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以后的学生作文

2024-07-26

毕业以后的学生作文(通用13篇)

毕业以后的学生作文 篇1

当鲜红的毕业本本儿拿在手中,我们就该转站。搭乘另外一辆成长快车,抵达另一个人生阶段。

阳春三月:雨水,空气,潮湿。总勾起众多回忆。

时光恰如白驹过隙,一不留神,又过一年。毕业后的我,恋恋不舍那些过往。把它们放在心底。像沉淀在玻璃杯的蜂蜜团,香香的,亮亮的。委屈的时候,舔一口,回味,心就不那么苦了。

去年时候,我们也曾誓师,也曾备战,也曾冲刺中考。

那丝百日倒计时才有的紧张,那种勇战题海后的疲惫感,那股人难,我难,我不畏难。的干劲儿......仿佛还在昨日上演。去了,又来了。似乎在今天,那沉重的责任任然加负在我的身上。

嫩绿的草儿从土里探出脑袋儿,拼命地汲取养分。它们努力地成长,直至铺满整个大大的田径场。

在老师的.陪伴下,我们在那茵茵的草地坐下。我们在谈天,我们在笑,我们在幻想毕业以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我们躺下了,在那个充满绿意,满是生机的土地上。

静观着春之梦,仰望天空,仰望流云。那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纯净,那么完美。

那日的景色,只限制于那日的我们。过去了,也就回不来了。

偶尔,老师会耐心教我们写实景。带我们到高楼之上,看日出,看那一轮暖暖的太阳,如何从山坳里跳出,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也许,那就是希望。等待着,努力后所得到的正能量新的一天,会看到灿烂的阳光。

考试大捷后的疯狂庆祝:一个班的同学,围着包饺子,做汤圆。吃西瓜,喝奶茶。总能招来别班同学的羡慕眼光。

一顿又一顿,胡吃海喝过后,才感叹时间太匆忙。那时的想法,简简单单:渴望聚在一起,向往那种热热闹闹。尝到的也不只是美的味道,还有美的情感。

怀念着:操场上,矫健的身姿;宿舍里,滑稽的表情;食堂里,你拥我挤的情形......

那样的生活,在那里的三点一式的生活,我们过完了。最懂得珍惜的时候,会特意留心于每件小事。盘算着剩下的日子,给每件事又冠上最后一次的前缀:最后一堂班会课,最后一次考试,最后一次看电影。

轻轻地翻开那本回忆录,上面记载着我歪七扭八的字迹,记载着我曾迷惘的心绪。还夹着某次活动留下的侧柏叶,干枯了,却还释放着芳香。

我有回去过那里我们曾奋斗三年的地方。有青春的笔录,有梦想的启航,有汗水的味道。

我们毕业以后,那里的学生依旧那么多。只是找不到了,教室的某个角落,那一抹熟悉的,暖心的笑容。而老师一天天老去,却始终坚守那一方三尺讲台。用余下的教龄,去哺育一代又一代的桃李。

从一开始,我们籍籍无名。到最后,我们拥有万丈光芒。人们所看到的只是成功后光鲜的一面,殊不知,在冲刺过程中,我们所面临重重阻碍,却未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

以至于,现在的我们,成为了命运之神的宠儿。

那斑驳的记忆,牵动了一颗又一颗,飘散于远方的炙热的心。

毕业后的我们,不论身在何方,向着什么方向,生命始终跳动着。让我们向马不停蹄的青春,挥一挥手,留下一丝丝撼动存在心头。

那些记忆,未曾远离。只是,从此,各自悲伤,各自沉沦,各自去追寻曾说好的明天。

闭上了双眼,你是否在怀念过去,从前。

若干年以后,叫你一声老同学又是多么难得。

送你的毕业卡片,写满了对你的留恋,不管你走到多远,我的心都不会改变;送你的毕业卡片,泪满满跌落指尖,才发现其实我们已经很遥远。

毕业的卡片,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回不到过去,就一起期待某一天在那个熟悉的地方,等待你的出现。

毕业以后的学生作文 篇2

关键词:以后,偏误,策略

在批改留学生作文时发现留学生在使用“以后”这一词时错误率较高, 笔者针对部分错句进行分析, 并针对留学生对“以后”的使用出现的偏误, 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以降低学生使用该词的错误率。

一、“以后”的界定

探讨“以后”之前, 首先要对该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卢福波的《对外汉语实用语法》一书中将“以后”这一词划分到名词中的方位词一类, 并认为方位词既包括表时间的名词又包括表空间的名词。[1]《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中将“以后”归为名词中的方位词 (该书中方位词和时间名词并列为名词下的小类) , 并说该词属于少数中的可以表示时间位置的方位词。[2]戴云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实用教程》书中在谈及名词下的方位词和时间名词时均提到“以后”一词。[3]《现代汉语八百词》 (增订本) 中认为“以后”是方位词。[3]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 尽管大家对“以后”这一词的分类不尽相同, 但是大家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以后”既可以表示时间位置又可以表示空间位置。

二、留学生“以后”偏误简析

(一) 位置不当

例 (1) 星期五的下午可以不学习。所以, 我常常去玩儿。比如, 打保龄球, 看电影等等。以后晚上喝酒、聊聊天。

例 (2) 所以我们下了车, 以后坐别出租车回了宿舍。

例 (1) 例 (2) 两个句子中“以后”的使用出现的错误, 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以后”在句中出现的位置不正确。例 (1) 中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晚上以后喝酒、聊天”, 例 (2) 的正确说法应该是“所以我们下车以后, 坐别的出租车回了宿舍”。

(二) “以后”前面缺少成分

“以后”作为时间名词时, 表示比现或者某一个时间晚的时间。因此在使用时“以后”前面常常有其他成分。如“大学毕业以后, 他去了韩国。”而留学生在使用“以后”时, 在这一用法上常常出现错误。例如:

例 (3) 以后我见面中国朋友。

例 (4) 以后来到中国, 在语言学院学习中文学过两年。

例 (3) 中前面应该有其他成分, 以说明在做完什么事情后, 可以改为“下课以后我和中国朋友见面。”例 (4) 中可以改为“我读完高中以后来到中国, ……”这样就可以明确所指的时间段。

(三) “以后”误用为“之后”

“以后”和“之后”有相似之处, 前面有其他成分在加上“以后”或者“之后”表示在某个时间之后。除了这种用法之外, “之后”可以单独用在句子头上, 表示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例如“……。之后, 他们改变了进攻策略。”留学生常常将应该用“之后”的地方用作为“以后”。例如:

