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盛报告会心得

2024-11-24

常德盛报告会心得(共7篇)

常德盛报告会心得 篇1

学习常德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通过听取常德盛书记先进事迹的报告,我深深被这位年近70的村党委书记所感动。常书记长期扎根于农村,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农村,把一个贫困的小村发展成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当刚刚走进蒋巷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的农村小别墅,整齐的道路,清澈的河流,令人向往。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有关常德盛,有关蒋巷村获得的奖牌和照片,渐渐地对这个老书记产生了崇敬之情。我慢慢地开始了解了常书记。

通过报告会,我被常书记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四十年来如一日,每天早上6点就到村工作,晚上5点还不下班,不论刮风下雨,日晒雨淋,他总是坚持到村。他这种吃苦耐劳,生生不息的敬业精神,是我们大学生村官要学习的重点。我来农村工作近两年,起初很不适应农村的工作,因为农村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能够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因为它具有很多突发性和应急性,就如最近我村发生的生活污水事件,晚上7点,全体村干部紧急召开会议,会后,我们直接去百姓家里调查摸底,听百姓的诉求,当整个工作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大家都累了。在周末为了接待来访的群众,我们放弃休息时间,我和其他村干部始终坚守岗位,我想,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政府一定会采取措施不让百姓的利益受到损失。所以,做村官,一定要吃苦耐劳,服务百姓,常书记是我们的榜样。

常书记是一个清正廉洁的人,朴实又淡泊名利。他还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受礼、不吃请、不徇私,就连他的女儿都没有通过关系去找一份好的工作。现在的社会,处处都要靠关系,都要去送礼,常书记却出淤泥而不染,不被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品质告诉我们,不一定只有靠关系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做官一定要清正廉洁。

常书记民主、平等,关心爱护百姓,他把每个百姓都当作自己的朋友,无论谁遇到困难,他总是会主动关心,不管是百姓的生活上还是事业上。记得事迹报告中说到了常书记为一白血病女孩捐款看病,到处求医,感动了女孩的家人,也感动了村里的每位老百姓。做村官,就是要为老百姓做事情,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老百姓总有一天会被你所感动。大学生村官现在是农村基础工作的一支新型队伍,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始终会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常书记把蒋巷村的经济搞起来了,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村里的老百姓,因为正是有了这些可爱的百姓,蒋巷村才变得如此美好。作为村干部,在经济发达后,他时刻不忘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并全力推进“民心工程”。对社区中因病、事故、工伤致残等居民,村干部坚持每月开展“一对一”进家探访活动,逐步建立健全低保人群资料档案,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活权益。

常德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很多。相较之下,我们的生活条件优越,但是总是乐不思蜀,不求上进,他却在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开拓创新,他处处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他为榜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更要学习常德盛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时刻刻充满热情、激情,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争当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辛庄镇洞港泾村村民委员会

2010年12月7日

常德盛报告会心得 篇2

民间丧仪中的声乐, 往往随仪式程序的需要组合串连成颂、赞、步虚、偈等项目, 程序不同, 音乐的组合也随之变化。单独看, 声乐部分的乐曲是一首首结构不同的歌曲。有的优美, 有的哀伤, 有的高亢嘹亮, 有的昏暗晦涩。结构短小的多为上下句式或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长大的曲调, 常有多段, 甚至十余段。灵活的组合变化, 同念白、诵经腔、禹步等在仪式中合用。民间丧仪中, 往往并不单独使用一种词或一首曲, 而是根据仪式情节需要, 组合串连各种“步虚”、“赞”、“颂”、“偈”。

“赞”和“偈”在仪式中最常用,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旋律舒缓婉转、文辞典雅优美、节奏庄严缓慢。不同的是句式。赞有“五句头”、“六句头”、“七句头”“八句头”等几类, 大多是长短句的“词体”, 类似词牌、曲牌格式。偈的词多为九言、七言、六言或五言的“诗体”, 以七言较常见, 类似于诗的格式。这两种形式的演唱:都有独唱、齐唱、散板式吟唱、念白等形式, 有时还加入“禹步”、“踏罡步斗”等舞蹈步伐和队列变化, 令人赏心悦目。

“步虚”、“颂”、“赞”、“偈”单就其形式来讲, 是一首首结构略异的曲调。但在实际使用中, 并非单独使用一种词或一首曲, 而是根据法事情节的发展, 组合串连各种步虚、赞、颂、偈等词曲。仪式不同、程序不同, 组合形式便不同。如果采用英文字母表示各个曲调在结构中位置的话, 在这场法事中, 组合形式是A—B—C—D, 在另一场法事中则可能是A—D—C—B。组合千变万化, 形式便也千变万化, 具有极强的贯穿性和情节性, 类似戏曲板腔的运用。在灌溪乡民的心目中, 看一场丧仪演出, 就如同看一场戏, 情节引人入胜。灌溪镇民间丧仪音乐的丰富多彩根源就在此。

二、音乐的曲体结构

民间丧仪音乐的曲体结构大致可分为单段体、多段体和联曲体三种形式。

赞和颂的绝大部分属于单段体结构, 如曲牌【名将】, 往往由其中的词句“速降”, 再附加各种衬词, 便形成一首独立的曲调了。

上下句式的单段体形式亦很多见, 主要见于【散花】。如:上句“梨子花开圆又圆”, 下句接“梅子花开酸又酸”。每段只有两句, 词的内容可有不同变化, 曲调反复多次。

多段体歌曲在不同丧仪程序中, 曲式也变化多样。形式有两句半、三句、四句和穿句等。三句结构如【化牒】:“奉送功曹登云路, 奉送城隍达天庭, 奉送土地达地功。”

四句结构的多段体, 在丧仪音乐中占的比例最大。句中字数有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等。还有长短句式不齐的多种形式:如【恭闻】:“有痛乎天, 该人心之自理, 降生救物, 本我道之自然。”

多段体曲调还有许多构思巧妙的两句半、赶五句和穿句子, 都是表演生动、唱腔灵活。

三、音乐的曲词结构

丧仪音乐的唱词往往通俗易懂, 富有浓郁的乡土味和生活气息。曲词比较注重“韵脚”, 往往是“句句押韵, 一韵到底, 唱来顺口, 听来悦耳”。仪式中常用的韵脚有:“言前”、“江阳”、“人辰”、“波梭”、“由求”、“衣齐”、“灰堆”、“苗条”、“发花”、“怀来”、“也斜”等, “姑苏”韵用得较少。

演唱要求依字行腔, 腔随字走, 以唱为主, 稍加插白 (插白只是问话、答语、呼喊、感叹、提示) 。丧仪中的插白部分, 尽管比起演唱部分来占篇幅较小, 但技巧上要求同样严格。

