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提纲 - 海淀区(共7篇)
自查报告提纲 - 海淀区 篇1
自查报告提纲
概述自查主要结论说明
简要概括自查总体情况介绍。
一、自查工作开展
(一)自查基本情况
(二)自查对象及数据情况
(三)自查工作实施情况
二、自查结果
(一)普查工作进度情况
(二)取用水台账建设情况
(三)普查数据全面获取情况
(四)空间数据采集标绘情况
(五)普查数据预处理情况
三、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进度方面
(二)台账建设方面
(三)普查数据全面获取方面
(四)空间数据采集标绘方面
(五)普查数据预处理方面
四、建议
w2009-06 自查报告提纲 篇2
1、工程概况:栋号、层数、面积、进度;
2、管理人员变动情况(列新加盟中天的人员名单);
3、劳务工人到位情况;
4、节后安全教育开展情况(或计划);
5、项目部节后安全检查开展及结果(包括08年底大检查的问题整改情况);
6、各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实施情况;
7、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附原件或复印件);
8、特珠工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附原件或复印件);
9、本项目部的培训需求;
10、作业工人的技能鉴定证书持有情况;
11、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及实施情况;
自查报告提纲 - 海淀区 篇3
一、科室基本情况
(一)科室沿革
(二)人员配备
(三)科室发展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科室创建三级甲等医院自检自查情况
1.涉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共几章几节多少条款
2.达到C、B、A级条款情况
3.未达到C、B、A级条款的原因
(二)对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工作落实情况
1.建立制度、流程、培训情况(建立制度共几个)
2.制度执行、检查、反馈情况
3.工作整改、落实、成效情况
(三)对照医院(科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落实情况
1.建立制度、流程、培训情况(建立制度共几个)
2.制度执行、检查、反馈情况
3.工作整改、落实、成效情况
三、存在问题及持续改进
(一)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遵循PDCA循环原理开展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按照医院(科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循PDCA循环原理开展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自查提纲 篇4
(通用版)
自查期间,企业应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对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自查。自查工作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涉及的全部税种。主要税种的自查提纲如下:
一、增值税
(一)进项税额
1.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真实合法:是否有开票单位与收款单位不一致或票面所记载货物与实际入库货物不一致的发票用于抵扣。
2.用于抵扣进项的运费发票是否真实合法:是否有与购进和销售货物无关的运费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是否有以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运费或销售免纳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运费抵扣进项税额;是否有以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发票和国际货物运输发票抵扣进项;是否存在以开票方与承运方不一致的运输发票抵扣进项;是否存在以项目填写不齐全的运输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等情况。
3.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开具农产品收购统一发票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具体包括:向经销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收购农产品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扩大农产品范围,把非免税农产品(如方木、枕木、道木、锯材等)开具成免税农产品(如原木);虚开农产品收购统一发票(虚开数量、单价,抵扣税款)。4.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废旧物资发票是否真实合法。5.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海关完税凭证是否真实合法。6.是否存在购进固定资产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7.是否存在购进材料、电、汽等货物用于在建工程、集体福利等非应税项目等未按规定转出进项税额的情况。
8.发生退货或取得折让是否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9.用于非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非正常损失的货物是否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
10.是否存在将返利挂入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等往来帐或冲减营业费用,而不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
(二)销项税额
1.销售收入是否完整及时入账:是否存在以货易货交易未记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以货抵债收入未记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销售产品不开发票,取得的收入不按规定入账的情况;是否存在销售收入长期挂帐不转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将收取的销售款项,先支付费用(如购货方的回扣、推销奖、营业费用、委托代销商品的手续费等),再将余款入账作收入的情况。
2.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的情况: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如用于内设的食堂、宾馆、医院、托儿所、学校、俱乐部、家属社区等部门,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无偿捐助等,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3.是否存在开具不符合规定的红字发票冲减应税收入的情况:发生销货退回、销售折扣或折让,开具的红字发票和账务处理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4.是否存在购进的材料、水、电、汽等货物用于对外销售、投资、分配及无偿赠送,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的情况:收取外单位或个人水、电、汽等费用,不计、少计收入或冲减费用;将外购的材料改变用途,对外销售、投资、分配及无偿赠送等未按视同销售的规定计税。
5.向购货方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例如手续费、补贴、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运输装卸费等等)是否按规定纳税。
6.设有两个以上的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其他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用于销售,是否作销售处理。
7.对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押金是否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
8.是否有应缴纳增值税项目的业务按营业税缴纳。9.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是否依法纳税:对增值税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征税的行为是否按规定纳税;从事货物运输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发生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售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是否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10.兼营的非应税劳务的纳税人,是否按规定分别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对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是否按增值税的规定一并缴纳增值税。11.按照增值税税法规定应征收增值税的代购货物、代理进口货物的行为,是否缴纳了增值税。
12.免税货物是否依法核算:增值税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是否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有无擅自扩大免税范围的问题;军队、军工系统的增值税纳税人,其免税的企业、货物和劳务范围是否符合税法的规定;福利、校办企业其免税的企业、货物和劳务范围是否符合税法的规定;兼营免税项目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免税额、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计算是否准确?
二、营业税
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一)营业收入是否完整及时入账 1.现金收入不按规定入账。
2.不给客户开具发票,相应的收入不按规定入账。3.收入长期挂帐不转收入。
4.向客户收取的价外收费未依法纳税。5.以劳务、资产抵债未并入收入记税。
6.不按《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时间确认收入,递延纳税义务。
(二)关联企业间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申报纳税时不做调整。
(三)按税法规定负有营业税扣缴义务而未依法履行扣缴税款。
(四)兼营不同税率的业务时,高税率业务适用低税率。
三、企业所得税
自查各项应税收入是否全部按税法规定缴税,各项成本费用是否按照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税前列支。具体自查项目应至少涵盖以下问题:
(一)收入方面
1.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是否并入应纳税所得额。2.企业从境外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所得是否未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税计税。
3.持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份(限售股),在解禁之后出售股份取得的收入是否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4.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是否存在未按所得税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计税的问题。
5.是否存在利用往来账户延迟实现应税收入或调整企业利润。
6.取得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或权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7.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作纳税调整。
8.是否存在各种减免流转税及各项补贴、收到政府奖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9.是否存在接受捐赠的货币及非货币资产,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10.是否存在企业分回的投资收益,未按地区差补缴企业所得税。
(二)成本费用方面
1.是否存在利用虚开发票或虚列人工费等虚增成本。2.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及凭证,列支成本费用。
3.是否存在将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一次性列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作纳税调整;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营业费用中一次性列支,未进行纳税调整。
4.内资企业的工资费用是否按计税工资的标准计算扣除;是否存在工效挂钩的工资基数不报税务机关备案确认,提取数大于实发数。
5.是否存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6.是否存在计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是否存在计提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年金等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7.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8.是否存在超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计提折旧时固定资产残值率低于税法规定的残值率或电子类设备折旧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未进行纳税调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部分,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9.是否存在超标准列支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
10.是否存在擅自扩大技术开发费用的列支范围,享受税收优惠。
11.专项基金是否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
12.是否存在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进行税前扣除。
13.是否存在扩大计提范围,多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准备金,未进行纳税调整。
14.是否存在从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未进行纳税调整。
15.企业从关联方借款金额超过注册资金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是否在税前扣除。
16.是否存在已作损失处理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收回的,未作纳税调整;是否存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补偿的部分,未作纳税调整。