例 (5) 我们挑的很慎重, 以后她为了我们挑了简单的中国书。

例 (6) 而且, 我们俩跟我哥吵架的时候, 我妈首先批评我哥, 以后责备我们。

上面这两个句子中的“以后”都应该换成“之后”。前一部分叙述一件事情, 用“之后”连接, 后一部分承接前一部分事件相继发生。因此这两个例句中都应该将“以后”改为“之后”。

(四) 其他误用情况

1. 在“从……以后”这样的句式中, 留学生也常出现错误

例 (7) 但是现在我觉得他说的意思是从以后不打你, 可是你有任务掌握你的所有的东西, 家里的事情、我的性格什么的。

在第 (7) 个例句中从应该去掉, 即“我觉得他说的意思是以后不打算……”, “从”和“以后”中间应该有其他成分, 不能连在一起使用。

2. 与“现在”共现时出现的问题

例 (8) 有时我们也觉得他的要求又严格既不合理, 可是现在长大了以后, 我们才了解父亲那时对我们的要求是对的。

上面这个句子中存在的问题, 就是时间段表述不明确“现在长大了”表示的就是现在这一时间段, 而“以后”则表示从现在起或从某一时间段起以后的时间段, 这两句中时间段表述冲突, 应该将以后去掉。

3. 时间段不合逻辑

例 (9) 我估计我的一辈子以后也不会离开中国, 也想对中日之间的交往用自己的微力作一点贡献。

在这个例句中, 一辈子是整个人的一生, 此处说一辈子以后表述不合情理, 此处应该把“以后”去掉。

留学生在使用“以后”这一时间名词时, 出现的语误不仅限于以上几种, 此处只对“以后”误用的情况进行简单的阐述,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还会进步研究。

三、教学策略

(一) 明确词性及表意

因留学生教材中出现的“以后”是时间名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明确“以后”是一个时间名词, 表示比现在或者某一时间晚的时间。是表示将来一段时间的时间名词, 既可以是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一段时间, 也可以表示从现在开始后的一段时间, 同样可以是将来某一时间之后的一段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明确“以后”这一词的词性及表意, 才能降低学生使用的错误率。

(二) 给定结构用法

“以后”在使用时既可以放在句首做时间状语, 也可以放在其他成分后面做时间状语。但是“以后”单独放在句首做谓语时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和语义指向。

1. 置于句首, 即:以后+其他成分

(1) 承前省略。以后单置于句首或小句句首情况较为少见, 而且也有特定的语言环境, 一般情况下都是承前省略。例如“去年他来过哈尔滨。以后他再也没有来过哈尔滨。”在这个例句中“以后”其实是承接上一句去年他来哈尔滨之后的时间段, 从那个时候以后他再也没有来过哈尔滨。这是承前省略。

(2) 两分时间段。“以后”一词置于句首做时间状语除了承前省略这种情况外, 还可以表示将整个时间分为两段, 即以前、以后两段, 也暗含从现在起以后的一段时间, 在此种情况下, 以后可以单独置于句首做时间状语。[5]例如“以后你不许再犯同样的错误。”在这句话中, 其实暗含将时间以现在为界限分成两段, 以前如何, 从现在起以后的时间又应该怎么样。

2.“其他成分+以后”做时间状语

“其他成分+以后”做时间状语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这个结构中的其他成分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 既可以是时间点也可以是时间段, 既可以是单个词也可以是句子。[6]

例 (10) 五年以后, 他成为一名著名的工程师。

例 (11) 11点以后, 我们2公寓见。

在 (10) 和 (11) 句中, “以后”前面是名词, (10) 句中是时间段, (11) 句中是时间点。

学生只有在明确“以后”一词的含义和用法结构, 才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减少错误的发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 笔者也将对“以后”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完善教学方法, 以进一步降低学生使用“以后”的错误率。

参考文献

[1]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0.

[2]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戴云.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实用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5]王明仁.从古汉语看“以前”“、以后”的运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7) .

毕业以后,现实与理想产生距离时 篇3

我今天想讲的题目,是“毕业以后,现实与理想产生距离时”。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是因为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典礼,使我仿佛回到了多年前我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时候,回忆起毕业以后的经历。在这个典礼上,我愿意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如何在师友帮助之下努力求索的切身体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毕业,意味着完成学业准备迈步走向社会。在这个新生活的起点上,大概每一个人都会对未来生活有一番想望,对今后的人生充满了期待。特别是从清华这样的著名大学毕业,学的又是经世济民的本领,同学们更会觉得前面即使不是金光大道,也会是广阔天地。然而进入社会以后,可能不少人却会发现,现实生活和原来的向往有很大的差别,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顺利,于是就会产生苦闷彷徨的心境。胡适先生在1932年6月的北大毕业典礼上说。青年在遇到这种情形时可能发生的“堕落”,大约有两类:第一是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欲望;第二是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追求。防止出现这两类“堕落”,显然是决定人生去向的大问题,值得为此深思。

1954年我从复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上海到北京的火车上,我们分配去中央单位的复旦毕业生坐满了半节车厢。那时,我们一路高歌,为理想即将实现而感到豪情满怀。

然而,走上工作岗位,接触现实经济以后,我却发现,实际情况和教科书上讲的并不相同。特别是1956年建立起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后,“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低效体制问题显露出来。不过,在50年代末,我仍然深信,只要按照既定方针,就能超越苏联所取得的成就。创造人间奇迹。但是事与愿违,“大跃进”反而导致了生产大幅度下降和大饥荒的发生。之后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国的经济社会濒于崩溃的边缘。对照过去信以为真的理论和口号,真相使我陷入了信仰和信心的深刻危机。

我最幸运的,是在这一时期受到了干校难友顾准的帮助和启发,精神危机促成了我的一次重大思想转变。顾准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中国最早的会计学教科书的作者。在干校期间,顾准带领我从研究世界经济史、宗教史、文化史、政治史人手,追问和分析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文化大革命”这种倒行逆施现象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根源。在他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自觉时日无多。跟我作最后的长谈时,仍然反复地叮嘱我。不要在“逍遥”中浪费时光,一定要抓紧研究,以便在时机到来时,拿得出东西来报效国家。

这种时机果然在1976年到来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顾准所倡导的对旧体制的深刻批判,对形成变革的共识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当我们这些经济学者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经济学知识完全无法满足建设新体制的需要时。并没有采取故步自封和自暴自弃的态度,而是掀起重新学习经济学的热潮。经济研究所的许多研究人员参加了英语和经济数学补习班。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经济所连续举办了“数量经济学”“国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讲习班,邀请海外知名经济学家讲授现代经济学。那年我正好50岁。