四、唱法

唱腔在当地被称为“韵子”或“韵腔”。所谓“韵子”, 是指在仪式中讽、念咒、诵诰、咏唱发展成的歌腔。作为音乐中词曲结合的精华部分, 它由乐师们一代代口传心授, 保存至今。由于丧仪中的宗教内容、目的性质均不同, 因此“韵子”唱法亦有所不同。大致有下列四种形式:

(一) 咏唱式唱法

咏唱式韵腔是最丰富的一类韵腔, 旋律优美, 唱腔动听, 是音乐的精华所在。各种“韵” (如《澄清韵》《幽冥韵》《悲叹韵》) 、“赞” (如《大赞》《小赞》《中堂赞》) 等, “引” (如《幽魂引》《梅花引》《小救苦引》《大救苦引》等) 、“偈” (如《大偈子》《小偈子》《刀兵偈子》等) 以及《步虚》、《吊挂》等, 都运用这种唱法。此种唱法, 往往有法器及笛子、箫等乐器伴奏, 具有细腻悠扬、抒情表意的特点, 独具仙音妙韵。

(二) 念唱式唱法

这一唱法集中体现在乐师做“超度”和“除灵”时使用的各种“忏”和“经”中。唱法是由“忏”和“经”中的腔体结构和腔调旋律特征决定。此类唱法, 旋律简炼, 不用衬字、衬词, 没有拖腔, 上下句落音规范。如:乐师们“超度”时常使用的“十宫经”、“十王大忏”中, 上句常落于商音, 或落于羽音, 下句则一律落于宫音。其中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句诰文, 形成“四言五拍句”, “五言六拍句”、“六言七拍句”、“七言八拍句”、“八言九拍句”、“九言十拍句”等典型句式。念唱式唱法的特点是:音乐起伏曲折不大, 音调平衡规整, 呈一种似念似唱, 非唱非念的形态。

(三) 诵念式唱法

用于诵念咒语时使用的唱腔, 特点是:一字一音、上下两句无限反复, 直至咒语唱完。丧仪音乐中最典型的念咒腔为“急急如律令”, 往往一句话重复数次, 音律音调稳定, 节拍节奏规范, 已形成歌腔型态。

(四) 在“韵腔”中间杂以道白的唱法

这种唱法在仪式中多次运用。通常表现为, 在一段或若干段“韵腔”唱完后, 插入一段带有一定韵律的经文道白或咒语, 然后接唱下面的“韵腔”, 类似戏曲、曲艺中的“韵白”。但与戏曲、曲艺中的“韵白”相比, 这种唱法讲究清幽恬静, 经文格律也非常考究, 颂经的速度常常由慢到快, 节奏规整。

常德市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篇3

农民教育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态度,对市场信息的选择和运用水平,对新品种和新科技的吸纳能力,以及能否移风易俗过文明、健康、向上的新生活,根本上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科技、技能、法律和思想道德等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在构建和谐社会及促进农村稳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地位。

1 常德市农村农民的基本现状

据统计,裁止2007年底,常德市共有农业户126.4万,人口466.47万人,劳动力257.31万人。其中务农157.64万,务工99.67万。务农劳动力中,16-30岁的24.4万人,31-40岁的48.29万人,41-59岁的57.37万人,60岁以上的27.62万人。务工农动力中,16-30岁的49.49万人,31-59岁的46.28万人,60岁以上3.9万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分布为:小学及以下占38.97%,初中占45.57%,高中占9.99%,中专占4.7%,大专及以上占0.77%。务农农民已掌握种植、养殖和园林类技术的占24.04%;外出务工农民已掌握电脑、电工、机械、建筑、商业等技术仅占4.82%,90%以上没有职业资格证。可以说,农民综合素质整体仍然偏低,主要表现:一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直接影响农民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缺乏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应用能力。在当前农村,有文化的年轻人大都经营非农产业或者外出打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和妇女,他们一般都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滞后,很少接受过系统的农业技术教育或职业培训,主要靠长辈的言传身教和生产实践获得农业技术。三是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是,小农意识,部分农民思想禁锢、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不愿离开土地从事其他行业。

2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取得初步成效

近两年来,常德市各级和各有关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充分运用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这一平台,发挥多部门合作的组织优势、上下贯通的体系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委政府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市、区县(市)和管理区分别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建立了农民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尤其是市委、市政府率先全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意见》(常发〔2008〕5号),市、县、乡三级都建立了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工作班子。

(2)整合社会资源培训力度加大。他们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打通部门、行业和区域的界限,使各类培训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统筹整合力度明显加大,基本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培训体系由多头部署向统一部署、统一考核转变。二是培训层次由以县、乡为主向市、县、乡三级联动转变。三是培训内容从单一向全面转变。四是培训渠道由各个部门自行组织、各自培训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成员单位目标分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情况互通、内容互补、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转变。目前,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基本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3)培训基地基础不断夯实。市直确定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和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阵地,开展高层次、导向性的集中示范性培训;各区县(市)也采取多种形式选建了一至两个示范性培训基地。

(4)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为了改变以往单一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去年全市在培训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二是培训与就业订单相结合;三是培训与自主创业相结合;四是培训与样板示范相结合;五是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5、农劳技能培训取得阶段性成果。

3 当前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常德市农民教育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当前农村的现状看,农民教育培训仍然是农村工作中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一个瓶颈,具体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对加快经济发展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而对农民教育培训是现实的生产力却认识不足,认为培训只是间接生产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忽视甚至轻视农民教育培训的现象依然存在。

(2)培训内容贴近实际不够。由于对农民的思想变化缺乏系统的研究,握住农民思想的脉搏不够,培训存在着形式主义。

(3)培训手段比较单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培训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受培训的主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有的培训活动,手段方法依然停留在“读读报,开开会”。

(4)培训资源有待整合。据统计,我市现有可从事各类农民教育培训的机构120多家,但由于项目资金分散,培训规模、培训标准、培训内容、培训费用不一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5)财政投入不足。从2008年以来,除市本级财政拿出200万元用于专门的农民教育培训外,区县(市)和管理区真正落实用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很少。

(6)统筹协调机制欠缺。区县(市)农民教育培训虽然由农民教育办公室来负责组织工作,但现有的农民教育办公室的机构形式、职能都还与农民教育培训整体不相适应,难以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

4 关于进一步抓好农民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

(2)理顺体制。要强化区县(市)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责任。市、区县(市)必须健全相应组织,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健全农民教育办公室并强化其行政管理职能。

(3)增加投入。财政要增加和保障农民教育培训专项投入。市本级按农业人口人均1元总额460万元的规模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区县(市)政府按农村劳动力人均2元从当年财政统筹安排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

