, 正确掌握和使用汉民族共同语, 确保学生达到二级甲等以上的水平, 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四是强化汉字书写 (三字) , 提倡写规范字, 练习写正楷字, 改变书写的“畸形状态”。五是训练应用文写作, 学习掌握常见的应用文格式, 提高语言应用水平, 避免出现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会写应用文的不正常现象。六是成立文学社团, 如黑白文学社、蓝靛紫戏剧社、朗诵协会、书法兴趣小组等, 培养学生兴趣, 发挥学生特长, 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增强专业特色。

第一, 口语表达技能训练。学生口语表达技能训练力求形成较强的朗读、演讲和讲话能力。口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 掌握教育、教学、交谈的口语特点, 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 具有启发性。开展课前口语表达训练。

第二, “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了解不同字体的书写特点, 形成良好的书写技能, 做到书写正确、美观、整洁、流畅。粉笔字书写训练, 坚持每日书写一小黑板;钢笔字与毛笔字书写训练, 坚持每日书写一页, 班级每周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第三, 书面表达技能训练。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技能, 所写文章内容符合文体要求, 语言得体, 语句通顺, 标点符号正确无误。每生每周写一篇习作 (题材、体裁不限) , 指导教师每次按学号顺序抽查部分评改讲评, 其他作文由班级学委和写作训练负责人组织学生互评。学期结束时, 检查上交 (每生不少于15篇) 。

第四, 必读必背篇目。每学年印制下发学生必背篇目, 定期考查学生的必背篇目背诵情况, 抽签背诵必背篇目。每生必读大学生必读书目100本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 , 定期交流读书笔记, 检查阅读情况。由指导教师、学生会、团组织举办交流读书心得等相关活动, 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并且通过举办“语韵心荷”中华诗词诵读大赛、“文韵生花”诗歌散文创作大赛、“雅韵流芳”国学经典知识大赛、“墨韵幽香”软硬笔书法大赛。提高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训练的热情,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 完善检测评价体系

建立中文专业技能培养的检测评价体系, 规范专业技能培养的检测评价行为, 以测促训。建立专业技能培养的水平认定制度, 对中文专业技能水平做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定性等级评价, 并对良好以上者颁发证书。成立专业技能培养指导小组, 根据所指导项目科学拟订检测评价标准, 定期开展能力检测评价, 建立检测评价档案, 并向主管系领导提交检测评价结果。专业技能的检测评价, 应确保客观公正, 对达标学生给予相应的学分, 对未达标学生应加强指导与训练, 并向主管系领导和班主任提交未达标学生名单。加强日常督促和教育, 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情况及其结果应纳入学生综合量化考核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强力推进, 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成为高师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因此, 对师范生技能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实践探索基础上, 本文提出高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应坚持四个原则:即知识和技能相结合, 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能力和素养相结合, 训练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这样不仅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促进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为师范生入职打下坚实的教师专业技能基础, 更是其将来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陈文娇.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新政策背景下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8 (2)

[2]郭建、王湘云.师范生技能训练活动的系统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5)

[3]吴昕春、潮道祥、唐洁.高师院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建构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 (4)

中文师范生实习报告 篇3

【关键词】中文系;师范生;微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师范生作为一个即将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重要群体,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加强教学设计实践以提升实践能力,既事关自身未来的职业成就,又事关未来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学习品质;既直接影响到将来他们在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又直接影响到祖国下一代人才的培养。微型学习近年来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渗透下所产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新型学习形态。微型课程来自于英译外来词“mini-course”,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中学校,其外在形式表现为单元主题课程,通常仅围绕某学科的某个知识点而创设的短期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灵活度高、形式简洁等诸多优良特点,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冗杂性”的弊端,有助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下面,就中文系师范生微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培养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几点策略建议。

二、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立足根基

中文系师范生所学学科为文科类学科,将来进入教师队伍之后所担负的教学任务也是文科类学科,相对于理科来说,文科类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们具有丰富的情景性和厚实的人文性,这些特点正是广大中文系师范生应该加以认真把握的,也正是他们搞好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必须把握好的立足根基,在立足于文科学科的这些特点,加强对相应学科知识体系的分析与把握。一是突出对学科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对教学模式的正确遴选、对教学策略的科学引入、对教学情况的灵性创新、对教学流程环节的通畅设计、对教学结果的客观评价。二是加强对学科内容的精选提炼,由于微课程的时间限制性要求比较高,如果将学科所有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灌入微课程之中,那么必然会造成“大杂烩”“一锅粥”现象的产生,由此开发出来的微课程必然是“微将不微”,无法凸显微课程的鲜明主题,也无法有效达成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初衷。

三、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价值

微型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的主体价值在于面向学生学科学习质量与效果更加良好,在于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恰到好处之应用,从而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因此,在进行微课程设计开发实践过程中,必须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价值,加强对学科知识的深度领悟,注重从更高视角考察和把握好微课程的总体框架。而作为中文系师范生来说,如何根据自身所担负的教学任务特点,把握好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主体价值呢?笔者认为重点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要充分发挥中文学科所具有的情境优势,将情境特色作为微课程的主体特色,以情境为载体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所学学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性,增强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二是创设于微课程中的情境应把握好真实性,尽可能引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促使学生更为亲切地感受到微课程中的情境的真实存在性,让学生的现实情感更好地融入于微课程情感,增强他们对所学学科的切身体验,从而增强他们对所学学科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四、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实践效果