我在重新学习经济学时,又幸运地得到不少国外经济学家的帮助。其中,一些和我有大致相同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背景的“过来人”,像波兰的布鲁斯,特别是匈牙利的科尔奈。对我的帮助最大。我在1979年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经济学会圆桌会议时结识了科尔奈。虽然当时还听不大懂他的全套理论,但他在会上同苏联代表团团长哈恰图罗夫院士关于计划经济中短缺现象的激烈辩论,还是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从那次会议以后,我和科尔奈成为朋友。学习他的著作,不只是了解他的经济学观点,例如他对计划经济中短缺现象的精湛分析:重要的是。他使我认识到,过去我们习用的从马、恩、列、斯、毛的引文出发“注经解经”的做法必须改变。作为经济学人,必须坚持以实践检验理论的求实精神,也就是实事求是的道德准则。这是我的思想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二次重大转变。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由于认真的努力,中国在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一批既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又熟悉中国实际情况,并具有组织执行能力的经济学者。经济学家积极地参与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使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推进得比较顺利。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市场导向的改革大大加快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到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

回顾我大学毕业后五十多年的经历,我感到,在现实与理想产生距离之时,学会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維方法,坚守实事求是的道德准则。是促使我不断探索经济学的真理和寻求中国改革的道路的两个根本动因。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刻受到具有良知的师长的指点感到幸运:同时,我也为自己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既不抛弃理想,又不抛弃求知欲望而感到庆幸。今天分享我的这些转折和求索的经历。唯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真理而非教条,努力思考而非盲从。这样才能在现实世界中保持理想,不断进步。

同学们即将走出清华,开始新的生活。在我看来,中国目前建立的市场经济制度,还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和有待完善的体制。你们所要面对的中国经济,在未来有可能出现各种复杂的变数。这是你们今天在毕业这个人生的关节点上,应该有所预期和准备的。

可以预计,在座诸君未来的行程不大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你们肩上的担子也不会比我们这一代人更为轻松。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困难和障碍的时候,一定不要懈怠观望,不要丧失信心,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要运用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方法,要坚守实事求是的道德准则,迎难而上,靠努力赢得进步。

最后,我祝愿清华经管学院的毕业生们,在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兴盛的伟大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吴敬琏教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有删节)

小学毕业以后忘不了的同学 篇4

我没有英语磁带,她把自己的英语磁带借给我。我欠她的太多了,我没法回报,只好用提高成绩来报答她。

我忘不了的同学有章京荆。她是一个很热心的人 ,刚开学的时候,因为前面的座位全部都坐了同学。所以我只好坐在后面,一个人发呆,章京荆看见我一个人在孤单单的,于是就走过来跟我讲话 ,跟我玩 。让我感到很温暖。

分离以后让我记住我们曾经相识过,这里留住我们的青春、梦想、欢笑、希望,我们带走的只有刻在心中的点点滴滴的记忆,着点点滴滴的记忆已在彼此心中擦不去了。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读书笔记 篇5

这本书其实跟我之前读过的书很不一样,并不是那种泛泛而谈,说说大学生该怎样的怎样,秋叶大叔用自己的经历与成长感悟,让这个分享显得那么的真切,同事每个话题还花心思设计了一个训练题目,并且书中还额外的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素材,为这本书增加了许多额外值。

书里有句话“在大学,读什么专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把知识转变成个人的魅力”。我当时选这个专业,老实说,确实是为了有个本科读,再加上以前也学过跳舞,童子功还尚在,对舞蹈也还算喜欢,但丝毫没有考虑以后就业的问题,但我仍庆幸读了个好大学,对各种舞蹈都有喜欢的我,使得我甘愿花大时间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各种舞种。专业和职业里有一小节讲到通才和专才。这两种人才社会都需要。秋叶大叔的看法很赞,“在走向通才的路上,得先在某个方向成为专才”,生存毕竟还是需要一门技能的,或者说,我们靠着一门好的技术生存的得好,烤着兴趣特长而活得好。

以前其实是不怎么喜欢读书的,但上了大学后不知怎的就很迷恋读书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读书带给我的好处是没法估量的,“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依靠或者无所事事时,有一种严肃的力量可以寄托”,这句描述我很喜欢,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太大了,所以也涉及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去看,做到耗时短收获大,又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读书和学习这章谈到学习独立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也是让我从一个浅薄的读书者上升一步的必备能力。

章节开头的两句话“年轻的时候,经历一场轰轰烈烈又黯然心碎的爱情,真的是人生宝贵的经历”和“年轻的时候,能够交到志同道合的人,成为一辈子的知己,真的是很幸运的事”,至此,第一句还没有达到,第二句的幸运的事则已拥有,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懂不懂爱,八成还是不懂吧,论年龄轮经历,都还是刚发芽的嫩草,不过在这样的年华里,有一段能让自己成长的成熟的感情经历,也很好,即是不是happyending,爱情可能很短暂,但友情会一直在身边,没有血缘,以后也许各奔天涯,见面的机会变少,但这辈子都别想抹去这份难能可贵的情谊。

打算毕业后就工作,那提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的,书中提到的如何了解面试的单位,如何写一份好的简历实习、考证、礼仪等,都是非常好的建议,可以借鉴参考,至少对我就有很好的帮助,比如我在看完书后思考大四去哪实习,怎样做足准备应对面试等。创业者也有很多种定义,现在更重要的是先积累些社会经验、资本、知识,然后再考虑创业,就算不立志做多么成功,但一定要尝试。

以前看到一段话,谈人生就是再走一个圈,走了半天,以为自己走了很远,才发现怎么终点就是原点,不如一开始就不走好了。可想想看,如果不走的话,又怎么能发现原来这就是终点,这就是原点呢?每天看似重复,但能把大部分日子都坚持重复好的人,有一天就一定能爆发,往往是你坚持的还不够久,“堕落不会让我们沉沦,如果我们知道如何从中站起来的话”。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读后感 篇6

我真的做好思想准备了吗?

盲目从众。一部分同学加入团学不是主观意愿,他们有些是陪同学去面试,自己顺便一试,或者又看到周围同学都去面试,唯独自己不去又怕被瞧不起。甚至有些人就是去凑热闹的。对这部分同学来说,能不能加入团学都无关紧要。进了自然是好,没进也没什么影响。所以,即使最后这些人被招进去了,因为不是自己主动愿意做得事情,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恶感。加上团学的工作本来就琐碎繁杂,他们当然也就更呆不下了。

缺少自信。诚然如秋叶老师所说:一个人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或的环境,就会发现很多新东西,新知识乃至新压力,这些新东西会驱使我们去付出。但是对于缺少自信的同学,尤其是自我认识不足的同学来说,这种新压力会让他退缩或者萎靡不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诸多怀疑,这些怀疑累积起来得不到疏导的话,便会让这个人放弃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想这也是很多团学人员中途退出的原因。

如果你说上面的三种情况我都不存在,那么你加入团学便只缺一个理由。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加入团学工作的理由归根结底就是那几条:

为同学服务;安慰死者家属的话

培养兴趣;

扩展人脉;

充实就业履历;

积累工作能力;

有助专业学习;

有助评奖学金;

有助成绩加分;

有助入党;

所以在决定去面试之前,你能否说出你想加入团学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当然,我希望你的理由是前面6项。如果一切都准备好了,那么一旦决定了,就不要在以后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而后悔。因为后悔曾经的选择是最没有意义的事。

我真的只是来打杂的吗?