(4)抓好培训。农民教育培训专业性比较强,必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负责牵好头;劳动部门应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之常德文化 篇4

专业:*********

学号:***********

姓名:********

常德文化楚风楚韵浓厚,以其多元特色融入湖湘文化后,具有半壁之重,影响深远,使得湖湘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浸润着“水”的灵气的地域文化

在历史上,常德位处荆楚水乡泽国之西洞庭湖畔,沅澧二水流经全境,境内河渎纵横,湖堰棋布。自古常德人便经历了水之利弊的考验,在长期与水的博弈中,虽屡遭水患,但也能化水害为水利,使生灵繁衍不息。同时也磨炼了人的意志,增长了才干。从常德人那种坚韧不拔、机敏聪慧、乐观旷达、勇于开拓的气质看,似乎水的诸多特性都渗透到了其禀性之中,构成了独特的水文化精神。比如从其克己利人的谦让之心,就可想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从其以柔克刚的人生艺术,就可想到水性至柔而利贯金石;从其做事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韧劲,就可想到水的“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之四海”;从其永不满足于现状,求新变革的精神,就可想到水的恶静好动不得其平则流。就连思维之活络,说话之快捷,率性之爽直,也使人想到水的流转自动,滔滔汩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奔流不息之水对这片土地的滋润和对人的养育,形成了诸多凸显“水”的特质的地方传统文化。

历史悠久的太阳崇拜文化

崇拜太阳,是因为它给人类带来光明、生存和幸福。常德的先民们早在远古时代便以丰富的想象力,用人性化的思维,将太阳山峭壁上酷似原始人的巨大图像尊为太阳神,朝朝代代顶礼膜拜。战国时期,屈原行吟沅澧见到祭祀盛况,与人们一道放声高歌,祭祀太阳神,并名曰“东君”,还记入《九歌》篇,流传至今。刘邦创建西汉王朝后,以“东君”为太阳神,敕谕天下人共尊之(见《汉书?郊祀志》)。此后,人们又在太阳山上修建了阳山庙,供奉天神东皇太一和日神东君,香火日盛,这从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的诗篇中可见一斑。

在祭拜太阳神过程中,还衍生出阳山之女为云梦泽地域之神的美丽神话,人们在夏首秋分时,“献鱼”祭祀(见古籍《武陵图经》),更加丰富了太阳崇拜文化活动。太阳山亦因此声名远播,享誉一方,不仅引得文人雅士纷纷来游,吟诗作赋,留下遗篇;更使得广大群众结队竞爬太阳山朝拜太阳神,以争得焚烧头香为幸事。其景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

如此悠久的崇拜太阳神活动,实乃三湘大地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如今,正以大手笔紧锣密鼓地开发太阳山这一宝贵文化资源。太阳山已变得更加娇娆,太阳神及崇拜文化也以其崭新的魅力展现人们面前。

颇有名气的隐逸文化

被誉为隐逸之宗的善卷,早在“尧天舜日”时代就“让王不受”,隐入深山,逍遥于常德这片天地之间。因而,名气很大。而《桃花源记》的出现,则把隐逸文化升华到了新的高度,引得古今寻梦者纷至沓来,趋之若鹜。前些年重新出现的李自成禅隐夹山说,再掀隐逸文化新波,引得史学界、考古界、文学界纷争不已,令人刮目,不惜耗资一游,以图探个究竟,很是有利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

纵观古今隐逸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但常德人对此拿捏有度,扬利弃弊,以传说曾在安乡就读的宋代大贤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准则,以历史上的范蠡、张良和当代的老红军为榜样,决定自己的进退行止;而非逃避现实,脱离社会大众,无所作为,消极颓废地去隐而求逸,独自逍遥。这是隐逸文化在常德最主要的表现方面。因而,较好的发挥了它对人行止的正靣影响作用。

融汇南北方言基因的常德话

常德话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蚩尤战败后,中原三苗民族复回南方,不少定居在以常德为中心的湘西北境内,在语言上也带回了北方语音,加上楚文化的熏陶,发声楚音浓浓,顿挫有力,简捷明快。后来,随着秦、汉、晋、南北朝等时代的频繁战乱,大批北方人口多次南迁,在与原居民的长期磨合中,通过语言的交流、融合、同化,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常德话。语言学家把常德话归类于北方语系之“西南次官话”。因而常德话相对于湘中湘南方言,与人交往较为易懂,被人称之为“德语”。若稍微矫正发音,按汉语拼音讲,便近似普通话。古今常德人学普通话优者,满口字正腔圆,若不究其籍贯,真难辨其南人北人。随着时代的进步,语言也在进化,尤其在年轻一代人中,常德方言中某些土腔老调逐渐淡化,被已植入普通话基因的新常德话所取代,与人交往更加便捷,更易为人们所接受。这和湖湘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一样,不能不说是一种可喜的文化进步表现。

异彩纷呈的戏剧曲艺文化

常德人的乐天精神表现在对戏剧曲艺艺术的浓烈爱好上,而成为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因而,常德的戏剧曲艺事业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光彩夺目。有文艺家评说:常德是湖南一个“百戏毕呈的戏窝子”。其中最让人百看不厌的是常德汉剧和丝弦。它在湖南戏剧曲艺领域几占半壁江山,是湖湘文化中的耀眼明珠。

早在明永乐初年,常德就有戏剧班社活动,它通过吸纳弋阳腔、青阳腔等外来声腔和演技之长,孕育出了地方乡土趣味浓厚的常德汉剧,以高腔唱和表现程式演出,广受人们的欢迎。最兴盛时,常德城内有天元、瑞凝、文华、同乐四大班社,剧目多达450多个,常演不衰。解放后,《祭头巾》、《思凡》还成了赴北京演出的精品节目,享誉京畿,并获得了奖励。近年,常德汉剧院又新编了《紫苏传》,展现了汉剧新姿,演出后,获得观众好评。

丝弦始创于南北朝的梁武帝,盛行于江浙一带,传入常德后,与地方民风民俗相吻合,成为曲艺百花园中之奇葩,是湖南丝弦行当之佼佼者。它紧扣时代音符,节目以创新为主,突出演奏时代主旋律,深为观众喜爱。因而,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值得一道的是,清末民初京剧传入常德后,很受人们的喜爱,一代京剧老旦宗师龚云甫就是从常德城走出去尔后成名的。现在,虽无专业京剧社团演出,但常德业余京剧演唱活动却开展得红红火火,群众自组票房十九个,聚集京剧爱好者近二千人,大多能“票”上几段京戏,或清唱或彩唱,别有风情,不仅名享三湘,而且还上中央电视台11频道《一鸣惊人》演出,获得好评,高分夺魁。