17.是否存在开办费摊销期限与税法不一致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18.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或超过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未进行纳税调整。
19.是否存在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无批复文件,或不按批准的比例和数额扣除,或提取后不上交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20.是否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视同经营性租赁,多摊费用,未作纳税调整。
(三)关联交易方面
是否存在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未作纳税调整。
四、个人所得税
自查企业以各种形式向职工发放的工薪收入是否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重点自查项目如下: 1.为职工建立的年金;
2.为职工购买的各种商业保险;
3.超标准为职工支付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 4.超标准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5.以报销发票形式向职工支付的各种个人收入; 6.车改补贴、通信补贴。如果所在省制定了免税补贴标准(税前扣除标准)的,在标准限额内的部分可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标准外以发票方式为职工报销费用的,计入当月个人收入征税;未明确税前扣除标准的,应合理确定补贴中因私用形成的个人收入部分,扣缴个人所得税;
7.为职工所有的房产支付的暖气费、物业费; 8.股票期权收入。实行员工股票期权计划的,员工在行权时获得的差价收益,是否按工薪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9.以非货币形式发放的个人收入是否扣缴个人所得税。
五、印花税 1.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增加,未按规定缴纳印花税。2.与关联企业之间签定包购包销合同,是否足额缴纳印花税。
3.框架性合同未记载金额,未先按5元贴花,以后实际结算时再按实际发生数贴花,少申报缴纳印花税。
4.缴纳印花税时适用的税目税率错误,如:把租赁合同混作购销合同,造成少申报缴纳印花税。
5.计算租赁合同印花时,未按合同总金额申报纳税,而是按年租金的金额申报,少申报缴纳印花税。
6.签定其它应税合同是否按规定缴纳印花税,如转让产权协议。
六、土地使用税
1.申报的计税土地面积是否准确。
2.同一企业处在不同地段的适用单位税额是否准确。3.土地等级调整后,纳税申报时是否及时作相应调整。
七、车船税
自查提纲--企业所得税 篇5
——企业所得税
自查各项应税收入是否全部按税法规定缴税,各项成本费用是否按照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税前列支。具体自查项目应至少涵盖以下问题:
一、收入方面
(一)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是否并入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从境外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所得是否未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税计税。
(三)持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份(限售股),在解禁之后出售股份取得的收入是否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四)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是否存在未按所得税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计税的问题。
(五)是否存在利用往来账户延迟实现应税收入或调整企业利润。
(六)取得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或权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七)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作纳税调整。
(八)是否存在各种减免流转税及各项补贴、收到政府奖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九)是否存在接受捐赠的货币及非货币资产,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十)是否存在企业分回的投资收益,未按地区差补缴企业所得税。
二、成本费用方面
(一)是否存在利用虚开发票或虚列人工费等虚增成本。
(二)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及凭证,列支成本费用。
(三)是否存在将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一次性列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作纳税调整;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营业费用中一次性列支,未进行纳税调整。
(四)内资企业的工资费用是否按计税工资的标准计算扣除;是否存在工效挂钩的工资基数不报税务机关备案确认,提取数大于实发数。
(五)是否存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六)是否存在计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是否存在计提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年金等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七)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
(八)是否存在超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计提折旧时固定资产残值率低于税法规定的残值率或电子类设备折旧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未进行纳税调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部分,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
(九)是否存在超标准列支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
(十)是否存在擅自扩大技术开发费用的列支范围,享受税收优惠。
(十一)专项基金是否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
(十二)是否存在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进行税前扣除。
(十三)是否存在扩大计提范围,多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准备金,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四)是否存在从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五)企业从关联方借款金额超过注册资金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是否在税前扣除。
(十六)是否存在已作损失处理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收回的,未作纳税调整;是否存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补偿的部分,未作纳税调整。
(十七)是否存在开办费摊销期限与税法不一致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八)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或超过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九)是否存在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无批复文件,或不按批准的比例和数额扣除,或提取后不上交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二十)是否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视同经营性租赁,多摊费用,未作纳税调整。
三、关联交易方面
海淀区贫困边缘老年妇女调查报告 篇6
一、调查背景与意义 本次调查,是在中国老龄人口中的性别差异日渐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修订的大背景下确定的。
我国2000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问题是当前倍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老龄人群状况与发展趋势看,老龄人口中的性别差异日益凸现。据统计,2000年我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为69.63岁,女性为73.33岁。女性预期寿命的增长,使得60岁及以上的女性老人已占老年人的52%,且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男性老人,老龄化已逐步变成“老龄的女性化”。因此,切实了解女性老年人的现状、特点及意愿,帮助她们解决生存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于2007年正式进入修订工作程序。占半数以上的老年女性的权益保障问题,需要在立法修订中认真研究并加以体现。因此,了解老年女性的社会经济特征、利益与需求,以及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使其更加充分地体现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原则,更加切实有效地维护老年女性的合法权利,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同时,我们注意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公民贫富差距拉大,老年女性经济状况与社会地位分化加剧。为使不同层次的老年女性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关注并不断提升老年女性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和贫困边缘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满足她们的需求,是体现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选择了本次调查的主题。重点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贫困边缘老年女性的自身特征、居住安排、经济来源、健康状况与医疗保健等基本情况,以及她们实际生活中的困难、需求与意愿。以期通过数据分析,解读有启示价值信息,为政府、妇联组织、女性老年人等提出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政策性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一)
人群、地域的选择与抽样 本次调查的人群,确定为海淀区辖内60岁以上的低保边缘家庭(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本市当年城乡低保标准,低于北京市当年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的居民)的老年妇女。
选择这一人群,是考虑到这部分人的实际生活水平较低。她们家庭人均收入虽然超过了低保线,但由于没有享受到国家的低保等生活补助,实际的家庭生活水平接近甚或低于低保家庭。如果说,享受城市低保救助的人群为贫困人群的话,她们则是处于贫困边缘的人群。这一人群的生活质量、养老需求、权益保障和发展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贫困和亚贫困老年女性的现实状况。
调查在海淀区符合调查要求的人群较为集中的16个街、乡和镇,即东升乡、海淀街道、北太平庄街道、中关村街道、香山街道、曙光街道、苏家坨镇、甘家口街道、羊坊店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花园路街道、万寿路街道、西三旗街道、上庄镇、北下关街道等地域进行。这些街乡镇占全区街乡镇总数的55.2%。这其中,既有城镇居民居住区,也有农民居住地,还有城市居民和农民混居地,体现了海淀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调查前,区妇联到这些街乡镇中进行了摸底排查。根据已掌握的情况,我们对16个街乡镇
中愿意接受访谈的符合调查条件的老年女性进行整群抽样。数据收集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的方法。在调查地区共有304人参与了调查。
(二)
问卷与访谈设计以及调查的实施 根据调查目的和被调查人群的特点,并考虑到此次调查获得的信息可与其他调查进行对比分析,问卷设计了关于贫困边缘老年妇女的基本情况,居住安排与住房,生活来源与照料,健康与医疗,需求与建议五大方面,共46个问题。其中,44个问题为给定选项范围的问题,2个是开放式问题(问卷附后)。为配合问卷调查,本项目还设计了深入访谈问题。希望通过这些问题了解老年妇女对现有的有关老年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老年人自身希望有怎样的有利于个人生活和生存的社会政策。
2008年7月21日进行了调查员培训,课题组老师介绍了此次调查的背景、目的、意义,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调查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撰写调查员手记等相关知识。
为避免问卷设计中的疏漏和不当,7月22日调查员在海淀街道立新社区进行了30份问卷的试调查,根据调查员试调查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对问卷进行了必要的修改;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特点,我们特别将问卷内容尽量浓缩,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相关信息。
7月23日至8月7日,调查员在16个街乡镇进行了一对一的问卷填答与访谈。平均填答每份问卷的时间为10分钟,平均访谈时间为20分钟。
三、结果与分析 (一)
被访老人的特点 304位被访老人中,年龄在60岁至79岁之间的老人253位,占总样本的83.2%(表A-1);80-89岁的49人,占16.1%;90岁以上的老人2人(其中92岁1人,101岁1人),占总样本的 0.7 %;
被访老人的民族分布是:汉族298人,回族3人,满族2人,1人不清楚自己属于哪个民族。被访老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其中128人未上过学或上学时间不到半年,占被访老人的42.1%,其次是上学1-4年的老人占22.7%,上学10年及以上的仅占3.6%(表A-2)。
年龄组 人数
(%)
年 0 1-4 5-6 7-9 10+ 合计 60-69岁 111 36.51
人数 128 69 42 54 11 304 70-79岁 142 46.71
比重(%)
42.1 22.7 13.8 17.8 3.6 100.0 80岁以上 51 16.78
合计 304 100
表A-1
年龄分布
表A-2 上学年限分布 由于海淀区地处城乡结合部,60岁前主要生活在农村的职业填写为农民,生活在城区,以做家务为主没参加社会工作的,职业填写为家务。数据显示,被访老人60岁前的职业是农民和家庭妇女的占56.2%,工人占13.2%,专业技术人员占3.9%,其他占23.7%(表A-3)。居住在不同街道的老年妇女以往工作的类别略有差异。例如,居住在苏家坨镇、上庄镇、东升乡和香山街道的妇女绝大多数曾务农。而居住在西三旗街道和北太平庄街道等8街道的老年妇女则有相对多的人曾从事过专业技术、管理等职业(A3-1)。60-69岁组的老年妇女中曾为农民的比例最高,年龄更大的老年人则多是亦农亦做家务(表A-4)。这种现象可能与被调查老年妇女曾居住的区域有关,也可能与家庭劳动力结构及对劳力需求的变化有关。