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目标在于以“短小精悍”的信息内容给予学习者“头脑风暴”冲击,从而达到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深刻体验,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印记程度,促进他们的学习质量与效果。因此,在进行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过程中,必须切实把握好微课程设计开发的实践效果,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学科学习需求的了解与把握,加强对他们的学科知识基础与知识应用能力的把握,加强对他们学习能力的了解与把握,从而更好地把握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具体实效。例如,可以在进行微课程开发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活动,从中获知他们对微课程学习的态度与需求,把握好他们关注微课程要素的侧重点,从而更好地在微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具体内容与目标,更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化需求,创设出有助于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他们思维活力、提升他们学习自主性的微课程,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与效果,达成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终极目标。

五、结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性的应用,让人们的社会生活形式变得日趋丰富多彩。微博、微访谈、微电影、微信、微课堂等诸多“微个体”正快速浸润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与娱乐等领域,加速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与效率。作为中文系的师范生,面对当前这种形势和环境,加强对微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性开发,不断提升自身微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育,显然非常必要与非常重要,对于提升将来身为教师的师范生的工作能力和促进学生学科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苏芳,杨苏玉.以培养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为主线的微型课程设计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

[2]余孟想,赵国庆,张菲菲.“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2014(11).

[3]翁菲菲,邵帅,刘淮南.基于微型课程开发的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

附注:本文为课题《师范生微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文师范学生暑期支教心得 篇4

暑期支教心得体会

或许人生就是奇妙的,缘分就是天定的。支教这段经历,确实给我很多感触。

还记得,新生军训那会儿,青海师大里好多社团都在扩招新人,这些社团的种类也各不相同,有英语角,有棋社,有学生会,有社团联,还有很多很多。那时对于我们新生来说,这些都是很好奇的。我们都想借着社团,磨练我们的能力。可以说,当我一下子接触这么多社团的时候,确实眼花缭乱。而晨曦,这个为暑期义务支教而存在的社团,吸引了我的眼球,起初喜欢更多的是它的名字,晨曦——希望之光。在学长的指

引下,我欣然加入了这个协会。好奇心促使我带着试试看的心态,行就坚持,不行就撤。或许在报名栏上,写上我名字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段奇遇吧。

不管我能坚持下来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是一种信念,或许只是盲目追随,固执抑或是执着,而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

经过一年的洗礼,今年暑假,我报名加入了晨曦协会主办的支教队,成为了一名暑期西部志愿者。支教启动仪式结束,我们一行15人即刻动身,带着我们的行李,浩浩荡荡的向我们的目的地——青海大通出发,就算到了这一刻我也不知道,我即将面临的会是什么,在那里又会遇到怎样的难题,又该怎么解决这些难题?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对未来的彷徨,心里忐忑不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此行定不负重望!

大通药草摊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很安静很安静的村落,纯净的不受任何污染。就仿佛是湖南湘西一角,民风

淳朴。我们的行李很多,药草摊的师生们很热情的帮我们忙里忙外,看到这些,心里面那点迷茫的紧张,已不复存在。因为我相信,有广大师生对我们义务支教行动的支持,有我们队员的不懈努力,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一切准备就绪,开课仪式结束后,我们就开始了长达13天的支教生涯,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的班主任,兼数学任课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心中百味杂陈,还记得第一次走向那个三尺讲台上的时候,我能明显的感觉到,脚的小腹有一点颤抖。等我在二年级的教室里做完自我介绍,安排完工作的时候,我在心里面暗暗告诉自己,我已经成功走出了第一步。第一堂二年级数学课,我对全班的学生做了一个摸底测试,不是试卷的那种形式,我首先考了他们乘法口诀的熟练度。现在回想起他们背诵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声音洪亮而且整齐,让我直接联想到他们以前肯定经常背这

个。本来以为他们基础挺差的,在这一轮一轮的答辩中,我发现他们的数学底子很好,一股好奇心促使我想看看他们语文基础好不好,于是,我打开他们的语文书,二年级下册只学了两首古诗 :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结果和我预料的一样,声音依旧整齐洪亮,当时我的心里,那叫一个欣慰啊,和这么一群孩子打交道,应该很不错吧。只是心里还是免不了,有点忐忑,害怕自己一个不小心,讲错一个知识点,讲错一句话,会误人子弟。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数学课上得很圆满,可能是应为是班主任的缘故,我上课的时候,课堂上基本上很安静,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不容易。不给他们传达的知识点也比较丰富,我先整体给他们复习了一遍,二年级以及二年级以前的大部分重难点,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他们的基础并不尽如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优劣生区别比较大,我知道,我很难改变这种大局,只

好在每一次复习时,尽全力把差距缩小。快速的复习完,我就开始给他们讲三年级的新课,基于他们的年纪和基础不同,他们新课接受的的能力和速度也尽不相同,这个环节进行的比较慢,不过还在,该讲的还是给他们讲完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教案组还给我安排了一个四年级的美术。我不否认,在此之前,我很少作画,自我感觉更是艺术细胞不多。因此,不敢贸贸然,误人子弟,整个教学过程中,美术只有6个课时,自行作画3节课,手工制作3节课。尽管有点吃力,但毕竟没有误人子弟,在美术这方面,虽说没带给他们,多少技巧上的进展,但我给他们讲了好多古今中外关于画和画家的故

事,或多或少的,给他们每一个人,带去了美术的兴趣,我想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功了。

