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

2024-10-04

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共12篇)

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二、基本情况

全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他们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全书共有五个单元,包括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家里的我、大自然真美丽。每个单元又分为三个主题,其中第四单元有四个主题。

2、教学要求

1)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有困难,不要怕。

2)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4)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5)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恒心和毅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3)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识,引导孩子学会生活,保护自我。

4)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形成关注家乡,为建设家乡做好准备。

5)让学生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能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6)初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7)使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教材的编排特点

1)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

2)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

3)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4)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

4、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四课时

第二单元上学路上四课时

第三单元我的同学和老师四课时

第四单元家里的我五课时

第五单元大自然真美丽四课时

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2

一、认真钻研教材, 科学设计教学问题。

刚讲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时, 我认为一年级思想品德课, 内容简单, 道理浅显, 容易说得清楚, 于是, 不愿花精力去考虑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结果教学收效甚微, 通过区教研员的指导, 我逐渐明白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明确道理, 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 科学地设计教学问题, 如何备课?首先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 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 然后设计教学方法, 巧妙设计问题, 对于看似简单的问题, 一年级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 我抓住契机, 努力做到:

1设问题——促学生脑“动”

学生学习往往从问题开始。在课堂上, , 我力图通过再现丰富的、生动的、形象的生活事例或生活问题, 精心设计问题, 制造悬念, 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要, 有了这个需要才能萌发内心的冲动, 让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如在讲授《小雪花》一课时,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收集各种图片, 让学生先模仿画出雪花的样子, 继而让学生展开大胆想象, 设计出他所喜欢的雪花, 达到小小的雪花不仅美丽, 而且是生活净化护卫者的深刻道理。

2精设辩题——激学生口“动”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 可以是小组的, 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 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经常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评议, 认清美丑;还可以自编一些讨论题, 让学生分辨是非, 辩明真伪。如在教《突发情况怎幺办》, 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自编小案例让学生讨论、判断。如:帮助张勇想办法, 不少同学想出来了许多课本之外的实际有效的办法,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又增强生活中自我保护的能力。

3紧融生活——诱学生心“动”

新世纪、新形式, 对于人的品德与生活也必然有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学校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 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我们作为品德课教师,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创设情景, 例如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 去引导孩子听一听各种问题, 引他们认真去思考, 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建议, 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 再感悟中又进一步“学会生活”。低年级学生好模仿, 对事物感兴趣, 紧紧抓住我们的兴趣点, 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课本剧, 即兴小表演等多种形式, 既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 锻炼学生能力, 又感悟其中道理的多种功能, 我讲授品德生活课得到学生的欢迎。

二、寓教于乐, 形象地讲清观点

形象生动地讲清观点, 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 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 而关键是如何做到讲清观点、形象生动, 千万不要连篇累牍。要注意从儿童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出发并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活动、游戏、插图等, 把道理寓于游戏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 做道情理交融、深入浅出。如在讲授《从照片看祖国》中, 为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知晓祖国的大好河山课堂上学生以“小小导游员”的形式组织教学,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讲授少数民族内容时, 学生用舞蹈、歌唱、模仿时装秀的形式, 进一步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 家庭成员之众多, 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势较好地辅助教学内容, 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三、加强行为训练, 促进执行统一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一年级学生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根据“学一点, 懂一点, 做一点”的原则, 在课堂上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坚持每节课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 强化道德观念。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 既进行课堂行为分析。学生的评论虽幼稚简单, 但通过这样一评, 表扬了先进, 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学生明白了是与非。根据一年级学生分辨能力低的特点, 经常向他们讲述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以及学校中的好人好事, 让他们学有榜样, 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就能加强学生自我行为训练, 达到了思想品德课动情、晓理、导行的目的。

让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篇3

关键词:《思品与社会》;《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本文先对《思品与社会》这门课进行介绍,再分析这门学科的教育情况。通过举符合小学生特点、经常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小学生了解的事情案例,让《思品与社会》教学的内容社会化;接着通过老师给小学生布置特殊任务,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最后通过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不仅让该学科回归生活,同时也让小学生体验什么是课本上的集体主义。