人数 % 专业技术 12 3.9 行政管理 5 1.6 教师或医生 1.3 商业服务 3 1.0 工人 40 13.2 农民 108 35.5 家务劳动 63 20.7 其他 72 23.7 合计 304 100.0 表A-3
老人60岁前的职业分布
街道分组 合计
苏家坨,上庄,东升,香山 西三旗 羊坊店,曙光,海淀 北太平庄等 8街道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专业技术
6.5 2 3.6 7 6.4 11 3.6 行政管理 1.9 1 3.2
2.8 5 1.6 教师或医生
1.9 1.3 商业服务
3.6 1.9 3 1.0 工人 3 2.8 9 29.0 8 14.5 20 18.3 40 13.2 农民 87 79.8 8 25.8 5 9.1 8 7.3 108 35.5 家务劳动 10 9.2 4 12.9 18 32.7 31 28.4 63 20.7 其他 8 7.3 7 22.6 20 36.4 38 34.9 73 24.0 合计 109 100.0 31 100.0 55 100.0 109 100.0 304 100.0 A 3-1 不同社区老人60岁前职业分布
年龄组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专业技术 4 3.6 8 5.6 0.0
行政管理 4 3.6 1.7 0.0 教师或医生 0.0 0.0 1 2.0 商业服务 0.0 3 2.1 0.0 工人 13 11.7 19 13.4 8 15.7 农民 62 55.9 31 21.8 15 29.4 家务劳动 11 9.9 41 28.9 11 21.6 其他 17 15.3 39 27.5 16 31.4 合计 111 100.0 142 100.0 51 100.0 表A-4 不同年龄组的老人60岁前的职业分布 与以往从事的职业不同,在被访老人中,有81%的老人回答现在仍然从事家务,照料家中其他老人或孩子,以及做志愿者等劳动。其中多数人以做家务为主,占现在还参加劳动者的65.4%;照料孩子或老人的次之,占22.3%(表A-5)。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照料孩子或其他老人的比例逐渐下降,做家务的比例却逐步上升。可以看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中需要照料的家人在减少或她们照顾他人的能力有所下降,她们多以料理自己的生活为主。低龄老年妇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身体条件较好,因而她们中相对多的人为社区服务、兼当志愿者(表A-5-1)。居住在不同社区的老年人现主要从事的劳动或工作的种类也略有差别。例如,在“羊坊店,曙光,海淀”三个街道的被调老年妇女做家事的比例相对其他几组居住地的老人要低,参与“其他”类活动的比例相对高。而“西三旗”、“北太平庄等8个街道”的老年妇女参与社区活动的比例高,达到了将近10%(A-5-2)。
人数
% 家务 170 65.4 照料孩子或老人 58 22.3 种地/外出打工 4 1.5 社区服务/义务服务/志愿者 15 5.8 其他 13 5.0 合计 260 100.0 表A-5 老人现在主要从事的劳动/工作
年龄组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家务 62 59.0 80 67.2 28 77.8 照料孩子或老人 29 27.6 27 22.7 2 5.6 种地/外出打工 3 2.9 1.8 0.0
社区服务/义务服务/志愿者 9 8.6 6 5.0 0.0 其他 2 1.9 5 4.2
16.7 合计 105 100.0 119 100.0 36 100.0 表A-5-1 不同年龄组老人现在主要从事的劳动/工作
街道分组 合计 苏家坨,上庄,东升,香山 西三旗 羊坊店,曙光,海淀 北太平庄等8街道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家务 63 67.0 21 67.7 30 58.8 56 66.7 170 65.4 照料孩子或老人 25 26.6 5 16.1 11 21.6 17 20.2 58 22.3 种地/外出打工 4 4.3
1.5 社区服务/义务服务/志愿者 1 1.1 3 9.7 3 5.9 8 9.5 15 5.8 其他 1 1.1 2 6.5 7 13.7 3 3.6 13 5.0 合计 94 100.0 31 100.0 51 100.0 84 100.0 260 100.0 表A-5-2 不同社区老人现在从事的劳动 老年妇女的婚姻状况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随着被访老人年龄的增大,丧偶率逐步上升。60-69岁组的丧偶率为22.5%,80-89岁组上升到78.4%(表A-6)。304位被访老人中159位老人的配偶健在,占52.3%;其中有116位老人的配偶年龄比她本人大。这些老人的老伴的身体情况是,各年龄组健康的比例都处于30%左右,有慢性病,但生活可以自理的比例在37%-48%之间;老伴需要照料的比例尽管总体上在13.2%,但年龄使这一比例由60-69岁的12.5%上升到80岁以上的26.3%(表A-7)。从女性老人年龄分组还可以明显看出,随着女性老人年龄的增长,其老伴的身体状况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健康和生活能自理的比例在下降,完全需要照料或部分需要照料的比例在上升,从60-69岁组的19.8%上升到80岁以上组的36.4%(表A-8)。
年龄组 合计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人数 % 人数
l % 人数
% 人数
% 已婚,并与老伴住在一起 84 75.7 60 42.3 11 21.6 155 51.0 已婚,不与老伴住在一起 2 1.8 2 1.4
1.3 丧偶 25 22.5 80 56.3 40 78.4 145 47.7 合计 111 100.0 142 100.0 51 100.0 304 100.0
表A-6 被访老年妇女婚姻状况
老伴年龄组 合计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健康 19 33.3 24 28.9 6 31.6 49 30.8 有慢性病,但生活可以自理 26 45.6 40 48.2 7 36.8 73 45.9 体弱有病,部分需要照料 7 12.3 9 10.8 5 26.3 21 13.2 完全需要照料 5 8.8 10 12.0 1 5.3 16 10.1 合计 57 100.0 83 100.0 19 100.0 159 100.0 表A-7 老伴的身体状况
被访老人年龄组 合计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健康 28 32.6 18 29.0 3 27.3 49 30.8 有慢性病,但生活可以自理 41 47.7 28 45.2 4 36.4 73 45.9 体弱有病,部分需要照料 8 9.3
14.5 4 36.4 21 13.2 完全需要照料 9 10.5 7 11.3
10.1 合计 86 100.0 62 100.0 11 100.0 159 100.0 表A-8不同年龄被访老人的老伴的身体状况(二)子女数量 224位老人儿女双全,占73.7%;有1个以上的儿子的比例为89.7%(表A-9),有1个以上的女儿的比例为87.4%(表A-10);99%的被访老人有1个以上的子女,125位被访老人有4个及以上子女,占41%,只有3位老人没有子女(表A-11)。
表A-9 儿子数量
表A-10 女儿数量
表A-11 子女总数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儿子数
0 31 10.3
女儿数
0 37 12.6
孩子数
0 3 1.0 1 112 37.3114 38.820 6.9 2 99 33.089 30.372 24.8 3 44 14.738 12.970 24.1
4.312 4.175 25.9 6 1.34 1.433 11.4
3.8
5 1.7
1.3
(三)
居住安排 被调查的老年妇女中,目前有46位老人独居。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的比例有所上升,由60-69岁组的6.3%增长到80岁以上组的20%左右(表B-1)。63位老人仅与配偶一起居住,即个人独居和老人夫妇2人独居的共106人,占34.9%;197人与家人同住,其中49人与配偶,子女和孙子女三代同堂。
293位老人有不同住的子女,占96.4%; 285位老人有不同住的孙子女,占93.8%。即使老人的子女或孙子女不与老人住在一起,他们中38.2%与老人住在同一街道或村,在外省市的仅有2%左右(表B-2)。这种居住安排保证了老人与子女保持经常联系和接触。
年龄组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0 7 6.3 29 20.4 10 19.6 1 34 30.6 47 33.1 15 29.4 2 16 14.4 14 9.9 11 21.6 3 21 18.9 33 23.2 15 29.4 4 26 23.4 17 12.0 0.0 5 4 3.6 1.7 0.0 6 1.9 0.0 0.0 7 2 1.8 0.0 0.0 8 0.0 1.7 0.0 合计 111 100.0 142 100.0 51 100.0 表B-1 与老人同住的人数
子女 孙子女 人数 % 人数 % 本街/村 121 39.8 116 38.2
本区/乡 100 32.9 97 31.9 本市/县 65 21.4 67 22.0 外省市 7 2.3 5 1.6 合计 293 96.4 285 93.8
表B-2 不与老人同住的子女、孙子女最近的居住地 为了解老人的居住特点,调查问卷特别询问了老年人理想的居住安排。结果显示,老人的回答认为理想的居住安排为独居或与配偶居住的占60.9%(表B-3),而在这些人中近72%的老人在意子女是否住在附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老人希望最好自己或与老伴独立居住,而子女又不要离得太远;304人中只有1人希望住养老院,不到被调查老人的1%(表B-3)。在所调查的不同社区里,“羊坊店、曙光、海淀” 三个街道社区的老年妇女希望与子女共住的比例最低(32.7%);“苏家坨、上庄、东升和香山”四个街、乡、镇的村和社区的老年妇女希望与子女共住的比例最高(43.1%),两者相差10个百分点。苏家坨镇、上庄镇、东升乡、香山街道居民基本都是农民构成,老人更愿意有子女、孙子女生活在身边,或住在一起能更方便为子女照顾孩子或做家务。
人数 % 老人希望哪种居住方式 独居或与配偶居住,子女住的远近无所谓 52 17.1 独居或与配偶居住,子女住在远近有所谓 133 43.8 与子女同住 115 37.8 敬老院、老年公寓或福利院 1.3 不知道 3 1.0 合计 304 100.0 表B-3 老人希望哪种居住方式 从老年人实际居住的环境来看,273位老人有自己的单独住房或卧室,没有单独住房或卧室的31人,占被访老人的10.2%。187人住楼房,111人住平房,住危房的6人,占被访老人的2%。68.5%的老人住房的所有权属于本人或配偶(表B-4),19.2%老人住的是所有权属于子女或孙子女的房子;38位老人住房的所有权属于单位或他人。
本人 配偶 子女 孙子女 其他 合计 人数 106 102 57 1 38 304 % 34.9 33.6 18.8.3 12.5 100.0 表B-4 老人现在住房的所有权 老年人所拥有的住房13.2%为购买的商品房,他们多数是因拆迁等原因才有条件购买房子的。48.7%的老人购买了单位分配的公房;租住和借住的占少数(表B-5)。绝大多数被访老人有
住房保障,特别是自己拥有住房所属的老人。然而拥有住房并不代表所有的老年人对现有的居住条件感到满意。当然,在这一调查中60%以上的受访老人对现住房还是满意的,对现住房不满意和说不清的占38.8%(表B-6)。
购买 自建 继承 购公房 出租 借住 合计
满意 不满意 说不清 合计 人数 40 91 1 148 21 3 304
人数 186 75 43 304 % 13.2 29.9.3 48.7 6.9 1.0 100.0
% 61.2 24.7 14.1 100.0
表B-5 老人现在住房来源
表B-6 对现在的居住条件是否满意(四)
经济状况 女性老年人中,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配偶退休金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政府资助(表C-1);所有经济来源按频数统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政府资助(186人)、配偶工资/退休金(113人)、子女(107人)。老年妇女本身有退休金的较少(表C-2)。调查中可以看出,老人将市、区、乡各级政府组织和居委会、村委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给予的经济帮助都视为政府资助。在经济来源中有政府资助的186位老人中73位是农民,占该人群的比例最高。这说明老人所在的乡或村一级的经济比较富裕,老年人可以每月享受到一定数额的生活津贴或退休金。因为海淀区农村地区各村根据各自经济状况的不同,每月给老年农民妇女发放金额不等的生活费,重要节日发放生活用品、每年组织一次妇女病普查,这一结果也可以从表C-1-1中表现出来。在这张表中的“苏家坨、上庄、东升和香山”地区是海淀区内农民集中的地区,这一地区老年妇女主要经济来源为政府的比例高达30%以上,而在普通居民区的“北太平庄等8街道”老年妇女经济主要依靠政府的比例仅为17%。
被访老人对于经济状况的自评显示,超过一半的老人反映其生活来源勉强够用,比例为55.1%;29.4%的老人反映不够用,15.5%的老人反映够用(表C-3)。
退休金 配偶退工资/退休金 子女资助 政府资助 自己劳动/ 工作所得 其他 合计 人数 51 86 56 64 3 44 304 % 16.8 28.3 18.4 21.1 1.0 14.5 100.0 表C-1 老人现在的主要经济来源
街道分组 合计 苏家坨,上庄,东升,香山 西三旗 羊坊店,曙光,海淀 北太平庄等8街道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退休金 15 13.8 13 41.9 3 5.5 20 18.3 51 16.8 配偶工资/退休金 24 22.0 3 9.7 25 45.5 34 31.2 86 28.3 子女资助 16 14.7 5 16.1 16 29.1 18 16.5 55 18.1
政府资助 33 30.3 8 25.8 6 10.9 18 16.5 65 21.4 自己劳动或临时工作所得 1.9
1.8 1.9 3 1.0 其他 20 18.3 2 6.5 4 7.3 18 16.5 44 14.5 合计 109 100.0 31 100.0 55 100.0 109 100.0 304 100.0 表C-1-1 按居住地分的老人现在的主要经济来源
退休金 配偶退工资/退休金 子女资助 政府资助 其他亲属资助 自己劳动/工作所得 其他 合计 频数 54 113 107 186 2 8 97 304 比重(%)
17.8 37.2 35.2 61.2 0.6 2.6 3.2 100 表C-2 老人现在所有的经济来源
生活来源是否够用 人数 % 够用 47 15.5 勉强够用 167 55.1 不够用 89 29.4 合计 303 100.0 表C-3 老人的生活来源是否够用 虽然这些老人生活得并不富裕,但其中有很多老年人在家庭经济开支方面有主导权。半数多的老人能够对家庭的主要开支和所有开支做主(占50.3%),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做主的有55人,仅占18.1%(表C-4)。在自己有退休金的老人中,能对家庭主要开支和所有开支做主的比例最高,占自己有退休金的老人的66.7%,而在经济来源主要依赖配偶工资或退休金的老人中,对家庭任何开支都不能做主的比例最高,占该人群的25.6%。
一些主要家庭开支由我做主 所有家庭开支由我做主 非主要家庭开支由我做主 只能对自己的开支做主 对任何开支都不能做主 不知道 合计 人数 81 72
55 4 304 % 26.6 23.7 11.8 18.4 18.1 1.3 100.0 表C-4 老人在家庭开支中的做主情况(五)健康状况 总体上看,被访老人的身体状况比较好,近83%的老人身体健康或虽然有慢性病但生活能自
理。生活部分或完全需要照料的有17.2%(表C-5).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妇女对身体状况的自评有明显的变化,尤其是需要照料和完全需要照料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较为明显(表C-6)。80岁以上老年妇女完全需要照料的比例是低龄(60-69岁)的3倍多。照料需求的增加加大了对照料提供者依赖的程度。
健康 有慢性病,但生活可以自理 部分需要照料 完全需要照料 合计 人数 61 191 26 26 304 % 20.1 62.8 8.6 8.6 100.0 表C-5 老人的健康状况
年龄组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健康 25 22.5 25 17.6 11 21.6 有慢性病,但生活可以自理 73 65.8 93 65.5 24 47.1 部分需要照料 7 6.3 12 8.5 7 13.7 完全需要照料 6 5.4 12 8.5 9 17.6 合计 111 100.0 142 100.0 51 100.0 表C-6 分年龄组的老年妇女身体状况自评 当老人的生活需要他人帮助时,儿子是主要照料提供者的占41.4%;其次是配偶,占26%,再次是女儿女婿,占18.1%。媳妇的传统角色的作用并未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2位老年人没有其他人来帮助照料生活(表C-7)。而在159位有老伴的老人中,75位老人的主要帮助者是配偶,占有偶者的47.2%,其次是儿子,占有偶者的25.2%,女儿女婿仍排在第三位,占有偶老人的15.7%。有偶老人中因配偶身体不好等原因无人提供帮助的人数有10人。按照所有对老人提供帮助者的总体情况看,被访老人日常生活的前三位的帮助提供者是儿子,女儿女婿和配偶,儿媳排在第四位(表C-8)。