常德市澧县商品房房价调查报告 篇5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在经济社会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澧县房地产业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总体上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格局,成为推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支撑。然而,今年来澧县房价节节攀升,商品住宅平均售价达到2500元,同比增加737元,增长41.8%,部分高层住宅也突破3100元大关。房价涨幅严重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正常速度,已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

一、商品房房价构成情况如何

房价由开发成本、期间费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税金和利润五大部分构成。近年来,随着楼市的快速发展,商品房的开发成本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房价的成本构成,地价所占房价比例,在一场场争议中变得扑朔迷离,众说纷纭。房价成本构成到底如何?我们最近走访调查了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查资料显示:在房价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的部分(土地成本+税金及附加+行政事业性收费)700元/平方米以上,所占房价比例为30%,开发商公开利润700元/平方米,占房价比例30%。

(一)土地成本由容积率决定,占房价比重12—14%

楼面地价占房价的比重,不仅由地块的地段决定,而且还与建设密度(容积率)有关,容积率越大,土地成本摊在房价中的所占比重就越小。当前澧县的土地出让价格一般为每亩60万元,楼市住宅均价在2500元左右。如果多层房按容积率2.0计算,楼面地价为450元,占房价的18%;小高层按容积率2.5计算,楼面地价为360元,占房价的14.4%。目前澧县竣工和在建项目的大部分用地都是前几年征用,地块价格也就40万元左右,项目的容积率也要高于2.5,因此,楼面地价占房价比实际在10—12%左右。

(二)前期工程建设费用70—100元/㎡,占房价的2.8—4.0%

这部分费用项目较多,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和七通一平等前期工程费用两大项。这些费用有较明确的收费标准。具体包括:(1)、可行性研究费:聘请专业策划公司进行市场调研、论证、定位。一般一个项目5—10万元左右,折合1—2元/㎡。(2)、勘察费:2元/㎡;

(3)设计费合计:多层6元/㎡,高层10元/㎡;(4)、临时供电、供水设施费;3—4元/㎡;(5)、招标代理费、评标费:2元/㎡;(6)、监理费:4—5元/㎡;(7)桩基础:30—50元/㎡;(8)、土地平整费用:20—30元/㎡。

(三)土建和安装成本600—900元/㎡,占房价的24—36%

土建安装成本是指所有因建房而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包括建材费、人工成本、机器使用费,水电线路安装成本等。今年来,由于建材价格和人工工资明显上涨,直接建设费用也比去年大幅上升。目前钢材每吨4200元,比去年上涨1000元/吨;水泥350元/吨,比去年上涨了100元/吨;沙石料虽不起眼,但是价格成倍增长;去年小工每天70元,技工90元,现在上涨到每天90元和120元。建安成本中,由于多层、小高层、高层等商品房类型不同,开发成本也有差异。当前多层房600元/㎡、小高层900元/㎡、高层1100元/㎡

(四)配套建设工程费140—190元/㎡,占房价5.6—7.6%

配套建设工程费主要是指供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照明、园林、绿化、环保、排水排污等工程发生的费用。由于各个项目建设标准不一,所发生的费用也有一定的区别。

目前澧县这部分成本费用基本处在100—150元/㎡的区间。如果加上燃气立户费1860元/户、自来水立户费1000元/户、电立户800元/户、有线电视立户6.8元/㎡,配套建设工程费约为140—190元/㎡。

(五)报建费110—130元/㎡,占房价4.4—5.2%

报建费用的收费明细项目近30个,涉及17个部门(主要收费部门为建设、规划、房管、工业局等),均有比较明确的收费标准。目前,澧县实行了“一站式”收费,优惠的幅度比较大(高层有40%优惠,多层有50%优惠),相对减轻了不少压力。按照优惠后的标准计算,各项报建费用仍在110—130元/㎡左右。

(六)税费380—393元/㎡,占房价的15—16%

房地产业涉及地方税种较多,地税部门征收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增值税、所得税,这几个税种的总税率为销售收入的12.585%;折合315元/㎡;建安税及附加(建安工程造价的7%),折合为多层40元/㎡、高层53元/㎡。财政部门征收的土地交易契税(税率为土地价款4%);国土部门征收的土地交易费、测绘评估费(税率为土地价款3%)为25元/㎡。税、费两项相加为380—393元/㎡,占房价的15—

(七)期间费用150元/㎡,占房价的7%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各项业务开支和隐形开支,楼盘越大,实际开支越小,其费用约占销售收入3%)、销售费用(1%)、广告费用(1%)、资金利息费用(年息5%,大部分资金在社会上凑集,年利率10%甚至更高)。这几部分费用开支接近销售收入的6%,折合150元/㎡。

(八)公开售价利润650—700元/㎡,车库、公摊、营业用房利润较高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计算得出,当前澧县多层房的建设成本为1775元/㎡,小高层建设成本2138元/㎡,按现行楼市住宅均价多层2500元、小高层2900元计算,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保持在725—765元/㎡之间,利润率26—29%左右。以上仅仅是开发商公开售价的利润,架空层、车库、公摊面积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是开发商的一块肥肉。按规定架空层车库和休闲室低于2.2米就不算建筑面积,但开发商经过深挖改造,便有了面积上的涨水,有了车库价格高于住宅价格的理由,据业内人士透漏,一个25平方米的车库若售价8万,开发商便有3万的利润。公摊面积也是开发商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据了解,目前商品房公摊面积的计算,多层房按商品房建筑面积10%、高层按15%的标准计算。公摊系数虽然执行了国家的标准,但公共建筑的内容却大大缩水,实际公摊面积到底有多大,也只有开发商心里明白。同时,平均公摊有极大的不合理性,比如首层住户不需使用楼层的垂直通道等情况,却要“一起参与同一功能区域的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商业营业用房也是开发商获利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地段,门面的收入利润足足可以购买整个项目的建设用地。由此推算,目前澧县房地产开发商的实际利润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50%。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费用构成明细表

二、“房价刚性上涨”的成因透析

(一)土地供给弹性受限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了地产商与国土部门争论的焦点,开发商将房价暴涨归咎于土地价格的大幅上涨。澧县地处澧阳平原,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人均耕地面积在1.1亩左右,比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59亩少0.5亩,土地资源的再生性和稀缺性尤为突出。当前国家每年给澧县建设用地批复计划也就300亩,土地供应的数量极其有限。同时,澧县房市比较稳定,利润丰厚,大量资金的进入,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供应数量上做更激烈的竞争,也是地价不断创新高的根本原因。2008年以前,澧县平均地价大约每亩35万元,目前已经达到60万元,增长了70%以上。