对于我们15个人来说,分工也是十分明确的。每天有做饭的,有送孩子 的,有考勤的。有教案组,有班主任,有任课老师。开设科目有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综合、班会、体育、美术、兴趣课。总之,整个工作安排都比较的系统化,比较的正规化。万事开头难,除了刚开始特别累特别忙以外,在以后所有工作上轨道了,做起来得心应手,每天除了想着怎么教孩子,怎么处好与其他队员的关系,基本上不用为什么事情烦心,工作之余,想想家人,想想牵挂的人,日子过得平淡无奇,感到无比惬意。

临走的时候,孩子们哭着给我们送别,我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尤其是那些平常有点调皮,让人操了不少心的,在被我们“赶走”了好几次以后,硬是出现在了校门口。本来我极力控制着情绪,在当我看到,我二年的那个我骂的最凶的男孩子,躲在草堆里抹泪的时候,我泪如泉涌。再见了,孩子们。缘分让我们相聚,缘分到的时候,我们无力反抗。

此次支教,我收获最多的,不仅是

中文师范生实习报告 篇5

古代汉语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

2、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和。

3、“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的词性是。

4、古书中因传抄刻印而误增加的字叫,脱落的字叫。

5、“梁父即楚将项燕”一句属于句式。

6、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

7、丁种句“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必须是仄声,如果用了平声,句式就成了“仄仄平平平”,末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这叫做。

二、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每字0.5分,共10分)

十 指 步 鼎 鱼 视 帛 羊 下 至

末 载 牧 寸 防 舂 网 甘 莫 手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每题2分,共12分)

1、昔楚灵王好细要。.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5、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

6、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每题2分,共12分)

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3、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每题2分,共12分)

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6、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六、标出下首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10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加“·”者为入声字).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

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

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之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者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

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

乃晏子之遗行也。”

——《说苑·君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2、标出文中的判断句。(3分)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20分)

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右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竖谷阳曰非酒也水也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恤吾民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竖谷阳之进酒也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韩非子·十过》

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题共11分,每空1分。

1、A、古今字;

2、名词、动词、形容词;

3、副词;

4、衍文(衍字、衍),脱文(脱字、脱、夺);

5、判断;

6、谁、奚;

7、三平调。

二、本题共10分,每字0.5分。

象形:鼎鱼羊网手

指事:十下末寸甘

会意:步至牧舂莫

形声:指视帛载防

三、本题共12分,每小题2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意义1分,指出属于本义或引申义1分。

1、要:腰,本义;

2、发:出发,引申义;

3、过:超过,引申义;

4、防:防备,堵塞,引申义;

5、间:门缝,本义;

6、本:树根,本义。

四、本题共12分,每小题2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各0.5分,指出古今义之间的差异1分。

1、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

2、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词义范围转移;

3、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今义专指臭味,词义范围缩小;

4、怨:古义指痛恨、今义指埋怨,词义程度由重变轻;

5、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今义指毁谤或造谣中伤,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成贬义;

6、诛:古义指责备、今义指杀掉、杀死,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五、本题共12分,每小题2分,其中指出活用的词1分,说明用法1分。

1、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2、目:名词用作动词,用已经示意;

3、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4、兄: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5、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6、客:名词意动用法,把„„当成客人。

六、本题共10分,其中标出平仄8分,指出拗字和救字各1分;评分时每句1分,每错一处

平可平可仄、△拗、﹡救。扣0.5分,扣完本句1分为止。(符号说明:○)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戚戚满别情。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不”字拗、“吹”字救).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本题共14分,具体标准如下)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每词0.5分,意思相同也可以给分。)

色:脸色。不肖:不象样,不贤明。涂:同“途”,路途,道路。御:御者,驾车人。曩者:先前,从前。干:求取。反:背离,违背。固:坚决。

2、本文中的判断句:(指出一处1分,指出三处即可。)

①此诸臣之不肖也。

③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

④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3、翻译:(每句2分,具体标准如下,翻译意思大致标准即可给分。)

①晏子去世十七年后,景公请诸大夫喝酒(1分),景公射箭出了靶子,堂上大夫叫好的声音,象出自一人之口(1分)。

②臣听说过,国君喜好什么,那么臣子就会服从他(1分);国君嗜好什么,那么臣子就会给国君进献什么(1分)。

③先前晏子谢绝赏赐用来匡正国君(1分),所以国君的过失不能掩饰(1分)。

八、本题共20分,其中标点7分,翻译13分。评分时,每错三处标点扣1分,扣完6分为止;翻译每句1分,译文准确无误得满分,基本准确但有表达错误得0.5分,译文错误不得分。标点如下:

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右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竖谷阳曰:“非酒也,水也。”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恤吾民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竖谷阳之进酒也,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韩非子·十过》

翻译:

中文师范生实习报告 篇6

活动策划书

活动主题:

“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术热情”之人文学科学术月 ——人文学科向建校六十周年献礼

主题论证:为了继承和发扬师大中文系优秀学术传统,秉承前辈学者独立、自主、创新的学术风气和人文精神,中文系研究生会在系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将以我系广大研究生为活动对象,积极宣传、组织,举办这次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鼓励大家立足专业,注重现实,关注最新学术动态,敢于创新,勇求真理,不断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术热情。

活动形式:以我系硕士研究生十大二级学科为依托,分为七组(①民俗学、文艺学 ②课程与教学论 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④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汉语⑤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各体文学理论 ⑥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与传媒 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面向全体硕士研究生,积极宣传,广泛征稿,诚挚邀请著名学者、教授参与评选、点评,此外,在开展活动的同时,由各专业专家、学者初审入