一、《思品与社会》科目介绍以及教育现状

《思品与社会》是一门从小学生思想品德地形成和对社会的认识角度出发,综合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历史与教育等的学科。该学科的特点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倡导小学生主动参与,重在教育小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以及热爱生活、乐于思考的品质。由于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学校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大多数小学的这门学科仅限于教授小学生知识,并未带动小学生将这门学科带进社会生活。

二、如何让《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一)让《思品与社会》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某些生活场景作为教学内容,营造气氛,找到适当时机,向小学生提出问题,能激发小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小学生对该内容的联想、分析和归纳,使每节课小学生都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从而消除教学中的空洞乏味,使该学科教学回归生活。例如在《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节,老师举了一个有关钉子的故事。老师说到:“有一个小男孩,脾气很坏,总爱欺负别人,每次犯错误后小男孩都会跑到爸爸的面前。如果你是这个小男孩的爸爸,你会怎么办?”这时课堂上就会有小学生举手说:“我会打他一顿,叫他以后不要欺负别人。”又有小学生举手回答说:“我会给他说,你看你们班上的那些孩子,都那么乖,你怎么这么淘气。”这时老师笑着对小学生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但是小男孩的爸爸不是那么做的。”此时小学生就会对小男孩的爸爸采取各种方式教育小男孩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继续说:“小男孩的父亲给了一男孩一袋钉子。”此时小学生会对小男孩的父亲给他这些钉子的意图进行猜测。老师又说:“爸爸告诉这个小男孩,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要在后院的围栏上订下一颗钉子。这样过了几天。”此时小学生会对这几天发生了什么进行猜测。老师接着说:“第一天,小男孩在围栏上订了37颗钉子。第二天,第三天,小男孩在围栏上订下的钉子的数量在减少。这时候小男孩发现自己不会再乱发脾气了。他高兴得告诉了爸爸,爸爸又对他说了很多话。请问爸爸对小男孩说了什么?”有小学生举手说:“爸爸会说,小男孩做的不错。然后带他去买吃的。”老师接着说,“小男孩的爸爸并不是这么做的。他把小男孩带进后院对他说,“你做的很好。但是你看围栏上钉子,即使你现在能控制你的情绪,拔掉钉子。但是留下的洞,是不能消除的。这就好比你说话伤害了别人,这个伤口将永远存在。””小学生变得很安静。老师最后说:“同学们,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要给别人带来伤害。”这堂课,不仅贴近于小学生的生活,也让从小男孩的故事中更能体验到控制自己的情绪的重要性。

(二)让小学生体验生活化的实践

教育小学生思想品德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小学生感受身边的生活,学会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老师可通过给小学生布置特殊任务,既能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小学生将这门课的知识带进生活。这种“有效教学”,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再获得大量有效知识的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观看《相亲相爱一家人》时,老师可让小学生收集自己家的全家福,如果小学生同意的话,小学生还可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家庭以及几件发生在自己家的趣事。这可以拉近同学和同学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在学习《难报三春晖》这首诗时,老师可布置一个让同学们给家长洗脚的任务,并要求同学们把感受写出来。这不仅会增进小学生和家长的亲情,同时家长和小学生沟通时,小学生也会对生活有新的感触,甚至有小学生会主动帮家长做家务。

(三)组织全班性的活动,进行课外延伸

《思品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重点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行为的指导。这门课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行,因而在模拟化的实践中,塑造小学生。学校可组织大型的文艺活动,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中,小学生可在活动中扮演白雪公主、小矮人、王子、魔镜和王后。老师可让小学生对所需的道具进行整理,引导小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并不时得给小学生以鼓励。这不仅让小学生学到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分清什么是善和恶,还会让小学生乐于助人,让小学生体验到班级这个集体应该要有凝聚力。在教学《平安回家》这课中,老师可将小学生带出校园,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体验。老师可一边走,一面向小学生介绍沿途中的交通标志名称、作用和意义,介绍在马路上行走时应该注意的规则,并要求小学生记下来。在小学生汇报这次活动时,老师能够发现小学生懂得了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并且生活能力有所提高。

三、《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的注意事项

《思品与社会》只能回归生活才能发现这门课的真正意义,但回归生活的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在选择案例时,尽量选择小学生身边的事。进行案例讲解时,尽可能地采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尽可能地绘声绘色,能让小学生对这个案例更加感兴趣。开展班上的活动时,例如收集小学生的全家福时,注意照顾某些单亲家庭等的孩子的心理。在全班大型活动的时候,应注意小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要防止小学生之间出现口角等不愉快的事。

结语:

本文简略地说明《思品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的过程与需注意的问题,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晏明桥.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J].速读(上旬),2014(07).