但是,很多同学做不到这一点。随着在团学的日子越来越久,你会发现团学里的工作非常琐碎繁杂,被当做免费劳动力使唤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甚至隔三岔五的被叫去打酱油这就导致了很多同学开始抱怨和后悔。觉得在团学里一点除了多认识了几个人外什么东西也学不到。

但我想说的是,学不到东西不是团学的错,而是你自己不会总结,不会思考。

在我的学校,抛开打酱油不说,抱怨最多是搬桌子这个问题。有同学说,在团学工作,就是搬桌子。大一当干事被搬桌子,大二当部长指挥并且搬桌子,大三当主席看着搬桌子(偶尔也要搬)。搬桌子就如团学人的恶梦一般。但这个问题不可能避免得了!因为开展活动桌子必须要有人搬。

在团学的日子里,打酱油和搬桌子也是我不喜欢做得事情。不过在我看了《不要等到毕业以后》的拉横幅问题过后,我也试着对搬桌子提出一些问题,不知道看完之后是否能对你们是否也能有所帮助:

1。搞这个活动为什么要搬桌子?你需要多少张桌子?

2。这种搞活动用的桌子该从哪儿借?在哪里搬?

3。什么时间要搬好?

4。究竟该怎么搬才能省时又省力?

5。需要的桌子太多,你该找哪个兄弟部门帮忙?怎么样别人才肯帮你?

6。假如你是部长,你的干事就因为搬了太多的桌子对你不爽,你怎么解决?

7。活动开展完后,还有没有人去搬?要不要提前安排好?

你如果以这种态度来看的话,搬桌子并不只是一件简单的苦力活。它也是对一个人工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考验。并且桌子也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搬,你有一群同甘共苦的朋友!但是我却经常看见一些有趣的事情,当有些男生因为搬桌子逃跑的时候,一些弱女子正独自扛着一张桌子响当当的迈进!我希望你不是这种男子汉

如果要说的更深一点,搬桌子就是一种服务意识。这就是在以实际行动为身边同学服务。这不是没有回报的,当有一天你大四了,坐在双选会招聘现场的时候,你该知道你面前的桌子是哪儿来的 我真的没有时间了吗?

很多同学,社团工作一旦投入了,慢慢会发现工作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最后发现社团工作和学业产生冲突,时间不够用了,严重影响学习。

很遗憾,这个问题我没有自己的见解。因为这也是我头痛的问题之一。无论是老师还是学长,都告诉我们要处理好工作、生活、学习的问题,做到互不干扰。但是他们从来不告诉我们怎么去处理这些问题,我相信即使他们也处理不好。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涉及到时间管理的问题。

那么不妨大家和我一起学学秋叶老师所说的碎片化学习方法。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大块工作。认真思考你认为需要大块时间完成的工作,看看能否分解成可利用碎片时间完成。

无论是写文章,作策划,写总结还是做ppt,动手是最后一步,关键是思考。定主题,拟题纲,攒灵感,这些都可以在坐公交,搬桌子,听一些无意义的讲座时候实现。等到思路理顺的时候,找一个无人打扰的时间段一口气便能完成了。

以前我是最头痛写文章的,因为我拿着笔就想写,但是又不知道写什么,憋了很久也憋不出几个字儿,但是我试着学习秋叶老师的方法,感觉轻松的多了,并且还爱上写长文了。

所以,空余的时候不妨按照秋叶老师说的做:为一个单位碎片时间找到3--5种有价值的用途,比如像3分钟,5分钟,10分钟这样的时间,在不同的场合如教室,寝室,公交等地方能做些什么,把它们做成一张表格。碎片化时间用途越多,你的时间支配度越高,从而在团时间内完成不同工作。

我想这样子的话,你就不会抱怨团学工作占据太多时间了。当然,如果你只是嫌回宿舍撸啊撸的时间太少的话,我也就不能说什么了。但如果确实还是不能兼顾,那么请弃卒保车、壮士断腕,优先保护学业吧。

师生热捧以后的冷思考 篇7

2008年10月, 我有幸参加了一所名校的升旗仪式。这次升旗仪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学校安排了高三年级的A同学作了国旗下的讲话, 讲话的主题原本是极为普通的学习经验和方法的交流。由于讲话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 因此, 全场3000多位学生听得都非常认真和仔细。但是A同学话锋一转“以上是我对原先准备好的稿件的一些提炼。实际上刚才的发言并非是我的初稿, 第一篇稿子因为对于国旗下讲话这样的场合不太合适而被毙了……只能另起炉灶。但现在, 我仍然要斗胆临时篡改, 讲一些没有经过老师审核的话, 原因是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接下来A同学主要围绕“如何选择强劲的竞争对手、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来挑战自我”等方面作了脱稿演讲。在A同学结束讲话时, 全场3000多名学生和近200位教师给予了长时间的掌声, 以表示赞许和鼓励。

事后了解到, A同学的讲话一段时间里在校园里产生了一场“冲击波”, A同学也成了该校人气最旺的学生, 深得师生的热捧, 许多学生也纷纷表示要向A同学学习并以此为榜样。

分析

经历了这次升旗仪式后, 我对A同学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剖析A同学这次国旗下的讲话深得师生热捧的缘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异学业成绩光环的折射。

事后了解到, A同学的学习一直是比较得法和高效的。在10月初全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的摸底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 是全市高三学生中学习成绩的佼佼者。在秋季学期开学一个多月以后, 由学习成绩如此优秀的学生作国旗下的讲话, 介绍自己成功的学习经验, 自然有它的轰动效应, 对全体学生能起到一个鼓舞和榜样的引领作用。因此, 优异学业成绩光环的折射是A同学深得学生热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2.临场演讲气质水平的折服。