从统计数据看,被访老人对于别人的帮助和照料比较满意。
近86%的老人认为别人的帮助满足和基本满足了她的需要;11.5%的老人认为别人的帮助不能满足她的需要(表C-9)。
配偶 儿子 媳妇 女儿女婿 孙子女 朋友邻里 无人 其他 人数 79 126 7 55 2 4 22 9
% 26.0 41.4 2.3 18.1.7 1.3 7.2 3.0
表C-7
被访老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帮助者
配偶 儿子 媳妇 女儿女婿 孙子女 朋友邻里 保姆 无人 其他 频数 88
176
13210 1
% 28.9 57.9 21.1 43.4 3.9 3.3.3 7.2 4.9 表C-8 被访老人日常生活的所有帮助者
人数 % 日常生活的帮助 是否满足自身需要 完全满足 135 44.4 基本满足 126 41.4 不满足 35 11.5 合计 296 97.4,表C-9 日常生活的帮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 日常生活的照料对老年人的生活来说是锦上添花,而老年人生病后需要照料时能否有人帮助才是关键。平日无人帮助,虽然个人的生活辛苦一些,但靠自己的力量老年人仍可正常生活。有病后若无人帮助,老年人则无法正常生活。老年妇女生病时的主要照料提供者按频次排在前三位的是: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和配偶(表C-10)。照料提供者的类别与一般生活帮助的略有不同,这时子女辈上升至主要的照料提供者。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有18位被访老人在生病时没有人提供帮助和照料。这18位老年妇女的地域分布见表C-10-1。
配偶 儿子 媳妇 女儿女婿 孙子女 朋友邻里 保姆 无人 其他 人数 99 167 75 138 8 5 1 18 20
% 32.6 54.9 24.7 44.7 2.6 1.6.3 5.9 6.6 表C-10 生病时的主要照料和帮助者
人数 % 苏家坨,上庄,东升,香山 4 22.2 西三旗 1 5.6 羊坊店,曙光,海淀 2
11.1 北太平庄等8街道 11 61.1
合计 18 100.0 表C-10-1 18位生病无人照料老年妇女的地域分布 在有不同住子女的293位老人中,230位老人有不住在一起的儿子,246位老人有不住在一起的女儿。不住在一起的儿子和女儿经常来看望老人的比例分别占81.7%和77.6%;很少和基本不来看望老人的儿子和女儿分别占10.9%和13%(表C-11)。
儿子看望老人情况 女儿看望老人情况 人数 % 人数 % 经常 188 81.7 191 77.6 有时 17 7.4 23 9.3 很少 17 7.4 26 10.6 基本不来 8 3.5 6 2.4 合计 230 100.0 246 100.0 表C-11 老人的儿子和女儿看望老人情况,(六)
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及日常活动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中特别是有工作的人群中,定期体检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定期和常规的体检可提供个人健康变化状况的信息,将不健康因素和患病几率降至最少和最低。老年人虽然年纪已大,但也应该利用这种自我健康和保健预防措施,保持个体健康,维持和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在被调查的老年妇女中已有近半数近几年做过体检,没有做过体检的比例为55.6%(表D-1),经济困难是她们未做体检的主要原因,没人组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表D-2)。与人们一般观念不同的是,在所调查的区域里,城市户口居民集中地区的老年妇女做过体检的比例不如农民集中区域的老年妇女(表D-1-1)。
是否作过体检 合计 没有 是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60岁之前的职业 专业技术 5 41.7 7 58.3 12 100.0 行政管理 3 60.0 2 40.0 5 100.0 教师或医生 1 100.0 0 0.0 1 100.0 商业服务 2 66.7 1 33.3 3 100.0 工人 27 67.5 13 32.5 40 100.0 农民 46 42.6 62 57.4 108 100.0 家务劳动 39 61.9 24 30.1 63 100.0
其他 46 63.9 26 36.1 72 100.0 合计 169 55.6 135 44.4 304 100.0 表D-1
60岁前的职业与是否作过体检
街道分组 合计 苏家坨,上庄,东升,香山 西三旗 羊坊店,曙光,海淀 北太平庄等8街道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没有 47 43.1 16 51.6 34 61.8 72 66.1 169 55.6 是 62 56.9 15 48.4 21 38.2 37 33.9 135 44.4 合计 109 100.0 31 100.0 55 100.0 109 100.0 304 100.0 表D-1-1 按居住地分的参加体检比例
频数
经济困难 85
没有人组织 35
有人组织但本人行动不便 12
有人组织但不愿去 21
合计 153
注:153/169位老人回答了未体检原因 表D-2 未体检原因 被调查老年妇女中最常见的三种疾病分别是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表D-3)。疾病谱系明显从传统的传染性疾病转向当前老年人群中主导的慢性病。83.6%的被访老人回答得了病可以得到治疗(表D-4);而在不能得到治疗的人中,经济因素仍然是最为主要的原因,比例为62%;行动不便和无人陪伴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其比例分别为14%和16%(表D-5)。老年妇女中享受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的仅占17.7%,其他的主要医疗费用出自子女、本人和配偶(表D-6)。
表D-4 患病能否到医院及时治疗
表D-3 患有疾病(可多选)
频数 %
患有疾病 频数 能 243 82.9
高血压 135 不能 50 17.1
糖尿病 53 合计 295 100.0
心脏病 115
中风、脑血管疾病 26
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病或肺炎 28 表D-5 患病不能到医院 及时治疗的原因
肺结核 1
白内障 10
青光眼 4
频数 %
癌症 9 没钱 31 62.0
胃肠溃疡 2 路途远 0.0
帕金森氏病 4 行动不便 7 14.0
褥疮 1 无人陪伴 8 16.0
关节炎/风湿、类风湿 33 其他 4 8.0
痴呆 2 合计 50 100.0
癫痫 0
胆囊炎或胆石症 10
血脂异常 7
慢性肾炎 3
乳腺增生 1
子宫肌瘤 1
肝炎 0
其他 75
生病、医疗、买药的费用由谁支付 人数 % 公费医疗 18 6.1 合作医疗 34 11.6 自己 83 28.2 配偶 41 13.9 子女或孙子女 90 30.6 没钱付 4 1.4 其他 24 8.2 合计 294 100.0
表D-6生病、医疗、买药的费用由谁支付
与人聊天是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由表D-7可以看出,老年妇女与朋友和邻居聊天最多。配偶、儿子和女儿也是她们交流的主要对象。而当有困难和问题时老年妇女还是最想对女儿、儿子和配偶述说(表D-8),朋友和邻居成为家人之外的首选。在159位有老伴的老人中,有困难和问题时首先想对是老伴述说,占47.2%,其次是对其他人述说,儿子女儿列在第三位。可能的原因是这些贫困边缘老人的子女经济条件也比较差,老人不愿再加重子女的负担,一般的困难和问题不愿让子女知道。
配偶 儿子 女儿 儿媳
孙子女 朋友邻里 社会工作者 保姆 无人 其他 人数 74 74 63 19 21 202 6 1 25 17 % 24.3 24.3 20.7 6.3 6.9 66.4 2.0.3 8.2 5.6 表D-7平时和谁聊天最多(可多选)
配偶
儿子
女儿
儿媳
孙子女
朋友邻里
社会工作者
无人
其他
人数
%
25.7
26.6
30.9
5.6
3.0
20.4
3.3
9.9
16.8
表D-8 有困难想向谁诉说 家务活是老年妇女晚年生活中的一部分。67.8%的被访老人承担全部家务或一半及以上家务,12.2%的老人承担小部分家务,有20%基本不承担家务活。尽管老人们承担较多的家务和照料孩子或老人,他们中绝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注意参加一些活动和锻炼身体,如散步、跳舞、逛公园等。其中,70%的老人采用散步进行活动或锻炼,14.8%的老人跳舞。还有近四分之一的老人不参加活动或锻炼(表D-9)。在72位不参加活动的老人中,54位承担家务、照顾孩子或老人,或者其他工作或劳动;22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他人照料,44人生活能自理但患有慢性疾病。或许这是他们不能参加活动和锻炼的客观原因。
表D-9
参加活动或锻炼 的种类和频次(可多选)
表D-10 老人受他人尊重的情况
种类 频数
总是 有时 偶尔 从未 合计
散步 212
人数 286 13 3 2 304
逛公园 40
% 94.0 4.3 1.0 0.7 100.0
打牌/打麻将 25
做操/跳舞 45
不锻炼 72
其他 17
调查数据反应了我国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和邻里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94%的被访老人感到自己总是受到别人的尊重,感到较少受到别人尊重的有5%左右,2人认为自己从未受到别人的尊重(表D-10)。263位老人与邻居相处得很和睦,与邻居处的一般的占12.8%,只有1人与邻居处的不怎么和睦,另有1人还不认识自己邻居。这一结果也验证了前面老年人聊天和倾诉对象特点的结果。只有在与邻里相处和睦的前提下,人们才有可能与他们友好和紧密的来往,构筑和扩大个人生活的交往圈。
(七)
法律保护意识 绝大部分被访老年妇女不知道有《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知道的比例仅为30%(表E-1)。但知道这一法律的老年人的分布上有明显的区域差别。在西三旗社区的老年妇女中,知道这一法律的比例高于其他社区;在北太平庄等8街道的老年妇女的“不知道”的比例高达79%(表E-1-1)。老年人曾经上学年数越多,知道这一法律的人数也越多(表E-1-2);说明教育程度影响着老年人对社会政策和法律的了解和理解。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只有一位被访老人在房产纠纷中用过《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人遇到困难和纠纷时一般是在家庭内部解决、其次是找居委会或村委会(表E-2)。
表E-1是否知道
表E-2遇到困难和纠纷 《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主要找哪些部门解决
人数 %
人数 % 知道 91 29.9
家庭内部 107 36.3 不知道 213 70.1
居委会 98 33.2 合计 304 100.0
妇联 7 2.4
法律部门 11 3.7
原单位 0.0
村委会 34 11.5
其他 38 12.9
合计 295 100.0
街道分组 是否知道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合计 知道 不知道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苏家坨,上庄,东升,香山 38 34.9 71 65.1 109 100.0
西三旗 17 54.8 14 45.2 31 100.0
羊坊店,曙光,海淀 13 23.6 42 76.4 55 100.0
北太平庄等8街道 23 21.1 86 78.9 109 100.0 合计 91 29.9% 213 70.1 304 100.0 表E-1-1 按居住地分的《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知晓程度
上学年数 合计 0年 1-4年 5-6年 7-9年 10年及以上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知道 25 19.5 21 30.4 13 31.0 27 50.0 5 45.5 91 29.9 不知道 103 80.5 48 69.6 29 69.0 27 50.0 6 54.5 213 70.1 合计 128 100.0 69 100.0 42 100.0 54 100.0 11 100.0 304 100.0
表E-1-2 按曾受教育年限分的《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知晓程度(八)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与了解 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而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家庭成员已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非常需要社会特别是社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近几年社区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在304位被调查老人中,244人(80.3%)知道所在社区能够为老人提供哪些服务,231人(76%)需要社区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其中知道“社区能提供社会、娱乐活动服务”的老人最多,占304人的68.8%,其次是57.6%的老人知道“社区能提供处理家庭/邻里纠纷服务”,再次是45.7%的老人知道“社区能提供保健知识服务” ;总体上看,知道社区能提供哪些服务的老人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表E-3)。
在需求方面,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社区提供社会、娱乐活动服务”,“社区提供保健知识服务”和“社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分别占304人的54.3%,51.6%和35.5%。而且在社区服务的需求方面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年龄越大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起居照料服务”和“日常购物服务”的需求比例越高,而对“社会、娱乐活动服务”,” 法律援助服务”, “提供保健知识服务”等其他几项服务的比例越低(E-4)。
被调查老人居住的4类社区中的16个乡镇和街道都设立了为居民服务项目,而老人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能够提供的服务情况知晓程度不同。总体知晓程度最高的是西三旗社区(87.1%),该社区老人知道社区能够为大家提供上门看病、送药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社会、娱乐活动服务,法律援助服务,保健知识服务和处理家庭、邻里纠纷服务的比例在几个社区中都是最高的(表E-5)。这可能与西三旗社区的老人文化水平较高和社区服务做得较好有关系。
年龄组 合计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起居照料服务 22 19.8 30 21.1 10 19.6 62 20.4 上门看病、送药服务 19 17.1 19 13.4 8 15.7 46 15.1
精神慰藉服务 24 21.6 27 19.0 10 19.6 61 20.1 日常购物服务 12 10.8 22 15.5 7 13.7 41 13.5 社会、娱乐活动服务 77 69.4 102 71.8 30 58.8 209 68.8 法律援助服务 48 43.2 54 38.0 22 43.1 124 40.8 保健知识服务 56 50.5 63 44.4 20 39.2 139 45.7 处理家庭/邻里纠纷服务 69 62.2 80 56.3 26 51.0 175 57.6 其他服务
合计 94 84.7 112 78.9 38 74.5 244 80.3 表E-3 社区能为老人提供的服务