[2]王艳.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浅论拓展品德教学内容应坚持的基本原则[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08).

[3]赵连龙.让课堂回归生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

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4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上册《新年好》教学反思

实践证明,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它是开放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利用,生成性资源,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尽量让学生成为“生成性问题”的解决者。

例如:在教学《新年好》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会么喜欢过新年,把他们自己在新的的感受一一说出来,这个也是孩子们对新年的理解,价值观的体现,也正是我们教学的切入点。于是教师创设新的情境,在过新年时,比如,把自己喜欢的菜端到自己面前,或自己喜欢的东西一个人使劲的吃等,这样的不良行为,让学生自悟、自省、自评、获得教育,孩子们的话都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流露。他们的活不仅教育了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充分肯定。这种发自孩子内心的生命感悟比教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所以,把生成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会让我们看到真情的互动,我们的课堂也会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乐园。

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5

《不一样的你我他》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是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通过本课学习,主旨是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互不相同,各有特点,并能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并为此而骄傲和自豪。另外,还要学会在同学交往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设计理念

三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尤其是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人友好相处,不太会沟通,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他人的存在及与自己的不同,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并进一步使学生明白正是人与人的不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自己在外貌、性格、爱好、愿望等方面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2、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教学重点

1、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想法和表达

2、使学生感受到差异美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生活离不开你、我、他的闪光点

2、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课前准备

(一)教师

1、几幅学生的自画像。

2、投影仪

3、课件

4、画有蓝天的图画,小星星若干

5、小红花

6、画有圆的图画纸。

(二)学生 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猜他是谁

1、课前活动:

(1)每一位学生自主为自己设计和创造一幅“自画像”,不要标出名字、照片或可以被辨识的特征。写上自己的兴趣、爱好、愿望、自己最骄傲的事情等。(2)学生以隐蔽的方式将自画像交给老师。

2、展开活动:(1)陈列自画像。

(2)猜猜他(她)是谁?

(3)谜底揭晓,引导分组讨论:

3、思考:

(1)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2)班里的同学有没有完全一样的和完全不一样?

4、小结:小朋友们的长相不一样,各有各的外貌特点,长相各不相同,爱好、兴趣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板书:不一样的你我他)

(设计理念:根据儿童的特点,设计有趣的游戏引起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初步认识到人的外貌各不相同.)

活动二:画出你的想象

1、导语:我们的外貌各不相同,内心的想法相不相同呢?我们再来做个游戏(出示画有圆的图画纸)请拿出你的图画纸,这张纸上画了一个圆,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把它画完。

2、开展活动:

(1)根据自己的想像,在圆中自由作画。(播放音乐)

(2)展示作品,讲述自己的想法。你的画与别人的画一样吗?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3)思考:大家同是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的不一样?

3、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对,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表达,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想法和选择也会不一样。

(设计理念:通过作画这种儿童喜欢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人们的内心想法,兴趣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通过讨论攻破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要理解尊重别人)活动三:我们班的骄傲

1、导语: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每个人各有不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由不同的你,不同的我,不同的他组成的。正是有了不一样的你我他,我们的班集体才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2、开展活动:

(1)课件展示班上有特长的小朋友,逐个介绍他们自己的特长。(放音乐)(2)小标兵上台,发放红花章(音乐止)

(3)我们班哪些同学还有闪光点,我们找一找,讨论交流。(4)奖励这些学生,发小红花。

3、小结:这些孩子是我们班的骄傲,有了他们,我们的班集体更优秀了!正因为班中有了不一样的你我他,班级生活才丰富多彩,五彩缤纷。我们鼓掌欢送他们退场。

(设计理念: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熟悉的身边的人和事说起,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对这些人和事的了解,感受到大家的各不相同给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活动四:我们的世界真精彩

1、导语:小朋友们各不相同,你们的父母的职业相同吗?我们来做个现场调查。

2、开展活动

(1)个别学生介绍自己父母的职业(2)课件介绍各个行业的明星。

3、小结:正是不同的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精彩!