围的稿子将匿名发到研究生论坛上,由学生评议产生创新人气奖。利用此机会催生一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培养我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学术热情。

活动时间:2011年1月——2011年5月底 活动设计:

具体时间安排:

一、宣传筹备期 1、2011年1月上旬

活动的初步研议、策划2、2011年1月中旬

一期征稿

发出征稿启事,征集论文

多途径广泛宣传论坛诸项事宜,积极动员广大同学,激发其学术热情。3、2011年2月20日至2011年3月28日 二期征稿

因为考虑到放寒假,所以征稿分两期进行 4、2011年3月28日至2011年4月中旬

多方联系各专业专家、学者,做好论文评审的准备工作 收稿整理,请专家审阅、评奖,并对相关讨论的论文做点评 5、2011年4月中旬至4月底

邀请出席论坛主题演讲的专家、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

二、开展期 1、2011年5月上旬

论坛开幕式

领导致辞;开展一系列主题演讲(至少三场)

注:开幕式及主题演讲约120——150分钟,设主持人1名 2、5月中旬

分组讨论

请各位专家和相关论文作者,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指导,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性。

注:分组讨论约120分钟,讨论人数按实际情况控制,每个小组设主持人1名

具体流程:

(1)与会者发言,每人发言不超过10分钟(2)专家点评5分钟(3)小组自由讨论15分钟

3、做好论坛相关的会场联系、布置、服务工作;材料准备;录影、录音、照相等资料搜集工作

4、获奖情况的统计以及获奖证书的准备5、5月下旬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 ;

分组讨论结束后,各组集中,进行颁奖典礼和闭幕式 获奖者与领导、专家合影

拟邀请出席论坛及分组讨论的专家、学者名录(暂定):

田兆元、安俭、方克强、朱国华、王峰、朱志荣、孙国强、王意如、徐默凡、李明洁、韩蕾、詹鄞鑫、徐莉莉、刘志基、董莲池、胡晓明、方勇、彭国忠、程怡、查正贤、朱惠国、陈子善、罗岗、杨扬、倪文尖、文贵良、魏泉、殷国明、陆晓光、楼成宏、杜心源 等

三、总结期

2011年5月底

获奖论文印刷装订;讯息发布与工作总结

去年,我系研会开展了中文系第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收取稿件150余份,邀请各专业指导老师评定论文,为本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机会和讨论氛围。这为今年要举办的中文系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提供了很多便利。相信我们这次的研究生学术论坛能够发掘出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同时激发校园内的学术热情,使得在校研究生能够拓展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经费预算:

宣传费:100元

海报制作50元 横幅制作50元

评审费:

300元×30人﹦9000元

场地费:4000元(两次报告厅,8个讨论室)

材料费用、纯净水及鲜花:1000元

获奖证书及奖金、奖品:4000元

通讯费:100元

交通费:100元

印刷、装订费:700元

其他:1000元

总预算:20000元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会

中文师范生实习报告 篇7

一学生中文名用字抽样调查

( 一) 调查背景

截至2014年末,浙江师范大学先后与英国、美国等40余个国家的8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分别在1987年和1997年取得招收短、长期来华留学生资格,并在海外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目前,浙江师范大学在校留学生500余名,以乌克兰、韩国、喀麦隆、埃及、也门等国家的留学生为主,覆盖地区和国家达80余个。

( 二) 调查途径

1. 信息采集

为确保样本数量以增加分析信度,本次调查通过学校教务系统共搜集到浙师大2009 ~ 2014年在校留学生( 包括语言进修生、本科生及研究生) 740个中文名,共计89个国家,其中非洲地区涉及34个国家共242个姓名,亚洲地区涉及22个国家共228个姓名,欧美地区涉及33个国家209个姓名,其余61个姓名未能确认其国别。

2. 问卷发放

因中文名采集样本量较大,且逐一联系到留学生本人了解人名详情有一定难度,为便于科学量化分析,我们同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留学生中文名来源、母语名含义、中文名与母语名之间音义关系、对个人中文名的态度、对理想中文名的选择倾向及中文名对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100% 。参与问卷调查的留学生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男女比例54∶ 46。

二留学生中文名用字情况分析

( 一) 调查结果分析

留学生中文名与母语名联系紧密,我们首先分析留学生中文名来源及中文名与母语名音义关系,其次分析中文名的语音、结构、文化特征,最后概述部分姓名的国别化特点。

1. 中文名来源

来华留学生语言水平和文化适应程度不同,在相对陌生的环境里,合适的中文名对其生活和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数据显示,留学生中文名来源渠道不一,100名被调查的留学生中, 54% 的中文名由其任课老师或留学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命名。在目的语环境,中文名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母语名的作用,中国老师是留学生进入汉语环境首先遇到的对其影响力最大的群体, 其与学生的接触频度高于其他群体。留学生中文名来源的第二渠道是自己取名或直接翻译命名,14% 的留学生( 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及越南) 在其国内就已具备一定的汉语学习基础,能自主选取喜欢、合适的中文名,或通过直译而得名。在课堂学习之外,大部分留学生都有其“语伴”,中国学生为留学生取名也占了11% ,但部分中国学生为留学生所取中文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取名随意性较大、名字过于简单或繁复,不符合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等。另外,21% 的留学生中文名来自宿舍管理员等其他渠道。