年龄组 合计 60-69岁 70-79岁 80岁以上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起居照料服务 22 19.8 29 20.4 14 27.5 65 21.4 上门看病、送药服务 34 30.6 33 23.2 16 31.4 83 27.3 精神慰藉服务 22 19.8 23 16.2 9 17.6 54 17.8 日常购物服务 11 9.9 14 9.9 9 17.6 34 11.2 社会、娱乐活动服务 70 63.1 74 52.0 21 41.2 165 54.3 法律援助服务 48 43.2 47 33.1 13 25.5 108 35.5 保健知识服务 68 61.3 70 49.3 19 37.3 157 51.6 处理家庭/邻里纠纷服务 36 32.4 37 26.1 8 15.7 81 26.6 其他服务
2.0 1 0.3 合计 93 83.8 108 76.1 30 58.8 231 76.0 表E-4 老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
社区能提供的服务 社区 合计
苏家坨,上庄,东升,香山 西三旗 羊坊店,曙光,海淀 北太平庄等8街道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起居照料服务 18 16.5 6 19.4 14 25.5 25 22.9 63 20.3 上门看病、送药服务 12 11.0 8 25.8 10 18.2 16 14.7 46 15.1
精神慰藉服务 15 13.8 14 45.2 9 16.4 23 21.1 61 20.1 日常购物服务 9 8.3 5 16.1 12 21.8 15 13.8 41 13.5 社会、娱乐活动服务 68 62.4 26 83.9 38 69.1 77 70.6 209 68.8 法律援助服务 42 38.5 23 74.2 18 32.7 41 37.6 124 40.8 保健知识服务 41 37.6 24 77.4 25 45.5 49 45.0 139 45.7 处理家庭、邻里纠纷服务 62 56.9 23 74.2 27 49.1 63 57.8 175 57.6 Total 87 79.8 27 87.1 41 74.5 89 81.7 244 80.3 表E-5老人认为社区能够提供的服务(九)
老年人反映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及期望 1、老年妇女反映的问题:针对“目前您的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和困难”的问题,有56.3%的被调查者提出了他们的困难(表E-6)。
被访老人的主要困难集中在:
· 医疗保障的问题:老年人常得的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很多药费不包括在医疗保险中,需要自己全部负担。可报销的医疗费用部分,报销底线高,报销比例低,报销周期短(60天)。还有的疾病医疗费用过于昂贵,老年人有病治不起。
·居住条件的问题:所居住的社区大环境差;自己居住的条件也不好。一些老年人自己无住房,一些老年人有房但其中居住的人多拥挤。
·照料问题:子女的经济条件差,没有工作和收入,完全不可能再照料(特别是经济上帮助)自己的老人。有的子女虽然有能力照料老人,但对老人不够孝顺。老年人在有需求时常有照料人手不足的现象。
频数 %
频数 % 无记录 133 43.8
无记录 197 64.8 有记录 171 56.3
有记录 107 35.2 合计 304 100.0
合计 304 100.0 表E-6 是否有其他问题和困难
表E-7 是否有要求和建议
2、老年妇女的期望:针对“您对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居委会有什么要求和建议?”的问题,有35.2%的被调查者(表E-7)给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她们的主要期望包括:
· 降低医疗保险报销的门槛,把老年人的常见病纳入医保。加大对老年贫困边缘妇女的医疗补贴。
· 医疗部门能够上门医疗服务和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增加社区医生。
· 提高社会养老金和福利;适当增加退休金。
·居委会/村委会对本辖区内的老年人要有更深的了解;多组织体检和娱乐活动;加大社区健身器材投资建设;开办社区托老所;帮助解决居住环境问题。
· 政府多建廉租房以解决贫困老年妇女及作为其照料者的子女住房问题。也要加强对社
会成员敬老爱老养老的教育。
(十)22位生活无人帮助老年妇女的深入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22位被调查老年妇女的日常生活中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这其中60-69岁的占10人,70-79岁的占9人,80岁以上的为3人。22人中12人丧偶,9人与老伴住在一起。日常生活没有人帮助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子女。多数老年人有1-3个子女(表3-10-1)。子女各有自己的生活、有人不住在本市区或者两代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等可能是被调妇女回答“生活无人帮助”的原因。但若老年人生病,多数老年妇女的家人能够提供部分照料(表3-10-2)。
子女数 频数 %
0 1 4.5
13.6
人数 % 2 8 36.4
配偶 3 13.6 3 4 18.2
儿子 1 4.5 4 2 9.1
儿媳 1 4.5 5 1 4.5
女儿/女婿 3 13.6 6 1 4.5
无人 9 40.9 7 2 9.1
其他 5 22.7 合计 22 100.0
合计 22 100.0
表3-10-1 生活无人照料老年人的子女数
表3-10-2 生病时主要帮助者 由于这些老年妇女的婚姻状况和曾经的工作经历,她们现在的主要经济收入的前三位来源依次是配偶工资/退休金(31.8%)、政府资助(27.3%)和其他(13.6%)。从此可以看出,老年妇女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他人。
四、结论与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为贫困边缘老年妇女的生活建立长效救助机制 调查显示,被访老年女性受教育程度低,60岁前从事有收入职业的比例低,这严重影响到老年妇女晚年的经济自立程度,导致她们的经济来源多靠政府或家庭成员提供。虽然多数人对目前所得到的经济支持和照料感到满意,但仍有部分老年女性得不到任何帮助,故而老年人的照料仍然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政府应制定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为贫困边缘老年妇女的生活提供必要保障。一是要在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增加性别视角,从性别差异实际出发,制定有针对性地优惠政策,为贫困边缘老年妇女提供更多必要的经济救助和生活保障;二是在社会体制改革进程中,考虑到保障贫困老年妇女的生存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她们的生活建立长期救助机制;三是工会、妇联、老龄委等团体组织,应在职能上作适当调整,服务于贫困边缘老年妇女的实际需要。
(二)长期加强宣传引导,优化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调查发现,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是社会有良好尊老爱老风气的体现。政府应以此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
传教育咨询点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充分发挥慈善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公益性救助贫困老年人等活动,共同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和完善社区工作职能,为贫困边缘老年妇女提供更多照料 调查显示,希望独居的贫困边缘老年妇女的比例高达61%,很少有人希望“和子女同住”或住进养老院,但她们希望独居的前提是有子女在附近居住,倘若子女不在其近处居住,也许她们会重新考虑理想的居住安排。政府应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依靠,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模式;也可以在社区建立老年群体间的互助机制,组织利用健康、低龄、有热情的老年人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服务。
自查报告提纲 - 海淀区 篇7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海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200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海淀战略目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区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区域财政收入634.5亿元,增长25.4%,区级财政收入115.7亿元,增长29.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2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12548元,增长14.1%。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0%。
——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47天,占全年的67.9%;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6%和12.7%;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林木绿化率达到46.5%。
一、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以建设创新型海淀为目标,不断完善中关村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45项,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海淀园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20亿元,增长28.1%。辖区企业和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47项,市级117项,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和高端产品。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公共研发平台和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企业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发展。63家企业入选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启动了“一对一”服务工作。大力实施质量立区和标准化战略,9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22个项目获得第二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利用,全年专利申请12000件,实现技术交易额500余亿元,分别增长10%和20%。加快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现开复工面积178万平方米,竣工93万平方米,为创新要素向园区聚集创造了条件。
产业发展高端化趋势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收入3940.6亿元,增长23.5%。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持续发展,集群经济效应不断显现。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加快创意产业聚集区建设,中关村创意产业动漫游戏孵化器二期稳步推进,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550亿元,约占全市40%。金融业快速发展,新入区金融机构61家,区域金融机构总数达788家,作为首都金融后台服务区之一的稻香湖金融服务区建设取得成效,入驻金融后台机构达13家。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海淀资本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初步显现,国家科技保险创新政策在我区率先试行,创业投资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步伐进一步加快。投资、消费拉动趋于协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0亿元,分别增长10%和16%。积极推进重点流通项目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完成图书城特色商业街升级改造。健全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新建便民菜店14家,完成10家农副产品市场改造任务,育新花园小区成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同庆步行街、民俗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凤凰岭景区改造、阳台山古香道等一期工程完工,圆满完成了第十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的承办任务。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30亿元,增长10%。
循环经济稳步推进。制定了促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扶持50个环保产业发展项目,大力推进电子环保示范工程建设,在政府机关率先开展节能降耗试点。统一规划布局450个社区回收网点,完成韩家川集散市场回收分拣中心一期工程,区域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温泉、永丰再生水厂一期主体工程竣工。
二、奥运筹办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取得新突破
推动奥运筹备向赛时体制转变,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奥运服务保障工作总指挥部,建立“1+10”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奥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7个比赛场馆、21个训练场馆竣工,5条奥运道路建成通车。成功举办五棵松棒球邀请赛等6项好运北京赛事。编制完成《海淀新区整合规划》、《海淀区综合交通规划》、《香山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52项,竣工67项,完成投资105亿元,解决了一批征地拆迁难点问题,确保了市、区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民兵训练基地、工人文化宫等交付使用,海淀卫生大厦、人民银行重点库等项目开工建设。完工蓝靛厂南路、安宁庄东路等道路11条,新增通车里程21公里,中关村西区地下交通环廊开通投入使用。积极做好贯通南北的京包路、地铁四号线北延等交通干线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建成10座密闭式清洁站,新、翻、改建40座二类及以上公共卫生间、120座达标公厕。加强奥运环境建设,拆除违法建设112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完成上账拆违任务。对49个老旧小区进行修缮改造,清洗粉饰楼房外立面876万平方米,奥运重点地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的环境整治取得成效。完成171栋楼房“平改坡”任务,实现危旧房改造开复工面积125万平方米,3100户居民通过拆迁改善了居住条件。改造燃煤锅炉288台,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上庄水库水循环等工程取得实效。全面实施“2468”项目,完成北四环亮丽工程和长安街延长线绿化工作,昆玉河水景观走廊建设初见成效,中关村西区、海淀公园景观面貌明显提升,全年完成绿化面积325公顷。我区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充分发挥城市管理“三中心”作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区级层面问题处理结案率达到99%,及时率达到77%,群众诉求办结率达到97%。