(设计理念:由学校延伸到父母,社会,让孩子们懂得人们之间的不同世界才如此精彩。)活动五:星语心愿

1、导语:刚才我们看到了各个领域的明星们,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成为明星的愿望。你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哪个方面的明星呢?

2、开展活动

(1)学生表达愿望。(2)每个小朋友的手里都有一颗小星星,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小星星上。(放音乐)。(3)教师把画有蓝天的图画贴在黑板上,巡视。

(4)学生依次贴上自己的小星星。让他们在空中闪亮。(5)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有了你们这些各具特色的小星星的装扮,我们的天空显得更加美丽明亮了。希望小朋友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心愿,将来成为真正的明星。(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是对主题的拓展和升华,孩子们在认识到人与人各不相同的基础上,亲自融入这多彩的星空中,并为大家的不同而自豪,努力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愿意为班级,为社会注入活力。)

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6

邓坪小学 教师:邓文斌 1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投入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了解自信的含义。

2、体验通信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乐趣。知道在信息社会中,必须遵守网络文明道德,学会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分享人类共同的信息资源。

3、了解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学会看懂常见的交通标志,学做文明人。

4、通过研究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产生对从事工业、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5、懂得为人要诚实正直,处事公正,能说真话。

6、懂得做事要有责任心,对师长和集体交给的工作能认真负责地去完成。

教学措施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1)渲染课堂气氛,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我要力求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敬慕道德榜样行为的情感。

(2)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心理体验。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比、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3)、情理交融,辨析导行。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三年级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7

学生们在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后,在升入三年级以后开始使用《品德与社会》,对教材内容怀有一种新鲜感。

二、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三、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特点的认识:

最大特点:回归生活。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都力求通过儿童的视角,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活生生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教材还具有综合性、主题呈现、活动设计、北京特色、资源分享等特点。

四、本册教材的内容框架: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十一个课题。第一单元是“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有四个课题。第一课是我的家庭,第二课是幸福的家庭,第三课是我成长的故事,第四课是我会做的事情。第二单元是“可爱的学校”,有三个课题。第一课是熟悉的学校,第二课是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第三课是学校周围探秘。第三单元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有四个课题。第一课是在邮局工作的人,第二课时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三课时是我能为大家做什么。第四课时一次买报的体验。本册教材的基本理念是:让道德教育存在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本册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本册教材通过使验和经验并初步运用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社儿童获得丰富的、连续的、不断深入和扩展的社会生活的体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有关社会生活的基础知识和继续深入探究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法。

五、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幸福的家庭伴我成长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引导学生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了解父母抚育自己的故事,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

我在家能做什么

引导学生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少给父母添麻烦,愿意分担家务,懂得关心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一家人说说心里话

引导学生懂得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相互平等,愿意与家人说说心里话,得到家人的理解与帮助。

我们都是好邻居

引导学生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做个好邻居,懂得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和设施。

第二单元可爱的学校

我和同学

引导学生了解同学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以及同学之间遇到问题时友善的处理等,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以诚信为重,这是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准则。

爱我们的老师

引导学生学会向老师表达爱,懂得尊重老师们的工作。

我爱班集体

引导学生做班级的小主人,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努力为班集体作贡献。同时感受到集体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我为学校自豪

引导学生了解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发现学校变化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在学生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懂得学校里有很多让学生感到自豪的故事。以自己的学校为荣,为自己生活学习在学校自豪。

第四单元为我们服务的人

看看我们的社区

引导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自己周围生活的环境和各种设施,初步形成对社区的感性认识,懂得生活环境和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访访社区里服务的人

引导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尊重并感谢他们。

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对社区活动的了解和参与,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也来关心社区的事