据该校学生处的领导说, A同学有较高的演讲技能和水平, 在读初中时就在市级的演讲比赛中获过奖。身临国旗下讲话的现场, 确实可以看出A同学具有很好的演讲才能。比如他在脱稿演讲时有这样一段结束语“我最后呼吁大家, 请勇于挑战自我。面对如今严峻的高考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而当自力自强, 于荆棘丛中杀出一条血路, 于波涛汹涌中握住一杖短楫, 于茫茫大洋中辟出一条航路, 让我们用挑战书写人生。我坚信, 鲤鱼终将跃龙门, 雄鹰必会击长空!”像这样有激情的演讲本身就具很强的鼓动作用。看到自己的同学中有如此脱稿演讲才能的人, 许多同学自然会被其的才华所折服;看到有这样优秀的学生, 许多老师也自然会倍感欣慰。因此, A同学临场演讲的气质和水平令师生折服, 这也是师生共同热捧A同学的一个原因。

3.敢于挑战自我与权威的胆量。

A同学国旗下的讲话, 并没有特别离谱的言论和不健康的内容。他只是想利用国旗下讲话这一平台来充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以张扬自己的个性。但A同学挑战权威, 第一稿审核没通过而依旧“临时篡改”的演讲举措, 客观上迎合了现代高中生自我意识增强、追求独立甚至对学校严格规范管理有“逆反”的心理, 加之在如此正规和大型场合A同学挑战自我获得“巨大成功”的情景下, 许多学生不免会自发的给予长时间的掌声。因此, A同学敢于挑战自我与权威的胆量和魅力也不失为一个赢得如此多学生热捧的重要原因。

思考

透过A同学国旗下的讲话受热捧的现象, 我觉得在这一事件的背后有些属于教育内在的问题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教师思考的。

1.德育应关注活动的效果。

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道德知识的灌输只有扎根于学生生活之中才有意义, 才会产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 付诸道德实践, 转化为道德行为, 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因此, 学校德育工作者在组织学生德育活动时, 方案要精心设计、手段要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要统一、评价和调控要有机结合。上述事例中A同学国旗下的讲话所产生的“冲击波”, 可能是活动的组织者事前是没有预料到的。现代高中学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如果德育活动的组织者事前预料不足, 事中有效调控缺失, 事后不加及时引导, 那么, 有可能会导致活动负效应的出现。因此, 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 德育的效果是建立在诸多德育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的, 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缺位, 都会导致德育价值在不经意间的悄然遗失, 最终导致德育效果的大打折扣。

2.德育应注重价值的引领。

创新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给予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必将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也是预防青年学生各种行为问题的治本之法和长效机制。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拉斯思所说:“假如我们能够协助他们 (学生) 建立自己的价值, 则能改变他们的行为。”

我们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 面对的学生是独生子女, 他们不仅自我意识很强,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且多元社会价值观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相碰互撞。教师从事的是教育工作, 而教育的伟大源自一份厚重的责任感, 因此, 教师需要有一种担当的意识, 担当时代的使命, 担当给予学生正确价值引领的使命。德育工作者要从德育活动的工具价值跟理性价值高度统一的角度出发, 注重在德育活动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否则可能会引起学生价值观的混乱。上述事例中A同学国旗下的讲话一结束, 升旗仪式主持的老师如果教育意识很敏锐的话, 会在给予A同学精彩演讲充分的肯定同时, 也会对青年学生进行个体价值与社会整体价值辩证统一这一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的教育, 以弥补A同学国旗下的讲话有可能对听讲者带来的负面冲击。如果有时间的话学校德育部门的领导或班主任老师还可以找A同学进行一次“心灵对话”, 引导他认识“积极发展健康个性”必须以“严格规范共性”为前提和基础, 教育该生在放大自我的同时要和集体的价值观念保持高度的一致, 特别是在升旗仪式这样的全校性的活动中更要有集体意识的约束。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过程, 也就是让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人的灵魂与精神, 关乎人的价值追求与人生道路。因此, 有教育责任感和教育智慧的德育工作者, 首先自己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 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 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完全正确的, 但不能过度地强化学生的个性以异化成学生主观性的滋长和自我意识的膨胀, 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必须保持的清醒和应有的理性姿态。

3.德育应抓住关键的事件。

在日常的德育教育活动中, 一般的信息刺激往往很难震撼学生的心灵, 但“关键事件”却常常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发生逆转。

2005年9月8日, 西北师大附中补习班的张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进行检查。他突然发现教室门口的垃圾桶内有半个用塑料袋包着的饼子, 他愣住了。

张老师平静了一下情绪, 严厉地问:“这大饼是谁吃的?怎么扔了?多可惜!你们没有经历过困难的日子, 不知道粮食的可贵。”

全班80多个学生面面相觑.但没有学生敢站起来承认。局面僵持着, 空气都凝固了!

张老师看看大家, 默默走到垃圾桶的跟前, 慢慢弯下腰伏下身子, 从垃圾桶内拣起大饼, 对学生说:“你们没人承认那我就吃了。”当着大家的面, 张老师一口一口地吃着这个大饼, 使劲地咽下去。那大饼很干, 张老师清瘦的脖子都冒出青筋来了。

80多个学生见此情景都惊呆了, 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

那位扔饼子的学生猛地站出来, 满脸泪水地向张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并冲上讲台要阻止张老师, 张老师把饼子分了一半给他。就这样, 师生俩在讲台上一人一半将饼吃掉。台下的学生泪流满面……

上述的案例启示我们: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具体的、有细节的甚至是可以感受其状态的。关键的事件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认知上的升华、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获取情感的体验、道德意识的唤醒。德育应像呼吸一样自然, 这种自然而强烈的冲击力,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高峰体验”, 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真实的、长久的震撼,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毕业以后的学生作文 篇8

第一次把一本书一点一点有用的记录下来,把一点点感想记下来,来写书评。因为,秋叶大叔在我眼里是个引导者,他带动了很多人前进,我也在前进,所以开始认真对待阅读这件小事儿。

这本书在社团和实践、友情和人际、暧昧和爱情、考研和就业等11个章节中,用大家的问题和大叔们的答案让我明白,我们的人生并不孤独,我们都一样在经历着,或者经历过这些事情。对于大三的我来说,可以看到一些过去自己身上的影子,可以看到现在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局限,也可以明白一些切实可行的行动密码。

书中还有一些小伙伴们的分享我要行动篇,从这些篇目中,才明白别人都开始了,我还在干嘛?看到了所谓的差距。比如有关社团的那篇我要行动·如何更好地收获成长,小伙伴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协会工作分成了基本素养和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三个层次。一条条的阐述中,我在反思自己,待在社团两年,我确实有进步、长见识,可是我做的远远太少了,不免得有深深的遗憾。不过,better late than never,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按部就班,学会反思、总结,之后行动,我可以把两年来的社团经历进行一个升华,使经历进化成经验。