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以64项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为抓手,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9.7亿元、纯收入32.5亿元,分别增长11.3%和10.5%。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施精品农业战略,建立6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打造樱桃、冬枣等特色农作物品牌,一批都市型农业新品种开发取得新进展。加快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完善集体生态林补偿机制,扩大公益性就业岗位,累计招收生态林管护员6174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9个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修建农田道路面积49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500余盏,建成车耳营村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了农村地区14万人饮水问题。农村垃圾收集消纳体系初步建立。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加强。完成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选聘103名大学生担任村两委助理。
北部新区开发完成投资50.8亿元,安阳南路、西北旺11万伏变电站基本建成,翠湖北路、温泉新城名人居路等开工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国银行信息中心、翠湖湿地公园二期绿化等项目完工,新看守所、百旺新城配套小学、华为环保园项目等相继开工。温泉镇F11地块农民新居项目完成土地出让,苏家坨镇A地块经济适用房一期开工建设,上庄镇经济适用房、西北旺镇百旺新城三期南项目加快推进。温泉镇工业小区用地启动土地一级开发。
四、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启动了152所中小学和52个分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完成北部地区中小学修缮改造工程,建立健全高中示范校与初中校“手拉手”对口协作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课改进展顺利,义务教育阶段课改进一步深化,中考、高考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体美校外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推进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启动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成功举办第三届教育节,学习型海淀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创新型科普社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中期评估。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取得明显成效。社区卫生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中心达到46所,服务站133所,开展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区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长效机制。我区成为首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开通了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对口支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积极推进区属二级医院与北部乡镇卫生院捆绑式发展,上庄卫生院转建成为我区新的惠民医院。启动了6家区属医院医药分开试点。开展公共服务进万家活动,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对6.4万名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认真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开展了社区文化系列活动,实施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成功举办第四届文化节。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在全市率先实施娱乐场所许可听证制度,侦破“5.15”网络制黄售黄大案、“7.23”制售非法出版物大案。加强文物修缮保护,举办了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首归仪式,编辑出版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海淀卷)》。
突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组织开展“和谐社区杯”乒乓球赛等20多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参加人次突破150万。新建、改造全民健身工程213套,10所学校体育设施实现向社会开放。参加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取得了7金6银6铜的优异成绩。
五、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就业促进工作成效显著,新增就业5.3万人,2.5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61%。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21个,8368名“4050”人员通过就业援助实现再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1156户,4042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区五项社会保险累计收缴96.3亿元,增长25.7%。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一并提高了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妥善解决了1486名农转工人员社保遗留问题,增强了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农村超转人员的医疗费报销比例和生活补助标准有了较大提高。实施“一老一小”医保政策,参保人数达到26.4万人。大力宣传新《劳动合同法》,加强劳动合同规范管理,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处理机制。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取得新发展。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经济适用房17万平方米,建立了“三级审核、两级公示”资格审查制度,全区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设立矛盾排查调处专项资金,健全从排查、化解、督办到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完善社情民意表达协调机制,构建专业调解网络体系,建立了“三级调处网络,四方合作对话”的物业纠纷调处模式。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治安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圆满完成了十七大安全保卫任务。全力推进科技创安,初步建成覆盖城乡公共区域的图像信息采集系统,为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加大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力度,上账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率达到100%。开展了奥运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工作。
以“迎讲树促建”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迎奥运“九大文明行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礼乐文化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深入推进和谐海淀“十大创建工程”,菊园社区进入北京市第二届魅力社区十强行列,北京印象社区获得国家级绿色社区称号。成功举办第三届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加强国防动员和民防、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六连冠”。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史志、档案、气象、防震减灾、对口支援等工作,关心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发展老年事业。我区荣获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
六、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力度,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积极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压缩行政成本10%,开展了预算支出绩效考核评价试点工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重大项目评审制度,整合区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梳理再造统计工作流程,成立了国家统计局海淀调查队和北京市海淀区经济社会调查队,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统计改革试点。创新审计技术手段,以网上办公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建了区、街镇(乡)两级管理机构,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站638家,初步建立起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的服务管理网络。
对外开放积极活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80家,合同外资金额达到2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9.8亿美元,分别增长69.5%和44.6%。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完成进出口总额245亿美元,增长14%,其中出口85亿美元,增长16.5%。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投资环境,中国人寿、瑞士雀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海淀,我区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区和开发区。成功举办第六届移动通信产业国际论坛暨展览会、第十届中关村电脑节等投资促进活动。依托“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以合作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区域协作和友城合作取得新发展。
七、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贯彻落实《监督法》,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大决策主动征求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全年办复全国、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929件,区人大议案2件、区政协建议案3件。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畅通和扩大复议渠道,创新复议疑难案件处理、案前化解等制度。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呈现新亮点。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依法保障群众享有更多民主权利。制定本届政府工作规则,完善“三重一大”制度,落实改进会风、文风和工作作风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效能监察工作,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全年立案18件,查处大案要案14件,结案12件。
需要指出的是,发生在我区的周良洛案件,对全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给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制度建设、在监督制约权力运行上还存在漏洞和不足。周良洛案件发生后,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指示精神,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反腐倡廉集中学习、党课报告等形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抓住时机深入开展了“以周良洛案件为镜鉴,反腐倡廉树立新形象”警示教育活动,收到了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良好效果。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认真吸取周良洛案件教训,痛定思痛、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从源头上加大防治腐败的力度,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特殊时期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全区上下团结一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又好又快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帮助,离不开全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海淀建设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园区政策相对弱化,企业发展成本上升,新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推动自主创新、促进高端产业发展还需付出艰苦努力;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逐步扩大趋势尚未有效扭转,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繁重;影响城市开发建设的矛盾依然突出,环境面貌有待继续改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还需加大工作力度。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中国和世界的奥运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责任大,需要我们以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地完成好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008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区十次党代会和“十一五”规划的部署,全面完成奥运筹办各项任务,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好字优先,不断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200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预期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海淀园总收入增长19%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以上,化学需氧量降低4%,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力争达到70%。