四年级思品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8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张巨军

本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措施。本学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注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从他们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二、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互动的小组讨论

三年级上册思品与社会教案 篇9

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第一课我爱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我要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有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我通过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我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程准备: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身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生长,你们爱自身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身的家。

二、认识自身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身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身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身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关爱下生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身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身小时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长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身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身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生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身谈谈与家长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身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第二课、我们的学校

一、学习目标

1.我结合自身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

2.我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学校特色角等,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我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果,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发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神往。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学校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学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学校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身参与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身参与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与活动时的照片,竞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身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学校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学校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学校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学校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学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3)“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动手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并交流一下自身的设计方案。

(四)我给学校写历史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果,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3)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4)大家谈谈自身调查后的感想,憧憬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

(五)学习研究活动

1)给出研究课题: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学习。

2)请学生分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交流,介绍自身小组的研究课题。

3)教师分别对各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一起学生。

4)教师向学生介绍自身为了实现当教师的理想,曾经就读了哪些类型的学校。学生谈谈自身的家长或周围的人曾经上过哪些学校。

第三课我生活的社区

教学目标

1.我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和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了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2.我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保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3.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时改善。

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写什么?

二.社区里有什么

1.说说自家和近处的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

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这样维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三.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

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

四、社区的日常生活

1.说一说:自身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

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

五.归纳总结

1.说说自身的家是在哪种社区?

2.你眼中的城市社区是怎样的?农村社区呢?

3.比一比:城市社区和农村的不同之处。

4.城市社区和农村的相同之处。

小结:社区虽然不同,但生活环境都不时改善,这里一起的我们的生活肯定会更加幸福电脑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再展开谈话,引入话题

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

第一课我学会了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身的特点,看到自身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身带来的乐趣,为自身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胜利。在交流自身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学习有苦也有乐,为自身的胜利而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胜利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放弃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关键点: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制作成绩窗和荣誉窗。(每个同学找出这两年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安排生长回顾。)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能干,昨天,我就看见李明同学会做栩栩如生的燕子,丽丽同学做了很漂亮的书签,还有没有同学比她们更厉害的?

(二)学文明理

1.请同学说说自身学会了什么。

板书课题:我学会了

a)电脑出示课文P26-27插图,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重点请同学说说做凉拌菜的过程。扮演一下买文具。)

b)为了能更好地表示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我们进行“成语接龙”竞赛,看谁接得最快最好?

c)太精彩太紧张了,我们唱一首歌来轻松一下。

d)教师小结: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身手增加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2.电脑逐一出示课文P28-29的插图,学生介绍:

a)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b)你是怎样坚持学会的?

c)你认为是什么使你胜利的?把你学习胜利的经验介绍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d)胜利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e)胜利的快乐只有谁才干得到?

f)教师小结:学习有胜利,也会有失败,有苦也有乐。只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干胜利。

(三)教学延伸

1.我们来看王楠、马琳、李菊、白杨等等乒乓球名将登台领奖的图片。

2.我们当中也有许多同学是练乒乓球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这些名将为什么能夺冠?(勤奋、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等)

3.大家谈谈:他们是怎样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等)

(四)深化导行

1.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2.交流交流自身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3.教师深化教育:学习有苦也有乐。胜利只属于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人。

(五)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六)安排作业

把你第一次做胜利的一件事的过程写下来,让同学们学习。

板书设计

学习有苦有乐

}胜利

思品与社会的教学反思 篇10

我们教材中出现的来源于儿童生活世界的图象,就在于恢复学生的真实的感受,反思自己的生活,修正和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从图象中抽象出一个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

如,低年级,一年级教材中有“我很整洁”的学习内容,在“好孩子”,“爱整洁”的主题下,有两组图,“每天做到”(有刷牙、洗脸、洗手、洗脚、穿戴整齐五幅图构成)。经常做到(图象有理发、洗澡、换干净衣服、剪指甲四幅图构成)就“洗脸”这幅图来说,让学生先讲述平常自己是怎么洗脸的,让教师认为洗得好的.学生给同学介绍经验,开始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在家里多是父母帮助,所以就从成人的角度来要求学生,忽略了他们的现实角度空间就是学生洗脸的真实生活,要让学生知道和学会洗脸,首先让学生行动起来,洗在动作中说出自己的感受,(毛巾大小是否合适,)为什么愿意让家人帮忙洗,哪些地方洗到位了,在感受到感觉到自己的满足和美感。