我自己的思考、逻辑和整合能力相对还比较一般,有时还挺混乱的,书里面也提到了具体的方法。而这本书最大的功效便是,在这11个章节中,我从这些角度去看,然后反观自己,找到了自己当下最需要而且也最有实际的能力去改变,去锻炼的事情。并且,不仅仅是知道要改变什么,要锻炼什么,而是知道如何锻炼。

接下来的日子,我的初步计划大致是:

继续写长文;

了解一些思维模式和工具,如 思维导图、6顶思考帽、金字塔原理 等;

了解信息整合的方法,即阅读相关的一些书籍《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这样读书就够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等。

这是初步规划,因为每一次阅读,都会促进思考,进而对计划进行调整,就像我一开始是打算学完这本书就大叔的另一本书《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这本书比《不要等到毕业以后答疑篇》更重要,但我发现现在功力还不够,所以对自己的规划有所调整。

我想,这本书的意义:一是让我明白,不只是我才有这些困扰,普遍大学生都有,不绝望不灰心;二是让我锁定我的问题区域,从最容易达到的能力开始去练习;三是从大叔们那么多的回答中感受大叔的那种价值观,并且取那些直戳内心的进行内化。

下面是一些直戳我心的句子摘录:

1.做一件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意义何在的事情,对我很重要。

2.要原谅别人的无心之失,要放下别人的小过错,坚持做一个对人善良但不糊涂的人。对人不带坏心眼,对事多留一个心眼。

3.你不能因为自己的选择离金钱更远就觉得自己有了到的上的又是,去鄙视别人的努力。

4.就是你自己,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值得信任。要学会用理性就事论事,不要简单相信或否定一个人。

5.不是和你在一起的每个人都要成为你的朋友,你们不过是机缘巧合,有缘一起生活过。

6.学会走进内心的时候也要学会走近人类,看清内心是为了要更好地拥抱人类。

7.可以努力,让别人改变印象,而不是指望别人不歧视。

8.你羡慕别人的人生进而变成了你对别人的情感依恋。

9.人的时间在较长维度里进行规划的秘密是不同阶段侧重不同的事情,总体效率反而最高。

10.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能包容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

11.没有行动力的人其实没有欲望,只是心里面有很多无望的想法。

12.大学的丰富多彩是每个人可以在大学选择不同的人生发展路径,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去走一样的路。

13.别做遭受生活打击时幻想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答案是坚持到底,不断改进。

14.人不能总想着我付出了一点就一定应该有回报,世界不只你一个人在努力,而且还有运气。你努力的时间足以打败别人的运气吗?

15.先和自己的过去比进步,再和别人比成长。

以后的日子作文 篇9

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

――题记

六月初。

此时此刻,我正在专心致志研究一道复杂的动点题,这题目数学老师说年年必考,所以不敢掉以轻心。教室里静悄悄的,有些诡异,仿佛掉根针都可以听得一清二楚。我们班鲜少如此安静,用老师的话说就是:“二楼就你们班最吵!”临近毕业,一向以玩乐为主学习为辅的同学们也开始暗地里较劲了。每个人面对着茫茫雾里的未来,仍愿意孤注一掷。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又谈何容易?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成败在此一举。我不愿让它像流水一般,一味向西永不回头,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这最后的日子里,唯一支撑我的是信念:我相信未来有无比美好的日子。

以后的日子里,我会遇见更多的人。他们和我有着类似的爱好和梦想。爱读书,爱旅行。我会和他携手走下去,走过风,走过霜,走过雨,走过雪。从年少轻狂少不更事走到鸡皮鹤发垂垂老矣。

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读更多的书。也许有名动天下的故事,也许有名不经传的小说。它们都是作者花大量心血用毕生精力来写就的。真正的书,经得起时光的考验岁月的洗礼,散发出浓郁的墨香,吸引着千千万万在精神上如饥似渴的人。真正的书,像一面光洁可鉴的镜子,反射出这个世界的良善与丑恶。它们像一盏灯,照亮前我进的路,也照亮我的心。

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走更多的路。去见形形色色的面庞,花花绿绿的风景。每一个地方都值得纪念,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小风情小美丽,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因为唯一,所以值得。我要伴着很多书,否则没有智慧,再多的路也不过是个邮差。我要用自己的的灵魂,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苍茫的世界,即使再微小,也要留下属于我的痕迹。我要去悲壮凄艳的撒哈拉沙漠,去海天相接的拉芭玛岛,去青鸟不到的洪都拉斯……去五十年前三毛去过的所有地方。我知道,那些地方有她的味道,经久不散,同时间一起永恒。

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不会害怕夏天,害怕长亭古道边的离别。我会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天气,坐在靠窗的位置,安静的听着仿佛永远不会停歇的蝉鸣,那个时候我会发现,一直以来拒绝蝉鸣到底是个多么愚蠢的错误。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告:夏天抓在每一个人的手里。我知道,年复一年的夏天永远不会断绝,而我们的年少轻狂都在陪时光捉迷藏的途中轻易葬送。即使如此,我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勇敢的面对如细沙般流逝的东西。因为成长,意味着不再畏惧。

以后的日子里,我不会再一味的沉湎于往事,让一切都随风去吧。过去,应该随着我的前行而定格成黑白的记忆,无关乎悲伤,无关乎快乐,仅仅是一段被深深埋在心里的故事,如此而已。

以后的日子里,我可以每天早上去吃美味鲜嫩的小笼包子,去爬树林阴翳的山丘,去呼吸新鲜甜美的空气,去见想见的风景。

以后的日子或许好或许坏,谁也不知道,但或许大多会比现在苦些。即使有风霜雨雪,我们都会在自己选的路上一边挣扎一边前行,只为心中那个美丽的梦想。

有人说,前半生与后半生的交界点在此时此刻。那么,我用十五年的时间来做一个完整的梦,用余下的时间拼尽全力来实现它。

手指划破以后…… 篇10

我和男孩李一起来到医院,医生要给他包扎了,我在旁边不停地鼓励他做一个坚强的孩子。包扎时,虽然涂消炎药很痛,但他丝毫没有表现出疼痛的样子,我不时为他竖起大拇指,他很高兴。包扎完毕后,又询问了医生的建议,我带他回到了学校。他在我的鼓励下,心情好多了。

可是到了教室,男孩李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化解两人的矛盾,我让他们说说事情的经过:女孩王在教室里追逐男孩李时,李的手不小心碰到了桌子的拐角处,使劲一拉划破了。王毫不示弱,李举起小手狠狠地打了她几下,还把她推倒了。看到两人谁也不让谁,我先给他们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小手套》。故事的大概内容是因为一双小手套,小胖熊和小螃蟹分别用急躁的心态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第一次两个人吵翻了还动起了手,而第二次两个人竟成为了好朋友。听完以后,李很大度,把责任归结到自己的身上,王也主动认错,两人互相道歉,那场面很感人。