2. 音义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纯音译名较多,占34% ,这是目前留学生取名方法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纯音译名方便留学生中文名发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陌生感,问题是纯音译名往往过简或过繁,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中文译名和中文姓名具有不同的文化属性: 中文译名是对外国人的姓名进行直接音译,而中文姓名则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名字。

35% 的中文名与母语名音义无直接联系,是完全中国化的名字。如乌兹别克斯坦的Aziz Rozlaleiev,其中文名为“周亚”,有姓有名,符合中文名规范,其名表示他来自亚洲地区,发音简单,字形简易,有文化内涵。再如坦桑尼亚的“张飞”、叙利亚的“诸葛亮”、乌克兰的“李致远”,均选取中国古代名人名为己名。还有瑞典的“胡歌”、英国的“方彧”、刚果布的“阮美丽”、埃及的“龙泰华”,这些中文名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元素,让人印象深刻。

音异义似的中文名主要采用意译法命名,占15% ,这部分中文名与母语名意义相关,很好地体现了母语名的寓意。如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Elaman,其母语名意为“太阳”,其中文名为 “旭辉”,两个名字相得益彰。另一较成功的意译名是来自埃及的Elasid Basma,Elasid与Basma均有笑和高兴之义,其中文名为“黄笑灵”,与母语名联系紧密,“灵”与“笑”二字结合, 更显女性聪慧可爱。

音似义似的中文名只占16% ,这类姓名要求命名者仔细斟酌学生母语名发音及含义,然后择取贴切的汉字,难度最高。成功用例如索马里的Hamda adadi Haji,Hamda是漂亮的意思, 中文名“郑和佳”,有名有姓,且“佳”字形容女性漂亮优秀。

我们也希望对搜集到的740个中文名进行音义关系分析,但因无法准确判断姓名含义,所以基本只考察了母语名与中文名之间的语音关系。所得结果见图1,基本与表1相符,纯音译名占绝大多数。与音无关的如“王勤友、高兴、黄紫薇、成龙、陈曦”等,占19% 。部分音译名指音译一部分, 再另加姓或加名,加姓如印度尼西亚的“刘美吉” ( Meggy Cinthyac) 、德国的“席凯沛”( Caspar) ,加名如哥伦比亚的“拉俊杰”( Rafael) 、印度尼西亚的“马耀伟”( Manopo William) 、德国的“白玥”( Bachmann) ,其中还有部分音译兼表义名,如塔吉克斯坦的“茉莉” ( Karimova Munisa) 、也门的“大王”( Wadhah) 、喀麦隆的“周丽彤”( Zouliatou) 。另有一些中文名部分与其母语名含义相关,但因语种繁杂,无法详尽考证。

调查显示,母语名与中文名在语音方面联系最为紧密,是最简单便捷的中文名命名方式,但因文化内涵缺失,尚不能有效满足学生对理想中文名的需求。完全中国化的名字比例虽不大,但成功用例较多,成为目前汉语教师为留学生取名的首选。留学生中文名不同于中国学生的中文名,并非每个学生都渴求完全中国化的名字而与母语名脱离关系,对留学生而言,最理想的中文名是音义皆能与其母语名相关联,这不仅能帮助学生适应中文环境,还能维系其母语情结。

3. 姓名语音

姓名是让人称说的,语音的和谐悦耳、清晰响亮、便于称说至为重要。一个音节分明、平仄协调的中文名不仅易于称呼,而且能给人以审美愉悦。由于纯音译姓名数量较大,且多数无法有效体现取名动机,所以我们选择了调查对象中69个部分音译名( 一半音译,一半加字加义) 和140个完全中国化姓名( 与母语名发音无关) 的名字进行分析,考察其语音情况。

( 1) 中文名用韵情况考察

我们将中文名去掉姓,只考察中文名最后一个音节的韵母情况。

部分音译的中文名有“何万达、王若琼、许子坚、徐丝兰、吴丽珊、洪蕙梅、玫瑰、林安、赛佳、何美婷、米通达”等。

与母语名发音无关的中文名有“朱毓玲、李小龙、林心如、岳好、云飞、小宝、王勤有、风和平、泰岳峰、李想、金小鱼”等。

普通话有39个韵母,一般来说,主要元音舌位低的音节响度大,舌位高的音节响度小,据此我们把6个舌面元音按照发音响度作以下排序: a > o、e > i、u、ü,然后把普通话38个韵母( ê 除外) 按主要元音的发音状况加以分类:

1. 以a为主要元音的韵母,发音最为响亮: a、ai、ao、an、ang、ia、iao、ian、iang、ua、uai、uan、 uang、üan。这类韵母14个,可命名为A类。

2. 以o、e、ê 为主要元音的韵母,发音响度次之: o、e、er、ei、en、eng、ie、üe、uei、ou、ong、iou、 iong、uo、uen、ueng。这类韵母16个,可命名为B类。

3. 以i、u、ü、- i( 前) ( 后) 为主要元音的韵母,发音响度最低: i、in、ing、u、ü、ün、- i ( 前) ( 后) 。这类韵母8个,可命名为C类。