一、全力做好奥运筹办和服务保障工作
要按照举办“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总要求,完成好各项服务保障任务,扎实做好后奥运阶段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全力推进奥运筹备工作。完善区奥运服务保障工作体系,落实属地管理服务责任,顺利实现工作重心向奥运赛时体制转变。健全场馆运行与外围保障的有效对接机制,办好五棵松篮球邀请赛等5项好运北京赛事。按照“五统一”要求,严格落实奥运倒排期折子工程,全面完成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任务。加强奥运资金监管,认真做好“廉洁、节俭”办奥运工作。贯彻“有乱治乱、继续见新、精心添彩”的方针,加强市容环境秩序整顿,高标准完成奥运环境建设任务。大力推进奥运场馆及周边、重点大街、“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的环境整治,建立健全环境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完成昆玉河水景观走廊建设,新建一批景观亮丽工程。继续加强绿化养护管理,做好奥运花卉布置工作。落实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第十四阶段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对奥运场馆等区域的环境监测监管。全面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深入开展“迎讲树促建”活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营造全区人民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共享奥运的浓厚氛围。
二是认真做好奥运会期间的各项工作。坚持“竞赛为中心、场馆为基础、属地为保障”原则,全力做好治安、交通、市场、环卫、旅游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区内各项赛事活动顺利进行。完善奥运安保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实战演练,全面实现“平安奥运”目标。不断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做好社会面安全稳定控制工作,强化生产安全监管,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城市高效安全运行。搞好组织动员,充分调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加强对外宣传联络,认真做好媒体接待和服务工作,借奥运契机,充分展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时代风采和人文风貌。
三是积极做好后奥运相关工作。大力弘扬奥运筹办精神,加强对场馆、设施等奥运遗产的综合利用,努力将五棵松场馆群打造成为京西文化、体育和商业服务中心。提升体育产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重点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展览会落户海淀。推动投资、消费协调发展,合理引导投资,优化引资结构,继续推进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大力提升区域商务环境,促进消费增长,巩固和扩大经济发展、社会祥和的良好氛围,确保后奥运时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贯彻《城乡规划法》,加快推进各项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切实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监督管理。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重点抓好续建项目,加快新建项目规划论证和前期手续办理。抓住全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全力做好4条涉及我区地铁新线的拆迁工作。启动实施京包路四环至六环段项目,开工建设学院西路等道路,基本完成香山南路等道路建设,对部分严重破损道路实施大中修,集中整治中关村一号桥等群众反映突出的交通拥堵点。以打通断头路、建设小区路和过街天桥等为重点,加快完善城市微循环系统,方便群众出行。认真做好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0座密闭式清洁站、20座二类以上公共卫生间,启动建设三星庄粪便消纳站和融雪剂搅拌站,继续做好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综合治理。认真总结奥运城市管理经验,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奥运形成的一支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职能化、精细化。
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海淀园的创新龙头作用,加快推进创新型海淀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法制环境、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秩序为保障,推动资源整合和要素聚集,着力构建适应时代要求和海淀特色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以自主创新提升高端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抓住海淀园成立20周年契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提升中关村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层级。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争创国家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区。顺利完成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验收工作。继续优化政府服务环境,创新产业促进方式,推进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发挥创新资金的引导作用,实施“创新突破2008计划”,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开发,加快重大技术标准创制和知识产权创造,力争实现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造就一批知名的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做好第二届杰出人才贡献奖评选工作。推进中关村软件园、环保园、创新园和永丰基地等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高端项目落地,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巩固和扩大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优势,积极培育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着眼产业发展薄弱环节,促进要素资源聚集,完善产业链条,推动集群经济发展。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落实金融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稻香湖金融服务区建设,促进金融聚集区发展。拓展海淀资本中心的服务功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继续做好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工作,积极服务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设。落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重点发展动漫、网游等具有海淀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继续保持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市的优势地位。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是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商业设施建设,促进中关村广场步行街、香山买卖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推动大钟寺国际广场、五道口商业中心等重点项目建成开业。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引进和培育一批商贸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建设区域性商业中心。加快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新建6家社区便民菜店,完成10家农副产品市场升级改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无照经营、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抓住奥运契机,扎实推进大西山等景区设施建设,加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举办“魅力海淀—靓丽昆玉河”、中关村科教旅游节等大型旅游活动,做好奥运旅游培训工作,活跃旅游消费市场。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耗能和污染企业监管,开发推广一批节能环保和污染处理新技术、新产品。对大型能耗项目进行立项前的节能评估。加强循环经济规划指导,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启动太舟坞村地热热泵采暖等项目。推广清洁能源试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体系,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工作,推动建筑节能标准的更新和老旧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切实增强新农办的统筹职能,加强部门协同和政策集成,加大投入力度,围绕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以利益创造和合理分配为导向,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走出一条具有海淀特色的“三农”发展新路子。
一是繁荣农村经济。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西北旺镇永丰、东升乡小营等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步伐,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积极发展镇域经济。建立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扩大连锁超市、便利店覆盖范围,实现经营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网点连锁配送。促进以观光园、采摘园、民俗村为载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依法规范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
二是改善农村环境。坚持规划先行,全面完成19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发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完成100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任务,继续推进北部地区垃圾集中收集消纳,新建、改建农村公厕10座,全部解决农村地区安全饮水问题。实施管家岭、上庄等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扩大公共交通覆盖范围,改善农村地区群众出行条件。完成23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加快推进再生水厂建设,实施一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完成林木绿化面积5250亩。继续做好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
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加大科技支农力度,建立6个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站,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和服务。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鼓励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转移,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对乡镇卫生院(室)实施标准化改造,建成7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落实农村就业促进政策,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多渠道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建立全区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妥善解决农转居、农转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做好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工作。
四是推进北部新区建设。坚持开发建设、经济发展、群众受益三统一原则,优先安排农民安置房项目,统筹推进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新建续建道路8条,基本完工苏家坨镇中路、温泉路,完成航天城等3座11万伏变电站工程。启动永丰嘉园配套中学项目,开工建设区交通、消防等“三中心”,建成海淀卫生大厦、百旺新城配套小学和新看守所,完成曹雪芹小道一期项目建设。建成2.9万平方米永丰嘉园农民回迁房,完成7万平方米苏家坨镇农民安置房一期工程,基本建成6.9万平方米温泉镇农民安置房二期项目,启动上庄镇经济适用房建设。