(二)需求旺盛,供给不足

1、正常需求。2001年房改后澧县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和集资建房。房屋更新换代需求、新生代的买房需求和加速城市化涌现的流动人口租房需求叠加在一起,对商品住房的需求非常旺盛。澧县房地产市场开发虽然较早,但每年的开发量相对较小,2005年至2009年五年间住宅销售150万平方米,销售住宅1.2万套,与城市规模和市场需求相对照,缺口太大

2、城市化进程加速。近几年澧县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期间每年约有1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再加上旧城棚户区改造,征地拆迁户的大量增加,共同形成了城市住房的刚性需求。

3、投资需求。由于前几年银行连续降息,且增加利息税,与物价涨幅比起来,实际上储蓄资金已经放缓。同时股市持续低迷,股票市值缩水,因此,不少投资者已移师房地产,选择置业升值的投资渠道,以求保值增值。

(三)建材价格持续走高

2010年全国建材市场需求旺盛。钢材、水泥、砖石等建材价格和运输、人工费用全面上涨。其中:钢材价格4200元/吨,同比增加1000元/吨,上涨幅度31.2%,水泥350元/吨,上涨幅度40%,红砖0.3元/块,上涨幅度36%,小工和技工工资每天90元和120元,分别上涨28.5%和33.5%。建材、人工涨价成本最终转移到房屋销售价格当中并由购房者承担。

(四)商品房品质的提升及居住环境的改善

目前澧县更多的购房家庭不再满足于安居型的住房,而是逐步趋向于追求康居型住房。

由于住宅产品更加注重理念上、设计上的创新,更加重视配套设施的投入,隐形成本增加

(五)购房者的不理智行为替高房价买单

一方面,不少人担心房价步步升高,手中的钱贬值,加上近年房价升值明显和“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就将钱投入购房中。另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给消费者的感觉是:土地在不断减少、银行贷款在收紧,房价一定不断上涨。同时由于开发商大肆进行市场炒作,并结成价格同盟,相互哄抬,误导消费者进行了不合理的房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房价的上涨。

三、抑制房价过快增长,政府部门不应旁视缺位

澧县房价的过快上涨,必将会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消极隐患。一是削弱了城市的竞争力。房价过快上涨,企业的商务成本和投资成本水涨船高,产生“挤出效应”,导致资金外流与外来投资减少,增加结构性失业。二是加大了地方财政风险。近年来,地方财政虽从出售土地、房产交易中得到一定的财政收入,但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刚性的,一旦房地产进入调整期,地方财政将面临艰难的境地。三是抑制了百姓消费,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稳定。尽管当前制约居民消费的因素不少,但房地产价格过高,无疑是其中一只强大的“拦路虎”,房价与普通百姓的收入也极不匹配。因此,加强对澧县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是县政府及各部门工作的重要职责。

1、科学制定房地产发展规划,实现合理开发、供求平衡。在认真分析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与本县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房地产开发规模。掌握市场信息,分析市场需求,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房地产企业理性投资、住房消费者理性消费。研究完善房地产发展规划,在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科学合理规划房地产开发用地,确保房地产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

2、严格实行土地储备供应制度。土地是不可再生之物,必须实行集中供应,采取招拍挂的形式,规模开发,避免土地分散,小区域、低档次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现象。当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时,土地供应量应适当超前;当出现投资规模膨胀时,应控制土地批租,避免产生“泡沫”;当出现需求不足时,应回收储备土地,引导消化房地产积压,平稳度过市场疲软期。

3、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推动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打造一批规模大、楼层高、环境美、品位高的住宅小区,满足住房需求和高收入群体。同时,适量适度开发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4、依法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发建设行为。要依法查处在房市交易中老百姓反映强烈的虚假信息广告、哄抬房价、合同欺诈、面积“缺斤少两”、偷税漏税以及违规强拆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也要加大对物业管理、私人合作建房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学习常德盛同志心得体 篇6

来源:本站

| 编辑:本站

| 点击:368 | 时间:2010-10-19 | 收藏本文 【字号:大 中 小】

今天我学习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常德盛同志的先进事迹。

常德盛同志是苏州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总支书记。4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带领全村村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做率先发展的带头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蒋巷村在常德盛书记的带领下,以“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经过三、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学习常德盛同志的先进事迹,让人不得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同时这位服务于农村基层一线的优秀党员干部也给我们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我们要学习他扎根农村的精神。常德盛同志44年如一日,扎根在农村,奋斗在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大学生村官,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份服务于农村基层的工作,那么我们就必须拿出致力于这份工作的精神气来。农村工作不熟悉?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多听、多看、多学、多走动,自然就会熟悉起来;与老百姓沟通有问题?没有关系,只要我们热情待人,以理服人,用心帮人,那么我们一定能以真挚的心换来老百姓的认同。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与工作,我已经慢慢喜欢上村官这份工作,通过学习常德盛同志,我将更加热爱我的工作,更加坚定我奉献农村的决心。

我们要学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壮大工业经济,创业之初,他四处奔波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发展项目,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是在这样急匆匆赶路中,有一次他的面包车与摩托车相撞,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常德盛牙床错位,一只左眼被撞瘪,如今视力仅0.2。但是他依旧坚持不懈的为村级经济的壮大而奔波,才会有现在的常胜集团。而我们在工作中时常也会遇上问题和挫折,但是关键是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如何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而不是一声声的叹息和一句句的抱怨。比方说,现在我村正在进行全村土地入股工作和人口普查工作,有些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但是我们不会抱怨,更不会回避,我们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坚持不懈的耐心开导他们,争取他们的理解和配合,一遍遍的真诚讲解终究会打动他们的心。

我们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的精神。常德盛常说:“在我心中老百姓的事最大!村民们找我帮忙,肯定急得不得了,我一定要设身处地帮他们解决困难。”在幸福村的一年时间里,我跟随村领导及党员干部拜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为困难户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帮助村民调解邻里纠纷,与大农户交流谈心,跟随村主任帮助需要帮助的村民,诸如此类的村务工作使我成为了一名名符其实的“小村官”。在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问题解决后笑脸总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感受到付出的幸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向常德盛同志靠拢,以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做好村官工作。

我们要学习他廉洁奉公的精神。常德盛从不吃请,从不收礼。一次,邻村孙浜村在插秧季节面临着断电的困境,常德盛得知后,立刻派人送去二万元交电费,又支援资金帮助孙浜村购置发电机。孙浜村领导十分感激,送去一只羊腿,可常德盛却说:“对邻村给予一点帮助是应该的。”随后又把羊腿退了回去。几年来,常德盛先后退回价值三万多元的现金与礼品。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一定要保持廉洁奉公的精神,我们是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基层,帮助村民是我们的职责,如果就因为做了一点点小事情就沾沾自喜,吃拿索要,那离腐败还有多远呢?