分析表2可知,38个韵母缺失ou、ueng,共出现36个。A类14个韵母出现82次,B类13个韵母出现56次,C类9个韵母出现71次,A、B、C所占比例分别为39. 23% 、26. 79% 、 33. 97% ,A类占优势,即开口度大的韵母较开口度小的韵母要多。但C类小开口度韵母虽数量少,却占相当比例,尤其出现频率最高的韵母ing,为小开口度韵母。究其原因可以发现: 女性取名尚阴柔,男性取名崇阳光。随着时代发展,男性名字也转向婉转浪漫,如“明、俊、杰”等,女性名字多取“婷、玲、灵、静、玉”等,加上有部分中文名是昵称,如“金子、王子”等,从而增加了中文名开口度小韵母的比例。上述中文名用韵情况显示,总体用韵基本均衡,开口度大韵母虽占优势,但开口度小韵母也占相当比例。今后我们在给留学生取名时要注意韵母开口度,尽量使语音响亮悦耳。

( 2) 中文名声调情况

声调对姓名的响亮度和抑扬效果也有一定影响,我们对上述208个姓名( 剔除一字格名 “金”) 进行了声调分析。

从表3可知,二字格姓名只有两种用调情况: 同调型和异调型。同调型如“王明、罗兰、晓宇、王博”等,所占比例较小。异调型如“岳好、心如、安然、丁力”等,虽然二字格姓名中二字同调的比例较三字格中相邻两字同调比例要高,但是异调组合的比例仍占绝对优势。三/四字格的抑扬调姓名也不少,一三同调和三/四字异调共占25. 48% ,而三字同调只出现1例。其中四字格“司马祝年”用四调,抑扬分明。可见人们在给留学生取中文名时能尽量规避同调现象,以达到较理想的听觉效果。

姓名的末尾字调对姓名响度有较大影响,分析以上209个留学生中文名发现,最后一个字为平调的有131个,最后一个字为仄调的有78个,两者相较,平调占优势,张家禄( 1981: 239) 对汉语声调有详细的研究和讨论,他总结出高声调响亮度高,低声调响亮度低; 郭锦桴( 1993: 100) 通过语音实验,发现高声调不仅有较高的响亮度,而且抗噪音干扰的性能也比低声调强。 所以取名时以高声调结尾往往具有提升名字响亮度的效果。

( 3) 中文名叠音情况

姓名中的叠音名往往能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并含亲切、爱怜的色彩。我们对740个姓名中的叠音名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为: 740个留学生中文名中共出现19个叠音名,如“苏苏、娜娜、丹丹、莎莎、婷婷,菲菲”等,占2. 57% 。其中有两个姓名同音不同字,分别为“露璐、 丽莉”。19个叠音名中男性叠音名只有两个,分别为“木木、卡卡”。女性叠音名占比近90% , 可见叠音名更适合女性群体。在中国老师或朋友为留学生命名时,往往会带有传统社会对性别角色的不同期待,女性阴柔,男性阳刚,叠音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叠音名的通病是有名无姓,作为昵称较适合,而作为正式的中文名则欠完整。

4. 姓名含义

留学生中文名的内涵应该是取名时首先考虑的因素,缺乏内涵的名字仅是语音符号的代称而已。一个有内涵的中文名能使学生从自身姓名中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纯音译的中文名往往在这方面严重缺失。我们对209个与音无关和部分音译的中文名进行了分类,详见表4。

从表4可见,这209个中文名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 1) 自然景物: 这一类名字主要是跟自然界的景物和季节天气有关。江河湖海、山川蓝天、春夏秋冬、风云雨雪、花草鱼燕,每个别具特色的中文名背后都反映了取名者的审美心理。

( 2) 祝福期望: 这类名字是寄托了取名者的殷切祝福,或反映典型的儒家文化和宗族思想,或蕴含对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期许,同时,这些名字也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有助于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

( 3) 古今名人: 这类名字采用古今名人的姓名作为留学生的中文名,学生往往对这些名人有所了解甚至崇拜敬仰,通过以名人名为己名这种形式来效仿名人,完善自我。

除这三大类之外,其余均属于半音译名字,由中文姓+ 音译名构成,无以体现文化内涵。 此外,有些中文名过于偏僻、怪异、不得体,如“跟腱、弟波、禁歌”等。

5. 国别化特点

留学生来自五洲四海,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风俗、思维习惯、语言特征等差异较大,为留学生取名时必然要兼顾留学生本国的文化特征,我们所搜集到的89个国家的留学生中文名就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

亚洲地区,姓名特点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日本、韩国和越南,日、韩、越同属汉字文化圈,长期受汉民族文化影响,故这三国留学生将母语名对译成中文名,基本实现了音义对应。属阿拉伯国家的也门留学生中文名有70个,占亚洲姓名的31% ,其中有67% 的姓名完全属于音译名。 也门信奉伊斯兰教,留学生姓名中较多出现伊斯兰教领袖“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的名字,反映了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虔诚。

非洲地区,同属阿拉伯国家的埃及表现出与也门完全不同的中文名用字现象。埃及学生中文名共33个,占非洲学生中文名的13% ,其中高达91% 的姓名属于完全中国化名字,15个有名有姓,其余虽无姓,但名字或反映自然美景如“茉莉”,或蕴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如“海博”。 但这些留学生大部分都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来华前就有中国文化知识积累,选择中国元素较多的名字理所当然。罗伯特帕克、欧内斯特·伯吉斯( 1921) 和米尔顿戈登( 1964) 指出,由于主要的联系在主流团体中建立起来,同化就会迅速发生。他们认为保留种族痕迹是成功融入新社会的一种障碍。该理论旨在表明,移民子女选用新社会的姓名会提高孩子的接受力,降低文化陌生感和受歧视度,进而加快融入新环境。