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11

我担任一年级三个班的品德与生活课,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品生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有一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调皮,喜欢制造一些小故事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但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材共编排了五个单元,共15项主题活动,每单元三项。各主题活动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体的为单元主题服务,各单元的设计按照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结构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近到远螺旋上升。能够较好的实现课程目标。

三、教材目标及要求

(一)让学生懂得儿童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不偏食,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二)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并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热爱生活,具有初步料理生活的能力。

(三)愿意亲近自然,能与人合作,交往,诚实友爱,积极向上,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材的重难点

(一)健康安全的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二)让学生体验勤用手脑的乐趣,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用自己的双手打扮家庭,从而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让他们学会交往,感受愉悦积极的生活。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备好每一个学生,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有的放失的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六、课时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1

2.25-2.26

1、我来尝一尝2、今天我们吃了什么

2

2

2.29-3.4

3、营养每一天4、娃娃餐厅

2

3

3.7-3.11

5、有害的食物6、吃的习惯

2

4

3.14-3.18

7、神奇的手8、人体的司令部——脑

2

5

3.21-3.2

9、认识工具10、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2

6

3.28-4.1

11、自己做陀螺12、打扮我的小天地

2

7

4.4—4.8

13、我的好朋友14、朋友多,快乐多

2

8

4.11-4.15

15、我为你喝彩

2

9

4.18—4.2

16、我来学学你17、班集体,我们的家

2

10

4.25—4.2

18、留下我们的小脚印19、你留心了吗

2

11

5.2—5.6

20、你留心了吗——为什么

2

12

5.9—5.13

21、把问题记录下来22、做问题卡片

2

13

5.16—5.2

23、问问别人24、书上找找

2

14

5.23—5.2

25、上网查查26、做做实验

2

15

5.30—6.3

27、可爱的动物28、有趣的植物

2

16

6.6—6.10

29、可爱的生命30、种子发芽了

2

17

6.13—6.1

31、我的小小希望32、我的承诺

2

18

6.20—6.2

复习

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12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指()A、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人B、在中国拥有财产的人C、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D、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2、下列关于人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包括了全体社会成员B、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C、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D、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

民,但属于公民

3、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A、物质保障B、法律保障C、道德保障D、精神保障

4、在司法保障的过程中,我国宪法将审判权赋予()A、各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

5、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①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限制 ②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 ③要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内 ④如果超越了合法权利的范围,就会侵害他人的权利,自己所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向人民法院起诉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C、以其

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

7、毕达哥拉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

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A、①②③B、①②

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对道德义务的理解错误的是()A、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的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

德责任B、很多已上升为公民的法律义务C、和公民的法律义务是一致的,二者是一回事D、范围十分广泛,每个人责无旁贷

9、下列不属于公民法定义务的是()A、保守国家秘密B、维护国家统一C、依法服兵役D、善待外国友人

10、公民的法定义务是指()A、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作为和不作为的方式取得利益B、宪

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C、一种责任,可履行,也不可履行D、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履行的义务

11、下面是王鸣同学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其中不属于法律要求做的是()A、每天早上按时上学,上课认真听讲B、参加校团委组织的环保志愿者活

动C、经不住诱惑,和同桌放学后去网吧D、到商店去买东西,人多就自觉排队

12、一个国家的公民,究竟享有哪些权利是由国家的经济条件和政治制度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权利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实现,具有真实性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享受权利的主体极为广泛D、在公民权利的实现

上,国家在各个方面提供了保证

13、王明过去上学常以时间紧为由骑车闯红灯,学习法律常识后,他开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再闯红灯了。对小王的转变起到了主要作用的法律常识是

()A、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B、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C、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人身自由D、我国公民有行使自己权利的自由