处理完两个孩子的关系后,接下来我又开始处理家长的关系。因为家长的处事态度将给学校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有一个好的结局,我先拨通了女孩家长的电话:王家长好,听说你是一位很慈爱的父亲,尤其疼爱自己的孩子,对吗?更相信你会把自己的大爱送给其他的孩子,今天您的孩子不小心弄破了另一个男孩子的手指,相信你一定很心痛,更相信你有一颗关爱之心来看看这位受伤的孩子,对吗?那个女孩的家长不住地说:“是,是,是……”还说马上到。没多会,女孩王的爸爸买来了一大堆好吃的东西送给男孩李,还不断表扬男孩李,男孩李笑得合不拢嘴。事后当男孩李的父母知道女孩王的父亲如此疼爱自己的孩子后,有痛也说不出来,有气也发不起来,更多的则是感动,感动对方父母的知情达理,感动对方父母的知错行为,感动对方父母处理孩子矛盾的智慧。

本次偶发事件让我深深地感悟到:在学校里,尽管我们总说做事应谨慎,但是学生之间时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矛盾,甚至更可怕的事。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以后,我们可以这样做:

故事育人,晓之以理。孩子们是听着童话故事长大的,童话故事是他们的挚爱。当学生之间矛盾发生时,我巧妙地选择了童话故事———《小手套》,两个孩子很容易发现自己是故事中的谁,他们的心都是善良的,他们明白老师的目的,所以他们的心态平和了,很快发生了180度的巨大变化,都承认了错误,握手和好了。小小的童话故事,胜过一百句训斥;简短的童话故事,让学生瞬间明白了大道理;经典的童话故事,架起了同学之间沟通友谊、化解矛盾的桥梁。这里给予我一些启示:在引导孩子自行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时,积极引领他们阅读有关处理矛盾方面的童话故事故事,可以让孩子晓之以理,自我检讨,自我改正,和平解决矛盾问题。

将心比心,动之以情。要想和平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家长的工作不可忽视。如何处理好家长的问题呢?在本次偶发事件中,我为了让女孩王的家长心甘情愿地看望男孩李,我在电话里和王家长说了好多换位思考的语言,这样,他不会在意错在谁,而会在意谁受伤了,谁最痛,用对待自己孩子的身体受伤的心疼情感对待别人的孩子,王家长主动关心李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由于王家长的优良表现,李家长也不会再说其他过火的话语,这样,一场因为孩子矛盾可能引发的家长之间的大战,也就消失在萌芽状态了。人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先做好家长的工作,当家长的行为转变了,学生也会效仿家长的做法,渐渐地学会自己处理矛盾。教师适时运用“将心比心,动之以情”的做法,既缓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又维护了学校的形象。

多年以后的作文 篇11

我终于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小书摊,那位青年依旧坐在轮椅上看守着书摊。我走了过去,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以前经常来看书的孩子,你还好吗?”

那位青年眼睛一亮,惊喜的`对我说:“真的是你吗?我很好,以前对你说谎真是太对不起了,我只是希望你以后能有更好的前途啊!”

我摇了摇头说:“你对我那么好,我怎么会怪你呢?”说着我拿出了带来的几本书递给他,说:“对了,这是我给你的礼物”看见青年想推辞,我便说:“这就是给你的报答,是你让我有了那么大的认识。”

青年笑了,他摇着轮椅到我身前,拽着我到了里屋,我迎面看见了一匹马!我疑惑的望向了青年,他说:“我是为了弥补我的谎言,现在就不算我说谎了,对不对?”青年笑得更开心了。

以后的自己作文 篇12

你好!

二十年一晃就过去了,你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吧!我猜你们一定生活得很快乐,住着一个九十平米的房,家具齐全,父母不必要做那么多事,身体也很健康,在小区里有说有笑的安度晚年。

想想当年你生活在一个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里,父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很辛苦,正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对于父母来说就是挣钱回来养家,培养你成才。幸福是靠劳动才会得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父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而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你终于长大了,有出息了,现在他们终于可以休息了。

说到出息,你现在一定是一个知识渊博、幽默、智慧的老师吧!我猜你教的学生一定遍布天下。要知道我年少时的梦想是当一位老师,而且现在正为之努力,想必二十年后的我就站在讲台上指点江山、挥洒汗水。我希望你在教你的学生时,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因为我现在就最喜欢老师表扬我,每当受到表扬,立刻就会精神焕发,好象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激发着我,我觉得老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我想从事这份神圣的职业。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想你也一定会遇到困难,就像现在的我,每天要走很远的路来上学,回家还要帮妈妈做家务,可我从不抱怨,因为我相信经历风雨一定会迎来彩虹,所以现在的你要一定更坚强更自信,任何生活的挫折都不会打垮你!

好了,不管是现在的我,还是十年后的我,让我们一起微笑面对生活吧!

老婆加薪以后…… 篇13

本期为读者提供一男子的“纠结”。他“纠结”的是什么呢?请我们的主人公“细细道来”

主持人好!我说的话您听起来肯定没意思。可我的“纠结”却越结越“死”,再不说真怕自己整出点儿“毛病”来。不是身体,不是婚姻,也不是单位的工作或家庭的琐事,是因为“钱”,是因为我们那口子从今年开始拿了“年薪”。照理说,我俩情投意合,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妻子收入增多了,是个好事啊!可问题是……

我是天津人,今年二十九岁,眼下在一家物流公司做中层(请原谅我只能“虚化”)。同龄的妻子紫萱家在成都,从我们相识起一直在滨海新区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去年国庆节期间我们结的婚。婚房是我父母为我们交的首付,婚后自己用我们的公积金还贷。可以说生活和事业有滋有味,就等着安排时间“造人”啦。

要说我的“纠结”,就得先说说我们的恋爱过程。毕业于天津大学的紫萱是我表姐的同学。当初表姐介绍时,说紫萱容貌好要求高,在学校虽然追求者无数,但她因“孤芳自赏”,错过了最佳的婚恋时期,毕业后在互联网公司整天忙,竟然失去了“自由恋爱”的时间。我在南开读的是化学,毕业后本来在药厂做了两年专业后,感觉不是很“爽”,跳槽到了我现在的冷链物流企业。我在学校是有过恋人的,但她先是读了研究生,后又去加拿大读博。不是我被甩,是我主动同她结束了关系。