喀麦隆留学生在非洲留学生中人数最多,61个姓名中有34个属于中国化名字,其中不乏成功之例,如“郭一夫”( Koumo Guelifack Yves Beaudelaire) ,名字易写易记,且“一夫”比喻学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由于喀麦隆历史上受英法等欧洲国家入侵,学生中欧化姓名占多数,如“保罗、玛丽、查尔斯、露丝”等。

欧美地区,来自乌克兰孔子学院的留学生90人,占欧美留学生比例43%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7% 的姓名属于中国化名字,其余均采用音译名,其中重字或重名的现象较多,重字如 “坦莎、丽莎、达莎、萨莎,娜佳、卡佳、娜佳、娜思佳”等,重名如“安娜、娜塔莉、莎莎、卡佳”等。 这些姓名的辨识度较高,但是重名、重字或过于复杂的姓名( 阿娜沙西娅) 会给学生学习和生活造成不便。

三留学生中文名态度分析

( 一) 调查方法及内容设计

我们针对留学生中文名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对姓名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个人中文名的喜好态度、对理想中文名的预估情况以及中文名对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等项目。为更好地进行留学生中文名倾向性研究,问卷最后一部分给出20个男、女性中文名供留学生选择。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有70% 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姓名文化比较陌生,一方面受学生的汉语基础和文化认知程度局限,另一方面也与当下教材编写现状有关。现有的留学生文化类教材和读本,如《文化全景中级汉语教材》《新视野中国文化三十讲》《中国文化常识》《文化中国》等,介绍了包括地域、 历史、旅游、饮食、艺术、语言、习俗、交际等中国文化内容,但对姓名文化的介绍均未涉及。唯一有所介绍的是《体验汉语文化篇》第三课“你叫什么名字”,涉及姓、名字、小名以及姓名中龙文化的含义。目前仅有30% 的留学生知道中文名的姓名构成、常见姓氏、名字中的性别差异和中国传统名字中富含的各类文化意义等。

留学生对中文名的认可程度比较高,75% 的学生认为拥有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具有重要的作用,使用中文名可以较大程度拉近留学生群体间的距离。从调查看,70% 的学生认可拥有一个中文名并长期使用,只有10% 的学生( 大多来自韩国和越南) 认为仍使用母语名比较方便。

除了互相称说,中文名还用于办理签证、住宿等针对留学生的统一管理。此外,好听又特别的姓名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初始印象,被别人记住自己的名字以及能说出别人的名字是打开交流之门的法宝,所以中文名更方便留学生顺利交到朋友。 另外,中文名还用于汉语水平考试等各种学习场合,汉字书写是汉语学习的一个重点,学生不仅可以从中文名的发音中感受汉语语音的美妙,也可以从汉字结构和书写自己的中文名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各项结果数据见图1) 。

留学生普遍对自己的中文名比较满意,调查中有近80% 的留学生表示一直很喜欢自己的中文名。从喜欢的原因看,发音和书写因素是中文名倾向性的指标,留学生认为理想的中文名也应该是发音简单动听的名字,而中国文化内涵丰富、含义有趣特别的名字是留学生钟情自己中文名的主要因素。

姓名倾向性选择结果表明( 见表5) ,含义美好、发音简单、书写方便成为女性名字中占比最大的隐含倾向。在男性名字中,“李小龙”受关注度最高,“张杰”“王宝强”这些影视、娱乐明星的名字也受到留学生的青睐,上文提到部分中文名直接选取古今名人名为己名的现象在此项调查中得到印证。目前使用较普遍的,如“玛丽、安娜、马克、约瑟夫”等为纯音译名,符合留学生倾向中文名发音简单、与母语名相关这一特点。而“东方不败、西门吹雪”这两个武侠复姓双名的中文名并没有受到学生喜爱,一方面学生对其文化内涵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四字格名也不太符合中文名传统命名习惯。

四留学生名取字优化

( 一) 高频用字分析

我们将740个留学生中文名中重复计数超过5次的32个字定为高频用字,这些中文名存在性别差异和地域差异,如出现频率最高的“阿、丽、娜”,“娜”和“丽”全部用于女性名,“娜” 100% 为音译名,“丽”90% 为音译名( 除“郑和丽、丽琦、美丽、杜灵丽”) ,且这两个字分布地区多为欧洲和非洲,尤其是乌克兰和喀麦隆( 浙江师范大学在这两国建有孔子学院,故乌克兰和喀麦隆学生占多数) 。“阿”同时出现在男女姓名中,男女比例为32∶ 9,显然男性名中更常见, 但“阿”字同样多为音译名用字。

前20个高频用字中,“德、拉、克、尔、安、斯、玛、里、莎、萨”属于常见音译字,与“阿、丽、 娜”一起共占537个高频用字的59% ,可见,音译字是留学生中文名用字中最为普遍的汉字。

32个高频用字中,除“丽、娜”外,“莎、莉、佳、美、妮、雪”也均用于女姓,而“莎、妮”是常用音译字,“莉、佳、美、雪”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希望女子美丽智慧、冰雪聪明。常用于男性名的高频汉字是“德、拉、克、尔、萨、汉、杰、迪、华、龙、明、曼、力”。其中“汉、杰、华、龙、明、力”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征,希望男子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另外还有以华夏图腾龙入名,希望学生学有所成、吉祥如意。