14、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现实生活中()A、某些义务可以放弃,任何权利则必须享用B、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任何义务则必须履行C、任何权利和义务都不能放弃 D、权利和义务都有一些是可以放弃

15、小明参军前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复员到电厂工作,工作十分努力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每月寄100元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交纳个人所得

税。小明履行了()①受教育的义务②劳动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④依法纳税的义务⑤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⑥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

16、懂得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下列对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认识正确的是()①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②公民所尽义务越多,享有的权利就越充分③权利和义务是彼此制约的 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这句名言体现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具有()A、广泛性B、真实性C、一致性D、平等性

18、下列行为符合我国法律关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规定的是()A、未经同意,小明将他人的东西捐给希望工程B、一位同学看到

小偷在盗窃电缆,没去报警C、小敏制止同学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踢足球D、家长让八年级学生小刚外出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19、王宇的父亲自办了一个食品加工作坊,因不愿花钱请帮工,就让正在上八年级的儿子辍学到食品加工作坊做帮手。老师知道后,劝王宇的父亲送孩子上学,王宇的父亲却说,让不让孩子上学是自己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王宇父亲的做法是违法的,因为他()A、以非法的手段谋取自己的权利B、超越了合法权利的范围 C、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使权利D、没有事先同学校和老师商量

20、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①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卖菜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②小明打电话到有关部门举报

附近有一家黑网吧③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文找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④小梅的爸爸没有足额交齐税款,她视而不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非选择题

2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中央又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作了部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一系列关键举措,努力打造百姓生活的新面貌。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我国,人们享有的权利大致有哪些?

(2)据你所学,公民要想实现这些权利,需要哪些方面的保障?(3)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

22、据新华社武汉2005年12月28日电,从今年开始,湖北武汉市尝试让已触犯刑律但有悔改意识的缓刑少年犯,在社区接受以社区服务、心理矫治、职业

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帮教措施。目前,11名在社区接受了矫正的少年犯都已顺利回归社会。(摘自《恩施日报》2005.12.29)请你以上述材料为依据,回答

公民与人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3、小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小勇背起书包上学,到了学校,小勇把吃剩了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教室。午饭后,小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小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放学后,小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

买了她喜欢吃的蛋糕和水果。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2)请你指出小勇的哪些行为不正确?为什么?

24、据报载,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17岁的恩施市职校学生祝文珍身受重伤,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张坤和张倩也遭此厄运。事发后,肇事车主姚云才、学徒杨才师徒二人不仅不予施救,反而弃车逃走。过路行人及周围做事的人们纷纷上前施救,并报了警„„《恩施晚报》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肇事者既受到了

道德的谴责,又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制裁。(摘自《恩施晚报》纪念特刊)请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1)肇事者为什么要受到道德的谴责?(2)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何在?(3)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我们应如何做到忠实地履行义务?

25、王某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在啷队,因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

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体。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

到了全村人民的好评,被村民选为乡人大代表。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2.王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3.公

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B

4、A

5、D

6、C

7、A

8、C

9、D

10、B

11、C12、C

13、A

14、B

15、A

16、D

17、C

18、C

19、B 20、A

二、非选择题

21、(1)见教材第九页,只要答出其中五个或五个以上即可(2)物质保障、法律保障(法律保障也可答为立法保障、司法保障)(3)①公民

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

行使权利。

22、①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包括这些缓刑少年犯在内,都是中国公民。人民,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触犯刑律的罪犯就不属于

人民的范围。②范围不同。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但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人民的范围小于公民。③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23、(1)小勇享受了受教育权、通信自由权、建议权等权利;履行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2)小

勇随手乱扔未吃完的早餐是不对的。因为他不爱惜粮食,不爱护环境卫生,既没有履行好道德义务,也没有履行好法定义务。(3)没有统一答案,主要考查

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只要围绕“爱惜粮食、提倡节约;爱护环境卫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观点来说,言之

有理,观点正确既可得满分。

24、(1)中华民族有“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我国现阶段的基本道德规范明确规定“爱国守法”。他们肇事后,没有施救,而

是弃车逃走,既没有“助人”,也没有“守法”。(2)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

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3)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自觉履行这些义务,是

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时代英语报下一篇:催办函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