学习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我们不能因为学习而学习,而要把学习成果运用到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去,我要以常德盛精神不断提醒和鼓舞自己,学习他扎根农村、坚持不懈、心系群众、廉洁奉公的精神,我将立志当好一名常德盛式的好村官。

在观读《常德盛先进事迹》之前,对于这个名字是非常陌生的,但是读完之后,查阅了关于他的一些个人简介,发现“常德盛”这个名字代表的是不可思议!

常德盛是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只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他,凭借着一颗火热的心,44年如一日,自强不息的拼搏奋斗,带领着整个蒋巷村共同从贫困村发展成为如今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园。蒋巷村是一个奇迹,是常德盛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创造出了这个奇迹。一滴水的力量并不强大,但是滴水可穿石,常德盛正是那个将水滴凝聚在一起的那个人。

在如今这个价值观紊乱的社会,一个接一个的干部被揭露收贿受贿,而常德盛,既朴实又淡泊名利。在他刚当上书记时,就知道自己“位高权重”,难免会有人想走后门,为此,他还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受礼、不吃请、不徇私;后来村子发展了,他又更新了“三不原则”,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坐高档车子;上了年纪后,他又更新了“三不原则”,职务不搞终身制、职位不搞世袭制、厂班子不搞家族制。这些让很多人无法理解,但也正是这些原则,体现出了常德盛的人格魅力,使得所有村民能够团结在一起,成为最终的那一股拧绳的“力”。

常德盛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相较之下,当我们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下乐不思蜀,他却在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开拓创新,他处处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他为榜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学习常德盛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时刻刻充满热情、激情,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争当一名优秀的服务员。

“穷不失志,富不忘本”是我通过网络学习常德盛同志事迹后产生的第一印象。他以自己仅有的中学文化水平,在蒋巷村通过四十年自强不息的拼搏奋斗,将一个穷乡恶土的滞后村变成江南水乡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所具备的廉洁勤政,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淡泊名利的品质。

一则则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和蒋巷村建设成果的报道,使我对争先创优工作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理论结合现实成果,真正做到“五个好”和“五带头”是何等的重要。在蒋巷村里我看到了“五个好”:

一、领导班子好。常书记一声“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展现了个人人格魅力,发挥了党组织凝聚力,团结了群众,带领村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掀起治水土改的四大战役。

二、党员队伍好。蒋巷村领导班子在党建工作中强调党员素质,加强党员意识,以身作则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工作机制好。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手段,蒋巷村党组织科学地制定体制,完善制度,用村规民约来约束别人和自身,从而保护了集体的利益。

四、工作业绩好。蒋巷村可谓是全方面发展,各项工作成绩突出,不仅注重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还着手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民生福利等方面的建设。

五、群众反映好。随着村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的不断创新发展,村经济效益也迅猛增长,致富不忘老百姓,打造了独具水乡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亲们住上了别墅,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党和领导当然好评如潮。同时我还在常书记的身上感觉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五带头”素质:

一、带头学习提高。常书记在学习上一直带头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上级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农村发展的大方向;带头学习科学文化,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民主管理;带头学习创业本领,富而思进,永不止步。

三、带头服务群众。常德盛常说:“在我心中老百姓的事最大!”常书记四十多年如一日,一直抱着服务基层,为民办实事的信念,改善人居环境,使得家家有别墅,集体投资为居民家中安装电话、数字电视、有线广播、气化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卫生洁具、小水井等生活设施,还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园林式农民休闲娱乐区,农民剧场、老年之家、迎宾楼、小学、幼儿园、展览馆、图书馆、卫生室、广播电视室等公共设施,为村民铺设了一条通往幸福大道。

四、带头遵纪守法。常书记作为一村之主,在职期间廉政勤洁,遵纪守法,为人光明磊落,给他人树立榜样,营造和谐守法的农村环境。

五、带头弘扬正气。蒋巷村以教育的方式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利用广播电视室等现代化手段宣传“八荣八辱”,同时常德盛还处处以身作则,为其他党员和普通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蒋巷村位于常、昆、太三市交界的阳澄水网地区的沙家浜水乡,东濒上海、南临昆山、西接苏州、北依常熟,处于苏嘉杭、沿江、苏州绕城等高速公路的环抱之中。3分钟可上高速公路,204国道、锡太一级公路交叉经过镇区,旅游交通条件十分便捷。全村186户,800多人,村辖面积约3平方公里。而从地理角度来讲我们华莺村也不逞多让,座落于苏州上海和浙江三地的交界处,南有318国道太浦河畔沿村横贯东西,西有苏同黎公路穿村贯南北,陆运和水运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域面积5.6平方公里,辖3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965户、2724人。在相同的农村发展大政策下,天时因素也可以算是相同,唯一的差别也就只剩下人的因素。我们在看到他人他村优异表现的同时也应深刻反思自身还存在的不足和欠缺。常德盛大伯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句赫赫有名的“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喊出了江南汉子的血性和霸气。他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深深地感动着我这个初入农村的年轻人。在他身上我要学的还有很多,首先要学会带着热亲投入农村工作中去。论工作激情自认输给了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伯,我到村一年来主要工作便是协助主任完成村的多个创建工作,但觉得获得这些服务中心、卫生村和示范村等称号只是得到块奖牌,渐渐地情绪有些消极。现在看到蒋巷村获得的大大小小的各级称号,我所完成的工作便相形见绌,自愧弗如。常老伯几十年如一日的热情是我要学习的。第二、要学会任劳任怨,扎根基层的务实作风。作为一个刚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最欠缺的便是农村工作经验和面对复杂难题的处理能力。我要向周围和常德盛一样有着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老前辈多了解“三农”,融入农村,学习常老前辈的奉献精神,做一个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大学生村官。其次是学习常德盛同志的创业精神。学习他在艰苦环境下还能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学习他勇于突破敢于变革的勇气,学习他和谐增长的细心谨慎,学习他的“富而思进,永不止步”的理智沉稳。最后还要向他学习,学会做人。他的“三不原则”(职务不搞终身制;职位不搞世袭制,不传自家人,要培养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接班人;村厂班子不搞家族制)让有些人不能理解,但正是原则两字,充分体现出了常书记在村民心中的高大形象,迷人的人格魅力,也正是有了这个才是当初能够团结全村,使全村村民支持和参加农村各项工作。

新农村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这需要一代甚至是几代村领导班子日积月累呕心沥血地统筹规划。同为江南富庶地区的农村,从蒋巷村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我看到了我村在全方位发展上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也看到了发展本村经济的希望;作为村委工作人员,从常德盛大伯的身上,我看到了自身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通过不断向常德盛和沈浩等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才能使我们不断前进,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不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体现自身价值。