这32个高频用字中有多个昵称字,如“阿、小、子”,占17% ,一方面这类昵称字便于学生识记,表达对学生的亲切喜爱,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留学生中文名的确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 二) 优化原则及方法

留学生中文名中虽然不乏用字取义甚佳的姓名,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音译化问题过于突出,用字繁简择取不当,文化内涵缺乏,等等,下面就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留学生中文名的优化原则及方法。

1. 加强母语名与中文名联系,重视文化求同存异

母语名是陪伴留学生成长的特殊称呼,为尽快使学生适应汉语环境,需要我们在为留学生取中文名时兼顾母语名,实现中文名与母语名音义之间的最优转换,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汉文化的魅力。在重视音义的同时,要了解留学生母语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避免触犯学生文化禁忌。“除了有中国姓名文化的知识贮备外,还需要了解外国学生的姓名文化。就喀麦隆而言,像墨、红、俭、龙、朱、费丝、果果等字眼均要慎用。”( 景盛轩,2012: 61) 可见,既要发挥中文名的最优价值,又要寻求共通的中外文化理念,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2. 追求声韵配合,注重语音和美

传统的命名法给予姓名含义以最多的关注,而语音却降为其次。实际上,一个成功的中文名必须要实现形音义的三重优化,故语音上要自觉追求声韵配合,斟酌韵母开口度、声调平仄、 语音修辞等因素,力求发音顺畅、响亮悦耳。如喀麦隆学生“珂星”谐音“克星”,带贬义文化色彩,应自觉规避。几内亚学生“玛玛地”直接采用音译名,听起来像在骂人,这样的名字会给学生造成许多困扰,甚至引起文化冲突。

3. 讲究姓名炼字,提高汉字构形美

留学生汉字学习首先从练写个人的中文名开始,汉字如图画,在给留学生取名时要利用汉字书画同源的特点,帮助学生感受汉字构形之美。如“发媞玛”“跟腱”“桑娣”等名字直接音译并选择了不恰当的汉字,“媞”“腱”“娣”均属于较为偏僻的汉字,跟学生释义有难度。此外像“杨炳勳”的“勳”属于繁体字,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许多学生的姓名虽然表面上看似有姓有名,但其姓并不在《百家姓》之列,需要换字优化,如“藤朱丽”可改为“滕朱丽”,“玳发宁”可改为“丁发宁”,建议取名者在兼顾母语名姓氏发音时参照《百家姓》姓氏使用排序,尽可能择取常见姓氏,或用加姓的方式实现连姓的构词效果,如“马俊、高兴、夏雨”等。姓名整体的美感需要从炼字着手,不仅从单字上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也要讲究字与字之间的配合。

4. 遵守姓名规范,提倡多元命名

取名者要遵守中国传统姓名文化的规范,讲求入乡随俗,做到有姓有名,这也是向国际友人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至于昵称如“老、阿、子”等表达特殊情感的汉字可以用于日常称呼。此外,重复的名字( 音同字同,音同字异) 不仅降低了姓名的多元化程度,甚至还给学生造成诸多不便,740个学生名字中共有23个类似“阿里、玛丽、安娜、杰克”的重复名, 共计54个学生可能面临同名困扰。所以取名要尽可能为学生量体裁衣,依据情景式命名法或引经据典式命名法,取音形各异、彰显文化魅力的姓名,让异彩纷呈的中文名成为汉语教学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五余论

姓名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中文名又是留学生抵达中国后必须接触和较长时间使用的重要文化符号,为留学生取中文名自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和留学生管理必须面临的课题。如何把取名工作和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是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1. 加强姓名文化传播。传统的语音、汉字等课程并没有将姓名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对外汉语课堂可以选取有特色的学生中文名进行教学尝试,从语音、汉字、构词、修辞等方面进行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姓名文化的了解。姓名文化传播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有效利用各种渠道向学生介绍中文名的构成、性别差异、文化含义等,利用中文名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例如姓名文化中的字辈文化、用典文化、民风民俗、儒家思想、宗族思想等等,尤其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中文名的文化内涵。同时,留学生母语国姓名文化也应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分享母语名的文化背景,在文化碰撞中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2. 教学及管理部门应重视留学生取名工作。留学生中文名取名并不是例行公事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其对留学生产生的影响渗透于生活和学习各方面。名字缺乏内涵或不尽如人意已成为目前留学生中文名最为突出的问题,面对留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取中文名除了要音形义兼顾,还需要注意学生的母语名,与母语名音似义似的中文名才是留学生心目中最为理想的。部分国家的学生并不追求地道的中文名而更愿意使用直接音译的母语名,这其中有宗教信仰、文化认同、安全诉求等因素,不容忽视。此外,较多的重名现象会给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取名者应尽量规避这类情况。

完善留学生中文名取名工作非一日之功,需要命名者具有良好的中国姓名文化知识储备, 同时要用跨文化交际的眼光,结合留学生母语国的姓名文化,这是对外汉语教学和留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留学生取名是一项颇具挑战又趣味十足的任务,担任此项任务的群体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摘要:本文对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中文名的语音、用字、文化含义、母语名与中文名联系、国别化特点等方面进行调研,通过研究发现:留学生中文名音译化问题突出,大部分中文名缺乏文化内涵,中文名规范有待提高。本文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留学生心目中的理想中文名,为姓名优化提供可靠依据。

上一篇:不凡or平庸--《哈佛凌晨四点半》读后感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