两年前的“五一”节期间,27岁的我在津湾广场的亲水平台,“会见”了先是电话,后是短信联系的紫萱。从那天起,我们的恋爱热度与日俱增。她不光崇拜我的南开化学的“成色”,还说我看上去有“浪漫气质”。紫萱也属于浪漫型。不过,温婉贤淑的她虽然是成都人,却带着一股重庆姑娘的火辣。后来我知道,她母亲就是重庆人,是做生意的时候同她父亲认识,并嫁到成都的。

我爸妈是同一个轧钢厂的。爸爸是车间主任,妈妈是厂里会计。两位老人是最后一批下乡知青。返城晚也结婚晚,熬到孩子大了,工厂倒闭又下岗买断。好在精明的老爸早早跟朋友借钱买车开了出租,俩人积攒的钱为我交了房款首付……咳,话说远了。

我的意思是,我那先下乡后下岗,命途多舛的爸妈为有我这个高材生的儿子感到骄傲!尤其是领来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孩,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去年国庆节,我们先是天津,后是成都地举办了两场婚礼。为什么是两场?因为紫萱爸妈说,他们就这么一个女儿,出嫁不想悄声无息,要像娶媳妇一样地摆几桌宴席。他们还说,八项规定虽然有要求,但一则他们是生意人,二则他们不请政府上的人不就行啦。紫萱爸妈在成都开的是一家餐馆,资产虽不很大,但比起一般工薪阶层还是很“养眼”的。成都的婚礼很气派,包括重庆紫萱妈的亲戚也来了不少,大家其乐融融地享有了国庆期间“长假”的末端之后,我俩就按计划“进了”九寨沟旅游……

老师,咱天津娃子是懂礼懂面的。在成都,咱这小伙子做得非常到位,让他们蓉渝两城的亲戚见了这个高兴啊!回到天津,我这温柔靓丽的媳妇紫萱也是知情达理,带着四川的特产,对我那二老“爸”、“妈”亲热地叫着,直哄得二老那个高兴啊。

老师啊,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我的心结哟。任谁都知道天津男人疼老婆,但这个疼老婆比起全国那模范丈夫的上海啊,成都啊,山东啊什么的就差远啦,甚至在全国十大排名里就没有。据百度上说,除了上海和山东之外,成都排在第三,甚至还有个疼老婆好听的“专有名词”。这么问题来啦,天津人虽然也疼老婆,但天津人是好面子的,客观讲,我疼紫萱,爱紫萱,可我……我真有点儿说不出口。

还是得说呀,言归正传吧。婚后的生活是甜蜜惬意的。爸妈离我们住的小区走路不到十分钟,他们原来是要我们晚上回家吃饭。一则我们不想结婚了总麻烦老人,二来因我上班忙,下班时间没点儿;她又在滨海新区,而且还经常加班,无论是开车还是坐地铁回来经常挺晚。但无论多晚,好在我俩都会做饭,晚饭一定一起吃。婚后紫萱有个“要求”,每周休息的日子,晚上要我为她洗一次脚。我呢,虽然对给“老婆洗脚”(说着我都不好意思)并不反对,可开始总觉得有些别扭。您想啊,我快一米八的大个子,蹲在那儿……她呢,看出我的扭捏就说,我们互相的嘛……还说这是增加夫妻感情的“小技巧”。当然,虽然我们年龄不小了,但毕竟是新婚嘛,感觉上也还算蛮温馨……

冬去春来。俗话说,没有饭勺不碰锅沿儿的。婚后半年来,我俩当然也会因一些小事产生不快和争执,甚至吵架拌嘴。虽然最后不是我“缴械投降”,就是她“小鸟依人”,但我们有个不好的“症结”,就是吵架中常会“提到”钱!原因是这样的。我在单位是中层骨干,月薪比较可观;紫萱的收入虽不如我,但在天津地区也算得上中产。老人辛辛苦苦为我们交了房款首付,给了彩礼,所以呀,我每月给我父母一千块,作为老人的所谓“零花钱”。这也是儿子儿媳的孝道嘛!紫萱虽同意,但她的观点是我父母退休金过日子并不少,我们可以通过买东西啊,给他们旅游赞助啊等等表示孝心。她最最让我不高兴的是,总在想着为我们以后的孩子多存点儿。我就说啦,每月一千,就是存上五年,不就是六万嘛!给儿子?夸张地说,生个儿子差不多就没啦!所以我认为是给钱比买东西实惠!这竟然成了我们吵架“激烈”时的一个“话题”。好在我们懂得彼此“让步”。那会儿我心想,反正我收入比你多!我们的生活就在社会大潮中平稳发展着,在双方老人期盼中,我们再也不饮酒了——“备孕”的步骤逐步展开……

老师啊,正应了“天有不测风云”。当“小日子”像条温馨的小船平稳行进的时候,对她来说是喜事,对我来说既是喜悦,又是“纠结”的“事件”出现了!

去年年底,在他们公司总结会之后,领导宣布她担任地区策划总监,年薪三十万!

西方的平安夜,就是她向我得意地宣布的那天晚上,我们破天荒为庆祝她的升职和加薪,饮了些葡萄酒的。那晚,她要洗脚……我那天的感觉同以往真的不一样,平日里那温馨,那情调,那天竟然荡然无存。她平时那些用纤纤的脚丫挑起水来的一些玩笑举动,陡然间在我眼里成了对我的戏弄,甚至侮辱……我尽力排遣着自己的感觉甚至幻觉,但无论怎样都挥之不去……

春节过后,天气回暖,虽然“脚照洗”,日子照过,我们的备孕计划也依次进行,可我的心理的“纠结”,却像城市上空的阴霾一样久久难以除去。每当我为她洗脚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像个面对女王的臣子,甚至像一名宫廷里的太监!坦率讲,我这个心里阴霾,不光谁都不知道,就连朝夕相处的紫萱,也没察觉到。我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认知:她是我妻子,我为她“服务”,她也在为我“服务”,我们是相互的、平等的,是在爱的感情中情愿的……可是每当面对着她那双纤纤玉足……我的心里就无法按捺地出现情不自禁地“阴霾”。

老师,我怎么办?一个说不出口的“纠结”在我心中三个多月了,我怎么拯救自己呢?能帮我吗?

读罢此封来函,我眼前出现了一位高高的个子,帅气面庞呈现着朴实善良微笑的小伙儿。但这笑容少些青春的“浪漫”和生活“情调”,他可爱实诚,但相对木讷呆板。

我即刻给小伙子打了电话,告诉他,他的症结所在是“不自信”!有些人在工作中一切都非常自信,但面对妻子的时候,“不自信”不仅出现了,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夫妻关系……同这位连假名都不留的小伙子谈话内容,因过于“隐私”,在此就不同读者朋友细说了。

上一篇:剧本分镜头脚本一分钟下一篇:水电安装企业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