当前,以“推动科学发展筑堡垒,建设乐居吴江当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中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干部要认真开展向常德盛同志学习活动,迅速掀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热潮,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要学习他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44年前,22岁的新任蒋巷大队大队长常德盛面对着全县最落后的村庄,喊出了“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响亮宣言。自此,他带领村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掀起了治水改土的四大战役。十年时间,蒋巷从吃返销粮一跃成为苏州售粮状元。为了壮大工业经济,创业之初,他四处奔波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发展项目,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是在这样急匆匆赶路中,有一次他的面包车与摩托车相撞,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常德盛牙床错位,一只左眼被撞瘪,如今视力仅0.2。40多年来,常德盛扎根农村,与蒋巷人一起吃苦、干事、创业,全身心投入到蒋巷村的发展事业上。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心想基层、情系基层、服务基层,爱岗敬业,扑下身子,踏实工作,“做一件事情就要做成一件,做好一件”,努力做人民群众叫好的“双强双带”型党员干部。

要学习他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纵观蒋巷村40多年来的“发家致富”史,从“农业起家”、“工业发家”到“旅游旺家”,从双季稻改为单季稻、推广“免耕法”到新农村建设,从彩钢复合板小厂到产值超12亿元的常盛集团,再到如今的常盛小额贷款公司,常德盛始终带领村民们奋斗在一线,在突破前进中把蒋巷由一个穷村恶水之地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生态村”、“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在村级发展中不断破解难题、解决问题,成绩面前不满足、不停滞、不懈怠,真正做到样样评比争先进,各项工作抢第一,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乐居吴江建功立业。

要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常德盛常说:“在我心中老百姓的事最大!村民们找我帮忙,肯定急得不得了,我一定要设身处地帮他们解决困难。”日常工作中,他也是这么做的。为村民垫钱建房,替患癌村民联系名医、垫付医疗费,关心照顾孤儿兄妹,挽救帮助失足青年„„常德盛热心帮助村民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正是这种“当一天村书记,就要为百姓铺一天幸福路”的爱民为民情结,让他和村民打成一片、鱼水情深。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学习他舍己为公、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作为蒋巷村的发展带头人,他虽然一手带出了产值突破12亿元的常盛集团。但是,常德盛对财富却从不动心。随着村级经济的迅速发展,镇里给他核定的岗位报酬也不断上升,但他只拿一小部分;兼任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期间的报酬也分文未取;企业改制时应该持有的常盛集团股份,被他谢绝了,他坚持这份资产由全体蒋巷人共同拥有。常德盛说:“这些钱我不能要,要了就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但是,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安居乐业;要的是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要的是蒋巷人对一个老党员的理解和认同;要的是老百姓都说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作为一个年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元村的党委书记,常德盛没有自己的专车,看他坐着金杯小面包车出去谈业务,甚至看他坐着手扶拖拉机出门开会,村民都从心底里敬佩。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切实做到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作风俭朴,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扎实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学习常德盛

时集镇党委副书记

董学功

今天我与大家共同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常德盛的先进事迹。

常德盛是苏州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总支书记,1966年当选蒋巷大队大队长,继而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

蒋巷村以前是个远近闻名的“野人村”、“光棍村”、“贫困村”。全村 186户人家 , 绝大多数住的都是泥土墙、茅草房 , 人均年收入不到 70 元 , 村里 35 岁左右的小伙子半数以上娶不到媳妇。当时常德胜掌管的集体资产仅为3.6元。4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带领全村村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做率先发展的带头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蒋巷村在常德盛书记的带领下,以“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经过三、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如今,蒋巷村一二三产并进,建成了“蒋巷生态园、常盛工业园、村民新家园、农民蔬菜园、无公害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四园一基地。去年尽管遇到国际金融危机,但全村经济总量仍然达到1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还有社区股份制分红4000元,村民也全部住进了别墅。

党和人民给了常德盛很高的荣誉,群众称赞他是“当代的焦裕禄,活着的孔繁森”。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9十大杰出村官、“50位新中国成立60周年感动江苏人物”和省道德模范、省勤廉标兵,受邀参加了建国60周年的国庆盛典系列活动。

学习常德盛的先进事迹,让人不得不发出由衷的赞叹。一个曾经落后的无人问津的乡村,现在出落得如此“亭亭玉立”。蒋巷村的发展历程,积累了许多经验,也给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加快发展必须敢于突破,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常德胜坚持“富不是天生 , 穷不会生根”, 他相信“天不能改 , 地一定要换”。常德盛在1965年挑起了建设蒋巷村的重任,当时蒋巷还是穷山恶水血吸虫成行的苦地方,人丁稀少,但是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意志和决心,硬是把1700亩低洼地整整抬高了1米,解决了地势低洼,传染病盛行的问题。至此,他让全村的百姓依靠高产的农业,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蒋巷村的集体经济,已经由过去的3元6角发展到了1979年的35.6万元,人均由过去的不足70元达到316元。实践证明,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哪里的干部精神状态好,哪里的工作就处于领先;哪里的干部不思进取、松松垮垮,哪里的工作就没有起色。

第二,加快发展,必须求真务实,始终保持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发展的差距,除了思路和决策外,很大程度上是抓落实的差距。必须保持求真务实、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要形成抢抓落实、快抓实施、狠抓实效的生动局面。常德盛当村官近40 年 , 每年只休息一天 , 就是大年初一 , 即使这一天也往往不能如愿。为了抓发展、抢进度 , 他总感到时间不够用 , 天天都是早上 6 点半之前就来到办公室 , 往往是开着电灯等天亮。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求我们每一名同志都要养成求真务实、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我镇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定位、项目管理、招商政策、产业策划等一些重大问题,要坚持不懈地思索,随时随地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

第三,加快发展,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在蒋巷,种粮大户承包了全部的粮田,涌现出一批养殖专业大户,其他的劳动力都转移到了村里的企业去,这样一来,农业结构、人力资源得到了较好的调整,形成了现代化农业格局。按照党委安排,我负责经济工作,主抓工业、农业。时集是一个农业大镇,如何发展农业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当前,时集要重点抓好马厂万亩绿色稻米基地、山东万亩花生、明甫万亩设施蔬菜、凤云蛋鸡养殖、踢球山万亩桃园的建设,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第四,加快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时集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镇,加快经济发展是政府的第一要务,一切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主线。当前,面临着很多很好的机遇。从经济总量看,纵向比比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横向比,与全市其他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缩小发展差距,实现提速和跨越,必须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我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要以时集工业园为重点,举全镇之力,做好小王庄板材工业园、郝湖石粉工业园、山东村花生脱粒园的建设与提档升级,引导产业有序集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第五,加快发展,必须善待百姓,始终保持一心为民的先进本色。常德盛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为公、一心为党、服务人民,带领百姓致富奔小康。他让蒋巷村民住进了220平方米的农民别墅,而他自己却仍住在集体公寓;他让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2000元,而他却只拿上级核定工资的零头;他把常盛集团打造成了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却拒绝了应得的1000万元股份。我们每一个干部都要做到善待百姓,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干群众之所需,只有做到善解民意、善待百姓,才能脚踏实地,狠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一门心思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才能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自身好的形象维护党的形象,使党的优良作风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常德民俗 篇7