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要抓住改革开放30周年有利时机,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开放水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按照“四分开、一减少”的要求,继续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稳步推进园林、环卫等公用事业改革,积极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推动行业协会改革,规范和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组建社会管理专门机构,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把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和重点来抓,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完善卫生、文体、商业等便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作用,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素质和待遇,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增强社区的自治功能。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完善项目评审考核办法,启动对政府项目的后评价制度试点。改革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及收入管理,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力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好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继续推进统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投资服务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推动投资更多地进入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领域,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区设立运营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总部机构,提高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认真办好中关村电脑节等投资促进活动。深入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培育我区的国际品牌和跨国企业。继续完善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等友城协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加大投入、挖掘资源、加强统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基本道德规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三年规划,巩固和扩大和谐海淀创建成果。继续实施迎奥运“九大文明行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新风尚,推动和谐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城乡居民、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化统筹发展理念,完善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等有效推进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共同建设海淀美好家园。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普工作,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推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认真做好奥运火炬在我区传递的组织保障工作。
充分发挥区域文化、智力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和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建立健全多元化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事业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成立海淀艺术团。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广泛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办好第五届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推出更多受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推动文化行业协会建设,保持“扫黄打非”工作的高压态势,维护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环境。
一是发展均衡优质教育。加快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面启动小学规范化建设,做好初中建设工程收尾工作。完成外电职高新校区建设和聋人学校整体改造,启动五一小学二期项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5所教辅中心,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重点提高北部地区和办学相对薄弱学校教师素质。依法扩大“两免一补”范围,切实保障城乡适龄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改革招生和评价制度,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实验班管理,继续提高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校的比例。坚持依法治教,规范中小学办学和收费行为,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推进学习型海淀建设,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完善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创业培训、扶持和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高度关注就业困难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措施,努力使60%以上“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30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将全区50%的社区创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加强劳动用工监察查处,开展“劳动用工规范一条街”创建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积极探索建立区企业联合会。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落实“一老一小”等社会保险政策,初步建立城镇无保障老年人养老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农保与城保的衔接办法。采取社会保险网上申报方式,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加强社保基金运行监管,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加强城乡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好城乡救助标准统一后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水平。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经济适用房40.6万平方米,建成17万平方米,启动实施3.8万平方米廉租房项目,完善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核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体、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四是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快卫生机构规划设置和标准化建设步伐,推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深化社区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扩大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品种和范围,降低群众看病成本。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健全政府购买卫生服务的管理办法。加强二、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完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建立农民健康管理新模式,完成为全区18岁以上农民提供一次免费体检工作。发展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五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深入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调控机制和措施。继续推进生态百项工程与生态和谐工程建设,着力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推广使用生物质气和地热等清洁能源,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加强水环境建设,保护饮用水源,加快治理河湖水系。全面实施翠湖湿地公园二期工程。扩大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试点,做好大气、噪声、辐射等污染监管防治工作。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积极做好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切实解决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环境问题。
六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始终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完善安全维稳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的协调化解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在社会保障、城乡建设、物业管理等方面反映突出问题,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科技创安力度,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完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继续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七、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推进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工作定位,提高科学、民主和依法行政水平;要进一步拓展民意诉求渠道,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切实解决涉及百姓利益的民生问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努力营造“集体思考、深度交流、团队合作”的良好工作氛围,防止决策片面性和个人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调研论证、合法审查、风险评估等规章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加强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行政复议的纠错功能。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把办理议案、建议和提案作为改进和推动政府工作的有效抓手,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和水平。
二是提高服务能力。严格按照区政府的职责定位和事权范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全面履职的同时将工作重心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切实转变“重管理、轻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以规范行政行为和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督查督办制度,加大对工作的落实反馈力度,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全面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和制度,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深化以网上协同办公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建设,拓展全程办事代理的领域和范围,为基层、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提高社会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三是狠抓作风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切实加强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要求实创新,既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实际、贴近基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又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于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不断开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局面。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倾听民意、珍惜民力、改善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倡导节俭办一切事业,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
四是坚持反腐倡廉。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切实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自查报告提纲 - 海淀区】推荐阅读:
w2009-06 自查报告提纲05-16
自查报告,企业自查报告06-01
工会自查报告-工会自查报告07-25
自查报告,有关企业自查报告合辑05-16
自查报告,【必备】企业自查报告合辑09-09
自查报告,民警纪律作风整顿自查报告09-10
厨房自查报告07-03
票据自查报告08-26