『每年的十月初八称为大涅盘日。在过去无量世中,众生于此日曾

发生极大的灾难,死亡的人数无法计数。所以在这一天中,若能吃素、行善,可以得到诸天神圣的护持。吃素一天,等于吃素一年的功德;放

生或作善事一元即等于一千元;若是说一句好话,等于说一千句好话。

同样地,若是骂人一句,就等于一千句。』

奉劝十方善男信女在这一天能发心行善,并请转告左邻右舍、亲朋

好友,当日能吃素一天,减少杀戾之气,同时保持欢喜心,广造善缘。

谨记此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致推行日日如是。

祈求 诸佛菩萨十方神圣消灾化劫、赐诸福慧,风调雨顺,社会祥

和,人人平安如意。

常德民间信仰

2009年11月27日 点击:209次 回复:0篇

一、祭祀

自然崇拜 春节开门出行,必拜五方。“五行”方位,中央为土,东方为木,西方为金,南方为火,北方为水,拜者具牲醴,烧香燃烛化纸钱,首拜中央,然后依次由东至北而祈,希望方方皆吉。风云雷雨山川城隍皆为神,旧时府县之郊外立坛设神位,每岁春秋之二八月致祭,地方长官穿朝服主祭。此俗民国时已废。崇敬土地,常德有多种名目的土地神。旧有“铁元帅土地”。该土地的原型为元朝一色目人士兵。相传当时为防止汉人反抗,每十五户才准许拥有一把菜刀,并且由元兵保管;元兵对新婚女子有初夜权。这位色目人兵士力破此弊,居民感激,奉为神。每岁农历八月十五日,常德城区居民备牲醴到上南门城门之外城壁前祭祀“铁元帅土地”,并挂红。石门县崇敬的土地菩萨有十种之多,有:专司传令的天门土地,专门传引亡灵的城隍土地,专司家宅安宁的当坊土地,专管五谷丰歉的青苗土地,管理山妖魔怪、狼虫虎豹的山神土地,专管炭窑、瓦窑、砖窑、煤窑的窑神土地,专管交通旅游的道路土地(俗名拖柴土地,路上经过其地,必拾柴一枝,掷于神座前,故名),管理桥梁渡口安全的桥梁土地,专司治病消灾、驱邪降魔的华山土地,负责祖坟祖灵安宁的坟山土地。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菩萨生日,民家隆重祭祀。水火无情,祭祀虔诚。春节期间,第一次到池塘挑水,必备香烛纸钱,对水而祀,然后取水回家。正月初一清晨,湖区有“喊水”习俗,祈求水神保护小孩免遭水祸。旧时,每岁春秋季节为祭火神之期。届时,张旗鼓,具牲醴,无论男女老幼,前往火神庙致祭。遭火灾之家祭祀更勤,造新屋或迁入新居之前,要唱戏酬愿。此俗已废。

人物崇拜 已故先人,是为祖灵,常年受祭祀。旧时有祠祭,对象为家族中已故始祖及高曾祖考四代,另外还有忠臣、孝子、科甲仕官,得封受赠、捐产助族等人,也可以列入附祀。祭祀又分常祭、专祭、特祭、大祭。常祭每月两次,分别规定初一、十五;专祭又是对特定祖宗进行祭祀,如冬至始祖祭,高、曾、祖、考忌日祭;特祭是家有喜事,如婚娶、生子、人泮、中举、出任升任等;大祭一年数次,平时多节令之日,但以春秋两大祭最为隆重。

祭祀土王是土家族的风俗。祭祀的土王有唐代的顾公,五代时的彭公,宋代向老官人、向王天子、田和汉,元末明初的覃至、覃天顺、向大坤、唐清、唐涌。另外,还有土司庙,如石门县二十八土司,各有其庙.祭祀仪式,平时在家烧香,望庙朝拜。大年、中秋节则人庙焚香;有的则在堂屋右上角设香案,立牌位,摆设三牲九醴,由妇女主祭;有的生病向土王许愿、还愿而往祭。今废。

宗教神、保护神、真武祖师为道教全真派之神,相传慈利五雷山为其白天飞升之处,石门观国山为其夜宿之处,常德河洑山为其歇脚之处。周围10余县居民于每岁三月三、八月十五、九月九组织香会,上山朝拜。

傩神,为驱疫逐鬼之神。据传此神不识字,不讲排场,没有架子,滑稽而诙谐,又保护人畜兴旺、五谷丰稔,因而为民间所信仰。傩神又被巫师举为巫教之神。常德凡巫教盛行的地方就有傩王庙,庙内供红脸傩王、白脸娘娘木像。信仰傩神的人要半月烧一次香,每烧香一次,就在纸牌上打一次圈圈,一年要打24个圈圈。但有人平时不来,一次就上24柱香,打24个圈。故民间有“摊王菩萨不识字,只求24个圈圈满”之说。

石门县土家族信仰阿米婆婆。她是儿童的保护神(亦说火神)。此神以剪纸为像,贴于碗柜门中的横梁处。如遇小孩发生病痛,盛水饭半碗,置于碗柜中以祭。晚上人静后,将水饭泼到住宅10步外大路上,以此祈求保护。

二、星相占卜

星相 民间认为彗星是扫帚星,是姜子牙妻马氏之星,主妇女当权,对丈夫不利。认为 月食是天狗吃月。每当月食发生时,家家户户敲锣打鼓,称为“赶天狗”,拯救月亮。称火星为“惑荧星”或“强盗星”,此星出现,会发生偷盗抢劫之事。民间认为流星是灾星,分为两种:一是“人阳(殃)”,其光色白,所落之处必死人;一是“火阳(殃)”,其光红色,或发生爆炸,所落之处必有火灾。据传旧时常德城市中落一火阳(陨石),人们大起恐慌,筑一水池将其围着,以示相克。其地称“火星池”,又修一火神庙,进行祭祀,祈求免灾。夏日多虹,俗称“蚂云”,人们认为霓虹所吐之气,可兆祸福。东方现虹,则云“蚂云朝东,有雨不凶”,无大水;西边现虹,则云“蚂云朝西,大水翻堤”;又以为主虫灾,故云“西蚂云收粮食”。

上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下一篇:社区年度工作总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